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疏散知识及急救常识

应急疏散知识及急救常识
应急疏散知识及急救常识

四川“最牛校长”曾创造地震零伤亡

“最牛校长”叶志平

叶志平,绵阳安县桑枣中学校长,5·12汶川大地震前,他花40多万加固教学楼,平时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疏散演习。地震发生时,全校两千多名师生按照平日里的演习,仅用1分36秒全部安全撤离,创造了无一伤亡的奇迹。叶志平因此被网友称为“最牛校长”。

地震时

全校师生安全撤离

他最担心的那栋实验教学楼,没有塌。他后来说,那时,他浑身都软了。“万一出了事,没法向娃娃的家长交代。”

2008年5月12日,地震来临时,正在绵阳办事的叶志平立即驱车往学校赶。他惦记着学校那栋实验教学楼,最怕那栋楼出事。这栋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他还是普通老师。后来,他当领导了,下决心一定要修这栋危楼。这栋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赶回学校后,叶志平看到,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学生们都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他最担心的那栋实验教学楼没有塌。他后来说,那时,他浑身都软了。“万一出了事,没法向娃娃的家长交代。”

从2005年开始,叶志平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力求快而不乱,井然有序。

叶志平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学生们不知道是哪一天。等到那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每个班的疏散路线和位置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计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刚搞紧急疏散时,有的学生还认为多此一举,但叶志平坚持演习。后来,师生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事后证明,他坚持的疏散演习是必要的。桑枣中学在“5·12地震”中逃生的过程、模式及结果与演习一模一样。

震后通信恢复后,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都扯着嗓子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师生无一伤亡。说话时,眼中噙着泪。

地震发生后,桑枣中学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全部从教学楼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仅用时1分36秒,师生们都是按照平时学校演习的疏散方式撤离的。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那天,连怀孕的老师都按平时学校的要求安全疏散,全校师生在地震中无一伤亡。

2011年6月27日上午11时03分因脑溢血抢救无效,叶志平病逝,享年57岁。

一、案例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故,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

2009年11月25日,重庆市彭水县桑柘镇中心校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件,两名一年级学生在跑向教学楼二楼本班教室的过程中,与正在下楼的高年级学生相遇,学生流在一楼、二楼楼梯口发生拥堵、踩踏,数十名学生受伤……

2006年11月18日,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因一名学生在人群中系鞋带,引发学生拥挤踩踏伤亡事故,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

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湖北阳新、洪湖、薪春三地学生在撤离过程中,发生了踩踏事故,共造成72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

2005年10月25日,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一名学生恶作剧地喊叫,造成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

2006年11月17日上午,咸阳市渭城区第二初级中学近百名学生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件,12名学生被踩伤。据了解,该中学每周一早上都会组织全校师生开会。清晨7时许,近百名学生都着急地从一幢三层高的教学楼拥向操场集合。该楼的东西两边原本各有一个楼梯通道,但当天早上有一个楼梯通道门被锁

上了,所有的学生只能挤到剩余的一个楼梯口。由于人太多,学生们互相拥挤,一些学生被推倒,接着便发生了踩踏事故。

二、通过以上血的教训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一定要重视楼道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在楼道张贴警示行走标语,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想方设法减小安全事故发生。

2、要做好如何应对火灾、暴力、高楼遇险、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心理教育与技能培养,做到突发事件不惊慌,要沉着,不起哄。

3、楼梯间必须安装应急照明设施,要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要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更换不符合购置安装规范的楼梯间照明设施,并落实专人定期检修,发生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校舍楼梯、通道的设置要符合安全要求和国家有关规范。

4、加大重点部位的防控如教学大楼,大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运动场看台的防控。

5、准军事化训练,出入大门一定要注意防拥挤和踩踏,做好安全疏散。

6、要制定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预案,做好防范。

来自: 安全管理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612420377.html,)详细出处:

https://www.360docs.net/doc/e612420377.html,/files/lesson/200912/35229.shtml

车间生产意外事故处理

止血、包扎、固定、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着、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展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外伤止血法:外伤止血法:一般成人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左右。短时间毫升左右。内丢失总血量约1300毫升,就会发生休克。表现毫升就会发生休克。脸色苍白,

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脸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如果丢失总血量的一半约2000毫升,则组织器官毫升处于严重缺血状态,很快可导致死亡。处于严重缺血状态,很快可导致死亡。外伤后出血,分外出血和内出血。外伤后出血,分外出血和内出血。内出血如胸腔内、腹腔内和颅内出血,情况严重,如胸腔内、腹腔内和颅内出血,情况严重,现场无法处理,需急送到医院处理,场无法处理,需急送到医院处理,下面介绍几种外出血的简单止血法。

1、毛细血管出血—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A、小创口出血,有条件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创口、小创口出血,有条件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绷带或三角巾包扎。B、无条件时可用冷开水冲洗,再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覆盖包扎。包、无条件时可用冷开水冲洗,再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覆盖包扎。扎的压力应适度,以达到止血而又不影响肢体远端血运为度。扎的压力应适度,以达到止血而又不影响肢体远端血运为度。C、严禁用泥土、面粉等不洁物撒在伤口上,造成伤口污染,引起后遗症。、严禁用泥土、面粉等不洁物撒在伤口上,造成伤口污染,引起后遗症。

2、静脉出血—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主要针对发生出血时,手头一时无包扎材料,可用此法,,手指压在出血处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的来源。。

