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术式

胰腺癌术式
胰腺癌术式

抗癌在线电脑版

胰腺癌手术切除治疗的术式

抗癌在线

[ 摘要:]胰腺癌手术切除治疗是目前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胰腺癌手术切除治疗的适应证:①年龄<70岁,I、Ⅱ期的胰头癌;②无肝转移,无腹水;③术中探查癌肿局限于胰腺内,未浸及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等重要血管;④无远处转移和扩散。但是由于胰腺癌手术切除

胰腺癌手术切除治疗是目前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胰腺癌手术切除治疗的适应证:①年龄<70岁,I、Ⅱ期的胰头癌;②无肝转移,无腹水;③术中探查癌肿局限于胰腺内,未浸及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等重要血管;④无远处转移和扩散。但是由于胰腺癌手术切除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治疗的时候会应用一些其他方法进行辅助治疗。

胰腺癌手术切除治疗的术式有以下几种。

1、whipple手术(PD)

whipple手术(PD)目前已成为治疗胰腺癌的典型手术。手术切除的范围包括胆总管中段以下胆管;争除或保留胆囊;胰腺的切线在门静脉长轴即门静脉左侧缘向左lcm许,包括部分胰颈;胰钩的切线在肠系膜上静脉后侧,包括了全部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下10cm左右的空肠和胃远端1/2。胰头癌行whipple手术时,为防止胰腺切断面残留,胰腺切断线应在肠系膜上静脉左缘或腹腔干的左侧向左lcm,包括部分胰颈。钩突应全部切除,并应参照日本胰腺癌规约廓清周围淋巴结。胰腺癌转移淋巴结主要在胰头前后,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横结肠系膜根部、肝总动脉周围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因此在这范围内的淋巴结应一并予以清扫。

2、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

适应证:①壶腹周围癌;②十二指肠和幽门部无癌浸润;③胃周围淋巴结无转移;④胆总管下较小的肿瘤及壶腹部癌。方法:强调术中吻合前各个切缘作冰冻切片检查,特别注意十二指肠近端切缘以确保肿瘤的彻底切除。采用此种方法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行胃大部切除的标准whipple(PD)术后病人,术后生存率也相同或略高于标准的PD,所以PPPD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承认和接受。

3、全胰切除术(TP)

适应证:①癌组织涉及全胰;②无肝转移及腹膜种植。

方法:全胰切除清扫周围淋巴结。

该手术优点是:①无需胰胰吻合术,从而减少了胰瘘的并发症;②切除了可残存在胰内的病灶;③可防止胰腺癌的复发;④防止术中瘤细胞的扩散和种植。此种方法术后的并发症为:全胰切除后出现以腹泻为主的营养不良,难以控制的糖尿病,终生需要注射胰岛素和消化酶。

4、胰体尾切除术(DP)

适应证:胰体尾部无癌转移者。

方法:将胰体尾部肿瘤及周围淋巴结连同脾脏一并切除。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手术死亡率低。胰体尾部肿瘤多在发生腹部包块或腰背部疼痛时才被确诊,多属中、晚期癌,手术切除及无瘤生存率低。为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游离脾、胰尾背面时,应切开Gerota筋膜,进入腹膜后摘除左肾上腺,使左肾动静脉裸露,将胰腺游离至腹主动脉左缘,将胰尾侧切除3/4,行扩大廓清时并应切除全胃。

5、胰头癌根治术

适应证:①肿瘤直径<5cm;②无肝、腹腔动脉千周围肠系膜根部及远处淋巴结转移;③无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下腔静脉肿瘤的浸润;④肿瘤未侵及或仅局部侵及门静脉,

而肠系膜上静脉外科手术可分离出2cm以上;⑤无脏器的转移。

方法:①切除胰头十二指肠。②切除胆总管以下的胆道和胆囊及其周围的淋巴结,特别是要清扫胆管下方的上组淋巴结。③切除肝总动脉右下侧的软组织及淋巴结(胰头颈部有肿瘤易向此部位浸润及转移)。④清除腹腔动脉千周围的淋巴结。⑤远端1/2胃及屈氏韧带以下10cm左右的空肠,如行PPPD,必须清除幽门上下淋巴结。⑥切除胰头颈及勾部。一般认为肿瘤细胞在胰小叶间或胰管内蔓延大多在病灶边缘3cm以内。因此,在门静脉左侧1。5cm处断胰,多可将肿瘤切净,胰勾的切除必须包括勾突,并将腹主动脉前、肠系膜上动脉右侧的软组织切除。⑦切除部分后腹膜。⑧如果肿瘤只局部侵犯支门静脉,或以局部切除一部分静脉壁或一小段门静脉进行修补。这一切除范围用于经探查可以切除的各期病例,对小胰头癌尤其适宜,易达到根治目的,提高远期疗效。

胰腺癌患者的胰腺癌手术切除治疗的术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因此为了使患者治疗时不至于受到伤害,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建议患者不要盲目的扩大治疗效果次用不恰当的胰腺癌手术切除治疗的术式,为提高治疗效果可以应用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中医+细胞生物免疫治疗的方法进行胰腺癌手术切除治疗的辅助治疗,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和细胞生物免疫治疗的方法可以清除患者的癌细胞和调理患者的身体,为治疗提供便利的条件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转移的出现,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巩固,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胰腺癌科普知识.doc

