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w011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公开)

9-2-w011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公开)
9-2-w011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公开)

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赵康僆1孙智立1,2张乃通1,3

1. 南京大学,南京210093

E-mail: zhaokanglian@https://www.360docs.net/doc/e52604449.html,

2. 萨里大学,英国

E-mail: z.sun@https://www.360docs.net/doc/e52604449.html,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150001

E-mail: nt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e52604449.html,

摘要:随着空间信息感知技术的发展,各类空间信息系统在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等领域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天基骨干网络并与地面互联网相融合实现天地一体化信息传输对于我国空间信息的实时获取、高效传输、充分利用至关重要。本文从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的需求出发,针对卫星通信固有的广域覆盖与广播优势以及高动态、弱链路等约束,分析卫星组网并实现与地面网络融合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在简单回顾欧美等空间信息网络强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新型信息中心网络技术在建设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与传统IP网络相比所具备的主要优势和有待突破的关键技术,探索适应卫星通信特殊条件的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架构。

关键词:未来网络,信息中心网络,天地一体化网络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 (ICN) based Future

Space-Terrestrial Integrated Information Network

ZHAO Kanglian1SUN Zhili1,2ZHANG Naitong1,3

1.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E-mail: zhaokanglian@https://www.360docs.net/doc/e52604449.html,

2. University of Surrey, United Kingdom

E-mail: z.sun@https://www.360docs.net/doc/e52604449.html,

3.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E-mail: nt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e52604449.html,

Abstract: With the flourish of the space sensing technology, various space information systems are playing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China’s economy, national security, and etc.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ace-based backhaul and its integration with the terrestrial internet is the key point to achieve real-tim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efficient transmission and the full utilization of the shared information.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demand of developing space-terrestrial integrated information network.

Considering the advantages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uch as its wide coverage and the inherent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and the disadvantages, such as high mobility and weak link, we analyze the main challenge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pace and terrestrial network. After a brief review of the state-of-the-art practice in those leading countries in space information network,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or the European Union, we focus 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 over the traditional IP network and we also propose the key technologies which are expected to be developed. New network architecture are expected for future space-terrestrial integrated information network.

Key Words: Future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s, Space-Terrestrial Integrated Networks

1引言

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信息网络从最初的若干台计算机互联实现实验数据共享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全球社会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满足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享信息的基本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业务需求的发展,传统地面信息网络也逐渐演化发展出无线自组织网络、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网格、云、未来网络等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或分支,网络架构、协议体系与相关关键技术正不断发展演进[1]。

由各类卫星或各类航天器组成的实现信息获取、处理与传输的网络系统称为天基信息网络[2],是传统地面信息网络的重要补充。从信息网络发展之初,卫星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广播特性等天然的优势,通信卫星始终是通信网络的重要形式,也是实现真正意义全球无缝覆盖的基本保障[3]。其次,各类专用卫星系统,包括测绘、环境、气象、海洋、导航定位等,可以看作是一类特殊的传感

*资助项目:受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未来网络前瞻性研究项目资助支持。(编号:BY2013095-3-10)

器节点,能够提供地球表面无法获得的信息。同时,随着小卫星(如Cubesat)、运载火箭(如SpaceX)等空间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发射卫星获取空间信息的成本已大大下降,对于小型企业、机构甚至是个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可预见的未来,空间信息技术将不再仅仅服务于国家安全、应急救灾、环境气象等特殊行业,而将如同智能手机、导航定位等技术一样,催生各类创新应用和服务,推动经济产业快速发展,而为了保障空间信息实时高效可靠传输,各类空间信息系统需要天基信息网络的支持。此外,各类航天器,包括卫星、空间站、探测器、着陆器等,自身具有测控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共享的需求,需要天基信息网络支持。然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各类卫星、航天器系统通常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独立发展,形成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发展局面,导致一方面难以实现信息充分共享,信息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另一方面又造成大量设施重复建设、资源闲置的发展局面。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受卫星平台技术、系统开发成本、行业划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空间信息系统发展“烟囱林立”的局面有其必然性,各种专业空间信息系统难以统一整合替代。

由于各类空间信息系统在信息获取、传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信息网络发展必然要求突破当前以地面网络为主体的发展局面,形成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面向我国当前对空间信息获取、传输、共享的迫切需求,本文将从天基信息网络的定位出发,针对国内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的问题与挑战,着重探讨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可采用的网络架构与相应的协议体系,应具有智能化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处理、融合和分发的能力,且具备一定的自主运行和管理能力。

2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定位与目标

目前全球再贵卫星数量超过1000颗,其中我国各类卫星超过100颗,包括各类专用卫星:资源、测绘、环境、海洋、气象、通信、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天链中继星,以及空间站等。随着对于空间信息与服务的迫切需求,我国空间信息系统正加紧建设,预计到2020年,在轨卫星数量将超过200颗。通过星间、星地链路将不同轨道、种类、性能的飞行器及相应地应用设施和应用系统连接在一起,按照空间信息资源的最大有效利用原则所组成的信息网络称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4-6]。

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发展将通过网络化打破各种信息系统分散独立“烟囱式”的发展局面,其中天基信息网络是发展的主体,地面互联网是其承载网,其发展方向是各种信息系统的综合[7]:(1)实现三大卫星通信系统的综合: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广播;

(2)实现三大卫星应用系统的综合:卫星通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定位;

(3)实现三大通信领域的综合:空间通信,临近空间通信,地面通信;

(4)实现三大通信类型的综合:人与人通信,人与物通信,物与物通信。

3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架构

3.1 网络架构与实现形式

根据网络节点间的关系,借用互联网先驱Paul Baran提出的网络架构概念[8]并稍做调整,网络可分为集中式网络(centralized network)和分散式网络(decentralized network),而分散式网络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分布式网络(distributed network)和联邦网络(federated network),如图1所示。集中式网络通常有一个中心节点(服务器),所有节点都将数据发送到中心节点并转发给接收者。传统的专用卫星系统通常采用集中式网络架构,地面站、地面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优势在于便于集中管理,功能接口统一,但是同样导致了当前系统孤立发展的现状。分布式网络没有中心服务器,节点间相互连接,数据通过路由按跳(hop)的方式到达接受者。联邦网络可以看作是若干集中式网络通过中心节点互联形成的分布式网络。

Distributed Network Federated Network

Centralized Network Decentralized Network

图 1 不同网络架构示意[8]

联邦网络的概念来源于政治制度中的联邦制度,指一组独立的实体或网络域在保持各自管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构件的虚拟化,在相互独立的网络之上形成对虚拟构件的统一的或分布式的管理与调度能力,从而实现网络资源与信息的可协商共享。在联邦体系架构下,各独立网络管理者可根据各自情况,将网络中的各种资源提交给联邦网络上的其他用户共享,同时联邦网络也允许共享资源的随时进入与退出。联邦网络除了是一种异构网络互联互通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更是为资源所有者提供资源共享并与用户协商协作提供了一种实现机制。联邦的实现形式分为两种:分别是垂直联邦(vertical federation)和水平联邦(horizontal federation)[9]。垂直联邦指提供资源方通过接口向其他实体提供服务或资源,这类通过有限度的、静态的方式实现的联邦关系在现实中已较为普遍。与之相比,水平联邦更强调联邦成员通过相互协作、灵活的共享资源以实现共同目标。

