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层渗透系数K的经验值

岩土层渗透系数K的经验值
岩土层渗透系数K的经验值

一、土层渗透系数

土层渗透系数K的经验值

土质名称K(m/d) 土质名称K(m/d)

高液限黏土<0.001

砂细1~5

黏土质砂0.001~0.05 中5~20 含砂低液限黏土0.05~0.10 粗20~50

含砂低液限粉土0.10~0.50 砾类土50~150

低液限黏土(黄土)0.25~0.50 卵石100~500 粉土质砂0.5~1.0 漂石(无砂质充填)500~1000

按土质颗粒大小的渗透系数K经验值

土质名称K(m/d)

黏土质粉砂0.01~0.074mm颗粒多数0.5~1.0

均质粉砂0.01~0.074mm颗粒多数 1.5~5.0

黏土质细砂0.074~0.25mm颗粒多数 1.0~1.5

均质细砂0.074~0.25mm颗粒多数 2.0~2.5

黏土质中砂0.25~0.5mm 颗粒多数 2.0~2.5

均质中砂0.25~0.5mm颗粒多数35~50

黏土质粗砂0.5~1.0mm颗粒多数35~40

均质粗砂0.5~1.0mm颗粒多数60~75

砾石100~125

二、计算渗水量

缺水文地质资料计算渗水量:Q=F1q1+ F 2q2

式中:F1—基坑底面积,m2

q1—基坑每平方米底面积平均渗水量,m3/h

F 2—基坑侧面积,m2

q2—基坑每平方米侧面积平均渗水量,m3/h

q1基坑每平方米底面积平均渗水量,m3/h

序号土类土的特征及粒径渗水量m3/h

1 细粒土质砂、松软粉质

基坑外侧有地表水,内侧为岸边干地,土的天然

含水量<20%,土粒径<0.05mm

0.14~0.18

2 有裂隙的碎石岩层、较

密实的粘质土

多裂隙透水的岩层,有孔隙水的粘质土层0.15~0.25

3 黏土质砂、黄土层、紧

密砾土层

细砂粒径0.05~0.25mm,大孔土质量800~

950kg/m3, 砾石土孔隙率在20%以下

0.16~0.32

4 中粒砂、砾砂层砂粒径0.25~1.0mm,砾石含量在30%以下,平

均粒径10mm以下

0.24~0.8

5 粗粒砂、砾石层砂粒径 1.0~2.5mm,砾石含量在30~70%,平均

最大粒径150mm以下

0.8~3.0

6 砾卵砂、砾卵石层砂粒径 2.0mm以上,砾石、卵石含量在30%以上

(泉眼总面积在0.07m2以下,泉眼直径在50mm

以下)

2.4~4.0

7 漂石、卵石土有泉眼或

砂砾石有较大泉眼

石粒径平均直径50~200mm,或有个别大弧石在

0.5 m3以下(泉眼总面积在0.15m2以下,泉眼直

径在300mm以下)

4.0~8.0

8

砾石、卵石、漂石、粗

砂、泉眼较多

>8.0

表中渗水量:无地表水时用下限;地表水深2~4m,土中有孔隙时用中限;地表水

深大于4m,松软土时用上限。

q2 基坑每平方米侧面积平均渗水量,m3/h

1 敞口放坡开挖基坑或土围堰按上表同类土质渗水量20~30%计

2 石笼填土心墙围堰按上表同类土质渗水量10~20%计

3 挡土板或单层草袋围堰按上表同类土质渗水量10~20%计

4 钢板桩、沉箱及混凝土支护坑壁按上表同类土质渗水量0~5%计

5 竹笼围堰按上表同类土质渗水量15~30%计

三、水泵的选择

1、设备总排水量=1.5倍渗水量,

如水泵安装在静水位以下时,则设备总排水量=2倍渗水量

2、每台水泵排水量

设备总排水量= 1.5倍渗水量时,每台水泵排水量< 0.5倍渗水量

设备总排水量= 2倍渗水量时,每台水泵排水量< 渗水量

常用离心单级水泵的流量,用下式估算:渗水量= 0.79 D2 (m3/h )

其中D为水泵进口直径,cm

3、水泵类型:渗水量< 20 (m3/h ),用膜式水泵、手压水泵、离心水泵或潜水泵;渗水量在20~60 (m3/h ) 时,用膜式水泵、离心水泵或潜水泵;渗水量> 60 (m3/h ) 时,用离心水泵

土的固结实试验影响因素的研究

土的固结实试验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固结系数是岩土工程中较常采用的计算参数之一,大量的实际工程计算与监测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固结系数偏小.为了探讨固结试验过程的内在特征,将常规固结试验仪器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进行土样底部的孔压测定。 关键词:土固结实;试验;影响;因素 1 引言 在岩土工程土工试验中,包含着样品(土体)的物理性质试验和力学性质试验。在许多工程中,通过土工试验的物理性质试验,除了对土进行定名、判定其状态外,还必须对其进行力学性质的试验,以便为工程提供必要的设计参数。本文所涉及的固结试验,就是力学性质试验当中的一种,这里所谓的固结,一般来说是指垂直方向上的固结,也就是单向固结。我们在了解了单向固结及其力学机理后,进行固结试验在严格遵守试验规程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影响试验的种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为土工试验成果提供保证[1]。 2 土体的单向固结及力学机理 土的固结是指土体在某一压力作用下,与时间有关的压缩过程。对于饱和的土体来说,是由于土中孔隙水的逐渐向外排出而引起的。如果土中孔隙水只朝着一个方向向外排出,土体的压缩也只是在一个方向上发生(一般指垂直方向),那么我们就把这种压缩过程称为单向固结;土体单向固结的快慢取决于它的渗透速度。 在压力作用下,土体中的孔隙水不断地向外排出,它的体积在逐渐地减小,这只是我们观察到的一种表面现象,而它的本质却与土体固结内部所受到的压力有着直接关系,也就是土体固结的力学机理。在某一垂直压力作用下,饱和土的固结过程也就是土体中各点的超静孔隙水应力不断消散,附加有效应力相应的增加的过程,或者说是超静孔隙水应力逐渐转换为附加有效应力的过程,而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任一时刻、任一深度上的应力始终遵循着有效应力基本原理:所施加的垂直压力等于附加有效应力与超静孔隙水应力之和。这就是土体单向固结的力学机理[2]。 根据饱和土体的力学机理,我们可以解决在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地基内的孔隙水应力问题。 关于土体的单向固结,我们对土有以下假设:土是均质、各向同性和饱和的;土的压缩完全是由于孔隙体积的减小,土粒和孔隙水是不可压缩的;土的压缩和

