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土壤对铜的吸附(环境化学实验)

实验三-土壤对铜的吸附(环境化学实验)
实验三-土壤对铜的吸附(环境化学实验)

实验五 土壤对铜的吸附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药、污泥和大气降尘等。过量的载金属可引起植物的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由于重金属不能被土壤中的微主物所降解,因此可在土壤中不断地积累,也可为植物所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危害气体健康。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主要包括吸附作用、配合作用、沉淀溶解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其中又以吸附作用最为重要。

铜是植物生长所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元素,但含量过多也会使植物中毒。土壤的铜污染主要是来自于铜矿开采和冶炼过程。进人到土壤中的铜会被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微粒和有机质所吸附,其吸附能力的大小将影响铜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因此,研究土壤对铜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影响土壤对铜吸附作用的有关因素。

2. 学会建立吸附等温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不同土壤对铜的吸附能力不同,同一种土壤在不同条件下对铜的吸附能力也有很大差别。而对吸附影响比较大的两种因素是土壤的组成和pH.。为此,本实验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一定数量的腐殖质和调节待吸附铜溶液的pH ,分别测定上述两种因素对土壤吸附铜的影响。

土壤对铜的吸附可采用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来描述。即:

Q =K ρ1/n

式中:Q ——土壤对铜的吸附量,mg/g ;

ρ——吸附达平衡时溶液中铜的浓度,mg/L ;

K ,n ——经验常数,其数值与离子种类、吸附剂性质及温度等有关。 将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两边取对数,可得: 1g Q = lgK + n

1lg ρ 以1gQ 对1g ρ作图可求得常数K 和n ,将K 、n 代人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便可确定该条件下的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方程,由此可确定吸附量(Q )和平衡

浓度(ρ)之间的函数关系。

三、仪器和试剂

1. 仪器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 恒温振荡器。

(3) 离心机。

(4) 酸度计。

(5) 复合电极。

(6) 容量瓶:50 mL,250 mL,500 mL。

(7) 聚乙烯塑料瓶:50 mL。

2. 试剂

(1) 二氯化钙溶液(0.01 mol/L):称取1.5 g CaC12 · 2H2O溶于1L水中。

(2) 铜标准储备溶液(1000mg/L):准确称取1.000g金属铜(99.9%)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1+1) 硝酸20mL.加热溶解后,加入(1+1)硫酸10mL并加热置冒白烟。冷却后,加水溶解并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溶至标线,此溶液1.00mL含1.00mg铜。

(3) 5 mg/L(5.00μg/mL)铜标准使用溶液:取上述铜标准储备溶液5.00mL,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溶至标线。

(4) 硫酸溶液:0.5 mol/L。

(5) 氢氧化钠溶液:1 mol/L。

(6) 铜标准系列溶液(pH=2.5):分别吸取10.00、15.00、20.00、25.00、30.00 mL 1000mg/L的铜标准溶液于250 mL烧杯中,加0.01 mol/L CaCl2溶液,稀释至240 mL,先用0.5 mol/L H2SO4调节pH=2,再以1 mol/L NaOH溶液调节pH=2.5,将此溶液移入250 mL容量瓶中,用0.01 mol/L CaCl2溶液定容。该标准系列溶液浓度为40.00、60.00、80.00、100.00、120.00 mg/L。

按同样方法,配制pH= 5.5的铜标准系列溶液。

(7) 腐殖酸(生化试剂)。

(8) 1号土壤样品:将新采集的土壤样品经过风干、磨碎,过0.15 mm (100目)筛后装瓶备用。

(9) 2号土壤样品:取1号土壤样品300g,加人腐殖酸30g,磨碎,过0.15mm(100目)筛后装瓶备用。

(10)10%(m/v)盐酸羟胺溶液:将50g盐酸羟胺溶于水并稀释至500mL;

(11) 0.2%(m/v)新亚铜灵溶液:称取0.2g新亚铜灵溶于100mL甲醇中;

(12)37.5% (m/v )柠檬酸钠溶液:将150g柠檬酸钠溶于400mL水中,加入10%(m/v) 盐酸羟胺溶液5mL和新亚铜灵溶液l0mL,用50mL氯仿萃取除去其中杂质铜,弃去有机层;

(13)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将100g三水合乙酸钠溶于适量水中,再加入6mol/L的乙酸溶液13mL,定容至500mL,混匀。此溶液的pH值约为5.7。

四、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5.00μg/mL铜标使用准液0.00,0.50,1.00,2.00,3.00,5.00mL,于25mL比色管中,加水至15.0mL,依次加入盐酸羟胺溶液1.5mL,柠檬酸钠溶液3mL,乙酸-乙酸钠缓冲液3mL,新亚铜灵溶液1.5mL,混匀,加水至标线,充分混匀,静置5min。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用50mm比色皿于457nm处测定吸光度,每个实验点重复3次,以铜液浓度作为横坐标,吸光度A平均值作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土壤对铜的吸附平衡时间的测定

(1) 分别称取1、2号土壤样品各8份,每份1g于50 mL聚乙烯塑料瓶中。

(2) 向每份样品中各加人50 mg/L铜标准溶液50 mL。

(3)将上述样品在室温下进行振荡,分别在振荡0.5、1、1.5、2、2.5和3h后,离心分离,迅速吸取上层清液10 mL于50 mL容量瓶中,加2滴0.5 mol/L的H2SO4溶液,用水定容后,取水样15ml按照标准曲线绘制的方法的测定吸光度。以上内容分别用pH为2.5和5.5的100 mg/L的铜标准溶液平行操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溶液中铜浓度对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以确定吸附平衡所需时间。

