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管理实施细则

无损检测管理实施细则
无损检测管理实施细则

无损检测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凡参加公司工程建设的所有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必须具备满足其所承担工程无损检测任务的检测、管理能力,方可从事相应无损检测工作。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等工程建设项目。

第二章无损检测管理

第三条无损检测工作的审查内容及办法:

1、检测站(室)资质情况。审查是否具有上级无损检测管理部门颁发的无损检测资质证书。

2、检验仪器设备。审查仪器设备是否满足检测项目的需要,设备完好情况如何。

3、检测人员情况。审查人员资质,是否具有2名以上持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Ⅱ级以上资格证书的检测人员,在岗情况如何。

4、暗室条件。审查暗室状况,是否具有自动洗片机、洗片槽、水源、水质情况是否满足要求。

5、资料管理。审查各种报告、记录的分类和归档情况,审查资料卷柜的准备情况,审查微机及无损检测管理软件的配备情况。

6、射线防护。审查是否具有满足检测任务要求的射线防护

手段及措施。

第三章无损检测工作管理

第四条每项工程开工,各检测站(室)把检测年度计划上报项目部。

第五条负责工程监理的无损检测人员每月要上报无损检测监理检查月报。

第六条各施工单位完成的检测项目提前向项目部申请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第七条各施工单位对不能(或没有能力)自己完成的检测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外委,应由项目部统一安排检测力量,并要办理外委手续,否则检测结果无效,不予交工结算。

第八条各施工单位无损检测工作要满足工程进度要求,不得发生检测滞后现象。

第九条各施工单位在工程无损检测任务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资料的整理工作,并抓紧进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部门三级认证工作,否则不予交工结算。

第十条工程竣工后,无损检测记录、报告及底片按单位工程由施工单位检测站(室)分类、存档保管,保存期限为七年。

第四章无损检测人员管理

第十一条无损检测人员必须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认真负

责、忠于职守、敢于抵制降低产品质量的各种行为。

第十二条无损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损检测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和GB479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及石化公司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凡从事石化公司基建工程的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或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有效期内的资格证),检测报告人和审核人必须是Ⅱ级(含Ⅱ级)以上资质。

第五章无损检测技术管理

第十四条认真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条例、规程、标准及技术规范。

第十五条检测单位必须坚持接到书面委托后进行检测工作,严禁使用口头委托,同时委托单位应满足下列要求:1、要有施工单位技术、质量负责人签字确认,加盖公章方可生效。

2、应注明执行标准、规范、检测比例、合格级别、工程名称、委托依据。

3、对被检工件所有施焊焊工均应按规定比例抽查。

4、对工程的重要部位(如管件焊口、碰头固定口、主反应器出入口、应力集中部位等)应重点抽查。

第十六条对工程项目的检测部位由施工单位或质量监督部门的质量检查人员依据规范及委托要求确定,检测人员不

得私自进行检测。

第十七条射线底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底片冲洗时必须采用自动冲片机或冲片槽,以确保底片冲洗质量。

2、底片的黑度、灵敏度、清晰度应严格执行JB4730-94标准。

3、底片保管必须采用夹片纸保护。

4、底片上必须有装置名称、拍片日期、管线代号或设备位号、规格、焊工号、焊口号、检测部位号,返修复探底片要有返修标记号“R n”,扩探底片要有扩探标记号“K n”。

5、不合格焊道底片要与返修复探片一同保存,不得随意遗失。

第十八条无损检测资料必须认真装订、整理并做到内容齐全、字迹工整,除射线探伤评定外,一切资料必须用碳素墨水书写,工艺管线的正式单线图注明检测焊口,容器、塔、罐等设备,在排版图注明受检部位,做为无损检测竣工图。第十九条对重大检测项目各检测站(室)要编制检测工艺。第二十条对不同管径需拍片数量见下表:

管道焊缝射线探伤透照片数表

序管周透照选用胶壁厚<10 mm 壁厚≥10mm

号径

(m

m)长

(m

m)

方式片尺寸

(mm)

等分

间距

(mm)

应拍

数量

(张)

等分

间距

(mm)

应拍

数量

(张)

