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与发展

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与发展
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与发展

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与发展

摘要:移动通信从80年代初开始商用,发展迅速.经历了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技术后,90年代初开

始商用的,作为目前移动通信主体技术的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主要为GSM和窄带CDMA技术.随着通信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于通信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服务和质量要求.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在多媒体处理上的已不能胜任人们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网页浏览、电子商务、电话会议等信息服务.目前以支持移动多媒体业务为特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已开始商用.本文将就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应用和技术特点,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现状和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2G,3G, 系统容量,服务,多媒体处理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bstract:Mobile communication came into use since 80s, and developed fast. After the first analog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2nd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hich mainly formed up with GSM and narrowband CDMA as the body was put into commerce since 90s. As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requirement of more and more service and high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are proposed. On multi-media processing, the 2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not enough that can not satisfy the demand that people want to use termial to surf on the internet,

e-commerce, telephone conference and so on. Nowadays the 3rd mobile commucation system which supports mobile multi-media has begun commercial. This paper gives an concise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2nd and 3rd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Keywords: 2G, 3G, capacity, service,multi-media processing

1. 引言

自从移动通信诞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通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移动通信经过了迅

猛的发展.从最初的单向通信系统——无线寻呼系统到双向通信系统,即模拟通信系统——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的缺点使得人们追求更好的通信技术,从模拟化向数字化发展,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应运

而生.由于Internet的发展,浏览网页,电子商务和电话会议等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使得人们对于移动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8年开始制定和正在不断完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IMT-2000.到目前,3G 在中国已正式开始商用,B3G和4G的研究已如火如荼,NGN也成为了一个时髦的词.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模拟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70

年代中期,开始公用汽车电话业务,采用大区制,可以实现人工交换与公众电话网的接续.到60年代中期

进行自动交换与公众电话网的接续,并且由于频率合成器的出现,信道间隔缩小,信道数目增加不得不提

的是,Bell实验室与1947年提出了蜂窝网的概念.第二个阶段是80年代问世的占用频段为

800/900MHz(450MHz)的蜂窝式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它以FDMA技术为基础的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它的主

要功能是进行语音通话.与现在的系统相比,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存在诸多缺点:存在频谱利用率低,容量有限;制式太多,各个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导致互不兼容,不能漫游,从而限制了用户覆盖面;提供的

业务种类也受到极大的限制,不能传送数据信息;信息容易被窃听;不能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兼容,无法与固定网向数字化推进相适应等等.

由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存在的巨大缺陷和市场对于移动通信容量的巨大需求,8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管理部门成立了一个被称为移动特别小组(GSM)的专题小组,研究和发展欧洲各国统一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技术规范.1988年确定了采用以TDMA为多址技术的建议,1990年开始试运行,到1993年中期取得巨大成功,目前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目前国际上已进入商用的数字蜂窝系统有欧洲的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美国的D-AMPS(IS-54/136,目前使用的IS-136)、日本的PDC(个人数字蜂窝系统)及美国的CDMA(IS-95)等.其中基于CDMA为多址技术的IS-95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不仅数模兼容,而且系统容量是模拟系统的20倍,是数字TDMA系统的4倍.相对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的频谱利用率提高,保密性能好,标准化程度提高,系统容量增大,让普通人享受到移动通信的方便和益处.

不过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还是延续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不少旧问题,还随着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表现为: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频谱利用率较低;不能满足移动通信容量的巨大要求;不能经济的提供高速数据和多媒体业务;不能有效的支持Internet业务等.

随着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移动通信业务的需求还越来越大,目前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容量和业务能力方面均不能满足社会的巨大需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应运而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个人通信系统需要有更大的系统容量和更灵活的高速率,多速率数据的传输,除了语音和数据传输外,还能传送高达2Mbit/s的高质量的活动图像.

而所谓下一代网络(NGN),实质上是一个具有极其松散定义的术语,即泛指一个不同于当代或前一代的网络体系结构,通常是指以数据为中心的融合网体系结构.NGN的出现和发展是演进,而不是革命.

随着3G的商业化,各大运营商在推广3G的同时,B3G和4G等技术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点.3G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剩下部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比较阐述:第二部分是2G的诞生与发展;第三部分是3G的诞生与发展;3G的现状分析在第四部分;3G的未来发展在第五部分讨论;最后第六章做总结.

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容量小,覆盖面低,业务种类少,制式太多又不兼容……已不能满足广大人们的使用需求,第一代数字通信系统即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大量科学家的研究下诞生了.

2G技术基本可被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TDMA的技术以GSM为代表,另一种则是CDMA复用形式的一种.主要的第二代手机通讯技术规格标准有:

GSM:基于TDMA所发展、源于欧洲、目前已全球化.

IDEN:基于TDMA所发展、美国独有的系统.被美国电信系统商Nextell使用.

IS-136﹙也叫做D-AMPS﹚:基于TDMA所发展,是美国最简单的TDMA系统,用于美洲.

IS-95﹙也叫做cdmaOne﹚:基于CDMA所发展、是美国最简单的CDMA系统、用于美洲和亚洲一些国家.

PDC﹙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基于TDMA所发展,仅在日本普及.

第二代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是:微蜂窝小区结构;数字化技术;新的调制方式;频谱利用率高;便于实现通信安全保密.它使得大规模的商用移动通信成为了现实,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很快的替代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成为了移动通信的主流.