3. 土壤对铜的吸附量的测定

(1) 分别称取1、2号土壤样品各10份,每份1g,分别置于50mL聚乙烯塑料瓶中。

(2) 依次加入50 ml pH为2.5和5.5、浓度为40.00、60.00、80.00、100.00、120.00 mg /L 铜标准系列溶液,盖上瓶塞后置于恒温振荡器上。

(3) 振荡达平衡后,取15 mL土壤浑浊液于离心管中,离心10 min,吸取上层清液10 mL于50 mL容量瓶中,加2滴0.5 mol/L的H2SO4溶液,用水定容后,取

水样15ml 按照标准曲线绘制的方法。

(4) 剩余土壤浑浊液用酸度计测定pH 。

五、数据处理

1. 土壤对铜的吸附量可通过下式计算:

Q = W V 1000)(0ρρ-

式中:Q ——土壤对铜的吸附量,mg/g ;

ρ0——溶液中铜的起始浓度,mg /L ;

ρ——溶液中铜的平衡浓度,mg/L ;

V ——溶液的体积,mL ;

W ——烘干土样重量,g 。

由此方程可计算出不同平衡浓度下土壤对铜的吸附量。

2. 建立土壤对铜的吸附等温线

以吸附量(Q)对浓度(ρ)作图即可制得室温下不同pH 条件下土壤对铜的吸附等温线。

3. 建立Freundlich 方程

以1g Q 对1g ρ作图,根据所得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求得两个常数K 和n ,由此可确定室温时不同pH 条件下不同土壤样品对铜吸附的Freundlich 方程。

六、思考题

1. 土壤的组成和溶液的pH 值对铜的吸附量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1)、1#、2#土样相比,2#土样增加了10%的腐殖酸,实验结果表明2#土样对铜的吸附量明显大于1#土样。说明土壤有机质能增加土壤对Cu 2+的吸附。这是因为有机质对重金属元素具有络合作用。有机质含量越高,对重金属络合作用越强,吸附的重金属也越多。

pH 值的影响:随着pH 增加,铜的吸附量增加,且溶液pH 均有部分下降。其中2#土样pH 下降更大。

2. 本实验得到的土壤对铜的吸附量应为表观吸附量,它应当包括铜在土壤表面上哪些作用的结果?

答:(2)、主要是土壤胶体表面电荷、表面空穴、表面羟基、表面有机官能团等

与铜发生配位作用。

备课:

1、实验过程中学生操作方面需要提醒的:

(1)、因为PE瓶为50ml,而所加溶液是50ml,所以在放液到尾部时,应小心,时刻注意液体的流出情况,以免液体被移液管下部的尖嘴部分倒吸;

