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气体净化处理技术(恶臭气体的处理)

有毒有害气体净化处理技术(恶臭气体的处理)
有毒有害气体净化处理技术(恶臭气体的处理)

有毒有害气体净化处理技术(恶臭气体的处理)

摘要:恶臭气体处理问题是当前工业废气处理的难点、热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恶臭气体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国外恶臭气体污染现状以及重点介绍了几种处理恶臭气体的技术方法,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恶臭气体;污染状况;化学氧化法;生物除臭法;

引言

恶臭污染,是指大气、水体、废弃物等物质中含有的具有引起人们厌恶或不愉快气味的挥发性物质,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人的嗅觉器官而被感知的一种感知(嗅觉)污染。恶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来源主要有生活源和工业源。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工行业的崛起,工业排放的恶臭气体亦越来越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恶臭气体的治理[1]。

1.恶臭气体的危害及产生的原因

1.1 恶臭的危害

1988年夏季,日本川崎市连续发生一种特殊的大气污染:污染源近处许多人被熏得当场晕过去,数百人出现类似中毒反应。后查明,这是由一家化工厂排放的一种含硫醇类废油产生的恶臭物质污染所致。1990年3月,中国湖南省邵阳市政工程公司两名工人在清疏下水道时,被沟内积蓄的恶臭当场熏倒。据不完全统计,恶臭公害诉讼事件仅此于噪声,居第二位。

恶臭给人带来的危害分两类概况:(1)给人以不适的感觉,使心情不愉快,继而对人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精神状态等都会带来危害;(2)对人体呼吸器官、皮肤、粘膜、眼睛等造成刺激或伤害[1]。

1.2 恶臭产生的原因

恶臭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将恶臭物质带入空气;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恶臭物质由于跑、冒、滴、漏,直接进入空气或流散在地表及水体中,逐渐挥发进入空气;人体排泄物和生活废物在处理过程中可使恶臭物质进入空气,通常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恶臭物质比较集中,影响较大[2]。

2. 我国恶臭污染状况

中国由于传统的耕作、积肥和施肥方式,农村和市郊的恶臭污染严重,特别是春、夏季污染尤为突出。今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迅速兴起,特别是小皮革、小电镀、小造纸等厂加剧了农村的恶臭污染。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仍处于被动接受、末端处理的简单处置方式中,垃圾围城现象屡有报道,垃圾恶臭也已经成为大家生活中最常遇到的恶臭事件。

中国工业污水处理率低,甚至很多企业的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流入江河,这是我国水体污染严重最为主要的原因。而大多工业废水都夹杂着含臭味的气体或化合物质,加上不同的工业废水聚合在一起,相互反应,发出臭味。

3. 恶臭气体处理技术

对臭味的处理方法有化学反应法、活性炭物理吸附法、生物脱臭法、土壤脱臭法、直接焚烧法、催化剂氧化法、酸碱洗净法、臭气氧化法等。下面详细介绍几种较好的除臭法[3-4]。

3.1 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是采用强氧化剂,如臭氧、高锰酸盐、次氯酸盐、氯气、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来氧化恶臭物质,将其转变成无臭或弱臭物质的方法。氧化过程通常是在液相中进行,也有在气相中进行的,如臭氧氧化过程。臭氧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排气扇、臭氧扩散器、臭氧接触室输送管网、臭氧生成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等。用来分解恶臭物质的臭氧剂的量,取决于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臭氧处理法在污水处理厂的恶臭去除方面应用比较成功。然而当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废气中污染物浓度很高时,臭氧不能完全氧化这些污染物。另外,未使用的残余臭氧本身又造成了二次污染。臭氧氧化的缺点为能耗高和处理不当时的臭氧污染[1,5]。

3.2 土壤脱臭[4]

(1)原理及特点土壤脱臭机理主要可分为物理吸附和生物分解两类。水溶性恶臭气体(如胺类、硫化氢、低级脂肪酸等),可被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去除,而非溶性臭气则被土壤表面物理吸附,继而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土壤除臭法的特点为:

①维护管理费用低,除臭效果与活性炭相当;

②占地多,每立方米气体处理占地为2.5~3.3 平方米;

③不适用于多暴雨、多雪地区,对于高温、高湿和含水尘等气体须进行预处理;

(2)设计参数设计土壤脱臭时,选择的土壤指标以腐植土为好,亚粘土等红土需掺入鸡粪、垃圾和污泥肥料进行改良后使用,矿质土和粘土则不宜采用。土壤水分以40%~70%为宜。过于干燥的土壤需装设水喷淋器。种植草坪的土壤表面需保持倾斜,作为防暴雨的措施。经国内外数家土壤脱臭床实践,臭气通过土壤速度为2~17 mm/s,设计时一般选5 mm/s,有效土壤厚度为50 cm,臭气与土壤接触时间为100 s。

3.3 活性炭吸附法[1]

主要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将产生恶臭的VOC吸入活性炭微孔。其中乙醛、吲哚等可通过物理吸附去除,硫化氢、硫醇等在活性炭表面通过氧化反应而进一步吸附去除。此法脱臭效率高,但运行费用高,需定期维护,常用于低浓度臭气和脱臭的后处理。适用对象:硫化氢和硫醇(氨和铵)。

