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素的中西文化观

论罗素的中西文化观
论罗素的中西文化观

罗素的中西文化观

摘要:罗素是20世纪最早认真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西方思想大家。他从自己的文化观出发,分析了中西文化的构成要素,并主要从价值取向、宗教信仰、性格品质和教育传统四个方面对中西文化的不同特质与孰优孰劣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认为中西文化应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并希望二者逐渐结合起来,这是中西文化最理想的前景。

关键词:罗素;文化观;中西文化;优劣

伯兰特·罗素(Berlrand Russell,1872-1970)是英国20世纪的哲学巨匠,又是一位声誉卓著的伟大思想家。罗素的思想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世纪的智者”。罗素早在幼年时期便从其父辈的藏书中了解到中国及古老的中国文化。但对中国产生真正的兴趣并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则始于一战。一战的爆发,将不少西方人推入了失望的深渊,时刻关注着人类整体命运的罗素则首当其冲。他既哀痛西方文化的“破产没落”,又恐惧西方文化将在战火中彻底的毁灭。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罗素去了俄国,但此次俄国之行带给他的是可怕的心灵痛苦,他看到苏俄并未为西方文化开辟光明的前途,觉得西方文化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在这样一种心境下,罗素产生了从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寻找某种积极的因素以补救西方文化的强烈使命感。1920年10月,罗素应梁启超之邀来到中国,当时中国正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该时期是“中国知识界千载难逢的‘黄金时代’”。古今中外各种思潮激烈碰撞,人们的思想非常激进。罗素来华后,与中国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发表了五大演讲,一时间,“罗素热”风靡全中国。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传统的中国文化作了深层的剖析,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评价了中西文化的优劣。罗素是20世纪最早认真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西方思想大家,被孙中山先生称为唯一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因此,研究罗素的中西文化观对现实仍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文化观

罗素认为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世界,文化问题最为重要。“只要文化问题能够解决,无论采用哪种政治和经济制度去实现这一目的我都能接受”。他将文化定义为:“由知识和远虑融合而成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认为文化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远虑。“由于远虑具有层次,我们就能够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所表现出的远虑层次来确定其文化程度上的差异”。罗素指出文化的另一个基本要素,即知识。“建立在迷信基础之上的远虑不能说是完美的文化,尽管它也许可以为真正文化的发展带来不可缺少的精神习性”。

关于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积极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成果。罗素将文化定义为,由知识和远虑融合而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实际上是一种狭义的文化。同时,罗素不是

文化决定论者,但他却把文化视为决定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发展的第一要素。一方面,他看到了文化的重要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他忽视了经济、政治等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过于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罗素提出了评判文化优劣的标准,即“第一要看它跟其它社会相比,善多于恶,还是恶多于善;第二要看它的善与恶是仅仅限于自身内部,还是向外扩张,影响了其它社会。”事实上,从人与社会辩证关系的角度,“应坚持历史标准和道德标准的统一,作为衡量社会历史前进、文化进步的标准”。衡量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标准,着眼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艺术的发展程度;衡量社会文化发展的道德标准,则以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为准则。罗素对中西文化优劣的评判很显然是一种道德标准,即以道德的善恶来衡量中西文化的优劣,忽视了历史标准,显然有失偏颇,没能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中西文化的优劣

要对中西文化的优劣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必须首先探讨一下中西文化的构成要素,这是中西文化比较的一个客观前提。

罗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就是儒道佛。儒家思想是一种纯属道德而非教条的体系,却成功地造就了言行得体、彬彬有礼的中华民族。道家思想的幽默、克制、含蓄,导致了中国的文学和艺术,及中国有教养人士的谈话都具有相同的特点。“中国人并不赞赏粗鲁的莽汉和不加限制的感情表达”。佛教主张人们要有所信仰,只有信仰才能使人摆脱失望和痛苦,从而造就了中国文化与世无争、安贫乐道的特点。儒道佛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包容、共同发展,使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绵延至今。而西方文化的构成要素是希腊文化、犹太教和科学。西欧和美国的文化实际上同质的,可以追溯到三个起源,“一是希腊文化;二是犹太宗教与伦理;三是现代科学的产物现代工业主义,并可以把柏拉图、《旧约》和伽利略作为这三种要素的代表”。这些方面也正是西方人区别于东方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中西文化的构成要素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中西文化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质,导致了中西文化有着各自的优劣。罗素从价值趋向、宗教信仰、性格特征和教育传统四个方面对中西文化的优劣进行了详尽的比较。

(一)价值取向

罗素认为,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是科学与民主。他指出,科学自身并不向人们提供任何道德观念,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新思想几乎都来自科学技术领域。罗素认为,中国文化的弱点就是缺乏科学。“中国除了现在刚刚受到欧洲的影响外,没有现代科学和工业主义”。与中国强烈束缚个性发展

的科举制度相对应,西方实行的是代议制政体,它由公民自己来选择政府和选拔官员。这种民主体制的确立,使西方产生了高度的政治安定。由此得知,科学与民主乃中国之必需,只有科学才能把中国带上现代化的道路,只有真正实行民主,才能打开数千年治乱循环的死结,并结束五千年你争我夺的局面。与此同时,罗素也驳斥了在科学和工业主义因素的影响下,西方文化片面强调进步和效率而不顾行动后果的错误倾向。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更重视伦理道德规范。“正确的道德品质比细致的科学知识更重要”。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源于儒家的传统。儒家的学说大都是一些道德规范,教人自制、中庸、尤其是谦恭。“西方人靠进步和效率,得到了力和钱,也造成了现在惴惴不可终日的西方文化;中国人总是慢吞吞的不进不退,却享受了几千年平安有趣的生活。”在罗素看来,中国文化重视伦理道德规范的精神对于解决西方文化之弊病大有裨益。西方文化只有吸收中国文化宽容、深沉、平和的道德品质才能得以延续下去。但他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以家庭为中心的“孝道”伦理,严重地阻碍了中国人的公共精神与爱国精神的发展,强化了陈规陋习对中国人心灵的暴戾统治,使中国传统文化变得不再进步了。

