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主题专项

中医药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主题专项
中医药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主题专项

虚拟现实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主题专项申报指南

项目一:虚拟现实数据资源表达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1.目标任务

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推广不足,产品开发能力不强,市场尚未形成等问题,立足于提升重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步伐,加速虚拟现实技术在相关行业的应用,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室内场景数据、纹理数据、动作捕捉数据等典型虚拟现实模型数据的表达方法;研究多粒度虚拟现实数据的机器学习模型和技术方法,建立多源异构数据的多粒度表达、过滤、分类和检索技术,为虚拟现实行业应用、城市规划设计、文化传媒及其他虚拟现实产品的研发提供数据资源服务。

2.考核指标

建立满足开放性、可扩展性、可靠性、高效性的模型表达方法,提供TB级地理空间、室内场景、生物等三维模型数据、4k分辨率精度贴图、BIP通用三维动作捕捉数据表达;建立模型表达与利用系统的资源管理系统一套,面向公众和各类机构提供多层级权限的在线检索、预览、下载等功能,用户并发数>100,检索延时为秒级(<1s),支持在线更新。申请发明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3-5项;培养技术人才队伍5-10名。

3.经费设置

财政科技经费资助不超过500万元。自筹经费与财政拨款比例不低于4:1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

项目二:建模与显示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

1.目标任务

针对实景重建过程繁琐,现有虚拟显示设备使用不便、眩晕等不足,研究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与重建,开发虚拟实景快速重建软件;研究高分辨率大尺寸虚拟现实裸眼立体显示技术,开发室内虚拟现实显示系统。

2.考核指标

建立1套虚拟实景快速重建原型软件,精度为厘米级;实现82寸以上10K分辨率的裸眼立体显示装置,立体显示串扰率≤4%,观看范围≥150°,可满足10人以上同时体验;申请发明专利5-10项,软件著作权3-5项;培养队伍5-10名;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

3.经费设置

财政科技经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自筹经费与财政拨款比例不低于4:1。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

项目三:智能交互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

1.目标任务

针对现有交互设备昂贵和适应性不足等缺点,研究无线视频高清传输技术,开发移动端虚拟显示设备,研究匹配个体差异并可长期佩戴使用适人性虚拟现实技术,研制个性化高沉浸虚拟现实整套装置及应用系统;研发基于机器视觉的3D增强现实交互式系统。

2.考核指标

开发1套基于穿戴的虚拟现实互动外设硬件产品,无线传输载波频率5.25GHz,实现双路60帧/秒无压缩2k全高清传输;占地面积不超过6平米,空高不超过3米,提供悬空飞行、悬坐、实时人体姿态方向控制虚拟移动、虚拟力反馈盔甲(至少8个反馈模拟点)、地面多角度姿态模拟,悬浮期间体验者无明显不适;打造5个虚拟现实互动实验室,培训1500人次;开发1套基于视觉认知的增强现实产品,实现虚拟场景与真实场景的无缝融合,并建立1个应用示范系统;完成相关发明专利申请5-10项;原创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VR内容10部;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

3.经费设置

财政科技经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自筹经费与财政拨款比例不低于4:1。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

项目四:面向城市管理的虚拟现实系统研制与应用示范

1.目标任务

针对当前城市规划设计效率不高、城市管理决策周期长等问题,研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基于真实城市地理环境的交互式城市地理设计新模式,研发支撑城市规划设计在线集成、仿真模拟与分析的软件平台和VR交互终端;研究高精度CORS定位和虚拟现实的集成技术,研发便于城市管理、工程建设人员快捷调用、直观可视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精准管理VR软硬件产品体系。

2.考核指标

研发基于VR技术的在线地理设计服务软件平台1套,为城市规划和市政设计单位提供在线服务和面向虚拟城市地理环境的VR交互终端;研发1套移动化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精准管理VR可视化产品,为城建、燃气、电力等行业提供服务。空间数据精度达到厘米级;支持在线用户并发数量达100以上,支持PB级数据量,绘制帧率达30帧/秒,应用单位达10家以上,服务项目10个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5项,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

3.经费设置

财政科技经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自筹经费与财政拨款比例不低于4:1。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

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申报书

附件3: 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 申报书 申报项目名称: 类别:(重点项目/面上项目) 项目起止年月: 项目申报单位: 申报人: 申报组织单位: 负责人: 申报书编制时间: 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 管理办公室印制

填写说明 1. 本申报书是组织申报“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的主要文本。包括《项目基本信息表》、《项目主要参加人员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经费预算书》、《项目组织单位意见》等五个部分,每部分中的各项内容须认真填写,各栏目不能空缺,无填写内容或不能填写时填“/ ”。 2. 项目名称——要简洁、明确,不超过20个汉字。 3. 项目类别——选择其中之一填写。 4. 项目申报单位——项目申报人所在单位(局或处级),如有两个以上联合申报单位,只填写第一申报单位。 5. 项目申报人——项目确定后的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在58岁以下,副高以上职称。 6. 项目组织单位——第一申报单位的省局级气象行政主管部门,即各省(市、区)气象局或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负责人为该单位负责人。 7. 单位地址——填写到县(区)、街(路)门牌号。 8. 项目主要参加人员不超过10人,其中须安排一人兼做项目档案收集、登记和管理。 9、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编写提要填写,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内容,但不可以缺省。 10. 项目经费预算书——内容包括预算来源情况说明、经费支出说明、项目经费预算表。应由项目申报人会同项目申报单位财务部门共同编制。按照编写提示,对各项预算内容的编制标准、编制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各项预算应依据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按照规定的经费开支标准进行编制。 11. 项目经费预算书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内容和数据须保持一致,做到准确、无误。已经发生的与项目有关的前期各项经费以及人员费、管理费等可以作为项目的前期基础加以说明,但不得列入本项目预算。 12. 封面加盖项目申报单位印章,单位名称与公章一致,不能省略。 13. 项目组织单位意见栏,加盖项目组织单位印章。 14. 经费预算表由预算编制人亲笔签名,加盖申报单位印章。 15. 申报书内容用A4幅面纸正反面输出,文字内容用4号宋体字、单倍行间距打印,篇幅较长者可另加纸。骑缝装订,严禁使用塑料封面。 - 1 -

