2018高考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专题训练(一)有答案

2018高考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专题训练(一)有答案
2018高考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专题训练(一)有答案

2018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一)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F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经线MO

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

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1~2题。

3 ?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4?下列地理现象在此时可能发生的是(

A ?华北平原的小麦正处于播种期

B .北京时间13时左右,M地烈日当空

C.伦敦居民看见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D ?波斯多阴雨天气

读甲、乙两幅日照图,甲图和乙图为同一时刻的日照情况,回答

5 ?由图推测,此时与太阳直射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是(

B. (20° S, 120° W)

1 .此时,下列四个城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 .海口

B .拉萨

2 .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 . 3时20分

B . 15时20分

C. 2 时 D . 14 时

右图所示区域为东半球、北半球,此时

回答3~4题。

C.合肥

M地有极昼现象,

D .北京

点为晨昏线与其所在纬线的切点。读图,

A . 1时20分

B . 6时40分

C. 9时20分 D . 15时20分

5~6 题。

A. (20° N , 120 ° W)

M

□黑夜

匚m

C . (20° N , 60° E )

D . (20° S , 60 °

E )

6 ?关于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 地此日的昼长为14小时

B ?此日后,Q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C . M 地位于Q 地的东南方向

D . M 地的陆地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读“某时刻局部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

7~8题。

7?图示时刻( )

A .太阳直射75° W 经线 B. 北京时间为15时 C. 伦敦正值日出

2

D .新的一天范围正好占全球的

3

8 ?此季节(

A .潘帕斯草原草木葱郁 B. 北极上空极光绚丽多彩 C. 密西西比河流域正值雨季 D .加拿大枫叶正红

右图阴影部分表示 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 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 转方向。据此回答 9~11题。

9

. 此时 A 点

:的区时是( )

A . 7月 8日 12时

B . 7月 7日 24时

C . 7月 8日 6时

D . 7月 8日 16时

10

. 此时北

时间是( )

I5Q W

45° W

A. 7月8日15时

14时

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D .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

读下面四幅光照图,完成

13 .有关四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所示太阳直射北半球

B .乙图所示北京时间是13时

C.丙图所示为北半球春分日

D ?丁图所示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15.若MN的经度差减小,则()

B. 7月8日14时

C. 7月8日20时

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12 ?对四幅光照图的日期判断,

A ?甲一3月21日前后

B .乙一6月22日前后

C.丙一

D ?丁一

正确的是(

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W

11.有关A、

A点大于B点

12~13 题。

14 .若MN

A. 17:00

C. 20:00

L为北半球某一纬线,

经度差为

B.

D.

晨线与昏线分别交L于M、N。读图,

120。,此时,

18:00

21:00

晨线交赤道于Q点。当Q点日落时,M的地方时为(

14~15 题。

K为晨昏线,

A . L纬线的纬度减小

B ?海口地面物体正午日影渐长

C.北京日出更偏东北

D . K线最高纬度昼夜长短不变

下图是以极点C为中心的俯视图,

16~17 题。

16.此刻北京时间是()

A.6月22日11时

B.12月22日11时

C.6月22日5时

D.12月21日5时

17?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我国各地日出东北方向

B?四川地区的白昼开始变长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早

D .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下图中圆弧EF为某一纬线圈的局部,0点为该纬线圈的圆心,E、F两点分别是某日晨线和昏线与该纬线圈的交点,E点所在经线为165°E, P为线段EF的中点。据此回答18~20题。

18?若当日E地昼长为4小时,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F两地属于同一个日期

B.E、F两地分属于东西两个半球

C.当日E地14:00日落西南

D . E地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19.当OP长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时,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A . 3 月20 日3:00

AB是晨昏线,CD、

CE是日期分界线,内圆表示极圈。读图,回答

B . 9 月24 日3:00

C. 6 月22 日15:00

D.12 月23 日15:00

20?若E位于北纬70°,当OP长度增大到一年中最大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北京(39 ° 54 ' N, 116 ° 23 ' E)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B.海口( 19° 50 ' N, 110 ° 15 ' E)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

C.我国南极昆仑站( 80 ° 20 ' S, 77 ° 07' E)出现极昼

D ?鄂毕河可能发生凌汛

2018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一)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答案

1~5. DAADC 6~10. ABCCB 11~15. CCDCD 16~20. CADBB

2018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一)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解析

解析:第1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半球为北半球,从晨昏线分布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即为夏至日。在夏至日,越往北(纬度越咼)白昼越长,选项所列四个城市中北京纬度最咼,白昼最长。第 2 题,由M0以东为东半球可知,M0为20°W,由晨昏线分布可知此时20° W为18时,北京时间(120 °经线的地方时)为次日3时20分。

