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计算软件开发

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计算软件开发
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计算软件开发

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计算软件开发

摘要

蒸发率是衡量低温液体储运容器的重要指标。本文研究了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计算方法与试验测试方法,根据漏热量、密度、公称容积等条件,计算低温液体的储罐蒸发率,并且分析了试验测试方法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修正系数。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研究了影响蒸发率的各种因素,根据计算方法与试验测试方法运用Visual Basic 语言开发出一套计算软件,软件具有根据输入的漏热量等初始条件,计算LNG、液氮、液氧、液氩等低温液体储罐的蒸发率功能。软件的界面友好,可操作性较强。

关键词:蒸发率;计算软件;低温液体

Evaporation Rates Calculation Program Development for

Cryogenic Liquid Storage Tank

Abstract

Evaporation rat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o measure cryogenic liquid storage tanks. Th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test methods to get the evaporation rate of the cryogenic liquid storage tanks were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heat leak, density and nominal volume, the evaporation rate can be calculated. The connection and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program to calculate evaporation rate was developed by using Visual Basic. This software is based on the input of heat leakage, and other initial conditions, calculate LNG, liquid nitrogen, liquid oxygen and liquid argon and other low-temperature liquid storage tank evaporation rate. The interface of the software is user-friendly and the software can be highly operative.

Key word: Evaporation rate; Calculation Software; Cryogenic liquid

目录

第1章前言 (1)

1.1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1)

1.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2)

第2章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 (5)

2.1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的定义 (5)

2.2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的测定 (5)

2.2.1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计算方法 (5)

2.2.2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试验测试方法 (6)

2.2.3两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9)

2.3 本章结语 (11)

第3章影响蒸发率的因素及物性参数 (12)

3.1影响蒸发率的因素 (12)

3.1.1储罐漏热量 (12)

3.1.2充满率 (13)

3.1.3环境温度 (14)

3.1.4储罐的工作压力 (14)

3.1.5温度分层 (14)

3.1.6运行情况 (14)

3.2各种低温液体物性参数 (15)

第4章计算软件编写 (18)

4.1软件功能介绍 (18)

4.2程序运行环境 (18)

4.3软件说明 (19)

4.3.1软件运行界面 (19)

4.3.2软件计算界面 (19)

4.3.3软件计算举例 (23)

第5章结论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第1章前言

1.1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低温技术的普及,液氮、液氧、液氩、液氢、液氦、液化天然气等低温液体的应用日趋广泛,各行各业对储存和输送低温液体的低温容器的需求不断增长[1]。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主要跨国气体公司竞相在我国建立合资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空分设备、技术和管理,使我国低温液体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供应的地区和范围不断扩大,价格大幅度降低,促进了低温液体的应用,带动了我国低温容器的发展,使低温容器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随着低温技术的普及,低温液体从最早的高端技术应用逐步向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领域内渗透。低温液体适用领域的拓展也带动了低温容器的设计及制造向着多元化方向改进。固定式的低温容器趋于规模化,移动式的低温储运容器趋于集约化。然而气体产品有两种储存运输状态: 一种是气态产品,如氧气、氮气等,通常采用地面钢瓶充装进行储存和运输;另一种为低温液态产品,如液态氧、液态氮、LNG等,必须采用低温液体容器或低温液体槽车盛装,并经专用设备汽化后供给用气系统使用。其中,作为最能体现获得与保持低温、实现低温技术应用领域必不可少的低温液态气体储运技术, 在保持气体质量、提高气体利用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较之采用钢瓶充装储运, 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世界上业发达国家气体产品的储存,除用管网直接集中输送外,90% 以上均采用低温液体储运方式[2]。因此,了解低温液体储运技术的发展现状,熟悉低温液体贮运设备的结构,掌握低温液体储运过程中蒸发率的测定与计算方法,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低温液体(含LNG)在密闭储存过程中,由于漏热不可避免的存在,液体不断蒸发造成压力上升,最终导致气体泄放。因此,蒸发率是衡量低温液体储运容器的重要指标。本课题拟开发一套软件,实现LNG等低

温液体储罐的蒸发率计算。

1.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低温绝热与储运技术是低温产生、保持和应用必不可少的技术,如液化器的保温、低温液化气体的储存与运输、低温环境的获得与保持,各种低温下的应用等均离不开低温绝热以及低温储运技术。因此,绝热性能的好坏不仅涉及到各种低温应用的效果,甚至还关系到这些应用是否可能。因此,在整个低温工程学科均广泛应用低温绝热与储运技术。不同的绝热结构、不同的绝热材料、不同的工艺条件对绝热性能影响很大。另外,不同类型的低温容器的绝热结构及容器结构各不相同。

低温储运设备又称低温容器,是杜瓦容器、储液器、储槽(槽船) 的统称,可分成固定式和运输式两类,又可按储存介质分成液氮容器、液氧容器、液氢容器、液氦容器、液氟溶器、液化天然气容器等。目前这些容器设备的情况如表1.1 所示[3]:

表1.1 低温容器设备情况

续表1.1

(1)我国低温容器的现状

我国低温容器的应用已开始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改善人民的食物结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提高工业水平等方面已发挥重大作用,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生产厂家增多,低温容器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由于液氮耗量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我国低温液体耗量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其应用仍处于初始阶段,在应用的许多方面有的还未涉及,有的刚刚起步,各地区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另外在低温容器的标准化工作、产品质量和价格、行业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2)近期发展前景

今后10 年内,可预计低温容器发展仍会保持良好势头,理由如下:

①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技术革命中,高温超导、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材料科学和新能源等研究开发,以及航天技术的发展都会促进低温液体在新领域中的应用。

②我国刚刚确立的知识创新工程8 大重点领域中,农业高新技术、人口与健康、能源、新材料、资源与环境、空间科学与技术都与低温液体应用有关,并会促进低温容器的发展。

③化工、冶金作为低温容器发展的动力,在“九五”期间的扩能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如1996 年全国共有乙烯装置18 套,生产能力420.8 万吨,“九五”改扩建规划完成后生产能力可达到973 万吨。

④随着气体工业的发展,从上海、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向东北、华北地区扩张,再向中、西部地区漫延,会促使广大中、西部地区的液氮、液氧价格降低,从而使这些地区发挥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3)远期发展前景

2010 年后影响我国低温容器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仍然是低温液体的价格和供应问题,这取决于气体工业的发展。只有使液氮、液氧价格降低,才能实现在食品的速冻、冻干、冷藏运输以及低温粉碎、低温治疗、低温保存、低温加工等方面大量使用低温液体。另外液化天然气和高温超导的开发应用一旦真正实现,会给低温容器的发展带来新的机

遇和市场[4]。

第2章 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

2.1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的定义

低温液体储罐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静态蒸发率、封结真空度、真空夹层漏率、真空夹层放气速率及真空夹层漏放气速率等。储罐静态蒸发率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储罐在使用时的保冷性能。低温液体储运设备的蒸发率指标,是衡量其绝热性能最重要的技术参数。平常所说的低温液体储运设备的蒸发率,是指在标准状态(0.101325MPa, 0℃)下,储存适量的低温液体,在达到热平衡以后的蒸发速率。一般以24 h 计算,故又称日蒸发率。它是指一天(24 h)内蒸发的数量与储液容器的公称容积之比。

低温液体储罐因用途、规模及地形等原因,选择的结构形式和绝热方式各不相同,对储罐蒸发率的要求也不同。储罐蒸发率的性能指标可以通过测试(试验法)得到,也可在实际运行中根据运行数据计算(工况计算法)求得。