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应用公示内容

附件 2019 年环境技术进步奖“磷酸铵镁分解循环处理氨氮废水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应用”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磷酸铵镁分解循环处理氨氮废水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应用 二、主要完成人 黄海明,李兵,阳立平,陈新文,吴琪,赵彦龙,李衍亮,吕小梅,周孙林,戴建坤,王文君,赵宁,李晶 三、主要完成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广东利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环境科学研究院,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中山市蔚海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四、项目简介 氨氮是造成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污染物之一,氨氮的高效去除直接关系着我国水环境污染控制目标的实现。本项目通过持续产学研合作,开展了磷酸铵镁分解循环处理氨氮废水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申报人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面向企业及合作单位的科技项目10余项,研发了多套磷酸按镁循环除氨工艺及设备,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累计经济收益超过5000万元,获10余项国家级知识产权,授权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著40余篇,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磷酸铵镁三相体系分解循环除氨技术。该技术运用气液传质理论,在水溶液体系,以氢氧化钠为分解剂,使磷酸铵镁和水溶液形成气-固-液三相体系,通过空气内循环高速流动实现磷酸铵镁的分解,突破了磷酸铵镁传统热分解技术三大局限:1)使分解温度从200o C降低室温下进行,有效的避免了分解副产物的形成;2)较好的降低了分解时长,可控制在100min内完成分解;3)分解产物为固液混合物,可通过泵进行管道输送,并实现分解与再利用除氨连续运行。

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附件6 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为加快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根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 (一)高端医疗器械 围绕健康中国建设要求和医疗器械技术发展方向,聚焦使用量大、应用面广、技术含量高的高端医疗器械,鼓励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产品产业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填补国内空白,推动一批重点医疗器械升级换代和质量性能提升,提高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发挥大型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培育国产知名品牌。 1.影像设备。鼓励国内空白的PET-MRI、超声内窥镜等创新设备产业化。推动具备一定基础的PET-CT、CT、MRI、彩色超声诊断设备、电子内窥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等设备升级换代和质量性能提升。加快大热容量X射线球管、超导磁体、新型超声探头等核心部件及图像处理软件等核心技术的开发。 2.治疗设备。鼓励国内空白的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等创新设备产业化。推动具备一定基础的高能直线加速 1

器及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装置、血液透析设备(含耗材)、治疗用呼吸机、骨科手术机器人、智能康复辅助器具等产品的升级换代和质量性能提升。 3.体外诊断产品。鼓励国内空白的全实验室自动化检验分析流水线(TLA)等创新设备产业化。推动具备一定基础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新型分子诊断仪器、即时检验系统(POCT)等体外诊断产品及试剂升级换代和质量性能提升。 4.植入介入产品。推动全降解冠脉支架、心室辅助装置、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神经刺激器、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组织器官诱导再生和修复材料、运动医学软组织固定系统等创新植入介入产品的产业化。 5.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医疗器械专业化咨询、研发、生产、应用示范服务平台,为医疗器械行业提供信息咨询、核心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已上市产品质量跟踪评价和应用示范等公共服务,推动行业全面转型升级,促进产品质量性能提升。 通过方案的实施,10个以上创新医疗器械填补国内空白;10个以上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品牌实现升级换代,质量性能显著提升,销量进入同类产品市场份额前三位;培育医疗器械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20亿的医疗器械企业达到10家以上。 (二)高端药品 落实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围绕人民群众健康需求,鼓励 2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年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年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附件6 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为加快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根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 (一)高端医疗器械 围绕健康中国建设要求和医疗器械技术发展方向,聚焦使用量大、应用面广、技术含量高的高端医疗器械,鼓励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产品产业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填补国内空白,推动一批重点医疗器械升级换代和质量性能提升,提高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发挥大型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培育国产知名品牌。 1.影像设备。鼓励国内空白的PET-MRI、超声内窥镜等创新设备产业化。推动具备一定基础的PET-CT、CT、MRI、彩色超声诊断设备、电子内窥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等设备升级换代和质量性能提升。加快大热容量X射线球管、超导磁体、新型超声探头等核心部件及图像处理软件等核心技术的开发。 2.治疗设备。鼓励国内空白的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等创新设备产业化。推动具备一定基础的高能直线加速器及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装置、血液透析设备(含耗材)、治疗用呼吸机、骨科手术机器人、智能康复辅助器具等产品的升级换代和质量性能提升。

