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的提问技术

李子勋的提问技术
李子勋的提问技术

李子勋的提问技术

写在前面:这是李子勋的一份课件的大纲,得到这份宝贝课件是在李子勋的一个“家庭治疗初级培训”班上。公开的,不存在侵权问题。又一度见到李子勋是前不久在他的“亲子关系”工作坊。工作坊中,解答问题以及实操示范中,处处可见李老师各种提问技术的灵动的运用。说实在话,那已经不是什么技术了,那就是李子勋自己独到的智慧与人性在那里“闪烁”了。学习结束后,一周之内,凡有零星时间,就忍不住要打开这个课件来回味。自己看了还觉得这样的好东西,一定要跟需要的朋友们分享。所以,就......一起分享吧!

李子勋讲课,那种独特的、带有一点自恋的、忽忽悠悠的味儿很浓。他的课件看似简单,他上课也不会去一条条诠释他的课件大纲,但是,这种忽忽悠悠的方法倒是给带着不同目的来听课的人,留下了各自凭自己的框架去充分体会和品味的空间。

我的体会是,伴随自己的成长进程,在不同阶段去咀嚼,越咀嚼越有味。

感觉分析

u反移情:通过躯体感觉去获得

u共情:投射的作用

u对咨客的感觉:内在熟知系统

u关于知觉的训练

u如何利用反移情来自我成长

u利用反移情来工作

言语分析

u言语与思维,判断,知觉间关系

u对知觉的扩展还是受限

u言语建构的现实

u言语特征与内在逻辑

u言语的限制

u关于不确定性与确定性

u跳房子游戏

提问的奥秘

u为什么是问题,或者问题的解决之道本身就在人的内心里。

u比喻:一个黑暗的屋子,提问象一根微弱的蜡烛去照亮内心的不同层面。

u提问要破除一种问题催眠,让人的意识活化,挣脱被某种视觉、思维的限制。u提问为了重组内心,寻找自在的解决之道。

家庭治疗提问的功能

u1,对过去和现在的关系的模式和变化提问。

u2,把问题的关系特征从固化描述为流动。

u3,问题描述-索解的提问。

u4,行为者-受害者转换提问。

两种提问

u普通的提问:

u收集故事,随当事人流动,了解当事人内心对问题的感觉,赋义,推论,以及

曾经有过的治疗与改变。

u技术:聆听,求证,回应,共情

u目的:1,建立关系

u 2,情绪释放

u 3,言语分析

u 4,关系分析

u特殊的提问

u不关注当事人已经结构好的故事,旨在破坏内心结构,逼迫对方重新组织信息,产生对问题描述的新方式。

u技术:旁敲侧击,虚拟与假设,循环提问

u目的:1,破除问题催眠

u 2,打开被问题限制的视觉

u 3,寻找解决问题的资源

u 4,扰动促进自组织

好的提问

u特点:

u 1,当事人需要重新组织信息。

u 2,体现问题的同时性与情景性。

u 3,软化或改译了问题的意义。

u 4,通过猜测别人扩大了内心意识。

u 5,意识到问题曾有过成功的解决。

u 6,情绪变得轻松,感觉到被关怀。

u7,没有给与当事人额外信息,

u8,资源取向,关心无症状的部分

u9,无害

u10,利用当事人信息扰动对方

u11,提问扰动的选点,力度恰当

u12,促进的改变从细微地方着手

提问要点

u两种提问没有截然划分,彼此内涵

u在咨询初期,为了收集信息,普通提问多些。咨询后期,为了治疗,特殊提问多一些。

u 1,问题与索解,(画图)

u 2,自我与他人,

u 3,过去与未来,

u 4,真实与虚拟。

分类

u1,直陈式提问

u2,差异性提问

u3,百分比提问

u4,例外提问

u5,假设性提问

u6,前馈式提问

u7,循环提问

u8,十个经典提问

直陈式

u问题是什么?

u它有几个阶段?

u问题出现后那些事情发生变化了,那些没有被影响?

u是谁最先发现呢?

u谁最认为是问题,谁对问题有另外的说法?

u发生了什么,问题才被认为是问题?

问题五个W

u问题与什么场景有关?

u问题一般如何发生,如果问题有一个规律,是什么?

u问题常常与谁有关?在谁面前不再是问题?

u问题发生时,一般会持续多久?

u问题有没有自动消失的时候?

u问题昨天与今天,去年与明年会不一样吗?

u问题发生的时候,什么也在发生?

u有没有什么事情,或关系对问题有促进或阻止的作用?

u有没有在什么情形、时间、关系中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u问题引起什么变化(关系、生活规律,情绪),哪些是你喜欢的,哪些是你讨厌的?

u问题的下一步(明天、下月、明年)会怎样?

u如果我们不管它,问题接下来的发展会是怎样?

u问题会自己消失吗?怎样做会自动消失呢?

u有没有什么(关系、事情)不受问题的影响呢?

u如果排序的话,哪个问题你是想率先改变的?

u如果需要你重新讲述,哪些部分是你会重复的?

差异性提问

u1,对一种行为的不同赋义,行为的对象,场景和时间组织:

u有没有谁认为这不是问题?

u谁认为问题还有另外的意义?

u如果有另外的意义,最大的可能是什么。

u如果认为问题有另外的解释,会是什么?

u有没有人喜欢你的问题,如果有,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u谁更希望问题改变呢?谁最不希望?

u谁来告诉我,为什么问题在你的面前和她的面前不一样?

u为什么今天和明天不同?

u为什么问题在家里和家外不一样?

u如果你的问题突然消失了,谁最先发现?

u如果排序,谁对问题更关注呢?

u2,澄清沟通三要素中描述-解释-评价间的差异。

u问题你怎么看?一年以后你还这样看吗?

u如果让你来重述一遍,你认为那些内容是你一定要说到的?

u如果别人来讲你的故事,会不一样吗?

u有没有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怎么说?

u你怎么看出来问题与你说的原因有关?

u如果问题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会是什么?你喜欢把那个原因当原因呢?

u问题有不同的意义吗?如果有你喜欢是那一个?

u问题真的很糟吗?如果问题还有一个好处,会是什么?

u如果没有问题你(关系、生活、学习、工作)还是这样,怎样来解释呢?

u3,对过去-现在-将来构成不同的时间维度的提问:

u如果问题早一年出现,会是什么样,如果晚一年出现有怎么样。

u如果问题照此发展,三年以后会是怎样。

u假设十年后,问题还是问题,你又会怎样?

u有没有这个可能,问题有一阵不是问题?

u如果你先生坐在旁边,他会认同你吗?

u你的孩子听到你说这些,他会怎么反应呢?

u如果问题不是你的,是你爱人的,他会跟你一样吗?

u如果这个问题是邻居的,当他告诉你时你会有相同的反应吗?

