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鹅口疮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婴儿鹅口疮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婴儿鹅口疮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婴儿鹅口疮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趣味婴儿鹅口疮

目录

鹅口疮是什么

鹅口疮(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鹅口、鹅口疳、鹅口白疮等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因为常常在口腔里发生白色的假膜有时这种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样。所以又称为雪口病常多见于婴幼儿。

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表现为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口腔不清洁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亦可发生在体弱的成年中。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

宝宝患了鹅口疮通常会感到口腔不适有时会感到疼痛多半宝宝会因此减少吃奶;鹅口疮还会造成宝宝吃奶时呼吸量不够使宝宝营养摄入不够出现营养缺乏症。

查看详情

趣味婴儿鹅口疮

婴儿便秘怎么办?

婴儿湿疹怎么办

鹅口疮疼吗

鹅口疮传染吗

专家支招困扰BB鹅口疮一扫光

婴儿应该如何防治鹅口疮

新生宝宝鹅口疮的治疗法

婴儿疾病:怎样速消鹅口疮

鹅口疮症状

任何年龄都可出现鹅口疮但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查看详情

鹅口疮怎么治疗

如何区别新生儿马牙与鹅口疮

小儿鹅口疮的护理办法

鹅口疮的病因

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但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婴幼儿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其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因此该病常见于口腔不净、营养缺乏的婴幼儿。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查看详情

鹅口疮反复怎么办

妈妈防治新生儿鹅口疮的3方法

口腔清洁过度会诱发鹅口疮?

婴儿鹅口疮用什么药

小儿鹅口疮是怎么引起的

鹅口疮的治疗方法

鹅口疮的鉴别诊断

婴儿鹅口疮诊断标准:

真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原因比较单纯不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检查如果宝宝的鹅口疮反复发作取少量白色黏膜化验找到白色念珠菌菌丝及孢子是实验室诊断依据。通过检验能够确定酵母菌的类型以便医生能更准确给宝宝用药。

婴儿鹅口疮并发病症:

鹅口疮会导致疼痛。长了鹅口疮宝宝的口腔会有疼痛的感觉宝宝会因此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

如果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道。食道是食物由口腔输送到胃里的管道。食管一旦受到感染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连水都拒绝喝这样宝宝就有可能出现脱水。

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弥漫性酵母菌感染是十分罕见的。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抗真菌治疗。

查看详情

孕妇晚期能吃桂圆吗

产妇能吃莲子吗

产妇能吃枣吗

产妇能吃杏仁吗

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1、用药治疗

(1)局部用药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局部用药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2)全身用药

症状严重的宝宝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

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1%龙胆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药物每天可涂3—4次。

吃奶后用1%龙胆紫溶液滴于新生儿的舌下让其舌头活动而转涂到整个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压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

(3)妈妈饮食

哺乳妈妈的饮食清淡忌辛辣、酒类刺激性食品。一次喂乳不宜过饱便秘者可喂服青菜汤。小儿奶瓶、奶头、餐具应经常清洁消毒。

2、按摩治疗

(1)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

(2)清肝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揉小天心50次。

(3)患儿俯卧家长以手掌蘸少许麻油沿脊柱两侧以小鱼际着力上下推擦背、腰部以热为度。

(4)清胃经50次揉板门50次然后从横纹推向板门20次。

(5)按揉大椎穴1分钟。

查看详情

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新生儿鹅口疮的防治护理

婴儿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鹅口疮能打疫苗吗

鹅口疮不治疗会好吗

治疗鹅口疮的偏方

如何预防小儿鹅口疮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要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此外于每次喂奶

前先将奶头揩净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

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的要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2、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

3、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4、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5、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6、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婴幼儿用具一定要分开不可混用。

7、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查看详情

鹅口疮能打预防针么?

鹅口疮能自愈吗?

民间偏方药膳治疗宝宝鹅口疮

鹅口疮反复发作

鹅口疮会引起高烧吗

相关知识点

婴儿肠套叠

|

婴儿脐疝

|

婴儿贫血

|

婴儿猝死

|

宝宝鼻塞怎么办|

乳糖不耐受

|

婴儿捂热综合征|

婴儿摇晃症候群|

婴儿性早熟

|

嘴唇上有白点

|

舌系带

|

热性惊厥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婴儿常见疾病|

婴幼儿外阴炎|

烂嘴角

|

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鼻塞

|

小儿荨麻疹

|

婴儿缺铁性贫血|

儿童就医指南|

宝宝常备药

|

婴儿手足搐搦症|

婴幼儿常见眼疾|

包皮垢

|

婴儿肠绞痛|

婴儿血管瘤|

方颅

|

角弓反张|

肠梗阻

|

包皮红肿

|

包皮嵌顿

|

包皮痒

|

肚脐下方疼痛|

肚脐眼流水|

畸形足

相关文章

如何预防婴儿鹅口疮

婴儿鹅口疮疼吗

婴儿鹅口疮能用口腔炎喷雾剂吗

宝宝嘴里长鹅口疮是缺维生素吗

如何识别鹅口疮

怎么快速治疗口疮

鹅口疮是口腔溃疡吗

宝宝鹅口疮怎么样好的快

婴儿鹅口疮挂什么科

相关专家解答

鹅口疮一般要多久才会痊愈我家小牛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了也有在涂药。

向我提问

鹅口疮一般1周内可痊愈您家宝宝一直反复不愈可能与个人防护有关消毒的物品需每天坚持最好用弱碱性的碳酸氢钠清洗一遍随后再消毒15-20分钟如果您是母乳喂养最好每次喂奶前清洗乳头妈妈如果有念珠菌性阴道炎每次接触宝宝前均需洗手。同时不要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增强宝宝体质;如果仍无好转请到医院就诊。

曹姝平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我女儿快五个月了一直是奶粉和母乳混合喂养的。最近几天发现她的嘴里发白好像有层奶渣没掉那样而且老是时不时就哭闹一下请问这是鹅口疮吗?该怎么治疗?