2.2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的测定

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分为计算方法和试验测试方法。

2.2.1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计算方法

低温液体储罐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通过低温液体的漏热量、密度以及储液容器的公称容积来求得。实际上就是通过重量法进行计算,它是指一天(24 h) 内蒸发的数量与储液容器的公称容积之比:

%

100?=

M

g α (2.1)

其中:g ——24 h 内损耗的低温液体数量,Kg

M ——容器内满容积时的低温液体质量,Kg

而式中:

γ

Q

g =

V M ρ=

故有:

%100?=

V

Q

γρα

其中:ρ ——低温液体的密度,Kg/m 3

γ ——气化潜热,KJ/Kg Q ——日整体漏热量,KJ/d V ——容器的公称容积,m 3

通过低温液体的密度,漏热量,气化潜热(液体比焓与气体比焓之差)以及容器的公称容积可以计算出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这种方法适用于低温液体容器,但由于计算简便,导致蒸发率计算有误差。

2.2.2低温液体储罐蒸发率试验测试方法

试验测试方法通常采用蒸汽流量测量法,该方法是通过流量计,如湿式流量计、干式流量计(煤气表)、转子流量计等一些仪器仪表,测量蒸发气体的流量。湿式流量计的精度比干式流量计高, 但在测量液氦容器的蒸发率时,一般不使用湿式流量计。因为仪器内的水分会污染氦气,给以后的纯化工作带来困难。试验法通常采用液氮作为介质,国家标准中没有给出LNG 储罐蒸发率的上限指标,相关计算参考液氮的标准。

方法与装置

采用蒸汽流量测量法(湿式流量计)测量低温容器蒸发率的装置如图2.1所示[5]:

1-低温储存容器;2-气压表;3-增湿器;4-压力调节器;

5-旁通阀;6-气体流量计;7-真空计规管

图2.1用蒸汽流量法测量低温容器蒸发率的装置

采用质量流量计测量低温容器蒸发率的装置如图2.2所示[6]:

1-低温绝热压力容器;2-排气管阀;

3-温度计;4-质量流量计

图2.2 气体质量流量计法测量装置图

仪器设备:

(1)所用计量器具及仪器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2)温度计测量误差不大于0.1℃。

(3)气压计测量误差不大于150Pa。

(4)气体质量流量计的额定流量值应与被检容器蒸发的气体流量相适应,测量不确定度≤2%。

测量准备:

(1)测量场地应设置红色警示标志。

(2)严禁液氢、液氧容器同时在近距离测试。

(3)流量法测量的导气管与被检容器连接的试验仪器连接处要求密封良好,并经过检漏。

(4)测量易燃低温液体时,排气管用真空波纹管与流量计连接时,管道必须经氮气置换,并准备好密封气囊或回收利用装置。

(5)静态蒸发率应在夹层真空度、漏率、漏放气速率测量完毕且合格后再进行。

环境条件:

(1)测量应在常温、当地大气压、无振动条件下进行。

(2)易燃介质低温绝热压力容器静态蒸发率的测量应有良好的通风及防静电、防明火等措施。

测量程序:

(1)容器几何容积的测定按GB/T18443.1进行,有效容积根据几何容积计算。

(2)低温液体充装量应达到90%额定充满率,其液体表面需包容最上部支撑,并静置48~72h 。

(3)打开与流量计相连的气体蒸发出口管道阀门,同时关闭各气、液管道上其他阀门,当内容器表压力为零时,连接流量计。

(4)观察蒸发气体流量稳定后,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流量计示值,按时记录环境温度、大气压力、流量计入口温度。

(5)稳定后连续测量不少于24h 。 数据处理:

试验测试方法通流量计测量的气体流量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气体流量。由于测量时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不同,尽管从流量计测得的气体流量相同,但实际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因此,需做必要的修正。采用湿式流量计测量静态蒸发率由公式:

%100101325.02732

10?-???

=

T T T P

T nV

q n v ψα (2.2)

式中, q V 为蒸发气体体积流量日平均值,m 3/ d ;

Ψ为气体修正系数,采用流量计的技术说明书给定值;

n 为标准状态下(0.101 325MPa ,0 ℃) 液化气体的气、液体积比,液氮为643;

V 为被测容器的有效体积,m 3; p 为被测气体的绝对压力,MPa ; T 为流量计入口温度; T 1为环境温度; T 2为低温液体温度, T n 为温度修正值。

采用质量流量计测定在单位时间内由低温绝热压力容器中液体挥发后通过质量流量计的气体质量流量,计算出静态蒸发率[7]:

%

1002

10?-?

=

T T T nV

q n v ψα (2.3)

表2.1 计算结果

通过试验测试法计算储罐蒸发率需要所以计量器具及仪器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温度计测量误差不大于0.1℃,气压计测量误差不大于150Pa 。

2.2.3两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试验法与计算法都是对储罐的绝热性能——蒸发率指标进行判定,但得出的结果有所区别:

(1)试验法是严格遵照国家标准进行,对试验工况进行了修正,测试的是储罐的静态标准蒸发率。而计算法是在运行工况进行的计算,得到的是平均运行工况下的储罐实际蒸发率[8]。

(2)试验法通常采用液氮作为介质,而计算法中针对的是LNG介质。介质不同,蒸发率也不同。

(3)试验法适用于预冷保冷阶段,计算法适合于投产的初期,且对日用气量有要求。

(4)试验法需一定的费用(液氮、测试单位、仪表等) 和时间,操作较为繁琐。计算法只需取站内日常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操作简单方便。

(5)试验法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而工况计算法更接近实际情况,对日常工作的指导意义更大。

2.3本章结语

储罐静态蒸发率是衡量储罐绝热性能的重要指标,从不同角度了解储罐蒸发率,有利于LNG气化站内安全有效的运营管理。试验法和计算法各有特点,应结合使用。国家标准中没有给出LNG储罐蒸发率的上限指标,相关企业只能参考液氮的标准。

第3章 影响蒸发率的因素及物性参数

3.1 影响蒸发率的因素

LNG 等低温液体由于其易燃易爆性,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无损储存。无损储存时间是衡量蒸发率的重要指标[9]

。影响无损储存时间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储罐漏热量、充满率、环境温度、容器的使用压力、温度分层等。

3.1.1 储罐漏热量

周围环境通过低温容器的绝热结构和机械构件导入低温液体的总热流,可由在单位时间内从容器中蒸发出来的低温液体的数量来确定。日蒸发率是衡量低温容器绝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小型低温容器蒸发的介质量可用称重法来测量,或者测定从容器中排出的蒸汽量来确定。大容积储罐的蒸发率只能用后一种方法来测定。

低温容器的蒸发率的测定条件为1.013×105Pa 大气压力和20℃气温下进行。由于我国各地区、各季节的气象条件相差悬殊,许多低温容器的蒸发率的测量工作往往是在不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为评价低温容器的绝热质量,应有一个不受地点和条件变化影响的统一的测量标准。可以分析周围环境大气压力和气温变化对低温容器蒸发率的影响,对低温容器的蒸发率测量值进行气压、温度校正。低温容器的标准蒸发率可以根据式(3.1)计算。

%

10024?ψ=

h T p e

V M γηα (3.1)

上式中,M 为每小时蒸发的液体质量;Ve 为满容积时液体质量;p

ψ

为气压校正系数;T η为气温校正系数;h γ为液位校正系数。

日蒸发率是衡量低温容器绝热性能的主要指标[10]。当容器充注低温液体并密封开始无损储存后,由于漏热量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系统内能的增加,温度上升,而使其饱和压力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温度上升,而使液体的体积膨胀,使气相空间减少,因液体体积的不可压缩性而使压力急剧增大。随着日蒸发率的增加,压力升高速度增加,达到低温容器最高使用压力时间将缩短,即无损储存时间减少。因此提高低温容器的绝热性能,减少日蒸发率是延长无损储存时间的主要途径之一。

