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过渡金属络合物

文献综述过渡金属络合物
文献综述过渡金属络合物

配位化学文献综述

希夫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性能

研究进展

姓名:XXX(2013XXXXXXXX)

培养单位:XXXXXXXXX

上课时间:周一(四)

地点:XXXXX

希夫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性能研究进展

XXX

(1.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49)摘要:随着配位化学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在过渡金属配合物方面取得的长足发展,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配合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更是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这类配合物的稳定性及其生物活性、催化活性、分析化学、材料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合成方法等多方面对席夫碱配合物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生物活性,催化性能,分析化学,材料,合成

中图分类编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81X(201x)-0000-00

Research progress of Schiff bases and their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XXXXX

(1.Institut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eijing100049, China )

Abstract The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Schiff base complexes in many fields to become one of the hot. This article explains in detail the Schiff base complexes in the stability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catalytic

activity, analytical chemistry, functional materials multifaceted application status, as well as synthesis ways of the complexes.

Keywords Schiff base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Biological activity, Catalytic properties, Analytical chemistry, Materials, Synthesis methods

自从瑞士化学家Werner 创建配位化学学说以来,配位化学一直处于化学学科研究的前沿,特别在近几十年,由于生命科学、药物学、工业催化及生物无机化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配位化学也得到很大的推动。它密切关联了有机、分析、物理、高分子化学、材料、生命科学和医药等,并形成了多种交叉学科,包括金属有机化学、界面配位化学、配位光化学、配位高分子化学等加深研究功能性配合物,不仅可以促进化学发展,还能推进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更多学科的发展,其学术和经济意义不容忽视。

中国在配位化学领域的研究由来已久,尤其上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中国不仅研究成功多种功能性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簇合物和无机生物配合物等新型配合物,还发展了具有光、热、电、磁性质的功能配合物,更在配位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等研究方面取得瞩目成就。

随着配位化学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在光电技术、信息工程材料、生物技术等材料的重要作用。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配合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它的研究便热点之一。科学家们对希夫碱化合物的合成、表征、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及其在分子识别、主客体化学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重要价值在生命科学、分析研究、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不容忽视的潜在作用。

1 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概述

1.1过渡金属配合物

过渡金属和有机配体构筑的配合物一直是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过渡金属配合物化学是与晶体学、金属有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催化化学和理论化学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于这些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发展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1989年,自Robson等发表了第一篇关于配合物晶体的论文以来[1],这一领域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量具有新颖的网络结构的配合物被合成出来。

1.2希夫碱配合物

希夫碱配合物(Schiff base)是指由含有活泼羰基和氨基的两类物质通过缩水形成的含亚氨基(HC—N)或烷亚氨基(RC=N)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可以通过氮碳双键(-C=N-)上的氮(N)原子与和它相邻近的含有孤对电子的磷(P) 原子、硫(S)原子及氧(O)原子作为供体(给体)与金属离子(或原子)形成配位化合物,是配合能力很强的一类化合物,方便发生可选择性的化学反应;适当改变化学环境,可衍生出结构有特点,配合能力差别较大的希夫碱化合物。

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后期过渡金属希夫碱配合物还被发现有生物活性,此后这个方面的的研究日益变得活跃。希夫碱能够作用于过渡元素合成过渡希夫碱配合物,同时和稀土元素、某些主族元素也能够发生反应形成希夫碱类的金属配合物。这类配合物在众多科研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电化学、材料、分析化学、光谱学、立体化学、分子自组装、超分子化学、生物化学模型系统、核化学化工、催化等学科。科学家对于希夫碱的研究日益深入,发现其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能价值,比如光学、电学、磁学等物理性质、优秀的配位性质,还有其特殊的抗菌、抗癌、除草等生理活性。研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功能以及之间的作用,对探讨配合物在生理学、药理学等机理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2.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应用研究以下为希夫碱及其多种金属配合物[2]的分类及应用:

1、与胺基脱水缩合的希夫碱。

2、胍类化合物希夫碱,该类希夫碱中含有数个N原子,因此有特殊的生物活性。Das 等人在胍类希夫碱的抗病素等生物活性方面做过相关报道。

3、与腙类缩合形成

的希夫碱:腙类希夫碱自身结构具有独特的特点,也有较好的抗肺结核、抗麻风病、抗细菌和病毒传染等作用而深受医学界的重视,更重要的是这类配体与过渡金属生成的一些配合物具有更加突出的生物活性。4、酮类化合物缩合生成的希夫碱。β-二.酮异羰基化合物及其纭生物可以与含氨基的化合物形成缩酮类席夫碱。5、与氨基脲类化合物缩合得到的希夫碱:这类希夫碱及其配合物被广泛证明了具有抗菌、抗癌、抗结核等生物活性。6、缩喹啉类希夫碱。7、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希夫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希夫碱配合物在抗癌、抗菌,生物化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8、其它与酯类缩合形成的希夫碱,据报道这类希夫碱配合物常应用于不对称合成的催化。9、其它希夫碱,如噻吩类、酚类、呋喃类及非环多醚类希夫碱,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兴趣,并逐步开始研究它们的均衡性、稳定性、溶解性等相关性质。10、杂环或氮杂大环类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目前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常温超导材料、光敏材料、催化剂及超分子设计方面。

2.1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稳定性及其生物活性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具有抑菌、杀菌、清除O2-、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这类配合物的结构组成决定了他有很好的脂溶性和细胞穿透能力。这一特点奠定了希夫碱配合物的医药价值,因为他会有更高的抗菌谱和更弱的抗药性。

希夫碱类配合物的生物活性是配体

和金属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的配体本身就已经具有抑菌杀菌的活性,而形成金属配合物的过程不过是配体体现自身活性的一个必要途径。很多参与配位的金属离子也具有杀菌能力,而金属离子在细胞膜中的输送依赖于配合物作为载体;然后,以离子形式存在的配体基团能够与细胞中心发生作用,产生抗菌活性。

