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石油CCUS项目进展与展望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与现状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与现状 1.石油起源与世界石油工业诞生 石油多生成于浅海的沉积岩中,见于内陆湖盆之沉积层甚少。其起源是由于海中含有大量微细浮游生物及海藻等类有机物,死亡之后埋藏在水底的厚层沉积物中,逐渐受到埋藏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使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机质分解转变而成。 人类在数千年前就已经知道石油,3000多年前的我国古书《易经》就记载了有关石油和天然气的情况,其中有“泽中有火”之说。到后汉时期,我国已开始使用石油。据后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记载,在今陕西北部延安、延长一带发现有石油,当地人民把它用作燃料和润滑剂。宋朝时期,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石油”这一名称。也就在这一时期,我国已开始对石油进行加工使用。我国最早的石油加工厂一一“猛火油作” 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它已能炼制出称之为“猛火油”的石油产品。这期间我国已能用沥青作为控制火药燃烧速度的原料,并能用石油制作炭黑。明代,我国已能从石油中提炼灯油,在四川等地还发现了凝析油井进行有组织的开采和利用。 PETROLEUM & NATURAL GAS FORMATION 11世纪末,我国已在陕北的延安、延川和宜君等地钻了第一 批采油井,它比1859年美国正式大规模开采石油要早700多年。虽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发现并使用石油,但是就世界范围来说,这些发现和使用只不过是人们一时一地的偶然所得,即使已进行了有组织Tiny we 护宙nd died and buried on the oceAn floor Ov^r itm^ they covered by layers of sand jtnd 审毗 禺縣莎耶 Plant & Animal Remains Over mill I ions of yriirs B the rrmrnin% were buried deeper and dee*p?r F The enormotn ^nd pre^ture turned them into oil and Today, we drill down through layer% o-f znd# 口九.ind rock the rock fc-FmaKioni that can旧爪eil gaf depotiu.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榆林煤化公司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榆林煤化公司 公司简介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横工业园区,占地136公顷,现有职工721人。公司所属100万吨/年醋酸及系列产品项目是陕西省重点项目,也是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煤化工项目,概算投资153亿元,分两期建设。 【一期工程】建设年产20万吨甲醇、20万吨醋酸及配套项目,概算投资31亿元,预计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5亿元、利润3.8亿元、税金1.8亿元。主要选用美国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和甲醇低压羰基合成法醋酸工艺技术,项目于2007年6月开工建设,计划在2010年10月投运生产。 【二期工程】建设年产150万吨甲醇、40万吨醋酸、30万吨醋酸乙烯、20万吨醋酐、10万吨醋酸纤维等装置,概算投资122亿元。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0亿元、利润20亿元、税金8亿元。 【总体目标】项目两期工程建成后,通过改进催化剂和调整部分工艺,醋酸装置产能可提高到100万吨/年,为煤化工产业纵深延展,把延长石油集团建设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型石油煤化工企业,为区域经济跨越发展,把陕西建设成西部强省起着深远的意义。 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榆天化,是陕西省第一个天然气化工企业,是榆林市属最大工业企业,是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龙头和骨干企业,是榆林市品牌企业和利税大户,是国内甲醇生产知名企业。 一、公司概况 公司前身是榆林天然气化工厂,始建于1992年,1996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公司拥有三套天然气生产甲醇装置,总产能达43万吨,位居全国前列。在建一套15万吨/年醋酸装置。企业总资产14.4亿元。现有职工1401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35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73人。 2006年,公司生产精甲醇36.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7亿元,上缴税金1.1亿元。2007年上半年,公司生产精甲醇17.7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51亿元,上缴税金4527.53万元。

企业文化讨论总结

川口采油厂团委 对公司开展“党建引领文化、文化提升管理”认识和建议为落实油田公司《延长油田关于“党建引领文化、文化提升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大讨论》的精神,推进我厂企业文化建设,在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川口采油厂团委组织了基层团支部负责人和团干部,组成学习小组,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小组每位成员就“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两个主要理念谈了认识,专题进行学习体会宣讲交流,其他成员参与讨论,会上气氛非常热烈,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去领悟、解读油田百年辉煌发展沉积下来的企业文化精髓,并对延长油田发展到历史性转折点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通过讨论,与会团员对延长油田企业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照企业文化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剖析自身与企业目前存在的不足,谈及企业如何努力发展的方向,取得了超出预想的效果。下面是川口采油厂团委就“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两个理念发言讨论情况的介绍。 一、对“呵护油井”理念的理解: 川口采油厂属于石油资源开采型企业,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油井又是使用企业赖以发展、生存的基础和根本,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呵护油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企业的经营运行离不开油井,职工的生活福利

