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流行语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流行语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流行语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流行语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大学校园流行语是学生在长期生活过程中使用的一些约定成俗的语言形式,是校园生活的一种反映。本文对大学校园流行语以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进

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丰富。

【关键词】校园流行语校园文化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31-01

大学校园流行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一种反映,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中的新鲜事物抱有一种好奇的态度,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高、速度较高。校园流行语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使用的语言的一种反映,他们使用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引领者时代的潮流,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以及生活状况。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多,普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使得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和机会越多,因此从网络上也学习了很多新的词汇,并且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渐渐流行起来,形成了校园流行语。校园流行语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的校园文化。

一、校园流行语的来源

校园流行语是大学生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

语言体系,其来源主要是网络。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语言也变得越来越多。网络语言一般是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反映的词语,有十分明显的风向标作用。网络是社会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很多时候,可以将网络看成是一个社会的浓缩,网络语言的发展也反映了社会上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比如近年来出现的“正能量”一词,就是一个很好的网络语言的例子,再比如“青蛙”――指外在形象比较丑的男生,相对的,丑女则被称作“恐龙”,网络论坛中最常用到的表示支持的“顶”则在日常学生中表现为“我顶你”,意思即是我支持你。在这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大学生接触网络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很多高校本身就开通了论坛、贴吧等网络平台供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交流,因此在这些平台上就会有各种网络语言的传播,而学生对这些网络语言的接受程度往往较高,一旦接受了就会以自己为中心再进行传播,形成一个辐射范围,最终在校园内部形成流行趋势。

校园流行语是一种追新求异的语言形式,校园流行语的显著特点是新、异,而且富有创造性。新颖是词汇的一个基本特征,词句要具有时尚性、带有时代气息,才能被学生不断接受和传播。在校园流行语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词语具有新创意、新内容、新形式,给人带来一种新奇的感受。另外,校园流行语中有很多都是网络上的流行词汇,如果像

那些传统的正规词汇一样严谨,大多是比较轻松的,能够对学生生活中的很多情况进行调侃、戏谑,以表达出学生的心情。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开始大量使用网络词汇,形成校园流行语,并且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校园流行语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大学校园流行语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之间有十分紧

密的关系,一般来讲,大学校园文化一共有三个层次,分别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都是属于比较低层次的文化内容,精神文化是较高层次的,大学校园中的各种流行语言就是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使用群体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他们一般都是个性比较张扬的人,对自我的认识比较清楚,而且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比较喜欢追求精神上的独立,另外,很多大学生敢于怀疑,敢于创新,不再迷信常规和权威。正因如此,才使得校园流行语开始在大学生群体中渐渐流行起来,并且渐渐成为一种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校园流行语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但是在借助校园流行语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在进行语言应用的时候必须要加强语言的规范,从而使得校园文化的内容更加健康,能够对大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产生更加积极正面的引导。

校园流行语虽然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语言类型,但是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很多都是来源于网络的,网络环境并不是很规范,而且在当前的背景下对网络的监管力度不够,所以导致很多校园流行语的层次参差不齐,难免会有一些低俗的语言在校园以及学生之间传播,尤其是一些比较热门的网络词汇,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导致大学生的精神导向出现问题。因此对于校园流行语应该要有一种辨证的态度,不能一味地盲目地使用校园流行语,但也不能否认校园流行语。尤其是对一些媒体和平台而言,在选择网络词汇的时候,应该要更客观、更理性。比如“no zuo no die”、“给力”、“正能量”等,都

是当前网络使用较多的流行词汇,形象、生动、有趣是这些词汇的基本特点,在大学生群体之间可以实现广泛的传播。对于一些比较低俗的词汇,则应该要进行有效地规避。

综上所述,校园流行语指的是在校园范围内广泛传播的热度较高的词汇,随着学生对网络的使用越来越多,很多网络词汇在校园中的传播变得越来越广泛和频繁,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应该要加强对校园流行语的辨证认识,防止一些不良的词汇对大学生产生误导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小升.高校校园流行语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1(09)

[2]王北阳.网络流行语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10)

[3]张立志.大学校园流行语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J].商情,2012(05)