(2)、振荡时,PE瓶横躺放在振荡器中,这样振荡更为均匀,但要时刻注意是否有漏液现象。

(3)、原子吸收测定之前,样品要充分摇匀。

(4)、测定原子吸收的样品不能有细小颗粒,否则易堵塞原子吸收仪。

浅述土壤吸附金属铜离子

2012年第15期广东化工 第39卷总第239期https://www.360docs.net/doc/e612122832.html, · 137 · 浅述土壤吸附金属铜离子 赵娜1,吕瑞滨2 (1.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上海 201815;2.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石洞口污水处理厂,上海 200942) [摘要]综述了土壤吸附铜离子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涉及吸附速率,吸附等温线,表面络合模式和影响吸附量的环境因子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铜离子;吸附;土壤;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X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2)15-0137-03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tal Copper Ions Adsorbed by Soil Zhao Na1, Lv Ruibin2 (1. Shanghai Solid Waste Disposal Center, Shanghai 201815;2. Shanghai Chengtou Wastewater Treatment Co., Ltd., Shanghai 200942,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summarized kinetics of copper ions by soil adsorption, involved in the adsorption rate, adsorption isotherms, surface complexation mode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adsorption amount. Keywords: copper ions;adsorption;soils;dynamics 铜(Cu)是一种生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但是土壤Cu含量高于某一临界值就会对生物产生一定的毒性效应;土壤中Cu污染主要来源于含Cu废水的农田灌溉、含Cu农药和肥料的施用、污泥的土地利用和大气颗粒物的沉降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引起了对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行为的广泛研究,关注的焦点是重金属在食物链中传递和重金属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风险,这些关注主要取决于重金属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而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的浓度受到土壤对重金属吸附的控制。土壤对Cu的吸附-解吸是影响土壤系统中Cu 的移动性和归宿的主要过程,影响着植物养分和污染物的控制,影响着Cu的植物有效性和在食物链中传递的程度等。文章就土壤对铜离子吸附的速率、吸附等温线、表面络合模式和影响吸附量的因子等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研究展望。 1 研究方法和机理 1.1 吸附速率 土壤对Cu吸附速率的大小,直接反映Cu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迁移性能。了解土壤颗粒吸附Cu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及吸附量(或水相浓度)随时间增长(或减少)的特性,有助于深化认识Cu在土壤中物质转化动态规律。Cavallaro等[1]指出,土壤对Cu的吸附平衡在24 h内达到。Zhou等[2]通过实验得出,所选的酸性砂壤土和石灰性粘壤土样品对Cu吸附的平衡时间是1.5 h。根据砖红壤对Cu吸附动力学,溶液中Cu的浓度在30 min内达到平衡[3]。一般情况下,选择的平衡时间是24 h[4]。谢忠雷等[5]在研究Cu、Ni、Pb、As在草甸黑土中的吸附动力学时发现,吸附动力学可用双常数速率方程和Elovich方程很好地拟合,Elovich方程拟合的效果更好,吸附速率为Pb>As>Cu>Ni。Yu等[6]通过研究土壤吸附Cu动力学指出土壤对Cu的吸附先经历一个快速的反应阶段,然后是一个慢的反应阶段;没有加入农药的情况下,两种土壤对Cu的吸附在1 min内大于98 %的Cu被吸附;通过经验性的动力学方程(一级方程、双常数方程、Elovich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Elovich方程、双常数方程和一级方程都能够很好地描述土壤对Cu 的吸附,但是双常数方程是最好的。目前对土壤吸附Cu的速率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吸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所绘制的曲线斜率来研究吸附动力学过程。二是选择经验性的化学动力学方程对数据进行拟合,依据较高的相关系数和较低的标准误差选择最优方程,根据吸附速率系数来进行定量的研究。影响吸附速率的因数有很多,比如Cu的初始浓度、土壤的组成、温度、其他重金属的竞争吸附和土壤固液比等等。土壤对Cu的吸附平衡时间目前没有定论,因为平衡时间受到许多环境条件的影响。共存重金属对Cu的吸附速率的影响以及几种条件耦合作用下对Cu吸附速率的影响研究较少。 1.2 吸附等温线 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固定的温度条件下,当吸附达到平衡时,土壤对重金属吸附量与溶液中重金属平衡浓度之间的关系,可用吸附等温线来表达,等温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吸附剂与吸附质的特性;吸附等温线是用来描述土壤中Cu吸附的常用方法。Yu等[7]研究红壤对Cu的吸附-解吸时,得出两种红壤对Cu的吸附行为可以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来描述,Freundlich比Langmuir更好,两种土壤从Langmuir方程得出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Cu2+25.90 mmol/kg土和20.17 mmol/kg土。Mesquita[8]用平衡等温线阐述了Cu、Zn的土壤吸附;平衡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 等温式;用于Cu和Zn值预测的竞争性Langmuir和扩散性Freundlich方程与实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Harter和Baker[9]认为Langmuir方程中参数的大小不能用于解释反应的机理和结合键的强度;Elprince[10]等指出传统的Langmuir方程不能用来描述离子交换过程。尽管有一些学者对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用于解释金属阳离子在土壤中的吸附有异议,但是模型中的一些参数如最大吸附量和分配系数等在描述土壤中Cu 的吸附时还是有用的。用来描述土壤吸附Cu的吸附等温式有Langmuir吸附等温式、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Temkin方程和Henry 吸附等温式,也不断有人改进这些吸附等温式,比如双表面吸附等温式和Langmuir竞争吸附等温式等等。但是应用最广泛的是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有时候土壤对Cu 的吸附既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也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但通常Langmuir方程被优先使用,因为它可以计算出潜在的吸附量和吸附系数,可以对土壤吸附Cu进行预测。一些研究者把从方程得出的吸附参数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拟合,对土壤吸附Cu进行评价和预测。在土壤吸附Cu的研究中应用吸附等温线对重金属吸附数据进行分析已经相当普遍;尽管Cu的吸附机制是否符合吸附模式的假设是值得考虑的,但是由于许多实验结果与经验吸附等温线相符,所以作为土壤对Cu吸附的定量描述,经验性的吸附等温式仍不失为一个十分有用的方法。考虑到土壤性质和环境因子对吸附的影响,模型中应该加入这些参数使其更能反映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过程,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1.3 表面络合模式 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已经有许多学者提出各种模型来说明氧化物表面上的吸附机理,例如离子交换、水解吸附、表面沉淀、氧化物胶体内层离子交换、表面络合及同晶置换作用等。其中表面络合模式是Stumn等[11]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基于水合氧化物分散体系中金属的专属吸附作用提出来的,用于描述固-液界面的表面特征和吸附研究。该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成为主要的理论模式之一。魏俊峰等[12]对Cu(II )在常见的重要高岭石表面的吸附进行了实验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自由水合离子Cu2+和羟基金属离子CuOH+与高岭石表面络合的情况下,单一表面基团、无静电表面络合模式能很好地描述Cu (II) 的吸附行为,拟合得到的CuOH+的络合常数比Cu2+的大得多。Weirich 等[13]利用表面络合模式研究了简单有机酸存在条件下针铁矿对Cu、Ni和Cd的吸附行为。Ravat等[14]利用表面络合模式研究了有机物表面对Cu吸附。文湘华等[15]应用表面络合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乐安江沉积物的表面特征及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表面络合模式即恒定容量模式、扩散层模式和三层模式均能较好地描述天然沉积物的吸附过程。杨亚提等[16]采用表面络合模式研究了不同陪伴离子对陕西4种典型土壤胶体(黄褐土、塿土、黑垆土和黄绵土)吸附Cu和Pb的影响。Wang等[17]证实了表面络合模式能应用于模拟重金属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应用表面络 [收稿日期] 2012-10-09 [作者简介] 赵娜(1982-),女,上海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方面的工程与研究。

