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自测题

第六单元自测题
第六单元自测题

第六单元优化作业

学校班级姓名卷面分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ong di jia qian gou mai dai zhu shang ren yong ji pi ping gong shou ( ) ( ) ( ) ( ) ( )()( ) ( ) jue ding bao zhi bo li shi qi lai po sui ji xu xin feng ( ) ( ) ( ) ()( ) ( )( ) jiao ao lin zhe mu tong ting zhu cong ming ge bo chen dian dian huang dang ( )( )(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观()场()轻()读()绝()

现()扬()经()续()决()

三、我会填。

1、他的画一,就。

一,就。

2、他一会儿,一会儿,很快就。

一会儿,一会儿。

3、戴嵩特别喜欢()。()()这两幅名画,就是戴嵩画的。在我国现代画家中,不少人以画动物而闻名,如,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等,他们画的动物栩栩如生,人们特别喜爱。

4、一个孩子,像!一个孩

子。另一个孩子

一个。一个。另一个

一只。一只。另一只

5、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是、、

、、。

四、照样子,写词语。

大大小小

亮晶晶

走来走去

五、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读了《画家和牧童》一文,你喜欢戴嵩和牧童吗?为什么?

2、《我为你骄傲》一课,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

3、《三个儿子》一课中,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4、读了《玩具柜台前得孩子》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六、写一写。

有一次,小华在校门口值日,同班同学小龙迟到了。小华心想:要是把小龙的名字记下来,自己班级就不能得到纪律红旗,同学们还会责怪自己;要是不记,就没有尽到责任。这可怎么办?

你来帮小华想一想,他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网络实用技术第六章本章自测答案

《网络实用技术》第六章本章自测 一、单选题(共15道,每题4分,总计60分) 题目1( B )不属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性体现。 A. 移动场景 B. 移动通信 C. 移动终端 D. 移动网络 题目2下列( D )不属于移动互联网的特征。 A. 媒体化 B. 社交化 C. 融合化 D. 透明化 题目3( A )是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 A. 移动互联网 B. 局域网 C. 城域网 D. 因特网 题目4下列( D )不属于移动互联网的基本要素。 A. 公众互联网 B. 移动无线通信网络 C. 移动终端 D. 无线接入点题目5 实现移动互联的技术基础是( C )。 A. IPv4 技术 B. IPv6 技术 C. 移动IP技术 D. 路由器技术 题目6 SDN架构不包括( B )。 A. 基础设施层 B. 链路层 C. 控制层 D. 应用层 题目7 SDN的三层架构中,路由器属于( A )。 A. 基础设施层 B. 网络层 C. 控制层 D. 应用层 题目8 SDN的三层架构中,路由器属于( A )。 A. 基础设施层 B. 网络层 C. 控制层 D. 应用层

题目9( C )不属于数据中心网络业务流量的独有特征。 A. 长短流混合 B. 通信模式特殊 C. 长流流量比重较低 D. 大量短突发 题目10下列( C )不属于传统数据中心的服务。 A. 提供带宽 B. 提供机柜空间 C. 提供软件服务 D. 防计算机病毒 题目11下列( C )不属于数据中心的特点。 A. 高带宽 B. 高可用性 C. 高费用 D. 高可靠性 题目12移动云的架构不包括( C )。 A. 移动终端 B. 服务器端 C. 移动云端 D. 后台系统 题目13发现、选择网络服务和云服务是( D )的功能。 A. 资源层 B. 网络虚拟化层 C. 服务提供层 D. 云服务层 题目14 由网络和云计算的物理基础架构组成的是( A )。 A. 资源层 B. 网络虚拟化层 C. 服务提供层 D. 云服务层 题目15根据逻辑网络对底层网络进行抽象是( A )的核心功能。 A. 网络虚拟化 B. 云计算 C. 软件定义网络 D. 物联网 二、判断题(共10道,每题4分,总计40分) 题目16移动云端属于移动云的架构。(╳) 题目17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属于移动终端。(√) 题目18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与物,人与物进行智能化连接。(√) 题目19软件定义网络的核心思想是把网络控制层与数据层分离开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材料,懂得作文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说真话,吐真情。感悟温暖的母爱与深深的父爱。 2.引领学生善于捕捉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在习作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3.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说真话,吐真情。感悟温暖的母爱与深深的父爱。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 三、前作文准备 每天记日记,记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事,大事、小事、高兴事、烦心事……都可以记录下来,但要注意记好细节。 [意图:作家肖复兴说,作文,首先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捕捉到、发现到的。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指出,习作教学应从“前作文”开始,要教会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本领。习作指导课前,应该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观察、体验、搜集资料等来进行“源头活水”的摄取。由此,打开写作源头。]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畅谈心中的不理解 1.出示:一张全家福 (1)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任务,请大家带一张全家福,谁带来了?照片上都有谁,照片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拍摄的?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 (2)看着张张照片,看着张张笑脸,把你看到的概括成一个词语。