显而易见,中西文化的弊病正趋于两个极端。西方文化具有科学和民主的特质,但缺乏道德规范的约束;而中国虽然确立了良好的道德规范体系,却忽视了科学和民主的因素。此外,罗素对于科学的看法,是公平而正确的。“就科学本身来说,它是中性的,根本无所谓好与坏,对于这一事物或那一事物如何作价值判断,不能靠科学作最后决定,而必须从科学以外的其它方面去找来源”。这种说法既矫正了科学万能观,也矫正了科学万恶观。

(二)宗教信仰

罗素指出,中国实际上没有宗教,不仅上层阶级没有宗教,而且整个民族没有宗教。“彼等有一确定之伦理信条,既不严酷,又不压迫,且亦无‘罪孽’观念也”。在他看来,孔子及其追随者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是一种没有宗教信条的纯粹伦理学说。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所提倡的是一种自由的哲学。“其克制与言不尽实,与西方之神秘主义比较而更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只有一个外来的因素,那就是佛教。佛教认为痛苦是与生俱来的,并强调“人而无宗教之信仰,自必失望,而彼所传达于斯世者,即救治此失望之道”。但是,在中国占支配地位的行为标准、道德规范始终与儒道思想一脉相承,这就是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之原因所在。

在西方传统中,人们习惯称西方文化为“基督教文化”,可见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罗素指出:“主宰了西方的基督教接受了犹太教的正义概念,并将其作为帮助同胞和笃信某种教条的指导思想。”从犹太人那里引申出西方人的宗教狂热和不宽容的思想,认为一个人如果接受了一种宗教,就不能接受别的宗教。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之间互相排斥,互相迫害,绝不相容。但中国却不存在这种不相容,“几种不同的宗教同时存在于一处,如佛教孔子老子的教义,皆能随人适从,自由信仰,各有容忍他教之德”。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这种兼容并蓄的伦理规范既不会产生一个有权力的传教者,也不会导致因宗教信仰

不同而带来的迫害。

罗素对宗教信仰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西方文化浓厚的宗教信仰传统给西方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罗素更倾向于中国文化这种没有宗教信条的纯粹伦理道德学说。罗素作为一名西方人,能够对宗教信仰做出如此透彻的分析,原因在于罗素在青年时代就在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哺育下成为了一位无神论者,并一生致力于从事反宗教神学的思想启蒙。一些人将罗素与十八世纪的伏尔泰相提并论,称他是“二十世纪的启蒙思想家”。笔者认为,科学的信仰才能真正促进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才是中西方文化所应共同追求的。

(三)性格品质

罗素认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具有“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的刚强伟力,以及无与伦比的民族凝聚力”。他把中国人的性格优点概括为:谦恭、自尊、自信、理智和热爱和平。中国人在艺术中追求高雅,在生活中追求合理。他们不欣赏冷酷无情而坚强有力的人,也不赞赏易于表露自己激情的人。“中国人,上至高官显要,下到平民百姓,都有一种冷静而内向的尊严”。除了少数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外,进步和效率对一般的中国人毫无吸引力,维持稳定的局面才是中国人所向往的。“典型的西方人希望在所处环境内引起尽可能多的变化;而典型的中国人则希望得到尽可能多而奢侈的享受”。中国历史上虽然战争不断,但老百姓天性是喜好和平的。西方人热衷于积极竞争、不断寻求扩张,中国人对此却相当淡泊。中国人的和平主义,事实上扎根于他们不愿意改变一切的固有文化传统。

罗素了解中国人爱面子,他也指出了中国人性格的三大弱点:贪婪、怯懦和缺乏同情心。贪婪是中国人最大的缺点,把金钱作为个人追求的目标。“差不多个个苦力,都会为了得到几个便士去冒生命的危险。”“权柄在握的官僚们,几乎总是用权去满足自己的唯一欲望——搜刮大量的钱财。”正是这种贪婪导致了中国人由强变衰。怯懦是中国人的另一缺点。它不仅是指缺乏勇敢行为和冒险精神,也指遇事只是一味地消极忍耐,对于社会的弊端往往表现出无动于衷和麻木不仁的冷漠态度。中国人缺乏同情心,使每个西方人都感到震惊。“看到痛苦本身并不会引起一般中国人多少同情心;事实上,他们好像看到别人痛苦还感到很惬意开心”。人与人之间的难以沟通,心与心之间的隔膜,冷漠、自私、虚伪已成为中国国民性中的痼疾顽症。

罗素系统地剖析了中华民族的国民性,但没有集中论述西方人的文化心理特征。罗素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列举西方人的心态特征,而且是一团漆黑。他所述西方人的丑陋之处包括:由精力过剩所导致的传教狂热、野心无穷、蛮横好斗、支配欲强、盲目追求进步与效率以及由于对科学的迷信而产生的“机械人生观”等。西方文化先进、科学的特质,却造成了西方人性格丑陋一面。罗素之所以只强调西方人性格黑暗的一面,与他当时对西方文化的希望越来越渺茫的沉痛心境有关。

值得敬佩的是,罗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性格品质上的明显差异。表现在:

西方人生性好战、喜欢竞争,中国人气质平和、安于现状;西方人爱权,中国人爱钱;西方人办事倾向彻底,中国人喜欢妥协;西方人崇尚变革,中国人易于保守。我们看到,中国人与西方人性格品质上的差异,正是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的真实反映。

(四)教育传统

罗素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在某些方面与雅典黄金时代的教育非常相似。雅典的孩子被迫从头到尾背诵荷马史诗;中国孩子被要求熟读所有的儒家经典。中国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是长期以来一直把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的产物。在罗素看来,中国的科举制度有很多好处,它使不公正的贵族制度在中国及早消亡,使世俗文化成为民族精神生活的象征,从而保证了中国文化的持久性。但科举制度在中国定型之后所形成的独尊几部古书的陈腐风气,注重八股文章的形式主义完全窒息了应试者的创造性。“中国教育创造了稳定和艺术,它不能创造进步和科学”。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中国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不能促进中国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以促进新文化的进步。