3.体外诊断产品。鼓励国内空白的全实验室自动化检验分析流水线(TLA)等创新设备产业化。推动具备一定基础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新型分子诊断仪器、即时检验系统(POCT)等体外诊断产品及试剂升级换代和质量性能提升。 4.植入介入产品。推动全降解冠脉支架、心室辅助装置、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神经刺激器、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组织器官诱导再生和修复材料、运动医学软组织固定系统等创新植入介入产品的产业化。 5.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医疗器械专业化咨询、研发、生产、应用示范服务平台,为医疗器械行业提供信息咨询、核心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已上市产品质量跟踪评价和应用示范等公共服务,推动行业全面转型升级,促进产品质量性能提升。 通过方案的实施,10个以上创新医疗器械填补国内空白;10个以上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品牌实现升级换代,质量性能显着提升,销量进入同类产品市场份额前三位;培育医疗器械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20亿的医疗器械企业达到10家以上。 (二)高端药品 落实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围绕人民群众健康需求,鼓励创新药开发和产业化,加快临床需求大、价格高的专利到期药品仿制,推动药品拓展国际高端市场,提升重点产品质量水平,提高药品供应保障和重大疾病防治能力。 1.创新药。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免疫系统、病毒及耐药菌感染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推动靶向性、高选择性、新作用机理的创新药物

(完整版)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 实施方案(2018-2020年) 一、实施背景 (一)产业发展现状 在政府大力扶持和市场快速发展的双重带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截止2017年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2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例超过50%。 首先,产品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动力电池产品可靠性、安全性、一致性取得重大突破,高速电机、电机控制器及高功率电力电子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部分关键零部件产品成功进入国际知名整车制造企业配套体系。其次,制造装备及工艺全面升级。企业生产线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及性价比进一步提高,自主产品配套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另外,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引进和培养高级科研人才、完善研发管理体制、强化上下游企业合作,企业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综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二)存在的差距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关键技术和产业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突破,产业核心竞争力仍需进一步增强。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研究整体起步较

晚,研发基础薄弱,车载级环境感知等智能传感器、集成化驾驶辅助系统等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落后,面向自动驾驶技术的示范、测试体系处于起步阶段;高性能动力电池及关键制造设备研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水平仍有待提升;新型动力驱动系统集成和控制、功率芯片集成设计和模块封装等方面还明显低于国际水平;燃料电池先进材料研制、系统集成、产业链建设等方面需加强协同攻关;整车轻量化材料、成型工艺及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亟需快速提升跨产业、跨学科的汽车轻量化产业水平。 (三)实施必要性 车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汽车产业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必然趋势,世界传统汽车强国和优势整车制造企业均已完成战略布局,新一轮的全球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 为持续提高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我委将继续组织实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实施期限为2018-2020年)。 二、主要任务及预期目标 根据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结合国外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最新发展形势,围绕智能网联汽车、高性能动力电池、高性能纯电直驱动力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车身结构和轻量化等方向,择优支持产业前景好、市场需求大、企业能力强的产业化项目,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全面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智能网联汽车

弹药高效毁伤关键技术的集成及应用

弹药高效毁伤关键技术的集成及应用 【摘要】针对21世纪以来,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壮大与科技产业的快速崛起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一状况,根据我国军事力量的主要特点以及弹药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外以及国内各个领域的弹药毁伤技术以及我国现阶段军事武器的发展条件和状况,从如何提高我国军事综合力量以及弹药高效毁伤技术入手,本文将具体阐述弹药高效毁伤关键技术的集成以及应用,以推进这一关键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弹药;高效毁伤;关键技术 与历史上传统使用过的弹药武器做出分析比较,现阶段我国的武器弹药,尤其是比率大,威力强劲的炮兵弹药,到目前为止还是需要装备能量较低的TNT,这一装备比西方国家的弹药爆炸威力要低了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左右,这样的状况对于我国弹药实现高效毁伤的技术有着阻碍作用。在这样的军事状况之下,我国研究并开展了大幅度提高弹药爆炸能量的含铝炸药研究。 1.升级装药质量,确保高能炸药和高威力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问题 这一程序包括了几个方面:顺序凝固注装新工艺和分步压装新工艺研究。旨在研究装药质量与装药发射安全性关系的;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评估技术研究,旨在提高装药质量检测可靠性的;装药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近几年来围绕弹药高效毁伤的六项关键技术研究相继完成,最后又在122mm榴弹、152mm榴弹上进行了系统集成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大口径榴弹采用改性B炸药及新装药工艺,共460发,按SRCQ-155-13g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了装药质量检测,合格率>99%(实测460/460)置信度为95%,从中随机抽样共152发,经过高温、低温、高低温循环试验后进行了射击安全性试验考核,全部试验结果合格,装药质量优良。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达到了先进水平,其中装药质量和质量可靠性优于国外同类技术水平。虽然试验样本量还较小,但已充分显示出,采用了先进的关键技术集成系统,装药质量十分稳定,质量监测有效可靠。对大幅度提高我国弹药威力、实现弹药生产技术改造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深远影响。 2.弹药高效毁伤关键技术与先进科技技术,过硬的装备密不可分 改性B炸药及配套的装药新工艺是由改性B炸药由B炸药改性而来,对于其杀伤力的分析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炸药威力与B炸药相当,而装药工艺性和存贮的物理稳定性好,加上采用先进的”低比压顺序凝固装药新工艺”,装药相对密度高,装药质量优良,所以其发射安全性明显优于B炸药。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受到工厂热烈欢迎。它是压制兵器弹药代表性的炸药装备。两种大口径榴弹在弹体结构、材料不变的情况下,以改性B炸药代替原螺装TNT后,装药总能量计算提高值为30%。