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初探

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初探 谭楠 对外汉语专业3班 摘要:本文试图用社会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词汇学的观点,对当前大学校园中的流行语现象做一下简单的梳理,以期了解这种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笔者认为,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方言,而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促成其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关键词:大学校园流行语;社会方言;言语快感;社会转型 〇引言 0.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必须经常地改进自己、丰富自己,以便能够满足社会的日益复杂的交际需要。正是这个缘故,我们只有联系社会的发展,才能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发展。”①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就为社会与语言搭起了一座桥梁。语言和社会存在“共变”关系。这个社会语言学的新术语最初出现在美国学者布赖特(W·Bright)的《社会语言学》中,大致意思是说:语言是一个变量,社会也是个变量;语言和社会这两个变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接触从而引起种种变化。换句话说,当社会发生激变或渐变时,语言也一定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②所以,正像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陈原先生指出的,“社会语言学的任务在于描述‘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③。 0.2 社会的激变在语言方面产生的影响,最快也是最直接地,即体现在流行语这一现象上。因为流行语已经不仅仅是语言符号,它从特定角度表达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真实地映照出社会现象和时代的变迁。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流行语现象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许多专家学者从社会语言学或现代汉语词汇学的角度入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笔者认为,不同领域内的流行语现象反映着不同领域内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转变。因此,未

2020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虞姬舞剑》《三娘教子》《状元媒》《罗城叫关》……台上,京昆 艺术传承基地的同学们表演着一幕幕国粹经典片段,一招一式,娴熟 精美;台下,意大利观众们屏息凝神,看得如痴如狂。佛罗伦萨孔子 学院瓦伦蒂娜(Valentina)激动地说:“我第一次如此近地观看中国 京剧,太美了,服饰华丽,唱腔美妙。我爱中国京剧!” 这是前不久我校牵头主办的“京剧走进意大利佛罗伦萨”公益文化系 列活动中上演的一幕。 出校园、出国门,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校“教育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京昆艺术传承基地”和“上海市大学生戏曲艺术实践基地”的工作内容之一。《虞姬舞剑》的扮演者、一年级学生蔡筱君表示, 作为文化交流的小使者,带领观众们体验感受京剧绚烂美妙,自己特 别自豪。 大学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同济大学一 直有着深厚而独特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品格。过去五年来,我校不断推 进大学文化建设,在学校实施“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过程中,不 断完善文化导向引领平台、文化环境培育平台、文化载体支撑平台和

文化影响传播平台,构筑起具有同济特色的大学文化格局。2013年以来,我校历届社会责任评估等级均为A,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多次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以独特的文化品格融入上 海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 2017级医学院新生小蒋,在成为新“同济人”的第一周,是这样度过的: 开学典礼时,她跟同学们一起,聆听校长、院长的殷殷嘱托,师长们 勉励他们与同医共成长,与时代共进步;参观实验室、标本室和附属 医院,感受身为白衣的职业使命;“我与导师有个约会”,在全程导 师制的安排下,与未来的导师拍摄了第一张合影;参观院史馆、校史馆,感受百年同济风雨变迁中传承的同济精神;听老党员和辅导员上 党课,感受心灵与时代的召唤…… 设计的“新生第一课”,在年轻的心田种下家国情怀与时代使命的种子。 小蒋说,同济以医科立校,自己作为医科学生特别自豪,更坚定了努

修改-1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是马克思主义;体系建设的基本基础是新世纪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几个层面明确而科学地回答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实践中文化建设的本质和本源性问题。 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提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所在。[1]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从属于社会文化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这个角度看,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就是建设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根本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国高校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为我国高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导,可以有效培养教师和学声的文化素质,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向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发展。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和指导武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加强文化思想建设,巩固学生价值导向 [1]卢景辉, 高云坚,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 高教探索.2007(6): 92-93.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我国社会建设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是文化建设的主要指标,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指南可以反映出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成效。当前校园文化中的盲目攀比、严重浪费、拜金过度等现象不利于我国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高校文化建设中亟需加强文化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我国高校形成勤俭节约、相互有爱、相互帮助、集体主义等优良品质,使得作为祖国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人生观,消除校园文化中的浪费、攀比、拜金等各种恶劣行径,促进校园文化朝着正确的发展道路和方向发展。 2、促进道德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高校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进行。具体表现

