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接收机

调频接收机
调频接收机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调频接收机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班

学号:***********

完成时间:2018年12月18日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没有通信,人类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从古到今的烽火到近代的旗语,都是人们寻找快速远距离的通信手段。

今年来,电子工业发展非常惊人,当然这些进步都成了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1937年莫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开创了利用电传递信息的新时代,1876年贝尔发明的电话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通信的重要工具,1918年,调幅无线广播、超外差接收机问世,1936年,商业电视广播开播,伴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信技术也是一日千里的速度飞速发展。然而无线通信在现在的生活中更是重要,小到我们常用的手机和各种电器的遥控器等,大到航天科技都离不开发射和接收设备。

本次课程设计,其目的是得到一个简易的调频接收机。所谓调频接收机,是指将所要接收的电台在调谐电路里调好以后,经过电路本身的作用,就变成另外一个预先确定好的频率,然后再进行放大和检波。这个固定的频率,是由差频的作用产生的。在调频接收机的设计过程中,应将其分为选频网络、高频放大、本振、混频、鉴频和低频功放六个部分。但是在设计时必须全面考虑,妥善处理一些相互牵制的矛盾,特别要抓住主要矛盾(稳定性、选择性、失真等),才能使得接收机有较好的指标。接收机能够大大提高接收机的增益、灵敏度和选择性。提高了动手能力,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能建立无线电调频接收机的整机概念,了解调频接收机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调频接收机的单各元电路。

关键词:调频;本振;混频;鉴频

1 设计任务 (1)

1.1 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

1.2 设计思路 (2)

2 调频接收机系统原理分析 (3)

2.1 调频原理 (3)

2.2 调频接收机原理 (3)

3 设计内容 (5)

3.1 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 (5)

3.1.1 工作原理 (5)

3.1.2 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及仿真图 (5)

3.2 本地振荡回路 (7)

3.2.1 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7)

3.2.2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工作原理 (7)

3.2.3 电容三点式电路及仿真图 (9)

3.3 混频电路 (10)

3.3.1 工作原理 (10)

3.3.2 三极管混频电路原理 (10)

3.3.3 一次混频电路原理图及仿真图 (12)

3.4 二次混频 (13)

3.4.1 二次混频原理图及仿真图 (13)

3.5 斜率鉴频器——双失谐回路 (14)

3.5.1 工作原理 (14)

3.5.2 电路原理 (15)

3.5.3 鉴频器电路图及仿真图 (16)

3.6 低频放大电路 (17)

结束语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附录 (22)

附录A 电路图 (22)

1 设计任务

调频接收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他们的原理框图大同小异。

对于超外差接收机,由接收天线、高频带通滤波器、高频放大器、本振、混频、陶瓷滤波器、包络检波器、低放及功放还有扬声器等组成。

1.1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频率范围

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z。

2.灵敏度

在标准调制(如调制频率f=1 kHz 、频偏△fm =5kHz或25kHz、50 kHz、75 kHz )条件下,使接收机输出端为额定音频功率和规定信噪比的输入信号电平,称为灵敏度。接受的输入信号电平越小,灵敏度越高。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为5-50μV。

3.中频选择性

接收机6dB带宽和带外的抑制能力称为中额选择性,一般调频收音机的中频6dB带宽为±100kHz,±200kHz处的带宽抑制能力应大于40dB,手机中频6dB带宽为±5kHz,±10kHz处的带宽抑制能力应大于40dB。

4.中频抑制比

接收机对输入信号为本机中频信号fi的抑制能力称为中频抑(IFR)IFR=20㏒(VIF/VS) ,式中VS是输入灵敏度电平,VIF是使输出功率为额定值的输入中频信号电平,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中频抑制能力越强。频率fj 比本振频频率高一个中频fi,它与本振频率fo之差仍等于中频fI,fj =fo+fi=fs+2fi,fs是接收机工作频率。

5.音频响应

接收机在标准调制(如调制频率fΩ=1kHz 、频偏△fm=5kHz或25kHz、50 kHz、75 kHz)和标准输入信号电平(如灵敏度或两倍灵敏度)下音频输出电平和调制频率的输出关系,称音频响应。

6.额定输出功率

接收机的负载上获得的规定的(由接收机指标规定)不失真(或非线性系统

为给定值时)功率,称额定输出功率。

本次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1.工作频率MHz f 100≈;

2.输出功率)4(25.0Ω==L O R W P ;

3.灵敏度为V μ10

1.2 设计思路

根据此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我设计的是一个简易的调频接收机。整个电路由五部分组成,分别为高频放大、混频、本振、鉴频和低频放大。其中中频部分由二次混频得到。

(1)高频放大:高频放大器是用来放大高频信号的器件(在接收机中,高 放所放大的对象是已调信号,它除载频信号外还有边频分量)。根据高放的对象是载频信号这一情况,一般采用管子做放大器件,而且并联谐振回路作为负载,让信号谐振在信号载频(若有边频分量,便要设计回路的通频带能通过边频,使已调信号不失真)。这样做的好处是:a.回路谐振能抑制干扰;b.并联回路谐振时,其阻抗很大,从而可输出很大的信号。

(2)本振:本振电路用LC 谐振回路来产生一个稳定的本地振荡频率,将这个稳定的谐振频率与高频放大输出信号混频,得到一个中频信号。

(3)混频:混频是将高频放大信号和本振信号混合,输出一个中频信号,在调频电路中,本振信号必须是独立的,这是与调幅电路最大的一个区别。混频电路是一种典型的频谱搬移电路,可以用相乘器和带通滤波器来实现这种搬移。

(4)鉴频:在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斜率鉴频器。

低放:一般从鉴频器输出的信号都比较小,为了得到我们所需的信号,必须将输出信号进行放大。一般采用三极管放大电路来实现这一功能。因为本次设计是音频信号,所以采用运算放大器效果比较好。

2 调频接收机系统原理分析

2.1 调频原理

调频(FM)就是用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装载音频信号,即用音频信号(调制信号)来调制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从而使原为等幅恒频的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随着调制信号的幅度而变化,但其幅值不变(如图1所示)。频率被音频信号调制过的高频信号叫已调频信号,简称调频信号。调幅信号和调频信号统称为已调制信号,或简称为已调信号。

图1 调频波

2.2 调频接收机原理

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过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

f,再经高频放大器放大,

1

进入混频器;本机振荡器输出的另一高频信号

f亦进入混频器,则混频器的输出

2

为含有

f、2f、(1f+2f)、(2f- 1f)等频率分量的信号。混频器的输出接有选

1

频回路,选出中频信号(

f-1f),再经中频放器放大,获得足够高的增益,然后

2

经过鉴频器解调出低频调制信号,再由低频功放级放大,驱动扬声器。从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过混频初成为固定的中频

f- 1f,故成为超外差式接收机。这

2

种接收机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性能也比较稳定。图2为本次设计的调频接收机的基本原理框。

