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长方形和正方形人教版2

第8讲长方形和正方形

知识点一:四边形

1.四边形是由4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并且都有4个角。

2.四边形的特征:由4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并且都有4个角。

3.判断四边形的方法: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

知识点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特征: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们都属于四边形。

知识点三:周长的认识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从图形边缘的某一点起,沿边缘描画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3.我们可以用直尺测量或者用绕绳法化曲为直测量物体的周长。

知识点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知识点五:解决问题

一般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其周长越短。

考点一:四边形和周长

【例1】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1.如图:用彩带将这个六边形(每条边相等)围绕一圈,还差3厘米。这条彩带一共有多少

厘米?

2.

(1)在长方形上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2)这个长方形可以画出个这样的正方形,在图中画一画。

3.用22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摆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一定不

要遗漏哟.

考点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例2】在一张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小玲想到了三种方法(如下图)。(单位:厘米)

(1)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第几种剪法剩下部分的周长最大?是多少厘米?

1.长方形画框的长是164厘米,比宽的2倍多24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2.如图大正方形中的涂色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分米,求大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3.把12幅书法作品贴在一起做“书法园地”,要在书法园地的四周贴上花边,怎样设计才能使贴的花边最少?最少需要多少分米的花边?(先画一画,再算一算)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从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所得的图形与原来大正方形的周长相比()

A.4厘米B.减少4厘米C.与原来一样

2.正方形有4条边,()条边相等。

A.2B.3C.4

3.在一张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纸中,按图中方法减去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剩下部分的周长是()。

A.48厘米B.54厘米C.56厘米

4.京京用一个长方体来画图形,她最多能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A.1B.2C.3

5.用软尺量得一间教室地面一圈的长是40米,也就是说这间教室地面的()是40米。

A.长B.宽C.周长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在一个长13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剩下部分的周长比原来图形的周长少厘米。

7.在一个长28cm,宽16cm的长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cm。8.正方形有组互相垂直的边,有组互相平行的边。

9.长方形的对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个直角。

10.一个车轮转动一周前进多少米,是指车轮的。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1.一长方形周长是56厘米,把它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周长是28厘米。12.正方形的周长是这个正方形边长的4倍。

1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有4个直角的四边形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

14.左图因为缺少了一部分,所以它没有周长。

15.正方形中,相邻的两条边都互相垂直.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6.求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五.应用题(共5小题)

17.把一个长为7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8.王婆婆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9米,宽5米,如果一面靠墙,在其他三面围上篱笆,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19.一个长方形花圃的面积是576平方米,已知花圃长32米,要在花圃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20.有一条小路环绕着儿童游乐场,现在用300米长的护栏将游乐场围起来,这些护栏够用吗?

21.有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长13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用一张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A.4B.5C.8

2.如图,甲正方形的边长为20厘米,乙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那么,大正方形ABCD 的周长是()厘米。

A.900B.240C.120

3.摆两个正方形,至少需要()根同样长的小棒。

A.4B.6C.7

4.下面哪组小棒能围成长方形?()

A.B.

C.

5.求下面物体的周长时,用“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测量计算的是()A.树叶B.三角尺C.数学书D.黑板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边形,他们都有条边,个直角。

7.小芳在游泳池里游泳,她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请问这个游泳池长米。8.一个长方形相邻两边的和是30厘米,则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9.把一个长12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如果分成的图形是正方形,那么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分成的图形是长方形,那么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10.要在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分米。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1.在一个长12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

1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周长是24厘米,它的宽是16厘米。

13.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4厘米,宽不变,它的周长也增加了4厘米。

14.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15.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6.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五.应用题(共5小题)

17.把4个边长都是5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18.一个长方形花圃长6米,宽5米。要在花圃的四周围上栅栏,最少需要栅栏多少米?

19.一个平行四边形操场,相邻两条边分别长85米和55米。玲玲沿着操场的边跑了5圈,一共跑了多少米?

20.公园凉亭周围有一条石头小路,这条石头小路的周长是多少米?

