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需求管理程序(DOC 7页)

顾客需求管理程序(DOC 7页)
顾客需求管理程序(DOC 7页)

顾客需求管理程序

客户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表

客户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表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客户关系管理简称,通常包含有线索管理、客户管理、商机管理、合同管理和回款管理,友博云CRM各功能如下表所示: 一级功能二级功能三级功能 编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号 1-1-1 新客户统计 1-1-2 新商机统计 1-1-3 跟进统计 1-1 概览统计 1-1-4 新合同统计 1-1-5 新回款统计 1-2-1 portlet部件管理 1-2-2 portlet部件首页调取 1-2-3 最近商机部件友博云CRM 1 1-2-4 最近通知部件工作台 1-2 友博云部件 1-2-5 最近客户部件 1-2-6 最近报销部件 1-2-7 最近合同部件 1-2-8 销售漏斗部件 1-3-1 激励话语调取(单独管理) 1-3 提示信息 1-3-2 日报温馨提示 1-3-3 新消息未读提示 2-1-1 客户新增 2 客户模块 2-1 客户管理

2-1-2 客户编辑 2-1-3 客户列表 2-1-4 客户列表统计 2-1-5 搜索(含高级) 2-1-6 删除(含回收站) 2-1-7 导入导出 2-1-8 批量转移(转移负责人或公海) 2-2-1 客户基本资料 2-2-2 客户状态快捷变更 2-2-3 客户最近联系人 2-2-4 客户最近商机 2-2-5 客户最近合同 2-2-6 客户最近应收款 2-2-7 客户最近报销2-2 客户详情 2-2-8 客户日程列表 2-2-9 客户日程评论 2-2-10 客户所有联系人列表 2-2-11 客户所有商机列表 2-2-8 客户所有合同列表 2-2-7 客户所有应收款列表 2-2-6 客户所有报销列表 2-2-5 客户所有动态列表 2-3-1 列表 2-3-2 新增 2-3 客户状态 2-3-3 编辑 2-3-4 删除 2-1-1 联系人新增 2-1-2 联系人编辑 2-1-3 联系人列表 3 联系人模块 3-1 联系人管理 2-1- 4 搜索(含字母筛选) 2-1-5 删除 2-1-6 导入导出 2-1-7 批量转移(转移到客户) 4-1-1 商机新增 4-1-2 商机编辑 4-1-3 商机列表 4-1 商机管理 4-1-4 商机统计

客户沟通管理程序a

目的 以公司的實際生產的能力為基礎,達成客戶與公司之要求合二為一.從而滿足客戶的各方需求. 範圍 配合香港的生產通知單,與客戶多作溝通,做好內外兩地的出貨. 3.權責 3.1接收與評估訂單. 3.2外部溝通. 3.3內部溝通. 4.定義 (無) 5.作業內容 5.1客戶溝通管理程序見附件一. 5.2當發貨部接收客戶訂單時,如有疑問或不清楚時由發貨部與客戶進行電話 聯絡.將聯絡結果記錄在客戶原始訂單中,并注明聯絡結果、聯絡時間、聯絡人. 5.3當工藝設計過程中有疑問時或不清楚時,則由工程部按<<工藝設計管理 程序>>與客戶進行電話聯絡.并將聯絡結果記錄在客戶原始工藝資料中.并由聯絡人簽名認可. 5.4當樣品確認過程中與客戶溝通應由工程部在客戶所提供之樣品確認資料 中或客戶所確認之我公司樣品報告中記錄溝通情況、溝通人、時間. 5.5生產執行過程中出現疑問時或交期變更時,由發貨部與客戶聯絡,并將聯 絡結果記錄在客戶原始訂單及<交貨計劃表>中. 5.6當客戶所提供之產品在驗證及使用過程中出現羿常時由發貨部與客戶聯 絡,并將聯絡情況反映在相應之檢驗、報廢、羿常報告中依<<內部溝通管理程序>>回復各部門客戶之意見. 5.7出貨前,由發貨部與客戶就出貨時間、產品規格進行再確認并記錄在客戶 原始訂單中及<交貨計劃表>中. 5.8客戶發生抱怨及退貨處理. 5.8.1當客戶發生抱怨及退貨時,由發貨部依客戶傳真或電話將客戶抱怨情況 記錄在<客戶投訴貨物料情況說明>中交由副總并依<<糾正與預防管理程序>>執行.并由發貨部將處理完畢之<客戶投訴貨物料情況說明>交客戶確認.并在客戶原始傳真中記錄<客戶投訴貨物料情況說明>編號,以利追蹤. 5.9當客戶滿意度調查結果回傳公司后,由發貨部依<<內部溝通管理程序> >將調查結果交由品管部進行資料分析及提出改善,并由發貨部將改善情況回復客戶并在<客戶滿意度調查表>中注明回復情況及改善情況. 5.10相關質量記錄之管理依<<質量記錄管理程序>>執行. 6.相關文件 6.1<<工藝設計管理程序>> 6.2<<內部溝通管理程序>> 6.3<<糾正與預防措施管理程序>>

