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知识点

隧道工程知识点
隧道工程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一隧道分类

0 隧道:以任何方式修建,最终使用于地表下面的条形建筑物,空洞内部净空断面在2m⒉以上者均为隧道。 1 按岩层分为:岩石隧道(软岩,硬岩)、土质隧道。

2 按隧道长度分为:特长隧3000;长隧道1000-3000; 中长隧道500-1000;短隧道500;

3 按断面面积分为:特大断面隧道100大断面50-100中等断面10-50小断面3-10极小3 第二章隧道的勘察

1 隧道勘察的方法,主要有:收集与研究既有资料、调查与测绘、勘探、实验与长期观察。

2 调查与测绘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

3 勘探按岩石的物理性质可采用挖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挖探主要为:坑探和槽探。

4 工程地质调查主要有:直接观察和访问当地群众第三章隧道总体设计

1 越岭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平面位置选择是指隧道穿越分水岭的不同高程及不同方向的垭口选择,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A 路线总方向上的垭口B 地质条件C 隧道长度D 两侧展线难易程度E 工程量大小以及路桥隧总体线形

2 哑口位置选择应考虑:A 优先考虑在路线总方向上或其附近的低垭口,此时垭口在两侧具有良好展线的横坡时,一般越岭隧道最短。B 虽远离路线总方向,但垭口两侧具有良好的展线条件,又不损失越岭高程的垭口。C 隧道一般选在分水岭垭口两边河谷标高差不多,并且两边河谷平面位置接近处。D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的垭口。

3、越岭隧道高程的选择:考虑运营条件的改善和通航能力的提高,宜采用低高程方案,但必须进行地形、地质、施工、运营、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综合比较来确定最优隧道高程。3不良地质条件主要:有滑坡,崩坍,松散堆积,泥石流,岩溶及含盐,含煤,地下水发育不良地质隧道的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详细分析,深入调查,制定相应施工方案和措施,备注材料,组织设计,使工程优质、安全、高效。2)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以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检查、稳步前进为指导原则。

4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原则:A 洞口应尽可能地设在山体稳定、地质较好、地下水不太丰富的地方; B 洞口不宜设在垭口沟谷的中心或沟底低洼处,不要与水争路;C 洞口应尽可能设在路线与地形等高线相垂直的地方,使隧道正面进入山体,洞门结构物不致受到偏侧压力;D 隧道标高应在洪水位以上;E 考虑洞口稳定性,边坡以及仰坡均不宜开挖过高;F 洞口附近有水沟或沟渠横跨路线时,应慎重处理,设置桥涵净空不宜过小;G 洞口以外应当留有生产活动的场所。(洞口位置选择是隧道勘测设计的重要环节)

5 隧道的平面线形设计:隧道平面线形,一般采用直线、避免曲线。如必须设置曲线时,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并确保视距要求。

6 隧道净空断面与横断面

隧道净空:隧道衬砌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包括隧道建筑限界、通风及其它所需的断面积。建筑限界:指隧道衬砌等任何建筑物不得侵入的一种限界。 7 设计衬砌断面积主要解决:内轮廓线、轴线、厚度。第四章隧道围岩工程性质、分级与围岩压力 1 地面结构:一般由结构和地基组成。

地下结构:由周边围岩和支护结构所共同组成并相互作用的结构体系,其中以围岩为主。

2 围岩压力:是指隧道开挖后,围岩作用在隧道支护结构上的压力,时隧道支撑或衬砌结构的主要荷载之一。

3隧道围岩: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岩体。

4 岩体的构成要素:1)不同尺寸和类型的岩块(结构面)2)岩块间的填充物3)岩块间相互作用的应力状态4)环境因素(地下水,地温)

5 隧道围岩分级方法:A 按岩石强度为单一岩性指标的分级方法(代表为土石分类法)B 以岩体构造、岩性特征为代表的分级方法(代表为泰沙基分级法)C 以地质勘探手段相联系的

方法(代表为弹性波速度分级法和RQD法)D 多种因素的分级方法(代表为“岩体质量—Q”分类法)E 以工程对象为代表的分类法(代表为围岩分级法)

6 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按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性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特征和定量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初步分级

A 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坚硬、较坚硬、较软、软、极软。定量—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

B 岩体完整程度:定性—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定量—岩体完整性系数Kv表示。分级需考虑的指标和因素:a岩体结构的特征与完整性b岩石强度c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 d地下水等影响因素

7 质量指标BQ修正值 P61 修正值(BQ)=BQ -100(K1+K2+K3) 注:K1地下水的影响修正系数 K2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 K3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 8 深埋隧道围岩压力的确定采用—工程类比法为基础

9 浅埋和深埋隧道分界原则按荷载等效高度值并结合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判定 10 影响坑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1)客观存在的地质因素:A 岩土体结构状态(通常用其破碎程度或完整状态表示B 岩土的工程性质C 地下水状态D 围岩的初始应力场

2)设计、施工因素,或人为因素A 隧道形状和尺寸B支护方法和时间C 施工方法D 埋深第五章隧道结构构造

1 公路隧道结构构造:主体构造物和附属构造物 1)主体构造物:A 洞身衬砌 B 洞门构造物(明洞) 2)附属构造物A 通风 B 照明 C 排水、消防、通讯等

2 洞身衬砌组合类型:喷混凝土衬砌、喷锚衬砌以及复合式衬砌。

3 支护分为:初期支护(一次支护):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加固围岩和阻止围岩的坍塌而设置二次支护(永久支护):为了保证隧道的净空和结构的安全而设置的永久性衬砌结构

4 洞门:指隧道两端的外露部分,也是联系洞内衬砌与洞口外路堑的支护结构。(必考)

5 洞门主要作用:(必考) A 保证洞口边坡的安全和仰坡的稳定,引离地表水B 减少洞口土石方开挖量C 作为隧道的标志性建筑物

6 洞门形式:A 端墙式洞门—适用于地形开阔,石质较稳定的地区B 翼墙式洞门—适用于洞口地质较差,山体纵向推力较大,以及需要开挖路堑的地方。C 环框式洞门—适用于石质坚硬稳定,地形陡峭无排水要求的地方。D 台阶式洞门—适用于傍山侧坡地区,洞门一侧边仰坡较高E 遮光棚式洞门——

7 洞门的构造要求:A 仰坡坡脚至洞门端墙顶帽背的水平距离,一般不超过1.5mB 洞门端墙顶宜高出仰坡坡脚不小于0.5m; C 洞门端墙与仰坡之间水沟沟底至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一般不小于1m; D 一般隧道门端墙、翼墙、挡土墙设计为仰斜式墙身时,墙背坡度不宜缓于1:0.3 8 常用明洞类型:拱形明洞和棚式明洞