21.一块边长为11分米的正方形玻璃,要在它的四周镶嵌上铝合金条,准备4米长的铝合金条够吗?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22春•汉南区期末)如图,从一个正方形中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剩下图形()A.面积减少,周长增加B.面积和周长都减少

C.面积减少,周长不变

2.(2022春•安溪县期末)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相同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B.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C.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2021春•迪庆州期末)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周长扩大到原来的()倍。

A.2B.4C.8

4.(2022春•坊子区期末)如图,要从这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A.10厘米B.12厘米C.20厘米

5.(2021秋•赫章县期末)如图甲的周长与乙的周长比较,甲的周长()乙的周长.A.大于B.等于C.小于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2022春•柘城县期末)一个长方形的一条长是12厘米,另一条长是厘米,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另外3条边长是厘米。

7.(2022春•岷县期末)一根8米的绳子正好绕正方形桌子一周,这个正方形桌子的周长是米,边长是米。

8.(2022春•固始县期中)课桌的面是形,一元硬币的面是形,展开的红领巾的面是形。9.(2022春•吉林期末)是正方形的画“√”。

10.(2021秋•金寨县期末)沿着一个封闭图形的边缘描一圈,这一圈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1.(2022春•西安期末)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

12.(2022春•蕲春县期末)两个长方形相比,面积大的周长一定大。

13.(2021秋•武山县期末)四边形4条边长度的和就是四边形的周长。

14.(2022春•信阳期末)教室的黑板是正方形的。

15.(2022春•成武县校级月考)一张复印纸是长方形的。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6.(2021秋•新田县期末)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分米)

五.应用题(共5小题)

17.(2021秋•迎江区期末)一块长方形菜地长9米,宽3米,一面是墙(如图),围成这块菜地的篱笆长多少米?

18.(2022春•南安市期末)聪聪有一张边长为25cm的正方形彩纸,他在这张彩纸的边上剪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你认为:原来正方形的周长【可以填“增加了”

“减少了”或“不变”】。

19.(2022春•渝北区期末)用一根20厘米长的绳子围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0.(2022春•南召县期末)亮亮用一根长绳围了一个长0.65m,宽0.35m的长方形后,绳子还剩0.25m,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21.(2020秋•宝塔区月考)如图,在一张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纸的一角剪去一个长9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剩余纸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第7章长方形和正方形第2课时周长-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人教版(含解析)

【学霸笔记】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 第7章长方形和正方形第2课时周长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从图形边缘的某一点起,沿边缘描画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2、周长的测量:我们可以用用尺测量或者用绕绳法化曲为直测量物体的周长。 ①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可用绕绳法测量; ②每条边都是直边的规则图形的周长采用直尺测量; ③圆形的周长用滚动法或绕绳法来测量。 3、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4、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5、拼组图形的周长:用同样大小的几个正方形拼图形时,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越接近,拼成的图形的周长越短。 例1.给如图花坛围上一圈篱笆,篱笆长度() A.是20米B.比20米长一些 C.比20米短一些 【分析】根据线段最短,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将花坛长与宽代入公式,即可求篱笆的长度.【解答】解:(6+4)×2 =10×2 =20(米) 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所以篱笆长边比6米长, 所以篱笆长度比20米长一些.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实际应用. 例2.用木条钉一个长方形活动框架,长15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如果把这个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是54厘米. 【分析】把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它的边长的总和不变,即周长不变,再将数据代入长方形周长=(长+宽)×2即可求出其周长.注意长方形宽=15﹣3=12厘米. 【解答】解:(15+15﹣3)×2 =27×2 =54(厘米) 答:它的周长是54厘米. 故答案为:54厘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把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不变. 例3.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就可求出它的周长.√(判断对错) 【分析】因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所以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周长.由此即可判断. 【解答】解:因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所以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 例4.求如图各图形的周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一课时 四边形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剪一剪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难点:能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大屏幕出示图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屏幕上出示说出的图形。 有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伸缩门的形状,都是四边形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四边形。(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79页例1。 (1)创设学习情境。 师:大屏幕上有许多图形,你能从中找出四边形吗?找一找,在教材上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学生在教材上找