3.2主要问题与挑战

为实现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尤其是其主体天基信息网络,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事实上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技术层面,一是经济文化层面。

从技术层面而言,主要面临的挑战包括:

(1)多年以来空间信息系统发展形成的复杂异构的网络环境:各类专用、通用网络协议,不同的物理层标准使得系统之间难以兼容,网络环境各不相同,通过协议体系的设计克服网络异构是技术上面临的首要挑战;

(2)安全性、可靠性问题:如何保障资源的安全共享是实现一体化的关键;复杂网络环境面临的网络要素的不可靠问题,也需要通过网络管理功能的设计加以避免与克服;

(3)空间通信中的特殊问题:空间传输中面临较大的路径损耗;较长的通信时延(GEO卫星单向至少128ms 的时延);尽管空间节点轨迹可以预测,但是LEO卫星节点高速运动,通信链路、网络拓扑面临高度动态的特性;受信道质量、节点轨道变化的影响,可能出现较长的中断;空间节点处理能力严重受限等,这些问题都不同于传统地面网络,需要专门应对。

相较于技术层面的问题,更难以突破的或许是经济文化层面的问题。此前,我们已经指出,空间信息系统发展出现的条块分割相互独立的现象有其发展的必然性。无论国内国外,从长远来看,各类专用卫星系统依然会掌握在不同的运营机构或行业单位手中。不同的主体对空间信息系统有不同的需求,如何平衡网络运营商、资源提供者和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是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核心问题。

3.3实现形式

根据以上对网络架构和主要问题与挑战的分析,我们建议以水平联邦网络架构实现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打破信息共享的各种壁垒,实现空间信息的高效充分共享。事实上,通过联邦网络形式实现复杂网络互联在地面未来网络研究中同样也是当前关注的焦点,美国GENI,欧盟FIRE项目都在考虑通过联邦技术研究除了TCP/IP外可能的未来网络形式,并建立了多个联邦网络测试床[10]。

对于空间信息的获取,由于负责信息获取的卫星系统大部分都运行在LEO轨道,以1~2小时为周期围绕地区运动,一般信息传输主要集中在卫星飞过地面站上空的窗口期,通信时间通常在10分钟或更短。传统的信息共享发生在数据回传处理之后,有较长的延迟。因此,为了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架构设计中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于通信覆盖问题。通过设备保障7/24不中断的信息传输是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骨干网络具体实现形式的主要设计目标,目前主要包含以下三种:

图 2 基于IP网络和VPN的联邦地面站网络

(1)联邦地面站网络[11]:各国机构、公司、企业甚至高校在全球范围已建立了大量地面站设施,通过地面站间的联邦互联,能够提供更多数据回传窗口,提高信息获取的实时性。需要明确的是这一方案不同于NASA

的近地网络(NEN),由于NEN中的大部分地面站都属于NASA所有,因此实现地面站互联较为简单,联邦地面站网络强调不同机构间地面站的协作。其优势在于可以充分调动现有地面站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和周期。其主要问题在于该方案不适用于国家安全等应用场景。图2是一个基于IP和VPN的联邦地面站网络的示意图。

(2)带星间链路的GEO数据中继实现联邦天基信息网络

美国NASA的TDRSS,日本JAXA的DRTSS和欧盟ESA的EDRS等一定程度上都属于这一实现方式。如同实现地面覆盖一样,空间中的3颗GEO卫星同样可以保障非常高的可用性(两极地区无法覆盖,当然可通过增加高椭圆轨道(HEO)卫星实现全球无缝覆盖)。相对于地面站方案,由于GEO与LEO轨道之间距离的增长,可实现的通信速率将大大下降,以[]为例,INMARSAT4提供的LEO卫星数据传输设备仅支持最高475kbps的速率,与LEO卫星与地面站之间10Mbps甚至更高的通信速率差距较大。但其优势在于可自主建设,不受地面设站限制的影响,通过统一的由若干颗GEO+HEO组成的天基骨干网络可较快速的实现7/24的信息获取能力。

图 3 GEO中继联邦信息网络

(3)联邦卫星机会传输网络[12]

最近[12]中提出了利用LEO卫星相互之间的联邦机制,将LEO自身的通信资源进行共享,通过LEO卫星的星间链路利用机会传输提高卫星数据传输概率的联邦卫星方案。与前两种方案不同,在未来小卫星模块化技术进一步成熟的条件下,该方案或许是一种能够实现完全分布式自动化管理、无须专门机构运营的自组织天基信息网络的方案。但是,由于资源共享完全自愿、成本自担,当联邦卫星数量达不到一定数量时,就有较大的失败风险。

考虑到我国空间信息获取共享的迫切需求与现有基础,方案2或方案2与方案1的结合可能是实现我国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骨干网络的主要形式。

3.4关键技术

根据以上分析,横向联邦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

(1)星间链路技术,星间链路是实现空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有无线电和激光两种形式,无线电技术较为成熟,但是通信带宽较窄,频谱资源面临枯竭;激光通信的通信速率高,但技术还未完全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星间链路必须保障可靠的高动态接入,此外,还需要多波束天线提高GEO中继卫星系统的系统容量;

(2)网络协议体系,是实现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核心。考虑到空间信息系统多采用专用通信协议(如CCSDS建议的系列协议等),地面网络目前主要以TCP/IP协议体系为主,各种网络具有复杂异构的特性,要实现天地一体化必须考虑协议体系保障复杂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同时,考虑空间通信中面临的各项挑战,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协议体系还必须克服节点资源严重受限、大动态、较长时延、可能的中断等不同于传统地面网络的各种问题;

(3)资源构件虚拟化技术:联邦网络中资源的共享依赖于资源构件的虚拟化,包括网络设备核心功能的分解与组件化,同时这些核心组件或服务应抽象为统一的层次化API接口从而保证跨网络功能、资源的发现与调用;

(4)联邦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资源共享是发展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主要任务,联邦机制是实现共享的主要手段,安全可控是其主要保障。通过有效的网络管理机制实现高效的资源发现、请求、授权、计价、释放是联邦网络的核心管理功能。

4天一体化信息网络协议体系

在前述网络架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讨论实现天地一体化网络可行的协议体系形式。

4.1 现有协议体系

4.1.1T 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当前地面互联网的主要形式,然而当把TCP/IP协议应用与卫星网络或天基信息网络时(仅考虑GEO以下的近地网络),面临以下四方面的主要挑战:

(1)较长的时延:GEO一跳的延时超过256ms,较大的网络传播时延对TCP协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可能的中断:与时延类似,空间节点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中断,例如即使采用GEO覆盖,在两极区域仍会存在通信中断情况,TCP协议难以保障中断后的通信自我恢复;

(3)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由于LEO高速运动,与骨干网络的连接会造成拓扑的动态变化,包括IP地址的变化,会对TCP/IP协议造成比较大的困扰;

(4)严峻的安全性问题:一系列TCP性能增强协议(PEP)通过TCP连接的分段在某种程度上克服长时延的影响,Mobile IP等协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动态接入问题,然而这类改进都将破坏原本协议分层的完整性,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虽然商用TCP/IP协议已经开展过在轨实验[13],验证了其可用性,并且由于其较低的开发应用成本而受到欢迎,但是面向地面计算机互联开发的TCP/IP协议体系本身对于天基信息网络依然存在大量适应性改进的问题。