某公司质量管理控制程序大全(24个doc)2

某公司质量管理控制程序大全(24个doc)2

北京思优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质量体系程序 Q/SYT.JN CX 1201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北京思优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6年1月1日发布2006年1月1日实施

北京思优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质量体系程序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Q/SYT.JN CX 1201 共2页第1页1目的 对生产全过程各阶段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进行标识和控制,确保只有合格产品才能转序及交付。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采购产品、半成品和最终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控制。 3职责 质管部是检验和试验状态的归口管理部门。 4工作程序 4.1 标识要求 4.1.1 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由检验人员实施。 4.1.2,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依据是检验和试验结果,标识应清晰、准确、醒目。 4.1.3 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应予以保护,防止因搬运或其它原因而损坏、错混、丢失。 4.1.4 产品在转序、包装、交付前,检验人员应检查、确认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序、包装、交付。 4.1.5 外购件、外协件、半成品、最终产品都要有相应的状态标识。 4.2 标识方法: 盖章、挂牌、置定区域、工作流程卡。 4.3 标识分类:

2006年1月1日发布2006年1月1日实施 Q/SYT.JN CX 1201 共2页第2页合格品、不合格品、待检品、待判定品。 4.4 标识程序 4.4.1 待检产品由生产(或采购)部门存放在作好标识的待检区,等待检验员检验和试验。 4.4.2 检验和试验合格的产品,除要做好检验和试验记录外,还应做“合格品”标识,置于合格区。 4.4.3 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品,除做好检验和试验记录外,还应做“不合格品”标识,置于不合格区。让步接收的产品,应在其随行文件上加盖“让步接收”印章,并做好记录。 4.4.4 检验和试验结论未定的产品,应做好检验记录,做“待判定品”标识,置于待判定区。 4.5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不清或无标识的产品,应视为状态未定产品,如确已无法查清其状态,应重新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做相应标识。 4.6 产品发放、转序、交付或入库应正确传递或移植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5 相关文件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客户服务控制程序

1.0目的: 建立客户服务控制程序,处理客户订单,跟进及回复客户的问题,协助客户进行产品的开发,解决有关客户的品质投诉及退货,识别客户的满意度,为客户提供有效率和高质量的服务,从而提高公司的形象和竞争力。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与本公司客户之间的沟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与客户有关的过程和活动。 3.0相关权责: 3.1.市场部:客户沟通主导部门,作为公司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桥梁,负责所有有关客户服务方面的工作及信息反馈。 包括:A.订单的跟进与管理. B.客户访厂和审查. C.产品开发和工程问题. D.客户质量问题的反馈. E. 客户满意度调查. F.对客户的拜访. 3.2.品质部:负责处理客户相关品质问题的反馈,协助市场部接待客户访厂或审核,负责提供相应的品质改善措施 报告/调查报告等。 3.3.工程部:负责处理有关工程资料和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问题。 3.4.工艺部: 对客诉品之重工流程拟定及成效追踪,顽固性问题的主导分析与改善,制定有效对策列入作业标准 中。 3.5.生产部:负责客户退货产品按工艺要求进行返工。 3.6.计划部:负责按客户退货品回交的时间安排返工进度。 3.7.其它部门:负责提供与本部门相关的服务。 4.0运行程序: 4.1客户服务 客户服务的宗旨是提供有效确切的的服务令客户满意并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市场部应向客户提供公司及产品的有关资料,对客户的查询需尽可能给予适合的回复,需提供散发有关客户合适的指示与讯息给其它部门,而各部门有责任协助市场部,以使问题得以解决,符合客户的要求,使客户满意。 ①客户来访 市场部负责接待客户来访,期待获取客户对公司的了解并增进彼此的信任,必要时市场部应发出客户访厂通知通报各部门,简要提供客户信息,客户关注项目,指出需要陪同接待的相关人员。各部门应积极准备与安排,随时接受客户检查和审核,要特别留意客户以往的建议和投诉及其相关的问题.市场部还应安排提供来访客户的接送、食宿和礼仪及其处理好与之相关的问题。 客户访厂时,相关部门负责人应陪同客户,仔细听取并记录客户的意见或建议,认真解答客户 提出的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应整理客户来访记录,应针对客户提出的改善意见采取响应的改善 措施。 ②客户走访 市场部应不定期地访问客户,了解客户对本公司产品及其服务质量的各种意见和信息,了解客 户的需求与期望,及时为客户提供所需的公司信息. ③客户信息反馈