四边形,涂颜色,教师板书课题:四边形)看一看,你们都找对了吗? (课件展示四边形的图形)与其他图形作对比,你能说说其他图形为什 么不是四边形吗? (2)认识四边形。 师:四边形是指由四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板书) (3)讨论学习四边形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拿出剪刀和纸,动手剪一剪,剪几个不同的四边形。 (教师巡视,并选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加以展示) 师:这些都是同学们剪的四边形,请观察,说说看,什么样的图 形是四边形呢?(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加以引导) 教学例2 1.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条让学生观察,说说长方形和正方 形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长方形? ????4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正方形? ????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相等 教师指出:长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 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的4条边都叫边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2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内容】 课本第8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的纸,剪刀,直尺,一副三角板。 【情景导入】 1.出示几个多边形,问:这几个是什么图形?你们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 2.再出示几个四边形,问:有四条边和四个角的图形就一定是长方形吗? 追问:为什么这几张图不是长方形呢? 3.揭示:看来大家在判别长方形时有一些特殊的标准,你们认为长方

形还有什么特点? 【进行新课】 1.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课件演示长方形,它的长依次缩短,依次让学生判断它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 2.出示例2。 (1)长方形的特征。 小组合作动手探索长方形的特征。如量一量四条边的长,用三角板比一比它的四个角等活动。汇报交流,教师随着板书: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特征。 依照长方形的探索方法,小组合作。 板书:四条边都相等 3.对比观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小组合作交流。 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都有四个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而长方形只是对边相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80页“做一做”。 第二题注意让学生用长方形纸动手剪一个正方形,边剪边思考为什么这样剪。 2.同桌合作用两副三角板,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3.每位同学用纸剪出一个正方形,试着把这个正方形折成相同的两部

第7讲长方形和正方形人教版2

第8讲长方形和正方形 知识点一:四边形 1.四边形是由4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并且都有4个角。 2.四边形的特征:由4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并且都有4个角。 3.判断四边形的方法: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 知识点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特征: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们都属于四边形。 知识点三:周长的认识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从图形边缘的某一点起,沿边缘描画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3.我们可以用直尺测量或者用绕绳法化曲为直测量物体的周长。 知识点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知识点五:解决问题 一般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其周长越短。 考点一:四边形和周长 【例1】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1.如图:用彩带将这个六边形(每条边相等)围绕一圈,还差3厘米。这条彩带一共有多少 厘米? 2. (1)在长方形上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2)这个长方形可以画出个这样的正方形,在图中画一画。 3.用22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摆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一定不

要遗漏哟. 考点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例2】在一张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小玲想到了三种方法(如下图)。(单位:厘米) (1)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第几种剪法剩下部分的周长最大?是多少厘米? 1.长方形画框的长是164厘米,比宽的2倍多24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2.如图大正方形中的涂色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分米,求大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3.把12幅书法作品贴在一起做“书法园地”,要在书法园地的四周贴上花边,怎样设计才能使贴的花边最少?最少需要多少分米的花边?(先画一画,再算一算)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从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所得的图形与原来大正方形的周长相比() A.4厘米B.减少4厘米C.与原来一样 2.正方形有4条边,()条边相等。 A.2B.3C.4 3.在一张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纸中,按图中方法减去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剩下部分的周长是()。 A.48厘米B.54厘米C.56厘米 4.京京用一个长方体来画图形,她最多能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A.1B.2C.3 5.用软尺量得一间教室地面一圈的长是40米,也就是说这间教室地面的()是40米。 A.长B.宽C.周长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在一个长13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剩下部分的周长比原来图形的周长少厘米。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直观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够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如辨一辨、找一找、画一画、连一连、说一说等,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 研究兴趣。 重难点: 重点:认识四边形及其特征。 难点:探索发现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实物,从中找一找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 老师说:“看来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这节课 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种平面图形——四边形。”(板书课题:四边形) 探究新知: 老师把刚才同学们找到的平面图形和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整理。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例1图。 老师问:“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把你认为是四边形 的图形找出来。”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老师继续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四边形,它们都有 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先独立观察,然后同桌交流。老师引导 学生发现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老师说:“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一下它们是 四边形吗?说说为什么不是?那你觉得四边形光有四条边行吗?