目前,对于低温类液化气体容器的绝热性能,国家有关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如ZBJ76003《固定式真空粉末绝热低温液体贮槽》和JB/T6897《低温液体槽车》规定的指标,是以日蒸发率的形式出现的[11]

。根据日蒸发率可以利用式(3-2)换算出储罐总漏热量。

86400

γ

αρφV Q =

(3.2)

上式中,Q 为漏热量;α为蒸发率;ρ为介质密度;?为充满率;

V

为储罐容积;γ为介质汽化潜热。

3.1.2充满率

由于初始充满率的不同,对于同一容器也会产生单位液体体积受热量不同,随着容器中充满率增加,整个容器的热容增大,达到热平衡时两相压力增加的速率减少。但是,由于液体热膨胀,使气相空间减少,使压力增长速度加快。这一矛盾的结果,使得在充满率过大或过小时均使无损储存时间下降,因此存在一个最佳充满率。充满率高时,随着热量的传入,液体的体积膨胀使液体在容器中占有的容积愈来愈大,这时会使气体在界面处冷凝。而充满率很低时,热量传入引起液体蒸发大于液体体积的膨胀,结果使液体的体积变小,直至完全汽化[12]。

3.1.3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对漏热和蒸发率的影响与传导传热、辐射传热在整个漏热中所占的比例有关。如果已知各种漏热所占的比例,则可以根据传热学的基本定律,算出环境温度变化对蒸发率的影响[13]。设辐射漏热占总漏热的比例为f ,传导传热所占的比例为g ,f 十g=1。设环境温度为T 2时的蒸发率为2η,则环境温度为T 3时的蒸发率为3η,可由传热学基本定律导出:

)](

[1

2134

1

42414

323T T T T g T T T T f --+--=)(

ηη (3.3)

3.1.4储罐的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提高,能使无损储存时间增加,但又造成容器壁厚增加,从而使容器重量增加,热容量也增加,成本提高。对于运输设备则降低了有效载重量。因此,合理选择工作压力也是槽车储罐优化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3.1.5温度分层

低温液体储存中温度分层不仅使参数的计算带来困难,而且会使低温容器使用时性能恶化,表面压力急剧上升导致气体压力急剧上升。温度分层的现象不仅与液体的种类和受热量有关,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充满率有关。

3.1.6运行情况

槽车不同的运行状态,对内部LNG 的热力变化过程有重要的影响。槽车带液停车时间较长时,储罐内容易产生温度分层的情况。槽车在行

驶过程中,虽然内部设有防晃板,但是局部的晃动也破坏温度分层的基本条件,使罐内温度保持一致,对稳定槽车压力有利。

3.2各种低温液体物性参数

以下六张表格分别为甲烷、乙烷、丙烷、氮气、氧气、氩气[14]的饱和液体及蒸气热物性数据[15]。

表3.1 饱和液体、蒸气热物性数据(甲烷)

表3.2 饱和液体、蒸气热物性数据(乙烷)

表3.3 饱和液体、蒸气热物性数据(丙烷)

表3.4 饱和液体、蒸气热物性数据(氮气)

低温液体贮罐充装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低温液体贮罐充装操作规 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165-64 低温液体贮罐充装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预充装(暖贮罐)程序 1.吹扫贮罐确保操作物质纯度。 2.证实输送装置所盛物质为确切要输送的物质,输送装置和贮罐的充装都是使用的介质。 3.证实除液相高压(A-10)和气相低压(A-8)阀以外,所有阀门均被关闭。 4.将输送装置传输软管与贮罐充装接头(FC-1)连接。 5.将气体回流传输软管与贮罐气体回流接头(FC-2)连接。 6.慢慢打开气体回流阀,使贮罐和输送装置压力相等。 7.打开充装阀(A-2),开始进行泵传输充装贮罐,并对泵进行必要的连接,慢慢打开传输装置输送充装

阀,保持泵泄压压力比贮罐压力高0.35-0.7 mpa,如使用压力传输器输送,使液体输送装置内的压力升高,直至压力比贮罐压力高至少0.35mpa,打开充装阀。 8.在充装过程中观察贮罐压力(PI-1),如压力上升高于输送压力,或者接近贮罐安全阀压力(A-1A和B),必须使用(A-12)阀对贮罐泄压,如压力继续升高,可能需要中断充装使压力下降。 9.观察液位表(L1-1)当液位表显示约四分之三时,打开溢流阀(A-4)。 10.关闭顶部充装阀(A-2)。 11.通过排放阀(A-7)排放充装关内的残留液体。 12.拧松充装接头(CZ-1)上的软管,释放充装软管压力,然后拆下软管,对充装软管除霜。 13.若需要供气,则打开(A-14、A-3、A-11、A-13)使装置处于使用状态。 操作准备: 贮罐操作准备包括调节自动操作压力控制阀,打开阀门启动环路。使液体自动蒸发,输送被充装置所

低温储罐安全使用要点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17026 低温储罐安全使用要点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低温储罐安全使用要点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低温储罐低温罐安全使用要点: 低温储罐低温罐的主要功能是充装、贮存低温液体。对低温储罐低温罐的安全使用要求,应全面考虑气体危险特性、低温保护效果、周围环境状况、压力容器特性等,采取相应技术管理措施,确保安全运行。 低温储罐低温罐作业人员,应详细了解设备及其管阀系统结构特点,熟悉掌握低温液体危险特性,严格掌控周围环境状况,按低温储罐低温罐安全操作程序进行作业。 作业人员须经地市级及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培

低温液体储罐操作规程

低温液体储罐操作规程 充液 1).连接充液管线。 2).使阀门处于充液管线吹除操作状态,?用介质气体吹除充液管线的潮气与灰尘。. 3).打开V1上进液阀,由上部缓慢向储罐内充液,当少量充液时,缓慢打开V15组合差压计阀,当V7稳定排气后,可加速充液速度。待液位计有显示后,打开V2、V2'下进液组合阀,此时可关闭V1上进液阀,单由下部进液,也可上、下同时进液。 4).当从V9充满指示阀流出液体时,充液即结束。首先关闭液源排液阀,关闭V1、V2上、下进排液阀,关闭V9充满指示阀,打开V4残液阀,残液排净后,关闭V4残液阀,然后拆除充液管线。 增压 1)利用增压器可增加罐内压力,增压压力按排液要求控制,不得超过贮罐的最大工作压力。本储罐的增压系统由升压调节阀控制,工作压力为0.8MPa的产品,调节压力为0.2-0.8MPa,工作压力为1.0MPa的产品,调节压力为0.8-1.6MPa,增压操作程序如下: 1).检查压力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2).确认V6增压系统断流阀开启。 3).缓慢打开V3增压器进液阀。 4).停止排液时要关闭V3增压器进液阀,以免罐内压力升高。 排液 罐内压力达到排液要求时即可排液。为保证储存介质的纯度,并减少下次充填时介质液体的损耗,一般不应将储罐全部排空。本储罐的排液系统即可保证罐内余留10升左右的液体。当维修保养储罐而须全部排空时,可打开V2、V2'下进液阀,V4残液阀,余留液体即可从残液阀排出。排净后,关闭V4残液阀,拆除排液管线。 .带压贮存 带压贮存可以降低贮存介质的蒸发损失,并缩短下次取液的时间,是比较经济的贮存方式。V3增压器进液阀一定要关闭。一般用于取液间隔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2小时)的情况。带压贮存时,要确认压力表处于工作状态。由于贮罐内、外 温差很大,贮罐会自增压,密切注意罐内压力的变化,压力达到最高工作压力时要及时排气泄压。带压贮存时V7排气阀关闭,在积累经验以后, 可以微开排气阀,以加长取液间隔时间。 定期检验 为使储罐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对装置的某些部件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如储罐一直在特别热或特别冷的气温环境下工作,检验周期要缩短。 1).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 2).定期检测储罐蒸发率。蒸发率超过出厂指标3倍,须做全面检查,判断故障原因。 3).有条件时应定期检查夹层真空度。如真空度降到15Pa以下,须重抽真

