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提纲

历史七年级上提纲
历史七年级上提纲

历史七年级上提纲

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北京人还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北京人往往几十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7.山顶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和别的原始人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

8.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10.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11. 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

12.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13.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14.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成为日后的华夏族。

15.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16.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叫做“禅让”。

17.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8.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9.约公元前1600前,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20.公元前1046年,周商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倒戈,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21.为了巩固统治(目的),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开发了边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作用)。

22.公元771年,西周灭亡。

23.在原始社会未期,我国已经出现青铜器,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24.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2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6.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相当发达,后代称为“五谷“(稻、黍、粟、麦、豆)的农作物,商周时已经齐备。

27.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们夏、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28.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文公、楚庄王。

2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30.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争战而得名。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31.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2. 晋文公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城濮大战中,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33.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公晋国,稍后齐国大夫四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并建立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34.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35.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36.商鞅变法的背景:

(1)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为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2)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37.商鞅变法的内容: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8.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9.我国的封建社会在战国时期形成了。

40.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41.夏朝时就有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

42.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43.孔子的教育:1、创办私学;2、有教无类;3、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4、因材施教。

44.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45.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

46.秦能统一六国的原因:1、秦王善用人;2、商鞅变法的作用;3、秦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

47.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48.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式,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

49.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

思想上:焚书坑儒;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50.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

51.秦始皇兴建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52.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53.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1、徭役繁重;2、赋税苛重;刑法严酷;秦二世更加残暴。

54.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55.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56.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57.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58.刘邦入咸阳后,废秦苛政,约法三章,赢得民心。

59.文景之治背景:汉初社会十分贫困;汉高祖刘邦和后继都吸取秦亡教训。

60.文景之治内容:重视农业;提倡节俭、以身作则;以德化民。

61.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削弱诸侯力量;采用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62.汉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63.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

64.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65.史称汉光武帝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66.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而且在以后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

67.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钢材的制作方法,是中国发明的。

68.汉武帝时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人称东西二京。

69.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70.公元前1世纪中期,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将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此后,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7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2.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73.班超用智慧和谋略,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都护。

74. 班超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臣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

我国家的首次直接交往。

75.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76.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77.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涉及到现在初等数学中的算数,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78.科学家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79.华陀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编了医学体操“五禽戏”;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80.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81.道教的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称老子为教主,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允许各地建立道观,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深远影响。

82.《史记》(司马迁)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83.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统一了北方。

84. 208年,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基本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85.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

86.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前往夷洲(台湾)。

87.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进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分裂的局面。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88.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89.383年,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420年,大将刘裕结束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四个王朝(宋齐梁陈),史称(南朝)

90. 4世纪后期,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91. 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92. 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93.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

94.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代表作有《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95.东晋的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出色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96.范缜撰写《神灭论》,揭露了统治阶级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97.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的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来的代表——北京人 1、元谋人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工具和生产生活方式、地位。 2、北京人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发现过程(1929年,裴文中)、外形特征、使用工具和生 产生活、社会组织、北京人遗址意义、石器的种类、火的用途、火使用的历史意义。3、山顶洞人距今年代、发现地点、使用工具和生产生活、社会组织。 第二课原是农耕生活 1、世界上最早种植稻粟黍的国家是哪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原始农业兴起和发 展的意义。 2、河姆渡人生活年代、发现地点、代表类型、房屋建筑和优点、生产工具、种植农作物、 畜牧业、手工业。 3、半坡居民生活年代、发现地点、代表类型、房屋建筑和优点、生产工具、种植农作物、 畜牧业、手工业。 第三课远古传说 1、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的时间、典型部落、炎黄战争的地点、炎黄对战蚩尤的地点、人 文初祖。 2、炎帝是发明、黄帝发明、黄帝时期的发明。 3、尧舜禹禅让制的含义、实质、特点。 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 1、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亡国之君、国家机构、统治中心、二里头遗址(了解 知道是夏朝的)。 2、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亡国之君、巩固政权措施、武王伐纣决战地点。 3、西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亡国之君、重要事件。 4、分封制的目的、原则、对象、权利、义务、作用、等级、等级特点。 5、东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第五课青铜器的甲骨文 1、青铜器的用途、铸造技术、司母戊鼎的地位。 2、甲骨文的定义、发现、地位、造字方法。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 志。 2、王室衰微的原因(分封制瓦解的原因)、王室衰微的表现。 3、诸侯争霸的原因、口号、霸主、影响、实质;齐桓公率先称霸的原因、标志。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战国七雄地理位置、兼并战争的特点、影响、著名战役。 2、商鞅变法的原因、时间、人物、内容、作用、启示。 3、都江堰建造时间、人物、结构、作用。 第八课百家争鸣