胰腺癌科普知识 当前人们谈“癌”色变,尤其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胰腺癌,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后远期疗效不令人满意,转移早,预后差,死亡率高,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数十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胰腺癌的诊治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对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大大增加,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一疾病,不要再恐惧胰腺癌,而应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它,重视它。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胰腺癌缺乏特异的症状及体征。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受侵犯的情况。最常见的早期表现是上腹部饱胀不适和上腹疼痛,可伴有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表现,若是40岁以上中年人新近出现上述症状,除考虑肝胆、胃肠道等常见疾病外,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随着疾病的进展,胰腺癌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性且逐渐加重的上腹部疼痛,与进食无关,其程度可能为饱胀不适、钝痛乃至难以忍受的剧痛,腰背部疼痛则通常预示着肿瘤较晚期和预后差。 黄疸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由于肿瘤与胆总管末端位置较近,容易压迫或侵犯胆管,造成梗阻性黄疸,病人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皮肤、巩膜黄染,常伴皮肤瘙痒,小便颜色变深,大便则颜色变浅,晚期可呈现陶土色大便。尽管黄疸经常先于腹痛症状之前出现(即无痛性黄疸),但决非胰头癌的早期临床表现,而是肿瘤已处于进展期的一个信号,有此症状的病人,仅50%左右有根治切除的机会。 胰腺癌的其它表现:少数病人可能摸到上腹部包块,一般为肿瘤晚期的表现,或者为胰头癌压迫胆管后胆汁瘀积造成的肿大胆囊或肝脏;另外,少数胰腺癌患者起病的最初表现为新出现的糖尿病,或者长期患糖尿病的病人近来病情加重,即原本能控制病情的治疗措施变为无效,需注意有可能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胰腺癌;还应指出的是,部分胰腺癌患者可能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这种反复发作的胰腺炎也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如何预防胰腺癌: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针对胰腺癌的特异性的预防措施,只能针对可能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同时注意提高机体健康素质。 胰腺癌的发生与吸烟、饮食中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营养有密切关系。因此,为避免或减少胰腺癌发生应做到戒酒、戒烟,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饮食,即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等等。 除了上述针对病因的一级预防措施,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即二级预防更具现实意义。基于胰腺癌的发病特点, 40岁以上人群,出现无诱因上腹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泻、腰背部酸痛、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突发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突然加重,应视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需及时就医,并定期体检。 如何发现胰腺癌: 胰腺癌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及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也无特殊诊断价值。血液中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中与胰腺癌相关的主要有CEA、CA19-9和CA242,三者联合应用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且可作为普查手段,或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筛查。这些肿瘤标记物对胰腺癌虽然有一定的阳性率,但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仅能供临床医生参考。

NCCN胰腺癌指南2016.2版

NCCN胰腺癌指南2016.2版 编译者:黄志锋

目录 ?临床怀疑胰腺癌或存在胰管和或胆管扩张(PANC-1) ?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未发现转移(PANC-2) ?可手术切除,检查、治疗(PANC-3) ?交界性切除、无转移,计划新辅助治疗(PANC-4) ?交界性切除、无转移,计划切除(PANC-5) ?术后辅助治疗(PANC-6) ?局部进展、不可切除,检查(PANC-7) ?局部进展、不可切除,一线、二线治疗(PANC-8) ?转移性病变(PANC-9) ?切除后复发(PANC-10) ?诊断,影像检查和分期原则(PANC-A) ?胰腺癌放射检查报告模板(PANC-A,5/8) ?可切除的标准定义(PANC-B) ?外科手术原则(PANC-C) ?病理分析:样本取材,组织切片和报告(PANC-D) ?姑息治疗和支持治疗原则(PANC-E) ?放射治疗原则(PANC-F) ?化疗原则(PANC-G)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胰腺癌TNM分期(2010)(ST-1)

临床怀疑胰腺癌或存在胰管和或胆管扩张(PANC-1) 注解: a.对于年轻、有癌症家族史的患者,如果诊断为胰腺癌,建议行遗传咨询。 b.理想的多学科评估应该包括影像科、介入内镜科、肿瘤科、放疗科、外科和病理科的专家。 c.如果临床有指征,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取活检术(EUS-FNA)。 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未发现转移(PANC-2) 注解: d CA19-9升高不一定表示癌症或进展性疾病。CA19-9可由于胆道感染(胆管炎),炎症或阻塞,良性或恶性疾病而升高。此外,在Lewis抗原阴性个体中可能检测不到CA19-9。 e见诊断,影像检查和分期原则(PANC-A)。 f见可切除的标准定义(PANC-B)。 g见手术原则(PANC-C)和病理分析:样本取材,组织切片和报告(PANC-D)。 h自体膨胀金属支架用于临床有合并症患者或外科手术可能被推迟的患者。 可手术切除,检查、治疗(PANC-3) 注解: i对于肿瘤明显可切除并且不具有高风险特征的肿瘤患者,仅在临床试验中推荐新辅助治疗。对于具有高风险特征的患者(即,非常高度升高的CA19-9,大的原发性肿瘤,大的局部淋巴结,过度的体重减轻,极度疼痛),可以考虑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前需要活检明确诊断是腺癌(参见PANC-4)。可接受的新辅助方案包括FOLFIRINOX或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有时后续还可能需要放化疗。大多数NCCN成员机构推荐新辅助治疗。

