谵妄病人的多方位护理

谵妄病人的多方位护理
谵妄病人的多方位护理

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对降低患者焦虑谵妄评分、治疗

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对降低患者焦虑谵妄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01-03T12:45:24.4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2期作者:王维维[导读]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率以及焦虑评分。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率以及焦虑评分。方法:选取86例本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5.35%,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9.77%),组间有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7%,优于对照组(65.12%),差异为(P<0.05);对照组的SAS评分与实验组相比差于实验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整体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针对性护理;治疗依从率;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中较为特殊的科室,主要收治的都是病情比较危重的患者[1]。重症监护室内拥有医疗技术比较先进的设备和仪器,能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保护的作用[2]。但是住在重症监护室的病人通常病情比较严重,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产生了很大的负担,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关键。通过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质量。为此本文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选患者共计86例,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6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选取时间从2018年10月开始,截止至2019年10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3例。对照组中有男性19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43-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16±2.13)岁;实验组中有男性2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65.26±3.13)岁,其中年龄最大的为78岁,最小的为39岁。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经过统计学数据对比有差异存在P>0.05,无对比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具体实施情况如下:(1)成立护理干预小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对护理人员定期培训;(2)针对性护理,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为患者讲解疾病所涉及的器械的使用方法,疾病治疗方式等等,使患者能够对疾病有更立体的认知;(3)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4)对于患者使用的深静脉置管、浅静脉置管、尿管引流管等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1.3评价指标 1.3.1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依从率,治疗依从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率,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3]。 1.3.3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本次研究采用的是Zune研究的汉化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越高抑郁越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统计,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士s)描述,组间经t和x2检验,当差异在P<0.05时,说明有临床意义。 2结果 2.1治疗依从性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对比[n(%)]

重症监护病房谵妄病人实施专科护理管理的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谵妄病人实施专科护理管理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22T11:01:08.39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4期作者:张娟娟[导读]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开展专科护理管理,能减少谵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加速康复进程。 山西大医院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谵妄病人实施专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6例谵妄病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9例,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观察组基于此,实施专科护理管理,比较两组谵妄发生率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另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生率(5.26%)相比对照组(15.79%),显著偏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偏短(P<0.05),APACHEⅡ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偏低(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开展专科护理管理,能减少谵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加速康复进程。