固结试验

固结试验 一、试验目的 测定试样在完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变形和压力的关系或孔隙比与压力关系,变形和时间的关系,以便计算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固结系数等。 二、试验原理 土在外荷载作用下,水和空气逐渐被挤出,土骨架颗粒之间相互挤密,封闭气体的体积缩小,从而引起土的固结变形。 三、试验方法 1.快速固结法:规定试样在各级压力下的固结时间为1小时,仅在最后一级压力下除测记1小时的量表读数外,还应测读达压缩稳定时的量表读数,一般为24小时。 2.标准固结法:各级荷载以24小时为稳定标准,按照规定时间:6s、15s、1min、2min15s、4min、6min15s、9min、12 min 15s…….24h,至稳定为止。读数计算沉降量。 本次试验课因时间问题,采用“标准固结法”,每级荷载假设9min固结稳定。 四、仪器设备 ①三联固结仪;②环刀(高=2cm,面积=30cm2)、刮土刀、天平、秒表等。 五、试验步骤 1.将环刀内侧涂上一层凡士林,刀刃相下放在土样上。 2.用刮土刀将环刀均匀压入土样,高出环刀上沿1-2mm为宜,然后用钢丝锯和刮土刀将土样两端刮平。 3.擦干净环刀外层称其质量,取贴近环刀的余土测含水率。 4.将土样放入固结容器内,试样上依次放置护环、滤纸、透水板、加压盖。 5.将固结容器放置于固结仪加压框中,安装百分表并施加1kPa预压力后百分表调零。 6.按照试验方案加初级荷载,加荷后按6s、15s、1min、2min15s、4min、6min15s、9min…时间顺序读数。 7.固结稳定后,施加下一级荷载并按上述时间读数直至加荷结束。 8.试验结束后,拆除试验,清理试验仪器。 六、成果整理 1.计算公式 1.试验记录表

2020年整理固结实验报告.doc

固结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同组者姓名(写一个)实验编号 100004 实验名称固结实验 实验日期批报告日期成绩 一、实验目的 土的固结试验可测定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体积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竖向固结系数、水平向固结系数以及先期固结压力,为计算分析土的变形特性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土在外荷载作用下,其空隙间的水和空气逐渐被挤出,土的骨架颗粒之间相互挤紧,封闭气泡的体积也将缩小,从而引起土体的压缩变形。 三、实验仪器 1、小型固结仪:包括压缩容器和加压设备两部分,环刀(内径Ф61.8mm,高20mm,面积30cm2),单位面积最大压力4kg/cm2;杠杆比1:10。 2、测微表:量程10mm,精度0.01mm。 3、天平,最小分度值0.01g及0.1g各一架。 四、实验步骤 1、按工程需要选择面积为30cm2的切土环刀取土样。 2、在固结仪的固结容器内装上带有试样的切土环刀(刀口向下),在土样两端应贴上洁净而润湿的滤纸,放上透水石,然后放入加压导环和加压板以及定向钢球。 3、检查各部分连接处是否转动灵活;然后平衡加压部分。 4、横梁与球柱接触后,插入活塞杆,装上测微表,并使其上的短针正好对 R。 准6字,再将测微表上的长针调整到零,读测微表初读数0

5、加载等级:按教学需要本次试验定为0.5、1.0、2.0、3.0、4.0、每级荷载经10分钟记下测微表读数,读数精确到0.01mm。然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以此类推直到第五级荷载施加完毕,记录测微表读数R1、R2、R3、R4、R5。 7、试验结束后,必须先卸下测微表,然后卸掉砝码,升起加压框架,移出压缩仪器,取出试样后将仪器擦洗干净。 五、注意事项 1、使用仪器前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操作对仪器不清楚的地方马上问老师 2、试验过程中不能卸载百分表也不用归零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压缩曲线

次固结系数的测定

次固结系数的测定 次固结尤其是软土的次固结是工程应用中比较关注的问题,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现行的国标行标均在有意无意间回避次固结系数的测定,即使是ASTM ,在固结试验这个章节里也没有提及次固结系数。我们说在主固结完成之后,孔隙排水的过程基本结束,但土颗粒骨架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缓慢蠕变的过程是相对漫长的,对工程建筑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一些重要建筑,关乎百年大计,如颗忽视这个问题结果是可想而知了。 单就试验技术而言,一维相的次固结系数不难确定,以前的规范上好像就有过相关内容(记得是老早的公路规范还是地矿部规范,还得查找后确认),目前大约只有英国土木规范BS :1377有关于次固结系数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 式中,δh —CF 线段上,与时间t 2、t 1对应的试样的高度变化; h 0—试样初始高度,取20mm 。

