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中“过度自信”问题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中“过度自信”问题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中“过度自信”问题文献综述

2019年第1期总第133期

No.1,2019

General,No.133福 建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Fujian Radio & TV University

·23·

行为金融学中“过度自信”问题文献综述

摘 要:在金融市场中,“过度自信”指的是投资者因为乐观主义而产生的认知偏差,从而在市场中形成非理性的交易行为。现基于“过度自信”的产生背景和意义,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观点,提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展望“过度自信”未来研究值得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者;过度自信;过度交易;市场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46(2019)01-0023-03

一、行为金融学中“过度自信”的涵义

在心理学领域,起初,Svenson和Weinstein 指出“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是指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后来,Mahajan和于窈、李纾都认为它是指人们的一种过高估计某一时间发生概率的行为,属于一种校准偏差(mis-calibration)。在金融市场中,过度自信是投资者由于乐观主义(optimism)而对股票市场产生乐观态度,从而在投资活动中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进而产生过度交易的现象。此外,Bengtssona指出大部分金融模型通过投资者对风险资产信息分布持有错误的离散程度和平均值来定义过度自信:一是投资者低估风险资产信息分布的离散程度;二是投资者高估风险资产信息分布的平均值;三是两种方式的综合。

二、“过度自信”问题产生的背景

以“有效市场假说”(EMH)为核心的经典金融学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为主流证券市场所接受,然而随着波动性之谜(the volatility puzzle)、交易量之谜(volume puzzle)等异常现象的产生,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说不再能完全适用于金融市场了,以“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和“套利限制”(arbitrage restrictions)为基础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就此建立。作为“有限”理论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一,“过度自信”为一些经典金融学理论无法解释的一些异常现象给出了答案,如波动性之谜、交易量之谜、长期反转等等。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金融市场,部分投资者过度自信引起的过度交易和事后聪明的现象也被证实。因此,和Thaler和De Bondt曾指出“过度自信”是评价心理学(Judgment psychology)中最有意义的发现。

三、研究过度自信问题的意义

虽然自产生以来,行为金融学理论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框架,但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复杂化、多元化,行为金融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关于“过度自信”的理论研究和模型也在不断建立,以阐述和解决过度自信引起的一系列金融行为和异常现象。过度自信会引起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许多非理性行为,如Wang,F Albert提出过度自信会引起投资者过度交易且降低投资收益。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发展速度快,更是表现出与经典金融学理论不完全相符的景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有国内学者提出新的关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和模型,其中不乏对“过度自信”现象的研究成果,如杨春鹏和吴冲锋提出“过度

黄文波

(天津大学,天津南开,300071)

