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赵树理和孙犁的创作

浅论赵树理和孙犁的创作
浅论赵树理和孙犁的创作

(一)他们都擅长写农村题材,塑造了一大批的农民形象他们都擅长写农村题材。

孙犁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喜爱和偏好来选择描写对象,而并非以是否“重大”为唯一准绳。因此在他叙述抗日战争时代风云的小说中,正面叙述的往往不是炮火硝烟、刀光血影,而更多的是战争背景下抗日军民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心理和情感变化等,其着眼点始终放在民间的乡土中国如何对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作出自己的回应。他的艺术处理方式不是将革命斗争史诗化、戏剧化,而是将其日常化、乡土化。在《荷花淀》中,“妻子送郎上战场”这样一个解放区文学中习见的主题,被作家表现得极富人伦情感:小家庭院的温馨、中国妇女的忠贞、青年夫妻间的恩爱。而这一切一头系结着白洋淀的风物人情,一头升华到民族大义的神圣情感,开创了纳“革命”主题于乡土文学的先例。

出现在孙犁作品中的人物也大多带有浓郁的民间乡土生活气息。如《风云初记》中单纯、热情的春儿,憨厚、质朴的芒种,耿直、刚毅的高四海,厚道、乐观的长工老温,聪明又有几分迂执的民间艺人变吉等;反面人物也不是脸谱化的,如蒋俗儿浑似一个俏丽的荡妇加泼妇,高疤整个儿就是江湖上的土匪兼兵痞,老蒋是个傍着有钱人谋食的二流子,田大瞎子则是乡间精于算计的土财主。这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乡土中国的社会基础,他们之间的错综关系既表现出传统的人伦关系和人伦情感,又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年代注入了新鲜的历史内涵。作家以这种方式寄寓了自己对这片土地、对这里的人民的深切眷恋、深厚情感和深情赞颂。

(二)赵树理和孙犁的作品中都较多地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赵树理和孙犁的作品中都较多地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三)赵树理和孙犁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一同发扬了我国革命文学的现实主义赵树理和孙犁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传统。传统。(一)在艺术构思上,二者切入生活的角度不同。(二)从语言上来看,赵树的语言质朴、幽默,是真正口语化、大众化的从语言上来看,赵树的语言质朴、幽默,是真正口语化、语言。孙犁的语言流畅、优美,镶嵌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具有一种行云流水。语言。

寄风云变幻于诗情画意,是孙犁“自己一贯的风格”。诗意的方式表现对纯美的乡土风物、纯朴的人际关系、纯厚的人伦情感、纯真的童年生活的深切眷恋和向往。孙犁早年受到欧洲文学的影响,读过普希金、梅里美、果戈理和高尔基的短篇小说,他说“我喜欢他们作品里那股浪漫气息,诗一样的调子,和对美的追求。”到了晚年他还回忆自己少年时“也很喜好这种手法,以为兼小说与诗歌为一体,实便于情感的抒发尽致”。对纯美和诗意的追求作为一位在革命队伍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孙犁自然是满腔热忱地讴歌革命战争如何促成了民众的觉悟提高和精神解放,但作为一位执著眷恋于乡土乡亲和乡情的作家,孙犁也断难割舍那些悠久、厚重、美好的民风民情民俗。于是革命战争在孙犁的作品成为充分展示民风之淳朴、民情之浓馥、民俗之温馨的“典型环境”,被突现出来的并不是战争本身,而是在战争背景下还能顽强维持和保存下来的乡土之美、人情之美。孙犁说自己“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东西。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他看重的是对纯美的追求。早在《荷花淀》中孙犁就把战争中的乡土之美、人情

之美凝缩在女人月下编苇席的院落场景中,在《嘱咐》中,水生媳妇的美好形象和心灵在驾冰床子送丈夫重上征途的细节中有所延伸。在《风云初记》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依然是堤埝纺织、叼草缝衣、瓜棚夜话、沙冈送别等场景,这些日常化的人情风习,在战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馨,也就愈发值得怀念和和富于诗意。在他看来,战争造就的特殊环境不仅会使那些司空见惯的人和事显出格外美好的一面,而且因为它打破了常规的约束,而暴露出平时难得一见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婚姻》这篇不为人注意的小说中,作家告诉读者,“战争使人忘记了祖宗的封建礼法”,于是“爱情在一种特殊残酷的环境里,以一种非常热烈的状态形成了”。这也可以视为《风云初记》中若干爱情故事的注脚:春儿和芒种的赤诚的爱,秋分对高庆山忠贞的爱,李佩钟对高庆山含蓄的爱,老温对寡妇孤独无靠而相濡以沫的爱等等,都因战争的缘故而提纯、提升,显得那么明朗而健康。乡土风情和爱情故事使得孙犁的作品成为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难得一见的“战争田园诗”和“战地浪漫曲”,在艺术上则如茅盾所说,“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三)在创作风格上,赵树理的小说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孙犁在创作风格上,则清新、俊逸。一、作品创作的相同点(一)作品描写的农民大都是新的天地新的人群。作品描写的农民大都是新的天地新的人群。(二)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故事性强,而孙犁《荷花淀》具有浪漫主义散文诗一般的清新质朴的特色(三)孙犁小说《荷花淀》体现了散文诗化的特征,而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有着轻松幽默平易之中含有一种内在魅力

赵树理与解放区文学(一)

