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校验及误差调整分析

电能表校验及误差调整分析
电能表校验及误差调整分析

电能表校验及误差调整分析

摘要: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多种新型设备广泛应用到电力行

业中,为电力行业创新升级提供了基础条件。近年来电力企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日

益加快,电能计量仪表需要承担工作内容越来越多,现有电能仪表已经无法继续

为电力企业生产和运营提供更加优质服务。感应型电能表凭借其多功能优势逐渐

取代传统电能表主导地位。本文从电能表校验方式和现存问题展开分析,结合感

应型电能表运行工作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出调整电能表误差措施,为全面发挥电

能表使用价值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电能表;校验;误差调整;分析

感应型电能表通过将用电客户供电电流和电压实时监督采样,利用专用电能

集成电路板,对采集电力信号处理分析并且转化成与电能正相关输出脉冲,结合

计数器中数字显示。近年来,电力行业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进程不断完善,感应

型电能表受到电力行业广泛关注和应用。为了最大程度上发挥电能表使用价值和

重要作用,电力企业要高度重视电能表校验和误差调整工作,确保电能表处于最

佳工作状态。根据现有感应型电能表校验和误差调整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得出,电能表校验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针对这一现状,相关工作人员要全

面掌握问题发生原因,采取科学合理解决措施,确保电能表安全稳定运行。

1.电能表校验现存问题

电能表校验是电力体系管理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意义。全面了解和掌

握电能表校验流程和方式,严格规范电能表校验操作,是保障电能表运行安全稳

定主要手段。现阶段,感应型电能表校验工作主要参考相关制度规范,例如《感

应型电能表检定规程》、《多功能电能表规程》以及《多费率电能表要求规程》等。校验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检定制度和操作说明展开工作,确保电能表校验数据

准确性和可靠性。电能表在电力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校验工

作却存在着较大缺陷没有得到改善。

1.1排查电能测量误差

电能表误差测量是目前电能表实际使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国电力行

业在排查电能误差测量环节主要运用高频脉冲标准预置法。电能表正式投入使用后,内部元件会受到电压、电流传输影响,进而引发标准表参数不再是固定量等

问题。在电能核算环节中,针对电能基本误差检测也存在电流比变化。例如被检

测电能表电流为1.5安培,其装置自动切换到5安培标准档位。其标准常数为5

安培情况下,即便没有连接互感设备,但是工作人员和检测人员仍需要对电流比

值进行分析和预测。

1.2校验试验计算时间与范围

感应型电能表启动状态下三极管基极电流通常为0.0001Ib。现阶段电力行业

并没有明确规范电能表试验启动时间。因此,在计算电能表试验启动时间环节,

如果计算时间和测试时间存在偏差,则需要判断电能表是否符合工作标准。校验

试验计算时间和范围是电能表启动试验首要问题,所以相关管理部门要在制度规

范中明确提出启动时间和范围,确保电能表在校验过程中不会超出标准范围。在

精准判断电能表误差基础上检测电能表使用质量。

1.3明确日计时基本误差

通常情况下,电能表温控开关时间收到外界环境和温度影响,进而导致电能

表日计时出现偏差。电能表生产商对内部温度补偿方法不尽相同,所以相关操作

浅议低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及改正措施

浅议低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及改正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浅议低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及改正措施在电能计量管理中,由于电能表接线错误,断线(失压、断流)所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大,易被人们所发觉和重视。而由于电能表非常规接线或使用不当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小,一般误差只在百分之几~十几,不易被人们所发觉与重视。但是,如果它乘以倍率所引起的误差却很大,且作为交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要求公平、准确、合理的原则。因此,电能表常见非正规接线引起的计量误差同样不可忽视。 一、引起误差的现象 (1) 单相电能表: ①1表乘2:即用一个单相(220V)电能表计量二相(380V)用电负载时,将该电能表的累计电量乘以2,作为二相实际用电总电量。这种情况:若电能表接在A相线上,计量A、B二相负载时,将造成多计电量(正误差)。若电能表接在B相线上,计量A、B二相负载时,造成少计量(负误差)。 ②1表乘3:即用一个单相电能表计量三相三线或三相四线负载时,将该电能表的累计用电量乘以3,作为三相负载总电量。这种计量方式:

若在三相不平衡负载电流时造成计量不准确(计量误差),其误差大小视三相负载电流平衡度与负载功率因数情况而定。 (2) 三相三线电能表: ①计量单相电炉:即用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单相(220V)电炉。因电炉功率因数为1.0,其计量功率P=UabIccos30°=3/2UφIφ,造成多计电量50%。 ②计量单相220V电焊机:用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配电系统,即当In≠0,此时在A、N线间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出现反转并少计电量。若在B、N线间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不转而不计电量。若在C、N线间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转速加快而多计电量。 ③计量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负载电流时,N线(中性点)产生零序电流,而三相三线电能表不能计量零序电流所消耗的功率,造成少计电量。 (3) 三相四线电能表:

三相电能表测量误差不确定分析报共21页文档

.三相四线电能表测量误差不确定分析报告 1 概述 1.1 测量依据:JJG307-2006《机电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35~85)%。 1.3 测量标准:三相电能表检定装置,型号CJ-3000D,规格 60V~380V,(0~100)A,准确度级别为0.1级。 1.4 被测对象: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 1.0级,型号 DTSD847-F4,规格3×220/380V;3×1.5(6)A,编号为00033733 1.5 测量过程:三相电能表检定装置输出一定功率给被检表,并对被检表进行采样积分,得到的电能值与装置输出的标准电能值比较,得到被检表在该功率时的相对误差。 1.6 评定结果的使用:符合上述条件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2 数学模型 r=r 式中: r——被检电能表的相对误差; r ——三相电能表检定装置上测得的相对误差。 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输入量r 0的标准不确定度u(r )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在重复性条件下由被测电能表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u(r 01 ),采用A类评定方法;由三相电能表检定装置的误差引起的不确定 度分量u(r 02 ),采用B类评定方法。

3.1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r 01 )的评定 该不确定度分量主要是由于被检电能表的测量不重复引起的,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类方法进行评定。 (1)对1.0级被测三相四线电能表在3×220/380V;3×1.5(6)A;cosφ=1.0的Imax量程上每天测量2次,每点重复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如表1.1所示: 表1.1 被检电能表的相对误差 % 平均值 单次试验标准差 s 1= () = - - ∑ = 1 1 2 n X X n i i 0.012% 同理得到s 2= 0.013%,s 3 =0.013%, s 4 =0.014%。 则,合并样本标准差

电能表误差退补电量计算

电能表快慢误差、退补起止时间有据可查则按实际日期计算。如查不清时按《供用电规则》规定计算。 (1)电力客户有上次校验回换表之日起按二分之一时间计算,最多按六个月退补。 (2)照明客户按一个月计算。 应退补电量=(错误电量×实际误差±%)/(1+实际误差±%) 电能表计量错误(接线错误或倍率错误)追补电量计算 1、一客户电能表,经计量检定部门现场校验发现慢10%(非人为)已知该电能表自换装之日起至发现之日止,表计电量为90000KWh,应补收多少? 解:△W=W*(-10%)÷(1-10%)= -10000(KWh) 按《规则》规定补电量从上次检验到更正之日止的0.5计算为5000KWh。 2、XX工业用户受电容量1630KVA(1000KVA和630各一台),2009年3月14日暂停1000KVA变压器一台,启用日期为5月月3日,问该户 3、 4、5月份如何计收基本电费?(按容量计收基本电费) 解:3月份:1000KVA,使用时间3月1日至3月13日,计13天 计算公式: 1000*(13/30)=433(KVA) 630KVA用全月,计费容量为630KVA 3月份基本电费=433+630=1063*28=29764(元) 4月份:计费容量为630KVA,1000KVA停用 4月份基本电费=630*28=17640(元) 5月份:1000KVA,使用时间5月3日至5月31日,计9天 计算公式: 1000*(9/30)=300(KVA) 5月份基本电费=300+630=930*28=26040(元) 3、一客户高供低计变压器400KVA,有功铁损300KWh/月有,无功铁损400KVar/月有,K值=2.3,本月有功抄见电量15000KWh,无功抄见电量6000KVar,求本月有功、无功损耗是多少?本月有功、无功总电量分别是多少? 解:有功铁损=(300KW ) 315KVA以上0.01;315KVA及以下0.015 有功铜损=15000*1%(300KWh) 无功铁损=400(KVarh) 无功铜损=150*2.3=345(KVarh) 有功损耗=345+150=450(KWh) 无功损耗=400+345=745(Kvarh) 有功总电量=15000+450=15450(KWh)

