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基础类课程建设与实践

应用型基础类课程建设与实践
应用型基础类课程建设与实践

应用型基础类课程建设与实践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我校高等数学课程的建设情况,论述了对应用型基础类课程体系的构成、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的一些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

高等数学是高校重要的基础类课程,它同时是除英语、艺术、法律等专业外的其它专业类课程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当今社会,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数学思想、数学理论与方法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人们也逐渐接受了“数学是高新技术的本质”这一说法。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渐由以前的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独立学院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高校的教育对象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转型,应该及时转变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本文结合我校开展的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应用型基础类课程建设中教学改革与建设的一些措施和办法。

1 师资团队建设

除了常规的师资团队建设以外,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针对每位青年教师的特点制定了培养方向。使得我们的青年教师在入职初的几年,尽量从事一门课的教学工作,避免陷入贪多不烂的教学怪圈。

思政课建设情况总结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2013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总结 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保障有力 (一)机构设置 学院根据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要求,由校党委直接领导,书记张 进平具体负责,主要把握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工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具体落实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过程中,由思政部主任张晓萨负责学院思政教学 督导工作,监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及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由思政教研室具体负责实施覆 盖学院所有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工作。在学院党委领导下,还建立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了融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全面组织开展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师资队伍 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由思政部下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该教 学团队是一个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教学组织。团队建立以 来,始终致力于探索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成 绩显著。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上,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积极选派教 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的培训。 (三)专职辅导员队伍 为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学院建立了各教学班配备一名辅导员的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辅导员的组织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二课堂,对学生 进行行为养成和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了数十个学生社团。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辅导员老师积极 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 治素质。 在行为养成上,由辅导员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对学生行为进行纠偏,引导学 生行为方向,并作为学生行为表现考核的主要依据,合理有效管理学生。既加强了学生管理, 又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制度保障 在制度保障方面,为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及时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思想状 况,贯彻院党委的工作指示,从制度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 对课程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稳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建立了每学期两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满意度调查机制,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 论课老师进行教学效果监督,及时反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发展趋势的思考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发展趋势的思考 Meditation on Tendency to Develop Elite Courses 林大钧 By Lin Dajun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The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摘要:以质量工程为契机,把握精品课程建设发展趋势,对传统的课程作理念层面的调整,以人为本发掘精品课程建设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提出精品课程建设持续发展的关注重点。 Abstracts: Hold the tendency to develop elite courses by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quality project and make theoretic adjustment to conventional courses. Discover the inherent dr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xploring elite courses with people-oriented point and bring forward the key concern about persistent development of elite courses. 一.引言 I. Foreword 2003年教育部开始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在“质量工程”中把建设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建设目标之一,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中明确提出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并形成中国高校精品课程网站。(什么是国家精品课程?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千门精品课程上网,打造高教新质量”新闻发布会上讲话中指出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五个一流”是对精品课程建设内容的基本定义,而“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是以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使优质课程成果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国内同类课程和其他课程建设,使不同高校的学生从网上大面积受益,对全面提高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经过三年建设,教育部已经批准92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通过这批课程示范辐射,使各高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建设精品课程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距教育部五年中完成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规模还有二年时间的今天,既要抓住最后二次申报机会积极争取跨入国家级精品课程行列,赢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机,更要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看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改变原有的高等教育课程的观念、内容、方法、评价等。因为一方面课程集中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期待和要求,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国家对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等一系列问题的制定。而这些较为宏观的战略层面的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蓝图,正是通过国家对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及其一系列的课程要素的规制和引导才得以具体化。另一方面,课程及其教学也是学习者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质,直至成才的主要途径。虽然当今社会的学习形式已经日益多样化,然而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活动,学习者能够更加高效、系统地获得成才的绝大部分素质。特别是要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时俱进,如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等都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精品课程建设要结合现今世界大学课程发展的普遍趋势,围绕增强课程适应性、更好满足变动不居的社会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学习者自身对课程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对传统的课程作理念层面的调整。 In 2003, Ministry of Education started The Project of Reforming Teaching & Quality in