3.4 燃烧法

有直接燃烧法和触媒燃烧法。根据臭气的特点,当温度达到648℃,接触时间0.3s以上时,臭气直接燃烧,达到脱臭目的。焚烧法适用于臭气浓度高,气量适中的污水厂,但由于运行成本太高,在实际工程中还较少用。

3.5 生物除臭法[6]

(1)生物脱臭原理生物脱臭是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载体填料表面上的微生物作用脱臭。臭气物质先被填料吸收,然后被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氧化分解,从而完成除臭过程。为了使微生物保持高活性,必须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比如:适宜的湿度、pH值、氧气含量、温度和营养成分等。在实际生产设计时,要求载体填料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因此,需经常喷淋原水或初沉池出水,以提供水分的营养。

(2)填料选择生物脱臭塔的最主要部分是填料。一种好的载体填料必须满足:容许生长的微生物种类丰富,为微生物栖息生长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营养成分合理(N、P、K和微量元素),有好的吸水性,自身无异味,吸附性好,结构均匀,空隙率大,材料易得且价格便宜,耐老化,运行、养护简单。常用的填料

有:塑料、半软性塑料、干树皮、干草、纤维性泥炭或其混合物。

脱臭塔填料的堆放高度取决于所要求的停留时间和表面负荷。

实际工程上,填料高度一般为1.0~1.2 m。如果选择的填料合适,工艺又能做到布气均匀、排除气流短路,则最低可达0.5 m。

3.6 小结

几种脱臭方法各有其特点,表中总结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就目前我国城市污水恶臭处理研究发展现状而言,综合经济因素,采用组合法会更加经济有效。建议污结合具体环境特点,采取诸如:土壤脱臭-生物除臭,燃烧法-活性炭吸附、化学除臭-活性炭吸附等组合技术,节约成本,提高除臭效率。

4. 国外恶臭气体污染状况

国外恶臭污染研究早在5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到70年代初对恶臭的分析测试以及嗅觉标准均已建立起来,日本仔1971年6月1日,颁布了《恶臭防止法》。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就已经提出了恶臭污染问题,对恶臭规定值以及防治对策进行了研究。美国恶臭污染最严重的是化学处理工厂和肉类加工厂的腐败的臭气、化工厂和塑料厂的臭气,其次是填埋、投弃的垃圾和污染散发的臭味。为了防止恶臭,美国对牛皮纸浆工厂的所有污染源,以及回收炉、蒸煮器等场所排放的TRS(总还原硫),都规定了总量排放标准。旧金山、俄勒冈州、

华盛顿州等十多个地区,都规定了排水中的TRS浓度值在17.5~70μL/L。

加拿大是仅次于美国的纸浆生产国,肉类加工、农产品生产业很发达,恶臭情况大致同美国相似。加拿大主要通过控制TRS来控制环境臭气,研究控制纸浆厂回收炉和石灰窑等排放的TRS浓度值,同时,采用燃烧法、活性吸附炭吸附法等来处理恶臭,这些方法能有效的去除SO2、H2S、CH3SH等恶臭物质。

瑞典是森林之国,造纸业非常发达,所以恶臭也主要来源于造纸厂。瑞典对恶臭的处理不完全依赖于法律手段,而是各排污单位都自觉安装最有效的治理设施。政府大力推行最新的除臭方法,只规定了一部分恶臭物质的排放标准。在造纸技术方面多采用非串级蒸发形式的多功能罐来提高黑液浓度,极大地减少了臭气发生量。

韩国产生恶臭的工业种类很多,但基本是还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只有部分制罐厂、印刷厂、涂料厂的有机溶剂的臭味,采用了燃烧法除臭。汉城、釜山等大城市的粪便、污水处理厂,由于经费问题虽然设计了一整套除臭装置但没能运行,使得周围数公公里内都能闻到臭味。

5. 结论与展望

由于恶臭物质成分复杂,且嗅觉阀值较低,如今它已经成为困扰大众最直接的物质之一。虽然对恶臭气体的处理方法非常的多,但由于成本高或效率低以及二次污染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受到局限,加之我国对恶臭的监制管理不管完善,很多企业都出现偷排或只经过简单处理就排放的现象,最终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水体恶臭现象非常普遍。

在我国,除臭技术的发展非常快,不同除臭方法各有其特点。利用H2O2和高能离子脱臭会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在除臭技术上,应聚合不同方法的优点,加以改进或几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更实用的新工艺[7]。

参考文献:

[1]马生柏,汪斌. 恶臭气体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污染防治技术, 2008, 21(5):

46-49.

[2]蒋立荣,王伯铎,熊宇,徐杰峰. 污水处理厂几种除臭技术的综合比较[J]. 地下

水, 2010,32(1): 105-107.

[3]赵丽君,范淑萍,梁力. 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及工程化[j]. 中国给水排水,

2003,19(6):46-48.

[4]张玲凤,周新民. 污水处理厂几种除臭技术的效果比较[J]. 污染防治技术,

2004,17(2):43-45.