环境土壤学

土壤剖面:土壤垂直向下的一个切割平面,其深度一般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为止。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层和母质层。 粘粒矿物:基本结构由硅氧四面体(硅片)和铝氧八面体(铝片)构成,层状硅酸盐粘粒矿物一般粒径小于5um。同晶置换:矿物形成时,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代替而晶体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土壤有机质:来源于动植物及微生物的残体,主要为土壤腐殖质(90%)。 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腐殖化系数:土壤中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所形成的腐殖物质的数量。腐殖化系数=每年残留的碳(kg/hm2)/每年进入土壤的有机碳(kg/hm2) 土壤质地:根据机械组成来划分的土壤类型,是土壤粒级组合比例所表现的土壤粗细程度。 土壤结构体:自然界中土壤固体颗粒很少完全呈单粒存在,多数情况下土粒相互团聚成一定形状和大小且性质不同的团聚体,是土粒的规律性结合体。 土壤胶体:土壤中粒径小于1um的颗粒,它是土壤颗粒中最细小而最活跃的部分。 土壤pH:用土壤溶液是pH表示,是土壤性质的主要变量,对土壤的氧化还原、沉淀溶解、吸附解吸和配位反应起支配作用。 土壤缓冲性:广义上土壤自身多具有的各种调控能力,狭义上称为土壤的对酸碱的缓冲性,即抵御酸碱物质,缓解PH变化的能力,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缓冲体系。 土壤退化:除土壤侵蚀和污染之外的所有其他利用管理不当所造成的土壤性质恶化和生产力下降的现象和过程。主要包括土壤沙化,次生盐渍化和次生潜育化等。 土壤沙化和沙漠化:在沙漠周边地区地区,由于植被破坏,或草地过度放牧,或开退为农田,土壤中水分状况变为缺水,土壤粒子分散缺乏凝聚,被风吹蚀;而在风力过后或减弱的地段,风沙颗粒逐渐堆积于土壤表层的过程。其中土壤沙化包括土壤沙漠化和砂砾化。 水土流失:由于水力以及水力加重力作用而搬运移走土壤物质的过程。 土壤侵蚀:土壤在风,水等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剥蚀,搬运和沉积的现象。主要有流水侵蚀,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等类型。 土壤盐渍化:易溶性盐分主要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次生盐渍化:由于不恰当的利用活动,是潜在盐渍化土壤中盐分趋向于表层积聚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土壤潜育化:土壤处于地下水位长期浸润状态下,在1m内土体中某些层段Eh<200mv,并出现因Fe,Mn还原而生成的灰色斑纹层,腐泥层,青泥层或泥炭层的土壤形成过程。 次生潜育化:因灌溉不当或排水差而引起的土壤Eh低,水土温较低,土烂泥深,还原物质过多,养分转移慢等不良的土壤性能。(因耕作或灌溉等人为原因,土壤从非潜育型转变为高位潜育型的过程,常表现为50cm土体内出现青泥层。) 简述土壤定义和特征。 土壤是历史的自然体。是位于地球露地表面和浅水底部具有生命力、生产力的疏松而不均匀的聚集层,是地球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调控环境质量的中心要素。特征:生产力、生命力、环境净化能力、中心环境要素。 简述土壤在人类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 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殖和人类生产的基地。作用:植物营养库、转化和循环养分、涵养雨水、支撑生物、稳定和缓解环境变化。2)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3)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重要作用;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和解毒作用;具有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的养分和其他元素的功能。4)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质量的可变性,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简要说明环境土壤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1从环境学的角度研究土壤环境的物质组成、环境结构和土壤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2从系统论和环境化学观点研究土壤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地球表层系统中土壤与其它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迁移和转化过程。3从生态系统观点研究土壤生态系统中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对生物的生态效应和环境效应。4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土壤环境对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相应和反馈作用。5土壤环境的评价、区域、规划和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土壤环境的预测与调控,土壤环境保护的方法、对策与措施研究。 自然成土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浅谈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

浅谈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摘要:针对中国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加剧的趋势,为提高人们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认 识,和人们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重视,特简要介绍相关情况。本文从土壤重金属 污染现状概况、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影响植物吸收土壤中重金属的因素三个 方面介绍。并对植物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理论提出展望。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植物;吸收 Introduction to Plant for the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Abstract:With the soil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In order to improve people's knowledge on th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and the importance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so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heany metal pollution.This studies about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status、the ab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from soil、the factors affecting plant ab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The prospect of the theory of 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 is also proposed. Key words:soil;heavy metal;plant;absorption 引言 土壤是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且还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自然环境的中心位置,承担着环境中大约90%的来自各方面的污染物。然而,局部地球化学作用或者人为活动的强烈作用,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农业灌溉水污染、肥料和农药的施用,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及大气污染的沉降,污染已从城市向周围蔓延。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加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过高,并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土壤中的一些重金属元素在低浓度时,对植物而言是必须元素,但有些重金属元素在过量时就会对植物物产生毒害作用,如锌、铜、铬、镍、镉、汞、砷、铅等。 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采矿、冶炼、电镀、化工、电子、制革、染料等工业生产的三废以及污灌、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限度就会对土壤一植物系统产生毒害,并可能通过接触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高考考点较多,为便于系统复习和认真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现总结八点注意事项,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注意事“先后”顺序 1.组装仪器顺序:先零后整,由低到高,由左到右,先里后外,拆装置与之顺序相反。 2.加热器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3.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4.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 5.用排液法收集气体时,先移导管后撤酒精灯。 6.用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醋酸铅试纸气体性质时,要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再将试纸靠近气体检验。而用pH试纸时,要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少许滴到放在表面皿中央的干燥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7.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净的滴定管、移液管要先用待盛液洗涤2~3次后,再盛装试液。注入滴定管中的液体液面开始在“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8.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应先验纯后点燃。净化气体时,应先净化后干燥。