向我提问

这是鹅口疮鹅口疮的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常用的有2-5%碳酸氢钠和制霉菌素片搌粉加维生素AD混合外涂同时注意个人防护包括宝宝奶瓶每天消毒、母乳喂养的妈妈每次喂奶前消毒乳头同时注意宝宝接触的物品和玩具定期消毒。

曹姝平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鹅口疮的治疗方法

鹅口疮的治疗方法 鹅口疮(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是由真菌传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 病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 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新生儿多 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 鹅口疮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因为常常在口腔里发生白色的假膜,有时这种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样。所以称为雪口病。它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在体弱的成年人 中亦可发生。 它的病发对象多为身体虚弱或营养不良,特别是消化不良的新生儿。另外滥用或长期使用抗菌素也能引发这种病,并通过餐具造成 感染。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 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 以是感染的来源;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 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 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 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 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 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 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 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 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轻症可见口腔粘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 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重症则全部口 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10%氢氧 化钠一滴,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抱子。 一、用药治疗 1、局部用药: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局部用药鹅口疮比 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2、全身用药: 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

新生儿鹅口疮的防治护理四要点

新生儿鹅口疮的防治护理四要点 *导读:鹅口疮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多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白色念珠菌可以在健康人的皮肤、肠道、阴道寄生。由于孩子入口的东西不干净:乳具消毒不干净、乳母的乳头不干净、照顾孩子的人手不干净造成孩子所用物品污染,对于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儿或小婴儿都容易引起鹅口疮的产生。…… 鹅口疮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多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白色念珠菌可以在健康人的皮肤、肠道、阴道寄生。由于孩子入口的东西不干净:乳具消毒不干净、乳母的乳头不干净、照顾孩子的人手不干净造成孩子所用物品污染,对于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儿或小婴儿都容易引起鹅口疮的产生。 鹅口疮的症状?如果发现宝宝的以下症状,就要注意了。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

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轻症可见口腔粘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重症则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钠一滴,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抱子。 鹅口疮的预防 先看看这些引起鹅口疮的念珠菌是怎么来的吧。这些肉眼看不见的霉菌主要来自产妇阴道、带菌的医护人员以及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奶瓶和尿布。宝宝的皮肤或口腔粘膜接触到这些被霉菌污染过的东西后就会引起局部的感染。所以刚做母亲的产妇,和婴儿室医护人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母亲喂奶前应该洗手并用温水擦干净自己的奶头,医护人员每次接触孩子以前也要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每次用奶瓶前要经过沸水消毒。当发现宝宝的口腔里长出白色絮状物时,有的老人喜欢用手或布擦洗口腔,这样做是徒劳的,白斑过几天又会重新长出来。即使表面上擦掉了仍然有许多

鹅口疮的治疗方法

鹅口疮的治疗方法 宝宝这种情况可能是鹅口疮引起的,需要去医院检查确诊。鹅口疮为白色念珠状真菌感染所致。这种真菌常寄生在正常皮肤、粘膜上,当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口腔卫生较差时即可致病,也可因使用抗生素较久,抑制了其他细菌因而使真菌生长迅速而致病。宝宝的鹅口疮在一般情况下,可使用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漱口,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再涂制霉菌素液(制霉菌素50万单位加5毫升冷开水)。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如口服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由于鹅口疮复发率很高,所以症状改善后仍需继续用药数日,以防复发。另外,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及饮食的营养,积极提高其自身抵抗力。 ------------------------------------------------------------------------------- 用制霉素和开塞露,混合搅拌后涂在宝宝口腔,一天两到三次, 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鹅口疮又称雪口疮,属白色念珠菌感染,常发婴儿营养不良,身体衰弱者,可因此使婴儿拒食、哭闹。取吴茱萸10克,研末,用食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儿双侧涌泉穴,外贴伤湿止痛膏,24小时后取下。一般敷贴1次即有效。 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局部涂抹10-20万U /ml制霉菌素溶液,每日2-3次,严重病例需口服制霉菌家,每日5-10万U/kg。分3-4次。可给予微生态药物,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抑制真菌生长。 全身用药: 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全身用药: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饮食卫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奶瓶、奶头、碗勺等专人专用,使用后用碱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清洁乳头。营养供给: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供给,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加强营养特别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C。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鹅口疮多见于新生儿以及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的孩子,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孩子,以及奶头、食具不卫生,使霉菌侵入口腔黏膜。这些孩子机体抵抗力普遍较差,如果口腔护理不当,白色念珠菌容易入侵并大量繁衍。两侧颊黏膜、舌、面、牙龈以及上颚等处可见白色点状或片状膜样物,不易拭去,强行去除,其下方可见不出血的红色创面。严重的鹅口疮患儿,口腔内犹如白色雪花层层叠

2017年上半年贵州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_鹅口疮考试题

2017年上半年贵州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鹅口疮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脓疱疮和水痘的鉴别点,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______ A.疱疹较大 B .疱疹躯干部位多 C .疱疹易破,蔓延附近皮肤 D.疱疹含脓液 E.多发于夏季炎热季节 2、产后失血过多。突然晕厥,心悸不适,渐至昏不知人,面色苍白,眼闭口开,甚至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舌淡无苔,脉微欲绝。治疗首选 A.参附汤 B.夺命散 C.紫雪丹 D.清魂散 E.苏合香 九 3、决定分娩的主要因素是 A.产力,产道 B.产力,胎儿 C.产力,产道,胎位 D.产力, 产道,胎儿 E .产力,胎位,胎儿 4、哪项不是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 A ?腱反射增强 B ?病理反射 C .肌张力增高 D ?肌萎缩明显 E .以整个肢体瘫痪为主 5、中风之中经络与中脏腑的区别在于()。 A .有无神志不清 B.有无后遗症

C .夹痰夹瘀 D .外风与内风 E .邪浅与邪深

6、 某患者风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及夜晚加重,心烦易怒,舌红少津, 脉沉细。辨证取穴选__ A. 风池、血海、风门、肺俞 B. 曲池、血海、大椎、肩髃、阳溪 C. 曲池、足三里、血海、列缺 D. 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膈俞 E. 关元、气海、足三里、太溪 7、 下列各穴中,常用于保健并具有强壮作用的是 A. 关元俞 B .肾俞 C .脾俞 D .足三里 E .气海俞 8、 患者,女,40岁,呕吐痰涎,伴头晕,胸痞,心悸,舌苔白,脉滑。治疗 E.皮肤粘膜出血 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列缺、尺泽 B .膻中、丰隆 E .列缺、合谷 9、 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 A .元气 B .宗气 C .营气 10、 脏腑湿热证的共同特点是 A .黄疸 B .腹痛 C .腹泻 11、 胆道感染,常伴有()。 A. 慢性规律性的上腹痛 B. 无规律性的上腹痛 C. 右上腹绞痛 D. 左上腹剧痛 C .曲池、外关 D .风池、尺泽 D .卫气 E .中气 D .舌苔黄腻 E .头胀重

