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美曲塞在肺癌治疗中的新进展

培美曲塞在肺癌治疗中的新进展
培美曲塞在肺癌治疗中的新进展

培美曲塞在肺癌治疗中的新进展

当含舘双药方案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标准治疗的同时,化疗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也迅速进入平台期。寻找新药的途径可从两方面考虑:其一,另辟蹊径,不再纠缠于细胞毒性药物,而是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点开发出靶向治疗药物如贝伐单抗、西妥皆单抗、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等:其二,顺着细胞毒药物研究的传统方法研制出毒性更小的药物,以提髙患者的生活质屋。培美曲塞(pcmetrexed, Alimta,力比泰)是一种多靶点抗代谢的细胞毒药物,与多西紫杉醇等药物相比毒副反应更轻,作为叶酸拮抗剂,可以抑制胸昔酸合成酶(TS)、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和甘氨酸核糖核昔甲酰基转移酶(GARFT)等叶酸依赖性酶,通过F扰胸腺喘咙核昔和嚓吟核苜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2004年2月5日FDA 首先批准培美曲塞作为“孤儿药''与顺钳联用治疗一种少见的肿瘤——恶性胸膜间皮瘤。同年8月,FDA批准英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2008年9月培美曲塞被批准与顺钳联用,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但不建议用于鳞癌。本文将培美曲塞在肺癌中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

1.二线化疗

Hanna等(Hanna N, Shepherd FA, Fossella FV,)将571例既往接受过含钳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多西紫杉醇75mg/m2,期一组接受培美曲塞500mg/m2, 均为3周方案,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为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个月和个月:一年生存率两组相同,均为%。与培美曲塞相比,多西紫杉醇的血液学毒性和脱发更严重:【II?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比例分别为%和%(P=),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分别为%和%(P=),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则分别为%和%(P=),接受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患者脱发也更加常见(%,P=)。上述研究表明,培美曲塞在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疗效与多四紫杉醇相当,但毒副反应更轻。因此FDA依此研究结果于2004年批准培美曲塞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

由于在确泄培美曲塞的最大耐受剂量时,没有常规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而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III 期研究中发现补充这些药物能有效的减少培美曲塞的毒副反应,因此有研究专门探讨在此基础上增大培美曲塞的剂量能否获得更好的疗效。2008年发表了两篇相关的研究, 在Cullen等的III期研究中(Cullen MH, Zatloukal P, SorensonS,),将患者随机分为培美曲塞500mg/m2组(288例)和900mg/m2组(291例),两组的中位生存期(个月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个月个月)和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更高剂量组的住院比例更高(%), 输血的比例也更髙(%)。在日本的II期随机对照研究中(OhcY, IchinoseY, Nakagawa K,), 216例患者入组,培美曲塞高剂量组1000mg/m2,与标准剂量500mg/m2相比,高剂量组的中位生存期(个月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个月个月)和有效率(%)也无统计学的差异,虽然毒副反应均可耐受,但高剂量剂量组更多见。因此鉴于目前的证据,更高剂量的培美曲塞并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增加毒副反应,标准剂量仍然推荐为500mg/m2。

培美曲塞除作为单药外,有研究探讨其与靶向药物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的作用。培美曲塞+贝伐单抗的II期研究(Adjei AA, Mandrekar SJ, Dy GK,)显示有效率为%,中位生存期为个月,【II ?IV度的疲乏为13%,气促为10%, J(IL栓为10%,中性粒细胞减少19%o 培美曲塞+四妥巷单抗的II 期临床研究显示有效率为%,主要的毒副反应为皮疹和感染(Jalal S, Waterhouse D, Edelman MJ,)。

目前正在开展的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有培美曲塞与厄洛替尼的“头对头“ 研究,ZD6474+培美曲塞对培美曲塞的研究(ZEAL)(DcB, Arrieta M, Gottfried FH, )?

2?—线治疗

培美曲塞在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成功鼓舞临床研究向一线治疗推进,一项一线治疗的II 期研究(Clarke SJ, Abratt R, Goedhals L,)表明单药有效率为16%?23%,中位生存期为?个月,1年生存率为25%?32%:而且即使在老年患者,培美曲塞的耐受性都很好。培美曲塞联用钳类的双药方案在II期研究中有效率更高,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在一项入组人数达1725例的非劣性大型III期随机对照研究中(Scagliotti GV, Parikh P, vonPawelJ,,将Illb 或IV期未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想者随机分为两组,863例给予吉西他滨(1250mg/m2, 第1天,第8天)+顺钳(75mg/m2,第1天),862例给予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顺钳(75mg/m2,第1天),每3周为1个周期,最多6个周期化疗;吉西他滨+顺钳与培美曲塞+顺钳两组的中位生存期都为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为个月个月,1年生存率为%,有效率为%°培美曲塞+顺钳的疗效不逊色于吉西他滨+顺钳,但培美曲塞+顺钳组的血液学毒性如III?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诙)更低,而脱发也更加少见

(%),虽然严重恶心的患者更多(%),但呕吐等毒副反应无统讣学差异。在这个大型临床研究中引人注意的是病理类型与疗效有关,腺癌和大细胞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顺钳的疗效更好,中位生存期分別为个月个月和个月个月;而鳞癌的想者正好相反,接受吉西他滨+顺钳的疗效更佳,中位生存期为个月个月。这是第一项显示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与病理类型有关的前瞻性1【【期临床研究。依据此研究结果FDA批准培美曲塞与顺钳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但不建议用于鳞癌。

JCO 于2009 年7 月发表的一篇挪威的m期研究(423 例XGronberg BH, Bremnes RM, Flotten O.)同样表明培美曲塞+卡钳在一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与吉西他滨+卡钳相当,Ifll 液学毒性更低,不过此研究未显示病理类型与疗效有关。

在培美曲塞+卡钳+贝伐单抗化疗后未进展的患者予培美曲塞+贝伐单抗维持治疗的I[期研究中,入组50例患者,有效率为55%,中位生存期个月,III?IV度毒副反应:贫血为6%, 血小板减少为8%,中性粒细胞减少为4%,血栓为6%(Patel JD, Hensing TA, RademakerA,。目前正在进行III期研究将进一步确左其与贝伐单抗联用在一线和维持治疗中的价值。

