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中的生死观

日本电影中的生死观
日本电影中的生死观

日本电影中的生死观

坦然面对死亡,生与死没有界限,甚至于欣赏死亡是日本民族的一个特性,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这和日本人的自然观相连。日本对于大自然和生命的原始信仰,是源于大自然和生命在四季之中自然流转不断更新的现象。在这个方面,再通过佛教、道教的相互融合,从轮回转生观念、本世观,形成了极乐、地狱的思想。在日本人看来,人与自然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距离,认识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不过是简单的自然轮回,就像是从一个房间走向另一个房间,生与死的界限并不那么泾渭分明。日本人之所以把樱花作为他们的精神象征,原因就是樱花花期非常短,在极尽声色的绽放之后就凋谢了。灿烂的死去,一直是日本人的理想。《午后的遗言》幽静的山中景色与不紧不慢的节奏,些许怀旧,更多的是人生追溯。有了这样的遗言,于是发现,寻找死亡原来也是可以踏着轻快的舞步,愈走愈甜蜜的。登美江和丈夫藤八郎最后几天仍雷打不动地练习能剧,两人取出所有积蓄,拜别最想见的朋友,住进最高级旅馆,携手走入海里的自杀死亡的仪式感。这部与相米慎二《春季来的人》、《夏日庭院》、是枝裕和《幻之光》、泷田洋二郎《入殓师》河濑直美《殡之森》都是思考生命奥义的佳作。

百岁导演新藤兼人(1912-2012)一生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平成四个时代,25岁初涉影坛,电影生涯长达74年,被誉为影坛常青树。他生于广岛,少时因家庭破产而外出谋生,靠在摄影棚打工自学成材。1936年以因建设水库而需移民为素材创作剧本《失去土地的百姓》参赛,获1937年《映画评论》剧作第一佳作。战后第一个剧本《望眼欲穿的女人》获旬报十佳作品奖;第二个剧本《安城家的舞会》再获《电影旬报》十佳作品奖第一,从此作为剧作家的地位。作为导演,1952年拍摄出的《原子弹下的孤儿》广受关注。1960年《裸岛》表现极度贫困中人与自然、人与大地之间的感情,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1977年拍摄《竹山孤旅》;1983年以《地平线》获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大奖。1996年凭《午后的遗言状》斩获最佳日本影片和最佳剧本奖。2011年他在99岁时执导了《一枚明信片》再获殊荣。

《午后的遗言状》剧照

演员森本蓉子(杉本春子饰)来到蓼科高原的山上避暑。迎接她的是帮助打理山中别墅已有30年时间的农妇丰子(乙羽信子饰)及其女儿明美(濑尾智美饰)。不久,蓉子年轻

时的演员朋友登美江和丈夫牛国藤八郎前来拜访,几个老人度过了一段刺激有趣的美好时光。朝雾镜子饰演的老女伶美登江,她因罹患老年痴呆而终日摆着一张麻木的脸,如今她依旧面容素净,言行无邪,与丈夫牛国藤八郎举案齐眉头,只是这两个人都自觉已经活够了,该爱的人爱了,该演的戏演了,该享用的美食也享了,于是回到家乡远远站在田埂上望一眼,便得了圆满。她们安顿好后事,住最好的旅馆,杜绝任何给旁人造成“残酷”之错觉的举动(到了故乡没有进村,去海滨住在荒僻的旅馆,住在二楼六叠半的小房间,当夜基本没动筷子,牛国先生有56万日圆储蓄,临终前都取了出来,只留下一万日圆,和一些300圆散币,托付老友蓉子用这些钱办理后事),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去了,他们最后探望

蓉子是在向她做最后的告别。与这些安袒从容的老人不同的,是丰子的女儿明美及其新婚丈夫,年轻人对世界怀有强烈的探索欲,他们相信有生之年还有太多奇迹需要去见证,于是兴致勃勃地出发了。而活过、见证过奇迹与悲剧的老人们,却是冷眼旁观死亡突然不再是逃避抑或控诉,只是为自己的宿命划上一个休止符。有了这样的电影,这样的遗言,于是发现,寻找死亡原来也是可以踏着轻快的舞步,愈走愈甜蜜的。

《午后的遗言》剧照1

蓉子和丰子沿着牛国夫妇走向死亡的道路,到了海边,挥手,然后跪下来祈祷。他们感受到了牛国夫妇对死亡的镇定和敬畏。牛国登江美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衣食住行完全靠丈夫照顾,但是,在越狱的精神病劫犯的枪口面前,只有她无所畏惧走上去抢夺逃犯的手枪,戏剧性地成为抓捕逃犯的功臣。牛国夫妇临死前住进了最高级宾馆,在生命的尽头享受一下从未感受过的此生世界的物质生活,再回到自己的乡村寻找美好的记忆,最后留下简单的几件行李走进寂寞的大海。

“情死”(心中)是江户初期确认男女爱情的行为。到江户中期,变成了为了爱情献出不可再生的生命。一对恋人把情死作为获取来世爱情幸福的途径。梦想着借情死使他们的爱情永恒化。他们怀着对生的留恋和对死亡的向往,为情而死,双双自尽以实现最终的结合,这在日本文化传统中是根深蒂固的,也是纯洁和高尚的。在这里可以看到以死实现爱情,以死而生这种日本固有的生死观。比如栗崎碧的《情死曾根崎》、筱田正浩的《心中天网岛》、北野武的《玩偶》、森田

芳光《失乐园》等等。

泷田洋二郎本是粉红电影出身,1986年以《不要滑稽杂志!》一片为契机进军电影界,该片荣获了当年报知电影奖的最佳

影片奖,还在电影旬报的年度十佳榜上位列第二。接着推出了一系列喜剧片,1988年的《木村家的人们》、1990的《去医院吧》获得了好评。1992年凭借以幽默的笔触描绘驻外日本人的作品《我们都还活着》赢得了当年度蓝丝带奖的最佳导演奖。此外还有警匪动作片《新宿不眠街》(1993)、偶像爱情剧《秘密》(1999)等作品。2001年执导的奇幻时代剧《阴阳师》成为了当年的票房黑马,名声大振。2002年的《壬生义士传》是一部通过刻画新选组一名普通队员来探讨武士道精神的佳作,该片一举摘得了学院奖最佳影片的桂冠。,泷田洋二郎导演的影片《入殓师》泷田擅于处理瑰丽诡异的奇幻素材,同时也拥有打造平实正剧的高妙手腕。2008年的《入殓师》讲述了一位新手葬仪助手的成长历程。这一题材虽说视角奇特但平淡乏味,对导演来说颇难驾驭,而泷田将它拍得情感绵长、略带喜剧效果,轻快且感人至深。影片围绕日本式的葬礼场面展开,织入了夫妻爱、生死观等一系列隽永的主题,成功地打动了观众,此片获得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入殓师》很像伊丹十三悲喜交融日剧模式所组合的温情情节剧。它迎合了日本国内经济泡沫破灭后等待救赎的集体精神需求。它弱化了现代人亟待解决的“逃避”与“归宿”的心理矛盾,构成了一个现实情态下的世外桃源。大提琴演奏家小

林大悟因为乐团解散,携妻子美香回到其出生地——山形,在求职过程中阴差阳错成为一名入殓师。期间,他假扮过遗体,接触过高度腐烂的尸体,遭受过死者家属的白眼与歧视。曾几度想放弃的大悟在社长佐佐木的引导下逐渐热爱上自