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现有系统的容量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也显得不足,速率难以提供新业务和高速数据服务,全球覆盖和国际漫游等无法实现[1]……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指能够满足国际电联提出的IMT-2000/FPLMTS系统要求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ITU R.1225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最低要求,为:

l 四种工作环境下提供数据业务的要求

l 全球无缝覆盖

l 主要业务要求

l 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高度兼容

使用的频谱为:885 MHz~2025 MHz,2110 MHz~2200 MHz(共230 MHz);1980 MHz~2010 MHz,2170 MHz~2200 MHz(限于卫星使用),其中中国的3G频率规划为

TDD:1880-1920 MHz,2110-2125MHz;FDD:1920-1980MHz.

从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出3G要求具有良好的网络兼容性;全球漫游;低速数据业务与高速广泛的多媒体业务相结合等高要求.

根据ITU的要求,各大电信公司联盟给出了自己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方案,主要是主要以日本DoCoMo公司为首提出的W-CDMA;美国Lucent、Motorola等公司提出的CdmaOne;欧洲西门子、阿尔卡特等公司提出的TD-CDMA.总的来说,由于CDMA的高容量,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CDMA 技术已成为共识.

国际电信联盟确定3G通信的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分别为:宽频分码多重存取(W-CDMA),多载波分复用扩频调制(CDMA2000)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D-SCDMA).

1. W-CDMA系统

WCDMA只需软件升级整个网络架构及整个核心网络都保持不变即可平滑演进到HSDPA技术,对于WCDMA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CDMA2000EV-DO有三个版本:A、B、C.版本A利用CDMA的IP功能,有效支持对延迟敏感并需要高带宽的应用,使得运营商能以更低的成本跨网络提供集成的语音、数据和视频服务.版本B采用了多载波技术,上下行链路吞吐量分别达到27Mbps和73.5Mbps.版本C支持1.25MHz到20MHz的灵活的动态的信道带宽延展,并后向兼容版本A和B,它不仅可以将下行链路的峰值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到200Mbps,还能大大提高扇区吞吐量.

2. CDMA2000系统

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它是从窄带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 One 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不过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只有日、韩和北美.

3. TD-SCDMA系统

TD-SCDMA是一种TDD模式技术,比起FDD来说更适用于上下行不对称的业务环境,是多时隙的TDMA与直扩CDMA、同步CDMA技术合成的新技术,同时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天线技术,充分利用了TDD 上下行链路在同一频率上工作的优势,这样可大大增加系统容量、降低发射功率、更好地克服无线传播中遇到的多径衰落问题;另外在TD-SCDMA中还用到了联合检测、软件无线电、接力切换等技术,这使得系统在性能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在硬件制造方面则降低了成本.

4. 3G的现状分析

与前两代系统相比[5],第三代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移动多媒体业务,其中高速移动环境支持144kb/s,步行慢速移动环境支持384kb/s,是室内支持2Mb/s的数据传输.其设计目标是为了提供比第二代系统更大的系统容量、更好的通信质量,而且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及为用户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及多媒体等在内的多种业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的兼容性.但是要较全面的看待3G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一方面,中国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3G所代表的高科技带来了更多的服务,如:

l 从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来看[2],

(1)市场增长迅速,用户基数大,市场潜力巨大;

(2)高新技术层出不穷,资费日趋下降;

(3)用户结构发生巨变;从贵族身份的象征快速成为平民百姓的通信必备品;

(4)移动通信业务极具活力;新业务层出不穷;

(5)用户消费意识日渐成熟,对新业务需求日趋旺盛.

综合以上各点不难得出,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为3G的推广提高了良好的环境.

l 娱乐化,多媒体化,个性化,人性化[7]

高速的数据使得3G能够提供综合业务,话音业务在将来的核心业务只是其中微乎其微的业务,不同于2G将短消息作为杀手锏,未来3G移动通信的产品必须功能更多,业务更多,更加娱乐化,多媒体化,个性化和人性化;除了提供基本的话音业务外,3G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业务选择,还要包括接入网业务和计算机业务,其中前者能作为无线接入用,可作为计算机等设备的外设使用;后者能作为移动数据终端使用.

另一方面,3G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l 成本问题

作为用户:首先目前使用3G要使用专门的3G手机,对于已经使用2G业务的人意味着要更新换代,重新投资.其次在使用3G数据业务后,手机音乐、电影视频下载、网页浏览、电子商务等业务日趋丰富,数据业务流量大幅度增长,包月费用、流量资费等也会随之增长.另外,要使用不同的3G网络,必须定制不同制式的3G手机,使用3G需要专门的3G手机,对于国内的三种3G技术,如果要更改网络,代价也很大.

作为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相继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尽管中国整体的电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3%,3G发展渐成规模,但中移动的3G用户发展仍步履蹒跚,且代价高昂;中电信前三季度营收增长,净利却锐减,也与3G手机补贴的高支出不无关系.运营商还肩负更为沉重的移动网络扩建任务,3G时代的移动市场还是渐入饱和,固网和移动语音业务的价值滑落也在加速,融合与数据业务的增长点却不甚明确.

l 质量问题

3G系统相对于2G系统在通信速度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可以支持多媒体和IP类型的业务,然而3G仍然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1)主流3G标准均采用CDMA技术,由于CDMA的干扰、功率和频谱扩展限制,很难达到预想的频谱效率:

(2)3G所采用的语音交换架构仍承袭了第二代(2G)的电路交换,而不是纯IP方式,传输效率不理想;

(3)3G的数据传输速率不够高,多媒体(如视频)的应用不满意:

(4)没有达到人们预先对3G的期望效果等.

l 2G、3G、4G的兼容性问题

3G缺乏全球统一标准由于在第二代移动通信中,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运行着不同的网络制式,因而,在3G运营中,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采用了不同的通信系统.但是目前国内推广使用的3G似乎陷入了一种窘境.目前国内三大家运营商推出了不同的3G服务,分别是:电信和联通的CDMA和移动的TD.