是怎样的四条边?”让学生在直观的比较中发现四边形的四条边必须是直直的。 小结: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加深对四边形的理解。 巩固应用: 1.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如数学书的封面、门、窗、电脑屏幕等。 2.画一画。 教师让学生使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包括边的长度和角度的大小,并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拓展延伸】 教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更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观察它们的特征是否符合所学内容。 课堂小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3年级上册:7.2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0页例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直观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能从图形中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通过观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空间概念的认识过程,体验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方法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三角尺、剪刀、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木条钉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在下面的图中,哪些是直角?(课件展示) 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订正。 同学们都知道,每周一早晨都要升国旗,国旗有几个直角呢?(4个)可是你们知道国旗是什么形状的吗?(四边形)对,国旗是有4个直角的特殊四边形,我们把这种四边形称为长方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

探究新知 1.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 (1)组织学生观察数学书的封面,要求学生和教师一起用手指沿封面的边指一周。让学生观察黑板的面,用教棒指一指。 提问:数学书的封面、黑板的面都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课件展示长方形,提问:长方形是由几条边围成的?有几个角呢?(4条边、4个角) (2)出示方巾、用手指沿方巾的边指一周。 提问:你们知道方巾是什么形状吗?想一想,你们平时见到的方桌是什么形状?(它们都是正方形)课件展示正方形,提问:正方形是由几条边围成的?有几个角呢?(4条边、4个角) (3)同学们,你们还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吗? 2.长方形的特征。 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和4个角,那么这4条边有什么关系?4个角又有什么关系?请大家拿出尺子量一量你们的数学书。稍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发言,教师指正,得出结论:长方形有4条边,其中对边是相等的,即两条长相等、两条宽相等;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3.正方形的特征 (1)要求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仿照教材第80页“做一做”第2题折一折,剪出一个正方形。 (2)请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正方形的4条边有什么关系;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4个角有什么特点。 小组相互交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1课时四边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0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圈一圈、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师:说一说,这个漂亮的房子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学生自由发言。)二、探究新知

1.认识四边形。【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例1】 (1)圈一圈。 师: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学生活动。) 预设: 师:你为什么认为这些图形是四边形,而其他的图形不是四边形呢?(学生自由发言。) (2)探索四边形的特征。 【课件出示】 师:仔细观察这些四边形,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汇报。 预设: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79页做一做第1~2题。 2.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例2】

(1)教师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名称。 (2)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呢?请你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然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会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 (3)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课件出示】 师:独立完成上面的表格,然后全班交流。 (4)深化练习。 完成教材第80页做一做第1~2题。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81页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指名说理由。 2.完成教材第81页第4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讲练(人教版)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解析)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认识图形四边形 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解决问题 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周长的含义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知识点一:四边形 1.四边形是由4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并且都有4个角。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长方形只是对边相等,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 (3)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们都属于四边形。 知识点二:周长 1. 周长的认识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从图形边缘的某一点起,沿边缘描画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3)我们可以用直尺测量或者用绕绳法化曲为直测量物体的周长。 2.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一般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其周长越短。