4.1.2C CSDS协议

1982年,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由全球主要航天组织机构联合成立,负责开发和建立适应航天测控和空间数据传输系统的各种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规范,旨在促进不同航天机构间的资源共享,增强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力,减少航天发展的风险、时间、代价。CCSDS协议体系[14],如图4所示,专为空间链路设计,针对传输距离远、节点动态性高、链路时延变化大、链路不对称、间歇性的链路连接等问题进行优化。

图 4 CCSDS协议体系

为适应地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TCP/IP协议族兼容,CCSDS针对空间通信协议相继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升级,2012年9月CCSDS发布了“IP over CCSDS Space Links”蓝皮书,允许在网络层使用地面互联网IPv4和IPv6数据包,并参考地面IP技术开发了一套涵盖网络层到应用层的空间通信协议规范:SCPS-FP(文件协议)、SCPS-TP(传输协议)、SCPS-NP(网络协议)、SCPS-SP(安全协议)等,在其空间链路层协议(AOS、

TC、TM、Proximity-1)上实现IP数据分组的传输。

CCSDS协议体系的问题主要在于:(1)难以与地面互联网直接互操作,需要进行协议转换;(2)静态路由支持能力强,但动态接入能力差。

4.1.3D TN协议

容迟容断网络(Disruption/Delay Tolerant Networking,DTN)[15]是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JPL)针对星际互联网的研究提出的一种协议体系。DTN体系结构如图5所示,它在应用层之下传输层之上引入了一个Bundle层(覆盖层),并通过使用存储转发方式克服网络的间歇中断问题。Bundle层提供了类似于网关的功能,在各个底层协议之间(如TCP/IP、CCSDS等)提供互操作性,具有节点命名、保管传输、优先级划分等功能。DTN通过存储转发方式解决了网络中存在的间断连接、长时延、数据传输速率不对称、误码率高等问题。存储转发方式将信息从一个存储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最终到达目的节点。由于空间飞行器运行轨迹通常是可预测的,在JPL星际覆盖网络(ION)的DTN实现中采用了连接图路由(Contact Graph Routing,CGR),利用已知的连接计划(contact plan)寻找最优的传播路径。

图 5 DTN协议模型

DTN协议体系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标准的制定刚刚起步,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可靠性问题:目前Bundle层协议无法解决可靠性问题,它没有面向错误探测,拒收破损的Bundle 或Bundle元数据的校验的支持。

(2)拥塞控制问题:拥塞控制是互联网协议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在DTN中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4.1.4I CN协议

为解决地面TCP/IP在可扩展性、动态接入和安全可控方面的问题,实现高度可扩展、高效分发、支持移动接入的安全可控网络,已有多种演进式的(evolutional)或变革性的(clean-slate)未来网络体系架构被提出来。其中,基于NDO(named data objects)的未来网络体系架构正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类网络又被称为ICN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16],与之相对,当前的网络架构也被称为HCN(host-centric networking)。与DTN相类似,ICN主要利用网络缓存(caching)技术,基于副本的多方通信和将发送与接收脱钩等技术实现高效可靠的内容分发;通过NDO,分离身份与位置,克服IP网络中对移动接入支持较差的问题;通过命名数据完整性和NDO的来源验证,提供安全保障。由此,ICN可以很好的解决现有网络体系架构中的核心问题。

当前ICN具备的一系列共同的关键功能包括:

(1)命名(naming):对信息的命名是ICN体系架构的关键特征,在各类项目中命名与位置相独立,起到将位置与身份相分离的作用,克服了IP网络中IP地址既是身份标志又是实际地址的问题。ICN中的命名方式分为两类,一是扁平化的(flat),一是层次化的(hierarchical)。

(2)命名解析(name resolution)与数据路由(data routing):命名解析是指将信息命名与能够提供相应信息的提供者/信源建立起映射关系,而数据路由指从信息提供者到请求主机(requesting host)之间建立起传输信息的通道。在TCP/IP架构中,两者是统一的,而在ICN架构中,数据路由可依赖与命名解析,例如NDN,也可以是完全独立的,例如PURSUIT。

(3)缓存(Caching):在ICN架构中,各个节点中的存储设备可以作为缓存,提供类似P2P的数据传输

模式以及类似DTN的功能。可实现on-path caching或off-path caching,其主要差别在于on-path caching只采用信息请求(information request)所通过的路径上的缓存内容,不需要额外的命名解析;而off-path caching 中的缓存相当于普通的信息发布者,需要命名解析的支持。

(4)移动性(mobility):信息订阅者(subscriber)的移动性在ICN中是先天支持的,因为订阅者在切换后只需要发出新的信息请求即可。而发布者(publisher)的移动性则由于需要更新命名解析系统和路由表而显得较为困难。

(5)安全性(security):在ICN中,通过分离信息与信息传输的路径,基本的安全模型由传统的保障点对点的传输安全转变为内容安全。同时,安全性与命名方式紧密相连:采用扁平化命名,命名方式属于机读方式,但可包含内容校验,实现自验证;采用层次化命名类似url,命名内容可读,但是需要额外的信任关系来保障安全。

目前,基于ICN体系架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五个方面,与第3节中讨论的主要问题相比较,ICN协议体系对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具有较好的针对性。

4.2基于ICDTN的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对于ICN和DTN两类新型网络协议体系,DTN起源于深空通信的研究,而ICN起源于地面网络协议的演进,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发展中,两者的交融有望实现适应于天地一体化的主要挑战的未来网络协议体系:

(1)ICN、DTN都可以通过覆盖网络的形式实现,能够很好的兼容各种底层通信协议,具有良好的支持异构网络互联互通的能力;

(2)缓存技术是ICN和DTN中共同的核心技术,都具有存储转发的能力,因此能够(a)克服IP协议动态接入较差的问题,实现对网络节点高动态支持;(b)实现延迟和中断的容忍能力;

(3)支持信息命名机制,信息命名与路由是ICN的一项关键技术,DTN不支持信息路由,但同样支持信息命名机制,因此在DTN基础上能够实现ICN机制[17];

(4)DTN相对成熟的协议体系能够帮助在空间信息网络中快速部署ICN协议机制,而类似信息路由、发布/注册等机制对于骨干节点能力严重受限的天基信息网络具有重要的价值。

图 6 ICDTN协议体系

5结论

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天地一体化的手段实现高效的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共享,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建设能够联通各种空间信息系统的天基骨干信息网络。就可实现的功能与作用而言,与当前地面互联网一样,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将会成为未来国民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在分析各类网络架构和现有协议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各种空间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我们建议采用横向联邦网络架构实现网络资源的充分共享,实现打破“烟囱林立”发展局面这一根本目标,同时,通过研究和发展ICDTN协议体系真正实现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 Matsubara D., Egawa T., Nishinaga N. Kafle V.P. Toward Future Network: A Viewpoint from ITU-T[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13, 51(3): 112 – 118.

[2] Sun Z. Satellite Networking[M]. 2nd edition, Wiley, March 2014.