西方沿用的是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教育传统。罗素以日本、英国和美国的教育为例,系统地论述了西方的教育传统。现代日本把国家的强盛作为教育的最高宗旨,“与中国知识界过分怀疑保守和松垮懒散相反,日本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过分武断偏执和精神饱满”。这种教育传统在国家处于危难的时候,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极有可能导致社会革命。英国采用的是阿诺德博士的教育体系,该体系培养出了英国贵族式的教育传统,但这种为“道德”而牺牲人们理智的贵族式的教育传统也正是英国高等教育的祸根。美国的教育却成功地“把一个不同种族的人组成的人类群体,转化为一个同质的民族”。罗素一方面了赞扬了美国教育的创新,同时也指出了它的不足,即美国的教育传授的是一种绝对的美国爱国主义,这基本上是有害的。西方教育传统的最大缺点就是把学生看作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把学生自身看作目的。由此可见,虽然不能把西方文化发展的困惑完全归咎于西方的教育传统,但它显然是制约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罗素指出教育的作用除了提供实用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人做“合格的人”和“合格的公民”;教育的方针“既不是教人学会压制,又不教人学会服从,最重要的是教人学会自由,能学会自由后不复以压制施诸于他人”。罗素提倡的自由主义教育观,对中西方教育都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只要将罗素的这些先声与中西方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作一番思考,不能不惊叹这位伟大思想家的见解是何等的鞭辟入里,切中时弊,不能不盛赞其中所包含的闪光真理。

三、中西文化的融通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优劣比较之后,罗素得出了结论:“中西文化固然各有善恶,但由于中国文化是内向型的,西方文化是外向型的,所以前者的罪恶主要是自身的问题,与他人无关,后者的罪恶则导致了世界性的结果。”中国的“孝道”再怎么过分,它的危害也及不上西方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导致的是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一个典型的西方人总是躁动不安,会尽己所能去改变环境,而一个典型的中国人则喜欢静观自然,希望尽情享受现有生活”。中国文化的内向性与西方文化的外向性是互补的,双方应该互为师生,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融通。罗素认为,在艺术、文学等方面中国文化并不亚于西方文化,但忽视进步、不求高效、缺乏科学是中国文化的致命弱点。不过,好在中国文化并没有仇视科学的成分,所以在中国传播科学,不会像在中世纪的欧洲那样受到教会势力的阻碍。罗素也告诫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应避免两个极端:一是全盘西化,走上西方的同一道路;二是文化保守主义,拒斥外来文化。他坚信,只要中国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部分,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文化,这无疑是一种客观的思考。罗素在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已变得保守僵化的同时,也意识到西方文化备受后现代化的困扰,已经病入膏肓。而西方文化本身无力救助它的精神病态,只有寄希望于中国文化。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表达了与罗素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建立在西洋哲学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已经暴露出诸多弊端,已形成不得不改变之势。在物质生活方面,他之处中国人“很少向前要求有所取得的意思。他很安分知足,享受他眼前所有的那一点,而不作新的奢望,所有其物质生活,始终是简单朴素,没有那种种发明创造。此在结果之不好看的一面看,则为物质文明之不发达……燃气结果之好的一面看,则吾人岁有此许多失败,而却又莫大之大幸。因为从此种态度即不会产生西洋近世的经济状况……中国人以其与自然融洽游乐的态度,有一点就享受一点,而西洋人风驰电掣的向前追求,以致精神沦丧苦闷,所得虽多,实在未曾从容享受。”因此,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通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的,这是中西文化发展的共同趋向。

就未来文化理想而言,“西方文化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化的长处则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通将使双方都能获益,“中国人可以从西方人那里学到必不可少的实用的效率;而西方人可以从中国人那里学到一些深思熟虑的智慧”。因此,罗素认为中西文化应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并希望二者逐渐地结合起来,这是中西文化最理想的前景。同时他指出,那些自称“文明”的国度,在相互残杀中,从世界舞台上消失了,而只剩下那些爱好和平的国家。罗素从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角度论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突出特点,其和平主义文化观,使中华民族历经了五千年的风云变幻而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罗素所倡导的正是这样一种未来文化的和平主义观。80多年后的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有力地证明了罗素预言的准确性。

罗素对于中西方文化可以互为师生及对未来文化理想展望的观点,是一种理性的探索。罗素欲借中国文化来救治“没落的”西方文化,这是一个有责任的西方知识分子在自身文化危机面前的一种正常反应,就像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去西方寻求救国之路一样,不仅无可指责,而且令人敬佩。但应该看到,罗素实际上是过分的美化了中国文化,而丑化了西方文

化,没能对中国文化做出客观的评价。从总体上说,西方现代文化的发展程度远远高于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我们不必因为罗素对传统文化的赞赏就得意起来,而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用这两句诗来描述中西方文化的更替是非常合适的。“拿破仑、汤因比、罗素等人都预言过,未来的世纪将属于中国”.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文化再度焕发出新的光芒与魅力。

参考文献:

[1]冯崇义 . 罗素与中国——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一次经历[M]. 北京:三联书店,1994 .

[2]伯特兰·罗素 . 中国问题[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

[3]伯特兰·罗素 . 罗素文集[M]. 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

[4]姚小平 . 罗素中国问题解读[M]. 北京:三联书店,2004 .

[5]李毅 . 回顾与前瞻——20实际中国文化思潮与先进文化的发展[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

[6]沈益洪 . 罗素谈中国[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

[7]伯特兰·罗素. 中西文明比较[J]. 东方杂志,2001 .

[8]伯特兰·罗素. 西方的智慧[M].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

[9]伯特兰·罗素. 中国人的性格[M]. 北京:三联书店,1993 .

