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过渡金属的2种典型代表(铁、铜)练习题

高中化学过渡金属的2种典型代表(铁、铜)练习题
高中化学过渡金属的2种典型代表(铁、铜)练习题

高中化学过渡金属的2种典型代表(铁、铜)

练习题

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叙述了“铁线粉”:“粤中洋行有舶上铁丝……日久起销,用刀刮其销……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下列关于“铁线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线粉的主要成分为Fe2O3·x H2O

B.“用刀刮其销……所刮下之销末”指质地疏松

C.“铁线粉”易溶于水

D.“铁线粉”的形成是因为吸氧腐蚀

解析:选C “铁线粉”为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x H2O,A正确;“铁线粉”能够用刀刮下,说明其质地疏松,易脱落,B正确;氧化铁等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C错误;海水接近中性,铁易发生吸氧腐蚀形成“铁线粉”,D正确。

2.食品容易被空气氧化而变质,故在装有月饼的袋子里常放有干燥剂及铁粉,这是利用了铁粉的( )

A.酸性B.碱性

C.氧化性D.还原性

解析:选D 放在食品包装袋内的小袋中,以防止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说明该物质应具有还原性能够与氧气反应,则铁粉表现还原性。

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制得的是( )

A.CuO B.FeCl3

C.CuS D.FeS

解析:选C 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故A不选;Fe与氯气在点燃或加热时直接生成FeCl3,故B不选;铜是变价金属,与氧化性弱的S反应生成低价硫化物Cu2S,故C符合;铁是变价金属,与氧化性弱的S反应生成低价硫化物FeS,故D不选。

4.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铁粉,然后过滤

D.Fe3+与KSCN反应产生血红色沉淀

解析:选C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A错误;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3O4和H2,B错误;铁粉把FeCl3还原成FeCl2,从而除去FeCl3,C正确;Fe3+与KSCN反应产生血红色络合物,不是沉淀,D错误。

5.下列关于铜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化学变化

B .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有棕黄色的烟生成

C .用稀盐酸除去铜锈的离子方程式为CuO +2H +===Cu 2+

+H 2O

D .向CuSO 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混合物倒入蒸发皿加热煮沸一会儿,然后冷却、过滤,滤纸上的物质为“蓝色固体”

解析:选A 蓝色CuSO 4·5H 2O 受热失去结晶水转化为白色CuSO 4粉末是化学变化,A 正确;常温下铜与氯气不反应,需在点燃条件下才能反应,观察到有棕色的烟生成,B 错误;铜锈的成分是Cu 2(OH)2CO 3,不是CuO ,C 错误;CuSO 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Cu(OH)2沉淀,Cu(OH)2加热分解,故加热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是黑色物质CuO ,D 错误。

6.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的是( )

A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B .Cu 2S 在O 2中灼烧转变为CuO

C .将铜丝插入FeCl 3溶液中片刻

D .含水蒸气的CO 2通过盛有Na 2O 2的干燥管

解析:选C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与铁反应生成Fe 3O 4,固体质量增大,故A 错误;1 mol Cu 2S 在O 2中灼烧转变为2 mol CuO ,固体质量不变,故B 错误;由于FeCl 3具有氧化性,能将Cu 氧化而溶解,所以固体质量减小,故C 正确;含水蒸气的CO 2通过盛有Na 2O 2的干燥管,与Na 2O 2反应生成Na 2CO 3和NaOH ,固体质量增大,故D 错误。

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 .FeS 2――→煅烧 SO 3――→H 2O

H 2SO 4 B .NaCl(aq)――→电解 Na ――→O 2/燃烧

Na 2O 2 C .Fe ――→稀H 2SO 4 FeSO 4(aq)――→NaOH Fe(OH)2――→空气中灼烧

Fe 2O 3 D .Fe 2O 3――→盐酸 FeCl 3(aq)――→Cu Fe

解析:选C FeS 2煅烧可得SO 2,无法得到SO 3,故A 错误;电解NaCl 溶液得到NaOH 、Cl 2、H 2,无法得到Na ,故B 错误;Cu +2FeCl 3===CuCl 2+2FeCl 2,得不到Fe ,故D 错误。

8.中科院化学所研制的晶体材料——纳米四氧化三铁,在核磁共振造影及医药上有广泛用途,其生产过程的部分流程如下所示。

FeCl 3·6H 2O ――→环丙胺①FeOOH ――→CO ②

纳米四氧化三铁 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治疗疾病

B .纳米四氧化三铁可分散在水中,它与FeCl 3溶液的分散质直径大小相等

C .在反应①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D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 +CO===2Fe 3O 4+3H 2O +CO 2

解析:选B 纳米四氧化三铁为磁性纳米晶体材料,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A 项正确;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适当的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不同于溶液中溶质粒子的直径,B 项错误;反应①中环丙胺不参加反应,但加入环丙胺后FeCl 3发生水解生成FeOOH ,即环丙胺会促进氯化铁的水解,C 项正确;由制备过程可知,反应②的反应物为FeOOH 和CO ,由一种生成物为Fe 3O 4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为6FeOOH +CO===2Fe 3O 4+3H 2O +CO 2,D 项正确。

9.(2019·辽宁省实验中学月考)铜是一种紫红色金属,被称作“电器工业的主角”。

铜主要是由黄铜矿炼制,焙烧时发生反应2CuFeS 2+O 2=====高温 Cu 2S +2FeS +SO 2,其简单流程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焙烧时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

B .在焙烧时氧化剂只有氧气

C .粗铜精炼时用粗铜作阴极

D .Cu 2S 可以用于火法炼制铜

解析:选D 由焙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焙烧时只有部分硫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硫,故A 错误;焙烧时Cu 元素由+2价降低到+1价,S 元素由-2价升高到+4价,氧气中O 元素由0价降低到-2价,则氧化剂为氧气和CuFeS 2,故B 错误;粗铜精炼时用粗铜作阳极,故