[3] Evans B., Thompson P., Corazza G., Vanelli-Coralli A. 1945-2010: 65 Years of Satellite History from Early Visions to Latest

Missions[J].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011, 99(11): 1840 – 1857.

[4] 张庆伟. 发展中的中国航天[J]. 中国航天,2007,(8):3 – 10.

[5] 孙来燕. 中国航天的发展战略和重点领域[J]. 中国工程科学,2006,8(10):6 – 12.

[6]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白皮书:2011年中国的航天[J]. 中国航天,2012,(1):6 – 13.

[7] 闵士权. 天基综合信息网探讨[J]. 国际太空,2013,(8):46 – 54.

[8] Baran P. On Distribution Communications: Introduction to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R]. RM-3420, The RAND

Corporation, 1964.

[9] Famaey J., Turck, F. Federated Management of the Future Internet: Status and Challeng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

Management, 2012, 22: 508 – 528.

[10]Spyropoulos T., Fdida S., Kirkpatrick S. Future Internet: Fundamentals and Measurement[J]. 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 2007, 37(2): 101 – 106.

[11] Culter J., Linder P., Fox A. A Federated Ground Station Network[C]. Proceedings of SpaceOps 2002, Oct. 2002.

[12] Golka A. Federated Satellite Systems: An Innovation in Space Systems Design[C]. 9th AIAA Symposium on Small Satellite for Earth

Observation. Berlin, April, 2013.

[13] Ivancic W., Stewart D., Wood L., Jackson C., Northam J., Wilhelm J. IPv6 and IPSec Tests of a Space-based Assets, the Cisco Router

in Low Earth Orbit (CLEO)[R]. NASA, Tech. Rep., 2008.

[14] Wang R., Taleb T., Jamalipour A., Sun B. Protocols for Reliable Data Transport in Space Internet[J].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and Tutorials, 2009, 11(2): 21 – 32.

[15] Caini C., Cruickshank H., Farrell S., Marchese M. Delay- and Disruption-Tolerant Networking (DTN): An Alternative Solution for

Future Satellite Networking Applications[J].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011, 99(11): 1980 – 1997.

[16] Ahlegren B., Dannewitz C., Imbrenda C., Kutscher D. A Survey of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12, 50(7): 26 – 36.

[17] Dannewitz C., Kutscher D., Ohlman B., Farrell S., Ahlgren B., Karl H. Network of Information (NetInf) – An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 Architecture.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2013, 36: 721 – 735.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测试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题(四)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该法成为外商投资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这说明法律的特征是()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 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具有维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功能 2.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作用,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B.法律保护全体社会成员的权益 C.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D.犯罪分子就不会受法律的保护 3.“如果没有一个人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法律必须依靠社会舆论来保证实施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通约束力 C.法律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D.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4.漫画体现了法律的作用有( ) ①法律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②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③解决公民的民事纠纷④法律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B.③④A.①② D.①②④C.①③④ ,从《反家庭暴力法》到《慈善法》和《网络5.从“两孩政策”落地,到最严《环境保护法》)安全法》……以上举措(②彰显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①说明依法治国就是制定完备的法律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③消除了社会生活中违法现象的发生 ②④ C.①④ D.A.①② B.③④月巧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在京举行。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完32019年6.院工作报成工作包括: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对此,下列观点材料没有体现的是告的决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A.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B.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12年.杨某用掌嘴、针刺、铁衣架殴打等方式“管教”亲生女儿,以纠正其不良习惯。72018 )年。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个月、缓刑月26日,杨某一审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91 ①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②杨某的行为违背了家庭保护的要求③违法必须追究,要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④法律只对违法人员具有约束力②③④ C.①③④ D. B.A.①②③①②④日起施行的《中1月.近日,陈某因在种植中药材过程中使用有毒农药,违反了自82017年7 )日的行政拘留。这说明(15元罚款和2000,被处以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国家通过严格执法来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具有强制性,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④在种植中药材的过程中使用有毒农药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关于天地一体化网络、北斗大数据中心与空间信息港支撑贵州时空大数据发展的建议

关于天地一体化网络、北斗大数据中心与空间信息港支撑贵州时空大数据发展的建议 一、背景介绍 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空天遥感、卫星通信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与技术,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等。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空间信息技术在服务军事应用、公安武警、应急救援、航天测控等重大应用的同时,向下可支持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农林渔牧、气象水利、城市建设等行业市场,以及私家车辆、移动终端、旅游休闲和个人位置服务等大众市场。从而将人类科学、文化、生产活动拓展至空间、远洋、乃至深空,是全球范围的研究热点。目前,空间信息技术已经从一门学科发展为一个产业,已成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的重要支撑,既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国土安全和空间安全,又融入各行各业和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中具有先导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甚至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安全。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报告称,2014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为2030亿美元。权威估计到2030年,全球大约10%的GDP都来自于航天,商业化的空间信息应用产业的未来没有上限。 国家极其重视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在制定推动政策、投入资金方

面不遗余力。国家级的文件层出不穷,各省市相关政策更是数不胜数。十三五规划一百项重大工程中列有“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加速北斗、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两大工程。在中国制造2025中则有“开展行业、区域、产业化、国际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等多层面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综合应用示范,加强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并积极推进空间信息的全面应用。” 二、现有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对接国家北斗发展战略,实施了“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建成了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北斗产品检测认证中心、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基地三大产业支撑平台。以北斗卫星服务为轴的大数据产业不但形成了较为清晰的产业链,而且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创新影响力,具备了有一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和主动把握战略机遇的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领域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迈向与空间信息、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新兴产业大数据的跨界融合,有可能孕育新的产业集群。围绕北斗与空间信息产业未来发展机遇,贵州省急需建设空间信息港和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等基础设施。 综上所述,空间信息港和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是贵州空间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建设将保证贵州大数据产业继续领跑全国,并提供最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产业战略纵深,为智能制造的技术提升、增加服务业就业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

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传感网的理论与方法

项目名称: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传感网的理论与 方法 首席科学家:张良培武汉大学 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教育部湖北省科技厅

二、预期目标 (一) 总体目标 系统研究对地观测传感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解决空天地多平台观测系统事件感知与协同观测机理、对地观测传感网数据同化与信息融合、对地观测传感网聚焦服务模型等关键科学问题,系统地揭示从事件感知到聚焦服务的转化机理,建立从空天地传感网数据实现地球陆表监测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体系,为我国空天地协同对地观测系统的建立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 (二) 五年预期目标 1. 科学目标 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理论和方法:为建立主动的、任务驱动的、动态自适应的、协同的空天地一体化观测系统奠定理论基础。 对地观测传感网多源多维数据一体化处理方法:围绕对地观测传感网的观测数据,集成数据融合与同化、智能化信息提取等技术,提供多源异质数据一体化处理、信息提取以及变化检测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面向任务的对地观测传感网信息聚焦服务:按需提供聚合多传感器、数据、计算和决策的服务。 典型地区陆表环境综合观测与信息模拟:模拟我国典型地区陆表环境多源信息,建立多传感器综合观测实验方案,提供决策支持和应急快速反应服务。 2. 国家目标 围绕我国典型地区陆表环境安全进行空天地一体化观测实验,研究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传感网的理论与方法,提升我国对地观测能力与服务水平,为我国环境安全与自然灾害监测提供技术与方法支撑。 3.技术水平 经过五年研究,在对地观测传感网架构和运行机制、空天地多传感器协同观测模型、多传感器源数据同化与融合、对地观测传感网信息聚焦服务模型等相关理论与方法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事件智能感知模型、面向对象参数提取、动态变化分析等若干研究点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技术指标