[5]盛金聪. 除臭技术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J]. 环保技术-能源与环境,

2007,6: 85-86.

[6]胡和平,罗刚,刘军等. 生物技术在恶臭气体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能源环境保

护, 2006,20(5):1-4.

[7]尚小清,陈晓东. 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浅析[J]. 应用化工, 2010,39(2):273-275.

机器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系统方案

机械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毒有害气体监 测系统方案 一、概述 在我国,石油、化工、煤炭、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等行业有

毒气体泄漏时有发生,这些灾难发生之前的预防与发生后,现场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危险性。为降低现场探测时对检测人员的伤害,并实现对事故现场的远程监控,深圳市圣凯安科技专门设计了基于机器人上用的有毒有害可燃气体传感器(SKA/NE-7)。SKA/NE-7可以在机械人在移动中实时传输实地检测的多种有毒有害气体,且机器人可以搭载高清相机实时视频画面检测,通过无线传输功能,能够将现场的数据实时传送给指挥中心。 在我国,石油、化工、煤炭、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等行业有毒气体泄漏时有发生,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这些灾难发生后,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救援工作往往很难开展,也给救援队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代替救援队员深入到危险区域并探测现场有用信息的监测机器人。目前工业应用领域的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大多是固定式或便携式的。使用固定式检测仪器,只能在安装点及其附近进行数据测量,检测范围小,局限性大;使用便携式检测仪器,仍需人员手持到现场进行操作。在石油、化工、煤炭、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等行业,生产车间在发生气体泄漏后,现场环境变得高危,不宜人员进入,而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又依赖于及时、准确的事故现场数据。还有一些本身就需在高危环境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

编号:AQ-JS-02212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 防 Harm and prevention of common poisonous and harmful gases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 ①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 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 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 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 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 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 氢等。 1.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存在刺激性气体,如电焊、电镀、冶炼、 化工、石油等行业。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 造成急性中毒。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

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氮氧化物、光气等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刺激性气体的预防重点,是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并作好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管道化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调节以维持正常操作条件,防止事故发生;提高设备的密闭性,防止金属设备腐蚀破裂;根据生产工艺特点选用合适的通风方法。加强个人防护,大量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毒物时,应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具,如聚氯乙烯、橡皮制品、

恶臭气体常见处理方法

恶臭气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会使中枢神经产生障碍、病变,引起慢性病、急性病。杂环香料的阈值低、气味强度大且不愉快,在生产和包装过程中极易有大量的气味逸出,对公司内部和周边人群易造成身心不愉快。该厂产生的废气浓度较低,成分复杂,监测难度大,治理困难。国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便开始了恶臭气体污染治理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我国20世纪80年代才开展恶臭气体污染的调查、测试和标准方面的研究,而对脱臭技术的研究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行。 各种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的目的在于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使恶臭气体的物质结构发生改变,消除恶臭。常规的恶臭气体常见处理方法有燃烧法、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中和法和生物法等。 恶臭气体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究竟选择哪一种处理方法更为合适,则要根据恶臭物质的性质、浓度、处理量、当地的卫生要求和经济情况等具体因素而定,在实践中也常将几种方法结合使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物法,因具有显著优点而得到很快发展,其中尤以日本、德国、荷兰等国取得的成效最显著。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近些年来对恶臭气体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的重点已转向生物法的研究。 恶臭气体生物脱臭原理:在水、微生物和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氧化分解发臭物质,以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生物处理大致可以分为3个过程:发臭物质被载体(固定有微生物)吸附;发臭物质向微生物表面扩散、被微生物吸附;微生物将发臭物质氧化分解。不含氮的恶臭物质被分解成CO和H2O,含硫恶臭物质被分解成S,SO3,SO4,含氮恶臭物质则被分解成NH,NO,NO。 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和生物洗涤器3种形式,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生物滤池和生物滴滤塔。恶臭气体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其它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如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所需的设备简单、易操作、费用低廉、管理维护方便等,已经得到了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近年来也有许多科研工作者进行了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生物反应器涉及气、液、固三相传质及生化降解过程,影响因素多而复杂,所以在理论研究方面和实际应用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与防护措施方案

YEGS二期输水工程KS段VI标 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与防护措施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YEGS二期输水工程KS段VI标项目经理部

目录 1.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目的 (1) 1.3编制原则 (1) 2.工程概况 (1) 3.监测检测 (2) 3.1监测 (2) 3.2检测 (2) 3.2.1检测准备 (2) 3.2.2检测标准 (3) 3.2.3检测要求 (4) 3.2.2 检测安全技术措施 (4) 4.安全防护 (5) 4.1救护监护 (5) 4.2个体防护 (5) 5. 实施程序 (6) 5.1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6) 5.2学习和培训 (7) 6. 购置设备设施 (7)