3、动脉出血—止血带止血法A、上肢出血:止血带应扎在上臂上1/3处,禁止扎在中段,避免损伤桡神经。经。B、下肢出血:止血带扎在大腿的中部。、下肢出血:止血带扎在大腿的中部。C、扎止血带前,先要将伤肢抬高,尽量使静脉血回流,并用软织敷料垫好、扎止血带前,先要将伤肢抬高,尽量使静脉血回流,局部,然后再扎在止血带。止血带扎好后每半小时一小时放松一次,放松3 局部,然后再扎在止血带。止血带扎好后每半小时一小时放松一次,放松分钟后再扎上,至5分钟后再扎上,放松止血带时可暂用手指压迫止血。分钟后再扎上放松止血带时可暂用手指压迫止血。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伤口、压迫止血、减少感染、减轻疼痛、固定敷料和夹板,防止在于保护伤口、压迫止血、减少感染、减轻疼痛、固定敷料和夹板,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包扎的注意事项:包扎的注意事项:包扎要求动作轻快、包扎要求动作轻快、准、牢,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包扎的松紧要适度,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

骨折的处理:◆骨折的主要症状:1疼痛剧烈,尤在骨折处有显压痛。2、肿胀。3、骨折局部畸形。骨折的急救要点1、骨折之后不可乱揉捏;、2、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和消毒包扎伤口,然后固定骨折,3、对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患者;4、固定力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5、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弯着绑屈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6、怀疑有脊椎骨折的应使伤者平卧硬板床上进行搬运;

中暑以后怎么办?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

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却,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因为发抖可增加核心体温(警告: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在医院里,应连续监测核心体温以保证其稳定性.避免使用兴奋剂和镇静剂,包括吗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盐.应经常测定电解质以指导静脉补液.严重中暑后,

最好卧床休息数日,数周内体温仍可有波动。

火灾

火灾发生时,一定要冷静地面对。假如火灾初起时就被发现,可趁火势很小之际,用灭火器、自来水等灭火工具在第一时间去扑救,同时还应呼喊周围人员出来参与灭火和报警。如有多人灭火,应进行分工,一部分人负责灭火,另一部分人清除火焰周围的可燃物,防止、减缓火势蔓延。

针对不同火情,寻求逃生良策。

逃生开门前应先触摸门锁。若门锁温度很高,则说明大火或烟雾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应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同时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向外报警。

若门锁温度正常或门缝没有浓烟进来,说明大火离自己尚有一段距离,此时可开门观察外面通道的情况。开门时要用一只脚抵住门的下框,以防热气浪将门冲开。在确信大火并未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应尽快逃出火场。

遇有浓烟湿毛巾捂鼻,弯腰低头迅速撤离。

通过浓烟区时,要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如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

逃生勿入电梯,楼梯可以救急。电梯往往容易断电而造成电梯“卡壳”,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预先熟悉逃生路线,了解掌握逃生方法。

地震应急

1. 如果你在室内

蹲下,寻找掩护,抓牢——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如果附近没有写字台或桌子,用双臂护住头部、脸部,蹲伏在房间的角落。

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其他可能坠落的物体,例如灯具和家具。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床上,请待在那里不要动。抓紧枕头保护住你的头部。如果你上方有可能坠落的重型灯具,请转移至最近的安全地带。

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地震中的大多数伤亡,是在人们进出建筑物时被坠物击中造成的。

要意识到可能会断电,火警以及自动喷淋装置可能会启动。

切勿使用电梯逃生。

2. 如果你在室外

待在原地不要动。

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3. 如果你在开动的汽车上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靠边停车,留在车内。

不要把车停在建筑物下、大树旁、立交桥或者电线电缆下。

不要试图穿越已经损坏的桥梁。

地震停止后小心前进,注意道路和桥梁的损坏情况。

4. 如果你被困在废墟下

不要点火柴。

不要向周围移动,避免扬起灰尘。

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

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你。可能的话,请使用哨子。在其他方式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再选择呼喊——因为喊叫可能使人吸入大量有害灰尘并消耗体能。

触电应急

1、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触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

2、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

(1)轻症: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亦可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或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咖啡因、可拉明)。

(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5)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6)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溺水

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如呼吸停止或心跳减弱尽快施行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

人工呼吸方法

呼吸是人生命存在的征象。当发生意外伤害,呼吸困

难甚至停止时,如不及时进行急救,很快造成死亡。人工

呼吸就是用人为的力量来帮助伤员进行呼吸,最后使其恢

复自主呼吸的一种急救方法。

病人仰卧,松解衣领衣服,清除病人口鼻中泌物和污

泥、假牙等,必要时将舌拉出来以免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

将病人头部后仰,使呼吸道伸展,救护人员将口紧贴病人

的口(最好隔一纱布),另一手捏紧病人鼻孔以免漏气,

术者深吸一口气,向病人口内均匀吹气,使病人胸部能随

吹气16-18次、如果病人牙关紧闭,无法进行口对口呼吸,

可以用口对鼻呼吸法(将病人口唇紧闭)。直到病人自动

呼吸恢复为止。

此外,还有仰卧压胸式人工呼吸,俯卧压背式人工呼

吸,仰卧牵臂式人工呼吸等方法。

人工呼吸注意要点: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松解衣服,

防止用力过猛。如有胸肋骨骨折或其他情况不宜做人工呼

吸时,应立即采取其他急救措施。如果呼吸心跳均停止是,

应同时进行心脏按摩术。

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

救护人站(或跪)在病人一侧,左手放在胸骨中下段,这个部位相当于两乳头连线正中间。有口诀曰“中指对凹膛,当胸一手掌”,即指将手的中指对着病人颈部下方的凹陷处(相当于天突穴位),手放在胸廓的正中处,手掌的根部正好是挤压的部位。另一只手压在左手上以助其加压。双手重叠再凭借救护人体重的力量,有节奏地冲击性地进行挤压 使胸廓下陷3~5厘米,然后放松,反复进行,每分钟挤压60~80次,坚持挤压到心脏恢复自主跳动。挤压速度可根据情况(小儿、老年人,运用上述速度无效)提高到每分钟100次左右,有时可见效。