拱形明洞:A 路堑对称型—适用于洞顶地势平缓,路堑两侧地质条件基本相同。B 半路堑单压型—适用于靠山侧或原山坡有坍塌、落石等情况,外侧地形陡峻无法填土地段 C 路堑偏压型—适用于两侧山坡高差较大的路堑,高侧边坡有坍塌、落石或泥石流;D 半路堑偏压型—适用于半路堑靠山侧边坡较高,有坍塌、落石或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而外侧地面较宽敞和稳定。

9 堵水措施:喷射混凝土、塑料板堵水、混凝土衬砌堵水。第六章隧道结构计算

1 弹性抗力:在抗力区内,约束着衬砌变形的围岩,相应产生被动抵触力,即“弹性抗力”

2 隧道结构荷载按性质分为:

A 主动荷载——主动作用于结构,并引起结构变形的荷载,包括主要荷载和附加荷载。

B 被动荷载——因结构变形压缩围岩而引起的围岩被动抗力,即弹性抗力,它对结构变形起限制作用第七章隧道的喷锚支护

1 现代支护理论:A 一切方法和手段措施围绕围岩的稳定为目的B 支护与围岩视作统一的复合体,支护和围岩共同作用 C 在复合体中,围岩是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承载力,也要发挥支护的承载力D 凭借现场试验和监测手段,判断围岩级别,获得围岩参数E 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各种特征的围岩灵活地采用不同支护方式和计算模型

2 现代支护理论代表——新奥法。

3 锚杆支护结构 P135

锚杆的类型:全长黏结型,端头锚固型,摩擦型和预应力型。

锚杆支护的原理作用:锚杆的连接作用;减跨作用;组合作用;整体加固作用

锚杆的联结作用:隧道围岩有不稳定的岩块和岩层时,可用锚杆将它们联结起来,并尽可能地深入到稳定的岩层中锚杆的这种作用称为联结作用。

弹性抗力:在抗力区内,约束着衬砌变形的围岩,相应地产生被动抵抗力。 4 喷锚支护:以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等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

喷锚支护施工原则

1)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围岩不出现有害松动

做法:A 合理选择和布置洞室 B 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减少对围岩扰动强度 C 尽可能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减少对围岩扰动次数 D 初期支护及时快速—抑制围岩变形的有害发展 E 合理利用开挖面空间效应抑制围岩变形2)使围岩变形适度发展,合理利用围岩自承能力

具体做法:A 初期支护分次施作(初期支护必须保证围岩达到稳定状态,二次支护主要是提高支护的安全度,限制变形过量。)B 调节支护封底时间3)保证喷锚支护与围岩形成共同体4)选择合理的支护类型与参数并充分发挥其功效5)合理安排施工程序

5 新奥法思想核心:A 保护围岩 B调动和发展围岩的自承能力。

6 柔性支护:喷锚支护;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格栅钢架支护。优点:可支撑围岩,防止围岩产生有害变形;喷锚支护能与围岩形成一个共同承载体,与围岩同时变形,从而有效发挥围岩自承能力。支护方法:初期支护分次操作,喷射混凝土时采用分层喷射;在喷射层中设置纵向变形缝;通过监控调节仰封底时间和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第八章隧道施工方法

1 新奥法施工基本原则: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具体如下:A 施工中必须充分保护岩体B 允许并控制岩体的变形,充分发挥岩体的承载能力C 为改善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应尽快使之闭合D 施工的各个阶段,应进行现场量测监视。

2 新奥法: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以控制爆破为主要掘进手段,以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为主要支护措施,通过检测控制围岩的变形,动态修正设计参数和变动施工方法的一种隧道施工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喷锚支护技术总结发展而来。

新奥法分类 1)全断面法:按照隧道设计轮廊线一次爆破成型。适用于较完整的、坚硬围岩。优点:A 工序少,相互干扰少,便于组织施工和管理;B 工作空间大,便于大型机械化施工;

C 施工进度高;

D 施工环境好 2)台阶法。适用于跨度较大,围岩较破碎的情况。

A 长台阶:将断面分为上下断面,上下相距远,上台阶超前50m以上或大于5倍洞跨。法适用于凡是在全断面法中开挖面不自稳,但围岩坚硬不用底拱封闭断面的情况

B 短台阶法:也是分上下断面开挖,断面相距较近。—适用于I-V级围岩,尤其适用于IV、V级围岩优点:缩短支护结构闭合的时间,改善初期支护受力条件缺点:上台阶出渣时对下半断面施工干扰大,不能平行作业。

C 超短台阶法:也分上下,上台阶仅超前3-5m。—适用于膨胀性围岩和土质围岩,要求及早闭合断面的场合。优点:初期全断面闭合时间更短,利于控制围岩变形。城市隧道施工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陷。缺点:机械作业干扰较大,生产效率低。3)分部开挖法:分为台阶分部开挖法、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适用于一般土质

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中。

3 膨胀土围岩对隧道施工的危害:A围岩裂缝B坑道下沉C底膨D围岩膨胀突出和坍塌 E 衬砌变形和破坏。

4 溶洞:溶洞是以岩溶水的溶蚀作用为主,间有潜蚀和机械陷塌作用而造成的基本水平方向延伸的通道。对施工的影响:穿越隧道时,溶洞岩质破碎,容易发生坍塌;位于隧道底部时使隧道基底难以处理;掘进饱含水分的得充填溶槽时,含水物涌出坑道,难以遏止,使地表下沉;遇到水囊暗河时岩溶水泥沙涌入隧道

5 塌方的主要原因:A 自然因素——地质状态、受力状态、地下水变化。B 人为因素——不适当的设计或不适当的施工作业方法。

6 隧道通风要考虑的问题:(1)空气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2)需风量计算问题(3)自然通风的能力(4)机械通风方式的讨论(5)通风方式及通风设备选择。

7 通风的目的:(1)对有害气体进行稀释,保证洞内卫生条件(2)对烟雾进行稀释,保证隧洞内行车安全(3)对异味进行稀释,提高隧道内行车的舒适性。 8 隧道通风方式的选择:(1)隧道长度(2)隧道交通条件(3)隧道所处地层的地质条件(4)隧道所处地区的地形和气象条件。

9 光面爆破:指爆破后断面轮廓整齐,超挖和欠挖符号规定要求的爆破。

作用:减少超挖和欠挖,加快进度;开挖轮阔圆顺,减少应力集中;减少边坡对围岩的扰动,利于不良地质;