胰腺癌和胰腺病理整理

胰腺癌 主要是起源于胰外分泌腺系统的恶性肿瘤,只有约5~10%的胰腺肿瘤起源于胰腺内分泌细胞(胰岛细胞) 危险因素:生活习惯(吸烟);激素分泌;化学致癌物;遗传因素; 疾病状态(肥胖、糖尿病、慢性胰腺炎、Hp感染、牙龈炎或牙周病) 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胰头癌约占60%,胰体尾癌约占20%,弥漫性的约占10% 临床表现:腹痛、黄疸、不典型症状 腹痛 1)位于中上腹深处,胰头癌略偏右,体尾癌则偏左; 2)常为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的钝痛或钻痛,可有阵发性绞痛,餐后加剧,用解痉止痛药难以 奏效; 3)夜间和(或)仰卧与脊柱伸展时加剧,俯卧、蹲位、弯腰坐位或蜷膝侧卧位可使腹痛减轻 4)腹痛剧烈者常有持续腰背部剧痛 疼痛机制 a.癌细胞浸润或侵犯血管、神经、其他内脏等,对其压迫或刺激,从而引起了疼痛 b.癌瘤本身破溃,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或坏死导致疼痛的发生 c.肿瘤细胞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化学致痛物质等,也可引起疼痛 黄疸: 1)黄疸是胰头部癌的突出症状 2)可与腹痛同时或在疼痛发生后不久出现 3)因胰头癌压迫或浸润胆总管引起 其他症状: 1)体重减轻:90%的患者有迅速而明显的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不伴腹痛和黄疸 2)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与胆总管阻塞有关 3)恶心、呕吐与腹胀 4)腹泻:脂肪泻,因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5)上消化道出血:病变侵及胃、十二指肠壁 6)精神症状:忧郁、焦虑、个性改变等,可能与腹痛、失眠有关 7)胰源性糖尿病 8)血栓性静脉炎 不同部位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1.胰头癌:黄疸是胰头癌都突出症状。由于胰头癌容易压迫胆总管,阻塞胆汁排泄,最易引起黄疸、肝肿大,及大便颜色变浅,呈白陶土样,使胰头癌早期较容易被发现。 2.胰体癌:以疼痛为主,因胰体与腹腔神经丛相邻,病变容易侵及神经,疼痛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夜间加重。 3.胰尾癌:较隐匿,疼痛不多见,除一般的消瘦、乏力、厌食、消化不良外,有时表现为腹部包块,容易被误诊为左肾疾病。 诊断: ?实验室检查:胆红素↑,CA199↑ ?影像学检查:彩超、CT、MRI a.腹部彩超:首选筛查方法,可显示>2cm的胰腺肿瘤 b.CT:可显示<2cm的肿瘤,可见胰腺形态变异、局限性肿大、胰周脂肪消失、胰管扩张 或狭窄、大血管受压、淋巴结或肝转移等,诊断准确率80%以上。

胰腺癌科普知识

胰腺癌科普知识 当前人们谈“癌”色变,尤其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胰腺癌,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后远期疗效不令人满意,转移早,预后差,死亡率高,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数十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胰腺癌的诊治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对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大大增加,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一疾病,不要再恐惧胰腺癌,而应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它,重视它。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胰腺癌缺乏特异的症状及体征。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受侵犯的情况。最常见的早期表现是上腹部饱胀不适和上腹疼痛,可伴有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表现,若是40岁以上中年人新近出现上述症状,除考虑肝胆、胃肠道等常见疾病外,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随着疾病的进展,胰腺癌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性且逐渐加重的上腹部疼痛,与进食无关,其程度可能为饱胀不适、钝痛乃至难以忍受的剧痛,腰背部疼痛则通常预示着肿瘤较晚期和预后差。 黄疸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由于肿瘤与胆总管末端位置较近,容易压迫或侵犯胆管,造成梗阻性黄疸,病人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皮肤、巩膜黄染,常伴皮肤瘙痒,小便颜色变深,大便则颜色变浅,晚期可呈现陶土色大便。尽管黄疸经常先于腹痛症状之前出现(即无痛性黄疸),但决非胰头癌的早期临床表现,而是肿瘤已处于进展期的一个信号,有此症状的病人,仅50%左右有根治切除的机会。 胰腺癌的其它表现:少数病人可能摸到上腹部包块,一般为肿瘤晚期的表现,或者为胰头癌压迫胆管后胆汁瘀积造成的肿大胆囊或肝脏;另外,少数胰腺癌患者起病的最初表现为新出现的糖尿病,或者长期患糖尿病的病人近来病情加重,

胰腺癌诊治指南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上海市肿瘤

胰腺癌诊治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肝、胆、胰综合治疗组 1、诊断和诊断流程 病史和体格检查 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家族史、饮食史,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史等。 对于表现为阻塞性黄疸、难以解释的体重减轻(超过正常体重的10%)、不明原因上腹痛或腰背痛、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而胃肠道常规检查正常、突发糖尿病而又无肥胖及糖尿病家族史者、突发无法解释的腹泻、自发性的胰腺炎发作等表现者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和CA242,CA19-9在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较高,CA242的特异性优于CA19-9。 必须检查项目:CEA、CA19-9、CA50、CA242。 特殊检查 B超是胰腺癌的首选无创性检查。 对于B超发现有异常者或者显示不清者应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可进一步显示胰腺肿块的位置、大小、密度以及有无胰管和(或)胆管扩张、病灶的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是否伴有肝转移。对于CT/MRI诊断不能明确的可考虑行ERCP。 病理学诊断 主要包括 (1)US、CT引导的细针穿刺活检; (2)EUS; (3)腹腔镜及术中活检; (4)胰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 (5)腹腔冲洗液及腹水。 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在放化疗前必须取得病理学诊断

诊断流程图 诊断流程图 上腹痛、黄疸、体重减轻 B超+CA19-9、CA242检测 CT/MRI 异常无异常 胰腺癌初步确立随访 穿刺/术中取组织 病理诊断成立病理诊断不成立 再次取病检随访 2、临床分期 采用TNM分期(AJCC,2002) 原发肿瘤(T) 胰腺癌TNM分期(AJCC,2002)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 T1 肿瘤局限于胰腺内,最大径≤2cm T2 肿瘤局限于胰腺内,最大径>2cm

2020版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指南

2020版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指南 胰腺癌是病死率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并未带来患者预后的明显改善。《中国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指南(2020版)》南基于GRADE 系统,针对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应用指征、方案选择、疗效评估及其相关病理学诊断、手术策略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对现有临床研究的证据等级量化评估并提出推荐意见,以指导并促进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实践。 主要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1:拟行新辅助治疗的胰腺癌患者常规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讨论,MDT模式应贯穿新辅助治疗全程(证据等级:低;推荐程度:强) 推荐意见2:新辅助治疗能否提高可切除胰腺癌(RPC)患者的R0切除率及总体生存率仍有争议,提倡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等级:高;推荐程度:强)。 推荐意见3:对于、临界可切除胰腺癌(BRPC)患者,新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R0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证据等级:高;推荐程度:强)。