赵树理与解放区文学(一) 一 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人后方开辟了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广大抗日根据地,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又扩大为解放区。在古老中国的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实行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产生了相应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解放区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发展着,繁荣着。 众所周知,赵树理是解放区第一个不屈不挠一如既往地为农民写作的小说家,他是解放区文学最杰出最优秀的代表。他的作品永远只表现一类人:那就是农民;永远只有一个背景:那就是乡村;永远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农村的变革和农民的自我更新。在艺术上,他旁若无人地独自走着单纯的民族化大众化道路,在实践中回归传统,沟通中国文学自身的渊流;他用古老朴素的技艺表现现代意识与现代生活,勾勒出一系列明晰如画的人物。这自然与他的思想情趣、现实视野、生活积累与文学素养不可分割。赵树理,他天生是个农民,他握过锄头,扶过犁稍,闻过泥土的芳香,也嗅过牛粪的气味,他熟知农民的一切: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得失,失望与憧憬,卑微与可笑。他自然了解农村各方面的知识、习惯、风俗和人情。不仅如此,他还通晓农民的艺术,说故事、读唱本、拉打弹唱、粉墨登场……他在没有创作之前便是一个“农民通”。他在与农民长期共处中了解到,由于文化层次和知识水准的限制,农民感兴趣的艺术主要是古典通俗小说和说唱艺术。特别是赵树理以虔诚的心态给父亲朗读《阿Q正传》的时候,那张粗糙干黑的面孔毫无表情。这坚定了他要让艺术真正走向民间,只有走单纯的民族化大众化道路,创作出同他们审美层次和欣赏习惯相一致的大众文学的信念。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设》的发表,更加使他义无反顾地走民族化大从化道路。同时,《讲话》也是严格意义上的解放区文学的端始。《讲话》的两个要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如何为工农兵服务,涵盖了解放区文学的全部内容与特色。前者作为党的文艺政策一经明确和确定,立即给“五四”新文学运动发轫期提出的“平民文学”到“左翼”文学运动高涨时倡导的“工农小说”,划了个永久休止的句号,至终形成压倒一切的主题题材,找到了文学艺术与战争时期的民众需求的最佳契合点,从而动员了千百万农民投入到火热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和崭新的建设新政权的革命斗争中。因此,比较顺利但也因时代限制而略显简略地解决了现代文学,特别是革命文学的基本命题问题。对于后者来说,在如何完成既考虑国民一贯要求而又适应革命题材表现,亦即既不脱离传统欣赏情趣而又有现代审美意识的新型民族文学表现形式的建设中,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本土作家,积极地然而又有些偏执地从对民间说唱文学的整理与发掘中,拓展现代民族文学表现形式的新路子。然而,其中的得失成败、经验教训,并不是如已有的论断那样集中地倾向于褒奖和肯定。以更科学的审美视点观照、认识赵树理与解放区文学,则能使我们获得更加全面系统的解放区文学本来的历史内容、历史特点、价值以及历史局限。自然,一味地否定和贬低赵树理及其代表的解放区文学,已为绝大多数批评者所不容忍;然而,一边倒地肯定和褒奖是不是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呢?“对解放区文学不适当地贬抑和一味颂扬这两种极端的倾向,它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部分读者对解放区文学的漠不关心”。① “五四”是中西文学史无前例的大汇流,现代文学的第一代拓荒者几乎都是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中诞生的。随着整个意识形态的对外开放,各种思潮、流派、观点和主义从几千里外的大洋彼岸,从别国异乡呼啸着滚滚而来,给闭塞的中国吹进了现代世界的各种气息,同时摇憾着一大批雄心勃勃的作家群。他们全都面朝西方,睁大眼睛,把参差纷坛的西方文学推倒在一个平面上任自己选择。他们不由自主地将西方文学作为自己创作的参照系,模仿、吸收、消化其可取之处,再揉合着自身秉承的民族文化特点,从而确立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认识生活的视角,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正是这一代人的努力,中国文学从此融进了世界文学大潮,使文学这个特殊的精神领域在中国大地上返老还童。他们的创作以全新的面貌有别于

从《登记》看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从《登记》看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1949年七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为全国的文艺运动确立了总的方向。而《登记》正是在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婚姻法颁布之初的情况下创作出炉的,可以作为我国婚姻法颁布的历史鉴证,具有相当的历史影响和极高的现实意义。《登记》响应了毛泽东同志的讲话,但准确的说,是赵树理创作风格无意识无直接目的的延续,它秉承了赵树理一贯的创作理念。 我认为,十七年文坛,如果说孙犁追求诗意,峻青力求悲怆,而赵树理则朴实,朴实到大俗大雅。 从内容上讲,他取材重点多是社会主义农村新生活,坚持为农民群众而创作,写农民,写农村生活,并有意识的按照农民的思想感情,美学趣味和文化水准的要求去创作。他的取材,更主要的体现在真实性的原则。《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是他父亲的缩影,兴旺、金旺则是他工作地区的旧渣滓;《李家庄变迁》中被逼的破了产的六老爷,正是他的叔父……他的生活经历就是他写作材料的来源。他的实事求是,忠实于生活的本来面目,坚持写所见所闻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真实的再现了中国农民农村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巨大变化。而出于对中国农村封建势力的深刻认识,赵树理对农村中的封建落后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揭示。针对“假眉三道的老封建老规矩”、“自愿”、“因为他能劳动”、“村里既然有报告,等调查调查再说吧”,《登记》批判了封建家长制、父母包办婚姻、官僚主义等落后思想,歌颂了青年男女敢于追求爱情追求婚姻自由的精神面貌。赵树理重视对农村社会传统生活的研究,对它所表现的人情风俗、家庭关系、伦理观念等有着深刻的认识。小说表现了农村开明进步的新思想与落后、愚昧的封建传统势力的斗争,同时,小飞娥,艾艾,燕燕的婚姻历程,反映了农村思想变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而改造农民落后的思想意识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坚持从生活出发写人物,多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刻画人物的性格。《登记》中着力塑造了父母辈的小飞娥、张木匠、五婶、民事主任、王助理员,年轻一辈的艾艾、燕燕、小晚、小进。老一辈的代表了封建残余思想的顽固性,用千百年来的天经地义和流言蜚语来扼杀年轻人的自由思想。青年人义无反顾的追求幸福和自由,并发出“我们结婚有什么坏处?”这样“力量很强大,谁也回答不出道理来”的质疑和抗议声。两种力量凸显了农村中新旧观念的矛盾与冲突,并且肯定新观念的必胜。 在语言风格上,直接通俗,具有浓郁的乡土地方色彩,富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个‘小飞娥’。小飞娥生了个女儿叫‘艾艾’……庄上有个青年叫‘小晚’,正和艾艾搞恋爱”。这样通俗大众的叙述方法,读来就像黄昏时分,老农叼着旱烟袋,慢吞吞的聊着今年的粮食收成,不仅不让人觉得枯涩,反而韵味悠长,朴实干净。张木匠的母亲建议张木匠“快打吧!如今打还打的过来!要打就打她个够受!轻来轻去不抵事!”并且建议用锯梁子。原来里面有个故事,张木匠的母亲年轻时候也有过小飞娥跟保安那些事,后来是被老木匠用这家具打过来的。这段故事让人忍俊不禁。总之,赵树理以其细致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农村生命体验,将其融入

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之比较.