C 错误;火法炼铜的原理为Cu 2S +O 2=====高温2Cu +SO 2,Cu 2S 可用于火法炼制铜,故

D 正确。

10.粗制的CuSO 4·5H 2O 晶体中含有Fe 2+。提纯时,为了除去Fe 2+

,常加入少量H 2O 2,然后再加入少量碱至溶液pH =4,即可以除去Fe 3+而不损失硫酸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溶解CuSO 4·5H 2O 晶体时要加入少量稀H 2SO 4

B .加入H 2O 2除去Fe 2+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2++H 2O 2+4OH -===2Fe(OH)3↓

C .由于CuSO 4的催化作用,会使部分H 2O 2分解而损失

D .调溶液pH =4的依据是当pH =4时Fe 3+沉淀完全,而Cu 2+还未开始沉淀

解析:选B CuSO 4·5H 2O 晶体溶解后Cu 2+会发生水解生成Cu(OH)2和H 2SO 4,所以溶解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可抑制Cu 2+的水解,A 正确;因为氧化Fe 2+时,溶液为强酸性,在强酸性

条件下,不可能大量存在OH-,B错误;Cu2+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所以使部分过氧化氢损失,C正确;因为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Fe3+且硫酸铜不损失,所以调节溶液的pH =4,应是Fe3+完全沉淀而Cu2+还未开始沉淀,D正确。

11.(2019·深圳联考)某同学用含有铁锈(Fe2O3)的废铁屑来制取氯化铁晶体的装置(省略夹持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烧杯中H2O2溶液的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

B.A中存在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的反应

C.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D.向反应后的烧杯中通入少量SO2,则溶液颜色立即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解析:选D 铁单质与盐酸反应只能得到Fe2+,需要氧化剂将其氧化成Fe3+,故A正确;氧化铁能够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故B正确;进入导气管中的气体是氢气与氯化氢,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故C正确;SO2会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浅绿色的

Fe2+,但SO2少量,溶液不能立即变色,故D错误。

12.用废铁屑制备磁性胶体粒子的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Na2CO3溶液浸泡是为了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B.通入N2是防止空气中的O2氧化Fe2+

C.加适量的H2O2是为了将部分Fe2+氧化为Fe3+,涉及反应:H2O2+2Fe2++2H+===2Fe3++2H2O

D.溶液A中Fe2+和Fe3+的浓度比为2∶1

解析:选D Na2CO3溶液显碱性,油污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用Na2CO3溶液浸泡是为了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A正确;Fe2+容易被O2氧化,所以通入N2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O2氧化Fe2+,B正确;利用H2O2的氧化性,把部分Fe2+氧化成Fe3+,涉及的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C正确;Fe3O4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即溶液A中Fe2+和Fe3+的浓度比为1∶2,D错误。

13.FeCl3易潮解、易升华,实验室制备FeCl3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管g 的作用是增强装置的气密性

B .试剂X 和试剂Y 分别为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C .直接用E 接收产物比用导管连接

D 、

E 的优点是可防止堵塞

D .出于简化装置的目的,F 装置可拆除

解析:选C 导管g 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保证液体顺利滴下,A 错误;为得到干燥纯净的Cl 2,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 ,再通过浓硫酸干燥气体,B 错误;FeCl 3易潮解,而F 中的浓硫酸起到干燥的作用,防止G 中水蒸气进入D 中,不能拆除,D 错误。

14.(2019·南阳一中月考)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 和Cu 2O 。某学习小组取0.98 g(用精密天平测量)Cu(O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甲所示;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a 点和b 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Cu 2O 和CuO

B .图甲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26 g 水

C .图乙三条曲线中,表示CuO 和其中所含Cu 元素质量关系的曲线是A

D .图甲中,a 到b 的过程中有0.01 mol 电子发生了转移

解析:选D 0.98 g Cu(OH)2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 ,若全部生成CuO ,则质量为0.01 mol×80 g·mol -1

=0.80 g ,所以a 点对应的物质是CuO ;若全部生成Cu 2O ,则质量为0.005 mol×144 g·mol -1=0.72 g ,所以b 点对应的物质是Cu 2O ,A 项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

Cu(OH)2=====高温CuO +H 2O 、4CuO=====高温2Cu 2O +O 2↑可知,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 ,质量为0.01 mol×18 g·mol -1=0.18 g ,B 项错误;CuO 和其中所含Cu 元素的质量关系(以CuO 的质量为10 g 计算)为:

CuO ~ Cu

80 64

10 g 8 g

观察图乙可知,B 曲线符合上述质量关系,表示的是CuO ,C 项错误;根据反应方程式4CuO=====高温2Cu 2O +O 2↑可知,a 到b 的过程中有0.01 mol 电子发生了转移,D 项正确。

15.硫酸铜可用于消毒、制杀虫剂、镀铜等。实验小组制取CuSO 4·5H 2O 晶体并进行其热分解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Ⅰ:制取CuSO 4·5H 2O 晶体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甲:将铜片加入足量浓硫酸中并加热。

乙:将铜片加入稀硫酸,控制温度为40~50 ℃,滴加双氧水。

(1)方案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简述从中提取CuSO 4·5H 2O 晶体的方法:倒出剩余液体,___________。

(2)方案乙发生反应:Cu +H 2SO 4+H 2O 2===CuSO 4+2H 2O ,该实验控制温度为40~

50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方案甲相比,方案乙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条)。 探究Ⅱ:用以下装置(加热装置省略)探究CuSO 4·5H 2O 晶体热分解的产物。

已知:CuSO 4·5H 2O 脱水后升高温度,会继续分解成CuO 和气体产物,气体产物可能含有SO 3、SO 2、O 2中的1~3种。

(3)称取5.00 g CuSO 4·5H 2O 于A 中加热,当观察到A 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可初步判断晶体已完全脱水并发生分解。加热一段时间后,A 中固体质量为3.00 g ,则此时A 中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B 中迅速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_,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论上E 中应收集到V mL 气体,事实上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不考虑泄漏等仪器与操作原因)。

解析:(1)方案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H 2SO 4(浓)=====△SO 2↑+CuSO 4+2H 2O 。反

