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近些年来,国家在落实人才强国和强企战略时,特别强调并凸显了高技能人才地培养及其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此,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越发突出其重要性。为此,文章就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展开探究。

关键词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构建

一、增加投入,构建保障体系

第一,为适应形势下发展,同时有效解决企业面临的技能人才退休高峰、技能人才总量逐年萎缩、人才断层逐步凸显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实际,结合新型技能人才的素质特点,研究制定技能人才衍生计划:一方面,制定适当的技能人才引进计划,保持通用职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延续性;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核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核特有职业技能鉴定,既强化技能人才队伍的规模优势,同时提升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

第二,职业能力建设是技能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企业应当紧紧抓住中核集团公司强化推进职业能力建设的契机,加大基础能力建设,重点推进职业培训教材和鉴定题库开发。建成一套,即投入运行一套,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逐步形成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教材和题库,提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同时加大实训平台建设投入力度,重点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利用3-5年的时间,建设一批覆盖关键职业领域的实训平台,为技能人才培养开辟新通道。

二、创新模式,优化队伍结构素质

结构是考量人才队伍核心能力的重要指标,重点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是优化队伍结构的重要举措。

第一,双轨制培养。一是在各重点职业领域挑选优秀的技能人才,配套专门的“短期+中长期”培养计划,短期培养成操作能手,长期培养掌握绝招的领军型技能人才;二是在培训中重点推进“大工段、大班组”模式,采取岗位培训和岗位互学,提升大班组(大岗位)职工的操作技能和维护检修能力,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的人才,重点提高技能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对反事故应变能力,既确保企业生产线的安全运行,又提升人才风险防控能力。

第二,科研项目带动。高技能人才在生产科技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实际工作中,高技能人才极少有机会参与到科研技改项目中。企业可利用科研技改项目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选拔部分高技能人才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利用其突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对工艺现场和设备的熟悉程度,推动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利用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优势传、帮、带,并通过压担子、分任务,使高技能人才不断提高理论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实现技术、技能相融合,培养选拔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第三,技能竞赛选拔。技能竞赛是快速培养选拔优秀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企业可针对关键岗位、重点职业,定期举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搭建技艺交流平台,激发技能潜力,逐步建立起以技术比武为基础、以技能竞赛为主体的技能竞赛体系,对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除配套的奖励措施外,还应当建立专项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成高层次领军型技能人才。

第四,技能大师工作室。相对于技能大师工作室而言,过去高技能领军人才是单兵作战,现在是突出一个团队,由高技能人才领衔,专业技术人员作支撑,两种人才资源相互整合,合力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大家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既能及时通过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又能提高技能技术人员的水平,更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吸引、锻炼、培养一批批新人。企业可以利用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建设和运作,利用各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加强高技能人才团队建设。

第五,校企合作。针对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局限性,可积极引入校企合作培养方式,定期选送优秀技能人才去职业院校深造,利用职业院校前沿理论知识

和一流实训平台对技能人才进行系统化的超前教育,有利于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技能人才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更有利于企业了解掌握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先进操作,能够帮助企业在日常生产运行和科研技改中保持领先水平。

三、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环境

实际工作中,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认知度往往不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可以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和导向作用,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企业内部营造出“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转变观念,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鼓励和引导广大职工学技能、钻业务,增强高技能人才荣誉感,带动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健康发展。此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数量更应重视质量,需要全方位统筹考虑。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好企業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难点问题,既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又有利于推动人才队伍整体建设,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全面实现企业各项战略目标。

0---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5.10)