百分比提问

u如果你认为这是问题的原因,用百分率来表达,你认为有百分之多少是这样的?

u如果把一天当10,问题能占多少呢?(剥离技术)

u如果问题占了你生活的百分之?,剩下来的百分数你在做什么?

u你能给父母关系一个评分吗?如果用10来计算,能有几分呢?

前馈提问

u会不会突然有一天,你的问题不在被认为是问题?

u如果这个问题消失了,你还需要有个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有是什么?

u如果有一天,你喜欢上你的问题,你还愿意治疗它吗?

u如果问题突然消失了,你会不会不习惯,要多久你才会适应没有问题的生活?例外提问

u关注没有症状的时候,寻找曾有的成功解决问题的办法。

u有一天问题自然消失了,你能知道吗?

u如果问题不在了,家里谁能看出来?

u如果发生一个奇迹,你的问题好了,你会去上学吗?

u如果天使吻了你,说你的病好了,接下来你会做什么?

假设性提问

u1,针对解决问题的提问

u谁的变化对问题改变有益?

u如果不是这样或那样,你们认为问题就不存在了吗?

u当没有问题时,家庭的关系是怎样,有了问题又是怎样?

u如果有一天问题消失了,家庭关系会怎样,与有问题前会不会不同,那些方面会不同?

假设性提问

u2,对例外的提问,扰动疾病观念:

u有没有例外的情况,如何解释这种例?

u例外发生的时候,还有什么也在发生?

u如果发生奇迹,问题不存在了,怎样看出来,谁会最先看出来,谁可能不知道。u假如问题解决了,你们的关系会不一样吗?

u如果问题好了,你不告诉我,我怎么样知道你好了。

u如果发生一个奇迹,问题消失了,别人怎么看出来?

u如果有这样的奇迹,你认为发生了什么最可能引起这样的奇迹?

u如果有一个奇迹,问题可以消失了,你希望什么问题最先消失?

u如果一个天使kiss你,答应给一个一个愿望,你最到的愿望是什么?

u3,针对问题变化的提问:

u如果要努力保持住问题,如何保留得住

u如果你需要有人帮助你才能留住问题,谁最能有可能帮你把问题维持下来?

u如果要让问题更糟糕,你会怎么干?

u如果你想把问题搞得更糟,谁可以帮助你把问题变糟?

u4,针对未来的提问:

u保留一些问题会不会有好处,如果可能的话,你打算保留多少。

u你决定要维持问题多久。假如你需要问题时你怎么让它回来?

u假如你好了,但仍要父母看到症状该怎么办?我怎么知道症状是真实的还是你刻意表现的。

循环提问

u被问者会从旁观者的态度去描述另外两人的关系,而被描述者却能得到一个不同于他们内心的解释,看到在另一人的眼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与他们自身的感觉不同。

u被描述出来的差异包含了极大的信息,扰动了他们对彼此关系的固守态度。

u转换当事人的视觉,让他看到多种可能性,并让家庭内部形成一种沟通。

u问母亲:“你怎样看你儿子与父亲的关系?,谁能猜到你有这样的看法”

u“你猜你的太太会怎样来看你和儿子的关系?

u“孩子,如果你给父母的关系打一个分,谁能猜到你会打几分?”

u“如果妈妈说父亲要对问题负责,你心里不这样看,父亲能猜到吗?

u问儿子:如果妈妈喜欢你在家陪她,你有了这个问题,就真的可以在家陪她了,你觉得妈妈内心会感激你吗?

u问父亲:如果有人说孩子有问题后,你们夫妻不争吵了,更亲密了,你猜儿子听见这样的话会好受一些吗?

u问母亲:如果有一天儿子问题好了,你们夫妻又回到原来的样子,儿子会不会又病了。

十个经典的提问

u针对问题发生的提问

u针对问题索解的提问

u针对问题变化的提问

对问题的提问

u你为什么会觉得这是问题。

u为什么问题在这时出现,在那时就不出现?

u这个行为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现在觉得是问题?

u如果问题有一个原因,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u有人不认为这是问题吗?有人会比你更着急吗?

u有例外吗?有一段时间问题没有了?

u如果有例外,能告诉我那段时间你在做什么吗?

u如果问题有一个变化的规律,会是什么呢?

u有没有一段时间,你觉得问题并不那么坏?

u假如你的好朋友认为你有问题比没问题更好,你能理解他吗?

对问题变化的提问

u问题有一天会自动消失吗?如果会,可能是多久?

u如果发生了奇迹,问题突然消失了,你怎么知道?

u如果问题好了,你不想让家人知道,他们会自己看出了吗?

u问题带来的那些改变是你不喜欢的,那些改变又让你求之不得?

u如果一定要说问题还是有一些好处,那么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u如果家人说,你有问题就可以在家,你愿意有问题吗?

u有没有可能你会喜欢你的问题,希望它留下来陪你?

u如果问题解决了,你接下来会做什么,会跟以前一样吗?

u如果问题好了,你还是不快乐,那怎么解释呢?

u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解决问题的提问

u你有过成功的经历吗?你怎么做到的?

u你承认问题只是你的部分,那么其他的部分在做什么呢?

u你能告诉我问题里面哪些你可以勉强接受,哪些是你难以容忍的?

u有没有什么时候问题不再是问题,有问题或没问题并没有影响你?

u有没有人喜欢你的问题,他会与你一样痛苦吗?

u如果问题变好,什么事情可以促进它呢?

u如果想让问题更糟,怎么做才能让问题更坏?

u假如你的问题几乎每个人都有过,你还会那样烦恼吗?

u假如你的好朋友认为你有问题比没问题更好,你能理解他吗?

u如果问题一辈子都好不了,你会一辈子如此生活吗?

治疗相关的理论与技术

与医学思维的区别

u医学模式:注意症状-找到缺陷与障碍-对成因关注-直线因果关系-形成病因说-责任判断-去情景化-专业诊断-给予治疗与指导-观察症状的改善来判定疗效。

u心理模式:软化疾病观念-将个性特征引入行为序列-再度情景化-用系统构架寻找症状意义-索引病人的责任和获益-解释循环因果-对未来假设-尝试新的选择-揭示家庭资源与更多的机会。

