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

大学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
大学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信息的概念:

1.广义上: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定性或定量的模型或其符号的集合,信息通常是指商业信息、情报、数据、密码及知识等。

2.我们认为,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1)首先,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食物的特征与反应;

(2)其次,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3)最后,信息形成知识。

3.分类:

(1)按管理的层次: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2)按应用领域: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

(3)按加工顺序: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

(4)按反映形式: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

4.特征:(1)事实性;(2)时效性;(3)不完全性;(4)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5)变换性;(6)价值性。

二、系统

1.概念: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2.按组成分类: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复合系统。

3.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三、信息系统

1.概念: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2.信息系统的发展:

(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单项数据处理阶段、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2)管理信息系统(MIS):高度集中、快速处理、统一使用,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等手段来支持决策;

(3)决策支持系统(DSS):在人和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可能的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4)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网络化

四、决策

1.概念: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的制约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可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的过程就是决策过程。

2.决策过程四阶段: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

3.决策的科学化:

(1)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

(2)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决策的方向发展;

(3)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

(4)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

4.决策问题的类型:

(1)结构化决策;

(2)非结构化决策;

(3)版结构化据侧。

注:管理信息系统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决策支持系统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为主要目标。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一、管理信息系统定义

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二、管理信息系统特点:

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矩阵:

1.纵向概括了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横向概况了基于管理职能的系统结构;

2.横向:销售与市场、生产、物资供应、人事、财务和会计、信息处理、高层管理;

3.纵向:战略管理、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

四、信息处理与人

1.人与计算机各自的长处:

(1)计算机长处:

a.能保存大量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筛选、分析;

b.能够仿真应用环境和真实的管理系统;

c.能够产生各种方案的可行解,自动淘汰非优解。

(2)人的特点:

a.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

b.善于处理各种与人有关的问题。

2.人机和谐

(1)人性化界面;

(2)人与机器合理分工;

(3)提高终端用户的计算能力。

五、国家经济信息系统

1.定义:是一个包含各综合统计部门在内的国家级信息系统。

2.主要功能:

(1)收集、处理、存储和分析与国民经济有关的各类经济信息,及

时、准确的掌握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为国家经济部门、各级决策部门及企业提供经济信息;

(2)为统计工作现代化服务,完成社会经济统计和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数据处理任务,进行各种统计分析和经济预测;

(3)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提供辅助决策手段;

(4)为中央和地方各级的经济管理部门进行生产调度、控制经济运行提供信息依据和先进手段;

(5)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办公事务处理提供现代化的技术。

六、制造资源计划(MRP2)

1.定义:MRP2是广泛应用于制造企业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模式。由于MRP2正确反映了企业生产中人、财、物等要素和产、供、销管理活动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有效地组织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生产,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 MRP2系统的工作原理

(1)MRP2系统是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组织生产及一系列管理活动的,它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有效的计划安排,实现统一管理。因而,MRP2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列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它使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2)MRP2的核心在于各级计划系统。

(3)企业的经营计划是计划的最高层次,是企业总目标的具体体现。

七、企业资源计划(ERP)

1.ERP系统的结构

ERP在MRP2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向内主张以精益生产方式改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向外则增加战略决策功能和供应链管理功能。这样,ERP管理系统除了具有MRP2的计划和控制功能,还包括以下功能子系统:

(1)支持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战略经营系统;

(2)全面成本管理系统;

(3)敏捷后勤管理系统。

2.ERP的经营理念

(1)采用精益生产方式;

(2)实现大市场营销战略与集成化市场营销;

(3)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

(4)ERP的内容在发展。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一、数据处理

1.概念: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的过程。

2.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

(1)数据收集;

(2)数据转换;

(3)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

(4)数据的组织;

(5)数据的运算;

(6)数据存储;

(7)数据检索;

(8)数据输出。

二、数据组织

1.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及结构上的运算或操作。分为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1)指针与链;

(2)线性表;

(3)树。

2.数据文件:

(1)概念:把数据按某种数据结构组织起来存放在外部设备上,就构成数据文件。

(2)数据文件的组织方式:

a.顺序文件;

b.索引文件;

三、数据库技术

1.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1)计算机系统;

(2)数据库;

(3)数据库管理系统;

(4)人员

2.数据模型

(1)概念模型

(2)E-R模型

(3)数据模型

a.术语:

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于一张二维表。

元组:表中一行称为一个元组。

属性:表中一列称为一个属性,给每列起一个名即为属性名。

主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的值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用关系名(属性1、2、n)来表示。

b.特点:关系模型概念单一、关系是规范化的关系、大大提高数据的独立性。

四、关系的规范化

1.第一范式(1NF)

2.第二范式(2NF)

3.第三范式(3NF)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一、诺兰阶段模型

1.各阶段:

(1)第一阶段:初装。

特点:a.只有个别人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b.该阶段一般发生在组织的财产部门。

(2)第二阶段:蔓延

特点:a.数据处理能力发展的最为迅速;

b.出现了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如数据冗余性、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

c.计算机使用效率不高。

(3)第三阶段:控制

特点:a.成立一个领导小组;

b.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

c.是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一般发展较慢。

(4)第四阶段:集成。

特点:a.建立集中式DB及相应系统;

b.增加大量硬件,预算费用增长。

(5)第五阶段:数据管理。

(6)第六阶段:成熟

特点:可以满足单位中个管理层次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

2.意义:诺兰的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

律。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跃的。因此,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该首先明确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种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MIS建设。