另外,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Hodnett等合成了一系列席夫碱,

并考察了它们对小白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席夫碱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其中用取代醛得到的席夫碱的抗癌效应优于用取代胺得到的,水杨醛类席夫碱优于其他醛类[3]。另外,国内对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开始较早,刘小琴等制备了N.2,4-二羟基苯甲醛氨基葡萄糖席夫碱,并采用比色法和吸收光谱研究,表明此席夫碱与cu(Ⅱ)、Zn(11)、Co(Ⅱ)、Fe(Ⅲ)形成配合物对超氧离子自由基有

较好的抑制作用。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具有较好的

抑菌、抗氧化、抗肿瘤活性,除了在催化、分析、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外,在医药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2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催化活性研究

在研究催化活性方面,希夫碱类配合物的地位也日益彰显,涵盖了众多催化领域。概括起来说,席夫碱及其配合物作为氧化还原催化剂、脱硫催化剂、仿酶催化剂等,在聚合反应、不对称催化环丙烷化反应、烯烃催化氧化以及手性氨基酸的分离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手性希夫碱类配合物,它的制备简单、结构独特、催化性能优良,作为不对称合成化学的一部分,其催化活性在国内外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

金属席夫碱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配合物,和金属卟啉类似,由于过渡金属配合物可以与小分子(如CO和O2)形成轴向配合物,从而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金属席夫碱对O2分子的电化学还原具有催化作用。近年来,不对称催化环丙烷化反应也是研究的一大焦点,在其催化剂体系中铜的席夫碱配合物是被研究最早最深人的体系之一。仇敏[4]等用制备的系列取代水杨醛的铜-席夫碱配合物做催化剂,发现在水杨醛苯环上引入吸电子取代基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明显改善,产物的收率和光选择性明显提高。

但是在希夫碱配合物的催化研究中,也有很多急需攻克的难题。比如,在环丙烷化反应中,虽然希夫碱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和光学活性都很出众,弥补了农

业上合成杀虫活性结构体的催化剂空白,但是成本价格却昂贵,难以实际应用于生产,科学家们还在急迫的寻求既有高效性能、又价格低廉的手性催化剂。

2.3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应用在分析化学中

希夫碱可以与金属离子络合,所以可以应用于分析化学中作为金属离子的分离、鉴定,甚至可通过色谱分析、荧光分析、光度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也可以用来鉴定空气中的甲醛、丙醛等含量;还可以通过萃取进行离子分离。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的独特结构使得它们能够在分析化学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因为所含的共轭双键有一定的荧光性能,所以可以通过荧光测试进行微量分析,具有非常好的效果[5]。根据无荧光金属离子与荧光试剂发生配合生成会发荧光的配合物或使原荧光试剂的荧光改变进行荧光检测,因此有机荧光试剂的研究决定了无机荧光分析的发展。

2.4 希夫碱及其类配合物在材料领域的应用

席夫碱配合物液晶是重要的功能性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对外场刺激的强烈反应性,这类液晶材料具有突出的光电学性能和磁学性能,在彩色显示、磁性器件、电导和非线性光学材料领域都有广阔的前景。席夫碱配合物在电致发光领域中也有探索和研究,席夫碱配合物具有高量子效率的荧光性能,是良好的载流子传输功能。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是良好的半导体,其材料易形成非晶态膜而不随时间变化。

有的希夫碱可以降低涂料的辐射发射率,因此可以作为特种涂料的功能性填料。这一应用在红外隐身技术等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还有许多希夫碱及其配合物中的亚氨基可视为一种发色团,表现出很好的光学性质,如光电导、光致变色等。

王荣民[6]等人发现嵌入高分子骨架的聚希夫碱配合物,可以增加高分子的热稳定性,使高分子物质可以液晶化等,并具有线型分子结构的可溶性稀土元素

希夫碱配位物可以用作导电材料和发光材料上。

某些希夫碱可做液晶显示材料和导电材料。将金属离子引入有机液晶分子化合物中,往往能使其液晶性能发生某些突破性,如液晶织构、液晶态温度升高、温度范围变宽等等,因此配合物在液晶材料方面的研究应用也受到人们重视。

2.5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鉴于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在有机合成化学、制药工业、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相关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制备一直是国际化学合成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作为能够可逆吸收分子氧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人工氧载体,席夫碱类金属配合物具有原料易得,能够很方便地在配合物中引入适当的衍生物基团,合成条件不苛刻,合成产率较高,后处理简单等优点。

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主要有直接合成法和分步合成法[7],分步合成法得到的产品无论是在产品产率上,还是在产品纯度上都较直接合成法理想。当反应活性低或选择性不好,用前述两种方法合成的产物不稳定或者产率低时,可选用模板合成法。所谓模板合成法就是将金属离子作为模板试剂加入到羰基化合物中与胺类化合物反应的一类合成方法。如在合成二羰基化合物和多胺的希夫碱配体及其配合物时多采用此方法。当合成的希夫碱在反应溶剂中溶解度很小,上述三种合成方法均不适用时,一般采用逐滴反应法,即向胺类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活泼碳基化合物溶液的一种方法。这些合成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它们各有优缺点。大多数氨基酸希夫碱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均可采用分步合成法。

3.小结

席夫碱及其配合物在医药、催化、电化学、腐蚀、分析化学和功能材料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十分活跃,所有这些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这些领域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实验工作者在新型过渡金属有机

配合物的合成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但是其理论研究,特别是在有关该类新型配合物的合成机理研究方面却相对滞后。鉴于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具有多彩多姿的结构和在光学、磁学、催化、气体吸附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重要的应用价值,此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性质研究一直是配位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这使得进行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性质研究成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目前纳米材料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纳米金属氧化物,而对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纳米结构研究较少,故制备纳米级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并在纳米尺度上深入了解配位体的组装、性能及应用时今后研究席夫碱化合物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B. F. Hoskins, R. Robson. Infinite polymeric frameworks consisting of three dimensionally inked rod-like segments [J]. J. Am. Chem. Soc., 1989, 111(5): 5962. [2] 王澈,侯鹏,李崧,邢永恒等,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化学通报,2009,4:334-340.

[3] 张建民,李瑞芳,刘树祥等,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的稳定性及其杀菌活性.无机化学学报,1999,4:493-496.

[4] 仇敏,刘国生,姚小泉.手性铜(Ⅱ)席夫碱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J].催化学报,2001,22(1):77~80.