高技能人才“十二五”培养规划 (讨论稿) 人资(通)12--000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企业转型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是公司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培育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特制定本培养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目标,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知识和技能提高为核心,以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为目的,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2、工作原则 * 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原则,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坚持“重实际、重实效、按需培训”的原则,使技能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效果; 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技能提升与岗位复训相结合的原则,把持有证书作为使用、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 坚持“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全体员工”的原则,更新培训工作服务理念,探索人才创新培养方式。 二、目标任务 按照全面提高、重点培养、不断改善人才队伍结构的培训思路,通过深入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培养引进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目标到“十二五”末: ——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大幅度增加高级工总量,增加各类高技能人才人,使全公司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人,高技能人才占生产工人的%以上,高、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梯次结构渐趋合理。 ——提升高技能人才素质。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进入高技能人才队伍,选送外培训高技能人才名,培养名具有企业特有专业特色、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引进紧缺急需型高技能人才名,其中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名。 — ——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基本形成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良好环境。畅通高技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开发职业技能教育,全方位贯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完善多元化高技能人才投入保障机制。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公司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人才占工人队伍的比例提升10%左右,技师及以上等级提升6%左右。 三、实施八项工程 1、实施高技能人才选拔工程。 为培养造就一批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今后两年在全公司评选表彰名“技能大师”、50名“首席技师”、300名“公司技术能手”,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各专项技能的拔尖型高技能人才。按照滚动培养、重点资助、跟踪管理、鼓励竞争的要求,对“技能大奖”、“首席技师”、“公司技术能手”荣誉获得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当好刻苦学习、岗位成才的带头人,带动我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待遇,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2、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集聚工程。 结合我公司生产及产业发展特点,每年引进高技能领军人才,以良好的条件吸引高技能人才来企业工作。积极利用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有利条件,同步引进专门的高技能人才。定期组织用人单位到其它大型企业,积极引进我公司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缓解我公司企业、行业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局面。建立浙江公司高技能人才

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三项基本要求 第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职业教育要积极面向三大市场,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来规划、设置专业 ,安排课程与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式方法。以就业为目标,就是职业教育要按照就业岗位的要求,包括按照用人单位的订单来培养学生,使学生毕业即就业。 第二,要坚持以素质为本位,以技能为特长。市场的变化日益加快,人才的流动性日益加大 ,这要求职业教育要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的、全面的职业素质,既包括职业知识、技能、能力,更包括职业道德、情感、诚信、志向和理想。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院校毕业生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人才的流动。同时,要重视技能特长的培养,使学生在全面素质基础上有一项或几项技能成为特长,以保证在岗位竞聘和就业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优势。 第三,要坚持工学结合,学以致用。工学结合是由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是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的。工学结合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使专业及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岗位紧密结合,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就教什么,按需而设、按需而教;二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和方式上,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训练相结合,使岗位操作训练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死的知识、技能成为活的工作本领;三是要安排充分的岗位实习,使学生所学能够得到充分的练习、运用,最终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 二、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专业设置 在专业设置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树立市场意识,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要解决好专业口径的宽与窄的问题,设置复合型专业,拓宽学生的就业适应面;三是要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2.培养目标 (1)人才层次的高级性。高职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 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2)知识、能力的职业性。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人才类型的技术性。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解决在转变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鲜明的特色。 (4)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高职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3.教学设计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要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高职专业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调查和职业岗位分析人手,分解出哪些是从事岗位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然后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4.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 (2)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在一定结合点上又是相互渗透的;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板

高技能人才培养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论述了高技能人才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主要从各级职业技术院校的角度,论述了如何作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技能、人才、经济、职业技术、教育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迫切需要一大批能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工艺的高技能人才。所谓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技能人才不仅是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核心骨干,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之一,更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代表。 首先,传统产业的提升呼唤高技能人才。对我国来说,发展工业最紧迫的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传统制造业。现代生产越来越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只有满足工业发展对技师和高级技工的需求,实现蓝领工人的高素质化,才能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除了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外,还有一支高素质的熟练掌握现代技术的劳动大军。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美国对需要一定技术、技能的职业岗位的需求从20%提高到了65%,对不需要技术的一般劳动力,从原来的60%下降到了15%。德国一直自称高技能人才是他们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在德国,平均失业率是10%,