应结束后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从中提取CuSO 4·5H 2O 晶体的方法:倒出剩余液体,加入适量蒸馏水,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H 2O 2受热易分解,故乙方案控制温度为40~50 ℃的原因是温度较低,反应速率慢;

温度太高,H 2O 2分解,损耗大。与方案甲相比,方案乙的主要优点有原料利用率高、不产生污染、能耗低等。

(3)若5.00 g CuSO 4·5H 2O 完全失水为CuSO 4,则CuSO 4的质量为3.2 g ,完全分解为CuO ,则CuO 的质量为1.6 g 。加热一段时间后,A 中固体质量为3.00 g,3.2 g>3.00 g>1.6 g ,则此时A 中固体的成分为CuSO 4和CuO 。

(4)装置B 中迅速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分解产物中有SO 3,C 装置可以盛放品红溶液,目的是检验是否有SO 2生成。

(5)E 中收集到的气体应是O 2,事实上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偏小,可能是在C 装置中部分O 2与SO 2和H 2O 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1)Cu +2H 2SO 4(浓)=====△SO 2↑+CuSO 4+2H 2O 加入适量蒸馏水,蒸发浓缩,冷却

结晶

(2)温度较低,反应速率慢;温度太高,H 2O 2分解,损耗大 原料利用率高 不产生污染(或其他合理答案)

(3)固体变为黑色 CuSO 4和CuO

(4)SO 3 检验是否有SO 2生成

(5)在C 装置中部分O 2参与了氧化还原反应

16.铁、铝、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生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Fe 3C)。X 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体Y ,将Y 溶于过量盐酸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Y 与过量浓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溶液中含有Mg 2+、Fe 2+、Al 3+、Cu 2+等离子,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后,过滤,将滤渣高温灼烧并将灼烧后的固体投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字母)。

A .Mg 2+

B .Fe 2+

C .Al 3+

D .Cu 2+ (3)氧化铁是重要工业颜料,用废铁屑制备它的流程图如下: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

操作Ⅱ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 2CO 3溶液可以除油污,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写出生成Fe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意,有磁性的固体Y为Fe3O4,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FeCl2、FeCl3,溶液中有剩余的HCl,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Fe2+、Fe3+、H+,硝酸具有强氧化性,Fe3O4与过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Fe(NO3)3。

(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转化为AlO-2,Mg2+、Fe2+、Cu2+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且Fe(OH)2易被氧化,灼烧固体得到MgO、CuO、Fe2O3,投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所得溶液中含有Mg2+、Fe3+、Cu2+,与原溶液相比,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l3+、

Fe2+。

(3)①由工艺流程图可知,操作Ⅰ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应采取过滤的方法;FeCO3沉淀会附着其他离子,需要进行洗涤,具体操作为在漏斗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至恰好没过沉淀,让蒸馏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②CO2-3水解:CO2-3+H2-3+OH-,Na2CO3溶液呈碱性,油污主要成分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而易除去。③由工艺流程图可知,操作Ⅰ所得的滤液中主要有FeSO4,加入NH4HCO3,实质是Fe2+和HCO-3反应生成FeCO3,同时生成CO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HCO-3===FeCO3↓+CO2↑+H2O。

答案:(1)Fe2+、Fe3+、H+Fe(NO3)3(2)BC

(3)①过滤洗涤在漏斗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至恰好没过沉淀,让蒸馏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②CO2-3+H2-3+OH-

③Fe2++2HCO-3===FeCO3↓+CO2↑+H2O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十六)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苏教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的冶炼,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B .冶炼金属时,必须加入一种物质作为还原剂 C .金属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都是被还原 D .金属单质被发现和应用得越早,其活动性一般越弱 解析:选B 由金属冶炼的方法可知,金属冶炼时,除用高温还原法外,还可用电解法、热分解法,后两种方法不用加入还原剂,B 不正确。 2.下列化学反应在金属冶炼工业中还没有得到应用的是( ) A .2NaCl(熔融)=====电解 2Na +Cl 2↑ B .Al 2O 3+3 C =====2 125 ℃ 2Al +3CO↑ C .Fe 2O 3+3CO=====高温 2Fe +3CO 2 D .2Ag 2O=====△ 4Ag +O 2↑ 解析:选B 目前金属铝的制备方法是电解氧化铝,其他选项中所涉及的内容均符合理论和生产实际。 3.铝能用于冶炼金属铁、钒、铬、锰等,其原因是铝具有( ) A .两性 B .导电性好 C .熔点低 D .还原性强,且反应放出大量热 解析:选D 铝能用于冶炼金属铁、钒、铬、锰等,其原因一是铝比铁、钒、铬、锰等活泼,铝能把其置换出来;二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反应得以进行,D 正确。 4.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 A .MgCl 2(熔融)=====电解 Mg +Cl 2↑ B .TiCl 4+4Na =====700~800℃ Ti +4NaCl C .Al 2O 3+3H 2=====△ 2Al +3H 2O