鹅口疮的护理方法

鹅口疮的护理方法 婴儿鹅口疮是一种霉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粘膜感染性疾患。患儿口腔布满白色物质,形状如“鹅口”,因此叫“鹅口疮”。 孩子患这种病,主要是奶头、食具不卫生,使霉菌侵入口腔粘膜。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孩子也容易患此病。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用1%龙胆紫涂搽疗效也不错,但因用药后口唇周围染色,影响观察并污染衣物,故临床上用得很少。 涂抹药物 宝宝出现鹅口疮时,新妈妈可用2%苏打水清洗乳宝宝患处,再用制霉菌素甘油涂口;每日需坚持3~5次,一般轻症乳宝宝涂药2~3次就可以治愈。 清洗乳房 鹅口疮主要通过霉菌传播,新妈妈在喂奶前应用温开水洗乳头,保持乳头卫生。如为人工喂养,要注意奶瓶,奶嘴的消毒。 口腔清洁 注意宝宝口腔卫生,喂奶后,新妈妈可以给宝宝喂些温开水以清洁宝宝口腔,使霉菌不易生长和繁殖。但不要用棉芊或纱布用力去擦宝宝稚嫩的口腔粘膜。 喂奶时间控制 宝宝患鹅口疮时,新妈妈要控制自己的喂奶时间,每次喂食时间都不要超过20分钟,同时避免使用安抚奶嘴。 小儿鹅口疮的急救处理 婴幼儿时期,有的小儿口腔中出现白色膜状或点状物,这是一种口腔粘膜霉菌病,俗称鹅口疮。鹅口疮多累及全部口腔的唇、舌、牙跟及口腔粘膜,年龄愈小愈容易发病。 引起鹅口疮的原因很多,主要由于小孩抵抗力低下,如营养不良、腹泻及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等造成,也可通过污染上霉菌的食具、奶头、手等侵入口腔造成,故平时应注意喂养的清洁卫生,食具及奶头在喂奶前要清洗干净。一旦出现鹅口疮,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 1.用2%苏打水溶液少许清洗口腔后,再用棉签蘸1%龙胆紫涂在口腔中,每天1~2次。 2.用制霉菌素片1片(每片50万单位)溶于10毫升冷开水中,然后涂口腔,每天3~4次。一般2~3天鹅口疮即可好转或痊愈,如仍未见好转,就应到医院儿科诊治。 发病原因: 新生儿或久病体弱的婴幼儿,口腔、舌面布满白屑,状如鹅口,俗称“雪口”。中医认为,本病可因先天胎热内蕴,或口腔不洁,感受秽毒之邪而致。邪毒蕴积心脾,上熏口舌而发病。婴儿口腔嫩薄,不耐邪热熏灼,故易于发生鹅口疮,尤以早产儿及久病、久泻、体质疲弱的乳儿较为常见。 鹅口疮的病儿主要有以下特征:本病初起,先在口腔舌上或两颊内侧出现白屑,渐次蔓延于牙龈、口唇、软硬腭等处。白屑周围绕有微赤色的红晕,互相粘连,状如凝固的乳块,随擦去随时生起,不易清除。临

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每个宝妈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宝宝生病,如果宝宝得了鹅口疮,应该怎么办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鹅口疮的最佳治疗方法。 1、可以用医生建议的药物研磨成粉末,再用冷水调匀,用棉签蘸取入口,从宝宝的下唇抹到左腮两次,上唇到右腮两次,舌头两次,每隔8小时一次,每天三次,一天入口量不超过一片,最好在喂奶后40分钟进行治疗,防止宝宝吐奶。要注意停药后七天宝宝才能打各种疫苗,到医院进行其他治疗时也要跟医生说明宝宝的治疗情况。 2、将25克小苏打溶解于500ml的矿泉水中,用小苏打溶液清洗宝宝的口腔; 3、喂完奶后用龙胆紫溶液滴在宝宝的舌下,让宝宝舌头进行活动使整个口腔沾到溶液,每日滴2-3次,再同时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 4、妈妈也可以对宝宝进行按摩治疗,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肝经和清心经各按摩300次,揉小天心、清胃经、揉板门各50次,再按揉大椎穴1分钟,要注意按摩要在医生指引下进行,不能过于用力。 鹅口疮症状是什么 鹅口疮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但是常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不同阶段的鹅口疮的症状也各有不同。 感染初期,口腔黏膜会发生充血和发红的现象,还有乳白色、微高起斑膜,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不久后斑膜会融合成白色斑片,像奶凝块,无痛,常出现在舌、颊、腭和唇内黏膜上,不易用棉棒或者湿纱布擦掉。 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被发现,也无明显痛感,只有在进食时宝宝才有痛苦的表情。 感染严重时,宝宝会因为疼痛而啼哭、哺乳困难,还有可能发生轻度发热。受损的黏膜不断扩大,可蔓延到咽部、牙龈和扁桃体,更有甚者会蔓延到食道和支气管,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的现象,还有可能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球菌病,影响免疫功能。 鹅口疮的病因是什么 鹅口疮是有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而白色念球菌常存在于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和阴道内,数量少的时候不引起疾病,但如果大量繁殖就会引起疾病。