原理:使周边炮眼起爆后优先沿各孔的中心连线形成贯通裂缝,然后由于爆破气体的作用,使裂解的岩体向洞内抛散。

隧道工程的课程设计

石家庄铁道大学20XX-20XX学年201X级《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学院 方向:地下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老师: 201X年12月30日

1工程概况 1.1 隧道概况 中苛隧道进口里程DK135+080,出口里程DK135+580,全长500m 。隧道位于R =7000的曲线上,隧道内坡度为4‰下坡 隧道所处地形为圆形沙丘,丘顶局部石灰岩裸露,大部被土覆盖,植被较发育,山丘山坡较平缓,四周较平坦,地表多辟为耕地。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一)工程地质 表覆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新黄土及第四系中更新统坡洪积,下伏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三段组,石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新黄土:黄褐色,硬塑~坚硬,含少量姜石,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厚5.0-20.0m 。 老黄土:棕红色、硬塑~坚硬,含大量姜石,厚大于40m 。 石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深灰色,灰色,薄层-厚层状,弱风化-微风化,节理发育,块状砌体结构,具弱溶蚀现象。 (二)水文地质条件: 隧道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较发育,隧道内含少量地下水,雨季水量丰富,渗透系数K=1.6m/d 。 2 隧道深浅埋判定及围岩压力的计算 2.1 深浅埋隧道的判定原则 深、浅埋隧道分界深度至少应大于坍方的平均高度且有一定余量。根据经验,这个深度通常为2~2.5倍的坍方平均高度值,即: ()q p h H 5.2~2= 式中,p H —深浅埋隧道分界的深度; q h —等效荷载高度值 系数2~2.5在松软的围岩中取高限,在较坚硬围岩中取低限。 当隧道覆盖层厚度q h h ≤时为超浅埋,p q H h h <<时为浅埋,p H h ≥时为深埋。 2.2 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 (1) 当隧道埋深h 小于或等于等效荷载高度h q (即q h h ≤)时,为超浅埋隧道,

隧道工程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01》教学大纲 (Tunnel Engin eeri ng) 适用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 前修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课程目的: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培养的 学生具有坚实的隧道工程学科领域内的专业理论与工程应用基础知识,成为高素质的隧道工 程技术人才。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胜任各类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养护维 修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隧道工程的理论知识。包括交通 (铁路、 公路与城市道路)隧道的基本概念与功能、隧道勘测设计、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围岩分类与 围岩压力、衬砌结构的设计与计算、隧道施工方法与工艺、新奥法理论与技术、高速铁路隧 道的基本知识、隧道的营运管理与养护维修等。 绪论 1学时 基本要求:讲述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隧道工程的特点与历史发展;对本课程的学习特 点与课程主要内容作概括性的简介。 重点: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第一章: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4 学时 基本要求:讲述隧道工程地质调查的方法与内容;对隧道位置与线路的关系及选择方法、洞 口位置合理选定以及隧道线路设计的内容作全面的介绍。 重点:隧道工程勘测的重要性、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难点:隧道工程勘测方法的选择、实施的方法,以及勘察成果的分析 第二章:隧道主体建筑结构 4 学时 基本要求:讲述隧道限界与净空的关系;讲述隧道衬砌断面设计、隧道洞身支护结构、洞门 结构及明洞结构等结构方面的内容。 重点:隧道限界与净空、隧道洞身支护结构、隧道洞门结构 难点:不同隧道结构的适用条件及其比较 第三章:隧道附属建筑 2 学时 基本要 求:介绍铁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各种附属建筑物;介绍隧道防排水设施的类型与设置。 课程编号:_01 学分:3总学时:48 、教学内容 理论总学时:38学时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完整)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某地区一暗挖双线马蹄形隧道,埋深h=125m,围岩等级为v级,地层平均容重16.0 kN/m3。宽度B=13.08m,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形式,衬砌厚度为0.42m,配筋采用Ф22@200mm,钢材采用HRB335,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 二、计算 1、衬砌结构的计算模型 隧道工程建筑物是埋置于地层中的结构物,它的受力和变形与围岩密切相关,支护结构与围岩作为一个统一的受力体系相互约束,共同工作。这种共同作用正是地下结构与地面结构的主要区别。根据本工程浅埋及松散地层的特点,使用阶段结构安全性检算采用“荷载—结构”模式,即将支护和围岩分开考虑,支护结构是承载主体,围岩作为荷载的来源和支护结构的弹性支承。支护结构与围岩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弹性支承对支护结构施加约束来实现的。 计算模型中,二衬结构采用弹性平面梁单元模拟,弹性抗力以及隧底地基均采用弹簧单元模拟。组合荷载根据不同作用方向分别转换成等效节点力施加在相应的单元结点上。具

体计算模型见图1。 2、荷载计算 围岩压力计算参照课本中有关我国铁路隧道推荐的方法进行确定(双线隧道)或参照《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深浅埋分别计算。 按破坏阶段设计计算垂直压力公式: q=r x h q = 0.45 x 2^(s-1) x r x w 式中:h q——等效荷载高度值 S——围岩级别 r——围岩的容重 w——宽度影响系数,其值为w=1+i(B-5) 计算得,q=0.45x2^(5-1)x16000x1.805=2.082816e6N/m 水平均布松动压力系数取0.3,则e=0.3q=0.0634e6N/m 3、ANSYS操作命令流 !荷载——结构方法计算(马蹄形断面) finish !退出当前处理程序 /clear !清除以前数据,重新开始一个新的分析 /COM,Structural !定义分析类型,结构分析(热分析、流体分析等) /prep7 !进入前处理器 *AFUN,deg !定义角度单位为度(缺省为弧度,RAD) ! 定义建模及材料参数的一些变量值 *set,Py,2.082816e5 !定义垂直围岩压力大小(若有地表荷载加地表荷载值) *set,px1,0.0634e6 *set,px2,0.0634e6 *set,cylxsh,0.3 !定义侧压力系数