应该注意的是,进行挤压时不是整个手掌施压,而是手掌的掌根部用力,并局限在胸骨下段,不可范围过大,以免压断肋骨,刺伤心肺或扩展到肝脾的破裂损伤。

当胸外心脏挤压有效时,可摸到脉搏的搏动,尤其是颈动脉搏动,随挤压节律出现。当感觉病人的脉搏已恢复,表明心复苏成功,可停止进行心脏挤压,否则继续进行。

心脏挤压常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每吹一口气,做5次心脏挤压。如一人操作,可先吹两口气,再体积10次心脏挤压。

应急疏散安全知识测试题

千山路小学应急疏散安全知识测试 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将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 () 1.乘坐校车时发生地震,应该: A.迅速跳车。 B.等车挺稳了再下车。 () 2.地震时应尽量向___________ 逃生。 A.空旷的地方 B. 室内 () 3.发生地震被埋后,应该: A.大声呼救 B. 用铁器、石头等敲击,发出声音,保存体力。()4.发生地震时,应该: A.跑向海滩,因为那里空旷。 B. 远离海滩、港口以防海啸之侵袭。()5.遇到火灾,应: A. 直立前进 B. 弯下身子,匍匐前进 () 6. 当火灾火势不大时应向_________跑。 A. 楼下 B. 楼上 ()7.当火势阻挡通道时,应向________ 跑。 A. 阳台 B.室内 ()8.火已烧身时,应该: A. 奔跑 B. 就地打滚或用棉被盖住 ()9.等待消防队员营救时,不应该: A. 挥舞颜色鲜艳的衣物等,引起注意。 B. 大声呼救 ()10.洪水时正确的逃生方向是: A. 沿着洪道的方向。 B. 向洪道两侧疏散。 ()11.洪水避难时,应携带: A. 家里贵重的钱物 B. 饮用水和防寒衣物 ()12. 车上安全带的下部应该系在: A. 腹部 B.胯部 ()13.需要打碎车玻璃逃生时,应选择________打碎。 A. 前挡风玻璃 B.前后车窗 ()14.乘船出行发生意外时,首先应做的是: A. 跳船 B.穿上救生衣,并发出求救信号 ()15.在船上,正确的跳船位置是: A. 船头 B. 船尾 二、多项选择 ()1.发生地震时,你可以应急躲避的地点有: A.桌子、床等的下面 B. 兼顾的家具旁边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798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 识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火灾急救知识、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以及传染病应急急救措施等,了解并掌握这些现场急救基本常识,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1、施工企业应建立企业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 2、施工项目应建立项目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在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应以总承包单位事故预案为主,各分包队伍也应有各自的事故救援预案。

3、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事故的应急救援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严禁在未清楚事故情况下,盲目救援,造成更大的伤害。 4、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⑴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⑵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⑶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⑷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二、触电急救知识 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

报火警扑救初期火灾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

报火警、扑救初期火灾、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 一、如何报火警 当您发现火灾时,应急时报警,牢牢记住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地点所在的区县、道路名称,房屋住宅门牌号,报警人姓名,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严禁假报火警。假报火警是属于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会受到警告、罚金、行政拘留等处罚。 二、如何扑救初期火灾 (一)快速反应。 单位的灭火和应急预案是针对初起火灾而不是大规模的火灾,而且所使用的手段也是面对初起火灾的反应手段,所以在处臵火灾时,要迅速做出反应,争取在火灾初期进行控制和扑灭。消防控制室是要快速完成以下工作:报警、启动相关的消防设施(断电、关闭防火阀、关闭防火门和防火卷帘、开通应急事故照明、启动消防泵、启动防烟排演设施、电梯停于首层等)、通知领导等。单位领导、义务消防队要迅速赶往火灾现场按照预定方案的分工扑救火灾(按预定组织名单)。 (一)各负其责。 指挥组:灭火和疏散预案演练领导小组成员接到报警后,要

迅速赶至火灾现场进行指挥,依据火情做出救灾计划,阻止个灭火、疏散小组,按职能分工进行灭火自救,引导人员安全疏散。 通讯联络组:及时实施报警和接警处臵程序,迅速报告“119”指挥中心,准确反映情况,并派人接车。开启广播,告知火灾信息;进行通讯联络并及时反馈信息,传达上级指令,协调火场的信息,上传下达,保证通讯顺畅有序。 灭火行动组:迅速按预案的计划,人员各就各位,使用就近的消防设施器材,按既定的灭火方法扑救初起火灾,在行动中协同作战,相互配合,听从指挥,努力扑救,及时发现火场变化,采取应变措施,尽早扑灭初起火灾,或控制住火灾蔓延势头。 疏散引导组:迅速疏散火灾建筑中的人员和财产,重点是需要帮助的老人、儿童、病人和残疾人等,在可能的条件下,对重要的资料文件、贵重财产、信息软盘和硬盘等一并疏散,以免造成更大损失。疏散引导工作是和火灾扑救同时进行的,而且是在同一建筑物内,所以要对疏散路线,引导人员的定位和手段都要充分考虑,防止于灭火发生冲突,影响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 安全防护组:对火灾中出现的受伤人员及时救援,并对火场中出现的各种需求及时解决,包括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火灾扑救预案是针对初起火灾,一般不会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火灾急救知识、 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传染病应急急救措施以及溺水救治方法等。 一、触电急救知识 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 和心脏按摩,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或救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1、脱离电源的方法 ⑴发生触电事故时,岀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流插销时,可立即将电源开关打开或拨岀插销;但普通开关(如拉线开关、单极按钮开关等)只能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切断了电源。 ⑵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时,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 干燥的木棒、竹竿、绝缘手套等)将电线移开,使人体脱离电源。 ⑶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等)切断电线,以切断电⑷应防止人体脱离电源后,造成的二次伤害,如高处坠落、摔伤⑸对于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⑹高压断电时,应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2、紧急救护基本常识 根据触电者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诊断,并分别处理: ⑴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岀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使其就地安静休息,感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小心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⑵病人呼吸、心跳尚存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将病人仰卧,周围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观察外,还要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 ⑶如经检查发现,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呼吸停止,应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如心脏停止跳动,应用体外人工心脏挤 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 ⑷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病人仰卧、松开衣物一-> 清理病人口腔阻塞物一-病人鼻孔朝天、头后仰一-贴嘴吹气一-放开嘴鼻好换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2次,即每5秒吹气一次。 ⑸体外心脏挤压法:病人仰卧硬板上一-抢救者中(手掌)对病人胸口凹膛一-掌根用力向下 压慢慢向下突然放开,连续操作每分钟进行60次,即每秒一次。 ⑹有时病人心跳、呼吸停止,而急救则只有一人时,必须同时进