【易错典例1】(2017春•东胜区校级期中)长方形有四条的边,四个角都是角.【思路引导】根据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有四条对边相等的边,四个角都是直角. 【完整解答】解:长方形有四条对边相等的边,四个角都是直角. 故答案为:对边相等,直. 【考察注意点】此题是考查长方形的特征,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 【易错典例2】(綦江区期末)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m,宽比长少2m,四周装上护栏,护栏长.【思路引导】根据长8m,宽比长少2m,求出这个长方形菜地的宽,再利用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计算即可解答. 【完整解答】解:(8+8﹣2)×2 =14×2 =28(m) 答:护栏长28m. 故答案为:28m.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 【易错典例3】(焦作期末)把一个大长方形剪成两个小长方形后,周长之和比原来的长方形周长()A.增加B.减少C.相等 【思路引导】如图,把一个大长方形剪成两个小长方形,一种剪法为平行于长剪,得到的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的和比原来的长方形多了两个长,第二种剪法为平行于宽剪,得到的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的和比原来的长方形多了两个宽,由此知道周长之和比原来的长方形周长增加了. 【完整解答】解:如上图:把一个大长方形剪成两个小长方形,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1课时四边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例1 【教材分析】 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四边形的学习提供了大量有趣的素材。在本节课内容的呈现中,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现实世界的物体,通过让学生观察大量丰富的平面图形,从而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发现”四边形,归纳其基本特征。另外,在介绍新知识时,要尽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 【学情分析】 本节课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学习各种四边形。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 1.经历生活中的实际事例,通过圈一圈、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运用四边形的特征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在一系列感知四边形特征的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四边形的特征,给四边形分类。 难点: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学具、小棒、七巧板。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探究新知→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小房子、方砖铺成的走廊、松树、苹果树……)这幅画设计的漂亮吗?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幅画都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你能把它找出

来吗? 2.找出你认识的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还有其他一些你叫不出名字的图形。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现各种形状,得出教材中的主题图。 4.揭示课题:这幅美丽的图画里包含了许多图形,图形中有一种叫四边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四边形。(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感知四边形特征。 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例1主题图。 师:同学们,这里有许多图形,你能从中找出四边形吗? 学生先看一看,找一找,再把自己认为是四边形的用笔做出标记。 展示学习成果,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交流:你为什么认为这些图形是四边形?其他的图形不是四边形? 2.探究四边形特征。 出示选好的四边形。 (1)看一看。 师: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四边形有4个角,有四条直的边。 (2)摸一摸。 师:请每个同学手里拿一个四边形,和老师一起来摸一摸它的四周。 归纳: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这就是四边形的特点。(板书) 3.寻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刚才同学们找出了书中的四边形,那你们能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 生:教室的门、窗户、地砖、黑板…… 4.动手画一画。 画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 针对同学画出的四边形进行评价。 5.动手做一做。 师:看来,生活中的四边形实在是太多了!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也来做一做四边形呢?在做之前,请看清楚下面的要求。 课件展示要求: (1)请选好小棒,做出的每个四边形要形状不同。 (2)小组合作完成,看哪一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做的四边形又快又多。 师:(示范)老师为每个组准备了两种长度不同的小棒,红色的更长,蓝色的更短,颜色相同的小棒长度是相同的,现在请小组长拿出学具袋中的小棒,开始动手吧。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活动中播放音乐) 师:时间到,放下手中的小棒。请小组长汇报个数,说出都摆了哪几种形状的四边形。(生答) 【巩固应用】 教材第79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7长方形和正方形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教学反思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图形、描画图形的活动中以边数的多少对图形进行分类知道四边形的形状和名称,然后进一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图形的周长进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本单元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图形与几何”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学生才会更容易接受本单元的新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在动手操作、细心观察等活动中,促使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对周长已经具备感性的认识,只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学习使学生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简单的测量计算。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问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促进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密切相关。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概念的宝贵资源。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才能有助于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的发展。要把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的素材,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视野拓宽到生活的空间,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重视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索过程。 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想象、情境描述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是学生理解抽象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方式,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推理和交流等活动经历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变化规律,从中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人教版 数学三年级上册专题复习第7讲:长方形和正方形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专题复习第7讲:长方形和正方形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如图所示,B、C是线段AD上任意两点,M是AB的中点,N是CD中点,若MN=a,BC=b,则线段AD的长是() A.B.C.D. 2 . 一根绳子恰好能围成一个长方形,也能恰好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 A.长方形周长大 B.正方形周长大 C.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等 3 .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条边长的总和. A.2B.3C.4 4 . 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倍 A.2B.4C.8 5 . 下面哪一组的4根小棒能刚好拼成一个长方形?() A.B.C.D. 6 . 当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时,这个平行四边形就是长方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D.跟角无关 7 .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5米,宽10米,四周围上竹篱笆,要围()