隧道工程施工合同(标准版).docx

编号:_____________隧道工程施工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道路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铁路交通工程建设发展日益迅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作为铁路交通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隧道工程施工合同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隧道工程施工合同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隧道工程施工合同范文1 发包人: (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人: (以下简称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甲、乙双方就隧道工程(工程项目)的有关事项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起点: ;止点: ) 工程内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工程预算书(下称预算书)及招标文件所述工程内容。 二、工程承包范围: 1、甲方提供的施工蓝图范围内涉及的所有施工内容; 2、该隧道工程总长997,断面55,坡降 1.04%。 三、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竣工日期: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不可抗拒自然因素除外,工期顺延)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260天(日期期间节假日除外) 四、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标准:合格 五、合同价款: 1、工程价款总金额:31 9.78万元(大写:叁佰壹拾玖点柒捌万元整),最终结算按照乙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结算工程款。 2、施工中发现与设计图纸不一致进行变更的由甲、乙双方及监理单位共同确定工程量后据实结算。 3、材料因价格波动引起价格变化不予调整价差,人工费调整按____省相关规定执行。 4、工程价款支付办法:工程动工付工程总价款的20%(其中动工时付10%,隧道完成100米时付10%);完成总工程量的50%后应付工程款总额的15%;竣工验收后付清工程总价款的95%;剩余工程总价款的5%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________年后无质量问题付清(________年内隧道发生质量问题,由乙方负责加固处理,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 六、乙方应严格按工艺流程和设计图纸要求施工,甲方负责聘请有资质的工程监理机构对该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要求。 七、乙方在施工中涉及相邻关系的协调工作由甲方负责牵头协调,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八、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建筑工程检验评定标准,经检验后符合设计要求,质量要求达到合格等级,否则自行承担一切经济损

(完整word版)中南大学 隧道工程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 《隧道工程》试题(本试题页不上交....... ) 注意事项: 1.答卷可采取打印或手写方式在A4打印纸上完成。如果手写,必须字迹工整,以便老师批阅; 2.6月2日18:00之前交学习中心; 3.下载《标准答卷模版》。 试题一:柳州市桐油山连拱隧道,施工至 K2 + 312~K2 + 332 地段,遇到一大型溶槽(图1),沿隧道纵向宽约 20 m ,呈北东~南西方向斜交隧道轴线。溶槽段隧道埋深约 20 m ,属浅埋地段,在地表有 1.5 m 左右的人工回填渣,其下为粘土夹碎石,碎石含量为 20%~40%,粘土结构细腻,软~可塑状,属明显的溶槽充填物质,且充填密实,承载力为 150~180 KPa ,钻探至隧底以下20m 仍未见底,确定隧道通过溶槽的具体工程措施(说明选定方案的理由,)。(25分) 图1 试题二:长沙天际岭隧道单洞开挖跨度达17m 以上(图2),隧道位于长沙市植物园下面,围岩软弱(Ⅳ、Ⅴ、Ⅵ级围岩),隧道最大埋深仅40m ,为保护地表的珍稀树种,要求严格控制地表沉降,确定其合理施工方法和必要的辅助施工措施(说明选定方案的理由,画出纵横向施工工序图)。(25分) 图 2 隧 道中线

试题三:岳阳市金鹗隧道进口段设计为半明半暗结构形式(图3),围岩条件为Ⅴ级,确定其合理施工方法和必要的辅助施工措施(说明选定方案的理由,画出纵横向施工工序图)。(25分) 图3 试题四:某隧道由于岩层节理发育明显,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坍方事故,具体如图4所示,坍方高度约18m,确定其具体处理方法。(说明选定方案的理由)。(25分) 图4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 《隧道工程》答卷 本人承诺:本试卷确为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签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题答案: 一、穿越溶槽方式主要有堵填或架梁跨越等。 桐油山隧道溶槽范围大,基底换填不切实际,注浆加固溶槽充填物的技术要求高,不易保证客观效果。经过慎密的研究,决定采用架梁跨越方式穿过。这种方式能确保隧道结构不会出现由于基底承载强度的弱化而发生沿线路纵向或横向的开裂,为保证良好的隧道质量创造了条件。 1、弹性地基梁设计 为使隧道安全通过,在左、右边墙及中墙基溶槽底各设一根纵向钢筋混凝土梁(简称地基梁)跨越。梁长 30 m ,梁高 1 m 。为了分散墙底压力,设计边墙地基梁宽 1.3 m ,中墙地基梁宽 2.7 m ,各超出墙底宽度 15~35 cm,梁的纵向两端各留5 m 置于基岩( Ⅲ类围岩)上,梁中段置于溶槽充填物上。 2、穿越溶槽施工工序 弹性地基梁设计[1]双跨隧道一般不宜两洞同时施工,以避免在同一断面上出现大跨度而影响围岩的稳定。该隧道段位于不良地层中,需要穿越溶槽,更应谨慎行事,任何一道工序的错乱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施工方案总的思路是首先开挖一侧隧道(单跨),将衬砌完成后再进行另一侧隧道的施工。 3、主要支护形式 为稳定围岩(特别是溶槽粘土充填物),设置了超前注浆小导管预支护作为辅助施工措施。采用长4.5 m 的φ 42 钢管,沿隧道拱圈布置,环向布置间距35 cm,沿隧道纵向每 2 m 布设一环。同时架设 I18工字钢钢拱架,钢拱架纵向间距 0.5 m。二次模筑衬砌的设计通过荷载-结构模型计算分析后确定。考虑到初期支护担负着一定的围岩荷载,且辅助施工措施采用了小导管注浆加固也有利于减少围岩压力,故将上覆全部土体自重的 80%作为二次衬砌的垂直压力,侧压力比照处理,中墙在中导洞的高度范围内无侧压力。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有 2 种结构状态,即单跨衬砌结构状态与双跨衬砌结构状态。先行施作的单跨衬砌结构是偏压结构,而最终完成的双跨衬砌结构是对称结构,显然单跨衬砌结构是最不利的受力结构。 衬砌基底压力计算结果(每延米)为:中墙基底2460 kN,边墙基底 2200 kN。作用在地基梁上的荷载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铁道工程技术 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四学期 学时:32 学分: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隧道工程》是高职铁路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有关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规程的能力;进行隧道工程量测、隧道施工放样、隧道开挖与支护、洞身衬砌、隧道洞口施工、隧道防排水设施与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能力;加强对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新技术、新工艺、隧道施工超前预报技术、隧道施工量测监控方法的应用探讨,促进学生处理隧道工程实际施工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隧道工程施工员或铁路隧道工的资格证书中相关技能考证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铁路工程制图、铁道工程测量、土建力学、铁路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余地基基础、应用高等数学等。 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铁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铁路轨道与维护、地铁工程技术。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 根据交通土建行业的发展和不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区情况,通过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分析铁路工程技术专业施工、质检、试验、检测岗位能力要求与素质、知识结构关系,重新构建了《隧道工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原有分散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情境化,实现了所学知识与技能与职业岗位技能相对接,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充分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因此本课程的设