走进室外的科学天地

走进室外的科学天地 发表时间:2020-04-13T06:36:11.082Z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6月总第345期作者:朱春红[导读] 作为科学课程的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实现他们的“科学梦”呢?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淮河街小学110000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其实,孩子们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自然界的奇观天生就满怀好奇和敬畏。只要引导得法,我们就会发现科学无处不在,许多科学发现就是源于生活的。 作为科学课程的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实现他们的“科学梦”呢? 一、利用学校资源 学校资源很多,包括教材、实验室、图书室、网络等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体系,提供了最基础的科学知识,提供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1.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自行实验。 要使学生的科学探究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象科学家那样为其准备一个能自行实验研究的“实验室”,而学校里的实验室则是学生自行实验的最好场所。课后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听到过学生这样的请求:“老师,我们实验还没完成,我们还想更深入地进行实验。”因此,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行实验,可由值班教师提供所需的器材和相应的指导,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里,轻松自在,设想出许多奇思妙想的实验设计,通过互相合作,自主实验,他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现象,领悟书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了却了他们做完实验的心愿。 2.发挥网络、图书室的优势,扩大信息收集范围。 在学生学习探究中,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说实在的,许多疑问老师都难以解释清楚的,而学生恰对这些问题最感兴趣,比如上《太阳太阳系》一课时,许多学生提出了“有没有外星人?木星、水星上有哪些东西?”等问题,像这些问题单凭课本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但可以让学生从图书室借来有关这方面的书刊来查阅,同时还可以开放网络教室,让学生带着对宇宙的神秘向往自主收搜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二、走进大自然中 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而且还是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孕集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奥秘,里面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如果我们局限在教室里,单凭标本、教具、课件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既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又会削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因此,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如在教学《蚂蚁的观察》、《蜗牛的观察》等课时内容时,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对蚂蚁、蜗牛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玩过蚂蚁、蜗牛,如果上课时把学生束缚在教室中,把课本与大自然隔离开,很有可能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白白浪费,而让学生形成“书中的蚂蚁”和“大自然中的蚂蚁”隔断,这样难免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相脱离。 三、在家庭生活中延续 课本是教材,大自然也是教材,生活更是一部最现实的大教材,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到许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体会知识力量的强大。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行探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初冬的一天,一位学生问我:为什么早上起床时,卧室的窗玻璃上都沾满了水珠?学生能提出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我非常欣喜,但我没有回答,决定把这个问题抛向全体同学。于是在我的提议下,成立了“神秘的水珠”专案组,让学生像大侦探一样去搜寻这神秘的水珠来历。几天后,学生找到了许许多多出现“神秘水珠”的地方:“我在烧饭时发现锅盖上有水珠”,“我在玻璃上呼气也会出现水珠”,“我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外面很快也出现水珠”。一位戴眼镜的同学汇报:“我的眼镜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出现水珠。”……学生纷纷汇报自己的发现,气氛异常激烈。我再引导学生找出出现水珠时的相同条件,最后经过讨论后,大家形成统一意见:热的水蒸气碰到冷的东西,就会形成水珠。这时,我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我想,这块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印象深刻的,因为这是他们自己从生活中发现的,正好可以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学,水到渠成,肯定成功。 四、在其他媒体中补充 有线电视几乎进入了每个家庭,许多家长都为怎样能让孩子不看电视而发愁,其实,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在电视中还可以学到许多最新的科学知识。我鼓励学生看中央电视台第10套“教育科技”节目,其中“探索发现”,“走近科学”,“斗转星移”等栏目,其内容、图文、解说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都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很难达到的。

清华大学联合中国电科成立“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联合实验室”

/i〇19年第2期 2018年度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2019年1月30日,“2018年度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信 安标委’)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强调,新时代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系列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把维 护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利益、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作为网络 安全标准化工作根本任务。 会议要求,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注重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向高质量转变, 推进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要结合国家网络安全政策,进一步加强 标准战略和体系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重点领域标准研制;要坚持多措 并举,强化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要坚持开放兼容,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会议听取了信安标委各工作组2018年工作汇报,审议通过了信安标委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要点,对2018年度信安 标委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密码局、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以及11个相关国家标准化组织代表, 信安标委委员,各工作组组长、副组长等110余人参加了会议。 清华大学联合中国电科成立“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联合实验室” 2019年1月17曰,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与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联合实验室成立暨发展战略研讨会” 在清华大学召开。工信部电子司司长刁石京、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爱民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尤政和胡爱民共同为新成立的联合实验室揭牌并为到场的委员颁发了聘书。 尤政在讲话中表示,清华大学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坚持满足“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希望此次成立的天地 一体化信息网络联合实验室能够充分利用清华大学互联网核心技术优势、学科综合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为国家实施建设网络强国 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胡爱民表示,中国电科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国家队和主力军,业务领域涵盖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专业门类,具备从系统工程、 整机到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系统集成实力。希望双方以联合实验室成立为契机,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领域优势互 补、形成合力,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提质、转型、升级提供科技动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网络强国做出贡献。 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院长吴建平介绍了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背景和初衷。自2013年以来,清华大学和中国电科围绕天地一体化 信息网络在推动国家重大工程、联合承担国家科技项目、共同承办高峰论坛等方面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同时聘请了中国电科电子 科学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王小谟院士和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曼青院士为清华大学双聘教授。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极大促进 双方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领域更加深人的长期合作,未来将借助清华大学在互联网核心技术领域的综合学科优势,力争在网络空 间发展战略和核心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联合实验室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管理委员会主任是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院士和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 吴曼青院士,实验室主任是吴建平院士。 会议就联合实验室发展规划和2019年工作计划进行了研讨。联合实验室将重点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结构总体研究、体 系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技术创新试验设施研究与开发、协议标准体系研究和推进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等国际标准 工作等四个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力争在网络领域取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与会委员、相关部门领导对联合实验室的发展战略提出了 宝贵意见。 教育部科技司等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中国电科集团科技部副主任李斌,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副皖长周彬,清华大学信息 化工作办公室主任尹霞,网络研究院李星、李崇荣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91

关于天地一体化网络、北斗大数据中心与空间信息港支撑贵州时空大数据发展的建议

关于天地一体化网络、北斗大数据中心与空间信息港 支撑时空大数据发展的建议 一、背景介绍 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空天遥感、卫星通信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与技术,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等。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空间信息技术在服务军事应用、公安武警、应急救援、航天测控等重大应用的同时,向下可支持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农林渔牧、气象水利、城市建设等行业市场,以及私家车辆、移动终端、旅游休闲和个人位置服务等大众市场。从而将人类科学、文化、生产活动拓展至空间、远洋、乃至深空,是全球围的研究热点。目前,空间信息技术已经从一门学科发展为一个产业,已成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的重要支撑,既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国土安全和空间安全,又融入各行各业和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中具有先导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甚至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安全。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报告称,2014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为2030亿美元。权威估计到2030年,全球大约10%的GDP都来自于航天,商业化的空间信息应用产业的未来没有上限。 国家极其重视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在制定推动政策、投入资金方