【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谵妄;专科护理管理谵妄实为一种多发生于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并发症,从根本上来讲,其属意识改变范畴,而大脑皮质功能障碍为其病理基础。对于谵妄病人而言,其思维处于紊乱状态,且意识基本丧失,是一种比较常见且严重的脑功能综合征。有报道指出[1],在重症监护病房内,围绕此病做好专项护理,能减少此病发生,并且还能加速病情康复。本文针对所收治的此病患者,实施专科护理管理,效果突出,现对此作一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1月-12月这一期间内,选取本院重症监护收治的谵妄病人36例,将其依据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共分成2组每组患者均为19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16例,年龄区间25~80岁,平均(62.4±3.9)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18例,年龄区间26~80岁,平均(62.9±3.8)岁;两组年龄等资料经系统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如对病人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特别是意识变化。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实施专科护理管理:(1)组间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并对小组内成员进行定期性的知识学习与培训,并进行相关考核,如果护理考核成绩不合格,即再次培训。(2)对病人开展定时定向沟通,通常每8h便沟通1次,内容为:询问病人的病情及地点、时间、姓名等,将其需要重点配合的内容讲解于患者。(3)当将病人送至重症监护病房后,将病房环境向其讲解,减少其对新环境的恐惧心理。(4)在重症监护病房这一特殊环境中,尤其是在夜晚,需尽可能将噪音降低,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5)定时巡视,每2h进行1次,发现异常,还是基础;最大程度减少谵妄发生。(6)如果患者预留有管道或存在疼痛等因素,需运用约束带对病人活动加以控制,预防因发生谵妄而引起管道滑脱。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人谵妄发生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2]及住院时间。APACHEII量表实为一种对急危重病人病情及预测预后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其能够将病人死亡的风险给反映出来。谵妄症判定标准:精神运动异常兴奋、意识模糊、喃喃自语、抗拒治疗及躁动不安等。 1.4统计学处理 SPSS20.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由(±s)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由百分率表示,X2检验;若经比较有显著差异,由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APACHEⅡ量表评分为(20.70±4.57)分,对照组(22.53±4.88)分,观察组明显偏低(t=5.15,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为(3.14±0.71)d,对照组(5.09±1.07)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10.25,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2例,发生率为5.26%;对照组6例,发生率为15.7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X2=4.38,P<0.05)。 3.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谵妄并非疾病,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主要有两点,其一为定向障碍,其二是意识水平的降低,患者经常会因为外部刺激,而出现精神上的错觉、幻觉或运动兴奋;而注意的缺陷以及意识水平的大幅降低为其典型临床特征,除此之外,睡眠周期紊乱、直觉紊乱同样属于其特征范畴[3]。当重症监护病人发生谵妄时,会时病人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增加,如此一来,不仅会延长住院时间,而且还会增加住院费用,甚至还会危及病人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重视谵妄症的预防与干预。谵妄通常情况下,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具有病情反复且急性发作特征,多数患者病情能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需要指出的是,谵妄每增加或持续1d,病死率也会同样随之增加10%[4],因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本文针对重症监护病人谵妄,实施多层面的护理干预,最终结果得知,观察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由此提示,针对重症监护病房谵妄开展全范围的专科护理管理,能够从根本上做到有的放矢,是整个护理工作更具针对性与全面性,能够较好的减少谵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风险,临床综用价值突出。参考文献:[1]夏小玲, 钟冰冰, 黄苏平,等. 谵妄集束化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65):249+252. [2]郑春艳, 张欢欢, 杨玉金,等.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谵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7):74-83. [3]沙莎, 韩培立.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7, 27(3):25-27. [4]刘竞, 李勇, 蔡燕,等. 转出重症监护病房的多发伤谵妄患者血清S100 B水平对其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J].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9):692-695.