校园文化品牌工程建设方案

附件5 校园文化品牌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及责任分解 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加强校园文化 建设,依照《关于贯彻落实哈尔滨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的 实施方案》(哈院党发〔2016〕10号),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遵循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 大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弘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塑造大学精神,建设优良校风、教风、 学风,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大力弘扬校训精神,培养和凝练学院精神,努力构建内 涵丰富、品位高雅、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基本实现办学理 念清晰,校训、校风示范引领作用明显,校园文化景观初具 规模,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设施较为健全,人文科 学气息浓郁,师生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二、建设任务和措施 1.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氛围。主要措施6项,一是加 强“一训两风”教育,树立良好教风,二是加强“一训两风”教 育树立良好学风,三是筹建校史馆,做好校史展,四是街路、 楼宇、场馆命名,五是规划建设欧亚校区园林景观,六是建 设校友林。 2.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具体措

“ “ 施 6 项。一是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二是市民读书学习, 三是全民健身阳光体育活动,四是“外语月”活动,五是办好 “五味讲堂”,六是开展文化创意活动。 3.思想道德建设与志愿活动。具体措施 4 项。一是青年 志愿服务,二是道德讲堂,三是送法进社区,四是大学生综 合素质拓展训练。 4.网络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4 项。一是校园网升级改版。 二是开设学校官方微信、微博。三是建立学校视觉识别系统。 四是筹建网络电视台。 三、组织实施 1.加强领导。为保证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有效地协调 全校力量,形成齐抓共建、师生积极参与的局面,成立校园 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小组,党委副书记亲自挂帅,党委宣传部 牵头,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积极配合。 2.明确责任。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十三五”期 间,共有四大项任务,20 项具体措施。逐一落实到 14 个部门, 做到任务具体、责任明确。 3.抓好落实。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十三五”期 间每年要制定推进计划,每两个月总结汇报进展情况,确保 校园文化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和谐校园为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和谐校园为目标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实践的主要场所,是高校教书育人、培养国家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将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有了一个共同的文化追求,对于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影响。而如何建设和繁荣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成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氛围,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和谐为目标。 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是有生命力的 具有生命里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师生,在这独特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如学校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不仅反映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学校的校风,很难设想一个环境肮脏、秩序混乱的地方,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在重建学校文化的今天,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环境文化,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X性,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

在大学校园,由于在校生基本是处于成年人的年龄阶段,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看待事物的方式比较定型,也有了一个基本的大致轮廓。所以,在着力建设有生命里的校园文化的时候,应该以这个基本情况和实际为落脚点和出发点。 有生命里的校园文化可以有许多表现形式,例如XX大学文学院的文演会,连续举办了7届,每一届都受到了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每一届都有不断的惊喜呈现在众多同学面前,每一届都能使得参与进来的同学专业素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得到一个发挥大学生聪明才智的一个平台。 XX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的精品活动,一年一度的班级特色活动也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好的发展现象。全院各个专业班级,以自己本身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大胆去实践和创新,既锻炼了专业知识的能力,也提供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锻炼的机会,也营造了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类似这样的活动,诸如其他的高校也在持续、陆续开展着。 能吸引同学们的持续关注、能锻炼同学的综合素质、能不断提高影响力就是本身这个校园文化活动和建设具有强悍生命力的集中表现。 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必要的传播媒介 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除了广大师生以外,还需要必要的传播媒介。这里涉及到一个校园软文化建设的课题。