正如GSM等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正式投入市场的同时,业界就开始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研究一样,在3G系统还没有在全球全面铺开的现在,4G的研究已经开始好几年了.3G在大家看来,仅仅是一个过渡期,而2G也能满足日常的一些基本服务需求.3G从而处在一个比较不利的地位.

l 营销

目前3G刚刚开始在国内商用,随处可见3G的营销点.打出的旗号一般是便宜的资费,尤其是长途漫游,充话费送3G移动终端等.促销是如火如荼,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周围的同学,基本没有转出2G改投入3G的怀抱中的,处于观望状态.

Vodafone的3G发展以数据卡和手机终端并重,全方位销售;H3G则以非常优惠的资费套餐吸引用户;SKT推广业务融合,推动固网移动融合,电信广电和IT之间的ICT内跨行业业务融合以及跨ICT外领域金融家庭应用等领域无所不在的服务融合;NTT DoCoMo利用低价和新业务吸引客户.总的来讲,这些运营商针对细分市场制定发展计划,尝试着深层次的参与终端产业,并注重增值业务的规划和创新.

国内的3G市场要得到快速充分的发展,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先进营销经验,因地制宜的发展.

5. 3G的发展分析

本节分析和比较了三种主要系统,探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三种主流分别为CDMA2000、WCDMA和TD-SCDMA,分别为美国标准、欧洲标准和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

CDMA2000最先投入市场,一度占据3G市场主流,它与基于CDMA为核心的技术有相似的基本技术和关键技术,使得CDMA系统性能提升至极限.但是WCDMA的发展后来居上,有较高的扩频增益,存在明显的后发优势.TD-SCDMA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技术,要求严格的同步,技术在日趋成熟中,略显底气不足.

要使用3G的网络必须使用3G的手机才能支持.但是3G的手机同样可以兼容使用2G的网络,而目前的2G网络能满足基本的需求,给3G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再者要使用不同的3G网络,必须定制不同制式的3G手机,这样3G的关键就在于网络覆盖和终端,终端是决定产业成熟度的关键因素.WCDMA 与CDMA2000进行比较可知:WCDMA的终端新增数量已达到CDMA2000的2倍.而国内的TD终端推出较晚[6],经验和气势都较弱.WCDMA的势头锐不可当.

国内的3G运营情况十分复杂,三大运营商各采用了三大主流3G技术的一种,进入“三雄争霸”[8]. 中国电信将“两条腿走路”,一是推动千元3G手机的普及,二是打造中高端明星旗舰机型;中国联通优势明显:拥有成熟的WCDMA网络、GSM网络基础以及双网运营经验,并将陆续推出包括苹果iPhone 、三星GooglePhone等80多款成熟的WCDMA手机定制终端;中国移动[3]则在8月底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Ophone平台和Ophone手机,并将于众多企业联手推销,蓄势待发.

分析其他国家的3G发展,可知启动时间不同直接导致各市场处于不同的3G发展进程.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直接影响阶段进程的时间周期.运营商充分借鉴先进市场的发展经验,各阶段的发展历程较先期进入的运营商更快[4].对于国内的3G发展应该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

6. 总结

本文简要叙述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对比.然后探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讨论分析了它的主要的三种系统在国内的发展及其前景.

参考文献

[1] 曹淑敏、王志勤、徐京皓,《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演进》,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

[2] 陈育平《中国3G移动通信市场透析》,《移动通信》2004年第28卷第12期

[3] 云晴《浅析中国移动战略转型问题》,硕士毕业论文

[4] 张琦《国外运营商的业务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通信世界B》

[5] 庾志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移动通信》2008年第32卷第9期

[6] 刘瀚林《浅谈3G-TD网络建设发展瓶颈》,《中国科技文献》

[7] 陈育平《3G时代,我们关注什么》,《电信软科学研究》2009年6期

[8] 柏松,《3G时代的移动通信市场有效竞争分析》,《电信软科学研究》2009年6期

中国第一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中国第一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天通一号详细透析 导读:多年以来,卫星通信以其覆盖范围广、组网灵活、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优势,在野外勘探、边境巡逻、抗争救灾等活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小型终端数量不足、设备种类多、无法互连互通等原因,依然未能满足救援队伍快速机动的通讯需求。因此,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开始应运而生。那么,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从诞生到发射,是如何一步一步走来的? 一、什么是卫星移动系统 移动通信卫星就是可以为移动和便携式终端提供通信的卫星。优势是可以为车辆、飞机、船舶和个人等移动用户提供语音、数据等通信服务,并可以实现用户终端的小型化、手机化。相对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由于受到地面基站覆盖区域的限制,一般在边远山区、沙漠戈戈壁、森林、边境等地区不能实现通信的全覆盖。而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就不存在这样的限制,可以自上而下实现区域的全覆盖,不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有人统计全国地面移动通信覆盖率不足国土陆地面积的10%,即使是像北京这样的大型城市,地面移动通信覆盖率也不足20%,像中国南海这样广阔的区域地面移动通信就更难以实现全覆盖。而我工作在的频段信号传输损耗小,雨衰小,可以实现地面终端设备的小型化,便于携带,同时保证通信质量。 二、天通一号开通运行背景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震区地面通信网络全面瘫痪,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只能租用国外的卫星电话抗震救灾。 而国际上的移动卫星系统已经形成了多个覆盖全球或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铱星系统(Iridium)、欧星系统(Thuraya)和国际移动通信卫星系统(Inmarsat,international