探析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

探析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 发表时间:2018-11-27T15:16:47.3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作者:杨跃先 [导读] 电气企业在对用户在一定时期内使用的电能量进行计量时,往往需要使用电能表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佳木斯供电公司 摘要:电气企业在对用户在一定时期内使用的电能量进行计量时,往往需要使用电能表。为了确保计量精准度,工作人员需要应用全新的电能表,如果电能表出现计量失准的情况,电力企业将需要承担主要损失,而在对城市电能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时,工作人员同样也需要应用电能表来对具体的用电信息加以收集,尽管现代的电能表已呈现出应用优势,但是计量误差仍旧会出现,过多的计量损耗也影响了电力计量工作质量,现探讨电能表使用问题。 关键词:电能表;计量误差;计量损耗 电能表是电能计量环节中的必用工具,电能表可以清晰地呈现出用户的用电情况以及具体数值,电力企业可以根据电能表呈现出的实际数值来确定需要收取电费。尽管电能表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具体生产效益,但是很多电力企业与用户并没有重视电能表的管理工作,导致电能表在外部影响下出现使用问题,一旦电能表的内部部件出现受损或者老化的情况,电能表就会出现严重的计量损耗与计量误差问题,影响电力企业发展。 1 电能表常见误差情况分析 1.1 单相电能表 单相电能表就是利用一个电能表测量多个电器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乘2:也就是说,使用一个电能表实现两个用电器的用电计量工作,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将电能表的指针系数乘上二,作为最终的计量总数。但是我们发现,这种电能表的使用情况必然伴随着一定的计量误差,一方面,当该电能表与其中的A线连接,测量的实际结果数据要高于实际用电量,而当该电能表与B线连接时,测量的最终数据将会较之实际数据略小,因此两者都存在必然误差。1表乘3:即用一个电能表,测量三个用电设备,以电能表的最终数值乘以三,作为三相设备的用电量总和。由于实际安装情况不一样,具体的三相设备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实际的运行中误差的现象也不统一,但无论何种情况,最终都会出现误差数值。 1.2 三项四线电能表 两个互感器v形接线:即用两个电流互感器v形接线,计量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三个互感器Y形接法;即三个电流互感器Y形与三相四线电能表连接,其电流以互感器二次一端公用连接。未接N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其N线未接或N线接触不良。反相序接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反相序接线存在一定的计量误差。 1.3 三相三线电能表 计量单相220V电焊机:用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配电系统,即当In≠O,此时在A、N线问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出现反转并少计电量。计量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负载电流时,N线(中性点)产生零序电流,而三相三线电能表不能计量零序电流所消耗的功率,造成少计电量。计量单相电炉:即用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单相(220V)电炉。 2 电能表计量系统应用 了解电能计量表的内部系统构造与应用情况后,可以对电能表的使用情况有更加深入认知,从城市用电统计数据中可以清晰地发现,电能消耗量始终呈现上涨趋势,电力系统必须有效承担更多的运作负荷,电能消耗得过快,城市电网与供配电系统均需被有效改造。在对公用电压进行切换时,计量损耗量将会大幅上涨,计量工作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电能计量表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误差问题带来的经济损耗将由电力企业独立承担,电力系统并不会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电厂在开展建设工作时需要注重控制经济损失,很多电厂会对原来使用的电力装置加以改造,将出口部位的补偿装置拆除后,计量工作将会受到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也无法有效发挥。 3 电能表使用问题分析 现综合电能表的具体应用情况,着重探索电能表的存在的计量应用问题,标表计误差问题是现代电能表的常见使用问题之一,出现这种问题的电能表的实际计量功能将会变差,其给出的指示数据的可信度将会被降低。一般被长时间使用的电能表比较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其内部构建由于相互磨损的情况比较严重,会出现老化问题,现代电力企业已经重视电能计量表等核心装置的养护工作,但是养护处理工作并不能消除老化问题,必须购置全新的电能计量表,用以替换老化的计量表。 另外现代电力企业大量使用电子型的计量表,该种类型的计量表自身需要消耗的电能量就比较大,其运行消耗的电能并未被精准计量,计量误差影响了实际应用效果。 二次降压问题也给电能表使用带去了影响,在输电环节中,工作人员为了确保输电工作的合理性会选择对输电系统进行二次降压处理,在调整电压时,电能损耗问题也会因此而形成,计量误差数值过大,计量电能的可靠性被削减,因此可知电能表管理工作的价值。 4 控制的电能表的可靠方法 4.1 改造回路系统 电力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提高整体服务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回路改造。回路改造工作中,电力工作者需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安装回路线路,尤其是电压回路线路和电流回路线路,需要严格按照计划安装,切忌过多安装或者安装不足。工作中应认真仔细区分清楚计量用电压回路和保护用电压回路,严防两个电压回路因二次接地方式不同混淆而发生短路异常,拆除费旧电缆时,应摸清电缆走向,确认电缆无用且无电时,从电缆两端拆除,拆除电缆后应用对线灯核对无误。 4.2 合理选用电能表 不同的计量要求安装不同数量和规格的电能表,通常来说有以下几种具体分类:供电计量方式:两相或者三相的供电现实,需要采用与其数据相互匹配的电能表;而四相以上可以选用一个三相表或者三个单项表。计量电炉、电焊机:单相220V电炉或电焊机宜采用单相电能表或三相四线电能表。单相380V电炉或电焊机宜采用两个单相电能表或三相三线电能表。单相380/220V电焊机应采用两个单相电能表或

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调整方法

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调整方法 【摘要】现在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大力扶植农村的发展,给予了农村相对宽松的政策,所以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体生活质量和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也就伴随着我国各个领域和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用电量增大,虽然发电手段和发电量都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在用电高峰的时期也是很难充分满足用电需求,为了严格控制和计算用电量电能表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电能表计量用户的电量使用情况,是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利益关系的媒介和主要凭证,所以电能表计量过程需要被严格的控制和调整。现在我国电能表并不能够非常精确的计量用户电量的使用情况,我国人口十四亿之多,很小的用电误差会给电力企业带来很大的利益损失。所以文章对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阐述电能表误差调整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能表;计量;误差;用电量;控制;调整 前言 一个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在当今时代都离不开电能,电能是一种清洁、高效、使用便捷、便于调控和管理的可再生能源,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电方式有很多种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和地热能发电等。电能的应用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电能的应用和发展使许多的电器出现,方便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高了生活的节奏和生产效率。电能由电力企业通过电力系统通过城市电网,按照用户的不同需求将不同电压、电流的电能配送到每一个用户,电力企业为电力用户提供电能,并且把电压和电流都会进行相应的调节以符合人们的使用标准。电力企业要为人们提供稳定安全、经济合理、优质的电能,电力系统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基础之上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为了维护用户和电力企业双方的利益,就要对用户用电量进行严格测量和计算,这就需要电能表进行计量。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会用电能表对用户用电量进行实时计量,通过电能表能够显示出用户的用电量,然后通过数据进行缴费或者是充值。 电能表的应用能够节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并且相对精确和稳定的计量和控制用户用电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使电能充分利用,并且使用户本能够相对的节约电能。现在受到用户和电力企业关注的就是电能表计量过程中的精确度问题,许多电能表会在计量的时候产生一定的误差,这就会或多或少的给电力企业或者用户带来损失。 1 电能表及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原因 电能表是计量某一时电能用量累计值的设备,电能表的种类很多,按照使用性质分类可分为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最大需量表、标准电能表、复费率分时电能表、预付费电能表(分投币式、磁卡式、电卡式)、损耗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和智能电能表。

