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

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
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

护理专业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指标一、床护比(NQI-01)

(一)医疗机构床护比(NQI-01A)。

定义:单位时间内,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与医疗机构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

医疗机构床护比(1:X)=1:医疗机构执业护士人数同期实际开放床位数

(二)病区床护比(NQI-01B)。

定义:单位时间内,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与医疗机构病区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

病区床护比(1:X)=1:医疗机构病区执业护士人数同期实际开放床位数

(三)重症医学科床护比(NQI-01C)。

定义:单位时间内,重症医学科实际开放床位与所配备的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

重症医学科床护比(1:X)=1:

重症医学科执业护士人数

同期重症医学科实际开放床位数

(四)儿科病区床护比(NQI-01D)。

定义:单位时间内,儿科病区实际开放床位与儿科病区所配备的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

儿科病区床护比(1:X)=1:

儿科病区执业护士人数

同期儿科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和护理人力的匹配关系。了解当前实际开放床位所配备的护理人力配备状况,建立一种以实际开放床位为导向的护理人力配备管理模式,保障一定数量开放床位病区的基本护理人力配备。为医疗机构及其病区护理人力配备提供参考、评价指标。评价医疗机构、病区或重症医学科基本护理人力配备情况,可进行同级别医疗机构横向比较。

说明:(1)护士指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在本医疗机构注册并在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

包含:临床护理岗位护士、护理管理岗位护士、其它护理岗位护士、护理岗位的返聘护士、护理岗位的休假(含病产假)护士。

排除:医疗机构职能部门、后勤部门、医保等非护理岗位护士,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人员,未在本院注册的护士。

(2)实际开放床位数指医疗机构实际长期固定开放的

床位数。

包含:编制床位数;除编制床位外,经医疗机构确认有固定物理空间和标准床单位配置、可以常规收治患者的床位数;开放时间≥统计周期1/2的床位数。

排除:急诊抢救床位、急诊观察床位、手术室床位、麻醉恢复室床位、血液透析室床位、接产室的待产床和接产床、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检查床、治疗床、临时加床。

(3)病区指医疗机构有实际住院床位的病区的总称(包含重症医学科)。

(4)重症医学科指独立设置的收治危重患者的科室或病区,其人员管理和使用应当独立于其他科室或病区。

包含:综合重症监护病房(综合ICU)、独立的专科重症

监护病房(如: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新生儿重症监

护病房(NICU)等)。

排除:科室内部设立的重症监护病床、与其他科室或病区存在人员交叉管理使用的重症监护病区。

(5)儿科病区指独立设置的收治儿童患者(小于等于18岁)的病区。

包含:儿童呼吸、消化、神经、泌尿、血液、内分泌等内外科疾病的儿童病区。

排除:新生儿病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NICU)、儿童重症监护病区(PICU)、儿科门诊、急诊等。

指标二、护患比(NQI-02)

(一)白班平均护患比(NQI-02A)。

定义:单位时间内,每天白班责任护士数之和与其负责照护的住院患者数之和的比。

计算公式:

白班平均护患比(1:X)=1:

每天白班护理患者数之和同期每天白班责任护士数之和

(二)夜班平均护患比(NQI-02B)。

定义:单位时间内,每天夜班责任护士数之和与其负责照护的住院患者数之和的比。

计算公式:

夜班平均护患比(1:X)=1:

每天夜班护理患者数之和同期每天夜班责任护士数之和

意义:反映的是需要照护的住院患者数量和护理人力的

匹配关系,评价医疗机构及各病区有效护士人力配备情况,进而建立一种以护理服务需求为导向,科学调配护理人力的管理模式,让需要照护的患者获得充足的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护理服务质量。关联护理结果质量指标分析,发现护患比对护理质量存在关联规律和影响,可进行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横向比较。

说明:因各医疗机构护理班次存在差异,统计时以8小

时为一个班次标准工作时长,责任护士每工作8小时计为1

名护士人力,患者每被护理8小时计为1名患者护理工作量。

(1)责任护士指直接护理患者的执业护士。某班责任护士数=某班次时段内所有责任护士上班小时数之和÷8。

排除:治疗护士、办公班护士、配药护士和护士长(一般情况下,护士长不计算在内,当护士长承担了责任护士的工作时才计算在内)。

(2)护理患者数:单位时间内护理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量。某白班护理患者数=(白班接班时在院患者数+白班时段内新入院患者数)×(白班时长÷8)。某夜班护理患者数=(夜班接班时在院患者数+夜班时段内新入院患者数)×(夜班时长÷8)。

(3)患者指住院患者,包含所有办理住院手续的患者。不包括办理住院手续但实际未到达病区患者;母婴同室新生儿。

指标三、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NQI-03)定义:单位时间内,医疗机构病区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

时数与住院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的比。

计算公式:

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医疗机构病区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时数同期住院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

说明:(1)医疗机构病区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时数为单位时间内医疗机构病区所有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时数之和。

包含:病区护士上班小时数、病区护士长上班小时数、病区返聘护士上班小时数、执业地点变更到医疗机构的规培/进修护士上班小时数。

排除: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人员上班小时数、非病区护士上班小时数,如手术室、门诊、血液透析室等。

(2)住院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即为单位时间内医疗机

构各科室每天0点住院患者实际占用的床日数总和。

包含:占用的正规病床日数、占用的临时加床日数。

排除:占用的急诊抢救床日数、急诊观察床日数、手术室床日数、麻醉恢复室床日数、血液透析室床日数、接产室的待产床和接产床的床日数、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日数、检查床床日数和治疗床床日数。

意义:反映每住院患者平均每天实际得到的护理时间,包括直接护理时数、间接护理时数、相关护理时数。监测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患者所得到的护理服务时长,进而推算出护理工作负荷及患者所需的护理服务时数,指导管理者合理地调配护理人员,帮助促进护理工作效率提升,将更多护士工作时间用于照护患者。

指标四、不同级别护士配置占比(NQI-04)

(一)病区5年以下护士占比(NQI-04A)。

定义:单位时间内,在病区工作、工作年限<5年的护

士在病区执业护士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

病区5年以下护士占比=病区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总数

同期病区执业护士总人数

×100%

(二)病区20年及以上护士占比(NQI-04B)。

定义:单位时间内,在病区工作、工作年限≥20年的护

士在病区执业护士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

20年及以上护士占比=病区工作年限≥20年的护士总数

同期病区执业护士总人数

×100%意义:工作年限可以在一定程度反应护理人员能力水平。分析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旨在让护理管理者关注护理团队的数量和规模的同时,还要关注护理团队的能力结构。