安全可靠办公信息系统软硬件集成适配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规范书(附件一)

附件一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招标项目 安全可靠办公信息系统软硬件集成适配 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规范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〇一二年三月

目录 1.总则 (3) 1.1一般要求 (4) 1.2建议书要求 (4) 2. 项目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6) 2.1项目的目标 (6) 2.2主要内容 (6) 3.技术要求 (9) 3.1总体要求 (10) 3.2功能要求 (10) 3.3性能要求 (14) 3.4安全性要求 (15) 4、主要经济指标 (17) 5.产业化要求 (17) 6.项目进度考核要求 (17) 7. 资金要求 (18) 8. 附录 (18)

1.总则 基于安全可靠CPU/OS的信息系统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安全可靠CPU、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及办公套件等已基本实现与国外同比软硬件的功能。但在基于安全可靠CPU/OS的办公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国产软硬件之间尚存在部分兼容性适配问题,表现在整机性能、扩展能力以及系统运行效率、可用性、易用性、稳定性等诸多方面。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安全可靠办公信息系统软硬件集成适配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着力推动系统集成商与CPU、整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基础软硬件企业对面向办公领域应用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联合攻关,解决安全可靠CPU/OS平台上的国产基础软硬件间的适配问题,解决混合环境下的应用系统支撑问题,解决Java插件运行环境和Flash应用以及替代技术问题,解决安全可靠环境综合管理工具问题,解决基于安全可靠CPU的主板设计、整机研发问题,保障基于国产CPU/OS办公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本规范书由项目招标方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写,用于提出项目的技术和进度等具体要求,供项目投标单位编写项目建议书及报价之用。项目投标方应在建议书中详细提出实现本规范书所描述各项技术要求的技术实现方案,并满足本规范书提出的各项要求。项目招标方保留对本规范书的解释和修改的权利。

CRM系统在应用中的四大关键技术

CRM系统在应用中的四大关键技术 CRM应用系统中包括大量有关企业客户和潜在客户的广泛信息。决策者需要利用和分析这些信息,只有这样决策者们才能作出更为明智和及时的商业决策。一个优化的商业智能解决方案应跨越CRM和ERP两种系统,这样,企业才能将成本与赢利的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 1:商业智能和分析能力尽管自动化和改善面向客户的商业流程是CRM的主要目标之一,但使CRM解决方案拥有强健的商业智能和分析能力也是同样重要的。CRM应用系统中包括大量有关企业客户和潜在客户的广泛信息。决策者需要利用和分析这些信息,只有这样决策者们才能作出更为明智和及时的商业决策。一个优化的商业智能解决方案应跨越CRM和ERP两种系统,这样,企业才能将成本与赢利的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 2:与客户交流的统一渠道将CRM解决方案的各个组件集成起来与将多种渠道组件集成起来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客户可以通过Web,通过在笔记本电脑中装着SFA应用软件的销售人员,或是通过呼叫中心与企业交流,但无论通过哪种渠道,客户与企业的交流都必须是无缝的、连贯的,而且是有效率的。 3:对基于Web的功能支持Web在企业内部和外部交流及交易方面日益广泛的使用使得Web 功能成为CRM解决方案中的关键因素。基于Web的功能对于诸如Web自助服务和自助销售等应用软件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Web不仅对于电子商务渠道是不可缺少的,它在基础架构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CRM应用软件的用户,包括客户和雇员,都要求能随时随地访问企业的应用程序。这种访问应当通过通常不需要太多培训就能轻松使用的标准Web浏览器来实现。此外,对商业流程和数据应采取集中管理的办法,这样便可简化应用软件的布署、维护和升级工作。同样,通过布署基于Web或基于Internet技术的应用软件所节省的相关成本也是相当惊人的。 4:客户信息的集中式管理库CRM解决方案应在一个集中式的库中工作,这样,当前的客户信息就可以实时地供所有面对客户的雇员使用。集中式的客户信息库还能保证在不同的业务部门和不同的应用软件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的连贯性。自1997年以来,CRM市场一直处于爆炸式的快速发展中,在今后的几年中这一势头将继续保持下去。原因很简单:面对广泛的全球经济、技术和变化革命,全世界的企业都试图增强其现有客户关系的价值和赢利能力,同时也希望吸引有利可图的新客户。随着企业满怀热忱地接受电子商务,这些CRM背后的驱动力将变得越来越强大

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附件4 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本方案,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基本建成并投入实质性运作,智能汽车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智能汽车基础技术能力稳步提升,核心软硬件系统逐步突破,满足智能汽车综合测试评价需要的测试基地基本建成,重点区域示范运行取得积极成效。车用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千克,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等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度集成式纯电直驱动力系统实现产业化,更好满足智能汽车运行需求。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智能汽车基础技术体系和数据库 重点研发汽车与通信、电子、人工智能、交通等领域交叉融合的智能汽车系统技术架构,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车辆控制、自主学习、交通预测等汽车人工智能基础技术,人机界面、控制权限切换、控制互补等人机交互及人机共驾技术,数据采集、存储、挖掘、 1