博士、硕士可能找不到工作,但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不到2%。在我国很多地方,目前也出现了大学生失业,但是受过职业技术教育,拥有专业证书的人一般都能找到工作,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 其次,新产业的发展同样呼唤高技能人才。随着我国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日益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因而,在新的经济竞争下,高新技术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一、我国当前高技能人才现状 一个国家的就业结构中,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应该有合理的配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人才的优势,从而创造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我国在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者的技术素质都有较大提高。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素质不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一组令人忧心的数字是: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1%,劳动力占26%,而熟练劳动力只占17.5%。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统计显示,在全国企业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约1/3,技师、高级技师仅为4%。远低于发达国家35%的水平。在上一个世纪,全球经济规模增长了20%,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由20世纪初的5%上升到60%以上。而在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1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一个重要的“症结”就是一线劳动者的素质存在较大差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铁路发展的重要一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先进的生产设备必须通过高技能的人掌握和应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形成运输生产力。因此,只有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才能为铁路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对高技能型人才的理解 高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的高技能;高技能型人才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概念,是相对于初、中级技能人才和一定历史时期而言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外延与内涵会逐渐发展。另一方面强调的是高素质;高素质是一个衡量综合能力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而综合处理程序化之外事件能力。在我国现阶段,人们常把决策管理层劳动者称为“白领”,把操作执行层劳动者称为“蓝领”,高技能型人才则是介于决策管理层和操作执行层之间的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俗称“银领”。一般认为,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第三至第六大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有创

新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高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职业技能,它是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一般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准);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形成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其衡量尺度一般遵从国家制定的相关职业标准。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保证高技能型人才在既定的工作岗位上胜任工作。第二是职场应变能力。职场应变能力就是指高技能型人才灵活、适时应对职场要求变化的能力。它包括:及时把握特定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的能力;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最先进的相关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形成更全面的具有延伸性知识结构的能力。第三是专业创新能力,高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创造性的设想的能力,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其创新的各种要求的能力。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使高技能型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工作能力得到更大提升,并把握创业的机会,实现由单纯谋职到自身事业获得发展的重大转折。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铁路高速发展的不断深入,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和运输组织的变化,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我们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但另一方面我们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XXX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报告根据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XX市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的通知》(XX人社办[2013]196号)要求,为切实加强我县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市局部署的调研任务,我县积极开展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工作,深入三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华润雪花啤酒XX有限公司、四川金易管业有限公司、四川XX鑫光电力铁塔有限公司)开展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多种形式,力求调研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通过调研,总体掌握了我县企业技能人才现状和发展要求,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 就进一步加强我县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具体报告如下: 一、我县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基本现状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县已建成一支由企业经营者、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三类人才组成的企业人才队伍,并已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结构相对合理,实力不断增强,为全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1.规模及技能水平 在抽样调查的三家企业中,现在职职工人数961人,其中技能人才总数290 人,占职工总数的30.2%。在各类技能人才中,高级工65人,占技能人才总数 的22.4 %;技师仅5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0.17 %;高级技师4人,仅占技能人才总数的0.14 %,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 2.文化结构 三家企业现有本科及以上技能人才 17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0.6 %,大专(高职)42人,占14.5 %,高中(中职)98人,占33.8 %,初中及下133人,占 45.9%。 3.年龄结构 现三家企业290名技能人才队伍中,年龄35岁及以下的仅30人,占10.3%;36岁至45岁的为180人,占62.1%; 46岁及以上的为 80人,占27.6%。这种结构状况与目前我县企业的发展层次基本适应,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人才文化结构还亟待优化。 二、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

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 为贯彻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有关精神,结合集团公司生产一线形势需要,提高在职技术人员的技术应用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集团公司的形势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培训质量,创新培训机制为主线,以培养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技能人才为目标,以鼓励和组织技能型人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手段,充分利用我校的师资力量,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积极研究探索人才培养的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塑造一支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 二、培训对象 1、集团公司所有已取得三级级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证的职工。 2、面向社会已取得三级级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证的人员 三、培训目的

经过培训通过职业观、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参加培训的学员进一步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端正职业态度,进一步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企业各项管理规范的熟知,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知识,使学员能够适应职业发展和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要求,顺利实现竞争上岗。 四、培训师资 我校是全国首批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拥有庞大的教师队伍,具备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教师资格证书和本职业(工种)三级以上国家资格证书,工种专业齐全。 五、培训方法和手段 高级工的培训除系统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将进行针对性的实验、实训教学,注重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培训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并通过项目法、案例教学、重点问题答疑等方式进行讲授。 六、培训组织管理 此项工作由北方重工技校按照培训工作进度要求组织开展培训。要做好教学管理和班级日常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要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建立培训效果的评估反馈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解决,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七、具体要求