9.焰色反应试验中,每做一次,铂丝都应当先蘸取浓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后再做下一次。 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溶液时,溶解或稀释后溶液应冷却再移入容量瓶。 11.气体在热固体表面时,应先将气体干燥后反应。 12.硫酸沾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干布擦去,再用水冲洗,千万不得先用水冲洗;碱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二、注意“数据”归类 1.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在测定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为保证加热过程中使结晶水全部失去,实验中需加热、称量、再加热、再称量,直到最后两次称量不超过0.1g。 2.滴定管的准确度为0.01mL。 3.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少于容积的1/3,也不能多于2/3。4.试管在加热时,所盛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要与桌面成45°角。用试管夹夹试管时应夹在离管口1/3处。 5.烧杯、烧瓶加热时,盛液体量均在容积的1/3~2/3处,蒸发皿加热液体时,盛液体量不宜超过容积的2/3。 6.液体取用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2mL。 7.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烧杯、玻璃棒要洗2~3次,用烧杯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时,一般加到距离刻度线和1~2mL处,再用胶头滴管定容。

环境土壤学实习

烟台土壤学实习报告 姓名:冉艳 班级:山师大人资环环科0801 学号:0144

目录 一、烟台概况 (3) (一)地理位置 (3) (二)自然地理 1.植被概况 (3) 2.土壤概况 (4) 3.气候状况 (4) 4.地形概况 (4) 5.地质概况 (4) 6.海域地貌 (5) 二、具体实习内容....................................(一)马山、门楼水库 (5) (二)夹河口 (6) (三)蓬莱火山地貌(迎口山) (6) (四)牙山森林公园 (9) (五)芝罘岛(陆连岛) (12) 三、实习感受与总结 (14) 烟台概况 (一)地理位置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位于东经119°34′~121°57′,北纬36°16′~38°23′。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

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最大横距214公里,最大纵距130公里,全市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平方公里,全市海岸线曲长公里,海岛曲长公里。总人口641万,其中市区人口154万。2000年,烟台市有可识别民族38个,常住人口约5498人,占总人口的%。其中,满族1889人,朝鲜族1327人,回族579人,佤族429人,蒙古族377人,壮族200人,苗族141人,拉祜族113人,剩余的少数民族人口均不满百人。 烟台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是全国渔业基地之一,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70多种海珍品;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产地,烟台苹果、莱阳梨、大樱桃等享誉海内外;是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地,黄金储量位居全国第一,产量占全国的1/4以上,其他可开采的矿藏30多种。 烟台拥有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烟台港已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航。烟台机场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现已开通至香港、汉城、澳门的国际航线及至北京、深圳、上海、乌鲁木齐等24条国内航线。境内蓝烟铁路横贯东西。火车直达北京、上海、西安、佳木斯等地。 烟台城乡已实现通讯程控化,移动通讯网络遍布城乡各地。1994年烟台成为"全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目前,烟台已成为外商投资与贸易的热点地区。1997年烟台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APEC国际贸易博览会,1998年在此举办第二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又取得了巨大成功,烟台已成为新兴的亚太经贸城。 烟台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黄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北方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烟台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991年即跨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行列。目前,已形成以轻纺、机械、建材、电子、冶金、医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全市乡以上工业企业2700多家,主要产品2000多种。张裕葡萄酒、三环锁是烟台的传统产品。近年来新兴工业发展较快,锦纶、白卡纸、电子网目板等技术水平较高的项目相继投产。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25亿元。 烟台旅游资源丰富。这里依山傍海,自然资源独特,有多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及国家级候鸟自然保护区等。这里历史悠久,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有近代开埠最早的烟台山领事馆基地遗址、人间仙境--蓬莱阁、海上仙山长岛、莱州云峰山魏碑刻石等名胜古迹。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1998年烟台成为首批54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二)自然地理 1植物 烟台植被属暧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的胶东丘陵栽培植被赤松麻栎林分区。自然植被分为森林、灌丛、草灌丛、滨海草甸和砂生、盐生、沼生和水生植物7个类型。森林植被包括赤松林、黑松林、麻栎林、日本落叶松林、籽椴林、刺槐林、枫杨赤杨林、杨树林和竹林9个种类。灌丛植被包括栎类、胡枝子、杜鹃灌丛,鹅儿枥灌丛,坚桦白檀灌丛,杜鹃灌丛,牛奶子灌丛,胡枝子灌丛,绣菊灌丛,紫穗槐灌丛,柽柳灌丛9个类型。草灌丛植被包括山槐、荆条线、黄背草群落,胡枝子、金茅、羊胡草群落,酸枣、百里香、黄背草群落3个类型。滨海草甸植被在莱州湾胶莱河口东岸盐滩和南部海湾滩分布有盐生草甸,包括獐茅草甸、杂草草甸和白茅草甸3个类型。盐生植被包括盐地碱蓬群落和盐角草群落2个类型。砂生植被包括砂钻苔草群落、单叶蔓荆群落和北沙参群落3个类型。水生和沼生