[10]袁刚,孙家祥,任秉强 . 中国到自由之路——罗素在华讲演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尔雅2015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 分) 1 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 ?A、 环境 ?B、 语言文字 ?C、 社会 ?D、 人口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关于地理环境与名族心态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互动互构 ?B、 互补互彰 ?C、 互起作用 ?D、 互相转化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辜正坤认为,万物的发展有一种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补充、()的趋势。 ?A、 自我完善 ?B、 自我适应 ?C、 自我淘汰 ?D、 自我进化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下列哪一项不是儒家的民主思想: ?A、 民贵君轻 ?B、 民治主义 ?C、

?D、 民为邦本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5 中国语音: ?A、 为闭音节 ?B、 为多音节 ?C、 每字有韵调 ?D、 音义象构性弱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马克思主义学派属于: ?A、 国粹派 ?B、 理想西化派 ?C、 现实西化派 ?D、 都不属于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属于中国民主内涵的是: ?A、 恶欲协调 ?B、 迫不得已 ?C、 因势制宜 ?D、 宗法式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不包括:?A、

?B、 能指和所指 ?C、 任意性和必然性 ?D、 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权力斗争主要集中在权力的: ?A、 天赋和人赋 ?B、 瓜分与分享 ?C、 集中和分散 ?D、 下放和收合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 在黑格尔看来,中国的天子在发号施令上: ?A、 比较自由 ?B、 可以随心所欲 ?C、 不能锁心所欲 ?D、 有严格程序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1 中西方人对世界的看法是(),程度不同的。 ?A、 殊途同归 ?B、 迥然不同 ?C、 异曲同工 ?D、 错综复杂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论中西文化差异及制度区别

论中西文化差异及制度区别 摘要:本文致力于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性的善与恶、法制和宗教的形成的角度分析问题。 要说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制度的区别,必须从其各自的起源和衍化过程中有哪些环境的区别说起。 西方文化的起源是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犹太文化,后集成为宗教即基督教,经过文艺复兴后,形成了现在新教、基督教、天主教并存(基督教和天主教其实差别不是很大,而新教则与其差别甚大)。大多数认同《圣经》中人性本恶,人有原罪,所以人需要向上帝祈祷,获得宽恕,才能上天堂,如果罪恶不能得到宽恕,就下地狱。崇尚自由,但又保证他人自由,法制比较完善,主张立法、司法、行政分立(即便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亦有此趋势),比较特别的是美国的州立立法权、司法权。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考虑,西方文化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最早形成的是商品交易经济,所以必须要求交易双方平等、自由、诚信,才能保证交易的活力,而且商品交易最核心的是契约,人们之间确立关系靠的是契约关系。夫妻之间结婚时,神父在教堂问男方,你愿意娶她为妻,成为她合法的丈夫吗?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永远疼爱她,保证她,不离不弃,一生一世吗?男方答愿意。同样问女方你愿意嫁他为夫,成为她合法的妻子吗?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病症还是健康,永远信任他,支持他,不离不弃,一生一世吗? 女方答愿意。然后,双方带上戒指,宣布可以结婚了,建立了夫妻关系。可见,双方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签订契约,建立关系。而在西方,此类例子屡见不鲜,宗教是人类与上帝签订的契约,赎罪去天堂、不赎罪下地狱,法律是人与社会签订的契约,科学是人类与自然签订的契约等等。而这个最重要的契约,其实是很不容易被遵守的(相对于良知而言),在西方必须要得到保证,所以西方的法制体系很早就建立了,并且发展的很完备。而与此同时,由于西方的法律是约束“坏人”用的,是行为的底线,而人们又发现它是远远不够的,有一些人专门打擦边球、找漏洞,或者不干坏事,也不干好事,有将如何呢?于是,他们创造了宗教,用上帝、用天堂和地狱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就此观点上看西方是比东方好是要实在一点的,毕竟西方只美化了一个上帝和耶稣,而东方则美化了孔子、孟子以及各位皇帝神仙),让人们相信善,克服原罪,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还因为他们的平等、自由、人性是恶的,所以他们不相信掌权者都是好人,(即使华盛顿是好人,可不见得后来者都如林肯一样),所以他们在经过中世纪的政教合一的迫害之后,在文艺复兴后,坚决地把政教分开,而美国甚至达到三权分立,同时,他们仍担心他们的政府会成为多数人的暴政,所以他们的州有一定立法司法权、可以和联邦抗衡。 而中国的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炎黄农耕文化,后来虽然受到北方匈奴文化(匈奴、胡、突厥、辽、夏、蒙古)、西方佛教文化、岛国文化(日本)的影响,但其内核仍是农耕文化,她有法、墨、道、儒、兵、纵横等流派,与乱世,则兵、法纵横,于不乱世,则独尊儒术。她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制,而中国人多主张人性本善(趋向于孟子,虽然荀子也有人恶说),但是没有形成宗教,(虽然大多数西方人称之为儒教,但是我个人不赞同,原因:一、中国流派众多,儒教从来没有全胜过;二、儒家重在经世致用,修身制国齐家平天下,不是宗教的精神归宿;三、在大多时候,儒家只被当成工具,而不是信仰),中国自秦朝以来,虽然曾经四分五裂过,但是追求大一统,(与美国州、联邦不同),而且中国历来实行人治,有天子之说,皇帝情结,(现在也有),虽然经过五四运动,但是变革不彻底,是跟日本一样的被迫式、有趋向性(向西方发展)、没有对自身进行彻底反思和批判革新。于是有了现代中国的四个无——无思想(多是老掉牙的或者人家的)、无法制(大多在只学人家的)、无道德(是非善恶荣耻不分)、无方向(不知道走向何方——也许只是我自己不知道)。中国文化的基础是农耕文化,所以最核心是与自然打交道和与人打交道,与自然打交道于是有了道家,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与人打交道于是主要形成儒家的思想,仁、善。农耕文化中,人与人