后现代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概述

20世纪的文化经历了三个时期:前现代、现 代和后现代。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后现代文化的兴起,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在西方心理学界逐渐兴起并传播开来,这就是后现代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的特征在于对现代心理学予以反叛和消解,尤其是对以实验主义、实证主义和个体主义为宗旨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反叛和消解。它是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和现代心理学陷入“合法危机”的形式下萌生的一种探讨处于后现代境域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机制的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新视野、新趋势。 1.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现代心理学已处于危机之中,传统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思想和方法应受到抨击和反叛。综合其思想,现把后现代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在研究内容上,后现代心理学认为应当看重局部的、边缘的、有用的、本土化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而对普遍的、抽象的、客观的、囿于实验室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不感兴趣。 在研究对象上,倡导突破传统心理学在研究 对象上的固执与褊狭,主张不以可观察的对象为限,力主心理学研究视角的多样化。 在研究方法上,提倡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主张整体论、建构论和系统观的研究法则,反对人为地分解和切割人的心理现象。倡导以社会建构论、历史文化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反对割裂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重视人的主观性、能动性 和创造性,认为把客观性、经验性这些硬科学的实证原理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是荒唐的。主张恢复和重视心理学质化研究的地位和价值,以弱化科学主义心理学对量化研究的过分器重,终结实证方法的霸权地位。 在研究理念上,提倡多元性、不确定性、无序性和矛盾性,淡化对绝对性、客观性、普遍性真理的追求,注重从文化、历史、社会、环境等方面来考察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机制。关注事实与价值的融合,认为人的态度和价值可以决定什么东西可能成为事实。重新确立了价值、目的、意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在学科定位上,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对现实问题的适应和解决,强调心理学的生命力在于实际应用,坚持心理学之边缘性、交叉性和中间性的学科定位。 作者简介:杨彩霞,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家庄,050091。 王 伟,陕西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延安,716000。 后现代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概述 杨彩霞王伟 摘要:受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后现代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在西方心理学界逐渐兴起 并传播开来。后现代心理咨询也以其认识论的改变和研究范式的转移成为后现代思潮的表现形式之一。尽管人们对后现代心理学和后现代心理咨询还有诸多争论,但这一思潮却能引发我们推进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扩大心理学的视野、深化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从而树立大心理学观。 关键词:后现代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咨询

亦师亦友――相互尊重主题班会

亦师亦友――相互尊重主题班会 一、活动背景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了现在主要的家庭模式,孩子的任性、娇气、自私等问题行为,正从家庭走向学校;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提高,在言谈举止中,体现出的逐渐淡化了的尊师重道的自律,都令老师产生了“师者的地位何在”的困惑,师生关系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近期班级发生了2起师生间言语冲突的事件。师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有差异之处,难免存在冲突。如何认识、削弱、消除师生冲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良好对策。按照心理专家李子勋提倡的“关系大于教育”理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彼此尊重、相对自由和谐的关系。当老师和学生间建立起这样的关系时,学生就会无意识地向老师所期待的方向去努力。如果更注重关系,学生会自然地进步。作为班主任,意在通过主题班会的探讨,使学生意识到相互尊重是构建“亦师亦友”师生关系的基石,认识到尊重的重要性,从而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主动、有意识地改变。二、活动目的(1)明白发生师生冲突的主要原因;(2)加深对尊重的理解、感悟和内化,引导对个人言行的细节关注;(3)意识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三、活动准备查找资料,制作ppt 四、活动形式:小组讨论、游戏五、活动过程(一)活动流程(二)具体过程 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观看猫、狗冲突的画面猫狗的关系,类比师生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话题讨论。二、情景剧1、师生模式冲突老师和学生小A当场再现课堂冲突其他学生观看课堂冲突的模拟再现,使得学生的后续讨论更真实。2、师生讨论环节Ⅰ—讨论行为刚才的情景模拟中,你觉得同学、老师的哪些行为是不尊重对方的表

现?客观地分析事实,承认在师生冲突中,双方都有不尊重对方的表现。环节Ⅱ—分析原因分析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利用换位思考的心理体验过程,试着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在公正地评论事件中师生双方的表现过程中,也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对事实的尊重。3、老师小结学生倾听通过分析,发现师生冲突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对尊重的理解1、列举(1)学生不尊重老师的表现;(2)老师不尊重学生的表现。借这一环节,罗列并明确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尊重老师的表现;老师也能明白学生对老师表现的认定。2、讨论话题1:你是如何判断“尊重”的表现的?话题2:尊重的表现利用具体到抽象的概况,从例举的表现中提炼出“尊重”的定义和表现。这种方式比直接阐述更易于学生接受。3、学习简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触动学生,并使他们意识到尊重是人的内在需求。四、尊重的艺术性1、小游戏:两位学生一组,用不同的方式互相说“你好”。在自创的小游戏活动中,学生通过看表演,或亲身体验,边思考边感悟,唤起学生的内心共鸣。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2、讨论、小结刚才的游戏中,你感悟到了什么?(1)尊重是相互的;(2)尊重体现在细节处。通过游戏这种活动媒介,使学生由体验内化为自身的感想与体悟。五、师生活动▲点评与分享(1)提问:在今天的班会课上,老师的哪些表现让你感觉有舒服的被尊重感?哪些表现还有待改进?(2)老师与学生分享学生时代与老师发生冲突的过程、事后的感想。承认老师不是完美的化身,诚恳地接受同学的评价,散发着师生间平等交流的气息。通过老师真实故事的分享,触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交流你有过跟老师的冲突吗?怎么解决的呢?不断的感悟使学生对尊重有深层次的理解,也帮助他们对尊重内涵的真正吸收和消化,才会延伸为

李子勋简介

李子勋 简介 李子勋,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 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 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实话实说》,北京电视台《心 理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世界》特 约心理专家。《父母必读》、《女友》、《时尚健康》等健康 与时尚杂志的专栏作家。 教育 1978-1983年:华西医科大学:医学 1989-1990年:北大医学部:精神病学与心理学。 1996-1999年:德中心理学院(德国海德堡学院心理专业导师):系统式家庭与婚姻治疗。 1989年:接受中国健康教育所“行为与认知治疗”培训。 1990年:接受夏威夷大学曾文星教授“分析性治疗”培训。 1992年:接受日本加藤隆吉“催眠治疗”训练。 1993年:接受美国加利福利亚“性健康治疗与咨询培训”。 2001年:接受北大“国际PDST(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培训。 专业工作经历 1995年拥有心理卫生学会心理专业资格。 2000年获家庭治疗督导资格与家庭治疗专业培训师资格。 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心理医生 精神专业执业医师 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执业资格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理事 北大心理系研究生临床指导导师 家庭治疗专业督导师 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师 著作 婚姻的烦恼:李子勋解读婚姻心理密码 书中的书信材料和一语中的的问题都来自深圳版《女友》,原文刊登的专栏为《布鲁夫妻》,成书的时候,为了尊重杂志社的劳动,原文故事变成了通俗的散文诗体。杂志的原主编易虹是李子勋多年的朋友。