CRM系统需求 客户管理模块

CRM系统需求文档 客户模块 功能描述:客户,可包含多个联系人。主要是详细记录客户信息,包含了客户名称、客户类型、客户行业、信息来源、公司性质、客户地址等详细的客户信息,同时关联首要联系人及其他附加信息。客户一般由线索转换为商机和客户,也可自行添加客户。在添加客户时刻同时为该客户创建商机,也可仅仅保存客户。本文档涉及到的功能主要包括:客户、客户池、联系人。 客户管理主界面 图1-1 界面元素描述: 1客户界面 一、全部: 1、支持客户名称、客户行业、客户信息来源、公司性质、年营业额、客户 联系地址、负责人搜索条件,点击搜索按钮查询出不同的客户信息。 2、信息列表包含客户名称、客户行业、评分、客户联系地址、负责人、创 建人、创建时间、距到期天数、操作,其中在操作列中支持对客户信息的查看与编辑操作 二、我的客户: 信息列表展示当前登录账号负责的客户信息。 三、今日创建: 信息列表展示系统当天创建的客户信息。 四、本周新建: 信息列表展示系统当前周创建的客户信息。 五、本月新建: 信息列表展示系统当前月创建的客户信息。 六、最近更新: 信息列表展示最近一个月内更新(包含新建、编辑)的客户信息,按照客户信息更新时间倒序排序。 七、新建客户:打开新建客户页面,在该页面可以录入客户信息进行保存。 图1-2 1)主要信息:没有说明必填项的都是非必填项 ?负责人: a)默认为登录用户,单击编辑框后弹出选择负责人页面。

b)编辑框支持选择负责人,不支持手动编辑。 c)在选择负责人页面可以按照负责人所属部门、负责人姓名进行搜索。 ?放入客户池: 新创建的客户可以通过放入客户池操作存放到客户池中。 ?客户名称: a)必填项,点击保存按钮之后,如果没有填写提示“请填写客户名” b)客户名称最多50个字 c)字符类型 ?客户行业: 单选按钮,可以选择:教育/培训、电子商务、对外贸易、其他?客户信息来源: 下拉选项,可选择:电话营销、网络营销、其他。 ?公司性质: 单选按钮,可选择:合资、国企、事业单位、民营、其他。 ?邮编:6位纯数字 ?年营业额: 下拉选项,可选择:0-10万、10-20万、20-50万、50万以上?评分:单选按钮,可选择:一星、二星、三星 ?客户联系地址(不考虑国外业务):下拉选项,可选择省、省下对应的市级填写详细地址信息。 2)首要联系人信息: ?姓名:最多50个字,字符类型 ?称呼:最多50个字,字符类型 ?邮箱: a)字符类型,最多50个字符 b)需符合邮箱格式校验或 ?职位:最多50个字,字符类型 ?QQ:最多20个数字,号码为纯数字 ?手机:录入11位数字,格式须符合手机格式校验(注意联通、移动、电信号码段)。 ?备注:最多500个字符 3)附加信息: ?员工数:下拉选项,可选择5-20人、20-50人、50人以上 ?备注:最多500个字符 4)“保存”按钮:保存客户信息后跳转到客户主界面。 5)“保存并新建”按钮:保存客户信息后停留在新建客户界面,可以继续创建 客户。 6)“返回”按钮:返回到客户主界面。 7)勾选“同时创建商机”:勾选上该选项后,创建客户信息成功页面跳转到“添 加商机”页面。 八、客户工具: 1)“客户工具-导入客户”: a)系统弹出导入数据界面 b)支持导入客户模板的下载,下载的模板格式为.xls

客户要求管理程序(含表格)