(3)从爸爸、妈妈的眼神里,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是多么爱你! [意图:出示一张张学生的全家福,其目的之一是:营造一种亲切、自然的氛围,学生才会乐于参与,乐于表达,乐于分享;其目的之二是:出示学生最熟悉的、最亲切的照片,是为了引发学生的联想,引发学生那些酸的、甜的,埋藏在心底的回忆。让学生概括画面,着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从内容、情感入手,为学生完成习作时自拟题目,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2.交流:心中的不解 (1)出示投影: 你的父母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板书:父母的爱),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的时候?请你静静地想一想。 (2)认真地听一听,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他不理解父母的是什么? (3)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对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理解。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画面。让我们重温一下。 [意图:学生完成习作,首先要知道写什么。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双敏锐的目光,静静地回忆,从生活中选取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分享心中的不解,交流学生心中之结,打通学生情感障碍,这也是这节习作课承载的重要任务之一。让学生概括出同学不理解父母的是什么,这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因为,习作既需要具体地写,也需要概括地写。] (二)畅谈温暖的母子情 1.聆听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母亲》,用心地阅读画面,仔细地倾听歌词。 2.歌曲中的哪个画面、哪个细节让你最感动? 3.静静地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相似的画面?给我们讲一讲。 [意图:教学的最高境界:大雪无痕。此过程中,“无痕”体现于两点。第一,学生精神层面,由对父母的“不解”到“理解”,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说教,而且让学生静听《母亲》,让其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与学生的生活对接,再现生活中的那些平常的画面,引发学生情感的波动,理解父母;第二,教师与学生聊天,轻松,自然,其真正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选择生活中让心灵颤动的习作素材,引领学生关注到那些平常的画面,回忆那些生活中的让自己感动的小事,只有先让自己感动,才会打听别人。真实的,永远是最精彩的。习作课,就是要建构言意兼得的习作课,让学生在表达的同时,要有心灵上新的感悟。] (三)品读生动的细节

第六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四部分课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100000元,年总营业成本为60000元,其中年折旧额10000元,所得税率为33%,该方案的每年营业现金流量为( B )。 A.26800元B.36800元C.16800元D.43200元2.当两个投资方案为独立选择时,应优先选择( D )。 A.净现值大的方案B.项目周期短的方案 C.投资额小的方案D.现值指数大的方案 3.计量投资方案的增量现金流量时,一般不需要考虑方案( D )。 A.可能的未来成本B.之间的差额成本 C.有关的重置成本D.动用现有资产的账面成本 4.在计算现金流量时,若某年取得的净残值收入大于预计的净残值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C )。 A.只将两者差额作为现金流量B.仍按预计的净残值作为现金流量C.按实际净残值减去两者差额部分所补交的所得税的差额作为现金流量D.按实际净残值加上两者差额部分所补交的所得税的差额作为现金流量5.已知某设备原值160000元,累计折IH 127000,如现在变现,则变现价值为30000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40%,那么,继续使用该设备引起的现金流出量为( B)元。 A.30000 B.31200 C.28800 D.33000 6.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需用A种零件。如果自制,该企业有厂房设备;但若外购,厂房设备可出租,并每年可获租金收入8000元。企业在自制与外购之间选择时,应( C)。 A.以8000元作为外购的年机会成本予以考虑 B.以8000元作为外购的年未来成本予以考虑 C.以8000元作为自制的年机会成本予以考虑 D.以8000元作为自制的年沉没成本不予以考虑 7.如果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是未来使用年限内现金流出总现值与( C )的乘积。 A.年金终值系数B.年金现值系数 C.投资回收系数D.偿债基金系数 8.已知某设备原值60000元,税法规定残值率为10%,最终报废残值5000元,该公司所得税率为40%,则该设备最终报废由于残值带来的现金流入量为( A )元。 A.5400 B.6000 C.5000 D.4600 9.某公司于1999年拟投资一项目,经专家论证总投资需500万元,并已支付专家咨询费50000元,后因经费紧张此项目停了下来,2001年拟重新上马。则已发生的咨询费从性质上来讲属于( C )。 A.相关成本B.重置成本C.沉入成本D.特定成本10.某公司拟新建一车间用以生产受市场欢迎的甲产品,据预测甲产品投产后每年可创造100万元的收入;但公司原生产的A产品会因此受到影响,使其年收入由原来的200万元降低到180万元。则与新建车间相关的现金流量为( B )。 A.100 B.80 C.20 D.120