推荐意见4:新辅助治疗能够使部分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患者肿瘤降期,获得手术切除机会,进而改善预后(证据等级:中;推荐程度:强) 推荐意见5:胰腺癌新辅助治疗前应经细胞学或组织学明确诊断(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6:合并胆道梗阻的患者应在新辅助治疗前进行胆道引流,可选择自膨胀金属覆膜胆道支架,但对于切除可能性较大、术前等待时间较短的患者优先选择塑料胆道支架(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7:不推荐对所有RPC患者常规开展新辅助治疗,合并高危因素的RPC患者可行新辅助治疗(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弱)。 推荐意见8:RPC患者可接受2~4周期的新辅助治疗,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的患者可采用联合治疗方案,ECOG评分≤2分的患者可采用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单药化放疗方案(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弱)。 推荐意见9:对于ECOG评分≤2分的BRPC患者,均应接受新辅助治疗(证据等级:强;推荐程度:强)。

如何一眼识破胰腺癌 出现这10种症状一定要警惕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多发生于胰头部。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糖尿病患者长期大量吸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饮食者,发病率相对增高,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绝经后妇女发病率与男性相仿。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发现些环境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已定的首要危险因素为吸烟,糖尿病胆石病饮酒(包括啤酒)以及慢性胰腺炎等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和精制的面粉食品,胃切除术也是发生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其死亡率极高。 胰腺虽小,但作用非凡,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作为上海男性十大高发癌症之一,胰腺癌让人闻之“色变”,被国际外科界列为“21世纪的顽固堡垒”。 化不良等。专家说,人的胰腺只有两三厘米宽,却和肝、胆、胃、肠等器官紧密相邻。所以,胰腺癌的早期症状非常容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 2.突发糖尿病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 3.慢性胰腺炎患者。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4.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5.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6.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7.没有什么原因,也没有疲劳,也没有受伤,出现腰背部的疼痛。 8.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9.无法解释的迅速体重下降。 如何一眼识破胰腺癌出现这10种症状一定要警惕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占常见恶性肿瘤的1%—2%左右,发病年令以40—70岁多见,60岁左右为高峰。男性较多,男女之比为1.7—2∶1。近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此病不易诊断,特别是在疾病早期。大多数胰腺癌发生于胰头部,约占70%左右,通常引起胆管阻塞,导致临床上明显的黄疸。发生于胰体或胰尾的肿瘤在其发展过程中较隐匿,发现时通常已是晚期,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治对胰腺癌的预后至关重要。 有研究者认为40岁或40岁以上的有下列任何临床表现的病人应该怀疑有胰腺癌: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小结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小结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占常见恶性肿瘤的1%-2%左右,发病年令以40-70岁多见,60岁左右为高峰。男性较多,男女之比为1.7-2∶1。近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此病不易诊断,特别是在疾病早期。大多数胰腺癌发生于胰头部,约占70%左右,通常引起胆管阻塞,导致临床上明显的黄疸。发生于胰体或胰尾的肿瘤在其发展过程中较隐匿,发现时通常已是晚期,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治对胰腺癌的预后至关重要。 有研究者认为40岁或40岁以上的有下列任何临床表现的病人应该怀疑有胰腺癌: 1.近期出现的不能解释的腹痛 腹痛为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见于胰体及胰尾癌,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性质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可减轻。 2.梗阻性黄疸 黄疸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有黄疸,一般胰头癌黄疸较多见,且出现较早,癌肿局限于体、尾部时多无黄疸。黄疸多属阻塞性,呈进行性加深,伴有皮肤瘙痒,尿色如浓茶,粪便成陶土色。大多是因为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引起,少数是由于胰体尾癌转移至肝内或肝/胆总管淋巴结所致。 3.体重突然明显下降 约90%患者有迅速而显著发展的体重减轻,在胰腺癌晚期常伴有恶质。消瘦原因包括癌的消耗,食欲不振,焦虑,失眠,消化和吸收障碍等。 体重突然下降,可能是胰腺癌。如果出现上腹闷胀,或持续有不明原因的腹痛甚至是背痛,照了胃镜或肝胆超音波都没问题;特别是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体重莫名减轻,就要警惕胰腺癌了。 4.血糖突然升高 突发糖尿病而又没有使之发病的因素,如家族史,或者是肥胖,那么要高度警惕!