应用、共享等大数据技术;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的智能汽车典型场景库和大数据基础系统。 (二)突破智能汽车关键共性技术 重点研发具有多模式通信、多模式定位、智能网关等功能的新型智能终端模块,基于人工智能基础计算架构、装载高性能处理芯片和强实时车载操作系统的多核异构智能计算平台技术,全天候复杂交通场景高精度定位和地图技术,高吞吐、低延时的多类别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LTE -V2X、5G-V2X车用无线通信关键技术,以及数据通信与应用接口标准化、云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开放共享的基础云控平台技术。 (三)开展智能汽车信息安全技术攻关 重点研发驾驶任务相关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新型安全隔离架构技术,基于机器学习和安全沙箱的软硬件协同攻击识别技术,智能汽车终端芯片安全加密和应用软件安全防护技术,适用于人车路云协同的车用无线通信安全加密技术,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安全通讯及认证授权技术,面向智能汽车云控平台的数据加密、监控审计等安全防护技术。 (四)提升智能汽车关键软硬件水平 聚焦智能汽车产业链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采用开放合作、联合研发等多种方式,补短板、强弱项,重点加强传感器、车载芯片、中央处理器、车载操作系统、无线通信设 2

中药制剂中药用新辅料的应用分析

中药制剂中药用新辅料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5-07-21T10:31:51.1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作者:程世娟周万辉王冬梅[导读]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事业的发展,需要对制剂进行具体研究,即主要对药用新辅料的应用进行探究,具体包含各种赋形剂和附加剂。 程世娟周万辉王冬梅(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潍坊 261205)【摘要】随着现代医药水平在不断发展,医疗水平技术在不断提高。中药研究领域中,出现了药用新辅料,包含各种赋形剂和附加剂。药用新辅料在中药制剂中的作用中,化学稳定性好,能够与多种药物配合使用并且其自身用量小,作用强、生理安全性大无致敏、无生物活性并且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通过分析其在药用新辅料及其中药剂型的质量改进,改善了现代中药制剂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中药制剂;药用;新辅料;应用【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078-02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事业的发展,需要对制剂进行具体研究,即主要对药用新辅料的应用进行探究,具体包含各种赋形剂和附加剂。医疗系统中,剂型属于药物与辅料共同组成的物化系统,其类别、给药部位以及产品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着药物作用的强度、持续时间。中药制剂过程中,剂型是重点,其作用影响较大,而辅料则是保证药物能够持续并且选择性的运输到身体组织部位,保证药物在体内按照时间和速度进行释放,最终促使要药物在组织和体液中以足够的药物浓度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研究剂型,分析辅料的组成成分,提高重要质量,来改善现代医疗水平。本文分析了薄膜包衣技术在剂型中的应用;壳聚糖;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在中药片的应用;崩解剂在中药中的具体应用,更有效的说明了药用新辅料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效果。 1.药用新辅料的应用分析1.1 薄膜包衣技术的具体应用薄膜包衣技术在当前中药制剂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薄膜包衣技术作为一种药用新辅料技术,例如:其代表性中药制剂是:首乌片;安络痛片。薄膜包衣的首乌片检测了外观、硬度以及水分等项目,提高了药剂质量。安络痛片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薄膜包衣,改善了体内生物利用度,通过变温出现的破损和龟裂现象,避免发生中药潮湿等不良现象,并且该技术促使药物的效果更佳。而薄膜包衣在颗粒剂药物中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药物质量稳定性,避免出现不均匀、含糖量高以及细粉多等不良状况,例如在感冒药:板蓝根颗粒药物制剂中,增强了中药清热解毒、消炎利咽以及防感染性肝炎的作用,提高了中药制剂的治疗效果。最后薄膜包衣在缓释中药制剂中也有着应用效果。由于中药制剂在当前医疗事业中逐渐朝着剂量小、服用效果快的方向发展,改善了传统的老剂型应用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剂型的研发,就需要控制中药质量,明确中药活性成份。例如在研究高分子材料中,特别是一些“丙稀酸树脂”系列产品,它的药效主要作用于胃肠分溶型丸剂之中。药物反应中,将“青蒿素”和缓释口服剂型进行颗粒包衣,在药物释药峰浓度在释放出一定比例之后,随着释放量的增加,来使得药物浓度逐步恒定,这种药用新辅料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延长了青蒿素在人体体内对病毒的侵蚀时间,增强了药效。 1.2 壳聚糖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壳聚糖属于一种纯天然碱性多糖,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近年来将其作为一种药用新辅料使用在药物制剂中,其自身的物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以及具备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体内可降解性无毒性等,促进了缓释以及控释制剂的进一步发展。改善了多肽类口服给药、靶向给药、滴眼剂等制剂效果,另外壳聚糖在通过动物实验,其结果表明,该药效对于抑制肿瘤的生长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壳聚糖在应用中,它可以作为口服液制备过程中的絮凝剂。在除去了原液中悬浮颗粒之后,在天然胶体保护下逐步澄清作为制剂型,保存大量的药液,提高药物疗效。 1.3 乙基纤维素及微晶纤维素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乙基纤维素作为一种药用新辅料,它可作用于骨架材料阻滞剂以及片剂粘合剂中,还可以作为混合材料制备包衣缓释制剂,促使药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持续释放,防止发生水溶性药物过早作用的出现,其药物在中药制剂中具备分散性、稳定性以及保水性等,避免出现药物变质发生,提高药物疗效。微晶纤维素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体现在:由于微晶纤维素能够将中药制剂的填充剂、崩解剂以及粘合剂融为一体,促使中药制剂在疗效提高的同时,硬度增强,易于溶解以及崩解。另外微晶纤维素与药物在混合时,需要进行强烈研磨之后,将晶体状态转为无定形粉末,通过薄膜包衣技术即可包装,以胶囊的形式使用,例如:复方丹参片,在制剂过程中是将微晶纤维素与冰片同时研磨之后,增强了溶出度,有效的缓解了冰片升华现象,在干燥状态下,增强药效,将其作为中药制剂的使用之一。 1.4 崩解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具体应用在制造片剂即(全浸膏制剂)中药时,常常采用崩解剂,由于崩解具有延缓的效果,通过加入羧甲基淀粉钠L-HPC或者是混合物最终达到崩解效果。一般的中药浸膏片在3%~5%为最佳,而全生药粉末片以选1%淀粉以及L-HPC混合制浆的效果最佳,例如:在银翘片以及银杏片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崩解剂中能够有效延迟缓解,提高药物疗效。 2.药用新辅料应用创新为了提高优良的剂型,增强药用新辅料的应用效果,这就提出了微囊以及包含物材料的研究方向。在微囊辅料研究中,利用高分子材料将药物包囊,减少药物的体积,将其应用于注射剂中,对于延长药物疗效有着明显的作用。而包含物材料解决了以前制剂生产中的缺陷,在包合作用中有效的将挥发油成分包含在其筒结构内,最终形成一种微粒分散物,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并且解决了挥发油成分中气化以及渗油问题,该制剂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创新,推动药用新辅料的进一步发展。 3.总结 为了更好的满足药用新辅料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效果,不仅要选择合适的辅料,还需要提高药物制剂的质量,通过在药剂中添加辅料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促使其稳定性,延长性得到发挥以及确保其安全保存。另外药用新辅料的应用能够增强难溶性固体药物的治疗效果,改善了固体药物的溶出速率,因此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要积极推广辅料的应用,不断创新,提高生产技术,增强制剂的品种,进一步推动我国中药制剂的研究以及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附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课题申请指南 国土资源部 二〇〇八年一月