培美曲塞+奥沙利钳+贝伐单抗的II期研究中显示,其在一线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和可接受的毒副反应。

3.维持治疗

当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想者接受4?6个周期化疗后,增加周期数并不能增加疗效。由于肿瘤很快又岀现进展,使用低毒、有效的药物维持治疗能否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2009 年10 月Lancet 发表的一项研究中(Ciuleanu T, Brodowicz T, Zielinski C, etal. 2009),将接受4个周期含钳双药化疗后无进展的Illb?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2 :1的比例随机分为培美曲塞组(5OOmg/m2,第1天,每3周)或安慰剂组,共663例患者入组。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培美曲塞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个月个月)和总生存期(个月个月)。在非鳞癌的患者中更加显著,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个月个月,个月个月:而在鳞癌患者中两者无差异。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的耐受性好,无药物相关性死L, III-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乏力分别为3%, 3%和5%。目前正在进行非鳞癌NSCLC培美曲塞+顺钳化疗4周期后无进展的患者行培美曲塞维持化疗的III期临床研究。

Maintenance pemetrexed plus best supportive care versus placebo plus best supportive care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hase 3 study.

4?同期化放疗和辅助化疗

同期化放疗期间,许多化疗药物因为毒副反应太大,化疗剂量常常不能达到全疑,这可能是III期患者同期化放疗后出现远处转移的重要原因。在I期研究中,培美曲塞+卡钳或顺钳都能在同期化放疗期间全星给予。在CALGB30407的II期临床试验中(Govindan R, Bogart J, Wang LX,,将不可切除II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培美曲塞+卡钳与同期放疗,放化疗结束后接受4个周期培美曲塞巩固化疗:另一组接受同样化疗方案,并在同期化放疗期间再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初步疗效显示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个月个月,增加四妥昔单抗未显示疗效更佳。基于培美曲塞+卡钳同期放疗的初步疗效高于目前足叶乙貳+ 顺钳同期化放疗的标准治疗,而且毒副反应耐受性好,疗效值得在III 期临床试验中进一步验证。目前开始的PROCLAIM研究(VokesEE, Senan S, Treat JA,将不可切除的HI期非小细胞患者随机接受培美曲塞+顺钳同期放疗,并接受培美曲塞巩固化疗4个周期,对照组为足叶乙貳+顺钳同期化放疗,化放疗结束后3?5周后接受含钳双药化疗2个周期,此研究的结果非常值得期待。

?注:足叶乙昔(依托泊昔)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恶性生殖细胞瘤,白血病,对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有一定疗效。

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还有培美曲塞+顺钳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辅助化疗的n 期临床研究(Bindert , Chemaissani A, Fischer JR,,而EORTC08051 将探讨培美曲塞在辅助与新辅助化疗中的价值。

EORTC 08051 trial: A randomised phase II study of pemetrexed and cisplatin as either induction or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stage IB-II NSCLC. This study closed in 2008 because of poor recruitment and reported no added benefit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ompared to adjuvant treatment

小细胞肺癌

JCO 于2009 年10 月发表了GALES 研究(the Global Analysis of Pemetrexed in SCLC Extensive Stage)的结果(Socinski MA, Smit EF, Lorigan P,,在初治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接受培美曲塞+卡舘或足叶乙貳+卡钳化疗,最多6个周期,拟入组1820例患者,虽然培美曲塞 +卡钳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比足叶乙貳;+卡钳组轻,但进行中期分析后研究被终止,因为培美曲塞+卡钳的生存期更短,在已入组的908例患者中,两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个月个月,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个月个月。研究表明培美曲塞+卡钳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劣于目前的标准治疗。在小细胞肺癌复发的患者,接受培美曲塞单药治疗的疗效同样不佳。

疗效预测

多个研究显示培美曲塞在腺癌和大细胞癌中的疗效更好,在鳞癌和小细胞肺癌中效果欠佳。但奠左培美曲塞二线单药化疗地位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现(Peterson P, Park I, Fossella ,虽然大细胞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的疗效优于多西紫杉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个月个月),在鳞癌中则相反(个月个月),但在腺癌中两者无统il?学差异(个月个月)。因为培美曲塞能抑制TS,有学者推测疗效可能与肿瘤中TS的表达有关。有研究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中通过检测TS蛋白表达发现:TS髙表达的患者接受培美曲塞

治疗后的生存期比低表达者短。培美曲塞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疗效的差异可能与肿瘤中TS表达的高低有关(Scagliotti GV.CeppiP, Capelletto E,,研究显示鳞癌中TS的表达高于腺癌,在小细胞的GALES研究中,TS低表达者接受培美曲塞+卡钳化疗的生存期比接受足叶乙试+卡钳者短(个月个月:P <),但TS 表达的高低却与培美曲塞+卡钳的疗效无关。另外也有研究探讨单核昔酸多态性(SNP)与培美曲塞的关系(Stoehlmacher J, Goekkurt E, Hoeffken G, 0总之,TS表达和SNP与培美曲塞的疗效的关系没有完全明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其他肿瘤中尚无有关培美曲塞的III期研究发表,卵巢癌的II期研究显示:培美曲塞+卡钳在钳类敏感性复发的患者中有效率为%(Matulonis UA, Horowitz NS, Campos SM, etai. 2008), 另一项II期研究显示培美曲塞单药在钳类耐药复发的有效率只有令人失望的%(Vergote I, Calvert H, Kania M.:在晚期肠癌、胰腺癌和头颈癌中进行的II期研究中培美曲塞显示出一立的效果,毒副反应可接受,但疗效需要进一步确认,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选择适当的想者进行治疗。