心灵飞舞:李子勋谈心理健康 本集文章由作者从1995——2005年发表过的文章里精选而出,这些文章以笔名子木、小里、晓立等发表,主要发表在《时尚》杂志、深圳《女友》、上海《双周刊》、《世界都市》、《追求》等著名杂志。文章采自发表前的原稿,没有采用经杂志社删改、编辑的成稿,主要是想体现作者的观点和创作风格。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 李子勋带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解读成长烦恼,讲述沟通技巧,为父母提供陪孩子长大的实用方法。精选成长个案,帮父母解读亲子问题的深层意义,浓缩36讲精华,拓展家庭的快乐生活之旅。 幸福从心开始:李子勋的100个快乐处方 这本书主要是作者对涉及有关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人际间亲密关系的一些疑难问题的解答。这些解答和普通心理学的解释可能会很不一样,原因是作者一直试图对心理困惑背后的文化进行解读。大多数心理困扰其实是观念冲突所引发的痛苦。作者在一个学习班上问,谁能举出一个不受文化影响的心理痛苦,有人说亲人死亡引发的悲伤是不受文化影响的。作者马上会指出不同文化下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民族在亲人离去时,会举行欢快的告别聚会,送亲人回家(去天堂)。 根源舞:发掘你的性资源 全书通过外星人的性表达方式——根源舞和四个人物的故事,折射出他们不同的性心路历程、性观念的形成和目前的性现实状况,借以阐述几个重要的性观念。《根源舞》是在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探讨比较深奥的性问题,通过书中四个人的经历,阐述不同的观点,阐述不同的感受,而这不同的观点和感受影响了这四个人的一生。这本书是故事性的,对有些问题的阐述并没有结论,给读者留下更多思考的空间,引人入胜。

抑郁,其实是一种能力----李子勋

抑郁,其实是一种能力 李子勋1 ——什么是情绪?怎么定义它,什么是好的情绪和坏的情绪,为什么7许多有关心理健康的书,情绪调节的书都把保持一种良好的情绪看成是健康的法宝,真是这样吗?快乐的心境、激越的情绪真的能保留住吗?很多情绪调节的书指导大家去学习管理情绪的方式与技术,这些外来的调节技术真的可以让情绪放松吗?我曾在《情绪的自我调节》一文中对当下流行的情绪疏导模式做了必要的解释,提出不同的调节方式对人体健康暗藏的危害,主张顺应情绪的自然,调节要适可而止。这篇文章我想用一种全新的,类似哲学描述的方式来解释情绪。 情绪原本没有好坏之分 什么是情绪,正如血液流动是肌体维系活力一样,情绪的自然流动是精神的活力,没有情绪的人是死气沉沉的。心理学应该担心的不是情绪鲜明、爱哭爱笑的人,反倒是情绪缺乏或情绪表达困难的人。情绪的分类不应该是文化所标定的正性或者负性,这种分类的方式易于给人一个误解,以为情绪是有好坏的。我们应该意识到情绪是一种能量,是人的意识、心灵、精神世界维持清晰和觉察力的动力。没有情绪的人对他人、对世界是麻木的。情绪能量低的人,爱的能力也很低,喜好、欲望、冒险精神、探索心、创意也相应很低。我们应该把人类的情绪原型看成一种掩藏在生理机制后面的生命力。科学可以解释人的神经活动,但解释不了人的自由决策、追求、信仰、喜欢、宗教情结这样的东西。在一种特定的创伤下,如植物人,没有意识,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了情绪。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把人的情绪,甚至是动物的情绪看成是精神活动的产物呢? 心理学曾经把恐惧、焦虑、孤独、敌意、依恋、兴奋、攻击性(掠夺)、贪欲、满足看成未分化的原始情绪,因为这些情绪在动物世界具有普遍性。这些情绪在未被文化分类的时候,都是生命赖以存在的重要能力。由于文化与文明的发展,正如人类发明了社会,也发明了社会化情绪一样,情绪不再无序地以本能形式出现。我们伪造了许多美丽的情绪,这些情绪不是人类本体的,而是派生的。用哲学的话来说,情绪是素材,人们通过文化再认和呈现来表达它。这种再认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产生压抑的情绪,这种情绪是反情绪的。实际上,情绪在未被分类前,是难以描述的,是一个泥团,情绪现象只是一种能量突起,彼此不能分。正如爱是靠恨来依附,乐是靠悲来承受一样。中医说七情六欲是人的生命现象,哲学上称之为情绪的客观存在性。 抑郁症是一个发明词汇 人对情绪的觉察力在五岁前基本完成,这是情绪的语言化过程,被识到的情绪已经不是原始情绪本身,而带有明显的价值标定与功能性。当然,对情绪的描述仍旧可以是恐惧、焦虑、孤独、敌意、依恋、兴奋、攻击性(掠夺)、贪欲、满足,但这个时候,它们的内在服义已经不同。原始情绪中恐惧针对死亡意识,焦虑针对存在意识。被感知的情绪具有与现实的互动互应性,不是针对一种意识觉知,而是针对某种具体场景。当然,人的情绪会因为社会的复杂化 1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学科临床主任医师。毕业于四川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及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专业进修,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第一届学员。1990年至今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嘉宾。 发表作品: 《高峰体验》 《男人与母亲》 《家庭塑造人》《对亲惰的思索》 《寻找你的心理医生》 《<中国式离婚〉心理分析》等

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的核心观念

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的核心观念 后现代对话和现代对话最大的不同是后现代对话重视去标签化、去专家化、相信对话和共同反思的过程能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性。更核心的是后现代对话将如何对话本身视为一种专业,对话不再只是理所当然。 在咨询中,心理咨询师虽然以来访者为中心,但其实依然是权威的,我知道你哪里不对了,你应该如何成长起来,每一个来访者都有问题了,都找专家,于是专家三下无除二给你解决了,他会觉得专家很厉害,于是就开始依赖你了。你越帮他解决,他就越不可能自己解决,最后你就把他的武功全废了。 这是现代的人本主义,但是达到了后现代,治疗师连这点都没有了,咨询师和来访者是不平等的,你凭什么和他平等,只有他自己才了解自己,你想拿你自己的理论去套他,连门都没有,他自己最了解自己,他是他自己最好的治疗师。每一个来访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处理问题能力,最后都会让你感叹,他是这么解决问题的,我还要帮他吗?来访者自己就解决了问题。 后现代心理治疗与现代心理治疗相比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变化: 第一、对心理问题定位的视角转换。与现代心理治疗着眼于个体的感受、把心理问题定位于个体内部有所不同,后现代心理治疗把心理问题定位于人际之间,即以语言为媒介的种种关系构成的社会空间, 强调的是语言的社会过程。 第二、治疗任务的不同。后现代心理治疗的任务就是对固有的社会观念进行重构,即建构新感受的过程。也可以说是通过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对话,建立和发展新的意义的过程。面对新的治疗任务,治疗师要问的问题是某种特定的自我描述能否被改造成一种新的形式,或是用另外一种替代的描述能否同样处理好同一个事实。治疗师与来访者并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共同的参与者。他们所进行的思考、感受及想象并不是个体的内心事件,而是通过参与而建立起来的过程。参与的媒介是语言。治疗师要对他本人的意见、价值观的后果承担责任,并且也要鼓励来访者这样做。在这样的治疗方案中,治疗师帮助来访者把症状或问题看作是生活的社会形态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疾病或是个体的内部问题。这种“生活中的冲突”并不是发生在思想与情感之中,而是在不同的冲突性的社会情