临床上很多胰腺癌病人在临床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无诱因糖尿病病史。因此对于年龄超过5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糖尿病症状者,均要高度怀疑并排除隐藏的胰腺癌病变。 5.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胰腺癌早期的症状之一,如果近期出现模糊不清又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而钡餐检查消化道正常,那么要高度怀疑并排除隐藏的胰腺癌病变。 厌食、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厌食,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的约有10%,还有一些专家认为纳减、恶心呕吐、大便习惯改变、消瘦为胰体尾癌的四大早期症状。 6.食欲不振 胰腺癌的初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所以如果近期出现饭量突然减少,甚至没有一点胃口,饭后消化不太好,还总是想吐的情况,那么要高度警惕。 7.脂肪泻 部分病例可出现脂肪泻和高血糖、糖尿。不喜欢脂肪性菜肴,也会出现脂肪性下痢,这是脂肪未被消化,而和粪便混合、排泄出来的下痢症状。 脂肪泻,俗称为油花样腹泻。胰腺病变中的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容易造成脂肪泻。主要是由于胰腺分泌的胰脂酶明显下降,导致脂肪消化不良,造成大量的脂肪类物质从大便中排出。 8.自发性胰腺炎发作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二种。 自发性的胰腺炎发作是胰腺癌早期重要症状之一,如果病人是嗜烟者应加倍怀疑。由于癌肿溃烂或感染,亦可因继发胆管感染而出现发热。 9.局部肢体浮肿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胰腺癌是癌症里面杀伤力非常强大的一种癌症。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消瘦等。胰腺癌这个病的发现比较困难,一经发现,一般都是中晚期了。所以说它的预防非常重要。胰腺癌的死亡率非常高,而且早期诊断也比较困难。近年来一些名人因胰腺癌逝世,再次引起了世人对胰腺癌这种恶性肿瘤的普遍关注。 胰腺癌是一高度恶性的癌症,预后极差。未接受治疗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约为4个月,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生存期约7个月,切除手术后病人一般能生存16个月。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和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手术后应用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对手术辅助化疗并加用放疗的患者,其2年生存率可达40%。胰腺癌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其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虽然有自觉痛,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压痛,如果有压痛则和自觉痛的部位是一致的。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教授介绍,胰腺癌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发展迅速和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85%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因此,国际上将胰腺癌称为“21世纪医学的顽固堡垒”。在各种检验、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胰腺癌仍然很难被早期发现?赵玉沛指出,除了胰腺癌具有较特殊的解剖位置——隐匿于腹膜后,患者症状不明显等特点之外,医患双方缺乏应有的警惕和足够的重视也是导致胰腺癌很难被早期发现的主要原因。为早期发现胰腺癌,北京协和医院普外科为胰腺癌高危人群建立了预警指标,从而缩小了胰腺癌防治的包围圈。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病人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发现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等。从目前来看,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年龄超过40岁,排除肝、胆、胃肠等疾病,伴有非特异性腹痛、腹胀及不明原因消瘦、食欲下降者;有癌症家族史,有酗酒史和急、慢性胰腺炎者;无肥胖并产生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赵玉沛说,目前最常见的胰腺癌误诊是将其诊断为慢性胃炎,因为在行胃镜检查时,相当一部分胰腺癌病人也具有浅表性胃炎。因此,40岁以上、上腹部有非特异性症状的病人应仔细筛查。 胰腺癌早期的症状具体如下: 1.腹痛: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不管癌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疼痛。除

NCCN胰腺癌外科治疗指南解读_百替生物

NCCN胰腺癌外科治疗指南解读 张太平,肖剑春,赵玉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北京100730)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2009年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数42470例,死亡病例数35240例,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四位,5年生存率<5%[1]。我国胰腺癌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核心,也是胰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希望,目前胰腺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15%~25%。近年来大的医疗中心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死亡率已经<5%[2],胰腺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结合最新的NCCN指南,就其外科治疗的关键问题加以讨论,以期进一步规范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1根治性手术可切除性标准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延长胰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最有效治疗方式,然而胰腺癌发病隐蔽、进展快、恶性度高、早期诊断率低,80%以上的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无法接受根治性手术[3]。因此术前评估肿瘤范围及可切除性极为重要,近来有meta分析指出多排螺旋三维重建CT预测肿瘤可切除性的准确率在52%~96%,不可切除的准确率为90%~100%,是评估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的最佳方法[4],除此之外超声内镜、PET、腹腔镜、腹腔镜超声等也是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的重要方法。2009年胰腺癌NCCN 指南中定义可切除性胰腺癌为:肿瘤无远处转移;与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SMA)周围有清晰的脂肪层;且肠系膜上静脉(SMV)/门静脉清晰可见。将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分别定义为:1胰头癌:肿瘤有远处转移、围绕SMA大于180度、侵犯腹腔干(任何度数)、SMV/门静脉闭塞且无法重建或者肿瘤侵犯围绕腹主动脉;2胰体癌:肿瘤有远处转移、围绕SMA或腹腔干大于180度、SMV/门静脉闭塞且无法重建或者侵犯腹主动脉;3胰尾癌:肿瘤有远处或者转移围绕SMA或腹腔干大于180度;4淋巴结状态:淋巴结转移范围超出手术所能切除范围。[5]国内在2007版胰腺癌诊治指南中对胰腺癌可切除性标准也有相应定义。[6]然而目前并无一致公认的胰腺癌可切除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上述判断还受其它因素如影像学检查的准确率、术者的经验及手术团队的专业性等影响,尽管如此能否获得R0切除应是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的重点。 2可能切除性胰腺癌 在可切除和不可切除胰腺癌之间存在“灰色地带”即可能切除性胰腺癌。[7]2009年胰腺癌NCCN 指南定义可能切除性胰腺癌为:严重的单侧或双侧的SMV/门静脉侵犯;肿瘤围绕SMA小于180度;肿瘤围绕或包裹肝动脉,但可以重建;SMV闭塞,但受累部分很短可以重建。[5]可能切除性胰腺癌成功进行R0切除风险较大,因此术前应先接受包括全身化疗和放化疗的新辅助治疗后再评估其可切除性,决定患者下一步治疗方案。M.D.Anderson癌症中心回顾分析了该中心1999年至2006年中160例诊断为可能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其中125例进行了新辅助治疗。经过可切除性再评估,66例进行了根治性手术其中62例患者获得了R0切除。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40月,非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13月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8]该中心还通过非随机Ⅱ期临床实验发现新辅助治疗增加了胰腺癌的R0切除率[9]。有meta分析(总结1966-2009年111项临床研究共4394例患者)显示经新辅助治疗大约1/3可能切除患者可以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和可切除患者无差异。[10]由此可见血管受累并非胰腺癌手术的绝对禁忌症,临床中应重视可能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积极进行新辅助治疗以期获得R0切除。然而目前新辅助治疗的具体疗程和方案还并未统一[11-13]因此还期待更多临床研究。 3是否术前胆道引流 大约70%胰头癌患者以梗阻性黄疸为首发症状[19],有研究认为黄疸增加了手术的并发症因此建议术前经皮穿刺或者内镜下进行胆道引流。[14-16]然而这一观点备受争论,有meta分析认为术前减黄反而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并且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17-18]但限于这些分析所基于的临床研究严谨性有待提高,所以结果的可信度受到置疑。近来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一篇多中心前瞻性随

