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技术

工业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技术

工业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技术

无组织排放是指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或者排放高度低于15m的地面污染源的无规则排放,通常包括面源、线源和点源等。如露天堆放的煤炭、粘土、石灰石、油漆件表面的散失物等,均属面源的无组织排放;汽车在有散状物料的道路上行驶时的卷带扬尘污染物排放属于线源污染;散状物料在汽车装料机械落差起尘量以及汽车卸料时的扬尘污染排放等属于点状无组织排放源。

传统的粉尘治理多采用布袋除尘、静电除尘等干式除尘技术和水喷淋、洗涤塔等湿式除尘技术。这些传统的除尘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反映出运行费用高、抑尘效果不佳等情况。现分别以布袋除尘器和水喷淋为例简述其在无组织粉尘排放领域中应用的缺陷。

(1)布袋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主要是用“负压集尘”的方式对粉尘进行收集。而对于无组织排放的粉尘,这样的负压空间不容易实现。这是因为现场环境是相对敞开的,不能达到布袋除尘器所需的过滤风量,加之现场浓度不断变化,直接影响到布袋除尘器的压力。当压力损失增大后,将会造成能量过大损耗,继而降低除尘效率。另外,袋式除尘器占地面积大,布袋易磨损、结露,运行维护费用高,产生“二次污染”,特别是在北方冬季作业时,会大大损失厂房的热量,因此无法正常使用(2)水喷淋

水喷淋除尘器是使含尘气体与水密切接触,利用水滴和颗粒的惯性碰撞及其它作用捕集颗粒或使粒径增大的装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喷出的水滴粒径过大而使粉尘绕过雾滴继续飘散,未被“捕集”。而且长期喷洒使得设备、管道腐蚀严重,污水、污泥等二次污染物堵塞坑道。如果设备安装在室外,还必须考虑冬季设备结冰的问题。

徐州博泰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BSD干雾抑尘系统,在粉尘产生的源头抑制粉尘的扩散,使粉尘一直保持在没有漂浮扩散到空气中的阶段,就地直接进行治理。粉尘治理的范围主要是150um以下的颗粒,特别是10um以下的可吸入性粉尘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所以,只要产生与粉尘颗粒大小相当的微米级水雾颗粒,在污染源处使粉尘与微米级水雾吸附、二者相互粘结、增大并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就可在污染源头控制粉尘颗粒,从而降低粉尘对人体的伤害,达到最佳的粉尘治理效果。

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实施方案

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实施方案 一、扬尘 储存 1、各类生产、加工企业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要全部仓储,禁止露天存放。仓储方式包括全封闭储料仓(钢结构或气膜)、筒仓。 2、全封闭储料仓防尘措施 棚仓(含门窗)必须全密封,因防爆、职业防治、安全等特殊原因的可按要求留口。 顶部和四周封闭材料不得存在锈蚀损坏,脱落现象。 地面必须硬化。 储存质量较轻的粉状物料棚仓要在顶部或房梁部加装雾化喷淋装置,做到仓内抑尘。储存砂石、铁矿粉、炉渣等质量较大的物料,棚仓配装射程可覆盖全仓的雾炮。对含水率有要求的物料可以采用高效干雾等抑尘措施。 车辆出入口加装密封门,密封门优先选择自动感应门或自动升降帘,当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选择手动,无车辆出入时保持关闭状态。 棚仓出口必须加设车辆冲洗平台,仓存粉状物料的棚仓要在车辆出入口加设扬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实时传输监测数据。 3、筒仓防扬尘措施 仓顶除尘统一加装脉冲式布袋除尘器,(不得使用无动力滤芯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

筒仓卸料口要使用全封闭式管道或螺旋方式输送物料,降低物料跌落高度,减少二次扬尘。 卸料管道要保持完好,不得出现严重锈蚀、破损和接口脱落现象。4、其他料场 确因地质地形、生产安全等条件影响,不能建设全封闭储仓或筒仓时,可选择建设挡风抑尘网并安装无组织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物料堆存高度必须低压挡风抑尘网高度2 米以上,挡风抑尘网内物料必须全部苫盖,加设喷淋或喷雾抑尘设施,喷淋面积必须覆盖全部物料。有条件的企业,在不影响物料性质的基础上可采用抑尘剂进一步防止物料随风起尘。 当工作面必须裸露时,必须同时开启喷淋或喷雾抑尘装置,确保物料不起尘,同时要对地面进行洗扫,保持地面清洁无扬尘。 车辆进出口必须加设车辆冲洗平台、扬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实时传输监测数据。 装卸 所有物料装卸(含包装好的物料)必须固定装卸位,严禁随意装卸。所有物料严禁露天装卸,因工艺要求等特殊原因确需露天装卸的,必须同步设置收尘、除尘设施,并布设符合要求的排气筒。 1、装车 煤炭、煤矸石、砂石、矿粉等物料应在密闭储仓内装运,采用筒仓储存的应通过皮带转运,抑尘装车时应固定装车位,并同步设置收尘、吸尘装置,装车时适当提高含水率,无法增加含水率的,装车过程中同步使用雾炮、喷淋或高效干雾抑尘。水泥、粉煤灰和其它必须采取干法运输的散装物

