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道蛋白1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_蔡倩倩

水通道蛋白1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_蔡倩倩
水通道蛋白1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_蔡倩倩

解剖科学进展 Progress of Anatomical Sciences 2012 Sep,18(5):469~472

水通道蛋白1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

*蔡倩倩,高俊英,谭美芸,肖 明

(南京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系,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 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s1,AQP1)是参与水分子跨膜转运的重要膜通道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在机体物质代谢和水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AQP1在哺乳动物各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及其参与脑脊液的产生、细胞生物学特性的调节和感觉传导等方面相关功能的研究现况和进展作一综述。

【中图分类号】 Q 4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2947(2012)05-0469-04

【收稿日期】 2011-12-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Ky1010121091111127 )*通讯作者(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of aquaporin 1 in the mammalian body

*CAI Qian-qian, GAO Jun-ying , TAN Mei-yun, XIAO Ming

( Department of Anatomy,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China )

【Abstract】 Aquaporin1 (AQP1),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ter-transport membrane channel protein family members, is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in various tissue and contributes to the maintenance of metabolism and water balance.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d the localization and expression of AQP1 in different tissues in the mammalian body and recent progress of its role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production, cellula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modulation and sensory transduction.

Agre研究小组(1988)在分离红细胞膜、纯化RT-PCR、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免疫电镜、Rh多肽时发现了一个28kDa的疏水性跨膜蛋白,并Western blot等方法的研究从基因和蛋白水平证实于1991年完成了对该蛋白的cDNA克隆,分析得出其AQP1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AQP1广泛是由26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序列,他们将之命名为分布于直接参与液体平衡调节的组织和细胞,如肾[1,2]单位的近端小管和髓袢降支细段上皮细胞的顶质CHIP28(28kDa的通道样整合膜蛋白)。由于其在膜、红细胞膜、肺泡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红细胞膜表面的表达量较高,而红细胞对水分子有胞、肝胆管、胆囊、睫状体和晶状体上皮以及角膜高度通透性,因而推测该蛋白可能参与水分子的跨内皮细胞的顶侧和基底侧膜以及脉络丛上皮细胞的膜转运。为此,他们将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转染[4, 5]CHIP28 RNA后发现其对水的通透性增加,从而证实顶膜。不仅如此,在神经组织中也发现了AQP1的[3]表达与分布。如鼠类的三叉神经节、背根神经节中CHIP28参与水分子的跨膜转运。1997年国际基因组[6]将这种蛋白正式命名为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 部分初级感觉神经元;人类的脑内星形胶质细胞除[7]AQP1)。Arge也因此获得20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了表达AQP1 外,也表达AQP4。人类内脏神经丛内[8]的胶质细胞和坐骨神经轴突亦表达AQP1。1 AQP1在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

2 AQP1在脑脊液的产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AQP1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在机体多种组织细胞上均有表达,在与体液产生和循环密大量的研究表明AQP1在脑脉络丛上皮细胞上特切相关的上皮细胞与内皮细胞中含量尤其丰富,在异性分布,并参与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过程。来自[9]水转运和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一系列基于免疫、

Oshio等的研究表明AQP1基因敲除小鼠脑脊液的生成较野生型小鼠有所减少,减少量为20%-25%。这一数据表明,脉络丛参与60%-80%脑脊液的生成,脉络丛外的脑实质细胞辅助这一过程,当前者结构

和功能障碍时,后者对脑脊液的产生发挥重要的代易化作用最先在黑色素瘤的血管内皮细胞中首次报[10]1 [20]偿作用。关于这一过程的佐证还来自于Milhorat等道。后续实验进一步证实AQP1能协助肿瘤细胞的[21]的研究结果,他们移除猴子的脉络丛2-6个月后,发迁移和扩散。

现脑脊液减少了31%。值得注意的是,当特异性表现已明确,AQP1特异性地表达在迁移细胞运动达于脑室管膜和星形胶质细胞突起上的AQP4基因敲方向的前缘,参与构成细胞运动过程中的突起,在[12][23]除后,小鼠脑脊液的产生量也较野生型减少25%。细胞迁移过程中起着定向作用。在AQP1缺失的细此外,来自Masseguin等的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太胞其细胞膜形成的突起明显减少,移行速率也有所[24]空飞行或倒立悬挂2周下调大鼠脉络丛上皮细胞顶部减缓。但是关于此过程的具体机制,目前仍不十+

+

--

AQP1表达量,反之,当再适应地球的重力或停止悬分清楚。有学者推测由于AQP1与Na /H 和Cl /HCO3[13]挂2天后,AQP1的表达即恢复至正常水平。产生这共存,且位于移行细胞前缘,因此,在细胞迁移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失重或倒立状态下,改变了时,AQP1表达上调,使大量水分子进入细胞,增加脑脊液容量,导致AQP1代偿性地表达下调以适应脑局部的静水压使细胞形成突起,从而为肌动蛋白的[23][25] 脊液的容积变化。

聚合提供空间,推动细胞的移行。Monzani等在此外,关于AQP1参与气体分子的转运也有报人类黑色素瘤细胞系和微血管细胞系的研究中发现[14]道,Endeward等研究发现AQP1在人类红细胞中参当AQP1基因敲除后,可出现细胞内肌动蛋白骨架形与了60%的二氧化碳跨膜转运。另外,AQP1对一氧成受阻,导致细胞形变明显受阻,而在野生型细胞[15]化氮也可通透。进一步研究发现,水通道蛋白对中,丝状肌动蛋白如常优先在细胞膜运动方向的前气体的转运具有选择性,而这种选择性可能并不是缘聚集,使该处细胞膜形成伪足,从而驱动细胞的由于通道本身的大小与转运分子如H O,CO NH 迁移。此外,靶向人类星形胶质细胞的离体研究表223的直径相匹配,很有可能是由于转运分子的化学结明AQP1基因敲除后,该类细胞的迁移速率减缓了构或它们的单体空隙与水通道蛋白多聚体的中心空70%,而AQP1基因转染后,该细胞的迁移速率增至[16][26]隙相互匹配相关。

野生型的两倍。

然而,对细胞迁移过程中诱导AQP1上调的具体信号通路并不明确,有研究表明MAPK信号通路可能3 AQP1影响并调节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27]在AQP1表达上调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用特异性的AQP1通过影响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等多个抑制剂阻断该信号途径中的任一胞外信号调节蛋白过程的多个环节进而调节各类细胞,特别是肿瘤细激酶时,AQP1的表达明显下调。由此推测富于侵袭胞的生物学特性。

性的肿瘤细胞中的AQP1上调可能是由于MAPK信号众所周知,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和永生化是其转导通路调节障碍引起的。

难以抑制和根除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已发现凋亡即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AQP1在肺癌、胶质细胞瘤、黑色素瘤、脑转移瘤和理性过程。其中,细胞皱缩现象是这一过程的始发[17, 18]成血管细胞瘤组织中高表达。在肿瘤细胞增殖过事件,该过程与细胞内外液体渗透压失衡,细胞内[29]程中需要外界提供足够的能量,并不断吸收水分以液外流密切相关。在正常情况下,成熟健康的细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在此过程中,水分大量的进胞能针对渗透压的波动,合理高效的调节自身液体出细胞从而造就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是物质能量容量,从而维持细胞内外体液平衡。在凋亡诱导的运输和代谢的始动环节。富含AQP1的肿瘤细胞可通细胞容积减少过程中,细胞皱缩,水分和离子尤其++-过细胞内外水的快速转运和重分布来满足自身对能量是一些单价离子如K ,Na 及Cl 丢失。有研究显示在[19][20]+-的需求,以维持细胞的生存活性。Saadoun等将黑细胞凋亡之前,AQP1、K 通道、Cl 通道的表达均发[28]色素瘤细胞植入AQP1敲除小鼠后,其微血管增殖减生了变化。此时位于胞膜表面的AQP1蛋白处于灭缓,肿瘤失去了血供,不足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状态,阻止水分的内流以及后续启动的修复过而广泛坏死。与此相反,AQP1的过度表达则可以加程。研究发现,AQP1与小窝蛋白在细胞膜上共表[21]速肿瘤细胞的恶变。

