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道教古观资料

罗浮山道教古观资料
罗浮山道教古观资料

罗浮道教与九观

道教是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表现中国传统的强大的民族宗教。与外来宗教如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相比,道教可说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国教”。它孕育于先秦文化、酝酿于汉末、成熟于魏晋、鼎盛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二千多年,经久不衰。道家道藏、佛家经典和儒家学说,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家庭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岭南的道教活动,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而在罗浮从事道教活动之人,最早要数有“千岁翁”之称的道家名人安期生。它是秦代琅琊阜乡人(今山东临沂)。他在岭南的活动,史书载迹斑斑。东晋葛洪记道:“安期将(李)少君东至赤诚、南至罗浮、北至大洹、西游玉门,周游五岳。”清代屈大均也记道:“安期生常与李少君南之罗游。罗浮之有游者,自安期始。”他称安期生为始游罗浮第一人。据说安期生曾传他“神丹炉火飞雪方”,后来“尸解成仙。”

而东汉桓帝时王远也弃宫入仙修道。“往来罗浮、括苍山,”终于得道成仙。一时之间,道家羽客,云集罗浮。罗浮十八洞天,到处都有道家丹客结庐炼丹的足迹。以此“足证秦汉时期,岭南之罗浮已成为道教的胜地”。“罗浮山在秦汉时已是道家中心之一”。

而在罗浮修道炼丹之羽客,均是“金丹世家”。一脉相承,名人辈出。其中不少人在岭南到道教史,甚至中国道教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

据道家经典载:安期生以“金丹之法”授朱灵芝。朱灵芝隐居罗浮山,修炼“太清神丹”,终于得道成仙。成为管治罗浮山这个代价十大洞天中的第七大洞天——朱明曜真洞天的朱真人。现在朱明洞中,朱真人朝斗坛遗迹犹存。自此以后,金金丹之法在罗浮道家中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朱灵芝传给在罗浮铁桥峰修炼之苏元明(朗);苏元明传给罗浮飞云顶修炼的葛玄(葛洪从祖);葛玄传给罗浮山泉源福地中修炼的郑隐(思远);郑隐传给罗浮麻姑峰下南庵修炼的葛洪。

葛洪在罗浮不但修道炼丹,而且潜心医术的研究,尤其是当时岭南一带常见的疟疾、脚气、瘴疠、肺结核、恙虫病等中草药验方。他的《肘后备急方》实际上就是简易急救手册。书中所列治病单方,“卒多易得之病,其不获而须买者,亦皆贱价草石”。如治疟疾处方所列药物是“青蒿,大蒜、豆鼓、常山、皂菜,鳖甲。”治脚气的药物是:“豆腐、大豆、小豆、牛羊乳、蜀椒。”深受广大贫苦大众的欢迎。人们称其为天上下凡救苦救难的“葛仙翁”,实在是由衷之言。道家丹客悬壶济世,使人们加深了对道教的崇拜之情,也加深了对罗浮仙山仰慕之感。这也是一千多年来,道教南宗灵宝金丹派能在岭南,尤其是在罗浮山生生不息,代代相承,延续至今的原因之一。

罗浮仙山盛名,使罗浮道观香火鼎盛,历久不衰。罗浮历代名道对山中道家宫观的修建十分重视。山中宫观,不断扩建,屡颓屡修,金碧辉煌,耸立南天。据志书记载:罗浮道观较为有名的有九观:都虚观(即冲虚观)、黄龙观、明福观(即九天观)、白鹤观、酥醪观、孤青观、何仙观、黄仙观、丛林观。

到清代,虽经千百年风雨摧残,但尚有六观得以完整保存。观名浓缩在清代佚名诗人《罗浮重阳登高》诗中。诗曰:

远望罗浮显彩霞,拨云明月照梅花。

黄龙吐出延祥寺,白鹤飞来宝积家。

丹灶酥醪传道帖,铁桥华首桂架裟。

九天直透冲虚观,游尽罗浮任我夸。

其中字下加横线的是观名,加点者为寺名。

时至今日,罗浮道观保存或重修完好的就只有冲虚观、黄龙、九天、酥醪四观了。

一、白鹤观

白鹤观为葛洪在罗浮山的所建四庵中的东庵旧址。宋代道士邹葆光在《罗浮山指掌图记》中曾记道:“自冲虚观出会仙桥,东行三里余,抵明福观(伪汉所建,亦名九天观,东坡书额)、迤逦至石洞(邝仙骑牛入石出)、小水帘(此处多隐者庵)、白鹤观(葛仙东庵基)”。

由于年代久远,有关志书对白鹤观的记述甚少。而明代以前对白鹤观的呤咏之作业很少。因此,白鹤观究竟是何人、何时所创建,时至今日仍是一无所知。但从邹氏上述之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白鹤观是后人在东晋葛洪东庵旧址兴建的,建筑年代则肯定在东晋以后。而披阅各种旧版的《罗浮山志》和《粤东诗海》等诗文集,在宋代以前,不见有呤咏白鹤观之诗文。在明代,也仅有中山人黄佐之《白鹤观》一诗。诗曰:

茶鼎初生一缕烟,抱琴何处觅胎仙?

瑶台有路归何日,华表遗音说往年。

玉树风声生蕙帐,霞峰月色映芝田。

扁舟更到梅花路,应在蓬莱七洞天。

明末万历戊子年(1588)三月初,顺德人欧大任在游罗浮时,白鹤观已渐颓。他在游记中写道:“问孤青、白鹤、酥醪三观,稍颓,冲虚观尚宏壮。”

据清末民初博罗人曾焕章考证,白鹤观址就在九天观后山背观场埔。据《博罗县志(民国版)卷八·迹》载:偶遇九天观士人云:‘此山背观场埔,相传为长寿观古址。’余(即曾焕章)亟往视之,则丛冢累累,掘地犹得其阶。余曰:此白鹤观址也,非长寿观址也。盖长寿观为孤青观之变名,本在黄龙观后,改建于幽居洞。宋末,有迁建于治城西榕溪上。从无在此之明文。是此观场埔,为古白鹤观无疑。”

明末,白鹤观年久失修,颓然而废。清代东莞人陈阿平来游,白鹤观已成遗迹。他只好遗憾地写道:“啾啾红翠鸣,寂寂空山响。灵迹在游无,仙观成惝恍。”

二、何仙观

何仙观在云峰岩前之水帘洞。何仙观仙姑祠,奉祀八仙之一何仙姑。何仙姑之事迹,前文已详述。

水帘洞石刻如繁星点缀群峰,乃是罗浮山中胜景。唐宋以来,游容不断,题咏如云。清代潘耒在《游罗浮记》中就记道:“水帘洞上为大龙谭,小龙谭;为药槽、石臼;为大水帘,小水帘,皆一瀑布也。瀑得雨而怒虹奔龙,呯訇作雷声。穿涧屈曲行……路愈险,境愈奇。”为此,吸引历代游人墨客,防胜寻幽。宋代惠州知府郑佐就曾为之赋歌一首:仙人开碧户,玉液泻潺淙。

飞流散珠玑,酒落随天风。

三伏不知暑,有如水晶宫。

平生丘壑性。歌啸紫薇中。

正因此地层恋迭翠、瀑溅泉涌、鹤舞蝉鸣、曲径通幽,归隐之士、修道之人多在筑庵而居。宋代名道士邹师正在《罗浮指掌图记》中指出:“水帘洞山间水石最胜。”在如此清静之地,建观立祠之作。自号罗浮山人的惠阳人梅蟠就有《罗浮何仙姑祠》一诗以颂。诗曰:昔闻谢自然,今祠何女仙。

昌黎久不作,奇事相留传。

当其始生时,紫云光烛天。

炼服云母丹,红玉飞琼烟。

窈窕颜不老,霞帔尚翩翩。

琪花露含蕊,瑶水月在莲。

恍若坐深闺,真息长渺绵。

佐携魏夫人,右挟夏婵娟。

不入天台路,永同龙汉年。

梅蟠是宋神宋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由此可以推算,这何仙姑起码是宋元丰年前所建。距今已有近千年了。

至清代,何仙姑祠尚存。曾为酥醪观住持的陈铭圭有《晓登水帘洞谒何仙姑祠》七绝四首。其中一首写道:

石楼璇室菜云环,瀛海归来认故山。

夜半方闻仙鹤语,不留清影在人间。

只是何仙观在罗浮志书中留下的史料甚少。《罗浮山志》只记下其观门楹联为:

一声石臼鸣红翠;

百尺水帘飞白虹。

至清末民初,何仙观已颓废无存了。

三、孤青观

孤青观原在黄龙洞天之中。此观之名及观址曾屡变屡迁,由于史料不全,历代《罗浮山志》对它的记述极少。因而至今很难对其屡变屡迁的原因及有关人物作详加考证。从为数不多的史料中,我们知道:孤青观原在黄龙洞孤青峰下;唐代迁至君子岩(又名伏虎岩)旁,改名为长春观。南汉时,长春观又迁至幽居洞天华宫附近,改名为长寿观。宋代,长春观又改回孤青观之原名。宋明时期,孤青观已为山中名胜,文人墨客游后,多有题咏。其中不乏佳作。宋代惠州知府陈尧佐之《孤青观》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诗曰:

秋晚闲招县大夫,五云深处访仙都。

松关何限逍遥客,试问长生学得无?