解析:第3题,根据该区域为东半球、北半球,M地有极昼现象,且M点为晨昏线与其所在纬线的切点,

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160°E经线,地方时为12: 00,从而可以得出国际标准时间(0。经线的地方时)为1时20分。第4题,由题意可知,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半年,而华北平原冬小麦的播种期在冬半年;由上题可知,当国际标准时间为1时20分,则北京时间为9时20分,可知当北京时间为13时时,M地区时为3时20 分,并非烈日当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伦敦居民应看见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珀斯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此时正处于地中海气候的雨季。

解析:第5题,由图甲可知,此刻70°N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 °, 120° W),则

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为(20 ° , 60 ° E)。第6题,根据图示,Q地的地方时为12时,贝U M地的地方时为5时,M地昼长为14小时。因不知此刻直射点运动的方向,因此也无法判断此日后Q地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M地位于Q地的西南方向;根据经纬度,M地位于澳大利亚的南部,澳大利亚中部为热带荒漠

带。

解析:第7题,通过已知经度可判定O为北极点,105° W过晨昏线与极圈相切的点,地方时为0时,进而可算出北京时间为15时,太阳直射75°E经线。第8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北极圈内正好为极昼,为 6 月22日,密西西比河流域正值雨季;潘帕斯草原草木枯黄;极昼期间,受太阳光照影响,北极地区不易看到绚丽多彩的极光;加拿大枫叶秋季才呈红色。

解析:第12题,甲图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不可能是3月21日前后;乙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日期应为12月22日前后;丙图中全球昼夜平分,应为3月21日或9月23日;丁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

现极昼,应为6月22日前后。第13题,甲图太阳直射南半球;乙图中90° E是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

12时,通过计算可知北京时间为14时;丙图中昼夜平分,应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丁图所示北极圈

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解析:第14题,M、N分别是晨线、昏线与L纬线的交点,故MN之间为昼弧。若MN经度差为120°则L纬线该日的昼长为8小时,M此时正值日出,地方时为8时;而Q与M同位于晨线上,故图示时刻Q点为6时(因为赤道上始终是6时日出),即M地的地方时比Q点早2小时;当Q点日落时,Q点地方时为18 时,故M点地方时为20时。第15题,纬线MN的经度差减小,即MN所在纬线的昼长变短,夜长变长,L纬线的纬度变大;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往南移动,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其地面物体正午的日影有

2018届高三地理备考专题湖泊

湖泊 一、湖泊的成因类型 (一)内力湖 1.火山湖:火山口为盆地形,积水成湖,如长白山天池、湛江湖光岩。熔岩堰塞湖:火山岩浆下泄 堆积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如黑龙江的五大连池。 2.构造湖:由于地壳内力作用所产生的地壳断陷,在断层线上发育成湖。构造湖特征鲜明,湖岸陡 峭且沿构造线发育,湖水一般都很深。如东非大裂谷中的坦噶尼喀湖,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中国 昆明滇池等。 (二)外力湖 所有外动力地质作用都可形成湖盆,规模小、水浅、湖盆周围可保留一些相应的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地 形和沉积物。 1. 河成湖:①河流截弯取直,牛轭湖。②河漫滩上洼地在海水泛滥后暂时性的湖。 2. 冰蚀湖:冰川地区尤其是大陆冰川地区,由于冰的刨蚀作用在岩性软的地段形成洼地,冰融后成 湖。如北美洲五大湖。 3. 海迹湖:原为海域的一部分,因泥沙淤积而与海洋分开,形成湖泊。其中最常见的是潟湖——靠 近陆地的浅水海域被沙嘴、沙坝或珊瑚礁所封闭或接近封闭而成。(有一些形成较久的古潟湖,因长期于 海洋隔离,陆地淡水注入,已逐渐淡化而成淡水湖,称残迹湖,如杭州西湖。) 4. 风蚀湖:水浅,易成为盐咸湖。 5. 溶蚀湖:地面溶蚀洼地地下溶洞的坍陷。 二、亚洲湖泊 (一)亚洲湖盆成因类型:主要包括构造湖(如贝加尔湖、库苏泊、死海等);海迹湖(如里海、咸海); 冰川湖(如青藏高原上的多数湖泊);火山作用形成的湖泊(如白头山天池、镜泊湖等);风蚀洼地湖(如我国内蒙古、新疆干旱地区的一些湖泊)等等。 自然界的湖盆成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地质作用的结果,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发育 在北美(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由五大著名湖泊组成:安大略湖、伊利湖、休伦湖、密歇根湖、苏必利 尔湖。原先是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湖,而后又经过冰川的刨蚀作用改造而成。由于湖盆成因不同,各类湖 泊的分布反映了地质条件和自然地理情况。 (二)从湖泊水文和化学特性方面划分,亚洲湖泊的类型有:咸水湖(如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东部、 死海等);淡水湖(如贝加尔湖、洞庭湖、兴凯湖等)。 三、湖泊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含沙量、结冰情况、盐度情况等。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凌汛、水能。) 气候条件对湖泊的水文特征有重要影响,例如在潮湿气候区,多形成水量丰富的、河湖串通的淡水湖,在干燥气候区,多形成水浅的和无排水口的咸水湖。 (一)湖泊的水位: 1、湖水来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冰雪融水,残留海水 湖水来源与湖盆所处的地形有关:地势高(山顶火山湖)——主要是大气降水的补给。 低洼处——地下水补给(潜水、泉水)。 温湿区——河水。 寒冷地区——冰雪融水。 2、湖水的排泄:蒸发、渗透、流泄三种方式向外排泄,有些湖泊有较固定的泄水口。 泄水湖(外流湖)——具有泄水出口,温、湿区常见。