[5]雷亮,熊国宣,王银柱,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性能研究进展,化工新型材料,2012,40(2):16-20.

[6]王荣民,冯辉霞,新型杀夫碱配体的合成及表征,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36:46-47.

[7]敏林,赖荣,张科等,席夫碱合成研究进展,激光杂志,2010,31(4):96-97.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的著录格式是否规范反映作者经验和治学态度,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一: [1]江军学.推行电子招标投标的思考--在《电子招标投标办法》框架下的行业电子招标投标[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4(01) [2]汪才华.招标投标制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法律思考之三[J].招标与投标.2013(05) [3]朱平儿.我国招标投标制度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展望[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 标.2013(06) [4]汪才华.招标投标制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法律思考之二[J].招标与投标.2013(04) [5]汪才华.招标投标制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法律思考之一[J].招标与投标.2013(03) [6]刘鹏.江西水利工程招标投标将全面实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J].中国水 利.2013(17) [7]陈天昊.从《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颁布看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完善--以法国经验为借鉴[J].西部法学评论.2012(06) [8]谢丽荟.菲迪克条款的应用[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12) [9]姜磊.EPC总承包应该考虑的几个问题--菲迪克(FIDIC)合同条款中几个重要解读与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 [10]徐烽.我国工程承发包中的交易费用与工程造价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5) [11]张海义.菲迪克价格条款的原理及应用[J].科技视界.2012(21) [12]朱建元.中国电子化招标投标制度建设[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2(02) [13]肖方.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中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设计管理.2011(09) [14]李俊华.实施建设行业上中下游联动管理推进招投标两大目标的有机结合--东莞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1(02) [15]王秋芳.对当前建筑市场招投标评标方法的探讨[J].建设监理.2010(03)

项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苏伟伦主编:《项目策划与运用》,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 [美]詹姆斯.刘易斯:《项目经理案头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戚安邦主编:《项目管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 Five steps to Risk Assessment, UK, 1999。 [5] [美]Harold Kerzner 著:《应用项目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6] [美]罗伯特.威索基等著:《有效的项目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7]PMI Standard Committee,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PMI, 2004. [8]白思俊主编:《现代项目管理》上中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9] [美]斯坦利.波特尼著:《如何做好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10]PMI Standard Committee, Project Management Book, PMI, 2000. [11]韩力军,张灿,从管理理论看管理的发展趋势,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3。 [12] [美] Mike Peterson:《步步为“赢”管理项目》,世界商业评论杂志,2005。 [13]白思俊主编:《项目管理案例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4] [美]米尔顿.罗西瑙著:《成功的项目管理》(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5]邱菀华杨敏著:《项目价值管理理论与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 刘曼红,风险投资探析,金融研究,1998.10:39-46 [2] 刘志迎,汪莹,风险投资理论研究综述,中国科技产业,2001.12:53-56 [3] 张志军,杨利红,我国风险投资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科技创业月 刊,2007.11 [4] 谢胜强,陈盈盈,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研究,科学管理 研究,2007.25(6):69-72 [5] 熊晓鸽,20%投资为何失败团队是最大风险,投资与营销:4-5 [6] 刘曼红,风险投资的第三要素---人,人,人,中国科技信息,2000.19:24-34 [7] 周晓,风险投资项目团队气氛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学位论文],广州, 暨南大学 [8] 王鸿杰,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团队的绩效评价研究,[学位论文],天津,天津 商学院

钛合金热处理

第十三章有色金属及合金 内容提要: 有色金属的产量和用量不如黑色金属多,但由于其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如特殊的电、磁、热性能,耐蚀性能及高的比强度(强度与密度之比)等,已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金属材料。 1.铝及铝合金; 2.钛及钛合金; 3.铜及铜合金; 4.轴承合金。 基本要求: 掌握和了解各种有色金属的牌号、成分、性能和用途。 13.1铝及铝合金 13.1.1铅及铝合金的性能特点及分类编号 纯铝:纯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小(2.72 ),熔点低(660.4℃), 导电、导热性能优良。 耐大气腐蚀,易于加工成形。 具有面心立方晶格,无同素异构转变,无磁性。 1 铝合金及其特点 铝合金常加入的元素主要有Cu、Mn、Si、Mg、Zn等,此外还有Cr、Ni、Ti、Zr 等辅加元素。 ①比强度高(>>高强钢)。可用于轻结构件,尤其航空。 ②突出理化性能。导电、抗大气腐蚀。 ③良好加工性。高塑性、易冷成形;某些合金铸造性能好,宜作压铸件。 2 铝合金分类及分类编号 13.1.2铝合金的强化 1 形变强化 2沉淀强化 3 固溶强化和时效强化: 13.1.3变形铝合金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根据国标规定,变形铝及铝合金可直接引用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或采用国标规定的四位字符牌号。GB 3190-82中的旧牌号仍可继续使用,表示方法为: ?防锈铝合金:LF+序号 ?硬铝合金: LY +序号 ?超硬铝合金:LC +序号 ?锻铝合金: LD +序号 常用变形铝合金 1 防锈铝合金:主要是Al-Mn和Al-Mg系合金。 Mn和Mg主要作用是提高抗蚀能力和塑性,并起固溶强化作用。 防锈铝合金锻造退火后组织为单相固溶体,抗蚀性、焊接性能好,易于变形加工,但切削性能差。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常利用加工硬化提高其强度。常用的Al-Mn系合金有 LF21 ( 3A21 ),其抗蚀性和强度高于纯铝,用于制造油罐、油箱、管道、铆钉等需要弯曲、冲压加工的零件。常用的Al-Mg系合金有 LF5( 5A05 ),其密度比纯铝小,强度比Al-Mn合金高,在航空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制造管道、容器、铆钉及承受中等载荷的零件。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安徽大学08金融刘秀达学号:I00814009 导言:在传统的经典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是所有理论的基石。在这一假设下的投资者具有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的特点。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金融市场上存在着投资者行为“异常”与价格偏离现象,这些现象无法用理性人假说和已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被称为“异象”,如“股利之谜”、“股权溢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周末效应”等等。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成为了学术界的关注点,并开始动摇经典金融理论的权威地位。基于此,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并总结目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行为金融,投资者,偏好 一、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行为金融学, 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是运用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式来分析金融活动中人们决策行为的一门新兴学科。 行为金融学以真实市场中普通的正常的投资者为理论基石代替经典金融理 论的理性人原则,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投资者不是完美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由于投资者在信息处理时存在认知偏差, 因而他们对市场的未来不可能做出无偏差估计;第二,投资者不具有同质期望性。投资者由于个体认知方式及情感判断的不同, 导致偏好与行为方式不同,因而对未来的估计也有所不同;第三, 投资者不是风险回避型的,而是损失回避型的。投资者面临确定性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回避,而面临确定性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追求;第四,投资者在不同选择环境下,面对不同资产的效用判断是不一致的,其风险偏好倾向于多样化,并且随着选择的框架的改变而改变。总之,投资者风险偏好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理性预设。 (一)行为金融学有关投资者偏好的理论 1、期望理论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进行决策时,由于受个人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其投资行为并非完美预期, 风险态度和行为模式经常会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最 优模式, 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可变性。包括决策参考点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者损失规避两点。前者主要强调投资者主要通过收益和损失的比较而不是最终的财富状态来制定决策;后者有确定性效应和反射效应,即人们在面临收益时是厌恶风险的,而在面对损失时又是冒险家。 2、认知偏差理论 认知偏差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利用经验法则进行决策判断时所产生的错误。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由于时间和认知资源的限制,人们不能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进行最优分析,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投资判断。由此产生启发式认知偏差和框架依赖。启发式偏差是指人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往往想寻找捷径来解决问题,并依靠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进行推理并制定决策;框架依赖是指个人会因情景或问题表达的不同而对同一组选项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序列,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数学界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全国数学文化论坛会议综述