鲁迅与赵树理笔下的乡村题材小说之比较湖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0701班韩琼 摘要:鲁迅与赵树理小说都表现出了对中国农村现状和农民命运的极大关注。在致力于农村题材创作的发展上,他们前后相承,同时又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其主要表现在深沉的农民情怀、反封建的主题内涵、不同类型的农民形象塑造、对中外文化的批判继承等方面。本文将结合以上几点,对鲁迅和赵树理的小说创作进行比较。 关键词:鲁迅赵树理乡村小说比较 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农村题材文学的创作成果或许是最为坚实和发达的。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初,鲁迅便以现实主义来描写农民和农村生活。在他的引领下,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派”作家和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作家及部分京派作家,都着眼于描写农村题材方面的小说。四十年代解放区新的政治环境及文化价值取向,无疑为作家提供了农村题材文学深化发展的良好契机,成长于解放区本土的农民型作家赵树理便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农村题材的又一拓荒者。从这一视点出发,鲁迅与赵树理的小说创作无疑具有很大的可比性。本文试图从农民情怀、主题内涵、人物形象、文学通变等方面,对鲁迅与赵树理的小说创作进行总体比较。 一、农民情怀的一致性 把农民放在作品的中心位置,这不仅仅是一个题材问题,更是同作家的立场观点紧密联系着的重要问题。鲁迅与赵树理,都用各自的文学作品展示了他们关注农村现实的创作思想和深沉的农民情怀。古老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但令人遗憾的是,几千年来乡土中国的生存形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古代文学虽也存在一些描写乡村生活的作品,但留给后人的,多是诗歌中对于“自然美”的抒写或“农家苦”的悲悯等浮光掠影式的印象。唐宋以后叙事文学的兴起,也未能彻底改变农民在文学中的边缘地位。《水浒传》引入了农民作为描写对象,但作者并没有较多付诸笔墨于现实的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也难以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这场农民运动的意义及其局限性。《红楼梦》中有个具有农民气质和农民眼光的乡下人刘姥姥,但不过是偶尔闪现于大观园的“天外来客”,成为贾府上下酒足饭饱后的笑料。 农民被文学拒之门外的命运,终于在二十世纪有了改写的机会。“五四”之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文化的现代化,中国文学也第一次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整合。文学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了。当新文学史上的第一代作家以现代化的目光回眸于昔日的乡村生活时,他们突然“发现”了农民这个中国社会最广大的存在主体。他们从最熟悉也最有感触的生活出发,

赵树理创作动机与实践的背离(一)

赵树理创作动机与实践的背离(一) 【内容提要】新文学的引导、为封建意识所笼罩的现实世界的需要、博大的爱心三者交互作用,使赵树理萌发了思想启蒙的创作动机,而改变险恶的生存环境的需要及作者的工作心态又把赵树理引上了“问题小说”创作之路。创作动机与实践的背离,既使赵树理成为名动一时的风云作家,又造成了赵树理在今日的落寞与沉寂。 【摘要题】作家作品研究 【关键词】赵树理/创作动机/创作实践/背离/影响 【正文】 一、创作动机:思想启蒙 “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家。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两三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做这样一个文摊文学家,就是我的志愿”1](P19)。由此可见,赵树理从事创作的目的,乃是为了“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意即用科学的思想去驱除占中国当时人口百分之八九十的农民兄弟思想上的封建意识,即进行所谓的“思想启蒙”。 从事创作之初,赵树理之所以认定思想启蒙这一目标,是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的。 一是布满新道德的新文学引导其启蒙。赵树理的出生地山西省沁水县尉迟村,地处太岳山脉的南端,为崇山峻岭中一座小小的山城,离城关有一百二十华里,是地地道道的偏僻山村,甚是闭塞。所幸1925年,以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赵树理考取了位于晋东南首府长治城的山西省第四师范学校。在这里,赵树理第一次接触了布满新思想、新道德的新文学,并很快为其所沉醉。在历经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失败后,中国的先驱者痛感当务之急既非科学革命,亦非政治革命,而是思想革命。没有一场彻底的思想革命,革命即使取得了胜利(如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那也是暂时的,最后也不免以失败告终。因此,先觉者们为救国救民,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以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为旨归的新文化运动,大张旗鼓地宣扬“德先生”与“赛先生”。在思想革命滚滚大潮的裹挟下,文学界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学革命,以鲁迅为旗手的新文学作家以笔为枪,以文为载体,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道德,积极鼓吹以人为本的“个性解放”思想,对被封建道德所桎梏的愚昧国民进行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新文学气象万千,当赵树理“含着眼泪看完了祥林嫂的悲剧,闰土的变化,阿Q的大团圆结局时,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尉迟村的‘老字辈’和‘小字辈’,想起了他们相似的遭遇和命运,他们同等的麻木和不觉悟。他想,要是让家乡的父老兄弟也听到鲁迅讲述的故事,使他们从中看清自己的面影,自己的不幸,自己的愚昧,他们必定会和自己一样觉悟起来,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抗争。一九二六的暑假,赵树理带着这样的理想和一大包书籍,兴冲冲回到家乡,预备实行他拯救农民的思想革命”2](P43)。由此可见,新文学不但启发赵树理走向觉悟,而且促使正走向觉悟的赵树理以此去觉悟那些仍在酣睡不醒的广大农民兄弟。当年的赵树理,对新文学布满着无限仰慕之情,走新文学那样的启蒙之路,正是赵树理所希望的。 二是为封建意识所笼罩的现实世界需要其启蒙。赵树理投身革命的年代,封建意识弥漫着整个中国,尤其是赵树理的故乡,封建思想更是根深蒂固,蛮风恶俗,骇人听闻,如与沁水相邻的翼城东山里,人们笃信有个东山大王是要享受初夜权的,所以在新婚之夜,新娘必须被叔叔哥哥等亲人按住,在众目睽睽之下让新郎为所欲为,而此时,围观者则是越多越好,因为人越多,东山大王就越害怕,如此新娘就可幸免于难了。在这一带,形形色色的宗教会道门更是多如牛毛,各以其五花八门的招数蛊惑百姓,广收门徒,赵树理一家就是“教派林立”,祖父、祖母信仰“三圣教道会”,母亲及其娘家信仰“清茶教”,父亲赵和清则迷恋于传统的阴阳卦术而不可自拔,而赵树理也曾和其前妻一道加入过“太阳教”。在这种愚昧文化氛围中,赵树理耳濡目染,深受其害,小小年纪便把《麻衣神相》、《奇门遁甲》等算命的一套背得滚瓜烂熟,16岁成亲后,甚至也装腔作势地对比其大一岁的妻子马素英摆起大丈夫的架子来,