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与防护措施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SL714-2015);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 (3)《水利工程地下建筑物开挖施工规范》(SL378-2007); (4)《喀VI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6年版)。 1.2编制目的 (1)通过对隧洞内作业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进行定期或连续的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 (2)根据有害气体的含量高低、浓度大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防止在隧洞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确保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 (3)检验技术措施效果,正确指导隧洞安全施工。 1.3编制原则 1.根据工期要求,抓住关键路线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搞好工序衔接,达到均衡生产。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 2.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做到机械化、流水化和标准化作业。 3.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做到事先控制,杜绝质量事故,确保优质工程。 4.增强内部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工程概况 KS隧洞线穿越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奇台县。沿线有G216国道及S324、S228、S332省道位于工程区内。KS段VI标位于富蕴县境内。施工期已有进场道路连接至现有公路,对外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 本合同主体工程项目为施工图纸所示的19.87km主洞段(包括TBM开挖洞段和钻爆法开挖洞段),具体划分如下:

应对污水恶臭气体的处理

应对污水恶臭气体的处理 2009.12.3 山花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很少考虑臭气的处理问题,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恶臭气体所带来的污染也更加敏感,有关污水处理设施臭气影响市民生活质量和健康的投诉案例屡见报端,呈上升的趋势。在污水处理过程,保护和提高处理现场及周围的环境,减少恶臭影响,如何对恶臭进行有效控制已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 与工业废气相比,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臭气具有2个显著特点:(1)污染物成分复杂。主要包括硫化氢(臭鸡蛋味)、氨(氨味)、甲硫醇(烂洋葱味)、胺类(鱼腥味)、二胺(腐肉味)、粪臭素(粪便味)等,另外还含有少量的硫醚类、酞胺类、芳香烃、醇、醛、酮、酚以及有机酸等物质。(2)产生量变化大。即使在同一污水处理厂中各单元产生的臭气也随水量、水质、气候条件、操作参数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近年来,各种臭气处理 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如吸附、吸收、焚烧、催化燃烧、化学氧化以及生物、生态处理等方法。 我们认为生物滤床是一种优化的土壤处理工艺,它利用土壤基质的过滤、吸附、吸收、

物理化学反应、生物降解等功能净化臭气,同时表面种植的植物亦有一定的净化功能。它具有经济、美观、管理方便、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生物滤床的组成、对臭气的净化机理、影响处理效率的因素等,并对生物滤床除臭工艺在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生物滤床的组成及其净化原理 生物滤床的组成 一般来讲,生物滤床由土壤基质、布气系统、加湿系统、基质内生物群落、表面植物等几部分组成。生物滤床的主体是一个有一定面积和底部坡度的洼地,底层铺防渗膜;臭气布气管道和排水管道(多余的水分必须能够很容易地从土壤生物滤床排走以防止厌氧条件的形成,排出的水返回污水处理系统)布于防渗膜上,布气管道堆有100-150mm厚的卵石,以防布气管道堵塞;布气管道之上为由土壤、木块、煤渣、树皮碎块、泥炭块堆肥或脱水污泥等材料组合而成土壤基质;床体表层种植耐污植物;同时加湿系统亦布置于床体顶部,以污水厂污水作为水源,一方面保持床体的湿度,另一方面为床体内微生物的生长补充营养。图1所示为生物滤床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 生物滤床基本结构示意图

有毒有害气体演练记录说课材料

铜川矿业公司下石节煤矿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应急演练记录 通防部 二0一八年三月三十一日

下石节煤矿 有毒有害气体超限事故应急演练记录 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准备会议 时间:2018年3月31日,上午:7:00时 地点:调度会议室 主持人:李文辉(矿长:演练总指挥) 参加人员:矿业公司:王广平刘念常红李健 刘铜军杨延峰 下石节矿:李国璧雷铁山王新堂李俊辉 秦永强马春平 以及矿生产、动力、通防、地测、调度、安质、供应、宣传、保卫、工会、医院等部门负责人。 李文辉:为了进一步搞好全矿应对突发事件和职业卫生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维护矿区稳定,提高职工应对重大灾害救灾和自救能力,我矿今天8:00在225工作面举行有毒有害气体超限事故应急演练。要求所有参加人员熟悉演练预案,从实战出发,以人为本,减少灾害损失,防止此生灾害发生。矿业公司总调度室、通防部、安监部、机电部、调度信息中心、救护大队亲临现场参加演练。各单位认真按照有毒有害气体超限演练方案执行,做好各项工作,要充分体现出我矿各部门(区队)面对灾害的应急、救灾、协调能力。 李文辉:“我宣布下石节煤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灾害应急演练开始”。