关于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实施办法201808

关于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实施办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央、省委有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我市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和发展观,按照“需求定向企业自主、行业参与、条块结合、政府帮扶、政策支持”的原则, 充分依靠学校、行业和企业,广泛动员社会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在鼓励高技能人才为某市经济建设多做贡献的同时,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壮大。 二、目标任务 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为目标,争取用六年时间,全面建立高技能人才选拔、评价激励、使用、交流、保障制度,形成培养快、使用好、待遇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格局,促进高技能人才数量明显增加,质量明显提高。规划到2023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数量由目前经劳动保障部门考核鉴定获取囯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近5800人増加到2.3万人以上比例从所占技术

工人总数的2.5%提高到10%以上。其中:高级工由目前5200多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2.2%.增加到1.9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8.2%以上;技师和高级技师由目前600多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0.26%,增加到0.4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2%以上(即实施“1904工程”),使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 三、实施步骤 我市高技能人才以培养技师为重点。努力实施“1904工程”具体分两个阶段组织实施,第一阶段(2018年-2021年)三年内,以落实实施1200名新技师培训计划为重点,其中:2018年培养新技师300名,2019年培养新技师400名,2020年培养新技师500;第二阶段(2021年一2023年)三年内,以落实实施2800名新技师训计划为重点。通过依托高科技、大中型企业和职业院校、各级劳动保障培训基地及社会培训力量等,围绕提高创新能力、操作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以此推动我市技能型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带动各类高、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的持续发展, 保证高技能人才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四、政策措施 采取“政府政策扶持、社会广泛参与、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岗位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到2023年,

关于印发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关于印发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 通知 (劳社部发[2007]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专项规划编制计划,我部制定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三月十四日

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年—2010年) 目录 序言 一、“十五”时期的主要成就 (一)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 (二)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逐步改善 (三)高技能人才数量稳步增长 (四)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初步形成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四、“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推动行业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 (二)改革培养模式,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三)充分调动劳动者个人积极性,走技能成才之路 (四)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五)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开放式、公益性公共实训基地五、措施和保障条件

(一)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二)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拓宽成长通道 (三)建立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四)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交流和服务体系,促进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 (五)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 (六)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 (七)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六、建设项目 (一)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三)基础开发项目 附件: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有关名词解释

浅析企业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浅谈企业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企业的生产活动离不了科技人才、管理人,更离不了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操作类、复杂性劳动的技术工人和将知识创新成果从图纸和样品阶段转化为产品的高级技工和技师。企业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高级技术工人,才能保证生产出新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国家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积极实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熟练掌握高科技、现代化生产制造技术及工艺的专门技能人才队伍,是国家在高科技、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抓紧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是企业经济腾飞的基础。 一、企业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 目前,高级技工和技师等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比已经大于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比,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和行业状况更加严重,数控机床操作工岗位和特殊技能等岗位严重缺口。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却苦于找不到正确使用的技术工人,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达不到标准要求。可见高级技术工人的短缺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是数量短缺。技术工人总的人数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但对于技师、高级技师是供不应求。 (二)、是结构不匹配。现有技能人才队伍的等级构成、职业工种构成、知识和技能结构等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设备更新的需要,复合技能型技能人才严重不足。 (三)、是年龄偏高。技师、高级技师面临断档,企业技师、高级技师年龄偏高,46岁以上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偏高,青年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四)、是成长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传统用人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很多单位尚未形成鼓励生产一线技能劳动者钻研技术业务、充分施展才能的机制。

(五)、是素质需要提高。从正规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拥有相应的学历和认证证书,按现行的技术工人评定标准,可以称为高级技术工人,但却不具备相应的企业要求的实际操作技能 因此,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训高技能人才,形势非常紧迫。 二、充分认识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从总体上看,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当前,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企业高技能人才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创新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训机制,畅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通道。 创新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训机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开发人力资源为核心,以创新人才机制为动力,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为重点,全力抓好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高技能人才队伍技能水平,提示创新能力。 (一)、完善“三类人才、五个级别、三层网络”的培训体系。根据公司将技能人员成长的不同阶段,将专门技能人员分为核心级、高级、中级、初级、预备级五个级别,并根据对各类、各级人员的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别化和个性化的培训内容,明确培训重点,细化课程组成。 (二)抓好培训教材,创新培训内容。首先,应从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