收稿日期:2018-11-10

作者简介:黄文波,女,福建寿宁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学生。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 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 莱布森(DavidLaibson),从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 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 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 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莫斯 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第一文库网德 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 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 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安徽大学08金融刘秀达学号:I00814009 导言:在传统的经典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是所有理论的基石。在这一假设下的投资者具有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的特点。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金融市场上存在着投资者行为“异常”与价格偏离现象,这些现象无法用理性人假说和已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被称为“异象”,如“股利之谜”、“股权溢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周末效应”等等。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成为了学术界的关注点,并开始动摇经典金融理论的权威地位。基于此,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并总结目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行为金融,投资者,偏好 一、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行为金融学, 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是运用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式来分析金融活动中人们决策行为的一门新兴学科。 行为金融学以真实市场中普通的正常的投资者为理论基石代替经典金融理 论的理性人原则,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投资者不是完美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由于投资者在信息处理时存在认知偏差, 因而他们对市场的未来不可能做出无偏差估计;第二,投资者不具有同质期望性。投资者由于个体认知方式及情感判断的不同, 导致偏好与行为方式不同,因而对未来的估计也有所不同;第三, 投资者不是风险回避型的,而是损失回避型的。投资者面临确定性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回避,而面临确定性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追求;第四,投资者在不同选择环境下,面对不同资产的效用判断是不一致的,其风险偏好倾向于多样化,并且随着选择的框架的改变而改变。总之,投资者风险偏好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理性预设。 (一)行为金融学有关投资者偏好的理论 1、期望理论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进行决策时,由于受个人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其投资行为并非完美预期, 风险态度和行为模式经常会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最 优模式, 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可变性。包括决策参考点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者损失规避两点。前者主要强调投资者主要通过收益和损失的比较而不是最终的财富状态来制定决策;后者有确定性效应和反射效应,即人们在面临收益时是厌恶风险的,而在面对损失时又是冒险家。 2、认知偏差理论 认知偏差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利用经验法则进行决策判断时所产生的错误。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由于时间和认知资源的限制,人们不能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进行最优分析,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投资判断。由此产生启发式认知偏差和框架依赖。启发式偏差是指人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往往想寻找捷径来解决问题,并依靠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进行推理并制定决策;框架依赖是指个人会因情景或问题表达的不同而对同一组选项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序列,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金融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金融结构这个概念首先由戈德史密斯(Raymond W.Goldsmith)提出,他指出金融结构是一个国家金融的上层结构,金融发展(Finance Development)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自戈德史密斯提出这些重要论断以来,有关金融结构的研究就受到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广泛重视,甚至成为世界国金融战略调整的重大议题。 金融结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概念,表现为世界不同国家拥有各不相同的金融结构模式,以及同一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的金融结构模式。近些年,经过无数学者的研究和探索,这些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金融和法律主导型”以及“金融服务主导型”这四大类型的金融结构模式。以下我将主要从第三种“金融和法律”(即LLSV学派)探讨金融结构的观点。 在大多数学者们进行金融结构到底是银行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激烈大讨论的时候,也有部分学者产生了新的想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LLSV学派的金融和法律理论。La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和Vishny(以下简称LLSV)等学者没有掉入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的定义案臼,而是独辟蹊径,率先抓住一国法律体系的渊源与该国金融结构形成与演进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法律制度对市场投资者和银行债权人保护程度不同等角度展开研究,并以此作为变量解释不同类型金融体系形因,将金融结构的差异,归结为各国法律制度的异同。 LLSV认为一国的法律制度影响和制约了本国的金融结构,不同法律制度产生不同的投资者保护程度,一国的金融结构主导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该国法律所赋予的债权人和股东的权利差异,以及执行这种权利的力度差异。LLSV对49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和金融体系进行了实证经验,认为具有普通法系的国家更倾向于对市场投资者的保护,更重视中小股东的权利,大公司股权分散化结构趋势明显,因而更容易发展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成文法传统的国家则较为强调银行债权人的权利,由于相对缺乏对市场投资者的保护而最终发展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从法律渊源的差异、对市场投资人的法律保护力度与执行力度来看,习惯法对市场投资者保护最强,而法国民法系国家最弱,德国民法系国家居中。 同时LLSV(2000)指出:法律(包括立法和执法)是保护外部投资者不受内部人剥削的关键机制,法律保护制度既决定了控制权私利的高低,也决定了外部融资机会的大小。因为任何理性的投资者在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极端情况下,为避免内部人攫取公司利润,都不会给公司提供融资,金融市场化的进程难以深化。随着法律保护制度的逐步完善,法律制度对内部人的剥削行为的约束也逐渐升级,致使其剥削成本增大,控制权私利锐减.剥削手段趋于无效,内部人对外部投资者的剥削将越来越困难,企业融资的外部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公