图2 调频接收机基本原理框图

3 设计内容

3.1 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

3.1.1工作原理

高频放大器是用来放大高频信号的器件,高频放大器与低频相比较,它的工作频率高,但整个工作频带宽度比较窄。在接收机中,高频放大器放所放大的对象是已调信号,它除载频信号外还有边频分量。根据高放的对象是载频信号这一情况,一般采用晶体管做放大器件,而且用并联谐振回路作为负载,让信号谐振在信号载频。对于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来说,由于信号小,可以认为它工作在晶体管的线性范围内。允许把晶体管看成线性元件,可以看成有源线性四端网络。

对高放的主要要求是:

(1)工作稳定:放大器可能会产生正反馈,它影响放大器的稳定工作,严重时,会引起振荡,使放大器变成振荡器,从而完全破坏了放大器的正常工作。因此,在正常工作中要保证放大器远离振荡状态而稳定的工作。

(2)选择性好,有一定的通频带。

(3)失真小,增益高,并且工作频率变化时增益变动不应过大,工作频率越高,晶体管的放大能力越小,增益越低。增益变化太大时,则灵敏度相差将很悬殊。

(4)噪声系数小,尽量减小本级的内部噪声。

3.1.2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及仿真图

图3 高频放大电路

R4、R5为三极管Q1的偏置电阻,以使其工作在放大区。VCC=12V ,V(BR)>=VCC,

输出电压: 9R I V O O ?=

输出功率: 922/R V P O = 电容C1起隔直耦合作用,C3起隔直作用,Q2、Q3两三极管构成乙类功率放大器,R7、R8的值都取1.0欧,负载R9为8.2欧,最终由R9输出功率。

(1)

(2) (3)

由所要输出的载波频率知: MHZ LC f 102/10==π

得:

L f C 20)2/(1π=∑ (4)

则电压增益为:

10/00==U U A i V (5)

图4 高频放大电路仿真图

β/)R ()R (e e CQ BQ C CQ CC BEQ CQ C CQ CC CEQ I I R I V U I R I V U =-=-=+=+

3.2 本地振荡回路

3.2.1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结构如图5所示。图中放大器采用晶体管,1X 、2X 、

3X 三个电抗元件组成LC 谐振回路,

回路有三个引端点分别与晶体管的三个电极相连接,使谐振回路既是晶体管的集电极负载,又是正反馈选频网络。i ?

U 为放大器的输入电压,?0U 为放大器的输出电压,f ?U 为反馈电压,即1X 、2X 、3X 元件的谐振电流为?I 。

图5 三点式振荡器基本结构

三点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是与放大器同相输入端相连的为同性质电抗,不于同相端相连的为异性质电抗。当1X +2X +3X =0时,回路谐振,回路等效为纯电阻,得到?0U 与i ?U 反相。因此f ?U 必须与?0U 反相,才能构成正反馈。通常Q 值很高,故回路谐振电流远大于B 、C 、E 极电流,故2f X I j U ??=,10X I j U ??=,为使f ?U 与?0U 反向,要求1X 和2X 必须同性质。而3X 必须与1X 、2X 异性质

3.2.2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工作原理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也叫考毕兹振荡器),其原理电路如图6所示,图中的L 、1C 、2C 组成谐振回路,作为晶体管放大器的负载阻抗。1C 相当于1X ,C2相当于2X ,L 相当于3X ,并联谐振回路三个端点分别与晶体管三个电极相连,且1C 与2C 为同性质点抗元件,L 与2C 、1C 为异性质点抗元件。反馈信号从电容器2C 两端取得,送回放大器的基极b 上,而且也是将LC 回路的三个端点分别与晶体管的三个电极相连。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优点是高次谐波成分小且输出波形好,其缺点是频率不易调。由串联电容与电感回路及正反馈放大器组成,因振荡回路两串联电容的三个端点与振荡管三个管脚分别相接而得名。振荡频率为: LC f π21

0= (6)

2

121C C C C C += (7) 由图7电容三点式交流通路得电路的反馈系数:

211

20f .11C C C j I C j I U U F -=-≈=??????ωω (8) 增大2

1C C ,可以增大反馈系数,提高输出幅值,但会使三极管输入阻抗的影响增大,使Q 值下降,不利于起振,且波形变差,故2

1C C 的值不宜过大,一般取0.1~0.5。

图6 考毕兹电路 图7 电容三点式交流通路

3.2.3电容三点式电路及仿真图

图8 第一次本地振荡电路 图9 第二次本地振荡电路

根据图8、图9可计算出电路所需的本地振荡频率:

(9)

如图10 本振仿真波形图

MHZ C C C C L f 9.621

40

394039152≈+=πMHZ C C C C L f 45.1621676721≈+=π

3.3 混频电路

3.3.1工作原理

混频器是一个变频电路,一般用相乘器,高频放大电路和本地振荡电路的输出信号加到混频器的输入端,得到一个差频。调谐回路的输出,进入混频级的是高频调制信号,即载波与其携带的调制信号。经过混频,输出载波的波形变得很稀疏其频率降低了,但音频信号的形状没有变。通常将这个过程 ( 混濒和本振的作用 ) 叫做变频。从频谱观点上来看,混频的作用就是将已调波的频谱不失 真的从的位置上,因此,混频电路是一种典型的频谱搬移电路,可用相乘器和带通滤波器来实现这种搬移。

对于调幅波、调频波或调相波通过变频电路后仍然是调幅波,调频波或调相波。只是其载波频率变化了,其调制规律是不变的。常用的有模拟相乘混频器、二极管平衡混频器、环型混频器、三极管混频器等。

图11 混频原理框图

混频电路的原理是:把本机振荡产生的高频等幅振荡信号1f ,与输入回路选择出来的广播电台的高频已调波信号2f 同时加到非线性元件的输入端。利用元件的非线性作用(晶体管的非线性作用)进行混频。混频结果:输出频率为1f 、2f 以及频率为1f +2f 、1f -2f 、……高次谐波等多种信号。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采用晶体三极管混频器,晶体三极管环型混频器的优点是工作频带宽,可达到几千兆赫,噪声系数低,混频失真小等。由于混频器处于接收机的前端,它的噪声电平高低对整机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求混频器的噪声系数越小越好。

3.3.2三极管混频电路原理

高频电路中的混频器利用电路中的非线性,可以对两个输入信号进行频率加或减,产生和频信号或差频信号。设计采用晶体三极管作混频电路,产生差频信

号,将高频信号转化成低频信号。采用共射混频电路,信号电压由基极输入,本振电压由发射极注入。采用此电路,相互干扰产生牵引现象的可能性小。同时,对于本振电压来说是共基电路,其输入阻抗小,使本振负重较重,虽不易起振但也不易过激,因此振荡波形好,失真小。