1 48 151 双壁

双影

150×

80

2 4

2 60 189 双壁

双影

150×

80

2 4

3 76 209 双壁

双影

150×

80

2 4

4 89 280 双壁

双影

150×

80

2 4

5 108 339 双壁

单影

150×

80

68 5 49 7

6 114 358 双壁

单影

150×

80

72 5 52 7

7 159 500 双壁

单影

150×

80

84 6 72 7

8 168 528 双壁

单影

150×

80

88 6 88 6

9 219 688 双壁

单影

150×

80

115 6 115 6

1245 770 双壁240×128 6 128 6

0 单影80

1 1 273 858

双壁

单影

240×

80

143 6 122 7

1 2 325

102

1

双壁

单影

240×

80

170 6 146 7

1 3 377

118

4

双壁

单影

240×

80

197 6 160 7

1 4 426

133

8

双壁

单影

240×

80

191 7 167 8

1 5 529

166

2

双壁

单影

300×

80

207 8 185 9

1 6 630

197

9

双壁

单影

300×

80

220 9 198 10

1 7 720

226

2

双壁

单影

300×

80

226 10 206 10

第二十一条对于抽检的检测项目,不合格的部位或焊口,严格按有关标准、规范进行扩探。

第六章无损检测放射防护管理

第二十二条放射防护工作必须认真执行国务院44号令《放射同位素与放射装置放射条例》和黑龙江省《放射同位素与放射装置放射管理规定》。

第二十三条从事放射检测的单位应在当地卫生防疫站办

GB-T9445-2008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 9445—2008/ISO 9712:200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损检测(NDT)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本标准适用于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 a) 声发射检测; b) 涡流检测; c) 红外热成像检测; d) 泄漏检测(不包括水压试验); e) 磁粉检测; f) 渗透检测; g) 射线照相检测; h) 应变检测; i) 超声检测; j) 目视检测(不包括直接目视检测以及应用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时所采用的目视检测)。本标准的认证,提供了NDT操作人员通用能力的证明。但这并不代表操作授权,因为那是雇主的责任——经认证的雇员可能需要补充雇主方面的诸如设备、NDT工艺规程、原材料和产品等特性的专门知识。当法规和规范有要求时,操作授权由雇主根据质量工艺规程签发,该质量工艺规程规定了雇主必需的职位专业培训和考试,以验证持证人员了解被检产品所涉及的工业规范、标准、NDT工艺规程、设备和验收准则等相关知识。 本标准规定的体系也适用于具有独立认证程序的其他NDT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7024 合格评定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GB/T 27024—2004,ISO/IEC 17024:2003,ID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授权的资格鉴定机构authorized qualifying body 独立于雇主的、经认证机构授权的负责准备和管理资格鉴定考试的机构。 3.2报考人candidate 提出申请资格鉴定与认证、并在有适当资格人员监督下取得工业经历的个人。 3.3证书certificate 由认证机构按本标准规定颁发的书面证明,证书上表明了持证人员所具有的能力。 3.4认证机构certification body 按本标准的要求,对认证过程进行管理的机构。 3.5认证certification 认证机构所实施的确认达到相关方法、等级、门类等资格鉴定要求以及颁发证书的过程。 注:颁发证书并不是授权操作,授权操作的权力只能由雇主授予。 3.6雇主employer 报考人的工作单位。 3.7考试中心examination centre 经认证机构认可的执行资格鉴定考试的中心。 3.8监考人invigilator

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1 范围 JB/T4730的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金属材料板和管的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射线和γ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承压设备的制造、安装、在用检测中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用于制作焊接接头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 本部分规定的射线检测技术分为三级:A级——低灵敏度技术;AB级——中灵敏度技术;B 级——高灵敏度技术。 承压设备的有关支承件和结构件的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也可参照使用。

1、理解:(1)适用对象包括承压设备的制造、安装、在用(2)检测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3)A级AB级B级系指检测技术分级,不是底片质量分级。 2 、应用:(1)对不同的金属材料透照的厚度不同例如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镍及镍合金透照厚度2-400mm(5.1.1)铝及铝合金透照厚度2- 80mm(5.2.1)钛合金2-50mm(5.3.1)(2)不适用范围;锻件、管材、棒材。T型焊缝、角焊缝、堆焊层一般也不宜采用。(使用原则4.2.2) 3 、注意:如承压设备的支承件或结构件也采用该标准时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参照》同时应有委托方的确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 47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

Recommended Practice No. SNT-TC-1A 2016 Edition Personnel Qualif 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 推荐性实施细则

