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调试大纲.

锅炉调试大纲.
锅炉调试大纲.

UG-160/9.8-M3启动调试试验大纲

编制:张虎平

审核:

批准:

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热电车间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设备概况 (1)

三.冷态调试部分 (16)

四.热态调试部分 (19)

一. 编制依据

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L/T5047-95

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条例》

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1996年5月版

3.《电站锅炉风机现场试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L469-92及其它相关标准。

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184-88及其它相关标准。

5. 无锡锅炉厂《锅炉使用说明书》、锅炉设备有关资料

本大纲包括冷态调试和热态调试两部分。

二. 设备概况

(一)锅炉基本特性

1、主要工作参数

额定蒸发量 160 t/h

额定蒸汽温度 540 ℃

额定蒸汽压力(表压) 9.81 MPa

给水温度 215 ℃

锅炉排烟温度 138 ℃

排污率≤2 %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 ℃

锅炉计算热效率 92.25 %

锅炉保证热效率 90.6%

燃料消耗量 18.2 t/h

石灰石消耗量 0.7 t/h

一次热风温度 202 ℃

二次热风温度202 ℃

一、二次风量比 60:40

循环倍率 25 ~ 30

锅炉飞灰份额 70 %

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为2.3时)≥ 90 %

2、设计燃料

(1)煤种及煤质

1)烟煤元素组成:

煤的入炉粒度要求:粒度范围0~10mm,50%切割粒径d

=2mm

50

(2)点火及助燃用油 锅炉点火用油: 0#轻柴油

(3)石灰石特性

碳酸钙: CaCO3≥80%

石灰石的入炉粒度要求:粒度范围0~1mm ,50%切割粒径d 50=0.25mm 3、安装和运行条件

表中数据暂作参考,以后如有变动,以传真另行通知。

锅炉给水满足GB/T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

4、锅炉基本尺寸

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7010mm

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5330mm

锅筒中心线标高 40600mm

锅炉最高点标高 45000mm

运转层标高 8000mm

操作层标高 5600mm

锅炉宽度(两侧柱间中心距离) 18300mm

锅炉深度(柱Z

1与柱Z

4

之间距离) 24400mm

(二)锅炉系统简述

锅炉为高温高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π型布置。锅炉运转层以上露天,运转层以下封闭,在运转层8m标高设置混凝土及钢结构平台。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两级三组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三组膜式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各二组空气预热器。

本锅炉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结合无锡锅炉厂多年来生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经验,经双方合作开发的新一代产品。在燃烧系统中,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次风机:C6-30-11No21.5F;Q=122000m3/h P=17100Pa ;电机: YKS6301-4 功率:900KW 电压:10KV 防护等级:IP54 绝缘等级:F;二次风机:ECFJ29No18.5D Q=81300m3/h P=11100Pa;电机:YKS560-4 功率:400KW 电压:10KV 防护等级:IP54 绝缘等级:F提供。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左右两侧风道引入炉下水冷风室,通过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燃烧室;二次风机送出的风经二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喷口喷入炉膛,补充空气,加强扰动与

混合。燃料和空气在炉膛内流化状态下掺混燃烧,并与受热面进行热交换。炉膛内的

烟气(携带大量未燃尽碳粒子)在炉膛上部进一步燃烧放热。离开炉膛并夹带大量物料

的烟气经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之后,绝大部分物料被分离出来,经返料器由返料风

机型号:SR20LC;流量:1800-1950m3/h;风压:62.5-65KPa;叶轮结构型式:三叶;

提供返料风返回炉膛,实现循环燃烧。分离后的烟气经转向室、高温过热器、低

温过热器、省煤器、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由尾部烟道排出。经电除尘器,型号:JD135-4 单室四电场;F=135m2Q=300000m3/h,除尘效率99.6%,除去灰尘后,由引风机,型号:YFJ39No23F;Q=172000m3/h,P=4820pa;电机:YKS560-6,功率:325KW 电压:

10KV防护等级:IP54绝缘等级:F,通过150m高的烟囱排入大气。由于采用了循环

的排放,采用低温

流化床燃烧方式,通过向炉内添加石灰石,能显著降低烟气中S0

2

的生成。其灰渣活性好,具用较高的综

和空气分级供风的燃烧技术能够显著抑制NO

X

合利用价值。

锅炉的水、汽侧流程如下:

给水经过水平布置的三组膜式省煤器加热后进入锅筒。锅筒内的锅水由集中下降管、分配管进入水冷壁下集箱、上升管、上集箱,然后从引出管进入锅筒。锅筒内设

有汽水分离装置。饱和蒸汽从锅筒顶部的蒸汽连接管引至汽冷旋风分离器,然后依次

经过尾部汽冷包墙管、低温过热器、一级喷水减温器、炉内屏式过热器、二级喷水减

温器、高温过热器,最后将合格的过热蒸汽引向汽轮机。

1、炉膛水冷壁

考虑到合理的炉膛流化速度,炉膛断面尺寸设计成5330 mm×7010mm,炉膛四周

由管子和扁钢焊成全密封膜式水冷壁。前后及两侧水冷壁分别各有87-φ60×5与 66-

φ60×5根管子。前后水冷壁下部密相区处的管子与垂直线成一夹角,构成上大下小

的锥体。锥体底部是水冷布风板,布风板下面由后水冷壁管片向前弯与二侧墙组成水

冷风室。布风板至炉膛顶部高度为31.4 m,炉膛烟气截面流速4.7m/s。

后水冷壁上部两侧管子在炉膛出口处向分离器侧外突出形成导流加速段,下部锥

体处部分管子对称让出二只返料口。前水冷壁下方有4只加煤口,侧水冷壁下部设置

供检修用的专用人孔,炉膛密相区前后侧水冷壁还布置有二次风喷口。

前、后、侧水冷壁分成四个循环回路,由锅筒底部水空间引出2根φ426×28集

中下降管,通过16根φ159×12的分散下降管向炉膛水冷壁供水。其中两侧水冷壁下

集箱分别由3根分散下降管引入,前后墙水冷壁下集箱分别由5根分散下降管引入。两侧水冷壁上集箱相应各有4根φ159×12连接管引至锅筒,前后墙水冷壁上集箱有10根φ159×12引出。

水冷壁系统的集箱除前后上集箱合并成φ325的集箱外,其余均为φ219×25。

炉膛水冷壁回路特性表:

水冷壁、集箱、连接管的材料均为20G/GB5310。

为了运行、检修需要;水冷壁上设置了人孔、看火孔、温度测点、炉膛压力测量孔,水冷壁顶部设置了6只检修绳孔。

整个水冷壁重量由水冷壁上集箱的吊杆装置悬吊在顶板梁上,锅炉运行时水冷壁向下热膨胀,最大膨胀量152mm。

2、高效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

(1)分离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组成部件,本锅炉采用的是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高效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专利技术,在炉膛出口并列布置两只汽冷旋风分离器,分离器直径Ф3720mm,用Ф38×6的管子和鳍片组成膜式壁作为旋风分离器的外壳,并采用蜗壳进口的方式形成结构独特的旋风分离器。具有分离效率高和强化燃烧的优点。旋风分离器将被烟气夹带离开炉膛的物料分离下来。通过返料口返回炉膛,烟气则流向尾部对流受热面。整个物料分离和返料回路的工作温度为920℃左右。

(2)包覆分离器的汽冷受热面能够有效吸收物料后燃所产生的热量,防止返料器内高温结焦,扩大煤种的适应性,同时由于耐火层薄还可以缩短锅炉的启动时间。

(3)分离器内表面焊有密排抓钉,并浇注一层60mm厚的特种耐磨可塑料,使整个分离器的内表面得到保护,从而使分离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4)分离器出口管采用高温耐热合金制造,材质为1Cr25Ni20。

(5)分离器入口开设检修门,并保证其密封性。

(6)返料器和立管内设有热电偶插孔及观察窗,以监视物料流动情况。

(7)汽冷旋风分离器做为过热器受热面的一部分。

3、锅筒及锅筒内部设备

锅筒内径Ф1600mm,厚度为100mm,封头厚度为100mm,筒身长约10860mm,全长约12000mm,材料为P355GH(19Mn6)。

锅筒正常水位在锅筒中心线以下180mm,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离正常水位各50mm。

锅筒内采用单段蒸发系统布置有旋风分离器、清洗孔板和顶部百叶窗等内部设备。

锅筒给水管座采用套管结构,避免进入锅筒的给水与温度较高的锅筒壁直接接触,降低锅筒壁温温差与热应力。

锅筒内装有30只直径为Ф315mm的旋风分离器,分前后两排沿锅筒筒身全长布置,汽水混合物采用分集箱式系统引入旋风分离器。每只旋风分离器平均负荷为5.3吨/时。

汽水混合物切向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一次分离,汽水分离后蒸汽向上流动经旋风分离器顶部的梯形波形板分离器,进入锅筒的汽空间进行重力分离,然后蒸汽通过清洗孔板以降低蒸汽中携带的盐份和硅酸根含量,经过清洗后的蒸汽再经过顶部百叶窗和多孔板又进行二次汽水分离,最后通过锅筒顶部饱和蒸汽引出管进入过热器系统。清洗水量取百分之百的锅筒给水,清洗后的水进入锅筒的水空间。