三极管混频电路原理图如图11所示。其中,晶体管起信号的混频作用,两个输入信号分别为和;电容C in1、C in2、C out 为信号输入和输出的耦合电容,起到

隔直流的作用,使前后级的直流电位不相互影响,保证各级工作的稳定性;电容C e 对高频交流信号相当于短路,消除偏置电阻R e 对高频信号的负反馈作用,提高

高频信号的增益;电阻元件R b1、R b2、R e 决定晶体管的工作点;电路中的电感L

和电容C 组成的谐振电路起选频作用,在产生的组合频率中选择所需要的中频输出信号。

图12 晶体管混频器实验原理电路

选频电路的取值:MHZ LC f 455.621

==π

倒退可得:FH CL 181092.607-?= 则得L=2uH, C=303pF 。

3.3.3一次混频电路原理图及仿真图

我们将一次混频本振频率设置为16.45MHz ,输入的是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v in1

C in1 v in2

输出的频率10MHz,所以经混频电路得到的频率应为6.45MHz的调制信号。

图13 一次混频电路图

图14 一次混频电路仿真图

3.4 二次混频

3.4.1二次混频原理图及仿真图

二次混频原理与一次混频相同,我们将二次混频本振频率改为 6.9MHz,输入的是一次混频输出的频率 6.45MHz,所以经混频电路得到的频率应为450KHz 的调制信号。

图15二次混频电路

图16 二次混频仿真波形

3.5 斜率鉴频器——双失谐回路

3.5.1工作原理

鉴频电路的作用是将频率信号变化为电压信号,以实现调频信号的解调。常见的鉴频电路有斜率鉴频器,相位鉴频器,脉冲计数式鉴频器,锁相环路鉴频器,考虑到实际情况,本次课程设计我们选用了斜率鉴频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一个等幅的调频信号输入频率-振幅变化网络,从而输出一个调频-调幅波,再输入至二极管包络检波器,即可获得所需要的调制信号。如图16所示。但为了鉴频器非线性失真减小,线性范围和鉴频灵敏度增大。,本次课程设计我们采用了双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理论电路图如图17示。

图17 频率-振幅变换原理

图18 双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

3.5.2电路原理

如图18所示,调频波经两个LC失谐回路转换为两个调幅-调频波u1,u2,

智能广播系统工程方案

智能广播系统工程方案一、系统配制清单

二、系统方案图: 三、系统功能介绍: ?系统编程设置:具有自动广播功能,无人值守,定时、定点、定节目。 ?多条程序设定:主机可编8条程序,每条程序可编80个时间段,用户可根据不同的作息 时间、内容、分开进行编程,当不同作息时间或内容时,直接选择不同的程序运行即可,达到任意选择运行,切换简单方便,满足经常修改作息时间的单位的需求。 ?背景音乐、即时广播的分区管理:系统音乐可以对指定的区域进行广播;也整个区域进 行广播,让广播更具灵活性,多样化。 ?音频矩阵功能:内置8*8路信号矩阵、可以外控多路音源 ?可寻址控制1000个终端 ?停电保护:采用微电脑控制器及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不因停电而影响时钟和程序, 来电自动恢复程序运行 ?多路同时播放:系统可提供多达百套播放容量,可根据需要建设多套广播节目,各个收听 点也可根据不同的需求收听不同的节目,向学生提供多内容、多语种的校园广播节目。 一线通调频寻址触摸屏主机允许同时输出多路信号,适应学校多年级同时进行英语听力考试。 ?调频一线通广播优势: 1.布线简单美观,易于扩展,且线缆价低

2.更改分区分组广播容易,不需动网络,仅在软件中更改或添加即可 3.CATV网络不仅能传输广播,且可以共缆传输卫星电视,有线电视,教学评估,教学VOD, 多网合一,利用率高 4.完全做到点对点寻址控制,无须另布线,采用FSK方式与音频信号共缆传输 5.可远距离传输 6.设备集成度高,连线少,系统稳定 7.音箱具有提供教室音源放大功能,解决教师上课时笔记本电脑等音源放大问题 8.智能化多路广播,任意指定某个或某些终端广播任一节目 9.失真小,采用高低音分频,音质好 10.音箱具有多频点接收功能,易于升级 11.对数字音源及传统设备为音源均可以智能化管理 四、系统产品介绍: ★、RT-8900 一线通调频寻址触摸屏主机 功能特点 功能特点 ■12寸触摸屏操作显示、操作简单方便 ■网络控制及传输信号 ■内置4-12路音源,可以同时播出多路节目 ■容量音乐存储功能,编程定时定点循环播放 ■内置8*8路信号矩阵、可以外控多路音源 ■可寻址控制1000个终端 ■支持消防联动自动紧急广播 ■N±1……N±5多种邻层报警设置 无人值守编程自动播放——按用户设置不同时间表,不同播放节目,控制不同的设备的编程内容,自动运行 程序运行自动循环——运行的程序可以按周自动循环运行,不需另外控制 自由分区广播——用户可以按使用环境自由管理广播分区,最多寻址管理1000广播点编组。定点寻呼广播——可以将不同的分区点进行编组,或对指定分区点进行寻呼广播临时手动插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进行手动广播

调频接收机的设计1

1、主要内容 利用集成电路接收机设计基本的点频(调频)接收机电路。通过本次电路设计,掌握调频接收机电路的设计及调试方法,了解集成电路单片接收机的性能及应用,进而加深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提高电路设计及电子实践能力。 2、基本要求 利用集成电路接收机设计基本的点频(调频)接收机电路。电路的技术指标为: (1) 工作频率 6.5MHz s f =; (2) 输出功率0.3W o P =(8L R =Ω); (3) 中频10.7MHz I f =; (4) 灵敏度10μV 。 3、主要参考资料 [1] 阳昌汉. 高频电子线路. 哈尔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肃文,陆兆雄.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 高吉祥.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完成期限 2月28日-3月4日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1 年 2 月 25 日 一、电路原理: 调频接收机是一种信号质量比较好的收音机,可以进行立体声接收,因其电波是直线传播,所以,传播距离近是最大的缺点,不适宜接收远距离电台 1、电路原理及用途 调频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图一 调频接收机组成框图 一般调频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如图一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大级放大进入混频级。本机振荡器输出的另一高频 f2亦进入混频级,则混频级的输出为含有f1、f2、(f1+f2)、(f2-f1)等频率分量的信号。混频级的输出接调频回路选出中频信号(f2-f1),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获得足够高增益,然后鉴频器解调出低频调制信号,由低频功放级放大。由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混频成为固定的中频,再加以放大,因此接收机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性能也比较稳定。 : 由超再生调频接收、FM-AM 变换部分、调幅检波及低放电路组成。调频波的超再生接收,实际上就是将调频波转换成调幅波,同时对调幅波进行包络检波以得到低频信号。图中的三极管VTl 及外围元件组成典型的超再生调频接收电路,并将调频波信号转换成调幅信号以及进行包络检波输出音频信号。如果直接从R3端取出包络检波后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得到的音频噪声比较大,但使接收机的选择性变差。 因此,这里采用从VT1的发射极通过串联回路中的高频扼流圈上感应到的调幅信号再进行高频放大、检波输出音频信号的方法,以克服上述不足。当VT1工作时,在高频扼流圈上会形成一个被调频节目调制的调幅信号。这个信号通过互感器T1耦合到调幅专用接收微型IC1 7642上进行调幅波的解调。 这块集成电路包含了一级高阻输入、三级高频放大及检波输出的全过程,而且增益大于70dB 。检波输出的音频信号由电容C9耦合到三极管VT2进行低频放大,通过耳机插座CZ 输出到负载(耳机)收听广播节目。高频扼流圈T2作用是防