新生儿出院指导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感染。改病早期症状不典型,首先引人注意的常见症状为不吃、不哭、不动和黄疸迅速加深,常出现呕吐及轻度腹泻,体温升高或不升,严重者可出现出血、腹胀、惊厥、神志不清、呼吸暂停和休克。诊治及时可以治愈,重症有死亡的危险,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者死亡率更高,辛存者多留有后遗症。 『病因』 新生儿本身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抵抗力差,细菌易入侵;葡萄球菌、大肠肝菌为主;多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 『临床症状』 出生后7天内出现症状者称为早发型败血症;7天后出现者称为迟发型败血症。早期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不佳、哭声弱、体温异常等,后发展为精神萎靡、嗜睡、不吃、不哭、不动,面色欠佳和出现病理性黄疸、呼吸异常。少数发展为循环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肠麻痹、酸碱平衡紊乱和胆红素脑病。常见并发化脓性脑膜炎。 『治疗要点』 早期、联合、足量、静脉应用抗生素,疗程要足,一般10-14天。 『出院指导』 1、保持婴儿口腔、皮肤、臀部及脐部的清洁。 2、不能针刺、挑割和擦伤婴儿的皮肤和黏膜,不能用手挤压皮肤脓包。 3、勤换尿布,预防尿布疹。避免尿液污染未愈合的脐部。包裹脐带的敷料必需无菌。 4、接触婴儿前洗手,护理时动作轻柔。减少探视,避免患病者护理婴儿。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过冷或过热。 5、若婴儿出院后发生脓疱疹或脐炎,在加强护理的同时还需局部用药,用3%双氧水或5%聚维酮碘消毒患处,每天2次。

新生儿鹅口疮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 『病因』 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使用污染的奶具、哺乳时乳头不洁;产道感染。 『临床症状』 口腔粘膜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状物,略高于粘膜表面,粗糙无关,最常见于颊粘膜,其次是舌、齿龈、上腭,甚至蔓延到咽部。起初呈点状和小片状,可逐渐融合成片,形似乳凝块,不易拭去。重症整个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 『治疗要点』 1、保持口腔清洁 2、局部用药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每日2-3此。 『出院指导』 1、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后,母亲均应洗手、洗乳头。人工喂养者,对用过的奶嘴、奶瓶,应先用4%的苏打溶液浸泡消毒半小时后清洗,煮沸消毒后备用。 2、患儿的洗漱用具(脸盆、毛巾、漱杯等)和食具应单独使用,用水煮沸消毒15分钟。 宜给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而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避免摄入过酸、过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同时多喂水,以清洁口腔,防止感染。 3、要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有轻度发热、烦躁不安,应去医院;若发现口腔粘膜上有乳凝块样物,向咽部以下蔓延,亦应送医院治疗,以防止发生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

小儿鹅口疮秘方

鹅口疮偏方 下面简介六法,可使小儿口疮速愈。 一、将维生素C片碾成细未,涂在口疮患处,每天三次。 二、将冰糖碾碎,含在口中,一天含四、五次。 三、将茄子皮烤焦碾成粉末,与蜂蜜掺合后涂在患处,每天三、四次。 四、将荸荠洗净削去皮捣碎,加入水和冰糖后,放塘瓷锅里煮熟后晾温饮用,可使口疮速愈。 五、把削皮苹果切成小片,在口疮患处轻擦,每天三、四次。 六、将柿饼霜刮下涂在口疮患处,一般涂后即可见效。 方1.外涂红糖治鹅口疮:红糖研末30克,取适量涂于患处,一天4—6次。 方2.黄连末治鹅口疮:取适量黄连末填在肚脐眼上,每日换一次。 方3.皮硝治鹅口疮:取皮硝30克,捣细,取适量填在肚脐眼上,外面用胶布封固,每日换一次。 方4.莴笋叶治鹅口疮:莴笋叶6克,大枣3个,用水煎服,每日1—2次。 方5.生姜蜜汁治鹅口疮:取蜂蜜30ml,生姜汁10ml,混匀后涂在患处,每日2—3次。方6.老茄子根治鹅口疮:取老茄子根10g,陈皮3g,冰糖6g,用水煎服,每日1—2次。 方7.西红柿叶治鹅口疮:取西红柿叶10g,甜瓜皮6g,用水煎服,每日1—2次。 方8.玫瑰花治鹅口疮:玫瑰花6g,生姜2片,白扁豆6g,用水煎服,每日1—2次。平时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给孩子喂食以后帮助孩子清洁口腔,如果孩子年龄小,可以用温湿的纱布清洁口腔,如果孩子年龄大一些,则可以让孩子用水漱口。2.如果孩子是母乳喂养,在喂奶之前,妈妈应该用清水洗净双手,并用温湿的毛巾清洁乳头;如果使用奶瓶给孩子喂奶,那么事先将奶瓶和奶嘴进行煮沸消毒。3.不乱用抗生素。因为在给孩子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时候,抗生素可能会杀灭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细菌,从而导致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发鹅口疮,医学上称之为菌丛失调。给孩子治疗鹅口疮的时候,应该停用抗生素,如果有重大的疾病必须使用抗生素,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4.给孩子用药要谨慎,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制霉菌素50万单位研成细末,分成4等份,取制霉菌素片一粒研磨成粉末,加入5ml甘油或维生素A油剂调匀每次用一份直接撒入患儿的口腔内,不喂水,让宝宝自己用舌头搅拌,使药物与口腔黏膜充分接触,每天用药2~3次,几天后鹅口疮即可治愈(一)药物治疗:1.先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或1%的双氧水清洗口腔,再用盐水棉球擦洗干净每天早晚各1次,一般2~3天即能治愈 2.酮康唑片200mg,研细成粉,加生理盐水20ml配成混悬液,然后将这种液体涂抹口腔黏膜,每天2~4次,一般2~3天就能显效,大部分婴儿5天内可治愈

鹅口疮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鹅口疮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1、用药治疗 (1)局部用药: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2)全身用药: 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 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百分之一龙胆紫涂口腔;或用百分之二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药物每天可涂34次。 吃奶后用百分之一龙胆紫溶液滴于新生儿的舌下,让其舌头活动而转涂到整个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压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 2、按摩治疗 (1)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 (2)清肝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揉小天心50次。 (3)患儿俯卧,家长以手掌蘸少许麻油,沿脊柱两侧以小鱼际着力上下推擦背、腰部,以热为度。 (4)清胃经50次,揉板门50次,然后,从横纹推向板门20次。 (5)按揉大椎穴1分钟。