说明:(1)工作年限:指护士在医疗机构注册以后的工作时间。包括在其他医疗机构参加工作的时间、试用期。不包括实习期、待业期。

(2)病区指医疗机构有实际住院床位的病区的总称(包含重症医学科)。

(3)病区护士指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在本医疗机构注册并在病区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

包含:病区临床护理岗位护士、病区护士长(副护士长)、

病区护理岗位的休假(含病产假)护士。

指标五、护士离职率(NQI-05)

定义:单位时间内,某医疗机构护士离职人数与执业护士总人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护士离职率=

护士离职人数

(期初医疗机构执业护士总人数+期末医疗机构执业护士总人数)/2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组织与护理队伍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衡量护士人力资源流动状况,了解护士离职的现状,分析离职原因及对组织结构和护理质量造成的影响,为管理者制定人员招聘和培训计划,改善管理策略等方面提供依据。

说明:离职指自愿离职。

排除:因退休、死亡或被辞退而离开医疗机构的护士;在同一医疗机构岗位调整的护士。

指标六、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NQI-06)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患者身体约束日数与住院患者

实际占用床日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日数

同期住院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

×100%

意义:身体约束以避免自我伤害、非计划拔管、坠床等保障患者安全为目的,是在医疗机构部分领域经常采取的护理行为。通过对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的监测,医疗机构或护理部门能够及时获得身体约束率、约束导致的不良事件和约

束的其他相关信息。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找到过度使用身体约束的影响因素。通过医疗机构管理团队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找到有效的替代措施,努力降低身体约束率或使身体约束更具合理化,减少因身体约束带来的负性质量问题,从而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提高人文护理质量。

说明:(1)身体约束是指通过使用相关器具或设备附加在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该器具或设备不能被患者自行控制或轻易移除),限制其身体或身体某部位自由活动和(或)触及自己身体的某部位。

(2)单位时间内每位住院患者每天不论约束1个或多个部位、不论约束时长,均计为1日。

排除:术中因体位需要的约束;麻醉恢复室的约束;药物约束;床档约束(为预防患者坠床等原因使用护栏固定于床边两侧);因疾病需要的空间约束;矫形器、模型固定器、

牵引器等治疗设施的固定;儿童注射临时制动;新生儿日常包裹。

指标七、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NQI-07)

(一)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NQI-07A)。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例次数(包括造

成或未造成伤害)与住院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的千分比。

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例次数

同期住院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

×1000‰意义:患者发生跌倒可能造成伤害,导致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指标的监测,了解所在医疗机构或部门的跌倒发生率和伤害占比。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和有效的对策实施,可以降低患者跌倒的风险及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说明:统计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发生的跌倒例次数。同一患者多次跌倒按实际发生例次计算。

包含:坠床。

排除:非医疗机构场所发生的跌倒、非住院患者(门诊、急诊留观室等)发生的跌倒、住院患儿生理性跌倒(小儿行走中无伤害跌倒)。

(二)住院患者跌倒伤害占比(NQI-07B)。

定义:跌倒伤害指住院患者跌倒后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死亡。住院患者跌倒伤害占比指单位时间内住院患者跌倒伤害例次数占住院患者发生的跌倒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跌倒伤害占比=住院患者跌倒伤害总例次数

同期住院患者跌倒例次数

×100%

意义:患者发生跌倒可能造成伤害,导致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指标的监测,了解所

在医疗机构或部门的跌倒发生率和伤害占比。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和有效的对策实施,可以降低导致患者跌倒的风险及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说明:跌倒伤害总例次数为轻度、中度、重度例次数和

跌倒死亡例数四项之和,应小于或等于跌倒发生总例次数。

轻度(严重程度1级)指住院患者跌倒导致青肿、擦伤、

疼痛,需要冰敷、包扎、伤口清洁、肢体抬高、局部用药等。

中度(严重程度2级)指住院患者跌倒导致肌肉或关节损伤,需要缝合、使用皮肤胶、夹板固定等。

重度(严重程度3级)指住院患者跌倒导致骨折、神经或内部损伤,需要手术、石膏、牵引等。

死亡指住院患者因跌倒受伤而死亡,而不是由于引起跌倒的生理事件本身而致死。

排除:无伤害的跌倒。

指标八、住院患者2期及以上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NQI-08)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患者2期及以上院内压力性损伤新发病例数与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2期及以上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住院患者2期及以上院内压力性损伤新发病例数

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现状,与同

级医疗机构进行横向比较,评价医疗机构压力性损伤管理的质量。

说明:(1)单位时间内患者入院24小时后新发的2期

及以上压力性损伤例数。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患者,若入院24小时后新发生的2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计作1例。同一患

者单位时间内发生1处或多处2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包括在不同科室发生的压力性损伤),均计作1例,期别按最高期

别统计。压力性损伤分期依照《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压力性损伤定义与分期(2016版)》界定。

包含:2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深部组织损伤、不可分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粘膜压力性损伤。

排除:因动脉阻塞、静脉功能不全、糖尿病相关神经病变或失禁性皮炎等造成的皮肤损伤;社区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2)住院患者总数为统计周期期初在院患者数与单位

时间内新入院患者数之和。

包含:所有办理住院手续的患者。

排除:办理住院手续但实际未到达病区患者;母婴同室新生儿。

指标九、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NQI-09)

定义:非计划拔管又称意外拔管,是指住院患者有意造

成或任何意外所致的拔管,即医护人员非诊疗计划范畴内的

拔管。某类导管非计划拔管率指单位时间内住院患者发生某类导管非计划拔管的例次数与该类导管留置总日数的千分比。

计算公式:

(一)气管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非计划拔管率。

×1000‰气管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非计划拔管率=气管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非计划拔管例次数