展望

培美曲塞作为有效、低毒的细胞毒药物,已经确立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一线和二线治疗的地位:而且与其他第3代化疗药物相比,培美曲塞在腺癌和大细胞癌中疗效更加显著。在风起云涌的靶向、个体化治疗时代,培美曲塞等化疗药物同样需要“呈体裁衣“。临床前体外实验和有些研究显示培美曲塞疗效与TS可能相关,未来还需要在结合药物遗传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明确TS及SNP与培美曲塞在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中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为患者和临床服务。

培美曲塞作为有效、低毒的细胞毒药物,已经确立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一线和二线治疗的地位:而且与其他第3代化疗药物相比,培美曲塞在腺癌和大细胞癌中疗效更加显著。(提炼)

培美曲塞试题 疾病与药物基础知识测试 一、填空题: 1.肺癌位居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是。 2.根据癌细胞在显微镜下组织学上的大小和外观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 (16.8%)和非 小细胞肺癌(80.4%)。 3.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分为:鳞状细胞癌、肺腺癌、大细胞肺癌。 4.肺癌的治疗中,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延长患者生存、提高有效率、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的化疗方案有:EP ,VP/NP ,GP ,TP ,PEM+DDP 等。 5.化疗分类: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姑息化疗。 6.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目的为增加手术机会,减小微转移灶。 7.辅助化疗:术后化疗,目的为减小微转移灶。 8.姑息化疗:用于无法手术晚期恶性肿瘤,目的为减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 者生存时间。可分为一线化疗、及二线、二线以后化疗。 9.培美曲塞是抗代谢类抗肿瘤药。 10.培美曲塞抗肿瘤作用机制:抑制胸苷酸合成酶(TS)、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甘氨酰 胺甲酰基转移酶(GARFT),从而抑制嘧啶和嘌呤的合成,三管齐下达到多靶点抗肿瘤。 11.奥天成产品规格:500mg、100mg。 12.奥天成性状:类白色或微黄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13.奥天成说明书适应症:适用于与顺铂联合治疗无法手术的恶性胸膜间皮瘤。 14.培美曲塞美国FDA批准适应症: (1)与顺铂联用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2004年2月批准)

(2)单药用于NSCLC二线治疗。(2004年8月批准) (3)与顺铂联用用于非鳞癌型NSCLC一线治疗。(2008年9月批准) (4)用于非鳞癌型NSCLC维持治疗。(2009年7月批准) 15.目前培美曲塞在以其高效低毒在临床广泛使用,已经不局限在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肺癌,在 卵巢癌、胃癌、肠癌等实体瘤都有相关报道。因此奥天成可推广科室较多,主要推广科室:肿瘤科、呼吸科、胸外科、放疗科;次要推广科室:妇瘤科、胃肠外科、乳腺外科、介入科等 16.奥天成联合顺铂方案使用用法用量:奥天成50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后顺铂75 mg/m2 静脉滴注。该方案每21天为一个周期。 17.培美曲塞主要毒副反应: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乏力、皮疹、胸痛。 18.培美曲塞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对正常肝肾功能无影响,但是血清肌酐清除率<45ml/min 的患者,不能使用。 19.培美曲塞产品定位:NSCLC一线治疗首选。 二、简答题 1.培美曲塞使用过程中为了降低如皮疹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需要补充叶酸和维 生素,请详细说明补充方法。 答: (1)预服地塞米松,4mg口服Bid,培美曲塞给药一天、给药当天和给药后一天,连用3天。 (2)叶酸补充350μg-1000μg,推荐400μg。培美曲塞第一次给药前7天开始服用,一直持续整个治疗过程。 (3)VitB12:1000μg,第一次给药前7天内肌注一次,以后每3个周期肌注一次。 补充叶酸和维生素时不能同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2.培美曲塞作为抗代谢类抗叶酸的药物为什么还要补充叶酸和维生素?补充叶酸和维生素 会不会降低疗效? (1)叶酸在人体正常细胞内的生物合成中起关键作用,正常组织需要叶酸来维持,正常人每天需要摄入叶酸350μg -1000μg。培美曲塞通过抑制三种叶酸依赖性酶来抑制 DNA合成,会导致正常细胞叶酸严重缺乏,带来严重不良反应。

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在晚期肺腺癌中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的4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的是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取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45.0%,而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则高达75.0%,由此說明观察组的有效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可以减少肺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肺腺癌;培美曲塞;吉非替尼;疗效;不良反应 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种,属于非小细胞癌。它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较容易发生于女性及不抽烟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1]。肺腺癌危害极大,一旦发病将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由于肺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缺乏确切的诊断方法,肺腺癌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期和晚期,临床治疗困难,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2]。我院选取4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应用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的4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研究对象。选择标准:(1)病理确诊为肺癌,并且分期均为IV期;(2)患者出现咳嗽、胸痛等临床症状;(3)患者除患有肺腺癌外,无其他癌症病变;(4)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样本信息:观察组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为(38.5±12.3)岁;对照组患者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为(34.7±11.9)岁。两组患者的其他基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是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方法,在治疗前14天,对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进行定期的检查。为了减轻毒性反应,培美曲塞治疗必须同时服用低剂量叶酸,推荐剂量为400 ug/d.服用时间:治疗开始前7天内至少服用5次日剂量的叶酸,一直服用至末次化疗后21天。维生素B12使用方法:治疗开