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概述ht-彭芬

工业废气净化技术 彭芬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100;工业生产环境技术湖南 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近几年雾霾的严重化让大家意识到废气治理的重要性。社会各界也在不断地研究并探讨废气治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求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工业废气排放源及成分复杂多样,相应的治理技术也呈现多样化发展。本文概述了常用的工业废气治理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比和初步分析,最后对废气净化技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工业废气净化 Overview of Industrial Waste Gas Treatment Technology Fen Peng (Kaiti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Changsha Hunan 410100; Hunan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operation, Changsha Hunan 4101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creasingly severit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specially, haze in recent years, peopl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waste gas treatment. The public study and exploration constantly new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control the emission source and 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 waste gas is complicat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technology is also diversified .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mmon industrial waste gas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makes contrast and the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

有组织排放,即大气污染物经过排气筒有规律的集中排放。以这种形式排放的废气几乎都是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经过处理后排放浓度低,并向高空排放,扩散相对较容易。 无组织排放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无密闭设备或密封措施不完善而泄露,废气不经过排气筒或烟囱,污染物向环境直接排出,或从露天作业场所、废物堆放场所等扩散出来。无组织排放是VOCs进入大气环境的重要途径,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日积月累,对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其排放源高度低,污染面积集中,呈地面弥漫状,持续时间长,危害大。 目前,有组织排放可以通过废气处理装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无组织排放由于污染物种类多、排放点广、难以量化和处理等特点,并且影响无组织排放的工艺因素和环境因素较多,使其排放量、排放规律等都不易确定,故对其进行监测、评价和控制都比较困难,是VOCs 控制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机动车排放的VOCs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重要危害。机动车排放是我国城市地区大气VOCs主要的人为排放源。机动车排放的VOCs主要是燃料在发动机内的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此外还包括括燃料的挥发散逸导致的排放。

机动车排放的VOCs主要成分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含氧/硫化合物和乙炔等。汽油车排放的主要VOC物种是乙烯、芳香烃、异戊烷等,芳香烃中甲苯和二甲苯含量较高。柴油车尾气VOCs主要为丙烯、丙烷等短链碳氢化合物,此外还含有C8以上的直链烷烃,如壬烷、葵烷、十一烷等。柴油车中的醛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机动车。摩托车的VOCs组分主要为乙炔和2-甲基己烷,以及以二甲苯和乙烯为主的芳香烃和烯烃类物质。LPG助动车排放的VOCs主要以低于4碳的烷烃、烯烃为主,其中丙烷、异丁烯、正丁烷3种化合物占了总量的很大一部分比重。

无组织排放废气量的计算详解

无组织排放废气量的计算 无组织排放是指无集中式排放口的一种排放形式。这种形式的排放量计算与集中式排放计算是不同的,现加以介绍。 1.有害物质敞露存放的散发量计算 有害物质敞露存放时,由于蒸发作用,不断地向周围空间散发出有害气体和蒸气,其散发量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Gs=(5.38+4.1V)P H·F·(M)0.5 式中,Gs——有害物质的散发量,g/h; V——车间或室内风速,m/s; P H——有害物质在室温时的饱和蒸气压力,mmHg; F——有害物质的敞露面积,m2; M——有害物质的分子量; 5.38、4.1——常数。 由物理化学可知,各种物质的饱和蒸气压力随温度而改变,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0.05223A/T)+B lgP H 式中,T——有害物质的绝对温度,K; A、B——常数,可从一般的物理化学手册中查取,表5-144列出了常见有害物质的A、B值。 表5-144 常见有害物质A、B值

2.液体(除水以外)蒸发量的计算 本计算方法适用于硫酸、硝酸、盐酸等酸洗工艺中的酸液蒸发量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Gz=M(0.000352+0.000786V)P·F 式中,Gz——液体的蒸发量,kg/h; M——液体的分子量; V——蒸发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速,m/s,以实测数据为准,无条件实测时,可查表5-145,一般可取0.2-0.5; P——相应于液体温度下的空气中的蒸气分压力,mmHg。当液体浓度(重量)低于10%时,可用水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代替,查表5-146;当液体重量浓度高于10%时,可查表5-147、5-148、5-149、5-150。 F——液体蒸发面的表面积,m3。 表5-145 槽边排风工艺槽产生有害气体计算参数