离不开油井,延安乃至陕西社会发展离不开延长石油的油井。2012年延长石油集团销售收入跨上1600亿元历史新高点,达到16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2%;实现利税费626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上缴税费456亿元;增长速度、财政贡献连续七年保持全省第一,位居全国地方企业前列,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首个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集团公司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作为核心板块的油田公司70000多口油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延长石油开发的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定为典型的特(超)低渗、低品位边际油田,有的油井已经开采了长达100多年,开采难度堪称世界之最。我们延长石油通过加大勘探开发等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本区域的勘探开发技术体系,通过加大油田注水、推广应用水平井、新型压裂和驱油技术,去年,在新井数量比上年明显减少的情况下,生产原油1254.8万吨,实现连续六年千万吨以上的稳产增产。数字和业绩看上去固然辉煌,但作为石油人特别是多年吃石油饭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油井产量的递减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增加采收率,让每口油井都能发挥出它最大的能效,才能为我们企业和社会做出贡献。归根结底,油井是我们的“父母”,油井是我们的饭碗,油井是我们的命根,油井是延安这个依靠石

浅谈石油安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石油安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脉”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石油资源的供给已逐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这促使国内的生产和生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但由于世界石油价格和进口渠道的不稳定,石油资源就有可能成为制裁中国政治、经济的武器,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石油安全的制约。为防患于未然,我们必须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风险防范措施,实现中国经济的长久、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石油安全油价上涨经济增长风险防范 Keywords: petroleum safety oil price hike economic growth risk prevention 能源作为国家的重要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更是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强大支柱,而石油作为一种稀缺的生产资料和战略资源,在世界能源格局中更是占有主导地位,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国石油安全状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一书中认为:“所谓石油安全就是保障数量和价格上能满足社会持续发展需求的石油供应。所谓石油不安全主要体现在石油供给暂时突然中断或短缺,价格暴涨对一个公家经济的损害。其损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石油波动的幅度以及应变能力。应变能力包括战略储备、备用能源、替代能源、预警机制等。”[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石油发展呈现三个特点:首先,进入90年代以来,石油供给出现净进口局面。中国在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更是与年俱增,近年,石油需求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50%以上,已远远超过20%~30%的国际公认安全警戒线;其次,当前国内石油供给生产能力不容乐观,供给缺口将不断增大。国内外主要机构预测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消费量增长将大大超过石油产量的增长,石油供需日益突出,2020年将达到1.9~2.0亿吨。再次,未来国内原油产量还将下降,预计2020年前,中国仍处于石油探明储量增长较快的时期,到2020年探明储量约为5~5.5亿吨,到2050年,年探明储量下降到2.4~2.6亿吨。[2]这就意味着未来中国石油将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石油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二、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世界石油工业预测分析报告文案

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预测分析报告 总体来说,20世纪是廉价的石油时代,低廉而又充足的石油支撑了人类工业的大发展,使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廉价的石油在20世纪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几次石油危机使世界为之震撼。20世纪世界石油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高潮也有低谷,留给我们更多的是迷茫,因为我们到现在为止也不清楚地球到底蕴藏多少油气资源,只是凭借我们现有的手段来发现我们能发现的油气资源,尽量提高采收率,产出更多的油气来。石油工业发展到今天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21世纪的世界石油工业充满了希望,但随着人类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及油气资源的不断减少,决定了油气资源——这种不可再生能源——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 有人预测21世纪石油时代即将终结,因为人类已经通过各种手段从地

下开采了一个多世纪的石油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油气的产出急剧加大,油气消费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油气需求还在以比较快的速度增加着,以这种趋势持续发展下去,人类将会在21世纪用完地下的油气资源,石油时代将要在21世纪终结。而21世纪油气对人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得依靠油气资源来维持发展。这里我们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和认识,对21世纪的世界石油工业做一些初步展望。 一、有限的油气资源将成为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最大制约 虽然我们现在不能确定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油气资源,但是我们确信,油气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在不久的将来某一段时间将出现枯竭,产量将逐渐下降,新发现储量将难以弥补产量的下降,但是人类对油气资源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并不会因此而减少,所以能否继续找到更多的油气资源,能否把地下以前没有采出的油气资源充分利用,能否改进各种技术充分利用各种油气资源,将成为21世纪世界石油上业的最大特点。同时,有限的油气资源将影响和制约着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这是我们对油气资源远景趋势的一个初步判断。 (一)短期油气资源展望 从总体上来看,世界油气资源丰富,在将来几十年仍然能维持人类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但是油气资源分布明显呈不均状态,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现实。人们对世界油气资源数量的评价呈上升趋势,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是不断增长的。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修改)