2020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2020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很多的学生在七年级的时候首次接触历史,感觉到很多的不适应,其实掌握一些的方法就会比较的容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于2020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1.距今时间:约170万年发现地点:云南元谋(位于长江流域) 3.历史地位: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二、北京人:1、距今时间:约7020万年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位于黄河流域) 3、面貌特征:还保留着猿的一些特征 4、用火情况:使用天然火 5、生活情况:过着群居生活 6、使用的石器:打制石器 三、从猿到人的进化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制造工具。 火的使用,提高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半坡聚落:1.距今时间:约6000多年2、遗址地点:陕西

西安半坡村(位于黄河流域) 3.房屋结构:半地穴式房屋 4.主要农作物: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之一) 5.饲养的家畜:猪、狗等 6.生活方式:过着定居生活和原始农耕生活 7.使用的陶器:彩陶) 8.生活情况:过着氏族生活9.使用的石器:磨制石器 二、河姆渡聚落:1.距今时间:约7000年2.遗址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位于长江流域) 3.房屋结构:干栏式房屋 4.主要农作物: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之一) 5.饲养的家畜:猪、狗、水牛等 6.生活方式:过着定居生活和原始农耕生活 7.使用的陶器:黑陶8.生活情况:过着氏族生活9.使用的石器:磨制石器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和黄帝 1、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生活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 人文始祖 2、炎帝的贡献:相传发明了医药和原始农业;发明了陶器;开辟了集市。炎帝号称神农氏,是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的复习提纲

初一地理复习资料 一、世界陆地地形类型: 类型主要特征典型地区 山地起伏大,坡度陡峻,山高谷深;海拔高,一般超过500米。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最高峰-珠穆郎玛峰 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高长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起伏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200米。 高原中间海拔高,起伏小,边缘陡峭。最大高原-巴西高原 最高高原-青藏高原 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小于200米。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 盆地四周高山高原环绕,中间低平。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二、等高线与地形的关系 地形部位特征图示 坡度陡缓陡坡-等高线密集 缓坡-等高线稀疏 山顶中间高,四周低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较低的部位 陡崖几条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山谷等高线由地势低的地方向高的地方弯曲 山脊等高线由地势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弯曲 三、海底地形 四、板块构造 1.六大板块名称、分布: 2.活动规律:板块内部稳定,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 3.主要地理现象及原因: 主要地理现象形成原因 红海面积扩大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处 地中海面积缩小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处 台湾和日本多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处,地壳活动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挤压隆起处