无组织排放管控治一体化解决方案

无组织排放管控治一体化解决方案 一、政策背景 近年来,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以超低排放改造为契机,我国各行业步入由大到强、绿色转型的发展阶段。 2019年4月29日,生态环境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以下简称《意见》,鼓励钢铁企业分阶段分区域完成全厂超低排放改造,力争通过史上最严排放限值要求。按照《意见》要求,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显进展,力争60%左右产能完成改造;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 2019年12月18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9〕922号),指出企业应重点加强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和手工监测采样点布设的规范化,无组织排放控制、大宗物料产品清洁运输等薄弱环节改造,以及建立监测监控和台账体系。 2020年1月9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印发《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指南》(中环协〔2020〕4号),对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治理与监控提供了指导,为钢铁企业有效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山东、四川、河南、上海、浙江、湖北、宁夏、新疆、福建、贵州等省相继都针对超低排放制定了相关的改造方案、技术指南等政策,旨在加强对工业企业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的深度治理,提高企业无组织排放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二、无组织排放特点 无组织排放的特点和治理难点: 无组织排放广泛存在于工矿企业中,尤以钢铁焦化企业为巨,其每个生产工艺流程节点都有不同程度的无组织排放,并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1、无组织排放量大,排放的时间和空间都存在不确定性。 钢铁生产各工艺流程中炼焦、烧结、球团、炼铁、炼钢等环节都有大量的矿石、辅料以及燃料的投入使用,针对这些散料的装卸、存储、破碎、筛分、转运、投料等操作都会带来大量的粒径不均的无组织粉尘排放。

工业废气处理现状

广州和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e615397422.html,/ 工业废气处理技术现状 如今工业废气污染日益严重,我们是否能够跨过工业废气,找到最初的新鲜空气呢? 摘要: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工业发展模式由以前的先发展后治理,变成了现在的边发展边治理,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很多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过程都会产生废气污染,工业废气类型繁多,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同一类型的废气拥有多种治理技术,本文主要讲了工业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废气、粉尘废气和燃料废气等的治理技术。 全球范围内的水污染与大气污染的程度日趋严峻,我国中东部地区近期多次出现持续大范围的雾霆天气和水污染事件,也引起了政府、理论界及人们的普遍关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含污染物的废气是不可避免,虽然现在污染治理不能做到污染物的零排放,但可将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浓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达标排放。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关注与重视,环保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废气的治理技术越来越成熟,工业废气治理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1、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挥发性有机废气是指含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废气,一般的家具、汽车、金属及非金属构件加工、丝印等工序均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废气。有机废气的治理技术有很多,吸收法、吸附法、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吸附+催化燃烧法、生物法等。口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活性炭吸附法,因其具有设计简单、占地而积少,一次投资费用低和运行能耗低等优点。 2、燃料废气处理技术 燃料废气是指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炭黑颗粒等污染物的废气,设备不同、燃料不同产生废气污染物也有所不同,以柴油发电机组为例,发电机尾气的处理工艺有干式和湿式,干式是催化法,其原理是通过催化反应使废气中的有害物质HC,CO转化为无害物质CO-H,O,N, 工业废气是工业污染的重要组成之一,与大气空气质量息息相关。虽然有相关的环保标准

最新无组织排放执行标准汇总资料

无组织排放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汇总表 序号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综 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 96) 无组织排放监 控浓度限值浓 度(mg/m3) 恶臭污染物排 放标准 (GB14554- 9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 的最高容许浓度 (TJ36-79) 场界标准小时日均小时日均 1. 光气0.080 2. 氯化氢0.024 0.05 0.015 3. 氯气0.40 0.1 0.03 4. 氨 1.5 0.2 5. 苯0.40 2.4 0.8 6. 苯胺类0.40 0.10 0.03 7. 苯并a 芘 0.008(μg/m3) 0.01(μg/m3) 8. 苯乙烯 5.0 0.01 9. 吡啶0.08 10. 丙酮0.80 11. 丙烯腈0.60 0.05 12. 丙烯醛0.40 0.10 13. 臭气浓 度 20 14. 臭氧0.16 15. 氮氧化 物 0.12 0.24(NO2) 0.12(NO2) 0.15(NO2)