二、演练开始: 1、2018年3月31日8点,调度值班员接到225工作面跟班区队长电话汇报:225工作面在采煤机回采期间,工作面风流中有臭鸡蛋气味,调度员问:当班出勤多少人,硫化氢气体含量多少?有无人员毒?跟班队长汇报:当班出勤17人,其中包括一名安检员和一名瓦检员,瓦检员仪器实测H2S含量为69ppm,目前暂无人员中毒。调度员作好记录,并立即汇报值班矿领导。值班领导于8时02分赶到调度室,并汇报矿长。 2、值班矿领导到调度室后,迅速了解225工作面通风系统,并下达了以下命令: (1)225工作面立即停止作业,切断工作面动力电源,组织人员撤离; (2)950变电所切断225工作面区域回风系统电源; (3)调度室查明可能受威胁区域人员数量,通知人员组织撤离; (4)立即组织救护队员集合。 3、矿长于8时06分到达调度室,了解灾情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后,命令调度员通知可能受威胁区域人员撤离,并当即决定:立即启动《下石节煤矿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应急预案》应急程序,调度室值班员按照《预案》中的顺序通知指挥部成员到调度室集结待命。 根据《预案》要求,成立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及相应的处理小组,各组分别履行《预案》中规定的职责。救援指挥部根据灾情变化及时研究制订救灾方案,确定井下救援基地,并任命跟班矿长为井下基地总指挥。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施工生产单位。 2. 术语和定义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3. 职责 (1)工会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2)安全监督部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3)劳动人事部门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 (4)各施工生产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和保健食品。 (5)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4. 一般规定 (1)各级安全部门、工会组织、各施工生产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各施工生产单位和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合同制工人、农民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3)各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4)施工生产单位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5)严格管理有毒物品、放射源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 (6)各级安全部门应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定期对有毒气体、粉尘、噪声等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并送检测结果。 (7)各施工生产单位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 5. 职业病管理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 1.加强通风,将各种有害气体浓度稀释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标准以下。 ⑴机电队必须按规定定期检查主要通风机运行情况,确保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主通风机发生故障时,必须及时启动备用通风机。 凡因机电事故而突然停电造成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必须及时启动《兴通煤矿事故应急预案》,将无风区内的所有人员撤至全风压进风巷中,并设置栅栏揭示警标。恢复通风必须按规程及措施规定进行,严禁无风作业、无风放炮。 ⑵通风队对矿井通风系统、通防设施等要建立巡查制度,通防队每旬至少全面检查测定一次矿井、主要进回风巷及采掘工作面等地点风量,保证矿井通风系统合理,各采掘工作面及其它用风地点的风量必须满足煤业公司、作业规程和措施的要求。 ⑶加强局部通风管理,井下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及必须实现“双风机、双电源”并自动切换。 ⑷煤矿井下实施爆破时,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m,加强通风增加工作面的风量,及时排除炮烟。人员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前,必须把工作面的炮烟吹散稀释,并在工作面洒水。爆破时,人员必须撤到新鲜风流中,并在回风侧挂警戒牌。 2.加强个体防护,佩戴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 3.加强采空区管理。工作面采空区应及时予以封闭,设立警示牌,需要

进入时,必须首先进行有害气体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需要进入闲置时间较长的巷道进行作业的,必须先通风、后作业。盲道或废弃巷道应及时予以密闭或用栅栏隔断,并设立警示牌。 4.加强瓦斯排放和巷道贯通管理。杜绝盲巷,停风超过24小时的盲巷必须立即封闭。 5.坚持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配备齐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6.采掘工作面必须按规定设置甲烷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并定期标校。 7.杜绝失爆,提高供电质量,消灭无计划停电停风。 8.凡揭露或接近老空区、废弃巷道均需制定专门的防治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措施。 9.加强自救器的管理工作,按规定及时检验更换,保证完好和正常使用。 10.熟悉避火灾路线,掌握救灾的基本知识。

关于恶臭气体处理技术

石油化学工业和有机合成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有机、无机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其中以带有恶臭气味的气体影响最为突出。发达国家从20 世纪50年代开始重视对恶臭气体污染的研究,并制定了恶臭气体的测定、评价、控制等一系列法规。我国1993年颁布了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了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等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限值。 恶臭气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会使中枢神经产生障碍、病变,引起慢性病、急性病和死亡。恶臭物质是通过发臭基团,如硫基、羧基等刺激嗅觉细胞,使人感到厌恶和不愉快。恶臭气体的污染源多,污染面广,涉及行业多,浓度一般较低,成分复杂,监测难度大。治理困难。 恶臭气体的浓度较低,处理后要求的恶臭气体浓度更低,这使得恶臭气体污染的治理有别于一般空气污染的治理。国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便开始了恶臭气体污染治理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我国20世纪80年代才开展恶臭气体污染的调查、测试和标准方面的研究,而对脱臭技术的研究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行。 各种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的目的在于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使恶臭气体的物质结构发生改变,消除恶臭。恶臭气体常见处理方法有燃烧法、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中和法和生物法等,其定义、适用范围和特点见表1。 表1 常见恶臭气体处理方法比较