次固结系数试验的方法就是在主固结完成后继续观测沉降变化,绘制沉降量--时间对数关系曲线,如上图所示,国内的试验规范已消失有关次固结的条文,但一些文献上资料上普遍采用的次固结系数计算公式与上式稍有区别,即以孔隙比代替了沉降量,相应的公式为: 上述的国内文献载的次固系公式摘自《工程地质手册》,可见这两种计算结果之间相差一个1+e0的系数,所以在提交结果时一定要注明所采用的公式,不然很容易搞错。 接着前面的话题,既然通过固结试验测定次固结的试验方法并不难,计算公式也容易理解,为什么很多试验规范避而不谈呢,我认为以下这种考虑可能是现实的。次固系必然是发生在主固结之后,我们已经知道主固结的完成需要一些时间,对于透水性较弱的粘性土,主固结基至在数小时之内难以完成,那么要获得次固结段的数据,势必需要更长的时间,有的个把月都嫌短,这就对试验环境条件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试验结果,我自己连续观测过一个结构性粘土在超过前期压力的某级荷载作用下的次固结,十天之后就不得不中止,因为一般实验室的条件不可能达到那么安静恒温恒湿没有一丝震动何况还有难免的观测误差人为误差。当然我说的是比较极端的情况,有些透水性能较好的土或者是在小于前期固结压力的荷载作用下的次固结其实很容易观测。 次固结与前期固结压力和土的性质都有关系,尤其是结构性粘土与前期固结压力的关系极为明显,在小于前期固结压力之前,次固结可能很快到达,一般观测24小时就可出现明显的尾部直线段,而且数值也比较小。有不少文献已经对此做了细致的研究。

岩土工程测试

1岩土工程勘察收费的计算方法 通用工程勘察收费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1工程勘察收费=工程勘察收费基准价×(1 ±浮动幅度值) 2工程勘察收费基准价=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工程勘察技术工作收费 3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基价×实物工作量×附加调整系数 4工程勘察技术工作收费= 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技术工作收费比例 2如何判别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场地等级: (1一级场地(复杂场地): ①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②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③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④地形地貌复杂;⑤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它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地。 (2)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①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②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③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④地形地貌较复杂⑤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3)三级场地(简单场地): ①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 6 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②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③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④地形地貌简单;⑤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地基等级: (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地基(复杂地基):①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 ②严重湿陷、膨胀、盐渍等特殊性岩土,以及其他复杂、需专门处理的岩土。 (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①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 ②不满足复杂地基条件的特殊性岩土。 (3 )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地基(简单地基):①岩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不大;②无特殊性岩土。 3简述黏土、粉质粘土、粉土现场特征的差异 粉土:(1)灰黄,很湿,稍密,含云母片,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2 )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4勘察中如何对土进行描述 土的描述应符合以下规定: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5简述岩土工程勘探方法的类型和基本方法 类型1、直接勘探-坑探工程:比如,试坑、探槽、探井、平硐、斜井、大直径钻孔。 2 、半直接勘探-钻探工程:指小孔径的钻孔 3 、间接勘探-触探、物探。基本方法:坑探、槽探、井探、洞探、钻探,以及触探、物探等。

部分常用岩土经验值

常用部分岩土参数经验值1岩土的渗透性 (1)渗透系数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373-2007 62~63页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附录J 66页 (2)单位吸水量 各种构造岩的单位吸水量(ω值) 弱透水;糜棱岩和断层泥不透水或微透水。 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113页

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118页 注:透水率1Lu(吕荣)相当于单位吸水量0.01。 (3)简易钻孔抽注水公式 1)简易钻孔抽水公式 根据水位恢复速度计算渗透系数公式 1.57γ(h2-h1) K= ——————— t (S1+S2) 式中: γ---- 井的半径;h1---- 抽水停止后t1时刻的水头值;h2---- 抽水停止后t2时刻的水头值;S1、S2---- t1或t2时刻从承压水的静止水位至恢复水位的距离; H---- 未抽水时承压水的水头值或潜水含水层厚度。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927页 2)简易钻孔注水公式 当l/γ<4时 0.366Q 2l K= ———— lg ——— Ls γ 式中:K—渗透系数(m/d);l---试验段或过滤器长度(m);Q---稳定注水量(m3/d);s---孔中水头高度(m);γ---钻孔或过滤器半径(m)。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936页 (4)水力坡降 允许水力坡降等于临界水力坡降被安全系数除,一般安全系数值取2.0~3.0, 即Ⅰ 允= Ⅰ 临 /2.0~3.0。 摘自长春地质学院《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1978年139页

土层与混凝土建筑物接触面间发生接触冲刷时的破坏比降除以1.5安全系数得出在无渗流出口保护情况下地基允许渗流比降见上表。 摘自《堤防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水规总院李广诚司富安杜忠信等。42页 (5)土毛细水上升值 摘自长春地质学院《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1978年79页 k 摘自《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937页 2土分类及状态、密实度 (1)分类

总传热系数经验值

浸没在液体中的盘管总传热系数大致值.W/(m2 带有夹套的容器总传热系数大致值.W/(m2

空气冷却器总传热系数大致值.W/(m2

不同压力下水的汽化潜热 水在一个大气压(0.1MPa)100℃时的汽化潜热为2257.2kJ/kg 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表(按压力排列) 压力/MPa 温度/℃汽化潜热kJ/kg 0.001 6.9491 2484.1 0.002 17.5403 2459.1 0.003 24.1142 2443.6 0.004 28.9533 2432.2 0.005 32.8793 2422.8 0.006 36.1663 2415 0.007 38.9967 2408.3