物化第六章自测题

第六章 化学平衡 一、 选择题 1.在温度T ,压力p 时,理想气体反应C 2H 6H 2(g)+C 2H 4(g)的 平衡常数K c /K x 比值为( )。 (a)RT (b)1/RT (c)RT /p (d)p /RT 2.气相反应A+B==2C+D 在298K ,恒定容器内进行,A 和B 的初始分压分别为101.325kPa ,当反应达平衡后,A 和B 的平衡分压均为1/3?101.325kPa ,起始时容器内不含C 和D ,则该反应在298K 时的K c /(mol ?dm -3)为( )。 (a)4.31?10-3 (b)8 (c)10.67 (d)16 3.标准态的选择对某些物理量有影响的是下述几组物理量中的( )。 (a) f ,μ,θ?m r G (b) m ,μθ,A ? (c) a , μθ,θ?m r G (d) a ,μ,0,,)/(=??f W p T G ξ 4.某实际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用逸度表示为θf K ,则θf K 与下述物理量中有关的是( )。 (a)系统的总压力 (b)催化剂 (c)温度 (d)惰性气体的数量 5.反应CO(g)+H 2O(g) CO 2(g)+H 2(g)在873K ,100kPa 下达化 学平衡,当压力增至5000kPa 时,各气体的逸度因子为2 CO γ=1.90, 2 H γ=1.10,CO γ=1.23,O H 2 γ=0.77,则平衡点将( )。 (a)向右移动 (b)不移动 (c)向左移动 (d)无法确定

6.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反应达平衡 D(g)+E(g)F(g),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确定 7.在温度为1000K 时的理想气体反应2SO 3(g)==2SO 2(g)+O 2(g)的平 衡常数K p =29.0kPa ,则该反应的θ?m r G 为( ) (a)28kJ ?mol -1 (b)10.3kJ ?mol -1 (c)-10.3kJ ?mol -1 (d)-28kJ ?mol -1 8.已知FeO(s)+C(s)==CO(g)+Fe(s),反应的θ?m r H 为正,θ?m r S 为正(设θ?m r H 和θ?m r S 不随温度而变化),欲使反应正向进行,则一定( )。 (a)高温有利 (b)低温有利 (c)与温度无关 (d)与压力有关 二、 填空题 1.在298K 时,反应N 2O 4(g) 2NO 2(g)的θp K =0.1132,当 k P a p p NO O N 1242==,反应将向 移动。当kPa p O N 1042=,kPa p NO 12=时,反应将向 移动。 2.实验证明:两块表面无氧化膜的光滑洁净的金属紧靠在一起时会自动粘合在一起,现有两个表面镀铬的宇宙飞船由地面进入外层空间对接时它们将 (填“会”或“不会”)自动粘在一起。已知 θ?m r G [Cr 2O 3(s),298.15K]=-1079kJ ?mol -1 ,设外层空间气压为 1.013?10-9Pa ,空气组成与地面相同,不考虑温度影响。 3.若以A 代表Na 2HPO 4,已知A ?12H 2O(s)== A ?7H 2O(s)+5H 2O(g),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设计

第六单元《父母的爱》作文教学设计 金凤五小侯晓娟 习作要求 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吧! 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习作的内容: (1)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2)你可以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 (3)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无论写什么,都要敞开心扉,写出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换意见。 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指导,让学生懂得习作的读者对象——父或母(爸爸或妈妈),习作中既能自我表达,又能与别人交流。 2、学生在习作的表达和修改过程中,体会到父或母的爱。且力求通过具体事例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父母亲的真情实感,从而学会沟通,学会理解。 3、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我手写我心。学生对父母的爱,既有自己的看法,又能尊重读者(爸爸或妈妈),多角度理解父母的爱,体现个性表达。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 2、能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来表达真情实感。教学前的准备: 1、选择“老照片的故事”和“我家的一件珍品”的同学,应在作文前与父母聊一聊相应的话题。可以和父母一起翻翻旧相册,听他们讲讲照片后面的故事;可以找一找家中的某一件你感兴趣的物品,问问父母它的来历。 2、无论选择哪一项活动,在与父母交谈时都应该注意拟好谈话提纲。内容包括:向父母介绍本次语文活动的内容和访谈的目的:你需要得到父母哪些方面的帮助:了解家庭故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询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故事涉及到哪些人等等)。 3、做好访谈记录表。 4、课前读读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想想生活中,父母与自己彼此不理解的事情,对父母提出的建议或怪父母说和心理话。 教学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习作课前来个热身活动。(含成语的的字短语,看哪个小组说的多。)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

三年级习作指导第六单元 一,习作要求 我们向同学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现在就来写一写。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呢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写同一个地方的同学,可以交流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如果不想写去过的地方,写想去的地方也可以。 二,写什么 同学们,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自己“去过的地方”或者自己“想去的地方”主要目的是写出这个地方的美。可是,有的同学会说:“游览的地方太多了,可是那么久了,对于它的美,只能说个大概出来。”怎么办呢?其实,美是无处不在的。要完成此次习作,我们可以对身边的美景进行观察。比如: 1、你可以去看看教室的一角,寻找教室里的“美”,当然,这个美是靠你去寻找,比如:教室的右后角,那是一个绿化角,有同学从家里带来的盆栽,它能让我们认识植物生长变化;教室的图书角,有一个书架,里面的书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供大家交流…… 2、你还可以带上本子,来到你家的小区花园里面去,相信那里一定有一些你喜欢地方,这些地方有哪些“美”吸引了你呢? 3、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爸爸妈妈带自己到最近的

