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技术要求

风口技术要求
风口技术要求

散流器(1) 散流器应由预制铝合金材料制作,经氧化防锈蚀处理后,表面按工程师要求涂上认可的颜色。

(2) 散流器之中心部份应为可拆除设计,配以方形或圆型接驳口。

0°至

(5) 格栅及调风器须由预制铝合金材料制作,经氧化防锈蚀处理后,表面按工程师要求,涂上认可的颜色。

(6) 所有格栅须为易装拆型,能方便从风管道拆除以对管道内之附件作检修。

(7) 应由预制铝合金材料制作,经氧化防锈蚀处理后,表面按工程师要求涂上认可的颜色。

单层固定倾斜角度百叶风口

(1) 单层固定倾斜角度百叶防直视式设计回风口,叶片倾斜度为45及相互间距为

19mm 以能有效地遮盖回风开口以利观瞻。

(2) 每个回风口应具有不少于 80% 的有效截面面积。

作封盖以利观瞻。

喷射型风口或散流器

(1) 喷射型风口/散流器包括圆型散流组件须组装在正方或长方型的底板上,后附有对开式调节风阀和接驳口。

(2) 每个喷射型风口/散流器所配置的圆型散流组件类型须配合工程师的设计要求。

(3) 每个散流组件须可独立在正面或背面调校, 而调校幅度为正面上下左右任何方向。

鼓型送风百叶(Drum Louver)

(1) 按图示供应安装鼓形送风百叶。

(2) 鼓型百叶的外框需 1.2mm 厚或以上的钢板轧制成形,边框宽度不小于32mm。百叶核心采用熔焊工艺焊接而形成且内附加强筋以增加其刚度。百叶部分采用高强度的铝型材加制

材制成。

(3) 除特别注明外线型散流器应为单线型,可通过改变调节挡板的位置,改变送风角度。

(4) 线型散流器应与吊顶/隔墙系统配合良好,其颜色应得到工程师的批核。

(5) 需提供产品样本供审核。

外墙百叶

(1) 除特别说明外,所有设在外墙的排风及进风百叶将由土建承包单位负责提供,本分包商应按工地的情况,予以配合。

(2) 假若按图纸所示,外墙百叶由本分包单位负责,则应按下述规格制造及安装。

(3) 进风及排风百叶应由铝质材料制成,百叶应是防风雨式设计并应配合外墙的形状,百

不能大于50Pa。

门格栅及门百叶

(1) 除特别说明外,所有装设在门上的通风格栅及百叶,将由其它分包商负责提供。

(2) 本分包商应按实际系统需要,提供各有关门格栅及百叶的款式和规格尺寸要求。

(3) 本分包商应检查各有关门格栅及百叶的安装情况,以确保符合实际系统的要求。

产品结构设计案例

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1.ID造型; a.ID草绘............ b.ID外形图............ c.MD外形图............ 2.建模; a.资料核对............ b.绘制一个基本形状............ c.初步拆画零部件............ 1.ID造型; 一个完整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从ID造型开始的,收到客户的原始资料(可以是草图,也可以是文字说明),ID即开始外形的设计;ID绘制满足客户要求的外形图方案,交客户确认,逐步修改直至客户认同;也有的公司是ID绘制几种草案,由客户选定一种,ID再在此草案基础上绘制外形图;外形图的类型,可以是2D 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是JPG彩图;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需注名整体尺寸,至于表面工艺的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完整;外形图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以下简称MD)的了; 顺便提一下,如果客户的创意比较完整,有的公司就不用ID直接用MD做外形图; 如果产品对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公司在ID绘制外形图同时MD就要参与进来协助外形的调整; MD开始启动,先是资料核对,ID给MD的资料可以是JPG彩图,MD将彩图导入PROE后描线;ID给MD的资料还可以是IGES线画图,MD将IGES线画图导入PROE后描线,这种方法精度较高;此外,如果是手机设计,还需要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子方案,甚至实物;

2。建摸阶段, 以我的工作方法为例,MD根据ID提供的资料,先绘制一个基本形状(我习惯用BASE作为文件名);BASE就象大楼的基石,所有的表面元件都要以BASE 的曲面作为参考依据; 所以MD做3D的BASE和ID做的有所不同,ID侧重造型,不必理会拔模角度,而MD不但要在BASE里做出拔模角度,还要清楚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建议结构部的同事之间做一下小范围的沟通,交换一下意见,以免走弯路; 具体做法是先导入ID提供的文件,要尊重ID的设计意图,不能随意更改; 描线,PROE是参数化的设计工具,描线的目的在于方便测量和修改; 绘制曲面,曲面要和实体尽量一致,也是后续拆图的依据,可以的话尽量整合成封闭曲面局部不顺畅的曲面还可以用曲面造型来修补; BASE完成,请ID确认一下,这一步不要省略建摸阶段第二步,在BASE的基础上取面,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拆分方式以ID的外形图为依据; 面/底壳,电池门只需做初步外形,里面掏完薄壳即可; 我做MP3,MP4的面/底壳壁厚取1.50mm,手机面/底壳壁厚取2.00mm,挂墙钟面/底壳壁厚取2.50mm,防水产品面/底壳壁厚可以取3.00mm; 另外面/底壳壁厚4.00mm的医疗器械我也做过,是客人担心强度一再坚持的,其实3.00mm 已经非常保险了,壁厚太厚很容易缩水,也容易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担心强度不足完全 可以通过在内部拉加强筋解决,效果远好过单一的增加壁厚; 建摸阶段第三步,制作装配图,将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按装配顺序分别引入,选择参考中心 重合的对齐方式;放入电子方案,如LCD,LED,BATTERY,COB。。。将各个零部件引入装配图时,根据需要将有些零部件先做成一个组件,然后再把组件引入装配图时。 例如做翻盖手机时,总装配图里只有两个组件,上盖是一个组件,下盖是一个组件。上盖组件里面又分为A壳组件,B壳组件和LCD组件。下盖组件里面又分为C壳组件,D壳组件,主板组件和电池组件等。还可以再往下分