面不遗余力。国家级的文件层出不穷,各省市相关政策更是数不胜数。十三五规划一百项重大工程中列有“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加速北斗、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两大工程。在中国制造2025中则有“开展行业、区域、产业化、国际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等多层面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综合应用示,加强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并积极推进空间信息的全面应用。” 二、现有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对接国家北斗发展战略,实施了“卫星导航应用示工程”,建成了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北斗产品检测认证中心、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基地三大产业支撑平台。以北斗卫星服务为轴的大数据产业不但形成了较为清晰的产业链,而且在国外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创新影响力,具备了有一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和主动把握战略机遇的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领域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迈向与空间信息、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新兴产业大数据的跨界融合,有可能孕育新的产业集群。围绕北斗与空间信息产业未来发展机遇,省急需建设空间信息港和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等基础设施。 综上所述,空间信息港和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是空间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建设将保证大数据产业继续领跑全国,并提供最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产业战略纵深,为智能制造的技术提升、增加服务业就业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军民融合、

我国水利信息化行业概况研究

我国水利信息化行业概况研究 1、行业发展概况 (1)水利信息化行业概述 水利信息化行业,是以应用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以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效率和效能为目的的水利细分行业。 2000 年前后,为满足水利行业政务信息化和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国家水利部于2003 年发布《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又称“金水工程”规划),由此开始,我国开始从国家层面统筹进行水利信息化的大规模建设。水利信息化行业自诞生以来,至今已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改造传统水利,发展民生水利,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及推动水利部门职能转变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利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重要标志。 现阶段,水利信息化行业根据投资结构可细分为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开发两大细分市场。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涵盖水利信息采集、传输(包括通信基础设施与水利信息网络)、

汇总(数据中心)三个方面,信息基础设施市场建设标准化程度高,除通信基础设施必须由专业通信厂商完成外,其余均由行业内集成商完成。 业务应用开发市场涵盖各类水资源管理、预警预测、灾情模拟、水利行业管理等应用开发,通过各类通信技术获取的基础信息,通过数据模型及编程技术,将信息进行处理,为防汛抗旱,水资源合理使用、水土保护等事项的决策提供支持与辅助。业务应用开发市场的特征为:准入门槛较低,定制化项目较多,难以实现高度标准化,应用开发效果依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信息数据。 (2)行业趋势 1)行业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及应用软件的相互兼容,水利部于2003 年出版的《标准指南》对水利信息化标准的编制与管理实现各级各类水利信息处理平台的互联互通, 随着行业进一步发展,水利部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后续的水利信息化标准编制计划,以进一步规范建设标准。 2)新技术带动行业智慧水务需求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智慧水务成为推进水利现代化的突破口,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手段,可以构建天地一体化水利监测体系,实现对水资源、河湖水域岸线、各类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等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和全面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它更能把孩子培养得坚强、正直。”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A.每个人都在家庭中快乐生活B.家庭负有挽救青少年的责任 C.学校保护更能培养孩子坚强正直D.家庭保护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2.小亮的身份证弄丢了。捡到者王晶联系上小亮,提出500元酬金的归还条件。小亮断然拒绝此条件,并报警。最后,在警察的勒令下,王晶不得不归还小亮的身份证。材料中体现了法律的哪特征() A.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是社会生活唯一行为规范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2018年8月1日全国“扫黄打非”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大力开展违规网络直播服务清理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这体现了对青少年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4.维新运动先驱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其寓意在于() A.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国家的全部希望B.青少年的成长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和道路C.青少年的成长与国家命运是紧密联系的D.青少年越多,国家的发展就封妻荫子快 5.海口市秀英区某局原局长手握特权,成了非法采砂者的“保护伞”,近日,经秀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110万元。这一案例体现了()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我省公安机关严格执法D.违法行为必受刑罚处罚 6.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情况

浅谈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浅谈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作者:薛毅松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三班 2015010903005 摘要:天地一体化网络以其战略性、基础性、带动性和不可替代性的重要意义,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基础设施,其所具有的独特位置与地域优势以及特有的信息服务能力,可带动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具有巨大潜力的核心竞争力和民族创造力。本文着重于大致的介绍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含义与特点、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对比。 关键字: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卫星 1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定义 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由多颗不同轨道上、不同种类、不同性能的卫星形成星座覆盖全球,通过星间、星地链路将地面、海上、空中和深空中的用户、飞行器以及各种通信平台密集联合,以IP为信息承载方式,采用智能高速星上处理、交换和路由技术,面向光学、红外多谱段的信息,按照信息资源的最大有效综合利用原则,进行信息准确获取、快速处理和高效传输的一体化高速宽带大容量信息网络,即天基、空基和陆基一体化综合网络。 2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特点 天地一体化网络的目标是对事件进行全面高效协同的处理。利用多维信息,协同各个工作模块,增强事件的处理能力;结合空、天、地各类网络和系统各自的优势,实现功能互补,扩大可处理事件的范围;利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综合信息系统强大的机动性能、广泛的覆盖范围、全局的协作能力和对信息的智能处理能力,实现对事件和任务的高效处理。 天地一体化网络,简称一体化网络,是由通信、侦察、导航、气象等多种功能的异构卫星/卫星网络、深空网络、空间飞行器以及地面有线和无线网络设施组成的,通过星间星地链路将地面、海上、空中和深空中的用户、飞行器以及各种通信平台密集联合。地面和卫星之间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建立星间链路,进行数据交换。它既可以是现有卫星系统的按需集成,也可以是根据需求进行“一体化”设计的结果,具有多功能融合、组成结构动态可变、运行状态复杂、信息交换处理一体化等功能特点。

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系统的构建

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系统的构建 摘要:当前,公安应急通信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避免突发 事件情况下应急通信中断和瘫痪问题。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以 及空间网络在应急通信和军事通信中的发展优势,具有强大信息支持 水平的天地一体化网络逐渐成为公安部门解决应急通信问题的一个重 要手段。文章采用先进成熟的北斗通信技术和“动中通”车载便携卫 星系统,构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体系,从而保证公安人员在处理突 发事件时互联互通,即时制定应急预案。 关键词:公安系统;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卫星通信 0引言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传统应急通信系统已不能 满足新形势下公安部门对突发事件实时性、精控性的应急指挥要求。 公安应急通信作为公安应急指挥工作的重要内容,不但是当前通信领 域注重的问题,而且越来越受到政府、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前国 内公安应急通信的建设和利用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卫星、微波、短波、计算机通信、移动通信等系统和设施均在此领域使用,但面对实战需 求还存有一些问题,特别是如何避免突发事件情况下应急通信中断和