D .Fe 3O 4+4CO=====高温 3Fe +4CO 2 解析:选C 工业上用电解Al 2O 3的方法制取单质Al 。 5.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 A .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B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C .金属的化合价高低 D .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解析:选D 人类对材料的使用经历了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所以金属活动性较差、容易冶炼的金属最先被人发现和利用。 6.用H 2、C 、CO 分别与等质量的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使氧化铁中的铁全部还原出来,消耗H 2、C 、CO 的质量比为( ) A .1∶1∶1 B .1∶3∶14 C .1∶6∶14 D .2∶1∶2 解析:选B 由3H 2~Fe 2O 3,32 C ~Fe 2O 3,3CO ~Fe 2O 3可知,相同的质量的氧化铁需要的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3×2)∶? ?? ??32×12∶(3×28)=1∶3∶14。 7.工业上,常用Mg 还原法制取金属Ti ,反应原理如下:2Mg +TiCl 4=====高温 2MgCl 2+Ti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②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③该反应表明Mg 比Ti 活泼;④Ti 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在航天工业上有广泛用途。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③④ C .只有①②③ D .全部 解析:选D 由单质Mg 从化合物TiCl 4中置换出金属Ti ,化合价发生变化,故①②正确;在反应中Mg 作还原剂,Ti 是还原产物,故Mg 的还原性比Ti 强,③正确;④Ti 为性能优良的金属,广泛应用于航天工业,④正确。 8.用足量的CO 还原32.0 g 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材料.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B.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C.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 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 2.适宜于制作不锈钢用具的钢是()A.低碳钢B.中碳钢C.高碳钢 D.合金钢 3.下列金属中属于黑色金属的是()A.铁B.金C.银D.铜 4.下列金属中不属于货币金属的是()A.铁B.金C.银D.铜 5.关于合金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多数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 B.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C.合金的物理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物理性质不同 D.合金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化学性质不同 6.最不适宜于制作炊事用具的金属是()A.Fe B.Pb C.Al D.Cu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 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B.黄铜C.钢铁D.水银 8.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除去生铁中的各种杂质,把生铁提纯 B.适当降低生铁里的含碳量,除去大部分硫、磷等有害杂质 C.用还原剂把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铁 D.加入合金元素改善生铁性能 9.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 铝在下列使用场合中,必须加以控制的是()A.制造炊具B.制防锈油漆C.制牙膏皮D.炼铝厂制造铝锭10.在电子工业中,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铜的“腐蚀液”,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该反应利用了铜的什么性质() A .氧化性 B.还原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11.金属及其制品在腐蚀介质中很容易被腐蚀,其使用寿命大为降低。因此只有对腐蚀介质中的金属及其制品采取防护措施,才能保证金属工艺设备的安全性和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下面对金属及其制品的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A.铁锅用完后,用水刷去其表面的油污,置潮湿处保存 B.通过特殊工艺,增加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C.对于易生锈的铁制品(如防护网)要定期涂刷防护漆 D.把Cr、Ni等金属加入到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 12.铜锌合金的颜色酷似金的颜色,所以近来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A.测定密度B.放入硝酸中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13.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船以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其中高氯酸铵的反应为:2NH4ClO4 N2↑+Cl2↑+2O2↑+4H2O。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能产生大量高温,高温是推动飞船飞行的主要因素 C.铝粉的作用是,点燃时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 D.在反应中NH4ClO4仅起到氧化剂作用 14.2000年5月,在香港拍卖会上,保利集团花费3000多万港币购回火烧圆明园时流失的国宝:铜铸的牛首、猴首和虎首。普通铜器时间较长容易出现铜绿,其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这三件1760年铜铸的国宝在240年后看上去依然熠熠生辉,不生锈,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最可能的是() A.它们的表面都镀上了一层耐腐蚀的黄金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洗去

高中化学铁和铜复习考点教案

高中化学铁和铜复习考点教案 高中化学铁和铜复习考点教案 铁和铜 Ⅰ.课标要求 1.了解铁单质及化合物的颜色.状态及性质。 2.通过合金材料了解铜及化合物的性质。 3.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探究铁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4.能掌握氢氧化铁胶体制备,能列举合金材料的应用。 Ⅱ.考纲要求 了解铁铜及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能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掌握铁铜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 Ⅲ.教材精讲: 知识主线: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应盐 FeFeOFe(OH)2FeSO4 Fe2O3Fe9OH)3FeCl3 Fe3O4 CuCu2O CuOCu(OH)2CuCl2,CuSO4 抓Fe.Fe(OH)2.Fe(OH)3.Cu(OH)2.Fe3+.Fe2+.Cu2+.的特性。1.铁的氧化物的比较

化学式FeOFe2O3Fe3O4 俗称—铁红磁性氧化铁 色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 价态+2+31/3正2价,2/3正3价 水溶性不溶不溶不溶 与酸的反应FeO+2H+===Fe2++H2O 遇氧化性酸生成Fe3+盐 Fe2O3+6H+===2Fe3++3H2OFe3O4+8H+===Fe2++2Fe3++4H2O 与CO的反应高温 FexOy+yCO===xFe+yCO2 2.Fe2+和Fe3+的比较 Fe2+Fe3+ 水合离子颜色浅绿色棕黄色 氧化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只有氧化性 水解性Fe2++2H2O←→Fe(OH)2+2H+Fe3++3H2O←→Fe(OH)3+3H+ 与碱的反应Fe2++2OH—===Fe(OH)2↓Fe3++3OH—===Fe(OH)3↓ 3.Fe(OH)2与Fe(OH)3的比较 Fe(OH)2Fe(OH)3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 水溶性不溶不溶 稳定性易氧化为Fe(OH)3,空气中加热得不到FeO较稳定: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 (1)钠镁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 2.金属单质的用途: (1)利用钠元素的特征焰色(黄色)制高压钠灯,高压钠灯的透雾力强,可以做航标灯;利用钠单质的熔点低,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利用钠单质制备过氧化钠,利用钠单质还原熔融态的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 (2)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用来做照明弹。 (3)利用铝的良好导电性,做导线。利用铝块和铝粉的颜色都是银白色,铝粉制成银粉(白色涂料)。 3.金属化合物的用途: (1)过氧化钠做漂白剂,过氧化钠做水下作业、坑道下作业的供氧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做食品添加剂;氯化钠做为制备单质钠和氯气的原料,氯化钠做为制备氢氧化钠、氢气、氯气的原料。 (2)氧化镁的熔点高,做耐高温的材料:耐火管、耐火坩埚、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3)明矾做净水剂。 4.金属的分类: (1)根据冶金工业标准分类:铁(铬、锰)为黑色金属,其余金属(钠镁铝等)为有色金属。(2)根据密度分类:密度大于cm3的金属是重金属:如铁、铜、铅、钡,密度小于cm3的金属是轻金属:如钠、镁、铝。 5.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负二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1)氧化物(根据氧化物中非氧元素的种类)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4)氧化物(根据氧化物是否与碱或酸反应生成盐)分为成盐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CO 、NO)。 (5)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分为高价态的金属氧化物(Mn2O7)和非金属氧化物(CO2)。