实验三土壤对铜的吸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影响土壤对铜吸附作用的有关因素。 2.学会建立吸附等温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不同土壤对铜的吸附能力不同,同一种土壤在不同条件下对铜的吸附能力也有很大差别。而对吸附影响比较大的两种因素是土壤的组成和pH 。为此,本实验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一定数量的腐殖质和调节带吸附铜溶液的pH ,分别测定上述两种因素对土壤吸附铜的影响 土壤对铜的吸附可采用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来描述。即: 式中:Q —土壤对铜的吸附量,mg/g ; ρ—吸附达到平衡时溶液中铜的浓度,mg/L ; K ,n —经验常数,其数值与离子种类、吸附剂性质及温度等有关。 (1) 掩蔽剂柠檬酸铵溶液,200g/L 。 (2) 缓冲溶液氯化铵-氨水溶液,50g/L 。称量5.0g 的氯化铵(分析纯),移取20mL 的浓氨水(分析纯),搅拌溶解,转移到100mL 容量瓶中,去离子水定容,溶液pH 值在左右。 (3) 显色剂BCO 溶液,2g/L 。称量0.20g 的BCO(分析纯),移取20mL 无水n K Q /1ρ=

乙醇(分析纯),乙醇为助溶剂,溶解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去离子水定容。 (4) 铜标准储备液,1000mg/L;准确称量0.9766g五水硫酸铜(分析纯),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加2mL浓硫酸防止铜离子水解沉淀。溶液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去离子水定容。试验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5)NaOH溶液:10 mol/L,0. 5mol/L。 1号土壤样品:土壤样品风干、磨碎,过(100目)筛后装瓶备用。 2号土壤样品:取1号土壤样品,按10:1的比例加入腐殖酸,磨碎,过100目筛后装瓶备用。 四、实验步骤 1.铜溶液配制 铜标准系列溶液从1g/L铜标准浓度中分别取5、10、15、20、25ml,置于250ml 的容量瓶中,去离子水定容;调节pH=。该标准系列溶液浓度为、、、、L。 pH=的铜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同上。 2.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 mg/L的铜标准溶液0mL、、1mL、2mL、3mL 、4mL、5mL分别置于25mL 的容量瓶中,依次加入200g/L的柠檬酸铵溶液,50g/L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2g/L的BCO乙醇溶液,每加入一种试剂后都需摇匀,最后去离子水定容,摇匀。溶液显色5min,用1cm玻璃比色皿在波长为600nm处测吸光度。以扣除试剂空白后的吸光度为纵坐标、铜离子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土壤对铜的吸附量的测定 (1)分别称取1、2号土壤样品各5份,每份,分别置于100mL聚乙烯塑料瓶中。 (2)依次加入50 ml pH=或pH=浓度为、、、、L铜标准溶液。 将上述样品在恒温水浴振荡器中,在25℃下进行恒温振荡150次/分,振荡90min后。用过滤膜过滤,取上清液1ml于25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200g/L的柠檬酸铵溶液,50g/L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2g/L的BCO乙醇溶液,每加入一种试剂后都需摇匀,最后去离子水定容,摇匀。溶液显色5min,用1cm比色皿在波长为600nm处测吸光度。绘制溶液中铜浓度和土壤对铜的吸附量的关系曲线。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认识仪器:

二、安全要求: 1、不要用手接触药品,也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和尝试任何药品的味道。 2、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要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制定

容器内。 3、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入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提倡使用防护眼镜。 4.在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也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火。 三、基本操作: (一)取药品 1、固体药品 (1)粉末状:一横二送三直立,全落底。 (2)块状:一横二放三慢竖,缓缓滑。 2、液体药品 (1)大量:倒,塞倒放,签朝手,口挨口,缓缓倒。 (2)少量:胶头滴管:滴加时在容器正上方,防止玷污试管和污染试剂,不要平放或倒置,不能放在桌子上,用完用清水冲洗(滴瓶上的除外) (3)定量:量筒:量液时,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度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3、气体收集 (1)排气法:向上排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且不与空气反应的。 向下排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且不与空气反应的。 (2)排水法:适用于难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且不与水反应。 (二)加热 仪器:酒精灯 1、(1)灯内酒精不多于2/3 (2)用外焰加热 2、给固体加热: (1)仪器:试管,蒸发皿 (2)注意事项:A.先预热,再固定。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C.试管外壁不能有水(炸裂) D.热试管不用冷水冲洗(炸裂) E.试管不接触灯芯(防止炸裂) 3、给液体加热 (1)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其中,后两个须垫石棉网) (2)注意事项:A.先预热,一直预热(来回移动试管)。 B.试管内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 C.试管与桌面成45度 D.试管口不朝着有人的方向 (三)称量:用托盘天平 零件:托盘(两个)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砝码。 称量步骤: 1、称量前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用镊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土壤学实验--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教学文稿

实验一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3课时)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选择土壤剖面点 选择原则: 1、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

土壤剖面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面大小自然土壤要求长2米、宽1米、深2米(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一般耕种土壤长1.5米,宽0.8米,深1米。 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 (2)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 (3)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 (4)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 (5)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 土壤剖面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面刀挑出自然结构面,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各层的形态特征。一般土壤类型根据发育程度,可分为A、B、C三个基本发生学层次,有时还可见母岩层(D),当剖面挖好以后,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分出A、B、C层,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一步细分和描述。 土层细分时,要根据土层的过渡情况确定和命名过渡层: (1)根据土层过渡的明显程度,可分为明显过度和逐渐过度。 (2)过渡层的命名,A层B层的逐渐过程可根据主次划分为A B或B A层。 (3)土层颜色不匀,呈舌状过渡,看不出主次,可用AB表示。 (4)反映淀积物质,如腐殖质淀积B h,粘粒淀积B t,铁质淀积B ir等。 四、土壤剖面描述