公园去看看。相信那里风景优美的地方会很多哟。 三、怎么写 要写好本次的习作,获取素材是首要的工作。我们今天就以写自己的小区为例子,指导同学们如何去观察风景优美的地方。 1、如果你观察的是小区的一处绿化,你要观察一下有些什么植物,植物的样子、特点、色彩、质感、生长规律。它们是不是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2、如果是小区中休息的小亭子,你要观察一下,这个亭子有多大,和你的房间比一比,亭子里面有些什么摆设,平时都有些什么人来亭子里面,他们一般都在里面做什么?是休息、聊天、还是下棋?或者打太极?这里给人们带来了乐趣是不是也是一种“美”呢? 3、如果是小区的宣传栏。你得介绍一下宣传的是什么内容,用的什么字体,这些内容令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宣传栏里有没有什么图案,你看了之后有没有给你带来美的享受,美的联想? 4、如果是小区里面的儿童活动区。你得介绍一下这个区域大概有多大。你可以绕着走一圈,看看大约要走多少步?这个区域里面有些什么设施?哪些是受到小朋友欢迎的?其中你最喜欢去的游乐设施是什么?平时你都和谁到这里来玩,相信这里一定带给了你很多乐趣,这些乐趣就是“美”

第六章自测练习题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自测练习题) 编写说明: 1.忠于大纲和教材。绪论和各章习题严格按照“大纲”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最新版本教材编写,并将紧随教材的日后修订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 2.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习题几乎覆盖教材所有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重要知识点做到从多角度进行考查。 3.排列有序。全部习题的排列以题型为单元,每种题型内的习题严格按照所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呈现,对于涉及多个知识点的,一般以最后出现的知识点为准,以便于练习。 4.难易结合,有一定区分度,考察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力求注重考查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使用说明: 1.可服务于训练、复习和考试。本套习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各章节内容的同步训练,也可以作为学生在准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考试的复习参考,又可以作为教师命制该课程期末考试试题的选择素材。 2.可服务于自测、巩固和提高。学生在使用本套习题时,应首先学习和阅读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测训练,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强化认识、提高能力,做到把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备较强的理论思维方式与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的历史使命?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法律的国家强制性的理解,错误的是( D ) A.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就在于它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 B.法律的国家强制性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C.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是法律的国家强制性表现 D.国家强制力始终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第六章复习题-附答案

第六章相平衡 一、填空题 1.蒸馏时,组分和温度均不发生变化的溶液叫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恒沸溶液 2.将一定量的NH4Cl(s)置于真空容器中, 加热分解达平衡, 系统的组分数为 _____ , 相数为______ , 自由度数为________ 。 答案:1;2;1 3.如果完全互溶的二组分液体混合物对拉乌尔定律有较大的正偏差, 在T - x 相图中就有 一个, 此点组成的混合物称为, 具有相等和恒定的特征。 答案:最低恒沸点;恒沸混合物;气液两相组成;沸腾温度。 4.FeCl3和 H2O形成四种水合物: FeCl3?6H2O; 2FeCl3?3H2O; 2FeCl3?5H2O; FeCl3?2H2O, 该系 统的独立组分数为 _______, 在恒压下最多能有______相共存. 答案:2;3 F= C-P+1 5.在80℃下,将过量的NH4HCO3(s)放入真空密闭容器内,NH4HCO3(s)发生下列分解反应 NH4HCO3(s) =NH3(g)+ H2O(g)+ C2O(g)达平衡后,系统的C= 、 P= 、F= 。 答案:(1;2;0)。该系统中物质数S =4,化学反应数R =1,独立的浓度关系式数R’=2,因为p(NH3)=p(H2O)=p(CO2)。故组分数C =4-1-2=1,相数P =2,温度一定,所以自由度数 F =1-2+1=0。 6.下列化学反应,同时共存并到达平衡(温度在900K~1200K范围内) CaCO3(s)?CaO(s)+ CO2(g) CO2(g)+ H2(g)? CO(g)+ H2O(g) H2O(g)+ CO(g)+ CaO(s)= CaCO3(s)+ H2(g) 该系统的自由度F为。 答案:S=6、R=2、R`=0,∴C=S-R-R`= 4,F= C-P+2 = 4-3+2=3 7. CaCO3(s)、BaCO3(s)、BaO(s)和CO2(g)构成的多相平衡系统的组分数为、 相数为、自由度数为。 答案:S=4、R=1、R`=0,∴组分数C=S-R-R`= 3,相数P= 4,自由度数F = C-P+2 = 3-4+2=1