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分析报告 (杨婧刘璐胡馨月娄姚荣) 第一节、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行业现状 (一)行业概况 1、国际石化产业运行情况 近年来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特点:一是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倒挂日渐频繁;二是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价差缩小;三是石油的金融属性更加明显,投机商继续青睐石油期货市场;四是石油需求大幅下降,但降幅逐季收窄;五是欧佩克减产履约率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剩余产能大幅增加;六是石油库存居高不下。 通过对市场、贸易、油价、运输和劳动成本等方面的分析,鉴于欧美严格的环保要求,以及市场的成熟度,欧美等地区对基础化学品和大宗石化产品的需求已趋于饱和,这就迫使西方发达国家紧缩本国石化生产,全球化工行业发展的重心逐步向原料产地(中东)和产品市场(亚洲)转移。中东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将是全球炼油和石化产能增长最快的地区,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石化市场。同时,世界石化工业发展趋向大型化、基地化和炼化一体化,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2009 年,排在前10位国家的炼油能力占世界总炼油能力的比例有所提高,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韩国4国,占世界10 大炼油国总能力的比例已上升到39.9%(见表1),炼油能力占全球的比例也上升到23.1%。

表1 各国炼油能力表 2、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状况 (1)炼油工业逆势上扬。2009 年,中国新增原油一次加工能力4 500万t,全国炼油能力增至4.83 亿t/a,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截至2009 年年底,全国千万吨级炼油厂已达到17家,全年全国原油加工量约为3.75 亿t,比上年增长7.9%。 (2)产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2009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46 万家,实现总产值6.63万亿元,同比增长0.3%,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2.13%,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实现销售产值6.35万亿元,增长0.15%。20 多种大宗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的消费量保持世界领先地位。2009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数据见下表2: 表2 石油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数据表 (3)市场需求持续回升。2009年,国内主要石化产品表观消费量持续回升,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为3.88亿t,同比增长6.2%;乙烯表观消费量达1 165.6 万t,同比增长10.1%;硫酸表观消费量增长21.4%,烧碱增长13.4%,纯碱增长8.9%,甲醇增长35.9%,合成树脂

延长石油的一体化战略

延长石油集团的油气煤盐一体化发展战略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拥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百年老字号石油企业。延长石油始创于1905年,1907年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曾为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44年毛泽东同志题词“埋头苦干”予以鼓励。改革开放后,经过1998年和2005年两次重组,延长石油成为一个上下游一体化、采炼销相配套的大型石油集团。“十一五”以来,延长石油集团一年一个大台阶、三年销售收入翻一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举成为我国西部规模最大的省属企业和全国财政贡献最大的地方企业。2011年与2006年相比,延长石油集团销售收入由403亿元增长到1236亿元、年均增长25%,实现税费由144亿元增长到424亿元、年均增长24%。6年累计上缴财政1556亿元,为陕北革命老区和陕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重组后的延长石油集团,作为一个地方性能源企业,发展面临着油气后备资源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高端精细化产品较少、产业链条较短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提出并大力实施“油气并重、油化并举、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产业战略,积极探索多种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路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我们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单一的石油资源向油气煤盐多种资源转变 拥有足够的矿产资源是资源型企业的生命线。与国家三大石油公司相比,延长石油集团所拥有的石油资源面积非常有限,仅登记油气资源面积8.67万km2(其中:陕北地区1.07万km2,陕西省外7.6万km2),而且主力勘探开发区属于特低渗透油田,地质条件差、开发难度大。特别是延长石油所处地区大部分已开采多年,勘探程度高,探明储量和面积几乎全部动用,油田储采比低于国际警戒线。资源接替严重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但是,集团所处的鄂尔多斯盆地除石油之外还有丰富的天然气、煤、盐等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为此,集团领导班子在深入分析企业内外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并积极推进由单一石油资源向油气煤盐多种资源拓展,为延长石油集团“调结构、转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实现了千万吨级油田稳中有增。按照“省内省外并重、国内国外齐抓”的勘探思路,全方位多渠道拓展资源。陕西省内,坚持横向扩大面积、纵向查找新油层,“十一五”新增石油地质储量5.19亿吨,新增含油面积931.44km2,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01亿吨。陕西省外,在二连、海拉尔、松辽,以及羌塘、南襄、洞庭盆地等15个地区实施勘探,内蒙地区已形成10万吨原油产能。国外勘探,在马达加斯加、泰国、中非、吉尔吉斯斯坦获得勘探开发区块面积64420km2,已完成部分探井钻探、二维地震采集及分析研究工作,预计今年突破海外油气产量关。如今的延长石油,已从陕北一隅大步走向全国、走向国际。针对开采多年的“特低渗”、“超低渗”、“低品位”油田,我们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实践,创造了低品位资源开发的“延长模式”。一是由大规模上产向稳产增产转变。从油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保持千万吨级油田适度稳产增产,“十一五”以来原油产量年均增长6.67%,2011年达到1232万吨,位居我国第五大油田。二是由依靠新井求产量向新井增产与旧井挖潜相结合转变。以“少