数学界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全国数学文化论坛会议综述

#学术信息# 数学界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全国数学文化论坛会议综述 由中国数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河北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数学文化论坛暨中国数学会通讯编委会扩大会议0于10月21-24日在石家庄召开。组委会主任、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邓明立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河北师范大学校长蒋春澜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国内外41家单位的79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5中国数学会通讯6和5数学文化6杂志的编委、国内外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及出版社的同仁。著名数学家、中科院严加安院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项武义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0李尚志教授、南开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0顾沛教授等知名学者相继做了大会报告,深入探讨了数学文化理论研究及传播进展。 一、数学文化教育实践 数学文化昌盛的地域数学教育会显得生机勃勃,同时这些地域在优秀的数学文化熏陶下往往会涌现一些杰出的科学家。揭示数学的人文性与哲学式的思维,是数学教育者的双重任务。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严加安院士非常重视数学教育工作,以行动支持并推动了我国数学文化工作的开展。他在报告中强调,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生人文素质全面发展是大学教育重中之重的任务。 数学文化课的精髓是传授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与数学精神的有机融合,是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这是顾沛教授开设十年5数学文化6课程的积淀与凝练。顾沛教授指出,数学文化不能单独地、空洞地传播,必定要以恰当的数学知识或者数学事件为载体,但应主要着眼于以此为载体传播数学的思想、精神。/数学的美,在于数学思想深刻之美0。 将数学与诗歌、故事、武侠等人文素材结合起来,通过生动而典型的例子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李尚志教授报告引人入胜的地方。他强调,数学文化类课程的核心,是让听众体会到数学是怎样通过解决现实世界和人类的思维中的一些重要且饶有兴趣的问题而发明、建立起来的。李尚志教授的5数学大观6课程和顾沛教授的5数学文化6课程是今年列入/教育部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0中仅有的两门数学类课程(共103部)。 华中农业大学邹庭荣教授、河北广播电视大学胡晶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王丽霞博士等代表做了关于课程建设的报告,介绍了各自单位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情况和经验。 二、数学文化案例发掘 中国学者对于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认识之深,开设该类课程的院校数量之多,相关教材和其他出版物的数量之大,数学文化的教育传播之广,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这得益于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强调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同时这也为数学文化案例研究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丰沛的动力和源泉。 项武义先生的报告/千古之谜与几何、天文、物理两千年0穿越时空,以科学人物的工作接力为脉络,融汇数学、天文、物理知识,生动地展现了数理分析,几何对天文研究的巨大作用,以及数学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影响,堪称数学文化案例研究的典范。 /所谓天才)))一个中年和三个青年的故事0,描绘了代数方程理论三百年的历史画卷。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西北大学曲安京教授,从四个人的故事中揭示出方程可解性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华东师范大学汪晓勤教授的报告妙语连珠,给出了/跨越时空0、/昔非今比0、/牛刀小试0、/史海拾贝0、/追求自然0、/创造动机0个性命名的案例。并在另外三个报告部分/一条进路、一缕书香、一种视角0,表达了他对数学文化和数学教学的理解。 三、数学文化理论探索 数学文化,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数学研究领域里兴起的新热点,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数学家、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群体的高度重视,相继开展了多项研究和活动,相关著述也非常丰富。目前我们正处在繁荣的数学文化多样性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观念都可以主张和呈现出来。但是文化的根本价值和功能在于引领而不是迎合,要鉴别什么才是先进文化,要以主流引领多元。我们需要通过理论创新来带动 121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 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 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 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 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莱布森(DavidLaibson),从 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 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 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 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 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 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 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 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 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的在一生中对开 支和储蓄统筹安排,而是从年轻到老年都负债。 3.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行为经济学为基础 的行为金融学从广泛的社会学视角研究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认为人性行为中潜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养现状及启示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养现状及启 示 一、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通过历史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对本民族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民族的标记。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正确对待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过多地渗透西方文化而忽略了母语文化,导致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针对学生对本族文化缺乏自信和对外来文化盲目膜拜等现象,在英语教学当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以西安新建本科院校为对象,从大学英语教学出发,调查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养现状及其不足,以期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平台,探索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联盟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自信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星发放问卷,调查西安新建本科高校在校大学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养现状。问卷共包