0.008 41.5075 2402.3 0.009 43.7901 2396.8 0.01 45.7988 2392 0.015 53.9705 2372.3 0.02 60.065 2357.5 0.025 64.9726 2345.5 0.03 69.1041 2335.3 0.04 75.872 2318.5 0.05 81.3388 2304.8 0.06 85.9496 2293.1 0.07 89.9556 2282.8 0.08 93.5107 2273.6 0.09 96.7121 2265.3 0.1 99.634 2257.6 0.12 104.81 2243.9 0.14 109.318 2231.8 0.16 113.326 2220.9 0.18 116.941 2210.9 0.2 120.24 2201.7 0.25 127.444 2181.4 0.3 133.556 2163.7 0.35 138.891 2147.9 0.4 143.642 2133.6 0.5 151.867 2108.2 0.6 158.863 2086 0.7 164.983 2066 0.8 170.444 2047.7 0.9 175.389 2030.7 1 179.916 2014.8 1.1 184.1 1999.9 1. 2 187.995 1985.7 1. 3 191.64 4 1972.1 1.4 195.078 1959.1 1. 5 198.327 1946. 6 1.6 201.41 1934.6 1. 7 204.346 1923 1. 8 207.151 1911.7 1. 9 209.838 1900.7

渗透系数经验值

毛昶熙主编《堤防工程手册》所给经验值: 土质类别K(cm/s) 土质类别K(cm/s) 粗砾1~0.5 黄土(砂质)1e-3~1e-4 砂质砾0.1~0.01 黄土(泥质)1e-5~1e-6 粗砂5e-2~1e-2 黏壤土1e-4~1e-6 细砂5e-3~1e-3 淤泥土1e-6~1e-7 黏质砂2e-3~1e-4 黏土1e-6~1e-8 沙壤土1e-3~1e-4 均匀肥黏土1e-8~1e-10 表2 岩石和岩体的渗透系数 岩块K(实验室测定,cm/s)岩体K(现场测定,cm/s)砂岩(白垩复理层)1e-8~1e-10 脉状混合岩 3.3e-3 粉岩(白垩复理层)1e-8~1e-9 绿泥石化脉状页岩0.7e-2 花岗岩2e-10~5e-11 片麻岩 1.2e-3~1.9e-3 板岩 1.6e-10~7e-11 伟晶花岗岩0.6e-3 角砾岩 4.6e-10 褐煤层 1.7e-2~2.39e-2 方解岩9.3e-8~7e-10 砂岩1e-2 灰岩 1.2e-7~7e-10 泥岩1e-4 白云岩 1.2e-8~4.6e-9 鳞状片岩1e-2~1e-4 砂岩 1.2e-5~1.6e-7 1个吕荣单位裂隙宽 度0.1mm间距1m和 不透水岩块的岩体 0.8e-4 砂泥岩2e-6~6e-7 细粒砂岩2e-7 蚀变花岗岩0.6e-5~1.5e-5 岩土类别渗透系数K(cm/s)孔隙率n 给水度资料来源砾240 0.371 0.354 瑞士工学研究所粗砾160 0.431 0.338 砂砾0.76 0.327 0.251 砂砾0.17 0.265 0.182 砂砾7.2e-2 0.335 0.161 中粗砂 4.8e-2 0.394 0.18 含黏土的砂 1.1e-4 0.397 0.0052 含黏土1%的砂砾 2.3e-5 0.394 0.0036 含黏土16%的砂砾 2.5e-6 0.342 0.0021 重粉质壤土d50=0.02mm 2e-4 0.442 0.007 南京水利科学研 究院 中细砂d50=0.2mm 1.7e-3~6.1e-4 0.438~0.392 0.074~0.039 粗砾d50=5mm 613 0.392 0.36 砂砾石料 2.4e-3 0.302 0.078

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又称水力传导系数(hydraulic conductivity)。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它定义为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表达式为:κ=kρg/η,式中k为孔隙介质的渗透率,它只与固体骨架的性质有关,κ为渗透系数;η为动力粘滞性系数;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渗透系数以张量形式表示。渗透系数愈大,岩石透水性愈强。强透水的粗砂砾石层渗透系数>10米/昼夜;弱透水的亚砂土渗透系数为1~0.01米/昼夜;不透水的粘土渗透系数<0.001米/昼夜。据此可见土壤渗透系数决定于土壤质地。 1.测定影响 渗透系数k 是一个代表土的渗透性强弱的定量指标,也是渗流计算时必须用到的一个基本参数。不同种类的土,k 值差别很大。因此,准确的测定土的渗透系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2计算方法 渗透系数K是综合反映土体渗透能力的一个指标,其数值的正确确定对渗透计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土体颗粒的形状、大小、不均匀系数和水的粘滞性等,要建立计算渗透系数k的精确理论公式比较困难,通常可通过试验方

法,包括实验室测定法和现场测定法或经验估算法来确定k值。 3测定方法 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主要分“实验室测定”和“野外现场测定“两大类。 常水头法测渗透系数k 1.实验室测定法 目前在实验室中测定渗透系数k 的仪器种类和试验方法很多,但从试验原理上大体可分为”常水头法“和"变水头法"两种。 常水头试验法就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水头为一常数,从而水头差也为常数。如图: 试验时,在透明塑料筒中装填截面为A,长度为L的饱和试样,打开水阀,使水自上而下流经试样,并自出水口处排出。待水头差△h