论人文主义的成立及其内涵——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为中心的基础性理解

论人文主义的成立及其内涵——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为中心的基础性理解 论人文主义的成立及其内涵(上) ——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为中心的基础性理解 注:本论文原为一篇,提交给第七届国际新儒学会议(2005年9月10-12日在武汉大学举行)。《重庆社会科学》发表时嫌太长,分上下两部分分别发表在2005年第8、9期上。 内容提要: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以现代新儒家的探讨为基点,通过人文主义在西方的限制与不足的分疏进而指出:打开道德的主体之门为成立人文主义的唯一进路,而中国文化正可以成就这一进路,它可以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综摄的系统,领导文化生命前进的最高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人文主义与幸福的问题,以说明人文主义应如何关照人的物 质性存在。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人文主义道德主体幸福 一九五○年,徐复观翻译了日人三木清氏的《西洋人文主义的发展》一文,发表于《理想与文化》第九期。在该文中,三木清氏梳理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了其限制与不足,同时对人文主义之成立及其本有意涵作了理论上的概括。(1)该文的是非得失在此不论,但它却引发了港台现代新儒家对人文主义的普遍反省与探讨。牟宗三由此写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人文主义的完成》和《人文主义与宗教》诸文;唐君毅由此写了《世界人文主义与中国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名义》诸文;徐复观由此写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之成长》、《一个中国人文主义者所了解的当前宗教(基督教)问题》,他更在此基础上,写成《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一书,来阐发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发展与落实。本文之上篇将在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的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论述人文主义之所以成立的基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人文主义与幸福的问题,以说明人文主义应如何关照人的物质性存在。而 这,只能在中国文化中才能被很好地解决。 一、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与不足 “人文”二字虽为中国文化所固有(《易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但人文主义却是西方文化中Humanism一词的译语,也有人把它译成人本主义。所谓“人本”在西方文化中是相对于“物本”和“神本”而言的。然西方文化占强势地位的是“物本”和“神本”,前者成就科学和形而上学(哲学);后者成就宗教信仰。人文主义只是在“物体”和“神本”之间作一些补漏救弊的工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唐君毅才说:“西方之‘人文主义’,差不多均是由于欲对治或反抗某种文化上的偏蔽而兴起。”(2)也正因为如此,牟宗三才说:“在西方学术思想传统里,人文主义不是主流。而且它也是潜伏在那里,时隐时显,因此它始终没有彰显出来,完成其自身之系统,以为领导其文化生命前进之骨干。”(3)这就是说,人文主义虽然是西方文化中提出的概念,但因“人”这个“本”被“物本”和“神本”给闷住了,故从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的发展来看,并不能尽人文主义的全蕴。那么,在现代新儒家看来,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的发展中到底有哪些限制与不足呢? 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若就其粗线索勾勒,可分为西塞罗时代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十八世纪德国的人文主义。这三个阶段的人文主义其具体内容或容有差异,然就它们的基本性格而言,皆不能担当领导西方文化生命的使命,则系其共性。因为它们有其不可克服的限制与不足。关于西方人文主义的限制与不足,牟宗三在其《人文主义的完成》一文中有详细的分疏与指陈。首先,看西塞罗时期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一概念,在希腊并未成立,其成立在西塞罗时期的罗马,故西塞罗是西方文化史上第一个意识到人文主义内容及其价值的人。他之所以有这种自觉的意识,牟宗三认为:“是由于罗马原是一野蛮民族”,故西塞罗的人文主义自觉“正表示野蛮无文的民族开始自觉到自己之野蛮,自己之纯为赤裸裸的原始生命之不足,反省到自己之寒伧,而想要过一种有文化的生活。……西塞罗的人文主义,正尽了这个责任。”但因这个责任只落实在“现实生活之重自由、尊理性、富

解读罗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论

内容来源: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第22卷第4期 OF THE GRADUA TES V ol 2001 SUN YAT一SE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2 NQ4.2001 解读罗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论 肖经纬 【内容提要】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分别从罗素的哲学现、历史观及方法 论三个层面上对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书进行剖析,尝试通过对其写作的立 场、态度、取材及评价标准、视角等方面的探讨逐一考察罗素如何解读西方哲 学发展史以及如何解释西方哲学发展史。 【关键词】罗素西方哲学史方法论 哲学大师写哲学史彭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而且,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他们都不可避 免地将自己的哲学观点带进哲学史,所以,他们所写的哲学史,或多或少都寄托了自己 的哲学理念。十九世纪黑格尔所写的《哲学史讲演录》,至今仍是人们研究黑格尔哲学 思想的重要文本,尤其是他在书中所表达的哲学史方法论,比如把哲学史看作是一串圆 圈的圆圈等等,迄今还在影响着我们不少人的哲学史研究。现代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 表人物之一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liy)中,以哲学 大家的手笔,高屋建瓶,恢宏磅礴,以独到的视角论述了两千多年西方哲学发展的历 史。本书不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也是我们研究罗素本人哲学观的重要资料。 一、哲学的定义 t 要考察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就不能不考察罗素的哲学思想。事实上,如果说, 罗素的哲学只是他所从事事业(寻求确实知识)的一个副产品[’〕的话,《西方哲学史》 亦只是其哲学研究的一个副产品而已。这本广为哲学爱好者所熟知的书,在罗素所有的 著作中,并没能占据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即使罗素本身丰富的哲学主张在其写作 《西方哲学史》过程中亦没有留下什么烙印,他始终坚持着一个客观的、解释者的立场,但他对哲学研究所持的态度及其所运用的方法在本书中仍然得到了一贯的应用。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的绪论中对哲学下了一个定义(与其在其它场合所下的定义 并不完全一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 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 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2]他认为哲学的作用在于使我们避免因为过于相信科学而变得麻木不仁或者因过于依赖神学而变得狂妄傲慢。这也是一个罗素并没有说出来的,而在《西方哲学史》中处处可见的对哲学家的评价标准,例如对康德和杜威的批评[3]罗素在哲学上的目标,是要在经验主义的基地上,运用高度发展了的逻辑分析技几术,寻求人类知识牢固而坚实的基础,以及科学可靠无误的根据。这表现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是他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内在无矛盾性”作为评价一个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和体系的优劣的标准,例如洛克,如他所说的,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 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 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 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 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中西文化比较考试题及答案