含15个题,第1~14题为封闭式问题,第15题为開放式问题,问题主要包括大学生英语学习、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态度、英语课堂中外国文化的渗透以及文化自信培养的建议等方面。此次共回收有效问卷386份,调查结果如下:有关大学生英语学习和对中国文化兴趣的问题结果显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注重语言与文化知识的双重吸收,%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不足以应对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还有%的学生对此持不确定态度。以上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语言学习应包含语言和文化学习,而且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应该包含目的语文化知识,还应该包含母语文化知识的摄入。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占%,较有兴趣的学生占%,说明很有必要在课堂中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关大学英语课堂和教材中涉及中西方文化知识的问题结果显示,%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中总是涉及外国文化知识,%的学生认为经常涉及;%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有时涉及中国文化,%的学生认为很少涉及。这说明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注重外国文化知识的教学而缺少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涉及。%的学生同意外语教材中含有足够的西方文化知识;%的学生不同意外语教材中含有足够的中国文化知识。这说明在大学英语教材中更多涉及的是外国文化知识而非中国文化知识。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以 及展望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1、 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目前经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新兴学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假设等,强调了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事实,并且这种非理性是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真实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来分析其投资规律以及市场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金融市场。 中国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学者也在逐步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7-2016这十年间中国在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对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对未来的情况提出展望。 2、 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1. 样本来源 本文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库,因为该文库入选的刊物是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有较强的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水平的代表性。 过程中以篇名或关键词为“行为金融”作为检索项,查询范围从2007-2016这十年的相关文章,经过逐一排查后,选定208篇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作为定性分析样本(不选取更早期文章是因为更早期的文章对于中国行为金融发展现状参考价值较小,故不收录。)经过检索以及查验排除经济学领域外的文章,共得到208篇相关文献该208篇相关文献即本文的定性分析样本。宏观上定量把握中国行为金融发展趋势采用从1998年引入行为金融开始到2016年的全部424条经济学类检索结果作为定量分析样本。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样本的统计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行为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行为金融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 3、 我国行为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1998年引入开始到2016年期间,就行为金融文章发表数来看,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热门程度呈先上升下降趋势,虽然从1998年中国引入行为金融学开始,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逐年提升,但就200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一种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一个小幅的提升,但在今年(虽然今年还未结束,但按照已发表的5篇计算,今年已过去5/6,所以预计为6篇)情况仍较为低迷,具体见下图表1: 1 由图可见中国学者目前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在2006年后开始出现逐渐下滑,也表明了这一领域目前在中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以及更多此方面的研究分析 4、 研究内容统计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和方向,笔者对2007-2016十年间的208篇样本进行了逐一归类与整理,并进行了分类统计,由于其中部分文章有领域交叉,并且领域交叉文章,笔者将计入交叉领域双方,所以最终文章总数会大于208,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2: 表2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总计 综述及评介775132312132 基本理论研究 5444231528 (个人行为/集体 行为/有效市场假 说等) 公司金融中的应 52314427230 用 证券市场的应用14179787143272 房地产市场的应 2114 用 商业银行的应用