己的职业,甚至进入忘我的境界,并最终赢得妻子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真可悲啊拼命游上来就是为了去死反正是死还这么辛苦”“它们想回家回到出生地”。有个镜头印象极深,当大悟在第一次丁作中接触了高度腐烂的尸体,精神上遭受重创,正犹豫何去何从时,散步到一座桥上见到,一条条鱼顺流而下,有两条鲑鱼逆流而上,一动不动。为了死而努力,终究不免一死,何必如此辛苦?鱼为什么要奋力逆流?因为鱼要努力游到上流,去那里产卵。死鱼为什么顺流而下?因为鱼为完成延续物种使命,筋疲力尽而亡。在自然中许多物种就是以“死来成就生。

“入殓师首先要为死者宽衣,擦拭身体会除去死者的疲惫、痛苦、尘缘,同时为死者回到那个世界送别。”“小心仔细地进行是为了保护死者的尊严,注意不要让家属看到死者的皮

肤。”在轻松幽默的桥段中,将一个严肃的话题娓娓道来,没有丝毫说教的成分却让观众印象深刻。同样,入殓师用亡者出生前最喜欢的口红为其涂上的细节;孙女为完成祖母生前心愿拿出袜套给祖母套上的片段;还有家属们将口红印留在老爷爷的脸上的感人场面,让整个人殓仪式仿佛一出温馨的亲情戏。在那一刻我们感受到的是:不仅对于生者,对于亡灵,尊严和体面同样至关重要。你会意识到人们为死者举行仪式,并不仅仅是对死者表示纪念与送别,在更高的层次上,它是你思考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的机会。将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用艺术化的手法唯美地表现出来,不仅是该影片的一大亮点。也充分反映了日本人骨子里深藏着的对于死亡的崇拜与敬畏的民族情结。

入殓师由于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尸体被认为是肮脏的职业

而遭到世人的冷眼。大悟开始带着极度抗拒的心理入行的。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厌恶,遭遇亲友误解,就连妻子也离家出走,心情自然跌入谷底。他为此痛苦过、自卑过。然而面对这份工作,他意识到生命的价值与可贵,死者更需尊重,工作也渐渐步入正轨。最后获得妻子的认同和支持,并为与自己有嫌隙的父亲送行。

老伴去世多年的澡堂老板娘一直独自经营着澡堂,年事已高却还在兢兢业业地丁作。澡堂虽然设施陈旧,却被街坊邻

居视为精神家同,是平田心中的“日本第一澡堂”“虽然水很烫,但能让人静下来。”这里不仅

可以沐浴身体、驱除寒冷、缓解疲劳,还是无数个大悟心中那个与父母一起度过快乐时光的令人怀念的地方。当儿子山下劝她卖掉土地建公寓时,老板娘执意不肯,“如果这儿没有了,客人们会头疼的。”“趁我还有力气,我会坚持下去的。”她对这份T作的热爱已经远远超出了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虽然辛苦仍然选择用柴火加热这种最原始的方法为顾客提

供热水,客人开开心心来开开心心走成为她最

大的精神寄托。这种认真对待的态度其实就是生的一种最自然的状态,活着的时候认真过好每一天,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工作不分贵贱,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全身心投入,

做到最好。

画家古贺春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村上春树也讲过:“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

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这就是“超越生死,生死一体”的生死统一观。影片中殡仪馆

工作人员平田在送别澡堂老板娘时的有感而发,可以说是对日本人的生死观最好的诠释:“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说,一路走好,总会再见的。

大悟返归故乡的老屋,夜里翻拾旧物,发现父亲送给他的唯一的大石头。后来他和妻子美香在河滩散步,找到一块石头送给她,他说人类没有文字的时候,靠石头传达心意,通过石头的手感、重量揣摩对方的想法。平滑的说明你很快乐,粗粝的表示对方担忧你,这都是他的父亲告诉他的。结尾处小林得知父亲的死讯,不愿见他最后一面。最后几经挣扎,与妻子一起前往。父亲手里紧紧攥着的小石头一下子击碎了30年来大悟对父亲的积怨,想到父亲多年来孤身一人在外漂泊。带着对儿子的深深悔意和默默牵挂孤老终身,他不禁流下伤感的泪水。他将石头放在怀孕的妻子的腹部的细节则象征着生命轮回、血脉相承以及爱的传递,也让观众在唏嘘惋惜之后又倍感欣慰。

相米慎二1948年生于岩手县盛冈市。1972年肄业于中央大学法学部。1980年以处女作《飞翔的卡普尔》一举成名。在导演手法上以长镜头闻名于80年代的日本影坛。1981年执导《海军服与机关枪》,获日本《电影旬报》十佳作品奖第一名。《鱼影之群》

(1983)

影片改编自吉村昭同名获奖小说,日本电影旬报评选八十年

代百佳电影第33名。1985年创作《台风俱乐部》,以对少男少女在台风来临之际,心理上青春骚动的描写,获得了国内《电影旬报》十佳作品奖。90年代第一部作品《搬家》描写了一个少女在父母离婚后的成长,货《电影旬报》读者评选最佳导演奖。他对80年代日本电影史的另一个贡献是10年间培养了4位获得日本《电影旬报》新人奖的电影演员,他们是牧濑里穗、秋吉久美子、夏目雅子和田畑智子主要作品还有:《大铁铲骑马人》(1983)、《雪的断章、情热》(1985)、《闪光的女人》(1987)、《请到东京上空来》(1989)、《夏日庭院》(1994)、《春季来的人》(1998)

、《风花》(2000)。

相米慎二《春季来的人》结尾创意很妙,老人快死时,身体抱着个蛋,后来他死了,生出个小鸡出壳了。《夏天的庭院》中,木山、河边和山下3个小学生,他们都是足球队成员,有天山下去参加奶奶的葬礼,三天没上学,由此这几个孩子产生了“希望亲眼看一看死去的人”的想法,她们找到了孤身怪老头传法喜八。天天观察,这引起了老人反感。孩子帮着老人拾垃圾、帮做家务,老人发现他们并无恶意,彼此间也消除掉了隔阂。某天孩子们踢完球,像往常一样向喜八老人家走去,却发现老人悄然死去,心情由兴奋黯淡下来。

喜八生前常将死去的鸟、蝴蝶等投入废弃古井。他死后,孩子向老人告别,突然看到五颜六色的鸟、蝴蝶和昆虫从古井中飞出来,这是喜八灵魂做最后告别。这时孩子脸上毫无悲恸之情,灿烂地笑着大声喊着“再见”。

“死亡是一种美”。甚至比生更美。日本的佛教思想,尤其是佛教中“虚无”“万物如一”“轮回转生”这样的传统观念对日本

人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日本人认为:无论什么人,无论是如何的死去,都可以成“佛”。日本人最崇拜的观念是“无常”,死在他们眼里也是无常的,没有死的流转,就没有生的勃发。而这种透过死亡和黑暗来思考人生的,像名著《平家物语》首句:袛园精舍钟声响,诉说世事本无常;娑罗双树花失色,盛者转衰如沧桑。

在日本人看来死是一种律己行为,这与大和民族的善恶观念相连。日本人认为前做了什么,死了的人都应该获得平等的尊重和礼遇。人本人这种生死观,是一种不论及善恶、不分是非的特有生死观。死亡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种律己行为。所以不管生前犯过多少罪行,一旦死了他的罪孽也消失了,无论他们生前做了什么,死了的人都应该获得平等的尊重和礼遇。