客户要求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充分识别客户的要求和期望,对与客户有关的过程实施系统管理,确保向客户提供与客户需求和期望相一致的产品,使客户满意。 2.0适用的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评审、签订和实施合同、订单与客户进行沟通的控制。 3.0职责 3.1市场部是本程序的编制、修改并实施归口管理的部门。 3.2 各部门是本程序的配合部门。 3.3 总经理负责合同的审批。 4.0定义 无 5.0工作程序 5.1 对客户要求的识别和确定在市场了解、合同或订单评审等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须确保充分识别和确定客户的以下要求: a.客户的明示要求,包括对产品(如产品质量、价格、外观效果及其他技术要求)、交付(如交付期)及交付后(如售后服务)的要求; b.客户的隐含要求,对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是必要的或不言而喻的,这些要求在订单中虽未明确提出,但必须满足; 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执行国家规定的现行标准中的有关规定;还包

括销售国或采购国的法规要求,及产品使用后的回收利用的要求。 d.公司的附加要求,例如内部品质控制标准,对交付后的服务等,必须是在满足前三项要求前题下的附加要求; e.在识别以上要求时还要对与客户以往交易过程中的诚信状况进行回顾。 5.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时机 5.2.1 在接受客户要求做出承诺(即接受订单)之前,应对客户要求进行评审,以确保: a.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已经明确,公司对客户要求准确理解(包括明示、隐含及法律法规要求),特别是供需双方对合同(订单)理解不一致的要求已全部得到解决; b.对产品要求做出书面规定,例如:合同、订单等; c.公司内部有能力满足客户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交付前和交付后的所有要求。 5.3合同(订单)评审 5.3.1总经理或市场接到合同或订单(含口头订单)时,需通知跟单员进行统筹处理。若发现客户要求有不明确之处,跟单员应与客户澄清。达成一致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订单评审。 5.3.2若为老产品,则由跟单员协同生产部、品质部、物料部、工程部负责人进行交期的评审,并将评审结果记录在订单上。 5.3.3若为新产品,则由跟单员组织生产部、品管部、工程部、采购部就产品要求、作业标准、生产与检测设备、检验方法与判定标准、生产成本、人力资源等是否满足客户要求进行评审,并由跟单员将评审结果记录于订单上。对于汽车产品的新品,评审要对其风险、制造可行性、客户的特殊特性要求进行评

某机械制造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程序(doc 118页)

某机械制造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程序(doc 118页)

莱州金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件编号:TS/LJZ-B4.2.3~B8.5.2-001 版本号:A/0 程序文件 本程序文件适宜于莱州金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质量手册》TS/LJZ-A001-001支持性要求受控状态:分发号: 批准: 审核: 编制: 发布日期:2006/11/15实施日期:2006/11/15 莱州金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布 莱州金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目录文件编号: TS/LJZ-B000-001 程序文件版本:A/0 过程识别:00 共 2页/第 1页 序号文件名称编号版号页码 过程 识别 过程 所有 - 批准书A/0 04 - 01 文件控制程序TS/LJZ-B4.2.3-001 A/0 05 M1 综合部 02 工程更改控制程序TS/LJZ-B4.2.3.1-001 A/0 11 技检部 03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TS/LJZ-B4.2.4-001 A/0 13 综合部 04 方针和目标的制定 与监控 TS/LJZ-B5.3-001 A/0 16 M2 总经理公司组织机构 和职责 TS/LJZ-B5.5.1-001 A/0 19 M3 总经理 04 经营计划控制程序TS/LJZ-B5.4.1-001 A/0 28 M4 综合部07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 序 TS/LJZ-B5.6.1.1-001 A/0 31

06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TS/LJZ -B5.6-001 A/0 33 M5 综合部 27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TS/LJZ -B8.2.2-001 A/0 36 M6 综合部 31 数据分析与使用控 制程序 TS/LJZ -B8.4-001 A/0 40 M7 综合部 32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TS/LJZ -B8.5.1-001 A/0 44 M8 综合部 13 顾客要求控制程序 TS/LJZ -B7.2-001 A/0 48 C1/S1 供销部 05 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 TS/LJZ -B5.5.3-001 A/0 51 S2 综合部 08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TS/LJZ -B6.2-001 A/0 53 S3 综合部 09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TS/LJZ -B6.3-001 A/0 57 S4 制造部 10 工装控制程序 TS/LJZ -B7.5.1.5-001 A/0 63 11 产品安全性控制程序 TS/LJZ -B6.4.1-001 A/0 66 12 产品实现策划控制 程序 TS/LJZ -B7.1-001 A/0 69 C2 技检部