金融学2013年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报告 班级:09经济学(2)班学号:Xc09580217 姓名:金芳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而居民消费对于我国GDP新增份额的贡献率逐年下降,日趋严重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健康发张的障碍。我国必须改变过度依靠进出口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局面,积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很多,目前对我国来说,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全是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下,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已引起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只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且进行归纳与总结,得出现有的理论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才能展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二、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理论分析 (一)国外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理论分析 Gormley,Liu,Zhou(2010)认为,若政府没有提供一系列安全网,如失业、工伤、养老保险、社会救济以及其他社会保障,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为了未来的生活有所保障,最为理智的做法就是尽量缩减当前消费、增加未来储蓄。 Kotilikoff(1979)利用生命周期函数,在分析部分均衡和总体均衡时发现,退休效应只是对社会保障在资本存量上的替代效应部分抵消了,因此社会保障会增加居民储蓄,降低消费。 Barro(1978)的代际转移支付理论,认为生命周期家会所理论撕裂了各代人之间的联系,他的理论以储蓄为中介变量,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有可能内个人代际转移支付所补偿,因此不部分抵消挤出效应,如果每个人都有着相同的偏好、禀赋、工作岗位,并且都缴纳相同的税金和社会保障费用,那么人们对退休年龄的选择就不会因为社会保障的引入而产生变化。在这种情况,若存在遗产动机,那么社会保障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效应即为零。 (二)国内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理论分析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增强,很多学者倾向于预防性储蓄理论来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臧旭恒、裴春霞(2004)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现状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现状: 摘要:由于理性经济人假设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行为存在着偏差,现代金融学无法对金融市场上的一系列“异象”进行充分的解释。行为金融学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投资者的实际行为进行研究,解释了金融市场上的这些“异象”。众多国内外学者结合与投资者偏好、信念以及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对投资者实际投资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的一些非理性行为。进一步加强金融学与心理学的密切合作,将有助于更快的推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更加准确、系统的解释金融市场上的非理性行为,来为投资者决策进行服务。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前后,关于股票市场的一系列研究和实证发现了一些与理性人假设不符的异常现象,如人们会过早的卖掉盈利的股票而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面对这些异常现象,诸多学者对于完全理性人的假设提出了质疑,通过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研究金融市场上的这些异象得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行为金融学这个学科也逐渐随之出现。Thaler 将行为金融学称之为一种“开放性思维的金融学科”,因为它承认一些经济金融机构、个人存在非完全理性行为的可能性。大多数情况下,行为金融学是将心理学应用到金融行为者的身上。金融学的倡导者坚持认为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人,而只是普通人。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是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真实行为,揭示了投资者的非理性和竞争市场中人的易犯错性[1]。 尽管这种对于理性的背离是随机的,但也是系统的。Shleifer 指出投资者对于经济理性的背离是高度普遍和系统的[2]。很长一段时间前,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了人们经常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在做预测时会经常犯一些可预见的错误。通过结合心理学和金融学,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解释证券市场上的一些异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Ritter认为行为金融学由两大块构成:认知心理和套利限制,他认为认知指的人们就是如何思考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过程中存在一些系统的错误,如人们的过度自信倾向,人们总是过多的注重近期的经验、经历等。而且人们的这种偏向也有可能产生分歧[3]。Witteloostuijn和Muehlfeld 认为认知心理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主流研究方向,它使得我们对人们的投资决策过程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认知缺陷和心理偏向会对人们的投资决策过程产生影响[4]。由于投资者是非完全理性人,因此他们的认知缺陷、心理偏差会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以致做出有损他们资产的决策。倾向于这些偏差的投资者经常会冒一些他们所不了解的风险,得到一些他们所没有预测到的结果,会进行一些没必要的交易,当最终结果为坏的时候他们会经常自责或者责怪他人[5]。 Kent Baker和Nosinger 认为常见的投资错误是由投资者的认知、情绪缺陷和心理偏向引起的,并把这些偏向分为了两类:投资者是如何思考的(how investors think)和投资者是如何感知的(how investors feel),并阐述了心理偏向和投资者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代表性偏差(representativeness bias)、

投资者情绪、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

投资者情绪、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数据,研究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管理者过度自信在这一影响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也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投资者情绪在对企业投资产生直接正向影响的同时,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塑造管理者过度自信间接影响企业投资的。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使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敏感性增加。 关键词:投资者情绪;管理者过度自信;中介效应;投资行为 一、引言 在公司财务管理活动中,企业投资是其长期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因和未来竞争力增长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企业融资决策和股利决策,并以此影响企业的经营风险、利润增长以及资本市场对企业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的评价。现今关于投资理论的主流思想是由Tobin首先提出,并经Hayashi完善的著名Q理论和融资约束理论〔1〕,投资理论的发展极大提高了企业管理者进行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然而,传统企业财务研究存在一个假设前提:投资者和管理者都是理性主体,他们都进行理性预期、决策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是历次经济危机发生表明,现实经济中人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并不能保证完全理性,人在认知和做出决策时往往会产生各种心理偏差,并且这种偏差在资本市场中广泛和长期存在,有时可能会主导整个市场,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2〕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把心理学、社会行为学应用于企业财务研究中,特别关注行为主体心理变化对企业投资产生的实质性影响。现代投资理论也从传统期望效用理论过渡到前景理论。然而,作为行为金融的热点研究话题,现有文献关于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研究都是基于投资者非理性而管理者理性假设开展的,忽视了现实市场中投资者和管理者有限理性共存这一事实。〔3〕把投资者和管理者有限理性纳入同一框架考察是行为公司财务理论发展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也是进一步理解投资者和管理者行为、完善企业投资决策机制和企业管理机制、探讨金融市场对企业投资影响的渠道和机制的前提。那么,投资者情绪和管理者情绪是怎样共同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管理者情绪又是怎样形成以及在整个影响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都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探讨。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管理者非理性行为背后的动机和企业投资决策的选择机制,还有助于管窥投资者情绪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情绪的"塑造",进一步深刻理解管理者过度自信在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机制。