渗透系数经验值

毛昶熙主编《堤防工程手册》所给经验值: 土质类别 K(cm/s) 土质类别 K(cm/s) 粗砾 1~0.5 黄土(砂质) 1e-3~1e-4 砂质砾 0.1~0.01 黄土(泥质) 1e-5~1e-6 粗砂 5e-2~1e-2 黏壤土 1e-4~1e-6 细砂 5e-3~1e-3 淤泥土 1e-6~1e-7 黏质砂 2e-3~1e-4 黏土 1e-6~1e-8 沙壤土 1e-3~1e-4 均匀肥黏土 1e-8~1e-10 表2 岩石和岩体的渗透系数 岩块 K (实验室测定, cm/s ) 岩体 K (现场测定,cm/s ) 砂岩(白垩复理层) 1e-8~1e-10 脉状混合岩 3.3e-3 粉岩(白垩复理层) 1e-8~1e-9 绿泥石化脉状页岩 0.7e-2 花岗岩 2e-10~5e-11 片麻岩 1.2e-3~1.9e-3 板岩 1.6e-10~7e-11 伟晶花岗岩 0.6e-3 角砾岩 4.6e-10 褐煤层 1.7e-2~2.39e-2 方解岩 9.3e-8~7e-10 砂岩 1e-2 灰岩 1.2e-7~7e-10 泥岩 1e-4 白云岩 1.2e-8~4.6e-9 鳞状片岩 1e-2~1e-4 砂岩 1.2e-5~1.6e-7 1个吕荣单位裂隙宽度0.1mm 间距1m 和不透水岩块的岩体 0.8e-4 砂泥岩 2e-6~6e-7 细粒砂岩 2e-7 蚀变花岗岩 0.6e-5~1.5e-5 表3 各种岩土的给水度 岩土类别 渗透系数K (cm/s ) 孔隙率n 给水度 资料来源 砾 240 0.371 0.354 瑞士工学研究所 粗砾 160 0.431 0.338 砂砾 0.76 0.327 0.251 砂砾 0.17 0.265 0.182 砂砾 7.2e-2 0.335 0.161 中粗砂 4.8e-2 0.394 0.18 含黏土的砂 1.1e-4 0.397 0.0052 含黏土1%的砂砾 2.3e-5 0.394 0.0036 含黏土16%的砂砾 2.5e-6 0.342 0.0021 重粉质壤土d50=0.02mm 2e-4 0.442 0.007 南京水利科学研 中细砂d50=0.2mm 1.7e-3~6.1e-4 0.438~0.392 0.074~0.039 粗砾d50=5mm 613 0.392 0.36 砂砾石料 2.4e-3 0.302 0.078

固结系数的测定

试验三 固 结 系 数 的 测 定 1.通过试验测定试样的固结系数,用以计算地基土体受荷载后的固结度及固结时间。 2.测定固结系数所用仪器设备与固结试验相同 3.试样的切取与安装与固结试验相同,加预压荷载后测微表调零。 4.进行试验 (1)施加第一级荷载,一般为25kPa 或50kPa ,加荷的同时,开动秒表,记录测微计读数,测记时间为6",15",1',2'15",4',6'15",9',12'15",16',20'15",25',30'15",36',42'15",49',64',100',200',400',23h ,24h ,至稳定为止。 (2)重复上述步骤继续加荷P 2=100kPa ,P 3=200kPa ,P 4=400kPa (3)读数完成后拆除测微计,卸下砝码从固结容器内取出环刀与土样,用滤纸吸去附在土样表面及环刀外水份,称环刀加土质量以求试验后的密度。 (4)将环刀中的土样推出,从其中内部取两试样,测定试验后的含水率。 5.计算及绘图 (1)时间平方根法: 对P 1=100kPa ,以变形为纵坐标,时间平方根为横坐标,绘制变形与时间平方根关系曲线(如图3-1)。延长曲线开始段的直线,交纵坐标于ds 。ds 为理论零点,过ds 作另一直线,令其横坐标为前一直线横坐标的1.15倍,那么后一直线与t d -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时间的平方即为试样固结度达90%。所需的时间 t 90。 该级压力下的固结系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Cv —固结系数,cm 2/s h —最大排水距离,等于某级压力下试样的初始和终了高度的平均值,cm ; 图3-1 时间平方根法求t 90 (2)时间对数法: 对某一级压力,以变形为纵坐标,时间的对数为横坐标,绘制变形与时间对数关系曲线,(如图3-2)。在曲线的开始段,选任一时间t 1,查得相应的变形值d 1,再取时间t 2=t 1/4,查得相对应的变形值d 2,则2d 2-d 1即d 01;另取一时间依同法求得d 02、d 03、d 04等,取其平均值为理论零点d s ,延长曲线中部的直线段和通过9028480t h .C v =

土的压缩固结试验

试验七 固结综合试验 一、基本原理 (一) 土的压缩性 土在外荷载作用下,其孔隙间的水和空气逐渐被挤出,土的骨架颗粒之间相互挤紧,封闭气泡的体积也将缩小,从而引起土层的压缩变形,土在外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这种特性称为土的压缩性。 土的压缩性主要有两个特点:①土的压缩主要是由于孔隙体积减少而引进的。对于饱和土,土是由颗粒和水组成的,在工程上一般的压力作用下,固体颗粒和水本身的体积压缩量都非常微小,可不予考虑,但由于土中水具有流动性,在外力作用下会沿着土中孔隙排出,从而引起土体积减少而发生压缩;②由于孔隙水的排出而引起的压缩对于饱和粘性土来说是需要时间的,土的压缩随时间增长的过程称为土的固结。 (二) 土的压缩曲线及有关指标 固结试验(亦称压缩试验)是研究土的压缩性的基本的方法。固结试验就是将天然状态下的原状土或人工制备的扰动土,制备成一定规格的土样,然后置于固结仪内,在不同荷载和在完全侧限条件下测定土的压缩变形。 由固结试验可得到土的压缩变形ΔH 与荷载 p 之间的关系,并可进一步得到相应的孔隙比e 与荷载 p 之间的关系 :e--p 曲线或e--lgp 曲线。 图7-1 固结试样中土样孔隙比的变化 如图7-1所示,设土样的初始高度为H 0,初始孔隙比为e 0 ,在荷载p 作用下,土样稳定后的总压缩量为ΔH ,假设土粒体积V s =1(不变) ,根据土的孔隙比的定义e=V v / V s ,则受压前后土粒体积不变,且土样横截面积不变,所以受 ) 17(111000 ?+Δ?=+=+e H H e H e H