高中化学 铝铁铜及其化合物测试题试卷

铝铁铜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锈蚀,原因是() A.铝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小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C.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铝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2.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都有气体放出的是() A.NaHCO3B.Al C.Al2O3D.Al(OH)3 3.将一置于空气中的铝片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下列的实验操作,不能使铝片与硫酸铜反应加快的是() A.用砂纸擦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B.把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涤,再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投入铝片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再投入铝片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不宜用铜制作盛食品的器皿 B.盛放NaOH溶液的玻璃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C.只用KSCN溶液就可检验FeCl3溶液中的少量Fe2+ D.普通玻璃的组成可用Na2O·CaO·6SiO2表示,是纯净物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能采用先与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再过滤的方法的是() A.Fe3O4(Al2O3) B.KCl(NaCl) C.SiO2(CaCO3) D.FeCl2溶液(FeCl3) 6.在Fe2(SO4)3、CuSO4和稀H2SO4的混合液中加入Fe粉,反应结束后,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Fe3+B.Cu2+C.Fe2+D.H+ 7.Mg、Al两种金属分别跟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H2SO4反应,同温同压下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则Mg、Al两种金属之间的量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B.加入镁、铝的质量比为4:3 C.金属溶解的物质的量相等D.加入的两种金属的质量不等 8.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B.硫酸亚铁C.食盐D.生石灰 9.用一种试剂可以检验一组物质,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3.2 金属材料--【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讲义

第二节金属材料 (一)铁合金 一、合金 1、定义: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成分:一种金属为主,另一种或几种是金属或非金属 3、制作过程:熔合 4、特性:(1)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大 (2)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3)合金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各成分金属 注:1、合金是混合物 2、稀土元素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 5、结构变化:纯金属中,所有原子大小、形状都相同,排列规整;加入其它元素的原子后,改变 了金属原子有规则的层状排列,使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变得困难,导致合金的硬 度变大。 二、铁合金 (1)铁碳合金 1、分类:含碳量为0.03%-2%,为钢;含碳量为2%-4.3%,为生铁。 2、性能及用途:生铁硬度大、抗压、性脆、可以铸造成型,是制造机座、管道的重要材料; 钢有良好的延展性,机械性能良好,可以锻轧和铸造,广泛用于制造机械和交通工具等 (2)钢 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根据化学成分,钢分为两大类:碳素钢和合金钢 1、碳素钢:铁与碳的合金 2、合金钢:也叫特种钢,在碳素钢中适量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具有特殊性能 例: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一种合金钢,它的合金元素主要是铬和镍。 不锈钢特点:比较稳定,不易生锈,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不锈钢用途:医疗器材、厨房用具、餐具、地铁列车车体 (二)铝和铝合金 一、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熔点较低,硬度较小,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常温下在空气中常被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Al2O3熔点2050℃),这层膜起到保护内部金属Al(熔点660℃)的作用,所以活泼的Al可以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2、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①与氧气反应:4Al+3O2点燃 2Al2O3 ②与氯气反应:2Al+3Cl2点燃 2AlCl3 (2)与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3)与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实质: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铝再与强碱溶液反应 (4)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即铝热反应):2Al+Fe2O3高温2Fe+ Al2O3 3、铝合金的用途 ①铝合金:向铝中加入少量法合金元素,如Cu、Mg、Si、Mn、Zn及稀土元素等,可制成铝合金。铝合金是目前用途广泛的合金之一。 ②硬铝是一种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 二、氧化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熔点高(2050℃),很坚固。 天然的氧化铝俗名叫刚玉,机械手表中的轴承就是用它制作的,手表中的“17钻”就是由17个刚玉做成的轴承; 若刚玉中混入了微量的铬,就成了红宝石,若混入了微量的钛或铁,就成了蓝宝石。 2、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①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6H+=2Al3++3H2O ②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注: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三、氢氧化铝的性质

铁和铜及化合物知识点

专题复习八 ----铁及其化合物 一.物理性质: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有良好的导电性、延展性。密度7.86 g/cm3,熔沸点较高。位置:第四周期,第Ⅷ族 二.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 1)Fe+S(I2) FeS(FeI2) 2)4Fe+3O2 2Fe3O4 3)2Fe+3Cl2(Br2) 2FeCl3 弱氧化剂Fe3+、H+、I2、S、铁后的金属阳离子(置换)… Fe2+ Fe3+ 2.与水反应 3Fe + 4H2O(g) Fe3O4 + 4 H2↑(置换) 注意:铁在常温下不会和水发生反应,但在水和空气中O2和CO2的共同作用下,铁却很容易被腐蚀(生锈/电化学腐蚀) 3 与酸反应1)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Fe +2H+== Fe2+ + H2 2)与氧化性酸反应 a)常温下,铁在冷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与浓硫酸反应:2Fe +6 H2SO4(浓)Fe2(SO4)3 +3SO2 +6 H2O c)与稀硝酸反应: 4.与盐溶液反应2Fe 3++ Cu = 2Fe 2++ Cu 2+ Fe + 2Fe3+ = 3 Fe2+ Fe + Cu2+ = Fe2+ + Cu 三、铁的化合物 Fe+CO+3CO+8Al