某市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思考

**市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技能人才 队伍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充分发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积极为推进我市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市科协组织开展了**市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状况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象为企业和企业高技能人员两种,共向1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12家,回收率为75%,这些企业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中国**集团**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厂、**厂、**厂。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供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制定我市企业高技能人才政策时参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结果 (一)企业技能型人才现状 在被调查的12家企业中,企业工人总数为30120人。从年龄结构状况看,29岁以下占17.5%,30-39岁占28.5%,40-49岁占37%,50岁以上占17%;从文化结构状况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28.9%,中专(含高中、技校、职业学校)文化程度占47%,初中文化程度占23.1%,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从技术结构状况看,高级工(含技师、高级技师)占30.6%,中级工占31.2%,初级工占38.2%。据了解,世界公认的企业技能型人才标准为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35:50:15。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比例严重失衡。 (二)企业技能型人才培训工作现状 在被调查的12家企业中,有11家企业的领导对技能型人才非常重视,只

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

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 为贯彻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有关精神,结合集团公司生产一线形势需要,提高在职技术人员的技术应用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集团公司的形势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培训质量,创新培训机制为主线,以培养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技能人才为目标,以鼓励和组织技能型人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手段,充分利用我校的师资力量,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积极研究探索人才培养的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塑造一支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 二、培训对象 1、集团公司所有已取得三级级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证的职工。 2、面向社会已取得三级级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证的人员 三、培训目的

经过培训通过职业观、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参加培训的学员进一步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端正职业态度,进一步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企业各项管理规范的熟知,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知识,使学员能够适应职业发展和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要求,顺利实现竞争上岗。 四、培训师资 我校是全国首批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拥有庞大的教师队伍,具备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教师资格证书和本职业(工种)三级以上国家资格证书,工种专业齐全。 五、培训方法和手段 高级工的培训除系统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将进行针对性的实验、实训教学,注重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培训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并通过项目法、案例教学、重点问题答疑等方式进行讲授。 六、培训组织管理 此项工作由北方重工技校按照培训工作进度要求组织开展培训。要做好教学管理和班级日常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要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建立培训效果的评估反馈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解决,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七、具体要求 1、学员完成全部培训课程,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结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北京铁路局冉洁孙国长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铁路发展的重要一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先进的生产设备必须通过高技能的人掌握和应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形成运输生产力。因此,只有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才能为铁路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对高技能型人才的理解 高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的高技能;高技能型人才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概念,是相对于初、中级技能人才和一定历史时期而言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外延与内涵会逐渐发展。另一方面强调的是高素质;高素质是一个衡量综合能力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而综合处理程序化之外事件能力。在我国现阶段,人们常把决策管理层劳动者称为“白领”,把操作执行层劳动者称为“蓝领”,高技能型人才则是介于决策管理层和操作执行层之间的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俗称“银领”。一般认为,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

量较高的岗位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第三至第六大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有创新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高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职业技能,它是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一般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准);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形成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其衡量尺度一般遵从国家制定的相关职业标准。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保证高技能型人才在既定的工作岗位上胜任工作。第二是职场应变能力。职场应变能力就是指高技能型人才灵活、适时应对职场要求变化的能力。它包括:及时把握特定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的能力;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最先进的相关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形成更全面的具有延伸性知识结构的能力。第三是专业创新能力,高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创造性的设想的能力,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其创新的各种要求的能力。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使高技能型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工作能力得到更大提升,并把握创业的机会,实现由单纯谋职到自身事业获得发展的重大转折。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铁路高速发展的不断深入,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和运输组织的变