产品和服务要求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充分理解和规定,并加以实施和保持,确保本公司具有满足合同要求的能力。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评审、更改及与顾客的沟通。 3 职责 3.1 商务部负责识别顾客的要求与期望,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评审产品价格、交付要求及合同(订单)的合规性、产品要求等;并负责与顾客沟通。 3.2 质量部负责评审产品的检测、质量保证能力。 3.3 工程部负责评审产品的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包装等技术能力,负责变更的控制。 3.3 物料部采购负责评审采购的可行性、交货期等。 3.4 生产部评审生产设备、工装的能力、交期等。 3.5 总经理批准《合同(订单)评审表》。 4 术语和定义 4.1合同:本程序的合同指顾客与我公司所签订的新产品开发合同或长期订货协议。 常规合同:对公司定型产品所订的合同;通常一次性签合同下多次订单。 特殊合同:常规合同以外的所有销售合同;符合以下一条或多条的合同,如新产品开发或对定型产品有改进要求的合同。□新产品开发 □超生产能力 □超技术要求 □有收汇风险 □利润低于常规。 4.2 订单:本程序的订单指顾客与我公司所签订的短期供货协议,从形式上分包括口头订单、传真订单和电子文件订单,从内容上分包括一般订单和非一般订单。 5 工作程序

6 相关文件化信息 6.1 QEP8.1.15 《项目管理和APQP控制程序》 6.2 QEP8.5.10 《顾客供方财产管理程序》 6.3 QEP6.1.5 《应急计划控制程序》 6.4 QEP9.1.2 《顾客满意度调查程序》。 6.5 QEP 7.4.1 《信息交流沟通控制程序》 6.5 QER8.2-01 《合同(订单)评审表》 6.6 QER8.2-02 《合同(订单)变更评审确认表》 6.7 QER8.2-03 《合同台账》 6.8 QER8.2-04 《顾客特殊要求识别控制清单》 6.9 QER8.2-05 《新开发改型新顾客首批供货评审表》 7 修改栏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客户管理需求分析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书 编号:LIT-RM-CRM 版本:1.0

目录 1 系统概述 (3) 1.1 概述 (3) 1.2 范围 (3) 1.3 读者对象 (3) 1.4 参考文献 (3) 1.5 术语定义 (4) 2 系统功能 (5) 2.1 概述 (5) 2.2 用户 (5) 2.3 系统功能 (6) 2.4 文件命名及路径 (7) 3 功能性需求 (9) 3.1 营销管理 (9) 3.2 客户信息管理 (11) 3.3 服务信息 (15) 3.4 统计报表 (18) 3.5 基础数据 (20) 4 非功能性需求 (23) 5 验收标准 (24)

一、系统概述 1.1概述 客户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为了更好的发掘老客户的价值,以及开发新客户,通过该客户管理系统,完成对客户基本信息,联系人信息,交往信息以及客户服务信息的综合共享和规范管理,对销售机会和客户开发过程的追踪和记录,提高开发新客户的能力,对将要流失的客户做出及时预警,以便销售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并且能够提供报表操作,便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客户信息的了解。客户服务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存在一定流程的工作。客户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提供一个客户服务在线平台,使客户服务处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在线完成服务的处理和记录工作 该系统将提供一个客户服务在线平台,使客户服务处理过程中的相关人员可以在线完成服务的处理和记录工作,以满足营销管理,客户管理,服务管理,统计报表,基础数据,权限管理等管理功能。 1.2范围 本系统包括:营销管理、客户管理、服务管理、统计报表和基础数据五个功能模块。 1.3读者对象 第三项目组全体成员 1.4参考文献 无

指令、环保法规和客户要求管理程序

1.0目的 本控制程序是为了及时,正确地使本公司的ROHS产品,质量环保管理活动和服务满足顾客,适用环保法律法规条例及其它相关方要求,并有效地建立获取这些要求和渠道和处理方法。以及定期评价对适用环保法律法规和其它的遵循情况。 2.0适用范围 本公司RoHS环保物质管理活动,RoHS产品和服务过程。 3.0职责 3.1.1品质部负责RoHS适用指令、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收集,评价,确认和保管,并负责将其传达 给相关部门; 3.1.2业务部负责对市场,顾客RoHS要求和期望的收集,处理和顾客满意度调查及其效果跟踪; 3.1.3各相关部门在过程控制,负责实施有关管理方案中,尽可能地明确,满足这些要求和期望,并负 责必要的改进,维持和持续改进; 3.1.4品质部和最高管理层负责有关管理方案的审查和确认; 3.4.5品质部负责跟踪效果确认; 4.0定义 要求:指产品要求,环保要求; 顾客:接受和消费公司产品组织或个人; 顾客要求:明确的,隐含的和潜在的要求,甚至期望; 法律法规:主要指欧盟RoHS指令、本公司出口欧盟目标国/中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管理规定或条例等,包括国家人大或国务院地方,行业机构等所颁布的; 其它要求:所有相关方,包括顾客、供方、本公司邻里以及环保和其它部门等的要求,包括投诉或行政处罚 5.0工作程序: (方法确认-建立渠道或相关方满意度调查-搜集或接收-信息处理和重要性确认-处理并落实-效果确认-指令/法规遵守情况评价) 5.1适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5.1.1品质部每年至少一次向客户搜集最新之环保关联物质管制标准,及上网查询 欧盟环保部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e78768982.html,/activities/waste/weee.htm及sony网站:

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管理程序(EICC5.1版)

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识别、获取并更新适用于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法规、标准及客户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识别、获取和更新社会责任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以及确认其适用性。 3.职责 3.1行政部负责整理、登记、识别、发放及保存适用于公司 EICC 管理体系相关的法律、 法规,汇总各部门的评价情况。 3.2行政部负责组织对员工 EICC 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的教育培训;负责 收集劳工、职业健康安全、商业道德方面以及工程承包方、政府机构、社区邻居、 员工等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 3.3营业部门负责收集客户在 EICC 管理体系方面的要求。 3.4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各类活动符合EICC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遵守情况的评价。 3.5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写和审核《合规性评价报告》。 3.6最高管理者批准《合规性评价报告》。 4.内容 4.1 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范围包括: 1)国家性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及标准; 2)地方性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及标准; 3)行业协议; 4)客户对公司在 EICC 方面的要求和期望。 5)相关方对公司在 EICC 方面的要求和期望。 4.2 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的识别收集: 4.2.1行政部从政府机关、新闻媒体、专业学术组织、专业杂志、互联网中有关劳工、 职业健康安全和商业道德的网站等渠道获取的国家有关贸易、人权、劳动社会保障、 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必要时,行政部可向管理者代表申请其他 部门协助。 4.2.2营业部门实时保持与顾客的沟通,通过接收其发送资料来收集有关 EICC 方面的 要求。 4.2.3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识别和收集至少每个季度做一次。 4.3 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的登记 4.3.1行政部将所收集法律、法规,营业部将收集客户要求记录在《EICC法律法规、客 户要求清单与评价表》上,由行政部统一汇总。

某公司质量管理控制程序大全(24个doc)24

某公司质量管理控制程序大全(24个doc)24

北京思优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质量体系程序 Q/SYT.JN CX 1401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北京思优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6年1月1日发布2006年1月1日实施

北京思优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质量体系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Q/SYT.JN CX 1401 共5页第1页1目的 为消除不合格现存原因和潜在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必要的控制,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和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对产品及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职责 3.1 质管部是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并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验证。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 3.3 责任部门负责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4工作程序 4.1 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时机和要求 并不是针对每一个现有的或潜在的不合格都必须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程度取决于问题的风险、大小和性质,以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体系的改进等。即应考虑以最佳成本获得规定产品特性要求和质量体系要求的有效性来决定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考虑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a)同一分承制方同一种产品(服务),连续两批(次)严重不 合格; b)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超出企业规定值时;

2006年1月1日发布2006年1月1日实施 Q/SYT.JN CX 1401 共5页第2页 c)相关方投诉时; d)内部审核出现不合格时; e)管理评审出现不合格时; f)其它不符合方针、目标(指标)、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2 纠正措施 4.2.1 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按《用户质量信息反馈管理制度》和《内部质量信息反馈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a)来自用户的意见和投诉:由销售部负责收集和处理,并及 时上报 质管部; b)产品不合格报告及不合格品处理结果:由检验人员、不合 格品审 理机构负责上报质管部; c)质量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的不合格信息,由质量审核机构 和管理 评审机构提供给质管部; d)质管部负责对上述信息进行处理,并针对符合本程序 4.1 a)、b)、 c)、d)、e)、f)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初步分析,判断责任部门,下达纠正措施任务并填写“纠正措施表”不合格描述栏内。责任部门应在接受任务后二日内制定出纠正措施计划报质管部。 4.2.2 调查与分析 a)责任部门接到纠正措施任务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产 生不合

