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特征


1以人为本
儒家的“三纲八目”修养论, “正己”就能“正人”, “成己“就能“成物”的言行, 都是事在人为, 以人为本的一种哲学表现。2.高扬主体意识
贯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中国文化把发挥主体意识, 以便与“天”一致, 看作精神境界的升华和完善。把人看作主体, 强调其内心的修炼、超越、升华, 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孔子有云: “君子务本”, 从管理学
的角度理解, 这个“本”就是要充实个体修养。“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 自我克制, 亦即自我管理; 复礼, 履行礼节, 同样代表自我修炼, 自我约束。孔子对这种自我修炼、自我管理的境界, 甚至用“仁”来称许, 充分证明了这种自我修炼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根本性的重要地位。道家哲学偏重于向内的精神体验, 强调通过精神上的自我完善, 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从而达到与自然合为一体的自由境界。组织学习也以人核心, 强调个人的主体意识。
3. 社会性
4. 主体性
5. 功能性
6. 历史性
7. 民族性
中国的忠恕之道与大同思想和西方的个人主义, 对中西
方文化的各个层面影响深远,中西文化的主要特征,大都由此
衍生而来,中国人重视伦理,西方人重视法治。西方个人主义
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
利与自由,为了避免个体与个体的冲突,使人不至于因个人自
由的过分膨胀而妨害到别人的自由, 制定了较为严密的法律
来匡正个人行为。中国地处于半封闭大陆性地域,经济以农业
为主,宗法制与专制并行,且相互影响、制约,这样的社会历史
环境孕育了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这种文化类型不仅在观
念的意识形态方面发生着久远的影响, 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传
统社会心理和人们的行为规范。
8.内敛型
中国文化的道德人伦内敛型使得人们更多关注的仍是自身的德性修为,而不是外在世界
9.神圣性
文化的神圣性在于其至高无上性性。所谓至高无上性是其在至真、至善、至美上创造了极限,神性解决的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比如世界上三大宗教;圣性则解决的是一个区别或民族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比如中国的儒学;更多的区域的文化或民族的文化更多的则来自图腾、巫术、迷信或原始的鬼神文化,这是人类文化最复杂与纷繁的一部分,各个民族、各个部落都在自己的不同的鬼神文化,但却是人类文化共同的起点。

10.自然性
一切的文化都是基于人的衣食住行性基本需求出发,同时最终也必须回归到衣食住行性的基本需求上来,文化始终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即人为什么要活下去,活下去又是为了

什么?特别是在苦难的历史时期,文化必须给人们以活下去的理由,宗教往往以从现世求来世的方式给人以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今生受苦受难是为了修来世,积善行德是为了死后能入天堂等,当然文化还需要回答人们如何更好地活着的问题等,这一切都会体现在衣食住行性的各个细节,并通过文化的自然特性一类得以体现和实现。
文化的自然性表现三个层次: 1、生理的需求2、心理的需求
3、心灵的需求,
11.社会性
文化的两大渊源,其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二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任何文化从本质上讲都是为了认识、处理、协调好这两大关系,首先告诉人们:人是什么,人如何与自然相处,人如何与人相处,而且最终一切都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这就是文化的社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