活动方案之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doc

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 【篇一: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与培训大纲】 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与培训大纲 (一)、数控车工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1. 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达到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工、技师、 高级技师 的等级要求。 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及现场工艺分析能力的培 训,注重对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数控加工操作能力的培养。 3. 了解现代化科学技术特别是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与行业、企业 生产实际的 需求紧密结合,突出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二、培养目标 依据数控加工国家职业标准,通过培训,使受训学员达到高级工、 技师、高级技师的要求。 1、专业理论 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与数控车工专业操作技能相适应的理 论知识,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数控编程技 术、数控机床维护技术、cad/cam 技术、生产管理技术,具有一定 的工艺设计、结构设计开发能力和数控加工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 职业素质。 2、操作技能 三、培训对象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规定,参加培训职业资格高级、技师、高级技 师的人员,必须是从事本专业或准备从事本专业的人员,且必须具 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才能参加相应职业等级的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 考试。 1、高级工 ①、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 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②、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③、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培训为 目标的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④、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 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技师 ①、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②、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学校本专业的毕业生,连 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③、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本科(含本科)以上本专业或 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 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④、在企业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 3 年以上的助理工程师。3、高级技师 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四、教学要求 1、数控车操作工教学要求 1) 基础知识2) 工艺准备3) 程序编制 4) 机床维护及精度检查5) 工件加工6) 机床控制基础知识7) 生产管理8) 职工培训9) 四新知识 2、数控铣及加工中心操作工教学要求 1) *基础知识2) * 工艺准备 3) *计算机辅助程序编制4) *程序编制 5) 机床维护及精度检查6) *工件加工7) 生产管理8) 职工培训9) 四 新知识 根据要求设置了九个方面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分为理论授课和实 践训练两部分,在实施理论讲解时,注重技能实操训练。具体安排 见教学大纲。 (二)、数控车工培训大纲 一、课程任务和说明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教学及教学课时的要求,本培训大纲对九项知 识点分别安排了30 项培训内容和具体的教学课时。这30 项培训内

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提企业经营绩效最有希望、最具持续性的重大契机,将不在于新机器或新流程的发明,而在于持续应用新式的大规模生产原则和持续应用自动化的生产原则,而这些原则的基础就是人才的建设及储备;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和培养机制,是构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人力资源制度和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目前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仍然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重使用、轻培养、重仕途、轻技工的观念还较为普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地位不高,培养使用及成长机制还没有完全很好的建立健全起来。 现就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存在的不足: 1、集团公司各研究所都存在思想重视还不够的情况:缺少长远的发展规划,存在重工作轻选拔、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把生产经营视作硬指标,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软指标。说着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还没有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到战略性高度去认识,对人才就是生产力的认识不足,认为抓人才队伍建设投资大、见效慢。 2、轻视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价值:社会对技术工人的理解存在不少的轻视心态,很多人认为技术工人不是知识分子,就没有出路。在我们的企业里员工也普遍认为,高技能人才的技术价值远远不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报酬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些现象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技术工人被人看不起,大家都不愿意去当技术工人,即使当了技术工人,也是怨声载道、牢骚满腹,老是觉得自己身份卑微,工作消极,不能很好做到对工作尽职尽责。缺乏学习、钻研业务水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缺乏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培养机制和制度保障:企业没有建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培养机制,缺乏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没有建立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成长通道,没有为高技能人才提供健康、有效的成长平台,另外培养体系的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这些都是影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诸多的原因。 建议: 1、转变技术工人职业观念,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职业成长环境。高技能人才在企业的生产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必须从思想上转变轻视技术工人的传统、狭隘的观念,让大家抛弃重学历轻技能、重管理轻一线、重干部轻工人传统思想意识。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良好的社会氛围能够鼓励和引导工人学习技能、钻研业务,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我们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宣传和與论导向的作用,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让职工真正认识高技能人才的技术价值、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2、从理论和实际技能上强化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动手能力是所有技能人才共有的特征,而高技能人才的高超的动手能力成为其最显著的职业形象特征。现代高技能人才的动手能力不再只是传统的手艺和绝活,而是通过技能教育和培训获得更多的现代化理论知识,成为手脑联盟的技能劳动者。随着企业快速发展,我们要从实际工作出发,围绕企业大量的技术创新、新技术、新设备的要求,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和强化技能人员的培训,找准培训的切入点,拓宽培训的思路,以多种方式开展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