电影《百年情书》观后感

观《百年情书》有感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成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之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影片在此深沉大义,催人泪下的语声中结束,令我回味感叹良久。自此革命党人凛然大义,为自由献身的形象便在我心内深深地扎根了。 《百年情书》从林觉民的《与妻书》这一小处,以平凡感人之事表现出了革命的厚重感。这部影片主要写的是林觉民与妻子陈意映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及林觉民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成为敢死队员在广州举行大规模武装起义的事件。那时的革命家们都坚信:革命最终是要靠武力来推翻清廷的暴政。在影片的前半部分,革命思想就已经在还处于学生时代的林觉民和他同伴的心中萌芽了。他们认为:“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是故一人一思想也,十人十思想也,百千万人百千万思想也。亿兆京垓人,亿兆京垓思想也。”慷慨陈词之后,他们陆续走上了革命道路。 林觉民说过:“中国欲富强必先民主自由,欲民主自由必先革命,欲革命必先流血革命,吾辈不才,愿将平凡肉躯付诸革命。虽有万死,却不敢辞。”林觉民作为一个革命党人,他的凛然大义令我佩服,而

他对妻子的情深意重则令我感动。依我看来,这也是影片的看点之一,更是《百年情书》所表达的内涵。林觉民这种舍小家保大家,牺牲自己福利谋求天下人福利的高尚品格在这封《与妻书》中彰显得淋漓尽致。影片中,他在小房间里挥泪作《与妻书》这个场景,连同窗外那枯枝败叶所带来的悲凉寂寥景象,我恐自此不能忘怀。若非情深,怎能令堂堂七尺男儿泪流满面而不能自抑?想到情深恩爱的一对伉俪自此一战将会天人永隔,我心伤不已。但想到林觉民那一句“当以吾辈之血浇灌自由之花”,为大义而死何尝不是死得其所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人浑噩一生,长寿百年,若干年后,又有谁会记得他?相反,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尽管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他永远活在后人心中,万年不朽。 这场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据影片中反映,事败最大原因是因为准备不够充分。在起义前夕,革命党人因枪支弹药和后备力量的供给不足,他们内部在是否按照原计划去攻打总督府和水师衙门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而林觉民那句“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先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恰恰体现了这次革命的意义。事实也正如觉民所说,这场旨在推翻封建统治的广州起义震撼了全国,轰动了世界,为同年10月10日的武昌首义成功揭开了序幕······先辈们为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世界流血牺牲,而今我们正真切地感受这份幸福生活。既已知美好的事物来之不易,那么我们自当要珍惜维护。

20世纪世界经典电影100部

20世纪世界经典电影100部 1、《教父》The Godfather 1972年8.9 分 科波拉黑帮经典《教父》的首部,派拉蒙公司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坐稳IMDB头把交椅应属众望所归。虽然评论界一致对《教父》系列的第2集推崇有佳,但大多数影迷似乎还是对《教父》情有独钟,这可能与马龙·白兰度极具个人魅力的表演有关,直到今天他那种含糊沙哑的声音与神秘莫测的表情都依然叫人着迷。 2、《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年8.9 分 这部被称为《刺激1995》的影片在中国影迷间也有极好的口碑,可见电影超越国界的神奇之处。 3、《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1993年8.8 斯皮尔伯格在《大白鲨》、《夺宝奇兵》、《外星人》、《紫色》四次与奥斯卡失之交臂后,终于在辛德勒和无数犹太难民的帮助下捧得金像。 4、《公民凯恩》Citizen Kane 1941年8.8 无需多言的电影里程碑,神童奥逊·威尔斯可一不可再的惊世之作。 5、《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1942年8.7 永远的《北非谍影》,永远的英格丽·褒曼。 6、《教父续集》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年8.7 《教父续集》中科里昂尼家族兴起的历史与麦克血腥的奋斗形成了完美的对仗,这种平行蒙太奇的运用深得评论界的赏识,此片的成功也巩固了艾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两位意裔影帝的地位。 7、《七武士》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年8.7 这可能不是大师黑泽明最出色的作品,但确实是他最好看的作品,它对世界电影的影响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东方武侠故事。 8、《星球大战》Star Wars 1977年8.7 对每个出生于50到70年代的美国人而言,他们几乎都喜欢被人被称作“Star Wars Generation”(《星球大战》的一代),星战系列应该是拥有影迷人数最多的系列电影了,还记得99年推出《星战前传》时掀起的狂潮么? 9、《美国美人》American Beauty 1999年8.6 这部电影能入选到TOP10有点叫人惊讶,美国特有的中产阶级影片。 10、《飞跃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年8.6 米洛斯·福尔曼和杰克·尼克尔森两人共同的颠峰,一堂影视表演的必修课。 11、《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 1964年8.6 库布里克讽刺冷战的黑色幽默经典,“未来三部曲”的首部,对一个没有那段历史经历的中国观众而言,此片未必会得到这样的高分。 12、《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 2000年8.6 李安真的拍了部了不起的电影。 13、《后窗》Rear Window 1954年8.6 希区柯克的经典,詹姆斯·斯图尔特和格蕾丝·凯莉的搭配就如同现今布拉德·彼特和朱丽娅·罗伯茨合作一样抢眼。 14、《夺宝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年8.6

我眼中的日本影视文化

我眼中的日本影视文化 谈到文化,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日本又是在很早的时侯传入了中国的文化思想,日本文化中可能没有自己的特色。但是,我认为虽然日本吸收了中国的文化,却是与中国文化相区别的。西方思想的传入同样也大大影响了日本民族。他们在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通过吸收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丰富了自己的文化。 首先,从地理角度讲,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中日两国是搬不开的邻居。这些中日很多电影中都有提到。同样,日本影视文化中也不乏这样的因素。凭借如此优越的地理优势,不断发展了两国的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日本的国家电视台NHK就与中央电视台合拍了《话说长江》、《敦煌》、《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与《布达拉宫》的多部纪录片。NHK 的节目内容十分重视国内和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纪录片的制作而且制作水平是很高的。经济和文化的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的改善。 然后,从历史角度来说,中日交流在汉朝开始。公元1世纪时在班固所著的书《汉书》中在《地理志》中提到“乐浪海中有矮人,分为百余国”,即指生活在日本南部的九州岛上的居民。为了加速吸收中国文化,圣德太子(574年至622年)于公元7世纪也就是隋王朝时期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从此两国使节往来络绎不绝,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日本影视发展于1896年,迄今为止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因为日本也有一段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所以日本影视中以三国为题材的影视有很多。由于佛教的传入日本影视中以西游记为题材的电影也是不在少数。这些和佛教与神幻有关。在日本可以随处见到与中国风格类似的建筑物和风俗习惯。总的来说,日本受中国影响很深,方方面面都有中国文化的印记。 其次,日本影视中非常注重人性的描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看出的东西在日本人眼中却能将人性的善恶美丑描写地那么淋漓尽致。他们总是能将人性的描写刻画地入木三分。比如说《杀手啊一》、《情书》与《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关于日本影视中人们的忧患意识是由于日本地质条件复杂,多火山和地震。日本远远无法和中国相比较,所以日本民族骨子里就有一种忧患意识。可能一次小小的地震、火山喷发就足以灭绝一个或者几个村落。这肯定会让日本民族产生忧患意识,所以影视中不乏这样的精神。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在日本文化中应该具有很高的地位。樱花很美,但是樱花往往是凋零的一瞬间才能将美展现到极致。这就在某些方面表明了日本人对美的观点。一方面,日本影视文化崇尚美,但是另一方面,日本影视文化又非常喜欢灭绝美。日本影视文化的双重性格使无数的叹息,血液,死亡成为电影中的主要内容。这让日本的电影生长出一种病态的美,充满了忧郁与凄厉。但是日本的动漫却是童真与善良。 借助日本的影视文化,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反思一下中国的文化。中国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的发源地,日本文化就是从中国文化中传承的。但是,目前中国文化不只是在物质方面没有良好地保留下来,特别是精神方面更是严重缺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日本影视文化保留着自己特色文化的同时成功地借鉴了西方的发展经验。同样对于中国来说,既应该发展自己民族的特色为文化,又应该吸收西方成功的发展经验,而不是全盘西化。中国应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之路! 2012年8月4日 日语班张乐乐