Copyright ?201 6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2016版版权归美国无损检测学会所有。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c. (ASNT)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authenticity or accuracy of information herein. Published opinions and statements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opinion of ASNT. Products or services that are advertised or mentioned do not carry the endorsement or recommendation of ASNT. 在这里,美国无损检测学会不负责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已经出版的意见和声明不反映ASNT 的意见。刊登广告或提及的产品或服务没有得到ASNT的认可和推荐。 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b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 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otherwise, without the expressed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c. 没有美国无损检测学会的明确的预先书面许可,本出版物不能以任何电子或机械的形式被复制或传递,包括复印,录制或别的方法。 IRRSP, NDT Handbook, The NDT Technician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e76844241.html, are trademark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c. IRRSP, NDT Handbook, The NDT Technician 和https://www.360docs.net/doc/e76844241.html,是美国无损检测学会的商标。ACCP, ASNT, Level III Study Guide. Materials Evaluation. Nondeslructive Testing Handbook, Research in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and RNDE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c. ACCP, ASNT, Level III Study Guide. Materials Evaluation. Nondeslructive Testing Handbook, Research in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和RNDE是美国无损检测学会的注册商标。 first printing 03/16 2016年3月第一次印刷。 ebook 03/16 电子书2016年3月第一次印刷。 Errata, if available for this printing, may be obtained from ASNT's web site, https://www.360docs.net/doc/e76844241.html,. 本次印刷的勘误表,如果有,可以从ASNT的网站得到,https://www.360docs.net/doc/e76844241.html,. ISBN: 978-1-57117-379-9 (print)国际标准书号:978-1-57117-379-9 (印刷) ISBN: 978-1-57117-382-9 (ebook) 国际标准书号:978-1-57117-382-9 (电子书)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印刷于美利坚合众国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c. 出版:美国无损检测学会 1711 Arlingate Lane Columbus, OH 43228-051 8 https://www.360docs.net/doc/e76844241.html, 俄亥俄州哥伦布市 Arlingate 巷1711号43228-051 8 Edited by: Cynthia M. Eeeman, Educational Materials Supervisor 编辑:Cynthia M. Eeeman,教育资料主管 Tim Jones, Senior Manager of Publications Tim Jones,出版高级经理 ASNT Mission Statement: ASNT的宗旨: ASNT exists to create a safer world by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 and technologies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SNT的存在只为——促进无损检测专业和技术,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

电气检测技术试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电气测试技术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刘恒学生学号50504 指导教师王洪辉实验地点逸夫楼6C801 实验成绩 二O—四年十二月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 A4 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 A4 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左右,页 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 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 4 号宋体);关 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 3-5 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 4 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XX (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行) XXXXX小三号黑体XXXXX(段前、段后行) 1.1.1 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 GB/T 7714-2005)》。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 一单臂电桥 (910 型 998B 型) 1.1实验目的 (1)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2) 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3) 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 (4) 熟悉传感器常用参数的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 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 传感元 件。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 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 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 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 R1、R2 R3 R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 2迟;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对工作,且 R R1=R2=R3=R4=R, R 仆 R 。 由此可知,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所需单元及部件: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双平衡梁、测微头、一片应变片、 F/V 表、主、副电源。 旋转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到 2V 档,F/V 表打到2V 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实验步骤 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试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 应变片为棕色衬 底箔式结 构小方薄片。上下二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二片受力应变片和一片补偿应变片, 测 微头在双平行梁前面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 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将差动放大 器的输 出端与F/V 表的输入插口 Vi 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 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 F/V 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 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 R1/R1、差动状态工作,则有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一、总 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质量,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RT)、超声波(UT)、磁粉(MT)、渗透(PT)、电磁(ET)、声发射(AE)、热像/红外(TIR)。 第三条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以下简称无损检测人员)的级别分为:Ⅰ级(初级)、Ⅱ级(中级)、Ⅲ级(高级)。 第四条从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应当按本规则进行考核,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颁发的证件,方可从事相应方法的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 第五条无损检测人员的检测工作质量应当接受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二、考核机构 第六条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分别由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并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具体实施。考核的具体工作由相应的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委员会(以下简称考委会)组织进行。 考委会分为全国考委会和省级考委会。考委会为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进行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工作的具体办事机构。