达,后者在细胞质膜微囊形成、胆固醇的运输、信号细胞迁移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通道以及转运体的分子的灭活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当细胞凋亡时,[18] 参与,它们受肌动蛋白丝的调节,共同参与细胞容小窝蛋白与AQP1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Jablonski等[22]积的维持,促进细胞迁移。AQP1对于细胞迁移的

对颗粒细胞、胸腺细胞进行水肿程度测定,发现皱

[1]

,·470·解剖科学进展2012年第18卷第5期

缩凋亡的细胞对水分子的通透性减小,而且AQP1与[1] Preston GM, Agre P. Isolation of cDNA for erythrocyte integral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凋亡诱导的细胞容积减小前后membrance protein of 28 kilodaltons:member of an ancient channel 共表达。这表明AQP1介导的水分丢失与凋亡诱导的family[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1, 88(24): 1110-1114.

细胞容积减少以及下游凋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2] Denker BM, Smith BL, Kuhajda FP, et al. Identification, purification, and par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Mr 28,000 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 from erythrocytes and renal tubules[J]. J Biol Chem, 1988, 4 AQP1在感觉传导过程中的作用

263(30): 15634-15642.

[3] Preston GM, Carroll TP, Guggino WB, et al. Appearance of water [6]Shields等在小鼠胚胎期第15.5天的初级传入感channels in Xenopus oocytes expressing red cell CHIP28 protein[J]. Science, 1992, 256(5055): 385-387.

觉神经节、嗅球和脊髓背角等部位检测到AQP1的表[4] Matsuzaki T, Hata H, Ozawa H, et al. Immunohistochemical 达,这恰好与大部分皮肤传入神经进入脊髓的发育localization of the aquaporins AQP1, AQP3, AQP4, and AQP5 in the 时间相吻合,此外,该研究结果还表明AQP1主要分mouse respiratory system[J]. Acta Histochem Cytochem, 2009, 42(6): 布于背根神经节小型神经元和脊髓痛觉传导有关的159-169.

[7][5] Skowronski MT, Kwon TH, Nielsen S. Immunolocalization of 第1-2板层。在超微结构水平上的研究发现AQP1主aquaporin 1, 5, and 9 in the female pig reproductive system[J]. J 要位于无髓鞘轴突的胞膜,而在有髓鞘的轴突胞膜Histochem Cytochem, 2009, 57(1): 61-67.

上表达的量则较少。由此可见,AQP1可能参与感觉[6] Shields SD, Mazario J, Skinner K, et al. Anatomic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quaporin 1, a water channel in primary afferent 传递,特别是在痛觉传导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24]neurons[J]. Pain, 2007, 131(1-2): 8-20.

目前学术界对此结论尚存在争议。

[7] Satoh J, Tabunoki H, Yamamura T, et al. Human astrocytes express

[30]Oshio 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疼痛发生的过程aquaporin-1 and aquaporin-4 in vitro and in vivo[J]. 中AQP1与介导这一过程的P物质共表达。AQP1敲除Neuropathology, 2007, 27(3): 245-256.

[8] Gao H, He C, Fang X, et al. Localization of aquaporin-1 water

后,给予不同性质的刺激,小鼠的痛觉传导受到不channel in glial cells of the human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J]. 同程度的影响,在热刺激作用的初期基因敲除小鼠Glia, 2006, 53(7): 783-787.

对热刺激反应的潜伏期就较野生型小鼠长,随着刺[9] Oshio K, Watanabe H, Song Y, et al. Reduced cerebrospinal fluid

激强度的增加,两组小鼠的潜伏期均明显缩短,但production and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mice lacking choroid plexus water channel aquaporin-1[J]. FASEB J, 2005, 19(1): 76-78.

AQP1敲除小鼠的潜伏期始终长于野生型小鼠。但是[10] McComb JG. Recent research into the natur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机械刺激结果却显示,两组间并无明显差异。注射formation and absorption[J]. J Neurosurg, 1983, 59(3): 369-383.辣椒碱后评估其对化学刺激的反应性,结果显示,[11] Milhorat TH, Hammock MK, Fenstermacher JD, et al. Cerebrospinal

注射辣椒碱后,AQP1敲除小鼠舔爪子的时程明显短fluid production by the choroid plexus and brain[J]. Science, 1971, [30][6] 173(994): 330-332.

于野生型小鼠。与之相反,Shields等在对AQP1在[12] Li X, Kong H, Wu W, et al. Aquaporin-4 maintains ependymal

痛觉传导通路上的作用的研究中发现虽然坐骨神经integrity in adult mice[J]. Neuroscience, 2009 162(1): 67-77.

横断损伤后,背根神经节中的AQP1表达显著上升,[13] Masseguin C, Corcoran M, Carcenac C, et al. Altered gravity

但在后续的行为学电生理和疼痛试验中野生型及downregulates aquaporin-1 protein expression in choroid plexus[J]. J Appl Physiol, 2000, 88(3): 843-850.

AQP1敲除小鼠在对痛觉的反应上并无显著差异,这[14] Endeward V, Musa-Aziz R, Cooper GJ, et al. Evidence that

说明AQP1对两组痛觉耐受的阈值无影响,造成这种Aquaporin 1 is a major pathway for CO2 transport across the human 偏差的原因尚不清楚。

erythrocyte membrane[J]. FASEB J, 2006, 20(12): 1974-1981.

[15] Herrera M, Hong NJ, Garvin JL. Aquaporin-1 transports NO across

展望 AQP1作为细胞膜上的一种快速转运水的cell membranes[J]. Hypertension, 2006, 48(1): 157-164.

通道,其在维持机体细胞内外及血管内外液体平衡[16] Musa-Aziza R, Chena LM, Pelletiera MF, et al. Relative CO2/NH3

中起关键作用。AQP1在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selectivities of AQP1, AQP4, AQP5, AmtB, and RhAG[J]. Proc natl 中的作用可作为肿瘤干预新的靶标,但是其具体的Acad Sci U S A, 2009, 106(13): 5406-5411.

[17] Hoque MO, Soria JC, Woo J, et al. Aquaporin 1 is overexpressed in

作用机制和下游的分子信号事件还有待于进一步阐lung cancer and stimulates NIH-3T3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nchorage-明。此外,鉴于该蛋白在神经系统表达分布的时空independent growth[J]. Am J Pathol, 2006, 168(4): 1345-1353.

特异性,可能参与了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传导,但其[18] Chen Y, Tachibana O, Oda M, et al.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具体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进一步阐明aquaporin 1 in human hemangioblastoma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yst formation[J]. J Neurooncol, 2006, 80(3): 219-225.

AQP1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临[19] Saadoun S, Papadopoulos MC, Davies DC, et al. Increased

床实践。

aquaporin 1 water channel expression in human brain tumours[J]. Br J Cancer, 2002, 87(6): 621-631.