2、铁的氢氧化物 (1)Fe(OH)2的制备 Fe(OH)2易被氧化,在制备时应注意:⑴ FeS O 4晶体中不能有 Fe 3+ ;⑵配制后的FeSO 4溶液中要加入少量铁粉;⑶配制溶液的蒸馏水以及所用NaOH 溶液均须煮沸以除去其中溶解的氧气; 实验:FeSO 4溶液中加NaOH. ①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后又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后生成红褐色 ②Fe 2+ 容易被氧化,所以FeSO 4溶液要新配制. ③为了防止滴加NaOH 时带入空气,可将吸收NaOH 的长滴管伸入FeSO 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 溶液. ④为了防止Fe 2+ 被氧化,还可以向盛有FeSO 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煤油或其它密度比水小但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以隔绝空气. 化学方程式: FeSO 4 + 2NaOH = Fe(OH)2↓+Na 2SO 4 Fe 2++ 2OH -= Fe(OH)2↓(白色) 4Fe(OH)2 + O 2 + 2H 2O = 4Fe(OH)3(红褐色) (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2)Fe(OH)3的制备 实验:FeCl 3溶液中加NaOH 溶液. ①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 ②化学方程式:FeCl 3+3NaOH= Fe(OH) 3↓+3NaCl Fe 3++ 3OH -= Fe(OH)3↓(红褐色) ③热稳性:Fe(OH)3对热不稳定,受热能失去水生成红棕色的Fe 2O 3粉末. 化学方程式: 2Fe(OH)3 Fe 2O 3 +3H 2O [小结]难溶性或微溶性的碱受热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 (3)Fe (OH )3胶体的制备 向加热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FeCI 3溶液,待出现红褐色时,停止加热,便可得到 Fe(OH)3胶体。制备时要注意:⑴不可长时间加热,因为加热会使胶体凝聚;⑵不能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的电解质也可使胶体凝聚。 四.铁的两种氢氧化物的比较 化学式 Fe(OH)2 Fe(OH)3 色、态 白色固体 红褐色固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物质类别 二元弱碱 三元弱碱 与非氧化性酸的 反应 Fe(OH)2+H 2SO 4=FeSO 4+2H 2O Fe(OH)2+2H + =Fe 2+ +2H 2O 2Fe(OH)3+3H 2SO 4=Fe 2(SO 4)3+6H 2O Fe(OH)3+3H + =Fe 3+ +3H 2O 与氧化性酸的反 应 3Fe(OH)2+10HNO 3(稀)=3Fe(NO 3)3+NO ↑+8H 2O 3Fe(OH)2+10H + +NO 3 -=3Fe 3+ +NO ↑+8H 2O Fe(OH)3+3HNO 3(稀)=Fe(NO 3)3+3H 2O Fe(OH)3+3H +=Fe 3+ +3H 2O 与还原性酸的反 应 Fe(OH)2+2HI=FeI 2+2H 2O Fe(OH)2+2H + =Fe 2+ +2H 2O 2Fe(OH)3+6HI=2FeI 2+6H 2O+I 2 2Fe(OH)3+6H + +2I -=2Fe 2++6H 2O+I 2 热稳定性 分解产物复杂 2Fe(OH)3 Fe 2O 3 +3H 2O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欲观察H2燃烧的火焰颜色,燃气导管口的材料是( ) A.钠玻璃 B.钾玻璃 C.铜管 D.石英玻璃 解析:钠、钾、铜灼烧均有颜色,会干扰H2燃烧火焰颜色的观察。 答案:D 2.下列金属需密封保存的是( ) A.Na B.Mg C.Al D.Cu 解析:Mg、Al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内部金属;Cu性质不活泼,所以均不用密封保存。钠性质活泼,很容易被氧气氧化而变质,需密封保存。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3.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的 B.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五角硬币属于铜合金 C.合金在任何情况都比单一金属性能优良 D.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纯铜打造而成的[ 解析: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形成的,A项错误;在机械加工时,合金的性能一般较单一金属优良,但并不是任何情况都是,如纯铝导电性比铝合金要强等,司母戊鼎是铜合金制成的,只有B正确。 答案:B 4.小王喜爱做实验,一次他将一把没有擦干的小刀放在火上烤了一下,发现表

面变蓝,他又将一把干燥的光亮小刀放在火上烤了一下,发现也有同样的现象发生,他分析后认为可能是火烤的过程中小刀表面生成了一种物质所造成的。你认为此物质最有可能是( ) A.Fe3O4 B.FeO C.Fe2O3 D.Fe(OH)2 解析:小刀是铁的合金,火烤时表面的铁与O2化合生成Fe3O4。 答案: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不宜用铜制作盛放食品的器皿 B.铜的导电能力不如铝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铁比铝更易锈蚀,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 解析:A项,铜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因此用铜制作器皿比较安全。B项,铜的导电能力比铝强。D项,铁不如铝活泼,但由于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成较疏松的氧化膜Fe2O3,可加速锈蚀,而铝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致密的Al2O3保护膜,避免内部的Al继续与O2反应。 答案: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可推测凡含有铝元素的物质都有净水作用 B.不同物质各有其特性,明矾可用做净水剂,Al2(SO4)3就不一定有净水作用 C.净水剂就是指能杀灭水中细菌和有害微生物的化学试剂 D.从理论上说,铝盐和铁盐都可用做净水剂 解析:从净水原理上分析。铝盐在水溶液中可电离出Al3+,Al3+与水作用生成Al(OH)3胶体,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和泥沙、灰尘等形成沉淀,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一、铁的冶炼 基本原理:高温下,用还原剂从铁矿石中把铁还原出来。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等。 设备:高炉 主要化学反应:C+O2CO2;C+CO22CO;Fe2O3+3CO2Fe+3CO2 造渣反应:CaCO3CaO+CO2↑;CaO+SiO2CaSiO3 二、铁的化学性质 三、Fe2+、Fe3+的特征颜色反应与Fe2+、Fe3+的检验 (1)Fe3+的特征颜色反应: ①加入KSCN溶液,变成血红色溶液Fe3++SCN-[Fe(SCN)]2+(血红色) ②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Fe3++3OH-Fe(OH)3↓(红褐色) (2)Fe2+的特征颜色反应 ①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在空气中颜色变为浅蓝、灰绿,最后成红褐色。 Fe2++2OH-Fe(OH)2↓(白色) 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 ②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再加氯水,溶液即出现血红色。 2Fe2++Cl22Fe3++2Cl-Fe3++SCN-[Fe(SCN)]2+ 上述两种现象常作为判断Fe2+存在的依据。