自制45-870MHz调频接收机

该机使用了画佳TDQ-38型全增补高频头及由LA7533组成的成品中放盒,因而接收灵敏度高、性能稳定且制作容易。本机可接收45-870MHz范围内的所有调频信号,且可用于收听调频广播、电视伴音以及对讲机和无绳电话的信号等;具有音视频信号输出端口,可以与监视器配套成为一台全频道电视接收机,也可以作为修理电视机时的音视频信号源。 电路原理见下图 高频头输出的38MHz全电视信号及31.5MHz伴音第一中频信号直接输入成品中放盒内进行中频放大及检波与鉴频,输出的音视频信号分别经C5、C6耦合至音视频输出端。音频信号同时经W2音量电位器调整后送入IC2(ULN2283B)所组成的音频功放电路,经放大后输出至扬声器,输出功率为1W。 IC1(CD4017)组成L、H、U三波段轻触式电子转换电路,且由双色发光管LED1分别以红、绿、黄三色指示。L段频率为45MHz~150MHz,H段频率为142MHz~380MHz,U段频率为375MHz~870MHz。 高频头应选用灵敏度高的全增补型的优质品,彻底杜绝普通收音机灵敏度低、串台及选择性

差等问题。LA7533中放盒采用成品,伴音中频为6.5MHz,其内置一级预中放,声表面波滤波器及LA7533中放块;单排11脚排列,其中①脚为IF输入,②脚接地,③脚接12V电源,⑥脚为音频输出,⑦脚为6.8V A GC电压输出端,⑩脚为视频信号输出端,外壳需接地。 IC2音频功放块型号为ULN2283B,若不易购到可用由LM386组成的音频功放电路。调谐电位器W1选用220KΩ彩电场频调整电位器,调谐指示使用直流30V微型表头。 自制45--470MHZ调频接收机 接收机具有高灵敏度线路简单,易于安装调试,由电池供电,工作稳定耗电少,体积小,便于携带等特点。电原理图见图1。 工作原理 由高频头将天线接收到的微弱调频信号进行放大和混频,混频后产生的31.5MHz伴音中频信号由IF端输出。ICl为调频接收集成块(由于高频头具有良好的调谐接收性能,而TDA7010 T是专用调频接收1C,接收灵敏度达3uV,从而保证了整机具有很高的接收灵敏度),中频信号输入ICl的(11)脚,经ICl进行中频放大、调频检波后由②脚输出音频信号,IC2用于音频信号功率放大。T1、T2及LEDI等组成调谐指示电路。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

目录 1. 内容摘 要 ........................................................................................................................................... .. (2) 2. 设计目 的 ........................................................................................................................................... .. (2) 2.1掌握调频发射机接收机,整机组成原理,建立调频系统概 念 . ....................................... 2 2.2 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2) 3. 设计内 容 ........................................................................................................................................... .. (3) 3.1完成调频发射机整机联 调 . ........................................................................................................... 3 3.2完成调频接收机整机联调 . ........................................................................................................... 3 3.3进行调频发送与接收系统联 调 . (3) 4 .设计原 理 ........................................................................................................................................... .. (3) 4.1 FM发射机试 验 ................................................................................................................................ 3 4.2 FM接收机调 试 ................................................................................................................................ 6 4.3

如何提高调频广播的覆盖范围

如何提高调频广播的覆盖范围 摘要FM调频广播是一种以无线发射的方式来传输,用普通收音机接收收听的广播。具有无须立杆架线,覆盖范围广,无限扩容,安装维护方便,投资省,音质优美清晰等特点。解决了传统有线广播布线困难、安装复杂、扩容性差等问题。然而,由于调频广播特殊的技术要求和频率许可政策的规定,特别是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很大,调频广播电台的无线覆盖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如何扩大调频广播覆盖范围,本文从调频广播的覆盖特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FM调频;频率范围;有效带宽;互调干扰 1 调频广播发展史 调频广播1935年在实验室证明可以通过调频的方式进行广播,在194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调频电台,工作频率VHF,频率范围87—108MHz,带宽:理论为∞,有效带宽为200MHz左右,调频时主载波的最大频偏为±75MHz。 在我国,是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试验调频广播,到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 2 调频广播的特点 调频广播是以调频方式进行音频信号传输的,调频波的载波随着音频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在载波中心频率两边变化,频偏的大小是随音频信号的振幅大小而定。调频广播是高频振荡频率随音频信号幅度而变化的广播技术。抗干扰力强,失真小,设备利用率高,但所占频带宽,因此,常工作于甚高频段。 优点:FM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比振幅调制系统的性能强,FM信号的产生和接收相对简单,故FM系统应用广泛。FM信号的传输带宽比调幅(AM)宽得多,因此FM系统抗噪性能优于AM系统抗噪性能。缺点:FM系统的频带宽度比振幅调制宽得多,因此,系统的有效性差。 3 调频广播的覆盖特点 我国调频广播使用的频段是87——108ΜΗz属甚高频频段,属超短波波段,波长为3.5m~2.8 m(也称米波段)。超短波绕地面传播的能力很弱,理论上说只能在空间直线传播,又称视距传播。由于频率较高,沿着地面传播的地波衰减太快,不能形成服务区向天空辐射的电波则穿透所有的电离层,一般也不能被反射回地面,即也没有天波。因此,调频广播如同Τv广播一样,是靠空间波来进行覆盖的。其电波的传播遵从“反射定律”即在接收点的场强是天线发射的直射波与经地面反射后到达的反射波的合成场强。调频广播的覆盖范围一般只能在发射天线的视距D之内:D= (+)。式中:D是视距(km),R是地球等效半径,H 是发射天线高度(m),Z是接收天线高度(m)。在视距之外,电波的传播遵从绕射定律。由于甚高频电波的绕射能力很差,绕射场强将急剧衰减,基本上也不