低温液体贮罐讲课教案

ZCF-50000/8型低温液体贮槽作业指导书 1范围 规定了ZCF-50000/8型低温液体贮槽作业的操作要求。 适用于能源中心制氧分长制氧作业区ZCF-50000/8型低温液体贮槽的操作。 2引用标准和术语 2.1 GB16912-1997 《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2.2 GB50030-1991 《氧气站设计规范》》 3工作职责 3.1空分操作人员负责监控贮槽液面及压力各部参数稳定,参数有较大变化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逐级汇报、处理。 4工作程序 4.1工作流程 4.2作业准备 4.2.1工具、材料、备品备件及设备的准备 4.2.2作业人员的准备 a) 机组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 b) 按规定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女工发辫放入帽内。 c) 由带班班长主持召开班前会,确认人员精神状态、危险预知及上班的生产情况。做好班前会记录。

d)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工具是否齐全,环境卫生是否干净。异常情况上报值班长,并由值班长在交接班记录中说明。 4.3 概述 贮槽为双层圆筒形结构,内筒及其配管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造,夹层充满珠光砂,并抽真空,同时设置了经过特殊处理的吸附剂,以延长贮槽的真空寿命。 贮槽增压器组成封闭系统,在不外加任何能源的情况下即可向外供应液体或气体,保证了排出液体或气体的纯度。 4.4 性能参数 最高工作压力:内筒0.8MPa 外筒-0.1MPa 计算压力:内筒1.12MPa 外筒-0.1MPa 设计压力:内筒0.98MPa 外筒-0.1MPa 气压实验压力: 1.3MPa 气密性实验压力:内筒1.12MPa 系统气密性实验压力:0.8MPa 有效容积:50m3 几何容积:52.63m3 重量:空重26300kg、满重98187kg 设计温度:内筒-196℃、外筒20℃

低温液体储罐安全注意事项

低温液体储罐安全注意事项 1,本设备的正常工作压力已经由空气产品公司进行设定,使用单位不允许自行进行任何压力的调整工作。 2,本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须认真阅读空气产品公司提供的设备用户手册、危险化学品特性说明等一系列文件。 3,本设备严禁未经许可进行移装;移装只能由空气产品公司来完成。 4,设备正常工作压力标识在罐体上,超过压力请按照操作程序打开放空阀降低压力,严禁超压操作。 5,严禁无关人员和未经培训的人员接触或操作设备。在设备周围不允许油污、燃气等可燃性物品贮存。 6,安全指导,在以下情况可能造成一定的危险: 1)若设备由未经培训的不合格人员启动; 2)若设备用于其不适用的目的; 3)主要的风险有:造成使用者或第三方的身体伤害,甚至死亡;设备能力的下降或影响其它操作过程;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7,危险/一般预防措施 危险:冷冻的液体气体可能造成烧伤和冻伤; 一般预防措施: 若发生溢出事故(大量泄漏): 1)疏散人员 2)保护现场 3)可能的话切断来源 4)增加通风 若发生火灾事故: 1)拉响警报 2)通知紧急服务人员 3)保护现场 4)可能的话切断来源 氮气和氩气的主要风险: 氮气和氩气时无色、无臭、无气味的气体; 氧气不足(空气中氧气不足19%)会造成窒息的危险; 请在会产生窒息的区域试验呼吸辅助设备。 8,着装和个人防护 在贮存设备上进行任何作业时,必须穿戴: 1)保护性棉衣(只可穿清洁无油脂或油迹的衣服) 2)安全鞋 3)带有侧面保护装置的安全镜 4)皮手套 在触及阀门时必须穿戴: 1)皮手套 2)建议戴面部遮护装备,以免低温液体灼伤 在排气操作时必须穿戴 耳塞

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

冷却塔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 总冷却循环水量的蒸发量=E + C ☆基础热力学☆基础空气调节学 E=72 × Q × ( X1 – X2)=L ×△t /600 E : 蒸发量kg/h Q : 风量CMM X1 : 入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 X2 : 出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 △t : 冷却水出入口的温度差℃ L : 循环水量kg/h §局部蒸发量C 这是由冷却水塔本身结构上所引起。当冷却循环水的压力<相同条件下水的蒸发压力,冷却循环水的系统会有闪烁(flash)发生,造成局部蒸发现象(cavitation),这种蒸发量通常仅为冷却循环水量的0.1%以下。在计算局部蒸发量C 时,我们均假设局部蒸发量 C 占全部冷却循环水量的0.1%。 凉水塔补水=蒸发量+排污量+飘散损失+泄漏一般凉水塔内水份的蒸发量不大,约为进水量的1~2.5%. 1、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 总冷却循环水量的蒸发量=E + C ☆基础热力学☆基础空气调节学 E=72 × Q × ( X1 – X2)=L ×△t /600 E : 蒸发量kg/h Q : 风量CMM X1 : 入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 X2 : 出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 △t : 冷却水出入口的温度差℃ L : 循环水量kg/h §局部蒸发量C 这是由冷却水塔本身结构上所引起。当冷却循环水的压力<相同条件下水的蒸发压力,冷却循环水的系统会有闪烁(flash)发生,造成局部蒸发现象(cavitation),这种蒸发量通常仅为冷却循环水量的0.1%以下。在计算局部蒸发量C 时,我们均假设局部蒸发量 C 占全部冷却循环水量的0.1%。

液氮储罐使用操作管理规定

江西赣亮医药原料有限公司 液氮储罐使用操作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加强液氮储罐的使用管理,做到正确使用,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2、使用范围 本规定使用于江西赣亮医药原料有限公司涉及液氮储罐管理和使用的车间、部门。 3、职责 ⑴.仓库是液氮储罐日常管理和维护责任部门,必须经常对液氮储罐进行检查和维护,对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并报生产部 ⑵.涉及液氮使用的车间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安全使用。 ⑶.生产部门是液氮储罐管理、维护、使用的监管部门,对仓库和车间放映的问题及时解决。 ⑷.物流负责液氮储罐对外(供应商)联系及协调 4、操作 ⑴.充液,仓库要经常检查液氮的库存量,在生产期间当库存量低于安全库存时,要及时要求物流采购,以避免储罐内筒恢复常温,使用充液时造成过多液体的损耗,液氮到货后协助供货商做好液氮的充罐并核实数量。 ⑵.使用,打开液氮到汽化器的阀门,向汽化器供液,调节稳压阀到要求的压力,向外输送氮气。 ⑶.增压,当液氮储罐压力过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可通过储罐自增压装置进行增压,操作步骤:缓慢打开增压阀,使液氮进入增压器汽化,当氮气用量较大时可开打增压阀,直到达到生产需要的压力时关闭增压阀。 ⑷.贮存,停产期间,由于自然挥发的氮气留在槽内,内筒压力会逐渐升高,当内筒压力达到0.8Mpa时,应适当打开放空阀泄压。 ⑸.任何时间必须保证安全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维护 ⑴.液氮储罐外壳属压力容器,严禁敲打和碰撞。 ⑵.经常检查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启闭位置,压力表、液面计的测量是否准确可