第七条全国考委会受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由有关部门及大企业集团公司的代表和无损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及管理工作; (二)负责港、澳、台地区及境外人员申报各级别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 (三)制订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大纲,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建立试题库; (四)制订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专用试件、底片及无损检测设备、器材的技术条件或标准; (五)主持、协调和参与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相关技术标准的编制、修订及评审工作; (六)开展与国内外无损检测人员考核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七)组织开展无损检测人员培训与考核相关课题的研究及技术交流活动; (八)协助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无损检测人员证的制作、寄发工作; (九)承办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或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省级考委会受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领导,聘请所辖行政区域内的无损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Ⅰ、Ⅱ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与管理工作; (二)组织开展无损检测人员培训与考核相关课题的研究和技术及学术交流活动; (三)承办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或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考委会建设应当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具备相应的考核条件,制订并严格执行考核程序和管理制度,经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合格后,方可在批准范围内开展考核工作。 第十条各级考委会中担任考评工作的无损检测专业技术人员, 标准分享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76844241.html, 免费下载

ASME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

ASME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 Written Practice for Qual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NDE Personnel 1 Scope 1.1 This written practice provides guideline for the qual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NDE personnel who are engaged in ASME Code products manufacturing. 1.2 This practice shall be in compli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NT-TC-1A (current Code accepted edition). 2.Definitions 2.1 Terms included in this practice are defined as follows: 1)Qualification: Demonstrated skill, demonstrated knowledge, documented training and documented experience required for personnel to properly perform the duties of a specific job. 2)Certification:Written testimony of qualification. 3)Training: The organized program developed to impart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necessary for qualification. 4)Experience: Work activities accomplished in a specific NDE method under the direction of qualified supervision includ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DE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working scope but not including time spent in organized training programs. 5)Certificate: Certified document. 3.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s Qual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NDE personnel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practice is applicable to the following methods: 1) Radiographic Testing (RT) 2) Ultrasonic Testing (UT) 3) Liquid Penetration Testing (PT) 4)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MT) 4.Levels of Qualification 4.1 There are three (3) basic Levels of qualification for NDE individuals in accordance with SNT-TC-1A(current Code accepted edition). While in the process of being qualified and certified, an individual shall be considered a trainee. A trainee shall work with a certified individual and shall not independently conduct, interpret, evaluate, or report the results of any NDE. 4.3 The three basic Levels of qualification are as follows: (1) N DE Level I: An NDE Level I individual shall be qualified to properly perform specific calibrations and evaluations for acceptance or rejection determinations according to written instructions and to record results. The NDE Level I individual shall follow the necessary instruction or supervision of a certified NDE Level Ⅱor level Ⅲindividual. (2) N DE Level II: An NDE Level II individual shall be qualified to set up and calibrate equipment and to interpret and evaluate results with respect to applicable codes,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The NDE Level II shall be thoroughly familiar with thescope and limitations of the methods for which qualified and shall exercise assigned responsibility for on-the-job training and guidance of trainees and NDE Level I personnel. The NDE Level II shall be able to prepare the instructions, organize NDEexamination and report the results of NDE. (3) N DE Level III: An NDE Level III individual shall be capable of establishing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interpreting Code, standards, specifications and procedures and designating the particular NDE methods,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to be used. The NDE Level III individual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 NDE operations for which qualified and assigned and be capable of interpreting and evaluating results in terms of existing Code,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The NDE Level III shall have sufficient practical background in applicable materials, fabrication,

高电压技术实验实验报告(二)

----高电压技术实验报告 高电压技术实验报告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实验一.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QS1型西林电桥测量介质损耗正切值的方法。 二.实验项目 1.正接线测试 2.反接线测试 三.实验说明 绝缘介质中的介质损耗(P=ωC u2 tgδ)以介质损耗角δ的正切值(tgδ)来表征,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等于介质有功电流和电容电流之比。用测量tgδ值来评价绝缘的好坏的方法是很有效的,因而被广泛采用,它能发现下述的一些绝缘缺陷: 绝缘介质的整体受潮; 绝缘介质中含有气体等杂质; 浸渍物及油等的不均匀或脏污。 测量介质损耗正切值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平衡电桥法(QS1),不平衡电桥法 及瓦特表法。目前,我国多采用平衡电桥法,特别是 工业现场广泛采用QS1型西林电桥。这种电桥工作电 压为10Kv,电桥面板如图2-1所示,其工作原理及操 作方法简介如下: ⑴.检流计调谐钮⑵.检流计调零钮 ⑶.C4电容箱(tgδ)⑷.R3电阻箱 ⑸.微调电阻ρ(R3桥臂)⑹.灵敏度调节钮 ⑺.检流计电源开关⑻.检流计标尺框 ⑼.+tgδ/-tgδ及接通Ⅰ/断开/接通Ⅱ切换钮 ⑽.检流计电源插座⑾.接地 ⑿.低压电容测量⒀.分流器选择钮⒁.桥体引出线 1)工作原理: 原理接线图如图2-2所示,桥臂BC接入标准电容C N (一般C N =50pf),桥臂BD由固定的无感电阻R 4 和可调电 容C 4并联组成,桥臂AD接入可调电阻R 3 ,对角线AB上接 QS1西林电桥面板图