借电影台词给爱人告白

浅析电影《告白》的少年犯罪心理 现今社会,青少年犯罪的问题屡次发生,也成为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告白》这部电影,揭露了人性的丑恶面,把人的犯罪心理活动以直白的方式呈现在荧屏上。影片讲述了 未婚妈妈初中女老师森口悠子的6岁女儿溺死于学校的游泳池,而凶手竟是自己 班级两个年仅13岁的男孩。依据日本的法律,13岁的少年犯罪甚至杀人不必承 担法律责任,两个男孩在犯罪之后丝毫没有悔意和罪恶感。痛失爱女的森口老师 在极度悲伤和愤怒的情况下辞去了教师的职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开始了“复仇”。 影片运用了光影技法,紧绷的剧情、阴郁的氛围,精准的镜头,凌厉的剪辑, 张弛有度的节奏、恰如其分的配乐……片中有着许多暗喻隐喻的手法,如多次出 现的天空景象,片中的天空常常是阴霾氤氲的,即使偶尔露出一点光,那也是被 四周的云气所包围着的,仿佛预示着人物内心的阴抑和事件的纠缠。整部剧容易 使人处于高度集中精神的状态,害怕错过某一瞬间,令人不自觉地深呼吸。很难 形容电影有多锐利,只隐约感到它一刀切开人们内心底层对世界的困惑,将所有 黑暗的秘密沿着人性底层,一层又一层的切开。 剧中的渡边修哉,修哉的告白充满了狭义,自利,纯主观视角。他自私地爱 着他母亲,这让他自己一直在痛苦中挣扎,直至扭曲。他母亲从小讨厌他,早早 就离开他,后来班里的女生北原美月走进他的生活。在他心里母亲的位置是无法 替代的,他无法容忍美月在自己心里的重要性,最后无法容忍美月的存在,将她 杀死。自己做了触电钱包,第一时间拿去展示给老师看,结果没得到称赞,得到 的是老师以肤浅谣言为自己下的定义。在老师向修哉质问事情时,他直接全盘托 出,彰显自己的自大。 直树是个典型自闭的孩子,他的告白里充满了幼稚的言论和愚蠢的借口。这 份幼稚不同于修哉,而是寻求存在感的卑微的寄生虫。而他母亲对他极度的溺爱,直树要退团,他母亲来帮;直树杀人了,他母亲来反驳;直树不去上学,还有他 母亲呢;直树的身体太脏了,他母亲来擦干净;直树在便利店弄脏了东西,他母 亲来买。直到直树说出了艾滋的事情之后,自以为了解孩子的母亲才受到当头的 一棒。直树的母亲的告白里充斥着她对直树的盲目的溺爱。她是单亲母亲,很多 事情都无人诉说,唯一的倾诉对象是她的日记本。在死之前,她一直坚持在写日 记,日记所呈现出了她的想法,也透露出了她的无助。 北原美月,片中唯一一个真正思考,真正反省的人,美月这样的洞察人意, 她了解修哉,知道太多修哉内心的东西,在森口的面前仍然在主观的、自私的为 修哉辩护。而且还不断的融入到修哉的生活。但是她选择的对象错了,修哉并不 领她的心意。美月的告白很直观,作为片中的一条明线,如同脊梁一般链接其中,她直接影响到修哉,班级同学,森口老师的心理变化过程。 告白其实就是内心的独白,每个人心里都是有秘密的。a同学和b同学就 像一面镜子里外的两个人,截然相反却又是一样。这样的统一性源于母亲都不关 心自己,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儿子,没有正确的引导,殊不知他们 内心真正的想法,也没有给予他们反抗的空间,这样很容易引发心理的逆反,从 而去做自己无法想象的事情,因此社会上出现很多少年犯罪的案子。这也是其中 的原因。影片中犯罪的两位同学,一位是到冲出教室到厕所里狂笑,他觉得他终 于可以死了,剧中他还把向他示好的女班长杀死了,并肢解放在冰箱里;而另一 位,疯了。在家里从此不去上学,不洗澡,不吃饭,做出了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 事情,最后连自己的母亲都杀死了。

《百年情书》观后感

电影《百年情书》观后感 不得不说《百年情书》这部电影真是烂的不同凡响。本来是要缅怀发起和参加广州起义的革命先烈的,但是看完这部电影真心没什么感觉了。所以借着这个被强迫的机会,再回顾一下从广州起义到辛亥革命成功的那段历史吧,重新感受一下先烈们的豪情大义,当以自醒。 1911年4月27日,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革命党人不甘于之前多次起义的失败,对革命依然充满信心,遂决心此日再次在广州发难,以此推动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原计划于4月8日发难的计划,由于受到同盟会员温生才刺杀署理广州将军孚琦导致广州戒严,以及美洲款项和军械无法按时到达的影响,不得不推迟到4月27日。4月23日,黄兴由香港潜入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的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指挥部,并将原定十路进军计划改为四路:黄兴率一路攻总督衙门;姚雨平率军攻小北门,占飞来庙,迎接新军和防营入城;陈炯明带队攻巡警教练所;胡毅生带队守南大门。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带领“先锋”120余人,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黄兴连开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直扑督署。另有一路于吴公馆出发,目标是阻止城北龙王庙的防营部队到督署增援。督署卫兵进行顽抗,革命军枪弹齐发,击毙卫队管带,冲入督署。两广总督张鸣岐逃往水师提督衙门。黄兴等找不到张鸣歧,便放火焚烧督署衙门,然后冲杀出来,正碰上水师提督李准的亲兵大队。林文听说李部内有同志,便上前高呼:“我等皆汉人,当同心戮力,共除异族,恢复汉

疆,不用打!不用打!”话未讲完,被敌人一枪击中,当场牺牲。随后,黄兴将所部分为三路:川、闽及南洋党人往攻督练公所;徐维扬率花县党人40人攻小北门;黄兴自率方声洞、朱执信等出南大门,接应防营(此为起义部队)。 攻督练公所的一路与吴公馆的志士会合,途遇防勇,绕路攻龙王庙。战至半夜,终因众寡不敌,喻培伦全身多处受伤,率众退至高阳里盟源米店,以米袋作垒,向敌射击。后因敌放火,他们才被迫突围,喻培伦被俘遇害。往小北门的一路也很快遭遇清军。经过一夜作战,打死打伤敌人多名。最后,张鸣岐放火烧街,徐维扬率部突围,经小北门逃到城外,回城救援时被捕。黄兴所率一部行至双门底后,与温带雄所率计划进攻水师行合的巡防营相遇。温部为入城方便,没有缠带白巾,方声洞见无记号,便开枪射击,温带雄应声倒下。对方立即发枪还击,方声洞牺牲。战至最后,只剩黄兴一人,才避入一家小店改装出城。4月30日回到香港。 这次起义,除黄兴一部及顺德会党按期发难外,其余各路均未行动。新军子弹被收,没有作战能力;胡毅生、陈炯明事先逃出了广州城;姚雨平因胡毅生刁难,未能及时领到枪械,起义爆发后藏匿不出。这样,起义成为黄兴一路的孤军作战。起义失败后,广州革命志士潘达微收殓牺牲的革命党人遗骸72具,葬于广州郊外的红花岗,并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72烈士”。这次起义因而也称为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纪念日被民国政府定为青年节。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百年情书》的主人公林觉民,他十三岁参加