移动通信发展历史及趋势

移动通信的发展和趋势 学号: 144402103 姓名:徐乐 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移动通信从19世纪90年代末出现,发展至如今,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20年代,大概分为4个阶段。 1、第一阶段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初步进行了一些传播特性的测试,并且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了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工作方式为单工或半双工方式。 2、第二阶段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公用移动通 信业务开始问世。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网过渡,接 续方式为人工,网络的容量较小。 3、第三阶段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可以说,这一阶段是移动通 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其特点是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采用 450MHz 频段,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 4、第四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今。在此期间,由于蜂窝理论的应用,频 率复用的概念得以实用化。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带宽或干扰受 限,它通过分割小区,有效地控制干扰,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重 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同时,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 信网络技术以及通信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在交换、信令网 络体质和无线调制编码技术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是移动通信蓬 勃发展的时期,其特点是通信容量迅速增加,新业务不断出现,通信 性能不断完善,技术的发展呈加快趋势。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发展阶段 AX 责料黒it : ft 息产业昨旭恒崎死 用仁移动谨牯发展姐势兩 移戢性 199S )99? 20 (X) 洌3 时间- HSPPA USTFA U£V-DQ LTE j ME l^EV DV E3G - h B3GMG 高 -2G ? 3G^ -,c + 中 A5 IPS 1ACS WCDMA 02.16-^ iMAX

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和答案

2.3.1《GSM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陆地公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采用(B)MHz频段。 A.600 B.900 C.1200 D.1500 2.移动通信网中的小区制是指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小区,在每个小区设 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A)公里左右。 A.10 B.20 C.30 D.40 3.移动通信网小区制中小区和其它小区可重复使用频率,称为(B)。 A.频率重复 B.频率复用 C.频率覆盖 D.频率范围 4.由于移动台处于运动状态,(A)和移动台之间的电波传播状态随路径的不同而 发生变化。 A.基地台 B.发射台 C.基站 D.无线 5.蜂窝移动通信网,通常是先由若干个邻接的(B)组成一个无线区群,再由若 干个无线区群组成一个服务区。 A.小区 B.无线小区 C.同频小区 D.不同频小区 6.(C)是指基地台位于无线小区的中心,并采用全向天线实现无线小区的覆盖。 A.顶点激励 B.低点激励 C.中心激励 D.自由激励 7.手机正在通话状态下,它切换进入了一个新的位置区中的小区,那么:(C) A.它会在通话过程中进行位置更新。 B.它会在下次跨LAC区时进行位置更新。 C.它会在通话结束后马上进行位置更新。 8.小区的信号很强但用户不能起呼(可以切换进入)的原因:( D ) A.有强外部干扰 B.小区未在交换中定义 C.手机制式与GSM协议不匹配(如未升级的某些手机在开通DCS1800的区 域) D.小区未定义SDCCH信道。 9.WCDMA的功控速度是( C )次/秒。 A.200 B.800 C.1500 D.2000 10.TD-SCDMA系统中,如果只满足语音业务,时隙比例应选择( C )。

移动通信技术1G~4G发展史

第1章移动通信现状问题与基本解决方法 1.1移动通信1G—4G简述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897年是人类移动通信的元年。这一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在相距18海里的固定站与拖船之间完成了一项无线电通信实验,实现了在英吉利海峡行驶的船只之间保持持续的通信,从而标志着移动通信的诞生,也由此揭开了世界移动通信辉煌发展的序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系统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本文主要简述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4G的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需求的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外,还有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小区制的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等。1.1.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发展阶段。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1G)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1G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网,直接使用模拟语音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了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这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带宽或干扰受限,它通过小区分裂,有效地控制干扰,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通信系统概述

第一章通信系统概述 1.1 通信系统模型 一、通信的定义 1.信息:对收信者来说未知的、待传送、交换、存储或提取的内容 ﹙包括语音、图象、文字等﹚ 人与人之间要互通情报,交换消息,这就需要消息的传递。古代的烽火台、金鼓、旌旗,现代的书信、电报、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可视图文等,都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2.信号:与消息一一对应的电量。它是消息的物质载体,即消息是寄托在电信号的某一参量上。 3.通信就是由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 二、电通信 1.定义 利用“电”来传递信息,是一种最有效的传输方式,这种通信方式称为电通信。 2.特点 电通信方式能使消息几乎在任意的通信距离上实现既迅速、有效,而又准确、可靠的传递。 电通信一般指电信,即指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和其它电磁系统,对于消息、