应急救援安全知识题目

应急救援安全知识题目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应急救援安全知识题目 一.选择题 1.《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A)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县 B.市 C.省 D.地区 2.在应急管理中,(C)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3.(A)应急机构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重心,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等。 A.应急救援中心 B.应急救援专家组 C.消防与抢险 D.信息发布中心 4.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B)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 A.应急救援专家组 B.消防与抢险 C.医疗救治 D.洗消去污组织 5.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的内容包括: ①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②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③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以下那一个描述是正确的?(D) A.只包含① B.包含①、② C.包含①、③ D.包含①、②、③

6.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A) A.基础培训与训练 B.专业训练 C.战术训练 D.其他训练 7.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为了确保演练的成功,(A)人不得参与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A.参演人员 B.模拟人员 C.评价人员 D.观摩人员 8.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D)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构成。 A.属地为主 B.公众动员 C.法制基础 D.分级响应 9.属地为主强调(A)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A.安全第一 B.第一反应 C.以人为本 D.第二反应 10.(B)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公众动员机制 D.以人为本 11.在高温场所,作业人员出现体温在39℃以上,突然昏倒,皮肤干热、无汗等症状,应该判定其为(B)。 A.感冒 B.重症中暑 C.中毒 12.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A)。 A.观察伤者有无意识B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C.进行心脏按摩 13.在下列确认患者有无意识的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C)。 A.在患者耳边呼叫B轻轻拍打患者肩部C.用力敲打患者头部 14.以下(A)症状应判断为患者无呼吸? A.胸部有起伏,但口鼻处感受不到空气进出

(完整版)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逃生基本知识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逃生基本知识 人群拥挤踩踏如何逃生? 在拥挤状态下,弯腰是极其危险的行为。无论是鞋子被挤掉,贵重物品掉落,还是地面有美金钞票,一概不要弯腰和下蹲。拥挤状态下周围人潮视野受限,且人流惯性巨大,泰山压顶之势一旦形成,就将万劫不复。 拥挤踩踏如何逃生? 第一、远离拥挤 几乎所有的踩踏事故都是因为拥挤。在拥挤状态下,人的视野受到阻挡,后面看不见前面;活动受到限制,难以自由活动而被人流推拉挟裹不由自主;而一旦出现事故,急于逃离现场的行为又会大大增加现场的混乱,恐慌情绪一旦蔓延,就会导致

局面的失控。 隐患重于明火,防范重于救灾。在热闹人员集中场所聚集时,一定要对周围环境有正确评估。一旦发现人员过度拥挤以及群体情绪过于高涨,应当及时脱离现场。在场警务人员一旦发现局面有失控危险,应当采取强力措施疏散人员。而拥挤状态下任何会引起混乱的行为如撒钱等,都属于可能点燃炸药包的严重不负责任。 二、保持直立 在拥挤状态下,弯腰是极其危险的行为。无论是鞋子被挤掉,贵重物品掉落,还是地面有美金钞票,一概不要弯腰和下蹲。拥挤状态下周围人潮视野受限,且人流惯性巨大,泰山压顶之势一旦形成,就将万劫不复。 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想方设法保持身体直立。发生踩踏事故后,不要急于逃离现场,因为这已经不太可能,在强行逃离过程中,人很容易身体前倾失去重心导致摔倒进而被踩踏。 不要对抗人流逆向行动,也不要急于逃离失去重心。要想方设法保持站立不倒。 如果有柱子等牢固物体,可以抓住不放保持稳定,但玻璃柜等危险物品除外。 如果可能,可以几个人互相挽臂围成圈,将孩子置于圈内,互相保护等待拥挤结束。

急救常识 知识

急救知识 目录第一章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1、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2、救治伤员的基本原则 3、止血方法 第二章中暑 1、症状 2、处理 3、预防 第三章电击伤 1、症状 2、急救措施 3、预防 第四章骨折 1、骨折的分类

2、症状 3、处理 第五章接触有毒害物质所致伤害的处理 1、气体性毒物 2、皮肤、粘膜沾染毒物 3、服食有害毒物 第六章外伤止血法 1、包扎止血 2、指压法止血 3、止血带法止血 第一章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一、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现场判断呼吸和心跳骤停的征象: 1、突然昏迷不醒。 2、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 5、面色死灰。