环境土壤学试卷(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亦称土壤机械组成。 2、菌根:土壤中某些真菌与植物根的共生体。凡能引起植物形成菌根的真菌称为菌根真菌。 3、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指每千克土壤或胶体吸附或代换周围溶液中阳离子的厘摩尔数,单位为cmol/1000g土。 4、土壤缓冲性能:指酸性或碱性物质加入土壤后,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反应变化的性能。 5、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提供并协调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简述土壤圈的功能。 答:(1)对大气圈:频繁的水、热、气地交换和平衡,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 (2)对生物圈:支撑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与适宜的物理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与演替。 (3)对水圈:降水在陆地的重新分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水分平衡、分异、转化及水圈的化学组成。 (4)对岩石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减少其受各种外营力破坏,与岩石圈进行物质交换与地质循环。(依内容酌情给分) 2、简述土壤的物质组成。 答: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土壤生物。土壤是一个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组成的多孔多相分散体系。(依内容酌情给分)3、简述菌根的作用。 答:①通过无数细长菌丝和菌索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和水分,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提高吸收能力。 ②菌根分泌的多种酶,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和矿物质,并把它们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养分。 ③菌根还能产生多种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物质,调控植物生理活动,促进植物健康的生长,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生存能力。 ④菌根的形成,提高了土壤活性和肥力,改良了土壤。(依内容酌情给分) 4、简述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点。 答:1)绝大多数微生物分布在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颗粒的表面,附着或缠绕在土壤颗粒上,形成无机-有机-生物复合体或无机-有机-生物团聚体。 2)根系周围的土壤(根际土壤)比根外土壤更有利于微生物的旺盛生长。 3)表层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一般要比底层高。 4)土壤微生物在分布上也有地域特点,在不同气候、植被、土壤类型下,微生物的类群、数量都有很大不同。 5)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和数量,随土壤熟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多。 6)土壤是个不均质体,能同时为要求不同的多种微生物类群提供生存条件。因此,土壤中同时存在着各种类群的微生物。(依内容酌情给分) 5、简述影响土壤氧化还原体系的因素。 答:1)土壤结构(土壤通气性);2)微生物活动:好氧活动;3)易分解有机质的含量:好氧分解;4)植物根系的代谢作用:分泌物;5)土壤的pH:影响土壤Eh (每个因素1分) 6、何为盐基饱和度?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解吸的研究概况

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解吸的研究概况 摘要:本文主要对土壤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土壤对重金属吸附一解吸的反应机理,以及各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综述了土壤对重金属吸附模式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吸附,解吸 The study of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on soil YAO xiao-fei (Department of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eijing Jiao 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Abstract: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on soil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it Describes the reaction mechanism about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and the impact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have an overview of heavy metal adsorption model 。 Keywords: soil,heavy metal,absorption,desorption 长期以来,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重金属元素进入到土壤中,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可以被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也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向下迁移污染地下水,威胁生态环境的平衡和人类健康[1]。吸附是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积累的一个主要过程,是一个溶质由液相转移到固相的物理化学过程,其决定着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移动性、生物有效性和毒性[2]。因此,国外学者在土壤对重金属吸附一解吸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主要对这些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条件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1 研究方法与条件 研究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与解吸特征通常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序批实验,柱状淋滤实验,单一化学提取方法和连续提取方法。序批实验也叫静态实验,是将一定比例的土壤与溶液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在震荡器中震荡平衡或搅拌器中搅拌,溶液经过离心、过滤后进行测定。柱状淋滤实验也叫动态实验,是将一定土壤按一定空隙率和含水率装填在柱中,流动溶液由上而下,定时收集接收液测定以及土壤中重金属的测定[3]。由于不同土壤具有不同性质、不同方法的研究结果不适宜直接比较,同时动态实验需要使用均一体系来保证实验结果的重现性,具有一定难度。而静态研究的结果相对稳定,实验条件容易控制,因此,目前采用较多。其操作步骤一般都是加入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溶液于土壤中,再加入支持电解质,恒温振荡若干时间后恒温平衡若干时间,再离心,过滤,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清液重金属的含量。这些研究的具体操作步骤因研究目的而异,通常下列几个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较大。 1.1 土样粉碎度 吸附解吸实验中所用的土样一般为20目或60目,土壤的不同粉碎度对土壤吸附性能的影响没有专门报道。然而,样品研磨太细,容易破坏土壤矿物晶体。矿物晶粒遭破坏后,暴露出新的表面使土壤颗粒的总表面积增大,因而就会改变土壤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故选用通过20 目筛的土样相对更合理。