四、Fe、Fe2+、Fe3+的相互转化 (一)“铁三角”关系 1.Fe2+→Fe3+ 2Fe2++Cl2=2Fe3++2Cl-4Fe (OH)2+O2+2H2O=4Fe(OH)3 2Fe2++Cl2=2Fe3++2Cl 2.Fe3+→Fe2+ 2Fe3++Fe=3Fe2+2Fe3++Cu=2Fe2++2Cu2+(制印刷线路)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一、选择题 1.高炉炼铁时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 A.生成的二氧化碳再转化为一氧化碳 B.去硫、磷 C. 提高炉温 D. 除去脉石(SiO2) 2、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成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D)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3、在Fe、Fe2+、Fe3+三种粒子中,具有相同的 ( ) A. 质子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电荷数 4、将适量的铁粉加入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3 B、3∶2 C、1∶2 D、1∶1 5、在含有Fe3+、Fe2+、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固体残渣用盐酸处理有气体放出,则与铁粉反应后的溶液中离子最多的是() A、Fe3+ B、Fe2+ C、Cu2+ D、H+ 6、在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7、常温下,不能用铁制容器存放的物质是() A.浓H2SO4 B.浓氨水 C.CuSO4溶液 D.KOH溶液

浙江专用高中化学32课时29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课时练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浙江专用高中化学32课时29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课时练 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A 组】 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 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D. 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2.有0.4g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CO2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75g固体沉淀物,这种铁的氧化物化学式是: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4O5 3.某溶液里加入过量氨水或过量的NaOH溶液均有沉淀产生,若加入铁粉或铜粉,溶液质量都增加,则溶液里一定含有下列中的: A. Al3+ B. Fe2+ C. Fe3+ D. Cu2+ 4.某500 mL溶液中含0.1 mol Fe2+、0.2 mol Fe3+,加入0.2 mol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A. 0.4 mol?L-1 B. 0.6 mol?L-1 C. 0.8 mol?L-1 D. 1.0 mol?L-1 5.能使铁溶解,但不能生成沉淀或气体的溶液是: A. 稀H2SO4 B. FeCl3溶液 C. CuSO4溶液 D. FeSO4溶液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矿(CuFeS2)可冶炼出Cu、Fe,同时可制取硫酸 B.将过量锌粉加入氯化铁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Zn+Fe3+===Zn2++Fe2+ C.除去FeCl2中少量的FeBr2,加入过量氯水,再加四氯化碳萃取分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1:2:3 B.6:3:2 C.3:1:1 D.1:1:1 2.将过量Na2O2固体加入到Ca(HCO3)2溶液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只有气体产生 B.溶液中只有沉淀产生 C.溶液中有反应:Ca2++OH-+HCO-3=CaCO3↓+H2O发生 D.溶液中有反应:Ca2++2OH-+2HCO-3=CaCO3↓+CO32-+2H2O发生 3下列图象是表示铁跟一定量硝酸反应时,铁和硝酸铁之间物质的量(mo1)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4.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14.5g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25g,则该混合物的组合不可能是() A.Fe2O3、Fe3O4、FeO B.FeO、Fe3O4 C.Fe3O4、Fe2O3 D.FeO、Fe2O3 5、将过量铁粉放入100 mL,2mol/L的H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若还原产物只有NO,所能溶解的铁的质量为( ) A.2.8g B.4.2g C.5.6 g D.11.2g 6、某铁的氧化物,用7mol·L-l的盐酸100mL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再通入0.56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时,刚好使溶液中Fe2+完全转化为Fe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FeO B.Fe3O4 C.Fe4O5D.Fe5O7 7、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mg四氧化三铁得到ng铁。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高一化学: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了解Fe3+的氧化性,认识Fe3+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Fe3+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仅限于Fe3+分别与Fe、Cu的反应,以及Fe2+与Cl 2的反应);初步学会Fe3+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三第二单元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铁铜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Fe2+与Fe3+的性质、转化以及铁铜化合物的应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把实验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新问题,将探索引向深入。并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的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Fe2+与Fe3+转化的实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认识更完整、更系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研究的一般方法,感受化学的魅力。 【学生分析】 铁、铜是人类使用最早、最广泛的两种金属,在初中时学习的“铁、铜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氧气、酸、盐等)”等,高中已学习了“氯气与铁、铜的反应”,同时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另外在“研究物质实验方法”、“氯、溴、碘及其化合物”、“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学生也具备一些探究、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特别是逐步形成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铜、铁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②了解Fe3+的氧化性,认识Fe2+和Fe3+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的途径; ③初步学会用化学方法鉴别Fe2+和Fe3+。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 (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cm3),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割。 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 ①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常温:4Na + O2 == 2Na2O,加热:2Na + O2== Na2O2; 2Na + Cl2== 2NaCl; 2Na + S== Na2S等。 ②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 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注意:钠在空气中的变化:银白色的钠变暗(生成了氧化钠)变白(生成氢氧化钠)潮解变成白色 固体(生成碳酸钠)。 ③钠与酸反应:如2Na + 2HCl == 2NaCl + H2↑,Na放入稀盐酸中,是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 因此Na放入到酸溶液中Na是不可能过量的。同时Na与H2的物质的量比始终是2:1。当然反应要比钠 与水的反应剧烈多。 ④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是直接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 物质反应。如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式:2Na + CuSO4 + 2H2O == Cu(OH) 2↓+ Na2SO4 + H2↑。 ⑤钠与氢气的反应:2Na + H2 == 2NaH。NaH + H2O == NaOH + H2 ↑;NaH是强的还原剂。 (3)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2NaCl(熔融) == 2Na + Cl2↑。 (4)钠的用途:①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 ②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③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Na2O:白色固体,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Na2O + H2O == 2NaOH, Na2O + CO2 == Na2CO3,Na2O + 2HCl == 2NaCl + H2O .另外:加热时,2Na2O + O2 == 2Na2O2. (2)Na2O2:淡黄色固体是复杂氧化物,易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作供氧剂)。 因此Na2O2常做生氧剂,同时,Na2O2还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作用。如实验:Na2O2和水反应后的溶 液中滴加酚酞,变红后又褪色,实验研究表明是有:Na2O2 + H2O == 2NaOH + H2O2,2H2O2 == 2H2O + O2 反应发生。因为H2O2也具有漂白作用。当然过氧化钠也可以直接漂白的。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溶液中相互转化 Na2CO3溶液能吸收CO2转化为NaHCO3 Na2CO3 + H2O + CO2 == 2 NaHCO3 除CO2中的HCl杂质是用饱和的NaHCO3溶液,而不用Na2CO3溶液 用途用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等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制 胃酸过多等。 注意几个实验的问题: 1、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足量的CO2有晶体NaHCO3析出。 2、Na2CO3溶液与稀HCl的反应①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HCl,先无气体,后有气体,如果n(HCl)小于 n(Na2CO3)时反应无气体放出。发生的反应:先①Na2CO3 + HCl == NaCl + NaH CO3,后②NaHCO3 + HCl == NaCl + H2O +CO2 . ②向稀HCl中滴加Na2CO3溶液,先有气体,反应是: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如果用2mol的Na2CO3和的稀HCl反应,采用①方法放出CO2是;采用②方法放出CO2为。希望同学们 在解题时要留意。 3、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鉴别:取两种试液少量,分别滴加CaCl2或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的 原取溶液为Na2CO3,另一无明显现象的原取溶液为NaHCO3。 4、侯氏制碱法 反应式:NaCl + NH3 + CO2 + H2O == NaHCO3 ↓+ NH4Cl.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铝金属材料