从化人刘克平在游记中叶写道:“有宝积、延详故寺之遗地,复西是为黄牛径。有仙姑之祠,孤青之观,就径中蔀檐下憩。”由此记可见,孤青观在明代犹存,而至明末,孤青观已废。遍阅明末及清朝有关罗浮咏诗游记,已再无记游孤青观之诗文了。

四、丛林观

丛林观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建于延详寺左。此观之建,可谓事出有因。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农民。他在元末参加起义军,信奉白莲教“明王出世”之说。为此,他立国后就定国号为明。作为开国之君,他首先要安定民心。洪武五年(1372年)他认为佛道太奢华,“蠹材耗民,莫此为甚。”就下诏:“天下大定,礼仪风俗,不可不正。禁僧道斋醮……违者有司严治之。”又因僧道太监,有作乱之嫌。故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下诏:“自今天下僧道,凡各府、州、县,寺观虽多,但存其宽大可容众者一所,并而居之。”朱元璋明今各县只准保留一寺一观的规模。其余寺观,都要合并为一。此令一出,谁敢不从。于是博罗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只保留一寺,为延庆寺;只保留一观,就是丛林观。《博罗县志卷一·前事》(民国版)就记道:“明洪武二十四年十月,大毁寺观。定郡县只存寺观一区为丛林。徒诸观当毁者林木,构丛林观于罗浮延详寺左。归并各寺于延庆寺”。这就是丛林观修建的原因。

此举当然会引起僧道两教的强烈不满。而各地官员不敢抗旨,大多草率应付,朱元璋于洪武年三十一年(1398年)死后,风头一过,各地寺观依旧香火鼎盛。丛林观自然成不了气候,反而被冷落一旁。不久就颓废。似昙花一现,如流星而逝。在历代罗浮诗文中,竟没有一篇呤咏丛林观之作。丛林观虽是过眼云烟,但它作为明洪武年间罗浮山为一之观,理所

当然被记录在罗浮志书之中。

五、黄仙观

黄仙观在茶山第一谷中,又名茶茶山观。茶山位于分霞岭西、浮山之北的蓬莱洞后,与丫髺山东西相峙。

茶山幽谷灵岩,风光秀丽。清代谢里甫在游记中赞之道:“高松拂天,云凝不流。白练横飞,动人心魄。峭壁掌控,一瀑直注,凝为深潭。两崖山茶、桃梅、杂花,落花,落英纷馥。”而东莞人何仁山更赞之曰:“罗浮二山,浮山诸山,茶山为胜。泉石幽阻,林恋蔽亏,境最森邃。”

乾隆末年(约1792-1795年),道士曾复高,胡复安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就在此创建了此观。观中奉祀斗姆元君之个“北斗众星之母”。同时也供奉黄野人。俗世之人对斗姆元君知之甚少。而黄野人则是家喻户晓的深为民众喜爱的行仙。以吸引更多的善男信女和游客。

东晋黄野人,其人其事,在“冲虚观赤松黄仙祠”中已作为详述。黄仙观依崖而立。观殿之右,过石涧,“有瀑布悬岩而下,长数丈,如双练。”这正是黄仙观景色最为独特之处。罗浮山九百八十道长溪幽泉,遍布十八洞天。在酥醪洞天,有“水疑天际来,声自云间起”的洗耳泉等等。但这些名泉飞瀑,远者要望断秋水,隔峰远眺;近者也需攀藤援崖,涉谷寻幽。而“惟茶山瀑只距观数步。银河玉虹,可以几蕈间玩之。”无须长途跋涉,不用日晒雨淋。就在观中茶几蕈席之间,隔窗可观瀑影,依几可闻泉声,这在罗浮山可说是唯一的瀑观相融之处。

正因如此,黄仙观逐渐成为清代以来罗浮胜景之一。文人墨客赏赋诗,纵情山水,络绎不绝。清代名人张维屏的《黄仙观》一诗,最为时人传诵。诗曰:

手持一瓣云,去谒黄野人。

野人渺何许,笑语空中闻。

似云旧相识,小别三百春。

丹丘有故宅,曷为恋红尘?

山顶有玉池,泉味如酒醇。

一酌消百忧,再酌忘其身。

六、冲虚观

冲虚观为罗浮山现存的最古老的道家宫观,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它背靠层恋叠翠的麻姑峰,面临波光激滟的白莲池。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是千百年来的罗浮胜迹。

东晋时,葛洪举家南迁,在罗浮筑庵修道炼丹。咸和五年(330年),在广州刺史邓岳的帮助下,葛洪在麻姑峰下修筑了南庵,名曰都虚(又称玄虚)。以后又陆续在罗浮山东、西、北面修建了东庵、西庵和北庵。葛洪在罗浮山采药治病,筑灶炼丹,修道授徒,著书立说。终成中国道教史上魏晋丹鼎道派最杰出的代表。建元元年(343年)葛洪于罗浮山病逝,(按道家所说是服用九转金丹飞升成仙。)道门中人尊称葛洪为葛仙翁。为了缅怀葛洪的功绩,就在东晋义熙初年(公元405年)扩建都虚庵,增建“葛仙祠”,祭祀葛洪。

而罗浮山中葛洪的东、西、北庵,也陆续被改建扩建为白鹤观、黄龙观和酥醪观。罗浮道观成为葛洪所创立的岭南道教南宗灵宝金丹派的发祥地及活动中心。

在宋哲宗时期,罗浮山除都虚观外,已陆续建成孤青观、九天观、白鹤观、酥醪观。按道家传统。一山同有五间以上道观者,其为首之观,应冠以“冲”字,道家称之为“五观一冲”。宋哲宗依道家习俗,为罗浮首观赐匾为冲虚观,说明他对道教传统还颇有研究。这就是“都虚”改名为“冲虚”的最简单明了的原因。

现存冲虚观古观的格局规模,是清代同治重修时所定。计有殿堂、丹房、斋室、库房

等一百多年间,建筑面积达4400多平方米。是岭南乃至全国规模较大的道观。

现在的冲虚观,进门是王灵宫殿。正门屏风后,过中天井,便是主体建筑三清宝殿。三清宝殿左侧有“葛仙祠”,右侧有“黄大仙祠”。葛仙祠东南有“纯阳宝殿”。三清宝殿前有百年丹桂,黄大仙祠右侧有明代古卉九里香。冲虚古观外右侧,有“雅川丹灶”、“洗药池”、“会仙桥”等仙迹。

七、黄龙观

由香港商人投资兴建的华南规模最大的道观--罗浮山黄龙观号称广东第一大观,位于博罗县西北的罗浮山西北,虽然开光至今时间不长,但有关黄龙洞的历史传说可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目前黄龙观有两座大殿,道学院,祖堂,仙苑等处,亭台楼阁,池塘瀑布,又位于罗浮山的山腰处。

景区简介

由香港著名道长侯宝垣先生投资兴建的华南规模最大的道观--罗浮山黄龙观号称广东第一大观,位于博

罗县西北的罗浮山,虽然开光至今时间不长,但有关黄龙洞的历史传说可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黄龙观有两座大殿,道学院,祖堂,仙苑等处,亭台楼阁,池塘瀑布,又位于罗浮山的山腰处。全国三大道观之一的惠州元妙观曾赠联黄龙观,联曰:

混元一气化三清,生地生天生宇宙,群品洪恩上极无上

道德千言垂万世,观微观妙观阴阳,二仪感应玄之又玄

如果去海岛,最好回市里投宿,因为那些岛上基本上没有住宿的地方。珠海距广州137公里,处于珠江三角洲上,所以一般去珠海旅游都取道广州,经中山市到达珠海。广州和深圳都有豪华巴士直通珠海,时间在3小时左右。珠海机场在三灶岛上,毗邻航天城,有直达北京、上海、海南、重庆等全国各地的航班。

景区美食

到珠海来,不尽情享受吃喝之乐实在是枉此一行。吃海鲜是吃中的主要节目,可以租船出海自捕鲜活的海鲜请船家即煮即食,也可在酒楼吃。如果想一试[豪门宴]的滋味,珠海宾馆的满汉宴就很有点架势。席间做足全套清宫宴的礼仪:为你宣读皇上圣旨,有[宫女]、[太监]侍候在侧,用金银龙凤的餐具等等,这威仪也值回票价。