学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学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十二五规划,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将进入深化课程建设的攻坚阶段。当前学校的课程建设伴随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初显端倪在英语、信息技术、体育活动、国家教育等学科,顺应新教育发展纲要精神和新课改的延伸,我校课程在整合课程形态的积累建设上努力探索践行校本课程呈学科课程、综合活动课程、社会团体课程的办学理念。我们必须对教育课程内容的实施模式进行定位和给予一定思想,是我们学校发展着力点应该正视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建设;思考;探索;定位;规划 一、思考——弄清想做的是什么 新形势下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设置,让我们感受到国家对学校模式个性发展、特色发展的期许。我们的学校课程以人为本、个性发展、终身学习的教育目标如何实现?冯恩洪老师说,应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即能容纳有差异的教育、有情感的教育及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由此,我们引发一种思考:学校课程建设的起点是不是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把人生的旅途比作一条高速公路,在不断地驱动前行中,往往需要在服务区停留,或休息以消除疲劳,或饮食以补充体能;或加油充电提供动力,或修理维护提高安全系数……作为服务区,提供一套完整的服务配套设施,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这个服务区提供的服务产品必须是人们放松身心,解急的生活必须品,为匆匆而来,匆匆而过的区内人士缓冲机能的加油站。这个服务区提供的“产品”必须是顾客所需所求,因此考虑到南来北往的客户差异需求,只要是顾客认为满意的,认为必须的产品就是服务的最终产品,最佳产品。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而是课程。决定课程内容类型、实施教学模式的是学生的需求,我们的学生既是旅行者又是消费者,从学生踏上人生旅途开始,就在奔赴人生的终点。在旅途上,学校提供的养分有优劣之分,会影响到他今后确立怎样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能力。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是有潜能的。切实抓好学校的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课程的优劣评判的最重要的标准是校长身先士卒地统领全体教师构建课程建设的核心力量的均衡。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教育环境的建设、学校文化协调发展的建设让我们吸纳品味感触到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发展,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才是对学生真正人格上的塑造。让学生具备更全面的潜能素质、具备有差异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形成一些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成为未来事业的成功者和幸福生活的人,我们武大一附小的“成全教育”核心内涵理念由此定下基石。 二、定位——指向清晰才能操作

(高校大学)课程建设情况总结2篇

(高校大学)课程建设情况总结2篇 篇一 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XX中医药大学教学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课程建设组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按XX省高等教育学校标准对以下课程进行了不懈的建设,达到了优秀课程的要求。现将以下课程建设情况做出总结如下: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定位及特色 (1)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XX省高等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和教学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法,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与启发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潜力。 (2)课程建设定位 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XX中医药大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建设的定位就是建设优秀课程,努力打造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为医学教育专业建设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3)课程建设特色 a.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XX中医药大学的的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强,是必修的理论课。

b.有一支优化的教学梯队、有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有先进适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了严格科学的考试方法和制度。 c.引入了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和掌握各种知识和能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成绩 ①本课程建设中师资力量雄厚,在教学中,各位老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配合默契。②年轻的教师经常向老教授讨教,经常组织听课和经验交流,同时注重与时代特色结合,是一只不可多得的优秀队伍。③学生评教及考核成绩均优秀。④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⑤发表了较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⑥本课程建设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合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坚持开展定期教研、科研活动,促进本教学队伍整体科研能力提高;坚持听课制度,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和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改进教学内容方法,促进良好教风形成和发扬;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考博、访学、进修等,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及建设成果 (1)教学内容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西医结合外科、中西医结合妇科、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五官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传染学、急救医学。首先先概括以上课程的统一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认真贯彻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2009-2013年)》文件精神,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实施“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有: 1.整体优化原则:要立足于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结构,精选内容,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 2.协调发展原则:要把素质教育置于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知识、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以人为本原则:要强化学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辐射示范原则: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我校教育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

