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一)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一)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一)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教材第67页。

学习目标:

知识点:

1、准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学会要理解物体的全貌应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

水平点:

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和空间想象水平,学会欣赏数学美。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德育点: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协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让学生理解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学习难点:

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准确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学习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学具准备:熊猫玩偶,图片。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

故事。

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得

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协助他们想个办法吗?(让他们每个人

把全身都摸一摸就知道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

孩子。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准确的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

人叔叔们一样。板书:(观察物体)

二、自主探究:

1、今天,老师为每组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我们看看它是谁?

2、请小组长拿出熊猫玩偶,放在桌子中间摆正。(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仔细观察,学生在四周,目光正对熊猫。组内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熊猫的哪一部分,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自己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在观察说的时候,老师把四张图片贴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

看来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不一同的。

教师:请小组中的同学都坐到熊猫的前面,从这个位置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相互说一说,边说边用手比画比画。

教师:请俩位同学再分别说一说从这个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想一想这时看到的熊猫的样子,把它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依次到其他三个位置实行观察。把观察到的和组内同学说说。

教师:刚才有俩个位置观察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我们再到这俩个位置上分别看看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根据有竹叶实行区分。)

闭眼睛想一想: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样子。它们一样吗?

板书:

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游戏

1、教师拿起任意一张图片,请坐在能够观察到图片的这个位置的同学站起来。

2、如果不站起来或站错了就学医生自己喜欢的动物叫一声。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打开书P68,把图中的小朋友和他们所看到的车的部分连起来吗?

2、北京天安门图片,下面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拍摄的?

3、小动物们分别看到哪副图?

4、欣赏几幅图片。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的1---3题。

与好朋友一起观察一个物体,互相说一说。

五、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一)

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例1教学设计1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二、探索交流,交流问题。 1.观察医药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你能指出这个医药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医药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

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2、学习例1: 出示视图1: (1)横向连续摆三个正方体,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 (2)同组四名同学分别从物体的前面、上面、左面进行观察。 (3)用小正方形摆出你所在位置观察到的平面图。 1. 你首先找到的是哪个面? 2、从左面看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想的? 3. 从上面看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想的? (4)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第1课时 观察物体(二)(1)(教案)

2 观察物体(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让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指导】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以发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二)(1)…………………………………………1课时第2课时观察物体(二)(2)…………………………………………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观察物体(二)(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活动,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四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图形所能看到的不同形状。 2.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4.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四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图形所能看到的不同形状。 【情景导入】 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新课讲授】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 1.观察一个正方体。 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如图,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 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我把它摆到这个位置上。请每个小组也拿出一个正方体,像老师这样摆到你们桌子的正中央。开始吧!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正方体,从你现在的方向看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2.观察二个正方体。 师:(添加一个正方体,如图,拼成一个长方体)请各小组像老师这样添上一个正方体。

观察物体(1)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一)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遭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 不同的。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讲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二、探究体验 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术头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合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木头大象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小兔子和小猴子给兔博士的家各拍了一张照片,请大家猜猜这两张照片分别是谁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学生汇报交流。 3、巩固练习: (1)同学们做的太好了,现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放着一个茶杯,请你们从不同的操度观察这个茶杯,并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 (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

《观察物体》公开课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解放东路小学吴美娟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几袋不同的玩具、图形卡片。课前准备:四人一组,围桌而坐,将每组中座位的四个位置编为1、 2、3、4号。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小朋友们: 上午好!同学们先观察一下自己的前后左右坐的都是谁呀?观察好的同学快速举起你的左手。 师:嗯,反应真快!上课! 二、故事导入,体验观察

师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师讲:《盲人摸象》)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他养了许多大象。有一天,他正坐在大象身上游玩,忽然看见一群盲人在路旁歇息,便命令他们走过来,问他们:"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吗?"盲人们同声否认道:"陛下,我们不知道。"国王笑道:"你们亲自用手摸一摸吧,然后向我报告。" 盲人们赶紧围着大象摸起来.过了一会儿,他们开始向国王报告。 摸到象耳朵的盲人说:"大象同簸箕一样.。" 摸到象腿的盲人说:"大象和柱子一样。" 摸到象背的盲人说:"大象好似一张床。" 摸到象尾的盲人说:"大象好似绳子。" 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师提问:唉!摸同一头大象,盲人们的判断为什么会大不相同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是呀,他们摸得地方不一样,都只摸了大象的一小部分,所以对大象的认识才会各持己见。 师谈话:那如果是你,除了摸之外,还可以怎样观察啊? 师:嗯,用眼睛看,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擦亮自己的眼睛,与老师一起去《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三、观察照片,激活经验(学习例1) 1、师谈话:来,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想象你的大脑是一台相机,那你的眼睛就是......(停顿)对!捕捉画面的镜头。 师:现在请将你们的镜头对准教室的前面,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