A .50分米 B .25米 C .50米 D .40米 8 . 长方形菜地长120米,宽48米,沿菜地四周有一条小路,小路大约长( ) A .168 米 B .268 米 C .336米 D .526米 9 .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那么原来平行四边形与现在长方形相比( )。 A .周长不变、面积不变 B .周长变了、面积不变 C .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D .周长变了、面积变了 二、填空题 10 . 四边形是由( )围成的图形。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 )形、( )形、( )形和( )形。 11 . 在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中,(______)的四条边都相等,(______)和(______)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12 . 长方形的(____)互相垂直,(____)互相平行. 13 .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家里到广场的距离4(____); 数学课本厚2(_____); 学校跑道长250(_____); 成人3小时行15(______)。 14 . 如图的周长是______米. 15 . (2012•陕西模拟)将一个周长是16分米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人教版三年级7《长方形和正方形》2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双减”背景下,聚焦概念作业设计的有效优化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为例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结合实例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使学生能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通过多种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数学概念是学生深入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的基础,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必须先要有清晰准确的概念作为支撑。什么是周长,围绕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周长是“一周”的“长度”,“一周”是形,“长度”是度量,把二者结合起来理解便是周长概念的本质。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较系统学习长度测量,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特征,也初步学习了平移、轴对称等图

形变换。学生对周长概念的正确理解,是后面研究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的基础。本课是学习各种图形周长计算的种子课。 教学中常见这种现象:图形的“周长”“面积"都学完之后,在做题或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有学生混淆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如求“周长”时学生套用“面积”公式,周长与面积的“单位"也混淆。这些现象在只学习“周长”这一个概念时不容易暴露,但在“周长"教学时我们就应该想到这些问题,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表象和思考,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周长的概念。 作为周长认识与计算的种子课: (1)先让学生体会到周长是一个一般概念,避免学生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 圆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式。先探索一般图形周长的求法(逐边加起来 ),再经历根据图形特征量出关键几条边就可以求周长,最后让学生感受量1次(绕绳法)也可以求周长,同时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2)无论是根据图形特征和等量关系来比较周长,或是通过简单的剪拼带来周长的变化思维训练,还是创意图形求周长或根据周长来创意图形,都是用来加深对周长概念的认识。 (三)学情分析 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一是在二年级学会了测量长度,二是在二年级(下)已对长、正方形进行了认识,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认识周长。 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有待发展,平时我们呈现给学生的 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则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此要注意启发、指导学生的学习。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公式。 3.能 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经历多种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围绕周长的概念内涵精心设计作业,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到关注整体知识结构思考,从基于教学到基于成长,运用变式,丰富模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化与策略丰富化,促进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提高。 顾泠沅教授提出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有4个层次,即: 第一层次:操作性记忆水平,能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直接运用知识点或公式 第二层次:概念性记忆水平,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知识点或公式。 第三层次:说明性理解水平,能较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内涵,联系实际进行知识点 或公式的综合应用。 第四层次:探究性理解水平,能灵活运用公式进行不同方向的思考或推理。 本课作业就是基于此理论进行设计的。作业一共4组8题,分别对应数学认知水平 的4个层次。