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和建设思考

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与建设思考 近年,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西丽小学在创建与深化“亮丽教育”特色的过程中,着重建设“亮丽人生”特色课程。笔者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导者,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挖掘“亮丽教育”文化内涵,对“亮丽人生”特色课程建设做出定位与路径思考。 一、特色课程定位:鲜明个性、综合价值、普及实施 1. 特色?n程的选定体现鲜明个性 特色课程首要特征是“特”,相对于地方课程和本校其他课程而言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体现了本校鲜明的个性,在教育性、科学性和发展性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品质。学校可以开设的课程众多,选择什么课程作为学校特色课程,需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和课程体系而定。 “亮丽人生”特色课程建设,是在西丽小学“亮丽教育”特色的“亮丽人生从这起步”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亮丽人生”为课程主线,以校本课程和亮丽教育活动为载体,提炼、整合、优化原有的几种校本课程和系列教育活动,建设体系化、特色化、品牌化的主导性课程,实现“培养健康、多彩、创新的亮丽人”的育人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学习

的主角,努力实现最亮丽的自己,为少年儿童幸福美好的人生奠基。这是学校在探索“亮丽教育”的过程中,因本校特定需要和特有条件而提出的课程建设思考。与本校其他课程相比,“亮丽人生”课程的建设是直接对应实现“培养健康、多彩、创新的亮丽人”的学校育人目标,彰显“亮丽教育”思想的,它的实施将是(也必须要)代表着西丽小学课程开发的最高水平。 2. 特色课程的价值取向体现综合性 特色课程既然是学校的主导性课程,其核心价值取向十分重要,要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一是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二是要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三是充分体现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的统一。 “亮丽人生”特色课程建设,以国家层面的“办出各自的特色”“教育人如何做人,帮助人健康成长,培养人具备完善的人格,帮助社会走向完善”等教育方针为最高指导思想,植根于“亮丽教育”文化,以“亮丽人生从这起步”办学理念为课程内核,以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系列校本课程的优化组合为载体,以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为基础,更突显课程的结构化、内容的个性化和核心价值的综合性,直接支撑着西丽小学“亮丽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 3. 特色课程的实施必须全校普及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

初中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总结修订版

初中校本课程建设与实 施工作总结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总结 邵原二中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深入,课程模式也日逐多样化、自主化,特色化课程结构,日趋合理,为学校实施办学自主权创设了广泛的空间,也为教师教育教学更加自由的开放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展台,激发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的极大热情。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校通过校本教研工作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将我校建设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到我校教育资源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必须充分考虑到适应基础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充分发挥的需要;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钻研精神;有利于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进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课程建设目标 (一)、学校课程类型多元化,课程结构多层化。从培养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师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出发,重点建设和完善学校创造教育课程、艺体健康教育特色课程(合唱队、舞

蹈队、篮球队)、主题节日课程(教师节、国庆节、清明节、端节节)和学校三大教育(感恩教育、目标教育、养成教育)等。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品行、人格、习惯形成和发展的经历,提升师生道德水平、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逐步构建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和实践体验型课程体系。 (二)、通过课程设置,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活、追求卓越”的优秀二中人。 (三)、通过课程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修养良好、业务能力精湛、具有“奉献、智慧、求实、创新”精神,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队伍。 三、我校校本课程制定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自主开发的课程。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在前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信息,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先让教师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开设申请,再由学生自愿报名选择。这样一来,课程开设与学生选课成了供求关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 (二)、多样性的原则。校本课程应该是多样性的,适合本校本地区的,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校本课程应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不一定向标准教材看齐,

“互联网+教育”下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张婷 (1)