景区购物

珠海的水产品极为丰富,主要特产有叠石蚝油、珠海肥蟹、黄金风鳝、横山粉葛、白藤藕粉、水鸭、乾务软骨鲮、南屏脆肉鲩、白蕉禾虫、草织品、小托山桔、黄杨荔枝、湾仔鲜花等等。购物场所除一些综合性的百货商场外,也有珍珠行、海味干货市场等一些专门的珠海特色产品商店,湾仔镇有一家海味干货市场规模比较大。购物场所:

迎宾南路商业区

迎宾南路南至拱北口岸广场,这里是珠海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道路两面三刀旁商厦林立,万佳百货、口岸广场、迎宾广场等大型商业场所林立。

莲花路商业区

莲花路商业区以商业老街莲花路步行街为主,与周边相交会的粤海东路,侨光路东段等路形成了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市。以百货小商品较多。

景山路商业区

景山路商业区集中体现了生态、旅游、休闲、购物的理念,以景山路全国购物放心一条街为中心,珠海百货广场、免税商场、国贸商业广场、银隆商厦、民润新七星连锁店等购物场所,是极具海滨休闲意境的购物风景。

凤凰路商业区

凤凰路商业区是老香洲商业地段的统称,包括新兴的凤凰路、朝阳路、商业老街香埠路以及翠香路、紫荆路等商业网点,商场商铺鳞次栉比。湾仔海味市场湾仔海味市场位于湾仔码头对面,这里十分整洁,铺位十分整齐,主要经营海味干货,如鱼翅、鲍鱼、海参、咸鱼、瑶柱、鱿鱼等。大部分干货是从外地进口,除了海味干货以外还有一些小饰物如珍珠项链、奇形贝壳、特色耳环等。由于这个市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且与澳门隔河遥望,所以每天都吸引到大批游客探访拍照留念。交通:5、30路湾仔车站下。

八、酥醪观

酥醪观,位于广东惠州罗浮山景区,是罗浮山道教五大观之一;建于晋代,有1600余年的历史;1988年,由香港圆玄学院出资修复。

古时在周边城市小有名气,而近代则因蒋介石曾在观中求得“胜不离川败不离台”一卦而被人津津乐道。

简介

酥醪观为道教宫观。位于博罗县西罗浮山罗岭之北,浮山之西。前临荷塘,宏伟壮观,旧志赞曰:“洵栖灵之奥区,修养之福地。”历代视为修身圣地。

酥醪观在东晋时系葛洪仙翁所创建,名“北庵”,后安期生会筋神女于玄邱,共谈玄机,酣玄碧之香酒,醉后呼吸水露皆成酥醒,各乘熨车而去,味散于诸天,因而易名酥醪观。相传吕洞宾时,来赤松云游于此,又称神仙古洞。

观始建晋咸和中(约330年),是葛洪创建的北庵故址。宋以后,酥醪观屡兴屡废,直至清康熙年间,【龙门正宗十一代祖总住持其弟子柯善智重修】。民国18年(1929年)住持又募资重修。1968年酥醪村村民又重修。

历代均有修葺与增建,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雍正五年。观门石刻匾“酥醪观”三字为清代香山鲍俊所书。

环境规模

酥醪观坐东南向西北,总进深75米,总面阔36米,平面是四合院式布局。主要建筑有”净日“、”印月“双亭、正殿、蓬莱阁、斋堂、客堂、道舍等,全观占地面积达2700多平方米。两旁为几十间用作道士宿舍、库房、膳堂的小平房。大殿供奉吕祖、雷祖、葛祖。大殿两旁有套间,每房门均有门联。其中一副为:“库饶碧酿泉成酒,房贮黄果米是珠。”

大殿向天井有一亭台伸出,飞檐高柱。柱为青麻石方柱,共有4条。正面台柱有楹联。亭高7.4、台长5.45、宽4.75米;亭盖覆以琉璃绿瓦,台座用花岗岩石条垒砌。此台是道观徒众打醮传经的地方。亭台两旁为配殿,各厢房墙壁均绘富有宗教色彩的壁画。观内保存明清碑碣4通,清铁香炉1个,混元古道床1张。

观前有池,池中生莲,人称莲池,盛夏之日莲池之中荷花亭亭玉立,清香扑鼻,晴天月夜,莲池朗澈;观之周围山谷间建有“浮山第一楼”、两边有「小楼容我静;大地任他忙」的楹联。驻鹤亭、鹤笑亭、松荫亭、小蓬莱等,名胜古迹有斗台、拜松处、鹤冢、酿泉、逍遥台、茶山瀑、洗心泉、绿屏嶂、观岩瀑、梅陇石涧、忘机石、七姐潭、煮水处、凝碧潭、下铁桥、分霞岭等等。为罗浮山著名道教宫观之一。

正殿

正殿内供奉着三尊高大的铜铸金身神像,居中者黄袍加身,相貌堂皇,气宇轩昂,据说是轩辕黄帝。黄帝的左边是头戴寸帛折叠的“纯阳巾”,身背长剑,神情怡然自得的吕洞宾,右边是青巾扎髻,身披长袍,神态安祥的药仙葛洪。轩辕黄帝是传说中中国古代诸神中神通最广大,最受人们崇拜的神明,具有祖神及创造事物之神的二重神性;吕洞宾为俗传八仙之一,他虽非八仙之首,名气却是其它七仙无法比拟的,通称吕祖,被道教全真道尊为北五祖

之一;葛洪则为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据传他携子侄至广州,止于罗浮山炼丹,最后在山上积年而卒,酥醪观就是他命名的。作为道观来说,一般供奉的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所谓“三清”。“三清”代表了道教中三位最高的神。但酥醪观却是一个例外,此中原因,一时尚未弄清。

保护单位

1978年博罗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过去,酥醪观是弘扬中华道学文化的重要道教圣地。清光绪年间,酥醪观观主陈伯陶曾四出奔走,游说劝喻国内外华人华资办学以振兴中华。结果,於一九零六年在广州创办了「暨南大学」。昔日酥醪观香火之盛,名噪广东,分观设在广州市大新路、东莞市石龙填、增城市西山村,方便各方善信焚香膜拜。诞节时,自各地前来的朝拜的巨富乡绅、名流雅士更多不胜数。然饱历一千六百多年风雨的酥醪观,亦免不了有倾颓之象。九八年十月,由香港青松观、蓬瀛仙馆等道教团体协助,酥醪观展开大型修建工程。修建後的酥醪观当又别有一番景致。

文人墨客

酥醪观由古至今,不少文人墨客到此飞觞醉月,流连忘返。传说唐朝韩愈、宋朝苏东坡亦慕名而来此拜饮酿泉。

陈济棠留驻鹤亭

酥醪观后山,沿着小山路拾阶而上,有一座四角凉亭,亭额上书“驻鹤亭”。记者看到亭柱上,有一副篆体楹联,上书:“且驻云中雀,方为世外人。”原来,此亭乃民国时期粤中名将陈济棠原建。

国民政府成立后,陈济棠任农林部长时,曾来到罗浮山。话说,罗浮山幽深寂静,陈济棠游览时心旷神怡,此时一群白鹤在天空翩翩而过,还在山间徘徊,后来竟飞落在离陈济棠不远处的一株古松上。

过了一个时辰,白鹤一声长鸣,才冲天而去。酥醪观老住持对陈济棠说:“先生与此仙鹤真有缘分。”陈济堂也有感于此,就对老住持说:“我就在此建一亭以作纪念吧!”于是,就有了“驻鹤亭”。

蒋介石

1924年,正值广州国民政府为彻底消灭广东省的军阀势力,决定进行第二次东征的时候,时任黄埔军校校长、东征军总指挥的蒋介石来到惠州。

也许是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蒋介石特意来到罗浮山。他首先来到的是冲虚古观,但冲虚观的道长却对他说:“我们道家讲究‘仙缘’,我觉得你去酥醪观,更适合。”经道长介绍,蒋介石一行人又来到酥醪观,跟酥醪观的道长促膝长谈了一整晚,[4] 最后抽了一支签,道长解道“胜不离川,败不离台。”蒋介石想请道长具体解释一下,道长只说:“天机不可泄露。”而现在看来,意思已经很明了——如果蒋介石胜利了,就要定都四川为妙,如果失败了,则应该退居台湾。

九、九天观

天观又名明福观,距离冲虚观2公里处,建于南汉时期,为罗浮山历史上五观之一。目前,该观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有玉皇殿、观音殿、八仙殿、六十甲子殿、三元殿、帝母殿等。

罗浮山九天观位于广东博罗县罗浮山东面,是一座道教庙宇。九天观又称明福观,始建于南汉,明末邝露读书于观中,自号明福洞主,乾隆年间莫明星重建,名之九天观。庙宇来龙于罗浮山东面山脉,主殿大门回头朝向南。