吉林市中心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7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2课时 四边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2课时四边形(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0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81~82“练习十七”第2、3、5、6、7题。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能区分和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掌握它们边的名称。 2.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经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空间概念的认识过程,体验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 总结概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三角尺,4张长方形纸和4张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我们的城市在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我们一起去校园中看看能为“双创”做点什么吧! 师: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美吗?花草树木这么美,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学情预设】按时浇水,施肥,除杂草,挂保护牌…… 师:护绿小组制作了保护树木的牌子,大家知道都是什么形状的牌子吗? 【学情预设】长方形牌子、正方形牌子。 师:大家想不想做一个这样的牌子呀?(想)怎样做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牌子呢?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什么? 学生结合已有经验进行交流。 师:同学们谈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点,今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四边形(2)] 【设计意图】以教科书情境为依托,以制作牌子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弄清楚要想做好保护牌,必须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观察操作,研究图形 1.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 师: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同桌之间相互合作。 先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究一下长方形边和角有哪些特征。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发现了什么。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师:哪位同学上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发现了什么? (1)发现长方形边的特点。 【学情预设】预设1:用直尺量,发现上边和下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相等。 预设2:把长方形上下对折,发现上边和下边相等,左右对折发现左边和右边也相等。 师小结:四边形的上边和下边、左边和右边的位置是相对的,我们把这样的边叫做对边。 师:同学们再次测量一下,然后说一说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特点。◎教学笔记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 可提前让学生去观察校园环境。 【教学提示】 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加强活动指导。注意提醒学生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观察。

广东省潮州市第一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7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要点及复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2

《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要点及复习题(无答案)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6、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就是四条直的边的长度总和。 8、要求长方形周长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要求正方形周长必须知道正方形的边长 9、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内容我的例子 四边形1、四边形的特征: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2、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中长的这条边为长方形的长,短的这条边为长方形的宽) 相同点:都有四个直角,四条直的边 不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2组对边,即长长,宽宽)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周长1、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测量周长的方法:(1)绕绳法。(测量不规则图形,如月亮形);(2)直尺测量。(测量规则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 3、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宽+长+宽=长×2+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4、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解决问题用同样多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越小。 10、练习 一、填空: 1、长方形的对边(),4个角都是()。 2、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3、()图形()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4、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 5、复习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边长=() 6、一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长是宽的2倍,它的周长是()。 7、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8分米,它的边长是()。 8、一个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的和是16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9、两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它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10、长方形的一条长加上一条宽的长度,正好是这个长方形周长的()。 1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厘米。 12、 二、判断: (1)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2)正方形时特殊的长方形,它们都是特殊的四边形。() (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比正方形的周长大。() (4)用一根长1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围法。() (5)求长方形的周长,知道长就可以。( ) (6)要求正方形的周长知道边长就可以。() (7)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7厘米。( ) (8)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相同。() (9)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比正方形的周长大。() (10)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 三、选择: (1)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正方形,周长()。 长 宽 边

人教版数学3年级上册第七章《长方形和正方形》第2课时 周长一课一练(含答案解析)

第七章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2课时周长 一.选择题 1.(2018秋•通州区校级期末)一根铁丝正好围成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宽6厘米的长方形,长最大是()厘米. A .26 B .58 C .28 D .10 2.(2018秋•成华区期末)把一张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沿中线对折成长方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周长比原来减少了一半 B .周长比原来增加了10厘米 C .周长比原来减少了10厘米 D .周长不变 3.(2018秋•南通期末)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4.(2019•岳阳模拟)下面图形中,周长与的周长相等的有()个图形. A .2 B .3 C .4 5.(2017秋•端州区期末)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米,宽是7米,它的长是() A .5米 B .9米 C .11米 6.(2017秋•甘肃期末)学校长方形的操场长120米,宽60米,沿操场跑两圈是()米. A .180 B .360 C .720 7.(2015秋•扬州期末)这张图甲、乙两部分的周长() A .相等 B .甲长 C .乙长 二.填空题 8.(2018秋•临洮县期末)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倍.长方形的周长是{+}2 ⨯9.(2018秋•华池县期末)张伯伯绕一个边长为250米的正方形人工湖走一圈,走了米,合千米.10.(2018秋•宜昌期末)用一根铁丝围成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改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