叙事护理对预防重症患者谵妄的应用研究

叙事护理对预防重症患者谵妄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27T09:44:25.857Z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10期作者:于莉芝 [导读]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在临床医疗界研究学者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也有了更深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在临床医疗界研究学者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也有了更深的研究。其中,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可能出现的一种谵妄症受到了研究学者的诸多关注。同其他病症不同,谵妄症患者的病发原因多由心理因素导致。由于身患重症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受到疾病的痛苦,因此十分有可能产生可逆的急性意识障碍综合症,这就是临床医学界的谵妄症。而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重症患者的意识障碍疾病,对于谵妄症患者的治疗也应当从患者的心理入手。对此,本文将以叙事护理出发,研究其对于重症患者谵妄症的预防。 关键词:叙事护理;重症患者;谵妄症 引言: 随着我国心理学事业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出现谵妄症的重症监护室患者也有了更新的治疗方法。由于谵妄症会令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和认识障碍,影响患者的治疗疗效和治疗过程,因此,医护人员对于出现谵妄症的患者应当及时的进行治疗并对可能出现谵妄症的患者进行预防,保证患者能够及时恢复意识清醒,并进行正常的疾病治疗。 一、叙事护理和谵妄症 从定义而言,叙事护理是指由医护人员进行引导,并利用后现代心理学技术将患者消极的负面情绪以及自身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故事的形式进行诉说来达到缓解患者内心消极紧张、抑郁甚至意识不清产生的负面情绪的一种护理方式[1]。由于叙事护理的特殊性,因此一般是以医护人员同患者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的。除此之外,医护人员也应当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安全。 谵妄症是指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行为没有章法、没有目的且注意力无法集中或无法长期集中的一种综合病症,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在重症患者当中尤为常见[2]。由于患者在重症后期受到疼痛以及治疗的影响,会出现意识不清、行为无章甚至无法集中注意力在治疗上的情况,进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疾病治疗。 谵妄症的病发有许多原因,在重症监护室当中最常引发重症患者谵妄症的分别有:痴呆,心脏衰竭,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视听出现障碍以及年老等年龄原因。除此之外,在部分高血压患者发病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谵妄症,谵妄症并不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只要医护人员对有可能出现谵妄症的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将会对患者的谵妄症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神志集中注意力在治疗上。 二、叙事护理对于预防重症患者出现谵妄症的方式 由于叙事护理最初是在心理学界开始并逐步发展的,因此对于预防出现谵妄的重症患者而言,也十分适合。对于可能出现谵妄症的重症患者,其叙事护理方式如下: 1、医护人员应当在叙事护理前引导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的疾病,帮助患者克服对自身疾病的恐惧感,克服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紧张等不良情绪,以此来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叙事护理,帮助患者能够以更加清晰、更加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自身的疾病。 2、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的掌握,并对可能发生谵妄症的患者进行特别看护,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老、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中后期以及需要化疗等治疗过程较为痛苦的患者。在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后,医护人员应当首先征得患者的同意,并以患者为主进行叙事护理。在整个叙事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都应当坚持以患者的叙说为主,医护人员的评价为辅。 3、医护人员在进行叙事护理时应当保持与患者的眼神交流,对于部分已经出现轻微意识不清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当在患者意识清醒时进行叙事护理,尽量避免在患者意识不清时进行。如果患者在叙事护理的过程中出现了情绪异常、情绪反复甚至拒绝继续进行护理的情况,医护人员应当及时停止叙事护理,以患者的情况为主。 4、医护人员在患者进行故事叙述时应当以聆听为主,积极聆听患者叙述的故事,并寻找故事当中的情感突破口和事件突破口,做到最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并帮助患者集中注意力,杜绝患者在治疗后期有可能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5、在患者叙事后,医护人员应当积极寻找叙事中的积极内容,并对患者的叙事内容进行评价,评价应当以对患者的正面鼓励为主,对于部分有可能出现意识不清、注意力不集中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当注意以更加有条理的讲述梳理患者叙事的内容,并帮助患者在叙事及后期医护人员进行叙事编辑时集中注意力。 6、在患者进行叙事后,医护人员首先应当对患者的故事进行梳理和编辑,保证患者能够以更加有条理并且以积极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自己讲述的故事。其次,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主题访谈式的干预,以同患者一对一进行较为私密的交谈为主。在交谈当中,医护人员应当引领患者抒发自己心中的恐惧、紧张等情绪,并将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叙事本身,集中到同医护人员的交谈当中,帮助患者集中注意力,并帮助患者寻找在故事当中出现的心理问题[3]。再找到出现的心理问题后,医护人员应当同患者一同解决该问题。 7、医护人员在同患者进行叙事护理后,应当将患者叙事的内容进行记录,并保留成为档案,以便后续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叙事护理以一周2-3次为宜,保证患者能够有充分的休息时间,每次护理保持在1-2个小时,对于部分已经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当适当的延长叙事护理的时间,并在患者叙述的过程中找到患者叙述的脉络。 三、叙事护理对预防重症患者谵妄的积极作用 作一种能够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治疗的护理手段之一,叙事护理能够帮助重症患者梳理由于患病及治疗出现的消极、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并在叙事的过程中同医护人员建立起较为亲密的关系,帮助医护人员进行后续的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除此之外,积极有效的进行叙事护理还能够帮助重症患者找到生活的意义,从而树立对治疗的信心,树立对于克服疾病的信心。 近年来,我国医学界除了针对患者的疾病和生理健康进行护理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也将注意力放在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患者自身的心理变化当中。而叙事护理作为一种能够预防患者出现谵妄症的有效护理方式之一,能够帮助患者克服对于重症的恐惧,并且在护理过程中建立起更加有条理、更加有逻辑性的情绪疏解通道,帮助患者积极解决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医学界对于重症患者的身体治疗和心理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叙事护理也逐渐走入了重症患者的心理治疗当中。谵妄症作为患者在重症治疗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的重视,为了保证患者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疾病的治疗,保证