情报、指令、文字、图象、声音或任何性质的消息进行传输。 (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按信号随时间分布的特性信号可分为模拟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信号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信号的取值是离散的。 (2)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按信号随频率分布的特性信号可分为基带和频带信号。 基带信号:发信源发出的信号。 频带信号:通过调制将基带信号变换为频带信号。 基带传输:在信道中直接传输的信号 (如直流电报、实线电话和有线广播等)。 频带传输:通过调制将基带信号变换为更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形式。(FM、AM、MODEM) 三、通信系统的模型 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指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全部设备和传输媒介。 (2)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发信源:是消息的产生来源,其作用是将消息变换成原始电信号。变换:将 非电物理量转换为掂量。 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离散信源。模拟信源(如电话机、电视摄像机)输出幅度连续的信号;离散信源(如电传机、计算机)输出离散的数字信号。 ●发送设备:作用是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 号。它要完成调制、放大、滤波、发射等。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还要包括编码 和加密。 ●信道:是传输的媒介。信道的传输性能直接影响到通信质量。 ●噪声源:将各种噪声干扰集中在一起并归结为由信道引入,这样处理是为了 分析问题的方便。 ●接收设备: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即进行解调、译码、解密等,将接收到 的信号转换成信息信号。 ●收信者:把信息信号还原为相应的消息。 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第50卷 第6期2017年6月 通信技术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Vol.50 No.6 Jun.2017 ·1093· doi:10.3969/j.issn.1002-0802.2017.06.00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肖龙龙1,梁晓娟2,李 信1 (1.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航天指挥系,北京 怀柔 101406;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8) 摘 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兼具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的特点,使其优于其他通信手段,保证了实时、灵活、高效的通信质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领域。分析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根据移动通信卫星的轨道类型,分别介绍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并详细阐述卫星移动通信在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归纳卫星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卫星通信;通信领域;移动通信;轨道 中图分类号:TN92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02(2017)-06-1093-08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XIAO Long-long1, LIANG Xiao-juan2, LI Xin1 (1.Department of Space Command, PLA Academy of Equipment, Beijing 101416, China; 2.Qinghai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Xining Qinghai 810008, China) Abstract: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this makes it superior to other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b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 communi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are analyzed firstly, then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orbi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M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L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 described. Secondly, the applications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civil and military fields are discussed, and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is summarized. Key word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field; mobile communication; orbit 0 引 言 卫星移动通信在通信业务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它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费用与距离无关、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能够实现对海洋、山区和高原等地区近乎无缝的覆盖,可满足各类用户对移动通信覆盖性的需求。卫星移动通信依靠卫星通信的特点,在移动载体上集成了卫星通信系统或者卫星通信终端,从而实现载体在移动中的不间断通信。移动载体既可以是飞行器和地面移动装备,也可以是海上移动载体和移动单兵,大大扩展了移动卫星通信的使用范围和环境适应性,使其在民用和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1]。本文从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出发,介绍国内外主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卫星移动通信在军民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收稿日期:2017-02-22;修回日期:2017-05-20 Received date:2017-02-22;Revised date:2017-05-20

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 SM2000 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目录 一、系统概况 (1) 二、系统组成 (2) (一)硬件平台组成 (2) 1、基站 (3) 2、交换控制器 (3) 3、天馈线系统 (4) 4、配套设备 (4) 5、通信终端 (4) (二)软件平台组成 (5) 三、主要业务功能和技术指标 (5) (一)、主要业务功能 (5) 1、普通业务 (5) 2、集群业务 (5) (二)、主要技术指标 (5) 四、系统特点 (6) 五、系统应用 (8) (一)三种基本应用方式 (8) 1、单系统独立应用 (8) 2、与其他通信网组网应用 (8) 3、多系统组网应用 (9) (二)五项典型应用方式 (10) 1、伴随保障 (10) 2、在话务量密集区应用 (10) 3、应急通信 (10) 4.通信 (10) 5.专用系统 (10) (三)七大行业应用方式 (11) 1、移动运营商 (11) 2、军队、公安、武警 (11) 3、城市应急通信 (11) 4.行业专用通信系统 (10) 5.网络/设备出租服务 (12) 6.国家应急部门 (10) 7.通信定制服务 (12) 六、总结 (12)

一、系统概况 “应急机动通信系统”是凯讯()科技于2003年研制开发成功的一款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业务综合、开通迅速、使用灵活等特点的采用软交换技术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符合国家有关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和标准,其核心设备具有多种接口,可与CDMA、GSM、WCDMA 、TD-SCDMA、TETRA数字集群等无线基站设备连接。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军队、公安、武警、国家和行业应急通信部门等单位得到广泛的应用。该系统根据不同的无线模态及业务功能,具有多个型号产品,具体如下表: 下以SM2000-CDMA系统为例进行详细的介绍,其它型号的产品其业务功能基本类同。 二、系统组成 SM-2000系统由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组成,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硬件平台组成 一套完整的SM-2000系统硬件主要由基站、交换控制器、天馈线系统以及配套设备四部分组

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大作业 题目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姓名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1402班 学号

1. 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1.1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中的移动一方通过无线的方式在移动状态下进行的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可以借助于有线通信网,通过通信网实现与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地方任何人进行通信,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的结合。移动通信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第一代蜂窝模拟通信,第二代蜂窝数字通信,以及未来的第三代多媒体传输、无线Internet等宽带通信,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与任何人进行信息传输的个人通信。 1.2移动通信的发展 目前,移动通信已从模拟通信发展到了数字移动通信阶段,并且正朝着个人通信这一更高级阶段发展。未来移动通信的目标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快速可靠的通信服务。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模拟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与此同时,其它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共移动通信网。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这个系统一般被当作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进入发展和成熟时期。蜂窝模拟网的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的需求。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随后美国和日本也相继指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Qualcomm 公司推出了窄带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这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从此,码分多址这种新的无线接入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些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发展史概述