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挤压隆起处 五、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 1.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中低纬度,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临海地带,人口特别密集。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3.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都会对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带来影响。所以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六、世界的人种 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划分的。 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地区 黄色人种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七、世界的语言 六大语言使用范围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超过12亿,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及华人华侨。 英语流传最广的语言,母语国家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官方语言有:印度、菲律宾等。 法语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俄语俄罗斯和东欧国家。 西班牙语西班牙和拉丁美洲。 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 八、世界的宗教 三大宗教教徒时间诞生地活动场所主要分布地区经典 基督教10亿公元1世纪巴勒 斯坦教堂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圣经 伊斯兰教7亿公元7世纪沙特清真寺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中国西北部古兰经 佛教2亿公元前6世纪印度庙宇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金刚经 九、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气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北半球向北降低.南半球向南降低)。 2.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一月份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七月份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3.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4.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 世界炎热中心在撒哈拉沙漠,世界寒冷中心在南极洲;我国夏季寒冷中心在青藏高原。十、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降水的形成条件:(1)足够的水汽量;(2)气温下降和凝结核. 2.降水的主要类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北京人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他们已经能够制造工具, 知道用火。 2、北京人: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大约距今70—20万年 之间,能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学会用火和保存火种,过着群体生活。 3、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在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 物的根本区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种 植粟,饲养猪狗,使用彩陶,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和制衣。 2、河姆渡人:生活长江中下游,距今约7000年。住干栏式房屋,使用木结构水井,种植水 稻,饲养猪狗和水牛,会制作陶器和玉器,会雕刻和懂得使用天然漆。 3、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新石器时代。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5、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 标志。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代。黄河流域活动着有炎帝、黄帝和蚩尤等几个大部 落。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击败炎帝,炎帝归顺黄帝,结成炎黄联盟。 2、炎黄部落通过涿鹿之战,打败蚩尤部落。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逐渐形成为 华夏族。炎帝和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3、炎帝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会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 法知识。黄帝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了弓箭的指南车。其部属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会纺织和缫丝。 4、黄帝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

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下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整理