1、注意病儿口腔的清洁,指导喂服,加强个人卫生。喂乳前后 用温水将乳头冲洗干净,喂乳后再给婴儿喂服少量温开水。用不 1∶3银花甘草液等擦洗口腔,每日3次-4次,局部溃破可外涂适量 冰硼散或百分之一龙胆紫。 2、观察病儿口腔粘膜及舌面白屑的增减及吮乳情况。若见病儿 烦躁、口臭、流涎、便秘,吮浮时啼哭,吞咽、呼吸困难时,应及 时送往医院处理。发热者,定时测量体温,给予物理降温,喂服淡 盐水或温开水。口臭便秘者,在医生指导下用大黄粉1克,开水泡 后喂服。中药汤剂宜采用少量多次温服。疮面用绿袍散化水以棉签 液擦口,再用冰硼散加麻油调敷涂口腔患处,每日3次-5次。 3、乳母饮食清淡,忌辛辣、酒类刺激性食品。一次喂乳不宜过饱,便秘者可喂服青菜汤。小儿奶瓶、奶头、餐具应经常清洁消毒。 1、忌吃酸性的食物。 2、忌吃容易上火的食物。 3、忌吃辛辣刺 激的食物。 首先是牛奶,其中的念珠菌易在酸性环境下降大量繁殖,牛奶是属于强酸性的食物,容易导致念珠菌大量繁殖,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其次是煎饼,煎饼属于容易上火的食物,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易于病菌的生存,导致大量病菌的繁殖,不利于恢复。 最后是辣椒,辣椒属于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容易导致肠道充血,水肿,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 猜你喜欢:

鹅口疮的处理方法

专家说,鹅口疮首先对家长的卫生工作提出了要求。如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清洁不到位等都能引起感染。有的婴儿或是因为开始萌牙牙床会有一定的胀痛感,由此爱咬手指或玩具,这种情况更容易将衣物和玩具上存在的念珠菌带入口中。因此,家长在每次抱孩子前要把手洗净,每次用奶瓶前要经过沸水消毒,每次喂奶前要用温水清洗乳头,玩具等要定期清洗消毒,还要防止孩子将手指随意放入口中。轻度的鹅口疮可以采取局部用药,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症状严重的孩子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一些抗真菌药物。 前不久,孙女士在给她4个月的宝宝喂奶后发现,孩子口腔里有白色斑块。她以为是残留的白色乳汁,用手绢去轻轻地擦拭了一下,却发现不是乳汁,再给孩子喂水清理口腔,白色斑块依旧没消失。她心想,难道这就是鹅口疮?随后,孙女士带孩子上医院证实了她的猜想。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是指在口腔内因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而导致的真菌感染,具体表现为在宝宝口腔里长出一块块白色奶块状斑膜且不易拭去。鹅口疮经常袭击1周岁以内的宝宝,一般认为是出生时从妈妈的产道或后期喂养时喂养器具等处被真菌感染。另外,营养不良、身体衰弱或是服用过抗生素的宝宝也很容易感染这种疾病。 发现宝宝长鹅口疮后,强行擦去白色斑膜会呈现红色创面,且过不了多久,白色斑膜又会重新长起并覆盖红色创面。正确的做法是:准备制霉菌素片1片+碳酸氢钠3毫升+鱼肝油2粒,将制霉菌素研磨成粉,再将碳酸氢钠和鱼肝油倒入已经研磨成粉的制霉菌素片中,搅拌成混合液。等宝宝吃完奶后,用消毒棉签蘸取少许混合液涂抹在鹅口疮处,每天3次。涂抹后半小时内不要让宝宝吃东西。这样,鹅口疮基本上会在数日内好转,大约一个礼拜消失。 而有效预防鹅口疮最重要的是清洗消毒,注意个人清洁,做好哺喂器具和玩具的清洗消毒工作,等宝宝进食完毕后喂点水,冲去嘴巴里遗留的大部分残留物。 患鹅口疮的婴儿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不影响吃奶,但如症状进一步发展,重症患儿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此时应尽早接受医生诊治。可用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或局部涂抹10万-20万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每日2-3次。也可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纠正肠道菌群失调。 预防应注意哺乳卫生,在喂奶时要消毒母亲的乳房、乳头及奶瓶、奶嘴,保持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婴儿嘴里沾有奶渣、舌头发白,但这不是病,遇到这种情况,用干净的棉签擦掉为好。 有效治疗鹅口疮的方法是使用杀霉菌的药物。常见的治疗药物有1-2%紫药水,可每日2次涂于口腔患处;2-3%苏打水冲洗患处;也可使用冰硼散、锡类散等涂于患处,均可收到显著疗效。

婴幼儿鹅口疮护理常规

婴幼儿鹅口疮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使用污染的奶具、哺乳时乳头不洁可致新生儿感染,亦可经产道感染。 初期表现为口腔粘膜充血和发红,并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样物(最常见于颊粘膜,其次是舌、牙龈、上颚),起初呈点状和小片状,可逐渐融合成片,铺满整个口腔粘膜,不易拭去,强行擦拭剥落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患处不痛,不流涎,不影响食欲,一般无全身症状;轻者仅进食时有痛苦表情;重者可扩散到咽喉、气管、食管、肺等处,可伴低热、呕吐、吞咽困难、声嘶、呼吸困难,或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一般护理 1.食具专用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或压力灭菌消毒。 2.饮食护理宜给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而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避免摄 入过酸、过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 3.监测体温肛温超过37.8℃时,予以松解衣服、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必要 时予药物降温,同时做好皮肤护理。 专科护理 1.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制霉菌素甘油涂口 腔2次,多喂水,以保持口腔粘膜湿润和清洁,减少口腔细菌繁殖。 2.正确涂药为了确保局部用药达到目的,涂药前先用纱布或干棉球将病变部 粘膜表面的唾液吸干净后方可涂药,涂药后不可立即漱口、饮水或进食。3.病情观察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有轻度发热,烦躁不安,口腔粘膜上 有乳凝块样物,向咽部以下蔓延,应及时处理。 健康教育 1.向家属讲解鹅口疮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护理。 2.母乳喂养者,指导母亲良好的喂养习惯,每次喂奶前后,均应洗手、洗奶头。 3.人工喂养者,指导食具专用,做好消毒清洁工作。 4.纠正婴幼儿吮指的不良习惯,哺乳后喂少量水,以清洁口腔,防止感染。