“互联网+教育”下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为期两个月的培训接近尾声,感谢学院组织的本次培训,培训的内容很全面,通过本次培训我学到很多,结合本人日常工作情况,浅谈“互联网+教育”下的课程建设思考与建议。 淘宝创造了奇迹,马云成了传奇,马云的成功是他找准了发展方向,抓住了发展机遇,那么在这个信息化,大数据,“互联网+”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各个行业都在找发展的方向与机遇,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找对方向,方可快速前。如果方向错了,那么请停止下来,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要摒弃很多固有的方法与观念,要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新方法,那么我们高职类院校在“互联网+”时代该何去何从呢? 慕课的出现是“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1],从2013年慕课走进中国的大学校门,至今基本上每个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慕课网平台,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能够以如此快的速度在全国各个院校迅速发展起来。然而慕课做到了,这是因为慕课找对了位置,它的兴起符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方向。慕课的到来给我们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带了新的机遇,我们能够在慕课时代下,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才能够快速发展起来。可是由于慕课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共享性、会造成优质的课程资源扎堆,大量免费公开的网络精品课程的涌现,网络化的普及,学生信息化水平提高的今天,传统的课程建设收到了了很大的冲击。这种情况下,老师们不仅要具有一线的教学经验、熟悉的课程建设流程,而且必须要掌握足够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必要的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知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学院的课程建设应该怎么进行? 结合本校实际浅谈几点思考:总的实现途径是:创建学院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团队,从通识类课程入手创建慕课平台,班主任导师制在教学上指导学生,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 1 建立学院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团队,大力推进学校的微课建设 微课是慕课发展的内容,目前条件下要跟随慕课,首先要做好微课。“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2],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通过分析2015年全国第十五届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奖情况,发现获奖率高的院校的一个共同特点,微课的片头、片尾都是同一种制作风格,可以看出他们的微课作品外围技术是由专门的技术制作团队来制作的。一个优秀的微课作品要做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样的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更高效。由教务处牵头,老师自愿参加,及对多媒体课件感兴趣的学生共同组成学院的多媒体制作团队,以后的参赛类作品技术加工,及老师课程建设中的多媒体制作可以由团队老师协助完成,团队中的老师对学院老师定期进行多媒体技术培训,从而提高全院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项目申报说明

附件6: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项目申报说明 一、建设目标 “应用型人才”指知识视野宽,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佳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应用型、服务应用型和职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应用型人才”所从事的工作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相对于“技能型人才”而言,“应用型人才”知其然的同时,也知其所以然,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较为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较宽且较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 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项目,旨在鼓励和支持各院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综合改革,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通过本项目建设,充分调动各院系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建成一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全面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建设范围 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重点突出适应广东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需求、与产业行业对接紧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具体涵盖软件服务外包等软件产业;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医中药、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制造等医学医药

类产业等等。尤其突出要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支柱产业、新兴扶持产业等发展需求相吻合,积极服务全省建设幸福导向型产业战略部署。 三、建设内容 本项目重点支持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 四、申报条件 (一)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已有一届以上本科在读生,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学生综合素质良好的专业。 (二)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突破旧有模式,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课程体系合理、突出产学结合、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效果明显,能通过示范专业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学校整体专业建设。 (三)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师资队伍力量充足、梯队合理、结构优化;专业负责人或带头人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教学效果好;对本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具备较为完整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突出。 (五)重视教学管理改革,建立切实有效的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有一套较为成熟完整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六)人才培养预期效果好,对省内本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七)为避免重复立项,有在研专业类校级、省级立项项目的专业,

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附件3 青海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号)、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和青海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青大校研字〔2015〕25号)文件精神,为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宗旨与目标 第一条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服务需求、深化改革、立德树人,立足研究生能力培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发展前沿和研究生个人发展需要,努力建设与学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目标一致的结构合理、体系完善、特色鲜明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第二条立项建设的研究生课程应具有鲜明的研究生教育教学特点,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研究生知识结构,提升研究生的科学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研究生的创新创业研究和综合素质。 第三条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目标: 1.把课程建设作为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转变只重科研忽视课程的实际倾向,深化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以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为根本依据,以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以专业共同必修课、研究方向课课程内容为重点,根据学术型、应用型两类人才培养需求修订培养方案,设计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努力建成与我校的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

较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任务相适应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较高水平的优质课程。 3.以课程建设工作为基点,统筹使用各类资金,改革、完善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对研究生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常态化投入,把研究生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工作纳入院系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 4.健全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课程体系设计和优化机制;建立规范、严格的课程审查机制;健全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的指导审查制度和支持系统;扩大研究生课程选择范围,形成开放,灵活的选课机制;加强课程教学管理与监督,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创新考核方式,探索建立研究生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制度;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二章建设内容 第四条研究生课程建设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1.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2.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规范; 3.教学模式的改革; 4.教学案例库建设; 5.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创新; 6.教学方法的改革; 7.研究生教材和文献库建设; 8.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第五条立项建设的研究生课程同时也作为教学成果奖的培育项目,鼓励教师将立项课程经若干年的建设,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