关于石油工程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于石油工程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 当前,传统的采油技术已经没有办法满足新的石油需求,必须不断的对采油工艺进行创新以及完善。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石油的要求。除此之外,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程度的破坏,因此科研人员更好的针对环境污染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更好的让石油开采工作与环境保护工作合理共生。笔者在这篇文章就石油开采的新工艺,我们国家石油开采的历史以及石油开采的种类,和石油开采的工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希望笔者的这篇文章可以推动相关从业人员更进一步的推动石油工程开采技术的完善。 标签:采油技术;工艺;产量;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采油技术已然满足不了石油开采的需求,更不能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它所带来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警醒着人们不断探索研究出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原油开采技术。因此科研人员和石油工作者需要发挥创新精神,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成功经验的同时,不断完善我国的采油技术,探索研究适合我国石油工程采油工作的新技术,使我国石油工业创造出新的辉煌。 1采油技术的分类 近年来,国内外的采油新技术发展很迅速,有物理的、生物的、化学的以及各种综合的方法等,但其本质都是在努力提高原油采收率。从技术的应用时间顺序和技术原理上来看,可分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顾名思义一次采油,就是依靠油藏天然能量进行油田开采的一种方法,常见的一次采油方法有溶解气驱、弹性水驱和气顶驱等;经过一次采油之后,地层压力明显变小,需要为油井注水以平衡地下能量的减弱,这被称为二次采油。通过二次采油之后,采取注水,并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改变流体的性质、相态等,扩大注水的波及范围以便提高驱油效率,从而再一次提高采收率。三次采油主要是依靠化学方法,辅助开采最艰难的层面油藏,一般包括碱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聚合物复合驱等。与二次采油相比,三次采油的特点是高投入、高技术和高效益,在二次采油水驱的基础上向油层注入排驱剂来采油,不同的排驱剂有不同的排驱机理。三次采油增油的效果非常好,近年来已经被国内外广泛重视和研究。 2.我国采油技术的现状 2.1完井工程技术 所谓完井就是指勘探井和开发井的钻井最后阶段,都称为完井。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对于直井、定向斜井、丛式井、水平井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掌握了多种完井方法,比如裸眼井补管完井、下套管射孔完井、套管内外绕丝筛管、砾石充填等完井方法。根据油田所处地理位置及油藏情况确定应用不同种类的完井方法。比如华北迷雾山油藏,由于地质条件为碳酸盐岩裂缝,油田采用了

从20世纪的发展看世界石油工业的趋势和动向

从20世纪的发展看世界石油工业的趋势和动向 从20世纪的发展看世界石油工业的趋势和动向 (1) 一、石油的影响和地位 (2) 二、石油、天然气生产 (3) 三、美、苏(俄)两大产油国 (3) 四、中东 (4) 五、石油输出国组织 (5)

[摘要]从20世纪石油工业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1)石油需求大幅度上升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还将逐步缓慢增长。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石油的比重正在下降。(2)1980年以来,世界石油生产进入了在波动中缓慢增长的阶段,预计今后10-20年内仍将是同样的趋势,而10年后世界天然气的产量可能会超过石油。(3)美国作为世界石油工业的发源地,由于储量接替不上,原油产量逐步下降的趋势难以逆转。俄罗斯石油资源丰富,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和石油工业吸引外资力度的加大,石油生产的潜力还相当大。(4)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仍在稳定增长,2000年为932亿吨,占世界的66.5%,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该地区将是世界的石油资源重心。(5)经历了40年风雨的欧佩克已重新认识到维护内部团结和加强外部合作的重要性,它将积极寻求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新的对话渠道,推动市场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经评论·北京) 一、石油的影响和地位 在进入20世纪的时候,石油的主要用途是照明,主要产品是煤油。当时,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正在取代石油。20世纪头10年代,福特的变革使小汽车进入千家万户,也使石油从“煤油时代”进入“汽油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汽车挽救了巴黎;率先实现军舰以油代煤的大英帝国海军战胜了德国,初步显示了石油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一战以后,汽车、拖拉机和飞机工业的崛起,产生了对石油的巨大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双方动用了大量汽车、装甲车、坦克、舰艇和飞机,石油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战后,来自中东的大量廉价石油促进了西欧、日本等国能源结构的变化。1967年,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的比重超过煤炭而居首位。60-70年代,石油的地位达到了顶峰。石油不仅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燃料和动力,而且由于石油化工的蓬勃兴起,也成为主要的化工原料。石油进入到人类生活的几乎一切领域。全球年石油消费量1953年为6.49亿吨,1973年跃到28.2亿吨,增长了3.34倍。1973年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出口国动用“石油武器”,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日本和西欧造成严重的经济和政治的振荡,更显示了石油影响之巨大。 作为转折点,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推动了各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大调整。在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用油工业的比重从1977年的22%降到1997年的17%;石油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81年的8%降到1998年的3%。海湾战争显示出高科技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第一要素。从整个世界来看,石油需求大幅度上升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还将逐步缓慢增长。石油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步下降,1983年为23.3%,1987年已下降到6.1%。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石油的比重也正在下降,1970年为48.7%,1980年48.6%,1990年下降到38.6%,1999年为40.57%。天然气的比重正在上升,1950年为9.7%,1970年18.6%,1999年已上升到24.2%。 尽管如此,石油仍然是世界第一能源,仍然在人类经济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来石油的主要用途将从燃料转为化工原料,它的“孪生兄弟”天然气将取代石油成为第一能源。对石油的最大挑战将是新能源(特别是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和广泛应用,但这可能还需要10-20年。 与石油相应,石油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经历了大变化。20世纪的前80年,石油公司的地位节节上升。1980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前3名是石油公司,在前10名中石油公司占8家,在前50名中占20名;美国500强中,第1、2名是石油公司,前10名中石油公司占4家,前50家里石油公司占15家。但是,80年代以后,石油公司的地位逐步下降,1999年在世界500强的前10名中,石油公司只有1家,前50名中只有4家;