同期气管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总日数(二)经口、经鼻胃肠导管非计划拔管率。

经口、经鼻胃肠导管非计划拔管率=经口、经鼻胃肠导管非计划拔管例次数×1000‰

同期经口、经鼻胃肠导管留置总日数(三)导尿管非计划拔管率。

导尿管非计划拔管例次数

×1000‰

导尿管非计划拔管率=

同期导尿管留置总日数

(四)中心静脉导管(CVC)非计划拔管率。

×1000‰

CVC非计划拔管率=CVC非计划拔管例次数

同期CVC留置总日数

(五)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非计划拔管率。

×1000‰

PICC非计划拔管率=PICC非计划拔管例次数

同期PICC留置总日数

意义:有助于及时发现导管非计划拔管的现状、趋势、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控制和制定质量改进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医护团队服务的规范性、专业性。

说明:(1)某导管非计划拔管例次数指单位时间内留置某类导管的住院患者发生该类导管非计划拔管的例次数。同一住院患者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导管非计划拔管例次数按实际发生频次计算。

包含: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导管滑脱;

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拔除的导管;因

导管相关感染需提前拔除的导管。

排除: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转归程度,达到拔除导管指征,

医嘱拔除导管;导管留置时间达到上限,应拔除或更换导管;

非住院患者拔管,如门诊患者和急诊抢救患者。

(2)某导管留置总日数指单位时间内住院患者留置某

类导管的日数之和。留置导管每跨越0点1次计作1日,当

天置入并拔除的不统计。带管入院患者以入院当日开始,每

跨越0点1次计作1日;带管出院患者以出院日期为止。

包含:住院患者留置某类导管处于长期医嘱执行状态的

日数。

排除:一次性插管患者插管日数、门急诊等非住院病区

置管患者的留置日数。

指标十、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NQI-10)

(一)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生率(NQI-10A)。

定义:单位时间内,留置导尿管患者中尿路感染例次数

与患者导尿管留置总日数的千分比。

计算公式: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留置导尿管患者中尿路感染例次数

×1000‰

同期患者导尿管留置总日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的现状,与护理人员消毒

隔离、无菌技术和手卫生执行等情况密切相关,与同级医疗

机构进行横向比较,评价医疗机构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质量。

说明:同一患者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

染例次数以实际发生频次计算。

(二)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NQI-

10B)。

定义:单位时间内,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血流感染

发生例次数与患者CVC留置总日数的千分比。

计算公式:

CVC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CVC相关血流感染例次数

×1000‰

同期患者CVC留置总日数

意义:反映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与医疗机构

感染防控情况,与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和手卫生执行等情况密切相关,与同级医疗机构进行横向比较,评价医疗机构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质量。

说明:同一患者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中心静脉导管(CVC)

相关血流感染例次数以实际发生频次计算。

(三)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

发生率(NQI-10C)。

定义:单位时间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发生例次数与患者PICC留置总日数的千分比。

计算公式:

PICC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PICC相关血流感染例次数

×1000‰

同期患者PICC留置总日数

意义:反映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

与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情况,与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无菌技

术和手卫生执行等情况密切相关,与同级医疗机构进行横向

比较,评价医疗机构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质量。

说明:同一患者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

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例次数以实际发生频次计算。

指标十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NQI-11)

定义:单位时间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次数与住院患

者有创机械通气总日数的千分比。

计算公式: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次数

×1000‰

同期住院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总日数意义:反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情况与医疗机构感染防控

情况,与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和手卫生执行等情

况密切相关,与同级医疗机构进行横向比较,评价医疗机构

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质量。

说明:同一患者在单位时间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

次数以实际发生频次计算。

指标十二、护理级别占比

定义:单位时间内,医疗机构某级别护理患者占用床日

数与住院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一)特级护理占比。

特级护理患者占用床日数

特级护理占比=

住院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

(二)一级护理占比。

×100%

一级护理患者占用床日数一级护理占比=

住院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三)二级护理占比。

二级护理患者占用床日数二级护理占比=

住院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四)三级护理占比。

三级护理患者占用床日数三级护理占比=

住院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100%×100%×100%

意义:反映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护理需求和护理工作量,可以帮助管理者推算出护理工作负荷,是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对临床护理管理和人力调配起着指导作用。

说明:患者的护理级别是由医生和护士共同确定。某级

别护理患者占用床日数指单位时间内执行该级别护理的患者占用的床日数之和,即单位时间内每天0点统计各级别护理患者数,分别累计求和。同一患者一天内护理级别有变化时,只能计算一次,以统计时点的护理级别为准。

护理质量控制组工作职责

护理质量控制组工作职责 一、护理部质控组工作职责 1、负责全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 2、制定全院护理管理目标,制定、完善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3、制定并完成年质控计划。 4、定期检查、考核,对护理管理目标级各项标准落实情况进行追踪并进行评价, 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各小组职责 (一)、病房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病房室内外布局、卫生的督促检查。 2、按照检查标准,对病区内的各室进行检查,六面要清洁,物品摆放有序且合标准要求,检查结果要认真记录,并现场反馈被查科室。 3、检查住院病人的被服使用情况,能否做到按时或随时更换。 4、病区走廊卫生要合要求,各墙面图版要清洁无尘。病室标示醒目、齐全,检查人员要认真查,详细记,确保病人有一舒适优雅的就医环境。 5、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应提出改进意见。

6、按照护理部要求,完成检查的督导任务,并于每次查后二日将结果书面报告护理部。 (二)、护理文书小组职责 1、负责对全院各科室的护理文书书写进行环节质量控制。 2、按照标准严格检查在案病历中的护理文书书写情况,如体温单;一般患者、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单,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记录与体温单,测血压记录单是否相符;医嘱单执行情况;各种执行单与医嘱单是否相符等,并做到有检查、有反馈、有指导。 3、通过环节和终末质量控制,小组成员每季度对各病科护理文件随机抽查,并将检查结果报护理部审核。 4、负责检查医嘱核对制定的落实情况,做到有检查、有反馈。 5、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进意见。 6、按护理部要求,每季度按时完成检查和督导任务,并于每次查后二日内将结果书面报护理部。 (三)、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对病人基础护理与分级护理的督促检查。 2、按照质量标准,严格检查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如病人的生活护理,皮肤护理等,并做到有检查、有反馈。

2017年医院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体系

附件2:天等县人民医院 2017年医院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一)以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为基本标准,确定我院质量总体目标。 (二)第一章至第六章质量目标达标率: 基本标准为C级≥90%、B级≥60%、A级≥20%; 核心标准为C级100%、B≥70%、A≥20%。 (三)第七章日常统计学评价: 各项指标中各个项目质量目标达标率符合相关规定。 二、医院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体系 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中评价指标和监测指标,将各章节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指标进行了收集、整理和汇总,设立我院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体系,指标分为以下九类: 1. 医院运行评价指标 2. 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 3.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1)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2 周与 1 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 (2)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3)麻醉质量监测指标