小功率调频接收机的设计

小功率调频接收机的设计 李媛赵兴宇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64) 摘 要:介绍小功率调频接收机设计方法。接收机主要是利用MC3361的低电流、高灵敏度、外部元件少等特点,进行混频、中频放大、鉴频和低频功放等功能。利用MC3361组成的小功率接收系统,大大简化电路结构。具有电路简单、功耗小、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性能价格比高等特点。 关键词:调频接收系统;MC3361 中图分类号:H04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310040-01 1 调频接收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大级放大进入混频级。本 机振荡器输出的另一个高频信号f2也进入混频级,则混频级的输出为含有 1.1 工作频率范围。接收系统可以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 f1、f2、(f1+f2)、(f1-f2)等频率分量的信号。混频级的输出接调谐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接收系统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 回路选出中频信号(f1-f2),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获得足够高的增对应。 益,然后经鉴频器解调出低频调制信号,由低频功放级放大。由于天线接 1.2 灵敏度。接收系统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成为灵敏度。一般用输入 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混频成为固定的中频,再加以放大,因此接收机的灵信号电压的大小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 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性能也比较稳定。 1.3 选择性。接收系统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中选出所需信号(抑制不需 3 MC3361简介 要的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dB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 1.4 频率特性。接收系统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 3.1 MC3361低功率调频中频信号处理系统。MC3361是一个包括振荡 1.5 输出功率。负载输出的最大不失真功率称为输出功率。器、混频器、限幅放大器、正交检波器、滤波放大器、静噪电路、扫描控 2 电路形式选择制和静噪开关在内的单片低功率FM、IF信号处理系统,它是用于窄频带调 频(FM)的双转换通信器件。MC3361备有16引脚、双列直插塑料封装和 2.1 输入回路。由天线接收并通过馈线送给接收系统的各种电波信 16引脚、表面安装微型封装形式。 号,都要先送到有谐振特性的输入回路。输入回路是接收系统选择载频信 3.2 特性。2.0V-8.0V工作电压。低电流:在Vcc= 4.0(DC)时,42mA 号,尽量减少损耗地传送到下一级,并抑制接收频道以外的一切干扰信 (典型值);高灵敏度:2.0uV(于-3dB限幅中典型值);外部元件少;号。对输入回路的要求:为了保证信号不产生频率失真,通频带要有适当 工作于60MHz。 的宽度。为了对邻近频道信号有足够的衰减,要有一定的选择性。 3.3 应用。1)无绳电话。2)窄带接收机。3)远程控制。 2.2 高频电压放大。在输入信号很微弱的情况下使用高频放大器。高 4 利用MC3361完成接收过程 频放大器的形式按器件可以分为晶体管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和集成电 路放大器。按负载的性质可以分为谐振和非谐振放大器。在高频范围内采将MC3361的内部振荡电路与Pin1、Pin2外接晶体等元件构成石英晶体用任何一种型式的高频电压放大器都可满足要求。振荡器,利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可以进一步提高振荡频率的稳定度。从 2.3 混频器。混频器的作用就是将输入信号的载频与本振信号频率进MC3361的Pin输入的中频信号和二本振的本振信号在MC3361内部的第二混行频率变换,将输入信号的载频变成固定中频的载波信号,并保持其调制频器中进行混频,然后从Pin3输出。混频器的作用是将已调信号的载频变规律不变。混频器有晶体三极管混频器、二极管混频器、场效应管混频换成另一载频,变换后新载频已调波的调制类型(调幅、调频等)和调制器、模拟乘法器构成的混频器等。至于选用哪种药根据需要而定。参数(如调制频率、调制系数等)均不变。本电路的混频差额为: 2.4 本机振荡。本机振荡器就是产生频率为f L的等幅振荡信号,然后10.7000M-10.245M=0.455MHz,即455KHz的第二中频信号。从Pin3输出的将信号送入混频器与输入信号的各个频率分量进行混频,并由混频器的输第二中频信号的频谱相当丰富,这就需要用陶瓷滤波器将其从中滤出。选出选频回路选出f1=f L-f0的中频信号及上下边频分量。本机振荡的电路形出的455KHz的第二中频信号,经Pin5送入MC3361内部的限幅放大器。式可以采用电容三点式电路和晶体振荡器。Pin8接鉴频LC网络或陶瓷滤波器,其中选用的电阻为阻尼电阻,他的作用 2.5 中频放大器。中频放大器的任务是将混频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电压是降低有载Q值,展宽带宽。Pin12-Pin15为载频检测和电子开关电路,通放大,以满足鉴频器的输入信号幅度要求。根据混频器输出的中频频率确过外接少量的元件即可构成载频检测电路,用于调频接收机的静噪控制。定中频放大器的型式。一般选用的中频放大器有晶体三极管调谐放大器、MC3361内部还置有一级滤波信号放大器,加上少量的外接元件可组成有源场效应管调谐放大器、集成放大器等。选频电路,为载频检测电路提供信号,该滤波器Pin10为输入端,Pin11为 2.6 鉴频器。鉴频器是完成调频信号的解调。鉴频电路可分为三类,输出端。Pin6和Pin7为第二中放级的退偶电容。 第一类是调频-调幅调频变换型。这种类型的鉴频器可以有双失谐回路鉴利用MC3361内部强大的功能,可以使电路具有外围元件少,电路结构频器、相位鉴频器、差分峰值鉴频器等。第二类是相移乘法器。这种类型简单,所占空间少等优点,在二次变频的通讯接收设备拥有广泛的市场。的鉴频器可以用模拟乘法器构成。第三类是脉冲均值型。这种类型的鉴频 参考文献: 器有脉冲计数式鉴频器。 [1]张义方、冯建华,高频电子线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9. 以上调频接收机各个方框图内的单元电路,都可以采用分立元件或集 [2]杨翠娥,高频电子电路实验与课程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成电路组成调频接收系统,在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单片调频接收系统。 2002.7. [3]黄志伟,天线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4.5. 作者简介: 李媛(1980-),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学士,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图1 调频接收机框图 院,工程师;赵兴宇(1983-),男,满族,黑龙江人,学士,武汉工业职业技调频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天线接收到的高术学院,助教。