2018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专项训练7第一篇选择题专项练七

选择题专项练(七) (建议用时:18分钟) (2017·炎德英才大联考)石羊河流域是西北干旱区重要的内流河流域,也是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流域之一,下图为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及海拔分布。读图回答1~2题。 1.石羊河流域结冰日数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为( ) A.纬度B.风速 C.地形D.降水 2.民勤结冰日数略多于凉州,是因为民勤( ) A.海拔低B.周边沙漠环绕 C.城市规模大D.植被覆盖好 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将通过各种手段促使海外美国企业将生产线搬回美国。目前美国“流失”在海外的制造企业正在加速“回流”。下图为美国制造业人数统计图,据此完成3~5题。 3.与美国海外制造企业加速“回流”的原因无明显关联的是( ) A.海外地区工资上涨B.运输成本增加 C.国外市场保护政策D.本国政策支持 4.影响海外制造企业回流美国的主要障碍是( ) A.制造生产力下降 B.制造业从业人数不足 C.远离消费市场 D.资金不足 5.应对美国制造业回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是( ) A.加大政策支持,留住美资企业

B.进口美国产品,替代国内制造业 C.扩大产能,保持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 D.研发创新,占据制造业高端链条 下图示意某日某科技工作者记录的某地一直立木杆日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木杆高度为1m,tan15°≈0.27,tan30°≈0.58)。读图完成6~7题。 6.该地经度可能是( ) A.90°E B.105°E C.120°E D.135°E 7.若该科技工作者站立于木杆正南1m处,则当日其观察到的木杆日影顶端运动轨迹,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在我国东部某城市小区建设过程中,工人在绿化区地下铺设了一些装置(如下图)。据此回答8~9题。 8.在地下铺设该装置的直接作用是( ) A.防震减灾B.娱乐休闲 C.加固地基D.回收雨水 9.如果在该城市各小区和公园推广该工程项目,其主要效益有( ) ①减轻地震危害②丰富居民生活③延长楼房寿命④增加雨水下渗量⑤缓解城市内

专题复习——光照图的判读

专题复习——光照图的判读 一、以极地俯视光照图来掌握光照图的基本判读 " . 二.光照图的基本要素——点、线、面、角 1.两线——晨线、昏线 (1)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AB。 (2)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BC。 2.五点——晨赤点、昏赤点、晨昏北点、晨昏南点、太阳直射点 (1)晨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如图2中C点。 ~ (2)昏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如图2中A点。 (3)晨昏北点:晨线与昏线在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北的点。北点(图2中D点)0时北昼,北点12时北夜(当晨昏北点为0:00时,其北方为极昼;当晨昏北点为12:00时,其北方为极夜)。 (4)晨昏南点:晨线与昏线在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南的点。南点0时南昼,南点12时南夜。 (5)太阳直射点:即日心和地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如图2中B点)。太阳高度为90°,地方时为12:00。它与晨赤点、昏赤点的经度差为90°。 3.点线关系 (1)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2)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3);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4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 (3)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度数。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 4.面面关系 (1)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2)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3)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 5.角度关系 (1)二至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23°26′。 (2)二分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0°。 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与解题技巧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与解题技巧 1、定南北级 (1)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2)俯视图:看自转“北逆南顺”,如图1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 (3)看经度大小的排列:自转方向与东经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与西经度从大到小的排列相同) 2、定晨昏线 判定晨线与昏线时应注意太阳光线的来向,并利用好地球的自转方向。 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为晨线。如图1中AO为昏线,BO为晨线。图2中AB为晨线。 3、定地方时 ①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 ②自西向东经度每增加1度地方时增加4分钟。 根据上述两点,并结合以下几条特殊的经线的地方时来进行推算: (1)赤道上的点总是昼夜平分,日出6时,日落18时。故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图1中B点所在的经线为6时,A点所在的经线为18时。图2中D点所在经线为6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经线相对的另一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图1中O点所在的经线为0时。 (3)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的经线为0时或12时,如图2中A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4、定直射点 (1)直射点的纬度:从极昼、极夜的范围来判断 ①二分日,直射点的纬度为0° ②夏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 ③冬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 ④若北纬φ度以北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90°-φ);若北纬φ度以北出现极夜,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纬(90°-φ)。南半球类推。如图3,太阳直射在10°S。(2)直射点的经度:通过当时的太阳光照图来判断 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所在的经线就是光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在侧视图上,一般是昼半球最外侧的那条经线;在俯视图上,是昼半球与太阳光线平行或重合的那条经线。5、定昼夜长短 一般要在光照图中作过该点的纬线进行判断。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根据1个昼夜长为24小时及所占的比例来推算。如图: 6、定日出、日落时间:根据昼长来推算。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 + 昼长÷2