入检流计G ,剩下一个桥臂AC 就接被试品C X 。 高压试验电压加在CD 之间,测量时只要调节R 3和C 4就可使G 中的电流为零,此时电桥达到平衡。由电桥平衡原理有: BD CB AD CA U U U U = 即: BD CB AD CA Z Z Z Z = (式2-1) 各桥臂阻抗分别为: X X X X CA R C j R Z Z ?+= =?1 44441R C j R Z Z BD ?+==? 33R Z Z AD == N N CB C j Z Z ?1= = 将各桥臂阻抗代入式2-1,并使等式两边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可得: 3 4 R R C C N X ? = 44R C tg ??=?δ (式2-2) 在电桥中,R4的数值取为=10000/π=3184(Ω),电源频率ω=100π,因此: tg δ= C 4(μf ) (式2-3) 即在C 4电容箱的刻度盘上完全可以将C 4的电容值直接刻度成tg δ值(实际上是刻度成tg δ(%)值),便于直读。 2)接线方式: QS1电桥在使用中有多种接线方式,如下图所示的正接线、反接线、对角接线,低压测量接线等。 正接线适用于所测设备两端都对地绝缘的情况,此时电桥的D 点接地,试验高电压在被试品及标准电容上形成压降后,作用于电桥本体的电压很低,测试操作很安全也很方便,而且电桥的三根引出线(C X 、C N 、E )也都是低压,不需要与地绝缘。 反接线适用于所测设备有一端接地的情况,这时是C 点接地,试验高电压通过电桥加在被试品及标准电容上,电桥本体处于高电位,在测试操作时应注意安全,电桥调节手柄应保证具有15kv 以上的交流耐压能力,电桥外壳应保证可靠接地。电桥的三根引出线为高压线,应对地绝缘。 对角接线使用于所测设备有一端接地而电桥耐压又不够,不能使用反接线的情况,但这种接线的测量误差较大,测量结果需进行校正。 低压接线可用来测量低压电容器的电容量及tg δ值,标准电容可选配0.001μf (可测C X 范围为300pf ~10μf )或0.01μf (可测C X 范围为3000pf ~100μf ) 3.分流电阻的选择及tg δ值的修正: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修订版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 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2003年8月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质检锅[2003]248号发 布)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质量,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RT)、超声波(UT)、磁粉(MT)、渗透(PT)、电磁(ET)、声发射(AE)、热像/红外(TIR)。 第三条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以下简称无损检测人员)的级别分为:Ⅰ级(初级)、Ⅱ级(中级)、Ⅲ级(高级)。 第四条从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应当按本规则进行考核,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颁发的证件,方可从事相应方法的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 第五条无损检测人员的检测工作质量应当接受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二、考核机构

第六条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分别由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并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具体实施。考核的具体工作由相应的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委员会(以下简称考委会)组织进行。 考委会分为全国考委会和省级考委会。考委会为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进行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工作的具体办事机构。 第七条全国考委会受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由有关部门及大企业集团公司的代表和无损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及管理工作; (二)负责港、澳、台地区及境外人员申报各级别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 (三)制订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大纲,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建立试题库;(四)制订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专用试件、底片及无损检测设备、器材的技术条件或标准; (五)主持、协调和参与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相关技术标准的编制、修订及评审工作; (六)开展与国内外无损检测人员考核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无损检测管理规定