16. 0.10 0.003 17. 对硫磷 (甲基 E605) 0.01 18. 二甲苯 1.2 0.30 19. 二甲二 硫 0.06 20. 二硫化 碳 3.0 0.04 21. 二氧化 硫 0.40 0.50 0.15 0.50 0.15 22. 非甲烷 总烃 4.0 23. 酚类0.080 0.02 24. 氟化氢0.20 25. 氟化物20(μg/m3) 20(μg/m3) 7(μg/m3) 20(μg/m3) 7(μg/m3) 26. 镉及其 化合物 0.040 27. 铬(六 价) 0.0015 28. 铬酸雾0.0060 29. 汞及其 化合物 0.0012 0.0003 30. 环氧氯 丙烷 0.20 31. 甲苯 2.4 32. 甲醇12 3.0 1.00 33. 甲硫醇0.007 34. 甲硫醚0.07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T55-2000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方法、监测气象条件的判定和选择、监测结果的计算等作出规定和指导,是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的补充和具体化。 1.2适用范围 1.2.1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为实施16297-1996附录C,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进行的监测,亦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 1.2.2本标准为技术指导性文件,环境监测部门应按照6297—1996附录C的规定和原则要求,参照具体情况和需要,执行标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1.2.3工业炉窑、炼焦炉、水泥厂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设置,仍按其相应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9O78—1996;16171—1996;4915-1996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余有关问题参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定义 本标准所涉及的名词术语,包括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单位周界等,其含义均与6297-1996中相应的定义相同。 4无组织排放监测的基本要求 4.1控制无组织排放的基本方式 按照16297—1996所作的规定,我国以控制无组织排放所造成的后果来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督和限制。采用的基本方式,是规定设立监控点(即监测点)和规定监控点的空气浓度限值。在16297一1996中,规定要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以监控点同参照点的浓度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值来限制无组织排放;规定对其余污染物在单位周界外设监控点和监控点的浓度限值。 4.2设置监控点的位置和数目 根据6297-1996的规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2~5范围内;其余物质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按规定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只设1个。 4.3采样频次的要求 按规定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测时,实行连续1小时的采样,或者实行在1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在进行实际监测时,为了捕捉到监控点最高浓度的时段,实际安排的采样时间可超过1小时。 4.4对于低矮有组织排放源造成影响的处理 依照上述规定设置监控点所测得的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并非都是由无组织排放所造成,事实上某

喷涂废气治理的发展与现状

喷涂废气治理的发展与现状 喷漆废气的主要成分是喷漆粉尘及挥发的苯、甲苯、二甲苯等,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为解决喷漆产生的有机废气,必须增加喷漆废气治理设备,为冶金、化工、医药、涂装,五金生产等行业提供成套质优的废气处理环保设备。企业要去除废气,前提要制定一套有效喷漆废气治理方案。喷涂废气治理的发展与现状?下面就由安徽宝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下吧! 喷漆工艺广泛应用于机械、电气设备、家电、汽车、船舶、家具等行业。喷漆原料—涂料由不挥发物和挥发物组成,不挥发物包括成膜物质和辅助成膜物质,挥发物指溶剂和稀释剂(主要以二甲苯为主)。喷漆废气中的有机气体来自溶剂

和稀释剂的挥发,有机溶剂不会随油漆附着在喷漆物表面,在喷漆和固化过程将全部释放形成有机废气。 喷漆污染物及其危害性: Ⅰ、主要污染物:a.漆雾;b.挥发性有机废气 Ⅱ、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性:a.漆雾:液态油漆在气压作用下形成的雾化粉尘颗粒物,呈粘稠状,极易吸附在所接触的人或物体上,而且还是潜在的致癌物质,对整个大气环境造成污染。b.挥发性有机废气:有机溶剂,主要为三苯(苯、甲苯、二甲苯)是用来稀释油漆以达到物件表面光滑美观的目的,但有机溶剂极易挥发,不能长时间随油漆附着於物件表面,在喷涂及晾干过程将全部释放出来,从而形成有机废气,其特点为无色、极具刺激性。 综上所述,喷漆废气非常有必要,不管是在过去还是未来,水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备就来宝华环保! 安徽宝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主要经营范围为污水处理工程与工业废气粉尘治理的设计、施工与运营,环保设备、配件耗材与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的销售,同时在六安、舒城、淮北、滁州等地设立分公司。 安徽宝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环保专业承包叁级资质和国家清洁生产咨询审核资质,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不断引进新技术与新人才,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与水平。公司在全体宝华人的努力下,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环保综合服务商。公司秉承“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依托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完备的售后服务,为您解决身边的环