2018届高考地理:民居专题

2019届高考地理训练(民居专题) “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以茅草覆盖,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该建筑最 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 环境。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相关的 是 A. 台风频发 B. 冬季多暴雪 C. 夏季多洪涝灾害 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2.“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上图中的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我国传统民居以砖、木建筑为主,而在我 国东南沿海某海岛上流传着“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谚,这里有一种奇特的传统民居,以岛上特有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当地人称之为石厝 (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海岛 A. 原始森林茂密 B. 属珊瑚岛 C. 河流短小 D. 土壤肥沃 4.石厝“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泥石流 B. 防大风 C. 防沙尘暴 D. 防地震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传统民居,以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阳光射入较少,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外围耸起马头墙,墙头高出屋顶,作阶梯状,白墙黛瓦,明朗而素雅。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马头墙、天井这种民居最可能位于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平原 C. 西北地区 D. 江南地区 6.下列有关这种民居建筑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防晒通风和排水 B. 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防止火势蔓延 C. 为了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 D. 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 中国古代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融入传统民居建 筑设计中。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北方四合院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 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 中的 A. 北面 B. 南面 C. 东面 D. 西面 8.客家先人来自中原地区,经数代迁移至福建等地繁 衍。客家土楼墙体厚实坚固,与当地原有民居形成鲜 明对比,对客家土楼建筑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土楼采用独特的建筑材料是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 响 B.圆形土楼的防卫功能极强,主要起防卫的作用 C.体现了客家人和原住民的和谐共处 D.土楼建筑风格是对中原文化的传承 下图示意陕西关中八大怪之一的"家家房子半边盖"。半边盖的一般是东西两侧的厦子房,北房一般坐北朝南。由北房、厦子房合围的部分称为"中庭"。当地多住北房,因其 "避风又向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以下关中传统民居的设计符合当地"肥水不流外人田"观念的是 A. 厦子房东西两侧高——阻挡风沙 B. 房子半边盖——节约 木材 C. 厦子房高处开小窗——便于通风、采光 第 1 页

光照图判读

光照图的判读 光照图的类型 由于观察的角度和位置不同,日照图种类众多,大致可分为公转位置图、侧视图、俯视图、平面图、坐标图、直观图和变式图。 1.公转位置图: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同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公转位置图有多种变化。读这类图型的关键是看三点:一是自转和公转要一致,二是逆时针转为北极上空的俯视图,顺时针转为南极上空的俯视图,三是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如右图中,A点位于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图中画出赤道,便可看出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按节气划分,A点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B点为北半球的春分(3月21日),C点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D点为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 再如右图中,自转和公转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为南半球上空俯视图,A点为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在图中画出赤道,便可看出地球位于A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按节气划分,A点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D点为北半球的春分(3月21日),C点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B点为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 2. 侧视图: 首先从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判断南、北极,如果是逆时针方向转,那么,图的上端为北极,如果是顺时针方向转,则图的上端为南极,有些图需要根据经度来判别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其次,观察南北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情况,整个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反之,整个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南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2含答案

课时作业(二) (2017·湖北宜昌模拟)下图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读图,完成1~3题。 1.M1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2,两者的关系是( ) A.P1>P2B.P1=P2 C.P1

4.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月份是( ) A.2月B.5月 C.8月D.11月 5.该地可能( ) A.光热充足,适宜种植棉花 B.发展绿洲农业 C.海域辽阔,珊瑚礁发育好 D.河流无结冰期 答案 4.B 5.D 解析第4题,对比不同月份,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可知5月份的气温日较差最大。故选B项。第5题,根据图中该地逐月逐时气温变化情况,全年气温都是大于0 ℃,所以可知河流无结冰期,故选D项。 (2017·成都二诊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6~8题。