【参考文献】

2012年第18卷第5期·471·

蔡倩倩等 水通道蛋白1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

·472·解剖科学进展2012年第18卷第5期

[20] Saadoun S, Papadopoulos MC, Hara-Chikuma M, et al. Impairment [26] McCoy E, Sontheimer H.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water channels

of angiogenesis and cell migration by targeted aquaporin-1 gene (aquaporins) in migrating malignant astrocytes[J]. Glia, 2007, 55(10): disruption[J]. Nature, 2005, 434(7034): 786-792. 1034-1043.

[21] Hu J, Verkman AS. Increased migration and metastatic potential of [27] Umenishi F, Schrier RW. Hypertonicity-induced aquaporin-1

tumor cells expressing aquaporin water channels[J]. FASEB J, 2006, (AQP1) expression is mediated by the activation of MAPK pathways 20(11): 1892-1894.and hypertonicity-responsive element in the AQP1 gene[J]. J Biol [22] Schwab A. Func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on channels and Chem, 2003, 278(18): 15765-15770.

transporters in cell migration[J].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2001, [28] Jessica Chen M, Sepramaniam S, Armugam A, et al. Water and ion 280(5): 739-747.channels: crucial in the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apoptosis in [23] Verkman AS. More than just water channels: unexpected cellular central nervous system[J]? Curr Neuropharmacol, 2008, 6(2): 102-

roles of aquaporins[J]. J Cell Sci, 2007, 118: 3225-3232.116.

[24] Hara-Chikuma M, Verkman AS. Aquaporin-1 facilitates cell [29] Borsani E. Aquaporins in sensory and pain transmission[J]. Curr

migration in kidney proximal tubule[J]. J Am Soc Nephrol, 2006, Neuropharmacol, 2010, 8(2): 122-127.

17(1): 39-45.[30] Oshio K, Watanabe H, Yan D, et al. Impaired pain sensation in [25] Monzani E, Bazzotti R, Perego C, et al. AQP1 is not only a water mice lacking aquaporin-1 water channels[J]. Biochem Biophys Res

channel: it contributes to cell migration through Lin7/beta-catenin[J]. Commun, 2006, 341(4): 1022-1028.

PLoS One, 2009, 4(7): 6167.

(上接第468页)

[27] Narla G, DiFeo A, Yao S, et al. Targeted inhibition of the KLF6 of urokinase by the Krüppel-like factor Zf9/COPEB activates

splice variant, KLF6 SV1, suppresses prostate cancer cell growth latent TGF-β1 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J]. Blood, 2000, 95(4): and spread[J]. Cancer Res, 2005, 65(13): 5761-5768.1309-1316.

[28] Chen H, Chen L, Sun L, et al. A small interfering RNA targeting the [34] Warke VG, Nambiar MP, Krishnan S, et al.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KLF6 splice variant, KLF6-SV1, as gene therapy for gastric of the human 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 promoter by Kruppel-cancer[J]. Gastric Cancer, 2011, 14(4): 339-352.like factor 6[J]. J Biol Chem, 2003, 278(17): 14812-14819.

[29] Difeo A, Huanq F, Sangodkar J, et al. KLF6-SV1is a novel antiapo- [35] Urtasu R, Cubero FJ, Nieto N. Oxidative stress modulates KLF6

ptotic protein that targets the BH3-only protein NOXA for degra- (Full) and its splice variants[J]. Alcohol Clin Exp Res, 2012.

dation and whose inhibition extends survival in an ovarian cancer 10.1111/j.1530-0277.2012.01798.x.

model[J]. Cancer Res, 2009, 69(11): 4733-4741.[36] Jeonq KH, Kim SK, Kim SY, et al. Immuno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30] Lalazar A, Wonq L, Yamasaki G, et al. Early genes induced in of Kruppel-like factor 6 in the mouse forebrain[J]. Neurosci Lett,

hepatic stellate cells during wound healing[J]. Gene, 1997, 195(2): 2009, 453(1): 16-20.

235-243. [37] Darcie LM, Murray GB, Hu Y, et al. KLF family members regulate [31] Kim Y, Ratziu V, Choi SG, et al.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of intrinsic axon regeneration ability[J]. Science, 2009, 326(5950):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 and its receptors by the Kruppel-298-301.

like factor Zf9/core promoter-binding protein and Sp1. Potential [38] Veldman MB, Bemben MA, Thompson RC, et al. Gene expression mechanisms for autocrine fibrogenesis in response to injury[J]. J analysis of zebrafish retinal ganglion cells during optic nerve Biol Chem, 1998, 273(50): 33750-33758.regeneration identifies KLF6a and KLF7a as important regulators of [32] Botella LM, Sanchez-Elsner T, Sanz-Rodriguez F, et al. Transcri- axon regeneration[J]. Devel Biol, 2007, 312(2): 596-612.

ptional activation of endoglin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39] Veldman MB, Bemben MA, Goldman D, et al. Tuba1a gene expression signaling components by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Sp1 and is regulated by KLF6/7 and is necessary for CNS development and KLF6: their potential role in the response to vascular injury[J]. regeneration in zebrafish[J]. Mol Cell Neurosci, 2010, 43(4): 370-Blood, 2002, 100(12): 4001-4010.383.

[33] Kojima S, Hayashi S, Shimokado K, et al.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脂多糖对人肠微血管内皮细胞水通道蛋白1表达及功能的影响陈信浩

[6] Si ML,Zha S,Wu H,et al.miR-21-mediated tumor growth[J].Oncogene,2007,26(19):2799-2803. [7] AsanganiI A,Rasheed SA,Nikolova DA,et al.MicroRNA-21(mir-21)post-transcriptionally downregulates tumorsuppressor PDCD4and stimulates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colorectal cancer[J].Oncogene,2008,27(15):2128-2136.[8] Zhu S,Wu H,Wu F,et al.MicroRNA-21targets tumorsuppressor genes in invasion and metastasis[J].Cell Res,2008,18(3):350-359. [9] Meng F,Henson R,Wehbe-Janek H,et al.MicroRNA-21regulates expression of the PTEN tumor suppressor gene inhuman hepatocellular cancer[J].Gastroenterology,2007,133 (2):647-658. [10] Gabriely G,Wurdinger T,Kesari S,et al.MicroRNA-21promotes glioma invasion by targeting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regulators[J].Mol Cell Biol,2008,28(17):5369-5380. [11] Selaru FM,Olaru AV,Kan T,et al.MicroRNA-21isoverexpressed in human cholangiocarcinoma and regulates programmed cell death 4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3[J].Hepatology,2009,49(5):1595-1601. [12] 史春梅,陈玲,徐广峰,等.人miR-17-92cluster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人脂肪细胞的表达验证[J].江苏医药,2012,38(6):624-627. (收稿日期:2012-06-11)(供稿编辑:单晓光) ·论著· 脂多糖对人肠微血管内皮细胞水通道 蛋白1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陈信浩 纪俊标 吕纯业 戴存才 【摘要】 目的 研究脂多糖(LPS)对人肠微血管内皮细胞(HIMEC)水通道蛋白(AQP)1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份HIMEC均分为A、B、C、D四组。A、B、C组分别经浓度为0.1、1、10mg/L的LPS作用;D组为对照组,只加培养基。各组细胞培养12h。Western blot法检测HIMEC AQP-1的表达;RT-PCR检测HIMEC AQP-1mRNA的表达;放射法测定HIMEC的摄水功能。结果 随着作用于HIMEC的LPS浓度增加,AQP-1蛋白及其mRNA表达和HIMEC的摄水功能均逐步减少(P<0.05)。结论 HIMEC AQP-1表达与LPS浓度呈负性相关。 【关键词】 细菌内毒素;内皮细胞;水通道蛋白1;脂多糖 【中图分类号】 R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3685(2012)22-2649-03 Effects of lipopolysaccharide on aquaporin 1expression and function in human intestinal microvascularendothelial cell CHEN Xinhao,JI Junbiao,LV Chunye,et al.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FirstAffiliated Hospital,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ipopolysaccharide(LPS)on aquaporin 1(AQP-1)expression and function in human intes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IMEC).MethodsFourty pieces of HIMEC were equally randomized into 4groups of A(treated with LPS 0.1mg/L for12h),B(with LPS 1mg/L),C(with LPS 10mg/L)and D(blank control).The expressions of AQP-1protein and mRNA in HIMEC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nd RT-PCR,respectively.Water intakeof HIMEC was measured by radioactive method.Results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LPS increased,theexpressions of AQP-1protein and mRNA in HIMEC were decreased(P<0.05).So did the ability ofwater intake of HIMEC(P<0.05).Conclusion AQP-1expression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LPSconcentration. 【Key words】 Lipopolysaccharide;Human intes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Aquaporin 1;lipopolysaccharide [Jiangsu Med J,November 2012,38(22):2649-2651.] 基金项目: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01085);南京市青卫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单位:210029 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陈信浩、戴存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陈信浩、纪俊标、吕纯业) 通讯作者:戴存才 E-mail:daicuncaidy@sina.com · 9 4 6 2 · 江苏医药2012年11月第38卷第22期 Jiangsu Med J,November 2012,Vol 38,No.22