输煤系统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

输煤系统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仍以火力发电为主。火电厂输煤系统是从卸煤装置起直至把煤运到锅炉房原煤斗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所以当燃料煤进厂后,要先后经过翻卸、给煤、皮带多段转运、破碎、筛分、犁煤等各种设备进入煤仓间。在整个输送工艺过程中,伴随产生一次尘化气流。当转段落差、破碎设备鼓风量、落煤管与水平夹角、皮带速度等参数值越高,则尘化强度越大。一次尘化气流会把小于150微米煤尘扬起,使局部空气尘化而形成尘源。尘源周围的空气被诱导、扰动而形成二次气流。二次气流将一次尘化气流向四周空气扩散、蔓延、并充斥着整个作业场所。由于微尘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呼吸性粉尘占有相当比例,它们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而不能沉降,故造成二次污染。 呼吸性粉尘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有数据表明,粒径范围在5-10微米的粉尘,绝大部分被截留在鼻腔、喉头器官、支气管等呼吸道的纤毛上。这部分粉尘会由咳嗽、打喷嚏等保护性条件反射而排出体外。而2.5微米以下的粉尘会深入肺泡中,除部分能随呼气排出之外,绝大部分都滞留在肺泡中形成纤维组织,导致呼吸机能障碍而诱发各种疾病,尘肺病就是其中之一。一旦患上此病,根本无法治愈。因此,无组织排放的呼吸性粉尘的防治就成为目前防尘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在火电输煤系统中,传统的除尘方式主要采用喷水抑尘、除尘器除尘等方式。喷雾抑尘使用时的喷出的水雾大多又进入了煤中,而喷雾抑尘的水量大小也不好控制,如若水量较多,这对输煤系统、制粉系统和锅炉燃烧都有一定的影响。常用除尘器的有湿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主要是利用负压使含尘风进入除尘器内,经除尘器处理后的清洁空气排放到大气中,分离出来的煤尘进行回收处理。这种方式收集的粉尘需要再次处置,增加客户再次处置的投资成本,并且易造成粉尘的二次污染。 专门为治理无组织排放粉尘研制出的BSD泡沫抑尘系统可以有效治理输煤系统无组织排放粉尘,与传统除尘装置对比,BSD泡沫抑尘系统是针对起尘点(产尘源头)进行治理,有效地解决了粉尘排放,即便是无组织排放污染也得到了根本解决;针对5微米以下可吸入性粉尘治理效果较好,避免职业病危害;除尘装置设备投入少、操作方便、全自动控制、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煤)无热值损失、物料含水量几乎不增加、无二次污染;除尘装置操作电力及耗水量小,既节能又减排;冬季结冻时仍可正常使用;治理效果可达到(或低于)国家标准。 BSD泡沫抑尘系统其除尘效果好、维护运行成本低,实现了节能减排;另外此系统还具有结构简单、占地小、施工周期短、使用安全可靠、运行平稳,其值得推广应用,在新建电厂和改造电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废气排放管理办法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424 废气排放管理办法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废气排放管理办法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废气排放管理,减轻生产、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有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于我公司各单位,以及在公司管辖范围内的生产、检修、施工等外协单位。 第二章职责 第三条安全环保处 1、统筹管理公司废气污染防治工作。 2、负责制订公司废气污染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废气排放情况的监督与考核。 4、监督废气治理设施运行管理情况和实际处理效果。 第四条机动处 1、负责将废气处理设施纳入主体生产设施进行统一管理。 2、负责对各设备归口单位对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点

钢铁企业原料场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

钢铁企业原料场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 原料场作为钢铁企业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污染物是在原料的受卸作业、堆料和取料作业、露天堆放、筛分作业、混匀配料、输送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属于无组织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会导致物料的流失,严重的情况下会产生安全事故,所以应该加强对钢铁企业无组织粉尘的治理力度。 现代钢铁企业原料场承担着企业90%以上散状原燃料的贮存加工和物流配送,作为原料集散、精料加工和物流管理中心,是烧结和炼铁降低燃料消耗的重要工序,是厂内运输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是控制粉尘污染的重要环节。原料场的储存物质一般有煤料、石料、铁矿、石灰、焦炭等,大部分都是露天堆放。由于物料堆存量大,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造成粉尘大量逸散。造成粉尘逸散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4项: (1)原料的进场及储存; (2)原料取料及卸料作业; (3)场区内的交通运输活动; (4)原料堆受到风蚀作用。 针对目前大部分原料堆场采取露天堆放且产生大量无组织排放粉尘的现象,目前控制堆场扬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水喷淋降尘、喷洒抑尘剂降尘、设置防风抑尘网、建封闭仓等。传统的水喷淋降尘对水资源和能耗浪费大,抑尘效果不理想,不能解决二次扬尘;喷洒降尘剂虽可有效降尘,但只适合用于长期堆放的物料,不适合流动性的随时有作业要求的钢铁企业料场;防风抑尘网投资费用相对较低,但对于多风、多雨及沿海地区效果一般;封闭料场抑尘效果最佳,但前期投入资金大,建设周期长。 徐州博泰专门针对钢铁企业原料场无组织排放粉尘研制出的BSD泡沫抑尘系统可以有效治理原料场无组织排放粉尘,与传统除尘装置对比,BSD泡沫抑尘系统是针对起尘点(产尘源头)进行治理,有效地解决了粉尘排放,即便是无组织排放污染也得到了根本解决;针对5微米以下可吸入性粉尘治理效果较好,避免职业病危害;除尘装置设备投入少、操作方便、全自动控制、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煤)无热值损失、物料含水量几乎不增加、无二次污染;除尘装置操作电力及耗水量小,既节能又减排;冬季结冻时仍可正常使用;治理效果可达到(或低于)国家标准。 钢铁企业原料场无组织粉尘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并且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加强对无组织粉尘的治理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理措施,最大程度的控制粉尘的产生。