情书电影剧情介绍

一 这部电影现在看来也可以算是一部老电影了。从1995年到现在,已经经过了10多年的沉淀。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看过,不过那时候对艺术手法什么的一概不知(当然,现在也只是略知一二),再加上时隔已久,对片中的很多细节已经全然记不起来了。 在05年的时候,本片发行了十周年纪念版的dvd,并在日本等地举行了重映,不过并没能引起年轻人(指20岁以下的青少年)的兴趣。有评论认为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有那种10年前那一代人的情怀,他们太浮躁,太浅薄。也许并非如此,现在的电影手法实在太多,很多桥段10多年前才刚刚出现,非常的时尚,但在现在看来却已如同陈词滥调一般,所以那些年轻的观众对此不以为然,也无可厚非。毕竟他们是在电影发展到现在这个高度后才加入进来的,他们的起点已经不一样了。 对比 对比应该说是电影最重要的一种手段,目的便是造成反差。可以是人物、场景、情节(影片节奏)都可以形成对比,其中人物之间的对比是最直观的,而场景的对比却往往被观影者所忽略。 首先就是《情书》里的人物对比。 接下来是一个场景的对比。 还有一个是剧情上的对比。 虽然两场戏中的人物都是坐着,但是气氛全然不同。上一个场景中,藤井树的母亲和爷爷正在激烈的争论是该等救护车还是直接跑去医院。而第二个场景中,则情节发展的很慢,还稍有些凝重,三个人一起陷在对阿树的思念之中。这两段戏,在剧情上并没有关联,而且是否是同时发生也未作明确交代,所以很明显,是导演有意把他们剪辑到一起的。用剧烈和舒缓的节奏对比,带给观众一种张弛有度之感(当然这两部分也可以看成是平行剪接的一种)。 综上所诉,人物、场景、剧情的对比在《情书》中无一缺少,由此也可以看出,本片作为日韩纯爱电影的一个巅峰代表、一个先行者,并不是徒有虚名的。 戏剧冲突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就像文学作品一样,是不能缺少戏剧冲突的,就好比茶叶之于开水。只有在矛盾之中,剧情才能逐步深入(这与哲学中的矛盾理论倒是不谋而合)。下面是中山美橞和豊川悦司之间的对手戏。 而这这两个冲突则已经发展到肢体阶段了。 另外,把这两个场景作为一组,是因为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不论是少年还是少女藤井树,他们做出过激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感情。 上面三幅画面,来自本片的第一个煽情部分。之所以引用同一场戏的三个不同角度,是因为这三个角度的发展,就像是在为“戏剧冲突”来了次最完整的解释。先是藤井树的母亲和爷爷扭打在一起,集中在画面的中央;之后两人分开,但是岩井俊二并没有直接转入第三个画面,而是用第二副做了个过渡,可以看到虽然两人分开了,但是还是处于画面的正中;最后才给出第三幅,两人分布于画面的左右。第二个镜头的用意很明显,就是矛盾双方虽然并没有接触,但是他们的“冲突”还是纠缠、碰撞在一起,并没有分开。所以,可以说这一组镜头给全片的戏剧冲突来了次很好的总结。 重复 就像音乐,时常会有重复的乐句出现,而电影作品中一般来说重复最多的便是是场景。更进一步说,电影中场景的重复很多时候是没法避免的,但就像音乐中所谓的主题变奏一样,好的导演也会让它看起来和上一次的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组在秋叶的玻璃工艺品作坊的场景。 两个画面同为中景,粗略看来有点像两个不同的场景,但是仔细看一下物品摆设可以发

三岛由纪夫的死亡美学

三岛由纪夫的死亡美学 三十五年前一个初冬的凌晨,准确地说,是1970年11月25日深夜零点,一位日本作家在他的书房中,为集其文学观、美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之大成的超长篇巨著《丰饶之海》(全四卷)的最后一卷《天人五衰》落下了最后一笔。大约十二个小时后,还是这位作家,在日本陆上自卫队东京都市谷基地里,用关孙六军刀切开自己的肚皮,写完了生涯的最后一笔。这位作家,就是无论在生前或是死后都引起很大争议的三岛由纪夫。在日本文坛上,恐怕没有比隐藏在假面之后的三岛由纪夫更为复杂、更为怪异和更难以评价的作家了。与其老师川端康成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出的少女崇拜和阴柔之美不同,在三岛的作品中,人们经常会感受到一种人工营造出来的阳刚之美,一种借助男性强健的肌肉及其象征之物——浩瀚的大海和剖腹自杀等载体表现出来的令人战栗的阳刚之美。尤其在自戕的前几年,不再满足于借助作品来表现这种美感的三岛开始在现实生活中用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激烈行为来表白本人的美学观念——“不愿像个文人”而希望是一个“武人”,及至最终用军刀切开了自己的肚皮。那么,三岛由纪夫这种怪异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指向又是如何形成和变异的呢? 三岛由纪夫原名叫平冈公威,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三岛的祖父平冈定太郎原本出身于农村,属于失去土地的最下层。日后祖父老哥儿俩相继考上了东京帝国大学(战后改名为东京大学),毕业后祖父走上政坛,先后出任福岛县知事和桦太厅长官,这才耀祖光宗,得以为自己娶上一位贵族出身的妻子——三岛的祖母永井夏。永井夏出身于比较显赫的武士之家,后被送入皇室抚养,在皇宫内度过了少女时代。祖母的这段经历,日后便成了三岛终生追求的那种贵族情绪的源泉。 三岛的祖父因卷入政坛斗争而受到打击,后改行搞实业、做生意也是屡屡失败,“家境几乎以哼歌的轻快速度衰败下去”。三岛的父亲平冈梓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也出任了官僚,任农林省官吏,却也只是一个难有大成的平庸小吏。于是,个性极强的祖母便将复兴家道的希望放在刚刚出世的长孙身上,借口“在二楼养育婴儿比较危险”而把出生刚满四十九天的三岛强行抱到自己的病室里,每隔四个小时便摇铃让三岛的母亲下楼来喂上十分钟奶水。三岛稍大一些后,即便随母亲外出散步,也必须得到祖母的许可。在重病缠身的祖母的心目中,三岛不啻为维系自己与生界之间平衡的一个介质,即便在病情加重需要服用药物时,也要让小小年岁的三岛来喂服。而三岛与这位“六十岁的深情的恋人”之间的关系,使得他过早地意识到了死与性,进而将死亡与性爱连接到了一起。也是在这一时期,三岛本人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大约从五岁时起,这个纤弱和敏感的孩子患上了一种叫作“自我中毒”的疾病,每逢发病时便呈现出假死状态。通过祖母和自己的身体,