如以上征象同时有2个或以上出现,即可诊断为呼吸、心跳骤停。 人工呼吸方法: 1、伤员仰卧,头尽量后仰,松开衣物,清除口腔异物,牵出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术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另一手轻压环状软骨,深吸一口气后用力吹入伤者口中,频率为16-18次/分钟,每次吹气有效的体征是吹气时可见到胸廓稍微扩张,坚持进行,不轻易放弃。 伤员仰卧,打开口腔并盖上一层纱布。救护者一手托起患者下颌,掌根部轻压环状软骨,使其间接压迫食道,以防吹入的空气进入胃内;另一手捏住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对准患者口部吹入。吹气完后,立即松开捏住鼻孔的手。如此反复进行。 注意事项:施行人工呼吸前,应迅速消除患者口腔、鼻腔内的假牙、分泼物或呕吐物,松开衣领、裤带和胸腹部衣服。开始时,吹气的气量和压力宜稍大些,吹气10~20次后应逐渐减少,以维持上胸部轻度升起为度。牙关紧闭者,可采用口对鼻吹气法,救护者一手闭住患者口部,以口对鼻进行吹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伤员仰卧于硬板上,猛击伤员心前区两次,如无效,按以下步骤进行。 3、术者一掌根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另一掌根压在前一手背,肘关节伸直。用冲击性力快速下压(胸骨下陷3-4厘米)后立即抬手复位。频率为80-100次/分钟,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如一人施术,吹气和按压的比例为2:15;

应急救援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华泰公司安监处应急救援知识考试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煤矿井下处理爆炸事故的关键是,如何迅速恢复灾区通风和( )。 A.防止爆炸引起火灾B.灾区人员安全撤出C.控制瓦斯浓度 2.一个低瓦斯矿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发生了瓦斯爆炸,则短时间内( )发生二次爆炸或火灾。 A.可能B.不可能C.不一定 3.火势较大的明火火灾的处理关键是( )。 A.正确调动风流B.高强度灭火C.封闭巷道 4.进风侧空气的瓦斯含量不能超过( )%是处理火灾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A.1 B.2 C.O.75 5.处理煤尘爆炸的首要问题是( )。 A.防止二次爆炸B.防止火灾事故C.防止引起瓦斯爆炸 6.处理低浓度瓦斯爆炸的要点是( )。 A.尽快恢复灾区通风B.首先扑灭可能引起的火灾 C.尽快组织局部返风 7.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指挥人员应派人到进、回风井口及其( )m范围内检查瓦斯,设置警戒,熄灭警戒内的一切火源,严禁机动车辆进入警戒区。 A.40 B.50 C.60

8.重大灾害事故的共性之一是具有( )。 A.可预见性B.临时性C.继发性 9.处理掘进巷道火灾时,( )的控制是关键。 A.局部通风机B.主要通风机C.火势 10.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撤出灾区和( )的人员是抢险救灾的首要任务。 A.进风流B.回风流C.受威胁区 11.掘进工作面迎头由于放炮发生火灾后,应( )。 A.立即关闭局部通风机B.立即切断附近设备电源进行洒水灭火C.撤出所有人员 12.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应该( )。 A.停风B.反风C.保持或立即恢复正常通风 13.全矿井停电恢复供电后,应首先启动( )。 A.主要水泵B.副井提升C.主要通风机 14.发生在上行风流中的火灾,产生的火风压会使火源所在巷道风量( )。 A.增加B.减小C.不变 15.独头掘进水平巷道发生火灾时,最难处理的是( )。 A.迎头火灾B.中部火灾C.入口火灾 16.据统计,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的点火源主要来自( )。 A.采煤机截割煤岩产生的热能B.电器设备失爆 C.采空区矸石坠落撞击产生的能量D.爆破作业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

主井运行一组 应 急 救 援 基 础 知 识

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 1、编制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的措施 2、有可靠的防止火灾监测系统 3、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矿调度室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火灾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矿值班调度人员和现场的区、队班组长依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中的人员撤离,并组织灭火。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它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4、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注明所有火区和曾经发火的地点,每处火区都要按形成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建立火区管理卡。火区位置关系图和管理卡必须永久保存。 5、永久性防火墙应遵守以下规定 (1)、每个防火墙附近必须设立栅栏、警示,禁止人员入内,并悬挂说明牌。 (2)、应定期测定防火墙内的气体成份和空气温度。 (3)、必须定期检查防火墙外的温度,瓦斯浓度、防火墙内外空

气压差以及防火墙体。发现封闭不严或其它缺陷,火区有异常变化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所有测定和检查结果,必须记录在案。 (5)、矿井做大的风量调整时,应测定防火墙内气体成份和空气温度。 (6)、井下所有永久防火墙都应编号,并在火区位置关系图中注明。 6、火灾事故预警信息发布 (1)、人工系统 1)、专职瓦斯检查人员或其它人员,发现矿井中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浓度及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达到《规程》规定的告警值时,要立即上报调度室,并按《规程》要求采取相应措施。上述人员要继续对超限区域进行检测。 2)、上述人员发现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规程》规定的断电值时,要立即汇报调度室并实施断电程序,并按《规程》要求停止超限区域的一切作业并撤出人员。上述人员要继续对超限区域进行监测。 3)、调度人员要根据井下人员的汇报,立即核对情况,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使瓦斯和一氧化碳浓度恢复到《规程》要求的正常状态。如出现严重超限,瓦斯、一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浓度快速增大,应采取进一步的预防处置措施。 (2)、安全监控系统 火区监控系统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地点设置,按照《规