课程开发计划和保障措施

课程开发计划和保障措施 一、课程开发计划 (一)课程开发背景现代汽车机械与电子技术高度一体化,汽车维修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为适应市场要求汽车维修企业组织所进行的不但调整,都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而使学生在学习性工作中发现问题,在从理论中找寻答案,即项目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企业的认可。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大力倡导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及改革。要抛弃传统的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学方法,以任务引领的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对于专业课教学方法及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我校的传统教学方法面临这变革,为实现这种变革,就应按照人的职业成长规律,以项目教学法为根本的教学内容改革。通过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升我校汽车专业老师教育教学水平。 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分析制定的教学大纲,从本行业高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工作能力为出发点,同时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模式设计,采用利用密切结合行业实际的形式,采取6 2 1的课程模式。 “6.2.1”课程模式中的“ 6”是指六位一体,即要突出职业能力需求、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活动训练素材、“教、学、做”一体化和形成性考核等六个要素;“2”是指两个设计,即教学整体设计和教学单元设计;“1”是指一个考核,即对学生的课程成绩整体考核和单元考核。在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从前期的企业调研,到整体教学设计,到最后的教学单元设计,比以往更全面、更深入、更贴近实际岗位操作流程,更能满足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按照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教学内容上,删繁就简,面对实际,讲求实效。不拘泥于现行的规定教材。在考核方法上,参照企业单位的用工标准大胆改革考试方式与评价机制,把企业纳入考核的主体。 (二)课程开发目标:

学校课程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57507390.html, 学校课程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作者:孙艳春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07期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给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位课程建设研究者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 课程是支撑整个教育质量大厦的顶梁柱,是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工程。课程体现着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向育人目标,是学校教育品质的集中体现。 一、学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 2.考试改革的需要 3.核心素养落地的需要 4.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学校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 (一)基本情况分析 这部分内容解决的是为什么。分析国家时代对我们教育的要求,改革发展的需要,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学校学生的基础。要分析出学校的历史与传承,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今后发展面临的调整等等。可以具体分为三个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重点突出学生的需求。学校情况分析是学校价值体系与课程体系形成的前提与基础。 (二)价值体系 这部分内容解决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价值体系实际上也就是学校的理念文化。一个学校拥有什么样的理念文化,反应了这所学校的办学价值观;一个学校理念文化的形成,不是校长“拍脑袋”的结果,应该是在基于学校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这个学校多年办学积淀的反映,能够引领学校未来的发展。 1.办学目标

职高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职高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所谓精品课程就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自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以来,精品课程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概况 我校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经过一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到上学期,我校已有精品课程五门,分别是:李楠主任的高一《化学》,肖伟老师的高一《数学》,刘磊老师的《哲学与人生》,孙传洪老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李兴桂老师的《畜禽解剖生理》等。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推进和发展,我校的精品课程数量会逐年增加,质量会逐年提高。 为了规范精品课程建设,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了《利辛县王人职高精品课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完善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促进了精品课程的有序发展。 二、经验总结 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和我校的总体规划,学科传统和重点投入是分不开的。简言之,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有以下几点经验: 1、领导重视

我校成立了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张献毅担任,副组长由王孝民副校长和李楠主任担任,其余领导班子和教研组长人成员。精品课程建设由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农学、养殖三个专业组及教务处落实和组织实施,在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设精品课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是负责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全校精品课程的规划、经费使用、过程管理、评估验收等工作。 各专业成立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由专业建设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有关教师组成,负责制定并 2、经费投入到位 根据课程建设需求,凡经审定立项的精品课程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精品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基本建设,可用于购置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设、题库建设、实践教学活动、网站建设等,以及参加国内有关课程建设的研讨会议和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检查评估等活动开支。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经费分三批划拨,第一批为启动经费20%,在项目立项后划拨;第二批为建设经费50%,在中期检查后根据评估结果划拨;第三批经费在验收后30%,根据验收结果划拨。实施本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方案与精品课程的评估与检查工作等。 3、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 精品课程的建设采取精品课项目负责人制,课程建设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