#学术信息# 数学界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全国数学文化论坛会议综述 由中国数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河北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数学文化论坛暨中国数学会通讯编委会扩大会议0于10月21-24日在石家庄召开。组委会主任、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邓明立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河北师范大学校长蒋春澜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国内外41家单位的79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5中国数学会通讯6和5数学文化6杂志的编委、国内外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及出版社的同仁。著名数学家、中科院严加安院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项武义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0李尚志教授、南开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0顾沛教授等知名学者相继做了大会报告,深入探讨了数学文化理论研究及传播进展。 一、数学文化教育实践 数学文化昌盛的地域数学教育会显得生机勃勃,同时这些地域在优秀的数学文化熏陶下往往会涌现一些杰出的科学家。揭示数学的人文性与哲学式的思维,是数学教育者的双重任务。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严加安院士非常重视数学教育工作,以行动支持并推动了我国数学文化工作的开展。他在报告中强调,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生人文素质全面发展是大学教育重中之重的任务。 数学文化课的精髓是传授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与数学精神的有机融合,是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这是顾沛教授开设十年5数学文化6课程的积淀与凝练。顾沛教授指出,数学文化不能单独地、空洞地传播,必定要以恰当的数学知识或者数学事件为载体,但应主要着眼于以此为载体传播数学的思想、精神。/数学的美,在于数学思想深刻之美0。 将数学与诗歌、故事、武侠等人文素材结合起来,通过生动而典型的例子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李尚志教授报告引人入胜的地方。他强调,数学文化类课程的核心,是让听众体会到数学是怎样通过解决现实世界和人类的思维中的一些重要且饶有兴趣的问题而发明、建立起来的。李尚志教授的5数学大观6课程和顾沛教授的5数学文化6课程是今年列入/教育部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0中仅有的两门数学类课程(共103部)。 华中农业大学邹庭荣教授、河北广播电视大学胡晶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王丽霞博士等代表做了关于课程建设的报告,介绍了各自单位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情况和经验。 二、数学文化案例发掘 中国学者对于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认识之深,开设该类课程的院校数量之多,相关教材和其他出版物的数量之大,数学文化的教育传播之广,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这得益于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强调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同时这也为数学文化案例研究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丰沛的动力和源泉。 项武义先生的报告/千古之谜与几何、天文、物理两千年0穿越时空,以科学人物的工作接力为脉络,融汇数学、天文、物理知识,生动地展现了数理分析,几何对天文研究的巨大作用,以及数学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影响,堪称数学文化案例研究的典范。 /所谓天才)))一个中年和三个青年的故事0,描绘了代数方程理论三百年的历史画卷。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西北大学曲安京教授,从四个人的故事中揭示出方程可解性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华东师范大学汪晓勤教授的报告妙语连珠,给出了/跨越时空0、/昔非今比0、/牛刀小试0、/史海拾贝0、/追求自然0、/创造动机0个性命名的案例。并在另外三个报告部分/一条进路、一缕书香、一种视角0,表达了他对数学文化和数学教学的理解。 三、数学文化理论探索 数学文化,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数学研究领域里兴起的新热点,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数学家、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群体的高度重视,相继开展了多项研究和活动,相关著述也非常丰富。目前我们正处在繁荣的数学文化多样性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观念都可以主张和呈现出来。但是文化的根本价值和功能在于引领而不是迎合,要鉴别什么才是先进文化,要以主流引领多元。我们需要通过理论创新来带动 121