(4)手术后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4. 单病种质量指标 5. 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 6. 急诊质量监测指标 7.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质量监测指标 8. 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9.血液透析室质量监测指标 (一)医院运行评价指标(质量与安全目标) 效率指标 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10天。 内科一病区≤10天,内科二病区≤10天,内科三病区≤10天,儿科≤6.3天,新生儿科≤6.5天,ICU≤6.5天,中医康复科≤14天,外科一病区≤8.5天,外科二病区≤10天,外科三病区≤11天,妇科≤6.2天,产科≤4.3,眼科≤6.4天,耳鼻咽喉科≤7.3天,口腔科≤8天 2.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天)≤3天 3.病床使用率≤90%(85—90%) 4.病床周转次数≥2.5次/月 费用指标 5.门诊人均费用合理 6.住院医疗人均费用合理 医疗质量指标 7.医疗核心制度落实率100% 8.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5% 9.治愈好转率≥90%

护理_质量控制标准大全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大全(护理部、护士长、护士)宝贵收藏学习! 2016-06-07 护理部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一、护理部质量标准: 1、护理部有年度工作计划、季安排、月重点及年工作总结。有护士长例会制度及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2、有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有落实措施,定期检查。 3、有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有健全的护理工作质量登记、统计制度,不断总结,分析、改进。 4、对各科室危重、大手术病人、抢救工作能进行指导并有定期查房制度,检查护理记录情况。 5、护理管理达到县卫生厅(局)的标准要求。 6、护理科研、训练有计划有落实措施,有科研成果;护理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护理学教育率 100 %。 二、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 1、护士长具有专科护理学术带头人的水平。 2、准确及时传达医院或护理部有关制度规定和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3、病区规章制度齐全,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弹性排班。有专科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等资料,有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 4、各种登记、报表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成,原始资料记录准确、完整。 5、进行日间护士长五查房和月病区护理全面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偏处理。每月向全病区护理人员做有关护理工作总结及布置下月工作等,并有记录。

6、教学、科研、训练计划、有落实措施,护理人员年度考核率及合格率达标,护士规范化培训、继续护理学教育率100 %。 7、护理各项质量指标达标率淘0%,病人满意率不低于95%。 8、完成医院或护理部要求的其他有关工作。 三、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 1、护士着装整洁 ,仪表端庄 ,举止稳重 ,符合职业要求。 2、认真执行护士岗位职责 ,规章制度 ,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等 ,保障病人安全。 3、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热情主动、细致周到、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恰当称谓 , 实行首诊、首问负责制 ,营造温馨气氛。 (2)将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各项扩哩操作过程中。 (3)及时满足病人需要。 4、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率)95%。 四、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1、新入院的病人 ,由当班护士负责宣教 ,病人个人卫生良好 ,并更换住院病人衣服。 2、按护理级别要求 ,定时巡视病人 , 认真执行吏接班制度 ,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 ,及时、准确记录。 3、病人床单位 , 物品摆放整齐 ,且使用方便;床单被褥平整干燥 , 无碎屑 ,床下无杂物, 无便器;病人衣裤整洁 ,穿着舒适。 4、分级护理制度落实 ,按要求定时做好病人临床护理(含晨晚间护理)。做到六洁:(口腔、头发、皮肤、手足、会阴、肛门);二短:胡须、指(趾)甲短;四无:无褥疮、无烫伤、无坠床、无并发症;四及时:巡视病房、观察病人、报告医师、处置抢救及时;一保持:各种导管、引流管清洁通畅 ,定时更换 ,输液、输血定期观察记录 ,执行无菌技术的原则。 5、病人卧位舒适 ,符合病情要求 ,并有安全措施

一年级护理质量质控检查标准

一年级护理质量质控检 查标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级护理(含基础护理)质量质控检查标准 一、急救物品的准备 1、根据病情准备相应的急救物品,急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放置位置适 当。(2分) 2、护士掌握所备急救物品的使用方法。(病区如无危重病人,抽查一名护士 回答,查1 名一级护理病人)(2分) 二、责任护士对病情的掌握及护理措施的落实 1、责任护士知晓危重病人的诊疗护理信息。(查2名一级护理的责任护士) (2分) 2、各项治疗措施落实及时、准确。(液体的滴注顺序,安排合理、服药到 口、口护、气切及时有效)(2分) 3、有安全防范措施。(压疮、跌倒、坠床、烫疗、化疗药、高渗药外渗等有 防范措施。(2分) 4、无护理并发症。(2分) 5、落实各种导管护理。护士知晓管道护理相关知识(管道标识、放置、更 换、警示、通畅、清洁、符合院感要求等。(2分) 6、病人知晓责任护士。(2分) 三、基础护理 1、床单元整洁、物品摆放利于抢救。 2、基础护理由护士完成,或陪人的护士的指导下共同完成。(2分) 3、保持病人的“三短九洁”。(三短:头发短、胡须短、指(趾)甲短;九 洁:面颊口腔、头发、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床铺)(2分) 4、病人体位舒适,符合治疗要求。(2分) 四、专科健康教育 1、有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的资料或处方。(2分) 2、特殊药品的用药指导。(查护士和病人)(2分) 3、根据病情指导饮食(特殊饮食)调理。(查护士和病人)(2分) 4、专科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指导、功能锻炼。(考护士,查看病人)(2分) 5、特殊检查前后的相关指导(查护士和病人)(2分) 6、手术前后的相关指导。(查护士和病人)(2分) 五、其他 1、护理级别与病情相符。(2分) 2、护理级别、警示标识等标识正确。(2分) 3、不能沟通的病人佩戴腕带,护士按要求查对腕带。(2分) 4、床头交接班内容全面,突出重点。(2分) 5、及时留取二便标本,各种辅助检查及时送检。(2分)

护理质量控制计划

护理质量控制计划 (1119字) 护理工作的服务终究体现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医院质量管理“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的要求,质量管理必须贯串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因此必须牢牢围绕质量这条主线,根据医院及护理工作计划,制定本计划: 一、护理质量的质控原则 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全面组织落实护理质控措施,加强专项检查、督导、整改,到达护理质量延续改进,确保患者安全。 二、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补充完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培养一支素质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二)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工作流程。 1.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护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