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问题分析

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问题分析 在电力企业中,电能表不仅可以确保供电量统计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电能表出现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问题,本文将会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标签:电能表;计量误差;计量损耗问题;原因;措施 1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类型 目前,在电能表工作阶段,经常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诱发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但是不同的因素所诱发的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实现对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原因的分析,将会对常见的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类型进行介绍。 1.1单相电能表 通常情况下,单相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1)表乘2。如果选择单相(即220V电能表)直接对二相(即380V用电负载)进行计量时,所测得的实际用电总量通常是以电能表上累计电量乘以2所得。在这种条件下,如果在A相线路上配置电能表,用电能表计量A、B两相的用电负载时,将会产生计量正误差,即使电量偏多。反之如果在B相的线路上配置电能表,用电能表计量A、B两相的用电负载时,将会产生计量负误差,即使电量偏少。(2)表乘3。如果直接用单相(即220V电能表)对三相四线或三相三线用电负载进行计量时,所测得的实际用电总量通常是以电能表上累计电量乘以3所得。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三相线路负载存在不平衡现象时,将会引发电量计量不准确问题,从而诱发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 1.2三相三线电能表 在电能表运行过程中,三相三线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1)在用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配电系统中所使用电量时,只选择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来进行计量工作时,当In不等于0时,此时将单相电焊机直接与A,N线连接,将会引发电能表的反转,即少计电量;(2)用三相三线电能表直接计量三相四线电力系统中所出现的不平衡用电负载电流时,此时的N线会产生零序电流,但是三相三线电能表无法对零序电流的功率消耗进行准确的计量,从而诱发少计电量现象;(3)借助三相三线电能表来对单相电炉电量进行计量过程中,将会受到电炉自身功率因素的影响,诱发多计电量的现象。 1.3三相四线电能表 在电能表运行过程中,三相四线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1)两个互感器V形接线:对三相四线配电系统选择两个电流互感器V 形接线进行计量;(2)三个互感器Y形接法。其一般是在三相四线电能表上把

电能表现场误差测试使用说明

窃电是一个长期困扰电力部门的难题,每年都会给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电力企业都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但是由于窃电者采用比较隐蔽和智能窃电的办法给查处窃电工作造成较大的困难。面对现实,电力企业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的经验和肉眼观测的办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供电发展需要。从来窃电和反窃电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经验证明凡是线损管理较好的单位,对表计的管理也相对较好。如果供电企业每次查窃电的时候都使用现场校验仪器的话当然精确度较高,但是相对来说它的成本也较高,并且携带不是太方便,无法大规模推广使用。所以现场检查计量装置最快捷简便的方法是利用钳形卡流表和秒表的“两表组合”,在查窃电的实际活动中“两表组合”也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由于电能表的型号多种多样,各个电表的常数也不一样,单相和三相计算公式也不一样,如果用电户使用互感器的话计算更加复杂,再加上电能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所以现场检查电能表的时候,检查人员往往较难计算出电能表的准确误差计算结果。从而造成即使实际上用户在窃电,但是检查人员检查不出来的结果。往往是看到电表在转,但是对电能表的误差心中无数。电能表现场误差测试表配合钳形卡流表和秒表使用的话有以下几个特点: 1:操作简便,携带方便,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泛。 2:计算准确,速度快,对电能表的误差显示一目了然。 3:若推广使用此方法查处窃电和故障电能表的话,将大大的降低电力企业的线损,大大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4:若能记录电能表的现场测试数据为今后反窃电和线损管理精细化提供第一手资料,并且为将来使用作业指导卡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数据。 典型应用举例1:(现场模拟南东坊用电所) 某用户50KV A变压器一台,我公司台帐登记为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50比5;饶两圈。变比75/5。在不打开电表箱的情况下钳形卡流表现场测试电流为90安,电表的常数为1200 转/ KWH,电能表转一圈的时间为5.40秒/转。将以上数据输入到电能表现场误差测试表结 果显示为-101.96%说明电表慢一半。近一步推断电表箱内有问题。判断是1:电流互感器 为300/5的电流互感器2:电流互感器是直通,饶一圈。后打开电表箱检查是用户私自更 换300/5的电流互感器窃电。在把电流互感器更换为150/5后,第二月该用户电量即增长 了一倍左右。高压线损明显下降。 典型应用举例2:(现场模拟张村用电所) 某用户100KV A变压器一台,我公司台帐登记为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50比5;饶一圈。 变比150/5。电能表为山东菏泽出产,常数为1440。量程5(20)安培。 钳形卡流表现场测试电流为110安,电能表转一圈的时间为3.65秒/转。将以上数据输入 到电能表现场误差测试表结果显示为-0.11%,经计算电表运转正常。但是线损员把这个村和有同样人口的村子比较发现,此村的用电量长期都比其他的村子少40-50%左右。但是现场测试表计一切正常,铅封和纸封也没有动过的痕迹。后仔细观察该村的电能表,发现它的计数器应该是转14.4圈就翻一个小格,而它的计数器翻25圈才翻一小格。后来经过计量 检定是用户私自从厂家购买2.5安电能表计数器后,更换我电能表计数器从而进行长期隐 蔽窃电。处理后该村用电量翻番,高压线损明显下降。 典型应用举例3:(现场模拟原狄丘用电所) 某用户80KV A变压器一台,我公司台帐登记为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50比5;饶一圈。变比