九天观位于长宁镇澜石村,又称明福观。始建于南汉,明末邝露读书于观中,自号明福洞主,乾隆年间莫明星重建,名之九天观。

现存建筑为民国时期修建。为砖木结构,原是四合院式布局,通进深26.4米,通面阔20.4米,占地2245平方米,建筑面积532平方米。1985年九天观已进行修葺,恢复了宗教活动。1978年公布为博罗县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汕头有识人士捐资1000万元加建围拢宝殿,建筑面积增加四倍,由原来532平方米扩展到2000多平方米,而今是一座中等规模的道教庙宇。

建筑均为灰瓦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大门上方悬挂“九天观”木牌匾,门联为“九转丹成呈旭日;天生胜境乐游人。”正殿“金阙宝殿”供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楹联为“万脉尽朝宗法著南天开帝座;五云扶圣教气腾北极普神府”。侧殿为禄位堂、八仙殿、吕祖殿。

观内保存有一个完好的石香炉,炉身正中刻着“殿前宝炉”四字,下刻“咸丰十一年辛酉旦且虔奉沐恩弟子邓信合诚心敬立。”观前放生池雕塑有龟蛇,池旁植水萝松数株,基奇古,殆千百年物。

罗浮山原有九观十八寺二十二庵之说,明清之后,许多庙宇已经废圮,现尚存道教四观,即冲虚古观、酥醪观、九天观、黄龙观。

前往罗浮山九天观求签的人很多,都说九天观的签卦很灵验,香港也有专程回来求签问卦的人士。这里的门票只收5元,里面的环境很清幽,还有几棵上百年的水萝松。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7公管1班崔惜舜 20173216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于《老子》,应在中国或是华夏子孙,炎黄后代口口中流传。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曾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常说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更有人以为:中国根蒂全在道教。 在诸多影视作品、志怪小说、远古传奇中都有着关于道家的各种描述,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封神榜》、黄巾军张角的传于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道家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蓬勃发展,潜移默化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滋润着我们。 要说道,又不得不说老庄。老子被誉为道家祖师,写出《道德经》的皇皇巨著,其思想主要存于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叫道生万物。这个思想,是为我们中国人,当然也是为世界人,提供了一个解释宇宙的框架。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顺服自然。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治理国家,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个根本的准则,根本的原则。第三,就是相反相成。我们也用四个字来总结,相反相成。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基本法则。第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持盈,盈是盈满,把这杯慢慢的水端在手上这

个叫持盈,持就是把持,持盈守缺以柔克刚。第四个方面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总结,后面四个字也行,就是以柔克刚。而庄子则是继老子后道家中集大成者“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庄子》其书,以落天外的构思,意深旨远的寓言,曼妙朦胧的情致,与天地万物共舞的神采,渊深海涵的襟抱,使其受到了后世文人毫不吝啬的称誉:“其言汪洋自恣”, “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在我的体会中他的文章主要体现了他的生死观,名利观和道德观。 对于我而言,听了关于于丹对庄子的解读,了解了庄子的世界观和生死观,发现他的思想,是我们这些羡慕田园生活、渴望内心宁静的现代人无比向往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他对许由说:“日月都出来了,可火炬没有熄灭,对于光亮而言,不是太难堪了吗?应时的雨已经降临,可浇灌还在进行,对于润泽而言,浇水不是多余的吗?如果立先生为天下之主,那么天下定然太平;而今我还身居其位,这不是多余的吗?请让我将天下交给你。”肯将天子之位出让,尧乃是一片公心;也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日月可鉴。但许由不这么认为,他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了,还要叫我来接替你,难道我是为了虚名吗?回去吧,君王,天下对我来说没有好处。”

道教画符 符咒大全

中国全真教龙门23代弟子 聂宗信整理编辑 太原关帝庙 真武庙提供 联系方式 QQ374649301 139******** https://www.360docs.net/doc/e614518354.html,/、 教授各种符咒 内丹,道教法术 科仪 出售 各种道教法印 法器 法物

1. 五雷符咒 镇宅护身保平安 ,可用红布 包起,随身携带或者放于枕头底下,钱包内,也可以贴于家中的门 窗 可以化解煞局,破解灾难。 化解白虎煞等

镇一切邪崇符 功用:凡家宅不安,幽灵出现,用此符镇之,无不应验,咒语:天有天将,地有地祗,聪明正直,不偏不私,斩邪除恶,解困安危,如干神怒,粉骨扬灰. 笔顺:先画左方二点,点尾上挑,如画鸟状,前置二小点,然后正中一大点,左方两竖.右方一点,再从中间起笔向左作环形.左下方一点一撇,,右方一竖带勾,竖上写二个夷字,勾旁边画一点一提,画时念咒语三遍.

功用:凡平人家中张贴此符,可以消灾降福,驱除不祥. 咒语:天雷殷殷,地雷昏昏,六甲六丁,闻我关名,不得留停,迎祥降福,永 镇龙神 笔顺:此符先画一篆书的安宁两字,在安字中间写龙神永镇四字,然后在龙字上画一圈,将咒语写入.写至最后一字时顺笔向左圈绕,口中念咒 七遍,念完圈也涂完.. 镇家宅流年不利符

功用: 凡家宅流年冲犯,致人口疾病,怪异出 现者,宜以符咒镇之. 咒语:焚香昭告,家宅六神,各居各位,勿乱勿紊,消灾降福坐镇门庭. 笔顺:先在正中写六神二字,向左作圈涂之,颂咒一遍,涂后向左右二撇,一横一竖,竖下写一镇字,涂没如下法.再从左方起笔徐徐向右方及下方圈去,圈后向左上提,旁加七点,又从右下方向左方作一提笔. 功用:凡一切凶宅或见过鬼怪,或害生人,以此符镇之可以安居. 咒语:杳杳冥冥,天地昏沉,雷电风火,官将吏兵,若闻关名,迅速来临,驱除幽厉,拿捉精灵,安龙镇宅,功在天庭. 笔顺:先在正中写一斗字,由一竖之末,向右圈转,至相交处转向右直下,复折向右上方撇出.左右二竖上各写一火字.左向左撇,右向右撇,末在

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它以道和德为教义的核心,吸收了道家哲学的部分内容,以神仙思想为其中心思想,精、气、神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最高理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对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潮都有深远影响,更有甚者,道教的很多题材直接进入文学作品,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道家与道教的精神做基础,道家与道教的戒条,也就是中国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教育范本,它以天道好还,福善祸淫的因果律做根据,列举许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条规,由做人做事而直达上天成仙的成果,都以此为标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道德观念,于是也相信有一种超越自然力量的“道”存在于世间,而这个“道”在一般人那里就是“良心”,就是一种敬畏观念,而在知识分子那里,便成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些文人进行文学创作也多半遵循这样一个观念,就是人在世应多行善事,行善事会有好的报应。 在道教观念的影响和塑造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不仅能入世,也能出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他们都能安然处之,道教主张轻功名,重生命,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这种不与世争的观念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在失意之时能够得到一种自我解脱,儒教使中国人处于工作状态,道教使中国人处于游戏状态,道教的自然主义,正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的心灵的止痛药膏。在这种处世哲学下,中国文人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不同的作品,李白是这样,苏轼是这样,还有很多的文人都是这样,在一种淡泊的心态下也让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风采。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潮的影响 道教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庄子》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寓言哲理著作,寓言故事并非人世间所真正有的事情,一般都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所残留的现象来想象而构成的虚拟世界,庄周在其幻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理想世界,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开启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大门。屈原的《离骚》现实叙述与幻想驰骋相交织,同时蕴含着哲学、宗教、文学等多重因素,是远古神话传说的直接的和完全的继承者,这种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郭璞、鲍照、陶渊明、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以及明代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汤显祖的“意趣神色说”等浪漫主义的美学理论,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甚至清代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的开端部分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游幻境”的片断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一次总结,具有强烈的神奇魔幻的色彩。 总而言之,道教的思想观念中崇尚自然“无为”,反对“有为”妄动,反对人为物役,欣赏率性“逍遥”,老庄重视自然,反对人之妄为对自然本性的束缚;孔孟则强调礼教,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老庄的思想影响文艺,使之以追求自然美为最高境界;而受儒家影响的文艺则推崇雕琢美,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这样两种观念也明显并存,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侧重罢了。 道教题材直接进入古典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受到了道教的影响,甚至还有很多作品直接以道教神话故事为题材,使得中国古典文学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其中魏晋游仙诗、玄言诗、山水诗,唐代山水诗、田园诗、吟咏道教的诗、宋元的话本、元明的戏曲以及明清的小说很多都带有一定的道教色