建设项目策划与管理文献综述

建设项目策划与管理文献综述 姓名:董思阳 学号:05108434 班级:土木四班

文献摘要: 1、浅议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包传宝、张永红,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4年第l 期 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项目的效益。围绕成本管理开展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对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有:合理编制项目目标成本;认真做好项目实施中的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做好资料搜集及对业主的结算工作,防止成本流失。 一、精干高效的领导班子是做好成本管理的前提。应依据项目规模、工程特性、施工条 件等在取得项目经理资质的人员中引人竞争机制。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做好项目成本管理的动力。 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做好项目成本管理的动力。在施工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之 间实行“经理负责、全员管理、标价分离、指标考核、项目核算、确保上缴、集约增效、超额奖励”的复合性指标考核责任制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 三、成本管理制度是做好项目成本管理的保证。 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合理编制项目目标成本,认真做好项目实施的 成本控制工作,认真做好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工作,认真做好资料搜集及结算工作,防止成本流失。 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监管控制张承彬,现代会计,2006年04期 以建设工程招投标为主要特征的建筑市场已经形成,行业市场的竞争突出体现在造价竞争上。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化消耗和劳动力消耗采降低企业成本,把影响企业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 一、全员管理成本管理应该是全员管理。成本控制不单纯是工程预算人员、财务人员的 任务,而是全体工程参与者的共同任务,要对整个项目的寿命周期进行控制管理。 二、成本周期管理。1做好事前控制,先算后干,心中有数,采取风险预测技术,对工 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风险评估,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三、做好事中控制,做到边做便算,不断调整,切实控制住成本,要编制出技术先进、 工艺合理、组织精干的施工方案,均衡安排各个分项工程的进度。 四、事后控制,事后清算,以做后效,做好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工程竣工后,要做好 竣工总成本结算,写出完整的总结报告。 五、综合考虑质量、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财务成本和管理成 本。 3、EPC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研究王瑞清,天津大学,2010年05月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EPC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有效开展EPC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 文章结合某公司在非洲某国EPC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了管道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方法: 通过对项目工作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工程项目的资源需求和预计投入,以此确立合

第四章-钛合金的相变及热处理

第四章-钛合金的相变及热处理

第4章钛合金的相变及热处理 可以利用钛合金相变诱发的超塑性进行钛合金的固态焊接,接头强度接近基体强度。 4.1 同素异晶转变 1.高纯钛的β相变点为88 2.5℃,对成分十分敏感。在882.5℃发生同素异晶转变:α(密排六方)→β(体心立方),α相与β相完全符合布拉格的取向关系。 2.扫描电镜的取向成像附件技术(Orientation-Imaging Microscopy , OIM) 3.α/β界面相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相,不稳定,在受热情况下发生明显变化,严重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 4.纯钛的β→α转变的过程容易进行,相变是以扩散方式完成的,相变阻力和所需要的过冷度均很小。冷却速度大于每秒200℃时,以无扩散发生马氏体转变,试样表面出现浮凸,显微组织中出现针状α′。转变温度会随所含合金元素的性质和数量的不同而不同。 5.钛和钛合金的同素异晶转变具有下列特点: (1)新相和母相存在严格的取向关系 (2)由于β相中原子扩散系数大,钛合金的加热温度超过相变点后,β相长大倾向特别大,极易形成粗大晶粒。 (3)钛及钛合金在β相区加热造成的粗大晶粒,不像铁那样,利用同素异晶转变进行重结晶使晶粒细化。钛及钛合金只有经过适当的形变再结晶消除粗晶组织。 4.2 β相在冷却时的转变 冷却速度在410℃/s以上时,只发生马氏体转变;冷速在410~20℃/s时,发生块状转变;冷却继续降低,将以扩散型转变为主。 1.β相在快冷过程中的转变 钛合金自高温快速冷却时,视合金成分不同,β相可以转变成马氏体α′或α"、ω或过冷β等亚稳定相。 (1)马氏体相变 ①在快速冷却过程中,由于β相析出α相的过程来不及进行,但是β相的晶体结构,不易为冷却所抑制,仍然发生了改变。这种原始β相的成分未发生变化,但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的过饱和固溶体是马氏体。 ②如果合金的溶度高,马氏体转变点M S降低至室温一下,β相将被冻结到室温,这种β相称过冷β相或残留β相。 ③若β相稳定元素含量少,转变阻力小,β相由体心立方晶格直接转变为密排六方晶格,这种具有六方晶格的过饱和固溶体称六方马氏体,以α′表示。 ④若β相稳定元素含量高,晶格转变阻力大,不能直接转变为六方晶格,只能转变为斜方晶格,这种具有斜方晶格的马氏体称斜方马氏体,以α′′表示。 ⑤马氏体相变是一个切变相变,在转变时,β相中的原子作集体的、有规律的进程迁移,迁移距离较大时形成六方α′相,迁移距离较小时形成斜方α′′相。 ⑥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 S ;马氏体相变终了温度M f 。 ⑦钛合金中加入Al、Sn、Zr将扩大α相区,使β相变点升高;V、Mo、Mn、Fe、Cr、Cu、Si将缩小α相区(扩大β相区),使β相变点降低。 ⑧β相中原子扩散系数很大,钛合金的加热温度一旦超过β相变点,β相将快速长大成粗晶组织,即β脆性,故钛合金淬火的加热温度一般均低于其β相变点。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养现状及启示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养现状及启 示 一、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通过历史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对本民族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民族的标记。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正确对待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过多地渗透西方文化而忽略了母语文化,导致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针对学生对本族文化缺乏自信和对外来文化盲目膜拜等现象,在英语教学当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以西安新建本科院校为对象,从大学英语教学出发,调查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养现状及其不足,以期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平台,探索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联盟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自信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星发放问卷,调查西安新建本科高校在校大学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养现状。问卷共包

含15个题,第1~14题为封闭式问题,第15题为開放式问题,问题主要包括大学生英语学习、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态度、英语课堂中外国文化的渗透以及文化自信培养的建议等方面。此次共回收有效问卷386份,调查结果如下:有关大学生英语学习和对中国文化兴趣的问题结果显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注重语言与文化知识的双重吸收,%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不足以应对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还有%的学生对此持不确定态度。以上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语言学习应包含语言和文化学习,而且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应该包含目的语文化知识,还应该包含母语文化知识的摄入。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占%,较有兴趣的学生占%,说明很有必要在课堂中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关大学英语课堂和教材中涉及中西方文化知识的问题结果显示,%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中总是涉及外国文化知识,%的学生认为经常涉及;%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有时涉及中国文化,%的学生认为很少涉及。这说明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注重外国文化知识的教学而缺少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涉及。%的学生同意外语教材中含有足够的西方文化知识;%的学生不同意外语教材中含有足够的中国文化知识。这说明在大学英语教材中更多涉及的是外国文化知识而非中国文化知识。