● ●移动通信发展史概述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宣布向三大运营商发放4G牌照,根据工信部的公告,我国发放4G牌照,三家运营商将同步获得首批4G 牌照,为TD-LTE制式。对于为何向三家运营企业只发放TD-LTE牌照,工信部发布了相关解读,并称“工信部收到三家运营企业申请TD-LTE牌照的相关材料,并且三家运营企业均已开展TD-LTE规模网络试验,TD-LTE技术完善和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已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 ●这样的解释只是解释了为什么发TD-LTE牌照,而没有解释为什么不发FD-LTE牌照。按照上述解释,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套读“工 信部收到两家运营企业申请FD-LTE牌照的相关材料,并且国外运营企业均已开展FD-LTE规模网络运行,FD-LTE技术完善和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已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 ●实际上,FD-LTE和TD-LTE技术都趋于完善,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也已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但为什么只是中国移动一家作好了规 模商用的准备,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未准备就绪呢?这就必需从LTE的前世到今身详细说起。 ●从标准的角度来看,到目前为止,移动通信已经发展了3代。 ●一、1G移动通信标准 ●第一代是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网,时间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 ●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而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 式移动通信网。这一阶段相对于以前的移动通信系统,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实验室在七十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AMPS系统和后来的改进型系统TACS,以及NMT和NTT等。AMPS(先进的移动电话系统) 使用模拟蜂窝传输的800MHz频带,在北美,南美和部分环太平洋国家广泛使用;TACS(总接入通信系统)使用900MHz频带,分ETACS(欧洲)和NTACS(日本)两种版本,英国,日本和部分亚洲国家广泛使用此标准。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频分复用,语音信号为模拟调制,每隔30KHz/25KHz一个模拟用户信道。第一代系统在商 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其弊端也日渐显露出来: ●(1)频谱利用率低 ●(2)业务种类有限 ●(3)无高速数据业务 ●(4)保密性差,易被窃听和盗号 ●(5)设备成本高 ●(6)体积大,重量大。 ●第一代移动通信最大特点是语音终端移动化。 ●二、2G移动通信标准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为了解决模拟系统中存在的这些根本性技术缺陷,通过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以GSM和IS-95为 代表,时间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订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数字移动通网相对于模拟移动通信,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支持多种业务服务,并与ISDN等兼容。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以传输话音和低速数据业务为目的,因此又称为窄带数字通信系统。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DAMPS系统,IS-95和欧洲的GSM系统。 ●(1)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发源于欧洲,它是作为全球数字蜂窝通信的DMA标准而设计的,支持64Kbps的数据速率,可与ISDN 互连。GSM使用900MHz频带,使用1800MHz频带的称为DCS1800。GSM采用FDD双工方式和TDMA多址方式,每载频支持8个信道,信号带宽200KHz。GSM标准体制较为完善,技术相对成熟,不足之处是相对于模拟系统容量增加不多,仅仅为模拟系统的两倍左右,无法和模拟系统兼容。 ●(2)DAMPS(先进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也称IS-54(北美数字蜂窝),使用800MHz频带,是两种北美数字蜂窝标准中推出较早的 一种,指定使用TDMA多址方式。