全频道调频接收机的制作FMRadio

全频道调频接收机的制作--FM Radio 本文介绍的接收头只用一只集成块和一只供电电压在+5V的小巧高频头,耗电少,便于出门 携带,真正实现了接收机的袖珍性。工作原理如附图所示,高频头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混频,混频后产生的31.5MHz的伴音中频信号由IF1端输出,进入IC的(12)脚。经 IC放大后与42.2MHz第二本振混频,产生10.7MHz第二中频信号,经10.7MHz三端滤波器滤波后送入IC(17)脚,再经IC中放,解调后,进入Ic的(24)脚,最后经Ic内部功放后驱动扬声器工作。本机高频头所需电源同样采用了由三极管2SC8050及高频变压器组成的升 压电路为其提供工作和调谐电压。由于采用了低电压供电的高频头。其电源电压可以取得低 一些,实验证明电源电压在3.6V左右即可工作,可用三节七号镍氢充电电池或一块 3.6V锂电池供电。 元件选择:高频头的选择对本机很关键,应选用灵敏度高、低电压供电、体积小的全增补高 频头TDQ36-5V,TDQ36-5V的引出端子名称和电压如表1所示。注意本高频头有两个信号 输出端,IF2不用.只用IF1。IC选用日本索尼公司生产的调频调幅收音机专用集成电路CXA1O19,这里只用调频部分,它采用了28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各引脚功能见表2°CXA1019 功能齐全,包括了调频调幅收音机的全部电路,具有外围元件少,耗电省,灵敏度高,失真小等优点。调谐电位器w 选用100k Q多圈精密电位器,高频头VT与地之间接有一只微型数字电压表来显示本机接收频率情况,以实现本机小型化。高频变压器B1、振荡线圈B2 选用中周TRF1445 , B1无须改动,B2拆去一圈。其余元件也应尽量小型化。 本机调试很简单,只需调节B1、B2就能差出10.7MHz中频信号。该接收头只需外接一根 普通收音机上的拉杆天线即可接收到附近全部调频广播电台和电视伴音信号。 作者:周虎 |Hlhr 4咖in i-?o ? T ---------------- = UiA'Q — 3 土 ■Olf ,却!卩 — =H!D-— niH; H 17 ?|10 fl ? 6 \ ? 1 IC阿叭 f 盟2) 36 3?州 ]■+ .评T = ,;Id巧口応也20 --lOi1CC> ,皿:I阿T帥 ------ \ 1 1 ■34h67i 1 VT nil'BH KI RM IF2]F1 4,0A3O0/5O/S WS L II J- 45T 口1肚;册 Mi+a 'I \ F _ 严t 千册— * I

调频接收机设计

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题目调频接收机设计 专业班级电科0801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浣喜明老师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1年05月30日星期一设计完成日期:2011年06月12日星期天

目录 1、任务书 (1) 2、说明书目录 (2) 3、设计总体思路 (3) 4、单元电路设计 (4) 5、总电路设计 (9) 6、设计调试体会与总结 (10) 7、附录(总电路原理图,PCB图) (11) 8、参考文献 (12)

一、调频接收机德工作原理 一般调频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如图一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大级放大进入混频级。本机振荡器输出的另一高频 f2亦进入混频级,则混频级的输出为含有f1、f2、(f1+f2)、(f2-f1)等频率分量的信号。混频级的输出接调频回路选出中频信号(f2-f1),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获得足够高增益,然后鉴频器解调出低频调制信号,由低频功放级放大。由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混频成为固定的中频,再加以放大,因此接收机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性能也比较稳定。

二、单元模块设计 1.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晶体管的集电极负载不是纯电阻,而是由LC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由于LC并联谐振回路的阻抗是随频率而变的,在谐振频率?=1/LC π2其电阻是纯电阻,达到最大最。因此,用并联谐振回路作为集电极负载的调谐放大器在回路的谐振频率上有最大的放大增益。稍微偏离此频率,电压增益迅速减小。用这类放大器可以放大所需的某一频率范围的信号,而抑制不需要的信号或外界干扰信号。 晶体管采用B107,起到电流控制和放大的作用。 从端口1、2输入信号,3、4输出信号 图二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毕业设计_高频电子线路--调幅发射机与接收机整机设计

提供全套毕业论文,各专业都有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调幅发射机与接收机整机设计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姓名: 组员: 5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利用高频载波的克拉泼震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利用共集电极调幅电路进行调幅,产生AM 调幅波。然后将调幅波通过包络检波器进行包络检波,由于波形失真较严重,我们在后面添加了LC 式集中选择性滤波器。借助Multisum12.0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得到了较理想的波形。 【关键词】 Multisum AM 波调制解调多级RC 滤波器 一.设计目的 1.熟悉使用仿真软件Multisum1 2.0,掌握仿真操作; 2.加深对通信电子线路设计的认识; 3.加深对振荡器,调幅电路,解调的理解; 4.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参数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二.设计的实现 1.系统概述 调幅波的设计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的模块,高频载波信号采用了克拉泼震荡电路来产生;调幅电路由集电极调幅电路来产生。 克拉泼电路是西勒电路的进一步改进,提高了频率的稳定度,减少了外界的不稳定的因素,但是也存在少许误差。 集电极调制,调制信号控制集电极电源电压,以实现调幅。优点,集电极 效率高,晶体管获得充分的利用,缺点是,已调波的边频带功率 由调 制信号供给,因而需要大功率的调制信号源。 电路实现模块:如图

1、振荡电路 原理分析: 振荡电路一般分为两种工作原理,其一为反馈式振荡器,其二是负阻式振荡器,本实验中采用的是反馈式。 反馈型振荡器是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的一个闭合环路。它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两大部分组成。放大器通常以某种选频网络(如振荡回路)作负载, 是一种调谐放大器;反馈网络一般是由无源器件组成的线性网络。 其通过噪声产生起振,从而形成一个起振、非线性放大、反馈,再放大、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 在该过程中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起振条件,平衡条件以及稳定条件。 起振条件要求AF>1,且相位相反(πφφn F A 2=+)。为使振荡过程中输出幅度不断增加,应使反馈回来的信号比输入到放大器的信号大,即振荡开始时应为增幅振荡。 平衡条件要求AF=1,且相位相反(πφφn F A 2=+)。 稳定条件要求0|1,振荡器平衡条件为AF=1,它说明在平衡状态时其闭环增益等于1。在起振时A>1/F ,当振幅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晶体管工作状态由放大区进入饱和区,放大倍数A 迅速下降,直至AF=1,此时开始产生谐振。假设由于某种因素使AF<1,此时振幅就会自动衰减,使A 与1/F

调频发射机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调频发射机三大技术指标的测试临朐县广播电视局(谭景林刘健刚尹洪军孔繁菊) 我国的广播电台从中央到地方大多是采用调频广播,调频广播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音域宽广、可进行立体声广播或双节目广播等特点,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在调频广播传输系统中,发射机播出指标是衡量广播节目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因此,熟练掌握调频发射机三大技术指标的测试,让调频广播发射机长期工作在最佳状态,提高播出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广电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 调频广播发射机的运行指标主要包括:谐波失真、信号噪声比(信噪比)和频率响应这三项主要技术指标,即国家规定调频广播标准:谐波失真应≤1.0%;信噪比应≥58dB;频率响应应≤±0.5dB。本文将介绍这些技术指标的调整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供广大同行借鉴. 一、所需仪器 音频信号发生器、频偏仪、失真度测量仪、示波器等。 二、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1.要求测试环境温度在:10℃±40℃,相对湿度:45%~90%;交流供电电压380V(或220V)±5%;交流电源频率:50±1Hz。 2.要先将发射机调整在正常工作状态。例如保持发射机输出功率正常,各级正常调谐,工作稳定无自激,无各种外来干扰情况下进行测试。整个测试工作必须连续完成,如测试某一项技术指标时,出现发射机不稳定或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而需对发射机进行适当调整时,调整后全部项目须重新测试。 3.测试前要先对所用仪器进行检查、校准,预热合格后方能使用。 4.测试仪器要有良好的接地,应将频偏仪、失真度仪、音频信号发生器等接地线全部与发射机地线连接,如果仪器接地不好,则仪器的位置对所测试的指标影响很大。 5.由频偏仪到失真度仪的音频线要短,且必须用屏蔽电缆。 6.测试工作应在调频发射机和测试仪器通电工作稳定半小时后进行。 7.调整测试时要认真细心观察各项指标,勿使表头打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频偏仪输入高频信号幅度要适当,若信号过大极易将其烧坏。 三、测试 在测试时应注意调频广播中单声道广播的最大频偏为75kHz,音频信号为40