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1.“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小型

2.“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大型

三、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1.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2.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四、企业流程重组

概念: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巨大改善。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1,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1)管理上的可行性;

(2)技术上的可行性;

(3)经济上的可行性。

2.可行性分析的报告:

内容:(1)系统简述;

(2)项目的目标;

(3)所需资源、预算和期望效益;

(4)对项目可行性的结论。

3.详细调查的目的、原则

(1)对象:现行系统(包括手工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2)目的:完整地掌握现行系统的状况,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3)原则:用户参与。即由使用部门的业务人员、主管人员和设计部门的系统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共同进行。

(4)方法:召开调查会;访问;发调查表;参加业务实践。

二、数据字典:

内容: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第六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一、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1.设计依据:

(1)系统的吞吐量;

(2)系统的响应时间;

(3)系统的可靠性;

(4)系统的处理方式;

(5)地域范围;

(6)数据管理方式。

2.计算机网络的选择:

(1)网络拓扑结构;

(2)网络的逻辑设计;

(3)网络操作系统。

二、输出设计

输出是系统产生的结果或提供的信息。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输出是系统开发的目的和评价系统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准。因此,系统设计过程与实施过程正好相反,不是从输出设计到输入设计,而是从输入设计到输出设计。

三、数据存储设计

文件是系统中存放数据的基本方式。

第七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一、系统切换

1.直接切换法;

2.并行切换法;

3.试点过度法。

第八章填空

1.信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①事实性②时效性③不完全性④等级性⑤变换性⑥价值性)。

2.系统: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①整体性②目的性③相关性

④环境适应性)。

3.管理信息系统: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4.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①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②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③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④支持计划的优化。

5.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①行为控制②人员素质控制③质量控制④其他控制。

6.MPRⅡ:制造资源计划。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它使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

7.数据处理的主要目的

①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②把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部分数据,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

③利用计算机科学地保存和管理经过处理(如校验、整理等)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8.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

①数据收集

②数据转换

③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

④数据的组织

⑤数据的运算

⑥数据存储

⑦数据检索

⑧数据输出。

9.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①管理上的可行性

②技术上的可行性

③经济上的可行性。

10.详细调查的目的:完整地掌握现行系统的状况,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

11.详细调查的原则:用户参与。

12.P表示处理D表示数据流F表示数据存储S表示外部实体。

13.数据字典的内容:

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

①数据项②数据结构③数据流④处理逻辑⑤数据存储⑥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14.代码的种类①顺序码②区间码③助忆码。

15.程序设计的目标①可维护性②可靠性③可理解性④效率。

第九章多选

1.ERP:一种集销售、采购、制造、成本、财务、服务和质量等管理功能为一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现企业内外资源优化配置、消除生产经营中一切无效的劳动和资源,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与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以计划与控制为主线,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平台,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和工具。

2.系统的管理思想

①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②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思想

③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3.与企业的关系

①实施ERP是企业管理全方位的变革

②企业管理班子要取得共识

③ERP的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

④ERP的实施需要复合型人才。

4.项目的风险

①缺乏规划或规划不合理

②项目预算准备不充分,表现为硬件选型及ERP软件选择错误

③实施过程控制不严格,阶段成果未达标

④设计流程缺乏有效的控制环节

⑤实施效果未做评估或评估不合理

⑥系统安全设计不完善,存在系统被非法入侵的隐患

⑦灾难防范措施不当或不完整,容易造成系统崩溃。

5.实施的主要障碍

①决策层意见不明确

②对项目目标缺乏清晰的描述

③对ERP软件的作用及优缺点认识不足

④缺乏对转变的有效管理⑤项目管理不力。

6.应用成功的标志

①系统运行集成化

②业务流程合理化

③绩效监控动态化

④管理改善持续化。

7.同MRPⅡ的区别

①ERP是一个面向供需链管理的管理信息集成

②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

③ERP系统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是密切相关的。

第十章案例分析

1.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几个基本原则

①系统观点:企业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具备系统的基本特性,它可以分解为一组相互关联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各自有起独立的功能,有起其边界,输入与输出。但各子系统之间彼此联系、配合,共同实现系统的总目标。这反映了系统的目的性。对子系统本身进行观

察,它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有其自身的目标、界限、输入与输出。一个子系统还可分解为更低一层的子系统逐级分层便构成了系统的层次性。开发企业信息系统,必须用系统的总体观点来进行。在系统的总目标下,设置各个子系统。开发子系统时,必须首先搞清楚系统与该子系统的关系,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某个子系统也其他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输入、输出关系。孤立的开发一个个小项目只能是事倍功半,从形式上看起来可能见效快,但总体上看效率低,进度慢。

②用户观点: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管理人员决策服务的。管理人员就是系统的用户,只有用户使用方便满意的系统才称得上是好的系统,而为一个用户所接受、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服务于用户的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离不开用户的参与,从最初的总体规划的制定,到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以及最后的系统实施的全过程,都需要用户与系统开发人员的真诚合作。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包括用户自己,用户不仅是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主人,也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主人。只有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真诚的合作,才是系统成功的关键。

③“一把手”原则: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周期长,耗资大,涉及面广的一项任务。它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关的职能科室的业务管理人员的协同配合。它的开发影响到管理方式、规章制度以及职责范围,甚至会涉及管理机构的变化。这种影响面大的开发工作,没有最高层领导,特别是企业一把手的参与和具体领导,协调各部门的需求与步调,开发工作不可能顺利进行。系统开发的成败在一定程