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

1.简要概述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人类对通信的需求自古以来从未间断过,从古代的烽火台,旌旗,到近代的灯光信号,再到现代的电话,电报,电视以及互联网等,通信的形式与工具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断地进步,逐渐变得越来越方便与人性化。而在现在的信息时代下的网络则正是集成了通信技术的众多功能,故而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网络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而言之即,通信系统的发展必将推动网络的优化,网络的优化与发展必将对我们信息时代的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人民对多媒体技术以及手机等新科技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使得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必然会呈现出多样性的趋势,而企业也开始重视客户的使用感受,产品越来越人性化、轻薄化以及高效化。 随着人民对网络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现代通信系统技术也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而光纤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国的通信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我国的现代通信系统也逐渐向无线通信系统方向发展,并且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宽带 IP 技术在电信接入网技术中的运用、数据通信与数据网在光纤通讯技术中的广泛使用、ISDN 与 ATM 技术在互联网通信技术中的运用等都是我国现代通讯技术得以不断发展的具体表现。 目前我国的现代通信系统中常用到的现代通信技术一般包括多媒体技术,接入网技术,光通信技术,移动网络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蓝牙技术等,其中无线通信技术相对应用还不是特别的宽泛。 其中多媒体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可以实现对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的编辑,使之可以在计算机用户之间相互交流。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为用户和计算机之间建立的逻辑处理关系,可以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声音和图像的处理技术,常常实现声音、数据和视频三者融合的技术支持。接入网技术作为现代通信网系统的核心能够实现用户与终端设备通讯信息的有效连接。而其中的蓝牙技术则在在无线网络技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作用是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 而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前景可谓是不可限量的。 1.其中无线通信系统无疑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使用者最多的技术。无线通信技 术是对传统通信技术的革新和突破,打破了对传播介质的限制,使使用者可以方 便的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无线通信技术在传播上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兼 容性好,使无线通信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通信技术和网 络的未来主要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一)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一) 摘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目标主要是全球化、综合化和个人化,其主流制式有三种:欧洲和日本共同提出的WCDMA-FDD/TDD、以美国高通为代表提出的cdma2000和以中国大唐为代表提出的TD-SCDMA。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3GIMT-2000WCDMA-FDD/TDDcdma2000TD-SCDMA经过多年的努力,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建设已经指日可待,3G也已经从专家口中的一个术语,变为社会大众口中的一个常用词。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如AMPS和TACS等}是采用FDMA制式的模拟蜂窝系统,其主要缺点是频谱利用率低、系统容量小、业务种类有限,不能满足移动通信飞速发展的需要。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如采用TDMA制式的欧洲GSM/DCS1800,北美IS-54和采用CDMA制式的美国IS-95等)则是数字蜂窝系统。虽然其容量和功能与第一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业务主要限于话音和低速率数据(9.6kb/s),远不能满足新业务和高传输速率的需要。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3G系统,它最早是国际电联(ITU-R)于1985年提出的,当时命名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由于当时预期该系统在2000年使用,并工作在2000MHZ 频段,故于1996年正式改名为IMT-200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大致目标是全球化、综合化和个人化。全球化就是提供全球海陆空三维的无缝隙覆盖,支持全球漫游业务;综合化就是提供多种话音和非话音业务,特别是多媒体业务;个人化就是有足够的系统容量、强大的多种用户管理能力、高保密性能和服务质量。 一、IMT-2000的技术要求和提供的业务 1、IMT-2000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对其无线传输技术提出了以下要求。 (1)高速传输以支持多媒体业务 ①室内环境至少2Mbit/s; ②室外步行环境至少384kbit/s; ③室外车辆运动中至少144kbit/s。 (2)传输速率能够按需分配 (3)上下行连路能适应不对称需求 移动通信从第二代过渡到第三代的主要特征是网络必须有足够的频率,不仅能提供话音、低速率数据等业务,而且具有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能力。 2、IMT-2000提供的业务 根据ITU的建议,IMT-2000提供的业务类型分为6种类型 (1)话音业务:上下行链路的信息速率都是16kbit/s,属电路交换,对称型业务。 (2)简单消息:是对应于短信息SMS的业务,它的数据速率为14kbit/s,属于分组交换。 (3)交换数据:属于电路交换业务,上下行数据速率都是64kbit/s。 (4)非对称的多媒体业务:包括中速多媒体业务,其下行数据速率为384kbit/s、上行为64kbit/s。 (5)高速多媒体业务:其下行数据速率为2000kbit/s,上行为128kbit/s。 (6)交互式多媒体业务:该业务为电路交换,是一种对称的多媒体业务,应用于高保真音响,可视会议,双向图像传输等。 3G的目标是支持尽可能广泛的业务,理论上,3G可为移动的终端提供384kbit/s或更高的速率,为静止的终端提供2.048Mbit/s的速率。这种宽带容量能够提供现在2G网络不能实现的新型业务。未来也许会出现一些现在无法想像的业务。 二、IMT-2000系统的组成 IMT-2000系统构成如图所示,它主要由四个功能子系统构成,即核心网(CN)、无线接入网(RAN)、移动台(MT)和用户识别模块(UIM)组成。分别对应于GSM系统的交换子系统(NSS)、基站子系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体系设计及应用模型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体系设计及应用模型 伴随通信系统“天地一体化”技术体系的推广,移动通信正朝着无缝覆盖的趋势发展,卫星移动通信覆盖面广的特点使其成为地面移动通信的必要补充。目前国外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有北美移动卫星(MSAT)系统,亚洲蜂窝卫星(ACeS)系统,瑟拉亚卫星(Thuraya)系统以及提供全球覆盖的国际海事卫星(Inmasrsat)系统等。Inmasrsat由国际海事组织经营,使用该系统的国家已超过160个,用户达29万多个,其第4代系统BGA N是第1个通过手持终端向全球同时提供话音和宽带数据的移动通信系统,也是第1个提供数据速率证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因此这里提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及其应用模型。 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传输模型 在卫星通信中,电波在空间传输时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大气吸收、对流层闪烁、雨、雪等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衰减,其中降雨对信号的衰减最为严重,因此卫星链路的雨衰特性是影响卫星通信系统传输质量与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卫星通信系统设计时要采取必要措施来应对各种信号衰减,针对信道特点来设计传输模型。 卫星信号在卫星与地面网间的传输模型如图1所示。 图中,S-Um接口为移动终端与地面信关站使用卫星信道通过卫星中继进行信号的传输:Abis接口为地面信关站与信关站收发信机的接口;A接口为地面移动网交换中心与信关站的接口。 2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通信体制 2.1 帧结构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采用TDMA多址方式,在物理层信号以TDMA帧的形式进行传输,考虑到与地面GSM 网手持终端的兼容性,帧格式分为巨帧(hyper frame),超帧(superfr AME),复帧(mul TI frame),帧(frame),时隙(timeslot)。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通信概论论文 通信概论论文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年级: 学号: 姓名: 专业:

通信概论论文 目录 摘要 ........................................................................................................................................ I 关键词 .................................................................................................................................... I 第1章引言 .......................................................................................................................... I 第2章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 II 第3章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 I V 第4章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 ................................................................................... V I 参考文献 .......................................................................................................................... VIII 附录 1 标题 ................................................................................................................ VIII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及展望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及展望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14-1 报告人:杜超 论文结题时间:2014.1

摘要:在过去的10年中,世界电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动通信特别是蜂窝小区的迅速发展,使用户彻底摆脱终端设备的束缚、实现完整的个人移动性、可靠的传输手段和接续方式。进入21世纪,移动通信将逐渐演变成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先后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起与淘汰,完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覆盖与普及,目前正在 进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尝试与推广,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探索。相信在越来越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强有力支持下,以及未来移动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发展的需求下,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会给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移动通信;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Abstract:I n the past ten year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world telecom, mobile communications, especial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ell, the user completely 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terminal equipment, to achieve a complete personal mobility, reliable transmission means and ways.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mobile communication will gradually evolve into the tool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experienced the rise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and second gener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eliminated, completed the rapid coverage and popularity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currently in the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try and promotion, as well as the fifth gener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Believe that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advanced under the strong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obile data communication and multimedia business requirements, 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ill bring people a better future. Key words:Mobile communication; The development course; The development trend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史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也相继建网,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7月17日中国移动第1000万个移动电话客户在江苏诞生。 1997年10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8年8月18日中国移动客户突破2000万。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1999年7月22日0时"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11位。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它是在分离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揭牌。 2001年7月9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2.5G)系统投入试商用。 2001年11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第一亿客户代表在北京产生,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已成为全球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2001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通信关闭TACS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 2002年3月5日中国移动通信与韩国KTF公司在京正式签署了GSM-CDMA自动漫游双边协议。中国移动通信率先实现了GSM-CDMA两种制式之间的自动漫游。