仪表板出风口结构设计规范

出风口的结构设计 目录 1. 出风口的总布置要求 (3) 1.1 概述 (3) 1.2 出风口对气流方向的控制 (3) 1.2.1 出风口对气流的纵向调节: (4) 1.2.1.1 输入条件 (4) 1.2.1.2 向上吹风角度 (4) 1.2.1.3 向下吹风角度 (5) 1.2.1.4 Nominal 位置 (5) 1.2.1.5 通用体系中的纵向吹风要求 (5) 1.2.2 出风口对气流的横向调节 (6) 1.2.2.1 输入条件 (6) 1.2.2.2 横向调节要求 (6) 1.2.2.3 宽车的特殊性要求 (7) 1.2.3 出风角度分析与实际情况相悖的情况。 (7) 1.2.3.1 窄口造成的吹风角度异常 (7) 1.2.3.2 柯恩达效应 (8) 1.3 风量要求 (8) 1.3.1.1 有效出风面积的定义 (8) 1.3.1.2 极限位置下的有效出风面积要求 (9) 2 运动机构设计 (10) 2.1 概述 (10) 2.2 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 (10) 2.2.1 压力角与传动角 (11) 2.2.2 死点 (11) 2.2.3 四铰链机构的布置 (12) 2.3 摆动导杆机构的设计 (16) 2.3.1 摆动导杆机构的布置 (17) 2.3.2 制造死点 (17) 2.4 齿轮机构的设计 (18) 2.4.1 圆柱直齿轮机构的初步设计 (18) 2.4.2 模数的选择 (19) 2.4.3 柔性结构 (19) 2.5 双风门控制机构 (19) 2.5.1 双风门机构的基本形态 (20) 2.5.2 双风门控制机构的设计 (20) 2.6 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呈角度时的机构设计 (22)

风口设计规范

风口设计规范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风口(简称风口)的分类、基本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出风口和进风口。其它类似用途的产品也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GB 8070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 GB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列 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 GB 1125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落薄钢板及钢带 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3 分类与基本规格 分类 按用途分类: A.出风口 B.进风口 按型式分类: A.百叶风口:外形有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 B.散流器:有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等。 C.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等。 D.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 E.旋流风口。 F.孔板风口(包括网板风口)。 G.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孔风口、格栅风口等。 基本规格

风口基本规格用颈部尺寸(指与风管的接口尺寸)表示,按GB 321的要求排列,详见表1和表2。 圆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1 方、矩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2 散流器基本规格可按相等间距数50mm、60mm、70mm排列。 型号表示法 型号表示法 分类代号表表3

规格代号用风口基本规格数值的1/10表示。 型号示例: FJS-3225--表示矩形散流器,规格为320*250(mm) FQP-16--表示球形喷口,规格为160(mm) FYS-25--表示圆形散流器,规格为250(mm) 第二节技术要求 基本要求 风口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尺寸偏差的允许值如下: a:矩形(包括方形)风口的尺寸允差风表4。 尺寸允差(mm)表4 b:矩形(包括方形)风口两条对角线之间的允差风表5 c:圆形风口的尺寸允差见表6 尺寸允差(mm)表6 风口装饰平面应平整光滑,其平面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值。 平面度表7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标准设计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 第一章施工前的准备 1.1.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人、财、物的损失,因此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1.1.1.施工图纸会审: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施工图,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熟悉设计目的、设计意图、领会设计效果。凡发现施工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做出专项记录,向设计部门联系,同时请设计者做出解释;若施工图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应由设计部门做出设计变更。 1.1. 2.会同有关单位搞好现场接收工作:现场交接的重点是施工测量与有关资料的移交,熟悉场地情况,包括场地构筑物、管线埋设条件等。 1.1.3.编制施工图预算:依据设计施工图、招投标文件、合同条款编写详细施工

图预算。它是签订合同、工程结算、进度拨款、成本核算、材料计划编制、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1.1.4.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应结合具体工程内容、施工现场、关键工序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验收标准等进行交底。 1.2.物质准备 物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施工机具准备和安全防护用品的准备。 1.2.1.材料准备:工程所用材料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根据工程内容确定需用量,确定好货源,签订购买合同。根据进度要求制订进场计划,组织好运输。对主要材料,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材料采购计划,分批进场。 1.2.2.必须在工程现场设置临时材料仓库,对各种材料的入库、检验、保管和出库应严格做好记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1.2.3.施工机具准备:根据施工工艺的需要,对公司自有的机械设备,提前检修保养好,对不够的机械设备须提前做好计划。 1.3.施工准备

仪表板设计指南

仪表板设计指南 编制: 审核: 批准:

1. 适用范围 本设计指南适用于注塑仪表板、吸塑仪表板、搪塑仪表板。 2.简要说明 2.1 简介 仪表板是汽车中非常独特的部件,集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与装饰性于一身。除了要求有良好的刚性及吸能性,人们对其手感、皮纹、色泽、色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仪表板因其得天独厚的空间位置,使愈来愈多的操作功能分布于其中,除反映车辆行驶基本状态外,对风口、音响、空调、灯光等控制也给予行车更多的安全和驾驶乐趣。因此,在汽车中,仪表板是非常独特的集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与装饰性于一身的部件。首先,它需要有一定的刚性以支撑其所附的零件在高速和振动的状态下保证正常工作;同时又需要有较好的吸能性使其在发生意外时减少外力对正、副驾驶员的冲击。随着人们对车的理解愈来愈超出其功能,对仪表板的手感、皮纹、色泽、色调也逐渐成为评判整车层级的重要标准。 仪表板通常包含仪表板本体(壳体)、仪表、空调控制系统、风道/风管、出风口、操作面板、开关、音响控制系统、除霜风口、除雾风口、手套箱、左盖板、装饰板等零件。大部分仪表板还包含:储物盒、驾驶员侧手套箱、扬声器等饰件和时钟、金属加强件、烟灰盒、点烟器、杯托等功能性零件;部分中高档汽车设计有卫星导航系统、手机对讲系统、温度传感系统,USB-SD卡接口等高端产品。 仪表板简称IP(Instrument panel),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仪表板的分类 仪表板按安全性可分为无气囊仪表板和副气囊仪表板。随着人们对安全性的重视,客户对带PAB仪表板需求加大,主机厂也将此作为卖点之一。但是气囊打开在保护乘客的同时,也可能伤害乘客,尤其是儿童。因此,现在设计仪表板气囊已开始加装PAB屏蔽开关。为气囊的正常开启,在气囊上方多设计有气囊盖板,在其打开时释放气囊。但其与仪表板匹配处存在可视装接线,影响整车美观。为此,近年愈来愈多车型的仪表板设计为无缝气囊仪表板。既能保证气囊正常开启,又无可视装接线。

中央空调风口尺寸如何选择

-中央空调风口选型 中央空调的出风口,可以说是在中央空调的运行中,起着很大作用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户型条件的不一样,对于出风口的尺寸也都有着不一样的需求。那么,对于中央空调出风口的选型,也就变得很重要了。选型的手法,一般由计算、设计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要依靠出风量以及户型大小来进行,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关于这方面相关内容。 中央空调风口尺寸如何选择-中央空调风口尺寸基本标准 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的大小取决于室内机容量的大小,如果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过大,风管过长,则气流速度就会下降,从而影响空调使用效果;如果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选择过小,则气流速度会变大,从而导致风直吹人体上引起的不适感,还有可能导致噪音过大。中央空调送回风方式主要有侧送下回、下送下回、侧送侧回三种,由于中央空调回风口的风速一般大于出风口,所以风量一定时,回风口面积要比出风口的大。另外,中央空调出风口处最好不要设置灯槽,很容易阻挡热气流到达人员活动区域,影响制热效果。 中央空调风口尺寸如何选择-不同房间出风口选型 方形的不同,出风口的选型设计也各不相同,再加上屋内各个房间功能也不一,所以在进行出风口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首现客厅是机体娱乐交流的地方,也是宴请宾朋好友吃饭的主要地点,而在这一出所在,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上,应该选用下送下回的送回风方式,这样既节约空间,装潢又简洁大方。而卧室使人们起居场所,舒适度要求甚高,所以适合采用侧送下回,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中央空调送回风方式,我们还可以利用了过道处的吊顶空间,从气流组织、静音等方面考虑,室内明显感觉更舒适,彻底远离了传统空调直吹风的忽冷忽热现象。 结语: 对于中央空调而言,能够平稳运行,给予消费者们舒适的体验,与风口的选型脱不了干系。所以说,做好风口尺寸的计算与选型,可以让消费者们的体

出风口的结构设计

出风口的结构设计 目录 1.出风口的总布置要求 (2) 1.1概述 (2) 1.2出风口对气流方向的控制 (2) 1.2.1出风口对气流的纵向调节: (3) 1.2.1.1输入条件 (3) 1.2.1.2向上吹风角度 (3) 1.2.1.3向下吹风角度 (4) 1.2.1.4Nominal位置 (4) 1.2.1.5通用体系中的纵向吹风要求 (4) 1.2.2出风口对气流的横向调节 (5) 1.2.2.1输入条件 (5) 1.2.2.2横向调节要求 (5) 1.2.2.3宽车的特殊性要求 (6) 1.2.3出风角度分析与实际情况相悖的情况。 (6) 1.2.3.1窄口造成的吹风角度异常 (6) 1.2.3.2柯恩达效应 (7) 1.3风量要求 (7) 1.3.1.1有效出风面积的定义 (7) 1.3.1.2极限位置下的有效出风面积要求 (8) 2运动机构设计 (9) 2.1概述 (9) 2.2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 (9) 2.2.1压力角与传动角 (10) 2.2.2死点 (10) 2.2.3四铰链机构的布置 (11) 2.3摆动导杆机构的设计 (15) 2.3.1摆动导杆机构的布置 (16) 2.3.2制造死点 (16) 2.4齿轮机构的设计 (17) 2.4.1圆柱直齿轮机构的初步设计 (17) 2.4.2模数的选择 (18) 2.4.3柔性结构 (18) 2.5双风门控制机构 (18) 2.5.1双风门机构的基本形态 (19) 2.5.2双风门控制机构的设计 (19) 2.6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呈角度时的机构设计 (21) 2.6.1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同平面呈角度 (21) 2.6.2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异面呈角度 (21)