2018届高考地理-行星地球-专题练习(一)及答案解析

2018届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一) 行星地球 一、选择题 (2016·山东潍坊期中考试)旅行者1号(Voyager 1)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 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的天体M可能是() A.月球或水星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D.火星或土星 4.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014年10月24日美国宇航局探测到太阳表面发生较大规模的耀斑事件,其来自太阳巨大的黑子群,这是科学家在24年内发现的太阳最大黑子群。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5.太阳黑子和耀斑() A.分别出现在①层和③层 B.分别出现在①层和②层 C.分别出现在②层和①层 D.分别出现在②层和③层 (2017·浙江镇海中学月考)据英国媒体2016年8月21日报道,上周爆发的太阳风暴“击中”地球磁场,为全球一些高纬度地区带来一场近年来最盛大的极光“焰火盛会”。读下图,回答6~7题。 6.图文材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 A.黑子和耀斑B.黑子和太阳风 C.耀斑和太阳风D.耀斑和日珥 7.下列关于在太阳剧烈活动时期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 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②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③关闭所有通信设施④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017·四川泸州调研)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若图中等值线等差值为300,则图中AB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值最可能是()

2018高考地理专项训练试题全集(35套含答案)

2018高考地理专项训练试题全集(35套含答案) 选择题专项练(一) (建议用时:20分钟) (2017?天津一中月考)2017年2月20-2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是我国四个城 市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读图,回答1~2题。 1.此次寒潮( ) A.源地位于x疆的山地冰川 B.西北地区降温的幅度大于南方 C.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 D.冷气团饱含水汽,北方降水多 2.寒潮过境后( ) A.x疆北部山区融雪侵蚀严重 B.重庆市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 C.内蒙古高原上河流出现春汛 D.广州市清理结冰路面,保证交通畅通下图中甲图和乙图分别为我国东 部中纬度某山区南北坡1月和7月平均气温随海拔的变化图,其中各点为不同海拔实测得到的气温值,线段代表不同坡向的气温变化趋势。据此回答3~5题。 3.该图显示( ) A.冬季同海拔南北坡温差 比夏季大 B.虚线可能代表北坡的气温变化 C.同海拔南北坡温差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D.1月随高度增加温度变化幅度大于7月 4.甲图中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显著,原因是 ( ) ①北坡获得太阳辐射相对较少②北坡受冬季风的影响更明显③南坡降水量丰富,大气保温作用明显④南坡为背风坡,下沉气流影响气温变化 A.①③ B.②④C.③④D.②③ 5.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 A.天山 B.阴山 C.南岭 D.秦岭(2017?湖北七市州联考)深受大众喜爱的“三只松鼠”是一家以坚果、干果等网上销售为主的企业。2016 年双十一,三只松鼠全网电商食品销售第一。9月30日,三只松鼠 第一家线下实体店在芜湖正式营业。第一天人流达到7500人,日营 业额110万元。在店内,货架上除王牌坚果产品,还有各种点心、熟食,多达80款的松鼠周边产品成为该店的最大特色。“饮品不好喝 免费换”“拆袋不好吃无偿退”“同款不同价当场补”,优质的服务结合有趣的购物体验,是各年龄段都无法抗拒的。据此回答6~8题。6.芜湖炒货历史悠久,芜湖曾一度以“瓜子城”闻名海内外,三只 松鼠把坚果从产地运至芜湖加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坚果相对炒货而言,更便于长时间保存和运输 B.芜湖炒制后销售更靠近消费市场,节省运费 C.芜湖炒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集聚效应明显 D.现代交通技术的进步,交通通达度的快速提升 7.三只松鼠将线上网店

2018届高考地理:民居专题.docx

2018届高考地理训练(民居专题) “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以茅草覆盖,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该建筑最 大的待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 坏境。回答下面小题。 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相关的 A.台风频发 B.冬季多暴雪 夏季多洪涝灾害 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上图中的 a 地 B. b 地 C. c 地 D. d 地 日 1. 是 C. 2 . A. d. 我国传统民居以砖、木建筑为主,而在我国东南沿海某海岛上流传 着“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谚,这 里有一种奇特 的传统民居,以岛上特有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 屋顶石块压瓦片, 完成下面小题。 3.该海岛 窗户一律开小窗。 当地人称之为石厝(如图)。读图, B.属珊瑚岛 D. 土壤肥沃 4.石厝“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的主要目的是 A.防泥石流 B.防人风 C.防沙尘暴 D.防地震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传统民居,以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 面围以楼房,阳光射入较少,各屋都向天井排水。 头高出屋顶,作阶梯状,白墙黛瓦,明朗而素雅。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马头墙、天井这种民居最可能位于 A. 东北地区 B.华北平原 C.西北地区 D.江南地区 6. 下列有关这种民居建筑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A.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防晒通风和排水 B. 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防止火势蔓延 C. 为了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 D. 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 中国古代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融入传统民居建 筑设计中。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 北方四合院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 环境的彫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 中的 A.北面 B.南面 C.东面D. 西面 8. 客家先人来口中原地区,经数代迁移至福建等地繁 衍。客家土楼墙体厚实坚固,与当地原有民居形成鲜 明对比,对客家土楼建筑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土楼釆用独特的建筑材料是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 响 B. 圆形土楼的防卫功能极强,主要起防卫的作用 C. 体现了客家人和原住民的和谐共处 D. 土楼建筑风格是对中原文化的传承 下图示意陕西关中八大怪之一的〃家家房子半边盖〃。 由北房、厦子房合围的部分称为〃中庭〃。当地多住北房, 9. 以下关中传统民居的设计符合当地"肥水不流外人or 观念的是 A.原始森林茂密 C.河流短小 1 T C" J 外围耸起马头墙,墙 半边盖的一般是东西两侧的厦子房,北房一般坐北朝南。 因其〃避风又向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河流专题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训练 河流