2002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实现短信互通互发。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2002年10月1日中国移动通信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 2003年7月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手机产量约占全球的1/3,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生产大国。 2003上半年,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2.34亿户,普及率为18.3部/百人。 1997年底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的漫游。用户发展达到55万户。 1998年8月一纸“军队不得参与经商”的禁令使“电信长城”运营者的身份变得格外敏感,CDMA在中国的前途因此备受关注。 1999年6月联通在香港举行的全球CDMA大会上宣布其CDMA发展计划,但因知识产权谈判等因素,该计划没有实施。 2000年2月16日中国联通以运营商的身份与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中国联通CDMA的建设打清了道路。但是,框架协议签署仅仅两周之后,联通CD MA项目便被政府暂停。 2000年10月中国联通副总裁王建宙宣布将重新启动CDMA网络建设,并且于该年年底正式开始了筹备工作。 2001年1月原部队所有133CDMA网在经过几个月的资产清算后,正式移交中国联通。 2001年2月27日联通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整个联通CDMA网络的建设和经营。联通CDMA网络建设的具体筹划工作正式展开。 2001年3月28日联通CDMA建设一期工程系统设备的采购开始发标。 2001年5月15日中国联通CDMA一期工程系统设备招标结果公布,10家中标厂商与中国联通所属联通新时空签订了总金额RMB121亿元的合同。CDMA网络建设全面启动。 2001年6月联通在2001年3G大会暨第六届CDMA年会上与世界13家著名运营企业签署CDMA网间漫游谅解备忘录,包括美国斯普林特、加拿大BellMobility、日本KDDI、澳

GSM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和答案

2010年度陕西移动岗位认证课程 《GSM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陆地公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采用(B)MHz频段。 A.600 B.900 C.1200 D.1500 2.移动通信网中的小区制是指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小区,在每个小区设 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A)公里左右。 A.10 B.20 C.30 D.40 3.移动通信网小区制中小区和其它小区可重复使用频率,称为(B)。 A.频率重复 B.频率复用 C.频率覆盖 D.频率范围 4.由于移动台处于运动状态,(A)和移动台之间的电波传播状态随路径的不同而 发生变化。 A.基地台 B.发射台 C.基站 D.无线 5.蜂窝移动通信网,通常是先由若干个邻接的(B)组成一个无线区群,再由若 干个无线区群组成一个服务区。 A.小区 B.无线小区 C.同频小区 D.不同频小区 6.(C)是指基地台位于无线小区的中心,并采用全向天线实现无线小区的覆盖。 A.顶点激励 B.低点激励 C.中心激励 D.自由激励 7.手机正在通话状态下,它切换进入了一个新的位置区中的小区,那么:(C) A.它会在通话过程中进行位置更新。 B.它会在下次跨LAC区时进行位置更新。 C.它会在通话结束后马上进行位置更新。 8.小区的信号很强但用户不能起呼(可以切换进入)的原因:( D ) A.有强外部干扰 B.小区未在交换中定义 C.手机制式与GSM协议不匹配(如未升级的某些手机在开通DCS1800的区 域) D.小区未定义SDCCH信道。

9.WCDMA的功控速度是( C )次/秒。 A.200 B.800 C.1500 D.2000 10.TD-SCDMA系统中,如果只满足语音业务,时隙比例应选择( C )。 A.1:5 B.2:4 C.3:3 D.不确定 11.TD-SCDMA系统中,1个子帧有( B )个时隙转换点。 A.1 B.2 C.3 D.4 12.第三代移动通信WCDMA 标准是在(B )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TD—SCDMA B.GSM C.IS-95CDMA D.CDMA2000 13.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只有采用(D)才具有软越区切换功能。 A.空分多址方式 B.时分多址方式 C.频分多址方式 D.码分多址方式 14.智能网的最大特点是将网络的交换功能与( A )相分离。 A.业务功能 B.管理功能 C.控制功能 D.实现功能 15.新建一个交换端局,应首先应规划出(C )以便确定建设规模。 A.话务量 B.设备型号 C.覆盖范围 16.在呼叫时,关口MSC使用被叫的(B)去寻找其归属的HLR获取用户当前的 位置。 A.IMSI B.MSISDN C.TMSI D.MSRN 17.TMSI由下面哪个网元分配?(B ) A.MSC B.VLR C.HLR D.SSP 18.HLR通过什么确定移动用户所在位置。( A ) A .VLR Number B.MSISDN https://www.360docs.net/doc/e69986846.html,C D.IMS 19.在HLR异常时,该HLR的用户可以( C ) A.做被叫但不能做主叫 B.能做主.被叫 C.做主叫但不能做被叫 D.不能做主.被叫 20.GPRS接入技术中,按照业务发起方式的不同将终端设备分为(B)类。 A.2 B.3 C.4 D.5 21.中国移动陕西公司目前SGSN设备的信令链路直接开设到(D)设备上。 A.MSC B.SMSC C.LSTP D.HST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