无组织废气收集及封闭方案

方案编号/202010××× XXXXXX有限公司 无组织废气收集及封闭方案 XXXXX有限公司 联系人: XXX 联系方式: XXX 2020年10月15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及设计依据 (4) 1.1项目背景 (4) 1.2项目相关信息 (4) 1.3尾气排放标准 (4) 1.4设计标准 (5) 1.5设计工艺对比及选择 (7) 1.6工程界面 (8) 1.7验收标准 (8) 第二章系统及参数设计 (9) 2.1方案设计概述 (9) 2.3设计说明 (9) 2.4公共设施需求 (10) 第三章管路设计及核心设备简介 (11) 3.1废气管路设计说明 (11) 3.2集气罩和封闭板房设计说明 (12) 第四章安全控制系统简介 (14) 4.3 电控安全控制说明 (14) 4.3.1主要执行规范 (14) 4.3.2设计分界及范围 (14) 4.3.3用电负荷 (14) 4.3.4设备材料选型原则 (14) 4.4仪表及控制 (15) 4.4.1主要执行规范 (15) 4.4.2设计范围 (15)

4.4.3控制系统接地 (15) 第五章运行费用估算 (17) 第六章系统详单 (17) 第七章售后服务 (17)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及设计依据 1.1项目背景 贵公司在生产手套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需要进行处理,受业主委托,本公司在分析比较及遵从有关标准规范,借鉴国内外类似废气处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司以往处理相类似废气的经验,本着“合理、经济、有效”的原则,提交以下废气处理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领导、技术人员,环保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审查和参考。 《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 《关于实施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的通告》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 1.2项目相关信息 现状: 1、丁腈线浸胶间做了抽风处理,没有全密封; 2、磨砂线浸胶间的门一直处于开的状态; 3、手模炉子进出口热风外溢。 4、整体车间废气逸散严重,导致车间内浓度上升及车间外无组织浓度过高; 1.3尾气排放标准 无组织气体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

扬尘无组织排放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无组织排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防治无组织排放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规范和控制某某(以下简称公司)灰场、煤场、运煤通道、气力除灰系统及灰库、临时堆料场、施工工地、石灰石(粉)卸料仓、石灰石料场、石膏库房、省煤器、电除尘器等处的无组织排放污染,并对灰渣石膏、脱硫泥、中水泥、工业垃圾卸料、拉运、储存、处置过程的无组织排放污染全过程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依法依规开展电力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无组织排放污染是指燃煤、粉煤灰、炉渣、石灰石、石膏、裸露泥土,以及水泥、砂石、灰浆等建筑用料和建筑垃圾所产生的粉尘颗粒物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 第三条安全监察部对公司无组织排放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并负责监督本实施细则的组织实施。公司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无组织排放污染防治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无组织排放污染防治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 1 -

第二章机构设置 第五条设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安全监察部主任、设备管理部主任、发电部主任、输煤部主任、燃料质检部主任、总经理工作部主任、党群工作部主任、燃料采购部主任、豫电公司经理、安全监察部副主任、豫电实业公司经理、武装保卫部部长、豫电环保部部长、豫电资源公司经理、豫电建安公司经理、热控专业主管、脱硫除灰高级主管(点检长)、脱硝高级主管(锅炉点检长)、电气点检长为成员的无组织排放领导小组。 无组织排放领导小组职责: (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无组织排放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提高执行力,加强对无组织排放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执行。 (三)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全面落实防治无组织排放工作。对无组织排放造成扬尘污染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并组织实施。 (四)制定无组织排放污染控制标准,定期检查督促无组织排放治理情况。 (五)对无组织排放控制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问责和考核,对高标准控制无组织排放污染,为无组织排放控制做出较大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 2 -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 55-2000 批准日期2000-12-07 实施日期2000-12-07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fugitive emission monitoring of air pollutants HJ/T55-2000 1、主题容与适用围 1.1主题容 本标准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方法、监测气象条件的判定和选择、监测结果的计算等作出规定和指导,是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的补充和具体化。 1.2适用围 1.2.1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为实施GB16297-1996附录C,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进行的监测,亦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 1.2.2本标准为技术指导性文件,环境监测部门应按照GBI6297—1996附录C的规定和原则要求,参照具体情况和需要,执行标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1.2.3工业炉窑、炼焦炉、水泥厂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设置,仍按其相应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O78—1996; GB16171—1996;GB4915-1996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余有关问题参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I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定义 本标准所涉及的名词术语,包括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单位周界等,其含义均与GBI6297-1996中相应的定义相同。 4、无组织排放监测的基本要求 4.1控制无组织排放的基本方式 按照GB16297—1996所作的规定,我国以控制无组织排放所造成的后果来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督和限制。采用的基本方式,是规定设立监控点(即监测点)和规定监控点的空气浓度限值。在GB16297一1996中,规定要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以监控点同参照点的浓度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值来限制无组织排放;规定对其余污染物在单位周界外设监控点和监控点的浓度限值。 4.2设置监控点的位置和数目 根据GBI6297-1996的规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Om围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2~5Om围;其余物质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外10m围的浓度最高点。按规定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只设1个。 4.3采样频次的要求 按规定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测时,实行连续1小时的采样,或者实行在1小时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在进行实际监测时,为了捕捉到监控点最高浓度的时段,实际安排的采样时间可超过1小时。 4.4对于低矮有组织排放源造成影响的处理 依照上述规定设置监控点所测得的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并非都是由无组织排放所造成,事实上某些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可以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依据GBI6297—1996所作的规定,在无组织排放监测中所测得的监控点的浓度值将不扣除低矮排气筒所作的贡献值。 以上基本要求均已在GBI6297—1996中作出规定,本标准将在该基础上对有关问题作更进一步的规定和指导。 5、监测前的准备 5.1被测单位基本情况调查 5.1.1被测单位的名称、性质和立项建设时间 被测单位的名称应采用其全称,与单位公章所示名称相同。