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途径

东方企业文化·文化教育产业 2012年12月 229 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途径分析 李赫男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长春,130117) 摘 要:独立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往往套用其母体院校的课程体系,缺乏自身特点。现今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大多侧重于某一具体课程,而针对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的课程建设研究却少有问津。独立学院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必须要形成自己的课程特色,在课程建设的理念、课程建设的结构、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课程建设的软硬件环境等方面都要区别于母体院校。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课程建设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2—0229—02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1走向大众化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潮中,独立学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目前全国的独立学院共三百零三所,每年招生达到六十多万人。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定位独立学院教育总的指导方针,以及如何寻找到一条科学的课程建设途径,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两类,即“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和“学术型本科教育”。目前,国内的非独立学院本科教育基本秉承着学术型的培养目标,所以在课程建设上呈现出陈旧、封闭、落后等特征。而独立学院基于生源与师资上的独特性,如果追随普通本科院校的学术型培养目标,会导致我们的毕业生无法与老牌大学的毕业生相媲美,亦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此情况下,适时建立技术型的培养目标,把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在此目标指引下,以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为途径,完成本科教育对学生的重新塑造作用。以下为笔者对建立应用型人才的科学课程体系的具体途径分析。 1、课程建设的理念:教学大纲要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的认知规律 教学大纲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化,是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因此,教学大纲必须要符合教学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的认知规律。而为了完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任务,独立学院的教学大纲在顾及课程先行和后续内容的同时,更要注意体现教与学相磋相长的特征。 1.1课程的内容要体现教与学相磋相长的特征 由于独立学院与母体院校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开设的专业名称大体相同,所以在编写教学大纲时,容易照搬母体院校的教学大纲。按照沿袭的习惯,传统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理论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所以在编写教学大纲时,应紧紧围绕独立学院课程建设的特点:即“专业基础课要实;专业主干课要精;能力训练课要强”,打造出一批精品课程。可在母体院校教学大纲中挑选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优秀教师精讲,进行专业化训练,体现基础课程专业化的特点。专业主干课要由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引领,主要是围绕技能培养挑选课程,进行职业化的训练。能力训练课是传统教学内容中缺失的部分,这部分课程需要由各专业教师结合本专业课程的特征,进行新课开发设置,这一类型的课程要充分发掘学生的能力。通过三课的落实,不仅要体现教的精讲,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相磋相长的互动。 1.2课程的设置要顾及先行和后续课程的相关内容 1 2010年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招标课题“独立学院应用型课程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般来说,独立学院三课的设置要遵照专业基础课在前,主干课跟踪,能力课同步的原则。专业基础课应放在大一开设,因为刚刚从高中步入到大学,知识内容、学习方法都需要有一定的过渡,而且还要为主干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放在大一可符合专业基础课要打扎实的要求。大二大三是大学中学习专业技能的黄金时间,在此期间集中专业技能的训练,符合专业主干课要精的要求。能力训练课可在大一第一学期就开始进行,课程难度循序渐进,课程内容由浅入深,根据本专业课程的特点,设置形成一个能力课的课程体系。总之,独立学院课程的设置应根据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确定开课的先后顺序。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使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2、课程建设的结构应努力寻求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平衡 2.1课程的布局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合理比例 独立学院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与中高等职业教育是不同的。中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操作技能和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的,而本科层次以上的人才除具有操作技能外,还应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程的设计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讲授知识与传授技能的合理比例,避免将独立学院的本科课程设置成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培训课程。 理论课基本上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形式体现,但这两类课程中要带有一定的实践因素,即理论课带有实践因素。例如,在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中设置实践课环节,实践课的具体比例以不超过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为最佳。实践课以能力课的形式体现,能力课重操作技能但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即实践课由理论指导。能力课要理论化,要将操作技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不仅要告诉学生是什么,更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如此,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知识与技能合理分配,就能建立科学的课程布局。 2.2课程的内容应强调开拓学生视野的跨学科课程 跨学科课程这一命题是顺应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而提出的,目前社会对单一性质的人才需求量并不大,但对于高素质全面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却很大[1]。因此,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时可以寻求不同专业之间的连接点。以法律专业为例,目前企业并不缺少仅懂法律的人,但既懂法律又懂经济的人才却奇缺,如果一个毕业生既拿到了司法考试资格证又拿到了注册会计师证,那么其就可以有非常理想的就业岗位。所以我们可以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在专业主干课中增添经济学的课程。同理,中文与外语专