电能表使用中的误差分析

电能表使用中的误差分析 发表时间:2011-09-15T14:07:18.633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王旭宁[导读] 电能表是国家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是四大重点计量器具之一 王旭宁(满城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河北满城 072150)电能表是国家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是四大重点计量器具之一,其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其检定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电能表的使用,影响到供电单位或用户的切身利益,我们做检定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严厉、认真、科学地对待这个问题。电能表的基本误差在检定过程中可以确定,但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很多其他影响误差的因素,下面从几方面简单分析一下。 1.运行参数对电能表误差的影响 从校表室校出的电能表都是在规程规定的正常条件下测得的误差,实际上,电能表不可能都在规程规定的额定条件下运行。运行参数如电压、负载、波形等是变化的,这些变化能使电能表产生附加误差。 1.1电压变化对误差的影响;由于电网的电压通常在90%~105%Ue之间变化,各线路存在着电压降,使加在电能表上的电压U与额定电压Ue不同,这将引起电压工作磁通不随电压成正比变化,并破坏了电压抑制力矩和补偿力矩与驱动力矩之间原有的比例关系,结果使电能表产生了电压附加误差,此误差由三种误差组成。 1.1.1电压抑制误差;因为电能表转速n和电压工作磁通φu都与电压成正比。当电压变化时,电压抑制力矩比驱动力矩相对变化大,从而引起电压抑制误差,电压变化越大,引起的抑制误差越大。 1.1.2并联电路非线性误差;在并联电路中,电压非工作磁通φf比电压工作磁通φu大几倍,同时通过的铁芯截面较小,磁阻较大。当电压变化时,磁通φu比φf相对变化大,驱动力矩比电压变化快,会引起非线性误差。 1.1.3电压补偿误差;补偿力矩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当电压变化时,补偿力矩比驱动力矩的相对变化大,串联电路在轻负载范围的非线性误差和摩擦误差越大,负载电流越小,功率因数越低,电压补偿误差也就越大。当工作电流接近标定电流时,电压补偿误差相对较小,可忽略。 1.2三相电压不对称时的误差;当三相电压不对称时将会产生三相电能表误差的变化。这是因为当三相电压不对称时,各驱动元件不平衡,也就是在相同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情况下,各元件产生的驱动力矩和电流、电压抑制力矩不相等,当一相电压升高而另一相电压降低时,作用在转动元件上的总力矩发生了变化。 1.3负载不平衡时对误差的影响;由于电能表在工作时负载电流经常不平衡,三相电流有大有小,有时甚至只有一相或两相有电流,这种不平衡性将引起电能表附加误差。附加误差主要由下面几方面引起:①补偿力矩的影响:没有通电流的那些元件还有电压,随着转盘转动,切割该相磁通,形成补偿力矩,因而增大了总的补偿力矩与总驱动力矩的比值,引起随负载电流减小而增大的正误差。②各驱动元件相互影响:在单转盘的三相电能表中,不同元件的电压、电流工作的磁通形成的附加力矩可能不大,但其局部力矩可能较大,例如,一个电流线圈无电流时,相应局部力矩为零,另一局部力矩会引起较大的误差。③各元件驱动力矩不平衡影响:当三相电能表在负载平衡时,必然引起电流回路工作磁通所产生的自制动力矩发生变化,三相二元件的电能表在平衡负荷下,一元件的电流回路断开,这时电流回路工作磁通的自制动力矩将减少一倍。由于自制动力矩的减少,转盘的转速将加快。 1.4波形崎变对误差的影响;当线路中有非线性负载时,负载电流波形就会偏离正弦波。非正弦波的负载电流会在输配电线路上引起非正弦的阻抗压降,于是即使电源电压为正弦波,负载端的电压也是非正弦波的,因此,加在电能表上的电压和电流都是畸变的波形。 2.非常规应用引起的误差 2.1单相电能表;第一种情况:1 表乘2:即用一只单相(220V)电能表计量二相(380V)用电负载时,该电能表的累计电量乘以2,作为二相实际用电总电量。这种情况:若电能表接在A相线上,计量A、B二相负载时,将造成多计电量(正误差)。若电能表接在B相线上,计量A、B二相负载时,造成少计量(负误差)。第二种情况:1 表乘3:即用一只电能表计量三相三线或三相四线负载时,将该电能表的累计用电量乘以3,作为三相负载总电量。这种计量方式:若在三相不平衡负载电流时造成计量不准确(计量误差),其误差大小视三相负载电流平衡度与负载功率因数情况而定。 2.2三相三线电能表;用一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单相(220V)电炉。因电炉功率因数为1.0,其计量功率P=UabIccos30°=3/2UφIφ,造成多计量电量50%。 用一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配电系统,即当In≠0,此时在A、N线间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出现反转并少计电量。若在B、N线间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不转而不计电量。若在C、N线间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转速加快而多计电量。 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负载电流时,N线(中性线)产生零序电流,而三相三线电能表不能计量零序电流所消耗的功率漏计电量。 2.3三相四线电能表;未接N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其N线未接或N线接触不良。若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三相负载不对称时,产生电压偏差,即每个元件上的电压出现不平衡。当三相电压差为5%和三相电流差约50%时,引起±2%左右的计量误差。 反相序接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反相序接线存在一定的计量误差。因为电能表内部第一个元件组装都是按电源正相序排列,各元件间的力矩误差也在最小范围。反相序接线,就改变元件力矩,误差产生改变在±2.5%~5.0%左右。 两只互感器V形接法:即用两只电流互感器V形接线,计量三相四线配电系统。这种接线虽然节省一个电流互感器,利用A、C两相电流互感器的合成电流代替B相电流,但若三相负载不平衡时,中性线也出现不平衡电流而引起计量附加误差约在10%~15%左右。 三只互感器Y形接法:即三只互感器Y形与三相四线电能表连接,其电流互感器二次一端公用连接后接地。这种接法,若三相负载不平衡时,表计电流相位就改变且每相互感器二次线圈都有另外两相部分电流流过,即产生分流,因而引起计量误差。其误差大小视一次负载电流大小与不平衡电流大小而定。 收稿日期:2011-07-20