为防止大口径下降管入口产生旋涡和造成下降管带汽,在下降管入口处装有栅格及十字板。

此外,为保证良好的蒸汽品质,在锅筒内装有磷酸盐加药管和连续排污管,为防止锅筒满水,还装有紧急放水管,为保护省煤器,在锅筒上还装有省煤器再循环管。

锅筒上设有上下壁温的测量点,在锅炉启动点火升压过程中,锅筒上下壁温差允许最大不得超过50℃。同样,启动前锅炉上水时为避免锅筒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进水温度不得超过90℃,并且上水速度不能太快,尤其在进水初期更应缓慢。

锅筒采用两个U型曲链片吊架,悬吊在顶板梁下,吊点对称布置在锅筒两端,相距7010 mm。

4、燃烧设备

燃烧设备主要有给煤装置、布风装置、排渣装置、给石灰石装置、加砂装置和点火系统及返料回灰系统。

(1)给煤装置

给煤装置:原煤仓有效容积为570m3,原煤仓上设有清堵空气炮;4台称重式密闭皮带式给煤机。给煤机设备型号:ICS-500-ST-MF型,正常出力:0-15t/h;电动机:驱动电机型号(含减速机)SBD-65-59-1.5;额定功率 1.5 kW;速比:59;电压380 V ,IP54 F级;清扫驱动电机型号(含减速机)SBD-50-317-0.75;额定功率 0.75 kW;速比:317;胶带线速度0.01-0.2m/s, 胶带宽:500mm,水平输送距离:7.5m。

给煤机与落煤管通过膨胀节相连,解决给煤机与炉膛水冷壁之间的膨胀差(膨胀值145mm)。给煤装置的给煤量能够满足在二台给煤装置故障时,其余2台给煤装置仍能保证锅炉100%额定出力。一定粒度的燃煤经给煤机进入布置在前墙的四根φ325×10间距为1.6m的落煤管,落煤管上端有送煤风,下端靠近水冷壁处有播煤风,给煤借助自身重力和引入的送煤风沿着落煤管滑落到下端在距布风板1800mm处进入炉膛。给煤量通过改变给煤机的转速来调整,给煤机内通入一次风冷风作为密封风,由于给煤管内为正压(约有5000Pa的正压),给煤机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

播煤风管连接在每个落煤管的端口,并配备风门以控制入口风量。

(2)布风装置

风室由向前弯的后水冷壁及两侧水冷壁组成,风室内浇注100mm厚的中质保温混凝土。防止点火时鳍片超温,并降低风室内的水冷壁管的过冷度。

燃烧室一次风从左右两侧风道引入风室。风室与炉膛被布风板相隔,布风板系水冷壁与扁钢焊制而成,布风板的横断面为7010×2900,其上均匀布置594只风帽。一次风通过这些风帽均匀进入炉膛,流化床料。风帽采用耐磨耐高温合金,风帽横向纵向节距均为160 mm。为了保护布风板,布风板上的耐火浇注料厚度为150 mm。

(3)排渣装置

煤燃烧后的灰分别以底渣形式从炉膛底部排出和以飞灰形式从尾部排出。煤的种类、粒度和成灰特性等会影响底渣和飞灰所占份额。锅炉设计煤种和粒度要求,按底渣占总灰量的30%及粒度0.1~10mm、飞灰占总灰量的70%,粒度为0~0.1mm。

底渣从水冷布风板上的三根φ219水冷放渣管排出炉膛,其中两根接冷渣机,冷渣器型号:DG-08,每台冷渣机0~8t/h冷渣量配置,另一根做事故排渣管,水冷放渣管中的水参与锅炉水循环,不需另接冷却水源。

底渣通过冷却输送装置:1#链斗式输送机,型号:LD450×80;输送量:6~30t/h , 链斗宽度: 450mm ,输送距离:水平长度71760mm,斜升角度20°,水平投影9000mm,调速形式,变频调速;2#链斗式输送机,型号:LD450×80输送量:6~30t/h链斗宽度:450mm输送距离:水平长度4355mm,斜升角度30°,水平投影29445mm,水平长度4000 mm,调速形式:变频调速,可实现连续排渣。出渣量以维持合适的风室压力为准。通常运行时的风室压力为14000Pa。一般来讲定期排渣的大渣含碳量较低,能小于1.5%,而连续排渣的大渣含碳量会有所升高。

(4)给石灰石及加砂

锅炉按添加石灰石脱硫设计,石灰石通过气力输送经二次风口送入炉膛或落煤管下部播煤风口进入炉膛。脱硫的石灰石耗量每小时0.68吨,按钙硫比2.3计算。脱硫效率大于90%。由于锅炉设计煤种含灰份量很低,为保持床料及床层压力,需要为锅炉加入惰性物料0~2mm砂粒,砂粒通过气力输送经落煤管进入炉膛。

(5)二次风装置

二次风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二次风管喷嘴分别送入炉膛下部不同高度的空间。喷口风速>70m/s。运行时二次风压一般不小于6000Pa。

为了精确控制风量组织燃烧,一、二次风总管上均设有电动风门及测风量装置。

(6)床下点火燃烧器

两台床下点火燃烧器并列布置在炉膛水冷风室后侧。由点火油枪、高能电子点火器及火检装置组成。点火油枪为机械雾化,燃料为0#轻柴油。每支油枪出力800kg/h,油压2.5Mpa,油枪所需助燃空气为一次风。空气和油燃烧后形成850℃左右的热烟气。从水冷风室上的布风板均匀送入炉膛。为了便于了解油枪点火情况,点火燃烧器设有观察孔。锅炉能满足程控点火要求,并有火检装置,其中火检探头的冷却采用仪表风(压缩空气)吹扫。

点火用油量及风量:

点火油压: 2.5MPa

每只油枪喷油量: Q=800Kg/h

点火总风量 55000m3/h

其中混合风 17150m3/h

点火启动时,风室内温度监视采用直读式数字温度计,冷态启动时间一般5小时。

锅炉冷态启动顺序如下:首先在流化床内加装启动惰性床料,粒径0~5mm,并且使床料保持在微流化状态,启动高能点火器,把油点燃,850℃左右的热烟气通过水冷布风板进入流化床,加热床料。床料在流化状态下升至550℃以上,维持稳定后开始投煤。可先断续少量给煤,当床料温度持续上升后,加大给煤量并连续给煤直到锅炉启动完毕。

(7)返料回灰系统

旋风分离器下接有返料器,均由钢外壳与耐火材料衬里组成,耐火材料分内、外二层结构,里层为高强度耐磨浇注料,外层为保温浇注料。

返料器内的松动风与返料风采用高压冷风,由小风帽送入,松动风与返料风的风帽开孔数量及孔径有差别,返料风大,松动风小,并采用分风室送风。小风帽的材质为1Cr18Ni9Ti,入口风管母管上装设流量计、压力计和风量调节阀门。运行时总风量581 Nm3/h,其中返料风总风量372 Nm3/h。启动时风量1221 Nm3/h,其中返料风量784 Nm3/h。返料器上设置一个启动床料加入口,尺寸φ219×5,运行中同时也可以作为飞灰再循环管路中飞灰的加入口,返料器的布风板还设有一根φ108×6放灰管。

5、过热器系统及其调温装置

锅炉采用辐射和对流相结合,并配以二级喷水减温器的过热器系统。

饱和蒸汽从锅筒由6根Φ133×10的管子引至分离器的上环行集箱,蒸汽经膜式壁下行到下环行集箱后引至尾部包墙的两侧上集箱,随后下行,流经两侧过热器包墙。再由转角集箱进入前包墙、顶包墙和后包墙(包墙管均为Φ51×5),后包墙出口下集箱作为低温过热器入口集箱,低温过热器Φ38×5光管顺列布置。为减少磨损,一方面控制烟速,另一方面加盖防磨盖板。过热蒸汽从低温过热器出来后,经连接管进入一级喷水减温器进行粗调,减温可以通过调节减温水量来实现。过热蒸汽经一级减温后进入屏式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采用Φ42×6,12Cr1MoVG的管子,wing-wall结构形式,使屏过不会产生磨损,再经连接管交叉后引至二级喷水减温器进行细调,最后经高温过热器加热后引入出口集箱,高温过热器采用Φ38×5,12Cr1MoVG与T91的管子。两级减温器的喷水量分别为3.69t/h、1.3t/h。减温水调

节范围控制在减温水设计值的50~150%以内。主蒸汽出口电动闸阀P

10V、DN225。

w54

防磨结构上采用如下布置形式:

(1)高、低温过热器管均采用顺列布置,第1排管子加防磨盖板,弯头也有防

磨板,防止磨损。

(2)屏式过热器采用膜式过热器,仅受烟气纵向冲刷,在屏过热器的下部浇注

耐磨浇注料,距布风板距离大于15米。屏式过热器处的烟速为 4.7 m/s。

(3)高温过热器处的烟速为8.74m/s,低温过热器处的烟速为10.29 m/s。

6、省煤器

(1)尾部竖井烟道中设有三组膜式省煤器,均采用φ32×4和厚4mm扁钢组成的膜式省煤器,错列布置,横向节距86mm,具有较好的抗磨性能。省煤器管的材质为20G/GB5310高压锅炉管。

(2)省煤器管束最上排装设防磨盖板,蛇形管每个弯头与四周墙壁间装设防磨罩。省煤器的平均烟气流速控制在8.5m/s以下。

(3)在锅筒和下级省煤器之间设有再循环管道,以确保锅炉在启动过程中省煤器有必要的冷却。

(4)锅炉尾部烟道内的省煤器管组之间,均留有人孔门,以供检修之用。

(5)省煤器出口集箱设有排放空气的管座和阀门,省煤器入口集箱上设有两只串联DN20的放水阀与酸洗管座。

7、空气预热器

(1)在省煤器后布置3组空气预热器,分别加热一次风和二次风。采用卧式顺列布置。两组之间均留有800 mm以上的空间,便于检修和更换。

(2)空气预热器管子迎风面前三排管子采用φ42×3的厚壁管。

(3)每级空气预热器及相应的连通箱均采用全焊接的密封框架,以确保空气预热器的严密性。

8、锅炉范围内管道

给水操纵台为二路管道给水,其中主给水管路采用进口的给水调节阀。

给水通过给水操纵台从锅炉右侧引入省煤器进口集箱。

锅筒上装有各种监督、控制装置,如装有两只高读双色水位表,二个低读电接点水位表,三组供自控用双室平衡容器。二只安全阀以及压力表、连续排污管、紧急放水

管、加药管、再循环管、自用蒸汽管等管座。

定期排污设在集中下降管下端以及各水冷壁下集箱。

集汽集箱上装有生火和反冲洗管路,2个安全阀,以及压力表、疏水、放气、旁路等管座。

此外,在减温器和主汽集箱上均装有供监测和自控用的热电偶插座。为了监督运行,装设了给水、锅水、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取样装置。

在主汽集箱的右端装有电动闸阀,作为主蒸汽出口阀门。

9、吹灰装置

为了清除受热面上的积灰,保证锅炉的效率和出力,锅炉在尾部烟道侧墙安装有激波式吹灰器,过热器6只,省煤器4只,空预器6只。。

10、密封装置

锅炉的顶棚管及包墙管分别采用φ60×5和φ51×5的管子与扁钢焊接组装成膜式壁,构成与炉膛水冷壁一样的全密封型壁面。尾部烟道对流过热器蛇行管穿出处,采用了密封套,以加强密封效果。

顶棚管、水冷风室与侧水冷壁之间的密封采用密封填块加梳形板的结构。

分离器与炉膛及尾部烟道之间的联接采用耐高温非金属膨胀节。返料器上下端及屏式过热器穿过炉顶处均采用耐高温不锈钢金属膨胀节。

11、炉墙

炉膛、汽冷分离器及尾部包墙均采用膜式壁结构,管壁外侧为保温材料并罩上梯形波纹外护板。炉墙上设有人孔门、观察孔和测量孔。炉膛内密相区四周、分离器内、料腿、返料器等磨损严重区域采用敷设高温耐磨浇注料、可塑料、内衬等措施。分离器出口联接烟道、省煤器采用轻型护板炉墙。

炉墙厚度如下:

炉膛和包墙管: 200mm

顶棚: 280mm

分离器出口联接烟道: 350mm

省煤器: 240mm

12、构架

锅炉为室外布置,锅炉本体采用全钢构架,构架承受以下主要荷载:锅炉前部、

中部、尾部的全部悬吊重量,尾部的支撑重量,锅炉本体管道和检修的有效荷载,锅炉房范围内各汽水管道烟风管道、运转层平台的局部荷载,司水小室、炉顶轻型屋盖及炉顶单轨吊的荷载。

(1)各承重梁的挠度与本身跨度的比值不超过以下数值:

大板梁: 1/850

次梁: 1/750

一般梁: 1/500

空气预热器支撑大梁: 1/1000

(2)平台和扶梯为栅格式,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运转层大平台的活荷载为8KN/m2;检修平台的活荷载为4KN/m2;其余各层平台的活荷载为2.5KN/m2;扶梯的活荷载2KN/m2,平台宽度1m,栏杆高度1.2m。护脚板高度≥100mm,扶梯斜度45°,扶梯宽度800 mm。平台、楼梯已按运行和检修需要设置,兼顾到避开锅炉本体管道、烟风道、空气预热器等部件能抽出检修。

(3)锅炉钢结构采用框架式全钢结构,以适应8度地震,Ⅱ类场地区域。

(4)锅炉各部件及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膨胀间隙,可防止受热面由于膨胀受约束而变形。

(5)水冷壁四周外侧沿高度方向设置刚性梁,增加膜式壁刚度及承受炉内压力波动的能力,刚性梁设计按8.7KPa考虑。

(6)本体炉墙范围的外护板设计采用0.6mm厚的彩色钢板板。波纹板之间采用拉铆钉结构连接固定。

13、锅炉过程监控

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于低温燃烧,不设置炉膛火焰监视系统(床下油点火装置例外)。注重对炉膛的床温、床压的控制,以及风煤比的监视、调节与联锁保护,注重对影响物料流化、循环、燃烧的各股风量的监控,从而确保建立一个稳定的循环量,保证锅炉的燃烧与灰平衡、热平衡。

1.闭环控制系统:

(1)床温调节系统:

(2)床压调节系统;

(3) SO

排放调节系统;

2

2.联锁保护系统功能:

(1)主燃料跳闸联锁一次风量低于最小值(炉内床料流化丧失)、高压风机出口压力低于最小值(回料阀物料流化丧失)以及风、燃料比低于最低值达2min以上等反映热物料循环破坏而引起主燃料跳闸的条件。

(2)投切燃料的床温联锁。

(3)炉膛清扫逻辑“停炉后,若床温足够高时,可以不经过炉膛清扫直接复归MET 继电器”功能,以此充分利用了CFB锅炉热物料的蓄热,不经炉膛清扫直接热态启动。

(4)当出现分离器入口或出口烟温大于480℃的情况,由于CFB炉内存在大量的热物料,若汽包水位过低跳闸时,会造成水冷壁冷却不足;若过热器流量小于10%,且出入口汽压降小于11KPa时,会造成过热器冷却不够,这两种状况都会引起过热保护动作,即将一次风机入口导叶关至0,且将风量主控切至手动。

(5)由于CFB锅炉的风机联锁。

3.监测系统中的一些参数测量

(1)床温测量;

(2)床压测量;

(3)用于流化、燃烧的各个风量的测量。

锅炉燃烧系统调控的基本原则是:按负荷要求调整给煤量;调煤的原则是加煤前先加风,减煤后再减风。按负荷、煤和氧量调一、二次风总风量,一次风保证物料流化和维持一定的物料循环量,通过调整一、二次风比例控制炉膛温度,调整引风机开度控制炉膛出口的负压值。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具有以下要求:

(1)料层压差--将布风板下风室压力和密相区顶部压力接入压差计,作为燃烧控制和排渣的一项参数。

(2)悬浮段差压—将密相区顶部压力和炉膛出口压力接入差压计,作为锅炉循环物料量控制的一项参数。

(3)密相区内安装带有防磨套管的热电偶来监视温度,热电偶露出炉墙的长度为150~200mm,在控制室内用数字显示温度。

(三)性能说明

1. 超负荷能力

锅炉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锅炉的超负荷能力,锅炉铭牌蒸发量为160 t/h,并具有一定的超负荷能力。

2. 调温能力

为保证锅炉蒸发量在100%B-MCR范围内、过热汽温达到540℃,同时兼顾超负荷时调节能力,本锅炉设计最大喷水量可达16t/h,额定负荷时约为5t/h。当负荷低于50%可在保证燃烧稳定的前提下通过适当加大风量,提高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α使汽温达到要求。(额定负荷时α=1.2)

3. 低负荷能力

锅炉的设计煤种为烟煤,在燃用设计煤种时锅炉能够在30~100%额定负荷范围内稳定燃烧。

4.在钙硫摩尔比2.3:1时,保证锅炉脱硫效率≥90%。

5.锅炉飞灰含碳量<8%,炉渣含碳量<1.5%。

的排放<400mg/Nm3

6.锅炉NO

X

7.锅炉尾部粉尘排放浓度(脱硫) 13.4g/Nm3

8. 锅炉工质压力

三. 冷态调试部分

1.试验目的

考核锅炉主要辅机性能,标定热工测量元件,为锅炉热态点火启动和运行作准备。冷态试验还有助于运行人员熟悉设备。

2.主要内容

调试工作范围按照《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条例》的规定进行,其中主要内容包括:

(1)一次风机性能试验

(2)二次风机性能试验

(3)一次风量流量测量元件标定

(4)二次风量流量测量元件标定

(5)布风板的阻力特性试验

(6)冷态临界流化风量试验

(7)布风板的布风均匀性性能

(8)给煤及石灰石出力、加砂特性试验

(9)油枪出力及雾化特性试验

(10)回料器返料特性试验

3.试验条件及要求

(1)锅炉安装完毕。

(2)风机和与锅炉连接的风、烟道安装完毕;风机完成单体试运转并验收合格。

(3)下列热工仪表投入正常:

a.一、二次风风管道及松动返料风风量表;

b.风机出口及空预器出口测量一、二次风压表;

c.炉膛各部及烟道各侧烟气压力表;

d.风机、给煤机电流表;

e.风机调节挡板等各风门远操装置;

f.给煤机转速调节,石灰石给料机转速调节;

g.床层差压表、风室压力表等。

(4)补加的测点或标定用测孔安装完毕。

(5)试验现场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平台楼梯完整、照明正常。

(6)给煤系统安装完毕,完成分部试运转。

(7)燃油系统安装完毕,完成分部试运转。

(8)排渣系统安装完毕,完成分部试运转。

4.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测点布置:新装测点及标定用测孔布置见图(略),具体见表2。

(2)试验用仪器准备:试验用仪器见表3.

(3)冷态流化试验和锅炉点火启动需要0~8mm(经10mm格筛筛选过)的流化床锅炉底渣约40吨(含碳量不高于2%)。

(4)试验前需清理主床布风板、返料器内的杂物,疏通每个风帽小眼。

(5)根据需要搭建试验用临时脚手架。

表2:1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测点布置一览表

表3: 1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仪表设备一览表

5.试验方法

详见《160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运方案》

(1)风机性能考核试验

试验期间控制炉膛负压在50~100Pa,同时测量风机出入口静压及通风量和通风量截面介质静压、温度,静压采用U型管测量,通风量采用毕托管测量;同时记录控制室表盘的风机出入口风压、一次风室静压。

(2)风量测量元件标定

记录测量元件动压读数,同时用毕托管测量风量,通过比较得出测量元件标定系数,最终完成一、二次风量表校验。

(3)空床试验:试验前关闭一次风相关旁路风门,床内无任何物料,风帽小孔无堵塞,逐渐增加一次风量,记录布风板阻力与一次风量变化关系。

(4)加载试验:空床试验完成以后,往布风板上装合格的流化床锅炉底渣。试验床料厚度分别为300mm、500mm,试验前关闭一次风相关旁路风门,逐渐增加一次风量,记录板料(布风板及料层)阻力与一次风量变化关系。

临界流化风量试验结束后,调整一次风机风量确保床料流化,突然停止一次风机运行并快速关闭风门后,观察床面平整情况以判断布风均匀性。

试验结束后取试验床料样,用标准筛作粒度筛分同时测量床料堆积密度。

试验计划和工况安装见表4。

表4:16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计划和工况安排

电力行业标准之锅炉启动调试导则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建、扩建和改建火电机组的锅炉和主要辅机设备分系统试运和机组整套启动阶段即锅炉的点火、升温、升压、带负荷调试的操作要领和技术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国产400t/h(100MW级)及以上容量的锅炉;对于其他类型和容量的锅炉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T16507 固定式锅炉建造规程 GB/T12145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L/T 461-2004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导则 GL/T468-2004 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 GL/T561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 DL/T610 200MW级锅炉进行导则 DL/T611 3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 DL/T794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DL5031-1994 电力建设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DL/T5047-19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DL/T5054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电建[1995]504号关于电力工程调试单位资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1995 3 总则 3.1 编写目的 火力发电厂锅炉启动调试是保证锅炉高质量投运的重要环节。为适应电力工业的发展,规范锅炉的启动调试工作,特制定本导则。 3.2组织形式 a) 机组启动调试工作由试运指挥部全面组织、领导、协调,锅炉启动调试应由锅炉调试专业小组负责调试项目的开展; b) 锅炉专业调试小组应由调试、施工、生产、建设、监理、设计及制造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由调试单位任组长。 3.3 调试资质 a) 锅炉主体调试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按电建[1995]50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b) 锅炉专业小组主要负责人应具有三台400t/h或以上容量锅炉的调试经验,按业主要求参加初步设计审查和施工组织设计审查等工作,对首次采用的新产品,宜参与工厂的监造工作,根据以往调试中的经验教训,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提出改进意见,以利于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c) 调试人员在调试工作中应具备示范操作、指导操作和监督操作的能力,当锅炉进入启动试运阶段时应参加值班工作,具体落实调试措施和解决、处理调试中出现的问题。 3.4 计量管理 调试采用的仪器、仪表均必须执行计量管理的相关规定,经过有相应资质的计量单位校验,且备有表示其在有效期内的校验合格证书。现场使用的仪器、仪表必须有产品标识及其状态标识,确保仪器、仪表在有效期内使用。 3.5 方案或措施 锅炉分系统及机组整套启动时的锅炉调试方案、措施宜经过运行、施工、制造、监理等单位讨论,经有关单位审批后实施。 3.6工作程序 a) 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参加对锅炉部分的初步设计施工图纸的会审,并收集、熟悉、掌握锅炉设备、系统的详细资料。 b) 参加编制《启动调试大纲》的锅炉部分,明确锅炉调试项目及工作任务,并制定相应的调试工作计划和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c) 按照《启动调试大纲》及按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确定锅炉部分调试项目,并编写相应的调试措施。措施的主要内容为:设备概况、规范、特性参数;调试前必须具备的条件;调试项目及工艺;所采用的调试仪器、仪表的型号、规格;验收控制的技术标准;安全措施;组织分工;附录(根据设备系统调试需要或业主要求编写)。 d) 调试措施的会审(交底)的主要内容:试验应具备的条件,调试工艺,并解答会审单位提出的问题。根据会审单位的建议和修改意见,对调试措施进行增补和修改,成为调试措施正式稿,在项目调试中遵照执行;并在雕式措施实施前,对参加该项目的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e) 按照措施要求进行调试准备,主要包括调试仪器、仪表的准备,设备系统的检查验收。

调试大纲与方案

灰库和分选设备系统工程调试大纲与方案 批准: 审定: 审核: 会审: 初审: 编制: 编制单位:江西省丰城市丰华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日期:2011年5月 国电丰城发电厂 GFX-50T/H型粉煤灰灰库和分选设备系统工程《调试大纲与方案》江西省丰城市丰华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2011年5月

一、前言 为合理、有序地完成系统的调试,保证调试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调试大纲与调试方案>,作为调试工作的指导性依据。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灰库和分选设备系统工程 2建设地点:江西省丰城市 3工程范围:GFX—50T/H粉煤灰分选系统工程设备配套、、调试。 4系统描述 本期工程建3座1500m3原灰库,1座1500m3粗灰库,1座1500m3 细灰库。灰库为全钢结构。 分选后的粉煤灰粉粒度:0.045μm方孔筛筛余量8~18%可调。 本工程建一条粉煤灰粉生产线,系统出力50t/h。 为解决粉煤灰入库时的扬尘及从库内所置换出的含尘气体,在库 顶各设1台脉冲布袋除尘器。 5粉煤灰分选系统 本工程设1套粉煤灰分选系统,设计出力50t/h,采用闭路循环 系统。 5.1系统从1500m3粉煤灰原料储存库底取料,在原灰库下设手动插板门(FCK400),变频调速锁气电动给料机(DSG400-80),将原灰库中的原灰送入系统主灰管中。进入分选系统的原状灰在系统负压作用下达到灰气混合并进入GFX-50VII型气流式分级机。进入分级机的原状灰在涡流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原灰的粗、细分离,分离后的粗灰穿过分级机的下部的二次风幕,经下部的锁气卸料阀进入粗灰库。分离后的细灰及从二次风幕吹回的细灰,因离心力无法克服涡流的负压而被吸入分级机的两侧涡壳,随气流进入细灰库顶的CZT-13.6D型高效旋风分离器实现灰气分离,由旋风分离器收集的细灰经锁气卸料阀