压前后试样中土粒所占的高度不变,因此,根据荷载作用下土样压缩稳定后的总于是有: 压缩量ΔH ,即可得到相应的孔隙比e 的计算公式: ) 27()1(00 0?+Δ? =e H H e e 1) 1(0 0?+= w s w G e 式中 ρρ ,其中,G s 为土粒比重,ω0为土样的初始含水 量,ρ0 为土样的初始密度(g/cm 3),ρw 为水的密度(g/cm 3) 。 e ,从而可绘制出土的如此,根据式(7-2)即可得到各级荷载p 下对应的孔隙比e-p 曲线及e-lgp 曲线等。 1. e-p 曲线及有关指标 图7-2 土的压缩曲线 通常将由固结试验得到的直角坐标系绘制成如图(7-2)所示以看出,由于软粘土的压缩性大,当发生压力变化Δp 时,则相应的比由e 1 减小到e 2 ,当压力e-p 关系,采用普通的e-p 曲线。 (1) 压缩系数a 从图(7-2)可孔隙比的变化Δe 也大,因而曲线就比较陡;反之,像密实砂土的压缩性小,当发生相同压力变化Δp 时,相应的孔隙比的变化 Δe 就小,因而曲线比较平缓,因此,土的压缩性的大小可用e-p 曲线的斜量来反映。 如图(7-2)所示,设压力由p 1 增至 p 2 ,相应的孔隙变化范围不大时,可将该压力范围的曲线用割线来代替,并用割线的斜量来表示土在这一段压力

地基承载力检测

地基承载力如何检测 1、平板荷载试验:适用于各类土、软质岩和风化岩体。平板荷载试验 平板荷载试验是一项使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原位试验方法,该试验是在一定尺寸的刚性承压板上分级施加荷载,观测各级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土随压力和变形的原位试验,它可用于:根据荷载-沉降关系线(曲线)确定地基力的承载力;设计土的变形模量;估算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及极限填土高度。 平板荷载试验适用于地表浅层地基,特别适用于各种填土、含碎石的土类。由于试验比较直观、简单,因此多年来应用广泛,但本方法的使用有以下局限性:平板荷载试验的影响深度范围不超过两倍承压板宽度(或直径),故只能了解地表浅层地基土的特性;承压板的尺寸比实际基础小,在刚性板边缘产生塑性区的开展,更易造成地基的破坏,使预估的承载力偏低。荷载平板试验是在地表进行的,没有埋置深度所存在的超载,也会降低承载力;应用时应考虑荷载试验的加载速率较实际工程快得多,对透水性较差的软粘土,其变形状况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异,由此确定的参数也有很大的差异;小尺寸刚性承压板下土中的应力状态极复杂,由此推求的变形模量只能是近似的。 1 荷载板2千斤顶3加长杆4调节丝杆5球铰座 6 手动液压泵7 油压表8 测 桥9 百分表10仪表支架11测桥支撑 座 图1 平板荷载仪组成示意图

2、螺旋板荷载试验:适用于软土、一般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 试验方法 螺旋板载荷试验是将一螺旋型的承压板用人力或机械旋入地面以下的预定深度,通过传力杆向螺旋形承压板施加压力,测定承压板的下沉量,其深度可达10-15米,可测求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固结系数、承载力等指标。 试验时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1.1 在所需进行试验的位置进行钻孔,当钻至试验深度上20-30cm处,停止钻进,清除孔底受压或受扰动土层。 1.2 将螺旋板连接在传力杆上旋入土层,螺旋板入土时,应按每转一圈下入一个螺距进行操作,减少对土的扰动。螺旋板与土层的接触面应加工光滑,可使对土体的扰动大大减少。 1.3 在测试点周围将反力锚旋入周边土层,固定好反力梁,将油压千斤顶与反力装置安装好,将测读承压板位移的两个百分表安装好,确保测读准确。将测力传感器连接线与数显仪正确连接并调校正确。 1.4 用油压千斤顶对载荷板分级加压,对砂土、中低压缩性的粘性土、粉土宜采用每级50kPa,对于高压缩性土宜采用每级25kPa。第一级荷载可视土层性质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砂类土为100kPa、粘性土为50kPa、高压缩性土为25kPa 1.5 每级加荷后,按间隔时间10、10、10、15、15min,以后每隔半小时读一次承压板沉降量,当连续两小时,每小时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可施加下一级载荷。 1.6 满足下列条件时可终止加载:①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6d(d为承压板直径);②某级荷载下24h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相对稳定标准;③当出现本级荷载的沉降量大于前级荷载沉降量的5倍; ④当持力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 1.7 试验精度:位移量测的精度不应低于±0.01mm;荷载量测精度不应低于最大荷载的±1%;同一试验孔在垂直方向的试验点间距应大于1m,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固结试验d 文档