度上决定于领导层的参与与支持。也称为一把手原则。

④重视企业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严格区分企业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阶段性,每个阶段必须规定明确的任务,提供相应的文档资料,作为下一个阶段的依据,这些原则都是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如不严格按阶段进行开发,将会给工作带来极大的混乱,以致返工或某些工作推倒从来.系统分析未完成之前,就匆忙地选机型,确定硬件配置,或系统设计未完成之前,就开始编写程序,这都是开发企业信息系统经常出现的情况,这样做,很可能造成浪费与返工。

2.为适应MIS的开发需求,企业管理工作必须逐步完善以下工作

①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各部门都有相应的作业流程

②管理业务的标准化,各部门都有相应的作业规范

③报表文件的统一化,固定的内容、周期、格式

④数据资料的完善化和代码化。

第十一章简答

一、输出设计:

答:输出是系统产生的结果或提供的信息。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输出是系统开发的目的和评价系统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准。因此,系统设计过程与实施过程正好相反,不是从输出设计到输入设计,而是从输入设计到输出设计。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答: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系统;

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三、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

答:1.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2.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

3.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4.综上所述,信息系统对管理具有重要的辅助和支持作用,现代管理要依靠信息系统来实现其管理职能、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四、MRP2系统的工作原理

答:1.MRP2系统是由MRP信息共享扩大化形成;

2.它把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相结合,共享数据资源,形成企业集中化管理模型,它围绕经营目标,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对工业企业各种资源进行统一计划和控制。

五、数据处理的目的和内容:

答:1.概念: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的过程。

2.数据处理的主要目的:

(1)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2)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部分数据,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

(3)利用计算机科学的保存和管理经过处理(如校验、整理等)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3.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

(1)数据收集;

(2)数据转换;

(3)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

(4)数据的组织;

(5)数据的运算;

(6)数据存储;

(7)数据检索;

(8)数据输出。

六、诺兰模型

答:1.各阶段:

(1)第一阶段:初装。

特点:a.只有个别人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b.该阶段一般发生在组织的财产部门。

(2)第二阶段:蔓延

特点:a.数据处理能力发展的最为迅速;

b.出现了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如数据冗余性、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

第一章 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那些方面能给管理提供支持? (1)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2)信息技术是现阶段对企业组织进行改革的有效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组织重新设计、企业工作的重新分工和企业职权的重新划分,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向扁平式结构的非集中管理转变。 “扁平化”管理的实质是“信息技术进步大大降低了组织内部信息交流的成本,从而使纵向(金字塔)的官僚体制开始崩溃”,“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距离缩小和最终向合一回复”。 2.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与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1)所谓人造系统,是指人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一系列的要素做出有规律的安排,使之成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例如计算机系统,生产系统和运输系统等。实际上,大多数系统属于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而且许多系统有人参加,是人—机系统。 (2)信息系统看起来是一个人造系统,但是它的建立运行和发展往往不以设计者的意志为转移,而有其内在规律,特别是与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了解自然系统的运行规律及人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建立和发展信息系统的关键。 第二章 1.你认为应该怎样定义管理信息系统? (1)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易过程的效率。 (2)(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社会技术系统。) (3)特点: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2.简述应用环境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影响。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这里,环境是有关组织内,外部各种因素的综合。 一、生产过程的特征: 由于不同的生产特征决定着企业开发应用管理系统时应当贯彻的管理思想,因而必须在系统进行总体规划之前进行认真分析,才能保证系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二、组织规模: 组织规模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决定着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因而,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上,根据组织规模确定系统的规模和目标是系统分析人员的重要任务。组织规模即组织的大小。 三、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管理的规范化是管理组织、过程等的学科性与合理性的要求。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较为明显。 四、组织的系统性: 一个系统性的组织,管理过程是系统化的,可以被准确地描述和量化,能够产生与决策控制过程相关的数据。这样的系统的管理和决策能够在各管理环节的支持下准确进行。 五、信息处理与人: 在信息处理中,计算机的长处:能保存大量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筛选、分析;能够仿真应用环境和真实的管理系统;能够产生各种方案的可行解,自动淘汰非优解。 人在信息处理中的特点: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善于处理各种与人有关的问题。 3.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如何协调人与系统的关系? 在信息处理中,要充分考虑人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的这个特点。在系统设计中,努力保持人和计算机之间的和谐,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优秀的信息系统。人际和谐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性化界面;人与机器的合理分工;提高中端用户的计算能力。

课程名称: 经济管理学部课程考核评分表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核管理信息系统考核环节: 学生姓名:学号:考核题目: 注①:请选择填写:期末考核、阶段考核

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部课程考核评分表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考核环节①:期末考核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核题目: 注②:请选择填写:期末考核、阶段考核

小组成员分工、得分:

摘要 具体内容 关键词:某某、某某、某某 注:摘要主要内容是自己的工作,不要对理论和背景、意义等大篇幅进行介绍。字数在300-400字左右,关键词3-5 个。

一、刖言 (1) 1.1选题说明 (1) 1.2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1) 二、可行性分析 (1) 2.1可行性分析 (1) 2.1.1管理上的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目名称 (1) 2.2节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系统分析 (3) 3.1节名称 (3) 3.1.1目名称 (3) 3.1.2目名称 (3) 3.2节名称 (3) 3.2.1目名称 (4) 3.2.2目名称 (4) 四、系统设计 (5) 4.1节名称 (5) 4.1.1目名称 (5) 4.1.2目名称 (5) 4.2节名称 (6) 4.2.1目名称 (7) 4.2.2目名称 (7) 结束语 (8) 主要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商务信息系统基础 一.名词解释( 15′) 1.信息系统 由人员、硬件、软件、通信网络、数据资源和规章制度组成的,在组织 中用于存储、收集、转换以及传播信息。 基本作用:支持业务流程和企业运营、支持员工和管理者的决策制定、 支持为获得竞争优势而制定的战略 类型:运营支持系统(事物处理,过程控制、企业协作)、管理支持系统 (管理信息,决策支持、主管信息)、其他类型的信息系统(专家系统、 知识管理、职能企业、战略信息) P26模型:依靠人力资源(终端用户和信息系统专家)、硬件资源(机器 和媒介)、软件资源(程序和步骤)、数据资源(数据库和知识库)和网 络资源(通信媒介和网络支持)来执行输入(数据资源)、处理(把数据 加工成信息)、输出(信息产品)、存储(数据资源)和控制(系统性能)等活动,把数据资源转化为信息产品。 2.系统 一组相关的元素,在有组织的转换过程中,通过接收输入好生成输出一 起实现共同的目标。 基本功能:输入、处理、输出 3.反馈、控制 4.电子化业务 5.内联网 二.填空题( 15′) 1.20c80年代至90年代,信息系统出现的新的作用是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_ __。 三.应用题( 20′) 1.在过去的40年中,企业的信息系统有哪些主要变化?你认为在未来的10 年里会有什么主要变化? 2.如今的公司如何运用互联网、内联网和外联网支持企业活动?

第二章 信息技术的应用: (1)构建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建立一个通过以客户利益为中心的战略发展企业价值的公司。 (2)重组业务流程。指从根本上重新考虑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已达到成本、质量、速度和服务的改善。 信息技术是主要组成部分,能支持工作流程设计、作业需求和组织结构的创新性改变。 (3)成为敏捷企业。通过提供宽广的产品范围和快速的产品更新在市场中获利,还能提供个性化及任意批量的产品订单。 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与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公司合作将产品高校推入市场。 (4)创建虚拟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将人、组织、资产和创意联系起来的一个组织,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企业沟通、协作和所需信息流提供支持。 (5)建立知识创新型公司,主要利用到两种类型的知识。一种为显性知识即数据、文档和通过笔录或电脑存储的信息等。另一种为隐性知 识,即员工自身掌握的技术经验等。 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知识管理系统中,以支持业务知识的创新以及这些知识与新产品、服务及业务流程的整合。 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争战略:锁定客户和供应商,形成转换成本,提高进入壁垒,以及发挥对信息技术投资的杠杆作用。 知识管理技术包含:企业智能、信息的创建、共享和管理和文档管理。 公司应该如何借助IT变得更加敏捷? (1)客户敏捷:在挖掘创新机会时,具备发挥客户作用的能力。利用IT建立和强化客户虚拟社区的技术。 (2)合伙敏捷:在探索、利用创新机会时,具备调节资产和知识等的协作能力。IT技术使公司间的协作更加便利 (3)运营敏捷:在挖掘创新机会时,具备快速、准确和低成本等功能。IT帮助实现业务流程模块化和集成化的技术。 ③简述虚拟公司战略的优势 (1)与所有联盟伙伴共向基础设施和分担风险;将互补的核心竞争力连接起来;通过共享,缩短将实现变成收益的时间;真假设施和市场覆盖面;获得进入新市场的能力,共享市场,共享客户忠诚;从销售产品转变为推销解决方案。 (重要,客户为中心,大题)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价值关键是:保持客户忠诚度、预测客户未来需求、回应客户关注的问题、提供高质量的客户服务。

题型 一、选择题(10道* 2分=20分) 二、名词解释(8道*2=16分) 1.常见的医院信息系统术语定义、各子系统中英文简称。 ①医院信息系统(HIS):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一般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影像系统等。 ②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HMIS)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业务,减轻事务处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辅助医院管理,辅助高层领导决策,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医院能够以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③临床信息系统(CIS):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将临床检数据、为医疗、护理、护理、医学研究过错程会诊(咨询)服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医院临床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检验室设备联机与分析、医学影像储与通信、专家智能诊断和远程医疗(咨询)等。 ④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专为医院实验室设计的一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能将实验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网络,使病人样品登录、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质量控制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和规化管理。 ⑤医学影像系统(PACS/RIS):以高可靠性计算机设备为基础,通过高速网络联接各种影像设备,依靠先进的存储技术,采用数字化图片来取代传统胶片的方法存储、保管、传送和显示医学影像及其相关信息,影像资料可共享等突出的特点,是实现医学影像通信管理的重要手段。 ⑥影像资料部管理系统(RIS)是在PACS影像网络通信的基础上,按照影像诊断与管理要求,对患者进行登记、拍片、诊断、报告等的管理,,以及医院影像的分类、统计、查询、汇总、分析的一系列影像资料的管理等。 ⑦电子健康档案(EHR):由计算机创建并保存的个人从生到死的健康信息和诊疗信息。电子健康档案中的个人健康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基本卫生服务记录等容。健康档案信息主要来源于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健康体检记录和疾病调查记录,并将其进行数字化存储和管理。 ○8EMR(电子病历)系统:以结构化和智能化的病历、医嘱、处方等数据录入为特征的信息系统 2.药品系统的构成,药品处方可以分为哪几类型?