消毒隔离;护理文件的书写;供给室、手术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等质量评价标准;修订护理技术操纵流程。 2.组织护士学习规章制度、新标准、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进步护理职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本身正当权利、加强护士安全意识、全员质量管理意识。 3.发挥护理部、科室二级质量监控小组及护理骨干的作用,重视环节质控和重点题目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科室平时检查与护理部督导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护理部每个月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一次,对每个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通报,分析产生缘由,提出整改办法。 4.把每个月质量分析会存在安全隐患题目作为下月质量检查重点内容,加大检查、督导力度,重视实际整改效果。并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记录。 5.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公道排班、交***、夜班、节假日的、新上岗职员的科学管理。 6.做好危重病人、大手术后病人的基础护理与专科护

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内容及质控指标知识分享

备注:每一项检查内容后的数字代表《2011 综合医院评审细 则对应的检查项目》 第一节基础及环节医疗质量(公共部分) 一、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科室建立质控体系:持续改进,院、科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整改,体现持续改进,手术科室需要定期分析手术质量,有记录。(组织体系中需注明医疗小组责任) 4.1.1.3 2、有医疗关键环节(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导管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与措施--------------------------------------- 4.2.1.2 3、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13 项目核心制度(其中疑难病例讨论体现多学科综合诊 疗)--- 4.2.2.1 ;4.2.2.2 4、有完善的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及及时更新记录。 4.2.2.3 5、医疗风险管理(目的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 预案、培训、八大防范措施,不良事 件报告、处理;(加分项)------ 4.2.4.3 (针对科室) 6、患者安全目标:危急值、妥善处理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持续改进管理(未完成者建议绑定职能部门和当事科室进行处理)------------------- 3.6.1 ;3.9.3.1 二、住院质量管理 1、入院评估、住院期间评估、出院评估---------- 4.5.1.1 2、开具检查有依据、检查有分析、有后续处理------------ 4.5.2.2 3、科室医疗小组负责本组诊疗计划的实施及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诊疗方案由医疗组长审核 ------------ 4.5.3.2,4.5.3.1 4、随访制度落实情况。-------- 4.5.6.1 ;4.5.6.2 5、统计、分析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4.5.7.4 6、对住院超过30 天患者的住院管理有分析、持续改进。查看《住院时间超过30 天的患者管理登记表》---------- 4.5.7.5 三、手术医疗质量管理 1、手术医师授权、执行情况 4.6.1.1 2、术前病情评估、术前讨论,制定手术计划。-------- 4.6.2 3、术前知情同意 4.6.3 4、重大手术审批、急诊手术管理、流程(及时、安全)------------ 4.6.4 5、手术记录及术后首次病程及时、完整-------- 4.6.6.1 6、离体组织必须病理检查-------- 4.6.6.2 7、合理术后医疗、护理、病情评估--------- 4.6.7.1 8、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到位---------- 4.6.7.2 9、将“非计划再次手术”列为重点监测指标,建立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整改和控制体 系。------- 4.6.8.3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指标

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核心。为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卫计委令第 10号)》及《成都市医疗核心质量检查标准》等要求,结合中心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管理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 量与安全,杜绝疗事故的发生,促进我院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指导思想 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 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中心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三、组织管理 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院长是我院医疗质量 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及药学、医技、护理等部门负责人是本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我院建立“决策层-控制层-执行层”的我院质量层级管理体系,负责我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层层负责、层层落实、充分发挥管理体系作用。 (一)决策层

由我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各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医疗 保健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组成,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主任由院长担任,委员由医疗管理、质量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护理、信息、后勤等职能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临床、药学、医技等科室负责人 组成,质量控制部(简称质控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控制层 由医务部,质控部、护理部、妇计办.药学部、院感部,信息科、门诊部,医保科、财务枓,人力资源部、总务部、医学装备管理科、 宣传科、行政办公室、党群办公室等各职能部门组成。 (三)执行层 由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生、质控 护士等3-5人组成,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长,质控医生.质控护士负贪日常具体工作。 四、医疗质量管理内容 (一)结构医疗质量管理 结构医疗质量管理是指我院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人力资源、财务、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信息 方面的管理,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 1.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在岗职责,诊疗规范,操作技 术常规,诊疗流程,医疗保健质量考核标准。

病房护理质量标准及控制要求

一、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标准 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质量标准: 1、护理质量管理有年度工作计划、季安排、月重点、周有安排。 2、有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有落实措施,定期检查。 3、有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有健全的护理工作质量登记、统计制度,总结,分析、改进。 二、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 1、护士长具有专科护理学术带头人的水平。 2、准确及时传达医院或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有关制度规定和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3、病房规章制度齐全,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弹性排班。有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等资料,有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 4、各种登记、报表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成,原始资料记录准确、完整。 5、进行日间护士长五查房和月病房护理全面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处理。每月向病房护理人员做有关护理工作总结及布置下月工作等,并有记录。 6、护理各项质量指标达标率≥90%,病人满意率不低于95%。 7、完成医院要求的其他有关工作。 三、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 1、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稳重,符合职业要求。 2、认真执行护士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等,保障病人安全。 3、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热情主动、细致周到、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恰当称谓,实行首诊、首问负责制,营造温馨气氛。 (2)将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 (3)及时满足病人需要。 4、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率≧95%。 四、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1、新入院的病人,由当班护士负责宣教,病人个人卫生良好。 2、按护理级别要求,定时巡视病人,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及时、准确记录。 3、病人床单位,物品摆放整齐,且使用方便;床单被褥平整干燥,无碎屑,床下无杂物。

护理质控标准

护理质控标准 一.消毒隔离组: 1.检查所有无菌物品的包装及是否有过期; 2.注意无菌操作前洗手,戴口罩,锯安瓿后要消毒再掰开抽 吸药液:护士长检查时会站在旁边直接检查; 3.注射器抽药时注意不能污染内栓加药后的注射器不能留 用; 4.已吸药的注射器必须注明西药时间及药名,并放置在洁净 容器内; 5.每天各班执行治疗前请认真检查后所开启后的物品及药 品有效期,安尔碘用完后及时关盖; 6.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及相关知识,掌握洗手指征、方法及 相关知识:掌握戴手套指征、方法及相关知识。 7.留置针要写留置时间; 8.所有仪器设备,物面不能有灰尘,保持治疗室,治疗车及 物品清洁无尘; 9.提问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及相关知识,禁止人为分离针头。二.危重组: (一)危重病人: 1.抽查组长、主班:每天了解病人总数,出入院,危重病人 数,当日手术(特殊检查)人数及特殊病人; 2.现场检查是否做到七不接;