项目管理文献综述

------------------------------------------------------------------------------------------------------------------------------- ------------- 关于项目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一、引言 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最好地达到项目的目标,识别、分配、应对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的科学与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可以被认为是使潜在机会或回报最大化、使潜在风险最小化。 二、风险管理理论国内外研究 1.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风险管理作为系统科学产生于本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比较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源于美国。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首先倡导风险管理,其后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探讨和研究风险管理问题,但在这段时间内,风险管理的内容和范围都是十分狭窄的。1955至1964年,诞生了现代学术性和职业化的风险管理,此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业化、风险管理己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70年代中期风险管理方面的课程及论著数量大增,全美大多数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普遍开设风险管理课程,RIMS开始建立欧洲及亚洲风险管理团体之间的联系,这导致全球性的风险管理专业联合体的形成,风险管理开始进入全球化阶段。在西方发达国家,各企业中都相继建立了风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风险的分析和处理方面的工作。美国还成立了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和RIMS等专门研究工商企业风险管理的学术团体。1983年在RIMS 年会上,各国专家学者经过广泛深入的讨论,通过了“危险性风险管理101准则”,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1986年10月在新加坡召开的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表明:风险管理已经走向全球,成为全球范围的国际性运动。 ---------------------------------------------------------精品文档---------------------------------------------------------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合成(合成化学报告)解析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合成 摘要:催化剂可以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如金属配合物、有机金属配合物在最近几十年内受到催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新的均相催化体系的应用使得一些新的生产工艺应运而生。这些工艺操作条件温和,选择性高。然而,在大规模生产中均相催化剂存在着难回收、不稳定、有腐蚀性的缺点。大多数的多相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才能较好地发挥催化作用,并且其选择性、活性较弱。因此,人们开始设想通过高分子负载的方法转化均相催化剂使之兼具二者的优点。本文主要介绍高分子金属催化剂的合成、高分子效应及其应用。 关键词:催化剂;配合物;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效应 1、简介 近几十年来,均相催化剂由于其较高的催化活性受到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重视与应用,但均相反应的催化剂一般来说存在价格昂贵、易流失、较难回收操作等缺点;另一方面,均相催化剂往往要使用重金属离子,这样既会对产物和反应后处理过程造成污染,又使得反应的催化剂难于回收,导致均相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和工业上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多相催化剂虽然回收简单,但是,机理研究比价复杂,选择性和活性较低。因此寻找能够重复使用且回收操作简单的催化剂成为有机催化反应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1963年,Merrifield和Letstinger等人[1, 2]首次将聚苯乙烯引入到多肽和低聚糖的合成中,开创了高分子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的先例。近年来,高分子负载型催化剂得到了迅猛发展。高分子催化剂集合了多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的优点[3]。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立体选择性、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能,并且后处理简单,在反应完成后可方便地借助固-液分离方法将高分子催化剂与反应体系中其他组分分离、再生和重复使用,可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4]。杨小暾与江英彦[3]指出,若将多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视为第一代、第二代催化剂,那么高分子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就是第三代催化剂。 研究表明高分子不仅是负载金属催化剂的惰性载体,而且还可以对催化剂的活性中心进行修饰,并使催化剂的结构发生变化,形成通常在小分子配合物中很难看到的特殊结构,从而影响催化剂的催化反应过程,即同种金属使用不同的载体所得到的化剂其催化活性可能相差很大。此为高分子的基体效应。本文主要介绍高分子金属催化剂的合成、

投资者情绪、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

投资者情绪、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数据,研究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管理者过度自信在这一影响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也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投资者情绪在对企业投资产生直接正向影响的同时,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塑造管理者过度自信间接影响企业投资的。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使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敏感性增加。 关键词:投资者情绪;管理者过度自信;中介效应;投资行为 一、引言 在公司财务管理活动中,企业投资是其长期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因和未来竞争力增长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企业融资决策和股利决策,并以此影响企业的经营风险、利润增长以及资本市场对企业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的评价。现今关于投资理论的主流思想是由Tobin首先提出,并经Hayashi完善的著名Q理论和融资约束理论〔1〕,投资理论的发展极大提高了企业管理者进行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然而,传统企业财务研究存在一个假设前提:投资者和管理者都是理性主体,他们都进行理性预期、决策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是历次经济危机发生表明,现实经济中人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并不能保证完全理性,人在认知和做出决策时往往会产生各种心理偏差,并且这种偏差在资本市场中广泛和长期存在,有时可能会主导整个市场,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2〕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把心理学、社会行为学应用于企业财务研究中,特别关注行为主体心理变化对企业投资产生的实质性影响。现代投资理论也从传统期望效用理论过渡到前景理论。然而,作为行为金融的热点研究话题,现有文献关于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研究都是基于投资者非理性而管理者理性假设开展的,忽视了现实市场中投资者和管理者有限理性共存这一事实。〔3〕把投资者和管理者有限理性纳入同一框架考察是行为公司财务理论发展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也是进一步理解投资者和管理者行为、完善企业投资决策机制和企业管理机制、探讨金融市场对企业投资影响的渠道和机制的前提。那么,投资者情绪和管理者情绪是怎样共同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管理者情绪又是怎样形成以及在整个影响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都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探讨。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管理者非理性行为背后的动机和企业投资决策的选择机制,还有助于管窥投资者情绪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情绪的"塑造",进一步深刻理解管理者过度自信在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机制。