题目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 xxxxxx 学号 xxxxxxxxxxxx 专业班级 xxxxxxxxxxxxxxxxxxxxx

目录 一、问题分析-------------------------------------------------------------------3 1、设计背景------------------------------------------------------------------3 2、运行环境------------------------------------------------------------------3 二、需求分析---------------------------------------------------------------------3 1、用户需求------------------------------------------------------------------4 2、系统主要功能------------------------------------------------------------4 3、系统总框架图------------------------------------------------------------6 三、结构设计---------------------------------------------------------------------6 1、数据字典------------------------------------------------------------------6 2、概念结构设计E-R图-------------------------------------------------12 四、系统代码实现(PowerBuilder环境)---------------------------------15 1、SQL Server 2008创建表格代码--------------------------------------15 2、PowerBuilder环境数据库连接代码---------------------------------22 3、运行结果-----------------------------------------------------------------24

计算机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周》报告(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学生姓名:张成林 学生班级:信管092001 学生学号: 200920020124 指导教师:刘春霞 2011 年 3 月 1 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小组介绍 (1) 1.1小组成员 (1) 1.2任务分配 (1) 1.3 成员任务安排 (1) 第二章学院课程安排管理的介绍 (2) 2.1 引言 (2) 2.1.1 学院课程安排管理系统项目简介 (2) 2.1.2 编写说明 (2) 2.2 系统目标 (3) 2.2.1 总目标 (3) 2.2.2 编写目的 (3) 2.2.3 系统目标 (3) 2.3. 系统结构 (3) 2.3.1 信息系统需求结构 (3) 2.3.2 需求结构的说明 (4) 2.3.3 概述 (4) 2.3.4 系统业务流程图 (5) 2.3.5 系统功能结构图 (5) 第三章软件需求说明 (6) 3.1功能描述 (6) 3.1.1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6) 3.1.2性能需求 (6) 3.2行为描述 (6) 第四章结构化分析方法 (7) 4.1数据流图 (7) 4.2数据字典 (13) 4.3 输入输出设计 (15) 4.3.1输入设计 (15) 4.3.2输出设计 (16) 第五章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项目小组介绍1.1小组成员 张蓓 200920020123 张成林 200920020124 张金龙 200920020125 1.2任务分配 查找资料(2-20——2-21): 系统分析(2-21——2-23): 系统设计(2-24——2-26): 编写文档(2-27——2-28): 1.3 成员任务安排 张蓓:教学计划系统 张成林:课程安排系统 张金龙:课程查询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重点 第一章信息系统与管理 1、什么是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2、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 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 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所得到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是逻辑性(观念性)的;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 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对其决策的影响也可能不同。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作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遭受失败,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目的。 5、信息的特征: a.事实性。b.时效性。c.不完全性。d.层次性。 e.可变换性。f.价值性。 6、系统的概念 通常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 (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必须产生整体功能。 7、系统的组成部分 系统作为一个抽象模型从宏观上看一般有输入、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 8、信息系统 以信息现象和信息过程为主导特征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9、信息系统的类型(按处理的对象): 1.作业信息系统 业务处理系统(产量统计、成本计划) 过程控制系统(生产过程中数据的监测) 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邮件、印刷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 10、决策 决策: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决策科学的先驱西蒙教授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3个阶段:情报、设计、选择。 11、决策的四个阶段 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 12、决策问题的类型 1.结构化决策: 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2.非结构化决策: 复杂、没有固定规律可循。 3.半结构化决策: 介于上述两类之间。可适当建立模型,但无法确定最优方案。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1、数据的定义:数据是存储在某种媒介物上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三内容:符号性、客观性和依赖于媒介物。 2、信息的定义:信息是被处理成具有对接收者有意义形式的数据,它对当前或未来的行动或决策具有实际 的或感觉到的价值。 三个层次:语法性、语义性和语用性。 3、信息与数据的关系(选择/简答) 1)数据是对客观对象的记录,而信息则是数据的意义。 2)联系。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 义,才能成为信息。 3)区别:数据是纯客观的,是对某一事实不经解释的原始反映,单纯依靠数据我们无法判断它是否 与我们的活动有关。信息则是经过人们处理后的数据,能够传递某种意义,它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要求,能对人们的决策或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4)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意义。 信息的性质。反映性(真伪性)、可分离性(时效性)、共享性和时滞性。 4、信息的质量 1)定义:由它对人的行为的激励程度和在决策活动中的作用来决定;由它对人的行为和决策所产生 的价值来决定。信息是组织中最富价值的资源之一。 2)特征 信息的时间特征(可能为简答):及时性和新颖性。 内容特征:准确性、相关性和完整性。 形式特征:详尽性和呈现性。 5、信息的生命周期:需求、获得、服务、退出,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对应6个环节:信息的收集、传输、 加工、存储、维护、使用来加以实现。 1)信息收集。 i.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可以把信息收集工作分为原始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收集两种。 ii.原始信息收集是指在信息发生的当时、当地,从信息所描述的实体上直接把信息取出,并用某种技术手段在某介质上记录下来。 二次信息收集则是指手机已经在某种介质上,与所描述的实体在时间与空间上已分离的信息。 iii.原始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是完整、准确、及时地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记录 下来,做到不漏、不错、不延时。 二次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目的地选取或抽取所需要的信息;二是正确 地解释所得到的信息。 iv.在衡量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时,下列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A.它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否完善; B.准确程度和及时性如何; C.具有哪些校验功能; D.对于工作人员的失误或其他各种破坏因素的预防及抵抗能力如何; E.录入手段是否方便易用; F.对于信息收集人员和录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如何; G.整个信息收集和录入的组织管理是否严密、完善等等 2)信息传输 i.信息传输有时间传输和空间传输两种方式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需求调研报告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背景说明 (1) 1.3系统目标 (1) 2需求描述 (2) 2.1教学资源维护 (4) 2.1.1学年校历编排 (4) 2.1.2 组织结构维护 (4) 2.1.3 教室资源维护 (4) 2.2学籍维护 (5) 2.2.1 学生基本信息维护 (6) 2.2.2 成绩信息 (6) 2.2.3考勤信息维护 (7) 2.3教学计划维护 (8) 2.4开课/排课维护 (9) 2.4.1 开课管理: (9) 2.4.2 排课管理: (9) 2.5选课管理 (13) 2.5.1 学生网上选课平台(B/S结构) (13) 2.5.2 教务员管理平台(C/S结构): (15) 2.6考务管理维护(暂定) (16) 2.7成绩管理维护 (16) 2.7.1 系统用途 (17) 2.7.2 系统特点 (17) 2.8教师管理维护 (18) 2.8.1 目的: (18) 2.8.2 管理内容: (19) 2.9毕业设计管理和毕业审核(暂定) (19) 2.9.1 系统用途 (19) 2.9.2 功能需求描述 (20) 2.9.3 功能描述 (21) 3性能需求 (24) 3.1网络平台要求 (24) 3.1.1 网络环境下的多用户系统。 (24) 3.1.2 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 (24) 3.1.3数据安全性。 (24)