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的基础知识

第9章 无线电广播 接收机的基础知识 本章重点 1.了解电磁波的性质和传输途径。 2.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与接收系统的组成。 3.理解调制、解调的概念,掌握调幅波和调频波的性质和特点。 4.了解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各基本单元电路的作用和整机工作原理。 本章难点 1.接收机中变频器和检波器的工作原理。 学时分配 9.1 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 无线电接收机是接收无线电信号的电子设备。 9.1.1 无线电波 一、无线电波 指在高频电流作用下,导线周围的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向四周传播能量的电磁波。无线电波的参数包括:波长 λ、频率f 、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度c ,这三个参量之间的关系为 c = λf (9.1.1) [例9.1.1] 频率为1000 kHz 的无线电波,其波长为多少? 解 由式(9.1.1)可得 m 300m 1010001033 8 =??==f c λ 可见,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反之,波长越长。

二、无线电波的频段 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一般用频段(或波段)表示。其波段划分如表9.1.1所示。 三、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 1.沿地面传播——地面波; 2.在空间直线传播——空间波; 3.依靠折射和反射传播——天波。 表9.1.1 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 9.1.2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 动画无线电调幅发射机工作原理 一、无线电广播的发射 调制和发射:在无线电波发射过程中,只有天线长度和电波波长可比拟时,才能有效地把电波发射出去。声音信号的波长范围在15 ? 103 ~ 15 ? 106 m,要想制作对应尺寸的天线显然不现实。为此,利用频率较高(即波长极短)的无线电波携带声音信号发射出去,使天线的制作变成了现实。 高频振荡器:在发射机中,用来产生高频振荡信号的部件。 载波:用来“装载”声音信号的高频振荡信号。 调制:把声音信号“装载”到高频振荡信号中的过程。 已调信号:调制后的高频振荡信号。 所谓发射是指利用传输线把已调波送到天线,变成电磁波向空间辐射的过程。 发射机的组成: 1.低频:声音变换和放大; 2.高频:高频振荡的产生、放大、调制和高频功放; 3.传输线与天线:传输和发射已调高频信号; 4.直流电源:各部分电路工作电源。

超外差调频接收机的设计

摘要 随着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都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电子产品无论从制作上还是从销售上都要求很高。要制作一个应用性比较好的电子产品就离不开高频电路,大到超级计算机、小到袖珍计算器,很多电子设备都有高频电路。高频电路大部分应用于通信领域,信号的发射、传输、接收都离不开高频电路。通信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而我所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有一部分涉及的是通信技术,所以对于这次设计,我选择了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在以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调频接收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所谓超外差,是指将所要接收的电台在调谐电路里调好以后,经过电路本身的作用,就变成另外一个预先确定好的频率,然后再进行放大和检波。这个固定的频率,是由差频的作用产生的。如果我们在收音机内制造 - 个振荡电波 ( 通常称为本机振荡 ) ,使它和外来高频调幅信号同时送到一个晶体管内混合,这种工作叫混频。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作用导致混频的结果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频率,这就是外差作用。采用了这种电路的接收机叫外差式收音机,混频和振荡的工作,合称变频。 在本次设计中,其目的是得到一个调频接收机机。在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的设计过程中,应将其分为高频放大、混频、本振、中放、限幅、鉴频、低频放大七个部分。整个电路的设计必须注意几个方面。选择性好的级,应尽可能靠近前面,因在干扰及信号都不大的地方把干扰抑制下去,效果最好。如干扰及信号很大,则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将产生严重的组合频率及其他非线性失真,这时滤除杂波比较困难。为此,在高级接收机中,输入电路常采用复杂的高选择电路。为了使混频和本振分别调到最佳状态,要采用单独的本振。总的来说,设计一部接收机时必须全面考虑,妥善处理一些相互牵制的矛盾,特别要抓住主要矛盾(稳定性、选择性、失真等),才能使得接收机有较好的指标。 关键词:超外差,调频,本振,混频

户外无线IP广播系统解读

安全+ 户外无线IP广播系统 一、户外无线IP广播系统的诞生 在我国很多的地方,户外地理环境复杂,许多需要用到语音广播的地方,要不是有电无网、有网无电、就是无电无网等,安全+在吸取了传统广播系统的优点,克服了缺点专为户外特殊环境打造一套户外无线IP广播系统,实现在无电无网、有电有网的环境下实现语音广播。现在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用到的广播系统有两种,一种是以前的无线调频高音喇叭系统,一种是新型的数字网络广播系统,这两种广播系统在解决了现有的用户群体的需求外,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1.无线调频高音喇叭系统 (1)无线频段很宝贵,使用需要向国家申请,一般个人和企业很难申请到专用的频段。 (2)传输音频质量随着无线信号衰减而降低。 (3)广播的内容有没有传达,广播方不知道。 (4)不能针对某一个地方进行单一的广播. (5)广播的距离受限。 2.新型的数字网络广播系统 (1)建造成本昂贵. (2)对网络要求比较高,如果网络带宽不够,语音的质量会大打拆扣。 (3)大部分需要建立专业的广播系统,需要专业的人士来使用。 (4)广播之后,看不到现场的效果,无法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 (5)在户外的成本比较高,如果走有线,需要专门拉线,走移动线,流量的费用比较高。 二、系统功能 2.1总功能 安全+户外无线IP广播系统,属于物联网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不受距离影响,将语音广播和监控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摄像机采用定 时抓拍的方式进行监管,能够做到定时监控,查看。 2、语音广播采用云服务器转发,保证每条指令都能够传递到手机客户端和后 端平台。 3、使用了先进的语音压缩技术,可以在有线网络下采用类似微信语音压缩的 方式传输,使用的流量较低。 4、系统可以指定一个喇叭广播语音,也可以对管理的所有喇叭广播语音。 5、系统广播后还可以通无线IP广播系统的摄像头观看广播后的效果,看有 没有必要采取第二步措施。(根据用户需要可设置不同的功能)。 说明:安全+无线广播系统最大的亮点在于,在广播时系统不但能够通过手机和后端管理平台实时看到广播的状态,是否成功发送等等。广播后还可以通过无