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

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 摘要 赵树理是现代小说家,戏曲家。他的作品始终以农村、农民为出发点,密切关注变化中的农村和农民生活,他是一个真正为农民写作的作家。当今社会也在重塑赵树理的地位,他不仅只是农民的传声筒,更是农民的朋友。本文将从多方面论述赵树理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重塑赵树理形象。 关键词 赵树理农民作家共识 赵树理来自山西沁水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是一位长期致力于小说创作民族化、大众化的作者。在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以我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民生活及农村斗争为题材,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其作品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创新实践,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评价,他更是当代社会“九大家”之一。 一、唯一的农民作家 他是一位扎根农村,真正为农村而献出自己一生的作家。他不像有些作家那样,居住在 繁华都市舒适的寓所,身着名牌服饰,出入于灯红酒绿之处,他是唯一一个勤俭节约、爱农村、敬农村、深入农村的作家。 在生活方面,赵树理有了固定的收入,工资待遇都不低,在北京买了房子,接来了家属。按说,他完全有条件过舒适的日子,可他骨子里流着的是农民的血液,让他无法与城市融合。他关注的仍然是农

村的状态和农民的生活。从1949年进京,到1965年举家迁回山西,16年的时间里,他有一多半是在晋东南农村生活的。他跟农民们吃住在一起,一方面是为了体验生活,获取创作素材;另一方面是要同农民一道,寻找过好日子的途径,让农民能尽快从千百年的贫穷落后中摆脱出来。因而,他总是心甘情愿地充当农民的代言人,时时处处维护农民的利益。 “一个知识分子,也许可以做到像赵树理这样关注农民但不会真正地融入农民———丢掉轻视农村和农民文化的意识———而是不同程度上抱着启蒙者的心态企图唤醒和改造农民。”论者刘雄飞的观点揭示了赵树理文学创作在农民群体中获得巨大成功的又一要因。在现当代文坛,再没有一位作家能像赵树理这样,在生活和心灵上如此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这源于作家终生坚守的农民情怀,其典型特征是质朴善良的人格与平等意识,其行为表现是终生心系农村、关爱农民,为农民群体的利益诉求而真诚写作、热忱呼吁。应该承认,能够像赵树理这样无论政治环境和个人地位如何变化都能终生保持着质朴善良的农民情怀者在现实中很少,因此这种坚守便显得愈为可贵,尤其是当作家的理想与政治环境要求发生抵触的时候。 二、对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赵树理是一位拥有最广大农民读者的作家。他的创作继承了“五四”以来新文学的精神,并吸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成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孟祥英翻身》、《地板》、《福贵》

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发展与潮流变化

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发展与潮流变化 发表时间:2019-03-29T09:22:04.637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7期作者:阎安 [导读] 乡土文学是我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表现农民生活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作品。阎安 河北正中实验中学河北正定 050800 摘要:乡土文学是我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表现农民生活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作品。据考证,关于“乡土文学”的阐述最早来源于鲁迅。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尽管在当时相处文学的定义尚不明确,但从鲁迅先生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乡土文学产生于城乡发展巨大的差异中,是城市文学的发展与壮大,推动了乡土文学的产生。 关键词:乡土文学;当代文学 早期乡土文学代表作家为鲁迅。其短篇小说《故乡》是我国乡土文学的开山之作。小说以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线索展开情节,通过对农村人物举止及心理的刻画,反应了清代末期农村经济崩溃、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以及封建礼教的束缚对人性的打压,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改造旧社会的愿望。 茅盾与沈从文是鲁迅乡土文学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其文艺创作的中心思想上次与鲁迅有了一定的发展。茅盾乡土文学代表作为《农村三部曲》,每一部相互独立,又在时间上前后衔接,时代背景与《林家铺子》大致相同,以其惯有的宏大笔调反映了广大农民随着痛苦的逐渐加深而觉醒反抗,体现了中国农村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沈从文的《边城》通过对湘西地区自然风光与社会民俗的描绘,反映了湘西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又通过对农家女孩翠翠的刻画,表现了人性本身的美好与对纯洁、善良等品质的呼唤。与鲁迅的乡土文学作品相比,20世纪30年代的乡土文学整体呈现出一种回归自然生活的愿望以及对纯朴自然生活方式的追求。 毛泽东于1942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山西太行山区作为我国较早的解放区,其本土作家的文学创作已经开始带有政治性。乡土文学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逐渐产生了两种流派。《小二黑结婚》是我国乡土作家赵树理的代表作,此后的30年间,山药蛋派作家的作品几乎都具有受赵树理影响的痕迹。与此同时,河北作家孙犁发表的《芦花荡》、《荷花淀》等作品开创了乡土文学荷花淀派。山药蛋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渐发展成熟,这一流派的作品脱胎于我国古代传统说唱文学,坚持以革命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农村生产生活的全方位面貌;而荷花淀派形成于40年代,活跃于50年代中期,这一派作家则师从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以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表现了冀中平原上富有地域性的社会风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乡土文学作品已经几乎脱离了对于宗法制影响下农村生活和思想文化的批判,开始以欣赏的眼光来构建这个农业国家的精神家园。 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这30多年间,政治意识形态对于文学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继赵树理和孙犁之后,浩然的《金光大道》、《艳阳天》等作品,已逐步沦落于因政治发展需要,而纯粹为了歌功颂德的文艺创作。 文革结束后,大量的反思历史的乡土伤痕小说开始在文坛上出现。此类文学以描绘文革生活为主,代表作品为古华的《芙蓉镇》。作为伤痕文学的支流的知青文学此时崛起。进入80年代后,知青文学逐渐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以王安忆、梁晓声等人为代表的回顾曾经知青生活的作品;另一派则是以贾平凹、陈忠实等人为代表的,开始反思当代中国农村存在的问题。其中贾平凹作为乡土文学山药蛋派的主要继承人,其创作的《商州三部曲》深入挖掘了黄土高原上农村社会生活的精神本质,对农村社会阶级构成与人际矛盾进行了深入思考,是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的里程碑。 在今后的文学发展道路上,与余华、格非为代表的先锋小说作家,多以乡土生活为创作题材,对中国现当代农村深层人际关系进行了思想解构,其中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与周大新的《湖光山色》作为乡土文学茶子花派的继承和发展,集中讲述了中国南方农村的独特风土人情,并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商品经济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的碰撞与冲击进行了深度思考,阐述了对于乡村文化何去何从的探索,在当今经济背景下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结语: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乡土文学逐渐式微。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与城市文化的渗透,乡土文学有进入创作低潮的趋势,但乡土文学作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长期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阎安(2000.08-),男,汉族,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河北正中实验中学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民族学。