谵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为保证骨科术后谵妄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针对术后谵妄的临床表现和术后谵妄的发病特点,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9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其中24h内恢复1例,24-72h恢复6例,3-4d恢复2例,无坠床等安全事件发生。结论做好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以预防谵妄的发生,减少术后谵妄对老年患者的危害,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术后谵妄;原因分析;护理安全 谵妄也称急性可逆性意识障碍,是一种伴有注意力、感觉、思维、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周期障碍的短暂性的器质性脑综合征[1]。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的骨折患者也逐渐增多。因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减退,并发症及其危害相对较多,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谵妄后若处理不及时会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很多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为此,我们根据术后谵妄的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2013年我院骨科术后谵妄的老年患者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65-90岁。手术类型:颈椎间盘突出髓核切除加前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3例。其中全麻3例,硬膜外麻醉6例,使用阿托品3例。本组病例术前做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无老年性痴呆和精神障碍病史,无术前谵妄发作史。CT检查排除颅脑疾病。 1.2 谵妄的临床表现 常常在夜间突然发病,白天减轻或正常,持续1-4天。表现为意识模糊、思维混乱、失去自知力、神志不清、言语错乱、答非所问、对人和事出现认知障碍,伴不同程度的幻觉甚至躁狂、自残等。谵妄状态呈阵发性,白天减轻,夜间加重。有的患者白天呈嗜睡状态,而夜间则兴奋躁狂。 1.3 谵妄的易发因素 1.3.1 年龄年龄越大(特别是≥75岁),谵妄发生率越高。老年患者脑组织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谵妄的临床及护理研究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谵妄的临床及护理 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谵妄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患者均全麻,A组和B组分别采用低剂量和较高剂量的右美托咪定,C组采用生理盐水,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情况;对出现谵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及锻炼指导、防摔防滑等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A组患者术前全麻苏醒期认知功能评价为(26.4±2.3)分,术后为(25.8±3.8)分;B组患者术前全麻苏醒期认知功能评价为(26.2±2.0)分,术后为(24.3±2.5)分;C组患者术前全麻苏醒期认知功能评价为(26.2±2.1)分,术后为(21.4±2.2)分;A组和B组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认知评价明显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谵妄患者经一系列护理干预以后其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对老年全麻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及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苏醒期谵妄的病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护理 作为老年患者全麻手术后临床常见并发症的术后谵妄,损害患者的记忆、意识等,不利于患者的正常治疗,导致治疗中对其他疾病的忽略,严重时能危及患者生命,危害极大[1,2]。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谵妄的临床效果,了解强化护理对改善谵妄症状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5 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64~82岁,平均年龄(70.2±3.3)岁,随机均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 1. 2 方法嘱所有患者术前禁食,入室后,所有患者开放命脉通道并进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等检测,后给予患者 3 min 的面罩吸氧,接着通过麻醉诱导给予全部患者全麻,按照0.05 mg/kg的予咪达唑仑、5 μg /kg的芬太尼、0.6 mg /kg的罗库溴铵、1.5~ 2.0 mg /kg的丙泊酚注射液、1 mg /kg的艾司洛尔,建立气管插管并适当调整参数进行机械通气。之后按照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3 mg/(kg·h)、吸入2%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七氟醚,且A组按照0.5 μg/(kg·h),共50 μg的频率和剂量持续泵注15min右美托咪定,B组按照0.8 μg/(kg·h),共50 μg的频率和剂量持续泵注15min右美托咪定,C组患者诱导前及术中均给0.9 %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另外,通过Narcotrend 麻醉深度监测并保障术中麻醉深度维持在45~55,手术结束30min,停止追加任何静脉麻醉药,而右美托咪定的泵入及七氟醚等的吸入均在缝皮前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