TS16949顾客特殊要求控制程序

顾客特殊要求控制程序 1 目的 识别、明确和满足顾客的特殊要求 , 以确保产品和过程全面满足顾客规定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顾客的特殊要求的控制。 3 .3 职责 .3.1 市场部指定联系人负责及时与顾客沟通联络 , 识别和明确顾客特殊要求。 3.2 技术质量部负责制订相应的计划和采取措施满足顾客的特殊要求。 .3.3 技术质量部负责验证顾客特殊要求在公司的落实状况 , 并保存“顾客特殊要求一览表”。 4 工作程序 4.1.1 顾客特殊要求的识别 4.1.1 当有新产品或产品改型的情况下 , 需要进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制订控制计划时 , 市场部指定联系人必须及时与顾客沟通、联络 , 识别和明确顾客的特殊要求 , 并由多方论证小组长登记在“顾客特殊要求一览表”上。 4.1.2 市场部在和顾客沟通的过程中,由顾客提供的合同、协议内阐明了其要求供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交付、索赔等多方面的特殊要求,市场部接收人员应将它登记在“顾客特殊要求一览表”上。 4.1.3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顾客特殊要求一览表”。

4.1.4 多方论证小组有关人员或市场部指定联系人负责将顾客特殊要求传递到相关部门。相关部人员针对顾客的特殊要求而制订相应的控制计划及所需的各种作业指导书,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满足和加强顾客满意度。 4.2 顾客特殊要求的执行和满足 4.2.1 职能部门负责按照控制计划及作业指导书执行工作并满足顾客的特殊要求。 4.2.2 技术质量部负责验证顾客特殊要求 , 并将有关落实结果记录于“顾客特殊要求一览表”中。 4.3 管理说明 4.3.1 在顾客的所有特殊要求没有明确和满足以前 , 不可生产和交付产品。 4.3.2 应识别、明确和满足所有不同顾客的特殊要求。 4.3.3 “顾客特殊要求一览表”由技术质量部负责及时更新和长期保存。 5 相关文件:无 6 质量记录 6.1 DXC/QR 7.3-01 顾客特殊要求一览表

C质量管理规定质量责任工作程序

C质量管理规定质量责任 工作程序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质量管理制度 文件体系的管理规定 制(修)订人:制(修)订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批准人: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分发部门:办公室、质量管理部门、购进部门、储运部门、销售部门 1、目的:制订质量管理标准文件的编制、修订、审核、批准、撤消、印制及保管、分发的规定,规范本企业质量管理文件的管理。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管理文件的起草、审核、审定、发布、修订、废除与收回的部门及其职责,适用于管理文件的管理。 4、责任:质量领导小组对本制度实施负责。 5、内容: 5.1 质量管理文件的分类: 5.1.1 质量管理文件包括法规性文件和见证性文件两类。 5.1.2 法规性文件指用以规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原则,阐述质量体系的构成,明确有关组织、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规定各项质量活动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和途径的文件。它包括国家有关药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政策方

针、国家法定技术标准,以及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工作程序等规定性文件。 5.1.3 见证性文件指用以表明本公司实施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和证实其有效性的文件,如各种质量活动和药品的记录(如图表、报告)等,记载药品购进、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质量活动、质量状况,是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证明文件。 5.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 5.2.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审核本公司的质量管理规定性文件以及负责见证性文件的审批。文件制定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A、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GSP》要求,使制定的各项管理文件具有合法性。 B、结合本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和企业的管理模式,使制定的各项文件具有充分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 C、制定文件管理程序,对文件的编制、批准、发放、使用、修改、作废、回收等实施控制性管理,并严格按照文件管理程序制定各项管理文件,使各项管理文件在企业内部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和约束力。 D、国家有关药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以及国家法定技术标准等外来文件,不得编制、修改,必须严格执行。 5.2.2 公司质量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和修订质量管理规定性文件。 5.2.3 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规定性文件的审批与废除。 5.2.4 公司办公室负责质量管理文件的印制、发布和保管。 5.3 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工作。