(完整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紧急避险逃生知识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应急预案是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原则性方案,应急预案体系分为:总体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 2.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3.通常情况下,应急预案每 3 年修订一次,综合性应急实战演练每年组织 2 次。 4.发生各类事故有人员受到伤害时,现场作业人员首先要抢救伤者,并为伤者采取急救措施。 5.在扑救有毒物品时要正确选用灭火器材,尽可能站在上风向,必要时要佩戴面具,以防中毒或窒息。 6.综合性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三个阶段。 7.对上肢出血者,捆绑在其上臂 1/2 处,对下肢出血者,捆绑在其在大腿 2/3 处。 8.煤气的主要成为是一氧化碳,人体过量吸入煤气会导致中毒或死亡。作业人员进入存在煤气危害 ppm时,人员必须撤离现场并立即汇报部调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做好现场监护,防止人员误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紧急情况下,选择应急避难场所,妥当的是在室内遭遇地震时选择洗手间等跨度小的空间。(√) 2.发现煤气中毒人员,应立即拨打120报警并等待救援。(×) 3.发现人员触电时,应立即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 4.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2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5.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 6.燃气钢瓶燃气不足时可以将钢瓶放倒使用。(×) 7.遇上发生火灾,应躲在有新鲜空气的窗户边等待救援。(×) 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397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火灾急救知识、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以及传染病应急急救措施等,了解并掌握这些现场急救基本常识,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1、施工企业应建立企业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 2、施工项目应建立项目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在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应以总承包单位事故预案为主,各分包队伍也应有各自的事故救援预案。 3、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事故的应急救援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严禁在未清楚事故情况下,盲目救援,造成更大的伤害。 4、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最新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试题(有答案)

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试题 1、发现人员触电,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B)。 A.呼叫救护人员 B.切断电源或使伤者脱离电源 C.进行人工呼吸 2.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的内容包括: ①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②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③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以下那一个描述是正确的?( D ) A.只包含① B.包含①、② C.包含①、③ D.包含①、②、③ 3.( B)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公众动员机制 D.以人为本 4.进行心脏按摩时,应用(B)放在按压位置。 A.手背面 B.手掌掌根部位 C.手掌指端部位 5.以下物品中( A )不能用作止血带。 A.铁丝 B.领带 C.毛巾 6.搬运交通事故伤员,( C )是正确的? A.随意搬抬伤员 B.两人或多人抬伤员 C.首先固定伤者颈部,由4~5人同时平抬起伤者,使伤者脊椎姿势固定不动 7.发现人员触电,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B )。 A.呼叫救护人员 B.切断电源或使伤者脱离电源 C.进行人工呼吸 8.有异物刺人头部或胸部时,以下( C )急救方法不正确? A.快速送往医院救治 B.用毛巾等物将异物固定住,不让其乱动 C.马上拔出,进行止血 9. 头部发生创伤的人员,在接受医生检查前,采取下列急救措施中,( B )是不正确的。 A.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B.给伤者服止痛片止痛 C.运送途中应把伤者的头转向一侧,便于清除呕吐物 10.发现煤气中毒人员,采取以下行动中,( A )急救方法是正确的。 A.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并将病人送到新鲜空气环境 B.在现场拨打电话求救 C.在现场马上给伤员做人工呼吸 11.全国通用的医疗急救电话为( C )。 A.114 B.122 C.120 12.对于脊柱受伤的伤员, 采取下列运送方法中,( C )搬运是正确的。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 一、应急救援的任务和特点: 1.1 应急救援系统的定义 应急救援系统是指通过事前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等降低至最小程度。 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立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体制和应急救援系统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许多工业化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制定了一系列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事故法规和政策,并成立了响应的应急救援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定义: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又称事故应急计划,是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救援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应急救援预案(或称计划); (3)应急培训与演练;

(4)应急救援行动; (5)现场清除与净化; (6)事故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 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应急救援的特点: 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复杂性,后果、影响易猝发、激化、放大的特点。 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 (1)迅速。就是要求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能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地召集所需的应急力量和设备、物资等资源;迅速建

小学生急救小常识

小学生急救小常识一: 一、足踝扭伤急救法 1、轻度足踝扭伤,应先冷敷患处,24小时后改用热敷,用绷带缠住足踝,把脚垫高,即可减轻症状。 二、触电急救法 ①迅速切断电源。 ②一时找不到闸门,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或砍断电线。 ③立即将触电者抬到通风处,解开衣扣、裤带,若呼吸停止,必须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将其送附近医院急救。 ④可用盐水或凡士林纱布包扎局部烧伤处。 三、动脉出血急救法 ①小动脉出血,伤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伤口上,加压包扎,一般就能止眩 ②出血不止时,可将伤肢抬高,减慢血流的速度,协助止眩 ③四肢出血严重时,可将止血带扎在伤口的上端,扎前应先垫上毛巾或布片,然后每隔半小时必须放松1次,绑扎时间总共不得超过两小时,以免肢体缺血坏死。作初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四、儿童抽风急救法 1、发现小儿抽风,不宜惊慌失措,乱摇患儿,以致加重病情,不要灌水喂汤,以免吸入气管。应打开窗户,解开患儿上衣让呼吸通畅。将筷子用布包裹塞入患儿上下牙之间以免咬破舌头。发高烧引起的抽风,可用毛巾蘸冷水敷于额部。详细记录抽风的时间、症状,立即送医院治疗。 五、狗咬伤急救法 被狗咬伤后,应在伤口上下5厘米处用布带勒紧,用吸奶器将污血吸出,然后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咬人的狗应加隔离,一旦确诊为携带狂犬病毒,应即处死。 小学生急救小常识二: 一、骨折急救法 救护骨折者的方法: ①止血:可采用指压、包扎、止血带等办法止眩