视神经脊髓炎与其特异性抗体_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_综述_

收稿日期:2007 09 03;修订日期:2007 10 30 作者简介:梁松岚(1975 ),女(汉族),黑龙江省人,主治医师,在读博士。 王维治(1946 ),男,山东省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及神经免疫学研究。通讯地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哈尔滨150086。联系电话:(0451)89661609。E mail:lun ar0941@https://www.360docs.net/doc/e68537069.html, 。(通讯作者) 视神经脊髓炎与其特异性抗体 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综述) 梁松岚,王维治,梁庆成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摘要: 视神经脊髓炎(NM O)是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脱髓鞘疾病。最近,它的特异性抗体 抗水通道蛋白4(A Q P4)抗体被发现。A Q P4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CN S),参与胶质细胞与脑脊液(CSF)以及血液之间水的调节和运输。NM O 患者的A Q P4蛋白显著减少甚至丧失,血液及CSF 中存在抗 A Q P4抗体。实验证实,抗 AQ P4抗体对NM O 的诊断具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抗体滴度水平有助于判断疗效和预后。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 中图分类号:R744 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2963(2008)02 0109 03 视神经脊髓炎(neur omyelitis optica,NMO )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以视神经炎和横贯性脊髓炎为特征,可导致失明和截瘫。50%的患者患病5年内失去视觉功能,不能独立行走。以前曾认为NMO 是多发性硬化(MS )的一个亚型,其实两者在遗传背景、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在治疗方面,NM O 主要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调节剂[干扰素、醋酸格拉太咪尔(g lati r am er acetate)]则推荐用于治疗M S [1] 。当严重进展性脊髓炎应用皮质醇治疗无效时,血浆交换对NMO 患者比对MS 患者更有益。但目前临床尚无特异性诊断标志物用于区分这两种疾病,许多以NMO 症状为早期表现的患者最终被诊断为M S,如能早期明确诊断则对改善NMO 和M S 预后非常有益。 最近,NMO 的疾病特异性血清抗体已被发现。Lenno n [2]等在NM O 患者血清中发现了一种称为NM O IgG 的自身抗体,可作为NMO 特异性的标志。它主要结合在病变的微血管、软脑脊膜、软脑脊膜下以及Virchow Ro bin 间隙(VRS)。NMO Ig G 作为NMO 的特异性自身抗体,它的靶抗原为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这提示NMO 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通道病。 1 水通道蛋白(AQP)基因的克隆和AQP4 蛋白的表达分布 AQP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1991 年Ag re 完成了CH IP28的cDNA 克隆,并于次年成功地转染非洲蟾卵母细胞,显示了其选择性水通透的功能,即第一个水通道蛋白(AQP1)被克隆。迄今已发现11种水通道蛋白(AQP0 AQ P10)[3]。 AQP4是脑中重要的水通道蛋白,参与脑组织与血液、脑组织与CSF 间的水转运和渗透压调节。在CNS,AQP4主要存在于构成血 脑脊液屏障(BCB)的星形胶质细胞终足上,是星形胶质细胞质膜内在蛋白质。AQP4大量存在于视神经和脊髓,同时也遍及脑的各个部分。经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在脑和脊髓接触毛细血管和软脑膜的星形胶质细胞终足上、下丘脑视上核胶质板、室管膜细胞的基底外侧膜均有AQP4的明显表达[4] 。血管周围的胶质细胞突起是水分子流动的主要部位。AQ P4通道可使水分子跨细胞膜移动,生理条件下AQ P4参与CSF 的形成和吸收,参与BCB 对水分子的转运调节,并调节细胞外间隙钾离子浓度;病理条件下,A QP4的表达发生变化,参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 2 AQP4蛋白是NMO IgG 的特异性靶抗原 现已证实NM O Ig G 是NM O 相关疾病,包括复发型脊髓炎和复发性视神经炎的敏感和特异性标记。Lennon 等[1]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NM O IgG 能与脑内软脑膜和微血管成分、肾髓质的集合管和胃黏膜壁细胞特异性结合,而且

水通道蛋白

水通道蛋白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又名水孔蛋白,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内在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组成“孔道”,可控制水在细胞的进出,就像是“细胞的水泵”一样。 水通道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所发现,他与通过X射线晶体学技术确认钾离子通道结构的洛克斐勒大学霍华休斯医学研究中心的罗德里克·麦金农共同荣获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水分子经过Aquaporin时会形成单一纵列,进入弯曲狭窄的通道内,内部的偶极力与极性会帮助水分子旋转,以适当角度穿越狭窄的通道,因此Aquaporin的蛋白构形为仅能使水分子通过之原因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 编辑 Agre等(1988)在分离纯化红细胞膜上的Rh多肽时,发现了一个28 kD的疏水性跨膜蛋白,称为形成通道的整合膜蛋白28(channel-forming 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CHIP28),1991年完成了其cDNA克隆(Verkman,2003)。但当时并不知道该蛋白的功能,在进行功能鉴定时,将体外转录合成的CHIP28 mDNA 注入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发现在低渗溶液中,卵母细胞迅速膨胀,并于5 min 内破裂。为进一步确定其功能,又将其构于蛋白磷脂体内,通过活化能及渗透系数的测定及后来的抑制剂敏感性等研究,证实其为水通道蛋白。从此确定了细胞膜上存在转运水的特异性通道蛋白,并称CHIP28为Aquaporinl(AQPl)。 水通道蛋白分类 编辑 AQP0 AQP0最初称之为主体内在蛋白(major intrinsic protein,MIP),在晶状体纤维中细胞中表达丰富,与晶状体的透明度有关.AQpo的突变可能导致晶状体水肿和白内障。小鼠缺乏AQPO将患先天性白内障[61]。 AQP1 AQP1是1988年发现的,开始将这种蛋白称为通道形成整合蛋白(CHIP),是人的红细胞膜的一 种主要蛋白。它可以使红细胞快速膨胀和收缩以适应细胞间渗透性的变化。AQP1蛋白也存在于