大学生文化自觉研究综述

摘要:“文化自觉”问题的提出始于20世纪中期,但直到20世纪末学者们才开始关注和重视该问题,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丰富,研究范围和视角的不断扩大,学界在该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是对我国大学生群体关于“文化自觉”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归纳叙述,希望能给此后研究该课题的学者们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文能唤起当代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挽救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危机。 关键词:文化自觉;大学生;传统文化 对大学生文化自觉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梳理,文化自觉的内涵问题,当代研究大学生文化自觉的主要视角以及研究展望。 一、何谓“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一词最早的提出者并不是费孝通先生,而是晏阳初,见诸于1937年他发表的一篇名为《10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的文章,他提出了民族自觉与文化自觉两个概念,将其视为乡村建设运动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晏阳初此后对文化自觉概念并未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直到1986年,许苏民先生开始着手对文化自觉问题的研究,他提出了关于近代文化自觉的三大问题,分别为近代启蒙者对传统的超越与参照系的确定;从释义学角度分析近代启蒙者能否正确理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应该以何种态度看待西方学者对东方的文化探寻。 而费孝通先生是在1997年的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才正式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他指出,“文化自觉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①费老比晏阳初对此概念的使用晚了整整60年,他提出此概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针对当时改革开放环境下人们对外域文化的一种不正确态度――仰视或俯视。身为社会学家、民族学家的费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极其富有针对性和时代性的。他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②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要对自身文明进行反思,这样才利于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并且达到和谐相处,世界上不仅仅有华夏文明,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种族的文明,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海纳百川”的姿态,才能达到“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美好境界。这无疑不体现了费老汪洋博大的人文情怀。 汤一介认为,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要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源,特色,历史以及发展趋势,同时也要具有“问题意识”,预见自身社会将会出现的困难与问题,抓住这些问题并深入探讨它们,从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这样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持续不断的发展下去。他将“文化自觉”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之后,对文化自觉问题的研究迅速升温,其中关于大学生文化自觉的问题更是成为了研究热点。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是因为全球化时代迫切的发展需要,更是缘于其与中国实际的密切联系,它属于“中国问题”的范畴。学界当前关于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涵问题研究不存在大的分歧。伊宁认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包含三层基本含义:一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二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自觉,充分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长处,去粗取精,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三是对整个人类文化的自觉,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没有哪家文化更比另一家文化更好或者不好,要坚持“和而不同”,即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③ 二、当代对大学生“文化自觉”研究的主要视角 虽然早在二十世纪中期我国就有学者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但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科研水平,并未对这一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直到二十世纪末,这一概念