仪表板设计规范

汽车仪表板设计方法仪表板是汽车内饰中结构最为复杂 , 零部件数量最多的总 成零件。仪表板的外观质量和风格决定了客户对整车内饰的 评价,它包括了许多功能性的零件,如组合仪表、音响娱乐系 统、各种电器开关、空调控制器等等零件,同时在仪表板设计 上还涉及到许多安全法规的要求,如驾驶员可视区域的要求、 头部撞击的要求、膝部撞击的要求等。所以仪表板的设计有 着较高的设计难度。 1、仪表板零件简介 仪表板总成是汽车座舱系统(COCKPIT)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包含的零部件种类和数量要看座舱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对它 如何划分,一般而言,仪表板总成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仪表板本体,它是座舱系统的载体和框架。从触感上 可分为硬塑仪表板和软化仪表板。硬塑仪表板一般用 于低价的家庭用车,如CORSA 仪表板和秦川仪表板。为 了提高仪表板的外观质量(大型注塑件上易产生注塑 缺陷)和触感,常常在仪表板的表面喷涂软触漆。另一 类是软化的仪表板,可以通过发泡材料在表皮和骨架 之间发泡,或是将带有泡沫背基的表皮复合到仪表板 骨架上来达到软化的效果。第一种方式可以制造形状 复杂的仪表板,外观和触感较好,但模具、设备的投入 较大;第二种方式只适应于较平坦的仪表板,泡沫的背 基一般为3-4 毫米,但工艺简单,投入较少。 2.各种电器仪表、开关及音响娱乐系统。这些都是一些 功能性的零件,如组合仪表、车灯开关、收音机、保险 盒、继电器盒等

3. 通 风 系 统, 主 要 由 空 调 机、 空 调 控 制 器、 各 种 风 道 和 出 风 口 组 成, 提 供 汽 车 除 霜 除 雾 功 能 及 车 内 环 境 温 度 控 制。 4. 副 驾 驶 侧 安 全 气 囊, 它 是 现 代 汽 车 必 备 的 安 全 设 备, 通 常 气 囊 系 统 由 气 体 发 生 器、 气 袋、 安 装 金 属 框 架、 气 囊 导 向 框 架 和 气 囊 盖 板 组 成。 现 流 行 没 有 气 囊 盖 板 的 气 囊, 它 是 用 激 光 切 割 仪 表 板 的 背 面,POLO 和AUDI A6 的 仪 表 板 就 是 无 缝 气 囊。 5. 手 套 箱 和 各 种 储 物 盒 6. 各 种 各 样 的 装 饰 面 板 7. 金 属 加 强 粱, 加 强 粱 承 受 了 座 舱 系 统 各 个 零 件 的 载 荷, 包 括 气 囊 发 射 的 动 载 荷 及 转 向 管 柱、 方 向 盘、 收 音 机、 组 合 仪 表 、 手 套 箱 等 的 静 载 荷。 所 以COCKPIT 都 有 强 大 的 加 强 粱。 8. 各 种 各 样 的 电 子 线 束. 以 上8 部 分 零 件 再 加 上 方 向 盘 和 转 向 结 构, 就 是 一 个 完 整 的COCKPIT 系 统 了。COCKPIT 可 以 在 仪 表 板 生 产 厂 家 进 行 预 装 配, 然 后 以 模 块 的 形 式 安 装 到 整 车 上, 可 以 减 少 整 车 厂 装 配 线 的 长 度, 提 高 效 率, 降 低 成 本, 是 目 前 国 际 上 流 行 的 生 产 方 式。 二、仪 表 板 的 设 计 流 程 Styling design Engineering & packaging Modeling & make engineering 1.市 场 调 查、 客 户 需 2.设 计 风 格 定 位 3.造 型 方 案 初 始 效 果 图 4. 最 终 完 善 效 果 图 5. TAPE DRAWING 6. 完 成rough surface 7. 制 作sitting buck & 8. 扫 描clay 模 型 11.假 人 布 置 12.人 体 工 程 学 研 究 13.仪 表 板 结 构 布 置(5 个 主 断 面) 14.产 品 结 构 设 计(BAP 设 计) 15.产 品 零 件 造 型 16.产 品 工 程 图 纸 输出信息 输出信息

中央空调室内风机装修做法_风机及风口尺寸

一、风机盘管大样图 (2) 风口与风机盘管连接示意图 (3) 4 二、风机盘管风口外形尺寸表 (4) 四、中央空调运行经济指标说明 (5) 1、小区供冷、供热一年两季综合计算收费。 (5) 2、小区內入住并开通中央空调达到70%以上,所收费用才能基本满足中央空调主机开启费用(电费)。 (5) 3、以单元为单位入住并开通中央空调达到90%以上。 (5) 4、满足以上1、2、3项条件开启中央空调管理部门不用承担中央空调开启的超额费用(收入支出可平衡),否则开启管理部门要承担中央空调开启的超额费用。 (5)

附件: 业主装修中央空调导引手册 目录 一、风机盘管大样图、装修效果图、风口与风机盘管连接示意图 二、风机盘管风口外形尺寸与装修开口尺寸对照表 三、特别提示 四、中央空调开通相关要求 一、风机盘管大样图