中国历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发轫 一、基本学习要求 (一)基础知识要求 1.知道:(1)中国目前发现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2)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3)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分别是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典型。(4)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王位世袭制替代了“禅让制”。(5)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7)商代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 文字,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文字。中国自商朝起,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b5E2RGbCAP 2.了解:(1)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天然火。(2)传说保留着许多真实的历史信息,是珍贵的历史资料。(3)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居住干栏式的房屋;半坡人种植粟、黍,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4)禹治水成功,保障了人民安全,有利于农业发展。(5)盘庚迁都殷后,商朝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6)宗法制是西周维护全国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西周为了有效统治广阔领土,实行分封制。(7)文字的产生和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8)卜辞对研究当时历史有重要价值。(9)商周时期,我国青铜文化发展到鼎盛阶段。金文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文献。p1EanqFDPw 3.理解:(1)北京人体质进化上的特征印证了劳动在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2)我国南方和北方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南稻北粟”。(3)水利事业的兴起,标志着农耕文明的进步。DXDiTa9E3d 三、学习训练示例 1.小王同学购买了一些历史书籍,他决定按书籍所记载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将下列书籍放在不同的 书格里,请你帮他选择。RTCrpUDGiT ①《炎黄的故事》②《“北京人”之谜》③《青铜器图鉴》④《大禹治水》⑤《河姆渡》 书格A (旧石器时代) 书格B (新石器时代) 书格C (传说时代) 书格D (商周时期) 2.小张、小李和小王三位同学就“半坡人是否掌握了制陶技术”展开了讨论。老师问他们的观点和依 据分别是什么?5PCzVD7HxA 小张说:“我听研究历史的爷爷说‘半坡人没有掌握制陶技术’。” 小李说:“我看课本上这么写着‘半坡人已经掌握了制陶技术’。” 小王说:“我参观过半坡出土文物展览,看到了半坡考古发掘出的陶器。” 请你说说他们分别通过什么材料得到了历史信息? 3.《吕氏春秋》等书籍中记载了很多关于黄帝发明创造的传说:有的说黄帝发明了车,有的说黄帝发 明了煮饭的锅,有的说黄帝教百姓盖了房子来居住。黄帝几乎成了古代发明创造的“万能博士”。jLBHrnAILg ①请你结合材料谈谈传说与历史史实有何差异? ②如果需要探究关于黄帝的历史,这些传说是否有价值?为什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式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生产状况:①采集狩猎②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③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原始社会。 6.地位:①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②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发现地点: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①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②会人工取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使用陶器、使用磨制工具、聚落生活(定居);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的贡献(神农氏) ①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轩辕氏)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②黄帝的下属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③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制度: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3.遗址;二里头遗址——①阶级分化②等级界限 4.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年被商汤所灭。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迁都: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纣王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建立: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3)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3.灭亡:①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 ②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一、基本知识 1.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 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5.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 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6.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 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 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10.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 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11.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 盟。 12.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13.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14.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 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15.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战胜桀,建立商朝。 16.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17.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 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19.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司母戊鼎。 20.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我国成都平原盛行和一种独特的 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2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3.春秋五霸是指先后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4.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25.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26.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 27.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使用牛耕去向都始于春秋时期; 28.战国时期,秦国蜀太守李冰在岷江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的“天府 之国”。 29.甲骨文是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 发展而来的。 3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年代是从商朝开始的。 3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是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 食。 32.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有确切时 期的记载。 33.一年有24个节气始于战国时期。 34.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总结了望、闻、问、切四珍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35.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的代表作抒情长诗《离骚》被译成多国文 字处理;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比例尺 1:10000000或1/10000000或一千分之一 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比例尺 100千米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则比例尺愈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细的关系在相同图幅情况小,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方向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定方向 N 经纬网定方向(地理坐标) 30°N 0° (赤道) 30°S30°W 0° 30°E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NW E S 图例和注记常用图例(P8图1-4)2、社区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做社区。 社区的组成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 社区的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社区的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社区类型围绕人的不同的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 举例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小区、高科技园区、大学区等 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街道、乡、镇、县、市等 社区的差异社区的规模不等,有大有小;社区的特色各异,城乡差距显著;即使在同一城市内,也有不同特色的社区。 社区间的相互联系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1、大洲和大洋(世界地形图)海陆分布地球总面积陆地占29%,海洋占71% 陆地陆地分为大陆和岛屿大洲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七大洲、四大洋面积按照由大到小排列(1)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2)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P21图2-4) 大洲位臵分布特点除南极洲外,两两南北对称分布。 大洲间的分界线(P21图2-4)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亚非分界线南北美洲分界线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运河、海峡、山脉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沟通的海洋地中海和红海太平洋和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 重要的海峡(P23图2-7、2-8)重要海峡地理位臵沟通的海洋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太平洋和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欧、非之间地中海和大西洋 麦哲伦海峡南美洲最南端太平洋和大西洋 好望角非洲最南端太平洋和印度洋 岛屿之最最大的岛最大的半岛最大的群岛:格陵兰岛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陆地上的水的来源;海洋中丰富的资源;陆地空间的扩大;海上交通等,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1、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 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北京人的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 ③用火:学会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学会用火——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火的作用——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3、北京人遗址的地位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磨制石器,使 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彩陶;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 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 构水井;

人教版2017七年级上册政治历史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习提纲 ◆◆第一课中学时代(P2) ★1、中学生活的新起点是什么样? ①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②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2、中学时代在生命的历程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③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④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发展自我的机会。 ★3、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机会? ①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②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④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4、重新塑造一个怎样的我? ①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②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③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5、梦想的内涵是什么?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6、少年为什么需要梦想?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②少年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目标紧密相连。④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7、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梦想?)