风险倾向文献综述

管理层风险倾向对企业风险-回报相关关系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描述Bowman悖论以及对国内外关于风险倾向的研究进行梳理,从管理层自身、企业业绩、企业竞争优势三个方面探讨管理层风险倾向对企业风险-回报相关关系的影响。最后发现现有文献和研究的不足,指出国内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的借鉴。 关键词:Bowman悖论;风险倾向;战略风险管理 一、引言 基于经济学的理性假设,经济学家一般认为企业风险-回报的相关关系呈正相关,即高风险带来高收益,低风险带来低收益。1994年,Bowman对美国85家企业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多数企业的风险-回报呈负相关,一些产业内则呈非相关关系,这就是著名的“Bowman悖论”。这一悖论的提出冲击了人们关于企业风险-回报正相关的传统观念,引起了学者对战略风险管理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战略的制定;二是管理层对待风险的态度。从Bowman 悖论提出以来的研究来看,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后者。循着Bowman的结论:某些管理人员具有高超的战略能力,能使企业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回报。Miller和Leiblein运用企业行为理论证实了这个观点,正确的战略分析,战略决策和战略实施能使企业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得高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风险-回报的负相关;管理层可能不是风险厌恶型而是风险寻求型,风险态度影响了风险-回报的关系。本文通过管理层风险倾向对企业风险-回报相关关系影响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梳理思想脉络并提出研究假设。 二、风险倾向的探讨 风险倾向是指人在面对不确定事件时的态度或行为(保守或激进,风险寻求或风险规避等)。从20世纪中期开始,有关风险态度和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对模糊性、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区别,以及对风险决策下的各种模型的研究。它是战略风险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由于受决策个体、企业业绩及竞争优势的影响,个体对决策和收益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战略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告诉我们,正确的战略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回报,而且能规避风险。战略的制定与管理层的风险态度密切相关。因此,管理层受自身、企业业绩及企业竞争优势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情境下的风险倾向会影响风险和回报的相关关系。 (一)管理层自身因素与风险倾向 Porter指出,风险是在“错误”情景发生的情况下执行某种战略所导致的糟糕结果。Miller 和Leiblein对风险-回报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管理者可以通过战略调整来改变风险-回报的关系。Robert和Gmoez-MeJia建立了一个行为代理模型,主要用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来解释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行为。许多研究发现,问题企业的管理层在面临糟糕的情景下会有强烈的冒险倾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主要取决于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源于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是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形成的契约关系。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现代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一、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目前经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新兴学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假设等,强调了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事实,并且这种非理性是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真实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来分析其投资规律以及市场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金融市场。 中国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学者也在逐步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7-2016这十年间中国在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对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对未来的情况提出展望。 二、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1.样本来源 本文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库,因为该文库入选的刊物是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有较强的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水平的代表性。 过程中以篇名或关键词为“行为金融”作为检索项,查询范围从

2007-2016这十年的相关文章,经过逐一排查后,选定208篇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作为定性分析样本(不选取更早期文章是因为更早期的文章对于中国行为金融发展现状参考价值较小,故不收录。)经过检索以及查验排除经济学领域外的文章,共得到208篇相关文献该208篇相关文献即本文的定性分析样本。宏观上定量把握中国行为金融发展趋势采用从1998年引入行为金融开始到2016年的全部424条经济学类检索结果作为定量分析样本。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样本的统计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行为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行为金融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 三、我国行为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1998年引入开始到2016年期间,就行为金融文章发表数来看,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热门程度呈先上升下降趋势,虽然从1998年中国引入行为金融学开始,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逐年提升,但就200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一种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一个小幅的提升,但在今年(虽然今年还未结束,但按照已发表的5篇计算,今年已过去5/6,所以预计为6篇)情况仍较为低迷,具体见下图表1:

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作者XX大学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评述研究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文献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金融是否可以增加(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和/或金融是否可以优化投资结构。同时,文献也表明,如果金融发展有利于穷人进行融资,那么金融发展会缩小收入不平等。反之,金融发展则会扩大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金融发展收入分配经济增长 一、前言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外生的经济技术进步率(Solow,1956,Swan,1956)。在新古典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黑箱,人们不确切知道哪些因素影响技术进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因此,一代代的经济学家尝试打开技术进步的黑箱。在20世纪80年代,对技术进步的黑箱的研究取得了进展,Romer (1986)和Lucas (1988)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是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从而开启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时代。在经济增长理论取得突破之前,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Diamond and Dybvig,1983,Diamond,1984,Gale andHellwig,1985,Townsend,1979)。也正是由于这些突破性的进展,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 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与经济增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但在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上,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尽相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是因,即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例如,Hicks,1969);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金融是果,即经济增长带来了金融发展(例如,Lucas,1988)。在20世纪90年代,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理论,经济学家构建理论模型来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也即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促进金融发展。