风口与风机盘管连接示意图

二、风机盘管风口外形尺寸表 装修开风口尺寸与风机盘管风口外型尺寸对照表 三、特别提示: 1、装修时风口开口尺寸请务必参照上表,以上尺寸均为内径尺寸。

2、出风口开口尺寸应与风机风口位置正对、上下左右偏差不大于20mm。 3、装修封板位置距风机口不小于150mm不大于250mm 。 4、回风口开口位于风机盘管电机下方装修封板底面居中位置,与出风口对称。 5、所有检修口开口尺寸均为500*500 、且位于风机水管路阀门部位开口以利于检修。 6、所有风口开口外缘每边均要留30mm的风口边框镶嵌位置。 6、卫生间的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水管装修时接入下水地漏。 四、中央空调运行经济指标说明 1、小区供冷、供热一年两季综合计算收费。 2、小区內入住并开通中央空调达到70%以上,所收费用才能基本满足中央空调主机开启费用(电费)。 3、以单元为单位入住并开通中央空调达到90%以上。 4、满足以上1、2、3项条件开启中央空调管理部门不用承担中央空调开启的超额费用(收入支出可平衡),否则开启管理部门要承担中央空调开启的超额费用。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规范标准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 作者:胡成台 单位:一汽轿车股份

目录 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 (4) 1.1 风道介绍 (4) 1.2 出风口介绍 (4) 1.3 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5) 1.3.1 国家/政府/行业法规要求 (6) 1.3.2 FCC相关标准要求 (6) 第2章风道及出风口设计规 (7) 2.1风道及出风口结构 (7) 2.1.1风道结构 (7) 2.1.2出风口结构 (7) 2.1.3出风口及风道实例 (8) 2.1.4材料 (8) 2.2风道及出风口整车布置 (8) 2.2.1风道整车布置 (8) 2.2.2出风口整车布置 (9) 2.3通风性能 (10) 2.3.1 风道中的压力损失 (10) 2.3.2出风量 (10) 2.3.3通风有效面积 (10) 2.4 出风口水平叶片布置方式 (11) 2.4.1叶片数量 (11) 2.4.2叶片尺寸要求 (11) 2.5.3叶片间距 (13) 2.5 出风口垂直叶片布置方式 (13) 2.5.1叶片数量 (13) 2.5.2叶片尺寸要求 (13) 2.5.3叶片间距 (13) 2.6 气流性能 (13) 2.6.1气流方向性 (13) 2.6.2泄漏量 (17) 2.7 出风口手感 (17) 2.7.1拨钮操作力 (17) 2.7.2拨轮操作力 (17) 第3章试验验证与评估 (18) 3.1 设计验证流程 (18) 3.2 设计验证的容与方法 (18) 第4章附录 (19)

4.1 术语和缩写 (19) 4.2 设计工具 (19) 4.3 参考 (19)

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 在整个汽车空调系统中,风道和出风口组成空调的通风系统,担负着将经过处理(温度调节,湿度调节,净化)的气流送到汽车驾驶舱,以完成驾驶舱通风,制冷,加热,除霜除雾,净化空气等的功能。 图 1 某车型空调通风系统及周围环境结构爆炸图 1.1 风道介绍 风道连接空调器与出风口,是空调系统中制冷和制热空气的通道。目前空调系统由空调厂商提供,作为空调系统一部分的风道设计,需汽车整车设计部门做匹配设计,车厢的空气流场与温度场不仅与车厢结构以及空调制冷系统有关,还与空调风道的结构形状密切相关。风道的布置走向、风道占用空间(截面积)以及风道中空气的流速等均影响车厢的制冷效果,影响系统的经济性和外观造型。 图 2 奔腾B90通风风道 1.2 出风口介绍

汽车空调出风口技术规范

1 1.1性能要求、 1.1.1壳体材料为ABS ABS机械性能:见表1 表1 ABS 机械性能 1.1.2叶片材料1为PA66+GF35 PA66+GF35机械性能:见表2 表2 PA66+GF35机械性能 1.1.3阻尼圈及密封材料为EPDM EPDM机械性能:见表3 表3 EPDM 按钮包胶机械性能 1.1.4面板、格栅材料为ABS/PC ABS/PC机械性能:见表4 项 目单 位 技术要求 熔融指数cm 3/10min 18拉伸强度MPa 32断裂伸长率%>15弯曲弹性模量MPa 2200弯曲强度 MPa 63冲击强度 20℃kJ/m 222-30℃ kJ/m 28缺口冲击强度kJ/m 2>3维卡软化点℃>105球压硬度 N/mm 2 >100 项 目 单 位 技术要求密度g/cm 3 1.36±0.04球压硬度N/mm 2>195抗弯曲性N/mm 2>160缺口冲击强度kJ/m 2>6冲击韧性 kJ/m 2 >35 项目单位技术要求 拉伸强度Mpa 32断裂伸长率 %250~550永久变形 (在23℃时,5000N 作 用100h ) 卸载后5min %22卸载后60min % 12硬度(邵氏)45±5弯曲模量Mpa >110脆化点 ℃ ≤-70