培美曲塞在肺癌治疗中的新进展 当含铂双药方案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标准治疗的同时,化疗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也迅速进入平台期。寻找新药的途径可从两方面考虑:其一,另辟蹊径,不再纠缠于细胞毒性药物,而是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点开发出靶向治疗药物如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等;其二,顺着细胞毒药物研究的传统方法研制出毒性更小的药物,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培美曲塞(pemetrexed,Alimta,力比泰)是一种多靶点抗代谢的细胞毒药物,与多西紫杉醇等药物相比毒副反应更轻,作为叶酸拮抗剂,可以抑制胸苷酸合成酶(TS)、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和甘氨酸核糖核苷甲酰基转移酶(GARFT)等叶酸依赖性酶,通过干扰胸腺嘧啶核苷和嘌呤核苷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2004年2月5日FDA 首先批准培美曲塞作为“孤儿药”与顺铂联用治疗一种少见的肿瘤——恶性胸膜间皮瘤。同年8月,FDA批准其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2008年9月培美曲塞被批准与顺铂联用,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但不建议用于鳞癌。本文将培美曲塞在肺癌中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 1.二线化疗 Hanna等(Hanna N,Shepherd FA,Fossella FV,)将571例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多西紫杉醇75mg/m2,另一组接受培美曲塞500mg/m2,均为3周方案,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为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个月和个月;一年生存率两组相同,均为%。与培美曲塞相比,多西紫杉醇的血液学毒性和脱发更严重: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比例分别为%和%(P=),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分别为%和%(P=),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则分别为%和%(P=),接受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患者脱发也更加常见(% ,P=)。上述研究表明,培美曲塞在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疗效与多西紫杉醇相当,但毒副反应更轻。因此FDA依此研究结果于2004年批准培美曲塞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 由于在确定培美曲塞的最大耐受剂量时,没有常规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而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Ⅲ期研究中发现补充这些药物能有效的减少培美曲塞的毒副反应,因此有研究专门探讨在此基础上增大培美曲塞的剂量能否获得更好的疗效。2008年发表了两篇相关的研究,在Cullen等的Ⅲ期研究中(Cullen MH,Zatloukal P,Sorenson S,),将患者随机分为培美曲塞500mg/m2组(288例)和900mg/m2组(291例),两组的中位生存期(个月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个月个月)和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更高剂量组的住院比例更高(%),输血的比例也更高(%)。在日本的Ⅱ期随机对照研究中(Ohe Y,Ichinose Y,Nakagawa K,),216例患者入组,培美曲塞高剂量组1000mg/m2,与标准剂量500mg/m2相比,高剂量组的中位生存期(个月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个月个月)和有效率(%)也无统计学的差异,虽然毒副反应均可耐受,但高剂量剂量组更多见。因此鉴于目前的证据,更高剂量的培美曲塞并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增加毒副反应,标准剂量仍然推荐为500mg/m2。 培美曲塞除作为单药外,有研究探讨其与靶向药物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的作用。培美曲塞+贝伐单抗的Ⅱ期研究(Adjei AA,Mandrekar SJ,Dy GK,)显示有效率为%,中位生存期为个月,Ⅲ~Ⅳ度的疲乏为13%,气促为10%,血栓为10%,中性粒细胞减少19%。

培美曲塞疾病与药物基础知识测试 一、填空题: 1.肺癌位居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是。 2.小细胞肺癌 (16.8%)和非 小细胞肺癌(80.4%)。 3.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分为:鳞状细胞癌、肺腺癌、大细胞肺癌。 4.肺癌的治疗中,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延长患者生存、提高有效率、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的化疗方案有:EP ,VP/NP ,GP ,TP ,PEM+DDP 等。 5.化疗分类: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姑息化疗。 6.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目的为增加手术机会,减小微转移灶。 7.辅助化疗:术后化疗,目的为减小微转移灶。 8.姑息化疗:用于无法手术晚期恶性肿瘤,目的为减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 者生存时间。可分为一线化疗、及二线、二线以后化疗。 9.培美曲塞是抗代谢类抗肿瘤药。 10.培美曲塞抗肿瘤作用机制:抑制胸苷酸合成酶(TS)、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甘氨酰 胺甲酰基转移酶(GARFT),从而抑制嘧啶和嘌呤的合成,三管齐下达到多靶点抗肿瘤。 11.培美曲塞产品规格:500mg、100mg。 12.培美曲塞性状:类白色或微黄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13.培美曲塞说明书适应症:适用于与顺铂联合治疗无法手术的恶性胸膜间皮瘤。 14.培美曲塞美国FDA批准适应症: (1)与顺铂联用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2004年2月批准) (2)单药用于NSCLC二线治疗。(2004年8月批准)

(3)与顺铂联用用于非鳞癌型NSCLC一线治疗。(2008年9月批准) (4)用于非鳞癌型NSCLC维持治疗。(2009年7月批准) 15.目前培美曲塞在以其高效低毒在临床广泛使用,已经不局限在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肺癌,在 卵巢癌、胃癌、肠癌等实体瘤都有相关报道。因此奥天成可推广科室较多,主要推广科室:肿瘤科、呼吸科、胸外科、放疗科;次要推广科室:妇瘤科、胃肠外科、乳腺外科、介入科等 16.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使用用法用量:奥天成50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后顺铂75 mg/m2静脉滴注。该方案每21天为一个周期。 17.培美曲塞主要毒副反应: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乏力、皮疹、胸痛。 18.培美曲塞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对正常肝肾功能无影响,但是血清肌酐清除率<45ml/min 的患者,不能使用。 19.培美曲塞产品定位:NSCLC一线治疗首选。 二、简答题 1.培美曲塞使用过程中为了降低如皮疹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需要补充叶酸和维 生素,请详细说明补充方法。 答: (1)预服地塞米松,4mg口服Bid,培美曲塞给药一天、给药当天和给药后一天,连用3天。 (2)叶酸补充350μg-1000μg,推荐400μg。培美曲塞第一次给药前7天开始服用,一直持续整个治疗过程。 (3)VitB12:1000μg,第一次给药前7天内肌注一次,以后每3个周期肌注一次。 补充叶酸和维生素时不能同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2.培美曲塞作为抗代谢类抗叶酸的药物为什么还要补充叶酸和维生素?补充叶酸和维生素 会不会降低疗效? (1)叶酸在人体正常细胞内的生物合成中起关键作用,正常组织需要叶酸来维持,正常人每天需要摄入叶酸350μg -1000μg。培美曲塞通过抑制三种叶酸依赖性酶来抑制 DNA合成,会导致正常细胞叶酸严重缺乏,带来严重不良反应。 (2)适量补充叶酸和维生素在保护了正常组织和细胞,但是由于肿瘤细胞增殖速度比正常细胞快,对叶酸和维生素的需求也远大于正常细胞,即使补充叶酸也不够肿瘤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7833965.html, 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治疗肺腺癌的临床效果探讨 作者:杨薇薇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7期 【摘; 要】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治疗肺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我院46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奇数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培美曲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单抗,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得有效率数值为73.91%高于对照组的56.52%,控制率数值为86.96%高于对照组的73.91%,统计学有意义(P 【关键词】贝伐单抗;培美曲塞;肺腺癌;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23;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080-02 肺腺癌为危险性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导致该疾病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具体病因尚不明确,患病后,患者生存质量会严重降低,应重点关注[1]。本文为探讨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 治疗肺腺癌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我院46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奇数偶数分为两组,23例每组,其中,对照组中进行救治的男性患者拥有16例,女性患者拥有7例,患者所处年龄范围在43-75岁,所有患者年龄平均值为(58.22±1.35)岁,TNM分期:7例IIIb期、16例IV期;观察组中进行救治的男性患者拥有15例,女性患者拥有8例,患者所处年龄范围在44-77岁,所有患者年龄平均值为(58.26±1.33)岁,TNM分期:8例IIIb期、15例IV期。两组在年龄、TNM分期、性别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针对患者患病的疾病类型应依据WHO中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确9诊[2],所有受研究者均需自愿参与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类疾病者,排除家属或患者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方法