瘫痪问题。所以,迫切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有效地解决公安部门在 全面应对突发事件活动中所遇到的通信问题。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以及空间网络在应急通信和军事通信中的发展优势,具有强大信 息支持水平的天地一体化网络逐渐成为公安部门解决应急通信问题的 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公安体系应急指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公安应急通信系统 公安应急通信系统是指公安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用于应急指挥 的通信系统。因为突发事件具有时间、地点和环境等的不确定性,通 信要求容量也不确定,因而,应急通信网络要有高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能适合恶劣环境并具有很强的抗水抗干扰水平。与日常通信系统 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四个方面:(1)在组网水平上,应急系统采用自组网,具有自动路由选择、系统参数无线下载等,并能与其他部门的应 急通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日常系统采用固定网络拓扑。(2)在频率 使用上,应急通信很难确定,公安应急通信系统应具有频率感知水平;日常系统只需提前规划,不经常更换。(3)在基站链路方面,应急通 信以无线通信为主,有线通信为辅;日常系统则相反,以有线通信为主,无线通信为辅。(4)在供电方式方面,应急通信以大容量移动电 源为主;日常系统以市电为主、电池为辅。公安应急通信网的主要业 务包括:现场受灾情况图象和数据采集、GPS定位、保密通讯、语音调度、多媒体数据转播,并具备应有的特殊功能,如在一些突发事件现场,特别是与反恐相关的突发事件现场,要屏蔽外界通信干扰并确保 警员之间的安全可靠通信。当前,公安部门在应急通信指挥保障工作时,现有的公安应急通信系统还存有一些问题1。多种应急通信系统之间因缺少协调性,导致跨行业间及公安系统部门之间缺乏互联互通水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测试试题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卷面总分4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法律来源于生活 C.生活离不开法律 D.法律能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 2.每个人从生命的孕育开始就已经进入一张法律的大网之中。生活中,无论你关不关注法律,法律总会在身边默默地保护你,或者默默地注视你。这表明() A.我们一生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B.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C.法律为人们提供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D.我们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3.对下边漫画《年关》中领导干部的评价,恰当的是() A.敢于说“不”,具有批判精神 B.意志薄弱,不能战胜自我 C.止于至善,检视自身不足 D.行己有耻,树立底线意识 4.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全面部署。这是因为()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③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④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党的____________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A.十八大B.十九大 C.十七大D.十六大 6.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全面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这体现了() A.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7.关于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法律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①有了人类就有了法律 ①法律是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尺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8.2018年7月28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下,经中央有关部门和广东省委、省纪委监委不懈努力,“百名红通人员”张勇光主动回国投案并退赃。这说明()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对领导干部处罚更严厉 C.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9.国家依法“扫黑除恶”体现了我国法律对人民合法权益的作用是() A.约束B.保护C.惩罚D.规范 10.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人类历史发展史的一个巨大进步。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①小宇坚决制止父亲在食品加工时添加防腐剂、工业色素 ①“读书多也不好找工作,不要上初中了,跟我学做生意。”

道德与法治第08课时走进法治天地

第8课时走进法治天地 随堂巩固训练 基础巩固 1.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体现了法律的特征是:。 2.此次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增加了很多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高空坠物、抛物的法律责任问题,保障了公民合法权益,体现了法律具有作用。 3.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高官因为贪腐被法律处罚,体现的法律特征是:。 4.法院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体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疫情期间教育部要求“停课不停学”,体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很多学校借助网络平台对未成年人加强疫情期间的健康教育,体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素养提升 1.法治意识“有了线的约束,风筝才飞得高远;有了法的约束,公民才过得平安。”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法律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 ②法律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③公民要以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法治意识下面漫画警示我们() ①青少年要拒绝一切毒品诱惑,学会自我保护 ②学校要加大禁毒执法力度,加强学校保护 ③社会要做好禁毒防控工作,加强社会保护 ④家长要关心爱护未成年子女,加强家庭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法治意识 材料一校园欺凌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教育部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整治。对此,同学们纷纷表示:“专项治理校园欺凌是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材料二某县一学校发生校园暴力事件。该县教育局立即采取措施:一是配合公安部门进一步调查核实事发因由和翔实情况;二是安排心理辅导老师对被打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善后工作;三是对参与打架的学生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四是立即召开会议,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教育,举一反三,彻底排查,杜绝类似事情发生。(1)教育部要求各地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除此以外,未成年人还受到哪些方面的保护? (2)为什么同学们表示“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3)结合材料说说如何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

基于HLA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仿真系统

190基于HLA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仿真系统 潘堤,费海涛,张成,敬明旻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信息所,北京100101) 摘要:基于HLA/RTI架构设计了一个空天地一体化的分布式通信仿真系统。该系统可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搭建仿真网络,便捷地接入实物、半实物设备参与仿真,动态实时展示仿真过程。分析了该系统实现中采用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一体化;通信仿真;HLA;VRNET 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3)03-0190-02 0引言 已有的通信仿真系统应用往往针对特定的问题开展研究,如地面通信仿真应用、航空通信网络仿真,缺乏一体化、可扩展性的设计考虑,导致面临新的通信仿真问题时需要开发新的仿真系统,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此外,各种系统在进行仿真过程展示、仿真结果分析时缺乏统一而生动的展示手段,严重影响了通信仿真系统的应用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HLA设计了一个空天地一体化的分布式通信仿真系统,可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搭建仿真网络,便捷地接入实物、半实物设备参与仿真,动态实时展示仿真过程。 1系统设计 1.1总体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由参考模型库、通信网络仿真开发子系统、通信网络仿真应用子系统、三维态势演示子系统、卫星轨迹规划子系统、实物装备子系统在分布式仿真运行环境中组成。各子系统之间依托分布式仿真运行环境相互实时地交互信息达到协同仿真的目的,并且为了便于管理,系统引入分布式仿真主控平台,利用分布式仿真主控平台统一地管理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引入三维态势演示工具,提供动态实时的仿真过程展示。 图1空天地一体化通信仿真系统总体结构系统采用基于HLA/RTI的分布式仿真架构[1][2],提供不同层次业务需求的软硬件数据接口和协议,保证系统在完成现有需求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 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修改设计细化各类模型,完善系统功能; 能够增加新的联邦成员从而能够增加新的系统功能; 能够和其他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可作为后台支撑也可作为前台显示和输入。 1.2分系统设计 1.2.1参考模型库和通信网络仿真开发子系统 参考模型库采用VRNET NetLib[3]提供的模型库,包括高级通信网络参考模型库、电台参考模型库、卫星通信参考模型库、精确无线传播模型库和计算引擎等,各级模型库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支撑在有线和无线网络领域的各种仿真需求。 仿真通信网络开发子系统依托VRNET Developer[3]平台完成,在此平台下根据需求,可以在参考模型库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开发,完成网络模型、平台模型、设备模型、路由协议等,供仿真应用系统使用。依托VRNET Developer可以将所有模型和场景导入通信网络仿真应用子系统,既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模型库,也可以在提供的模型上进行修改或者重新开发相应的模型后再进行导入。 1.2.2空天地通信网络仿真应用子系统 空天地通信网络仿真子系统是整个应用方案的核心,依托VRNET NetEmula[3]提供大规模或超大规模实物、半实物实时仿真网络性能的模拟试验平台,支持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通信仿真网络,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丰富的接口,并能提供仿真参数分析,根据指标体系的划分,对仿真系统进行评估。 1.2.3卫星轨迹规划子系统 卫星轨迹规划子系统[4]由STK工具完成,STK的核心能力是产生卫星位置和姿态数据、获取时间、遥感器覆盖分析。通过其卫星轨道预报算法、姿态定义、坐标类型和坐标系统等功能可以完成卫星轨道的规划设计,并将其计算结果提供给网络仿真应用子系统,完成对整个通信网络的规划。 1.2.4三维态势演示子系统 三维态势演示子系统主要依托战场三维视景仿真器(VBS)结合仿真应用子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完成。三维态势演示子系统基于OpenGL API实现三维视景开发,通过采用专业的视景技术和多数据库集成技术,构建一个三维的数字化地球,提供从航天航空、陆地海洋、到水底世界的全球所有地域的视景仿真开发平台。三维态势演示子系统以HLA联邦成员的方式加入通信仿真过程可立体、逼真反映当前仿真场景对应的具体地形实景和仿真网络的状态。 1.2.5分布式仿真运行环境和分布式主控平台 分布式主控平台是整个分布式仿真系统的控制平台,依托VRNET提供的分布式主控平台DPC实现。分布式主控平台是人机交互的主要界面,负责整个分布式仿真系统从仿真 2013年第3期(总第125期) 2013 (Sum.No125)信息通信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