我理解的乡土文学

我理解的乡土文学 乡土,顾名思义,即可理解为故乡的土地;而当我初次接触到乡土文学这个词组时,我也不免望文生义的认为它是指讲述那些山里、贫困窟里的穷人的故事;讲讲他们生活艰苦却有着顽强的意志,或是一些作家经常在异乡流浪漂泊,思念家乡却不能回到故乡,于是只能把家乡写于文章之中,以此来慰藉心灵的空缺的一种文学形式。其实,说得简单点,就是以思乡为主题的文学。可是,这仅仅是我狭隘的对乡土文学的理解,它真正的内涵不可能只是这样,不是我能轻易定义的,他需要我们阅读作品并积累作品中的看法来理解。 所谓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据考证,在现代中国,关于“乡土文学”的阐述最早来源于鲁迅。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尽管鲁迅对“乡土文学”未做出正面的定义,但他勾画了当时的乡土小说的创作面貌,并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的作家。如赵树理、孙犁、沈从文、韩少功、李锐等等。 乡土文学往往让人联想到某种奇趣盎然、野气扑鼻的田园诗意、月下小景、水乡夜色或空灵雨景常常成为乡土文学恬静怡人的意境,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老人、女孩和黄狗更是时常作为一种乡土文学的典型背景,昭示着乡土文学所可能具备的某种超然的美学特征。沈从文的许多作品具有这种美学特征。沈从文是土生土长的湘西人民,故乡湘西的山清水秀、人民的淳朴善良,便常常被沈从文当作小说的背景和题材,所以,在这种唯美的画面里,沈先生也以谱写湘西人民淳朴的人性美为主要内容,构建他理想中的“希腊神庙”,讴歌湘西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如《边城》:做翠翠与傩送相爱,却没做离经叛道之举,有的只是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虽然以悲剧结尾,但是故事中美景的描绘、人性的刻画,正是沈从文以湘西为背景的乡土小说的很好体现。 文学创作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即便出现某些思想上的强烈反差那也是正常的。如果说沈从文是以陶醉田园风光的观念来讴歌故乡淳朴的人性和民风,那么,与之相反的作家,如,鲁迅则是以"改造国民性"思想为目的,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以一个启蒙者的眼光揭示着乡土人物的麻木、愚昧和残酷。鲁迅的笔触在温情中带着残酷的清醒,在其描绘的乡土世界里,我们透过人物形象的纯朴看到的是鲁迅对国民“哀其不争,怒其不幸”的深深悲观与失望,是对国民劣根性深刻剖析。就如茅盾所说:“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图画,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 所以,我认为不同的作家,对乡土文学的创作主旨是不同的,每位乡土作家都有自己对乡土文学的看法。无论是对人性的关怀,还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映,