药性好等优势。有研究表明,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二者联合化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药化疗[15]。本文治疗后观察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QOL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两组恶心呕吐、脱发、腹泻、疲乏、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心率失常、肝功能异常以及末梢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多西他赛联合阿霉素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均可耐受,适合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汪波.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2):166-167. [2]王天武.多西他赛联合阿霉素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2011,26(3):309-310. [3]赵兴娟,高润芳,杨璇,等.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FEC与TEC方案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3):1068-1069. [4]丁友宏.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08):1554-1556, [5]苗善巧,张友山.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药杂志,2011,43(03):983-984. [6]刘从明,冯毅.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 察[J].医药前沿,2012,2(13):119-120. [7]田迎霞.国产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9):148-149. [8]张华芳.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2,25(02):128-129. [9]朱凤英.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毒性反应的护理[J].中国肿瘤外科学杂志,2011,3(3):188-190. [10]胡英春.用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0):148-149. [11]陈钢.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对比环磷酰胺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海峡医学,2013,25(4):129-130.[12]曾林文,吴鸣,宗兵.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 (z1):111,124. [13]杨俊娥,陆苏,刘红.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11,38(7):405-408. [14]张明,高嫦娥,邹天宁,等.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疗效临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65-68,88. [15]明静,蒋新建.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0,13(8):1542-1544.(收稿日期:2016-07-15) 晚期肺腺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后应用 培美曲塞同药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 马汉宸,隋东昕,徐少华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济南250033)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后应用培美曲塞同药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ⅢB Ⅳ期肺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23例。患者均已采取4个周期的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且病情得到控制。两组均予营养支持、缓解肿瘤相关症状、心理辅导及满足精神需求等最佳支持关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维持治疗,1次/d,21d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不良反应情况。两组均治疗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时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4个周期治疗后,观察组ORR为35.56%、DCR为82.22%,对照组ORR为4.34%、DCR为17.39%;两组ORR、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PFS为(5.3?1.24)月、对照组为(2.4?1.08)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主要不良反应为疲乏和骨髓抑制,患者均可耐受。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后培美曲赛同药维持治疗能够控制病情进展,延长PFS。 关键词:肺肿瘤;肺腺癌;培美曲赛;顺铂;维持治疗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33.036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2-266X(2016)33-0099-03 原发性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居恶性肿瘤之首[1]。国外统计显示,约50%以上的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病程晚期,因肿瘤发生远处转移而丧失手术治疗机会[2],因此化疗是晚期肺癌患者整个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含铂类药物联合化疗方案是晚期肺癌患者的主 99 山东医药2016年第56卷第33期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9-28T13:56:17.9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作者:顾汉民1 周曙明2 [导读]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宜兴市第三人民医院 1.肿瘤内科,2.生物中心江苏宜兴 214200 摘要:目的观察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单药化疗方案: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每21天一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4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CR 0例,PR 6例,SD14例,PD 21例。中位TTP为4.2个月,中位OS为7.1个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乏力。结论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关键词:培美曲塞;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过去十年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肺癌仍居发病率死亡率第一位。肺癌占我国男性肿瘤发病率的四分子一,居首位[1]。尽管近年来手术,靶向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化疗仍是一部分病人的首选,特别是晚期患者的支持治疗。因此探索新的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十年来,培美曲塞已经成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很重要的化疗药物,在晚期NSCLC的一线二线及维持治疗中显示了很好的疗效[2]。本研究回顾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41例患者接受培美曲塞单药方案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观察该方案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1例晚期肺癌患者,男性27人,女性14人。年龄45-63岁,中位年龄54岁。病例类型均为腺癌,所有病例均有可测量和评价病灶。均为多次化疗后进展的病例。PS评分0-2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化疗前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均正常,无化疗禁忌。 1.2 治疗方案化疗方案培美曲塞单药: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21d为一周期,连用4个周期。培美曲塞首次应用前一周,口服叶酸400mg qd;肌注维生素B12 1000ug,每9周重复一次;使用前1天和使用后1,2天给予地塞米松4mg/m2,每日两次。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1.3 评价标准化疗两个周期后CT检查评价疗效。按照RECIST标准[3]评定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不良反应按WHO评价标准分0-IV度。 2.结果 2.1 疗效评价 41例患者疗效均可评价。其中未有完全缓解病例,PR 6例(14.6%),SD14例(34.2%),PD 21例(51.2%)。疾病控制率CR+PR+SD为48.8%。中位TTP为4.2个月,中位OS为7.1个月。截至2016年3月随访结束,有3例存活。 2.2 不良反应培美曲塞单药化疗方案有很好的耐受性,很少出现3至4级毒性。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和贫血,白细胞降低及乏力等症状。其中恶心呕吐18例(4 3.9%),贫血16例(39%),白细胞降低23例(56.1%)和乏力5例(12.2%)。经相应治疗均恢复。未见明显的肝功能损害。未见治疗相关性死亡。主要不良反应见表1. 2.讨论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肿瘤,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的飞速发展,其生存率已经得到了大大提高。对于不适合靶向治疗的晚期NSCLC,化疗仍是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用是目前公认的一线治疗方案。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如何进行后续治疗,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培美曲塞是一种结构上含有核心吡咯嘧啶基团的抗叶酸类化疗药物。它作为胸苷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和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转移酶的阻断剂,已经获批用于晚期NSCLC和间皮瘤的治疗[4]。上述三种酶都是合成叶酸所必需的酶,参与胸腺嘧啶核苷酸和嘌吟核苷酸的生物再合成过程,培美曲塞通过运载叶酸的载体和细胞膜上的叶酸结合蛋白运输系统进入细胞内。一旦培美曲塞进入细胞内,它就在叶酰多谷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多谷氨酸的形式。多谷氨酸存留于细胞内成为胸苷酸合成酶和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转移酶的抑制剂,多谷氨酸化在肿瘤细胞内呈现时间-浓度依赖性过程,而在正常组织内浓度很低。多谷氨酸化代谢物在肿瘤细胞内的半衰期延长,从而也就延长了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作用时间[5]。Hanna等将接受过铂类化疗的NSCL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多西紫杉醇75mg/m2和培美曲塞500mg/m2,均使用3周方案,两组中位TTP(2.9个月VS2.9个月)及中位生存期(7.9个月VS8.3个月)均接近,但多西紫杉醇的毒副反应明显强于培美曲塞。因此培美曲塞更常用于NSCLC的治疗。本研究回顾了我院使用培美曲塞治疗晚期NSCLC的情况,疾病控制率 CR+PR+SD为48.8%。中位TTP为4.2个月,中位OS为7.1个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乏力,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以,我们认为培美曲塞治疗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Wanqing Chen,PhD,MD.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J].CA CANCER J CLIN 2016;66:115–132 [2]Pascale TomasiniPemetrexed for advanced stage 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atest evidence about its extended use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肺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对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肺腺癌疗效及副反应分析。方法对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肺腺癌39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及随访。结果共36例患者完成化疗周期及随访。总有效率RR 41.7%。中位肿瘤进展时间8个月,中位生存期8.5个月。在各种不良反应中,以便秘最为常见,发生率为92.3%,多数需要药物治疗。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较低,且多为Ⅰ/Ⅱ度不良反应。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对于中晚期肺腺癌治疗来说效果显著且副反应轻微,可进行广泛推广。 标签:培美曲塞;顺铂;肺腺癌 随着工业化进程,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范围内,肺癌死亡率居癌症死亡率之首,约2/3患者确诊时已丧失手术机会。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约16.8%[1]。各种病理类型肺癌中,腺癌约占55%,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明显提高了部分腺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期,但仍有近半数腺癌人群不适合靶向治疗。传统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化疗在成为这类人群的标准治疗方案。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抗叶酸化疗药物,2004年8月被批准用于晚期NSCLC的二线治疗。我科自2010年8月~2015年8月共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肺腺癌39例,并取得良好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组39例.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5±6.2)岁,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病理检查确诊,而且均为经CT、PETCT 等检查有明确病灶的ⅢA-Ⅳ期的初诊或术后复发患者,KPS评分:70~90分。所有病例在接受药物治疗前,均未接受化疗及放疗。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初次化疗前行胸部CT检查及肿瘤标记物、血常规、血生化检验。培美曲塞500 mg/m2、顺铂75 mg/m2第1 d静脉滴注,每3 w为1周期,用药后第7 d及第14d复查血常规、血生化评估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伤情况。每2周期结束后,行胸部CT及肿瘤标记物检验评估化疗效果,如疾病好转或稳定,则继续原方案治疗。若肿瘤进展,则停止治疗。用药前1 w开始予以口服叶酸400 ug/d,持续至治疗结束;第一次用药当天予以VitB12 1000 mg肌注,每三个周期1次,用药前1 d、当天和第2 d均口服地塞米松4.5 mg,2次/d。 1.3评价标准按RECIST标准判定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有效率(RR)为CR+PR。肿瘤进展时间(TTP)为治疗开始至病灶出现进展的时间。生存期为治疗开始至死亡的时间。毒性反应按WHO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判定为0-IV度。 2结果