从应用语言学角度谈大学校园流行语

从应用语言学角度谈大学校园流行语 发表时间:2012-04-18T16:29:38.633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苏会英[导读] 大学校园流行语是在大学校园环境中流行于大学生口语交际中未经规范化的一种语言现象。苏会英 (内黄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南安阳 456300) 摘要:本文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流行语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讨论了其产生和存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认为大学校园流行语在丰富校园话语和汉语词汇的同时,部分词语破坏了语言的规范性,我们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追求创新的同时规范使用语言,从而推动语言文字的创新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校园流行语;表现形式;特点;规范 大学校园流行语是在大学校园环境中流行于大学生口语交际中未经规范化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一定的社会元素在大学生言语中的反映,是校园文化内涵的最重要的表征。本文将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浅谈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表现形式、特点、影响及其规范等问题。 一、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表现形式 大学校园流行语涉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具体有以下几种: 1.旧词新义。有意利用原有词语的所指,对旧有的词语作新的解释,也就是修辞上的别解格。比如:“善良”别解为“丧尽天良”, “黄昏恋”别解为“大学快毕业了开始谈恋爱”,“金刚钻”别解为“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学生”等等。 2.缩略语。将原来较复杂的语言进行简化,用缩略形式表达复杂的内容,有汉字缩略和英文缩略。比如汉字缩略:“蛋白质”是“笨蛋+白痴+神经质”, “特困生”指特别爱睡觉的学生,等等;英文缩略语:BF(boy friend),GF(girl friend),等等。 3.仿拟。仿拟有仿词、仿句和仿篇三种形式。仿词是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词素,临时仿造出的新词新语。比如:“校草”仿“校花”,“烟酒生”仿“研究生”等。仿句指仿照某一名言警句或某句流行歌词而造出的新句。比如:“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该出游时就出游,潇潇洒洒走九州”等。仿篇是对现成的诗词歌赋或篇章的仿拟,或仿语言,或仿结构,或仿内容。比如:仿《陋室铭》的《新陋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厮守寝室,难忍孤清。麻将打得好,扑克翻得勤。谈笑有恋人,往来在舞厅。可以谈谈情,倾股经。无书声之乱耳,无温课之劳形。课余就挣钱,摆摊夜不停。学子云:混张文凭。” 4.谐音借字。这是谐音借字是利用语音形同或相近的字或词来取得言语表达含蓄、幽默的效果,有文字谐音和数字谐音。比如文字谐音:“早恋”指早晨锻炼,“ 大喜之日”指要洗很多衣服的日子;数字谐音:584是我发誓,1798是一起走吧,等等。 5.利用专业术语。比如:用“病毒”指害群之马,“黑洞”指神秘不可知的东西,“内存”指人的知识水平,等。 6. 中英文并用。在汉语表达中加入英语,比如:“I 服了you”,“太sorry 了”。在大学中还流传着一首中西合璧的歌谣:“人生本该happy,何必整天study,只要考试pass,拿到文凭goaway。” 7.使用灰色调词语。大学校园流行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词语反映了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状况的不满,对自身前途的忧虑、困惑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比如:“烦着呢、晕、不爽、去死吧、切、靠、变态”等等,这些负面词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今大学生的亚健康心理。 二、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特点 大学校园流行语除了具有一般流行语的流行性、通俗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以下鲜明的个性特征: 1.新颖别致、幽默风趣。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的群体,他们创造并使用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语言,新颖别致、幽默风趣。比如称爱睡觉的同学为“教皇”;别解旧词,如,“孔雀开屏(自作多情)”等。他们将这些词语偷梁换柱,既亲切、新奇,又给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2.知识性强。知识性具体表现在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仿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和使用多种修辞格等方面。他们将通俗与高雅相结合,体现了独有的语言气质。 3.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处于时代前沿的莘莘学子对时尚有着本能的敏感与急切的追求,随着新理论、新知识和新现象的不断涌现,大学校园流行语总是流露出时代的气息。 4.负面词语的大量使用。据有关专家的调查表明,在大学校园流行语中负面词语占50%以上。这些词语含有讽刺、挖苦、取笑意味。比如“变态、恶心、晕死、有没有搞错”等等。 三、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影响及其规范 大学校园流行语丰富了校园话语和汉语词汇,但同时也折射出大学生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汉语规范性的破坏等负面影响。 从积极方面的影响来说,校园流行语是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自我解压的一种方式,增加了校园生活中对话的情趣。此外,一些品味较高的流行语还能丰富汉语词汇,而且以其超强的生存力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总之,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大学校园流行语,既不能强行禁止,也不能听之任之。语言本身具有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功能,规范应该按照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果这类词语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那它们自然会被大众所接受,约定俗成地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反之,则自然会被淘汰。至于那些负面词语,其问题不在于词语本身,而在于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风貌。从这一点上说,规范大学生校园流行语和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大学生创造并使用健康、积极、规范的校园流行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推动语言文字的创新和健康发展。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品牌名校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品牌名校淮安外国语学校汤余颖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载体,从庄子的话中不难看出文化与一个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学校的文化建设,是衡量学校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学校品位、塑造学校形象、寻求特色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淮安外国语学校是翔宇教育集团的发祥地,集现代化、花园式、书院气于一体。校园内周恩来广场庄严典雅,紫藤廊曲径通幽,未央湖碧波倒影,学子桥静卧水上,风景墙古朴别致。主教学楼临水而建,楼影一体,别具匠心。校园举目所及、举足所进既是知识的殿堂,更得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学校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个核心工作,进行课程改革,积极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开发地方文化校本课程、校本教材,让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实践,形成中西文化交相辉映的校园文化特质。 历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实验学校”、中国书法教育的最高荣誉“兰亭中学”、“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江苏省示范初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模范民办学校”、“江苏省科研园地育人摇篮”、“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节水型单位”、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学校取得这样的成绩始终与校园文化建设分不开的。. 一、建设校园环境文化,打造人文艺术校园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包括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操场等。