①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目标紧密相连。②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8、为什么说“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9、努力的内涵是什么? ①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6、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如何努力?) ①努力,需要立志。②努力,需要坚持。③努力,需要方法。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P14) ★1、为什么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2、我们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3、为什么学习没有终点?(为什么需要终生学习?) ①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②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机会。 ★4、学习有什么重要性?(为什么学习点亮生命?)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更有充实的生活。②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③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复习提纲2018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1、我的家在哪里P4 (1)地图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社区中生活 P7 2、乡村和城市P9 (1)聚落是指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先有乡村,再有城市。(2)聚落形成的条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等。所以在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呈团状分布。而在山区,聚落数量少、规模小,沿河谷呈带状

分布。而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很少或没有聚落。 (3)乡村聚落的房屋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如云南傣族(热带季风气候)的高脚楼,通风防潮;西亚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气候)的厚墙小窗房,适应那里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 (4)乡村聚落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可分为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 (5)乡村和城市的区别P13 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4、从地图上获取信息P16 (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比较和缓,是缓坡;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比较陡峭,是陡坡。(答题时一定要先说明等高线的稀疏或密集状况,再得出缓坡或陡坡的结论 )具体见书本P17 (2)分层设色地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其中,一般来说,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丘陵,褐色代表高原,白色代表雪线以上。褐色越深,海拔越高;褐色越浅,海拔越低;绿色越深,海拔越低,绿色越浅,海拔越高。图册P9有缓坡、陡坡、鞍部、山脊、山谷,悬崖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图,注意山脊处不可能出现河流,山谷处有可能孕育出河流) (3)按照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比例尺和不同类型的地图。如金华小朋友去北京旅游,需要带中国交通图,北京旅游图。 (4)选择交通方式,需要考虑路上需要的时间、路费花销和交通舒适程度。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难点解析】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要点】 [难点解析]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大汶口时期,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重点考点]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初一历史上复习提纲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的元谋),距今( 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原始农耕文化遗存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 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元谋人)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火的使用的作用:取暖.,照明,驱赶野兽 ”吃上熟食减少疾病增强体质。

远古的传说 ①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十分有名。南方蚩尤部落力量很大。 ②炎帝姓姜,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被称为神农,还发明了陶器。尝百草发现治病的药物。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创制历法,发明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发明了铜器和车船。 ③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 ④尧,舜,禹相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这一制度称为“禅让”。 ⑤大禹治水过程中,亲自参加,“三过家门而不如” 夏朝和商朝 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②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位子,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

国家的产生。 ③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成汤发动推翻夏朝的战争。大战与鸣条。成汤建立了商朝。 ④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从此,商朝的都城稳定下来了。 ⑤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 O商朝经济比夏朝有很大发展的表现:A农业生产规模一相当大,种植的农作物有粟,黍, 稻,麦等。B畜牧业发达,饲养六畜,祭祀用几百甚至上千头家畜。C青铜冶铸,玉器 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很发达。D商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 等作货币西周的兴亡 1: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大战与牧野。周武王建立了周 朝,前期都城在镐京(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2:分封制: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 在各地去建立封国。这就是分封制。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一般称诸侯)。享有统治和管理 封国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同时,必须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的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否则将受惩罚。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姓姬的封国有 53个。 4:西周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 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结束。 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进入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初一历史提纲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大地上的史前时代(中华文明的起源)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 2、北京人距今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使用打制石器,会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4、半坡氏族村落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距今六千余年,种植粟、 住半穴居式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5、河姆渡氏族村落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长江流域),距今约1万年,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的房子,过定居生活。 半坡居民遗址发现有人面鱼纹盆和四鹿纹盆证明了半坡人还会烧制彩陶。 打制石器旧石器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新石器新石器时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6、大汶口氏族村落墓葬中出现了陪葬品多寡的差别,说明当时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 7、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所以我们是华夏儿女,黄帝和炎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所以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遍尝百草,发明医药,号称“神农氏”的是炎帝。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黄帝。炎帝的贡献:改进农具,教人耕田、制陶、尝百草、发明医药。黄帝的贡献:修盖房屋、制造车船、文字、历法。 8、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禅让”。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 9、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这样“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0、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商朝也称为殷朝。 1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土地制度是井田制。 12、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制(东周列国和诸侯等称呼都来自于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的目的:加强西周对全国的统治。 分封制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和奴隶。 13、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东周分为春秋和 战国两个时期, 14、我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开始于商朝。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被称为甲骨文。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15、商周时期,把文字刻在青铜器上被称为金文(或“钟鼎文”)。 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最精美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金文最多的青铜器:毛公鼎; 17、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战,发展生产,在葵丘会盟,正式成为霸主。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问鼎中原的成语说的是楚庄王的故事 19、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支持者:秦孝公目的:富国强兵 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方面——削弱贵族特权,加强中央集权。 ①奖励军功。制定20级爵位,依军功授爵位、田宅、奴婢。 ②实行中央集权。推行县制,县令由国君任免。 经济方面——大力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 ①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私有制,土地准许买卖。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统一度、量、衡。 其它: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实行连坐。 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奖励耕战,以农养战。商鞅名言: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20、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1、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形容的便是都江堰。 2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仁”和“礼”;政治主张:以“德”治国,以“礼”为行为规范(为政以德)。教育思想:①有教无类②因材施教③学生要有诚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④温故而知新。 23、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具有辩证思想。主张“无为”;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和“非攻”。 24、韩非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①反对空谈、提倡改革②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商鞅法家,秦始皇用法家思想治国 25、孟子是儒家学派春秋时期代表人物,主张:①“仁政”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学说③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 26、庄子是道家学派春秋时期代表人物,他主张“道法自然”,实行“无为而治”。 第三单元大一统国家的建立----秦汉 一、秦朝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李白形容秦始皇统一六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一)政治上:(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2)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百官之长)、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3)在地方:废除旧的分封诸侯制,实行郡县制。正式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后,历代封建王朝都基本沿用了这一制度。 (二)、经济上:(1)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秦半两),(2)统一度、量、衡。(三)、文化上:(1)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书同文) (四)、交通上:(1)统一车轨(车同轨)(2)修驰道。