则要根据恶臭物质的性质、浓度、处理量、当地的卫生要求和经济情况等具体因素而定,在实践中也常将几种方法结合使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物法,因具有显著优点而得到很快发展,其中尤以日本、德国、荷兰等国取得的成效最显著。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近些年来对恶臭气体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的重点已转向生物法的研究。 恶臭气体生物脱臭原理:在水、微生物和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氧化分解发臭物质,以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生物处理大致可以分为3个过程:发臭物质被载体(固定有微生物)吸附;发臭物质向微生物表面扩散、被微生物吸附;微生物将发臭物质氧化分解。不含氮的恶臭物质被分解成CO和H2O,含硫恶臭物质被分解成S,SO32-,SO42-,含氮恶臭物质则被分解成NH4+,NO2-,NO3-。 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和生物洗涤器3种形式,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生物滤池和生物滴滤塔。三种主要生物处理方法比较见表2。 表2 三种主要生物处理方法比较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一、生产粉尘日常监测 (一)总粉尘: 1.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每月测定1次; 2.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一次。 (二)呼吸性粉尘: 1.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 2.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 (三)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 定1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3个。 (四)每次测尘结果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并将测定结果上报区技术主管审阅,区技术主管对粉尘浓度超过规定的地点,及时采取降尘措施,进行处理。 (五)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应符合表《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六)测定粉尘浓度时,均应把测尘点布置在尘源的回风侧,粉尘扩散较为均匀的人工呼吸带内。对于井上、下不同作业场所测尘点的选择和布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二、有毒有害气体及温度、湿度的日常监测 (一)每月根据矿井生产部署的工作安排,由通风区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编制矿井瓦斯检查计划,内容包括瓦斯检查地点、检查次数、巡回检查路线、巡回检查时间、检查人员的安排等,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二)瓦检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煤矿实践经验,掌握一定的通风瓦斯知识和技能,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并要定期培训,考核考试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三)瓦检员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同时备有长度大于1.5米的胶管、温度计等。矿长、总工程师、采掘与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放炮员、流动电钳工、班长、安全监测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四)瓦检员必须严格按瓦斯检查计划的要求执行。每次检查的结果必须认真准确地记入瓦斯检查手册和瓦检牌板上,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瓦斯浓度超过规定时,瓦检员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业作业,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五)瓦检员不得空班、漏检、少检、假检、脱岗、睡岗,并做到井下记录牌板、检查手册、瓦斯台账“三对口”。 (六)瓦检员必须严格执行井下手对手交接班制度。 (七)瓦检员必须同时检查一氧化碳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变化情况。

有毒有害气体危害防护措施复习进程

有毒有害气体危害防护措施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 ①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1.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存在刺激性气体,如电焊、电镀、冶炼、化工、石油等行业。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氮氧化物、光气等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刺激性气体的预防重点,是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并作好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管道化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调节以维持正常操作条件,防止事故发生;提高设备的密闭性,防止金属设备腐蚀破裂;根据生产工艺特点选用合适的通风方法。加强个人防护,大量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毒物时,应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具,如聚氯乙烯、橡皮制品、橡皮手套、防护眼镜、防护胶鞋等;戴防毒口罩或防护面具;涂皮肤防护油膏。 加强健康监护,做好岗前及定期体检,发现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病或皮肤暴露部位有湿疹等疾患、眼及鼻、咽喉、气管等呼吸道慢性疾患、肺结核(包括稳定期)以及心脏病患者,不应做接触刺激性气体的工作。 (1)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硫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产物,在金属矿物的焙烧、毛和丝的漂白、化学纸浆和制酸等生产过程亦有含二氧化硫的废气排出。二氧化硫是无色、有硫酸味的强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 与水蒸汽接触生成流酸,对眼睛、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可引起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引起肺水肿。它是一种活性毒物,在空气中可以氧化成三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其毒性要比二氧化硫大10 倍。二氧化硫对呼吸器官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使鼻、咽喉和支气管发炎。当空气中SO 2浓度达0.0005%时,嗅觉器官就能闻到刺激味;达0.002%时,有强烈的刺激,可引起头痛和喉痛;达0.05%时,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短时间内即可造成死亡。我国二氧化硫安全卫生标准为15mg/m3。 (2)氮氧化物(NOX ) 氨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及化工、电镀等生产过程。N02是棕红色气体,对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能引起急性哮喘病,实验证明,N02会迅速破坏肺细胞,可能是肺气肿和肺瘤的病因 之一。N02浓度在1?3ppm时,可闻到臭味;浓度为13ppm时,眼鼻有急性刺激感;浓度在16. 9ppm 条件下,呼吸10mi n,会使肺活量减少,肺部气流阻力提高。 (3)光气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监测管理制度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监测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生产场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监测与管理,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害以及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公司财产不受损失,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罐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等各类气体浓度检测及固定式报警仪的使用、维护保养、校验及管理。3职责 3.1本制度由安全环保部制定,各部门严格依照本制度执行。 3.2安全环保部负责使用移动式检测仪对甲醇罐内、甲醚罐区可燃气体检测。 3.3仪控部负责现场固定式检测报警装置的建档、校验、检查和维护保养等。 3.4各使用部门负责区域范围内现场固定式监测报警装置的监督管理。 3.5各部门的移动式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器,由安全环保部登记建档,各使用单位自行维护保养。 3.6质检部负责对各部门所送气样按要求分析,并及时反馈结果。 3.7甲醇罐所在单位负责定期对罐内介质取样、送检,并将检测结果报安全环保部存档。 4规定要求 4.1罐区的可燃气体浓度检测 4.1.1甲醇罐区可燃气体浓度检测 (1)甲醇罐区的可燃气体浓度检测采用移动式检测仪自动检测和采样人工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安全环保部负责用检测仪自动检测,质检部负责对各部门所送气样按要求分析,特殊情况可由车间进行检测。 (2)罐区可燃气浓度检测频率为:4月-10月为每周二