日本电影告白简介

昨晚连夜,看完了这部日本电影,以前很少看日本电影,本来对日本这个名族存在偏见,但是这的确是一部非常不寻常的电影,我决定要在我印象还清晰的时候把它记录下来。 这是一部日本电影。当看完整部片子的时候,我只能说,只有日本人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因为,没有哪个种族,像他们那样变态;也没有哪个种族,像他们这样把这种变态揭示得如此深刻。你不能不佩服他们,当然不是佩服他们的变态,而是佩服变态也能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且,你不能不承认,或许你没有他们变态得这么极致,但这些变态的因子,只要你是人,在你身体的细胞里,它就一定会潜伏着......正如《重庆森林》所说的“我相信每架飞机上,都会有一个你想泡的空姐。”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告白。只有五个主要人物,这五个人物的自白串起来,就构成了整部电影。 首先大概了解一下整个剧情。 电影一开始,松隆子扮演的女教师站在讲台上为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们授课。听起来是相当乏味的生物学。老师在不疾不徐,不温不火地讲述着,仿佛一个独角戏的演员,而讲台下,学生们吵闹着,打斗着,跑动着,玩弄着手机,说着粗话,随意泼洒着牛奶,宛如没有这位老师的存在。这样的场面,在那些讴歌教师光辉形象,粉饰师生和谐关系的校园剧是不可能看到的。但我认为,在我国任何一所职业学校的课堂上,都随处可见这种混乱、骚动的景象。 在介绍了一番青少年时期喝牛奶的益处之后,松老师话题一转,平静地说起了她的私生活。她说起她有一个四岁的女儿,是一个单亲妈妈,孩子的父亲,也是这所学校里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师。之所以离婚,是因 为丈夫在非洲呆过的一段时间里,感染了艾滋病毒。在知道这个消息时,她还是毅然决然要把孩子生下来。 教室里的气氛稍稍安静了一下,无疑,老师的私生活和aids这些引爆性的话题吸引了一部分学生的注意。 当讲到艾滋病毒的时候,很多人明显露出恐惧和嫌厌的神色,松老师在他们眼中,立即变成了一个可怕的病毒携带者。在松老师从他们身边走过时,不少人毫不掩饰地躲避,尽管这个人一分钟前,还是他们无比熟悉的老师。松老师察觉到他们的心理,告诉他们,她和女儿所幸未被感染,都是健康的。 学生们长出一口气,觉得安全了不少,这个话题也就好像没多大的意思了,教室里又开始乱哄哄的。 (第一个震撼:每个人都会歧视别人,哪怕他是你亲近的人。。其实很容易就能想到,如果松老师是个病毒携带者,她不可能还在这里履行教师的职责。这样温婉可亲的女人,当与aids联系起来之后,就俨然成了洪水猛兽。不能责怪这些孩子的无情,试想我们自己,即便嘴上说得再好听,和艾滋病人密切接触,就算没有传播途径,我们能真正做到坦坦荡荡心无芥蒂吗?连乙肝都不能接受的民族,我们如何嘲笑日本人对艾滋的歧视?) 松老师一个人抚育着女儿,女儿乖巧又听话,尽管这个家没有丈夫也没有父亲,但从她的语调里听得出来,母女俩生活得平静又幸福。可是,这种幸福不久前被打碎了:松老师的女儿爱美死了。 作为一个观众,看到这里,我都不由得吃了一惊,不能不对这位坚强又不幸的母亲寄予深深的同情。但更让人吃惊的是,听到老师的这个噩耗,所有同学,没有震惊,没有讶异,更没有慰问和安抚,一部分人仍然在干着自己的事,一部分人窃窃私语小声议论,还有几个人,忙不迭地给逃课的同学发送讯息:快回来,老师正在大爆料! (第二个震撼:唯有自己是珍贵的,冷漠的社会制造冷漠的心。这是些什么样的孩子!

《情书》读后感

《情书》读后感 《情书》读后感1 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看过一部日本拍的电影《情书》。那时候 我第一次看,给了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感觉是一种淡淡的喜欢,是一 种暗恋的滋味。 和你在一起后,我又一次看了这部电影《情书》,我开始感觉到 淡淡的味道里,有一种爱的感觉。 今晚我决定和你分手,说了很坚决的话,想你不要再来找我。我 的小猪自尊心很强,估计你也不会再来找我了。我想这辈子都可能没 有机会与你见面了。20xx年8月18日下午3点20分,你那天是穿着 黑色的上衣,穿着蓝色的牛仔短裤,依旧是长长的的头发。临走时, 回头看了我一眼,挥了挥手,似乎想和我说再见。然后你转身,离去,你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那是我最后一次见你,你我的回忆便 到结束了。我看《情书》里,我想起我最后一次见你的情景,可能也 是这辈子最后一次见你了。我的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释放出来了,我 想对你说:我爱你,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样的事,我这辈 子最爱的人是你,陈慧瑶! 在我陷入回忆的那一刹那,我想我似乎看到《情书》里面一种爱,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爱。当不能再爱你时,我选择将你放入我的心里,将你装进我的回忆里…… 《情书》读后感2 一本书,两个爱情故事,三个人的情感归属。喜欢回忆那些一去 不复返的往事,深沉且充满眷恋。更喜欢作者那字里行间那股回忆中 的忧伤与美丽。每一个人都会有初恋,在初恋之前也许会有那么一个 暗恋的对象。你也许会把他变成初恋,也许会让他成为你心中永远的 珍藏。这种感觉简单而纯粹,如樱花般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百转千 回直达心底最深处,鲜明而深刻。 你相信一件钟情吗?藤井树说。我相信一件钟情。博子说。这是 第一个爱情故事的开端,但是好的开始不一定有好的结局。好的结局 中间也许掺杂了许多的辛酸。藤井树的死亡对博子是一个打击,也意

100部经典怀旧动画片,绝对有你看过的!

1 变形金刚变形金刚的第一代,无论制作还是剧情都是最完美的一代. 2 变形金刚--2010 变形金刚系列就是从这里开始走的下坡路,以后由日本改编的越来越不象话了. 3 变形金刚--头领战士还算不错的改编品,还能看出来变形金刚的老面孔. 4 变形金刚--隐者战士就是这里开始,日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扼杀了变形金刚... 5 变形金刚--胜利斗争合体的机甲,庞大的身躯,现在回忆起来,还有些高达的影子呢. 6 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完全3D CG效果,时间上的设定让人模糊不清,根据我的研究,好象是一代结束后,他们进入了时间隧道,回到一代故事发展以前的地球. 7 百变雄师相当抄袭变形金刚的动画片,不过感觉还不错. 8 绝对无敌--雷神王学校里面隐藏的巨大合体机器人,同一个又一个敌人战斗,真羡慕阿仁他们..可以明目张胆的翘课^_^ 9 六神合体呃...主角叫什么名字记不清了,反正是他为了抵抗外星同胞进攻地球而战斗,本来是攻打地球的武器机器人,被他用来当作正义使者.... 10 战神金刚(百兽王) 六个野兽合体的机器人,对抗着外星侵略者,唉...地球还真是多灾多难啊.. 11 星球大战又是....外星人...机器合体.......贫......... 12 灌蓝高手问题儿的球队,夸张的灌蓝,日本人啊,只有在动画中找回自信啊!? 13 机器猫小叮当我真的羡慕死野比....喂...你把机器猫送给我好不好?? 14 魔神英雄坛ワタル这是差生扬眉吐气的动画片啊!谁说的差生就一无是处?瓦塔诺就是最好的反证啊!"我是小救星!" (看不出来啊!这个居然是广井王子的作品啊!和樱花大战差太多啊!) 15 魔神坛斗士仁,义,礼,信,智传统美德也可以这样演义啊!日本人的想象力...真是了不得!...(如果让他们拍摄三字经,会不会也出现铠甲斗士呢?) 16 赛车手SPEED 很速度的动画片啊...就是让人有一种偷工减料制作的感觉. 17 四驱小子玩具四驱车,热血少年,"冲啊!天皇巨星!!!" 18 蒙面斗士可以变成战斗形态的交通工具,还有正义的战士们,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邪恶的组织啊?! 19 猫怪迈克轻快搞笑的动物动画片,没有战争,没有敌人,完全是宠物和主人之间的故事啊!! 20 猫人--沃尔特猫咪变身啊!...沃尔特经常幻想着...要是猫人在的话...... 21 非凡的公主--希瑞"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 22 希曼阿多拉公主的皇兄(亚当).希瑞的哥哥------希曼 23 布雷斯塔警长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随便把哪个能力给我,我都知足了.