浅议低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及改正措施(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浅议低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及 改正措施(标准版)

浅议低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及改正措施 (标准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在电能计量管理中,由于电能表接线错误,断线(失压、断流)所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大,易被人们所发觉和重视。而由于电能表非常规接线或使用不当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小,一般误差只在百分之几~十几,不易被人们所发觉与重视。但是,如果它乘以倍率所引起的误差却很大,且作为交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要求公平、准确、合理的原则。因此,电能表常见非正规接线引起的计量误差同样不可忽视。 一、引起误差的现象 (1)单相电能表: ①1表乘2:即用一个单相(220V)电能表计量二相(380V)用电负载时,将该电能表的累计电量乘以2,作为二相实际用电总电量。这种情况:若电能表接在A相线上,计量A、B二相负载时,将造成多计电量(正误差)。若电能表接在B相线上,计量A、B二相负载时,造成少计量(负误差)。

电表内阻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改进方法

电表内阻测量的方法及误差分析 溆浦县江维中学 张良青 摘要 电表改装不管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都有相关的内容,高考也时有出现,而测电表的内阻是电表改装的前提。本文分析了“半偏法”测电表内阻的原理,分析了实验误差的产生,并提出了实验改进方。还介绍了替代法、电流表法、电压表法等其它测电表内阻的方法。 关键词 电表 电路图 电流 电阻 内阻 电阻箱 电表改装成电流表、电压表,在高考中时有出现,只有测出电表的内阻,才能顺利的进行电流表改装。只有正确地分析出在内阻测量中的误差,才能正确的分析出改装后的电表的测量值是偏大还是偏小。下面就电表内阻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电表内阻的测量通常采用“半偏法”,“半偏法”测电表内阻的原理实际上是“比较法”。 一、电流“半偏法” 1.原理 电路如图1 所示,闭合电键S 1,调整R 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转到满刻度I g ,再闭合电键S 2,保持R 不变, 调整电阻箱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刚好是满 刻度的一半,即 2 g I 。根据并联电路分流关系,总电流 图1 为I g ,电流表电流为2 g I ,则电阻R 1中的电流也为 2 2g I I =, 因为并联分流与电阻的关系 1 22 1R R I I =, 因为电流相等,所以 R R g '= 2.误差分析 此实验中忽略了S 2 闭合后R 1与电流表并联对电路的影响。 实际上,在S 1闭合而S 2断开时,总电流 r R R E I g g ++= ①

在S 2 闭合后,总电流 2 1g g g I I R R R R r R E I +=' +'?+ += ② 由①②式可知 2 1g g I I I +< 所以 2 1g I I > ③ 由并联分流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及③式可知 g R R <' 即R g 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误差产生的原因在于当电键S 2 闭合时,总电阻减小了,而电路中的电流变大了,因此要减小这个误差,就得使电键S 2 闭合前后电路中的电流的变化要小,由①②可知,就要求 R R '>>。然而g R R ≈',所以R '不能减小,在实验时,只能使R 尽可能大些,而R 较大,又要使电路中的电流能达到电流表的满偏电电流I g ,则电源的电动势E 也应适当选得大一些。 3.改进方法 电路改进如图2 ,闭合电键S 1,调整R 2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转到满刻度I g ,记下电流表A 的示数 I g 。再闭合电键S 2,调整电阻箱R ',同时调整R ,使电流表A 的示数保持I g 不变,使电流表G 指 图2 针偏转到下好是满刻度的一半,即2 g I 。 那么电阻R '的电流 2 1g I I =,则电流表G 的内阻 R R g '= 二、电压半偏法 1.电路如图3,闭合S 1、S ,调节R 使电表G 满偏,再断开S 1,保持R 不变,调 节R '使电表G 半偏,即g U U 2 1 =。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关系2121R R U U =, 则 R R g '= S 1 2.误差分析 A G