固结(压缩)实验 (一)、基本原理 1.土的压缩性 土在外荷载的作用下,其孔隙间的水和空气逐渐被挤出,土的骨架颗粒之间相互挤紧,封闭气泡的体积也将缩小,从而引起土层的压缩变形,土在外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这种特性,称为土的压缩性。 土的压缩性主要有两个特点:①土的压缩主要是由于土中孔隙体积的减少而引起的。对于饱和土而言,土是由固体颗粒和水组成的,在工程上一般的压力作用下(≤600kPa ),固体颗粒和水本身体积压缩量都非常微小,可不予考虑,但由于土中的水具有流动性,在外力作用下会沿着土中孔隙排出,从而引起土的体积减少而发生压缩;②由于孔隙水的排出而引起的压缩对于饱和粘性土来说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土的压缩随时间增长的过程称为土的固结。 2.土的压缩曲线及有关指标 固结试验(亦称压缩试验)是研究土的压缩性的最基本的方法。固结试验就是将天然状态下的原状土或人工制备的扰动土,制备成一定规格的土样,然后将土样置于固结仪容器内,逐级施加荷载,测定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压缩变形,变形和压力的关系,孔隙比和压力的关系,变形和时间的关系,以便计算土的压缩系数v a 、压缩模量s E 、体积压缩系数v m 、压缩指数c C 、回弹指数s C 、竖向固结系数v C 以及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c P 等。 如图1-3所示,设土样的初始高度为H 0, 初始孔隙比为e 0,在荷载荷载P 作用下,土样 稳定后的总压缩量为△H ,假设土粒体积Vs=1, (不变),根据土的孔隙比的定义e=Vv/Vs , 则受压前后土的孔隙体积Vv 分别为e 0和e , 因为受压前后土粒体积不变,且土样横截面积 不变,所有受压前后试样中土粒所占的高度不 变,因此,根据荷载作用下土样压缩稳定后的总压缩量△H ,即可得到相应的孔隙比e 的计算公式: e H H e H e H +?-=+=+111000 (1-1) 于是有: )1(00 0e H H e e +?-= (1-2) 式中,1) 1(000-+=w s w G e ρρ,其中s G 为土粒比重,0w 为土样的初始含水量,0ρ为土样 的初始密度,w ρ为水的密度。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汇总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 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 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有余量约10% 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 水水 850~1700 水气体 17~280 水有机溶剂 280~850 水轻油 340~910 水重油60~280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 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 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 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 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 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 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K值通常在

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 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 (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

固结试验方法

固结试验方法 1、在切好土样的环刀外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将刀口向下放入护环内。 2、将底板放入容器内,底板上放透水石和薄型滤纸,借助提环螺丝将土样环刀及护环放入容器中,土样上面依次放上薄型滤纸、透水石和加压上盖,然后放下加压导环和传压活塞,使各部密切接触,保持平稳。 3、将压缩容器置于加压框架正中,密合传压活塞及横梁,预加1.0Kpa压力,使固结仪各部份紧密接触,装好百分表,并调整读数至零。 4、去掉预压荷载,立即加第一级荷载。加砝码时应壁免冲击和摇晃,在加上砝码的同时,立即开动秒表。 荷载等级一般规定为50kpa、100kpa、300kpa和400kpa。有时可以根据土的软硬程度。第一级荷载可考虑用25kpa加荷后经常观看杠杆的情况或根据需要可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调节升降杆,保持杠杆平衡。 5、如系饱和试样,则在施加第一级荷载后,立即向容器中注水至满。如系非饱和试样,须以湿棉纱围住上下透水面四周,避免水份蒸发。 6、如需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荷载率宜小于1,可采用0.5或0.25倍,施加的压力应使测得的e-lgP曲线下端出现直线段。 7、如需测定沉降速率,固结系数等指标,一般按15S、1min、2min、4min、6min、9min、12min、16min、20min、25min、30min、36min、49min、64min、100min、200min、400min、23h、24h,至稳定为止。 当不需测定沉降速度时,则施加每级压力后24h,测记试样高度变化作为稳定标准,当试样渗透系数在于10-5cm/S时,允许以主固结完成作为相对稳定标准。按此步骤逐级加压至试验结束。(注:测定沉降速率仅适用于饱和土) 8、试验结束后拆除仪器,小心取出完整土样,称其质量,并测定其终结含水量(如不需测定试验后的饱和度,则不必测定终结含水量),并将仪器洗干净。 9、试验结束后,登记仪器使用记录。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 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 二O一三年九月

各类土质渗透系数经验值知识分享

各类土质渗透系数经 验值

毛昶熙主编《堤防工程手册》所给经验值: 表1 各种土的渗透系数经验值 土质类别 K(cm/s) 土质类别 K(cm/s) 粗砾 1~0.5 黄土(砂质) 1e-3~1e-4 砂质砾 0.1~0.01 黄土(泥质) 1e-5~1e-6 粗砂 5e-2~1e-2 黏壤土 1e-4~1e-6 细砂 5e-3~1e-3 淤泥土 1e-6~1e-7 黏质砂 2e-3~1e-4 黏土 1e-6~1e-8 沙壤土 1e-3~1e-4 均匀肥黏土 1e-8~1e-10 表2 岩石和岩体的渗透系数 岩块 K (实验室测定, cm/s ) 岩体 K (现场测定, cm/s ) 砂岩(白垩复理 层) 1e-8~1e-10 脉状混合岩 3.3e-3 粉岩(白垩复理 层) 1e-8~1e-9 绿泥石化脉状页 岩 0.7e-2 花岗岩 2e-10~5e-11 片麻岩 1.2e-3~1.9e-3 板岩 1.6e-10~7e-11 伟晶花岗岩 0.6e-3 角砾岩 4.6e-10 褐煤层 1.7e-2~2.39e-2 方解岩 9.3e-8~7e-10 砂岩 1e-2 灰岩 1.2e-7~7e-10 泥岩 1e-4 白云岩 1.2e-8~4.6e-9 鳞状片岩 1e-2~1e-4 砂岩 1.2e-5~1.6e-7 1个吕荣单位裂隙宽度0.1mm 间距1m 和不透水岩块 的岩体 0.8e-4 砂泥岩 2e-6~6e-7 细粒砂岩 2e-7 蚀变花岗岩 0.6e-5~1.5e-5 表3 各种岩土的给水度 岩土类别 渗透系数K (cm/s ) 孔隙率n 给水度 资料来源 砾 240 0.371 0.354 瑞士工学研究 所 粗砾 160 0.431 0.338 砂砾 0.76 0.327 0.251 砂砾 0.17 0.265 0.182 砂砾 7.2e-2 0.335 0.161 中粗砂 4.8e-2 0.394 0.18 含黏土的砂 1.1e-4 0.397 0.0052