取样分析、检测1次, 11月-3月为每月中旬1取样分析、检测次。雷雨天气时应增加检测次数。 (3)检测结果超标时,安全环保部应及时与储罐所在单位联系,所在单位应及时查找原因、与制氮机组联系、对充氮阀进行调整,做好充氮保护等安全措施。 4.1.2甲醚罐区可燃气体浓度监测。甲醚罐区的可燃气体浓度检测由安全环保部负责,安全环保部对甲醚罐可燃气浓度每半月进行一次检测,检测结果超标时,及时与灌装车间联系,灌装车间查找原因,并及时做好对泄漏的阀门进行更换等措施。 4.1.3安全环保部需要对罐区可燃气取样分析时,质检部负责分析并及时反馈结果。 4.2生产现场固定式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维护与管理 4.2.1仪控部负责生产现场固定式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校验、维护工作。 (1)报警仪的定期检定按照《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要求执行。 (2)仪控部应对生产场所各检测报警仪定期校验,校验周期为每季度进行1次,将校验结果记录存档,并报安全环保部备案。 (3)校验所用标准气体、校验仪器应符合计量检定规程要求,校验人员应取得计量检定员证书。 (4)仪控部人员应每天对各岗位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检查,发现报警仪不能正常工作时,应立即进行维修处理。对暂时不能处理的,应说明原因,将具体情况告知所在生产部室、安全环保部。 (5)仪控部应根据检测报警仪使用情况及时提出报警仪的更新计划、拆除、停用意见等,报安全环保部。 (6)仪控部应指定专人负责检测报警仪的校验、维护工作,检查报警仪运行的技术性能状态,健全档案资料。

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恶臭气体的技术方法

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恶臭气体的技术方法 由于污水在输送和处理过程中会散发恶臭,这些恶臭气体不仅缩短了排水相关设施的使用寿命,而且严重污染周边环境,降低土地利用率,更严重的是它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类的精神状态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了防止和避免恶臭气体对环境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一些具体规定,遏制不达标的污水禁止排放。尽管各国政府在防止恶臭气体方面采取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主张应该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在全球范围内共同防止恶臭气体对人类的危害。现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如何科学、合理地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输送管道及污水泵站等场所产生的恶臭气体,是全国水行业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污水处理设备对恶臭气体的处理方法分析说明。 恶臭气体一般为多组分低浓度的混合气体。除臭过程也就是将这些恶臭分子吸收、破坏、降解或者隐蔽的过程。据此,恶臭的治理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氧化法 氧化法即利用恶臭气体大多为还原性物质、氧化剂具有较强氧化性的化学特性,使臭气中的污染因子有效氧化分解,以降低恶臭浓度。目前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臭氧和活性氧。 臭氧氧化法即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使臭气中的化学成份氧化,达到脱臭目的。臭氧是相对不稳定的气体,很容易分解成氧气,在湿度大的场合尤甚,因此臭氧往往是现场制备的。在条件适宜时,臭氧与H:S的反应速度极快,只需一秒钟,但须与待处理的气体迅速混合均匀。 活性氧氧化技术是指直接利用活性氧发生装置产生具有极强 氧化能力的活性氧对臭气中的化学成份进行氧化来净化气体。活性氧是一种介于氧分子和臭氧分子之间的一种过渡态氧。在特制的活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

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对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的管理,及时发现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泄漏,防止人员中毒、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适用范围 公司涉及有毒有害、可燃气体的车间及相关管理部门。 3、职责 3.1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所在生产车间是仪器日常使用管理的责任单位。负责管理仪器及被监测系统(控制点)的正常运行,保管和看护好安全设施;对日常泄漏点及时检查,对报警后泄漏点处理负责,对轴流风机保养、维护、备用更换负责。 3.2安全生产部是组织协调并监督处理的责任单位。接到报告后要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到现场检查处理,监督检查并负责具体落实。 3.3安全生产部及动力设备部是仪器技术业务管理的责任部门。对仪器的准确性、可靠性负责,对仪器、线路及附属设备防爆有监管检查责任。定期和不定期校验,建立校验检查档案,确保仪器可靠准确,每周对仪器巡检不少于一次,并在仪器室填写巡检记录,负责定期对岗位人员、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3.4安全生产部是仪器使用和被检测点(系统)的检查监管责任部门。每天检查一次,并对仪器是否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检,被检测点是否处于可控状态行使监管权和考核权。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报警仪暂时停止运行,拆除维修必须报安全生产部审批后方可进行。 3.5相关岗位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懂得固定式探测器和便携式报警

器的性能、会操作使用,并及时记录、反馈和处理各种报警事件。 4、内容 4.1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设置要求 (1)在线的报警器完好率应达到100%。 (2)报警器设置的地点、数量、方式,执行《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设计规范》有关规定。 4.2选择报警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1)功能、结构、性能和质量符合国家法定要求。 (2)取得国家法定计量单位颁发的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 (3)取得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部门发放的防爆合格证,并达到安装现场所要求的防爆等级。 (4)受其它气体的干扰小,受温度、湿度影响小。 (5)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要求。 4.3报警器安装现场所应注意事项 (1)被测气体的密度不同,室内探头的安装位置也应不同。被测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时,探头应安装在距屋顶30cm外,方向向下;反之,探头应安装在距地面30cm处,方向向上。 (2)露天探头的安装可根据被测气体的密度而选择安装高度浼特别注意的,一点式探头应安装在下风侧。 (3)周围环境(雨水、清扫水)及有毒有害、可燃气体对检测 元件的影响。 (4)报警器的周围不能有对仪表工作有影响的强电磁场(如大 功率电机、变压器)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 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541-88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施工生产单位。 2. 术语和定义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