我国voc废气治理的现状及展望

我国voc废气治理的现状及展望 杨会玲(广州弘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30)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排出了大量有害废气,不但污染了环境,也给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因此,voc废气治理已经显得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的voc废气治理现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发展和进步,利用更先进和科学的治理方法进行更加彻底的voc废气治理。 关键词:voc废气;治理;现状;新技术 voc废气是一种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例如,人们出行使用汽车排放出的尾气,还有各种家装涂料以及重金属冶炼污染等都会形成voc废气,给空气造成了污染。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voc废气治理也认识越来越深刻。由于voc废气覆盖范围较广,涉及方面较多并且难以避免,因此人们研究出来许多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治理方法。目前,我国通用的voc废气治理方法虽然在一定上减轻了空气污染,但是仍然不能有效的治理和彻底根除,需要我们不断努力,研发出更加科学的治理voc废气技术,才能解决voc废气排放的危害,还人们生活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1 目前我国voc废气治理的现状及问题 (1)废物回收利用的冷却凝固治理技术 这是目前一种常见的废气治理技术,它主要是利用气体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就会变成液体,这样就可以使得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与voc有机物两者进行有效的分离,废气中的voc有机物被回收利用,而将有害物质处理掉。这种处理方式虽然简单易操作,但是面对冶炼行业或者其他炮竹等高危物体排放出的废气,所含的voc并不是很高,一般的冷却技术难以将之分离出。必须投入更大的成本和其他先进的冷凝物质帮助其回收。因此,这种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合高难度、大面积的voc废气处理。 (2)燃烧毁灭式治理 燃烧毁灭式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燃烧的方式进行voc废气的分解处理。根据操作方法不同,也可以分为三种:一种就是直接将voc废气作为一种可燃物进行焚烧处理,它的优点是摧毁效率比较高,缺点是对于那些含量少的废气难以除净;第二种是添加助燃物的燃烧法,在这种燃烧法中voc废气是一种辅助燃料,可以加快voc废气的燃烧处理速度,但是相对来说成本加大;第三种则是一种催化燃烧法,由于催化剂的作用,使得这种燃烧处理技术对温度的依赖性不高,因此可以减少成本和人工费用,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应用较为广泛。 (3)水溶解式治理 这种voc废气处理技术利用的原理是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会遇水进行溶解,进而被微生物吸收并在新陈代谢和自我生长的过程中逐步转化为无害物质,对空气和环境不会构成危险。这种方法便于操作,但是大面积的废气治理则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只适合局部的小面积的voc废气治理,不做长远的使用和推广。 2 未来废气治理的发展方向及新技术应用 (1)变废为宝的生物分子转换 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和voc废气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近年来我国在废气治理技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即运用生物分子转化法去除voc废气。这种技术可以直接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运用生物分子进行转换,变废为宝,转变成可利用的无害物质。不仅成本低廉,上手快,操作简单,而且适用范围和面积较大,是未来应该重点扶植和推广的技术。 (2)有害物质提取与隔离法治理 这种技术旨在将voc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提取和隔离,并将剩余气体中的其他有机物质进行回收利用,不仅达到了废气的回收利用,也可以减少气体进去 空气层后对环境的再次污染和重创。由于投资成本大,因此它一般多适于大型的工业领域,这些行业voc废气含量高,可提取和利用的价值较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有害物质提取与隔离法治理将会被逐渐广泛应用。 (3)利用光进行催化分解式治理 这是目前一种较为先进的利用催化剂在光照作用下进行分解废气的治理技术,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催化剂就是催化效果强,并且无公害的半导体材料。这种材料的催化剂价格亲民,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应用的实践性较为其他的广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更新,一种更为环保和节能高效的催化材料正在兴起并渐渐被人们熟知和应用,那就是新型纳米材料,它的取材和用料更加的环保和安全,是化学科技在voc废气治理技术上取得的新进展和新突破。 3 小结 voc废气治理技术的兴起和不断进步改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每一种废气处理技术都是优点与不足并存的,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voc废气处理技术,才能将环境污染危害降到最低,还给人们生存和发展一个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郑承煜.VOC治理技术分析[A].《涂料工业》杂志、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工学会水性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汽车涂料分会、水性平台(中国).第14届环保车用涂料与涂装技术研讨会暨2016汽车涂料专委会年会论文集[C].2016:8. [2]邓睿,周飞,唐江,胡亚雄,楚英豪.VOC的排放以及控制措施和建议[J].材料导报,2014,(S2):378-384. [3]邢智.有机废气处理技术探讨[J].化工管理,2017,(01):193. [4]郑秀亮.VOC,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因子[J].环境,2012,(05):7-9