第一章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按照耕地保护的国家目标,面向政府行业管理和土地整理工程建设需要,创新土地整理综合优化规划、生态化设计和高效施工技术,开发土地整理快速质量监测和信息化监管技术,改进土地整理项目优选技术和整理区水土平衡优化重构技术。并针对区域特点,突破东部基本农田保护区整理的精确规划设计技术、农田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制中部粮食主产区低成本、高效益的土地平整设备和土壤样品自动取样设备,开发西部生态脆弱区开发整理节水工程技术和土地质量改良剂,并通过集成和示范应用,解决土地整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变过程中的瓶颈技术,实现土地整理从数量向质量和生态方向转变,全面提升我国土地整理的技术水平。 二、项目课题设置 本项目设以下七个课题: (1)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技术研究 (2)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3)土地整理质量与生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4)土地整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

(5)东部基本农田优质精细型土地整理技术研究 (6)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技术开发 (7)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应用研究 三、项目实施期限及经费来源 本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2008年1月-2010年12月)。项目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国家拨款2750万元,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系统与装备产品研发等;示范地方自筹工程配套资金3250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整理示范区工程建设。 四、申请资格 (一) 申报单位的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积极鼓励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以“产学研联盟”的方式联合申报课题,实现责任和风险共担、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5个法人单位。 2.课题申报必须以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为申请单元。联合申请各方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申

“5G通信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重大主题专项申报指南

“5G通信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重大主题专项申报指南 5G作为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带宽、低延时、高速率、万物互联的特点,将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带来变革性的机遇。基于国家的5G 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基础,现启动实施“5G通信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重大主题专项,布局一批重点研发项目,重点研究5G应用基础理论与标准化,5G模块、终端与测试产品,5G网络及应用示范,力争打造5G完整产业链,加快5G应用拓展,支撑服务经济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1. 智能终端通信模组研发与产业化 研究内容:研发满足3GPP标准(R15)规范要求的智能终端通信模组,支持2G/3G/4G/5G等多种通信制式,支持北斗、GPS定位技术,支持WLAN、蓝牙等技术,开发低成本、低功耗、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智能终端通信模组,并形成智能终端通信模组产业化。 考核指标:支持2G、3G、4G、5G通信制式;支持北斗、GPS定位技术,定位精度达到米级;支持WLAN、蓝牙等技术;工作温度不小于-30℃-80℃;产业化数量达到500万片,项目实施期间产品销售收入不少于15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支持方式:企业牵头申报,拟支持不超过2项,每项财政经费资助200万元。 2. 基于5G的移动智能终端研发与产业化 研究内容:开展国际和国内5G关键技术研究与标准化推动工作。分析与研究5G标准特性,结合应用场景和考核指标,确定5G智能终端技术特性;开展终端节能技术研究,多频多制式大带宽终端射频实现技术研究,智能终端业务连续性技术研究,5G智能终端设计开发;开展5G智能终端关键技术测试,协议一致性测试,互联互通测试,参与运营商组织的5G入网测试,推动5G产业化。基于GSM、WCDMA、CDMA、EVDO、FDD-LTE、TDD-LTE、5G等多模融合通信组网方式、通信协议、超高频射频通信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率先实现国产5G多模移动智能终端研发及量产。 考核指标:研发移动终端产品不少于1款;支持2G/3G/4G/ 5G等多种通信无线传输方式;显示屏尺寸分辨达4K及以上,屏占比达94%以上;支持WLAN、GPS导航/北斗导航; 满足低频、中频、超高频一个频段或多个频段的射频自适应匹配;数据下载速度达到500Gbps以上;申请专利3项;提交3GPP标准提案2件;项目实施期间产品数量达到500万部以上,销售额不少于10亿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支持方式:企业牵头申报,拟支持不超过1项,财政经费资助300万元。 3. 5G移动式专用基站研发与产业化