第六章自测题

第6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一、选择题 1.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应在()进行。 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系统规划阶段 2.辅助系统分析人员描述系统中多种报表数据在有关业务部门间传送关系的图表是( )。 A、数据流程图 B、表格分配图 C、系统流程图 D、业务流程图 3.下面对数据流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组织中信息运动的抽象 B、是MIS逻辑模型的主要形式 C、它与对系统的物理描述无关 D、所描述的内容是面向管理人员的 4.数据流程图的特性是具有()。 A、直观性和科学性 B、抽象性和概括性 C、真实性和完整性 D、科学性和概括性 5.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A、系统评价的依据 B、系统设计的依据 C、系统实施的依据 D、系统规划的依据 6.在系统分析阶段,功能/数据分析法采用的工具是() A、业务流程图 B、数据流程图 C、U/C矩阵 D、功能结构图 7.系统分析的任务是() A、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 B、完成新系统的物理设计 C、完成新系统的代码设计 D、完成新系统的数据存储分析8.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用来表达数据在功能之间传送关系的图是() A、系统流程图 B、功能结构图 C、数据流程图 D、表格分配图 9.决策表的组成部分是()。 A、条件、行动 B、条件、行动、条件组合、决策方案 C、决策方案 D、条件、状态、条件组合、决策方案10.决策树和决策表的功能是用于描述( )A、输入内容 B、数据存储 C、处理逻辑 D、输出格式 11.在数据字典中,对外部实体的定义包括外部实体名称、编号、简述及() A、有关数据流的输入和输出 B、有关外部实体的处理 C、有关外部实体的存储 D、有关信息的说明 12.反映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的流程图是() A、业务流程图 B、数据流程图 C、表格分配图 D、模块结构图 13.对一个企业的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而言,()是外部实体。 A、仓库 B、计划科 C、供应科 D、销售科 14.数据字典的建立应在()阶段进行。A、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15.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 A、正确评价当前系统 B、使用户接受分析人员的观点 C、彻底了解管理方法 D、弄清用户的要求 16.数据流程图描述的内容是() A、数据来源、数据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结构 B、数据来源、数据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存储 C、数据结构、数据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存储 D、数据来源、数据结构、处理过程和数据存储 17.与业务流程图相比,数据流程图具有()A、抽象性 B、单一性 C、具体性 D、复杂性 18.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应采用() A、自底向上、逐层分解的方法 B、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 C、模块化的方法 D、结构化的方法 19.系统分析说明书的重点内容是() A、系统开发项目概述 B、现行系统的状况 C、新系统的目标和逻辑模型 D、系统实施计划 20.帮助系统分析员了解一个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与工作流程的图表是() A、数据流程图 B、功能结构图 C、业务流程图 D、程序流程图 21.目前,对于系统分析主要采用( )的分析方法。A、结构化 B、模块化 C、系统化D、自顶向下22.在数据流程图中()表示了数据的外部来源和去向。 A、系统中的人员 B、系统外的人员 C、数据处理 D、外部实体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与范文 习作训练:调查报告或研究报告 怎么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应用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2)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3)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2)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3)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如关于人民小学校门口脏乱情况的调查报告、社会用字调查报告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即双标题,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2)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①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