石油行业产业链

石油行业产业链 一、行业市场现状 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这种趋势仍将延续,经济发展必将推动能源需求增长。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2014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消费量的23%和全球净增长的61%。中国的能源结构持续改进,煤炭占比创历史新低。中国石油净进口增长8.4%至700万桶/日,创历史最高水平,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1995-2013年中国原油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变化趋势单位:万吨 2010-2014年我国原有产量及石油消费量单位:亿吨

2005年-2013年我国原油出口、进口及对外依存度情况单位:万吨 油气对外依存度提高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决定了我国必须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以提高油气资源的自给率。同时国内油气开采已逐步进入难动用油藏阶段,对技术要求更高,单位产量的资本支出也将随之提高。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石油勘探与生产资本性支出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2014年,中石油、中石化勘探与生产资本性支出分别达到2,214.79亿元和801.96亿元。 近年中石油石油勘探与生产资本性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近年中石化石油勘探与生产资本性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带动了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的发展,一般而言,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在勘探开发投资中的占比达到50%以上,根据中石油、中石化2013年勘探与生产支出数据推算,其市场规模在1,650亿元以上。 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结构 衡量钻井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的指标还包括钻井数量、钻井进尺。由于中石油集团、中石化集团占据国内钻井工程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从其历年钻

陕西延长石油矿业有限公司资料

企业简介 陕西延长石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矿业公司”)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走资源深度转化、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调整产业结构,按照“油化并举、油气煤盐综合发展”新模式而设立的板块公司,组建于2009年11月23日,注册资金17.7778亿元。 矿业公司在集团公司的授权和总体战略规划指导下,主要负责矿业板块的发展规划、资源勘探、项目投资、资产运营、安全生产、人力资源等管理,对公司所属全资、控股子公司及参股公司行使出资人职责,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公司主要从事煤炭、萤石、盐、硅铁矿等资源的勘探、项目建设及生产经营,兰炭的开发及综合利用,能源化工及煤层气开发利用,矿区铁路、公路设施投资建设,矿业专用设备制造与修配,物资采供,矿业辅助及技术服务。 矿业公司现有全资子公司一个——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氟硅化工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九个——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横山魏墙煤业有限公司(持股51%)、陕西延长石油安源化工有限公司(持股55%)、陕西延长石油精原煤化工有限公司(持股40%)、陕西延长石油榆阳三江煤化工有限公司(持股40%)、陕西延长石油鑫庆金属镁业有限公司(持股40%)、陕西延长石油漠源镁业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0%)、陕西延长石油隆星化工有限公司(持股40%)、陕西延长石油鑫磊鸿盛煤化工有限公司(持股40%)、陕西延长石油四海煤化工有限公司(持股40%);参股公司一个,即与神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参股49%组建的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西湾露天煤矿项目建设。 矿业公司机关设综合办公室、发展规划部、工程管理部、安全环保部、财务资产部、人力资源部6个职能管理部门,1个党群工作部门。一个内设派出机构——煤化工管理公司,监管协调收购重组的7家兰炭生产企业。公司现有员工1699人,其中正式员工269人,员工中具有中高级职称80人。 目前,矿业公司正在进行300万吨/年魏墙煤矿、100万吨/年煤焦油综合利用、商洛氟硅化工产业园区一期项目建设,收购重组的8家兰炭企业生产经营已步入正轨。 矿业公司作为延长石油集团的矿产资源专业化板块公司,承载着延长石油集团乃至我省矿产资源开发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在延长石油集团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化现代能源化

延长石油集团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延长石油集团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企业使命汇聚能源延长价值 企业愿景成为令人尊敬的创新型国际能源化工公司 核心价值观求实诚信奉献责任 企业精神埋头苦干开拓创新 企业哲学智圆行方天地人和 企业传播语 延长石油能源新事业的创造者 延长石油源远流长 延长石油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的开拓者 延长石油三秦脊梁 延长石油我们共同的家园