2021年《学习的格局》读后感

《学习的格局》读后感 《学习的格局》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是自己一直在寻找一本关于学习的方法,因为在最近的几次学习考试的过程中,自己一直面临着各类考试的失败与挫折。外语考试没过, ___考试也没过。拿到这本书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本关于孩子的一本书,让我意外收获的是寻得一本帮助孩子的一本好书。 虽然这本书是关于教育孩子的,但我也从此书里意识到了一些自己的学习问题。写这本书的 ___是中西合璧的亲子教育专家黄静洁。黄静洁是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特聘“实践导师”。通过深入 ___和研究中西教育20年,不断学习汲取中西教育精髓,形成融合中西的家庭教育新观念,著有畅销书《父母的格局》、《学习的格局》,并在实践中建立起独到的“格局养育”新观念,提出为世界养育孩子的父母新格局。黄静洁同时还是xx ___社会类十大科普公号"父母堂"创始人,新浪育儿早幼教研究院特聘专家。获选全国、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评选的全国百名"传承好家风的好妈好爸"。被新浪育儿授予"妈妈信赖的养育图书 ___"称号。 《学习的格局》是一本为父母和孩子而写的“优等生”养育指南。本书融合了65个世界前沿的学习理论,提供了208个高效实用的学

习方法, ___了 ___个翔实生动的案例故事, ___ ___了那种靠“低水平重复”的传统学习认知,引导父母走出固有的学习误区,助力孩子成为自主学习的“优等生”,最终成长为具有竞争力的未来 ___人才。 《学习的格局》是一本教育孩子自主学习的"育儿宝典",然而这本书却强调了一个主旨:不犯错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要学会“有效犯错”。对于这句话,知名亲子关系专家李子勋老师就有过这方面的见解,他表示,如果孩子犯错误了,那么家长应当有两个原则,一种是让孩子承担错误的后果,另一种则是让孩子的错误"不能浪费"。 这句话与《学习格局》的主旨一样,都在强调家长在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态度,认为关于错误一定要"有效利用",如果孩子不能承担错误,那么家长也要让孩子在这次失误当中得到经验。父母要能容忍错误,孩子才能从错误当中学到东西。 孩子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毕竟人无完人,没有人可以一次性就一帆风顺没有任何的挫折,因此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错误给予宽容,因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在错误当中学习到经验,毕竟对孩子来说,在失败过后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反思更多的问题。

李子勋---李子勋老师亲子关系讲座(完整版)

李子勋老师亲子关系讲座 如何保护孩子所具有的天赋?” “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 “如何培养孩子的才华?”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是希望从小就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让孩子在最好的条件下学习,希望孩子是最优秀的人才。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并不总能理解父母的苦心;而父母的付出也不一定就是孩子所需要的。 李子勋老师的讲座里,阐述了天才具备哪些素质,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应该注意如何保护孩子的天赋自然,如何引导孩子喜欢学习、发挥学习的潜能。在活动的最后,部分听众进行了现场提问和咨询。 “保护孩子的直觉,学习让他感到舒服他才会喜欢。”这是李子勋老师给家长们的建议。他甚至以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成长经历为例,告诉家长们,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们的事情,家长不应该替代孩子学习。 本次活动由东南早报和省职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泉州分会主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等协办。 央视心理专家:保护孩子天生的直觉 李子勋说,我们知道,有些孩子是天才。怎样判断一个孩子是天才呢,或者说天才具有怎样的素质?在大自然中,我们看不到完美无缺的东西,所有的海岸线都是凹凸不平的,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在被教导之前,孩子对自然的感知是非常强大和多样化的。 那么,如何保持孩子这种天生的直觉呢?其实,每个刚生下的小孩都拥有这种感知能力,没有被语言化、逻辑化,他们是凭着直觉,主要通过嗅觉来感知环境,感知自然的。 美国有一个片子讲的是有关哺育婴儿的。孩子出生第17天后就一直啼哭,一个心理学家过来详细问了孩子的生活环境,但婴儿的妈妈坚持并没有改变婴儿的生活环境,吃的穿的都与之前一样。但心理学家察看一番后,一再坚持是妈妈改变了婴儿熟悉的环境。后来这位妈妈才想起给婴儿换了枕头,这说明婴儿有强烈的环境控制力。西方的教育主张孩子从小接触自然,美国的妈妈尽量让孩子在自然中长大,而中国的妈妈坐月子期间,成天关在家里,害怕着凉。从加拿大回来的孩子,冬天都光着脚丫子到处跑。所以,应该让孩子尽早到大自然去感知,发展知觉能力。

评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

评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 【作者简介】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西安710062;男,教授 【摘要题】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是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思潮,是后现代主义时代精神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反映了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信息社会,从产业商品过渡到消费商品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态。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还原论、弗洛伊德的生物还原论以及人本主义学派的“自我中心论”的批评以及加强对高级心理研究的建议是值得深思的。但对主流心理学的全盘否定,对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因果决定论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未来心理学的发展只能是在正确思想指导下,朝着文理结合、微观与宏观研究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地探索与前进。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心理学思潮 【正文】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心理学界似乎显得相对的平静和安宁,既没有唇枪舌剑的学派相争,也没有周期性的震荡和摧毁性的理论重构。心理学似乎不再是一种不具备范型的前科学,心理学的应用价值也得到社会更为广泛的认同。但是,透过这些表面的平静和安宁,人们又会发现:心理学总是在否定之否定、批判与继承中开拓自己新的历程。60年代兴起的认知心理学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借用计算机的理论和模拟的方法对新老行为主义提出挑战,把研究的重心转到人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与此同时,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

析学派都提出尖锐的批评。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西方心理学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近10年来,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想又在世界上慢慢地传播开来并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它便是后现代主义心理学(Postmodern Psychology)。那么,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呢?其主要观点是什么呢?本文就接触到的资料对此作一简单的评述。 一、后现代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由 要了解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想,因为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表示现代化的后期或资本主义发展的后期。有人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完全商品化了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是在60年代中叶建筑学中使用的。后来,艺术、文学、社会学领域也经常使用这一概念。70年代,法国的某些哲学家从哲学发展的角度对后现代主义这一历史时期进行了界定。后现代主义思想是对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认识和分析。也可以说是近10年来各种哲学思潮、艺术观点、建筑风格、社会心态的汇集。例如劳塔得从知识结构的变迁方面阐述了后现代知识结构的特征。弗克特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后现代时期知识的商品化与权力的联结形式。后现代主义思想是对后现代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特征和代表某种时代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思潮,它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与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审视,对线型二分化认识论的置疑,对人生价值的重新估价。无论是从艺术观、文化历史观还是从哲学思想来看,后现代主义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从产业型向消费型过渡时期,人们面对现实与理想、信念与行为的矛盾。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既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下的产物,又