3S技术集成与应用试卷

东北大学 研究生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3S技术集成与应用 课程编号: 阅卷人: 考试日期:2012.06 姓名:陈晓玲 学号:1101661 注意事项 1.考前研究生将上述项目填写清楚 2.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 3.交卷时请将本试卷和题签一起上交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3S技术集成与应用期末考试题 (共5题总分100) 一、简答题 1.简述3S技术集成与应用的目的和意义?(10分) “3S”是中国科学家按照GPS、GIS、RS字尾均有一个S,而这三者关系日趋紧密结合,而构成的一个对地观测、处理、分析、制图系统。然而,对于3S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广义的基础上,包括GPS在内的一切定位、测量手段和多平台、多波段、高分辨率的RS数据,通过含有ES(专家系统)的GIS,实现空间数据的自动采集、编辑、管理、分析、制图,进而为一切与地学科学相关的行业服务,实现地学信息的实时、自动、数字、智能化的应用,为各行各业的预测和决策服务。因此,3S不是GPS、GIS、RS的简单组合,而是将其通过数据接口严格地、紧密地、系统地集成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大系统。 3S集成的目的是对现实世界或现实世界的自然现象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刻画、模拟和分析,本质是对地理空间对象的地学特征进行空间描述与表达,包括从现实世界到比特世界以及从比特世界到计算机世界的两个转换过程,这两个过程是通过对空间对象的定位、地学信息的空间获取以及空间分析等功能的综合集成来实现的。 3S集成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综合的、完整的对地观测系统,提高了人类认识地球的能力;相应地,它拓展了传统测绘科学的研究领域。目前,3S在资源与环境调查、监测、评价中,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消灭对策中,对城市及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开发、管理、评价中,在现代化军事作战指挥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对3S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 2.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和内涵?(10分)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管理系统,而是一个涉及到多种学科领域(如生物、物理、通信、微电子、计算机等)的复杂信息系统,融合了感知和识别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多种技术。 1)感知和识别技术 物联网要实现真正的“物物相连”,用于识别物体的电子标签技术(RFID 射频识别)和感知物体的传感器技术至关重要。RFID 是通过空间电磁耦合技术利用射频信号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的一项技术,最终能够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识别物体。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它能感知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知到的信息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和控制等要求。 2)网络通信技术

重点研发任务建议(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应用)

重点研发任务建议文字材料格式 重点研发任务建议的名称 纲要: 一重要意义 二研究基础 三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 四预期成果形式 五组织保障 一、重要意义 组织开展该重点研发任务的重要意义,如1)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2)在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瓶颈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研究基础 关于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如1)与该项研发任务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链与产品、2)国际研究前沿、3)我国当前具备的研究基础、4)与国际的差距以及5)我国开展该项研发任务的优势、创新点及产业化前景。 三、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 关于总体目标与任务部署的考虑,如着重在基础前沿部署、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发部署、应用示范上开展部署,或者围绕任务目标开展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部署。对需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任务作出专门说明。 四、预期成果形式 预期取得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以及商业模式,重点要说明预期形成的产业、产品及其市场应用前景。 五、组织保障 预计所需资金的考虑,包括总量资金、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和其他渠道资金等。提出组织各方力量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以及跨部门、跨区域的政策与组织保障需求。

重点研发任务建议参考题目: 1 “特色饲草料资源安全生产与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生物饲料添加剂研发与应用“大专家——畜产品安全 ——各省市 2 生物饲料添加剂 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应用 应用对象“牛羊” 3 益生菌——酶制剂——植物提取物——肽——有机微量元素——发酵饲料 4 益生菌——健康和生长基础——评价——筛出菌研发产品——应用技术 5 酶制剂(针对牛羊的酶——纤维素酶/植酸酶)——表达/新型酶制剂的研究(结构与功能),包括新型酶制剂的表达和基因工程——获得酶制剂产品——应用技术 6 植物提取物—— 肽——功能肽(hepcidin) 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应用 基础研究???