学校拥周恩来铜像广场,概----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校园里有标志性建筑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训,彰显着学校“培养走向世界----貌学校一切工作;有精致的语录牌的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理念;校园里有师生的成果展示台;校园里随处能听到彬彬有礼地问候语“老师好!”校园里任何地方都是排着队列有序行走,看不到追逐打闹,听不到说脏话;校园一尘不染、规范有序……校园处处有浓浓的课改气息,有特有的书香气息,人文气息。 在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中,学校时刻保持与时代同步,先后建起了高标准的微机室、多媒体语音室、综合电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为莘莘学子求学成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学校不断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教室全部建为多媒体网络教室,任课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初步建成了数字化校园。 高雅、优美的校园艺术文化,对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淮安外国语学校一贯重视通过多彩的活动,构建“艺术校园”。为丰富校园文化内涵,陶冶学生情操,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淮安外国语学校系统有计划地举行文化艺术节文艺会演。经过精心筛选出来的合唱、独唱、乐器演奏、舞蹈等20多个精彩节目表达了学生对青春的畅想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为进一步打造书香校园、文化校园,淮安外国语学校举行了学生书画作品展。淮安外国语学校教学楼的画廊内,陈列着学生的绘画、书法、剪纸和摄影等作品,其中书法有楷. 书、行书等;绘画作品有国画、水粉画、素描、蜡笔画等。这些作品,常常吸引广大师生驻足流连。二、建设行为文化,打造活力校园学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建议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建议 概要: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所特有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文化设施等的总和。校园文化着重强调的是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表明了学校的独特风格。 在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全体教师的努力,更需要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提高社会组织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竞争适应能力,促使大学生尽快地成长成才。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误区 在高校快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文化的建设特别是精神文化的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高校办学规模的发展速度,校园文化有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表现为: 第一、大学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大学文化并不局限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主要是指学生文化活动,侧重于“第二课堂”是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为了完成治学育人的任务而营造的一种大学环境文化。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内涵没有大学文化明确和丰富,也不具备大学文化所体现的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底蕴。 第二、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缺失,校园文化得不到传承创新。在现实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出现严重的建设主体缺失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为相关教育管理机构、学生团体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广大教师和学生则被排除在外,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安排的活动。二是校园文化只是少数精英的活动舞台,大部分学生没有參与的机会。三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传承者—教师,大多被排除在外;学校的文化活动主要针对学生开展,而教师的文化生活极为贫乏。主体地位的缺失,无法调动广大师生的主体意识,使之无法以主人翁的身份去思考、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第三、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由于精神文化建设短期内不大显效,而物质文化建设见效快,因而形成了“重物质、轻精神”的做法。注重体现时代特色而忽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建设文化品牌名校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品牌名校 淮安外国语学校汤余颖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庄子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载体,从庄子的话中不难看出文化与一个学校发展 之间的关系。学校的文化建设,是衡量学校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提升学校品位、塑造学校形象、寻求特色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淮安外国语 学校是翔宇教育集团的发祥地,集现代化、花园式、书院气于一体。校园内周恩 来广场庄严典雅,紫藤廊曲径通幽,未央湖碧波倒影,学子桥静卧水上,风景墙 古朴别致。主教学楼临水而建,楼影一体,别具匠心。校园举目所及、举足所进 既是知识的殿堂,更得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学校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个核心工 作,进行课程改革,积极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开发地方文化校本课程、校本教材, 让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实践,形成中西文化 交相辉映的校园文化特质。 历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实验学校”、中国书 法教育的最高荣誉“兰亭中学”、“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江苏省示范初中”、 “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模范民办 学校”、“江苏省科研园地育人摇篮”、“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节水型单 位”、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取得这样的成绩始终与校园文化建设分不开的。 一、建设校园环境文化,打造人文艺术校园 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包括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操场等。 学校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校园里有标志性建筑----周恩 来铜像广场,概貌学校一切工作;有精致的语录牌----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训,彰 显着学校“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理念;校园里有师生的成果展示 台;校园里随处能听到彬彬有礼地问候语“老师好!”校园里任何地方都是排 着队列有序行走,看不到追逐打闹,听不到说脏话;校园一尘不染、规范有序…… 校园处处有浓浓的课改气息,有特有的书香气息,人文气息。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建 议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关于黄科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它集中地体现着学校的品格,是办好大学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黄冈科技职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符合基本要求的,但本人觉得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基本原则还不很具体,没有一个完整的、看得见的校园文化系统。导致学校的老师、学生的思想上没有一个定位(也许是我来学院的时间不长,不知道),这样就没有一个整体的目标,学校的特色,知名度,吸引力就难以体现出来。 大家知道,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校园的物质建设,二是精神建设,三是制度建设。黄冈科技职院虽说做了,但我觉得不系统,没有一个完整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还没有一个能击败同类院校的特色。故此,学院的影响力还不很强。从客观因素上,黄科有三大优势是别的院校不可比的,一是校园在市中心,二是民办院校(民办院校在国外比公办还要吃香,我们无需回避,应该加大民办学院的优势宣传力度),三是学院教与学、