一年级数学下册 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课本P67例1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例外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例外的。 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例外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盛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到从例外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例外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例外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例外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例外的。 教学准备:实物,例外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交流。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用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例外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说的非常好,每个小组都发给你们一个奖品,赶快打开看看吧。 (学生的奖品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 仔细观察你们桌上的奖品,你看到了奖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2、学生观察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奖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组轮流说一说,说完之后,让学生把奖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7页上的恐龙图:这是小亮、小红、小明三个小朋友看到的奖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并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例外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例外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简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三、教学准备 课件、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

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预设: 生:方便全面观察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预设: 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的现象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预设: 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1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二) 教材第13、第14页的内容及第15页练习四。 1.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判断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摆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重难点:认识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多媒体课件、形状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若干。 师: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拼搭积木游戏里藏着哪些数学知识。 [板书:观察物体(二)] 1.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 (课件出示例1) 师:你能用自己手里的4个小正方体摆成情景图中的形状吗?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 师:如果我们要从几个不同的方向来观察你摆出的几何体,先想一想,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1:观察物体时,先确定观察的方向。 生2:观察时,视线要和观察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生3:观察时,还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来观察。 师:现在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你摆出的几何体,想一想,你观察到的几何体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学生观察几何体并进行联想) 师:小华观察到结果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生: 师:谁能分别说说,你是怎样判断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的结果的? 生1:从上面看可以确定几何体的最下面一层中每个小正方体基本的摆放位置,有两排,前面一排摆放了3个小正方体,后面一排摆了1个小正方体;从列数看有3列,左面一列有2排,中间和右面各1排。 生2:从前面看是1层,有3列。 生3:从左面看,这个几何体有两排,且都是1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连一连、说一说等活动,内化学生判断和确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的形状的过程和方法】 2.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判断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课件出示例2) 师:你能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自己摆成上面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吗? (学生自己拼摆,同桌相互检查) 师:拼摆完成后,自己先看一看,你是怎样摆放的?谁说一说。 生1:左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最左边一列的上面。 生2:中间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中间一列的上面。 生3:右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最右边一列的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观察实物>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的过程。 2、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空间观念。 三、情感目标; 判断观察物体的方向,感受实物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并能辨认观察到的图形。 教学难点:画出观察到的图形。 教学用具:暖壶,杯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交流春节期间有趣的、和教学有关的事情。 找几个人发言,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 二、观察活动 1.让学生看书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使学生在老师启发下,了解图中的所有信息。找人回答,如果有的情况学生没有说到,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 2.启发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并想象四个小动物从不同方向回家分别会看到什么?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教师进行启发性引导。 找学生回答四个小狗从四个方向看到的,学生回答可能不完整,只要意思对就可以。如果有的说不出,教师可进行引导。如:哈利看到树的哪边?多多能不能看到树,能看到树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3.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四幅图,提出“判断这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和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要求,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自主画图 1.教师谈话提出画图的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情境图摆好暖瓶和杯子,然

后让学生画出自己看到的暖壶和杯子。给学生一定的画图时间。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了书上漂亮的图,现在我们来画一幅图。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你们组准备的暖壶和杯子,照老师这样摆好。 教师按照书上的情境图摆好暖瓶和杯子。学生可以在四个不同方向坐下。 学生摆暖壶和杯子,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摆放得是否正确,指导学生坐好位置。 师:好!请每名同学画出你看到的暖壶和杯子。 学生做画,教师巡视。 2.展示、欣赏学生画的作品。先请一人展示,然后让相同位置的人展示、评价。 四、辨认图形 1.教师谈话引出课本上画暖壶和杯子的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中有谁。然后,提出大头蛙的问题,并要求说明判断的理由。 2.教师提出“如果从上面看,会看到什么形状?”的问题,让学生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教师不评价学生的回答。 3.让学生观察桌上的实物,验证自己的想象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各组桌上的暖壶和杯子,看一看从上面会看到什么形状,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再描述一下。 五、练一练 1.练一练第1题。先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填空,再交流。 3、练一练第3题。分组进行,鼓励每个学生说出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并试着画出这些图形。(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课堂小结:今天有什么收获呢?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教案.doc