水分子通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水分子通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姓名:王国栋 院系: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1班 学号:20141025 水分子穿越双磷脂生物膜的输运机理是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中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重要问题。AQP1水通道蛋白的发现和鉴定使得人们确认出一个新的蛋白质家族———水通道蛋白家族。正是这一蛋白家族的存在,使得水分子可以进行快速的跨膜传输。由晶体学方法解出的哺乳动物AQP1水通道蛋白的原子结构,最终揭示了水通道蛋白只允许水分子快速传输而阻挡其他的小分子和离子(包括质子H+)的筛选输运机理。本文概述了水通道蛋白对水分子筛选传输的机理。 一、水通道蛋白的重要性 活细胞外面有一层由磷脂组成双层膜,称为双磷脂细胞膜。它将细胞的内环境物质及细胞器等与外部环境区分开。水、离子以及其他极性分子一般不能透过这层双磷脂细胞膜。但是细胞生命活动经常需要有选择性地对这些物质进行快速跨膜传输。这是通过镶嵌在细胞膜上具有输运化学物质功能的膜蛋白来实现的,不同膜蛋白具有输运不同化学物质的能力。 水是活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活细胞中,水的比例占总重量的70%左右。大多数的细胞生化反应都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水分子的跨膜输运是如何实现的是生命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问题。水分子虽然可以以简单渗透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但是扩散速度非常缓慢。科学研究证明,水分子跨越细胞膜的快速输运是通过细胞膜上的一种水通道蛋(aguaporin ,AQP )实现的。一个AQP1 水通道蛋白分子每秒钟可以允许30 亿个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大量存在于动物、植物等多种生物中。在哺乳动物中,水通道蛋白大量存在于肾脏、血细胞和眼睛等器官中,对体液渗透、泌尿等生理过程非常重要。在植物当中,水通道蛋白直接参与根部水分吸收及整个植物的水平衡。由于水通道蛋白的存在,细胞才可以快速调节自身体积和内部渗透压。由此可见,水通道蛋白对于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二、水通道蛋白的结构 蛋白质的功能是通过其结构来实现的。 要解决一个蛋白的功能机理问题,必须首先 解出它的原子结构。 AQP1 在细胞膜中以四聚体形式存在 (图1)。每个单聚体(即一个AQP1 分子) 是一个独立功能单元,中心存在一个通道管。它由6 个贯穿膜两面的长ɑ螺旋构成基本骨架,其中间有两个嵌入但不贯穿膜的短ɑ螺旋几乎顶对顶地放置着(图2)。在两个短ɑ螺旋相对的顶端各拥有一个在所有水通道家族蛋白中都保守存在的Asn-Pro-Aia (NPA )氨基酸组单元。它们使得这种顶对顶结构得以稳定存在。从两个螺旋的顶端分别延生出一条氨基酸残基松散链条分别回绕,走向各自的膜面。后面我们会看到这种短ɑ螺旋结合松散链条组成的结构单元对水通道功能非常重要。事实上,这种结构单元不仅存在于水通道蛋白中,还在其图1 水通道蛋白的投影密度图。 在双磷脂膜中,4个AOPI 水通道蛋白分子构成一个四聚体。每个水通道分子单体的中心存在一个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通道管。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

人类对水通道蛋白的研究 自然界很多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如同一个由城墙围起来的微小城镇,有用的物质不断被运进来,废物被不断运出去。早年前,人们就猜测细胞这一微小城镇的城墙中存在着很多“城门”,它们只允许特定的分子或离子出入。而很久以前人们就知道人体重量的70%是水,水是构成生物体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那么水是如何进入细胞的呢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水分子进入细胞膜是靠自由扩散,但后来研究中发现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的结构骨架,而水是很难通过脂溶性物质的,那么水是很难进入细胞的,而细胞中含有大量水分那么那么水分子是如何进入细胞的呢 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猜测细胞中存在特殊的输送水分子的通道。20世纪50年代中期,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通道只允许水分子出入,人们称之为水通道。因为水对于生命至关重要,可以说水通道是最重要的一种细胞膜通道。尽管科学家发现存在水通道,但水通道到底是什么却一直是个谜。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研究了不同的细胞膜蛋白,经过反复研究,他发现一种被称为水通道蛋白的细胞膜蛋白就是人们寻找已久的水通道。为了验证自己的发现,阿格雷把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和去除了这种蛋白的细胞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前者能够吸水,后者不能。为进一步验证,他又制造了两种人造细胞膜,一种含有水通道蛋白,一种则不含这种蛋白。他将这两种人造细胞膜分别做成泡状物,然后放在水中,结果第一种泡状物吸收了很多水而膨胀,第二种则没有变化。这些充分说明水通道蛋白具有吸收水分子的功能,就是水通道。2000年,阿格雷与其他研究人员一起公布了世界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高清度立体照片。照片揭示了这种蛋白的特殊结构只允许水分子通过。水通道的发现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科学家发现水通道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它的种类很多,仅人体内就有11种。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比如在人的肾脏中就起着关键的过滤作用。通常一个成年人每天要产生170升的原尿,这些原尿经肾脏肾小球中的水通道蛋白的过滤,其中大部分水分被人体循环利用,最终只有约1升的尿液排出人体。。阿格雷于2003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这是个重大发现,开启了细菌、植物和哺乳动物水通道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研究之门。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 1988年,Agre等从人类红细胞膜上纯化分离分子量为32x10 的Rh多肽时,偶然鉴定到一种新的分子量为28x10 的整合膜蛋白,并且通过免疫印迹发现这类蛋白也存在于肾脏的近端肾小管中?,把它称为类通道整合膜蛋白(channel—like integralmembrane protein,CHIP28)。随后,在1991年Agre和Preston成功克隆得到了CHIP28的eDNA.通过分析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现CHIP28含有6个跨膜区域、2个N一糖基化位点、且N端和C端都位于膜的胞质一侧。另外,对比CHIP28与早期从牛晶体纤维中克隆得到的主要内源性蛋白(major in—trinsie protein,NIP)的DNA序列,发现二者具有高度同源性。由于很早以前就证实了MIP 家族的成员蛋白参与形成允许水和其他小分子通透的膜通道,因此,推测CHIP28可能也具有类似功能‘。1992年,Preston等通过在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表达CHIP28,首次证实它是一种水通道蛋白。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对水具有极低的渗透性,当向其中显微注射体外转录的CHIP28的RNA后,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迅速膨胀,并于5 min内破裂这一现象表明注射CHIP28的RNA后卯母细胞膜的水通透性有了明显提高。为了进一步通讯作者确定CHIP28的功能.将提纯的CHIP28构建在蛋白磷脂体中,构建后的蛋白磷脂体对水的通透性增长了50倍.但对尿素却不具备通透性[ 。这些结果最终证实了CHIP28为水通道蛋白,后来它被命名