3.各责任护士请做好危重病人三级查房; 4.查压疮上报情况,有高危评估并有家属签字,有措施及护 理记录; 5.查病人是否做到“六洁”: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 阴,床单位清洁; 6.抽查护士查病人及查记录:掌握危重病人姓名,诊断,既 往史,现病情,饮食,心理,尿量,治疗,特殊用药名称,剂量,药物的主要作用,不良反应及护理;注意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反应病情。 7.查病人:注意危重病人体位要舒适,查房时要及时协助病人 取舒适体位; 8.查病人管道:清洁,通畅,固定,记录,有标识,注明置 管时间,敷料更换时间;特别提醒:尿袋要及时更换;首次负责制; 9.查病人安全:有各种警示标识; (二)基础护理组 1.现场检查有分级护理制度,标记与级别相符; 2.抽查护士对分级护理原则和分级护理要点的知晓度; 3.晨间护理时要认真整理,尤其是卧床病人,床单位清洁, 平整,无污迹;床头柜清洁整齐,病床周边物品摆放有序,方便病人取用。 (三)书写组

护理质量控制有哪些内容

护理质控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 2010-11-22 16:39【大中小】【我要纠错】 护理管理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质量又是管理水平的体现,而护理质控是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护理质控在护理管理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现将我院护理质控情况简介如下。 1建立健全护理质控方案 1.1制定护理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医院护理质量标准可包括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及临床护理质量标准。 1.1.1护理技术操作的质量标准护理技术操作包括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总的标准为: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正确、及时、确保安全、节力、省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操作程序,动作熟练。标准值为90%~95%.计算公式为: 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 =考核护理技术操作合格次数考核护理技术操作总次数×100%. 1.1.2护理管理的质量标准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达标措施及考核办法,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主要是通过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实行三级管理,病房、门诊、手术室、供应室等是护理基本单位,这些部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全院的护理质量,因此对医院各护理单位及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应制订质量标准,进行质控管理。 1.1. 2.1病房管理的质量标准(1)病房管理:①病房室内外要求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具体要求走廊光亮、配膳间、污物间、洗涤间及厕所清洁、整齐、无臭味、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工作有秩序,物品存放整齐。病室内空气新鲜,设备规格化,床单位清洁整齐。毒麻药、贵重药有专人管理,药柜加锁,账物相符。②加强对探视、陪住人员的管理。 ③预防医院内感染及护理合并症的发生。④定期征求患者意见,并进行卫生宣教。每月至少如开一次工作座谈会。(2)基础护理与重症护理:①观察病情仔细、及时,做到五掌握(诊断、病情、治疗、检查结果及护理),并掌握陪住人数。②患者床单位清洁、整齐。③患者口腔、头发清洁,皮肤清洁无压伤,指(趾)甲清洁。④各种引流瓶及管道清洁通畅,达到要求。⑤晨、晚间护理认真执行。⑥及时为危重患者制订护理计划、提出专科护理要求,并严格执行,无合并症。⑦抢救时,配合技术熟练,药品、器材准备齐全,执行医嘱准确、及时。(3)无菌操作与消毒隔离:①各项无菌操作如注射、导尿等符合无菌要求。②浸泡器械的消毒液的浓度、更换时间及液量达到标准。③扫床按“一人一巾”湿扫,扫床巾浸泡消毒。每个患者小桌用一块抹布擦拭,用后消毒。餐具每次用后消毒。便器用后消毒。④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用紫外线消毒空气并做细菌培养。每次细菌培养有日期与结果的登记。⑤传染病患者要求严格执行隔离制度。⑥所有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确保无过期物品;有菌、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⑦了解使用的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应用范围及配制方法。⑧分清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处理。(4)护士素质、服务态度:①穿清洁、整齐的工作服、工作鞋、戴帽,举止

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全)

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内科科室: 得分: 检查人: 检测时间: 注:满分100分,80分合格。 项目 考核内容 分值 考 核 办 法 扣分 得 分 管 理 制 度 38 有健全的护理差错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6 查资料,抽问护士 有护理缺陷管理记录,及时登记发生缺陷的事由、后果及当事人 4 查资料 发生缺陷后,护士长及时组织讨论(2分),明确缺陷性质、总结经验教 训、制定防范措施(3分),记录完整(1分) 6 护理缺陷报告制度完善(2),按规定上报(2),并填写报表(1) 5 坚持每周自查(2分),每周定期讲评有强调防范差错事故及护理安 全的内容(2分),有记录和签名(1分) 5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6 查现场,查资料 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及工作制度 6 查现场 环 节 管 理 47 药品过敏者病历、床旁、一览表有醒目标记(各1分)病人知晓 4 查现场,问病人 静脉输液袋上有病人床号、姓名、药名、剂量、配置时间 3 查现场,无措施,措施不当不得分 意识障碍、烦躁病人及特殊病人有安全保护措施 2 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落实到位,无护理并发症 2 查现场,查护理记录,措施不到位有并发症不得分 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并经二人在治疗室查对及床旁核对, 医嘱单上有两人签名,护理记录单上有记录,床旁有血型标记 4 查现场,查资料 有医嘱查对登记本(1分),查对后有护士及护士长签名(2分) 3 查资料 院外压疮或难免压疮者有申报、记录、防范措施及效果评价 4 查资料查护理记录 尊重病人的知情权,护士执行护理操作前应向病人履行告知义务 3 查现场,询问病人, 未做到不得分 消毒剂使用管理规范 2 查现场 各种特殊急救仪器上有操作程序说明(呼吸机、心电监护、除颤仪等) 3 查现场 查记录 设备定时安全检查有记录 3 无严重差错及事故 5 发生严重差错事故不得分 护理人员熟悉护理应急预案 4 问护士 一次性医疗物品及医疗垃圾处理符合要求 2 查现场 护士工作中无自伤发生 3 发生自伤不得分 消 防 治 安 管 理 15 工作人员掌握消防器械的使用及消防应急预案 3 抽问护士 消防器械定位放置 2 查现场 氧气使用管理规范 2 用电仪器使用规范,无乱接乱搭电源插头 2 开水锅炉使用安全 2 病区内无财物遗失现象 4 有遗失不得分