罗浮山野外实习报告:药用植物学的辨认与野外采摘

罗浮山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实习目的:巩固课堂知识,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学习和实践调查、采集、野外记录中草药及压制植物标本等内容,培养野外科研活动能力。 实习时间:2018年10月20日-2018年10月21日。 实习地点: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的罗浮山。 二、实习经历 期待了很久的野外实习如期而至。就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早晨,即2018年10月20日,我们药学院16级的全体同学一起坐上了大巴车,兴致冲冲地踏上了为期两天的、在路上与知识相遇的旅途。 我们的目的地是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的罗浮山。在出发前一周的课堂上,在唐老师的动员大会中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下罗浮山。罗浮山是百粤群山之祖,也是道教十大名山之一,被道教称为“第七大洞天”。在地理位置上,罗浮山刚处在北回归线上,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足,植物茂密,植物的垂直分布变化明显。罗浮山是南亚热带天然植物园,山上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有中草药1240种,因此罗浮山也是著名的南药基地。我们此次前去,就是为了在野外实地观察、记录和采集相关的草药,并学习植物标本压制的方法。 在20号早上,坐车到达了目的地后,我们听了一个讲座,为这次野外实习做好相关的知识准备。讲座中,冼建春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岭南常见草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味草药叫鬼针草。在我小的时候,我所来自的农村的路边长满了半人高的鬼针草,在春夏阳光明媚的时节,路边就会开满白花,白花中间点缀着黄色花蕊,我常常会采几朵花插在花瓶里摆在书桌上,但从没有想过路边的野草也能作为草药帮助我们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这改变了我对于中药的认知,它不是神秘的东西,它可以就在路边。 在20号下午,我们爬上了罗浮山后山保护区进行野外植物辨认,真正地开始了野外实习。在三个多小时之内,我紧跟着两位知识渊博的老师的脚步,在他们的指导之下,我观察了60多种中草药,并且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些中草药的名称与突出性状,并且充分调动我们的感官,用看、摸、闻、尝等方式去认识草药和比较、区分相似的草药。我们品尝了带有酸味的酸藤子、极苦的三叉苦、植物的果实山油柑等,闻过带有香气的枫香和山苍子、带有辛辣气味的假篓和山篓,摸过叶面有柔毛的鸦胆子、叶面有不规则破洞的布渣叶、茎上有硬毛的毛稔,观察了开着粉色花的地桃花、开着五色花的五色梅、带有紫色总状花序的野葛、头状花序的一点红,认识了能解酒的野葛、有毒的老鼠眼、广东人常用来煲汤的五指毛桃……其中,有很多草药,如飞扬草、假臭草、含羞草、一点红、野牡丹等,我在小时候都有见过、摘过来玩,但从没想过可以入药,这实在大大改变了我对这些“野草”认识。 除了在路边辨认药材之外,最为有趣的部分在后面,我们钻进了树林里,沿着山中陡峭的石阶路,继续往山上爬,在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标有名称的药用植物。这是一段惊险而疲累的路程,但山林中的幽静与清新的空气让我觉得很愉悦,还有涓涓细流让我想起了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一句。所以我认为,野外学习的快乐之处,就在于在游玩之中与知识相遇。 在21号早上,我们来到了罗浮山国家名胜风景区中,同样是在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之下

论道教自由观念之两重性

2013年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收稿日期〕2013—04—15 〔作者简介〕程群(1972~),男,安徽省肥东县人,闽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系副教授。 论道教自由观念之两重性 程群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系,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道教具有“入世”与“出世”的双重品格,这种双重品格决定了道教的自由观念同时具有“现世人生自 由”与“出世神仙自由”两个维度。一方面,道教中人深入社会现实生活,在社会生活领域之中苦苦探寻如何实现 人生自由的问题。另一方面,道教人士始终积极致力于身体的修炼,试图使当下沉重之肉身摆脱死亡的羁绊,与 轻盈之精神一道,共同迈向永恒自由与逍遥之境。然而,对于出世自由的追求映射出的恰恰是道教人士对于现 世理想生活的强烈渴望与诉求。道教的自由观对于现代人生、生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现世;出世;自由;两重性;道教 中图分类号:B9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8X (2013)02-18-07 “在没有星光的夜晚,人类将倍受黑暗的煎熬,痛苦期待着黎明曙光的到来。在没有自由的时代,生命之花将收敛灿烂的华光,热切期盼着自由春风的洗礼。”[1](P 19)追求自由的生命状态是人类永恒的梦想,人们只有保持着自由的状态才可能津津有味、诗意盎然的栖居于世,才可能发挥出巨大的创造能力,为整个社会与人类的进步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关于什么是“自由”,人类思想史上的前贤大哲们各持己见,胡适先生曾说:“‘自由’在中国古文里的意思是‘由于自己’,就是‘不由于外力’。在欧洲文字里,‘自由’含有‘解放’之意,是从外力制裁之下解放出来。中国禅宗和尚说‘治病解缚’,自由在历史上意义是‘解缚’。解除了束缚,方才可以自由自在。”[2](P 694)中国道教思想家们对于什么是“自由”以及如何实现“自由”等问题,也曾展开过全面而深刻的思考。道教人士在宣扬出世精神的同时,对于今生现世也怀抱着炽热的情感。可以讲,道教具有“入世”与“出世”的双重品格,这种“入世”与“出世”的双重品格决定着道教自由观念也具有“现世人生自由”与“出世神仙自由”两个维度。 一、对于现世之自由状态的追求 西方哲学家伯林曾说:“自由的基本含义就是免受束缚、免受限制和免受他人的奴役,其他的含义都是这个含义的扩展或比喻。”[3](P 189)也就是说,所谓“自由”的首要含义是人天生的摆脱奴役、不受羁绊、不受制约的倾向。免受奴役与羁绊理所当然应当是“自由”的题中应有之意。我们可以这样讲,人生在世可能遭受的“奴役”、“束缚”或“限制”大致来自两个方面:第一,自然界。第二,社会与他人。如果,人类能够积极地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与难题,妥善的处理好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化解掉自然、社会、他人给个体生命带来的羁绊,那么他们就能够在今生现世享有充分的自由与逍遥。道门高道关注社会人生,重视现世生活。他们曾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他人等两个层面,积极思考如何突破种种现世的障碍与奴役,实现人生自由的问题。 “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与自然和谐相处。”[4](P 4)人的“终极意义也许可以界定为与自然和谐统一地生活,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 JOURNAL OF 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No.2.2013(总第89期)(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General No.89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道教是以先秦道家为思想渊源,吸收、融合其他理论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我国本土宗教。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人渴求长生不死的心理和行为中。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八千余年前,中国的原始人类就已表现出他们对生命存在的顽强追求,如这一时期的“山顶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征生命之红色的赤铁粉,以图唤回逝者的生命。上古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历史记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记录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经》中,也有关于“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和“不死之药”的记载。战国时期,人们又多相信东海中有蓬莱等神山,由此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务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是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动,多属具体的实践行为,而较少有理论的成份。后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来自于先秦道家哲学。春秋时期,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阐发了一套关于宇宙

万物产生、存在及运动变化的理论,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及赖以存在的本体,主张人的活动应当遵循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由此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立了理论基础。战国时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黄帝、老子之名来阐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黄老道”。“黄老道”的学说,已不仅限于老子道家,同时还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之长。这种融诸家学说于一炉的“新道家”,在秦汉时期影响很大,同属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末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五篇,从而创立了天师道。在中原地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织民众举行反抗东汉王朝的起义。天师道和太平道的出现,令道教开始成为有严密思想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教团,被认为是道教成熟宗教形态正式形成的标志。 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中涌现出了大批新的道经,并出现了许多新兴的道派,如灵宝派、上清派、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烧炼的金丹道等等。不仅如此,当时道教中还涌现出了葛洪、陆修静、寇谦之、陶弘景等一大批杰出的大师,对道教思想学说的发展、经典文书的整理、组织制度的完善、神仙谱系的制订等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些道教领袖的努力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是在行为仪范方面,都已显得较为完善。 唐宋时期,道教不仅信徒众多、宫观广布、倍受尊崇,而且在教理教义、修行方法、科仪制度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

罗浮山九观十八寺

罗浮历代“九观”: 冲虚观——冲虚古观于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由江苏句容县人葛洪所创建,此观是他当年在罗浮山开创的东、南、西、北四座庵堂的南庵,距今已有1670多年历史。杭州黄龙观、香港黄大仙、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黄龙庙等,均认它为“祖庭”。庭院左侧有一株700多年的九里香,今仍枝繁叶茂,花开时节,香气袭人。 现在的冲虚古观于清朝同治年间重新修建的,有护法殿、三清宝殿、吕祖殿、赤松黄仙祠;还有丹房、斋堂、库房共计一百多间,整座道观的建筑面积4400多平方米。据说香港、上海、杭州西湖、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黄大仙都是从这里分支出去。冲虚古观不仅道教历史悠久,而且在革命斗争史上也具有光辉的一页。1945年,东江纵队司令部就设在冲虚古观内。冲虚古观作为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已于197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二十二座重点观宫之一。如今的冲虚古观已作为游客来此求财、求福、参观游览于一体的主题景点。早在民国初期,孙中山、宋庆龄、蒋介石、陈济棠等军政要员就亲临过冲虚古观。50至60年代,周恩来总