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3. 职责 (1)工会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2)安全监督部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3)劳动人事部门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 (4)各施工生产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

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技术导则

附件2 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落实企事业单位环境风险预警的主体责任,提高环境风险预警能力,规范和指导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以下简称预警体系)的建设行为,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规定了环境风险评估、预警站网建设、预警平台建设、配套制度建设等预警体系建设的技术要求。 预警体系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实用可靠原则,满足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快速响应的要求。

1.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气体生产、使用、储存等的企事业单位,及所在化工园区管理机构开展的环境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导则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12358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Z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T223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HG/T20507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 HG/T23006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 HJ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16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9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460环境信息网络建设规范

有毒有害气体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瑞丰矿业有限公司 有毒有害气体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必须建立对瓦斯、二氧化碳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检查制度”的规定和《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氮氧化物至少每3个月监测1次、硫化氢至少每月监测1次、碳氧化物至少每3个月监测1次,煤层有自燃倾向的,根据需要随时监测。”的要求,为了及时了解、掌握有毒有害气体的变化情况和矿井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妥善处理,防患于未然,确保矿井长治久安,特制定本制度: 一、监测的有毒有害气体项目共有11项,具体测定地点、测定周期,测量单位规定如下: (一)一氧化碳(CO): 测定地点:采掘工作面及回风、采面上隅角、采空区密闭内 测定周期:采空区密闭内每周/次,上隅角每班/次,其他地点每季度/次 仪器型号:CYT25/1000型多参数气体测定仪 测量单位:通风队 (二)二氧化氮(NO2): 测定地点:采掘工作面及回风、采面上隅角 测定周期:每季度/次 仪器型号:CD4(B)型多参数气体测定仪 测量单位:通风队

(三)二氧化硫(SO2): 测定地点:采掘工作面及回风、采面上隅角测定周期:每季度/次 仪器型号:CD4(B)型型多参数气体测定仪 测量单位:通风队 (四)硫化氢(H2S): 测定地点:采掘工作面及回风、采面上隅角测定周期:每月/次 仪器型号:CD4(B)型型多参数气体测定仪 测量单位:通风队 (五)氨气(NH3): 测定地点:采掘工作面及回风、采面上隅角测定周期:每周/次 仪器型号: 测量单位:通风队 (六)氧气(O2): 测定地点:采空区密闭内、采面上隅角 测定周期:密闭内每周/次、其他地点每班/次仪器型号:CYT25/1000型多参数气体测定仪测量单位:通风队 (七)二氧化碳(CO2):

废水处理中恶臭气体生物净化工艺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废水处理中恶臭气体生物净化工艺 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废水处理中恶臭气体生物净化工艺技术规范》编制组 二零一九年七月

1任务来源 根据《省市场监管局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的通知》(苏市监办[2018]32号)的要求,编制江苏省地方标准《废水处理中恶臭气体生物净化工艺技术规范》,主要编制单位为南京大学。 2编制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法律法规,控制市政或工业废水处理中恶臭气体排放,改善江苏省内环境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促进化学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制定本标准是为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江苏省废水处理中恶臭气体生物净化工艺技术,实现我省水污染治理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控制废气污染物排放,顺应我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2017年1月份江苏省环境保护厅颁布了江苏省地方标准《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明确规定了化学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的挥发性有机物、恶臭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及监督实施要求。因此,在江苏省范围内标准化和规范化江苏省废水处理中恶臭气体生物净化工艺技术势在必行。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厂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当中必备的设施。污水处理厂能够净化湖泊,改善环境,伴随着污水处理规模的不断扩增,截止至2017年6月底,全国城镇总计建成在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已达4063座,处理能力高达1.78亿立方米/日。然而,污水处理过程中会向外界环境释放大量恶臭性气体,这些气体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这些恶臭气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硫化氢和氨气等无机化合物以及成分即为复杂的恶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由于恶臭物质具有低嗅阈值特性,即使绝大部分恶臭组分被除去,在人的嗅觉中并不会产生相应程度的减少或减轻,同时恶臭可在大气环流作用下迅速蔓延而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大范围污染,这些均会对恶臭污染的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恶臭污染治理难度。目前,国内外处理恶臭污染治理方法较多,传统除臭方法如物理法(活性炭吸附法、稀释扩散法)和化学法(氧化吸收法和吸附法)存在运行成本高等缺点,生物法具有净化效率高,设备结构简单,投资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已逐步成为主流除臭方法。然而,废水处理中恶臭气体生物净化工艺技术规范仍是空白。同时,污水处理厂实施日益严格的环境管理政策和污染物总量削减等约束性指标,这对废水处理中恶臭气体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效经济的处理工艺,和与之配套的废水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