靠,管道、阀门有无泄漏、堵塞现象。 ⑶.要求供应商按规定定期效验压力表和安全阀,当安全阀处于故障时,应立即 要求供应商效验安全阀。 ⑷.当储罐处于停止使用时期,不要将液氮安全用完,应保证内筒0.02Mpa的压 力。

蒸发量计算

玻璃钢冷却塔技术手册之二(玻璃钢冷却塔性能参数)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10-31 10:30:26 二、 玻璃钢冷却塔性能参数 2.1 冷却效能 部分人有一个错误的概念,就是以冷幅作为玻璃钢冷却塔效能的标准,并以着来选择合适的散热量,其实冷幅是冷却水塔运作的反映与效能是没有直接之关系。 热量是循环系统内所产生的负荷,它的单位为千卡/小时(Kcal/HR)计算公式如下: 热量=循环水流量×冷幅×比热系数 热量负荷和玻璃钢冷却塔的效能是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无论玻璃钢冷却塔的体积大小,当热量负荷和循环水流量不变而运作下,在理论上冷幅都是固定的。 若一座玻璃钢冷却塔能适合以下之条件而运作: i)出水温度为32℃及37℃ ii)循环水流量为 200L/S iii)环境湿球温度为 27℃ iv)逼近=32-27=5℃ v)冷幅=37-32=5℃ 计算其热量应为3600000Kcal/HR 此玻璃钢冷却塔也能适合以下之条件有效地运作: i)出水温度为33℃及43℃ ii)循环水流量为 200L/S iii)环境湿球温度为 23℃ iv)逼近=33-23=10℃ v)冷幅=43-33=10℃ 计算其热量应为7200000Kcal/HR

从上述举例可显示出相同玻璃钢冷却塔可在不同热量下运作,而热量的差别示极大,所以不能单靠冷幅来衡量玻璃钢冷却塔的效能。 前文提及玻璃钢冷却塔的散热量直接受环境湿球温度影响,而以上两列因环境湿球温度有差别,导致逼近不同,所以同一冷却水塔能在以上两条件下运作如常,证明玻璃钢冷却塔的效能是直接与逼近有密切关系而不能单以冷幅计算。 2.2 蒸发耗损量 当冷却回水和空气接触而产生作用,把其水温降时,部分水蒸发会引起冷却回水之损耗,而其损耗量和入塔空气的湿球温度及流量有关,以数学表达式作如下说明: 令:进水温度为 T1℃,出水温度为T2℃,湿球温度为Tw,则 *:R=T1-T2 (℃)------------(1) 式中:R:冷却水的温度差,对单位水量即是冷却的热负荷或制冷量Kcal/h 对式(1)可推论出水蒸发量的估算公式 *:E=(R/600)×100% ------------ (2) 式中:E----当温度下降R℃时的蒸发量,以总循环水量的百分比表示%,600-----考虑了各种散热因素之后确定之常数。 如:R=37-32=5℃ 则E={(5×100)/600}=0.83%总水量 或e=0.167%/1℃,即温差为1℃时的水蒸发量 *:A=T2-T1 ℃ ---------- (3) 式中:A-----逼近度,即出水温度(T2)逼近湿球温度的程度℃,按热交换器设计时冷端温度差取值的惯例,宜取A≥3℃(CTI推进A≥5 oF即2.78℃)A<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合理和不经济。 2.3 漂水耗损量 漂水耗损量的大小是和玻璃钢冷却塔(是否取用隔水设施),风扇性能(包括风量、风机及风扇叶角度的调整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等),水泵的匹配以及水塔的安装质量等因素有关,通常它的耗损量是很少的,大约在冷却器水总流量的0.2%以下。 2.4 放空耗损量 由于冷却回水不断的蒸发而令其变化(使水质凝结)这凝结了的冷却回水能使整个循环系统内产生腐蚀作用及导致藻类生长,所以部分的冷却回水要定期排出,以便补充更新,而这

4000 m3醋酸储罐的选型及计算解析

化工安全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某化工储运公司安全设计(4000 m3醋酸储罐选型及计算) 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班级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 2015 年6 月18 日

8只4000 m3醋酸储罐,建设地点位于南京贮运码头罐区的预留地,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为西北风。查相关规范得知,设计压力为常压,设计温度为55℃,储存介质为醋酸,属于乙A类液体(由《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 GB50160-2008查得)。 相关规范:《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GB50160-2008;《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14;《立式圆筒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GB50341-2014;《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SH3046-199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化工设备设计全书》等。

第1章醋酸的理化性质 (1) 第2章醋酸储罐的选型和选材 (2) 2.1储罐的选型 (2) 2.1.1储罐的选型 (2) 2.1.2物料管的设计 (2) 2.2储罐的选材 (2) 第3章醋酸储罐经济尺寸的选择 (4) 3.1储罐的储存液位 (4) 3.2储罐的罐壁设计 (5) 3.2.1储罐的技术特性表 (5) 3.2.2壁厚的计算 (6) 3.2.3罐壁加强圈的计算 (8) 3.2.4罐壁包边角钢 (9) 3.3储罐的罐底设计 (9) 3.3.1罐底的选型 (9) 3.3.2罐底板厚度的计算 (11) 3.4储罐的罐顶设计 (11) 第4章醋酸储罐的安全附件 (13) 4.1储罐的一般附件 (13) 4.1.1通气管 (13) 4.1.2量油孔 (14) 4.1.3透光孔 (14) 4.1.4人孔 (15) 4.1.5、排污孔 (15) 4.1.6放水管 (15) 4.1.7阻火器 (15) 4.2安全仪表 (16) 4.2.1液位计 (16) 4.2.2液位报警器 (16) 4.2.3温度计 (17) 4.2.4压力表 (17) 4.2.5流量计 (17) 第5章其他安全措施 (18) 5.1放空处理 (18) 5.2气封装置 (18) 5.3 防冻和保温 (18) 5.4防爆措施 (19)

低温液体贮罐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低温液体贮罐管理制度 一、贮槽安装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一般宜安装在室外,四周有栅栏,5m 内不得有明火、可燃易爆物及低洼处; 二、贮槽必须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和防雷击装置。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防雷击装置最大冲击电阻为30Ω,并至少每年检测一次; 三、贮槽的充满率不得大于95%,严禁过量充装; 四、压力表严禁油,并定期校验;安全阀必须是不锈钢或铜制,定期校验,严格去油; 五、当设备上阀门、仪表、管道等冻结时,应用70~80℃的氮气、空气或热水解冻,严禁明火加热; 六、贮槽内有液体时,禁止动火修理,必须加温至常温才能修理; 七、操作人员要经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才能上岗。不得穿戴有油污或有静电效应的化纤服装,不得穿带钉子的鞋子。操作中启闭阀门要缓慢。停用时增压阀要关严; 八、定期(例如15天)分析液氧、二氧化碳中的乙炔浓度,其浓度控制在 0.1×10-6以下,否则应排放液氧、二氧化碳; 九、液氧、二氧化碳密闭贮存时,必须有人监视压力,不得超压; 十、液氧、二氧化碳不允许溅到无保护的皮肤上,以免发生严重冻伤; 十一、当贮槽已经排空液体,又不能马上进行加热时,必须立即关闭全部阀门。 因为槽内温度很低,湿空气会通过相连的管道侵入内部,造成结冰堵塞管道的事 低温液体贮罐操作规程 一、储罐入液操作程序

1、准备工作 ①检查入液储罐的液位、压力和温度并填写巡回检查记录。 ②确定使用液化石油气泵或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运行入液。 2、用液化石油气泵入液操作程序 ①开通入液储罐气相出口至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气相管路的阀门。 ②开通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液相出口至液化石油气泵进口管路的阀门。开通 液化石油气泵出口至入液储罐液相进口管路的阀门。 ③通知运行工启动液化石油气泵。 山东鲁成衡器有限公司2010年3月26日