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动因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兼并与收购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从19 世纪末至今,西方国家已经历了六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动因是促成并购行为的发端,可以解释为诱发企业并购行为的因素。国外学者对于企业并购动因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并购动因理论。 一是协同效应理论。Ansoff ( 1965 )最早提出协同效应理论,即指并购双方资产、能力等方面的互补或协同从而提高公司业绩和创造价值,使合并后公司的整体业绩大于合并前各自原有业绩的总和。Berkovitch和Narayana(1993)也将企业并购动因归结为协同效应或效率,并分析该动因对合并后企业收益的影响。Sirower ( 1997) 认为如果并购后的业绩改进已经被市场预期,那么该预期将以并购溢价的形式体现出来,并归集到目标公司股东手中。Hagcdoom、Duysters(2000)在对计算机行业的并购研究中证明,在经营战略和组织结构上相近的两个公司合并有利于发挥双方技术协同效应,促进技术资源的重新配置。 协同效应理论包括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以及管理协同效应。 经营协同效应假定存在着规模经济,合并后可以对企业规模进行扩充和调整,达到最佳规模经济,使相关业务单元的成本降低。Stigler(1950)认为公司间的并购可以减少竞争者,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加对市场的控制能力,从而导致市场垄断。即使不能形成垄断,也可以由于并购扩大的规模效应构成潜在进入者的市场进入壁垒。Meeks(1997)将并购的动因归结为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和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财务协同效应是指企业控股权的更迭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方面的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和证券交易而产生的。此外,合并后企业将外部融资转化为内部融资,融资风险与成本下降。Hannah和Kay(1977)认为税收制度有时会鼓励企业参与并购,其一是营业亏损和税收抵免的延续,通过将利润向亏损企业转移,实现合法避税。其二是利用资本利得代替一般收入。使成熟企业的现金流量或应税收入转化为成长企业的财务费用支出。其三是营业税减免,通过纵向一体化,企业将不用在中间阶段支付营业税,这也成为企业开展并购的动因之一。Weston 等(1998) 认为通过并购可以增大资产,扩大折旧额。 管理协同效应是指合并后,收购公司将更优秀的管理技能注入目标公司,从而将目标公司的非管理性组织资本与并购公司过剩的管理资本有机组合在一起,以提升目标公司的绩效。Joshua Porter(2010)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协同动机对澳大利亚的大部分收购现象具有显著的解释作用。 二是战略动机理论。Poter(1980)认为企业并购战略动机在于通过并购活动实现多样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并且还可以获得目标企业的现成资源,保证关键资源的投入,降低外部的不确定性。Yip(1982)认为企业通过对行业内目标企业的并购,获得其生产能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或消除技术壁垒、产业进入政策壁垒等,实现有效的扩行业或跨国进入。Alexander(1986)认为企业并购战略动机可以通过获取目标公司的技术优势或知识资本来实现成长。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黄坤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文化建设为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与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同步同向、向上向好,取得了全面深刻的巨大成就,发生了具有历史性的深刻变革。日前,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黄坤明就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如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谋篇布局的? 黄坤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政治高度,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担当,系统规划和全面铺开了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都对文化建设作出重大部署,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深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多次研究文化建设重

大问题。党中央先后印发一系列重要文件,对文化建设作出全面安排、提出明确要求,形成了全面系统、科学完整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框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倾注巨大心血,亲自谋划指导推动,先后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席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会见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先进代表、中国记协第九次理事会代表、全国文明家庭先进代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建设中具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战略思考和科学把握,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记者:您对过去五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何总体评价? 黄坤明:五年来,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着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文化的自信建设自信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崭新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