后现代心理学

李子勋讲“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上) 后现代心理治疗 后现代主义特征: 反对主客二分,主体性,普遍性,同一性,本质论,等级体系。 强调差异性与个别性,多元多样性,非中心化,零散化,机遇,混沌,不确定性,流动与生成。 感觉到的自我只是自我的一部份,没有真实的自我,也没有自我认同。 真实也只存在于话语,解释,言谈,思考,写作和传播中。 后现代的文化: 颠倒文化的原有定义,反对传统标准文化的各种创作原则,形式和道德原则。走向零散化,边缘化,平面化,无深度,快餐化,边玩边学。 通过各种炫目的符号,色彩和光的组合去构建使人唤不起原物的幻象和影象,满足感官刺激。 后现代的思维: 是一种不确定性、模糊、偶然、不可表达、不可设定的流动思维。 把以当下存在为中心的本体论变为言语中心论的语言学。 把理性的纵向“树状结构”的;思维变为横向“根状茎”思维方式,追求似是而丰满。 根状茎方法将信息分散到非中心化的系统中,将语言分散到多重符号维度中。 根状茎结构的思维方式,它是动态的、异质的、非二元对立的。 根状茎意味着开放而不朝多个方面而非朝一个方向流动;既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没有主次,永远处在变化之中。 后现代生活观: 追求生活舒适和享受,体验即生命 追求爽、酷的感觉和个人独特感 寻求刺激以保持生动的感官印象 接受非现实与无意义感,体验虚无主义,人际关系中顺其自然,能屈能伸。 后现代体现东方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中讲究平衡,平衡是最高的善。 太级:顺其自然,太极推手,借力打力。 阴阳鱼:正反并存,相对存在,你中有我,阴阳互补循环。 道家:事由心生,心静而事无;无为而治,天人合一。 禅学:顿悟,空与无。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 它包含着许多具体形式的心理学理论,如社会建构论或社会建构心理学、叙事心理学、解构心理学、多元文化论、焦点治疗,问题解决疗法、后现代女性。。。 用“精神分裂分析”取代“精神分析” 精神分裂分析则把永不停歇的流动看作欲望自身唯一的客观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是正常世界的疯人,而是疯狂世界的正常人。它是个体逃脱现实原则,逃脱压抑性的自我和超我的各种限制,逃脱奥狄普斯情绪的过程。

关系大于教育(李子勋)

关系大于教育(李子勋) 有一次和朱明瑛做节目,她带来了她的男孩,18岁,非常阳光灿烂、聪明、懂事。我问:“我们都知道你是单亲妈妈,这样好的孩子时如何教育出来的?” 朱:“我觉得应该不是教育出来的,是天生的吧,我和他父亲都是比较开朗的人。” 主持人问:“单亲子女的教育会是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克服的?” 朱:“不要试图教育他可能是更好的教育,因为教育孩子是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标准的,不一定适合孩子。” 我:“如果你觉得有一个观念让你与孩子相处获益的话,是什么?” 朱:“和孩子建立好的关系。” 主持人问:“什么样是好?” 朱:“彼此相信、尊重、欣赏、信赖的关系。” 好的教育会体现在好的关系中,好的家庭不用刻意地教育,孩子是在好的关系中就知道该怎么做,所以这时望子成龙就不再是难事,关系是什么意思呢?关系不是依赖,而是平等,孩子有话可说,家里也没有什么禁忌。有一个标准、忌讳,有些家庭不允许孩子干什么,或者是不允许孩子说什么。在关系好的家庭里是很轻松的,孩子跟爸爸妈妈像朋友,孩子有话都可以说,不会因为哈韩就不敢说,爸爸在家就不敢听音乐。同样哈韩的话,会引发家庭的共情,爸爸妈妈也会从孩子喜欢韩国的东西,看到韩国文化的某一些长处,这就是好的一面,是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在这样关系的现实里,你不用教育孩子,因为你的审美观、价值取向会通过这样的共情传达给他。如果爸爸喜欢读书,有一个很好的书房,儿子就会收集书,就会有自己的书房。好的关系的家庭没有防护和敌对,没有隔阂,所以孩子是最容易模仿父母的,所以好的关系要先于教育。 凡是带过小孩的父母,可能都有一些亲身的体验和感觉:在许多时候,孩子某些行为问题只是在家庭里、在父母的身边才表现出来,换一个环境,换一个人就有很大的不同。在外面是一只小绵羊,回到家里就变成了小疯牛。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美国、中国香港,精神医生和心理辅导人员会认为,孩子的异常是父母亲不能很好地扮演双亲的角色造成的。他们一方面开办父母学校,帮助成人学会与孩子相处,另一方面也会把这种行为紊乱的孩子收治入院,热衷于用一个好父母的形象来帮助儿童走出紊乱期。这样的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内部的麻烦和冲突,但却“产生了大批有家归不得”的儿童病人。 家庭治疗师不同意将孩子与父母亲身边隔离,认为孩子“变异”了的行为正好是与父母接触中慢慢发展而来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治疗大师米纽秦通过观察、交谈提出“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是互相抵消的,壹加壹等于零。”的确,在我的临床治疗中,发现许多儿童的心理或行为问题是父母的教养观点不一致,但却都要争夺教育权所致的。相互矛盾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有无论如何做都是错的感觉,久而久之就会发展出一种“混乱”的行为来逃避这种两难情境。 心理医生劝导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应有三个原则: 第一是要积极地倾听,等孩子把话说完、说清楚,有时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不要一听风就是雨,忙于纠正,结果越纠越偏。 第二,要注意与孩子的相处关系,不要只注重教育,在与孩子关系不良的时候千万不要过分教育,这样做只会引起逆反心理。一般来说,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第三,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避免矛盾信息,也不能朝晴暮雨,如双方意见有分歧,也要避开孩子来讨论。同时,一个家庭里规矩不能太多,简单地几条,孩子也易于遵守。做到这些,教育好一个孩子并不难! 心理发展方面有很多理论,但更多的理论是一种多样化的理论,认为孩子没有什么好与

后现代主义思潮人本心理学

v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心理学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02 作者:车文博【内容提要】后现代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有某种相同性,且与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现象相关,加上又都受到现象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故后现代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冲击的同时,又在反对科学主义、重建人际沟通和实现人的个性等方面有某种一致性。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科学主义/人际沟通 【正文】 1 后现代思潮的实质及其特征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8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然孕育于30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映。 1.1 后现代主义经历的4个衍化阶段 (1)1934~1964年是后现代主义的术语开始应用和歧义迭出的阶段; (2)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后期是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精英意识彻底决裂并呈现一种反文化和反智性的阶段;