低温液体(液氧)储罐使用操作规程

潍坊昊达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低温液体(液氧)储罐使用操作规程 为了更好地使用低温液体(液氧)储罐设备,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特制订本使用操作规程。 一、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1、本设备为固定立式真空粉末绝热低温液体储罐。后附图。 2、储罐为双层圆筒形结构,内同及其配管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造,外筒用优质碳素钢制造,夹层内充填专用深冷绝热材料珠光砂,并在夹层中建立较高的真空,以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 3、本储罐带有增压器及升压调节阀,可调节排液需要的压力。 4、储罐设置有供操作的各种阀门,其阀门布置于储罐底部。设置有压力表、液位计,供观察罐内压力、液位之用。 5、储罐内外容器均设有安全泄放装置。内容器设一个三通切换阀装有2只安全阀可替换使用,外筒设有一个防爆装置,增压器设有一个增压安全阀。 6、储罐、增压器组成供液系统,在不加低温泵的情况下,即可向外供应液体或气体,保证排除液体或气体的纯度。 7、根据需要调节压力调节阀,调节需要的压力,(操作压力不大于0.8Mpa)。

8、设有供槽车冲灌的接头。 二、技术特性 1.低温绝热促管的基本参数 二、安装要求 1、安装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或有换气通风装置,并能安全排放液体、气体。 2、安装场所必须设有安全出口,周围设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要求符合GB2894的有关规定。

3、安装场所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场所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周围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保持场地清洁干净。 4、液氧的储存、汽化、充装、使用场所易设围墙或栅栏。 5、液氧的储存、汽化、充装、使用场所的周围严禁明火,杜绝一切火源,并有明显的禁火标志。 四、设备的安全使用 1、容器的充满率不得大于0.95,严禁过量充装。 2、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检查各种阀门、仪表、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灵敏可靠,以保证安全使用。 3、所用压力表必须是禁油压力表,安全阀、防爆装置的材质应选用不锈钢、铜或铝,并必须脱油去脂。 4、容器、汽化器及管路系统在使用前应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吹除水分或潮气。 5、低温液体汽化器的气体出口温度不低于-20度。 6、容器在初次充装时,开始应缓慢充装(阀门应缓慢打开),然后逐渐加快,以减少对容器的热冲击破坏和液体蒸发。 7、当设备上的阀门和仪表、管道连接接头等处被冻结时,严禁用铁锤敲打或明火加热。宜用70-80度干净无油的热空气、氮气或温水进

冷却塔水量损失计算(技术部)

冷却塔水量损失计算 水的蒸发损失[()]* :水的定压比热,取.摄氏度,:水的蒸发潜热,:循环水流量,():温差。 例如你设计的温差是度,就是,每小时循环水量吨的话,每小时蒸发吨,这是冷却塔全效时的蒸发量,如果低于这个量就是冷却塔设计有问题。 蒸发耗损量 当冷却回水和空气接触而产生作用,把其水温降时,部分水蒸发会引起冷却回水之损耗,而其损耗量和入塔空气的湿球温度及流量有关,以数学表达式作如下说明: 令:进水温度为℃,出水温度为℃,湿球温度为,则*:(℃)() 式中::冷却水的温度差,对单位水量即是冷却的热负荷或制冷量 对式()可推论出水蒸发量的估算公式 *:()×() 式中:当温度下降℃时的蒸发量,以总循环水量的百分比表示,考虑了各种散热因素之后确定之常数。 如:℃ 则{(×)}总水量 或℃,即温差为℃时的水蒸发量

*:℃() 式中:逼近度,即出水温度()逼近湿球温度的程度℃,按热交换器设计时冷端温度差取值的惯例,宜取≥℃(推进≥即℃),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合理和不经济。 水塔蒸发量计算 第2.2.4条冷却塔的水量损失应按下列各项确定: 一、蒸发损失。二、风吹损失。三、排污损失: 四、冷却池的附加蒸发损失水量 第2.2.5条冷却塔的蒸发损失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Δ 式中——蒸发损失水量,; Δ——冷却塔进水与出水温度差,℃。 ——循环水量,。 ——系数,℃1,可按表2.2.5采用。 系数 气温- 第2.2.6条冷却塔的风吹损失水量占进入冷却塔循环水量的百分数可采用下数值 机械通风冷却塔(有除水器) ~’$ ( $ ( {. ]* " ) 风筒式自然通风冷却塔(以下简称自然通风冷却塔) 当有除水器时

低温液体储罐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低温液体贮罐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 事故危险性评估 1.1 一般危险性评估 1.1.1 液体充装管路、阀门发生撕裂,液体泄漏面积20m2以下,未发生燃烧爆炸和窒息,能及时控 制。 1.1.2 液体槽车在充装过程中由于槽车本体破裂或充装满灌导致液体泄漏。 1.2 较大危险性评估 1.2.1 液体充装管路、阀门发生撕裂,液体泄漏面积已超过20m2,现场汽雾弥漫。易导致低温冻伤 事故和冻坏建构筑物,事故能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燃烧爆炸和窒息。 1.3 严重危险性评估 1.3.1 液体充装管路、阀门发生撕裂,液体储罐紧急切断阀损坏无法操作,液体泄漏面积已超过 100m2,极易导致低温冻伤事故和冻坏建构筑物,并且泄露无法控制。 1.3.2 液氧罐发生泄漏,现场空气中氧气浓度过高(>23%),在激发能源作用下易使储罐及周围一定 范围内的物质发生燃烧,严重时会发生爆炸。爆炸引起联锁反应,危及较大范围内的人员生命安全。 1.3.3 液氮、液氩罐发生泄漏,现场大量惰性气体积聚,人员发生低温冻伤和窒息事故。 2 控制及消除事故源 2.1 一般危险性事故 2.1.1 控制事故源 2.1.1.1 当班操作人员立即关闭发生泄漏部位之前的阀门。 2.1.1.2 如果是液氧泄露,当班操作人员通知电工切断泄露区域内的局部电源。 2.1.1.3 以泄露点为半径20米设立警戒线,禁止所有车辆和非抢险人员进入现场,在现场的车辆严 禁启动。 2.1.2 消除事故源 2.1.2.1 对泄漏点按氧气公司检修规程进行检修。 2.1.2.2 视情况转移事故区域内易燃易爆物品。 2.2 较大危险性事故 2.2.1 按氧气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总则报警程序报警。 2.2.2 控制事故源。 2.2.1.1 当班调度通知电工岗位人员切断罐区及周围一定范围内电源。 2.2.1.2 关闭泄漏管道或阀门对应空分装置液体储罐重锤,对于没有重锤的储罐,关闭罐体底部的 液体输送总阀门。