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 简介 又称水力传导系数(hydraulic conductivity)。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它定义为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表达式为:κ=kρg/η,式中k为孔隙介质的渗透率,它只与固体骨架的性质有关,κ为渗透系数;η为动力粘滞性系数;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渗透系数以张量形式表示。渗透系数愈大,岩石透水性愈强。强透水的粗砂砾石层渗透系数>10米/昼夜;弱透水的亚砂土渗透系数为1~0.01米/昼夜;不透水的粘土渗透系数<0.001米/昼夜.据此可见土壤渗透系数决定于土壤质地. 编辑本段正文 表示岩土透水性能的数量指标。亦称水力传导度。可由达西定律求得:q=KI 式中q为单位渗流量,也称渗透速度(米/日);K为渗透系数(米/日);I为水力坡度,无量纲。可见,当I=1时,q=K,表明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水力坡度为 1时,通过单位面积的渗流量。岩土的渗透系数愈大,透水性越强,反之越弱。 渗透系数的大小主要不取决于岩土空隙度的值,而取决于空隙的大小、形状和连通性,也取决于水的粘滞性和容量,因此,温度变化,

水中有机物、无机物的成分和含量多少,均对渗透系数有影响。 在均质含水层中,不同地点具有相同的渗透系数;在非均质含水层中,渗透系数与水流方向无关,而在各向异性含水层中,同一地点当水流方向不同时,具有不同的渗透系数值。一般说来,对于同一性质的地下水饱和带中一定地点的渗透系数是常数;而非饱和带的渗透系数随岩土含水量而变,含水量减少时渗透系数急剧减少。 渗透系数是含水层的一个重要参数,当计算水井出水量、水库渗漏量时都要用到渗透系数数值。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很多,可以归纳为野外测定和室内测定两类。室内测定法主要是对从现场取来的试样进行渗透试验。野外测定法是依据稳定流和非稳定流理论,通过抽水试验(在水井中抽水,并观测抽水量和井水位)等方法,求得渗透系数。 与渗透系数密切相关的另一参数为导水系数(coef-ficient of transmissivity),它是渗透系数与含水层厚度的乘积,多用在地下水流的计算公式中。对某一垂直于地下水流向的断面来说,导水系数相当于水力坡度等于 1时流经单位宽度含水层的地下水流量。导水系数大,表明在同样条件下,通过含水层断面的水量大,反之则小。导水系数只有当地下水二维流动时才有意义,对于三维流动是没有意义的。 编辑本段意义及计算方法 渗透系数K是综合反映土体渗透能力的一个指标,其数值的正确确定对渗透计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很

土体固结试验

土体固结试验 T0137——1993 单轴固结仪法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土的单位沉降量、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压缩指数、 回弹指数、固结系数,以及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等。 1.2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饱和的黏质土。当只进行压缩时,允许用非饱和土。 2仪器设备 2.1 固结仪:试样面积30c㎡和50 cm2,高2 cm。 2.2环刀:直径为61.8㎜和79.8,高度为20.环刀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内壁应 保持较高的光洁度,宜涂一薄层硅脂或聚四氟乙烯。 2.3 透水石:由氧化铝或不受土腐蚀的金属材料组成,其透水系数应大于试样 的渗透系数。用固定式容器时,顶部透水石直径小于环刀内径0.2~0.5;当用浮环式容器时,上下部透水石直径相等。 2.4 变形量测设备:量程10,最小分度为0.01的百分表或零级位移传感器。 2.5 其他:天平、秒表、烘箱、钢丝锯、刮土刀、铝盒等。 3试样 3.1 根据工程需要切取原状土样或制备所需湿度密度的扰动土样。切取原状土 样时应试样在试验时的受压情况于天然土层受荷方向一致。

3.2 用钢丝锯将土样修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用手轻轻将环刀垂直下 压,边压边修,直至环刀装土样为止。再用刮刀修平两端,同时注意刮平试样时,不得用刮刀反复涂抹土面。在切削过程中,应细心观察试样并记录其层次、颜色和有无杂质等。 3.3 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与土总质量,准确至0.1,并取环刀两面修下的土样 测定含水率。试样需要饱和时,应进行抽气饱和。 4试验步骤 4.1 在切好土样的环刀外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将刀口向下放入护环内。4.2 将底板放入容器内,底板上放透水石、滤纸,借助提环螺丝将土样环刀及 护环放入容器中,土样上面覆滤纸、透水石,然后放下加压导环和传压活塞,使各部密切接触,保持平稳。 4.3 将压缩容器置于加压框架正中,密合传压活塞及横梁,预加1.0kPa压力, 使固结仪各部分紧密接触,装好百分表,并调整读数至零。 4.4 去掉预压荷载,立即加第一级荷载。加砝码时应避免冲击和摇晃,在加上 砝码的同时,立即开动秒表。荷载等级一般规定为50kPa、100kPa、200kPa、300kPa和400kPa。有时根据土的软硬程度;第一级荷载可考虑用25kPa。 4.5 如系饱和试样,则在施加第一级荷载后,立即向容器中注水至满。如系非 饱和试样,须以湿棉纱围住上下透水面四周,避免水分蒸发。 4.6 如需要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荷载率宜小于1,可采用0.5或0.25 倍,最后一级荷载应大于1000kPa,使e——lgp曲线下端出现直线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