炉排炉技术

机械炉排炉 机械炉排炉是以机械式的炉排块构成炉床,靠炉排间的相对运动使垃圾不断翻动、搅拌并推向前进。正常运行时,炉温维持在850℃~950℃,垃圾进入炉内与热空气接触、升温、干燥、着火、燃烬。一般情况下,燃烧发出的热量可以维持炉温,垃圾热值偏低的情况下,需要喷入燃料油作为辅助燃料。机械炉排炉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成熟、处理规模较大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在欧美等国家得到广泛使用,单台最大处理量已经达到1200t/d。 炉排炉的优点: ?单台炉的处理量大,国内目前已有800t/d的焚烧炉在运行。 ?垃圾在炉内分布均匀,料层稳定,燃烧完全。运行时可视炉内垃圾焚烧状况调整。 ?可调节炉排转速,控制垃圾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使其燃烬。 ?由于鼓风机压头小,风机所需功率小,故动力消耗少。 ?因为垃圾在炉排上燃烧,而且不掺燃煤,所以烟气中粉尘含量低,减轻了除尘器的负担,降低了运行成本。 ?炉排炉具有进料口宽,适合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规范化程度差的特点,无需对垃圾分选和破碎;采用层燃方式,烟气净化系统进口粉尘浓 度低,降低了烟气净化系统和飞灰处理费用;一般情况下,无需添加辅 助燃料即可维持燃烧温度850℃2秒以上。 炉排炉的缺点: ?由于活动炉排和固定炉排等关键部件由耐热合金钢制造,所以设备造价较高。 ?由于燃烧速度慢,炉床的负荷小,所以炉子的体积较大,厂房面积增大。 同时炉体散热损失增加。 机械炉排炉早期在煤的燃烧中得到广泛应用,后期在垃圾的焚烧历程中发展成为技术最成熟、处理规模较大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机械炉排炉炉排一般分为干燥段、燃烧段和燃烬段等。生活垃圾直接接触在炉排上,同时靠炉排间的相对运动使垃圾不断翻动、搅拌并推向前进。正常运行时,垃圾进入炉内各分区与热空气接触并依次历经升干燥、挥发、燃烧、燃烬等各个阶段。炉膛温度维持在

最新电厂#1机组总体调试大纲

调试方案 日期 xxxx-5-8 XTS/F30(1)TG-TS-01 项目名称 xxxx 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 xxxx 电厂#1机组 总体调试大纲

发电有限公司#1机组 总体调试大纲 第一章编写依据及说明 1.1 总则 xxxx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于1999年12月,通过电力基建工程调试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于2000年初进行质量管理体系2000版标准转换工作,并于2000年07月通过中国船级社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心的审核。 新建机组的调试是全面检验主要设备及其配套系统的制造、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机组能安全、可靠、文明地投入生产,形成生产能力,发挥投资效益的关健性程序,调试工作的质量受到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环节工作质量制约。 调试单位对机组调试工作的质量负责。为保证调试工作质量,将根据国家、行业颁布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的有关规定,按照设计、设备的技术文件要求,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科学合理地组织机组的调试工作,进行认真地检查、调整、试验,使机组顺利完成分部试运、整套启动试运,通过试生产投入商业运行。 xxxx发电有限公司2×300MW工程厂址位于桃源县中东部的盘塘镇,位于创元铝厂东南部,利用创元铝厂东南部原规划预留场地布置主厂房。#1机组要求于xxxx年9月投产,#2机组要求于2008年3月投产。 1.2 编写依据 1.2.1 xxxx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与xxxx发电有限公司于2005年10月

签订的《xxxx发电有限公司2×300MW机组调试工程委托合同》。 1.2.2 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电建〔1996〕159号。 1.2.3 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建质〔1996〕40号。 1.2.4 原电力部颁发的《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建质〔1996〕111号。 1.2.5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颁发的《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4年版)》电建企协〔2004〕25号。 1.2.6 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汽轮机机组篇DL5011—96)、(火力发电厂化学篇DLJ58—81)、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颁发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自动化篇DL/T5190.5-2004)。 1.2.7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1.2.8 原水电部颁发的《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SDJJS03—88)。 1.2.9 原能源部颁发的《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92)。 1.2.10 国家电力公司颁发的《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1.2.11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颁发的《锅炉启动调试导则》DL/T852-2004

锅炉调试大纲.doc

纲锅炉机组调试大 工程名称:锅炉机组启动调试项目 规模:1×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1×50MW汽轮发电机组项目性质:基建调试 锅炉专业调试大纲 2005年7月

目录 1、前言 (2) 2、锅炉及辅助设备技术规范 (2) 3、调试技术依据 (4) 4、锅炉调试项目及工作内容说明 (5) 5、锅炉调试工作计划及人员进场计划 (8) 6、组织措施 (9) 7、锅炉调试方案清单 (11)

1、前言 新建机组的启动调试,作为整套机组的初次启动,是使机组设备从静态到动态、从分部到整套的过程;是全面检验主机及其配套系统的设备制造、设计、施工、调试和生产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机组能安全、可靠、经济、文明地投入生产,形成生产能力,发挥投资效益的关键性程序。它的基本任务是使新建机组安全顺利地完成启动试运,并通过一系列的调整试验使机组移交生产后达到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XX公司工程建设规模为:1×220t/h CFB+1×50MW机组。锅炉系XX 生产的220 t/h循环硫化床锅炉,配1台55MW高温高压汽轮机组。本工程采用机炉集中控制方式。 本调试大纲是本工程锅炉专业调试过程中总的指导性文件,它主要是明确锅炉专业调试技术依据(执行标准、验收标准、质保手册及规程、规范等)、调试项目及其相关的调试方案清单、调试程序及工作计划、组织分工等。按照《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条例》的规定,本调试大纲及其相关方案须经本工程试运指挥部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2、设备技术规范 2.1锅炉设备简述 本工程锅炉系XX生产的uG-220/9.81-MX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本锅炉为高温高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π型布置。锅炉运转层以上露天,运转层以下封闭,在运转层8m标高设置混凝土平台。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蜗壳式水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各二组空气预热器。 本锅炉在燃烧系统中,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二次风机提供。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

蒸汽蓄热器调试大纲

新疆八钢150t转炉工程汽化冷却系统 蒸汽蓄热器 调试大纲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1、概述 本系统主要设计内容为新疆八钢150吨转炉炼钢工程(炼钢标段)蓄热器站,蓄热器设置在室内,考虑共设置4台蓄热器,双层布置,一期两台蓄热器,布置在一层,二层预留两台蓄热器位置;蒸汽汽源为转炉汽化冷却产汽,经蓄热器站调节阀组和饱和蒸汽除水及过热装置调节后经炼钢区域热力管网送至全厂低压管网。蓄热器的给水及补充水来自转炉锅炉给水泵除氧水,补水压力为4.2MPa。进蓄热器的蒸汽参数: 转炉至蓄热器蒸汽管道设计压力:2.5MPa,设计温度:230℃。 蓄热器调节阀出口至低压管网蒸汽管道设计压力:1.6MPa,设计温度:230℃。 蓄热器给水管道设计压力:4.2MPa,设计温度:159℃。 蓄热器其它水管道设计压力:2.5MPa,设计温度:230℃。 严禁蓄热器在低水位状态下工作。 严禁蓄热器超温运行。 2、安装后检查(业主、设计、施工共同完成) 2.1检查设备安装 1)蓄热器活动支座、固定支座安装正确,并灌浆完成; 2)蓄热器平衡容器、液位差压变送器安装完成且正确; 3)蓄热器磁翻板液位计安装完成,且规格检查正确; 4)蓄热器上压力、温度检测表安装完成,且压力表经过校验; 5)蓄热器系统进气出汽调节阀、切断阀、止回阀、旁通阀安装位置 方向确认; 6)排污扩容器、消音器、饱和蒸汽排水过热装置安装完成且接口安 装方向正确;

7)蓄热器保温完整。 8)检查蓄热器人孔安装完好。 2.2检查汽水管道 1)支吊架完好,预拉螺栓已拆除,管道能自由膨胀。 2)保温完整,表面光洁。 3)管道外保温上上有明显的表示介质流动方向的箭头。 4)试压前与系统隔绝用的堵扳拆除。 5)管道吹扫完成。 6)放散管网及安全阀出口排水管已安装。 7)阀门具有完整的标志牌,其名称、编号、开关方向清晰正确。3、蓄热器调试步骤 3.1蓄热器补水 3.1.1补水需具备条件 1)蓄热器站管道打压吹扫结束; 2)厂区蒸汽综合管线试压、吹扫完成; 3)转炉汽化冷却系统除氧器系统调试完成,可以向蓄热器送水;4)蓄热器冲洗完成; 5)打开蓄热器站GV06-1、GV06-2、GV01-5、GV01-6、蓄热器顶部放散阀门。 3.1.2开始补水 1)确认转炉汽化冷却系统除氧器、锅炉给水泵已运行,且管网压力达到设计压力; 2)先打开厂区综合管线蓄热器给水管上放气、排水阀,然后慢慢开锅炉给水泵至蓄热器站的给水管路阀门,向管网补水; 3)待蓄热器现场液位计有液位显示,便关闭蓄热器顶部放散阀门;