食与寝都很集中,好管理。因此,黄科完全有可能打造出一个校园文化品牌来。 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基本原则暂且不论。在此本人参阅大量的资料后,结合黄冈科技职院实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谈点粗浅的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文化建设体系。黄冈科技职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只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修正、补充、落实(并要不了多少资金,只要人心齐),是完全可以成为湖北的一个品牌的,归纳起来讲就是构建黄科校园“七星文化”(这种提法可以商榷)。即素质文化、校园文化、形象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特色文化、就业文化。 第一,素质文化。主要指学校领导及教师文化(特别是中层干部)。学校领导的能力和素质,引领、导向教职工的能力和素质,教职工的能力和素质,引领、导向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由校长的创业精神、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师群体的专业,从而强化素质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领导力。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定位,研究确立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办学理念,包括办学宗旨、发展战略及其目标等,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力量,为学校的发展供精神力量。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影响越来越大。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1.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通过研究和宣传科学理论,可以把人们紧紧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校园文化具有引导作用,通过传授人类文化,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校园文化具有辐射作用,通过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可以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产生积极影响。2.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始终体现先进性和永藻生机的源泉。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基本功能,研究文化是高校的活动基础,创新文化是高校的崇高使命。高校校园文化是科学思想萌生的催化剂,是先进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它既从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强大动力、做出巨大贡献。3.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先进文化要发挥社会作用,就要把文化内化到人们的灵魂里,积淀到人们的思想中。办大学就要建设校园文化,让学生学习、感悟、理解,从而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完善自己。校园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新华出版社《高等院校党的建设培训教程》) 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组成。所谓校园文化,概括地讲就是发生在校园范围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全方位地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以培养和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精神和灵魂,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由学习啦为你整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范文一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 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 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 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切实落实县教育局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强化我校教育教 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顺利通过榆林市学校发展水平督导 评估 316 工程和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镇验收,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学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 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为重点,以打造“活力樊小、实力樊小、魅力樊小为发展目标,体现我校“先做人、后读书的 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领导小组组 长:周恩宏副组长:刘金龙、王彦孝、王世雄成 员:刘世财、陈国江、 夏 雨、张虎玉、各班主任三、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 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 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 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 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 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 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四、整体思路 1、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外墙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及办学思想为主,室内布置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 设计相结合,具体内容如下:(1)室外环境布置。 校门外侧设立安全文化宣传牌及相关制度,大门两侧悬挂规范性木制校牌,正上方镶嵌校 标及各种荣誉牌匾;校门内侧设有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安全、创卫宣传栏 ;教学楼对面书写 “向管理要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的管理理念;教学楼外墙书写“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校 风和“爱生、重效、格高、业精的教风,楼门上方书写“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目标;校 园中心区域书写“学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在鲜红的党旗映衬下, 指引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两边为永久性瓷砖地图, 墙面依次设有“粉笔字作业、 园丁谱、 值周栏、公示栏、通知栏、组织机构、校旗校徽、学校全景图等板块;办公区悬挂“校兴我荣、