日本经典电影排行榜

日本经典电影排行榜 喜欢日本电影吗?想知道经典的日本电影都有什么吗?下面是分享的日本经典电影排行榜,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经典电影排行榜第一名:《大逃杀》 它是深作欣二临终前赠给我们的一曲饱含热泪和爱与悲悯的末世预言。或许很多人觉得本片故事很荒诞,但如果对人类自身的欲望不加控制,谁又能说这则寓言不会成为现实呢?看着电影中曾经的同窗好友,瞬间为了生存而自相残杀,那种情感和视觉上的冲击几欲令人心理崩溃。幸好并不是所有人都泯灭了人性,在这场灭绝人性的杀戮中秋也和典子相互扶植的情景令人动容,这也是本片一潭死水中惟一的一朵小花。 第二名:《血与骨》 如果非要选出一部北野武演技巅峰之作,这部《血与骨》绝对当之无愧。在本片中,北野武将一个极度自我和个人主义的男人形象演绎的令人毛骨悚然又不得不佩服其个人勇力。从此,男人在我心目中的定义就是《血与骨》中的北野武。血与骨,一个男人所能拥有的血性和骨气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了俊平身上。 第三名:《维荣的妻子》 二战后的乱世,整个日本弥漫着悲观气氛。男人,不能再理智地判断变风改俗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崩溃。女人,在紊乱之中变得更坚

壮,乐观展望将来。浅野忠信所饰演的才华洋溢的小说家大谷以生活填补内心的迷失和空虚,与之截然相反的则是妻子佐知的勤劳质朴,任劳任怨,女人坚守传统的价值观,甘愿逆来顺受当男人的贤内助。以ldquo;樱之桃rdquo;微妙地描绘了男人的心灵纤弱,蒲公英比喻女人的温婉坚韧,精辟地刻画已婚男女的爱情关系。 本片在我心中是09年最打动人心,发人深省的好电影。 松隆子和浅野忠信奉献了各自从影生涯最令人难忘的演出,尤其是松隆子,自《四月物语》那个单纯执着的女孩成长为一个坚强质朴的女人,使人对其演技刮目相看。 第四名:《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岩井俊二总能通过一个个或残酷,或悲伤,或唯美,或温暖的故事直刺我们心底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令我们惶然不知所措,最后唯余伤感,彷徨,抑或有几丝淡淡的忧伤,莉莉周到底是什么呢?以太又是什么?这些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每当我们说到莉莉周就会回忆起那个带着耳机,独自站在一望无际麦田,头顶蔚蓝色天空的少年,还需要更多吗 第五名:《千与千寻》 每次看《千与千寻》都有一种恍若重生的感觉,它里面包含了太多东西需要我们静静体会,千寻救赎了自己的父母,自己也通过这个过程完成了成年洗礼。电影中有那么多魅力四射的人物,惟一念念不忘的只是千寻 第六名:《入殓师》

日本影视文化鉴赏

日本影视文化鉴赏 ——宫崎骏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不得不说,宫崎骏每次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用精致的画工和唯美的剧情安排,更多的是以一次次惊喜和一次次的感动充盈着人们的心扉。 宫崎骏的作品很多,而我最喜欢的是一部既具有代表性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不是《千与千寻》或是《幽灵公主》?的确,《哈尔的移动城堡》的名声并不比其他同为宫崎骏所作动画电影高,但是其中的一番情趣的设计却让我对其情有独钟。可以说,这是宫崎骏的集大成之作。 之所以说这是宫崎骏的集大成之做,是因为我们能从《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看到宫崎骏几乎所有的风格化元素,从惯用的符号,到令人熟知的故事套路,甚至是宫崎骏某些理念和隐含在电影中的深思,我们都能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找到,而且宫崎骏还将这些元素全面升了级。 这部剧场版动画以战争前夜为背景,描述住在小镇的三姐妹,其中的大姐苏菲是位制作帽子的手艺人,但她却因此得罪了女巫,从18岁的少女变成了90岁的老太婆。她惊恐地逃出家里,但又进入了一座带有魔法的移动城堡,她和不能与人相恋但懂魔法的哈尔,谱出了一段战地恋曲,并且和城堡里的其他人一起想办法解开身上的魔咒。 小女孩是宫式电影当仁不让的主角,虽然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这一传统稍稍做了点改动,但这种欲盖弥彰的手法,还是瞒不过观众雪亮的双眼。我们的女主角苏菲生长在欧洲一般的城市中,穿着打扮上也是十九世纪的西欧风格,但很不巧,吉卜利的工作人员偏偏喜欢在人物的面部和发型上“偷懒”,所以我们的苏菲在一派欧陆风情中不合时宜地长了一张东方人的脸孔,怎么看怎么和《魔女宅急便》里Kiki、《风之谷》中的纳西卡有那么几分血缘关系。此外,苏菲的发型也保留着浓重的东方痕迹——即便是变成了老太太,还依旧是一头的麻花卷。当然,这么“宫崎骏”式的外表,没过多久就老化成了一个小号的《千与千寻》中的汤婆婆,但是小女孩还是小女孩,尤其是在心理和遭遇上和千寻没什么两样,甚至连误入奇幻境地后的工作也如出一辙——都干的是清洁工的行当。不用在此多费唇舌,只要观众完整地将影片看完,自然能从苏菲身上,找到宫崎骏之前电影各个女主角的影子。

电影告白观后感

《告白》 经同学介绍,看了《告白》,抱着很大的期待去看的,刚看的时候只见一女老师在那里独白,很诧异为什么同学会觉得这部片子好看,后来再静下心继续看完时,呵呵,觉得挺不错的,有些小感触,尤其在教育方面。它的剧情不是像现在很多中国电影那么肤浅,情结的跌宕起伏令人在看的过程中很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是剧情,曾经听影评家说过,好的剧情,电影也就成功了一半,很明显《告白》就做到了这一点,情结的离奇曲折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会很渴望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部电影总共才一个多小时,当观众对未来故事的渴望多了,就会集中精神看下去,决不会觉得无聊,从而就留下了好评。 下面是我对剧中主要角色的分析: 1悠子老师:是《告白》中绝对的主角,她的告白贯穿着电影绝大部分,她是剧中的核心人物,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她的一次一次的告白,让人一次一次对她很惊讶,对她的性格迷惑不解,她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我在看电影时,由对她的同情、可怜变成恐怖、可怕,确实,她的这种报仇方式实在是有点过激了,自己身为一个老师,口口声声说着生命很重要,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但是为了他所谓报仇,却在无形之中伤害了很多人,美月、小直妈妈、、、这让我更加不相信孟子所倡导的“性本善”了。 2修哉:很典型的一个因为父母冷漠而走入歧途的孩子,他所犯的错父母亲教子无方的“杰作”,生下他,却把他抛弃,无情替代了本该对孩子的关怀,在故事的母亲被炸死也算是对自己所犯的错的一种惩罚吧,不过最可怜的还是修哉,虽然冷漠,但是一直还是很崇拜的母亲永远离自己而去了,再也见不到了,活在这个世界更寂寞了。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悠子老师在故事结尾时说的一句“开玩笑的”,这隐喻着修哉母亲没死,但是我还是确信修哉的母亲是已经被炸死了,因为在修哉演讲完作文后要按下炸弹是也说了一句“我开玩笑的”,况且悠子老师连美月和小直妈妈这些无辜的生命都不会在乎,更何况是杀她女儿的妈妈-----间接凶手呢?总之,修哉的人生是可怜的,其实他也不想过这样的人生,他也很想得到父母亲的爱,但是年幼的他,又能怎么办呢?只能让黑暗的火苗在他内心渐渐滋生,愈长愈旺。。。。 3小直:小直的人生也是悲哀的,从小到大一直被同学骂他笨,从来没有得到肯定,当第一次被修哉肯定时,修哉成了他内心的英雄,于是他决心要帮助修哉,最后犯下大错,杀死了悠子老师的小孩,以致当老师在同学面前揭穿他时,他不敢面对同学,得了心病,终日忏悔中度过,内心的阴影是他受尽折磨。。。 4美月:悠子老师离开班级后,期间有很多部分一直是美月的独白,本以为她是老师心中善良的乖女孩,当知道她是露西娜事件的制造者时,让我大吃一惊,这无疑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不过,当看到她知道修哉的事情并不排斥,而且还很理解,并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给修哉走出黑暗,她又是很善良的。但是上天最终没有因为她的善良而怜悯她,女孩命运是不幸的,死在了阴谋之下,最可恨的是这个阴谋还是她最尊敬的悠子老师制造的。 4小直妈妈:当悠子老师拜访她家,指出小直的是杀人凶手,她义无反顾的说,不是小直的错,看着备受内心折磨的小直,身为母亲的她也很痛苦,于是选择带着儿子去天国,帮他解除痛苦。为了儿子不惜牺牲自己自己的宝贵生