形的边长是厘米. 11.(2018秋•郓城县校级月考)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12米,它的边长是分米. 三.判断题 12.(2018秋•双桥区期末)如果两个长方形周长相等,那么它们的长和宽也一定相等.(判断对错)13.(2018秋•遵化市期末)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长和宽也一定相等..(判断对错)14.(2018秋•蔚县期末)长方形的周长要比正方形的周长长..(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 15.如图是一个凹字形的花圃,求花圃的周长. 16.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五.应用题 17.(2018秋•武侯区期末)王奶奶准备靠墙用篱笆围一个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鸡舍(一边靠墙).有哪几种围法?每种围法至少需要篱笆多少米?(请先画草图,再解决问题) 18.(2018秋•西山区期末)一张长方形纸,长30厘米,宽25厘米.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下的正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19.一张长方形纸,长48厘米,宽35厘米,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的图形的周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复习讲义)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知识点01:四边形 四边形的特征:有 4 条直的边,有 4 个角,是封闭图形。知识点0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长方形只是对边相等,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 3.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们都属于四边形。

知识点03:周长的认识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从图形边缘的某一点起,沿边缘描画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3.我们可以用直尺测量或者用绕绳法化曲为直测量物体的周长。 知识点0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2.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知识点05:解决问题 考点01: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性质 【典例分析01】选择下面的小棒(每根不能折断),摆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1)选择4根2厘米的小棒就能摆出一个正方形。 (2)选择2根3厘米和2根1厘米的小棒,就能摆出一个长方形,请把这个长方形画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下面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

【分析】(1)有一组邻边相等且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2)长方形的4个内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据此选择画图。 【解答】解:(1)选择4根2厘米的小棒就能摆出一个正方形。 (2)选择2根3厘米和2根1厘米的小棒,就能摆出一个长方形。 如图: 故答案为:4,2;2,3;2,1。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及画法。 【变式训练01】 【分析】长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解答】解: 此题根据长方形的特征解答即可。 【变式训练02】哪组小棒能围成长方形?画“√”。 【分析】根据长方形特征,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同时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分析可知,第3组小棒能围成长方形,其他两组不能围成长方形。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人教版含解析)

期末知识大串讲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知识点01:四边形 1.四边形是由4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并且都有4个角。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长方形只是对边相等,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 (3)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们都属于四边形。 知识点02:周长 1. 周长的认识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从图形边缘的某一点起,沿边缘描画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3)我们可以用直尺测量或者用绕绳法化曲为直测量物体的周长。 2.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一般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其周长越短。 考点0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 1.(2022三上·象山期末)下图的长方形由铁丝围成,在a、b、c、d拐弯处做上记号“·”,再从其中一个拐弯点把铁丝剪开拉直,那么铁丝可能是下面的()。 A.B. C.D. 【答案】C 【完整解答】将其中一个拐弯点用铁丝剪开拉直,那么铁丝可能是 。 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相邻的两边长度不相等,据此找出符合条件的图片。2.(2022三上·临安期末)从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A.32厘米B.24厘米C.40厘米D.36厘米【答案】B 【完整解答】解: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所以正方形的周长=6×4=24(厘米)。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从一张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最短边,接下来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4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3.(2021三上·滨海期中)下图甲的周长与乙的周长比较,甲的周长()乙的周长。 A.大于B.等于C.小于 【答案】B 【完整解答】解:观察图形可得甲的周长与乙的周长比较,甲的周长等于乙的周长。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观察图形可得甲的周长=长方形的一条长+长方形的一条宽+折线;乙的周长=长方形的一条长+长方形的一条宽+折线;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4.(2020三上·麻城期末)一个长12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从中剪出最大的正方形,可以剪3个这样的正方形纸片。() 【答案】(1)正 【完整解答】解:一个长12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从中剪出最大的正方形,可以剪3个这样的正方形纸片,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可得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长÷正方形的边长=3,所以即可得出分成3个正方形,本题据此判断。 5.(2020三上·菏泽月考)所有的四边形都有四条边。() 【答案】(1)正 【完整解答】根据四边形的特征,所有的四边形都有四条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思路引导】根据四边形的定义,在一个平面内由4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 6.(2021三上·京山期末)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个角,它们都是角,长方形的对边,正方形的4条边都。 【答案】4;直;相等;相等 【完整解答】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它们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