鹅口疮护理服务全过程

鹅口疮护理服务全过程 1、做好入院患者的护理。 1)接电话后准备床单元,根据患儿的病情情况妥善安排床位,单间隔离,如条件不容许可选择较通风床位行床边隔离。 2)做好入院患儿的常规急救护理,为患儿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及完成入院首次评估。 3)介绍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做好入院宣教,告知家属科室探视制度、流程、注意事项,及时通知管床医师初步诊治。 2、协助医生检查。 1)及时准确的执行医嘱各种实验室标本的采集(血常规、CRP、肝功能、心功能、肾功能、离子六项、感染因子、血培养等),留取大、小便送检。 2)及时查看检查、检验、影像学结果,及时报告医生,掌握检查危急值报告项目及处理。 3、严密观察病情,动态监护患者。 1)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血氧监测Q1h监测HR、R、SPO2,体温。 2)及时查看各项检验及检查结果。 3)消化系统:观察有无拒奶,溢奶,呕吐,腹胀,大便次数,性质,量。 4)本病特征:注意观察患儿口腔的清洁,口腔粘膜表面出现白色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的增减,整个口腔是否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至咽、候、食管、气管肺等处,是否有出现低热、拒食、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等。 4、提出护理诊断、关注风险并发症。 根据患儿症状、体征、病史、实验室、诊断、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 1)口腔黏膜受损与口腔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拒食有关 4)知识缺乏与家长缺乏本病的预防及护理知识有关 5、准确执行诊疗计划和医嘱,确保疗效与安全。 1)护士掌握和理解医嘱目的,及时准确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2)加强与医生沟通,跟随医生查房,反映患者治疗效果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明确患儿使用的药物,观察药物疗效。

儿童常见口腔疾病

儿童常见口腔疾病 鹅口疮、龋齿、口腔溃疡、口角炎是在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几种口腔疾病。下面简单的说一下这几种口腔疾病的发病特点。 鹅口疮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尤其在新生儿期该病较为常见。白色念珠菌在健康人皮肤上、肠道、阴道寄生。多由于乳具消毒不严,乳母奶头不洁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也可在出生时经产道感染;或见于腹泻、使用广谱抗菌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口里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为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泄泻及营养不良或麻疹等病后期的口腔疾患之一。主症为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故名。脾开窍于口,脾经郁热,循经上行,熏于口舌而致。治宜清热泻火,用泻黄散加生地、黄连。脾热导致胃阴不足者,宜益气养阴,用益胃汤。并用青黛、儿茶或冰硼散、锡类散,涂拭患处。婴儿口腔两侧黏膜或舌头上有时会出现状似奶块的白色片状物,而且不易去除。这是由是一种霉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患,医学上称为鹅口疮。 龋齿 学名龋齿,又被称为蛀牙或虫牙。其主要形成原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是牙齿表面的一层几乎无色的薄膜,含有造成龋齿的细菌。每次进食后,牙菌斑中的这些细菌会和食物中的糖分或淀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久而久之,牙齿的珐琅质便会破坏,

形成比较脆弱的小蛀斑,若继续恶化则会形成牙洞,即龋齿。所以,龋齿是从小蛀斑发展而来的,不是真的有蛀虫或什么其他虫子,而是牙齿被逐渐腐蚀的结果。蛀牙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牙齿的坏死和脱落。预防蛀牙也要从杜绝牙菌斑的发生做起,儿童牙齿的清洁非常重要,配合使用可清洁牙菌斑的牙膏刷牙(如奥乐V),即可有效地清洁并预防牙菌斑。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口腔溃疡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口腔溃疡成周期性反复发生,医学上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一年发病数次,也可以一个月发病几次,甚至新旧病变交替出现。 口角炎 冬春时节,时常看到有的小孩口角上起些小泡,并有渗血、糜烂、结痂,医学上称“口角炎”,民间称为“烂嘴角”。小儿口角炎常因以下3种疾病引起:核黄素缺乏症,该症引起的口角炎生于一侧、或两侧兼有,但一侧较重,口角湿白、糜烂,张口时易出血,久之形成溃疡,并会受细菌感染。预防小儿口角炎,应在冬春季注意保持小儿面部清洁和温暖,进食后要给小儿洗脸清洁。让小儿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隔几天还应该吃一些蛋黄。如果小儿口角炎糜烂时间较长或引起其他症状,应考虑是否有其他疾患,如肺炎、药物过敏等,此时要及时请医生进行诊治。

鹅口疮治疗方法

鹅口疮的治疗方案 陈子奎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鹅口疮新生儿发病率高,尤其多见于营养不良、体质衰弱、慢性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感染多来源于产道或污染的乳具,但实际上不少正常新生儿口腔中存在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是条件致病菌,免疫力正常时不会发病,在上述因素作用下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才会引起鹅口疮. 临床表现 :本病特征是在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微微高出粘膜面,初起时呈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形似奶块,但与奶块不同,奶块易擦掉,鹅口疮则不易擦掉,强行剥落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迅速再生。患处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也无全身症状。少数严重者全部口腔粘膜均被斑膜覆盖,甚至可累及咽部、食管、肠道、喉、气管、肺等,出现呕吐、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治疗: 1.用2%苏打水溶液少许清洗口腔后,再用棉签蘸1%龙胆紫涂在口腔中,每天l 一2次。(注意:用甲紫要注意浓度和用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因为其具有腐蚀性,用量过大会对食管及咽喉部出现损伤) 22..用用制制霉霉菌菌素素片片11片片((每每片片5500万万单单位位))溶溶于于1100毫毫升升冷冷开开水水中中,,然然后后涂涂口口腔腔,,每每天天33——44次次。。 3.应用冰硼散合剂: (1)配料表:生理盐水100毫升,冰硼散1支,5%碳酸氢钠10毫升,复合维生素B3片,棉签2包。 (2)制法:将生理盐水撬开,将复合维生素B 研粉倒入,将冰硼散和碳酸氢钠分别倒入,盖往后摇匀。配成如橙汁样液体100毫升。 (3)用法:将棉签沾混合液涂于患处,头三天用药次数频繁,三天后,一日三次。较重者可同时备用一支冰硼散直接涂于患处。 (4)有效期:混合液于一周后丢弃,不能再用。 4.先以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然后将4-5片制霉菌素片(50万u /片)溶于维生素AD滴剂(15ml/瓶)中涂于局部,(或2%碳酸氢钠清洁口腔每日