护理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护理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一、组织结构 护理质量管理实施三级监控,由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及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组成三级质量监控网。 二、各级职责 1、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为宗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及省市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审定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流程及质量评价标准、质量管理与考核办法、护理岗位质量标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等。 (2)研究质量管理措施,进行护理质量调研,综合分析并提出建议,参与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方面的重大决策。 (3)负责监控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状况,监督检查质量管理小组工作情况。 (4)委员会成员每周到病案室抽取所负责科室各2份病历进行检查,结果本周六上报护理部。 (5)每季度召开一次质量评价例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确定改进措施和方案并组织实施。 (6)对于护理质量重大问题,可随时召开紧急会议,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对不方便病人的制度和流程重新审定。 2、护理质量监控小组职责 (1)每月参加护理部组织的护理质量检查。 (2)按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严格进行检查,结果汇总报护理部。对质量控制好的科室,检查人员及时向护理部提出奖励原因。

(3)检查结果由护理部向各科室反馈,科室质量管理小组针对反馈的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一周后交护理部。 (4)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护理部按照医护人员医疗、护理质量扣分考核办法执行,并及时再次检查科室措施落实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 (5)检查小组成员有责任向护理部提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合理化建议。 3、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按照医院质量控制与管理相关制度和流程,负责科室质量管理工作。 (2)每周召开一次科室护理质量评议会,采取PDCA循环管理方法不断改进工作。(3)负责对科室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流程、质量意识及护理业务的培训。 (4)负责本科室护理病历终末质量的检查。 (5)接受上级监控组织的监督检查,对检查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进行分析,查找不足,积极改进。 三、护理质量控制目标 1、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 2、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 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5、基础护理合格率≥85% 6、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85% 7、健康指导合格率≥90% 8、护理计划与病人状况符合率≥95% 9、护理措施实施合格率≥90%

护理质量控制计划与目标

2018 年度产科病区护理质量控制计划与目标 一、工作目标 1、全年无重大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2、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病员满意度达到93%以上。 3、无护患纠纷、护理投诉事件发生。 3、优质护理合格率达到95%以上。 4、医院感染控制指标合格率100%。 5、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100%。 6、贯彻执行医院各项护理质量标准体系,各项指标达到三甲要求。 7、产后病房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3%,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不断降低,阴道分娩尿潴留发生率不断降低,母乳喂养率升高。 8、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达标。 9、护理人员年度继续教育达标率100%。 二、工作计划 1、成立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2、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质控人员运用安全质量评价标准,每日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有效质控并登记。 3、每周一下午质量管理组长、副组长参与医护一体大查房,找出病区存在护理问题,制订护理措施。 4、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会议,认真分析本月护理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要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做好质控活动的记录。 5、每月底召开全体护士会议,让全体护士知晓病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找出问题发生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6、病区开展优质护理,不断提高患者服务态度满意率。 7、针对提出的质量工作目标逐项落实,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8、落实护士层级培训,提高护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9、对照三甲检查护理条款标准,落实护理措施。 10、加强病区管理,继续做好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确保母婴安全。

病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备注:病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长须由护士长担任,副组长不少于1人,小组成员不少于6人。

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一、无菌管理与无菌技术质量检查小组 1、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标准。 2、病房的检查项目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治疗室、病房单位,根据科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 3、质控小组根据标准每周对消毒隔离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对检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二、急救药品物品检查小组 1、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急救药品器械质量检查标准。 2、检查项目包括:氧气装置、吸痰器、抢救制度、程序是否健全,工作人员对抢救制度、程序的熟练程度。 3、急救物品检查小组根据标准每月对急救药品、器械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急救物品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三、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1、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基础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检查项目包括:新入院患者的护理,按级别护理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病床单位的质量,晨晚间护理的质量,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有无发生褥疮,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是否及时、准确,生活护理情况。 3、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四、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1、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检查项目包括:特级护理是否做到专人护理并有护理计划,对病情了解程度,是否做到了“八知道” ,病床单位的质量及患者的头发、口腔及皮肤护理质量,是否发生褥疮,患者的卧位是否舒适、安全,各种导管、引流管、输液的观察、记录、护理、生活护理情况。 3、危重患者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五、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

医院护理质量控制要点

护理质量控制要点 医疗质量是医院各项工作的核心,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息息相关,对医院的两个效益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是我们护理工作的最根本的要求和任务。为进一步规范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结合目前医院的具体工作实际,护理部特制订以下护理质量控制要点: 一、护理部质量控制要点 1、健全、完善护理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护士学习相关制度职责,严格落实各项护理质量核心制度,护理部定期不定期地对护理人员进行职责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 2、完善各项护理质控要求及评价标准,制订具体的护理质量安全目标,严格遵循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有效控制。 3、成立护理质量控制领导小组,护理部总抓,各科室设护理质量监控小组,负责科室护理质量的过程控制。 4、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培训,组织护士定期开展业务学习、技能培训、专科进修和急诊抢救的培训演练,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 5、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保证各科技术力量的均衡,强化护士长的管理职能,合理排班,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最佳的团队工作效果,协调互补,减少护理隐患和缺

陷的发生。 6、加强质量检查和问题反馈,护理部深入各科室,及时了解各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隐患,定期组织召开护士长会议,交流、分析、总结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难点、疑点,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7、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危机意识教育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服务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二、各科室具体工作质量控制要点: 1、基础护理控制要点: 1)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的整洁舒适、温馨怡人,各通道各区域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温馨告知,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保洁工及时巡查各病房,地面始终保持干燥平整。对年老体弱者应有专人护理,加强陪护和观察,提供全面的生活照料,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如跌倒、噎食、坠床、烫伤等)。 2)新入院病人应及时热情接待,认真全面地进行病情评估,做好入院体检和入院告知工作,精神病人必须切实做好入院时的安全检查,做好家属及陪同人员的解释说明工作。正确执行医嘱,及时准确落实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重危病人、疑难病人应加强与医生的联系沟通,认真参与病例讨论和护理方案的拟订。 3)加强病人的基础护理,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精神病人应定期协助指导洗澡、更衣,及时为病人增减衣物,每周为病人更换床单位一次,每天为病人提供康复活动,增强病人体