2 表4 ABS/PC 机械性能 1.1.5调节轮连杆材料为POM POM机械性能:见表5 表5 POM 机械性能 1.1.6叶片材料2为PBT+GF30 PBT+GF30机械性能:见表6 表6 PBT+GF30机械性能 项目单位技术要求密度g/cm 3 1.12±0.01球压硬度N/mm2120±10抗弯曲性N/mm2>65缺口冲击强度kJ/m2>20冲击韧性-不断拉伸强度MPa 40断裂伸长率%>50弯曲强度MPa >60维卡软化点℃>110阻燃性Mm/min <100耐热形状稳定性 C 0(在硅油中进行)>120 耐热性 DIN 53497方法B 成品件不得脆化,也不得产生肉眼可辨或影响功 能的形状、颜色表面变化。 耐寒性 成品件在-40℃的环境下保持48h 后拿到室温环 境,产品表面无断裂、裂纹现象出现。 项 目 单 位 技术要求密度g/cm 3 1.42±0.02 屈服应力N/mm 2>60抗弯曲性N/mm 2>65缺口冲击强度kJ/m 2 >4.5冲击韧性不断 拉伸强度MPa 50断裂伸长率%>15弯曲强度MPa >60维卡软化点℃ >140球压硬度N/mm2120±10耐热形状稳定性 C 0(在硅油中进行)>150 耐热性 DIN 53497方法B 成品件不得脆化,也不得产生肉眼可辨或影 响功能的形状、颜色表面变化。耐寒性 成品件在-40℃的环境下保持48h 后拿到室温环境,产品表面无断裂、裂纹现象出现。 项 目单位 技术要求拉伸强度 MPa >115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规范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规 范(总1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 作者:胡成台 单位: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道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口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政府/行业法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FCC相关标准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风道及出风口设计规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道及出风口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道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口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口及风道实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道及出风口整车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道整车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口整车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道中的压力损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有效面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口水平叶片布置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叶片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叶片尺寸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叶片间距...............................................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口垂直叶片布置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叶片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叶片尺寸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叶片间距...............................................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流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流方向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泄漏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口手感.............................................. 错误!未定义书签。 拨钮操作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拨轮操作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试验验证与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验证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验证的内容与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家用分体空调及中央空调安装尺寸参照

1空调机 2说明: (1)所有空调机室外机均需放入设计预留机位,并用百页或金属栏杆围蔽,(2)采用小型中央空调和分体式空调两大类: 一二线城市选用进口或合资品牌,三线及一下城市选用国产品牌。小型中央空调及配送的分体式空调机配置方案需报集团审批。 (3)本节附图尺寸均为完成面净尺寸。 小型中央空调系统: 6.1.1适用围: (1)户部分:别墅、叠式别墅、高层空中花园洋房、复式花园洋房及情景 洋房; (2)首层大堂:豪华户型及夏热冬暖、夏热冬冷地区的中端户型。 6.1.2空调室外机位的技术要求: (1)附表一中“空调适用面积”为:不包括公摊面积、卫生间、阳台、空 中花园等的户面积。该项数据以夏热冬暖、夏热冬冷地区为参照,其 余气候区根据具体情况由暖通专业技术人员核算为准。 (2)室外机需预留人员检修通道300mm宽,检修位不小于400mm宽,并应 预留安装通道(见附图一)。 (3)小型中央空调室外机的机位布置方式举例(见附图一): (4)附图一中第2种两侧封闭的布置方式因上方采光有限制,不宜设排风管(见 附图二)。 (5)正面进风口有阻挡的,反起高度不应大于900mm,并由暖通专业技术人员 核算。(见附图二.2B) 附图一:

两侧封闭剖面图二 2B.两侧封闭剖面图一 2A. 附图二:机位两侧封闭布置方式剖面示意图 附图三:机位尺寸与外观尺寸示意图

附表一:小型中央空调机制冷量及外观尺寸、机位尺寸一览表(1~5为布置方式)

6.1.3设计原则 (1)空调室外机位置应考虑必要的维修及进、出风空间。(参见附图一) (2)配有冷凝水泵的空调室机的冷凝水管原则上穿梁铺设;局部位置梁高尺 寸较小时,难以满足预留穿梁套管的要求,在不影响装修高度时,可在 梁下铺设。 (3)不配有冷凝水泵的空调室机冷凝水管在梁下铺设。冷凝水管的走向应 配合装修,局部位置如梁下净空较低,满足不了装修要求,应考虑穿 梁或剪力墙。 (4)空调冷媒管穿梁铺设,管中心距板底100mm。 (5)冷媒管、冷凝水管均应定位,穿梁、墙和剪力墙的套管均应标注标高。 (6)空调室机出风型式宜采用侧出风。餐厅、客厅的空调室机应避开中间 天花凹池位置布置;卧室空调室机宜布置在入门口处,回风口注意避 开衣柜;如有两层通高的客厅(如别墅、复式住宅),空调室机宜布 置在下层。 (7)应考虑冷凝水的排放。 6.2 分体式空调(含柜机和壁挂机) 6.2.1适用围:分体式空调系统主要用于除采用小型中央空调以外的住宅。 分体式空调机制冷量、适用面积及室、外机外观尺寸见附表二:附表二:

仪表板法规和设计规范要求

法规和设计规范要求 一:需要检查副仪表板本体和内部功能件,副仪表板本体和内部功能件满足人机 工程要求,包括手部空间,头部空间,脚膝空间等。 参考布置要求: 1.操纵件尽可能布置在人手易于触摸区域 2.乘客头部和脚,膝部有足够的运动空间. 二副仪表板内部突出物符合国标关于轿车内部凸出物的要求 三扶手(Armrest) "参考布置要求:尽可能布置在人手易于触摸区域 四副仪表板总成定位安装和拆卸考虑副仪表板总成安装及拆卸的合理性和可行 性。 五副仪表板总成的零件分割:考虑副仪表板总成的制造工艺性, 以及总价. 六:副仪表板总成的A表面考虑各个零件之间的定义的合理性 八:副仪表板总成的刚度副仪表板总成的刚度需满足相关的要求 九:副仪表板总成的固有频率副仪表板总成的固有频率需大于等于25Hz 十:副仪表板总成能承受的静态载荷副仪表板总成能承受的静态载荷需满足。 十一:副仪表板子系统的固有频率副仪表板子系统的固有频率需大于等于 45Hz。 十二:烟灰缸最小开口面积及容积 1、前烟灰缸(主烟灰缸):长方形宽度100毫米,圆形直径80毫米,开口面积 5000平方毫米,容积200立方厘米 2、后烟灰缸(辅助烟灰缸):长方形宽度75毫米,圆形直径50毫米,开口面 积2000平方毫米,容积80立方厘米 3、烟灰缸刚度烟灰缸在完全打开状态下,盖板中点受力11N,烟灰缸Y向的变 形最大5mm, Z向的变形最大3mm 4、关于倒烟灰要求烟灰缸缸体可以在车内不使用任何工具从烟灰缸中取出, 取出时手不碰到灭烟处,并倾斜小于10度 5、杯托尺寸驾驶员使用的杯托可以放入直径90毫米到110毫米的容器, 设计目标值为90毫米,放入深度为75到100毫米,设计目标为80毫米。日本 车要求可放入直径52.5毫米,放入深度为104毫米。 6、杯托刚度在完全打开状态下,杯托盖板中点Y向受力11N的杯托最大Y 向变形.5mm, 盖板中点Z向受力22N的杯托最大Z向变形6mm 7、硬币的尺寸 "需要3种中国硬币,尺寸如下: 1元直径25毫米厚度1.8毫米 5角直径20.5毫米厚度1.6毫米 1角直径19毫米厚度1.8毫米" 8、CD盒参考CD尺寸: 125X132X11 1、空调出风口尺寸仪表板必须提供最少4个空调出风口,有效面积要求在 SDS Detail25014中定义,最大和最小出风口面积不能超过10%。有效面积是指 在叶片平行于气流方向时,未被出风口零件(叶片,关闭阀门,运动连接件…) 阻挡的面积。 9、空调出风口布置出风口的布置和吹风方向的规定 10.变速杆与上面板间隙最小为4至6毫米 11、线束需在副仪表板内或铁件上增加适当的RIB和HOLE用于线束的连接固定. 12、风道最大限度的保证等横面积,内部表面需二阶连续.

通风空调风口设计规范1

通风空调风口设计规范 第一节一般说明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风口(简称风口)的分类、基本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出风口和进风口。其它类似用途的产品也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GB 8070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 GB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列 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 GB 1125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落薄钢板及钢带 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3 分类与基本规格 3.1 分类 3.1.1 按用途分类: A.出风口 B.进风口 3.1.2 按型式分类: A.百叶风口:外形有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 B.散流器:有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等。 C.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等。 D.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 E.旋流风口。 F.孔板风口(包括网板风口)。 G.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孔风口、格栅风口等。 3.2 基本规格 3.2.1 风口基本规格用颈部尺寸(指与风管的接口尺寸)表示,按GB 321的要求排列,详见表1和表2。 圆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1 方、矩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2

3.2.2散流器基本规格可按相等间距数50mm、60mm、70mm排列。 3.3型号表示法 3.3.1型号表示法 分类代号表表3 规格代号用风口基本规格数值的1/10表示。 3.3.2型号示例: FJS-3225--表示矩形散流器,规格为320*250(mm) FQP-16--表示球形喷口,规格为160(mm) FYS-25--表示圆形散流器,规格为250(mm) 第二节技术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风口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仪表板设计规范

汽车仪表板设计方法仪表板是汽车内饰中结构最为复杂, 零部件数量最多的总 成零件。仪表板的外观质量和风格决定了客户对整车内饰的 评价,它包括了许多功能性的零件,如组合仪表、音响娱乐系 统、各种电器开关、空调控制器等等零件,同时在仪表板设计 上还涉及到许多安全法规的要求,如驾驶员可视区域的要求、 头部撞击的要求、膝部撞击的要求等。所以仪表板的设计有 着较高的设计难度。 1、仪表板零件简介 仪表板总成是汽车座舱系统(COCKPIT) 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含的零部件种类和数量要看座舱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对 它如何划分,一般而言,仪表板总成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仪表板本体,它是座舱系统的载体和框架。从触感上 可分为硬塑仪表板和软化仪表板。硬塑仪表板一般用 于低价的家庭用车,如CORSA 仪表板和秦川仪表板。为 了提高仪表板的外观质量(大型注塑件上易产生注塑 缺陷)和触感,常常在仪表板的表面喷涂软触漆。另一 类是软化的仪表板,可以通过发泡材料在表皮和骨架 之间发泡,或是将带有泡沫背基的表皮复合到仪表板 骨架上来达到软化的效果。第一种方式可以制造形状 复杂的仪表板,外观和触感较好,但模具、设备的投入 较大;第二种方式只适应于较平坦的仪表板,泡沫的背 基一般为3-4 毫米,但工艺简单,投入较少。 2.各种电器仪表、开关及音响娱乐系统。这些都是一些 功能性的零件,如组合仪表、车灯开关、收音机、保险 盒、继电器盒等