赵树理与登记

赵树理与登记 赵树理小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通过自己的审美加工,把混沌稚朴的民俗变成活生生的文学创作题村,具体深刻地反映了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地区的农村生活,为找们展出了一轴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 赵树理小说几乎涉及了晋东南民俗的各个方面,举凡生产劳动、饮食居住、婚丧嫁娶、宗教信仰、民间文艺都有描写,最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家族和乡里社会的民俗。在《三里湾》第二节里,介绍了王宝全、王金生的居住环境,按东西南北的顺序介绍了窑洞房子及使用习俗。例如西边四孔窑洞的分工是这样的:金生、玉生兄弟俩已娶妻成家,各住一孔。王宝全老两口住一孔。女儿玉梅住一孔,但却是套窑,与父母住的那孔窑相通,有窗无门,进进出出必须经过父母的门。这表明,一方面闺女大了,需和父母分开居住;另一方面又因她未出嫁,要谨防越轨乱礼,和父母的窑洞串在一起,一举一动都可受到父母的监督、约束。在这里,窑洞已不是简单的物质客体,而是寄寓了传统的民俗心理,成为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 《三里湾》还描写两个旧式大家庭的劳动分工、经济分配、生活管理以及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复杂的关系,揭示了家长权威和旧伦理观念对旧式家庭的影响。《李家庄的变迁》里“吃烙饼”这一晋东南乡里民俗的描写,更富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吃烙饼”的民俗特点是,村里发生了纠纷,由双方当事人请村落的头人、族长或地方上有影响的人物,在吃烙饼的过程中评理,地点设在村子的庙堂里。等评理人作出裁决后,输了的一方要承担责任并付给吃烙饼的费用。小说中写农民张铁锁与村长李如珍的侄儿发生纠纷,村长武断地评张铁锁输理,霸占了张铁锁的土地,并让他付出吃烙饼的费用。张铁锁回家后气愤之下说了几句过头话,被村长的人听到,就把他们夫妇锒铛入狱,最后赔了土地与房产,才了结此难。作品深刻揭露了集神权、政权于一身的封建势力代理人,依靠军阀统治者支持,对劳动人民残酷的压迫。 二、恋爱婚姻习俗。赵树理小说中有大量恋爱婚姻习俗描写,借以反映农民生活思想面貌和时代精神。《小二黑结婚》里的三仙姑,30年代嫁给于福时,刚刚15岁,是前后庄第一个俊俏的媳妇。但是在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影响下,渐渐成了一个装神弄鬼、争艳卖俏的女人。她“虽然已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褪上仍要镶边”,每天都要涂脂抹粉,乔装打扮一番。作者活画出了一个病态心理和被扭曲了性格的女性形象,揭露了封建买卖婚姻带来的恶果。《登记》里的小飞蛾本来已有个相好的叫保安,可是父母却把她嫁给了张木匠。她虽然极不情愿,可还得按照传统婚俗顶着红头盖,吹吹打打被抬到婆家,任青年小伙子闹新房,照惯例在大年初一由两个妇女搀着到各家磕头、拜年,带丈夫“回娘家”。后来因和保安交换了爱情信物,而被张木匠毒打,婆婆和邻里也认为她“名声不正”。小飞蛾的婚姻悲剧,也是由封建礼教造成的。《邪不压正》则表现了妇女对以势压人的不合理婚姻的反抗,反映了当时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时代的变迁。《登记》中的“罗汉钱”,是小飞蛾和艾艾母女两代人都曾用过的爱情信物,也是晋东南特有的习俗,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三、民间文艺表现手法的运用。赵树理成功地借鉴民间文艺里“讲故事”的手法,以故事套故事,巧设环扣,引人入胜,使情节既一气贯通,又起伏多变。语言运用上,大量提炼晋东南地区的群众口语,通俗浅近而又极富表现力,使小说表现出一种“本色美”。 一、作品简介 《登记》创作完成于1950 年 6 月 5 日,发表于《说说唱唱》1950 年 6 月,是为配合我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出台创作的一部评书体短篇小说,后被改编为《罗汉钱》搬上银幕和各种戏剧戏曲舞台,可以看作是《小二黑结婚》的姊比较而言,从结构上来看,《小二黑结婚》注重的是故事的动作性和完整性,采用的是单线推进情节发展,一个有头有尾的大故事中间套着小故事,封闭而连贯;《登记》注重的是人物的丰满与故事的跌宕,采用双线结构,主线实写艾艾、燕燕的自主恋爱,副线回忆小飞蛾的包办婚姻,双线交织演绎了老中青三代女性的婚恋故事,给人以更内在和圆整的感觉。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篇小说在20 世纪40 年代被视作描写阶级斗争之作而倍受赞誉,而《登记》并未描写什么鲜明的阶级斗争,也没有表现善恶分明的水火矛盾。《登记》虽是赵树理为配合宣传刚颁布的“婚姻法”,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的,但由于赵树理十分熟悉山西的风俗民情,了解农民的思想和心理,同时注重遵循艺术的创作规律,真实地揭示了中国农民尤其是农村女性心灵演变的艰难轨迹,因而不同于一般的“应景之作“,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在平静之中写出了波澜,平淡之中透出了深意。

赵树理创作流派之历史贡献

赵树理创作流派崛起于抗日战争后期的四十年代的革命根据地。这不是一个偶然的历史现象。中国农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下,如果从第一次国内战争算起,那么他们自觉地投入于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已经有二十年的时间了。而“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尽管出现了不少以农民为主体的优秀作品,革命作家们非常重视大众化的问题,但由于种种社会原因和艺术形式上的问题,新文学并没有在描写中国农民觉醒之后的斗争上取得的突破和成功,新文学和不识字的农民群众的结合仍然处于一种相当隔膜的状态。正式赵树理同志第一次在新文学的历史上完成了这一期以来没有解决的课题。他不仅第一个成功地描写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农民的觉醒和斗争,塑造出众多个性鲜明的农民群众的新人形象,而且以中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魄写他们的觉醒和斗争,从而使新文学完完全全地大踏步走进了茅屋村舍。这是赵树理以及其创作流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巨大的历史贡献。 其次,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以后,如同优秀的文艺理论家邵荃麟同志所概括的那样,赵树理及其创作流派在“现实主义深化”的创作道路上艰难竭蹶地继续前进,一方面热情的讴歌发生在中国广大农村里的社会主义变革,描绘在这一变革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农民的形象;另一方面,他们不避“左”的文艺教规的横蛮指控,吧笔社会生活的底部,如实的描绘几千年来“因袭的重担”,特别是小生产狭隘的眼光和习惯势力;直接的正面的批判或迂回的曲折的反拨,都与我们社会生活中那些不正常、不合理而又企图加以粉饰和掩盖的因素有关。今天看来,赵树理及其创作派对这些方面所做的揭露和批判当然还没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但是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和作家艺术家一般的认识水平线上看,赵树理及其创作派的优秀作品,无疑是这一时期反映中国农村生活的难能可贵的成果。正是坚定不移的现实主义深化的创作原则,使赵树理及其创作派得以如同一个星座那样在当代文学的银河里灿烂的照耀着。如果用今天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水平来要求赵树理及其创作派,那样就会低估这一也许更加值得宝贵的他们的第二个巨大的历史贡献。 第三个赵树理创作流派的历史贡献,表面看似乎不属于文学业绩本身,这就是这个文学流派没有我们新文学史上某些文艺团体中所常见的那种宗派成见、以宗派代替流派的偏颇。他们辛勤而诚实地劳动,以作品说话,不以理论纲领取胜,更没有唯我独尊、别无分店的派头,不曾以诋毁别种艺术风格的办法来取得在文坛上立足的地盘。我们以为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学的各种创作流派,互相尊重和学习,彻底根除封建主义余风流韵之一的拉帮结派,抵制他们对作家队伍的侵蚀,是必须加以总结历史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说,赵树理及其创作派的这一高尚“文德”和作风是值得作为一项历史贡献加以褒扬的。