1 观察物体(三)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的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4.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5.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正方体。 教学建议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3.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观察物体(1).................................................................................................... 1课时观察物体(2) ................................................................................................... 1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2.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木块。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生:讲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为什么同一个大象。四个人的说法截然不同呢? 师: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是不同的。那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1) 【新课讲授】 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 到的是这样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方块摆成L 1 I I。)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及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本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观察物体》是"空间和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简单的物体.初步把立体图形与其视图联系起来.教材以学生观察恐龙玩具这一学生熟悉的事例入手,让学生体会到不同位置对同一物体进行观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体会不同结果和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想: 第一层次:在不违背教材创设生活情境的情境激发兴趣的原则下,将玩具恐龙换成了玩具小狗,接着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对同一物体进行观察,了解物体的正面,背面,侧面,并简单渗透左,右侧面. 通过本位观察和换位观察,使学生自主发现:体会到不同位置对同一物体进行观察,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不同结果和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接着出现一些生活中的观察物体的现象:如观察恐龙,书本,汽车;进一步观察并验证,不同结果和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层次:出现观察茶壶图.增加了从物体上面和下面观察得到的影像,使观察提高一个层次. 第三层次:出现正方体组合,将对物体的观察引向对几何形体的观察,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进一步提升空间观念. 这样的安排,从简易到难,逐步发展,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托,逐步引导学生的空间想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

思维.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狗玩具,茶壶,图片,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一猜:你能知道他是谁吗(课件依次出示男孩背面图,继而出示侧面-正面图)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正面背面侧面 从背面观察很难确定是谁,从侧面看到正面就知道是谁了. 2,你知道老师是站在小朋友的那边拍出这些照片的吗 3,揭题: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就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研究的内容: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实物探究,从四个方位观察小狗 1,确定方位:

观察物体二 教案

观察物体二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2 观察物体(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让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指导】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以发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二)(1)…………………………………………1课时 第2课时观察物体(二)(2)…………………………………………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观察物体(二)(1)【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活动,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四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图形所能看到的不同形状。 2.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4.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四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图形所能看到的不同形状。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三、教学准备 课件、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预设: 生:方便全面观察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预设: 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的现象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预设: 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6)集体反馈: 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

观察物体教案(1)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 设疑,引入情境。 两只小鸟为同一块金牌照相,为什么照的照片不一样呢? 2.揭题,导入新课。 3.引导启发,感悟出两只小鸟观察金牌的位置不同。 4.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1.观察教室图。 师:大家都喜欢拍照片吗?老师课前拍了两张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张是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摄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组交流一下,反馈意见。 引导学生从教室的桌椅设施等区分教室的前面和后面,从而判断出是站在教室的哪一面进行拍摄的。 2.练习:哪张是从学校外面拍的?哪张是从学校里面拍的?你是从哪儿看出的? 指名回答。 3. 指导观察,拍摄小猴。 出示小猴玩具,“你想不想给小猴拍照?” 教给观察的方法,生从一个位置观察小猴给小猴拍照。 出示从不同位置拍到的小猴照片,生说说自己在小猴的哪个位置?拍到的是哪张照片? 重点说说两个侧面的小猴的不同(脸朝哪儿?尾巴朝哪儿?) 小组活动,交换位置,从不同位置观察小猴。 师:“通过对小猴4个不同位置的观察,你有什么体会?”

(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板书结论。 4. 练习。 师:小红、小云、小芳和小玉4个同学用同样的方法为一只小猴拍了照片,你知道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出示第二个例题的情境图) 学生回答,并阐述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连线。 三、活动交流。 1.“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瞧,校园里有一辆汽车,(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你知道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 2.“想想做做”第3题。 你能说说四个小朋友看到的各是哪一幅图吗? 3. 奥运摄影师 观察奥运照片,判断摄影师的位置。 出示图片,生齐答。 四、课外拓展,激发热情。 欣赏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奥运会场馆的艺术美。 五、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P68例1 、做一做 设计教师:王国燕 学习目标: 1、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学习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学习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具准备:课件、玩具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分钟) 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喜欢动物,对不对?那你们能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吗?……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探究新知 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 学习问题:你看到的是熊猫的哪个面?

活动流程: 1、自己仔细观察后,说一说,想一想,记一记你看到的那个面。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小组内确定代表汇报交流。 (时间:8分钟) 活动要求: 1、把身子坐正,目光平视布熊,不能歪动身子。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时,要认真倾听。 教师梳理: (1)从前面看到的也可以说是从正面看到的; (2)从旁边看到的也可以说是从侧面看到的; (3)从背面看到的也可以说是从后面看到的。 学习游戏:比一比,看谁的记性最好?(4分钟) 听老师的指挥,请每一小队的小朋友去坐在熊猫的正面,然后记一记它的样子;接着,请大家坐在熊猫的左面,再记一记它的样子;第三次,请大家坐在熊猫的后面,再记一记它的样子;最后一次,请大家坐在熊猫的右面,再记一记它的样子。现在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好,回想一下你从四个方位看到熊猫样。谁记住了?……谁能说一说坐在四个方位上你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呢?…… 活动二:换位思考 学习问题: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为什么他们看到的都不一样?