大学生文化自觉研究综述

摘要:“文化自觉”问题的提出始于20世纪中期,但直到20世纪末学者们才开始关注和重视该问题,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丰富,研究范围和视角的不断扩大,学界在该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是对我国大学生群体关于“文化自觉”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归纳叙述,希望能给此后研究该课题的学者们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文能唤起当代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挽救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危机。 关键词:文化自觉;大学生;传统文化 对大学生文化自觉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梳理,文化自觉的内涵问题,当代研究大学生文化自觉的主要视角以及研究展望。 一、何谓“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一词最早的提出者并不是费孝通先生,而是晏阳初,见诸于1937年他发表的一篇名为《10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的文章,他提出了民族自觉与文化自觉两个概念,将其视为乡村建设运动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晏阳初此后对文化自觉概念并未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直到1986年,许苏民先生开始着手对文化自觉问题的研究,他提出了关于近代文化自觉的三大问题,分别为近代启蒙者对传统的超越与参照系的确定;从释义学角度分析近代启蒙者能否正确理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应该以何种态度看待西方学者对东方的文化探寻。 而费孝通先生是在1997年的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才正式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他指出,“文化自觉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①费老比晏阳初对此概念的使用晚了整整60年,他提出此概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针对当时改革开放环境下人们对外域文化的一种不正确态度――仰视或俯视。身为社会学家、民族学家的费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极其富有针对性和时代性的。他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②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要对自身文明进行反思,这样才利于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并且达到和谐相处,世界上不仅仅有华夏文明,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种族的文明,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海纳百川”的姿态,才能达到“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美好境界。这无疑不体现了费老汪洋博大的人文情怀。 汤一介认为,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要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源,特色,历史以及发展趋势,同时也要具有“问题意识”,预见自身社会将会出现的困难与问题,抓住这些问题并深入探讨它们,从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这样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持续不断的发展下去。他将“文化自觉”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之后,对文化自觉问题的研究迅速升温,其中关于大学生文化自觉的问题更是成为了研究热点。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是因为全球化时代迫切的发展需要,更是缘于其与中国实际的密切联系,它属于“中国问题”的范畴。学界当前关于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涵问题研究不存在大的分歧。伊宁认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包含三层基本含义:一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二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自觉,充分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长处,去粗取精,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三是对整个人类文化的自觉,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没有哪家文化更比另一家文化更好或者不好,要坚持“和而不同”,即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③ 二、当代对大学生“文化自觉”研究的主要视角 虽然早在二十世纪中期我国就有学者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但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科研水平,并未对这一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直到二十世纪末,这一概念

项目管理文献综述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项目管理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1 课题背景与意义 移动信息化,是指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构成的综合通信平台基础上,通过掌上终端、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等多平台的信息交互沟通,实现管理、业务、以及服务的移动化、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适时可得、电子互动的全方位管理与服务。 从通俗的概念来讲,移动信息化就是要在手机、PDA等掌上终端,以电信、互联网通讯技术融合的方式,实现政府、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最终达到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随身的移动化信息工作的目的。在移动信息化实施之下,目前政府和企业在电脑上应用的各种信息化软件体系,如办公信息化软件、ERP软件、CRM软件、物流管理软件、进销存软件,以及各行业特定的行业软件(如警务联网系统、统计局统计系统等等),都可以移植到手机终端使用。手机变身为一台移动化的电脑,既能在手机与手机端进行信息化工作联动,也能够与原有的电脑端信息化体系保持互联互通。随着手机成为信息化网络中的移动载体,移动信息化将让现在需要固定场所、固定布局的企业和政府信息化建设模式变得更加灵活方便,满足政府和企业在出差、外出、休假,或是某些突发性事件时,与单位信息体系的全方位顺畅沟通。 2 移动信息化现状 变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到2007年底,中国包括小灵通在内的移动终端用户数已经超过6亿户,占世界30亿移动终端用户的五分之一,中国手机网民数与2006年相比增长167%,有28.9%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为移动信息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移动信息化市场销售额达到147亿元人民币,与2006年增长速度达到31.3%。增长的动力来自于移动政务和移动商务应用的高速发展。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丰富的移动应用基础上,2008年中国移动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达到193亿。 基于对移动信息化市场的良好预期,目前通信行业和IT行业的各大巨头均已开始着力部署相关的技术产品和市场动作,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微软、英特尔等底层资源提供商,IBM、惠普等IT集成商,诺基亚、

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动因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兼并与收购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从19 世纪末至今,西方国家已经历了六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动因是促成并购行为的发端,可以解释为诱发企业并购行为的因素。国外学者对于企业并购动因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并购动因理论。 一是协同效应理论。Ansoff ( 1965 )最早提出协同效应理论,即指并购双方资产、能力等方面的互补或协同从而提高公司业绩和创造价值,使合并后公司的整体业绩大于合并前各自原有业绩的总和。Berkovitch和Narayana(1993)也将企业并购动因归结为协同效应或效率,并分析该动因对合并后企业收益的影响。Sirower ( 1997) 认为如果并购后的业绩改进已经被市场预期,那么该预期将以并购溢价的形式体现出来,并归集到目标公司股东手中。Hagcdoom、Duysters(2000)在对计算机行业的并购研究中证明,在经营战略和组织结构上相近的两个公司合并有利于发挥双方技术协同效应,促进技术资源的重新配置。 协同效应理论包括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以及管理协同效应。 经营协同效应假定存在着规模经济,合并后可以对企业规模进行扩充和调整,达到最佳规模经济,使相关业务单元的成本降低。Stigler(1950)认为公司间的并购可以减少竞争者,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加对市场的控制能力,从而导致市场垄断。即使不能形成垄断,也可以由于并购扩大的规模效应构成潜在进入者的市场进入壁垒。Meeks(1997)将并购的动因归结为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和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财务协同效应是指企业控股权的更迭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方面的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和证券交易而产生的。此外,合并后企业将外部融资转化为内部融资,融资风险与成本下降。Hannah和Kay(1977)认为税收制度有时会鼓励企业参与并购,其一是营业亏损和税收抵免的延续,通过将利润向亏损企业转移,实现合法避税。其二是利用资本利得代替一般收入。使成熟企业的现金流量或应税收入转化为成长企业的财务费用支出。其三是营业税减免,通过纵向一体化,企业将不用在中间阶段支付营业税,这也成为企业开展并购的动因之一。Weston 等(1998) 认为通过并购可以增大资产,扩大折旧额。 管理协同效应是指合并后,收购公司将更优秀的管理技能注入目标公司,从而将目标公司的非管理性组织资本与并购公司过剩的管理资本有机组合在一起,以提升目标公司的绩效。Joshua Porter(2010)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协同动机对澳大利亚的大部分收购现象具有显著的解释作用。 二是战略动机理论。Poter(1980)认为企业并购战略动机在于通过并购活动实现多样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并且还可以获得目标企业的现成资源,保证关键资源的投入,降低外部的不确定性。Yip(1982)认为企业通过对行业内目标企业的并购,获得其生产能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或消除技术壁垒、产业进入政策壁垒等,实现有效的扩行业或跨国进入。Alexander(1986)认为企业并购战略动机可以通过获取目标公司的技术优势或知识资本来实现成长。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黄坤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文化建设为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与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同步同向、向上向好,取得了全面深刻的巨大成就,发生了具有历史性的深刻变革。日前,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黄坤明就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如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谋篇布局的? 黄坤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政治高度,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担当,系统规划和全面铺开了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都对文化建设作出重大部署,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深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多次研究文化建设重