无损检测管理程序

1.适用范围 本管理程序适用于项目工程建设、检修的无损检测管理。 2.目的 明确本项目对无损检测的质量管理要求,规范无损检测的实施,并确保其结果的真实、公正。 3.定义 3.1 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在本项目特指由总承包项目部直接委托,并通过业主单位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无损检测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能为按总承包项目部指令对各施工承包商委托的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估。 3.2 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在本项目特指各施工承包商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委托,并通过项目认可的无损检测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能是承担委托方承包范围内内的无损检测工作。 4.职责 4.1 公司项目部: 4.1.1 负责制定项目无损检测管理规定,并贯彻执行; 4.1.2 负责项目无损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4.1.3 负责对无损检测单位进行绩效考核; 4.1.4 负责向项目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发出工作指令; 4.1.5 负责受理各施工承包商对无损检测单位和人员的投诉,组织仲裁无损检测的技术性争议。 4.1.6 负责组织对无损检测单位进行准入审查; 4.1.7 负责无损检测人员资质的审查;

4.1.8 负责敦促施工承包商为无损检测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4.1.9 负责协调全项目范围内施工与无损检测的交叉作业。4.2 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 4.2.1 建立满足项目要求的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制度、规程,编制无损检测施工方案和相应工艺; 4.2.2 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无损检测人员和设备,尽量保证检测与施工进度同步,质量、工期、服务并举; 4.2.3 强化自身管理,提高检测人员素质,及时反馈检测结果和出具检测报告,并确保其准确性; 4.2.4 积极配合总承包项目部、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无损检测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4.2.5 根据项目要求,妥善保管放射源,严格履行放射作业管理的相应手续; 4.2.6 按项目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交无损检测统计报表。 5.工作程序及要求 5.1 项目无损检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电力行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修订说明

电力行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修订说明

2013年11月 DL/T 675-201X《电力行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修订说明 1、任务来源 《电力行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09】163号文)的要求,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组织黑龙江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电力研究院、山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天津电力科学研究院、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院、天津电力建设公司、浙江火电建设公司及电力行业相关专业人员组成标准修订组,修订本标准。 2、修订背景和原则 DL/T 675-1999《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在规范电力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工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电力行业电力体制改革及无损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1999版标准已远远不适应或满足不了目前的管理及技术要求,所以需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的原则主要有: 1)各级考委会均纳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体系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与当前社会改革与发展相适应,也便于与国内、国际相关考核认证机构合作。 2)注重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对培训学时提出具体要求;注重对人员的技术与能力的考核,尤其是电力行业专门采用的材料或设备,如新型耐热钢P91/P92、瓷绝缘子等;注重人文精神,对连续换证达5次的进行审核换证(免试)。 3)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将成熟的新技术如超声衍射时差检测技术(TOFD)、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PA)等列入考核规则中。 4)采用国际、国内其他行业考核规则的先进内容,并对其他行业的资格证书进行适当方式的认可。 3、编制过程 《电力行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标准的修订组于2010年7月在黄山召开了关于标准修订的首次工作会议,在随后的标准修订过程中,修订组多方征求意见,并多次到不 同的管理部门、电力科研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和电力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于2011年6月31日完成了标准讨论初稿的修订工作。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TSG Z8001-2019)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Z8001—2019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Examination Rules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pectors of Special Equipment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 2019 年5 月27 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工作职责 (2) 第三章取证 (3) 第四章换证 (4) 第五章考试机构 (5) 第六章无损检测人员管理 (6) 第七章附则 (7) 附件 A 特种设备检测人员资格申请表 (8) 附件 B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样式) (9) 附件 C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大纲 (10) 相关规章和规范历次制(修)订情况 (3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是指从事《特种设备目录》适用范围内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 无损检测人员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要求,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无损检测人员)》(以下简称《检测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第三条本规则规定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声发射检测、涡流检测、漏磁检测。无损检测人员级别,分为Ⅰ级(初级)、Ⅱ级(中级)和Ⅲ级(高级)。 无损检测方法、项目、代号和级别的划分见表1。 表1 无损检测方法、项目、代号和级别 方法项目代号级别 射线检测射线胶片照相检测RT Ⅰ、Ⅱ、Ⅲ射线数字成像检测RT(D) Ⅱ 超声检测(注1) 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UT Ⅰ、Ⅱ、Ⅲ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自动) UT(AUTO) Ⅱ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 Ⅱ相控阵超声检测PA Ⅱ 磁粉检测磁粉检测MT Ⅰ、Ⅱ、Ⅲ渗透检测渗透检测PT Ⅰ、Ⅱ、Ⅲ声发射检测声发射检测AE Ⅱ、Ⅲ 涡流检测(注1) 涡流检测ECT Ⅱ、Ⅲ涡流检测(自动) ECT(AUTO) Ⅱ 漏磁检测漏磁检测(自动) MFL(AUTO) Ⅱ 注1: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项目覆盖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自动)项目,涡流检测项目覆盖涡流检测(自动)项目。 — 1 —