中医治疗鹅口疮的方法

中医治疗鹅口疮的方法 1、脾胃积热型口疮症:见唇舌或颊内齿龈及软腭等处有黄白色、大小不等的溃烂斑点,小则12个,多则5~6个,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微突起,色红,疼痛不能进食,烦躁口渴,小便赤,大便干, 舌红、苔黄,脉数。宜用清热解毒,通便泻火之药膳治疗。番茄汁:将番茄数个洗净,用沸水浸泡,剥皮后,用洁净纱布绞挤汁液。将 番茄汁含口内,尽量多含一些时间,每日数次。番茄性微寒,味甘、酸,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作用,适用于脾胃积热型口疮。糖渍西 瓜肉:将西瓜肉去籽后切成条,暴晒至半干,加白糖拌匀腌渍,再 暴晒至干,再加白糖水少许即可。西瓜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常食 可治口疮以及目赤、热病等。薄荷叶3g,僵蚕5g,连翘6g,赤芍 10g,石膏10g,没药6g,牡丹皮6g,食盐1匙,煎水含漱。 2、心火上炎型口疮:见舌上糜烂或溃疡,色红疼痛,进食困难,烦躁常哭,口干欲饮,小便短赤,舌尖赤、苔薄黄,脉数细。宜用 清心泄热之药膳治疗。荷叶冬瓜汤:每次用鲜荷叶1块,鲜冬瓜 500g,加水煲汤,食盐调味,饮汤食冬瓜。本药膳清热利尿,生津 止渴,对心火上炎之口疮有效。竹叶灯心乳:用淡竹叶6g,灯心草1.5g先煎,取汁10ml,兑入乳汁中和匀,每日数次,不拘多少。本 药膳能清心火、利湿热,适用于小儿鹅口疮、小儿夜啼等症。冰片 1g,硼砂1.5g,煅石膏3g,青黛1.5g,若便秘加玄明粉0.5g,共 研细末,撒于糜烂处。板蓝根50~100g,煎浓汁,涂搽患处。 3、虚火上浮型口疮:见口腔溃烂,斑点较少,表面色黄白,周 围颜色淡红,且反复发作,神疲颧红,虚烦口干,舌红、少苔,脉 细数。宜用滋阴降火之药膳治疗。冰糖银耳羹:将银耳10~12g洗 净后放碗内,加冷开水浸,以浸过银耳为度,泡浸1小时左右,待 银耳发胀后拣出杂物,再加冷开水及冰糖适量,放蒸锅内蒸熟,一 顿或分顿食用,食银耳饮汁,每日1次。本药膳里银耳滋阴润肺、 养胃生津,冰糖和胃润肺,可治口疮,对虚热型尤宜。吴茱萸30g,

开塞露在婴幼儿鹅口疮中的妙用

开塞露在婴幼儿鹅口疮中的妙用 发表时间:2009-06-23T12:57:08.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7期供稿作者:刘春艳马鸿雁[导读] 鹅口疮是小儿的口腔中的常见病,患病时小儿拒食、流涎、哭闹、不安甚至发热,如不及时治疗可向下呼吸道蔓延,可导致霉菌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不良后果。鹅口疮是小儿的口腔中的常见病,患病时小儿拒食、流涎、哭闹、不安甚至发热,如不及时治疗可向下呼吸道蔓延,可导致霉菌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不良后果。 众所周知,开塞露在医学上用于大便干燥时,注入肛门,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今天把它用在口腔疾病中,人们含有疑问。我们首先了解它的成分,主要成分是甘油,又名丙三醇,是一种无色无嗅,味甘、润滑、爽口、无明显异味,的粘稠液体,具有亲水性,药物在口腔黏膜保留时间长,经人体吸收后,不会改变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是食品加工中通常使用的甜味剂和保湿剂,大多出现在运动食品和代乳品中。涂药时摩擦力小、痛感不明显。由于味甘,患儿主动张口合作,药物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由于药物能在口腔病变中能充分接触,小儿合作,患儿家属能按时给患儿用药,所以效果显著。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药量小,副作用少。开塞露虽然是辅助用药,但由于它的性能增加了药物对鹅口疮的治愈率,减少患儿痛苦。鹅口疮是小儿的口腔中的常见病,患病时小儿拒食、流涎、哭闹、不安甚至发热,如不及时治疗可向下呼吸道蔓延,可导致霉菌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不良后果。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 84例鹅口疮患者来自我院2008年全年儿科门诊。年令;1-3岁婴幼儿,男44例,女4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2%的碳酸氢钠涂口腔后,再用制霉菌素10u次涂口腔每日3-4次。另一组用开塞露10ml+50u霉菌素(50Uu片)研碎混匀,涂口腔每日3-4次,此混合溶液可用5-7天。 2 疗效判定 患者口腔内白膜消失,口腔粘膜呈粉红色为好转,停药7天后无反复者为治愈。 3 结果表明 治疗组 42例患儿两天后白膜消失,口腔黏膜呈粉红色,巩固治疗3天,共5天,2例复发,治愈率>95%。对照组由于药物异味,患儿不合作,家属用药困难,治30例,好转8例,4例因完全不合作,改用治疗组方案后治愈。治愈率为71.4%(见表1) 84例两种治疗鹅中疮方法的比较治疗组(例)对照驵(例)治愈 40 30 好转 2 8 未愈 0 4 4 结果分析 治疗组5天治愈率为95.2%,对照组5天治愈率为71.4%。两种方法比较得知,由于此混合液味甘、润滑、爽口、无明显异味,涂药时摩擦力小、不痛。由于味甘,患儿主动张口合作,药物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开塞露又有亲水性,药物在口腔黏膜保留时间长。由于药物能在口腔病变中能充分接触,小儿合作,患儿家属能按时给患儿用药,所以效果显著。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药量小,副作用少。而且药物易购,物美价廉,深受患儿家属的欢迎。开塞露虽然是辅助用药,但由于它的性能增加了药物对鹅口疮的治愈率,减少患儿痛苦,此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应用。