计思路从“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养护管理能力分析出发,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教学法”组织课程教学,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基本知识的培养。 (1)设计五个学习情境即:①钢筋混凝土材料;②砌体工程材料;③路基填筑材料; ④路面基层材料;⑤路面面层材料。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每个教学项目又选取若干个教学任务。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学习情境”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可分别采用课堂讲授、行动导向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任务引领教学、理实一体化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3)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2.课程设计思路 (1)目标设计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采用凸显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即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 (2)内容设计 根据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将课程教学内容整合设计为七个学习情境:①铁路隧道认知与识图;②铁路隧道设计;③施工放样与测量;④开挖与支护;;⑤防水层与二次衬砌;⑥监控量测;⑦养护管理。 铁路隧道认知与识图包括隧道结构组成、规范要求、围岩分类、围岩压力计算;铁路隧道设计包括铁路隧道设计所需资料收集,平、纵、横设计;施工放样与测量包括洞外控制测量、洞内施工测量及竣工测量;开挖与支护主要包括隧道断面开挖方法及工序,初期支护的手段及施工要点;防水层与二次衬砌包括初期支护后的防水层施工和二次衬砌施工;监控量测包括隧道施工过程中所必须的监控量测项目、方法、数据处理及成果应用;养护管理包括运营后隧道的养护管理方案与实施方法。按照以上七个情境进行教学设计,不但涵盖了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的常用能力,更是通过改变知识与能力在课程中的排序,达到人

(完整word版)隧道合同(范本)

隧道工程施工劳务 承包合同 合同编号: 工程名称: 甲方: 乙方: 年月日

工程施工劳务承包合同 甲方: 注册地址:邮编:通讯地址:邮编:法定代表人:职务: 乙方: 资质证书号码: 发证机关: 资质专业及等级: 复审时间及有效期: 注册地址:邮编: 通讯地址:邮编: 法定代表人:职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它有关行业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GF-2003-0214),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自愿、诚实守信”和“互惠互利”的原则,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经双方共同协商,就隧道工程的劳务分包事宜达成协议如下:第一条劳务内容 1.1工程名称: 1.2工程地点: 1.3乙方承包范围及包含内容: 1.3.1⑴隧道断面开挖及支护,包括大、小避车洞、下锚段及洞内由于施工需要的其它辅助坑道;⑵隧道二次衬砌,包括大、小避车洞、下锚段及洞内由于施工需要的其它辅助坑道;⑶隧道仰拱;⑷隧道仰拱填充;⑸隧道找平层;⑹隧道水沟、电缆槽及保温水沟内保温材料填充;⑺隧道水沟、电缆槽盖板⑻隧道清理工作⑼隧道明洞⑽隧道洞门;⑾隧道附属工程,其中附属工程包含项目明确如下:弃砟场场地平整、绿化、复垦,并以实际施工数量为最终依据进行计算;⑿隧道洞口工程,其中洞口工程包含项目明确如下:端墙混凝土、挡墙混凝土、端墙顶水沟、洞口土石方开挖、基底换填、隧道过渡段、洞门衬砌连接筋、洞口边仰坡防护、检查梯。 1.3.2后附:附件2-1《工序劳务单价及包含工作内容一览表》,在附件2-1清单中未单独列项内容费用作为附属工程已含在相应项目或工序劳务单价中。 1.3.4附件2-1中的工序划分应严格按照相关行业定额子目标准划分,不得拆分。 第二条劳务方式 本合同为劳务协作型合同,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利用甲方的管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1初始条件 某高速公路隧道通过III 类围岩(即IV 级围岩),埋深H=30m ,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3 KN/m3,计算摩擦角ф=35o ,变形模量E=6GPa,采用矿山法施工;衬砌材料采用C25喷射混凝土,材料容重 322/h KN m γ=,变形模量25h E GPa =。 2隧道洞身设计 2.1隧道建筑界限及内轮廓图的确定 该隧道横断面是根据两车道高速公路IV 级围岩来设计的,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确定隧道的建筑限界如下: W —行车道宽度;取3.75×2m C —余宽;因设置检修道,故余宽取为0m J —检修道宽度;双侧设置,取为1.0×2m H —建筑限界高度;取为5.0m2L L —左侧向宽度;取为1.0m R L —右侧向宽度;取为1.5m L E —建筑限界左顶角宽度;取1.0m R E —建筑限界右顶角宽度;取1.0m h —检修道高度;取为0.25m 隧道净宽为1.0+1.0+7.50+1.50+1.0=12m 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建筑限界左右顶角高度均取1m ;隧道轮廓线如下图:

图1 隧道内轮廓限界图 根据规范要求,隧道衬砌结构厚度为50cm(一次衬砌为15cm和二次衬砌35cm)通过作图得到隧道的尺寸如下:

图2 隧道内轮廓图 得到如下尺寸:11.2m R 5.6m R 9.47m R 321===,, 3隧道衬砌结构设计 3.1支护方法及衬砌材料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本设计为高速公路,采用复合式衬砌,复合式衬砌是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及中间防水层组合而成的衬砌形式。 复合式衬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初期支护宜采用锚喷支护,即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钢筋支架等支护形式单独或组合使用,锚杆宜采用全长粘结锚杆。 2二次衬砌宜采用模筑混凝土或模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衬砌截面宜采用连结圆顺的等厚衬砌断面,仰拱厚度宜与拱墙厚度相同。

隧道工程自考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隧道工程 一、名词解释题 1.非电化隧道:指内燃牵引列车通行的铁路隧道。 2.翼墙式洞门:在端墙前面设置两道纵向支撑的斜挡墙,以增强端墙的稳定性。 3.围岩失稳:围岩变形达到了一定的限度,不能自稳,产生松动、坍塌。 4.斜眼掏槽:与开挖工作面呈一定角度的掏槽眼,掏槽效果较好。 5.矿山法:采用钻眼、放炮开挖隧道的方法。 6.硬岩:指饱和极限抗压强度R b大于30MPa的岩石。 7.曲线隧道:隧道的纵向线形为曲线,铁路隧道需要加宽,公路隧道依据曲线半径的情况 8 .隧道预支护:超前于开挖工作面的支护,如超前锚杆、管棚等。 9.围岩压力:围岩对隧道结构形成的压力。 10.喷锚支护:用喷射混凝土和锚杆组成,对隧道施作的初期支护。 11.开敞式掘进机:大型全断面掘进机械,适用于中硬岩层。 12..围岩:隧道开挖后对周围地层发生扰动的那一部分岩体。 13.防水板:在隧道结构中的防水材料,有外贴式和夹层式。 14.二次衬砌:在复合式衬砌中的模注混凝土衬砌,待围岩基本稳定后施作。 15.非电控制爆破:采用药卷、塑料导爆管、传爆索、非电毫秒雷管等器材进行的爆破,它能有效地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二、填空题 1. 在地下水发育地段,隧道结构的施工缝应该采用止水带防止漏水。 2. 混凝土衬砌截面的最小厚度是20m。 3. 当遇到不良地质时,隧道选线应尽可能的避开。 4. 铁路曲线隧道不同加宽断面的衔接是采用台阶过渡。 5. 预裂爆破的特征是首先在隧道周边炸出轮廓线。 6. 温克尔假定认为,某点的围岩弹性抗力与该点的变形成正比。 7. 隧道围岩分级共分为6级级,级别越小,则围岩越稳定。 8.公路隧道的运营通风要求比较高,是否设置通风机械的因素是隧道长度和车流量。 9. 在直刚法计算中,衬砌结构的边界条件是基底水平位移为0。 10. 在隧道的设计中,是否布置辅助坑道,主要考虑隧道长度。