培美曲塞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培美曲塞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培美曲塞组(n=22)和吉西他滨组(n=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吉西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临床效果与吉西他滨接近,但培美曲塞应用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小,安全性更符合临床需要。 标签:老年;肺腺癌;培美曲塞;注射用吉西他滨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总发病人数70%~80%,且超过50%患者年龄大于60岁[1];其中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主要类型之一,其晚期治疗以化疗为主;但因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对化疗药物耐受性较差[2];故选择安全、有效及低毒化疗药物对提高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比较分析吉西他滨与培美曲塞单药一线治疗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選取我院2009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且年龄≥60岁;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 2.1±2.4)岁,其中ⅢB期28例,Ⅳ期16例。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培美曲塞组(n=22)和吉西他滨组(n=2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全部患者均于化疗前7d静脉滴注肌注维生素B12及口服叶酸,化疗前一天、化疗当天及化疗后一天给予地塞米松4mg bid口服,培美曲塞组患者给予500mg/㎡+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时间为10min以上,d1;吉西他滨组患者给予1000mg/㎡+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时间为30min,d1、d8;以每21d为1周期,共进行2~6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晚期腺癌临床诊断标准[3],完全缓解(CR):所有病灶均消除,无新病灶出现,维持1个月;明显缓解(PR):基线目标病灶最长径总和减少≥30%,维持1个月;稳定(SD):基线目标病灶最长径总和减少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培美曲塞组22例患者中,出现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7%,其中肾损伤1例,肝损伤1例,皮疹1例,脱发3例;吉西他滨组22例患者中,出现1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09%,其中肾损伤2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标签:培美曲塞;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占80%左右,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晚期NSCLC主要以化疗为主,标准一线方案是以三代化疗药(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滨)联合铂类,总的有效率30%~40%,中位生存期10个月[1]。一线治疗进展后,二线治疗总体有效率<10%。NCCN指南推荐二线治疗的药物有: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厄洛替尼[2]。其中培美曲塞是多靶点抗叶酸制剂,2004年8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我科自2011年9月~2013年3月采用单药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NSCLC24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晚期NSCLC患者24例(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45~75岁,平均64.2岁。PS0~2分。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经历一线化疗后复发或进展。其中2例患者曾服用厄洛替尼或埃克替尼靶向治疗。临床分期:IIIb期10例(41.7%)、IV期14例(58.3%)。病理类型:腺癌20例(83.3%)、鳞癌4例(16.7%)。所有病例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基本正常,近1个月内未接受其他抗肿瘤治疗且有可以客观评价的临床观察指标。 1.2 治疗方案培美曲塞500mg/m2,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不少于10min,21d为1周期。用药前1w开始口服金施尔康,1片/d,直至末次化疗后21d。使用培美曲塞前1w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1000μg/次,9w重复1次,使用培美曲塞前1d、治疗当天、治疗后1d,口服地塞米松4.5 m g/d,2次/d。化疗过程中给予止吐、护肝等治疗措施。 1.3 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按照RECIST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以CR+PR计算总有效率(RR)。以CR+PR+SD计算疾病控制率。毒性分级根据WH O抗肿瘤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分成0~IV度。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24例患者中无CR病例,PR 2例,SD 13例,PD 9例。有效率(CR+PR)8.3%(2/24),临床获益率(CR+PR+SD)62.5%(15/24)。中位生存期7.8个月。