婴儿鹅口疮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婴儿鹅口疮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趣味婴儿鹅口疮 目录 鹅口疮是什么 鹅口疮(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鹅口、鹅口疳、鹅口白疮等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因为常常在口腔里发生白色的假膜有时这种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样。所以又称为雪口病常多见于婴幼儿。 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表现为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口腔不清洁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亦可发生在体弱的成年中。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 宝宝患了鹅口疮通常会感到口腔不适有时会感到疼痛多半宝宝会因此减少吃奶;鹅口疮还会造成宝宝吃奶时呼吸量不够使宝宝营养摄入不够出现营养缺乏症。 查看详情

趣味婴儿鹅口疮 婴儿便秘怎么办? 婴儿湿疹怎么办 鹅口疮疼吗 鹅口疮传染吗 专家支招困扰BB鹅口疮一扫光 婴儿应该如何防治鹅口疮 新生宝宝鹅口疮的治疗法 婴儿疾病:怎样速消鹅口疮 鹅口疮症状

任何年龄都可出现鹅口疮但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查看详情 鹅口疮怎么治疗

鹅口疮的最佳治疗方案(终审稿)

鹅口疮的最佳治疗方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关于有鹅口疮的最佳治疗方案“里素劳”1/3片,温水或蜂蜜20ml溶解后,用棉签涂口腔,一日两次,一般2日即可痊愈。(里素劳又名酮康唑是抗真菌类药物) 2.用制霉菌素片加AD滴剂加B2混合后涂擦口腔效果较好 3.我们一般是用10毫升碳酸氢钠以1:1稀释后洗口腔,再把制霉菌素片粉末涂口腔 4.也可以治疗:一制霉菌素按体重口服或者把制霉菌素撵成粉末涂摸口腔黏膜壁;二5%碳酸氢钠与生理盐水混合后洗涑口腔,小儿可以用棉签涂抹;三冰膨散涂抹口腔;四有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可以辅以适当的抗生素或者抗病毒的药物治疗;五加点维生素C和维生素B2治疗;六最后可以让孩子多喝水同时给孩子要补足能量因为孩子在口腔溃疡和生鹅口窗时往往饮食减少体内能量相对不足; 5. 小儿鹅口疮是一种霉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患。鹅口疮多见于新生儿以及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的孩子,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孩子,以及奶头、食具不卫生,使霉菌侵入口腔黏膜。局部用药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着。偶以前一直用这个方法治疗鹅口疮患儿的。用1%龙胆紫涂搽疗效也不错,但因用药后口唇周围染色,影响观察并污染衣物,故临床上用得很少。全身用药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

行综合治疗。饮食卫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奶瓶、奶头、碗勺等专人专用,使用后用碱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清洁乳头。营养供给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供给,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鹅口疮的护理方法

鹅口疮的护理 鹅口疮的护理方法 婴儿鹅口疮是一种霉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粘膜感染性疾患。患儿口腔布满白色物质,形状如“鹅口”,因此叫“鹅口疮”。 孩子患这种病,主要是奶头、食具不卫生,使霉菌侵入口腔粘膜。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孩子也容易患此病。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用1%龙胆紫涂搽疗效也不错,但因用药后口唇周围染色,影响观察并污染衣物,故临床上用得很少。 涂抹药物 宝宝出现鹅口疮时,新妈妈可用2%苏打水清洗乳宝宝患处,再用制霉菌素甘油涂口;每日需坚持3~5次,一般轻症乳宝宝涂药2~3次就可以治愈。 清洗乳房 鹅口疮主要通过霉菌传播,新妈妈在喂奶前应用温开水洗乳头,保持乳头卫生。如为人工喂养,要注意奶瓶,奶嘴的消毒。 口腔清洁 注意宝宝口腔卫生,喂奶后,新妈妈可以给宝宝喂些温开水以清洁宝宝口腔,使霉菌不易生长和繁殖。但不要用棉芊或纱布用力去擦宝宝稚嫩的口腔粘膜。 喂奶时间控制 宝宝患鹅口疮时,新妈妈要控制自己的喂奶时间,每次喂食时间都不要超过20分钟,同时避免使用安抚奶嘴。 小儿鹅口疮的急救处理 婴幼儿时期,有的小儿口腔中出现白色膜状或点状物,这是一种口腔粘膜霉菌病,俗称鹅口疮。鹅口疮多累及全部口腔的唇、舌、牙跟及口腔粘膜,年龄愈小愈容易发病。 引起鹅口疮的原因很多,主要由于小孩抵抗力低下,如营养不良、腹泻及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等造成,也可通过污染上霉菌的食具、奶头、手等侵入口腔造成,故平时应注意喂养的清洁卫生,食具及奶头在喂奶前要清洗干净。一旦出现鹅口疮,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 1.用2%苏打水溶液少许清洗口腔后,再用棉签蘸1%龙胆紫涂在口腔中,每天1~2次。 2.用制霉菌素片1片(每片50万单位)溶于10毫升冷开水中,然后涂口腔,每天3~4次。一般2~3天鹅口疮即可好转或痊愈,如仍未见好转,就应到医院儿科诊治。 发病原因: 新生儿或久病体弱的婴幼儿,口腔、舌面布满白屑,状如鹅口,俗称“雪口”。中医认为,本病可因先天胎热内蕴,或口腔不洁,感受秽毒之邪而致。邪毒蕴积心脾,上熏口舌而发病。婴儿口腔嫩薄,不耐邪热熏灼,故易于发生鹅口疮,尤以早产儿及久病、久泻、体质疲弱的乳儿较为常见。 鹅口疮的病儿主要有以下特征:本病初起,先在口腔舌上或两颊内侧出现白屑,渐次蔓延于牙龈、口唇、软硬腭等处。白屑周围绕有微赤色的红晕,互相粘连,状如凝固的乳块,随擦去随时生起,不易清除。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