100部经典电影推荐

全球电影史上100部经典电影推荐 1、《教父》The Godfather 1972年科波拉黑帮经典《教父》的首部,派拉蒙公司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坐稳IMDB头把交椅应属众望所归。虽然评论界一致对《教父》系列的第2集推崇有佳,但大多数影迷似乎还是对《教父》情有独钟,这可能与马龙·白兰度极具个人魅力的表演有关,直到今天他那种含糊沙哑的声音与神秘莫测的表情都依然叫人着迷。 2、《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年这部被称为《刺激1995》的影片在中国影迷间也有极好的口碑,可见电影超越国界的神奇之处。 3、《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1993年斯皮尔伯格在《大白鲨》、《夺宝奇兵》、《外星人》、《紫色》四次与奥斯卡失之交臂后,终于在辛德勒和无数犹太难民的帮助下捧得金像。 4、《公民凯恩》Citizen Kane 1941年无需多言的电影里程碑,神童奥逊·威尔斯可一不可再的惊世之作。 5、《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1942年永远的《北非谍影》,永远的英格丽·褒曼 6、《教父续集》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年《教父续集》中科里昂尼家族兴起的历史与麦克血腥的奋斗形成了完美的对仗,这种平行蒙太奇的运用深得评论界的赏识,此片的成功也巩固了艾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两位意裔影帝的地位。 7、《七武士》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年这可能不是大师黑泽明最出色的作品,但确实是他最好看的作品,它对世界电影的影响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东方武侠故事。 8、《星球大战》Star Wars 1977年对每个出生于50到70年代的美国人而言,他们几乎都喜欢被人被称作"Star Wars Generation"(《星球大战》的一代),星战系列应该是拥有影迷人数最多的系列电影了,还记得99年推出《星战前传》时掀起的狂潮么? 9、《美国美人》American Beauty 1999年这部电影能入选到TOP10有点叫人惊讶,美国特有的中产阶级影片。 10、《飞跃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年米洛斯·福尔曼和杰克·尼克尔森两人共同的颠峰,一堂影视表演的必修课。 11、《奇爱博士》r.Strangelove 1964年库布里克讽刺冷战的黑色幽默经典,"未来三部曲"的首部,对一个没有那段历史经历的中国观众而言,此片未必会得到这样的高分。 12、《卧虎藏龙》Wo hu zang long 2000年李安真的拍了部了不起的电影。 13、《后窗》Rear Window 1954年8.6 希区柯克的经典,詹姆斯·斯图尔特和格蕾丝·凯莉的搭配就如同现今布拉德·彼特和朱丽娅·罗伯茨合作一样抢眼。

电影《情书》镜头剧情细细品评

好的电影就像一本好书一样,可以重复地看很多遍,可以认真地仔细地分析和研究,而且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喜欢,每一次看都有会不同的感受和心情。第一次看《情书》的时候还是高中,当时在贵港石羊塘市场附近的一个混乱拥挤的网吧看的,那个有点炎热的下午,阳光照进来,空气中充满了看得见的灰尘,有点痒,有点热,有点困,更有点烦躁,于是竟然连最基本的剧情也没看懂,看完也不知道影片说了什么东西,唯一记得的场景就是博子对着雪山大声喊着“你好吗,我很好”,还觉得女藤井树的毛衣样式很好看,很温暖。第二次是前些日子,不记得是哪一天了,偶然间就看着了,当时的心情也许比现在更加激动吧,当时的心情也比现在更加满怀想说的话吧。今晚第三次看完,心中却仿佛无话可说,或者说有话说不出了。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应该写一些东西纪念一下的,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感情冲动,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情感共鸣,而且这是要作为自己以后有空回忆起来的印记,这更是一个珍贵的回忆吧,是值得珍惜和记忆的。也许手写的会更好吧,清晰的字迹一笔笔写在淡黄色的便签上,写完再夹上一片枫叶,以后回想起来会更美吧。那是当然的,那会增加了很多画面感,色彩感以及历史感,但是我的字很潦草,所以还是打字吧。 豆瓣和时光上的影评各有千秋,豆瓣更加纯洁,深刻,感性一些,而时光则是华美,有种光与影的交错的美感,那排版,设计,颜色,背景,图片都相当地精美,还有细细地评说。对于我这个年纪,这个经历不多,感情不深,认识不深刻,思想不深沉的人来说,时光上的影评会好看好理解很多。我喜欢的影评首先是可以从剧情,人物,故事,场景,镜头,剪切,哲学,音乐,历史,以及导演的审美观等方面综合地详细地分析一部影片,然后再写点自己的深刻感受,或者把自己的感情穿插其中,这种影评是我这个年纪所喜欢的,因为要喜欢一部电影,起码你得看得懂这部电影,理解这部电影。豆瓣上的影评大都是个人单纯的感受,写得纯洁而深刻,但如果你不能理解电影,你就难以达到共鸣。 影片一开始博子安静地躺在雪地里,闭着眼,憋着气,仿佛她要假装进入死亡的状态,以此来达到能与死去的未婚夫共同呼吸,共同对话,进入同一个世界的机会,这是一种多么幼稚到可爱的精神状态,可见博子对未婚夫的用情之深。白色的雪无疑是象征着纯洁的爱情,这是无用细说的,在电影后文中,几乎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都笼罩着这么一种白色纷繁的世界中。 博子在车中与未婚夫的妈妈对话,以及在未婚夫家中蛋糕,毕业照这些小事上,都显示出一种主动和被动性格的对比。博子内敛含蓄,而妈妈则独立自主,勇敢自信。而在紧接下来的剧情中,在混乱而小气的小樽市,邮差和女藤井树也是如此,邮差热情主动,而女藤井树则冷淡退避,那些可爱的神态可以一一表现。邮差叫“啊树”的亲切有力,仿佛包含感情,而啊树则“”怎么啦的不耐烦和讨厌,明眼人谁都可以看得出邮差的心思。看到混乱而小气的小樽市的街道,我想到的更多的是无关剧情的历史和政治,想到隐忍,小气,认真的日本国民性格,想到日本狭小的国土面积和众多的人口,想到火柴盒式的房子,“居则养其气”,可能就是因为狭小的空间让日本人的性格中充满了小气,小气包含了认真,细腻和认真到要钻牛角尖的极端。这在日本的教室也可以体现,教室的窗子总是乱七八糟,黑板和墙上同样如此,细细碎碎的东西相当多,这如果在小学,那会显得很可爱,但在高中和大学就显得琐碎和多余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