机械炉排炉主要国内外焚烧厂商产品特点

机械炉排炉主要国内外焚烧厂商产品特点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机械炉排炉主要国内外焚烧厂商产品特点 由于垃圾焚烧技术较复杂、技术含量高,我国目前的大型炉排炉焚烧厂建设主要依靠引进国外先进的焚烧炉,建设投资相对较高。我国焚烧技术市场的主要国外焚烧厂商及炉型包括: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三菱一马丁逆推炉排);日本田熊株式会社(SN型炉排);日本日立造船株式会社;日本杰富意(JFE)株式会社;德国诺尔一克尔茨公司(阶梯式顺推炉排);德国斯坦米勒公司(往复顺推式炉排);法国阿尔斯通公司(CITY2000倾斜往复式炉排);比利时西格斯公司(SHA多级炉排炉);瑞士Vonroll公司(R—10540型炉排炉)。 日本三菱-马丁逆推炉排炉特点: 炉排倾斜角度为26° 燃烧空气从炉底部送入并从炉排块的缝隙中吹出,对炉排有良好的冷却作用。 由于逆向推动可相应延长垃圾在炉内的停留时间。 主要应用于深圳环卫综合处理厂、广州李坑垃圾焚烧厂一期、中山中心组团垃圾焚烧厂、杭州滨江绿能垃圾焚烧厂等; 日本田熊SN往复式炉排炉特点: 设置两个阶梯,采用足够的炉排面积,使垃圾在炉内翻滚并燃烧;

采用四个驱动单位:一个在干燥阶段,二个在燃烧阶段,再一个在燃烬阶段。因此,通过调整各独立驱动单位的速度,能控制垃圾和灰层的厚度。 主要应用于天津双港垃圾焚烧厂、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厂、张家港市垃圾焚烧厂等; 比利时西格斯SHA多级炉排炉特点: 西格斯焚烧炉排控制系统能够将输送动作(水平运动)、翻搅和通风动作(垂直运动)区分开 滑动炉排推动垃圾向前运动并决定了垃圾层厚度及停留时间 摆动炉排则起到搅动垃圾层的作用 主要应用于深圳南山垃圾焚烧厂、深圳盐田垃圾焚烧厂、深圳老虎坑垃圾焚烧厂、苏州市垃圾焚烧厂、常州金嘉垃圾焚烧厂、常熟市垃圾焚烧厂、天津贯庄垃圾焚烧厂等。 目前国内已经自主开发了机械往复式炉排炉技术,研制了150t/d和 225t/d的二段式焚烧炉成套设备并投产,如伟明集团、杭州新世纪能源环保公司。重庆三峰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引进了德国马丁公司SITY2000型系列垃圾焚烧炉,关键设备实现了国产化,600t/d的焚烧炉已应用于重庆同兴垃圾焚烧厂。在“十一五”期间,350吨以上大规模的焚烧炉的国产化技术将是我国焚烧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在国内应用国产技术的焚烧项目也已经有10余项。

10T锅炉调试方案(中英文)

KUMAI SAP 10T/H HP BOILER COMMISSIONING PLAN (KUMAI SAP 10T/H高压锅炉调试方案) 无锡亚华锅炉进出口有限公司 Wuxi Yahua Boiler Import & Export Co.,LTD.

一、编制依据References 1.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2009年版)》 Code for Fossil Power Construction Project from the Unit Commissioning to Completed Acceptance (2009 version) 1.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Regulations for the Startup and Debugging of the Thermal Power Projects 1.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Standard for Thermal Power Projects Debugging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Code of Safety Oeration in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eam Power Plant ) 1.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The specification of Er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1.6《DHL10-7.0-AII、T链条炉排蒸汽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 《DHL10-7.0-AII、T Travelling Grate Steam Boiler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Instruction 1.7《DHL10-7.0/110E--AII》锅炉总图 《DHL10-7.0/110E-AII》Boiler General Drawing 二、烘炉Boiler Drying 2.1 锅炉概况Boiler briefing DHL10-7.0-AII、T为次高压,单锅筒,自然循环锅炉,冂型布臵。装有分层加燃料斗及顺转的横梁式不漏煤炉排的燃烧设备。炉膛内四周布满水冷壁管。炉膛前后拱上布臵二次风装臵,加强炉内空气动力场,有助于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前拱下布臵阴燃风管。锅炉尾部竖井中布臵有钢管式省煤器和管式空气预热器。锅炉的出渣设备采用刮板出渣机。 DHL10-7.0-AII、T is sub- HP , single drum, natural circulation boiler , with door type layout . The boiler is equipped with a layered coal feeder and a combustion system with clockwise rotation beam type travelling grate. The inside of furnace is fully installed with water wall tubes. Secondary air devices are installed on both front and rear furnace walls to reinforce air dynamic field inside the furnace, and help combustion of biomass fuel. Smoldering air duct is installed under the front furnace wall. Steel coil economizer and tube type air pre-heater are installed inside the silo at the rear part of the boiler. Slag scraping device is used for slag discharge. 锅炉主要参数如下:Boiler main parameter is as following: 锅炉型号:Boiler type DHL10-7.0-AII,T 额定蒸发量:Rated Capacity 10t/h 额定蒸汽压力:Rated Steam Pressure 7.0MPa 额定蒸汽温度:Rated Steam Temperature 287℃ 给水温度:Feed Water temperature 105℃ 排烟温度:Exhaust Gas temperature 160℃/162℃ 预热空气温度:Pre-heated Air Temperature 129℃/128℃

220kV变电站工程调试大纲

220kV变电站工程调试大纲

签字栏批准: 审核: 编制:

目录 第一章编制目的和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人员及仪器仪表配备 (5) 第四章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 (8) 第五章质量管理 (18) 第六章进度管理 (22) 第七章施工现场管理 (24) 第八章调试工作内容 (25)

第一章编制目的和依据 一、编制目的 为了使调试施工管理人员及调试人员明确本工程的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工作范围、工程的安全健康与环境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本工程调试工作,特编制本大纲。 二、编制依据 1、相关的法律法规(见《2015年适用法律法规清单》) 2、国家标准: 2.1《电气装臵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 2.2《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 50430-2007; 2.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T 28002-2011等。 3、行业标准: 3.1《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臵检验规程》 DL/T 995-2006; 3.2《微机变压器保护装臵通用技术条件》DL/T 770—2012; 3.3《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臵技术条件》DL/T 624-2010 ; 3.4《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 5009.3-2013等. 4、企业标准及相关文件 4.1 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Q/GDW 665-2011 4.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规定汇编第三版》(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4年) 4.3《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及编制说明》 4.4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及编制释义 4.5《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 4.6 调试各专业《作业指导书》; 4.7 设计图纸; 4.8产品说明书、试验报告及厂家技术资料等。 1

锅炉调试大纲

工程名称:锅炉机组启动调试项目 规模:1×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1×50MW汽轮发电机组项目性质:基建调试 锅炉专业调试大纲 2005年7月

目录 1、前言 (2) 2、锅炉及辅助设备技术规范 (2) 3、调试技术依据 (4) 4、锅炉调试项目及工作内容说明 (5) 5、锅炉调试工作计划及人员进场计划 (8) 6、组织措施 (9) 7、锅炉调试方案清单 (11)

1、前言 新建机组的启动调试,作为整套机组的初次启动,是使机组设备从静态到动态、从分部到整套的过程;是全面检验主机及其配套系统的设备制造、设计、施工、调试和生产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机组能安全、可靠、经济、文明地投入生产,形成生产能力,发挥投资效益的关键性程序。它的基本任务是使新建机组安全顺利地完成启动试运,并通过一系列的调整试验使机组移交生产后达到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XX公司工程建设规模为:1×220t/h CFB+1×50MW机组。锅炉系XX生产的220 t/h循环硫化床锅炉,配1台55MW高温高压汽轮机组。本工程采用机炉集中控制方式。 本调试大纲是本工程锅炉专业调试过程中总的指导性文件,它主要是明确锅炉专业调试技术依据(执行标准、验收标准、质保手册及规程、规范等)、调试项目及其相关的调试方案清单、调试程序及工作计划、组织分工等。按照《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条例》的规定,本调试大纲及其相关方案须经本工程试运指挥部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2、设备技术规范 2.1锅炉设备简述 本工程锅炉系XX生产的uG-220/9.81-MX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本锅炉为高温高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π型布置。锅炉运转层以上露天,运转层以下封闭,在运转层8m标高设置混凝土平台。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蜗壳式水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各二组空气预热器。

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措施解析

工程代号0306-6152 密级一般 专业代号605 目录号08 山东胜利电厂#3机组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措施 ( A 版/0) 编制: 审核: 批准:

山东电力研究院 2003年5月27日 1、概述 山东胜利发电厂300MW机组锅炉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按引进技术生产制造的亚临界中间一次再热控制循环汽包炉,配300MW机组,锅炉型号为SG-1025/17.44-M851,平衡通风,采用BBD3854双进双出式钢球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方式。 1.1 额定工况及各设计工况主要参数见下表

1.2 燃料 由山西太原、晋中地区的贫瘦煤,山西阳泉的无烟煤和淄博矿物局的贫瘦煤,分别按60%、20%、20%的比例混合而成。当燃用校核煤种,锅炉的安全性和最大连续负荷均可得到保证。煤质资料见下表。

2、调试目的 2.1 考核锅炉的性能、参数是否达到制造厂的保证条件,鉴定机组的安装、调试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2.2 通过设备的整组试运及早发现机组在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尽快地

加以处理,保证机组能安全、经济、可靠地投入运行。 2.3 通过调试,实现满负荷连续试运,参数符合调试大纲要求。 3、编制的依据 3.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3.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3.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十一篇,调整试运 3.4《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3.5《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实施办法》 3.6 山东电力局《基本建设调试全过程管理办法》 3.7《胜利发电厂#3机组整套启动调试大纲》 3.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3.9 制造和设计部门图纸、设备安装及使用说明书等 4、调试的范围 4.1 与运行有关的锅炉侧所有设备; 4.2 锅炉侧所有的系统。 5、调试的组织与分工 5.1 整套启动调试工作在整套试运组的领导下,由调试人员、施工人员、运行人员及安全、保卫、后勤供应等人员通力合作,共同进行; 5.2 电力研究院负责启动调试方案的编制,并进行整套启动调试工作的技术指导; 5.3 电厂根据整套启动的调试方案及运行规程,负责电厂的运行操作,并根据调试大纲的要求编制各类检查卡、操作措施及反事故措施,在事故情况下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另外,应积极配合调试人员完成调整试验及有关煤、灰、渣、煤粉的化验工作。 5.4 施工单位负责整套启动调试过程中的设备与系统的消缺、维护,实施调试中的临时措施,并积极配合调试人员完成试验,配合运行人员进行运行操作。

火电厂调试大纲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一、分部试运 分部试运是机组调试工作的重要阶段,分部试运是指从高压厂用母线受电到整套启动试运前的辅助机械及系统所进行的调试工作。分部试运一般应在整套启动前完成,分部试运分为单机、单体和分系统调试两个步骤进行,一般情况下,分系统试运是在单机、单体调试后进行,但也存在着两个步骤互相衔接又互相交叉、同时进行的情况; 分部试运应在试运指挥部下设分部试运组的领导下进行,由施工单位负责(分部试运组长由主体施工单位出任的试运指挥部副总指挥兼任)、项目公司(委托管理项目为受委托的工程建设管理单位)、调试、运行、维护、设计等单位参加,某些重要辅机和特殊设备可根据合同要求制造厂人员参加,分部试运中的调试工作由调试人员完成。 二、单机、单体调试 1 单机、单体调试的说明 单机调试即单台辅机的试运,主要是辅机的电动机及其电气部分的调试,单体调试主要是针对单个附属设备,如变送器、开关、阀门、执行机构、电机、测量显示装置等。为此类单个设备在安装后能正常运行而进行的校验、调整的工作称为单体、单机调试。 2 单体、单机调试的主要工作内容 2.1 电气:发电机静态试验、主变、厂高变调试、高低压电 气开关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油浸式电流互感器调试、6kV 配电装置电气调试、干式电力变压器、交流电动机、高压电缆、直流电动机、0.4kV

配电装置、仪表、继电器调试措施; 3 单体、单机调试的工作要求 3.1 由施工单位负责完成单体试验的各项工作; 3.2 施工单位应按上述的单体、单机调试主要内容编制调试措施; 3.3 施工单位应将I/O 一次调整校对清单、一次元件调整校对记录清单、一次系统调校记录清单及上述单体、单机调试记录汇总后递交调试单位审验; 3.4 电动机单体试运时应确认转向、事故按钮、轴承振动、温升、摩擦声等正常,电动机试运时间以各轴承温升达到稳定并且定子绕组温度在限额之内开始计时,应连续运转最少4h,且温度稳定。试运合格后,由施工单位将完成辅机单体试运记录及合格签证,移交分系统试运单位; 3.5 机组单体、单机调试项目一般由施工单位的质检人员进行质量验收,但大型电机及某些重要设备应由监理工程师负责质量验收。 三、分系统调试 1 分系统调试要求 1.1 分系统调试是指按机组各个系统对其动力、电气、热控等所有设备及其系统,进行空载和带负荷的调整试运; 1.2 分系统调试的主要工作是 1)逐个检查每个系统的设备、系统、测点、联锁保护逻辑、控制方式及安装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设计是否满足实际运行要求;2)进行系统试运和动态检验,通过动态试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

燃气常压热水锅炉调试方案

燃气热水锅炉调试运行方案

项目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4) 第二章、工程概况 (4) 第三章、调试安排 (4) 1、人员安排 (4) 2、技术安排 (5) 3、时间安排 (5) 第四章、调试运行前检查及相关的准备工作 (6) 1、调试运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6) 2、调试运行启动准备 (7)

第五章、调试运行 (8) 第六章、安全注意事项及应急预案 (11) 、安全注意事项 (11) 、应急预案 (12) 第七章、竣工验收 (12)

第一章、编制依据 1、设计施工图纸, 2、施工安装合同 3、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 4、施工安装现场实际条件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机场新建燃气供暖项目。锅炉房新装2台2吨卧式内燃全自动燃气热水锅炉及2套换热机组和配套辅机设备。锅炉及配套设备按合同、设计和相关技术要求施工安装完毕后,为了保证整体的验收并顺利投入运行,特编制本调试运行方案。 第三章、调试安排 1、人员安排 为了确保锅炉调试试运行顺利进行,成立专门的试运行小组,

人员由总包、分包方设备安装技术人员,设备厂家调试工程师组成: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督检验。 安装技术人员:2人配合技术工人2人电工1人 锅炉厂家技术人员:1人 外网系统施工方人员数名 调试工作由安装单位项目技术员总负责,已厂家调试工程师为主,其他工作人员按调试工程师的安排调度配合工作。业主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专业监理现场监督。 为保证设备调试运行后的正常移交,要求业主方安排锅炉设备的运行管理及维护人员,司炉工参与调试运行。 2、技术安排 1)、制订完善的锅炉操作、运行规程及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熟悉热力系统图,燃烧控制原理图,电气原理图等。 2)、调试前组织调试人员现场技术交底,对参与调试工作人员进行任务分工,熟悉所负责调试部位的设备性能、设备正常的工作状态、正确的操作方法、出现状况的正确处理方法和应急措施。 3、时间安排 整个调试试运行安排2~3天时间。(煮炉另计2天)

调试大纲(QJ-01)..

项目名称:陕西汇能化工发电工程机组启动调试 装机容量:1×150t/h 锅炉 +1×30MW 凝汽机组 项目性质:基建调试 调试大纲 SMHN-TS-QI-01 江苏华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名 称 单 位 签 名 日 期 批准 试运指挥部 审 核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调试单位 编写 调试单位

目录 1 工程概况--------------------------------------------------------------------1-3 2 调试目的--------------------------------------------------------------------1-4 3 调试依据--------------------------------------------------------------------1-6 4 试运组织机构--------------------------------------------------------------1-7 5 分部试运阶段--------------------------------------------------------------1-9 6 安全技术措施--------------------------------------------------------------1-18 7 调试资料的移交-----------------------------------------------------------1-19

西格斯多级炉排特点

深圳能源环保―SEGHERS多级炉排的特点 ?垃圾输送与搅动/鼓风相互独立的炉排 西格斯多级焚烧炉是世界上唯一采用垃圾输送和搅动/鼓风相互独立的垃圾集中燃烧系统。滑动炉排瓦推动垃圾层在炉排上缓慢而连续不断地向前运动,其运动决定了垃圾层的厚度、停留时间、焚烧炉的处理能力和焚烧质量。 搅动炉排瓦将垃圾搅松并向垃圾鼓气,这种运动状态有利于对垃圾进行干燥、点燃和促进燃烧,从而使垃圾达到完全燃烧。 这种垂直运动(搅动/鼓风)与水平运动(垃圾输送)相互独立的独特原理使该系统很容易根据垃圾成份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对垃圾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多级炉排局部运动图 垃圾输送:水平滑动炉排瓦搅动/鼓风:翻动炉排瓦 ?具有多级燃烧区 干燥、脱去挥发份、热解气化、燃烧、燃尽及冷却的一系列过程都发生在深圳能源环保―SEGHERS多级炉排上,为了实现各个过程的完美控制,整个炉子由长度不同的多个单元组成,并形成功能各不相同的三个区:干燥区--燃烧区--燃烬及冷却区。

?具有完美燃烧控制 重要的燃烧控制参数如垃圾给料量、搅动/鼓风、一次风供给等,在炉排每个区域都独立地得到控制,这就保证了垃圾充分燃烬,具有连续的高产汽率和垃圾处理能力及最低的废气排放量。 ?具有很强适应性 深圳能源环保―SEGHERS多级炉排能处理低热值和高热值垃圾,并适合于处理不同种类的垃圾,包括市政垃圾、工业垃圾、污泥、生物垃圾等。另外,深圳能源环保―SEGHERS多级炉排一个重要的优点是不需要对垃圾进行预处理。 ?安装时间很短 按照标准摸块化设计制造的深圳能源环保―SEGHERS炉排,在工厂已得到很好的装配,所以现场安装所需的时间很短。而且,SEGHERS的经验显示已经建成的工厂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改造更新。 ?垃圾处理量范围很广 深圳能源环保―SEGHERS多级炉排是按照标准摸块化设计制造的,单台炉每小时处理1.5―25吨垃圾(36―600吨/天)。无论是处理量大的还是小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都一样能保证垃圾完全燃烬,并具有高的能源回收效率。 ? ? ? ? ?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 ?