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内容及质控指标

备注:每一项检查内容后的数字代表《2011综合医院评审细则对应的检查项目》 第一节基础及环节医疗质量(公共部分) 一、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科室建立质控体系:持续改进,院、科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整改,体现持续改进,手术科室需要定期分析手术质量,有记录。(组织体系中需注明医疗小组责任)------------4.1.1.3 2、有医疗关键环节(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导管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与措施--------4.2.1.2 3、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3项目核心制度(其中疑难病例讨论体现多学科综合诊疗)-------4.2.2.1;4.2.2.2 4、有完善的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及及时更新记录。----4.2.2.3 5、医疗风险管理(目的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预案、培训、八大防范措施,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加分项)-------4.2.4.3(针对科室) 6、患者安全目标:危急值、妥善处理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持续改进管理(未完成者建议绑定职能部门和当事科室进行处理)------3.6.1;3.9.3.1 二、住院质量管理 1、入院评估、住院期间评估、出院评估-------4.5.1.1 2、开具检查有依据、检查有分析、有后续处理-------4.5.2.2 3、科室医疗小组负责本组诊疗计划的实施及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诊疗方案由医疗组长审核--------4.5.3.2,4.5.3.1 4、随访制度落实情况。--------4.5.6.1;4.5.6.2 5、统计、分析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4.5.7.4 6、对住院超过30天患者的住院管理有分析、持续改进。查看《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登记表》--------4.5.7.5 三、手术医疗质量管理 1、手术医师授权、执行情况------4.6.1.1 2、术前病情评估、术前讨论,制定手术计划。----4.6.2 3、术前知情同意-----4.6.3 4、重大手术审批、急诊手术管理、流程(及时、安全)------4.6.4 5、手术记录及术后首次病程及时、完整----4.6.6.1 6、离体组织必须病理检查--------4.6.6.2 7、合理术后医疗、护理、病情评估-------4.6.7.1 8、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到位-----4.6.7.2 9、将“非计划再次手术”列为重点监测指标,建立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整改和控制体系。-----------4.6.8.3

护理质量控制措施

护理质量控制措施 护理质量是反映医院护理技术水平、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聚集点。质量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为了更好地落实卫生部制定的护理质量指标,提高护理质量,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一、强化四个意识、确保工作安全。 首先要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护理办、护士长、护士工作责任心。第二要增强规范意识:制度是行为的准则,只有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才能规范护士的行为,制度的落实要靠护理办、护士长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跟踪,一点一滴持之以恒的抓落实。第三增强质量意识。护士长要把工作精力重点放在抓基础护理质量、环节护理质量、终未护理质量上,加强跟班检查。第四是增强安全意识:工作安全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强化护士树立安全意识,把安全摆在工作的首位。把好安全第一关,就是要加强三查七对制度的落实。各班护士不但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更要有严格查对的自觉性,要有对病人负责、对工作负责、对科室负责、对医院负责、对自已负责的精神。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才能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管理,狠抓各项护理规章制度落实。 1、实行机关、科室二级管理制度,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层层抓落实,加大管理力度。 2、组织全院护理人员集中学习,系统上课,由护理办成员及各科护士长负责上课。具体讲课内容见训练计划表。各科室自行组织学习《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医院管理暂行规则》、《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医德医风行为规范》、《临床护理管理规范手册》、并制定相应计划,做到人人熟悉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质量评价标准去实施。 3、开展经常性的检查、讲评工作,找差距、定措施、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4、加强护士工作站的管理,及时查看医嘱执行情况、体温记录情况、收费情况。 5、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尤其是三查七对制度、无菌技术。 6、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确保各类培养单真实可靠。 7、加强护士工作站的管理,不得在电脑上操作与工作无关的内容。 8、加强护理文书的质量监控,提高护理文书的质量。出院病历护理文书质量符合要求。 9、加强实习生带教,带教老师必须做到放手不放眼,严禁实习生独立操作。 三、强化护理部职能作用,落实各项质检制度。 1、加强对护士长工作检查指导,对新上任护士长加强本职业务训练,不断提高其工作管理能力及业务技术水平。 2、每晚间到科室检查护理工作情况,节假日及有危重病人时经常检查,确保护理安全无事故。 3、建立护理部工作日记。经常下科室查房,了解情况,并及时解决问题。每周一、三参加院首长医疗查房,跟班查房,检查护理工作,重点查危重病人、卧床病人护理。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值班交接班制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方案

质量控制体系方案 为了加强医院整体质量的管理,充分发挥各个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保证我院医疗质量的协调运行。经研究决定,医院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负责对医院质量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反馈等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得以持续的改进和提高。 一、院科两级质量管理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一)院级质量管理(院级质控) 由院级质量管理机构负责。院级质量管理机构是在院长直接领导下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的整体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设于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 院级质量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1、院级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对全院进行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负责制定质量管理方案,协助各职能部门制定质量管理标准、质量考核奖惩办法等事宜。 2、院级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对每月的医院质量管理进行总结、分析,将结果形成文字,以医院政务通报的形式发至全院。同时,院级质控组织每月组织医院质量管理会议,各相关职能部门汇报医院各质量目标检查结果、整改措施;同时,将医院整体质量的检

查情况形成报告,交院长办公会研究讨论,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 3、院级质量管理机构每季度负责组织一次多部门进行医院质量管理联合检查,将联合检查结果汇总、分析,并形成报告,交院长办公会,为每季度开展的专题医疗质量和安全工作提供翔实的资料,并制监督、协助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整改措施。 4、院级质量管理机构每年一次对本年度内的医院质量与安全检查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分析,为“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专题会议提供详实的资料。 5、负责对科级质控组织开展的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做好全面质量评价工作。 (二)科级质量管理 由科级质量管理机构负责,重大问题可在上级的指导下进行。科级质控小组组长由科主任担任,质控员由护士长、及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 质控小组组长的主要职责: 1、编制本科室的质量工作计划和年度目标并组织实施。 2、制定和修订本科的质量指标和管理标准。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规定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二、护理质量实行病区、科室、护理部三级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而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有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上一级质控组。 2、科护理质量控制组(2级):由3-5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每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上一级质控组。 3、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专职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查小组,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承担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施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科及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 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