电能表产生误差的原因

电能表产生误差的原因 1.电能表中电压、电流、温度变化是影响电能表计量误差的首要因素。电能表中的所加载的电压与外内线路的电压是不相等的,这就会造成电能表中的转动滑轮变化的比例也不同,影响电能表计量不准确,电压不同引起的误差就这样形成了。同样,电能表中所加载的电流与外内线路的电流也会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造成电能表度数和实际用电量完全不相同,形成误差。此外,电能表是有电流通过的,里面的环境温度会随着不断变化,这反过来影响电能表中的电流和电压,使电能表产生温度附加误差。 2.电能表线路中的电压不对称是影响电能表计量误差的次要因素。与电能表同一个线路中电压的不对称是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的次要因素之一。①电能表里的附件很多不一样,在同一个线路,同一个电压和电流通过时,电能表的附件会产生不平衡的局面。使得转动滑轮发生变化。②当电能表中的附件一样时,会产生平衡的局面,但是在电压不对称的情况下,转动滑轮也会发生变化,而且绝对值也不大相同,电能表的计量误差依然存在。③当和电能表同一线路的电压不对称时,转动滑轮力矩和电压抑制力矩随电压成负相关的关系,照样还会产生附加的误差。 3.电能表数字计算公式错误是影响电能表计量误差的因素。数字计算公式一般是采用高精度B/C相互转变进行数字化,接着按照电能表数字计算公式进行运算。按照高精度B/C以外的方法进行计算,所造成的误差可以不考虑进去,就是说被忽略掉。如果按照6位B/C,这种计算公式比较复杂,准确率不高,对所引起的计量误差也可以忽略不计。 4.电能表位置倾斜是影响电能表计量误差的不可忽略的因素。电能表在正常运作的时候,容易收到电力工作者的碰撞,因此,造成电能表震动,电表位置就会倾斜,最后造成电能表计量时产生误差。主要原因是电能表里面的器件不牢靠,没有紧密联系在一起,稍微碰撞一下就会使得里面的元件发生位移,转动滑轮力矩会发生改变。还有一个原因是,电能表计量标准规定的所能承受的最大误差只是当通过的电流小于40%标定电流的时候,因为那时候转动滑轮力矩最小,电能表位置倾斜所造成的计量误差就可以不用去计算,直接可以忽略不计。电能表位置倾斜误差在本质上和转盘位移引起的误差很相似,倾斜角越大,侧压力和倾斜误差就越大。综上所述,准确地选择电能表元件和转动滑轮放置在电能表中心的正确的位置,缩小转动滑轮在轴承中产生的位移,这样才能减小电能表位置倾斜误差。

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少误差的措施

一、前言 作为电力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主要测量工具, 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影响,能否准确进行电能计量是电力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二、电能计量装置分析 电能计量装置是由电能表、计量用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组成,要减小电能计量误差,就必须要对计量器具和二次回路带来的误差进行计算分析,以达到合理选择和配置计量器具的目的。 电能计量装置同其他计量器具一样,不可能绝对准确地记录电能值,总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叫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包括电能表的误差、互感器的合成误差、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引起的误差,即 ε=εb +εh +εd 在上式中εb表示电能表的误差; εh表示互感器的合成误差; εd表示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引起的误差。 当电能计量装置不包含互感器和电压二次回路时,εh、εd为0。 由于εb 、εh 、εd 随着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 的变化而变化,因此ε不是一个确定的值,它也是随着u、i、cos 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计算综合误差时,要注意在相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代数相加。 三、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导致电能计量装置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1、由于电能表选型或使用不当导致的误差 (1)为了确保电能计量测量电能的准确性, 必须根据相关规程要求,科学合理选用最大额定电流、电能表型、基本电流、电压等级以及准确度等级。针对每月平均用电量高于100万kwh的ⅱ类高压计费用户,要采用0.5级的有功电能表和2.0级无功电能表。在实际情况中, 如果用户的负荷电流变化幅度相对较大或实际使用电流常常低于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30%,假如长时间在较低载负荷点运行,可能导致计量误差,应使用宽负载的s级电能表。 (2)测量三相四线电能采用三相三线电能表将会产生附加误差。因为三相负载没有达到平衡,中性点一般会有电流存在,而ib=i n-ia-ic,因此,没有电流ib所消耗的功率,产生附加误差。 2、由于电流互感器选用不当导致的误差 (1)选择电流互感器二次容量。接入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荷包含外接导线电阻、电能表电流线圈阻抗、接触电阻。因此,在进行电流互感器选择时,要从三方面对二次容量大小进行分析,借助选择电流回路负荷阻抗较小的表计(比如电子式电能表)来达到二次容量的要求,在必要情况下还能够通过降低外接导线电阻的方法。 (2)因为一次电流流经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时,必须要消耗一部分电流i0来励磁,使得铁芯产生磁通,保证二次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是因为铁芯所消耗的励磁安匝导致的。电流互感器误差由互感器的比差、角差决定,而比差、角差又与铁芯阻抗角、外接负载阻抗zb、铁芯损耗电量角、铁芯导磁率有关。根据互感器电流特性曲线、负荷特性曲线和误差特性表, 实际二次负荷必须控制在25%~100%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其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60%左右,至少应不低于30%,才可以使电流互感器在最优状态运行,从而控制电流互感器误差。 3、由于二次接线不合理导致的误差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是二次接线导致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中间继电器接触电阻;(2)二次回路连接电缆;(3)端子接触电阻,隔离开关辅助触点;(4)断路器、熔断器的接触电阻,以及电压互感器的负载电流通过二次连接导线及串接点的接触电阻时也会产生电压降,这样加在负载上的电压就无法与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电压相等,就产生了计量误差。 四、减少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措施 1、选择正确的计量方式, 减少计量误差 (1)就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而言,选择三相三线制电能表, 其两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宜采用四线连接;就三相四线制的电能计量装置而言, 其三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六线连接,若选择四线连接的话,如果公共线断开或一相电流互感器极性相反,会对计量准确性产生影响,而且在现场进行检验时,采取单相法每相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电流和实际负载电流不一致,会使测试工作变得困难,产生测量误差。