(3)1972~1976年是正式出现存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阶段; (4)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后现代主义概念日趋综合和更具有包容性阶段[1]。 后现代主义已远超出文学艺术领域,而深深渗入到哲学、科学哲学、心理学、XX、法学、教育学等许多领域[2.3]。其中与心理学有关的思想家有: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哈贝马斯(Jurqen Habermas,1929~)、拉康(Jacques Lacan,1901~)、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福科(Michel Foucault,1926~)、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库恩(Thomas Samual Kuhn,1922~)、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23~)等。 1.2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 (1)反主体性(counter subjectivity) 后现代主义哲学继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提出“主体死亡”、“人已死亡”的口号,他们的意思是说主客二分式的主体和人的概念不现实,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已破灭。 (2)反普遍性及反同一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差异无所不在,即使在重复中也有差异出现,无差异的世界是苍白枯燥的世界,传统哲学以普遍性(universality)、同一性(identity)为人的最高本质,只能使人成为丧失个性、无血无肉无情感的抽象的人。(3)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独立自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这就是说,世界本身有语言的结构,语言不是人表达意义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体系。每一件已知的事物都是由语言来中介着的,所谓事实、真理只是语言上的。在他们看来,“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这样,人就从西方传统哲学所讲的

后现代心理学概观(1)

2004年6月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un.2004 第20卷第2期 Journal of Nanton g T eachers C olle g e (S ocial S ciences Edition ) V ol 120,N o .2 叶浩生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后现代心理学家反对以往的心理学理论和流派把心理或行为看作是一个独立于研究者的“实体”。后 现代心理学的典型特征是反对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它认为心理现象并不是一种“精神实在”,而是一种文化的社会建构。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建构论,多元文化论、后现代女性心理学都是后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社会建构论;多元文化论;女性心理学[中图分类号]B84-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89(2004)02-0121-05 [收稿日期]2004-03-22 [作者简介]叶浩生(1955-),男,江苏徐州人,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 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心理学史和理论心理学研究。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则项目[DBA010161]。 一、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出现于西方哲学 和社会科学领域。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影响了心理学家,其直接的结果是80年代以后产生的后现代心理学。从后现代的立场出发,后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尽管以往的心理学理论和流派充满着对立和矛盾,但是它们都是现代主义的产物,即都是把心理或行为看作是一个独立于研究者的“实体”。这个“实体”客观地存在于某个地方,等待着研究者去发现和认识。心理学的知识是以这个实体为基础的。后现代心理学反对这样一种观点,其基本主张是: 第一,反基础主义。现代主义站在两分法的立场上,认为存在着作为理性的主体和被主体理性认识、描绘、反映或表征的客体或实在。这些客体或实在是自明的,不需要加以证明。知识是以这种实在作为基础的,科学的知识是这些实在的精确描绘。心理学的知识同样如此,从理论上讲,心理学的知识是对作为“心灵”、“精神”等实在的精确反映。依照心理学中的基础主义观点,心理现象的分类是以心理的实在作为基础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人格等实实在在的存在着,成为我们对心理现象分类的根据和理由。然而,“在后现代主义和社会建 构论看来,由于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语词而社会建构的结果,语词的意义又随着群体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即语词的意义依赖于社会过程,因而我们不可能达到对世界的客观理解。知识只不过是以语言形式表述的社会一 致意见。”[1] 因此,心理学的概念,诸如态度、情绪、记忆、 思维、人格和个性等并没有一个客观存在的“精神实在”作为基础,它们只不过是心理学话语的建构物,并文化地、历史地存在着,随时间、地域的不同而不同。 第二,反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反本质主义。依照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心理学中的本质主义有三种表现形式:(1)经典本质主义。经典本质主义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有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恒定不变的本质。记忆和思维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两者具有不同的加工机制,经验实证方法是达到这一内在本质的有 效途径。(2)现代本质主义。现代本质主义认为在千变万 化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自然的、普遍的本质。在心理学中,这种本质主义表现为生物决定论,认为行为虽然千变万化,但都是由生物驱力决定的。(3)文化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强调文化对人的成长过程的影响,但它并不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会“内化”为人的“本质特点”。心理学中的文化本质主义认为文化通过儿童的社 后现代心理学概观

李子勋——幸福从心开始

李子勋:幸福从心开始 站在这里我是以家乡人的身份来跟大家分享、交流一些有关家庭的学问,因为东方文化、中国文化是家文化,家国天下,对家庭的珍视是我们文化的核心。家庭是社会结构的细胞,现在讲和谐工程,我们特别希望每一个家庭都幸福,都稳定,都和谐,这样才能有个和谐的社区,和谐的城市,才会有一个和谐的中国,当然中国也会引导着世界的和谐。所以我们还是从家庭开始。50、60、70后创造财富奇迹我要讲一下变革时期的婚恋关系。我们知道,在成都这个地方,或者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不同年代的人对婚姻的理解是不同的,婚姻的稳定性也不同。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相对来说婚姻稳定性要好得多,因为那时比较传统,更少受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影响,那时中国人都追求集体主义精神,比较随大流,再加上他们结婚的70年代经济不太好,只有结婚单位才会给房子,而且很多人类生存的要件都和婚姻密切相连,所以那时婚姻非常稳定,在这样的文化下哪怕吵架、打架,绝不会想到要离婚,因为结婚是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社会的福利必须在婚姻里才能够得到。所以,50年代生人的离婚率非常低。60年代有些不同,因为他们出生时正好是困难时期,没有吃的,所以他们更多地关注财富、物质,到了后期“文化大革命”又让很多人多少产生一些无政府的思潮,比较个人主义。心理学一直研究儿童时期对成年以后的影响,想想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人,普遍来讲他们小时候物资比较匮乏,所以他们创造的社会文化就是精英文化,就是成功学,就是利益最大化,就是发展,就是刻苦读书,就是发展我的事业,挣更多钱,得到更多保障,拿到更多物质,所以这30年出生的人现在让我们的中国变得非常富有,这30年生的人对中国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财富的奇迹。话又说回来,60年代的人进入婚姻时已经是80、90年代了,那时物质比较饱满,改革开放后更多的西方文化随着好莱坞的电影,肯德基汉堡可乐等来到中国,中国从家文化慢慢偏移到了个人文化,每个人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权利、边界以及和他人的不同。当然传统永远是会胜利的,因为我们是在这个文化背景里长大的,个人主义可能在年轻人那里呈现得多一点,等到四五十岁的时候,无一例外还要回到我们传统文化中去修身养性。幸福感递减,离婚率递增通过婚姻调查我们发现,家庭的幸福感随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递减。这一方面由于我们有了更多快乐的资源。过去我们要快乐,只能跟太太或丈夫在家里才快乐,但现在你看成都满街都是让人快乐的地方,酒吧、卡拉OK厅、舞厅、电影院、剧场,戏剧、话剧、音乐剧,反正让我们爽的事情很多。所以夫妻之间对快乐追求的欲望就减弱了,不再是原来那种唯一。我在“文革”后下乡,我们跟农民一块做工,每天就听他们讲怎么跟老婆开心,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电影院,老百姓的娱乐就是夫妻娱乐,这是最好的低碳的不用花费的娱乐。所以那时他们的婚姻非常稳定。离婚本身是一个文明的进步,但离婚率太高会削弱家文化,对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稳定性有影响。所以心理学家也好,社会学家也好,政府部门也好,并不希望大家都去离婚。我们看到60年代人的离婚率高于50年代人,而70年代人的离婚率可能是在三个年代里最高的。想想70年代人的青春期,已经是1985年以后了,这时中国已经人人可以吃饱饭,农村也可以吃干饭了,我下乡时农村永远喝粥。70年代生的人青春期的时候,他们开始接纳这个世界,形成审美,包括情爱思想。这个社会是欣欣向荣的,我们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中越来越朝气蓬勃,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充满快乐奋进的精神。所以70年代的人是富于探索的,因为他正好生活在传统与现代的分界时期。他们的成年期差不多是90年代。成年期决定一个人的社会责任、宗教信仰,决定他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将为什么样的事业献身。70年代出生的人处在世纪变革期,他们是富有创造性和自由精神的一群人,但他们内心还是非常保守,往往靠媒人和朋友介绍,20来岁就结婚了。他们很快发现这个世界