②包扎:对开放性骨折用消毒纱布加压包扎,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 ③固定:以旧衣服等软物衬垫着夹上夹板,无夹板时也可用木棍等代用,把伤肢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 ④治疗:如有条件,可在清创、止痛后再送医院治疗。 二、急性腰扭伤急救法 1、腰突然扭伤后,如伤势较轻,可让病人仰卧在垫厚的木板床上,腰下垫1个枕头。先冷敷伤处,1~2天后改用热敷。如症状不减轻或伤重者,应急送医院治疗。 三、脊柱骨损伤急救法 脊柱骨损伤的病人如果头脑清醒,可让其动一下四肢,单纯双下肢活动障碍,提示胸或腰椎已严重损伤;上肢也活动障碍,则颈椎也受损伤。先使患者平卧地上,两上肢伸直并拢。将门板放在患者身旁,4名搬动者蹲在患者一侧,一人托其背、腰部,一人托肩胛部,一人托臀部及下肢,一人托住其头颅,并随时保持与躯干在同一轴线上,4人同时用力,把患者慢慢滚上门板,使其仰卧,腰部和颈后各放一小枕,头部两侧放软枕,用布条将头固定,然后急送就近医院。 四、韭菜治误吞金属异物法 取一把韭菜,不切断,投入沸水中汆熟,拌些麻油服食,能将误吞的金属等异物裹住,然后顺利排出。 五、咯血急救法 ①让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保持安静,不可大声说话和用力咳嗽。 ②胸部用冷毛巾敷,同时防止受凉。 ③服用止咳祛痰药,但忌用氨茶碱。 ④选服一些止血药,如:八号止血粉、三七粉、白芨粉、维生素K。 ⑤尽快送医院救治。 六、猫咬伤急救法 被猫咬伤后,应在伤口上端用止血带扎紧,并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冲洗伤口,再用5%的石炭酸腐蚀局部。 七、煤气中毒急救法

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试题

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试题 1.《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 A )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县 B.市 C.省 D.地区 2.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的内容包括: ①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②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③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以下那一个描述是正确的?( D ) A.只包含① B.包含①、② C.包含①、③ D.包含①、②、③ 3.( B )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公众动员机制 D.以人为本 4.进行心脏按摩时,应用(B)放在按压位置。 A.手背面 B.手掌掌根部位 C.手掌指端部位 5.以下物品中( A )不能用作止血带。 A.铁丝 B.领带 C.毛巾 6.搬运交通事故伤员,( C )是正确的? A.随意搬抬伤员 B.两人或多人抬伤员 C.首先固定伤者颈部,由4~5人同时平抬起伤者,使伤者脊椎姿势固定不 动 7.发现人员触电,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B )。 A.呼叫救护人员 B.切断电源或使伤者脱离电源 C.进行人工呼吸 8.有异物刺人头部或胸部时,以下( C )急救方法不正确? A.快速送往医院救治 B.用毛巾等物将异物固定住,不让其乱动 C.马上拔出,进行止血 9. 头部发生创伤的人员,在接受医生检查前,采取下列急救措施中,( B )是不正确的。 A.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B.给伤者服止痛片止痛

C.运送途中应把伤者的头转向一侧,便于清除呕吐物 10.发现煤气中毒人员,采取以下行动中,( A )急救方法是正确的。 A.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并将病人送到新鲜空气环境 B.在现场拨打电话求救 C.在现场马上给伤员做人工呼吸 11.全国通用的医疗急救电话为( C )。 A.114 B.122 C.120 12.对于脊柱受伤的伤员, 采取下列运送方法中,( C )搬运是正确的。 A.一人背负运送 B.二人抬运,一个抱头,一个抬腿 C.多人搬运,保持伤员身体平直,动作均衡 13.以下( C )方法不是伤口包扎的目的。 A.止血 B.减少细菌感染 C.止痛 14.搬运脊柱骨折患者,下列搬运工具中,( B )不宜使用。 A.床板 B.软担架 C.门板等长宽木板 15.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 D )。 A.触电的方式 B.人体电阻的大小 C.触电电压的高低 D.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 二.填空题 1.进行心脏按摩时,要注意保持好节奏,每分钟的按压速度一般为(80~100)次左右。 2.根据出血的颜色和状态可以判断出血的种类,如流出的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则应该是(静脉出血)。 3.使人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氧气)不足。 4.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引发(中暑),所以在此环境中工作的人们应注意通风、补充淡盐水和控制劳动强度。

应急疏散安全知识

防地震、海啸常识 1、住平房的居民防震措施 ①、遇到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屋外; ②、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2、居家防震应采取的措施有 ○1、家中要准备急救箱及灭火器,并告知家人所储放的地方,了解使用方法。 ○2、知道煤气、自来水及电源安全阀如何开关。地震时要迅速关闭水、电和煤气开关。 ○3、重物不要高悬于高架上 ○4、事先找好家中安全躲避处。 3、那些地方是家中安全躲避处 ○1、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 ○2、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3、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 ○4、不要使用电梯,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要跳楼。 4、在学校时发生地震的自救措施 ○1、地震时要躲在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2、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要按照规定的线路和顺序撤离,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3、地震时如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 ○4、地震时如在行驶中的校车上,应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再下车。 5、地震时在室外应注意 ○1、站立于空旷处,不要慌张地往室内冲。 ○2、注意上方可能有如招牌、盆景等易掉落物。 ○3、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围墙等。 ○4、若在郊外,要远离崖边、河边、海边。找空旷的地方避难。如遇山崩,要朝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7、遇到地震时特别要注意的事项 ①、不管处在什么地方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能拥挤乱跑;震后应有序撤离。 ②、已经脱险的人员,震后不要急于回屋,以防余震。 ③、关注政府发布的最新消息,不听信和传播谣言。 保持救灾道路畅通,徒步避难。 ○8、远离海滩、港口以防海啸之侵袭。 9、地震时设法自救 ①、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②、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 ③、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火灾逃生 1.不入险地,不贪财物。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害羞及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拿走贵重物品上。2简易防护,不可缺少。家中、公司、酒家应备有防烟面罩,最简易方法也可用毛巾、口罩蒙鼻,用水浇身,匍匐前进。因为烟气较空气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火灾急救知识、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以及传染病应急急救措施等,了解并掌握这些现场急救基本常识,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应急救援基本常识1、施工企业应建立企业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2、施工项目应建立项目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在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应以总承包单位事故预案为主,各分包队伍也应有各自的事故救援预案。3、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事故的应急救援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严禁在未清楚事故情况下,盲目救援,造成更大的伤害。4、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⑴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⑵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⑶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⑷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二、触电急救知识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或救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1、脱离电源的方法⑴发生触电事故时,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流插销时,可立即将电源开关打开或拨出插销;但普通开关(如拉线开关、单极按钮开关等)只能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切断了电源。⑵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时,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竿、绝缘手套等)将电线移开,使人体脱离电源。⑶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等)切断电线,以切断电源。⑷应防止人体脱离电源后,造成的二次伤害,如高处坠落、摔伤等。⑸对于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⑹高压断电时,应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2、紧急救护基本常识根据触电者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诊断,并分别处理:⑴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出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使其就地安静休息,感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小心送往医院检查治疗。⑵病人呼吸、心跳尚存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将病人仰卧,周围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观察外,还要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⑶如经检查发现,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呼吸停止,应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如心脏停止跳动,应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⑷