延长石油集团员工誓词 我(们)是延长石油人,肩负着“汇聚能源、延长价值”的崇高使命,遵循“求实、诚信、奉献、责任”的价值观,发扬“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服从大局、遵章守纪、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为把延长石油建设“成为令人尊敬的创新型国际能源化工公司”而努力奋斗! 员工职业道德规范 爱国爱企敬业守法守纪遵章尚德明礼诚信勤勉好学自强 埋头苦干尽责开拓创新担当同心发展企业快乐奉献延长 领导行为准则 政治坚定勇于承担注重方略科学决断 团结协作共谋发展清正廉明率先垂范 管理人员行为准则 身先士卒勇于实践恪尽职守真抓实干 善于协同管理规范讲求效率执行果敢 员工行为准则 积极进取勇于争先精益求精勤学苦练遵章守纪安全生产爱企如家团结奉献

延长石油集团文化宣言 我们是延长石油集团,传承着百年石油经典;我们是能源化工兵团,奋战在产业变革前沿。 延长石油,亘古有言。汉书记载,洧水可燃;石油名起,梦溪笔谈。陆上一井,石油摇篮;烽火年代,提供能源;建设时期,共度时艰;改革开放,滚动发展;新的世纪,跨越向前。 我们感念盘古开天,用手肩搬土开钻;我们传承轩辕之志,挺脊梁笑迎苦难。我们有周秦汉唐的光彩,胸怀民族复兴的心愿;我们蒙黄天厚土的恩赐,担纲能源事业的重担。 我们的精神,薪火相传,埋头苦干是领袖赠言,开拓创新是时代呼唤。我们的事业,代代绵延,科学技术是发展关键,人才方略是致胜法典。 今日世界,资源为先,坐拥珍宝,责重如山;祖国情重,人民爱宽,延长儿女,志在云端。我们的视野,是全球浪潮中的最前瞻;我们的目标,是跨国战略中的最前端。 延长石油,我们的家园,命运与共,休戚相关。每一个单元,都影响全面,每一个岗位,都彼此相连;相互协同,是上上之选,相互支援,是成功所盼。 我们有坚强的意志,能战胜一切困难;我们有无穷的智慧,正书写最美的诗篇!

石油安全对经济的影响

石油安全对经济的影响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石油安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摘要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脉”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石油资源的供给已逐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这促使国内的生产和生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但由于世界石油价格和进口渠道的不稳定,石油资源就有可能成为制裁中国政治、经济的武器,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石油安全的制约。为防患于未然,我们必须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风险防范措施,实现中国经济的长久、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石油安全油价上涨经济增长风险防范 能源作为国家的重要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更是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强大支柱,而石油作为一种稀缺的生产资料和战略资源,在世界能源格局中更是占有主导地位,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国石油安全状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一书中认为:“所谓石油安全就是保障数量和价格上能满足社会持续发展需求的石油

供应。所谓石油不安全主要体现在石油供给暂时突然中断或短缺,价格暴涨对一个公家经济的损害。其损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石油波动的幅度以及应变能力。应变能力包括战略储备、备用能源、替代能源、预警机制等。”[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石油发展呈现三个特点:首先,进入90年代以来,石油供给出现净进口局面。中国在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更是与年俱增,近年,石油需求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50%以上,已远远超过20%~30%的国际公认安全警戒线;其次,当前国内石油供给生产能力不容乐观,供给缺口将不断增大。国内外主要机构预测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消费量增长将大大超过石油产量的增长,石油供需日益突出,2020年将达到1.9~2.0亿吨。再次,未来国内原油产量还将下降,预计2020年前,中国仍处于石油探明储量增长较快的时期,到2020年探明储量约为5~5.5亿吨,到2050年,年探明储量下降到2.4~2.6亿吨。[2]这就意味着未来中国石油将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石油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二、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如上所述,油价上涨是影响石油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油价的上涨也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004年,国务院发展中心宏观经济部孟

全球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

全球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 文/胡文瑞鲍敬伟胡滨 近10 年来,国内外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2001—2011 年,全球新增石油剩余可采储量614.0×108 t,新增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39.9×1012 m3,其中,中国累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2.2×108t,累计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8×1012 m3,相继探明了姬塬、塔河、蓬莱19-3 等15 个地质储量大于1×108 t 的油田和苏里格、普光、徐深等14 个地质储量大于1 000×108 m3的气田。在油气资源勘探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油气勘探的理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对传统油气勘探理念形成了挑战和冲击。 1 油气勘探新成果 21 世纪以来,全球油气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勘探对象日益复杂,然而由于认识的深入、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等,发现的油气田储量和数量不断增长,勘探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截至2011 年,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储量达2 343×108 t,比2001 年增长了35.5%;全球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达208.4×1012 m3,比2001 年增长了23.7%。一些大型油气田不断被发现,2000—2008 年,全球共发现大油气田(可采储量油大于6 850×104 t、气大于850×108 m3)90 个,主要位于被动陆缘深水、碳酸盐岩、岩性-地层、前陆冲断带、老油气田、新区新盆地等领。2010 年全球新发现的7个大油气田合计探明可采储量达31.4×108 t 油当量(见表1),占当年全球新增探明可采储量的40.5%,而数量仅占2010 年全球新发现油气田数量的1.4%。 2 全球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 2.1 从储油气层到生油气层 以前认为,油气勘探的基本要素是寻找“生、储、盖、圈、运、保”组合,具备此条件就有可能找到油气田,且油气生成后从原生地层(烃源岩)“二次运移”到储油(气)层,原生地层是生油(气)层,但不是储油(气)层。现在勘探开发的视野已扩展到原生地层,即从原生地层中寻找油气资源。某种意义上,“回归原生地层找油(气)”是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对传统油气勘探理念和理论的挑战,已成为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美国页岩气和致密油资源的成功勘探开发证明,传统意义上的生油(气)层已成为了勘探开发对象。美国产页岩气盆地超过30 个,产层包含了北美地台区所有的海相页岩烃源岩地层;致密油产于原生地层或与其互层、紧密相邻的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等,是继页岩气之后美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新热点,2012 年美国致密油产量突破7 000×104 t,预计2020 年全美致密油产量将达1.5×108 t。