3.2用户平台要求 (24) 4行为描述 (25) 5参考文献 (25) 6总结 (26)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教务管理是大学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校、系、师、生的诸多方面,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展开和深入,教务日常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复杂。如 何把教务工作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是现代高校发展的重点,所以迫切需要研制开发一种综合教务管理软件,建成一个完整 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1.2背景说明 ●待开发系统名称:教务管理系统 ●开发者: ●用户:高校教务人员,在校学生,教师 1.3系统目标 开发此教务管理系统软件,使教务人员及操作者进行教务管理,方便操作者随时添加、查询、修改,使工作人员从繁琐 的填表,查表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供需双方都获得满意的结果; 促进报表、统计数字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教务管理 维护费用,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为学校领导决 策提供支持,该软件的设计目标尽量达到人力与设备的节省,

答案+我名字 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管理信息系统第1次管理信息系统 题号一二三合计 已做/题量0 / 200 / 100 / 100 / 40得分/分值0 / 400 / 400 / 200 / 100一、单选题(共20 题、0 / 40 分) 1、 与信息有关的概念是()。 A、 情报 B、 知识 C、 学问 D、 全部都是 收藏该题 2、 现实管理活动中通常面临的是()。 A、 结构化决策 B、 非结构化决策 C、

半结构化决策 D、 定量决策 收藏该题 3、 有关信息技术的研究的学科包括()。 A、 科学技术以及 B、 工程 C、 管理 D、 全部都是 收藏该题 4、 无需客户端的企业计算模式是()。 A、 主机/终端模式 B、 工作站/文件服务器模式 C、 客户/服务器模式 D、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收藏该题 5、 适合开发经理信息系统的是()。 A、 生命周期法 B、 原型法 C、 两者均可 D、 难以确定 收藏该题 6、 用以保障代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 A、 顺序码 B、 区间码 C、 助记码 D、 校验码 收藏该题 7、

判断树与判断表中措施的数量对应的是()。 A、 分支的数量 B、 叶的数量 C、 非重复分支的数量 D、 非重复叶的数量 收藏该题 8、 设计模块时应当尽量使其()。 A、 功能独立 B、 数据独立 C、 逻辑独立 D、 物理独立 收藏该题 9、 因特网属于()。 A、

LAN B、 WAN C、 宽带网 D、 有线网 收藏该题 10、ERP项目组织的原则是()。 A、环环相扣 B、层层尽责 C、全心投入 D、以上三项 收藏该题 11、系统运行情况记录指的是()。 A、系统故障及维修记录 B、系统工作数量及信息质量记录 C、系统工作效率记录 D、全部都是 收藏该题 12、 处理流程图的直接设计依据是()。 A、 业务流程图 B、