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对应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老师以前给你们照过好多可爱又有趣的照片吧?现在老师想请你们也为老师照几张照片,可以吗?”学生为老师照相,当老师站在学生当中时叫停,请坐在老师不同方向的学生说说照出的相片是什么样子的。 师:“为什么他们给老师照出的照片不一样呢?” 学生回答,教师不做评判。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小组观察活动 教师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第一次观察活动:观察玩具 教师巡视,了解各组活动情况。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汇报。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观察到的都一样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回忆自己小组同学汇报的情况,用一句话说一说?” 让各个小组汇报情况。 师“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各个小组同学的观察结果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指名回答。 (2)第二次观察活动:观察带把的水杯 请一个小组的学生汇报观察情况。 各个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组观察的结果。 2.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然后教师课件出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问题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再次探讨课前相片为什么照出来是不一样的问题。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课件出示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5.1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教案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 单元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 68------71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辨认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辨认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以及运用推理解决简单 问题这三个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辨认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是以学生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展开的,让学生得到结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同时让学生理解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以及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的方法。在第二部分中,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他是让学生从观察实物转为观察立体图形,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同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位置分别对立体图形进行观察,体现了学生对于三视图知识的初步渗透。在第三部分中,重要是要学生将已学的知识充分的,能够简单的推理解决部分简单的问题,在这一部分中,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推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而且问题的答案不唯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辨认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的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如何来观察物体,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以及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的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一个简单的物体、几何体的形状,初步掌握全面、正确的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难点:辨认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推理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观察物体1…………………………………1课时 观察物体2…………………………………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68页例1 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情景-----四名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来观察熊猫玩具来展开,通过学生的观察,在结合观察到的图形,让学生判断这些形状是谁看到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的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的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方法:发现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用具:玩具熊猫、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做个猜图游戏好吗?出示情境图:请猜一猜这张图片是什么?生:一个蓝色的球 出示第二幅:看看它的另背面生:原来是那个小兔子背了个大蘑菇出示第三幅图:再看它的上面呢?生:原来是个存钱罐师:有什么感受? 生: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全面观察。 (游戏既复习了方位,又让学生体会到站得角度不同,观察的物体不一样的,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的状态)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玩具熊猫(主要复习熊猫的前、后、左、右)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熊猫(师转动),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熊猫是

什么样子(藏起熊猫)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小组内互相的介绍一下熊猫。(初步的感知观察方法,并学会与人交流) 示范: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熊猫,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做示范从前面平视熊猫)请同学猜一猜老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眼睛、鼻子、嘴巴…..”只要抓住了某一特征就可以)同学们也很想看一看我们可爱的熊猫的前面(这时把熊猫转过来请同学们观察并全班交流)那么你们想想,这里有四幅照片哪一张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呢?(生答)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左边,也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右边(两位同学很快站好了),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两位同学观察的熊猫是一样的吗?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一样的,这时只要给他们时间,很快他们就能找出不同(朝向不同)这时让学生快速的找出左、右两幅图片。 师:把熊猫的后面朝向学生,请学生说说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熊猫的什么(生交流),并找出对应的图片。 (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找到自己看到熊猫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观察的位置与所看到的视图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区分熊猫的左、右、侧面,使学生更好的体会观察的位置不同。) 2、运用观察方法观察物体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玩具放在小组中间,并说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现在请同学们转动你的玩具,请再说一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 师:哪一组愿意上来介绍你们的玩具吗?(此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物体,介绍物体) 3、观察数学书。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1》教案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 黄家镇中心校——王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 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 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的探究的能 力。 重点: 能结合具体的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法: 发现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 玩具熊猫、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做个猜图游戏好吗? 出示情境图:请猜一猜这张图片是什么? 生:一个蓝色的球

出示第二幅:看看它的另背面 生:原来是那个小兔子背了个大蘑菇 出示第三幅图:再看它的上面呢? 生:原来是个存钱罐 师:有什么感受? 生: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全面观察。 (游戏既复习了方位, 又让学生体会到站得角度不同, 观察的物体不一样的, 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的状态)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玩具熊猫(主要复习熊猫的前、后、左、右)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熊猫(师转动),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熊猫是什么样子(藏起熊猫)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小组内互相的介绍一下熊猫。(初步的感知观察方法,并学会与人交流) 示范: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熊猫,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做示范从前面平视熊猫)请同学猜一猜老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眼睛、鼻子、嘴巴…..”只要抓住了某一特征就可以)同学们也很想看一看我们可爱的熊猫的前面(这时把熊猫转过来请同学们观察并全班交流)那么你们想想,这里有四幅照片哪一张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呢?(生答)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左边,也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右边(两位同学很快站好了),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两位同学观察的熊猫是一样的吗?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一样的,这时只要给他们时间,很快他们就能找出不同(朝向不同)这时让学生快速的找出左、右两幅图片。 师:把熊猫的后面朝向学生,请学生说说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熊猫的什么(生交流),并找出对应的图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观察物体1(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 1、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二)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四、课时划分:2课时 1、观察物体……………………………………………………………1课时 2、练习二………………………………………………………………1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