理和陈毅等七位元帅也亲临过罗浮山。其中周总理对冲虚古观的建设作了具体的指示,还调拨了二十两金泊对三清殿内的神像进行刷新,使之大放光彩。2004年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先生也前来参观指导。冲虚古观流传下来的还有三个千年不解之谜:其一、观内有很多大树,都高于檐顶,但是房顶上无落叶。其二、整座道观建筑面积为4400多平方米,但是墙角无蜘蛛网。其三、观内有一口“长生井”井水可以治疗一般的其难杂症。 黄龙观——始建于南汉前原金沙洞后改为黄龙观,间,为葛仙西庵故址。传有南汉王刘岩“飞龙在天”的梦景。清代康熙年间,冲虚观道士张妙升到黄龙洞开创了崂山派的独立道场并取名为黄龙观。文革时期黄龙观完全被冲毁,留下残墙断瓦。至1992年,当地政府切实地落实了各项宗教政策。在当地政府的应邀下香港道教青松观长侯宝垣先生耗资巨额重建黄龙观。经过多方努力,黄龙观终于在1997年10月得以竣工。重建的黄龙观总面积为15000多平方米。重建的黄龙观雄伟壮观,金碧辉煌成为华南一带道教全真龙门派占地和建筑面积最大,宗教文化氛围最浓的主要道观之一。 酥醪观——始建于晋代,为葛仙北庵旧址,有“安 2

罗浮山景点:冲虚古观

罗浮山景点:冲虚古观 冲虚古观始建于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这里最初是葛 洪修建的南庵。后来南庵重建为都虚观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宋哲宗赐额题字为“冲虚古观”。自此“冲虚古观”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冲虚古观后世几经修缮现在看到的古观主要是清道光年间修建的。大门楹联上刻着“典午三清苑朱明七洞天”的文字其中“典午”意指司马表明建观的年代“三清”意指玉清、上清和太清三位尊神朱明即朱明耀真天朱明洞天在道教十大洞天中排行第七所以称为第七大洞天而这也表示仙阶的地位。冲虚古观历来是都是道人神仙云集的地方最有名的当属古观的建造者葛洪葛洪在罗浮山修炼三十二年八十一岁时服用自炼九转金丹后仙逝这里设有葛仙祠后世许多名道士如白玉蟾、邓守安、邹师、杜阳桂、曾一贯、余一谦、曾雪凡等都曾在道观任住持有这么多的明道仙人这里历来也是游客如云香火鼎盛。冲虚古观不仅道教历史悠久而且在革命斗争史上也具有光辉的一页。1945年东江纵队司令部就设在冲虚古观内。冲虚古观作为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已于197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还被国务院列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宫观之一。 冲虚古观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包括山门、正殿等建筑面积有4400多平方米。有殿宇五重分别为灵官殿、三清殿、黄大仙殿、吕祖殿和葛仙殿此外还有寮房等附属建筑百余间。古观内有很多有价值的艺术品供奉着许多神仙包括葛洪、吕洞宾等还保留一些遗迹联系着古老的神话传说。其中三件事最叫人生奇:第一件事:观内有很多大树都高于檐顶但是房顶上并无 落叶。第二件事:整座道观建筑面积有四千多平方米但是没有一处墙角上有蜘蛛网。第三件事:观内有一口“长生井”据说井水可以治疗各种奇难杂症。

儒家与道家性哲学观念之比较

【摘要】儒家、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学派,儒道有关性哲学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道的性哲学思想同源同质,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儒道两家性观念异同之比较,以增强人们对其性哲学思想的了解。 【关键词】儒家;道家;性哲学 1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pkuhsc, beijing 100083, 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pkuhsc,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哲学学派,占居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道家强调以“道”为最高信仰,相信人通过某种修炼能得道成仙、长生不死。儒道共同构成中国传统信仰的基本框架,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渗透在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化学以及社会心理、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两种文化体系之间,既有共同点和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下面仅就二者性哲学观念的异同,做一分析比较。 1性的本体论之同异 1.1同源同质的“阴阳说” 在性哲学本体论上,儒道两家是同源同质,都赞同阴阳天命观,将《周易》之阴阳说作为性哲学的基础。《周易》中明确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把万事万物分成阴阳两个基本范畴,阳象征雄性、光明、主动和渗透,它出现于山中,用连续直线、天蓝色、奇数或龙等表示;阴象征雌性、黑暗、被动和吸附,它出现于河流之中,用六道不连续的短线、红色、偶数或虎等表示。阳与阴都始于太极。为此,天为阳、地为阴,君为阳、臣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互补。世界所有过程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表现。《易》卦中,组成乾卦的阳爻为“―”符号,组成坤卦的阴爻为“--”符号,上面两个符号分别是男女性器官象形之简化,各代表男根和女阴。《老子》中提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指雌性生殖器官),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法自然。”孔子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认为两性与阴阳相符、相通,性行为符合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1]。 1.2性本体差异:性为“人之本性”与“天地之法” 儒道两家虽都同取法《易》,崇尚“阴阳说”的性哲学本体论,但也有异见。如《孟子•告子上》中说:“食、色,性也”,性被儒家看作是人之本性;而道家则把阴阳、雌雄、男女两性关系推崇到崇高、极致、主导的地位,认为性的结合导致阴阳作用,产生新的生命。如《周易•系辞》中指出:“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老子《道德经》中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即“玄牝门”(雌性或女性生殖器)为天地之根本。“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因而,它是天地之大义、宇宙之大法则的“道”,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和构成万物、人类、社会的本源。这正是道家性观念的基础和核心[2]。 2性的崇拜分歧:女性生殖崇拜与男性生殖崇拜 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人类性系统、性功能的逐渐完善,人们感受到男女生殖器接触获得的极大愉悦,认识到性、性交与怀孕、生育的关系。同时,中国古代泛灵论哲学认为,每

让你见识下真正的御女秘方,古今奇人陶仲文

让你见识下真正的御女秘方,古今奇人陶仲文 很多男人出现各种房事问题之后,转而寻求中药治疗,大方向没错,但往往收效甚微,其实所谓提高男性功能的中药方这么多,怎么可能每一个都有效,真正有效的,在本人看来还是那些所谓的秘方,特别是皇室宫廷用的东西。 其实男性问题确实在古代皇室就有研究,中国古代黄帝的三宫六院,其实并非完全出于好色目的,很大部分是为延续子嗣让后代接班,稳固皇权而考虑,历代黄帝都对房中术增强术颇为重视,当然也有不少皇帝以此为借口自己享乐。。。作为历史上有名的道教黄帝,嘉靖黄帝很早便开始运用道家的养气修身之法,为增强性能力延续子嗣,嘉靖帝在登位前20年采用道家邵元节呈献的秘方之术:利用未成年女性的处女经血杂合其他药粉进行炼丹,服之而增强性能力。这一秘术让当时无子的嘉靖帝在3年后“子嗣不断”,邵元节也因而大获宠幸。孰料,此秘炼丹药力过猛,服侍嘉靖帝之宫女往往不堪忍受,最后于嘉靖帝二十一年发生了宫女密谋杀帝事件,史称“壬寅宫变”。 此事一出,嘉靖帝开始对道教传统“采补法”产生怀疑,而随后出现的子嗣体弱多病甚至早夭状况出现更是让嘉靖帝意识到“采补法”的弊端之大,随即大开呈献之门谋求良性房事增强法。之前由邵元节引崇的陶仲文便逐渐崭露头角,直指邵元节所献古法“烈而不温,冲而不柔”,献上自己的秘方一一克服“采补法”之缺陷,让嘉靖帝赞不绝口。 再来说说嘉靖帝使用之后的情况,皇帝在服用之后,性功能变得异常强盛,每天晚上在和指定嫔妃行房过后,总会让太监偷偷带进宫女来继续偷欢,有时还不止一个,最多的一晚上找了9个。而有天皇帝在和一个妃子行房之后仍旧浑身冒火,想到平时御膳间于凌晨都有宫女在值班,便偷偷溜进御膳间,宫女看是皇帝临幸自己,高兴还来不及,就在御膳间和皇帝行起男女之事。无心栽柳柳成荫,那争气的宫女一下子就怀孕,还是个“神童”,诞下皇子之后顺理成章的封了贵妃。 至此,陶逸堂的配方开始流传于皇室或极少数大官宦之家,皇室都在陶逸堂的帮助下个个满面红光有一下子驾驭好几个女人的能力。直至近代因为清政府逊位,配方才流传于民间;而后陶仲文后代借助这一王室御用配方以陶仲文之遗志要求以“陶逸堂”之称开设养生会馆传承先人之配方,也因此这一配方得名“陶逸堂”。 当然类似这样的古方还有很多,例如本草纲目上也有几副根据阴阳调和原理的方子,和陶逸堂的原理如出一辙,有待现代医学的研究与开发。