【免费下载】胰腺癌诊疗指南

胰腺癌诊治指南(2009版) 胰腺癌诊治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肝、胆、胰综合治疗组 1、诊断和诊断流程 病史和体格检查 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家族史、饮食史,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史等。 对于表现为阻塞性黄疸、难以解释的体重减轻(超过正常体重的10%)、不明原因上腹痛或腰背痛、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而胃肠道常规检查正常、突发糖尿病而又无肥胖及糖尿病家族史者、突发无法解释的腹泻、自发性的胰腺炎发作等表现者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和CA242,CA19-9在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较高,CA242的特异性优于CA19-9。 必须检查项目:CEA、CA19-9、CA50、CA242。 特殊检查 B超是胰腺癌的首选无创性检查。 对于B超发现有异常者或者显示不清者应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可进一步显示胰腺肿块的位置、大小、密度以及有无胰管和(或)胆管扩张、病灶的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是否伴有肝转移。对于CT/MRI诊断不能明确的可考虑行ERCP。 病理学诊断 主要包括 (1)US、CT引导的细针穿刺活检; (2)EUS; (3)腹腔镜及术中活检; (4)胰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 (5)腹腔冲洗液及腹水。 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在放化疗前必须取得病理学诊断

胰腺癌诊治指南(2009版) 诊断流程图 诊断流程图2、临床分期 采用TNM 分期(AJCC ,2002)原发肿瘤(T ) 胰腺癌TNM 分期(AJCC ,2002)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局限于胰腺内,最大径≤2cm T2 肿瘤局限于胰腺内,最大径>2cm T3 肿瘤超出胰腺,未累及腹腔轴或肠系膜上动脉 B 超 、CA242 检测 随访 病理诊断成立 病理诊断不成立 再次取病检 随访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 版)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 胰腺癌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2017 年xx 癌症协会发布的数据显 示,XX胰腺癌新发病例数男性列第11位、女性列第8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4 位。xx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胰腺癌位列xxxx男 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居XX (XX、XX)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5 位。 胰腺癌的诊治现状不容乐观,但在肿瘤学新理念的推动下临床诊疗水平近年取得明显进步: (1)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得 到xx,由多学科专家根据肿瘤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结合病人体能状况 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贯穿诊疗全程。 (2)高通量测序技术联合系统生物学分析对胰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同时结合皮下或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el ,PDX模型)开展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前研究,为胰腺癌“个体化诊疗”提供线索。 (3)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多中心跨区域合作为胰腺癌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为改善病人预后提供参考。 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 版)》,以期规范和提高我国胰腺癌诊治水平。

1.胰腺癌的诊断: 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腰背部痛、消化不良或腹泻等,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病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出现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 1.1胰腺癌危险因素的筛选: (1)长期吸烟、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过量饮酒、伴发糖尿病或慢性胰腺炎等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2)CDKN2ABRCA1/2 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1.2实验室检查: (1 )糖类抗原CA19-9 是目前最常用的胰腺癌诊断标记,具有以下临床特征: ①血清CA19-9 > 37 U/ml 作为阳性指标,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78.2%和82.8%9。 ②约10%胰腺癌病人呈Lewis 抗原阴性,CA 1 9-9不升高,此时需结合其他肿瘤标记物如CA125和/或癌胚抗原(CEA等协助诊断。 ③发现CA19-9 升高者,排除胆道梗阻或胆系感染等因素后则高度怀疑胰腺癌。 (2)血糖变化也与胰腺癌发病或进展有关:

诊断胰腺癌的早期指标

诊断胰腺癌的早期指标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发展快、预后差的临床消化系统肿瘤,5 年生存率只有5.5%,≤2 cm 的胰腺癌5 年生存率为30% ~ 60%,而≤1 cm的胰腺癌5 年生存率超过75%,由此可见早期诊断胰腺癌,可以提高胰腺癌的预后。 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些肿瘤标志物如CA19-9、CA242、CA50 等,在胰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仍未尽如人意。当前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的不断发展,为新的胰腺癌肿瘤标记物的发现提供了可能,提高了胰腺癌早期诊断率。 糖链抗原19-9( CA19-9) CA19-9 是唾液酸化的Lewis A 血型抗原,由Koprowski 等在1979 年最先在免疫小鼠中获得,仍然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研究发现CA19-9 的水平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呈直接相关: CA19-9 水平越高,其中位生存期越短,而CA19-9 低者,预后较好。但CA19-9 在其他多种非胰腺肿瘤组织中也可升高,如胃癌、结肠癌、慢性胰腺炎等亦引起CA19-9 的升高而影响诊断。当CA19-9水平达到40 ~ 100 μ/ml 时,对于胰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仅59% ~ 64%,特异度仅69%~ 82%。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可以提高胰腺癌诊断。 受体结合型癌抗原( RCAS1) RCAS1于1999年被发现并命名,是由SiSo 细胞表达的一种新型的、在全身多种器官发生肿瘤时都会表达的肿瘤相关癌抗原,是一种红系前体细胞新的凋亡调节物。据报道RCAS1 在胰腺癌中高度表达,而且胰腺癌血清RCAS1 的浓度明显高于胰腺炎性疾病。RCAS1 作为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的综合诊断能力优于CA19-9 和CA242,认为血清RCAS1 可作为筛查胰腺癌的新标志物。但是因为RCAS1 在其他多种非胰腺肿瘤组织中都有表达,因此,还没有大量的使用。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 1989 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者发现在恶性肿瘤患者血中存在TSGF,后相继有报道TSGF 仅对恶性肿瘤的血管增生起作用,但是对非肿瘤血管增生无明显的关系,因此,TSGF对恶性肿瘤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在肿瘤形成的早期即可有明显的升高。目前TSGF 已广泛作为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对比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虽然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指标已经很先进,但是依然无法满足日益严峻的形式。所以必须服用一些预防性的药物才能够弥补发现前的那一段空白。护命素做为一种现代化中药,其主要单一活性物质人参皂苷Rh2能够有效的预防细胞病变。在调节免疫力,改善机体的同时也做好防御性工作,大大提前了肿瘤的治疗时间。 各类检测指标只是用于发现肿瘤,而预防才是真正的减少肿瘤发生的概率。