危险性较大工程专家论证(暗挖隧道2标)

危险性较大工程专家论 证表编 号 工程名称新成仁路(新川创新科技园段)道排工程Ⅱ标段 施工总承包单位成都倍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 项目负责人 公司 专业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 危险性较大分项工程名称26+00~26+47段电力隧道工程暗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专家一览表 姓 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专业万建国男中铁二院公路市政院高 工隧道 钟义敏男成都兴蜀勘察基础工 高 工水文地质 程公司 袁贵兴男四川省建筑科学院高 工工程地质赵 通男四川交通厅咨询公司高 工道桥 高 工道桥邓家勋男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 限公司 专家论证意见: 2015年1月10日,成都倍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召开了《 成仁路(新川创新科技园段)道排工程Ⅱ标段24+38~26+00段电力隧道工程暗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论证会。参加会议的有业主、监理、施工等单位及评审专家(参会人员名单附后)。与会人听取了施工单位对专项方案的介绍,相关单位发表了意见和建议,专家审阅了相关资料文件,经讨论和审议,形成以下论证审查意见: 本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充分,采用的规范、标准恰当。针对本工程特点提出的安全技术措施较明确,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方案可行,同意通过评审。按以下意见及建议修改补充完善并按程序报批后实施:

1、完善施工区域对施工安全有影响的构筑物、地上、地下管线等障碍 物的调查,分析其影响程度并分别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 2、补充隧道埋深、地下水位、渗透系数、隧道穿越地段的工程纵断面 图,具体说明隧道结构空间内的地质情况,并判断是否有软弱土层,为安全 施工和监控量测提供信息。通过水文情况分析确定降、排水方式。 3、补充工作井内人员上下通道的结构构造图和施工方法。 4、补充用于安全防护的材料和数量。 5、补充隧道围岩类别,补充岩石开挖施工方法。 6、补充竖井支护钢架与马头门门架的连接方法。 7、隧道照明用电应采用不大于36v的安全电压,照明灯具使用带防护罩 的防水灯泡。 8、补充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分工和职责,补充“井下作业人 员公示牌 ”。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安全监控责任。 专家签名组长(签字): 专家(签字): 项目经理部(盖章):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初始条件 某高速公路隧道通过III 类围岩(即IV 级围岩),埋深H=30m ,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3 KN/m3,计算摩擦角ф=35o ,变形模量E=6GPa,采用矿山法施工;衬砌材料采用C25喷射混凝土,材料容重322/h KN m γ=,变形模量25h E GPa =。 2隧道洞身设计 隧道建筑界限及内轮廓图的确定 该隧道横断面是根据两车道高速公路IV 级围岩来设计的,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确定隧道的建筑限界如下: W —行车道宽度;取×2m C —余宽;因设置检修道,故余宽取为0m J —检修道宽度;双侧设置,取为×2m H —建筑限界高度;取为L L —左侧向宽度;取为 R L —右侧向宽度;取为 L E —建筑限界左顶角宽度;取 R E —建筑限界右顶角宽度;取 h —检修道高度;取为 隧道净宽为++++=12m 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建筑限界左右顶角高度均取1m ;隧道轮廓线如下图: 图1 隧道内轮廓限界图 根据规范要求,隧道衬砌结构厚度为50cm (一次衬砌为15cm 和二次衬砌35cm )通过作图得到隧道的尺寸如下: 图2 隧道内轮廓图 得到如下尺寸:11.2m R 5.6m R 9.47m R 321===,, 3隧道衬砌结构设计 支护方法及衬砌材料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本设计为高速公路,采用复合式衬砌,复合式衬砌是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及中间防水层组合而成的衬砌形式。 复合式衬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初期支护宜采用锚喷支护,即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钢筋支架等支护形式单独或组合使用,锚杆宜采用全长粘结锚杆。 2二次衬砌宜采用模筑混凝土或模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衬砌截面宜采用连结圆顺的等厚衬砌断面,仰拱厚度宜与拱墙厚度相同。 IV 级围岩: 初期支护:拱部边墙的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2-15cm ,拱墙的锚杆长度为,锚杆间距为; 二次衬砌厚度:拱墙混凝土厚度为35cm 因此确定衬砌尺寸及规格如下:

中国沉管隧道一览表_

41-44.(in Chinese)) [11]黄章君.城市地铁双联拱暗挖隧道偏洞法施工技术[J].隧道建设,2011,31(S2):68-72.(HUANG Zhangjun.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with slant hole method for the double-arch tunnel of city subway[J].Tunnel Construction,2011,31(S2):68-72.(in Chinese))[12]郑凯,刘保国.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双连拱隧道监控量测技术的运用[J].隧道建设,2006,26(2):53-56, 60.(ZHENG Kai,LIU Baoguo.Application of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of large- spanned double-arched tunnels under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J].Tunnel Construction,2006,26(2):53- 56,60.(in Chinese)) [13]代树林,徐燕,齐伟.于木匠沟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和施工监控量测[J].现代隧道技术,2010(3):87-91. (DAI Shulin,XU Yan,QI Wei.construction and monito- ring of Yumujianggou double-arch tunnel[J].Modern Tun- nelling Technology,2010(3):87-91.(in Chinese))[14]董文德,高波,申玉生.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10(6):40-44. (DONG Wende,GAO Bo,SHEN Yusheng.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double-arch tunnel on express highway[J].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2010 (6):40-44.(in Chinese)) 中国沉管隧道一览表 序号隧道名称类型建成时间1宁波甬江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单孔双车道1995 2广州珠江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两条铁路1993 3宁波常洪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2002 4上海外环线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三孔八车道2003 5广州仑头—生物岛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2010 6广州生物岛—大学城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2010 7天津中央大道海河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六车道2011 8广州洲头咀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六车道2015 9广州佛山高铁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六车道两条铁路在建10舟山沈家门港海底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人行2014 11港珠澳岛隧工程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六车道在建12南昌红谷沉管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六车道在建13香港红磡海底隧道双圆钢壳管节双向四车道1972 14香港九龙地铁隧道双圆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1979 15香港东区海底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两条铁路1989 16香港西区海底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两条铁路1997 17香港新机场铁路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两条铁路1997 18台湾高雄公路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1984 中国沉管隧道的特点 管节制造材料的变化:逐渐由钢筋混凝土取代纯钢材。 管节截面形式的变化:逐渐由空间利用率更高的方形截面取代圆形截面。 管节规模的变化:随着钢筋混凝土预制的质量控制技术水平(特别是混凝土长大、贯穿裂缝的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纵向预应力措施和钢(化学)纤维的引入,沉管隧道管节的长度越来越长。 沉管隧道适用范围的变化:早期沉管隧道一般用于内河,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各种技术难题的克服,沉管隧道的适用范围逐渐变广,既可以修建在较坚硬的河床、海床上,也可应用于深埋类型的工程。 (摘自隧道网微信公众平台2015-06-04)495隧道建设第35卷