1.请从中西视域阐述文化的含义,并比较文化与文明的差异。 答:“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涵盖、反映社会、自然现象的条理及规律性。“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西方的“文化”,英文“culture”和德文的“kuctur”都由拉丁文“cultura”衍化而来,原意指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来逐渐引申出神明崇拜、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这就与古汉语中“文化”所具有的“文治教化”的义项日益接近。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上的话说:“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大文化”指的是人类自身的一切精神性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包括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畴。《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由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文明”随之而来。“文明”在中国的古典中频频出现,并与“文化”词义相近。《尚书·舜典》中有“溶哲文明”,《易·乾·文言》中有“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之语。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对上述两句的疏解是“经天纬地曰文, 照临四方曰明。”与“文明”对译civilization, 来源于拉丁文sivis (市民)或civilitas(都市), 表示城市生活的秩序和原则, 是相对未开化、野蛮而言, 也有启蒙、教化、不落后于时潮之意。近代中国人最早诊释的是清朝第一任驻英公使郭篙熹。他在1878年所写的日记中, 把civilized、half civilized、barbaian、相对应地称之为“教化、半教化、无教化”, 虽未出现“文明”等译词, 但也相当于“文明、半文明、野蛮”的概念。到十九世纪末, 黄遵宪、康有为、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大量采用日本译词, 频繁使用与“野蛮、半开化”相对应意义上的“文明”一词。“文明”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总而言之,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则是

浅论罗素的摹状词

浅析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罗素认为,哲学的本质工作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对哲学问题的分析能够看出是否是真正的逻辑问题。在语言哲学和逻辑学领域中,罗素的摹状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罗素开拓了摹状词理论新领域,取得了极大的突破。他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并且提出了分析摹状词的方法,从而解决了哲学上的三大难题,因此,罗素创造的摹状词理论对之后的摹状词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一律失效,排中律失效,存在悖论这三者是哲学史上的三大难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三大难题都无法得到解决,直到罗素开创了摹状词理论,这三个悬而为解的难题才得到最终解决。与此同时,“语言学转向”的出现也推动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而在罗素之后,多位哲学家对他的摹状词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各自对摹状词理论的见解,由此可见,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有利于于后世哲学家的研究并且影响范围广,影响深度大。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语言学转向”就是罗素摹状词理论产生的背景。“语言学转向”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维也纳学派哲学家古斯塔夫—伯格曼提出的,这个转向就是指哲学研究对象从认识论主体转向语言本身,一片研究语言的热潮为罗素提供了研究背景,他针对德国哲学家麦农的对象理论,指出任何一个名称都是有所指的并且所指的对象都是存在的。而哲学三大难题也促进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产生。 第一个哲学难题是“同一替换规则失效”。比如,乔治想知道司各特是不是《瓦利弗》的作者,当司各特是《瓦利弗》的作者时,可以将“司各特”替换成“《瓦利弗》的作者”,于是,我们得到“乔治想知道司各特是不是司各特”。这句话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因而,同一律失效。第二个哲学难题是排中律失效。排中律表明,两者之间必有一真,不存在非真非假的情况。“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头”和“当今法国国王不是秃头”这两者都是假的,因为法国没有国王,因而,排中律在此处是失效的。第三个哲学难题是存在悖论。“这座金山不存在”。当这个语句为真的时候,“金山”这个词没有指称对象,当这个语句为假的时候,语句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由此表明,这个语句不可能既是真的,同时又是有意义的。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破解这三大哲学难题时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被称为“哲学典范”。 罗素最初在《论指谓》中系统的提出了关于限定摹状词的思想,之后对此思想不断的进行充实扩展,最终形成为哲学典范的摹状词理论。罗素强调不能把专名和摹状词混为一谈,“关于限定摹状词,首先一点要弄清的,就是它不是一个名字。”专名是简单符号,而摹状词是复合符号。在罗素看来,任何专名都是有所指的,专名的意义就是自然语言中的专有名词,比如苏格拉底,比如埃菲尔铁塔。专名最终是要通过对对象的特征进行描述和说明的方法才能完成指称,因此,名称必须是要有含义的。而摹状词与之不同,摹状词是不具有饱和性与唯一性的,它只有在命题使用中才有意义。因而要对命题进行逻辑分析,得到命题的真正形式,并且消除摹状词的存在,哲学三大难题才会得到解决。 摹状词的类型主要是两种类型,不定摹状词和限定摹状词。不定摹状词是没有限定的,比如一个人,一棵树等,这种“一个如此这般的东西”形式的短语就是不定摹状词,它具有不定性。限定摹状词与之相反,比如,这个人,这棵树,那个人,那棵树等,这种“那个如此这般的东西”形式的短语就是限定摹状词,它与不定摹状词相比较具有唯一性。罗素认为,如果要消除不定摹状词的话,必

高一作文:论中西文化差异作文1000字

论中西文化差异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

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中西文化比较

1.《中西文化比较》周义、徐志红 Chinese ethics value as essence, in this society, all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center is fami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milies also expands. From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values, the home was promoted to the most important group status in the life. Filial piety is the family idea to sustain the maintain blood and group feelings of, as well as the highest values. 2.《中美家庭价值观的比较》魏章玲 This article from the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view, love and marriage, family ethics and procreation conception,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family values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points out that we can't use simple trend to generalize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family valu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we can have different analysis of family valu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3.《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陈铭 In China,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s, the parents have high expectations to the children, the children are their all hope, because of the thought, the children have a lot of burden. In America, the parents of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ay is equal, the child as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Those belong to theirselves , have their own privacy. American parents will also respect the child's privacy. 4.《文化价值观影响下家庭教育方式的分析》杨志华 In contemporary China family, the majority of children is only children, children are very loved. In the social activities, they protect their children, they don't allow kids to contact with the outside world, when children and other children at variance. Most parents shield their own child and blaming each other. In life, the parents do all things for the children But the American parents to practice and guide their children, they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Since the childhood encourage children, their positive to accomplish a task, and gain experience and happy from it. The child never have any illusion to the world of adults, they may try to achieve the American dream. 5.《中国女性百科全书——婚姻家庭卷》卢乐山 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is our most intimate, the most lasting, the most sincere relationship, with the whole life. Husband and wife need to: 1 mutual understanding, mutual trust. 2 care about each other and respect each other, tolerance the conflict. 3 in the home have equa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he big things need to discuss together. 4 to do the housework together, equal treatment for both parents and relatives. 6 keep harmonious life. 6.《试析中美婚姻观的不同》蔺学才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mbination of husband and wife is free, the parents is not to interfere in, this is their personal rights.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the individual as the center, they deal with family members and family issues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rational