第一章: 1:管理:按照管理目标,对管理对象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2:管理系统: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组织目标,针对管理对象,由具有特定管理职能,相互间存在有机联系得各种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过程,管理方法和技术等所构成的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 3: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本身并没有意义。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进过解释才有意义。 4:信息:是信号,符号或消息所表示的内容,用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并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5:管理信息:是对管理活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描述,是管理活动中各种发展变化和特征的真是反映。 6:系统: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8: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为了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9: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10: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12:CRM:客户关系管理是代表增进赢利,收入和客户满意度而设计的,企业范围的商业战略,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 13:BRP:业务流程优化,企业流程再造工程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做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14:广义的管理系统和狭义的管理系统的其别何在? 广义的管理系统包括了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及相应的信息系统,而狭义的一般仅指管理机构和其信息处理系统。 15: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3加4,信息是进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数据是信息的一种重要的载体,信息是数据本身所具有的的含义。关系:信息的表现形式是数据;信息对决策有价值,因为信息可以消除不确定性;数据和信息的辨别取决于语义环境;同一个数据,不同的人可能对他做不同的处理,获得信息的价值也就不同。16:一般对管理信息可以怎样分类? 固定信息,流动信息;业务,管理,决策;内源信息,外源信息。 17:在企业信息系统中,怎样划分流动信息和固定信息? 固定信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信息;流动信息指在整个管理活动过程中经常发生变化的信息。划分标准是在一个完整的业务周期内是否经常发生变化。 18:信息的性质和系统的性质有哪些? 信息的性质:客观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可扩散性,可压缩性,时效性。 系统的: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整体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某大学教务管理系统UML模型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和Internet技术的引进,基于校园网和Internet的应用系统的开发正在蓬勃发展。教务管理师高校教学管理的一向重要工作,现代化的高校教务管理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新世纪背景下,高校教育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学计划不断更新。在高校日常管理中,教务管理无疑是核心工作,重中之重。其管理模式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对于学校的总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管理内容过多,繁琐,处理的过程也非常复杂,并且随着学校人员的增加,教务管理系统的信息量大幅上升,因此往往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务信息的运作状态这使得高校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另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管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实施学分制、学生自主选课等。这一切都有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一个集成化的教务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高校都开发了自己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由于其教务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不同学校的实际教务管理情况各有自己的特点,因而各高校需要针对自己的教务管理模式和特点建立自己的教务管理系统。本设计是基于某高校的教务管理模式开发的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这样一个系统不仅可以降低工作量、提高办公效率,而且使分散的教务信息得到集中处理,对减轻教务工作负担、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实现教务管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系统用例模型 1.1确定系统模型的参与者 仔细分析教务管理系统问题描述。在UML中,角色代表位于系统之外和系统进行交互的一类对象,本系统中创建主要的角色有以下三类: (1)教务员:教务员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对全体学生进行用户登录、学籍管理、选课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并且对教师进行登录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教务处工作人员处理日常的系统维护,例如维护和及时更新学生,教师信息以及安排选课等。 (2)教师:教师根据教务系统的选课安排进行教学,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录入此系统。 (3)学生:学生能够在教务管理系统更改学籍信息、进行选课、查询已选课程和考试成绩。 1.2识别用例 用例是系统外部参与者与系统在交互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识别用例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分析系统的参与者开始,考虑每一类参与者需要使用系统的哪些功能,如何使用系统,根据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流程个提取的参与者信息,确定系统分为以下几个用例: (1)学生参与者用例: ●用户登录 ●学籍管理 ●选课管理 (2)教师参与者用例: ●用户登录 ●成绩管理 ●教学管理 (3)教务员参与者用例:

中南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试题(A)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系统分析阶段用于数据流程描述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是组织中管理活动各种数据的总称。 3.系统是指在一定环境中,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相互联系、制约的若干要素组成的___________。 4.BPR实现的手段包括____________和组织变革。 5.系统转换有直接转换、_____________、分段转换三种方式。 6.系统规划阶段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关键成功因素法等。 7.磁盘既是输入设备,又是_________设备。 8.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组织中的“一把手”起着______________的作用。 9.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进行业务流程调查分析时,业务流程图是用户和_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 一种共同语言。 11.层次化模块结构图主要关心模块的___________属性。 12.一个代码只能唯一地标识一个_________________。 13.管理的定性决策已向________的决策发展。 14.越靠近高层的信息与外界的关系越大,而作业信息主要来自________。 15.在现代化的企业中,应把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_________来管理 16.判断树和判断表是常用的描述______________的工具。 17.按决策层次分,信息可以分成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___________信息。 18.原型是一个可以实际运行、反复修改和不断完善的_________系统。 19.对于用户需求是确定的、完全的,现有处理过程是科学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一般采用____________开发策略。 20.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因素。 二、判断题:(每个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后给出的括号中,用 “√”、“╳”分别表示其表述是“正确”或“错误”)。 1.数据流图与物理描述无关。[] 2.人是信息化的社会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企业管理信息中,每日销售量统计信息属于:战术信息 2确定企业组织目标,制定公司长远发展规划等的信息,一般属于_战略____层信息。特点是(使用频率低 21.信息是分层次的,使用频率较高、大多来源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属于_ 执行层__层信息。 22.完成或达到某些目标的特性是系统的________目的______性。 2.一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是以:人员为主导的系统 3.管理控制职能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是获取对于预定指标的:偏差信息 4.无线传输介质的是:卫星通信,微波,红外线,激光 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缆 5.下列选项中,由ARPANET网发展过来的网络是:INTERNET(互联网)原型法的主要优点: A.便于满足用户需求 B.开发时间短,效率高生命周期法优点:A目标明确,开发过程易于控制B质量保障措施完备C 系统正确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D.开发文档齐全 ;缺点的是(系统开发周期过长) 缺点:A系统开发跟不上需求的变化,系统开发周期过长B逻辑设计到物理设计跨度大C文档化工作大 在面向对象技术中,将数据和操作_合并____在一起作为一个对象 面向对象法的主要优点包括:A与人们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B稳定性好C可重用性D可维护性好。 9.系统详细调查需要弄清现行系统的基本逻辑功能和(信息流程) 10.系统分析详细调查需要了解的最主要内容为(现行系统的基本逻辑功能 ) 29.初步调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从总体上了解原系统的基本功能_____和信息__需求___。 11.模块结构图中,表示模块的符号是(矩形框 ) 12.如果数据流程图呈束状结构,则称它为(事务型数据流程图) 33.模块的导出类型分事务型和__变换____型。 34.变换型数据流程图通常可以明显地分成输入、__处理__和输出三部分。 11.采用事务分析法进行模块结构图设计时,首先应设计出(.顶层模块 ) 13.某学生的代码(学号)为2009001,这个代码属于( 层次码) 12.某商 场用TV-A-28表示28英寸A等彩色电视机,这种代码属于( 助记码)14.数据库设计的起点是(用户需求分析 )