校园网络流行语

校园网络流行语 资料荟萃 2009-08-14 2201 5d56b7b40100ednj 校园网络流行语 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群内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带有一定的方言性,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和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言语社团。在社团内部,人们之间联系密切,交际频繁,因而在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社团的特点。这样,各种言语社团就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义变体,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方言。校园流行语就是社会方言的一种。 校园隐语作为松散社会群体隐语,它的缔造者是学生,是学生这一社会群体所使用的有意不让他人所知晓的秘密词语,本文通过分析校园隐语的特点透析校园隐语产生的各种机制。 一、校园流行语的特点 1.?旧词?别解 这是校园流行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即利用原有词语的能指,偷梁换柱,给予新的所指。新旧语词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上产生极大偏离。例如[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 [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特困生]对学生中特别爱睡觉者的戏称; [留学生]留过级的学生; [特色]特别好色; [可爱]指可怜得没人爱; [天才]指天生蠢才; [活该]指活着应该; [偶像]指呕吐的对象; [耐看]指要耐着性子看; [不错]指长成这样不是你的错; [讨厌]指讨人喜欢百看不厌; [善良]指善变又没天良; [贤惠]指闲在家里什么都不会; [如花似玉]指如花椒似芋头; [大虾]大侠; [斑竹]版主。 2.?劲?词狂用 这里的?劲?取用于?劲舞?的?劲?,代表性的构词语素有?爆? ?超??狂??乱??贼?等等。透着一股?热、辣、爽?的味道来凸现自身的情感。例如

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各高校都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拓展了环境育人的途径。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一)大学精神的失落。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是大学校园文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其基本内容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可是看今日的大学校园大学精神何在?是在发展中消失了吗?还是在发展中迷失了方向?过浓的功利性,使大学把更多的资金、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去研制新型的科学技术、如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实用性成果、如何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上,而对人文精神大为忽视。不少理工科学生连基本的中国历史常识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或许这对他们来说有点苛刻。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不只在于他为社会贡献了多少实用性财富,还在于他如何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和谐需要的是文明的精神。刘海洋与马加爵的学业水平应该是比较优秀的,但是他们却不能算是合格的大学生,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文明发生了太大的偏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大学一味地突显物质的追求,而忽略了精神的追求。洪堡曾说,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地。纽曼也说,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不论是高深学问,还是普遍知识,都是为了人类的进步与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作为研究主体的知识分子,更应该保持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受社会物质化浪潮的侵袭,学术世俗化倾向凸显。不少教师为了金钱与地位,可以放弃了自己本应遵循的价值取向,把学术当成是谋求获得金钱与地位的路径,大量制造学术垃圾,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在这样的校园里,在大学精神失落的校园里,如何让大学生去追求提高人文素养、去热情地追求真善美呢? (二)运行机制不当。管理者群体本应是大学校园文化 建设的策划者和引导者,但目前不少大学往往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甚至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来开展,把校园文化建设仅当作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育校园精神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教师本应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和主力,但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使一些教师缺失了教书育人的职责甚至于使少数人沦为市侩;岗位考核的压力又使教师单纯忙于完成工作量和撰写论文,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越来越少,从而使他们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旁观者。学生本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可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更多地将大学教育视为投资或机会。目前的工作机制使大学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未能形成合力,极大地制约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 (三)校训重复雷同。校训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它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所大学的校训,最集中地反映了大学人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表达的是大学管理者对求学者的热切 希望。久而久之,它融入一代又一代大学人的血脉和灵魂,形成为一种大学精神。因此,古今中外名校都很重视校训,并以此长期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但是,不少高校在校训用词上出现严重反复,一些学校的校训不仅用词完全一样,甚至连词的排列顺序都完全一致。付进军老师的统计表明,我国139 所高校,在校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求是”,使用的院校有57 所,占41%;其次是“创新”一词,使用院校为54 所,占38.9%;排在第三位的是“团结”、“勤奋”两词,分别为47 所和46 所院校使用,占33%左右。同时“严谨”、“求是”用的院校也不少。校训严重雷同,无法体现学校的特色和风格,难以对教职工及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四)师德考核流于形式。高校虽已建立教师考核制度, 但偏重于对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考核,忽视对其政治思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的考