唐君毅之哲学方法

唐君毅之哲学方法 刘国强 一、前言 哲学思想与哲学方法关系密切。大哲学家者,往往有其独特之哲学法,以成其独特之哲学系统。如黑格尔的辩证法之怀疑法与其心物二元论,胡塞尔的现象学法与其现象主义哲学,杜威之试验法与其实验主义。故能了解一哲学家之基本方法,自有助于了解该哲学家之思想系统。要了解唐君毅先生之哲学思想,自应对其哲学方法有所探究。 二、唐先生对哲学方法有所通观与反省 哲学家作哲学运思,有先自觉其所采取之独特方法,然后开展其哲学,有些则不必自觉其方法,待思想系统完成后由后研究寻溯而显。大哲学家大皆能自觉其哲学方法,而更自说其哲学方法,如柏拉图、笛卡儿、黑格尔、康德。唐先生对哲学家们所用的一些基本方法,皆有所通观和反省。在他所著的两大卷<哲学概论>中,即有两章(上册,第九、第十章)讨论哲学的方法与态度。他扼要论述了哲学中的科学方法、直觉法、发生论的哲学方法,纯理的推演法、比较法、批判法、辩证法,和超越的反省法。在诸种哲学方法中,唐先生以超越的反省法为更根本的方法,唐先生明言: 我们可说超越的反省,实一切哲学方法之核心。(<哲学概论>,页195)

因为无论是科学方法中的逻辑分析法,黑格尔的辩证法,康德的批判法,博格森的直觉法,或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怀疑方法等,皆预设了超越的反省之活动。(同上,页191-202) 三、不限于黑格尔之思维方式 一般泛论唐先生,多以唐先生的思维方式或哲学方法,因受黑格尔影响,故亦基本是辩证法的一种思维方式。此种说法,虽不能说完全错,因唐先生之哲学亦有运用辩证法,表现辩证方式之处。如唐先生在<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书中所论,心灵之活动,先感通于「客观境界」(前三境),进至于「主观境界」(中三境)然后达于超主客之「绝对境」(后三境),此即似于黑格尔的「正」、「反」、「合」之精神辩证发展。事实上,唐先生对上述的各种哲学方法,在其哲学中,亦不能说全无运用。如唐先生在比较中西文化的多方著述中,实时用比较法;在他的<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一书中,亦不乏运用了科学逻辑的分析法,以确定及厘清他所用一些概念如「生命存在」、「境」、「感通」等词之意义;亦曾用发生论的哲学方法,探求中国哲学中各种范畴如「道」、「天命」、「性」等概念。然而,在唐先生的哲学中,最为广泛被运用,而同时表现了唐先生哲学的精神的,即为超越的反省法,或超越的反省精神、故说唐先生是用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能说完全错,但此种说法并不确当,构成唐先生哲学中最基本和最广泛被运用之方法,本文作者认为有四者,即:契会法、层层转进法、超越反省法,与开阖法,此四

读名著罗素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读名著罗素《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在全球知识界影响巨大的学术名作。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介绍到我国后,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普遍影响,不少人都曾焚香静读。将其视为案头的必备哲学读本。其叙述年代从希腊文明的兴起一直到现代的逻辑分析哲学。在这部哲学史中,罗素特别对他认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辟专章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作者(Bertrand Russell)简介: 罗素,当今时代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代言人,是西方思想解放与言论自由的见证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之一,分析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活跃的政治活动家,并致力于哲学的大众化、普及化。作为哲学家,罗素的主要贡献在于数理逻辑方面,是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以此为基础的现代分析哲学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罗素出身于英国一个贵族家庭,是罗素伯爵的第三代继承人,其祖父曾两次出任英国首相。1945年,罗素在美国出版了《西方哲学史》一书,该书不但为罗素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还是罗素获得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代表作有《西方哲学史》、《神秘主义与逻辑》、《怀疑论》、《婚姻与道德》等。

Book One - ANCIENT PHILOSOPHY - Pythagoras №.1 -The opposition of the rational and the mystical, which runs all through history, first appears, among the Greeks, as an opposition between the Olympic gods and those other less civilized gods who had more affinity with the primitive beliefs dealt with by anthropologists. 【译文】理性的东西与神秘的东西之互相对立贯穿着全部的历史,它在希腊人中间最初表现为奥林匹克的神与其他较为不开化的神之间的对立,后者更接近于人类学者们所研究的原始信仰。 【小编评注】由于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短语笔记】run through - 扫视;排练 【例】In other words it doesn't just return when it finds one, it's going to run through all of them. All right? №.2-Cornford says, "tend to be otherworldly, putting all value in the unseen unity of God, and condemning the visible world as false and illusive, a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标准答案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 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而思 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第二,重模糊与尚精确。与直觉思维方式相关,中国哲学在把握客观世界是表现出瞬息而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注重定性而非定量分析,也即运用的是模糊思维。相比之下,西方人崇尚科学和理性,注重思维活动的严格性、明晰性和确定性,注重思维方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式化、符号化和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方式也必然带有精确性。第三,重整体与尚个体。中国的“天人合一”既不把世界看作独立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也不抛弃对象的感性及个别存在,同时也不停留或执著于感性存在,它是理智、情