水通道蛋白综述与展望

水通道蛋白水通道-从原子结构到临床医学 生物膜的透水性在生理学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负责此类蛋白质的蛋白质仍然未知,直到发现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AQP1由渗透梯度驱动的水选择性渗透。人类AQP1的原子结构最近被定义。四聚体的每个亚基含有允许水分子单文件通过但中断氢键通过质子所需的单独水孔。已经鉴定了至少10种哺乳动物水通道蛋白,并且它们被水(水通道蛋白)或水加甘油(水甘油聚糖)选择性渗透。表达位点与临床表型密切相关,从先天性白内障到肾源性尿崩症。在植物,微生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发现超过200个水通道蛋白家族成员,并且它们对这些生物体的生理学的重要性正在被揭开。 在20世纪20年代发现脂质双层提供了当沐浴在较低或较高pH或含有毒性浓度的Ca2 +或其他溶质的细胞外液中时细胞如何维持其最佳细胞内环境的解释。从1950年代开始发现离子通道,交换剂和共转运体为溶质的跨膜运动提供了分子解释。然而,长期以来,假定水的输送是由于通过脂质双层的简单扩散。来自具有高膜渗透性的多个实验系统的观察,例如两栖膀胱和哺乳动物红细胞,表明通过脂质双层的扩散不是水跨越膜的唯一途径。虽然提出了各种解释,但直到10年前发现AQP1才能知道分子水 - 特异性转运蛋白(Preston 等,1999)。

现在人们普遍同意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水分运动都存在。通过所有生物膜以相对较低的速度发生扩散。水通道蛋白水通道发现于上皮细胞的一部分10至100倍的水渗透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水通道蛋白水通道的选择性非常高,甚至质子(H3O +)被排斥。在大多数组织中,扩散是双向的,因为水进入细胞并从细胞释放,而水通道蛋白介导的体内水流则由渗透或液压梯度引导。扩散的化学抑制剂是未知的,扩散发生在高Ea(Arrhenius活化能)。相比之下,大多数哺乳动物水通道蛋白受汞的抑制,Ea等同于大量溶液中水的扩散(?5 kcal mol_1)。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说明了偶发性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且引起了上游流体运输过程中水如何穿过生物膜的范式的完全转变。这个话题对正常生理学以及影响人类的多种临床疾病的病理生理学非常重要。水通道蛋白在几乎每一种生物体中被鉴定出来,包括高等哺乳动物,其他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植物,真细菌,原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表明这种新认可的蛋白质家族参与了整个自然界的不同生物过程。 一、发现AQP1 红细胞Rh血型抗原不知道参与水运(Heitman&Agre,2000),但是Rh的研究导致了水通道蛋白的偶

水通道蛋白1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_蔡倩倩

解剖科学进展 Progress of Anatomical Sciences 2012 Sep,18(5):469~472 水通道蛋白1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 *蔡倩倩,高俊英,谭美芸,肖 明 (南京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系,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 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s1,AQP1)是参与水分子跨膜转运的重要膜通道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在机体物质代谢和水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AQP1在哺乳动物各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及其参与脑脊液的产生、细胞生物学特性的调节和感觉传导等方面相关功能的研究现况和进展作一综述。 【中图分类号】 Q 4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2947(2012)05-0469-04 【收稿日期】 2011-12-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Ky1010121091111127 )*通讯作者(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of aquaporin 1 in the mammalian body *CAI Qian-qian, GAO Jun-ying , TAN Mei-yun, XIAO Ming ( Department of Anatomy,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China ) 【Abstract】 Aquaporin1 (AQP1),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ter-transport membrane channel protein family members, is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in various tissue and contributes to the maintenance of metabolism and water balance.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d the localization and expression of AQP1 in different tissues in the mammalian body and recent progress of its role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production, cellula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modulation and sensory transduction. Agre研究小组(1988)在分离红细胞膜、纯化RT-PCR、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免疫电镜、Rh多肽时发现了一个28kDa的疏水性跨膜蛋白,并Western blot等方法的研究从基因和蛋白水平证实于1991年完成了对该蛋白的cDNA克隆,分析得出其AQP1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AQP1广泛是由26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序列,他们将之命名为分布于直接参与液体平衡调节的组织和细胞,如肾[1,2]单位的近端小管和髓袢降支细段上皮细胞的顶质CHIP28(28kDa的通道样整合膜蛋白)。由于其在膜、红细胞膜、肺泡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红细胞膜表面的表达量较高,而红细胞对水分子有胞、肝胆管、胆囊、睫状体和晶状体上皮以及角膜高度通透性,因而推测该蛋白可能参与水分子的跨内皮细胞的顶侧和基底侧膜以及脉络丛上皮细胞的膜转运。为此,他们将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转染[4, 5]CHIP28 RNA后发现其对水的通透性增加,从而证实顶膜。不仅如此,在神经组织中也发现了AQP1的[3]表达与分布。如鼠类的三叉神经节、背根神经节中CHIP28参与水分子的跨膜转运。1997年国际基因组[6]将这种蛋白正式命名为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 部分初级感觉神经元;人类的脑内星形胶质细胞除[7]AQP1)。Arge也因此获得20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了表达AQP1 外,也表达AQP4。人类内脏神经丛内[8]的胶质细胞和坐骨神经轴突亦表达AQP1。1 AQP1在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 2 AQP1在脑脊液的产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AQP1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在机体多种组织细胞上均有表达,在与体液产生和循环密大量的研究表明AQP1在脑脉络丛上皮细胞上特切相关的上皮细胞与内皮细胞中含量尤其丰富,在异性分布,并参与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过程。来自[9]水转运和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一系列基于免疫、 Oshio等的研究表明AQP1基因敲除小鼠脑脊液的生成较野生型小鼠有所减少,减少量为20%-25%。这一数据表明,脉络丛参与60%-80%脑脊液的生成,脉络丛外的脑实质细胞辅助这一过程,当前者结构

水通道蛋白

水通道蛋白 水通道蛋白是介导水跨膜转运的一大 膜蛋白家族,分布于高等脊椎动物上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结构上由28-KDa 亚单位组成 四聚体,每个亚单位构成孔径约的水孔通道,在渗透压驱动下实现水双向跨膜转运【1】。目前11 种亚型已经在哺乳动物中被确定, 各种亚型的体内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水通道蛋白-4 (Aquaporin 4,AQP4)以极化 形式集中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脑毛细血管 周边的星形胶质细胞足突或室管膜细胞【2】。血脑屏障为脑内另一调控水平衡的复合体,由无窗孔的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细胞间 紧密连接、基底膜、星形胶质细胞等组成,介于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限制血液中某些离子、大分子物质转移到脑实质,此屏障作用为维持CNS 内环境稳定、保障脑功能正常行使提供了重要保障。BBB 分化发育过程中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形 成虽被认为是其成熟的标志,但BBB 生理功

能的实现有赖于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作用。近来对星形胶质细胞调控BBB 物质交换和 脑内水平衡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并认为与AQP4 表达有关。 本文就AQP4 与血脑屏障发育及其完整性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分化发育过程中AQP4 的表达 目前由于对鸡胚视顶盖中血管及BBB 分化的研究已较完善,因此常被用于BBB 的研究模型。Nico 及其同事【3】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鸡胚视顶盖AQP4 在BBB 分化发育过程的动态表达。免疫电镜显示鸡胚视顶盖发育第9 d,BBB仅由不规则的内皮细胞组成,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尚未形成,AQP4 未见表达。待发育至第14 d,Western blot 技术首次在约30 kDa 链附近检测出AQP4 的免疫活性,电镜下显示短的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已形成,并串联构成BBB 的微血管,星形胶质细胞间断黏附于血管壁,AQP4 不连续地表达于血管周边,血管周围仍然存在小空隙。发育第20 d BBB 成熟,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形成,BBB 微血管