电气检测技术试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电气测试技术 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恒 学生学号3201106050504 指导教师王洪辉 实验地点逸夫楼6C801 实验成绩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 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910型 998B 型) 1.1 实验目的 (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2) 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3) 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 (4) 熟悉传感器常用参数的计算方法。 1.2 实验原理 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1、R2、R3、R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 1/1R R ?、差动状态工作,则有R R R ?=∑2;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对工作,且 R1=R2=R3=R4=R,R R R ?= ∑4。 由此可知,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所需单元及部件: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双平衡梁、测微头、一片应变片、F/V 表、主、副电源。 旋转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到±2V 档,F/V 表打到2V 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1.3 实验步骤 1.3.1 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试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式结构小方薄片。上下二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二片受力应变片和一片补偿应变片,测微头在双平行梁前面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 1.3.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要点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前言 JB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共分以下六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射线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 ——第6部分:涡流检测。 本部分为JB 4730的第4部分:磁粉检测。本部分主要根据国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参考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范》第Ⅴ篇、ASTM和JIS标准规范以及行业反馈意见进行修订。 与JB 4730—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 增加了如下主要技术内容:在磁化方法中,增加了复合磁化的内容(包括交叉磁轭法和交 叉线圈法);规定了对高强钢以及裂纹敏感材料应使用荧光磁粉检测的内容。 2. 对如下主要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低粘度油基载体的性能要求;退磁后剩磁值及磁悬液 运动粘度要求;磁粉检测可见光照度;在磁化规范部分,对轴向通电法和中心导体法中直流和交流 连续法的电流上限进行了修改。 3. 删去了平行电缆法检测角焊缝的内容。 4. 增加了磁粉检测设备、仪表和材料定期检验的内容以及检测系统综合性能试验的要求。 5. 增加了标准试片的类型、规格和图形的有关内容(表2);增加了各种磁化电流的波形、电 流表指示及换算关系的有关规定[附录A(资料性附录)];增加了焊缝的典型磁化方法等内容[附录 B(资料性附录)]。 6. 线圈法的检测,参考ASME和ASTM的有关规定,同时增加了中充填线圈检测参数要求,以及对空心工件有效直径的规定。 7. 增加了在用承压设备磁粉检测内容。 本部分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造分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

CNAS技术报告电气检测领域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与实例

CNAS技术报告 电气检测领域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与实例 (报批稿)

前言 本文依据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A003: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电气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01-G001:2018《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和CNAS-RL02:2018《能力验证规则》中关于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并结合电气检测领域的特性而制定。 本文旨在规范电气检测领域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活动,以确保实验室采用的内部质量控制技术合理适用,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充分有效,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从电气检测领域的通用环境类试验、通用安全类试验、通用性能类试验及特定性能类试验四个方面,提出了内部质量控制的基本方式并附上典型案例。 本技术报告仅从操作层面上就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实施方法提出指导性建议,所提供的方法和案例并非是唯一可选的,仅供相关方参考。 本技术报告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单位: 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人:

电气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方法指引与实例 1 适用范围 1.1 本文旨在为从事电气领域的检测实验室(以下简称电气实验室)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提供参考,提高电气实验室内部质控活动的有效性。文件对实验室的内部质控方式、合理质控限及质控频次均进行了一定的指导。 1.2 本文件附录中给出的实验室内部质控案例是供实验室进行内部质控活动及评审组 评审工作的参考。 1.3 本文件适用于电气实验室开展内部质控活动,其它领域实验室涉及电气检测项目的,也可参照此文件中规定的方法及要求执行。 2 参考文件 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CNAS-CL01-G002:2018《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 CNAS-CL01-A003: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电气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01-G004:2018《内部校准要求》 CNAS-CL01-G001:2018《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 CNAS-RL02:2018《能力验证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3.1检测实验室(简称:实验室) 从事检测工作的实验室。 3.2检测 对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或服务,按照规定 的程序确定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注:检测结果通常记录在检测报告和检测证书中。 3.3 检测方法 为进行检测而规定的技术程序。 3.4质量控制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