题目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 专业班级xxxxxxxxxxxxxxxxxxxxx

目录 一、问题分析 -------------------------------------------------------------------3 1、设计背景------------------------------------------------------------------3 2、运行环境------------------------------------------------------------------3 二、需求分析---------------------------------------------------------------------3 1、用户需求------------------------------------------------------------------4 2、系统主要功能------------------------------------------------------------4 3、系统总框架图------------------------------------------------------------6 三、结构设计---------------------------------------------------------------------6 1、数据字典------------------------------------------------------------------6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统设必修课,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4学分,72学时,其中课程设计18学时,开设一学期。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与系统评价和开发案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对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应用有较深刻的了解,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结构,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运行、维护、管理等环节的知识,初步具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和管理的能力。 二、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是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性、边沿性学科。与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财务会计等管理类课程,以及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等信息技术类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定义、作用与结构以及开发条件及方法论。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以及面向对象开发过程、原型法开发过程的概念。 3.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阶段、投入运行阶段等管理和维护。 4.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的概念与内容、开发工具的类型与使用。 5.以一个典型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全过程作为实例,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性强,学科覆盖面宽,内容繁杂,因而教学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往往有“听得懂”但“学不到”的感觉。所以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尽可能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 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在教学中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学以致用。 3.教师应督促学员按照规定的教学进度认真自学;指导小组讨论,认真评判学生作业,定期集中进行作业评析,讲解带普遍性的错误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信息和信息化 信息化:源于60年代的日本。 内涵:一是指信息的利用非常广泛,信息观念深入人心:而高一层次则指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信息的开发、利用、处理、管理、 服务等方式的完善和现代化。从外延的角度来说,他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信息环境。 信息高速公路:1993年美国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通常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数据:是用于记录、描述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 的区别与联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表述形式;数据符号单独表示时没有任何含义,只有把它们放入特定的场合进行解释和加工,才能 使其具有意义并升华为信息。 信息的性质:普遍性 可转化性 客观性 可分享性 时效性 可传播性 相对性 不确定性 层次性 难度量性 动态性 有价值性 管理信息的层次:按照管理的层次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二、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系统: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 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信息系统的两大类型: 作业信息系统:处理组织的业务、控制生产过程和支持办公事务,并更新 有关的数据库。(业务处理、过程控制、办公自动 化) 管理信息系统: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 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

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 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和决策。 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一)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阶段 (二)管理信息系统(MIS)阶段 (三)决策支持系统(DSS)阶段 三、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 决策: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 动。 决策过程: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 策问题的类型:结构化决策,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可循;非结构化决策,复杂、没有固定规律可循;半结构化决策,介于上述两类之间。可适 当建立模型,但无法确定最优方案。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 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 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 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 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概念图,我们可以得出: MIS是一个人机系统; 一体化或集成系统; 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 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数据,辅助决策; 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在某些时候,某些组织,只用了管理信 息系统的一部分即子系统的概念。 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提供信息为组织的管理服务,是一个人机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的结合,是一个综合系统,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从广义概念上阐述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两 类:基于管理职能的结构,基于管理层次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是两种分类的综合,基于 管理任务与智能的分类。 基于管理任务的分类 基于管理智能的 分类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管理信息系统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用于管理的处理信息的系统,或者说用系统的方式,通过信息媒介控制,达到管理的目的。 由三个概念元素组成:管理、信息和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对运营管理和管理者行为的影响 (1)对运营管理的影响: ①影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效率。 衡量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成功的标志是减少了多少人力,节省了多少人的工资。用每年节省的工资去回收计算机的投资,看几年能收回。如果3年能收回,技术经济分析就认为是可行的。即T=C/W<3 这里, T ——回收年限; C ——购买计算机的硬软件费用; W ——每年节省的工资总额。 ②其次,MIS用于管理以提高效益。提高效率和提高效率效益合到一起,就是我国提出的“减员增效”。 (2)对管理者行为的影响: ①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行为影响的主要方向是管理科学化。使管理者中的一些糊涂的观念得到改进,例如,命运论、经验论、关系论等等一些无所作为的思想得到抑制,是管理者养成学习进

取的习惯的过程。树立崇尚科学,以知为荣、以能为荣的风尚,把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 ②另一方面表现为管理者的决策习惯的改变。好的决策要有好的途径,一般是首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然后分析,提出方案,再后进行方案比较,选出较好方案,然后是验证和执行。这是当代的系统决策方式。推行管理信息系统帮助这条例路径实现。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概念 1、简述管理信息系统定义及其与一般计算机应用的区别 ①课件:管理信息系统是改造旧世界,推进生产力的科学;利用系统,通过信息,控制企业提高效率效益,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实现企业梦想的途径。 课本: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②管理信息系统化与一般计算机应用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