数据结构第6章二叉树自测题参考答案

第6章树和二叉树自测卷解答 一、下面是有关二叉树的叙述,请判断正误 (√)1. 若二叉树用二叉链表作存贮结构,则在n个结点的二叉树链表中只有n—1个非空指针域。(×)2.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两棵子树的高度差等于1。 (√)3.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两棵子树是有序的。 (×)4.二叉树中每个结点有两棵非空子树或有两棵空子树。 (×)5.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关键字值大于其左非空子树(若存在的话)所有结点的关键字值,且小于其右非空子树(若存在的话)所有结点的关键字值。(应当是二叉排序树的特点) (×)6.二叉树中所有结点个数是2k-1-1,其中k是树的深度。(应2i-1) (×)7.二叉树中所有结点,如果不存在非空左子树,则不存在非空右子树。 (×)8.对于一棵非空二叉树,它的根结点作为第一层,则它的第i层上最多能有2i—1个结点。(应2i-1)(√)9.用二叉链表法(link-rlink)存储包含n个结点的二叉树,结点的2n个指针区域中有n+1个为空指针。 (正确。用二叉链表存储包含n个结点的二叉树,结点共有2n个链域。由于二叉树中,除根结点外,每一个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所以只有n-1个结点的链域存放指向非空子女结点的指针,还有n+1个空指针。)即有后继链接的指针仅n-1个。 (√)10. 具有12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有5个度为2的结点。 最快方法:用叶子数=[n/2]=6,再求n2=n0-1=5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由3个结点所构成的二叉树有5种形态。 2. 一棵深度为6的满二叉树有n1+n2=0+ n2= n0-1=31 个分支结点和26-1 =32个叶子。 注:满二叉树没有度为1的结点,所以分支结点数就是二度结点数。 3.一棵具有257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它的深度为9。 (注:用? log2(n) ?+1= ? 8.xx ?+1=9 4.设一棵完全二叉树有700个结点,则共有350个叶子结点。 答:最快方法:用叶子数=[n/2]=350 5. 设一棵完全二叉树具有1000个结点,则此完全二叉树有500个叶子结点,有499个度为2的结点,有1个结点只有非空左子树,有0个结点只有非空右子树。 答:最快方法:用叶子数=[n/2]=500 ,n2=n0-1=499。另外,最后一结点为2i属于左叶子,右叶子是空的,所以有1个非空左子树。完全二叉树的特点决定不可能有左空右不空的情况,所以非空右子树数=0. 6. 一棵含有n个结点的k叉树,可能达到的最大深度为n,最小深度为2。 答:当k=1(单叉树)时应该最深,深度=n(层);当k=n-1(n-1叉树)时应该最浅,深度=2(层),但不包括n=0或1时的特例情况。教材答案是“完全k叉树”,未定量。) 7.二叉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根(N)、左子树(L)和右子树(R)。因而二叉树的遍历次序有六种。最常用的是三种:前序法(即按N L R次序),后序法(即按L R N次序)和中序法(也称对称序法,即按L N R次序)。这三种方法相互之间有关联。若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是BEFCGDH,中序序列是FEBGCHD,则它的后序序列必是 F E G H D C B。 解:法1:先由已知条件画图,再后序遍历得到结果; 法2:不画图也能快速得出后序序列,只要找到根的位置特征。由前 序先确定root,由中序先确定左子树。例如,前序遍历BEFCGDH中, 根结点在最前面,是B;则后序遍历中B一定在最后面。 法3:递归计算。如B在前序序列中第一,中序中在中间(可知左 右子树上有哪些元素),则在后序中必为最后。如法对B的左右子树同

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习作指导《我想对您说》教案

第7课时习作指导课 《我想对您说》 【课型】习作指导课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用恰当的语言以书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在写信的过程中感受父母的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实际,用恰当的语言以书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难点】 在写信的过程中感受父母的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导入 1.播放歌曲《母亲》《父亲》的选段。学生谈谈感受。 2.回顾本单元文章中的父母之爱,简单概括。 3.揭示习作主题,激发习作欲望 二、明确要求,拓展思路 1.出示习作要求,明确习作任务。 课件出示课本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明确习作任务。 2.学生交流可以从哪些方面对父母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1)读读习作要求中的提示。 以“感恩”为主题,选取典型事例来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以“沟通”为主题,从孝敬父母和为父母着想两方面出发,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以“诉说烦恼”为主题,将成长中、学习中的困惑和烦恼告诉父母,寻找解决方式。 (2)除此以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说?

我和父母之间难忘的事 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有利于父母的建议 与口语交际结合…… (3)在内容表达上需要注意什么? 恰当的语言真实的情感 三、合作交流,说写迁移 1.自主选择要写的内容,准备交流。 2.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表达的大体内容,互相评议,互相启发。 在叙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顺序,围绕中心,写具体、写详细。 3.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4.师生评议。 四、真情流露,尝试表达 1.回顾书信结构,说说写书信要注意的问题。 2.学生再读习作要求,静心写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3.完成后根据习作要求自主修改。 五、赏评习作,完善提高 1.出示习作讲评的重点。 2.佳作欣赏,师生互动,共同评议。(选择几名学生的习作片段,抓住要点评议。) 说说你最欣赏这篇习作的哪些地方和你对这篇习作的修改意见。 评价要点: ①是否是最想说的真心话,表达了真情实感; ②语言是否恰当,容易理解、接受? 3.小组互读,指出优点和不足。 4.二次修改,誊抄作文。 总结:同学们,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把它读给父母听。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复习课程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 轻叩诗歌的大门—学写儿童诗 一、诗歌的基本知识 1、诗歌的起源 诗是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2、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诗歌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3诗歌的分类 (1)中国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三大类, 按音律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包括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绝句包括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中国古代诗歌的题材分: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

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雄浑,笔势豪放。 (2)现代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 ①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②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 ①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②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③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物理化学第六章自测题