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企业文化手册

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企业文化手册 (“三为”文典) 领导致辞 榆林炼油厂始建于1993年4月,建厂初期为一次加工能力15万吨/年的小炼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次加工能力350万吨/年以上。榆炼人始终秉承和发扬“埋头苦干”的延长石油精神,任劳任怨,克难奋进,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超越、跨越、卓越”成为榆炼精神的最好诠释。 榆炼文化的形成,既受延长石油百年历史的影响,又有其独特的文化渊源。我们通过聘请专家、咨询公司,在深入调研,全方位诊断,广泛论证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榆炼“三为”文化(即“为榆炼思路更新、为榆炼发展更快、为榆炼实力更强”),并将文化手册命名为“三为”文典。 我们坚信,在集团公司、炼化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史弟单位及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榆炼将继续以文化引领,奉行各项理念,追求美好愿景,使榆炼的事业不断朝更新、更快、更强的目标迈进。 我们希望手册的形成,进一步推动榆炼文化建设,全面规范广大员工行为,提升企业整体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逐步实现文化管理,使企业迈向更高的台阶。 员工誓词 我是榆炼人,我将履行榆炼使命,追求榆炼愿景,秉承榆炼精神,发扬榆炼作风,遵守榆炼制度,维护榆炼形象,不断提高自我,共建美好和谐家园! 目录 榆林炼油厂--三为文化 一、“三为”文化内涵 (05) 二、“三为”文化渊源 (05) 榆炼核心理念 【榆炼使命】 (07) 【榆炼愿景】 (08) 【榆炼核心价值观】 (09) 【榆炼精神】 (10) 【榆炼作风】 (10) 榆炼专项理念 管理理念 (12) 人才理念 (12) 学习理念 (13) 工作理念 (13)

延长石油陕西兴化集团简介

延长石油兴化集团简介 兴化集团始建于1965年,加入集团公司前,拥有合成氨产能18万吨/年,硝酸产能30万吨/年,硝铵产能28万吨/年,复合肥产能10万吨/年。2006年加入延长集团后,通过集团投资,于2011年建成投产、总投资58亿元的兴化化工年产能为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甲醇、30万吨纯碱及30万吨氯化铵;于2012年建成投产、总投资10亿元的甲胺装置年产能为混胺10万吨、DMF10万吨;于今年初完成年产10万吨合成气制乙醇科技示范项目试车。经多年的技改挖潜,老系统合成氨年产能已达到25万吨,目前,公司拥有年产85万吨氨醇、68万吨硝酸铵、50万吨多孔硝铵、10万吨硝基复合肥、30万吨纯碱、30万吨氯化铵、10万吨浓硝酸、10万吨甲胺(10万吨DMF)、4000万条编织袋的生产规模,资产总额近85亿元,是我国最大的硝酸铵系列产品生产基地之一,中国化工500强企业,也是集团公司旗下一个重要的化工板块,年产值约30亿元。 以下是兴化主要生产系统简介: 一、老系统 公用工程部分: 1.空分:1#空分为KDON—6000/13000Ⅵ型,取氧量6000Nm3/h;2#空分取氧量6500Nm3/h。 2.蒸汽动力:1台130t/h的流化床锅炉,蒸汽参数为9.8MPa、510℃,配套一台25MW的发电机。

3.循环水用量约20000m3/h 4.总变电负荷:2×40000KVA 氨合成部分: 老系统生产原料为天然气,主要工艺流程包括两套天然气转化、中温串低温变换、苯菲尔德脱碳、甲烷化、氨合成等,简要流程如下: 氨加工系统: 公司氨加工系统主要产品为硝酸和硝铵。 1.硝酸:气氨与压缩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氧化炉内发生反应,生成的氮氧化物混合气体与脱盐水在吸收塔内逆流接触,在吸收塔釜得到浓度为55~60%的稀硝酸,进入酸储罐,供浓硝酸装置和硝铵装置使用: 2.硝铵:来自合成氨系统的气氨与来自硝酸装置的稀硝酸,在管式反应器内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硝铵溶液,经蒸发、造粒、干燥等过程,包装外售。