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 商品名称:力比泰?ALIMTA? 英文名称:Pemetrexed Disodium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Peimeiqusai Erna 【成份】培美曲塞二钠 化学名称为:L-谷氨酸,N-[4-[2-(2-氨基-4,7-二氢-4-氧-1H-吡咯[2,3-d]嘧啶-5-烷基)乙基]苯甲酰基]-,二钠盐,七水合物。 其结构式为: 7

分子式:C20H19N5Na2O6·7H2O 分子量:597.49 辅料包括:甘露醇,盐酸,氢氧化钠 【性状】本品为白色至淡黄色或为黄绿色的冷冻干燥固体。 【适应症】 非小细胞肺癌本品单药适用于既往接受一线化疗后出现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非鳞状细胞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本品单药适用于经4个周期以铂类为基础的一线化疗后未出现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非鳞状细胞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维持治疗。这里一线化疗主要是指铂类与吉西他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的二联化疗。目前尚未获得比较一线化疗后未进展和进展后使用培美曲塞的临床研究数据。不推荐本品在以组织学为鳞状细胞型癌的患者中使用。 恶性胸膜间皮瘤适用于与顺铂联合治疗无法手术的恶性胸膜间皮瘤。 【规格】500mg(以培美曲塞计) 【用法用量】培美曲塞应该在有抗肿瘤化疗应用经验的合格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培美曲塞只能用于静脉输注,其溶液的配制必须按照“静脉输注溶液配制”的说明进行。 本品与顺铂联用:恶性胸膜间皮瘤本品的推荐剂量为500mg/m2体表面积(BSA),静脉输注10分钟以上。每21天为一周期,在每周期的第1天给药。顺铂的推荐剂量为75mg/m2BSA,静脉输注时间应超过2小时,应在21