第六章 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 1.在温度T ,压力p 时,理想气体反应C 2H 6H 2(g)+C 2H 4(g)的平衡常数K c /K x 比值为( )。 (a)RT (b)1/RT (c)RT /p (d)p /RT 2.气相反应A+B==2C+D 在298K ,恒定容器内进行,A 和B 的初始分压分别为101.325kPa ,当反应达平衡后,A 和B 的平衡分压均为1/3?101.325kPa ,起始时容器内不含C 和D ,则该反应在298K 时的K c /(mol ?dm -3)为( )。 (a)4.31?10-3 (b)8 (c)10.67 (d)16 3.标准态的选择对某些物理量有影响的是下述几组物理量中的( )。 (a)f ,μ,θ?m r G (b)m ,μθ,A ? (c) a , μθ,θ?m r G (d) a ,μ,0)/(,,=??f W p T G ξ 4.某实际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用逸度表示为θf K ,则θf K 与下述物理量中有关的 是( )。 (a)系统的总压力 (b)催化剂 (c)温度 (d)惰性气体的数量 5.反应CO(g)+H 2O(g)CO 2(g)+H 2(g)在873K ,100kPa 下达化学平衡,当压力增至5000kPa 时,各气体的逸度因子为2CO γ=1.90,2H γ=1.10,CO γ=1.23,O H 2 γ=0.77,则平衡点将( )。 (a)向右移动 (b)不移动 (c)向左移动 (d)无法确定 6.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反应达平衡D(g)+E(g)F(g),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确定 7.在温度为1000K 时的理想气体反应2SO 3(g)==2SO 2(g)+O 2(g)的平衡常数 K p =29.0kPa ,则该反应的θ?m r G 为( ) (a)28kJ ?mol -1 (b)10.3kJ ?mol -1 (c)-10.3kJ ?mol -1 (d)-28kJ ?mol -1 8.已知FeO(s)+C(s)==CO(g)+Fe(s),反应的θ?m r H 为正,θ?m r S 为正(设θ?m r H 和 θ?m r S 不随温度而变化),欲使反应正向进行,则一定( )。 (a)高温有利 (b)低温有利 (c)与温度无关 (d)与压力有关 二、填空题 1.在298K 时,反应N 2O 4(g)2NO 2(g)的θp K =0.1132,当kPa p p NO O N 1242==, 反应将向 移动。当kPa p O N 1042=,kPa p NO 12=时,反应将向 移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同步作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作文指导 【习作要求】 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吧! 【写作指导】 一开头和结尾 开头:a 时间开头 b 切题(表达的语言与题目有关) 结尾:a 总结照应开头 b 自然结尾,戛然而止c 谈感想 二会分自然段 三对话叙述 在对话中穿插动作.神态描写 如:“菜花儿开了”他高兴的举着双手说:“你们快过来啊!”“真的么?”我兴奋的跑过去,指着那一片片金黄色菜花说:“真叫人心醉啊!” 四.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写自己想说的话就是作文;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写,不要害怕这写不得,那样写不得。 五.有意识丰富自己的见识,积累习作素材 本组习作要求:选择最想给爸爸妈妈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抓住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增强情节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运用多种的表达方法。 ★不论写什么,都要敞开心扉,写出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换意见。 【写作素材】 1、妈妈很爱刘明明,家里什么事情也不让明明做,连书包都是妈妈整理。有一次,妈妈出差了,几天不在家。明明上学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了带作业本。 2、冯刚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每次考试结束,是他最害怕的时候,因为少不了又要被爸爸训斥。爸爸每次骂完他,总是说:我爱你,才会这样严格要求你。 3、李路杰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喜欢动手试一试。有一次,李路杰把家里的电话机拆了,却再也装不好了。爸爸知道了,没有批评他,而是亲切地说:“既然你能拆开,就一定能把它装起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李路杰终于把电话机装好了。 4、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有一次,我语文测验考了九十多分,我很高兴,希望回家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结果爸爸看了试卷后还批评了我,说我有一些不该错的地方。当时我很生气,后来妈妈说爸爸是因为我太骄傲了,才故意批评我的,我才明白爸爸的良苦用心 5、你想对父母提出哪些建议: 妈妈在我犯错时,总是把老久以前我的错误又翻出来一并再讲一次,希望妈妈您少唠叨一些,讲一次就可以了。 6、你想对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我从出生那日起,父母就为我操劳着。小时候,为我的生活自理操心,现在又为我的学习操心。他们为我付出了许多,我从心底里向他们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 【优秀范文】 范文1:妈妈 妈妈,有一件事,在我心里闷了好久了,总想说给您听,可每次话到嘴边都咽了回去,今天,我实在忍不住了。