中西文化比较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首先,在饮食文化方面,中国人十分注重形式,所以对于菜品的要求就是色香味都要“上道”,而且餐具方面中国人习惯使用筷子,因为其灵活轻巧的特点也让它一直流传至今。而西方的人们则比较看重实际,对于食品的外貌要求并不是很多,所以他们的菜品也相对简单和单调,在餐具方面则喜欢使用刀叉。 在文化观念上,我们的东方文化一直讲究和谐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以和为贵,人与自然以顺应为主,主张合乎天道,孟子也提出,人类的很多活动应该在不影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这种观念下,古往今来的很多人也愿意依附自然,比较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 而西方的文化观念则比较注重理性,主张从本源出发,要从根本上认识世界,要善于运用理性的思维来对世界进行积极的改变,所以,西方的思维更多着重在改造世界并使其适应人类方面。因此,在这种观念下,人们也更加注重物质生活。 在隐私方面,西方人比较尊重人权和个人自由,所以不会窥视和传播别人的隐私和秘密,对此,他们认为,热衷于别人隐私的人事不道德和令人厌恶的。而东方的人们对这个没有那么敏感,相反,很多人对别人的隐私还会有一些莫名的兴趣,总喜欢打听和讨论,甚至有的还会把别人的隐私当做一种娱乐工具,用以寻找话题和娱乐消遣,其实这是东方文化里面的一种愚昧。 在教育文化方面,我们受封建儒家文化影响较深,所以虽然看重学习,但是大多数都是为了一张文凭,并且很多单位在人才的取向上也对文凭有着要求。在求知上也比较死板,习惯于循规蹈矩死记硬背。而西方在这方面则截然不同,他们注重的是个人能力,所以对于文凭也没有很多硬性要求。在求知上西方人提倡的是创新和批判能力,要求学生善于创新并且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这也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大多来自西方的国家的原因。 在竞争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所以儒家所主张的“中庸之道”也十分深入人心,尽管现在很多领域竞争都十分激烈,但是从观念来看,儒家所表达的竞争是不道德的说法,依然在人们心目中有一定地位。而自古以来的小农意识,也使得中国式竞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把对手打倒,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而西方人的观念则与这大相径庭,他们认为竞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部分,竞争才会出现人才,经济才能在竞争中快速发展。而西方人也认为竞争是可以让人与人共同发展的,应该公开公正的竞争,很多突破性的成就都是在竞争中完成的,所以,西方人的看待竞争的方式,也会一定程度给他们的发展和进步带来动力。 因为文明类型不同,所以也就导致了文化的差异,我们喜欢东方文化的含蓄与谦虚,也喜欢西方文化的自由和平等,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个呢? 1、思维方式: 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辩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

以形上哲学视角透视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论

2010年第4期N o . 4 2010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 nive 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 n ) 总第169期 Sum No .169 收稿日期:2010-04-20作者简介:刘俊哲(1951—),男,四川南充人。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儒学研究§ 以形上哲学视角透视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论 刘俊哲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 要:唐君毅以心灵生命为体,从三向三观的角度开出三类九重之境,建立了一个以形上为主的哲学体系。唐君毅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之宗旨在于医治人类出现的形上迷失、道德迷失、价值迷失之创伤,为人们建立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把人类的发展由歧途引上正道。 关键词:唐君毅;心灵;九境;感通;本体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10)04-0038-08 唐君毅认为,近代以来,经济和军事主宰一切,科学至上,功利主义盛行,由此忽视宗教道德性的生活,造成理想缺乏,价值迷失,道德滑坡,社会发展走向歧途,人类面临可能毁灭的严重危机。而救治的良方“在宗教道德与哲学。亦 如吾人之本文篇首之谓:吾人要有接受此世界毁灭之道德勇气,亦待以对超越的宗教信仰之哲学智慧。则无论世界之毁灭与救度,皆不能离此哲学宗教道德而言矣”[1]908。唐君毅建立自己的形而上哲学,就是应时代之召唤,以尽其个人涓滴之力。既然哲学与宗教道德是救世之方,因此唐君毅奋力写成关于既哲学又宗教道德和文化之《生命存在和心灵境界》一书。此书开出三进九重之道,而这又是一个依次而进的过程,其致思理路是“由知识以通至德性”[1]922。他认为人的理性有不断超越爬上之能力,由此形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种种文化和文化之理想。理想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将理想向上超越。这样便由理性向理想,由道德理性到实践的不断超越。而其终极之根源何在?唐君毅将其追溯到人的生命存在和心灵。 一、生命心灵之义与心境关系 什么是生命存在?在唐君毅看来,生命存在不是讲人的物质性的身体。因为尽管心灵生命离 不开人的物质性身体,但物质性的身体不仅不能自觉,而且又束缚着心灵生命。与此相反,心灵生命却有自觉的、超拔向上的功能。 唐君毅从体、相、用三者关系的视角探索了生命存在之性。他指出:“若言物有生命,则命为实体名词;言一物生,则生为动词,以表生之用;言一物是生物,则生为状词,以表生之相。” [1]35 也就是说,唐君毅把“体”看作生命实 体,认为“相”是生命之物的相状,用是生命之物的功用。生命之物将体、相、用集于一体。在此意义上说,生命即存在,存在即生命,存在与生命同一。然而,存在与生命又是互为体相的关系,若以生命为主,存在为生命之相。反过来说,若以存在为主,生命则为存在之相,生命和存在合用,称为生命存在。 有生命存在必然有心灵。心灵生命存在也是同体的,即体、相、用的相涵互摄。如果以生命存在为主,则心灵为用,这个用就是能知能行之用。若以心灵为主,生命存在是心灵之相用。由此可以说存在是有心灵生命的存在,心灵是有生命存在的心灵。在此唐君毅给我们揭示了人的生命、存在和心灵合一的逻辑理路。 就心灵而论,心是偏向于内的,灵是通于外的。这样,心灵就有居内而通外的合用内外之义。正由于此,唐君毅揭示了心灵具有感通主观 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