胰腺癌

胰腺癌 来源:日期:2011-06-02 一、概述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主要指胰外分泌腺癌,是胰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占全身各种癌肿的1%~4%。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8%~10%。发病年龄为40~7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原发性胰腺癌可发生在胰腺的任何部位,但以胰头癌最常见,约占70%左右,胰体次之,胰尾部更次之,有的头体尾部均有,属于弥漫性病变或多中心性病变。胰腺癌多来自胰腺管上皮,少数发生于腺泡细胞。由于胰腺癌恶性程度较高,故其生长迅速,浸润性强,早期可发生转移。在我国,胰腺癌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年轻的胰腺癌病人也较10年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且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 胰腺癌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示,其发病可能与吸烟、饮酒、饮食、环境、内分泌以及遗传有关。①研究证实,吸烟者的危险性与其吸烟程度成正比。对戒烟10年到15年的人,其危险性与终生不吸烟者相近。吸雪茄、卷烟、烟斗和咀嚼烟草者在危险性方面无差异。②有人认为,胰腺癌的发生与大量饮葡萄酒或啤酒有关,但无定论。③有研究认为,高脂肪饮食与胰腺癌的发展有关。其他如肉类和高热卡饮食,特别是高碳水化合物,奶制品和海洋食物也是有关因素。而饮食结构中高纤维、水果和新鲜蔬菜的人群患胰腺癌较少。虽然饮用咖啡因酒精类饮料被认为是正在增长的危险因素,但是也有很多研究不支持这种观点。④与胰腺癌有关的职业是与化学物质和金属接触的工作,有研究者认为,在与β-萘胺和苯有关的工厂中工作的男性有患胰腺癌的高危险性。⑤有一些前瞻性研究显示,糖尿病人患胰腺癌的危险性比其他人高4倍。近年来人们发现在胰腺癌确认前数月往往有糖尿病发作,这一发现可能提醒医生们对无糖尿病家庭史的中年病人要考虑早期胰腺癌的可能性。⑥胰腺癌的遗传因素尚未被明确证实,但也有家庭发病的报告。近期的研究认为近亲中有恶性胰腺肿瘤者的患病危险性较高。 二、临床表现 1.体重减轻:体重减轻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症状,通常是渐进性的,在确认胰腺癌数月前即开始发生。 2.腹痛:65%~80%的病人有腹痛,常于夜间更为严重。平卧位和坐位可使疼痛加重。疼痛常常模糊不清,难以言明,这种情况往往延误诊断。 3.黄疸:这是第三位最常见的症状,许多病人出现较晚。黄疸通常是进行性加重的,但也有呈自然波动状态的。对邻近总胆管的小的胰腺癌的病人,黄疸可为唯一的临床表现。因此,对这种难以解释的黄疸应仔细评估。往往这类肿瘤较易于切除。黄疸常伴有上臂、小腿和腹部的烦人的瘙痒,特别在夜间加重。瘙痒与皮肤胆盐潴留有关。因为皮肤中胆盐水平与瘙痒程度的关系比血清胆红素的水平更加密切。还有另外的说法,即胆盐促进了周围细胞中蛋白酶的释放,而这些蛋白酶可以引起瘙痒,然而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主诉瘙痒。偶尔可能见到瘙痒出现在临床上黄疸发生之前。尽管无痛性黄疸仍被错误宣布为胰腺癌病人的特有症状,但实际上有这种表现的病人仅是一种例外。 4.其他症状:胰腺癌的非特异性体征和症状包括厌食,上行性胆管炎,以及排便习惯的改变(便秘、腹泻、吸收不良、胃胀气或肠胀气)。糖尿病可伴随发作。由于胃、幽门或十二指肠直接受到侵害,或是由于胃功能的紊乱,可并发胃排空障碍的症状。通常与肺癌相关的转移性的血栓性静脉炎(Trousseau体征)也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体征。中年人可出现忧郁症、疑虑病和癔病,一般认为是由胰腺癌引起。在胰腺癌病人中偶尔也可见以抑郁症状为主的精神症状。这种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半数以上其精神症状比重比生理体征和症状的出现早6个月。正是由于有许多非特异性的和模糊的体征和症状,所以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 三、医技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有时可超过342μmol/L,其中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

胰腺癌的早期征兆和症状

胰腺癌的早期征兆和症状 胰腺癌起病隐匿,进展较快,多发于40岁以上者,且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5-2倍,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胰腺癌,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就可避免胰腺癌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危害。要想了解胰腺癌的症状有哪些,首先应从早期征兆入手;多了解一些胰腺癌的症状表现,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胰腺癌早期征兆 早期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反复上腹不适、胀满、酸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很容易被误为“胃病”而疏忽大意。 随病情进展,癌肿持续增大,若侵犯腹腔神经丛,可引起剧烈腹痛。疼痛于仰卧或睡眠时加重,并向后背放射。如癌肿压迫到胆总管可出现持续加重的黄疸,并伴有皮肤瘙痒。而如癌肿侵入胃肠道,将导致呕血和黑便。 总之,胰腺癌的早期诊断较困难。当有典型表现时,多已发展至中晚期。因此,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别男性),如出现反复上腹不适、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且按胃病治疗无效或有腹痛向背部放射时,应高度警惕胰腺癌的可能,可做胰腺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胰腺癌症状