培美曲塞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分析目的:观察培美曲赛单药一线治疗25例老年(>70岁)晚期肺腺癌患者的 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收集本院2008 年8月~2009 年12月25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肺腺癌患者,男8例,女17例,中位年龄74岁(范围71~78岁),化疗方案为培美曲赛500 mg/m2第1天,每3周重复。对接受2个或2个以上化疗周期的患者进行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结果:近期疗效评价采用RECIST 1.0标准,毒副反应评价按照WHO毒性评定标准。其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SD)10例,进展(PD)7例,总有效率为(CR+PR)32%,临床获益率为(CR+PR+SD)72%,1年生存率为36%。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经短期对症处理后不影响下一周期化疗。结论:培美曲赛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有较好临床获益率,毒副反应轻,老年患者易于耐受。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toxicity of pemetrexed in first line of treating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lung in elderly patients (>70 years). Methods: Totally 25 patients col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between Aug. 2008 and Dec. 2009 were enrolled into the study, with adenocarcinoma of lung diagnosed by pathology or cytology. 8 were men, 17 were women, the median age was 74 years (from 71 to 78 years). The patients received pemetrexed at a dose of 500 mg/m2, the chemotherapy was repeated every 21 days on two cycles at least. Results: Among 25 patients, 8 got PR, 10 were SD and 7 were PD,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CR+PR) was 32%, the clinical benefit rate (CR+PR+SD) was 72%, 1 year survival rate was 36%. The main side effects were inhibition of bone marrow and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but were tolerable. Conclusion: The regimen of pemetrexed has well clinical benefit rate, slight adverse reaction. It can be tolerant by elderly patients. [Key words] Pemetrexed;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lung; Elderly patients; First-line treatment 肺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近20年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上升,早期症状隐匿,大多数就诊时已到晚期,不适宜手术治疗,主要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为以铂类为基础的三代药物联合化疗方案。目前肺癌患者约30%为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而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各脏器功能退化,不适宜行联合化疗,培美曲赛是一种多靶点抗代谢类药物,在2004年8月被美国FDA批准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它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尤其对肺腺癌疗效好,为此笔者对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一线单药培美曲塞治疗,并且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培美曲塞用法用量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普来乐(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 作用机制: 培美曲塞为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可同时高效抑制三种叶酸依赖性酶,包括胸苷酸合成酶(TS)、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和甘氨酰胺核糖核苷酸甲酰基转移酶(GARFT),从而抑制DNA的合成,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适应症: 1、培美曲塞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尤其是非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NSCLC的标准一线化疗(联合铂类)、二线化疗、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及单药维持治疗。 2、唯一获FDA批准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突破性药物。 3、培美曲塞为膀胱癌治疗二线用药。 用法用量: 培美曲塞:应该在有抗肿瘤化疗应用经验的合格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培美曲塞只能用于静脉滴注,其溶液的配制必须按照"静脉滴注准备"的说明进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用于治疗推荐剂量为每21天500mg/㎡滴注培美曲塞超过10分钟,滴注时,先用20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复溶本品,然后稀释至100ml滴注。 顺铂的推荐剂量为75mg/㎡滴注超过2小时,应在培美曲塞给药结束30分钟后再给予顺铂滴注。滴注时,先用20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复溶本品,然后稀释至100ml滴注。接受顺铂治疗要有水化方案。 预服药物:皮质类固醇-未预服皮质类固醇药物的患者,应用培美曲塞皮疹发生率较高预服地塞米松(或相似药物)可以降低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给药方法:地塞米松4mg口服每日2次,培美曲塞给药前1天、给药当天和给药后1天连服3天。 培美曲塞治疗必须同时服用低剂量叶酸或其他含有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制剂?服用时间:第一次给予培美曲塞治疗开始前7天至少服用5次日剂量的叶酸,一直服用整个治疗周期,在最后1次本品给药后21天可停服。叶酸给药剂量:常用剂量400μg:350-1000μg。 维生素补充一为了减少毒性反应,患者还需在第一次培美曲塞给药前7天内肌肉注射维生素B12一次,以后每3个周期肌注一次,以后的维生素B12给药可与培美曲塞用药在同一天进行。维生素B12剂量1000μg。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发表时间:2009-12-18T11:11:34.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8期供稿作者:朱育明 [导读] 培美曲塞应用时要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朱育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 200040)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28-0193-02 【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3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培美曲塞,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采取护理对策。结果用药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肤及皮下组织异常、肝功能损害及疲乏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培美曲塞应用时要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关键词】培美曲塞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护理 培美曲塞(pemetrexed),其注射剂商品名为力比泰(Alimt,美国礼来公司),为多靶点叶酸拮抗剂,是一种新型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它主要通过抑制叶酸代谢途径中多个关键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的生物合成,进而影响肿瘤细胞DNA合成,抑制细胞增殖[1]。2004年,美国FDA批准培美曲塞作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二线治疗药物。我科对35例NSCLC患者二线使用培美曲塞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我科对35例NSCLC患者二线使用培美曲塞治疗,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5~68岁,平均58.3岁;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影像学检查示Ⅲb-Ⅳ期;全组病例均接受前期治疗失败后接受此药物治疗。 1.2 方法以剂量500mg/m2静脉滴注,21天为一个周期,每周期的第一天注射一次。第1周期开始前7天服用日剂量400微克的叶酸,一直服用至整个治疗周期结束,在最后一次培美曲塞给药后21天可停服。第一次给药前7天肌内注射维生素B121000微克,以后每3个周期肌内注射一次,以后的维生素B12与培美曲塞同时使用。给药前一天、给药当天和给药后一天连续三天,口服地塞米松每日两次,每次4毫克。 2 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4周期计划方案的培美曲塞治疗。 3 护理 3.1 化疗前准备 3.1.1 心理护理向患者详细介绍培美曲塞主要的药理作用、优点、治疗的过程及不良反应,介绍治疗成功案例,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治疗的信心。 3.1.2 实验室检查及时、正确采集标本,用药前完成血常规检查和血生化检查,需在中性粒细胞≥1.5×109/L、血小板≥100×109/L、肌酐清除率≥45ml/min时,才能开始培美曲塞治疗。 3.1.3 静脉滴注溶液的配制每支200mg药品用8ml0.9%氯化钠溶液溶解成25mg/ml的培美曲塞溶液,慢慢旋转直至粉末完全溶解,再用0.9%氯化钠溶液将培美曲塞溶液进一步稀释到100ml。培美曲塞不能溶于含有钙的稀释剂如林格氏液等。配制后的培美曲塞注射液在室温或冰箱保存24小时稳定。配制过程应严格无菌操作。配制时使用手套,如果培美曲塞溶液接触到皮肤、粘膜,立即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 3.2 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3.2.1 静脉炎培美曲塞为抗代谢类药物,静脉滴注外渗后可引起组织坏死。因此,应合理调整补液滴速,100ml培美曲塞溶液静脉滴注超过10分钟,并注意防止补液外渗。本组35例患者,7例留置PICC导管,其余28例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滴注,均无静脉炎发生。 3.2.2 骨髓抑制使用该药较常见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在用药前中后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大大降低了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同时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本组1例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0.45×109/L),经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75μg/d,连续治疗2d后升至正常。 3.2.3 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腹泻及口腔溃疡等。为预防胃肠道反应,本组治疗前给予NS20ml+昂丹司琼8mg静脉推注,雷贝拉唑10mg Bid口服,便秘者给予大黄苏打通便,腹泻者给予思密达止泻治疗。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保持口腔清洁。本组患者未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 3.2.4 皮肤及皮下组织异常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及脱发。预服地塞米松可以降低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干燥,适当涂润肤露,保持床单位及衣裤干燥平整。本组患者未出现严重皮疹,但均有不同程度脱发。告知患者脱发为化疗常见不良反应,疗程过后会长出新发。脱发严重者可佩戴假发。 3.2.5 肝功能损害本组2例患者在用药第3个周期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经使用护肝药物甘利欣治疗后转氨酶降至正常,未出现临床症状。 3.2.6 疲乏表现为疲倦、缺乏精力、不能集中注意力、虚弱、无生气及感到抑郁。可能与贫血或细胞破坏后终末产物积累有关。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运用交谈法、冥想法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疲乏症状;维持患者的生物节律,指导其合理休息,保证睡眠质量;进行适当的有氧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做体操,是改善疲乏的有效途径。 4 小结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当今国际肿瘤临床医学最前沿、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靶向药物不同于细胞毒药物,具有耐受性好,维持时间长的特点。临床应用过程中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Rollins KD,Lindley C.Pemetrexed:a Multitargeted Antifolate.Clin Ther,2005,27(9):1343-13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