赵树理与乡土文学

赵树理与乡土文学 当1947年8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陈荒煤的《向赵树理方向迈进》一文时,他虽然没有具体限定“赵树理方向”的内涵和意义,但我理解,“赵树理方向”首先在于他的文学的大众化方向和鲜明的倾向性,因此,“赵树理方向”实际上就是“乡土文学”的方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乡土文学”尽管并非赵树理的首创,但真正达到在主观上自觉的为农民写、写农民、给农民看的“文的自觉”则确要从赵树理算起。这不仅表现在题材的自觉、语言的自觉、人物塑造的自觉等文体创造方面,更主要地表现在赵树理创作意识的自觉。他主动的有清醒意识的让文学去接近劳工大众,从而影响和改变他们的阅读范围和审美情趣,诱导他们的思想意识朝着合理的方向靠近,而远离封建糟粕的侵蚀。由此可见,“赵树理方向”并不是“被动的迎合”“农民的审美习惯和审美需要”,也不是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上”。这从他“一步一步地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的表白中,就可看出他的文学志愿和目标。所以,仅仅认为“赵树理方向”停留在“文学的第一个层次上”的说法,其实是并不了解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历史现

实。试想,没有把大众的情趣引导到健康的文学阅读上,而放任于封建糟粕中,谈何向文学的“第二层次飞跃”?这不有点让古代的人去奢想宇宙飞船一样,强人所难吗?由此、我们评论一位作家要近可能的放到一定的历史现实环境中,重点考察他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现实条件下“应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而不必强求他“应该怎样做”。 正是基于这样的设想,我把赵树理摆到了中国“乡土文学”的渊源流变中,进而把握他的位置和历史贡献。 一 在中国,最早提出“乡土文学”的概念见于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他虽然还主要是对“五四”后期一种特定的文学现象的深刻概括,但对“乡土文学”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味已有所揭示。在国际,“乡土文学”则出现于19世纪末,步利特·哈特等在美国的倡导。在台湾,“乡土文学”最早见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台湾语文与乡土文学》,原始定义为描述大众生活并使用大众语言,即方言。“乡土文学”的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变动及随之而来的作家创作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得到丰富的。在此,“乡土文学”是指那些真切地展现了作者

论文:赵树理小说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

贵州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07汉语言文学教育赵树理小说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 作者: 学校名称: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摘要 (Ⅲ) 1赵树理简介 (1) 1.1赵树理家庭背景 (1) 1.2赵树理的社会经历、作品及影响 (1) 2.“山药蛋”派的开创 (2) 3.赵树理小说的涉及面 (3) 3.1家庭、家族和乡里社会的民俗 (3) 3.2恋爱婚姻习俗 (4) 3.3民间文艺表现手法的运用 (5) 4.赵树理的艺术成就 (5) 4.1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5) 4.2艺术风格 (5) 4.2.1通过情节发展自然展示人物性格 (6) 4.2.2 通过语言、形体动作展示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 (7) 4.2.2.1人物语言 (7) 4.2.2.2形体与语言相结合 (7) 4.2.3 通过细腻的外部描写展现人物性格 (8) 4.2.3.1描写人物外貌 (8) 4.2.3.2写景 (8) 4.2.4用辩证的、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9) 4.2.4.1辩证手法 (9) 4.2.4.2现实主义手法 (10) 后记赵树理惨死的前前后后 (11) 参考文献 (13)

浅议赵树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 摘要 赵树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广泛的影响,他是继中国文坛鲁迅、郭沫若、矛盾这些新文学奠基人之后与巴金、丁玲、老舍等人齐名的又一位大师级的人物,是中国乡土文学的大家”,是“山药蛋派”这一文学流派的奠基人和杰出领袖。在他的作品中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社会生活和农民的精神面貌,而且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以农民为对象,为农民说话。他的小说经常采用农民群众民间语言,从艺术的角度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对落后人物的成功塑造。这些人物分别通过情节发展,语言、形体动作,细腻的外部描写及辨证的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现实主义新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奠基人三仙姑杰出领袖

关于赵树理的作品

关于赵树理的作品 关于赵树理的作品 (1)小说。 A(1943年以前的小说:主要有《铁牛的复职》、《金字》、《蟠龙峪》(又作《盘龙峪》)、《打倒汉奸》等。《铁牛的复职》作品已佚,主要讲一放牛娃因遍身生疮被地主辞退后,重新开始了讨饭的生活。《金字》是他第一篇反映农民生活的小说,反映了倒蒋战争后阎锡山给山西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人民的愤怒情绪。《蟠龙峪》是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主要表现农民与封建势力的斗争。《打倒汉奸》是一篇对话体小说,可作“相声”或“独幕剧”演出,描写一个村子里出去的两个大学生,黑蛋在省城里一心忙于救亡运动,保官则唯利是图,把乡亲骗到天津,卖给日本人修机场,大家还在羡慕他发了大财,后被黑蛋揭露,遭到了处决。 B(1943-1948年的小说:主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地板》、《催粮差》、《福贵》、《刘二与王继圣》、《邪不压正》等。《小二黑结婚》描写农村青年小二黑与小芹自由恋爱,却遭到双方父母“二诸葛”、“三仙姑”和掌握村政权的地头蛇的刁难和迫害,最后在民主政府支持下才终成眷属。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描写阎家山农民与地主阎恒元及其爪牙之间围绕着村政权的改造和减租减息开展的斗争。《李家庄的变迁》是赵树理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通过一个村庄从辛亥革命到抗战胜利20多年的变迁,表现农民命运的变化。《地板》是赵树理第一次在太行文联的刊物《文艺杂志》上发表的小说,被