水通道蛋白综述与展望

水通道蛋白水通道- 从原子结构到临床医学 生物膜的透水性在生理学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负责此类蛋白质的蛋白质仍然未知,直到发现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AQP1由渗透梯度驱动的水选择性渗透。人类AQP1的原子结构最近被定义。四聚体的每个亚基含有允许水分子单文件通过但中断氢键通过质子所需的单独水孔。已经鉴定了至少10种哺乳动物水通道蛋白,并且它们被水(水通道蛋白)或水加甘油(水甘油聚糖)选择性渗透。表达位点与临床表型密切相关,从先天性白内障到肾源性尿崩症。在植物,微生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发现超过200个水通道蛋白家族成员,并且它们对这些生物体的生理学的重要性正在被揭开。 在20世纪20年代发现脂质双层提供了当沐浴在较低或较高pH或含有毒性浓度的Ca2 +或其他溶质的细胞外液中时细胞如何维持其最佳细胞内环境的解释。从1950年代开始发现离子通道,交换剂和共转运体为溶质的跨膜运动提供了分子解释。然而,长期以来,假定水的输送是由于通过脂质双层的简单扩散。来自具有高膜渗透性的多个实验系统的观察,例如两栖膀胱和哺乳动物红细胞,表明通过脂质双层的扩散不是水跨越膜的唯一途径。虽然提出了各种解释,但直到10年前发现AQP1才能知道分子水- 特异性转运蛋白(Preston等,1999)。

现在人们普遍同意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水分运动都存在。通过所有生物膜以相对较低的速度发生扩散。水通道蛋白水通道发现于上皮细胞的一部分10至100倍的水渗透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水通道蛋白水通道的选择性非常高,甚至质子(H3O +)被排斥。在大多数组织中,扩散是双向的,因为水进入细胞并从细胞释放,而水通道蛋白介导的体内水流则由渗透或液压梯度引导。扩散的化学抑制剂是未知的,扩散发生在高Ea(Arrhenius活化能)。相比之下,大多数哺乳动物水通道蛋白受汞的抑制,Ea等同于大量溶液中水的扩散(?5 kcal mol_1)。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说明了偶发性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且引起了上游流体运输过程中水如何穿过生物膜的范式的完全转变。这个话题对正常生理学以及影响人类的多种临床疾病的病理生理学非常重要。水通道蛋白在几乎每一种生物体中被鉴定出来,包括高等哺乳动物,其他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植物,真细菌,原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表明这种新认可的蛋白质家族参与了整个自然界的不同生物过程。 一、发现AQP1 红细胞Rh血型抗原不知道参与水运(Heitman&Agre,2000),但是Rh的研究导致了水通道蛋白的偶然发现。用于纯化Rh多肽的生物化学技术产生污染的28kDa多肽(Agre等,1987)。基于洗涤剂中的28kDa蛋白质的相对不溶性,N-月桂酰肌氨酸,开发了产生大量蛋白质的简单纯化系统。红细胞和肾近端小管- 具有最高已知水渗透性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及对人体的作用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及对人体的作用 刘彦成 (渭南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陕西渭南 714000)摘要: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 是一种对水专一的通道蛋白。具有介导水的跨膜转运和调节体内水代谢平衡的功能。水通道蛋白调节失控与水平衡紊乱等一系列疾病密切相关。 关键词:细胞膜;水通道蛋白(AQP);跨膜转运;疾病;调节 Abstract:The pass of water protein (aquaporin, AQP) is one kind of adding water single-minded channel protein.Has lies between leads the water the cross membrane transportation and the adjustment body domestic waters metabolism balance function.Pass of water protein adjustment out of control and level balance disorder and so on a series of disease close correlation. Key word:Cell membrane pass of water protein (AQP) cross membrane transportation disease adjusts 1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 1.1 细胞膜的运输方式 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与细胞之间则是通过细胞膜来沟通和实现基本的生命活动。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其结构为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上有糖蛋白,糖蛋白所在一侧为细胞外侧。物质跨膜运输可分为自 图1 细胞膜的立体结构 由扩散(不需能量、载体),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需载体),主动运输(要能量、需载体)三种。还有一些大分子物质是通过胞吞、胞吐方式通过细胞膜,它们需要能量、不要载体。另外还有一种很主要的方式就是通道蛋白。 1.2 生物膜水通道的发现【1】 长期以来对于水的运输方式研究者普遍认为主要有两种:即简单的扩散方式和借助离子通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 近些年研究者发现某些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对水的通透性很高, 很难用简单扩散来解释。如将红细胞移入低渗溶液后,很快吸水膨胀而溶血,而水生动物的

AQP1 抑制剂4

关于乙酰唑胺与碳酸氢钠联合是否影响肿瘤的生长、转移及水通道蛋白的表达 摘要:这项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乙酰唑胺影响肿瘤的生长、转移以及可能的机制。使用感染了Lewis肺癌的大鼠作为动物模型。相比于联合使用碳酸氢钠是否对于肿瘤的生长转移以及碳酸脱苷酶的活动,使用咪唑影响肺癌的影响。同时使用Western-blot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水通道蛋白1在肿瘤组织中的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单独使用乙酰唑胺可以大量降低肺癌的转移和原发肿瘤的生长,并且是一个独立影响发挥作用的因素。乙酰唑胺可以极大的抑制碳酸脱氧苷酶在肿瘤组织中的活动。在附加了碳酸氢钠之后,乙酰唑胺对肿瘤生长、转移的数量、以及原始肿瘤中碳酸酐酶发挥的作用并没有被改变,但是在肺组织中转移的抑制率以及在肺组织碳酸苷酶的活动似乎产生了一个明显的逆转,于单独使用乙酰唑胺相比。明确的作用机制需要在未来被一步一步证明。Wwstern-blot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同时显示水通道蛋白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单独接受过乙酰唑胺治疗的肿瘤组织。乙酰唑胺与碳酸氢钠结合使用并不能明显降低水通道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乙酰唑胺的抗肿瘤机制,其中尤其是对抗转移的作用可能一部分包含了抑制碳酸酐酶的活动或者降低了水通道蛋白中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无论联合碳酸氢钠与否。 简介: 肿瘤转移是肿瘤的一大特点,并且是死亡的直接原因,碳酸托苷酶(CA)是锌结合金属蛋白的一个家族,这一家族可以促进二氧化碳

可逆的水合作用,产生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并诱导ph值下降,一些碳酸托苷酶同工酶被显著的发现仅仅在肿瘤细胞中表达,这些CA同工酶通过细胞膜在邻近细胞中通过感应PH值和翻到质子和碳酸氢盐方面产生了一个重大的作用。研究已经显示酸性PH可以增加肿瘤细胞的侵袭性。乙酰唑胺是磺胺类的一种,被当做CA抑制剂。 T等报道CA抑制剂,作为化疗原则的一部分可以增加化疗药物的作用并且有助于延缓肿瘤进展,一些新型CA抑制剂,在试验中被当做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有效成分,例如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卵巢、肾、前列腺、乳腺细胞系列肿瘤。尽管存在一些CA 抑制因子作用机制。人们依旧认为在直接抑制肿瘤相关CA同工酶后,导致了酸化肿瘤细胞外环境的抑制作用,这一切似乎与之前描述的理论相矛盾。因此,我们假设一定存在通过CA抑制因子抑制肿瘤转移的其他途径。 水通道蛋白,是一种作用于高选择性水通道膜蛋白的大家族,目前研究强调了他们在生物学上的作用,以及人类许多种疾病中,包含快速水通道的疾病,并且已经成为了介入治疗的目标靶向蛋白。AQP1是第一种水特点通道蛋白,广泛存在于红细胞膜、肾输尿管、脉络膜、眼睛、肺、血管内皮、肝管上皮细胞以及其他肿瘤细胞。许多肿瘤显示出极高的血管通透性和高的间隙渗透性,但是肿瘤中的水运输通路仍旧未知。 在之前已经出版的关于AQP1以及CA研究报道中,尤其是CA2和CA4,我们发现他们具有共同的生物学特点。例如,它们均在液体通