海洋石油技术七大发展趋势

海洋石油技术七大发展趋势 2015.7 世界海洋油气储量丰富,海洋油气产量稳步上升,成为世界油气产量增长的源泉。由于深海的极大魅力,未来几年,在深海的投资将会不断增大,深海油气所占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第46届美国海洋技术大会(OTC),作为参加人数最多的石油界盛会和世界海洋石油技术及市场趋势的风向标,会议呈现的海洋石油工业七大发展亮点值得关注。 1.世界海洋石油工业前景依然乐观 国际油价暴跌给世界石油工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海洋石油工业同样不能幸免。 在专题论坛、专题早餐会和午餐会上,多数专家认为,随着国际油价企稳并逐步走出谷底,“严冬期”总是要过去的,曙光就在前方。他们对世界海洋石油工业尤其是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前景依然乐观,业界的信心逐渐恢复。 据Douglas-Westwood公司的最新预测,2015~2019年世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将增加69%左右,即从上一个五年期间的1240亿美元增加到2100亿美元。 2.合作是应对低油价、实现共赢的必然选择 无论是油气项目的开发还是新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合作,在低油价时期更是如此。无论是油公司还是服务公司,都在通过合作寻求发展。 BP公司认为,合作对于技术开发至关重要,为满足未来的技术需求,海洋石油工业需要在业内外开展合作。正因如此,BP的技术开发模式正从传统型转向更加对外合作型。 斯伦贝谢公司同样认为,合作和整合是应对低油价挑战的有效策略,通过资源整合可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供更高效的一体化服务,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3.安全环保文化建设不容忽视 BP墨西哥湾泄油事件之后,包括政府、行业和公司在内的各界对深水作业

石油行业特点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原油产量保持平稳,天然气产量增速较快,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新进展,油气消费保持增长,油气加工能力增强,油气管网建设和石油储备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油气产业也面临着油气勘探难度加大、成品油供需矛盾加剧、油气对外依存度提高、成品油中柴汽比矛盾突出、页岩气开发面临技术和成本双重挑战这五大矛盾和问题。以下是宇博智业小编整理的2017年中国油气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中国油气资源储量丰富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中国页岩气的技术可采储量为31.6万亿立方米,居全球第一位,是全球最有潜力的页岩气生产国;页岩油的技术可采资源量为43.7亿吨,占全球总量的9%。此外,我国埋深2000米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35万亿立方米;油砂资源量约1000亿吨,可采资源量可达100亿吨。 中国油气行业面临着五大挑战 “十三五”期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居民用燃气发电用气增加等因素将进一步增加油气需求量,油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进一步提高。李寿生指出,在此发展态势下,我国油气产业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1、油气勘探难度不断加大。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生产的不断推进,隐蔽和复杂的油气藏成为主要勘探对象,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是勘探的重点目标区,剩余常

规油气资源品质较差,低渗透、特低渗透、深埋藏和稠油等低品质资源比重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间探明油气储量中低渗、超低渗储量占比油气储量分别为70%和90%,规模有效动用难度日益加大,油气勘探整体进入低品类资源勘探开发阶段。 2、国内成品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2015年我国炼油能力达7亿多吨,“十三五”期间我国炼油能力仍将增加。考虑到部分项目停建等因素,2020年全国炼油能力仍将超8亿吨。预计“十三五”期间成品油需求年增长速度为3.1%,较”十二五”期间下降2.3%,2020年国内成品油需求量将达到3.5亿吨,供需矛盾加剧。 3、油气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预计今年我国进口原油3.75亿吨,同比增长14.3%,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5%,进口天然气70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2%,对外依存度达到33.2%。 4、成品油中柴汽比矛盾突出,成品油消费增速继续分化,汽高柴低的特点明显。今年1-9月,我国汽油表观消费量为8896.1万吨,同比增长7.6%,柴汽比由2015年的1.49下降至今年的1.36。“十三五”期间,我国柴油消费将继续延续下降的趋势,汽油和航空煤油消费保持增长,柴汽比进一步下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5、页岩气开发面临技术和成本双重挑战。页岩气重点建厂地区有一半以上的地质深度超过3500米,深层开发技术尚未成熟。同时,页岩气单井建厂投资较高、产量低,产量的递减速度较快。目前传统化石能源的价格深度下跌,预计今年原油的平均价格约为每桶原油45美元,比最高时130多美元的油价降幅较大。 2017年中国油气行业发展趋势:有望中期实现再平衡 11月30日,OPEC8年来首次达成限产协议,或加速原油市场再平衡,长期低油价不可持续。 2016-2021年中国油气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分析认为限产协议是长期低油价环境对产油国等财政支出和经济发展造成压力的必然结果。限产协议执行有待观察,但协议达成有可能改变市场情绪并引起边际变化。近年全球油气上游投资低于正常水平,长期低油价不可持续,油气市场有望在2017年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