浅谈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浅谈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高技能人才是岗位操作人员的优秀代表,是生产一线的核心骨干,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建立一支与时俱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并让高技能人才在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环境政策成长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这在当今社会已成为共识。因此,如何打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如何激励各类人才更大的发挥潜能,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心。 一、合理定位,找到立足之本 高技能人才是在职业技能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他们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从而影响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尤其是随着数字化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密数控设备将原本高难度的手工劳动也变得简单易行,在此时代背景下,高技能人才能否找到合适的定位,是其能否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因素。 高技能人才需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即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又要能够胜任繁重的体力劳动;既要有扎实的技能操作能力,又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既要具有创新意识及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归纳总结和文字能力,能够把个人的经验提炼推广。其定位是衔接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与一般操作人员的纽带,除了要完成技术难度大的高端操作项目外,还要担负发明出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设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技能创新、规范操作程序以及指导一般操作人员,使其能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岗位工作等。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企业产品与服务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企业中大量的生产、科研或服务工作是通过他们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来完成的。他们的“窍门”或“绝招”往往能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这些人是其他类人员不能替代的。他们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免费文秘网免费 公文网 “>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2010-06-29 18:22:56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2)技术工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整体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潜力。目前,我国技能人才还很缺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许多企业都出现了“技工荒”问题,高素质技术工人的数量和质量已日渐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根据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要求,胜利油田

提出了油气当量“重上三千万”的奋斗目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内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同时,面临的竞争与挑战的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对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一、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是加快油田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胜利油田作为我国特大型国有企业,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不少单位对职工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少职工观念比较陈旧,思想缺乏活力,留恋于吃“大锅饭”,在工作上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在技能上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学习创新的积极性不高。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职工技术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十一五”期间,油田确定了实现“三大目标”的战略任务,改革与发展各项工作必将加快

推进,油田核心竞争力要不断加强,这就需要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特别是近年来,油田加大了科技的投入,将一些先进的设备、装置、仪器等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职工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一支精技术、能创新的职工队伍迫在眉睫。 2、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间的竞争由国内扩大到国际,人才竞争已上升到了一个多层面的竞争,尤其是对高技能人才的竞争逐渐显露。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已经集中在人才上,人才不仅仅是指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而且包括一大批作为生产技术骨干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没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就是设计出一流的产品,也生产不出一流的产品,企业就不可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经验总结,而是企业发展不

浅谈企业高技能人才的“三合一”培养模式

浅谈企业高技能人才的“三合一”培养模式-成人教育学论 文 浅谈企业高技能人才的“三合一”培养模式 文/熊跃 摘要:随着企业发展和产品创新速度的加快,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学校通过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思考,确定建立“三合一”的新模式,即将国家大专学历框架作为基础,并与实际相结合,将工作的主线设定为对高级工的培训以及鉴定,补充完善理论知识,以凸显岗位能力培训的特色。同时,还要与拓宽视野、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新模式相结合。.几年的实践与探索,进一步证明了这种教育培训模式是将工学结合作为基础内容,培养知识技能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最为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三合一”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产品设备的升级改造,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承担企业技术工人培训的学校,必须尽快探索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多年职工培训工作经验,并借鉴职业技术院校和中船集团公司教育培训机构的方式方法,笔者学校将高级工培训与大专学历教育相互结合,开展职业资格鉴定教育培训。此方案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及策划性,将大专学历框架作为基础,将工作的主线设定为对高级工的培训以及鉴定,补充完善理论知识,凸显岗位能力培训的特色。 一、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企业的产品总量和种类日益增多,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现阶段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技术

型及复合型人才。 为此,笔者所在学校的领导带领团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借鉴其他院校和兄弟单位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培训方式。其最主要的培训特色有三点:首先,是“三位一体”,即将教育、培养以及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使其共同发挥作用;其次,培养人才的“三项能力”,即专业、方法以及动手三项能力;最后,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得到社会、企业以及学员的认可。在经过一定的培训后,学员能够取得大专学历,拥有高级工或者中级工证书,将“工”与“学”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应用型人才。 所谓“三位一体”教育培训模式,即按照国家成人学历教育标准以及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培训内容需符合企业对高级工技能等级标准的要求,培训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员通过国家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开办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班主要针对企业,对参加国家成人高考的在职员工进行招生。在教学形式上,采用面授与业余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办学机制上,实行“三项制度”,即公费生制度、奖学金制度和双证制度;在办学措施上,采用“六个结合”,即将高校教学计划与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相结合,将基础课、专业课教学与工厂针对性的高技能课题培训相结合,将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将业余学习与岗位工作应用相结合,将学分制管理与企业培训管理模式相结合,将大专学历教育与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证相结合。 二、精心策划,加强管理,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实效 1.将学校培训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突显职教特点 在教学培训中,应该将应用作为主线,在此基础上,将“三合一”高技能人才的教学内容与其结合,从而达到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目标。对教学课程设置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