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训练 河流 微专题一 陆地水体补给类型 【注】 1、湖泊水只能调节与湖泊相连的下游河段,使水量更加稳定; 2、地下水补给取决于河水水位与地下水水位的高低; 3、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与气温相关,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较大; 4、雨水与气候相关,如地中海气候雨水补给出现在冬季,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均有雨水补给; 【例1】(2015绵阳一诊)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河湖 年等降水量线 600 分季节说出阿姆河和锡尔河的主要补给来源。(6分) 【例2】(2012新课标)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 )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

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2题。 ① ④ ③ 流向甲水文站乙水文站 湖泊 a 时间/h 流量 甲水文站 乙水文站 b 图1 ②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微专题二河流水文特征

【例1】(2015德阳二诊)下图为贝加尔湖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湖中生活着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贝加尔湖周围共有300余条河流注入,但只有图中R河流出。 简述R河的水文特征。(8分) 【例2】(2016成都二诊)位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被称为“西非水塔”,首都科纳克里是西部非洲最大的港口。该国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铝土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且品位高,易于开采。我国的炼铝工业占世界的40%,而铝土矿资源仅占世界的3%。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发展铝土矿开采和加工工业。 分析几内亚成为“西非水塔”的原因。(6分) 【题后反思】影响径流量大小的因素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难点点拨】 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在日照图上通常涉及下列问题: 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 (1)东西半球:明确20°W和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1)纬度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2)经度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上。 4.日期、节气(季节): 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 5.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首先要明确两个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地的纬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和该地间的纬度差(或纬度和),可用线段法分析计算)。 6.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同时还要分清回答昼夜状况还是昼夜变化趋势,这就要注意以下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7.判断晨线(黎明)或昏线(黄昏) 首先明确图中给出的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太阳光线的方向,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向着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如果地球自转方向背向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8.日出、日落

(全国适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5交通运输专题卷

微专题 (十五) 交通运输 (2017·安徽淮北二模)“茶之初,姓本蜀”,四川是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山间铃响茶香来”,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川藏“茶马互市”的景象。“一春心事在新茶”,对于嗜茶者,莫不以春茶为贵,而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同纬度春茶上市最早的地区。据此完成1、2题。 1.历史上川藏“茶马古道”兴起主要是因为( ) A.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 B.位置优越,交通发展便利 C.文化相似,民间交流密切 D.需求较大,沿线资源丰富 2.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是( ) A.云随山势湿气凝,春雨早来滋碧霞 B.雪山水秀润天府,宝盆地沃生龙芽 C.春风早来云雾散,昼暖夜寒育云华 D.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 答案 1.A 2.D 解析第1题,材料提到,“茶马古道”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四川和西藏相邻,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是历史上川藏“茶马古道”兴起的主要原因。故选A项。第2题,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由于四川是盆地地形,冬季冷空气受到北侧山脉阻挡,则可知“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是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故选D项。 (2017·河南省模拟)瓜亚基尔市位于厄瓜多尔西南部瓜亚基尔湾内瓜亚斯河西岸,始建于1535年,工业发达,集中了全国半数以上的工矿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下图为瓜亚基尔港地理位置示意图(横线表示港口区,黑点表示仓储区)。据此完成3~5题。