课程建设总结

《CIS设计》课程自查报告 为了配合学院对2017年精品课程的检查工作,我们从4月起对《CIS设计》课程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课程建设情况 1、课程建设目标 按照社会需求拓宽服务功能,增强社会适应性;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通过技能分解、资源整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打造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和“工学结合”为特色,软、硬件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示范性、共享型机械工程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的建设目标,合理设置实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历届毕业生的调查反馈信息及用人单位对课程教学的要求,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为突破口,进行课程综合性改革。将将单纯的数控实训与职业鉴定、数控大赛及工厂实际加工结合起来,强调以“掌握技能、强化动手能力、培养技术人才”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构建以技能培养为目的、以技能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2、实现建设目标的规划与措施 (1)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习题等网络资源已经全部上网,运行效果良好。 (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技术培训,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一支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热心从教、教书育人、技术精湛,教学和生产结合的教学队伍。 (3)继续进行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改革,全面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职业能力来进行课程教学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具有实践特色的一流教学内容和方法。 3、对已上网的课程资源注意进一步更新和完善。 网站内容更加完善,主要包括: 师资队伍:主讲教师、人员构成、整体素质、教学改革与研究 课程描述:课程特色、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大赛试题、大赛成绩、建设规划、习题、课程申报资料等,下一步准备增加相关的科研资料和学术论文,及前沿技术等资料。 4、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水平、学历结构、项目开发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还很不是很合理,年龄结构比较合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尽可能的派出教师进行培训。今后我们将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尽可能的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数控方面的人才。 5、加强科研建设 鼓励教师参加教研、科研。我们鼓励课程组的老师们努力撰写课程建设方面和课改方面的学术论文。现已计划这方面最少发表两篇论文,论文正在撰写中。 二、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经费未使用 2、关于本课程的论文未发表。

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设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系部电建系 总负责王建锋 编写边步义 二〇一二年十月

《建筑工程施工》精品课程实施方案 目录 前言: (1) 一、指导思想 (1) 二、课程定位 (1) 三、课程建设目标及思路 (1) 四、精品课程的建设措施和保障激励措施 (2) 五、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3) 六、课程体系与特色 (5) 七、课程资源 (6) 八、精品课程的任务安排表 (7) 九、精品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8) 十、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 (9) 十一、精品课程的课程考核 (9) 十二、精品课程的管理 (10)

前言 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其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全力实现国家级示范学校创建目标,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并结合我校专业实际情况,将建筑工程施工作为建筑专业的精品课程进行建设,特制订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精品课程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二、课程定位 职业学校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以从事建筑施工行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建筑行业发展对施工技术人才质量的需求为依据,以行业发展趋势为指导。 《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是我校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必修课,同时又是横跨工程技术、结构技术的骨干课程,与本专业其它课程如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构造、建筑结构联系密切。建筑工程施工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不仅从理论上掌握从地基、基础到主体工程中砌筑、钢筋混凝土工程,最后到防水、装饰装修工程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技术要点,更主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与实践、实习来真正熟悉和理解所学建筑工程技术和技能。建筑工程施工是城市建设的组成之一,它与城市市政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园林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高素质建筑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中不可缺的重要骨干专业课程。 三、课程建设目标及思路 以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为基本依据,按照建筑企业、房地产公司的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标准,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