《隧道工程》(A)课程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A)课程教学大纲 Tunnel Engineering (A) 课程负责人:朱永全执笔人: 韩现民编写日期:2011年6 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0102070 2.学分:4学分 3.学时:64(理论58,案例6) 4.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工程方向的学位课。 本课程是为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各个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学科门类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教学内容是后续管理类相关课程及日后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铁路、公路隧道的构造特征,地层围岩的基本特性,隧道的结构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隧道支护、结构设计与计算的原理和方法,熟练进行不同工程条件下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绪论(2学时) 主要内容:隧道工程的历史及发展,隧道的概念及种类。 基本要求 (1)掌握隧道的概念及种类。 (2)了解隧道工程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3)了解我国隧道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4学时) 主要内容:隧道工程地质调查、地质超前预报,岩体的基本工程性质、围岩分级。 基本要求 (1)了解隧道工程地质调查勘测与超前地质预报。 (2)了解岩体的基本工程性质。 (3)了解围岩分级的方法。 (4)熟练掌握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三)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4学时) 主要内容:隧道位置、洞口位置的选择,隧道平纵断面设计,隧道横断面设计 基本要求 (1)掌握隧道位置、洞口位置选择的原则,隧道平纵断面设计的内容及技术标准. (2)掌握隧道横断面设计的内容。 (3)熟悉隧道衬砌断面设计的原则。

隧道工程施工合同专业版

隧道工程施工合同专业版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道路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铁路交通工程建设发展日益迅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作为铁路交通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隧道工程施工合同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以下是华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隧道工程施工合同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隧道工程施工合同范文1 发包人:(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人:(以下简称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甲、乙双方就隧道工程(工程项目)的有关事项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起点:;止点:) 工程内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工程预算书(下称预算书)及招标文件所述工程内容。 二、工程承包范围: 1、甲方提供的施工蓝图范围内涉及的所有施工内容; 2、该隧道工程总长997m,断面5m5m,坡降%。 三、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20xx年8月1日 竣工日期:20xx年4月20日(不可抗拒自然因素除外,工期顺延)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260天(日期期间节假日除外) 四、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标准:合格 五、合同价款: 1、工程价款总金额:万元(大写:叁佰壹拾玖点柒捌万元整),最终结算按照乙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结算工程款。 2、施工中发现与设计图纸不一致进行变更的由甲、乙双方及监理单位共同确定工程量后据实结算。 3、材料因价格波动引起价格变化不予调整价差,人工费调整按湖北省相关规定执行。 4、工程价款支付办法:工程动工付工程总价款的20%(其中动工时付10%,隧道完成100米时付10%);完成总工程量的50%后应付工程款总额的15%;竣工验收后付清工程总价款的95%;剩余工程总价款的5%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二年后无质量问题付清(二年内隧道发生质量问题,由乙方负责加固处理,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 六、乙方应严格按工艺流程和设计图纸要求施工,甲方负责聘请有资质的工程监理机构对该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要求。 七、乙方在施工中涉及相邻关系的协调工作由甲方负责牵头协调,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八、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建筑工程检验评定标准,经检验后符合设计要求,质量要求达到合格等级,否则自行承担一切经济损失。 九、承包人为施工总承包。本工程严禁转包,违法分包;如有违法分包行为,发包方一经发现,立即终止合同,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追究其责任。 十、发包人向承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工程完工乙方在结算合同价款时应提供合法的税务发票。

隧道工程教案

隧道工程教案

教案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开课单位: 教研室: 教师姓名: 年月日

《隧道工程A 》课程教案首页 学生专业班级土木工程专业(隧道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方向和桥梁工程方向) 学时 数 64学时 教学目 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公路隧道的勘查、设计、构造原理和计算方法,理解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施工方法的关系,了解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教学内 容 统编教材: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隧道的勘察 第三章隧道总体设计 第四章隧道围岩工程性质、分级与围岩压力 第五章隧道结构构造 第六章隧道结构计算 第七章隧道的锚喷支护 第八章隧道施工方法 第九章隧道通风与照明 第十章隧道工程质量检测 第十一章隧道常见病害与防治 教学重 点 隧道总体设计、隧道结构构造(隧道洞身、洞门、明洞、附属设施及防排水等)、隧道围岩分级及其应用、围岩压力的确定及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锚喷支护结构的受力与计算、锚喷支护的施工原则、新奥法施工方法、不良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 教学难 点 隧道围岩分级及其应用、围岩压力的确定及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锚喷支护结构的受力与计算

教学进 程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二章隧道的勘察4学时 第三章隧道总体设计4学时 第四章隧道围岩工程性质、分级与围岩压力6学时 第五章隧道结构构造6学时 第六章隧道结构计算6学时 第七章隧道的锚喷支护12学时第八章隧道施工方法10学时第九章隧道通风与照明4学时 第十章隧道工程质量检测6学时 第十一章隧道常见病害与防治4学时 教学方 法 多媒体教学 教具电脑,数字投影仪,屏幕。(多媒体教室)课后总 结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效果良好。 作业 备注:教学进程一栏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自定页数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新编完整版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新编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Tunnel 作者姓名: 专业、班级:道桥班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目录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题目 某高速铁路隧道V 级围岩段衬砌结构设计(设计时速350Km/h,隧道埋深127m ,单洞双线) 二.隧道的建筑限界 隧道的建筑限界 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有关条文规定,隧道的建筑限界高度H 取,行车道宽度取2?,如图所示 三.隧道的衬砌断面 拟定隧道的衬砌,衬砌材料为C25混凝土,弹性模量Ec=×107kPa ,重度γh=23kN/m3,衬砌厚度取50cm ,如图所示。 四.荷载确定 围岩压力计算 计算围岩竖向均布压力:10.452s q γω-=? 式中:s ——围岩类别,此处s=5; γ——围岩容重,此处γ=22KN/m3; ω——跨度影响系数 毛洞跨度8.5B m =B = 5,0.1B m i >=,此处1(5)10.1(8.55) 1.35i B ω=+-=+?-= 所以有:40.452 1.359.72h m =??= 因是松软围岩,故m H 127m 3.24h 5.2p <== 所以此隧道为深埋隧道。 围岩竖向均布压力10.452s q γω-=?=×1-52×22×=