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领域十大关键技术解析

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领域十大关键技术解析在当今的IT就业市场,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对目前的工作和薪水很满意,有人目前正面临着下岗,或者已经下岗…… 可能你是公司里唯一谙熟某项关键技术的高手,缺了你,公司便玩不转了;也可能你所在的公司对你现有的专业技能高枕无忧,认为你在任期内足以胜任公司给你的开发任务(当然就不会再花银子去培训你啦)。 不要告诉我你们公司对原来用VB开发的业务处理系统很满意,而你呢,也认为自己除了用C语言开发程序以外,不会再去做别的什么事情。 你是不是对.NET和Java为争夺开发工具市场撕破脸皮而熟视无睹,你是不是对XML将要取代关系数据库而无动于衷以及不屑一顾。你是不是认为你能用汇编或C开发任何东西,所以觉得其它开发工具都不再重要……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你离失业的日子不远了 俗话说——未雨绸缪…… 想一想如果你现在失业没有工作会怎么样? 想一想现在还有如此之多的弟兄们为了找一个饭碗而四处奔波。 想一想如果现在你们公司为了抢占市场,突然要进行技术转向,你该怎么办? 想一想你现在为了自己的前途,突然需要改变技术领域,你该怎么办?或者你不满足于现在自己的知识结构,想要再充实一下,但又

不知选择那些内容来学习。那么继续往下看,并一起参加讨论吧,相信会有收获的。 在人才招聘市场,人事经理们关注的是实际技能,要求现在和将来从事开发工作所需要的实际技能。作为一个技术开发人员,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就业和保持自身岗位的关键。此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即便你不再从事或者寻求实际的开发工作,也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和熟悉当今你所从事的领域中最前沿的技术和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以便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本文列出了当今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领域最重要十种关键技术排名,如果你想保证你现在以及未来的几年不失业,那么你最好跟上这些技术的发展。虽然你不必对这十种技术样样精通,但至少应该对它们非常熟悉。 一、XML 在十种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种技术我想应该非XML莫属。这里不仅仅指XML规范本身,还包括一系列有关的基于XML的语言:主要有XHTML,XSL T,XSL,DTDs,XML Schema(XSD),XPath,XQuery和SOAP。如果你现在还对XML一无所知,那么赶快狂补吧。XML是包含类似于HTML标签的一个文本文件,在这个文件中定义了一个树型结构来描述它所保存的数据。 XML最大的优点是你既可以在这个文本文件中存储结构化数据,也可以在其中存储非结构化数据——也就是说,它能包含和描述“粗糙的”文档数据,就像它描述“规则的”表格数据一样。

2017年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

2017年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

2017年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 目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项目不同会有所调整)第一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概况 1.1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概况 1.1.1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名称 1.1.2建设性质 1.1.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承办单位 1.1.4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负责人 1.1.5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地点 1.1.6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1.1.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8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背景 1.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编制依据以及研究范围1.3.1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1.3.2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3.3研究工作范围 1.4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第二章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2.1 概况 2.2 财务状况 2.3单位组织架构

第三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品市场需求及建设规模3.1市场发展方向 3.2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3.3市场前景预测 3.4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及推广 3.4.1产品生产纲领 3.4.2产品技术性能指标。 3.4.3产品的优良特点及先进性 3.4.4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品应用领域 3.4.5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推广情况 第四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方案 4.1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内容 4.2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条件 4.2.1建设地点 4.2.2原辅材料供应 4.2.3水电动力供应 4.2.4交通运输 4.2.5自然环境 4.3工程技术方案 4.3.1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吸附澄清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吸附澄清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一、概述 1.概念: ?吸附澄清技术:是指运用吸附澄清剂将固液快速分离的技术.即在混悬的中药提取液或浓缩液中加入吸附澄清剂,以吸附方式除去溶液中的粗粒子,以及淀粉、鞣质、胶质、蛋白质、多糖等无效成分或无需成分 19世纪:运用无2. 发展:?在公元1世纪:使用铝钒土和石灰澄清悬浮浊? 机凝聚剂作为悬浮液的澄清剂?20世纪50年代:澄清技术广泛地用于各工业部门的固液分离过程。 二、优点: 传统醇沉法的缺点: 1.有效成分大量损失 2.成品稳定性差,醇沉后的液体制剂易产生沉淀 3. 中药总固体物及有效成分损失严重,难以保证成品制剂的有效性。总固体损失一般至少在50%以上,甚至高达80%以上,疗效降低。 4.成本高,耗能耗物,需耗用大量酒精,操作麻烦。 5.生产周期长,生产工时多,劳动强度高。?现在运用吸附澄清技术可以部分代替中药水提醇沉工艺,而且提高了有效成分的含量,选择性地除去了无效成分,保证了成品质量的稳定性.具有如下优点: ?1.有效 该法不减少溶液中可溶性固体物,能最有效地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保证制剂疗效 2。专属性?不同吸附澄清剂具有不同的去除杂质的能力,选择好吸附澄清剂可以专属性地除去如多糖、蛋白质、鞣质等无效成分或无需成分?3.无毒性?吸附澄清剂——般为天然有机南分严化合物,本身无毒无味。 4.方便?采用该项技术精制中药提取液,不需任何特殊设备,只需加入吸附蹬清剂予以处理即可,且缩短工期,全部澄清过程最多只需12小时左右即可完成。5.节俭 sp;吸附澄清剂成本低廉.?6.成品稳定性好?采用该法制得的口服液(如生脉饮)在室温贮存近2年,仍无明显影响澄明度的沉淀产生. ?7.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100(吨)生脉饮口服液(约300万元产值)?三、吸附澄清作用原理 1. 中药悬浮液稳定的原因?是由于悬浮液中固体微粒太细,同时带有同性电荷而形成布朗运动。另外,溶液中还有一种亲水的胶体,它是可溶性的大分子,如蛋白质、淀粉和腐植酸等,它们的分子上都有亲水的极性基团,如—OH、—N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