3. 通 风 系 统, 主 要 由 空 调 机、 空 调 控 制 器、 各 种 风 道 和 出 风 口 组 成, 提 供 汽 车 除 霜 除 雾 功 能 及 车 内 环 境 温 度 控 制。 4. 副 驾 驶 侧 安 全 气 囊, 它 是 现 代 汽 车 必 备 的 安 全 设 备, 通 常 气 囊 系 统 由 气 体 发 生 器、 气 袋、 安 装 金 属 框 架、 气 囊 导 向 框 架 和 气 囊 盖 板 组 成。 现 流 行 没 有 气 囊 盖 板 的 气 囊, 它 是 用 激 光 切 割 仪 表 板 的 背 面,POLO 和AUDI A6 的 仪 表 板 就 是 无 缝 气 囊。 5. 手 套 箱 和 各 种 储 物 盒 6. 各 种 各 样 的 装 饰 面 板 7. 金 属 加 强 粱, 加 强 粱 承 受 了 座 舱 系 统 各 个 零 件 的 载 荷, 包 括 气 囊 发 射 的 动 载 荷 及 转 向 管 柱、 方 向 盘、 收 音 机、 组 合 仪 表 、 手 套 箱 等 的 静 载 荷。 所 以COCKPIT 都 有 强 大 的 加 强 粱。 8. 各 种 各 样 的 电 子 线 束. 以 上8 部 分 零 件 再 加 上 方 向 盘 和 转 向 结 构, 就 是 一 个 完 整 的COCKPIT 系 统 了。COCKPIT 可 以 在 仪 表 板 生 产 厂 家 进 行 预 装 配, 然 后 以 模 块 的 形 式 安 装 到 整 车 上, 可 以 减 少 整 车 厂 装 配 线 的 长 度, 提 高 效 率, 降 低 成 本, 是 目 前 国 际 上 流 行 的 生 产 方 式。 二、仪 表 板 的 设 计 流 程 Styling design Engineering & packaging design Modeling & make engineering drawing 1.市 场 调 查、 客 户 需 2.设 计 风 格 定 位 3.造 型 方 案 初 始 效 果 图 4. 最 终 完 善 效 果 图 5. TAPE DRAWING 6. 完 成rough surface 7. 制 作sitting buck & clay surface 8. 扫 描clay 模 型 11.假 人 布 置 12.人 体 工 程 学 研 究 13.仪 表 板 结 构 布 置(5 个 主 断 面) 14.产 品 结 构 设 计(BAP 设 计) 15.产 品 零 件 造 型 16.产 品 工 程 图 纸 输出信息 输出信息

仪表板设计规范初版207043

. .. . Q/JT 金坛汽车工业企业标准 Q/JT T00.0XX—2017 仪表板设计规简介 2017 - 04 - 30发布2017 -05 - 10实施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金坛汽车工业产品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金坛汽车工业产品中心技术开发三部归口。本标准由金坛汽车工业产品中心技术开发四部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于2017年4月首次发布;

仪表板设计规简介 一、简要说明 1.1 简述 现代轿车的仪表板总成一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指方向盘前的仪表板和仪表罩及平台,另一部分是指司机旁通道上的副仪表板。其中仪表板是安装指示器的主体,集中了全车的监察仪表,通过它们揭示出发动机的转速、油压、水温和燃油的储量,灯光和发电机的工作状态,车辆的现时速度和里程积累。有些仪表还设有变速档位指示,计时钟,环境温度表,路面倾斜表和地面高度表等。按照现时流行的款式,现代轿车多数将空调,音响等设备的控制部件安装在副仪表板上,以方便驾驶者的操作,同时也显得整车布局紧凑合理。 仪表板总成在车厢里处于中心的位置,非常引人注目,它的任何疵点都会令人感到浑身不舒服,因此汽车制造商是非常重视轿车仪表板总成的制作水平,从制作工艺上可以表现出制造公司的设计与工艺水平,从装饰风格上可以表现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一种成功的轿车仪表板总成,既要融入轿车的整体,体现出它是轿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要体现出轿车的个性,使人看到仪表板就会想到车子的形象。 仪表板简称IP(Instrument panel),是汽车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设计该产品的目的 由于仪表板的特殊位置,处于正副驾驶员的前方,在整个坐舱系统占用了很大的空间和视野,所以设计好该产品对于提高整车饰质量有很直接有效的作用。仪表板的面积很大,故对造型的影响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新车型的开发,从实用新型方面来讲,对造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仪表板的外面装有仪表和各类操纵件,里面装有空调等各类车身附件,对空间和结构的要求都很复杂,在设计中应特别精心,对于仪表板的布置和结构设计尤其要考虑充分,校核全面;仪表板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人机工程学,主要为仪表板上各种开关件及杂物盒、点烟器等的布置要尽量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既要美观,又要方便实用;仪表板需要满足国家强检项目,主要是除霜的要求,前方视野的要求和燃烧特性要求,除霜对空调和仪表板同时提出要求,并借助CAE分析及样件制作来满足条件,前方视野对方向盘、仪表板等同时提出要求,要求在造型和总布置阶段就对视野校核完整,关于燃烧特性及气味性等其他要求,我们必须在仪表板的材料上下功夫,争取在相应价位的车上采用物美价廉的材料。总之,一款较好的仪表板可以使人无论从感观还是使用上对整车的满意度提高许多。 1.3 适用围 该设计规适用于金坛汽车所有仪表板总成,包括注塑仪表板、吸塑仪表板、搪塑仪表板及麻纤维仪表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