道教产生的原因与意义

道教产生的原因与意义 智叟 一、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二、道教与两汉政治 三、道教与儒、佛的关系及其对东方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儒道思想都从这里萌发。《周易·观卦彖辞》有“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的思想认识,对儒道两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儒家所谓“神道”,是指神妙变化或曰规律而言。然而对于道教来说,它只是一个远源,直接受《易经》影响并形成学派的是道家。道家才是道教的近源。虽然后来的道教常以易学相标榜。如《周易参同契》等,确实也从中汲取了不少理论资养。但不是道教的直接来源,更不是道教的主要经典,只是借助《易经》阐发自己的思想而已。两者存有精神指向上的原则差异。学术理论上的互相激荡渗透,并没有改变各学派用自己的理解和理论改造原始经典的企图。其实道教对待道家经典何尝不是如此。 道家是道教的近亲,在学术思想上其渊源尤其相近。但道家与道教名虽相近而实际上相差亦甚远。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一为反对礼仪节文的学术派别;一为专事斋醮科仪的宗教派系。道教的斋醮科仪与儒家的祭祀典礼,尽管在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上截然不同,但毕竟在形式上有些近似,而这正是道家所极力反对的。那末,与道家处世原则相反对的道教,又是如何从道家转化而成为道教的呢? 道家转化为道教,至少要经过两个中间环节。第一个中间环节,是黄老之学或黄老之道。道家反对礼仪更不主张预政,提倡无为而治。但道家祸福依伏、奇正相生的辩证观乃至愚民思想,早为轻视群生、善用阴谋的法家所吸取。两者的进一步融合,便产生了兼具道法特点的黄老政术。黄帝首先是政治人物,他在苍梧升天成仙的传说,又使他具有了神秘色彩,黄老道家托始黄帝,为其积极入世预政提供了合法依据,也为其向道教

传统道家延长

原帖如下 该方法得自于某江湖门派培养少爷仔的体系,少爷仔者,北方称之 为吃软饭的,江浙一带称为白相人,三教九流中的一个旁门左道, 传说是花门?不详,有达者指正。总而言之,就是以房中术魅惑妇女,骗取妇女钱财的一个流派。更深远的因该是得自古时道教房中 术的传承。 本人祖父辈曾为民国某桂系高官之侍卫长,很偶然的得到了该流派 培训少爷仔的一些功法。涉及内功、外功、药物调养等多个方面。 本人一直潜水,也见过不少兄弟狼友发的延时壮阳的帖子,可是不 成体系,或有害健康,现把我知道的分享给各位狼友,权当一种健 身术贡献各位,以解早泄之狼的烦恼,让各位女狼更加满足快乐, 愿狼友们性福健康,另有达人各有秘法者,也请不吝指教。 内功篇。 肉蒲团里未央生求壮阳延时,当时赛昆仑说过三个方法:一是服气 内视,一是弄点麻药,三是挥刀手术。现在贡献给大家的就是服气 内视的内功法。 一、养肾元。 取坐姿,两腿分开,阴囊悬空。舌抵上颚。静心。吸气时气从鼻腔 直下阴囊,睾丸略收紧,会阴穴略收紧,微微有点酸胀的感觉就好。闭气三四秒,呼气,放松睾丸,放松会阴。如此反复练习。直到自 己不想练为止,没有强行规定次数。 讲解: 吸气,气从鼻子吸进去,想着气直接通到肚脐下面,直通到阴囊部位,同时,提肛收缩,呼吸略停,只停一下下,然后吐气放松。把

气吸到睾丸那里,略有紧张,然后放松。不要太过于想气到哪里去了。 养肾元坐姿:臀部三分之一左右在椅子或者床上,两腿张开,阴囊 悬空,手的姿势采用握固姿势,放在肚脐眼下方一点点 二、养精元 吸气入小腹,略停,呼气时气从肚脐涌入命门,再吸气,气从命门 流回肚脐。呼气时气从肚脐涌入命门,反复循环。随心多次练习。(命门在脊柱处,正对着肚脐眼) 讲解: 坐姿与养肾元一样,但是臀部可以完全坐在椅子上或者床上,两腿 分开,双手放在肚脐眼下方一点点。吸气,气直到肚脐眼,呼气到 命门。 三、海底转轮 练习前两步一段时间后,阴部和腰部有温热(如热水在体内流动)、抽动(肌肉跳动抽动)、电麻(就是象触电一样)的感觉后(有一 种就行)进行该步骤, 吸气入小腹肚脐处,呼气时气沉入阴囊,再次吸气时,气从阴囊经 会阴过尾骨沿脊柱到命门穴。闭气四五秒,呼气时气从命门归回小腹。如此为一个循环。随心练习多个循环。(这个练习是采阴补阳 的基础训练,采阴补阳有伤阴德,略过不谈) 讲解:

张继禹道长:谈道教的重生观念

张继禹道长:谈道教的重生观念 *导读:道教是一个重生乐生的宗教,以修道成仙、长生不老为追求目标,历来注重养生延寿之术。而养生首先要去病,故学道者往往兼学医。历…… 道教是一个重生乐生的宗教,以修道成仙、长生不老为追求目标,历来注重养生延寿之术。而养生首先要去病,故学道者往往兼学医。历代有不少高道成为着名的医药学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道教医学流派,对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道教不仅重视人的生命,也重视自然界的各种生命,要求人们爱护昆虫草木鸟兽,不要无故伤害任何生命。在道教的许多戒律中,对保护生物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今天,各方面的专家聚集一堂,就中医的发展与珍稀生物的保护进行探讨,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会议。谨借此机会,向各位专家谈谈道教在发展中医药和保护野生生物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以及道教对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的一些建议,以供参考并求指正。 *一、道教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贡献 俗话说:十道九医。道士讲修炼,而修炼离不开了解人体的奇经八脉、气血运行、阴阳调和、药草疗养等情况,这就促成了道士们自觉研习医术的传统。此外,道教认为修炼成仙必须广行善事,积功累德,只有功德圆满,才能得道成仙,而行医施药正

是积德的重要内容,这也促使道教中人去研习医术,并将方药纳入道法之中,去实现其济世利人的理想。由于道教与医学的密切关系,历代道士中名医辈出,医学成就斐然。下面略举几例予以说明: 东晋葛洪是道医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他广泛收集民间医疗成果,辑集《玉函方》一百卷(已失传)。又作《肘后备急方》三卷,全是验方,药物均用易得的草木,不用贵品,诊治各种急病的方剂都很齐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该书中载有以青蒿治愈疟疾的方子。按青蒿为常见的菊科植物,现经研究,含有抗疟新药。 梁代道士陶弘景博学多才,医学造诣颇深。他在整理、补充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基础上写成了《补阙肘后百一方》。他又在系统整理《神农本草经》和全面总结六朝以前药学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本草集注》七卷。书中首创的按药物性质分类的药物分类法,为以后的本草着作所继承。该书对药物名称、来源、产地、性状、鉴别、功用、炮制、保管等记述,为我国的本草学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他还撰有《药总诀》、《效验方》等医学着作多种,在当时社会上发生过很大影响,可惜现在大都已散佚。 唐代道士孙思邈在医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被道教尊为药王。其着作《备急千金要方》收集了东汉以来许多医论、医方、用药、针灸等基本成果,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记载了他的临床经验和采集的民间单方。全书合方、论5300