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调试大纲(通用)

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调试大纲 一调试概述 1.调试概念及内容 火电厂电气调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当电气设备的安装工作结束以后,按照国家有关的规范和规程、制造厂家技术要求,逐项进行各个设备调整试验,以检验安装质量及设备质量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并得出是否适宜投入正常运行的结论。 电气调试的主要内容是:对电厂全部电气设备,包括一次和二次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及安装结束后的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和带负荷下的调整试验;调整设备使其在正常工况下和过度工况下都能正常工作;核对继电保护整定值;审核校对图纸;编写厂用电受电方案、复杂设备及装置的调试方案、重要设备的试验方案及系统启动方案;参加分部实验的技术指导;负责整套启动过程中的电气调试工作和过关运行的技术指导。 为使调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调试人员事前应研究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的出厂试验报告和相关技术资料,了解现场设备的布置情况,熟悉有关的电气系统接线等。除此以外,还要根据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制定设备的调试方案,即调试项目和调试计划。其中调试项目包括:不同设备的不同的试验项目和规范要求,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列出具体的试验方法、关键的试验步骤、详细的试验接线以及有关的安全措施等。调试计划则包括:全厂调试工作的整体工作量,具体时间安排,人员安排,所需实验设备、工机具以及相关的辅助材料等。全厂电气设备的单体调整和试验;配合机械设备的分部试运行;还有全厂总的系统调试是火电厂整体启动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环节。在每个环节当中,电气调试则总是调试启动的先锋,没有全厂厂用电的安全运行,全厂的分部试运行就无从谈起,更没有可靠的系统调试运行。因此,火电厂厂用电调试组织的好坏与否,将是直接影响全厂系统调试的关键。 2.调试工作的组织形式 1)按专业分 仪表调校组(负责现场安装的仪表的校验和调整,试验用0.5级仪表的校验和调整)。 高压试验组(负责电气设备的绝缘试验和特性试验等工作) 继电保护组(负责继电保护的校验和整定工作) 二次调试组(负责校对图纸、查对接线、回路通电试验及操作试验等工作) 2)按系统分 厂用电机组;变压器组;发电机组等。 每个组的工作任务均包括:仪表、高压、继电保护、二次调试等的调试工作。 但是以上两种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根据调试人员的水平、工期的长短等而有所改变,目的是更好地完成全厂的电气调试任务。对于调试人员的培训,可按"多能一专"的原则进行。 3)调试工作的安全工作 电气调试工作大多是带电工作,因此要特别注意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具体的要求如下: ①电气调试人员要定期学习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②②学习急救触电人员的方法。 ③③认真执行试验方案,并学习反事故措施。

锅炉调试方案

锅炉调试方案

锅炉调试方案 一、编制依据References 1.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2《SZL30-1.6-AII链条炉排蒸汽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 1.3《SZL30-1.6-AII》锅炉总图 二、烘炉 2.1 锅炉概况 SZL30-1.6-AII为低压双汽包,自然循环辐射式水管锅炉,配置有加煤斗链条炉排燃烧装置,炉排传动机构采用由电磁调速异步电机控制的摆线针轮减速。燃烧室内四周布置水冷壁,在为数不多的凝渣管后装有铸铁省煤器。 锅炉主要参数如下: 锅炉型号:SZL30-1.6-AII 额定蒸发量:30t/h 额定蒸汽压力: 1.6MPa 额定蒸汽温度:204℃ 给水温度:104℃ 排烟温度:160℃ 2.2 烘炉目的 锅炉炉墙砌筑完工后,炉墙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在锅炉投入运行前,要将水分烘干,使其性能稳定,防止以后锅炉长期运行过程中炉墙产生裂纹和变形脱落。 2.3 烘炉范围及方法 2.3.1 烘炉主要包括如下范围: 炉膛两侧墙、前后炉拱及炉内耐火混凝土;炉膛出口处耐火混凝土; 2.3.2 烘炉方法 第一步:低温阶段采用木材在有耐火混凝土的部位进行烘烤; 第二步:结合锅炉点火,在燃旺木材基础上适当加煤,间断启停风机,进行烟气烘炉; 第三步;结合煮炉及吹管进行高温阶段的烘炉。 2.4 烘炉前应具备的条件 2.4.1 锅炉本体炉墙砌筑工作已完成,耐火浇注料已超过72小时养护期。 2.4.2 锅炉本体设备安装完毕,水压试验完成。 2.4.3 各疏水、排气管路已连接完成。 2.4.4 风烟系统中的温度及压力测点均安装校验完毕,烟风挡板可以操作并检查验收完,风机试运结束。 2.4.5 汽水系统热控仪表均安装校验完毕,汽水系统阀门检查验收完毕,主汽管道已安装到主汽门后。所有给水泵试运结束,可以随时启动为锅炉上水。 2.4.6锅炉给水管道、省煤器、上下汽包等部位冲洗结束。

各类垃圾焚烧机械炉排炉特点分析

各类垃圾焚烧机械炉排炉特点分析报告 目录 1)三菱-马丁型炉排炉 (2) 2)西格斯(SEGHERS)炉排炉 (3) 3)SITY2000炉排 (4) 4)意大利英波基洛公司炉排炉 (5) 5)日本田雄Takuma炉排炉 (5) 6)日本日立炉排炉 (7) 7)JFE超级往复移动炉排炉 (8) 8)荏原高速燃烧式(HPCC)炉排炉 (8) 9)瑞士VON-ROLL焚烧炉 (9) 10)丹麦VOLUND焚烧炉 (9) 11)中国二段式炉排炉 (10)

机械炉排炉早期在煤的燃烧中得到广泛应用,现在在垃圾的焚烧历程中发展成为技术最成熟、处理规模较大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机械炉排炉的关键设备是焚烧炉排,各种炉排炉的最大区别也在于炉排的结构型式和运动方式,国内几种应用较广的型式有:逆推式炉排炉、顺推式炉排炉及往复翻动式炉排炉等。著名的日本三菱、比利时西格斯(SEGHERS)、法国ALSTOM(SITY2000焚烧技术已被德国马丁公司收购)、德国DBA、日本田熊、丹麦VOLUND、瑞士VON-ROLL等均开发、制造出适应中国高水分、低热值垃圾的大型炉排炉。几种主要的机械炉排炉简述如下: 1)三菱-马丁型炉排炉 MARTIN焚烧炉是德国(MARTIN)公司的焚烧技术,该技术已有几十年使用经验,在世界各地应用很广,世界上许多公司对这一技术加以发展。我国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电厂,广州李坑垃圾电厂已使用三菱-马丁炉排炉。 三菱—马丁炉排炉是逆推式炉排炉。炉排的炉排片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炉排,另一种是活动炉排,这两种炉排按一定的斜度依次排列,这样,当炉排片上的垃圾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的同时,垃圾料层下部受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倾斜推力,使得一部分垃圾沿炉排表面相反方向移动,产生了向上运动,由此完成垃圾层的充分搅拌。这种逆推式运动,具有许多传统顺推装置所不具备的特点:a)灼热的物料沿炉排表面向上滑动,使新加入的垃圾与灼热层混合在一起,因此干燥和着火可很快完成。 b)逆推倾斜炉排,没有阶段落差,炉排片前面设有角锥,对垃圾翻动、搅拌效果好;在燃烧过程中,整个垃圾层被均匀搅拌,以达到完全燃烧。在后燃烧阶段,残留可燃物通过同样的逆推方式送回燃烧区,继续燃烧,使燃烧更充分。 c)从干燥到燃烧过程均在逆推炉排上进行,所以炉排的效率非常高,即燃烧负荷为350~400kg/m2.h。采用高阻、高速燃烧炉排,可提高热负荷,供风比较均匀,受料层厚度影响小。炉排片型式较多,对垃圾搅拌有搅拌作用,不同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