天地一体化网络节点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摘要 天地一体化网络节点丰富,结构复杂,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重点。其在实施部署前需要进行大量的模拟(simulation)和仿真(emulation)工作,以OPNET、NS2为代表的网络模拟软件由于其量轻、高效而倍受青睐。但是这些软件无法模拟连续而庞大的网络拓扑,且模拟节点无法部署实际节点的网络协议和软件。 为提高模拟节点的逼真度,基于云的仿真平台更具有优势。本论文介绍了天地一体化网络仿真测试原理,并基于业内常用的全虚拟化技术和容器技术提出了两种节点仿真方案。这些仿真节点具有可移植性,其更接近实际节点的软件环境。同时云平台可以有效管理这些仿真节点,并能构建更为动态而复杂的网络拓扑。 但随着天地一体化网络相关技术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需要更为逼真的仿真节点模型。目前,业内基于云的仿真测试平台大多是x86服务器,由于云平台自身对虚拟化技术的限制,其可生成的虚拟机架构只有x86架构。 为进一步提高节点的方针逼真度,本论文详细分析了云平台生成实例的基本原理,并根据异构节点仿真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两种仿真增强方案:一种是基于QEMU的全虚拟化技术,其可以从硬件层仿真异构节点;另一种是基于QEMU的半虚拟化技术和容器技术,其可以从系统层仿真异构节点。 为测试两种异构节点仿真方案的可用性,本论文首先使用业内常用性能测试软件测试了异构节点的计算性能和网络性能,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两种仿真方案实现的异构节点性能与CPU数量的关系;然后从两种方案可仿真的底层硬件种类来比较两种方案仿真的节点逼真度;最后以天地一体化网络中节点性能和功能需求为指标,比较两种仿真方案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从测试的结果来看,本论文中提出的两种异构节点仿真方案可以从硬件层和系统层仿真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的异构节点,其中前者的仿真逼真度要高于后者,性能要低于后者。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仿真需求灵活建立网络拓扑。 关键字:天地一体化、仿真、高逼真、云平台、异构 I 万方数据

软件定义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研究

软件定义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研究
牛长喜 李春林 谢小赋 王宏 王邦礼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成都,610054 摘要: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要求具备灵活、快速组网与安全可控等突出特征,如何设计具有这 些特征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运用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解决上 述问题,分析了 SDN 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应用优势,提出基于 OpenFlow 的软件定义天地一体 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基于此体系架构,提出一种典型应用场景:天地一体化侦察情报系统,提出 软件定义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能够满足“大数据”应用对于网络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软件定义网络 大数据 网络服务
1
引言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1]由多种卫星星座、飞行器及地面设施互联而成,实现侦察监视、导弹预
警、导航定位、通信指挥、空间防御与对抗等功能的一体化,具有自主的信息获取、存储、处理及 分发能力,将空中、地面资源紧密集成并协同运作,实现信息的多元立体共享,从而提高信息系统 的整体运行效能。 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均已开展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体系架构和相关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 定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各个领域研究工作的不断进步。目前,美国、欧洲等发 达国家已经完成了概念研究,并进行了系统仿真、地面试验及飞行搭载试验,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 或建议书。 近年来,我国地面网络设施建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地面段建设提 供了基础。但是,我国在天空段的网络建设严重滞后。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加之我国载人航 天、空间站、深空探测等空间活动日益频繁,各种航天器种类和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卫星与地面、 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通信组网要求越来越迫切。目前我国在轨运行卫星大都只提供通信信道,星上不 具有信息交换功能,信息只能通过地面接收站处理后再重新上星才能实现星间、星际之间的信息交 换。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对灵活、快速组网要求的实现。 近年来,通过相关领域科研组织和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空间组网技术领域取得了较大的 发展, 提出了星上 ATM、 IP 交换, 星间激光通信等一系列技术和星上以太网、 星上互联网等新概念, 对推动星间、星际通信组网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也为卫星空间组网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但这 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只解决了卫星空间组网通信问题,其组网的灵活性和快速性,以 及其安全可控性都还亟待提升。 目前,逐渐兴起的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简称 SDN)[2]成为了网络技术 全球研究热点。SDN 是业界广泛认可的一种新型网络架构,具有比传统网络更易集中管控、灵活组 网、安全可控等技术特点,已经在数据中心网络、企业网、广域网和移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减轻网络管理的复杂度,提高组网灵活性,提升网络集中管控力度和安全可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本文将 SDN 技术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加以应用,提出软件定义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

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开放基金指南 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一五年十一月

一、简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〇三研究所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军工集团公司首批科技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向我国未来空间基础设施天地一体化运行服务的新手段、新途径、新模式和新装备,开展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重点研究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与仿真、天基信息高精度处理与融合、下一代时空基准体系等影响天基信息系统应用效能提升的瓶颈问题,力争成为在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领域有重要国际影响,为国家航天产业和信息产业技术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致力于培养相关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开放研究基金指南制定的原则 为促进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领域内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加强国内外学术思想与人才的交流,本实验室特设立开放基金,资助有关人员来本实验室从事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本基金指南的制定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1、根据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战略,着眼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当前和长远的需要,跟踪国际学科发展前沿; 2、鼓励具有开拓性、超前性、创造性和较高层次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项目;

3、利于促进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多部门的联合攻关,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国际合作的新格局,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学科的发展; 4、鼓励和支持从事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教师、博士后及海外留学人员申请本实验室开放基金; 5、设立重点资助项目,要求申请者和课题组成员来室与本实验室科研人员协同工作。 6、基金指南作为申请基金项目的主要依据,同时也可按照各领域最新发展需要,申请指南中未包括的创新项目。本指南研究方向仅作为本次拟资助项目的技术领域方向,所申报项目的题目名称自拟。 二、2015年度资助研究方向 (一)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与仿真 1、组网通信 研究目标:围绕深空探测、对地观测、航天测控、航空运输、远洋航行、应急救援、维稳处突、智慧城市等各种应用业务接入组网及服务质量需求,通过传输网络化、处理智能化和应用体系化等方法,提升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空间大数据信息服务能力,实现高效与充分利用。 研究内容: (1)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体系架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