储罐拱顶面积计算.pdf

储罐拱顶面积计算

钢制常压立式圆柱形储罐是炼油化工企业不可缺少的设备,贯穿整个生产过程,数量众多,并且,储存的介质都为易燃、易爆、高温、有毒、有害的液体或气体,危险性极大。 储罐按储存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原油罐、中间产品罐、产品罐、含硫污水罐和气柜五大类。其中,原油罐是指储存原油的各类储罐;中间产品罐是指储存石脑油、粗汽油、粗柴油、蜡油、渣油、加氢裂化原料等各类中间产品的储罐;产品罐是指储存汽油、煤油、柴油、航空煤油等各类成品油的储罐;含硫污水罐是指储存各类含酸、碱、污油及各类硫化物的污水罐;气柜是指储存未脱硫瓦斯的湿式和干式气柜。 储罐按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顶罐、浮顶罐、内浮顶罐。固定顶罐又分为自支承拱顶罐、自支承锥顶罐、柱支承锥顶罐。 随着装置高含硫原油加工量的不断增加,储罐的腐蚀日益加重,具体表现在:每一次储罐清罐检修时,在罐体、罐底或罐顶经常可以发现麻点、凹坑,甚至被腐蚀穿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经调研,集团公司内部其他企业也普遍反映 储罐腐蚀越来越严重,日益威胁石化企业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为了延长金属储罐的使用寿命,现在行之有 效的办法就是在储罐的罐体、罐底以及罐顶进行油漆、防腐,工程量非常大。 储罐清罐检修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要根据《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编制检修工程结算书,计取工程费用。在工程量的计算中,关键是拱顶面积 的计算。 目前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拱顶面积为罐底面 积的1.25倍,部分施工单位按 1.2倍或1.3倍计算。 1 按照专业文献,计算储罐拱顶面积 (1)潘家华先生所著《圆柱形金属油罐设计》[1]一书的介绍:拱顶是一种自支承式的罐顶,形状近

低温液体储罐安全技术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5808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低温液体储罐安全技术 规程正式样本

低温液体储罐安全技术规程正式样 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液氧、二氧化碳气体的特性及其危险 (1)液氧均为低温液化气体,当与人体皮肤、 眼睛接触会引起冻伤(冷烧灼)。低温液体汽化为气体 时,体积会迅速膨胀,在密闭容器内,因液化汽体使 压力升高,易引起容器超压危险。液氧和气氧是一种 强助燃剂。液氧与可燃物接近时,遇明火极易引起燃 烧危险。液氧与可燃物接触时,因撞击易产生爆震危 险;液氧与可燃物混合时,潜在爆炸危险。液氧蒸发 成气氧时,能被衣服等织物吸附,遇火源易引起闪烁 燃烧危险。

(2)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空气中浓度超过3%时,能出现呼吸困难,头疼、眩晕、呕吐等;10%以上时,出现视力障碍、痉挛、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意识丧失;35%以上时,则出现中摅枢神经的抑制、昏睡、痉挛、窒息致死。同时,接触液体二氧化碳和干冰,可引起皮肤等的冻伤。 2、设备安装场所 (1)安装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或设有换气通风装置,并能安全排放液体、气体。 (2)安装容器的基础必须坚实牢固,并应防火耐热;安装液氧设备的基础必须无油脂及其它可燃物,严禁使用沥青地面。 (3)安装场所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场所必须有灭火器材,场所周围5m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保持场地清洁干净。

低温液体贮罐充装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8575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低温液体贮罐充装操作 规程正式样本

低温液体贮罐充装操作规程正式样 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预充装(暖贮罐)程序 1.吹扫贮罐确保操作物质纯度。 2.证实输送装置所盛物质为确切要输送的物质, 输送装置和贮罐的充装都是使用的介质。 3.证实除液相高压(A-10)和气相低压(A-8)阀以 外,所有阀门均被关闭。 4.将输送装置传输软管与贮罐充装接头(FC-1)连 接。 5.将气体回流传输软管与贮罐气体回流接头(FC- 2)连接。

6.慢慢打开气体回流阀,使贮罐和输送装置压力相等。 7.打开充装阀(A-2),开始进行泵传输充装贮罐,并对泵进行必要的连接,慢慢打开传输装置输送充装阀,保持泵泄压压力比贮罐压力高0.35-0.7 mpa,如使用压力传输器输送,使液体输送装置内的压力升高,直至压力比贮罐压力高至少0.35mpa,打开充装阀。 8.在充装过程中观察贮罐压力(PI-1),如压力上升高于输送压力,或者接近贮罐安全阀压力(A-1A和B),必须使用(A-12)阀对贮罐泄压,如压力继续升高,可能需要中断充装使压力下降。 9.观察液位表(L1-1)当液位表显示约四分之三时,打开溢流阀(A-4)。 10.关闭顶部充装阀(A-2)。

低温液体储罐最新验收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低温液体储罐最新验收规范 篇一:低温液体储罐操作规程 低温液体储罐操作规程 充液 1).连接充液管线。 2).使阀门处于充液管线吹除操作状态,用介质气体吹除充液管线的潮气与灰尘。. 3).打开V1上进液阀,由上部缓慢向储罐内充液,当少量充液时,缓慢打开V15组合差压计阀,当V7稳定排气后,可加速充液速度。待液位计有显示后,打开V2、V2'下进液组合阀,此时可关闭V1上进液阀,单由下部进液,也可上、下同时进液。 4).当从V9充满指示阀流出液体时,充液即结束。首先关闭液源排液阀,关闭V1、V2上、下进排液阀,关闭V9充满指示阀,打开V4残液阀,残液排净后,关闭V4残液阀,然后拆除充液管线。 增压 1)利用增压器可增加罐内压力,增压压力按排液要求控

制,不得超过贮罐的最大工作压力。本储罐的增压系统由升压调节阀控制,工作压力为0.8mpa的产品,调节压力为 0.2-0.8mpa,工作压力为1.0mpa的产品,调节压力为 0.8-1.6mpa,增压操作程序如下: 1).检查压力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2).确认V6增压系统断流阀开启。 3).缓慢打开V3增压器进液阀。 4).停止排液时要关闭V3增压器进液阀,以免罐内压力升高。 排液 罐内压力达到排液要求时即可排液。为保证储存介质的纯度,并减少下次充填时介质液体的损耗,一般不应将储罐全部排空。本储罐的排液系统即可保证罐内余留10升左右的液体。当维修保养储罐而须全部排空时,可打开V2、V2'下进液阀,V4残液阀,余留液体即可从残液阀排出。排净后,关闭V4残液阀,拆除排液管线。 .带压贮存 带压贮存可以降低贮存介质的蒸发损失,并缩短下次取液的时间,是比较经济的贮存方式。V3增压器进液阀一定要关闭。一般用于取液间隔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2小时)的情况。带压贮存时,要确认压力表处于工作状态。由于贮罐内、外温差很大,贮罐会自增压,密切注意罐内压力的变化,

低温液体储罐充装安全规程

低温液体储罐充装安全规程 1.到达客户现场,按照XX气体的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必须遵守客户现场的规章制度。做到热情服务,礼貌用语。 2.充车工在充装前后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戴有防嘈音的安全帽,防冻手套,防护眼罩,穿安全鞋,并在槽车附近显眼位置立“危险品作业,行人勿近”标示牌。 3、操作步骤(充装前必须关闭增压阀A-14) 3.1 到达送货目的地后,驾驶员首先应停稳槽车,将制动块垫于槽车的右后 轮处,同时需确认客户储罐介质与所送货物介质是否一致,确认一致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3.2 驾驶员应先对客户的储罐进行确认,会同客户收货人员共同确认卸液前 的罐位及罐内压力。 3.3 如客户有过磅要求或需凭其磅单结算的,驾驶员还应先重车过磅,后轻 车过磅。 3.4 严禁擅自释放客户罐内压力,如确需降低待充装储槽压力的,驾驶员必 须征得客户收货人员同意。(如有异议,应向客户有关人员解释清楚)。 3.5 填写客户服务充装前记录,根据需要填写充装前客户储罐检查清单。 3.6 检查所有的管道、接头、连接螺栓和电气连接部分,确保上述部件具备 开车条件。 3.7将金属软管(检查并保证端口干净无污染,纯度保证动作一)连接在泵出 口接头上。 3.8将金属软管另一端(检查并保证端口干净无污染,纯度保证动作二)连接 到客户储罐的入口端。 3.9检查软管两端快速接头连接紧密牢固。 3.10出罐车液体泵电缆,接入客户方正确的电源插座上。 3.11开紧急切断阀,打开泵液体入口阀,打开泵出口阀及罐车残液排放阀及客户储罐残液阀,用少量气体吹扫1分钟。(保证管道内干净无污染,纯度合格动作)。 3.12 关闭泵出口阀,打开泵后回流阀少量。