第六章实数测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实数(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中无意义的是( ) A. 6 1- B. 21-)( C.12+a D.222-+-x x 2.在下列说法中:①10的平方根是±10;②-2是4的一个平方根;③ 94的平方根是32 ; ④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1;⑤ 24a a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只有1和0 B.算数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只有1和0 C.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只有1和0 D.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只有1和0 4. 641的立方根是( ) A.21± B.4 1± C.41 D.21 5.现有四个无理数5,6,7,8,其中在实数2+1 与 3+1 之间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实数7- ,-2,-3的大小关系是( ) A. 237---ππ B. 273---ππ C. 372---ππ D.723---ππ 7.已知351.1 =1.147,31.15 =2.472,3151.0 =0.532 5,则31510的值是( ) A.24.72 B.53.25 C.11.47 D.114.7 8.若33 )2(,2,3--=--=-=c b a ,则 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 A.c b a φφ B.b a c φφ C.c a b φφ D.a b c φφ 9.已知x 是169的平方根,且232x y x =+,则y 的值是( ) A.11 B .±11 C. ±15 D.65或 3 143 10.大于52-且小于23的整数有( ) A.9个 B.8个 C .7个 D.5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3-绝对值是 ,3- 的相反数是 . 12. 81的平方根是 ,364 的平方根是 ,-343的立方根是 ,

第6章 化学平衡自测题

第6章化学平衡自测题 1.在T=600 K的温度下,理想气体反应: =0.25; (1)A(g)+B(g) ? D(g),K 1 =(); (2)D(g)?A(g)+B(g),K 2 =()。 (3)2A(g)+2B(g)?2D(g),K 3 A 0.25; B 0.0625; C 4.0; D 0.50。 2.在T=380 K,总压p=2?00 kPa下,反应C6H5C2H5(g)?C6H5C2H3(g) +H2(g) 的平衡系统中,加人一定量的惰性组分H2O(g),则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C6H5C2H5(g)的平衡转化率a ()。C6H5C2H3(g)的摩尔分数y(C6H5C2H3)()。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条件不全无法确定。 3.在T,p及组成恒定,且不作非体积功的任一化学反应。 当反应能自动地进行时,则此反应的化学亲和势A(),Δr G (),J p/ K (); m (),J p/ K (); 当反应不能自动进行时,则此反应的A(),Δr G m (),J p/ K ()。 当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则此反应的A( ),Δr G m A >0; B >1; C =0; D =1; E <0;F<1。 4.在T=300 K,反应A(g)+2B(g)?D(g) 的K =1。在一抽成真空的容器中,通人A,B及D三种理想气体,在300 K时p A=p B=p D=100 kPa,在此条件下,反应()。 A 从右向左自动进行; B 从左向右自动进行; C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D 条件不全无法判断。5.温度恒定为400 K,在一个带活塞的气缸中,存在下列反应A(g)+B(g)?D(g) 平衡时体积为V,压力为p,D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D)。 (1) 在恒温、恒压下,向上述平衡系统中,通人惰性气体C(g),使系统的体积变大,达到新的平衡时 D(g)的物质的量为n1(D),则n1(D)()n0(D); (2) 将通入惰性气体后的平衡系统,恒温压缩到原来的体积V,达到平衡态时D(g)的物质的量为n2 (D)。 则n2(D)()n1(D);n2(D)()n0(D)。 A >; B =; C <; D 两者的关系无法确定。 6.已知反应: (1) 2A(g)+B(g) ?2C(g),其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lg K =3134/(T/K)-5.43; 1 =-1638/(T/K)-6.02; (2) C(g)+D(g) ?B(g),其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lg K 2 =A/(T/K)+B,式中A和B的 (3)反应2A(g)+D(g) ?C(g)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lg K 3 量纲皆为一,A=();B=()。() A A=4 772,B=0.59; B A=1 496,B=-11.45; C A=-4772;B=-0.59; D A=-542,B=17.45。 7.已知反应:2A(g)+D(g)?C(g)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g K =1 496/(T/K)-11.45 此反应在T=400 K,p =100 kPa下的Δr H m=( )kJ?mol-1;Δr S m=( )J?K-1?mol- 1。( ) A -2.447,-95.201; B 1.496,-11.45; C -28.64,-219.2; D 28.64,219.2。 8.已知反应:2A(g)+D(g)?B(g)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g K =3 444.7/(T/K)-26.365 起始配料比n(A)/n(D)=2。当对反应的平衡系统恒压升温时,此反应的K ();D(g)的平衡转化率a();Δr S m();Δr H m();Δr G m()。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一定变化方向。 9.对于反应CH4(g)+2O2(g)?CO2(g)+2H2O(g), (1)恒压下,升高反应系统的温度,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CO2(g)的摩尔分数y( CO2)()。 假设反应的起始配料比n(O2)/n(CH4)=2。 (2) 在恒温下,增加反应系统的平衡压力,使其体积变小,这时K (),y(CO2)()。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0.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某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n K =A/(T/K)+B 式中A和B的量纲皆为一。在给定温度范围内的任一温度下,此反应的Δr H m=();Δr S m=(); Δr G m=();Δr C p,m=()。 A -ARK; B BR; C 0; D -R(AK+BT); E BRT; F ARK(上式中K为温度的单位开尔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