3.瓜亚基尔港口区建于该市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海洋较近B.地势平坦开阔 C.工业密度较高D.远离城市水源区 4.瓜亚基尔港地处赤道附近,但港口全年作业环境气温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处海湾,海风影响显著 B.海拔较高,地面辐射较弱 C.森林广布,调节功能较强 D.云雾较多,太阳辐射较弱 5.若一艘商船从瓜亚基尔港出发前往新几内亚岛,最佳的洋流航线是( ) A.西风漂流航线B.北赤道暖流航线 C.北太平洋暖流航线D.南赤道暖流航线 答案 3.B 4.A 5.D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瓜亚基尔市北部地势较高,以山地为主,南部地势平坦开阔,以河口三角洲为主,故南部地区适宜建设港口区和仓储区。第4题,读图可知,瓜亚基尔市虽靠近赤道,但因濒临宽阔的海湾,受海风吹拂影响显著(或受海洋调节作用显著),导致夏季气温并不高,冬季因纬度较低且受海洋的影响,气温比较高,非常适宜全年港口作业。第5题,读图并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可知,瓜亚基尔港位于南纬2°~3°”之间,与自东向西流的南赤道暖流几乎在同一纬线上。该商船从瓜亚基尔港出发前往新几内亚岛采用该洋流航线,顺水顺风,航行速度较快。 (2017·山东潍坊模拟)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据此完成6、7题。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恐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爬行类动物族群,在距今大约2亿3 500万年至6 500万年曾经繁盛一时,支配全球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读图,完成第1~2题。 图中数字表示距今年代(单位:亿年) 1.恐龙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在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于恐龙的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气候发生剧变所致,这些学说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共同原因是( ) A.气温变化 B.植物变化 C.降水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答案1.D 2.D (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二期末)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 A.风化基岩 B.气候 C.地形 D.生物 4.图示区域( ) 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故选D项。第4题,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①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②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③错误;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④错误。故选A项。 (2018浙江稽阳3月联考)下图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丙地的自然带是( ) A.温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温带草原带 6.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 答案5.D 6.B 解析第5题,丙地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植被类型为草原。第6题,据图可知,甲—乙—丙的自然植被的变化是由于降水的差异引起的,故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018浙江11月选考,15~16)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8.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答案7.C 8.C 解析第7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由图可知,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为南北更替,故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故选C项。第8题,考查自然带的成因。由图可知,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下方自然植被为草原、荒漠,说明甲地相对其下方水分条件较好,故选C项。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1题。

高中地理《地球光照图的判读》专题讲解教案设计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球光照图的判读的判断规律。 过程和方法目标: 1、 通过阅分析教材, 使学生具有归纳事理知识、 把握重点和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 完善知识结构。 2、 通过阅读图片、资料,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教会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球光照图的判读规律 教学难点:球光照图的判读规律 课型:复习课 课时按排:二课时 教学方法:综合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关于地球光照图的题型浅析
有关地球光照图的试题,是初高中地理知识结合、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常见题目,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但课本中 并无这样的例题。现就地球光照图中常见的侧视图和极地图,列举一些题型,供大家参考。 b5E2RGbCAP
一、地球侧视图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光照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地轴可竖直,可倾斜,晨昏 线可为直线,也可为弧线,光照多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为主。 p1EanqFDPw
1.昼半球在纵切面上的投影: 判断的依据就是右下图,赤道处的昼长为 12小时,而赤道 不管哪一天永远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 所以赤道处的白昼全都投影到了纵切面之上, 这个图即是 昼半球在纵切面上的投影。 图中ABC代表的是晨昏线,回答下列问题: DXDiTa9E3d
1.
此时太阳 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3 度 26 分 S,90 度 E,理由:北极图以北出里现极夜, 说明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纬度是南纬 23 度 26 分;图中经度共是 180 度,分成 6 等份,每两条经线相差 30 度,图 中正午 12 点所在的经线应是 90 度 E。 RTCrpUDGiT
2. 3. 4.
B 点昼长 0 小时。 A、B 比较,哪点线速度大?A。 C 点地方时刻为18点。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1 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十一) (2017·山东潍坊模拟)下图示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1950年~2050年(预测)老龄化人口(≥65岁)比重变化。读图,回答1~3题。 1.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分别对应图中的曲线序号是( ) A.②①③B.①②③ C.①③②D.②③① 2.图中中国老龄化进程中,有一段时期的老龄化人口比重增长较快,其原因很可能是( ) A.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B.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死亡率降低 C.上世纪70年代末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上世纪50、60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长 3.为缓解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国家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现阶段的影响有( ) A.青壮年负担加重 B.劳动力数量增多,价格降低 C.教育、卫生压力减轻 D.加重就业压力 答案 1.C 2.D 3.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老年人口比重最高,且老龄化出现时间早,应为发达国家;②人口老龄化发展快,目前比重高,是由于我国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③人口老龄化比重低,应为发展中国家,故选C项。第2题,读图可知,②曲线为我国人口老龄化比重变化情况,在2015年前后我国人口老龄化比重增长速度加快,而这部分老年人的出生年份为1950~1960年代,当时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速度快,故选D项。第3题,为缓解