冷却塔损失量计算

冷却塔的工作原理: 冷却塔是利用水和空气的接触,通过蒸发作用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废热的一种设备。基本原理是:干燥(低焓值)的空气经过风机的抽动后,自进风网处进入冷却塔内;饱和蒸汽分压力大的高温水分子向压力低的空气流动,湿热(高焓值)的水自播水系统洒入塔内。当水滴和空气接触时,一方面由于空气与水的直接传热,另一方面由于水蒸汽表面和空气之间存在压力差,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蒸发现象,带到目前为走蒸发潜热,将水中的热量带走即蒸发传热,从而达到降温之目的。 冷却塔的工作过程: 圆形逆流式冷却塔的工作过程为例:热水自主机房通过水泵以一定的压力经过管道、横喉、曲喉、中心喉将循环水压至冷却塔的播水系统内,通过播水管上的小孔将水均匀地播洒在填料上面;干燥的低晗值的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由底部入风网进入塔内,热水流经填料表面时形成水膜和空气进行热交换,高湿度高晗值的热风从顶部抽出,冷却水滴入底盆内,经出水管流入主机。一般情况下,进入塔内的空气、是干燥低湿球温度的空气,水和空气之间明显存在着水分子的浓度差和动能压力差,当风机运行时,在塔内静压的作用下,水分子不断地向空气中蒸发,成为水蒸气分子,剩余的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便会降低,从而使循环水的温度下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蒸发降温与空气的温度(通常说的干球温度)低于或高于水温无关,只要水分子能不断地向空气中蒸发,水温就会降低。但是,水向空气中的蒸发不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当与水接触的空气不饱和时,水分子不断地向空气中蒸发,但当水气接触面上的空气达到饱和时,水分子就蒸发不出去,而是处于一种动平衡状态。蒸发出去的水分子数量等于从空气中返回到水中的水分子的数量,水温保持不变。由此可以看出,与水接触的空气越干燥,蒸发就越容易进行,水温就容易降低。 冷却塔的分类: 一、按通风方式分有自然通风冷却塔、机械通风冷却塔、混合通风冷却塔。 二、按热水和空气的接触方式分有湿式冷却塔、干式冷却塔、干湿式冷却塔。 三、按热水和空气的流动方向分有逆流式冷却塔、横流(交流)式冷却塔、混流式冷却塔。 四、按形状分有圆形冷却塔、方形冷却塔、矩形冷却塔。 五、按冷却温度分有标准型冷却塔、中温型冷却塔、高温型冷却塔。 六、按噪声级别分为普通型冷却塔、低噪型冷却塔、超低噪型冷却塔、超静音型冷却塔。 七、按用途分有塑机专用冷却塔、发电机专用冷却塔、中频炉专用冷却塔、中央空调冷却塔、电厂冷却塔。 八、其他有喷流式冷却塔、无风机冷却塔、双曲线冷却塔等。 冷却水的补水问题 冷却塔水量损失,包括三部分 :蒸发损失,风吹损失和排污损失,即: Qm=Qe+ Qw+Qb

冷却塔水量损失计算

冷却塔水量损失计算 水的蒸发损失WE=[(Tw1-TW2)Cp/R]*L CP:水的定压比热,取4.2KJ/KG.摄氏度,R:水的蒸发潜热2520KJ/KG ,L:循环水流量,(Tw1-TW2):温差。 例如你设计的温差是10度,就是10/600=1.67 %,每小时循环水量1000吨的话,每小时蒸发16.7吨,这是冷却塔全效时的蒸发量,如果低于这个量就是冷却塔设计有问题。 蒸发耗损量 当冷却回水和空气接触而产生作用,把其水温降时,部分水蒸发会引起冷却回水之损耗,而其损耗量和入塔空气的湿球温度及流量有关,以数学表达式作如下说明:令:进水温度为T1℃,出水温度为T2℃,湿球温度为Tw,则 *:R=T1-T2 (℃)------------(1) 式中:R:冷却水的温度差,对单位水量即是冷却的热负荷或制冷量Kcal/h 对式(1)可推论出水蒸发量的估算公式 *:E=(R/600)×100% ------------(2) 式中:E----当温度下降R℃时的蒸发量,以总循环水量的百分比表示%,600-----考虑了各种散热因素之后确定之常数。 如:R=37-32=5℃ 则E={(5×100)/600}=0.83%总水量 或e=0.167%/1℃,即温差为1℃时的水蒸发量 *:A=T2-T1 ℃----------(3) 式中:A-----逼近度,即出水温度(T2)逼近湿球温度的程度℃,按热交换器设计时冷端温度差取值的惯例,宜取A≥3℃(CTI推进A≥5 oF即2.78℃),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合理和不经济。 水塔蒸发量计算 第2.2.4条冷却塔的水量损失应按下列各项确定: 一、蒸发损失;二、风吹损失;三、排污损失: 四、冷却池的附加蒸发损失水量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

1xx温度对冷水机组制冷量的影响 我们都知遭: 从运行费来讲,在蒸发温度和压缩机转数一定的情况下,冷凝温度越低,制冷系数越大,耗电量就越小。据测算,冷凝温度每增加1℃,单位制冷量的耗功率约增加3%-4%.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保持冷凝温度稳定对提高冷水机组的制冷量是有益的。但为达到此目的,需采取以下措施: 增加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和冷却水的水量;或提高冷凝器的传热系数,但是,对于一个空调冷却系统来说,增加冷凝器的面积几乎是不可能的。增加冷却水的水量势必增加水在冷凝器内的流速,这将影响制冷机的寿命,同时还增加了冷却水泵的耗电和管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效果也不尽理想。增大冷却塔的型号,考虑一定量的富余系数尚可,但如果盲目加大冷却塔的型号,以追求降低冷却水温也是得不偿失的,而且,冷却水温度还受当地气象参数的限制。提高冷凝器冷却水侧的放热系数,是实际和有效的,而提高放热系的有效途径是减小水侧的污垢热阻,对冷却水补水进行有效的处理. 2xx的补水问题 xx水量损失,包括三部分: 蒸发损失,风吹损失和排污损失,即: Qm=Qe+ Qw+Qb 式中: Qm为冷却塔水量损失;Qe为燕发水量损失;Qw为风吹量损失;Qb为排污水量损失。 (1)蒸发损失 Qe= (0.001+0.002θ)Δt Q (1) 式中:

Qe为蒸发损失量;Δt为冷却塔进出水温度差;Q为循环水量;θ为空气的干球温度。 (2)风吹损失水量 对于有除水器的机械通风冷却塔,风吹损失量为 Qw=(0.2%~0.3%)Q (2) (3)排污和渗漏损失 该损失是比较机动的一项,它与循环冷却水质要求、处理方法、补充水的水质及循环水的浓缩倍数有关.浓缩倍数的计算公式: N =Cr/Cm 式中: N为浓缩倍数;Cr为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Cm为补充水的含盐量.根据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含盐量平衡,补充水带进系统的含盐最应等于排污,风吹和渗偏水中所带走的含盐量. QmCm= (Qw+Qb)Cr N =Cr/Cm=Qm/(Qw+Qb)=( Qe+ Qw+Qb)/( Qw+Qb) =Qm/Qb(Q w可忽略)( (3)Qm= QeN/(N 一1) N=1+Q e/Q w+Q b(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