大问题。党中央先后印发一系列重要文件,对文化建设作出全面安排、提出明确要求,形成了全面系统、科学完整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框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倾注巨大心血,亲自谋划指导推动,先后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席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会见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先进代表、中国记协第九次理事会代表、全国文明家庭先进代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建设中具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战略思考和科学把握,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记者:您对过去五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何总体评价? 黄坤明:五年来,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着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文化的自信建设自信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崭新局面。

项目管理论文选题参考

项目管理论文选题参考

公路工程承包动态联盟的运作模式研究 002 项目管理在中国IT外包服务企业的应用研究 003 建设项目设计管理及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方法研究 004 建筑施工项目KPI安全绩效管理体系 005 在网络联盟制造中实施项目管理的研究 006 政府工程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007 建设工程合理最低价中标法的理论研究 008 工程量清单投标计价及其计算机辅助系

统研究 009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010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新模式:项目代建制研究 011 最低价中标法探讨 012 对工程招标投标程序管理的分析和研究013 企业内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索 014 施工项目工程进度—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015 设计阶段项目进度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及控制 016 国际工程风险系统化分析与研究 017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与探讨 018 国际承包工程投标估价与报价研究 019 施工总承包商投标报价决策机制的研究020 基于并行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研究 021 项目风险管理及其在赵各庄矿业公司综采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022 大型工程项目风险评价及管理研究

023 咨询工程师对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费用变动管理研究 024 工程项目招标评标方法研究 025 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策略和方法研究 026 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采购投标报价研究 027 施工索赔原因分析及基本处理原则研究 028 基于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029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030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 031 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技术的投标前期决策研究 032 项目管理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应用研究 033 专业外贸公司业务流程设计及项目管理研究 034 工程量清单计价评标办法探讨 035 工程项目管理代理行业化发展研究 036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电力项目施工评标中的应用研究

络合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机理

络合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机理 1 基本知识 络合催化剂,是指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对反应物起络合作用,并且使之在配位空间进行催化的过程。 催化剂可以是溶解状态,也可以是固态;可以是普通化合物,也可以是络合物,包括均相络合催化和非均相络合催化。 络合催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活性中心与反应体系,始终保持着化学结合(配位络合)。能够通过在配位空间内的空间效应和电子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对其过程、速率和产物分布等,起选择性调变作用。故络合催化又称为配位催化。 络合催化已广泛地用于工业生产。有名的实例有: ①Wacker工艺过程: C2H4 + O2 CH3?CHO C2H4 + O2 + CH3?COOH CH3?COO C2H4 + H2O R?CH? (CHO) ?CH3R?CH2?CH2?CH② 0X0 工艺过程: R?CH=CH2 + CO/H2 催化剂:HCo(CO)4 , 150 °C, 250X 105Pa;RhCI(CO)(PPh3)2 , 100 C, 15X 105Pa ③Monsanto甲醇羰化工艺过程: CH3OH + CO CH3?COOH 催化剂:RhCI(CO)(PPh3)2/CH3I 从以上的几例可以清楚地看到,络合催化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温度一般在100~200 C左右,反应压 力为常压到20X105Pa上下。反应分子体系都涉及一些小分子的活化,如CO、H2、O2、C2H4、C3H6等,便于研究反应机理。主要的缺点是均相催化剂回收不易,因此均相催化剂的固相化,是催化科学领域较重要的课题之一。 2 过渡金属离子的化学键合 (1 )络合催化中重要的过渡金属离子与络合物 过渡金属元素(T.M.)的价电子层有5个(n - 1)d,1个ns和3个np,共有9个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容易组成d、s、p 杂化轨道。这些杂化轨道可以与配体以配键的方式结合而形成络合物。凡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孤对电子或n键的分子或离子都可以作配体。过渡金属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能生成多种类型的络合物,其催化活性都与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的化学特性有关,也就是和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的电子结构、成键结构有关。同一类催化剂,有时既可在溶液中起均相催化作用,也可以使之成为固体催化剂在多相催化中起作用。 空的(n - 1)d轨道,可以与配体L(CO、C2H4…等)形成配键(M?:L),可以与H、R-①-基形成M-H、M-C型b键,具有这种键的中间物的生成与分解对络合催化十分重要。由于(n - 1)d轨道或nd外轨道参与 成键,故T.M.可以有不同的配位数和价态,且容易改变,这对络合催化的循环十分重要。 大体趋势是:①可溶性的Rh、lr、Ru、Co的络合物对单烯烃的加氢特别重要;②可溶性的Rh、Co 的络合物对低分子烯烃的羰基合成最重要;③Ni络合物对于共轭烯烃的齐聚较重要;④ Ti、V、Cr络合物 催化剂适合于a烯烃的齐聚和聚合;⑤第VHI族T.M.元素的络合催化剂适合于烯烃的齐聚。这些可作为研 究开发工作的参考。 (2)配位键合与络合活化各种不同的配体与T.M.相互作用时,根据各自的电子结构特征形成不同的配位键合,配位体本身得到活化, 具有孤对电子的中性分子与金属相互作用时,利用自身的孤对电子与金属形成给予型配位键,记之为L- M,如:NH3、H2就是。给予电子对的L:称为L碱,接受电子对的M称为L酸。M要求具有空的d或p空轨道。 H?, R?等自由基配体,与T.M.相互作用,形成电子配对型b键,记以L-M。金属利用半填充的d、p轨道电 子,转移到L 并与L 键合,自身得到氧化。 带负电荷的离子配位体,如C-、Br- OH -等,具有一对以上的非键电子对,可以分别与T.M.的2个 空d或p轨道作用,形成一个b键和一个n键。这类配位体称为n-给予配位体,形成o- n键合。具有重键的配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