看作是当时文艺圈里人对他的认可。“地板”,即“土地的面积”。故事借一个因灾荒饿死了佃户而破了产的地主王老四之口,来说明财富是人创造的而土地不能生产东西的道理。《催粮差》写一个名叫崔九孩的司法警察,下张催粮时上拍下压的两副面孔和两种手段。《刘二与王继圣》是赵树理惟一的一篇富有自传性而与当前的工作无关的小说。《邪不压正》是赵树理第一次遇到猛烈批评的小说,后未收入自己的文集,渐渐被人们遗忘,80年代后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了它的价值。作品描写下河村中农王聚财的女儿软英的婚姻事故。软英先被地主刘锡元的儿子看中,狗腿子小旦为虎作伥,强下聘礼。下河村解放后,农会主席小昌又唆使成为积极分子的小旦逼迫软英嫁给自己的儿子。最后在整党运动中,小昌挨批,软英与情郎小宝终成眷属。 C(1949-1965年的小说:主要有《传家宝》、《田寡妇看瓜》、《登记》、《三里湾》、《灵泉洞》、《“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卖烟叶》等。《传家宝》写婆媳之争,《田寡妇看瓜》写中农田寡妇以前看瓜是怕贫农秋生偷瓜,解放后秋生的南瓜大丰收,田寡妇再不用看瓜了。这是两篇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牧歌,与赵树理以前的小说风格迥然不同。《登记》是为配合我国第一部婚姻法的颁布赶写的一篇评书体短篇小说,历来被看作是《小二黑结婚》的姊妹篇,后被改名为《罗汉钱》搬上银幕和各种戏剧戏曲舞台。《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以全心全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村支书王金生、三心二意想发展资本主义的村长范登高和一心一意做发家美梦的中农马多寿这三家人为主线,表现农村合作化时期的社会的面貌,后被改编成电影《花好月圆》和各种舞台剧。评书体小说《灵泉洞》是话剧《两个世界》的续篇,主人公仍为金虎和银虎,想通过这两兄弟的生产道路,来表现太行农民在各个历史时期所经历的思想变化。《“锻炼锻炼”》是一篇描写农业社如何解决生产与整风矛盾,批

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

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 当伟大的新文学巨匠鲁迅一反常规,把农民置于小说艺术构思的核心,精心勾画出一代农民的真实相貌时,便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惊叹。新文学追求者们佩服鲁迅的眼光,并竞相效仿,推动了一代“乡土文学” 的振兴。此后,农材题材小说一直在新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然而,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第二次勃兴,则是在强调文学为工农兵服务的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当赵树理为翻身农民大唱赞歌,推出一批崭新的农民形象于新文学画廊之后,“山药蛋派”逐渐形成,并带动一批农材题材创作的成功,这成为解放区文学的一大收获。鲁迅与赵树理在农村题材上的开拓之功,受到了普遍的赞誉。 鲁迅在农村题材小说中,有意识地把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作了艺术的联系和对比。《风波》写辛亥革命的成功,就是革去了一条辫子,社会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发生任何实质性变化。因为一次单纯的政权更替,名目翻新的政治革命运动,没有全民性的深刻的思想革命运动相辅助,是不能从根本上取得胜利的。《阿Q 正传》着力描绘阿Q愚昧落后的精神面貌并与辛亥革命不发动群众,忽视农民革命要求的弱点联系起来,从政治革命行动脱离思想革命运动的角度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有力地表达了鲁迅高度重视思想革命的思想。在其他小说中,鲁迅也常常把愚昧麻木的农民和其他民众放在辛亥革命后一潭死水似的社会环境中去刻划,用以说明中国迫切需要深刻广泛的思想革命,政治革命若不伴随深刻广泛的思想革命,将会与辛亥革命一样半途而废。 赵树理一方面继承鲁迅小说的传统,善于把握农村题材,成功地写出道地的农民。另一方面,他更多地是继承“左翼”文艺运动的精神,较多地注意了农民推翻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剥剥的外部解放,着力挖掘农民阶级的优良品质和革命热情并加以歌颂,同时鞭挞与之对立的反动的落后的东西。他对由于经济地位的长期奴役造成的农民精神上的弱点,以及人的内部的解放——思想革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所忽视。因此,他的小说紧紧配合当时政治革命的形势,写农民已经或正在摆脱历史重压,在解放的道路上迅跑;刻划他们充满希望,为自由和幸福努力斗争的形象。他着力表现的是他们幽默风趣的性格,明朗乐观的情绪和坚强不屈的斗志,热情歌颂的是他们在党领导下取得的一次次胜利。这些实际上都是通过农村生活和农民精神面貌的变化来展示政治革命的成功。由于把农村中人际

论赵树理的创作

论赵树理的创作 在被解放了的广大农村中,经历了而且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农民与地主之间进行了微妙而剧烈的斗争。农民为实现减租减息,为满足民生民主的正当要求而斗争,这个斗争在抗战期间大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地位,因而组织了中国人民抗敌的雄厚力量。抗战胜利以后,减租减息与反奸、复仇、清算的斗争结合起来,斗争正在继续深入发展。这个斗争将摧毁农村封建残余势力,引导农民走上彻底翻身的道路。经过八年抗战,农民已经空前地觉悟和团结起来了。他们认识了他们贫穷的真正原因,他们决心为根本消灭这个原因斗争。他们把斗争会、清算会很正确地叫做“挖穷根”,(要把贫穷的根子挖出来,将它斩断。)农民的革命精力正在被充分地发挥,这个力量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抗拒的,是无穷无尽的。它正在改变农村的面貌,改变中国的面貌,同时也改变农民自己的面貌。这是现阶段中国社会最大的最深刻的变化,一种由旧中国判断中国的变化。 第一篇为人所知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中篇《李有才板话》长篇《李家庄的变迁》描写农民斗争 《小二黑结婚》农村中恋爱的故事。 小二黑,一个特等射手的年轻漂亮的农民,和一位美丽的农家姑娘小芹相好。但是小二黑的父亲二孔明和小芹的母亲三仙姑反对他们的结合。二孔明为儿子收了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作童养媳,但是小二黑不认账。小芹同样不认。当村里恶霸金旺兄弟将这对情人双双拿住,企图诬告他们的时候,小二黑一点没有畏惧,而是理直气壮。他“打听过区上的同志,人家说只要男女本人愿意,就能到区上登记,别人谁也做不了主。”作者在此讴歌新社会的胜利(只有在这种社会里,农民才能享受自由恋爱的正当权利),讴歌农民的胜利(他们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懂为更好的命运斗争),讴歌农民中开明、进步的因素对愚昧、落后、迷信等因素的胜利,讴歌农民对封建恶霸势力的胜利。 《李有才板话》中,正面展开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斗争。斗争围绕在改选村政权与减租两个问题上。老户主阎恒元,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描绘出老奸巨滑的性格,他把持了村政权,操纵了农教会。李有才用他的快板反映了村子里的事件和人物,表达了农民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的情绪的反应。农民中的积极分子被打击,分化,收买。年轻、热情,但是没有经验,犯了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章工作员被愚弄着,完全蒙在鼓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