运行参数对电能表误差的影响(精)

运行参数对电能表误差的影响 从校表室校出的电能表都是在规程规定的正常条件下测得的误差,实际上,电能表不可能都在规程规定的额定条件下运行。运行参数如电压、负载、波形等是变化的,这些变化能使电能表产生附加误差。下面就电能表附加误差形成的原因及其补偿措施作论述。 1 电压变化对误差的影响 由于电网的电压通常在90%~105%Ue之间变化,各线路存在着电压降,使加在电能表上的电压U与额定电压Ue不同,这将引起电压工作磁通不随电压成正比变化,并破坏了电压抑制力矩和补偿力矩与驱动力矩之间原有的比例关系,结果使电能表产生了电压附加误差,此误差由三种误差组成。 (1)电压抑制误差: 因为电能表转速n和电压工作磁通φu都与电压成正比。当电压变化时,电压抑制力矩比驱动力矩相对变化大,从而引起电压抑制误差,电压变化越大,引起的抑制误差越大。 (2)并联电路非线性误差: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非工作磁通φf比电压工作磁通φu大几倍,同时通过的铁芯截面较小,磁阻较大。当电压变化时,磁通φu比φf相对变化大,驱动力矩比电压变化快,会引起非线性误差。 (3)电压补偿误差: 补偿力矩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当电压变化时,补偿力矩比驱动力矩的相对变化大,串联电路在轻负载范围的非线性误差和摩擦误差越大,负载电流越小,功率因数越低,电压补偿误差也就越大。当工作电流接近标定电流时,电压补偿误差相对较小,可忽略。因此,电压附加误差主要由并联电路的非线性误差和电压抑制误差组成.多数情况下,非线性误差小于电压抑制误差,所以,在标定电流下,电压升高会引起负的电压抑制误差,电能表转速变慢,电压降低会引起正的电压附加误差,电能表转速变快。 为了减少电压变化影响,除了电压工作磁通和额定转速要适当减小外,还常在电压非工作磁通路径上设置饱和段(如在电压铁芯下部磁轭上钻两个小孔)。 2 三相电压不对称时的误差 当三相电压不对称时将会产生三相电能表误差的变化。这是因为当三相电压不对称时,各驱动元件不平衡,也就是在相同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情况下,各元件产生的驱动力矩和电流、电压抑制力矩不相等,当一相电压升高而另一相电压降低时,作用在转动元件上的总力矩发生了变化。 3 负载不平衡时对误差的影响 由于电能表在工作时负载电流经常不平衡,三相电流有大有小,有时甚至只有一相或两相有电流,这种不平衡性将引起电能表附加误差。附加误差主要由下面几方面引起: (1)补偿力矩的影响: 没有通电流的那些元件还有电压,随着转盘转动,切割该相磁通,形成补偿力矩,因而增大了总的补偿力矩与总驱动力矩的比值,引起随负载电流减小而增大的正误差。 (2)各驱动元件相互影响:

浅析电能表非常规应用引起的计量误差(新编版)

浅析电能表非常规应用引起的计量误差(新编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76

浅析电能表非常规应用引起的计量误差 (新编版) 在电能计量管理中,由于电能表接线错误,断线(失压、断流)所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大,易被人们所发觉和重视。而由于电能表非常规接线或使用不当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小,一般误差只在百分之几~十几,不易被人们所发觉与重视。但是,如果它乘以倍率所引起的误差却很大,且作为交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要求公平、准确、合理的原则。因此,电能表常见非正规接线引起的计量误差同样不可忽视。 现笔者列举低压有功电能表常见非正规接线引起的计量误差的现象,并加以粗浅分析和提出改正措施。 1引起误差的现象 (1)单相电能表:

①1表乘2:即用一个单相(220V)电能表计量二相(380V)用电负载时,将该电能表的累计电量乘以2,作为二相实际用电总电量。这种情况:若电能表接在A相线上,计量A、B二相负载时,将造成多计电量(正误差)。若电能表接在B相线上,计量A、B二相负载时,造成少计量(负误差)。 ②1表乘3:即用一个单相电能表计量三相三线或三相四线负载时,将该电能表的累计用电量乘以3,作为三相负载总电量。这种计量方式:若在三相不平衡负载电流时造成计量不准确(计量误差),其误差大小视三相负载电流平衡度与负载功率因数情况而定。 (2)三相三线电能表: ①计量单相电炉:即用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单相(220V)电炉。因电炉功率因数为1.0,其计量功率P=Uab Ic cos30°=3/2Uφ Iφ ,造成多计电量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