道教的神仙体系及神仙级别

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 2008-07-22 10:51:17|??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 闲来无事喜欢看看神话,颇感道教神仙体系杂乱,职责不清,就算是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以及后来的《神仙谱系》也不清楚,因而试着理顺一番,作为茶余饭后之笑谈,苦于可参考的材料少之又少,不知道这样的仙事安排如果不妥当,是不是会给天庭带来混乱,如果引起某些仙灵不满,只能算其修为不足,先打下天庭了,哈哈。 一、道教中地位最尊的仙灵 1、玄玄上人——道教的祖爷爷辈 ???? 玄玄上人——道教第一仙,即封神演义中的鸿钧老祖。据说是在天表之外居住,动是流动金光,静是浩淼之气。此仙乃道教中的祖爷爷辈分。暂时把他算做一个企业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吧。 2、三清——道教的爷爷辈 ?? 懂得一点神话知识的人都会知道,三清为玉清原始天尊、上清太上玉晨大道君、太清太上老君。此三仙皆为大罗金仙,居住之处为天的最高处,而以原始为最尊。 ?? 原始天尊即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天尊,原始真王,原始天王,他应该是无极真王,一把手,主持工作。在封神演义中把他的地位有所降低,这是一种误区。估计原始的地位相当于一个企业集团中的董事长。 ?太上玉晨大道君在道教中总领仙籍,某种意义上讲在仙界是相当于负责管人事的,?他也是古今自学成材的第一人。各种仙术据说都是他研究发明出来。这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太上老君,即西游记中的老君,也是周代的老子,仙界中负责管业务,抓培训工作,最大的工作任务是培训生灵成仙、撰写论文、炼丹。这也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3、五方五老——比照道教的爷爷辈 东方——扶桑大帝东王公,五行属木,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方诸山。 西方——西王母,五行属金,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昆仑山。 南方——赤精大帝即赤精子,五行属火,但非封神演义中的赤精子,居住在大五岳中的长离山。 北方——水精大帝,即孔子,五行属水,居住在广野山。 中央——黄老元君,五行属土,居住在须弥山。 此五老秉五行之气,处自王之位,相当于公司中的五个董事。 4、成名人物——比照道教的爷爷辈 1)玄妙玉女——太上老君(老子)的母亲。 2)道母——据说是天皇大帝的母亲 3)后土元君——据说是地皇的母亲 4)斗姆元君——周天列宿的母亲

01岭南仙境罗浮山一日游方案

罗浮山旅游方案(1) 一、主题 岭南仙境罗浮山一日游 二、旅游目的: 走出户外,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欣赏一路的美景,减少工作压力的同时保持愉悦心情。好迎接年底的大会战。 集体秋游,培养大家一起出游的时候注重互相帮助的精神,通过一些互相合作的环节提高团体的一种合作能力,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提高公司的凝结力。 三、参加人员 隆生物业公司人员及各小区管理员主任约50人 四、前期准备: 1)由办公室下发旅游通知,和活动方案。由xxxx负责统计自愿参加这次活动的成员名单;作好后续的编号和分组。 2)分组:跟据报名意愿,和工作需要,全体人员分为4个小组。 登山组负责人:xxxx 观光组负责人:xxxx 后勤组负责人:xxxx 应急组负责人:xxxx 3)准备所需物品:零食、饮料、应急药品(薄荷膏,止血贴,正露丸和防蚊之类的药)

五、行程安排: 上午:早上8:00与指定地点集中前往“人间仙境”罗浮山,行车途中听随车导游介绍罗浮山美景。约1小时后到达。参观xxxx项目。 后首先游览碧水清清的白莲湖,宁绍圣六年(公元1094),大文学家苏东坡贬惠州游戏罗浮山传说巧遇何仙姑的会仙桥,接着参观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纪念馆,了解东江人民抗日情形。 中午:享用午餐 下午:人员分为二组: 观光组人员由xx带队参观全国十大道都明观---冲虚古观,冲虚古观为东晋著明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化学家、药物学家葛洪所创立,距今已有1600年。沿着伟人当年的足迹,来参观朱德、林彪、贺龙、陈毅等七位元帅往过的元帅楼----道家的第七洞天----朱明洞,后游览葛洪当年的洗药池、炼丹灶。乘坐罗浮山索道登顶第一峰小飞天,沿伏龙而上,穿去浮雾,历经九折三沉,可享沿途美景。 登山组人员由xx带队在山下简单休整后拾阶而上,可览闵壁数溪异景奇观,峭岩峻峰,挑战自我,尽享登山乐趣。 二组人员在山顶会合后,坐索道返回。在山脚集合后返回东湖四区风情岛就晚餐后散队。 五留意事项: 请xx在出发前强调会员的交通安全问题,往返路上的纪律教育,爱护花草树木及公物教育,公共场所清洁卫生教育,规范活动行为,利用本次活动充分展示隆生的风采,具体要求做到:

推荐!2招教你最佳房术养生法

推荐!2招教你最佳房术养生法 一、房中术的性保健 房中的性保健可以概括为“滋阴补阳,养颜驻容”。《玉房秘诀》记载,男女交合有七损八益:七损者,一损绝气,二损溢精,三损杂脉,四损气泄,五损机关厥伤,六损百闭,七损血竭:八益者,一益固精,二益安气,三益利藏,四益强骨,五益调脉,六益蓄血,七益益液,八益导体。主要强调性交之时,努力避免损伤,发挥益处,才能百病不生,延年益寿。科学研究表明,经常有性生活的夫妻通常比很少有性生活的夫妻身体健康,精神更为焕发,显得更为年轻;而从来没有性生活的人们,通常生病和衰老的几率比有性生活的人们要大,性生活能够调节内分泌和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心态。性生活也是一种全身的运动,研究表明,一次性生活的运动量比很多次的健身舞蹈更有效。男子的精液可以调节女子的内分泌,对于治疗内分泌失调有很好的疗效,反之亦然。经常过性生活的夫妻会更为自信、更为乐观,能够积极面对生活的压力,舒缓工作的劳累,延缓衰老。 二、房中术的性医疗 房中术的性医疗包括房中药物、药具和手术等。古代房中术记载的各类药方上千种,主要针对治疗男子的性功能障

碍、性病和女子调经补血之类的妇科疾病。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的药物多为壮阳补药,有促进性欲的效果,比如“九子丸方”、“十精丸”等。外丹派道书还记载了炼制”秋石”之类性激素要素的方法,这些药物多取动植物的精华提炼出来,不同于现代的化学壮阳药。现代壮阳药,只是暂时起到刺激生殖器的目的,《彭祖经》云“奸淫所以使人不寿者……或以粉内阴中,或以象牙为男茎,而用之皆贼年命,早老速死。”勉强的交合,外强而内虚,实质上对身体很有损伤。反之,古代房中术保存的这些壮阳药方,不仅能够刺激性欲,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治疗性功能障碍,从根本上强健身体,而不是图一时之快。孙思邈著的《千金要方》记载的各种性医疗药方最为完备,包含有专治妇科疾病的“妇人方”、育子类的“少小婴孺方”和性病药方。《华佗神医秘传》记载了治疗花柳病等性病所用的药方达15个。针对女子的经方多为调经补血方,比如“七损丸”、“交接出血方”等具有很好的医学价值。 房中术是一种古老的闺中秘术和道教阴阳丹法,吸取和挖掘房中术的有益的科学部分,古为今用,正是现代科学应有的态度。目前房中术的医学研究似乎还是一个禁区,或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能够大胆地吸收和利用。现代医学在有些方面越来越显示了它的不足,化学药物的副作用对人体的伤害和抗生类药物的滥用,威胁到人类免疫系统的功

道家思想中的地理观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道家思想中的地理观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要:道家思想首先在我国开始系统地从哲学层面对宇宙万物起源以及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索中,道家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地理观,这对我国地理思想史的发展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道家思想中的宇宙观、自然环境观、天人合一思想以及道家思想中的人的地理选择等几方面对道家思想中的地理观念进行探讨,并简单讨论道家思想中的地理观念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意义。 关键词:道家思想,地理观,宇宙生成,天人合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儒家思想在社会道德层面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准则,那么道家思想则在思想和处世态度上对我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于儒家对社会里人与人的伦理规范的重视,道家更主要的是从哲学层面上去探索人与人,人与自然宇宙,甚至是世间的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从这种相互关系中对我们人类做出定位,指导我们如何处理和自然万物的关系,如何去享受我们的生命过程。 作为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源头,道家首先开始系统地研究宇宙万物的起源,世间万物的相互关系等重大的哲学问题。而这些探索大多又是古人通过自身对自然的观察体验,加上深刻而缜密的思考而进行的。在这些探索中,很自然地形成了古人对一些地理现象的思索和认识,形成了一定的地理观念,而这种观念又对后世的中国人的地理思想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这些思想观念对我们现代地理学思想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对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古人有关自然地理的思想观念,而且对我们今天的地理学研究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1. 道家思想中的宇宙生成论 1.1.远古的开辟神话时代 对世界来源的追问是古时候人们认识和探索自己所生存的环境的最直接的 一种方式。比如,屈原的《天问》就显示着古时候的人对这个世界来源的好奇与求索。然而,限于当时人的知识以及智力水平,他们仅仅能从这神奇的世间万物背后透出的一种神奇的不可捉摸的力量中去揣摩这个世界。出于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恐惧,当时的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有一个超能力的神主宰着天地万物的运行。所以,早期的人对宇宙起源的理解大多为神及英雄的创世。 这一点在西方文化里体现的尤为明显,《圣经》的第一篇《创世纪》就详细记载了上帝用了六天时间创造世界的故事。在中国虽然没有流传如此之广的创世传说,但早期的中国曾有过不止一种的创世说。各种的图腾崇拜以及祭祀活动都显示着人们对开辟并且控制着这一世界的神秘力量的敬畏。直到今天,在中国的一些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神话传说,诉说着神话英雄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