医疗急救常识

基本急救常识 人工呼吸 当呼吸停止、心脏仍然跳动或刚停止跳动时,用人工的方法使空气出入肺脏,以供给组织所需要的氧气,这种方法称为人工呼吸法。常用于窒息、煤气中毒、药物中毒、溺死及触电等急救。人工呼吸方法很多,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最常采用和最为有效。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适用于呼吸道无阻塞的病人。具体方法是:①将病人移到空气流通处,解开衣扣,以免障碍呼吸;②取出口腔内泥土、血块、黏液等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③病人仰卧,急救者俯于病人一侧,一手托住病人下颌并尽量使头部后仰;④急救者用托下颌的手掰开病人的口,另一手捏紧病人的鼻孔不使漏气,以便向口内吹气入肺;⑤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口内吹气,直至病人的前胸壁扩张则停止吹气;⑥吹气停止后,急救者迅速移开紧贴的口,并立即放开鼻孔,病人胸廓自行弹回而呼出空气。重复上述动作,每分钟约20次左右。人工呼吸操作不可间断,不要轻易放弃抢救,直到被救者恢复呼吸或结合其他表现证明其确实不能挽救为止。 胸外心脏按摩 胸外心脏按摩是发生心跳骤停时依靠外力挤压心脏来暂时维持心脏排送血液功能的方法。具体方法是:病人仰卧,背部垫上一块硬木板,或将病人连床褥移到地上,操作者跪在病人身旁,用一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体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重叠于前一手的手背上,两肘伸直,借操作者的体重,急促向下压迫胸骨,使其下陷3厘米(对于儿童所施力量要适当减少)然后放松,使胸骨复位,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约70次至80次。按摩时不可用力过大或部位不当,以免引起肋骨骨折。胸外心脏按摩不能有效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要同时配合人工呼吸。 休克的急救 病人经受严重创伤、大出血、骨折等时,常常并发一种危急情况,表现为脸色苍白、四肢发冷、体温降低、脉搏细微、血压下降、瞳孔放大、神志不清,这种综合现象称为休克。严重的可出现昏迷或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如不及时急救可能造成死亡。外伤中的大出血、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骨折等是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严重感染、过敏、中毒、心脏疾患也是发生休克的常见原因,严寒、高热、饥饿、疲劳、剧痛及精神过度紧张亦为发生休克的诱因。(一)休克的临床表现。 早期:休克开始时,病人有短时间的精神兴奋,后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白、口渴、呼吸浅而急促、脉搏快而有力、四肢凉而多汗、脉压减小。这些症状可持续几分钟至几十分钟,若不注意观察和及时抢救,则可能使休克转向晚期。晚期:病人可能出现极端口渴、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眼球下陷、皮肤及口唇苍白、冷汗淋漓、脉速而微弱、浅表静脉不充盈、呼吸浅快或不规则,体温低于正常、血压急骤下降、尿量减少、瞳孔散大、意识朦胧甚至进入昏迷。(二)休克的预防和急救。具体的措施有: 1、立刻止血。如因出血而引起的休克,应立刻选择适宜的止血法,使出血停止。 2、减少疼痛。由于重伤、骨折或灼伤等发生的疼痛,容易刺激神经而引起休克,要立刻上夹板、吃止痛片等,以减轻疼痛。 3、保持温暖。寒冷也容易诱发休克,对于骨折、灼伤、出血等病人,在天气寒冷时,要特别注意保暖。 4、头放低仰卧。休克病人的睡眠姿势,除头部或胸部有较重的创伤外,一般应采用头低脚高仰卧式,以避免发生脑贫血。 5、安静休息。安定病人情绪,避免或减少搬动。 6、根据发生的情况进行处理。如喝些热茶或糖水(腹部内脏受伤者不能喝),嗅氨水及施行人工呼吸等。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75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标准 版本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火灾急救知识、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以及传染病应急急救措施等,了解并掌握这些现场急救基本常识,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1、施工企业应建立企业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 2、施工项目应建立项目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在实行施工总承包时,

应以总承包单位事故预案为主,各分包队伍也应有各自的事故救援预案。 3、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事故的应急救援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严禁在未清楚事故情况下,盲目救援,造成更大的伤害。 4、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⑴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⑵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⑶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⑷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二、触电急救知识 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或救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1、脱离电源的方法 ⑴发生触电事故时,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流插销时,可立即将电源开关打开或拨出插销;但普通开关(如拉线开关、单极按钮开关等)只能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切断了电源。 ⑵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时,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竿、绝缘手套等)将电线移开,使人体脱离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