高频电子线路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设计题目:调频接收机 姓名: 系别: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0701 指导教师: 日期:~

调频接收机设计报告 设计者: 指导老师: 一、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1.工作频率范围 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z 2.灵敏度 在标准调制(如调制频率f Ω= kHz 、频偏△f m =kHz或25kHz、50 kHz、75 kHz ) 条件下,使接收机输出端为额定音频功率和规定信噪比的输入信号电平,称为灵敏度。接受的输入信号电平越小,灵敏度越高。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为50μV, 3.中频选择性 接收机6dB带宽和带外的抑制能力称为中额选择性,一般调频收音机的中频6dB带宽为±100kHz,±200kHz处的带宽抑制能应大于40dB手机中频6dB带宽为±5kHz,±10kHz处带外抑制能力应大于40dB。 4.中频抑制比 接收机对输入信号为本机中频信号f I 的抑制能力称为中频抑( IFR ) IFR=20㏒(V IF /V S ) ,式中,V S 是输入灵敏度电平,V IF 是使输出功率为额定值的输 入中频信号电平,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中频抑制能力越强。5.镜相抑制比 接收机对输入信号为镜象频率信号(f j )的抑制能力,称为镜像(IRR) IRR=20㏒(V j /V S )式中,V S 是输入灵敏度电平,V j 是使输出功率为额定值的输入 镜像信号电平,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镜相抑制能力越强。镜像频 率f j 比本振频频率高一个中频 f I ,它与本振频率f o 之差仍等于中频f I ,f j =f o +f I =f S +2f I ,f S 是接收机工作频率。 6.音频响应

调频广播发射机

车载调频发射机 卓越的性能: 性能优越,各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工作状态稳定,使用寿命超长;专业车载调频发射机,抗震抗干扰能力超强,国内独创领先技术;优越稳定的性能,强有力的安全播出保证,完美的视听音响效果,细心周到的专业服务,是国内同类产品的首创: 采用了先进的数字频率合成技术,载频频率PLL同步锁相 频率预置直接、方便、快速 整机全固态化,数模兼容,功率管全部采用PHILPS(或MOTOROLA)生产的大功率LDMOS管 功放组件宽带放大、同相合成、相互独立 设置多级带通滤波器及低通滤波器,具有很高的谐波抑制度 整机设有过流、过压、过激励过驻波、过温等多种保护措施 风冷却系统 特别适合要求发射机体积小、便携性好及低成本的场合使用;也可作为大功率FM发射机的激励器使用。 技术指标: 1. 频率范围:87~108MHz 100kHz步进 2. 负载阻抗:50ΩL16接口 3. 残波辐射:<-60dB 4. 输出功率:≥100W 5. 额定频偏:±75kHz 6. 预加重常数:50μS 7. 调频信噪比:≥60dB(1kHz时,±75kHz频偏) 8. 频响:30Hz~15kHz ≤0.5dB 100%调制频偏±75kHz(最大±100kHz) 9. 射频谐波分量:<-65dB 10. 寄生调幅噪声:≤-50dB(无调制时) 11. 谐波失真:30Hz-15Hz<0.4% 12.尺寸:482*88*550mm,重量:9.8kg

HCM-10KW调频广播发射机主要特点: ★全固态设计、数模兼容 ★专业广播级激励器 ★功放部分全部采用PHILIPS(或MOTOROLA)生产的大功率LDMOS管★功放组件宽带放大、同相合成、相互独立 ★采用高效开关电源 ★大屏幕中文液晶显示系统,可进行计算机监控 ★整机设有过流、过压、过激励、过驻波、过温等多种保护措施 ★可根据需要,进行双激励配置,并实现自动切换 ★风冷却系统 主要技术参数: ★频率范围:87-108MHz 100KHz可进 ★输出功率:10KW ★负载阻抗:50Ω ★残波辐射:<-65dB ★额定频偏:±75KHz ★调频信噪比:≥50dB ★频率响应:40Hz-15KHz≤±0.3dB ★音频输入电平-13dBm-+14dBm ★音频输入阻抗:600Ω (平衡)/10KΩ (不平衡) ★左右信号电平差:30Hz-15KHz≤±0.5dB ★左右信号分离度:30Hz-15KHz≥50dB ★导频信号:19≥KHz:±1Hz ★谐波失真:30Hz-15KHz<0.4% ★寄生调幅噪声:≤-50dB ★工作温度:5-40℃ ★相对湿度:<95%不结露 ★供电电源:220V(或380V)±20% 50Hz±1Hz ★冷却方式:风冷 ★外形尺寸:1980mm(高)*600mm(宽)*1145mm(深) 钓鱼岛是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数字同步调频广播

数字调频同步广播系统CUC-FMGX 组网解决方案 中国传媒大学数据广播研究所 广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04年12月

CUC-FMGB调频同步广播 ——组网概述 CUC-FMGB系统技术要点 调频同步广播的关键在于“三同”,这也是CUC-FMGB系统的优势所在。 ◆各发射台输出载频严格锁定专用GPS模块输出的高精度10MHz频 标,确保“同频”。 相对频差ΔF—>0Hz <10-11 ◆采用自主研制的数字激励器替代传统的模拟激励器,并具有随路 音频信令的数字化音频传输链路,确保“同调制度”。 绝对调制度偏差<3Hz 相对调制度偏差ΔM—>0Hz (由于数字激励器工作的一致性) ◆音频延时数字调整; 相对音频时延偏差ΔT—>1uS 调整围0~300ms(考虑到卫星一跳的时延240ms) CUC-FMGB系统特点: ?组网所用激励器为数字激励器,其实现采用了DSP+DDS技术;音

频延时、音频编码、射频调制均数字实现; ?随路音频信令将同步时标复合在音频流中与GPS提供的IPPS时 标校准,确保各发射站点之间的音频相对时延固定; ?随路音频信令可检测、补偿,数据链路由于路由变化,同步滑 动,数据复用等造成的延时变化。在电信网、卫星、光纤网络 中传输均能保证时延的一致性。 ?系统锁定于高精度的GPS 频标; ?提供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监控平台,同步网中相关设备的状态检 测和参数设置均可远程实现; ?考虑到同步广播测试的繁琐,开发了专用测试信号源,测试接 收机、及测试分析软件,确保测试参数定量,准确,快速。 ?关键设备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简单、数字化程度高;另 一方面它们自带故障检测、告警和修复功能,确保系统运行高 度稳定。 CUC-FMGB系统构成 CUC-FMGX是一对多点的覆盖方式。广播电台的音频工作站送出音频流,系统前端负责分发音频流到同步覆盖网中各发射机。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音频传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卫星、光纤和微波中继等均可。按照中继方式的不同CUC-FMGX系统相应分成三种传输子系统:CUC-FMGX-S(卫星中继)、CUC-FMGX-F(光纤中继)、和CUC-FMGX-M(微波中继)。PDH网络(AES→E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