围岩水平压力 围岩水平均布压力:()m 106.92)KN/~(64.1550.0~30.0e ==q 取其平均值 m KN q e /54.85=?=λ 深埋隧道荷载计算 (1)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垂直压力 由于 q p h H H <<,为便于计算,假定岩土体中形成的破裂面是一条与水平成β角的斜直 线,如图所示。EFGH 岩土体下沉,带动两侧三棱体(图中FDB 和ECA )下沉,整个岩土体ABDC 下沉时,又要受到未扰动岩土体的阻力;斜直线AC 或BD 是假定的破裂面,分析时考虑内聚力c ,并采用了计算摩擦角c ?;另一滑面FH 或EG 则并非破裂面,因此,滑面阻力要小于破裂面的阻力。 该滑面的摩擦系数θ为度。查询铁路隧道设计相关规范,取计算摩擦角0 40c ?=。 深埋隧道荷载计算简图 如上图所示,隧道上覆岩体EFGH 的重力为W ,两侧三棱岩体FDB 或ECA 的重力为1W ,未扰动岩体整个滑动土体的阻力为F ,当EFHG 下沉,两侧受到阻力T 或' T ,作用于HG 面上的垂直压力总值 Q 浅 为: ' 22sin Q W T W T =-=-浅(2-4) 其中,三棱体自重为: 112 tan h W h γβ = (2-5) 式中:h 为坑道底部到地面的距离(m); β为破裂面与水平的交角(°)。 由图据正弦定理可得 1sin()sin[90()] T W β?β?θ-= ?--+ (2-6) 由于GC 、HD 与EG 、EF 相比往往较小,而且衬砌与岩土体之间的摩擦角也不同,当中间土块下滑时,由FH 及EG 面传递,考虑压力稍大些对设计的结构也偏于安全,因此,摩阻力不计隧道部分而只计洞顶部分,在计算中用H 代替h ,有: tan tan c β?=+ (2-7)

隧道工程 课程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隧道工程 Tunnel Engineering 课程负责人:靳晓光 二、学时与学分:32学时 2.0学分 三、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城市道路桥梁工程方向) 四、课程教材:《隧道工程》,罗固源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或 《隧道工程》,王毅才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五、参考教材: 《岩石地下建筑结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1985年12月第二次印刷《现代隧道设计与施工》,易萍丽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六、开课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七、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城市道路桥梁工程方向)的专业课之一,课程内容与工程实践联系密切,并有地区、行业的差异。本课程的任务,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隧道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隧道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节隧道的组成及分类 第三节隧道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第二章道路隧道的勘测设计 第一节道路隧道的工程调查 第二节隧道定位及洞口位置选择 第三节隧道的几何设计 第四节道路隧道勘测设计文件的基本内容及组成 第三章道路隧道结构构造 第一节主体构造物的组成、概念、类型 第二节隧道的附属设施 第三节隧道的防排水设施 第四章道路隧道的运营通风与照明 第一节隧道的营运通风的目的及要求 第二节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及新风量的计算 第三节通风方式、通风机的选择 第四节隧道照明标准、隧道洞口照明、照明设计

隧道各种施工工艺及流程图

目录 一、光面爆破施工及流程图 (2) 二、超前大管棚施工及流程图 (6) 三、超前小导管施工及流程图 (9) 四、系统锚杆施工及流程图 (12) 五、湿喷混凝土施工及流程图 (14) 六、格栅/工字钢拱架施工及流程图 (16) 七、结构防、排水施工及流程图 (18) 八、衬砌施工及流程图 (29) 九、仰拱及填充施工及流程图 (37)

一、光面爆破施工及流程图 隧道开挖必须尽可能减轻对围岩的振动,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钻爆作业是保证开挖断面轮廓平整准确、减少超挖、降低爆破振动、维护围岩自承能力的关键。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进行爆破作业,根据围岩情况,及时修正爆破参数,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保证开挖轮廓圆顺、准确,维护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爆破采用光面爆破。周边眼残眼率硬岩达到80%以上,中硬岩达到60%以上。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 1-1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 在Ⅱ、Ⅲ级石质围岩施工时采用全断面开挖,均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施工。每个作业面每天2~3个循环,每循环平均进尺约3.0~3.3m,每日进尺7.5~8m。炸药选用爆速低、不怕水、有害气体少的乳化炸药。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火雷管引爆。

炮眼直径d:选用42mm的钻孔直径。 炮眼深度L:Ⅱ类围岩炮眼深度约周边眼4.0m,掏槽眼5.5m,辅助掏槽眼5m。 抵抗线W:当炮眼直径在35~42mm的范围内时,抵抗线W与炮眼深度有如下关系 W=(15~25)d或W=(0.3~0.6)L。据此Ⅳ级围岩取W=50cm,Ⅱ、Ⅲ级围岩取55cm。 炮眼间距a:同一排两炮眼之间的距离与抵抗线之间的关系式为:W =(1.1~1.8)E。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取W=1.25E,Ⅳ级围岩取E=62cm。Ⅱ级围岩取70cm。 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掏槽眼形式: 掏槽眼采用楔形掏槽,由于断面大掏槽眼角度布置方便,只要满足抵抗线不串通,至少20cm即可,将掏槽眼设置在偏中线一侧(左右均可)2.5~2.8m。 光面爆破参数的确定: 方案采用工程类比法,参考国内相似地质条件隧道光面爆破施工的资料及铁路隧道施工规范进行设计。在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选定的爆破参数见表1-1。 光面爆破参数表表1-1 隧道内爆破选用非电毫秒雷管,分多段起爆。起爆顺序:先掏槽后扩槽从低段到高段逐段起爆,周边眼最后起爆。 爆破振动与同段起爆的炸药量密切相关,采用非电微差起爆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