水通道蛋白的基本结构与特异性通透机理

水通道蛋白的基本结构与特异性通透机理 王晶桑建利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水通道蛋白是一个具有跨膜运输水分子功能的蛋白家族。从1988 年Agre 等发现水通道蛋白起,目前在不同物种中已经发现了200 余种水通道蛋白,其中存在哺乳动物体内的有13 种。概述了水通道蛋白的结构、组织特异性分布及特异性通透机理。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水分跨膜转运 水分子的跨膜转运对维持不同区域的液体平衡和内环境稳态非常重要。水分子作为一种不带电荷且半径极小的极性分子,很早被证实能通过自由扩散穿透脂质双分子层。在发现水通道蛋白以前,人们一直认为这是水分子透过质膜的唯一方式。但通过实验发现,红细胞和肾小管细胞中水的通透速率之快远非简单扩散强度所能提供的,因此猜测,质膜上可能存在某种通道介导水的转运。 1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 1988年,Agre 等从人类红细胞膜上纯化分离分子量为32×106的Rh 多肽时,偶然鉴定到一种新的分子量为28×106的整合膜蛋白,并且通过免疫印迹发现这类蛋白也存在于肾脏的近端肾小管中[1],把它称为类通道整合膜蛋白(channel-like integralmembrane protein, CHIP28)。随后,在1991 年Agre 和Preston 成功克隆得到了CHIP28 的cDNA,通过分析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现CHIP28 含有6个跨膜区域、2个N-糖基化位点、且N 端和C 端都位于膜的胞质一侧。另外,对比CHIP28 与早期从牛晶体纤维中克隆得到的主要内源性蛋白(major intrinsicprotein,MIP)的DNA 序列,发现二者具有高度同源性。由于很早以前就证实了MIP 家族的成员蛋白参与形成允许水和其他小分子通透的膜通道,因此,推测CHIP28 可能也具有类似功能[2]。1992 年,Preston 等通过在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表达CHIP28,首次证实它是一种水通道蛋白。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对水具有极低的渗透性,当向其中显微注射体外转录的CHIP28 的RNA后,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迅速膨胀,并于5 min内破裂。这一现象表明注射CHIP28 的RNA 后卵母细胞膜的水通透性有了明显提高。为了进一步确定CHIP28 的功能,将提纯的CHIP28 构建在蛋白磷脂体中,构建后的蛋白磷脂体对水的通透性增长了50 倍,但对尿素却不具备通透性[3]。这些结果最终证实了CHIP28 为水通道蛋白,后来它被命名为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水通道蛋白的发现,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随着更多亚型的发现,水通道蛋白相关研究成为了膜转运方向的研究热点,Agre 也因其对水通道蛋白做出的突出贡献而获得2003 年诺贝尔化学奖。 2 水通道蛋白的分子结构 水通道蛋白分布广泛,目前已在哺乳动物、两栖类、植物、酵母、细菌以及各种各样的有机体中发现水通道蛋白的存在。水通道蛋白是一类高度保守的疏水小分子膜整合蛋白,各种亚型之间蛋白序列及三维结构非常相似。哺乳动物水通道蛋白的分子大小在26×106~34×106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9%~52%[4]。因水通道蛋白的三维结构相似,一般以AQP1的结构作为代表。AQP1 是一条由269 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肽链,对比AQP1 分子前后半段的氨基酸序列,发现2 段序列具有相关性,推测AQP1在进化上可能是通过基因复制而来。单肽链

水通道蛋白相关疾病阅读材料

四.水通道蛋白相关疾病 当水通道蛋白的调节出现紊乱的时候,则可能引起多种疾病。 (一)肾脏水通道蛋白和相关疾病 研究表明,水通道蛋白基因突变将引起尿崩症(diabetesinsipidus,DI)。尿崩症广义上讲是指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目前报道的多数遗传性肾性尿崩症病例是以X连锁方式遗传的,由编码V2 受体的基因突变引起,另外的病例则是由于编码AQP2基因的突变引起,以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方式遗传[11]。 (二)肺部水通道蛋白和相关疾病 肺水通道蛋白的异常与肺疾病的关系已有诸多实验报道。AQP可能参与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在各种肺损伤中,存在着大量的水的异常跨膜转运及在肺组织中的异常聚集等情况,这些情况均可能与水通道蛋白有关。在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中,发现AQP1和AQP5在鼠肺中的表达降低,这说明肺水在肺间质中聚集的重要原因就是水通道蛋白的减少,导致水不能及时排出而出现水肿。 哮喘发作时,水分子运动在气道阻塞中起重要作用,特别在冷哮喘或运动哮喘时, 上皮黏膜下血管(含AQP1) 、气管及支气管(含AQP3 和AQP4) 的肿胀是形成气道阻塞的重要原因[1]。从而说明了水通道蛋白和哮喘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 (三)水通道蛋白及癌症 水通道蛋白在肿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转移的关系可能将会是今后研究的热门。 多年研究表明,为满足快速增殖、分裂和侵袭转移的需要,肿瘤细胞内一系列酶的活性和表达会发生改变,细胞基本结构成分如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的合成加强。癌细胞的所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的微环境和参与,癌细胞比正常细胞更需要水分子的快速跨膜转运。

目前的研究表明,部分AQPs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或降低。在脑胶质瘤中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脑胶质瘤多伴有脑水肿的发生。经证实,AQP 1和AQP4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在星型细胞的表达量与恶性程度有直接关系[8]。 AQPs同时还可能促进肿瘤血管增生,增强肿瘤血管渗透性,在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侵袭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多数肿瘤有很高的组织间隙液体压力,其新生血管对血浆蛋白及其他循环体系中的高分子物质具有很高的通透性。目前认为这种不正常的通透性是因为许多肿瘤细胞分泌的血管渗透性因子(vascular pe rmeability factor,VP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目前已知AQP1表达于红细胞膜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人大、小动脉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上。AQP1基因敲除小鼠表明AQP1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水通路的排出,引起水通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渗透性升高。AQP1通路代表了微血管壁整个通过细胞间的10%~45%的液体渗透性,因此认为AQP1可能与血管渗透性有很大关系。 同时还发现应用AQP抑制剂可以部分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肿瘤侵袭和转移是一个高度选择性的过程,其依赖于肿瘤特性和它们周围独特的微环境之间的复杂反应。据报道恶性肿瘤细胞外环境的酸化可以提高肿瘤的侵袭性,在正常组织,酸性产物可以被碳酸酐酶催化,碳酸酐酶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某些碳酸酐酶在特定的肿瘤上有过量表达。大部分肿瘤的高血管渗透性和高组织间隙渗透压可能是由于肿瘤微环境的酸化,以及广泛分布于肿瘤上的水通道蛋白的活性引起。AQP1是唯一表达于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水通道,对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过程起重要作用。碳酸酐酶抑制剂是一类作用于肾脏近曲小管的利尿剂,如乙酰唑胺,其作用位点与AQP1的组织分布一致,体外实验表明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荷瘤小鼠癌组织中AQP1的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用乙酰唑胺治疗后,AQP1表达明显降低,显著抑制肿瘤转移。因此认为乙酰唑胺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是因为下调了AQP1的表达。以上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或许可以开发应用水通道蛋白抑制剂来治疗肿瘤。[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