以特色活动为抓手,推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以特色活动为抓手,推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校的墙壁会说话。”可见,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开展特色校园活动,对高职院校而言至关重要。 一、优秀是一种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课发短信、考试作弊、浪费粮食……这些在大学生身上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与大学校园文明、高雅、厚重、宁静的氛围极不相称。为此,学院每年10月开展“爱我美丽校园,告别不文明行为”主题教育活动。活动期间,各系(部)结合自身实际,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出发点,立足学院,面向社会,卓有成效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质,展示了学生的风采。 二、让每一滴水珠都闪烁太阳的光辉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同样,大学生的

成长、成才也需要一个合适的舞台。大学生性格活泼,身上蕴藏着无限的能量,这就需要我们为他们寻找合适的释放点,为其成长搭建舞台。 科技文化艺术节――学院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线。科技文化艺术节是学院持续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每逢科技文化艺术节, 学院各个系(部)都积极参与,这让其成为富有创新内涵、极具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活动盛会。 “百团大战”――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社团在高校的作用不可小觑,异彩纷呈的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大学生艺术团、乒羽协会、书法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心理健康协会……各社团百花齐放,争相开展各自的品牌活 动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学生社团一直秉承“提升社团活动内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的理念,不断打造品牌社团和精品活动,推动校园文化生活整体再上新台阶。 三、树典型、学榜样,评选“感动科院十佳优秀大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院在学生管理方面十分重视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引领作用,积极构建学生主体型榜样教

校园文化建设和品牌打造开题报告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校本科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研究”子课题“学校特色建设与品牌打造的研究” 开题报告 重庆市黔江区新华小学课题组 我校申报的课题“学校特色建设与品牌打造的研究”,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校本科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研究”立项子课题(课题编号:FHB110083—KT22—XN008)。这里,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这里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创办特色品牌学校的要求。 (一)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是时代的呼唤。当今时代是变革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呼唤着学校特色化发展的研究。 (二)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是教育竞争的客观要求。现代教育竞争是现代教育结构本身所固有的,积极的教育竞争是学校创建特色、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过程,是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卓越教育的过程。正是在竞争过程中,创特色,展优势,通过竞争学校互动发展,共同向更高层次、更新目标迈进。 (三)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创办特色品牌学校走的是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即依靠学校实行自主的改革、挖掘本校所具有潜在的优势,合理而又充分的利用学校即有的资源并最终形成名校。事实证明,我国许多原先基础较差的薄弱学校通过创办特色品牌学校而优化了教育资源。因此,创办特色品牌学校可以在国家有限的教育投入下为国家增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特色品牌学校所提供的优质教育不仅表现在教学质量、教育效果上的“优”,而且还能提供“特”即多样化的教育来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潜能的需要,使得有某方面兴趣、特长的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学校。 (四)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建设具有校园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高职院校不懈追求的目标,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扮演着塑造人的角色。要建设既体现学院特色又符合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就必须意识到目前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意识到大学精神的缺失,学风、教风等方面的问题后,就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去解决问题。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学风建设 作者简介:焦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223-0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大学作为知识的集中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其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

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可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使高校得以持续、快速的发展,而且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有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精神、校园传统、价值理念和校园作风的综合体现,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以独具特色的校园物质环境为依托,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主导,以全校上下全体师生为参与主体的校园精神、制度准则以及围绕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文化娱乐展开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高校校园文化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可分为如下四个层级。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第一层是物质文化,它是浅层次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建筑特色、人文景观、体育设施等校园物质环境。第二层是行为文化,主要是师生员工围绕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文化娱乐展开的各种活动。第三层是制度文化,主要指校纪校规、道德准则与行为准则,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社团活动制度等,它是中层次的校园文化。第四层是精神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和灵魂所在,主要体现于学风、教风和校风。每个层级都是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紧紧围绕四个层级展开,应该深入每个层级进行规划和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