检 测 报 告 沥青拌合站项目 有组织废气 无组织废气 废水 噪声监测

检测报告TEST REPORT 报告编号 STT检字115 第 1 页共13 页 Report No Page of 委托方 Client 项目名称 沥青拌合站项目 Name 检测类别 委托检测 Type 编制: Compiled by 审核: Inspected by 签发: Approved by 签发人职位: 授权签字人 Position 报告日期:2016年12月23日签发日期:年月日 Y M D Report Date Y M D Approved Date

说明 Introduction 1.检测地点 Place of the testing STT实验室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东二产业园 STT Laboratory Donger Industrial Park, East Lake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China 2.本报告无STT报告章无效。 This report is considered invalidated without the Special Seal for Inspection of the STT 3.本报告不得涂改、增删。 This report shall not be altered, added and deleted. 4.本报告只对本次采样/送检样品检测结果负责。 The results relate only to this items tested. 5.本报告未经同意不得作为商业广告使用。 This report shall not be published as advertisement without the approval of STT 6.未经STT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检测报告。 This report shall not be copied partly without the written approval of STT 7.对本报告有疑议,请在收到报告10天之内与本公司联系。 Please contact with us within 10 days after you received this report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with it. 8.除客户特别申明并支付样品管理费,所有超过标准规定时效期的样品均不再做留样。All expired samples which exceed standard time limited will not be remained, unless clients have special declaration with payment. 9.委托检测结果只代表检测时污染物排放状况,所附排放标准由客户提供。 The test results only represent the pollutant emissions of discharge standard is provided by the client. 10.除客户特别申明并支付档案管理费,本次检测的所有记录档案保存期限为六年。All of the testing records would be kept for six years unless the customer declares and pays administration fee in advance. 一、生产工况

2016年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分析报告

2016年7月出版

正文目录 1、无组织排放粉尘危害不容小觑 (4) 1.1、无组织排放粉尘的基本概念 (4) 1.2、工业生产及建设施工为主要来源 (5) 1.3、无组织排放粉尘的危害 (6) 1.3.1、雾霾的重要来源,区域传输强化大气污染 (6) 1.3.2、不可忽视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问题 (9) 1.3.3、减少设备寿命,增加生产成本 (10) 2、政策力度加大,倒逼行业发展 (10) 2.1、下游涉及行业较多,政策驱动空间 (10) 2.2、“十三五”拟对烟粉尘总量控制 (11) 2.3、因地制宜,地方政策陆续出台 (12) 2.4、煤炭、钢铁及电力等行业标准加强约束 (13) 2.5、排污费征收机制推动排放治理 (15) 3、无组织排放除尘改造空间广阔 (17) 3.1、监测体系尚未建立 (17) 3.2、除尘改造包括监测系统和除尘设备集成 (18) 3.3、每年250 亿市场改造空间尚待挖掘 (18) 4、治理技术分析 (19) 4.1、传统散发治理技术优缺点并存 (19) 4.1.1、湿法抑尘法较粗犷、效率低 (19) 4.1.2、防风抑尘网多用于堆场抑尘 (19) 4.2、源头抑尘技术开辟治理新道路 (20) 4.2.1、干雾技术实现微米级水雾颗粒 (21) 4.2.2、生物纳膜技术产生细微泡沫抑尘 (22) 4.2.3、湿式收尘技术 (23) 4.3、从单一到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效果最佳 (24) 5、主要公司分析 (26) 5.1、柏美迪康 (26) 5.2、首创博桑 (28) 5.3、思泰意达 (30) 6、风险提示 (31) 图表目录 图表 1:无组织排放粉尘污染 (4) 图表 2:无组织排放粉尘成分构成 (5) 图表 3:无组织排放粉尘的来源 (5) 图表 4:2014-2016 年全国及部分重点区域PM2.5 统计 (6) 图表 5:2014-2016 年全国及部分重点区域PM10 统计 (7) 图表 6:2014 年北京市公布的PM2.5 来源解析结果 (7) 图表 7:其他各主要城市PM2.5 源解析数据 (8) 图表 8:历年来粉尘爆炸事故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