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国家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政策的出台,使得我国现阶段,青壮年负担加重,A项正确。短期内新出生人口不会转化为劳动力,B项错误。由于儿童数量增加,教育、卫生压力加重,C项错误。短期内,新出生儿童不会成为劳动力,不会加重就业压力,D项错误。故选A项。 (2017·山西太原模拟)空巢家庭是指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城乡家庭空巢率超过五成以上。2016年1月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图A示意不同政策下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图B示意不同政策下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4~6题。 4.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 A.城乡差距B.家庭原因 C.计划生育D.个人原因 5.预计到2040年,实施“全面二胎”政策与“单独二胎”政策相比,0~14岁人口将增加约( ) A.0.2亿B.0.7亿 C.1.0亿D.1.3亿 6.“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B.家庭负担持续加重 C.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 D.有利于扩大内需 答案 4.C 5.B 6.D 解析第4题,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计划生育,其他原因都不会导致“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预计到2040年,“全面二胎”政策增加的0~

2020高考地理复习专项训练(区域地理)——欧洲【带答案解析】

高考复习专项训练区域地理——欧洲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马略卡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最高处马约尔峰海拔不到 2000 米。岛上常住人口约 85 万,大约一半居住在首府帕尔马, 2009 年接待游客多达 2120 万。马略卡岛年降水量约 400mm ,岛上地下岩层具 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近年来,马略卡岛受到水资源日渐短缺的威胁。据此完成1~3 题。 1.推测马略卡岛上的城市用水最主要是 A. 河湖水 B. 雨水 C. 高山冰雪融水 D. 地下水 2.判断马略卡岛城市用水最紧张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下列有关缓解马略卡岛水资源短缺的说法不可行的是 A. 河流上游修大坝建水库 B. 污水处理二次利用 C. 提高水价以控制用水量 D. 海水淡化 【答案】 1.D 2.B 3.A 【解析】本题以岛屿为背景,主要考查水资源。认真分析材料,根据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可以判断水资源的来源和用水最紧张的季节。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坝主要是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水量比较丰富。 1.马略卡岛纬度不是太高,海 拔也不是很高的,山上很难形成永久性的冰雪,年降水量400 毫米,降雨量少,图中 没 有大的湖泊,所以城市用水最主要的来源不可能是河湖、雨水、高山冰雪融水,岩层孔隙储水丰富,最可靠 的是地下水,选择 D。 2.马略卡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夏季游客多用水量大,蒸发旺盛,水资源损耗大,所以用水最紧张 的季节是夏季,选择 B。 3.河流上游水量小,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修大坝建水库不可靠, A

光照图的判读专题练习题

· · A E 0o 0o 图4 C F · · 光照图的判读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读图1(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1—2: 1.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 .东经70° B .东经90° C .西经70° D .西经110° 2.此日在( )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图2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3—5题。 3.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12月22日2时 B .12月22日14时 C .6月22日20时 D .6月22日8时 4.此时,下列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 .悉尼正值少雨期 B .华北平原正收割小麦 C .长江口海域盐度较高 D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5.当天汕头、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北京、汕头、广州 B .广州、汕头、北京 C .北京、广州、汕头 D .汕头、广州、北京 图3为某节气晨昏线图,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于p ,此时伦敦为星期六,但北京已是星期日,据此回答第6题。 6.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星期六5时 B .星期日5时 C .星期六23时 D .星期日23时 图4中,ECF 为晨昏线,读图回答7—8题: 7.若此时段后我国上空的对流层一年里达最高,则北京时间是:( ) A .18时 B .22时 C .10时 D .8时 8.若右图3中A 点正值日出,下列叙述一定可信的是( ) A .此时,在南京的旅游者感觉酷暑难忍 B .南极中山站正出现极昼 C .此日过后,堪培拉昼渐长、夜渐短 D .此时,东半球白昼的范围小于黑夜 图5中AC 为赤道,BC 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D 点的地方时为15点。 读下图1、图2,然后回答9—10题。 9.图中A 、B 、D 、E 四点白昼最长的是( ) A .A 点 B .B 点 C .E 点 D .D 点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45°E 、23°26′N B .A 点位于东半球 C .此时,开普敦受西风带控制 D .尼罗河进入枯水期 图 1 图2 图3 图5

2018届旅游地理答题模板突破专题含高考地理真题考试大纲

2018年选修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板突破专题 【高考真题例举】 1、(2010年新课标卷)(10分)旅游地理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图中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10分) 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 2、(2011年新课标卷)读图,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答案】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 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 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

3、(2012年新课标卷)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4分) 壁画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此地处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比较干旱,降水少,此处又有风沙的掩埋更有利壁画的保存。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6分) 限制游客的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度;加强监 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 4.(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 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 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 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图11示意三沙市的 地理位置。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 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 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 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口供给; 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 5.(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 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 吸引了大量游客。图9示意神龙架及其 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 顶。 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 然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