七上历史上9-15课知识提纲

七年级历史(上):秦汉时期9-15课重难点归纳 课程标准要求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了解“文景之治”,知道双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知道佛教的传人和道教的产生。 重难点考点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对他的评价;秦的暴政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关系。文景之治的措施与治国思想;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与评价;张骞通西域的意义、汉朝对西域的管辖;丝绸之路的路线以及影响;两汉在科技、医学、史学、宗教方面的成就与发展。 要求:提纲要结合课本复习,多读多背。★为必须背会并默写下来。 秦始皇的统一 ★一、秦朝建立: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①建立中央集权统治。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对皇帝负责;③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2.经济:①统一文字②统一货币③统一度量衡(A、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更为简单的隶书。B、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③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3.思想: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只留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 4.军事上:①北伐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用来抵御匈奴)②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三、措施的作用: 1.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2.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3.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4.拓展了中国的疆域,秦朝成为世界上的大国。 四、评价秦始皇: 1、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4、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 5、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残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七年级上册历史大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大纲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外形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能直立行走。 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3.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4.生产生活状况:群居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使用打制石器,叫做旧石器时代;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5.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6.发现意义: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山顶洞人 1.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 2.外形特征:脑容量及头骨形态与现代人类接近,已经具有现代人的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已基本相同)。 3.生活状况:使用穿孔骨针,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已有了审美的观念。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距今年代:6000年 2.生活地区: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3.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4.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新时代)。

5.原始农业(种植作物):粟 6.原始畜牧业(饲养牲畜):猪、狗等。 7.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人面鱼纹才陶盆)和乐器(陶埙),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距今年代:7000年 2.生活地区: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3.房屋样式:干栏式房屋。 4.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骨耜)。 5.原始农业(种植作物):水稻 6.原始畜牧业(饲养牲畜):猪、狗和水牛。 7.原始手工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和磨制工具发展。 兴起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背景:四五千年前,炎帝、皇帝、蚩尤等部落之间相互攻伐和合并,形成部落联盟,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2.过程: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结成炎黄联盟;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运用指南车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3.影响: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相传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