4.2铝金属材料 一、铝: 1、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 ?硬度和密度小, ?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其导电性在银铜金之后2、化学性质: (1)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Al+3Cl2 2AlCl3 4Al+3O22Al2O3 (常温也可以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常用来解释为什么铝不容易生锈) (2) 与酸反应: A、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盐酸,稀硫酸等),生成氢气 2Al+6HCl===2AlCl3+3H2↑2Al+6H+=2A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2Al+6H+=2Al3++3H2↑ B、与氧化性酸反应,发生钝化,即铝、铁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 发生钝化 注意: ①如果是稀硫酸或者是稀硝酸,则不会发生钝化 ②如果是热的浓硫酸或者是热的浓硝酸,也不会发生钝化 (3) 与碱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2Al+2OH–+6H2O=2[Al(OH)4]–+3H2↑ (4) 与盐反应: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发生置换反应 2Al+3Cu2+===3Cu+2Al3+ (5) 与氧化物反应:发生铝热反应 2Al+Fe2O3Al2O3+2Fe 注意事项:①反应物铝和金属氧化物统称铝热剂

② 铝热反应的实验现象为: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 量的热、有熔融物生成。 ③ 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铁轨和冶炼金属 二、氧化铝 1、存在形式:氧化铝主要存在刚玉中,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 A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 B 、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熔沸点高。 3、化学性质: (1) 电解反应:电解氧化铝用于制取金属铝 2Al 2O 3 ========= 2Al + 3 O 2 ↑ (2) 两性氧化物(即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 A 、氧化铝与酸反应: Al 2O 3+6HCl =AlCl 3+3H 2O B 、氧化铝与碱反应: Al 2O 3+2NaOH+3H 2O =2Na[Al(OH)4] 三、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 白色胶状物质, ? 不溶于水, ? 强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 (1) 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Al(OH)3 ===== Al 2O 3+2H 2O (这是工业上制取纯净氧化铝的方法。) (2) 两性氢氧化物: A 、与酸反应:Al(OH)3 + 3HCl= AlCl 3 + 3H 2O B 、与碱反应:Al(OH)3 + NaOH =Na[Al(OH)4] 3、制取:实验室一般用铝盐跟氨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电解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铝铁铜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铝 教学目标 1.认识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通过比较归纳,使学生了解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和特性,从而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氢氧化亚铁的制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氢氧化亚铁的制法 难点: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一、金属与合金 常温下,除汞外是液体外,其余的均为固体。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均为电和热的良导体。 五.合金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 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特点 ①合金的性质不是各成分金属性质的总和 ②合金的熔点、密度一般比各成分的金属低. ③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的金属大. ④合金的化学性质也和各成分金属不同.最早 的合金是青铜,最常见、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钢.

二、铝 (1)铝在常温下能很快被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因而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2)跟酸的反应 非氧化性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强氧化性酸:常温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在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 钝化。 (3)跟碱的反应 铝能和强碱溶液反应。该反应可理解为铝先和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 铝,氢氧化铝再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高高 2Al + 6H2O = 2Al(OH)3 + 3H2↑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简写为:2Al + 2H2O + 2NaOH = 2NaAlO2 + 3H2↑ (4)与氧化物的反应: 铝热反应:2Al + Fe2O3 ==== Al2O3 + 2Fe 2Al + Cr2O3 ==== Al2O3 + 2Cr 特点:放出大量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本质:铝从金属氧化物中夺取氧,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应用: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Cr、Mn等)。 (5)制法

高中化学金属Na知识点总结 (1)

必修一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钠 1.、物理性质 颜色 硬度 导电性 密度 熔点 银白色 质软 易导电 比水_ 比煤油__ 较低 2.化学性质——还原性 *(1)跟非金属(如O 2、Cl 2)反应: (黄色火焰) *(2)钠与水反应: ①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滴有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 (3)钠与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2Na+2H +=2Na ++H 2↑ 钠与酸的反应比水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 (4)钠与活泼氢的有机物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钠与盐溶液反应:先考虑钠与水反应生成碱,再考虑碱是否与盐反应。 例如:钠与CuSO 4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O 2 常温4Na+O 2=2Na 2O Cl 2:在氯气中燃烧:2Na+Cl 2 NaCl(白烟) 点燃2Na+O 2 Na 2O 2

3.钠的用途 (1)制取Na2O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作强还原剂,将某些稀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中还原出来; (4)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4.钠的制取和存放 (1)制备:电解熔融氯化钠,化学方程式:2NaCl(熔融) 2Na+Cl2↑ (2)钠的存放:可保存在煤油里。(为什么不能用汽油或CCl4保存?) 二、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Na着火用什么扑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