认知主义心理学

新认知主义语文观的探索与建构主义教学观批判 ——关于后结构、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理念的质疑(上)马正平[1]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师大写作与思维研究所,610068) 文章来源:马正平写作学与美学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e62074283.html,/ReadNews.asp?NewsID=241&BigC lassName=语文教学论研究生&SmallClassName=学术讨论&SpecialID=0 摘要: 本文在对当代大学非构思(生长主义)写作学理论与教学产生高校的基础上,对西方现当代的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论理念进行了质疑,认为必须超越因反对知识主义而走向极端的建构主义、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哲学观念与方法,重新反思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并在深化缄默知识论的基础上,进入认知主义、新形式(思维模型)主义的后后现代主义的教学哲学境界,从而建构真正面向21世纪的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切实有效并高效的语文教学境界。 关键词:有效语文教学;建构主义;多元智力;生成主义;新认知主义

一、新认知主义:生成主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理念的探索与实践应用 基于笔者曾有17年(1982-1998)教育学院中文系讲授《写作与中学作文教学研究》和长期从事中学作文教学的经历,以及我与应刘永康教授之邀参加《语文教学论》的机会,我在主编《高等写作学教程系列》时将《高等写作学引论》、《高等写作学思维训练教程》、《高等文体写作训练教程》(上、下)的动力学、生长论的非构思写作原理与教学原理转化到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去,专门构想了一册面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当代中学写作教学心思维》。不仅在该书第三编第八章“面向21世纪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观念与教学体系”的中详细建构了《DCC(动力学、操作化、成功感)作文教学导写导练》和《新路径(即动力学、生长论、非构思)作文训练》等非构思中学作文教学的作文只适于作文教学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及其练的体系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与此同时,我们对这种新理念作文教学和新知识——写作思维训练知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在这种非构思作文新理念的基础上,并将其上升为“动力学(语文)教育观”,为此,我专门撰写了该书的导论——《动力学教育观:面向21世纪的教育智慧》。在该文中,我对“动力学、生成论的非构思主义语文教学观和教学论原理以及语文能力生成机制与教

李子勋 中国式离婚

《中国式离婚》心理分析(李子勋系列十三) 热播的《中国式离婚》将现今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若隐若现的婚外恋、怨妇、情商不高的丈夫等家庭矛盾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放大了现代婚姻的危险因素,吸引了全国无数家庭的眼球。为此,我们邀请两位心理专家对此作心理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中国式离婚》对婚姻的启示 从心理角度看《中国式离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截然相反的婚姻真相:貌似无辜和让人同情的宋建平才是始作俑者,而所谓歇斯底里的林小枫又是如何被他一步一步逼至疯狂…… 《中国式离婚》把一个大学毕业的人民教师,沦落成为一个泼妇式的市井人物。阴森的目光,蓬乱的头发,在许多段落,林小枫出其不意地现身,跟踪,窃听,无理取闹,自杀,毁损器物,欺辱邻居,假造证据,无所不用其极。大多数女性观众看林小枫一无是处,看宋建平处处同情。这位婚姻的写手,编出这样的婚姻故事内心有三个前提:女人是靠婚姻来生存的;女人是婚姻中天生的弱者;女性只有不断完善自身才会有婚姻的幸福。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离婚》,看到的其实更多的是对现代婚姻的启示。 启示1:彼此误解是婚姻生活的常态。误解可以消除,两人的人格冲突却无药可治,林小枫遇上宋建平,他们的婚姻注定狼烟四起。宋建平与林小枫反目成仇不完全是误解所致,因为宋的确对林没有了激情。 从性格分析看,林小枫是一个缺乏自我边界的女性,她喜欢把爱的人纳入自我,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内心没有边界的人要么是胆怯依赖,要么是自我膨胀,很难用适中的方式来与人交往,对人热情与冷淡完全以当时的心情而定。林小枫对宋建平清高保守的生活态度不满,对家庭的经济现状不满,然后又对宋建平对她缺少关爱不满,看起来林是有夫妻诉求的那一方。林小枫是需要夫妻时刻分享内心才有亲密感,需要知道一切才有安全感的女子。而宋建平却是一个自我比较完整,不喜欢暴露内心,也不主动与人交流的人。他有很好的自我感,把内心世界与客观现实分得很清,他可以幻想,或对别的女人动情,行为上却异常地保守与节制。这样的两个人走在一起,婚姻很难有平静的时候。婚姻中正常的交流如果不能达成,交流就会朝向极端方式发展。这时的婚姻必定狼烟四起。 启示2:宋式男人对女人有高度杀伤力,他用掩藏在压抑、委屈中的儒雅和对妻子无原则的忍让来“吸引”身边的女人们。看看宋建平身边的好女子肖莉、娟子,因为同情而被他吸引,最终卷入婚姻冲突,遭受林小枫不白的欺辱。“一个好端端的女子嫁给这个男人,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个低自尊、无职业身份、自我糟蹋、甚至有偏执狂的女子,你能说那个男人是无辜的!”宋建平在外人面前,他体贴关怀,替人着想,让女人想不喜欢他都不行!在婚姻里面却独来独往,用隐忍去拒绝,用退缩表冷漠,用防御来进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