发热,至少有10%的患者在病程中有发热出现。胰腺癌晚期临床可表现为低热、高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等。原因可能与癌细胞本身释放的致热源或继发性胆道感染有关。 消瘦,体重下降明显的常见胰腺癌晚期症状,90%的患者有消瘦,其特征是发展迅速,考虑与胰液胆汁缺乏、消化吸收功能差、食欲不佳、睡眠、精神负担重以及癌细胞直接作用等相关。 黄疸,是胰腺癌晚期患者的重要症状,而阻塞性黄疸是胰头癌的最突出表现,发生率在90%以上。而早期胰体、胰尾可无黄疸。黄疸通常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深。完全梗阻时,大便可呈陶土色,皮肤黄染可呈棕色或古铜色,伴瘙痒。 食欲不振胰腺癌的帮助肠胃分解食物的酶会破坏健康的细胞。胰腺癌后期的发展,患者便会出现食欲不振,食物消化困难。当肿瘤变大,它推动对胃,胃不再包含尽可能多的食物。末期胰腺癌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食欲不振。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最新知识点)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 版)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胰腺癌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2017年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数男性列第11位、女性列第8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4位.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胰腺癌位列中国城市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居大城市(北京、上海)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5位. ...感谢聆听... 胰腺癌的诊治现状不容乐观,但在肿瘤学新理念的推动下临床诊疗水平近年取得明显进步: (1)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 ry Team,MDT)得到普及,由多学科专家根据肿瘤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结合病人体能状况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贯穿诊疗全程. (2)高通量测序技术联合系统生物学分析对胰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同时结合皮下或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

el,PDX模型)开展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前研究,为胰腺癌“个体化诊疗"提供线索。 (3)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多中心跨区域合作为胰腺癌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为改善病人预后提供参考。 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以期规范和提高我国胰腺癌诊治水平。 1.胰腺癌的诊断: 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腰背部痛、消化不良或腹泻等,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病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出现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 1.1胰腺癌危险因素的筛选: (1)长期吸烟、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过量饮酒、伴发糖尿病或慢性胰腺炎等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2)CDKN2A、BRCA1/2、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1。2实验室检查: (1)糖类抗原CA19-9是目前最常用的胰腺癌诊断标记,具有以下临床特征:

胰腺癌五大经典征兆

胰腺癌五大经典征兆 胰腺癌是一种危害程度极高的恶性肿瘤,胰腺癌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征兆。虽然胰腺癌很难在早期被确诊,但是如果对于胰腺癌的征兆有一定的了解,则有利于自检,而后尽早就医,为治疗争取时间, 胰腺癌征兆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如果一旦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两个以上的症状时,则务必引起重视,尽早去医院检查以排除胰腺癌: 胰腺癌经典征兆一 上腹部不适及隐痛上腹部不适及隐痛是胰腺癌晚期最常见的首发体现,但是腹痛以及腹痛部位定位不清,规模较广。典型部位是中上腹和左季肋部,可向背、前胸、右肩胛部放射。腹痛可体现为钝痛、重压痛、啃咬痛等,多呈持续性,可在饭后加剧。 胰腺癌经典征兆二 黄疸黄疸是比较常见的胰腺癌晚期的一种体现。许多胰腺癌晚期患者会呈现黄疸,也偶然会有一些胰腺癌早期患者也会有此表现。而阻塞性黄疸是胰头癌的最突出体现,发生率在90%以上。而早期胰体、胰尾可无黄疸。黄疸一般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深。彻底梗阻时,大便可呈陶土色,肌肤皮肤可呈棕色或古铜色,伴瘙痒。 胰腺癌经典征兆三 消瘦胰腺癌患者还会有着比较显著的消瘦表现。胰腺癌发展到了晚期,患者会发生比较明显的消瘦表象,一般来说,90%的患者有消瘦,其特征是发展迅速,胰液胆汁缺少、消化吸收功用差、食欲不佳、睡觉、精力负担重以及癌细胞直接效果等关联。 胰腺癌经典征兆四 发热至少有10%的患者在病程中有发热出现。胰腺癌晚期临床可表现为低热、高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等。原因可能与癌细胞本身释放的致热源或继发性胆道感染有关,如若高烧不断,也会加速死亡。 胰腺癌经典征兆五 消化道症状消化道的症状主要是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便秘或消化道出血等症常有发生。 另外,短期内如出现脂肪泻或糖尿病突然加重,也应警惕为胰腺癌前兆。胰腺癌预后极差,来势凶猛,应从预防做起,多吃蔬菜水果,参加适当运动,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吃一些天然的抗癌食物。如现代中药人参皂苷Rh2,它是抗肿瘤活性最强的人参皂苷单体成分,也是人参最具精华的成分,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长繁殖,对胰腺癌尤为敏感。

胰腺癌诊断治疗标准

胰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试行)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胰腺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癌症发生于胰腺组织者,称为胰腺癌 胰头癌:发生于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交汇处右侧的胰腺癌,为胰头癌。钩突是胰头的一部分。 胰体癌:发生于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交汇处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胰腺癌,为胰体癌。 胰尾癌:发生于腹主动脉与脾门之间的胰腺癌,为胰尾癌。 全胰癌:肿瘤部位超过2个区域的胰腺癌,为全胰癌。 三、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癌胚抗原,是大肠癌组织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作为抗原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CEA 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对大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预后估计是一个较好的肿瘤标志物,但其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对肿瘤早期诊断作用不明显。 CA19-9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是一种粘蛋白型的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为细胞膜上的糖脂质,因由鼠单克隆抗体116NS19-9识别而命名,是迄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在血清中它以唾液粘蛋白形式存在,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和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是存在于血液循环的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 CA24-2:是一种唾液酸化的粘蛋白型糖类抗原,人体正常组织中含量很少,甚至没有。发生恶性肿瘤时,肿瘤组织和血清中其含量可升高,胰腺癌和结直肠癌时尤为明显。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CA242的优点主要在于其特异性较高,即在恶性肿瘤时升高明显,而良性疾病时一般不升高,且具有独立预示价值,可作为胰腺癌和结肠癌校好的肿瘤标志物,其灵敏度与CA19-9相仿,有报道其特异性、诊断效率则优于CA19-9。 四、诊治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