初中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大全及对应经典习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1. 药品的取用: (1)取用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摸——不用手接触药品。 不闻——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闻药品气味。 不尝——不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若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ml,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③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2)取用方法 ①固体药品一般放在广口瓶中,固体药品的取用:用药匙取, 块状——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慢立 固体粉末——用纸槽送入,一斜二送三直立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 a. 液体药品一般放在细口瓶(试剂瓶)中,取用时注意:瓶塞倒放,手握标签,瓶口紧挨试管口,回收一滴。 b. 少量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取用。一般做到“垂直悬空四不要”,即应在仪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胶头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仪器壁;不要平放或倒置,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它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能冲洗)。 c. 定量取用——量筒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底保持水平 注意:量筒的0刻度在下,读数时俯视——数值偏高(大) 仰视——数值偏低(小) 先将液体倾倒入量筒至接近刻度时,用滴管逐滴滴入至刻度值。 (3)浓酸、浓碱的使用 使用时注意保护眼睛,若不慎溅到皮肤、衣服或实验台上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构造:托盘、指针、标尺、平衡螺母、游码、分度盘。 (2)称量范围:砝码5~50g,精确称至0.1g(只用于粗略称量)。 (3)操作: ①称量前应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最新环境土壤学实习心得体会

环境土壤学实习心得体会 16~18世纪,现代土壤学随着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而开始孕育、萌芽。在西欧,许多学者为论证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假说。17世纪中叶,海耳蒙特根据他长达五年的柳枝土培试验结果,认为土壤除了供给植物水分以外,仅仅起着支撑物的作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环境土壤学实习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环境土壤学实习心得体会(1) 一、实习目的意义 实习目的: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掌握土壤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 实习意义: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习任务和计划 (1)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 (2)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 (3)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 (4)简单了解岩溶地貌形成原因,以及有关沂源溶洞的简介。 (5)掌握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三、实习内容 3.1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__年11月9日—10日 指导老师:资源与环境学院陈宝成 实习工具:背包、地质锤、大小铁锹、剖面刀、软尺、盐酸瓶、比样标准盒、比色卡、PH混合指示剂、点滴板、滴管、记载表等我们的行程为两天,路线是: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资环实验基地—沂源“九天洞”—鲁山风景区。 对两处都要用挖剖土的方法: A.剖面点的选择土壤剖面:应根据植被、小气候、小地形、岩石和母质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一般不要以路边的断面做观察剖面,也不要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地方(如肥堆、沟边、陷井边、路旁等)设置观察剖面或采集土样、水田不能设置在田角和田基旁。 B.剖面挖掘与修整:当剖面地点选定以后,即进行挖掘土壤剖面,为了便于观察,必须挖掘形状基本为长方形的剖面,其规格是:长2米,宽1米,深1.5米。首先将表层3-5CM土壤及杂草、碎石去除,要求观察面要面向太阳。一端应成垂直壁,另一端应成阶梯形,便于人下去观察记载。用米尺测定深度,根据你所采集的深度分布做好标记,然后从下向上取。利用自然剖面时要铲去垂直面上被风化的表土,露出新土。注意挖掘起来的土块应将表层土和底层土分开放在剖面的两旁,以便观察完毕后填土,先放底土后放表土。 C.剖面观察与土层划分:观察土壤剖面形态是研究土壤性质、区分土壤类型得重要方法之一。土壤的形态观察主要包括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pH和石灰反应等。根据土壤形态及性质,对土壤

土壤对铜的吸附

土壤对铜的吸附 实验八土壤对铜的吸附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药、污泥和大气降尘等。过量的载金属可引起植物的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由于重金属不能被土壤中的微主物所降解,因此可在土壤中不断地积累,也可为植物所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危害气体健康。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主要包括吸附作用、配合作用、沉淀溶解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其中又以吸附作用最为重要。 铜是植物生长所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元素,但含量过多也会使植物中毒。土壤的铜污染主要是来自于铜矿开采和冶炼过程。进人到土壤中的铜会被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微粒和有机质所吸附,其吸附能力的大小将影响铜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因此,研究土壤对铜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影响土壤对铜吸附作用的有关因素。 2. 学会建立吸附等温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不同土壤对铜的吸附能力不同,同一种土壤在不同条件下对铜的吸附能力也有很大差别。而对吸附影响比较大的两种因素是土壤的组成和pH.。为此,本实验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一定数量的腐殖质和调节待吸附铜溶液的pH,分别测定上述两种因素对土壤吸附铜的影响。 土壤对铜的吸附可采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来描述。即: 1/n Q,Kρ 式中:Q——土壤对铜的吸附量,mg/g; ρ——吸附达平衡时溶液中铜的浓度,mg/L;

K,n——经验常数,其数值与离子种类、吸附剂性质及温度等有关。将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两边取对数,可得: 1 1g Q = lgK + lgρ n 以1gQ对1gρ作图可求得常数K和n,将K、n代人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便可确定该条件下的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方程,由此可确定吸附量(Q)和平衡浓度(ρ)之间的函数关系。 三、仪器和试剂 1. 仪器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 恒温振荡器。 (3) 离心机。 (4) 酸度计。 (5) 复合电极。 (6) 容量瓶:50 mL,250 mL,500 mL。 (7) 聚乙烯塑料瓶:50 mL。 2. 试剂 (1) 二氯化钙溶液(0.01 mol/L):称取1.5 g CaC1 ? 2HO溶于1L水中。 22 (2) 铜标准溶液(1000 mg/L):将0.5000 g金属铜(99.9%)溶解于30 mL l:1HNO中,用水定容至500 mL。 3 (3) 50 mg/L铜标准溶液:吸取25 mL 1000 mg/L铜标准溶液于50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至刻度。 (4) 硫酸溶液:0.5 mol/L。 (5) 氢氧化钠溶液:1 mol/L。 (6) 铜标准系列溶液(pH=2.5):分别吸取10.00、15.00、20.00、25.00、3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