市场需求管理

市场需求管理流程(初稿,待评审) 1、目的 市场需求管理是所有其它业务活动的基础。只有通过创新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企业才能适应市场变化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基于市场的创新集中体现为客户需求驱动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开发。具体实现方式是将核心业务划分出一个个产品及解决方案包(Offering),并根据客户需求定义产品及解决方案包需求(OR,Offering Requirements),再将包需求转化为设计需求(DR,Design Requirements),然后通过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开发实现和满足客户需求。 市场需求管理提供了一个可执行的流程和相关的方法,通过多渠道多手段的需求收集,建立市场需求库来管理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包需求,并将选定的需求反馈到市场管理流程和研发流程,为市场需求分析、市场管理、产品规划、研发投资决策和业务盈利计划提供数据支撑。 2、概念定义 包需求(OR,Offering Requirements):站在客户视角用客户化语言描述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侧重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系统外在行为,具备可验证的描述和说明。 设计需求(DR,Design Requirements):在包需求及产品概念和可选技术方案基础上,通过系统工程方法对功能、性能、质量、成本、进度等进行权衡和分析,确定产品功能、性能及技术规格可接受的参数范围,是用技术语言描述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系统内在行为,具备可测试的参数。 中长期需求:时间跨度在6个月以上的市场需求; 短期需求:时间跨度在3到6个月内的市场需求; 紧急需求:3个月以内的市场需求; 客户定制需求:单个客户或某类客户的特殊需求; DFx需求:指可靠性、可测试性、可制造性、可安装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市场需求; 产品缺陷:产品在设计、实现及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不符合项; 3、角色定义 产品管理团队(PMT):由跨功能部门(市场/营销、研发、销售、供应链、财务、质量)重量级代表组成的业务管理团队,承担市场管理、产品规划、市场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团队(RMT):属于PMT的需求管理子团队,承担市场需求的管理和决策; 需求分析团队(RAT):是跨功能部门的小组,由系统工程师、研发、市场营销、销售、制造、采购、技服、质量等各领域专家组成,承担市场需求的分析; 需求管理员(RMO):负责RMT的事务性工作,包括需求管理对外接口、《市场需求收集表》的接收管理、需求管理IT系统的操作等; 销售项目需求管理接口人(CCM,需求承诺经理):属于销售、行销或技服团队的成员,在销售项目投标团队中承担需求管理角色; 系统设计组(SDT):承担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系统设计,包括技术可选方案评估、规格定义、设计需求、总体技术方案、关键技术、测试方案等; 系统工程师(SE):作为系统设计组的Leader,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总体技术负责人,是产品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

公司质量管理程序文件细则

XXXX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依据GB/T19001—2016/ISO9001:2015编制) 发布日期:2020年8月1日实施日期:2020年8月1日

XXXX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程序文件(依据GB/T19001—2016/ISO9001:2015编制) X 版 受控状态: 受控号: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20年8月1日实施日期:2020年8月1日

目录 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 1 X-7503—2020文件控制程序 2 X-7503—2020记录控制程序 3 X-7401—2020信息沟通与协商控制程序 4 X-4201—2020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理程序 5 X-9301—2020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6 X-9103—2020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7 X-7102—2020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8 X-7103—2020基础设施管理程序 9 X-8501—2020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程序 10 X-8201—2020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11 X-8401—2020外部提供的过程、成品和服务控制程序 12 X-8501—2020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13 X-8201—2020顾客满意度分析和评价管理控制程序 14 X-8502—2020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5 X-9101—2020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6 X-9201—2020内部审核程序 17 X-9101—2020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8 X-1002—202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9 X-1002—2020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20 X-1002—2020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客户需求管理计划

本资料仅供内部使用! <项目名称> 客户需求管理计划 xx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6年03月21日 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xx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xx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件的任何片断。

修改记录

目录 1确认 (1) 2需求活动的概述 (1) 2.1需求调研方法 (1) 2.2需求活动要求 (1) 2.3需求周期计划 (1) 3需求评审计划 (2) 4需求验收方式 (2) 5需求变更管理 (2) 6项目组织和资源 (2)

1确认 本活动适用的范围(适用于项目小组在整个需求管理过程中的活动)、确认项目经理的职责、明确项目小组成员的活动职责、明确客户方在此活动中的职责,明确该项,可以避免后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本模板适用的范围,达到的目标 ●项目经理在本活动中的职责、项目小组成员的职责 ●明确客户方参与需求调研活动的职责(有无决策权、所需配合的活动、所需提供 的资源等等) ●确认用户给定需求的文档(如协议、条件和合同条款,比如要交付的产品、日期 和里程碑要求等等)、功能需求、技术需求等等 2需求活动的概述 2.1 需求调研方法 决定采取什么方式进行需求调研,即确定信息采集和分析的方法(如确定与客户交流的方式、沟通使用的表单、项目组业务流程分析表单等。) 2.2 需求活动要求 ●收集相关技术需求,要求收集所需的功能点、约束和处理流程等等 ●收集用户的特殊需求 ●分析用户原业务或工作流程 ●分析所需建立的系统业务流程,建立系统范围和目标 ●要求使用《RE-3-02 需求分析规格模板》作为需求说明文档的模板 2.3 需求周期计划 对本次活需求活动拟定一个时间进度表,及各阶段所需完成的内容。如:

顾客要求管理程序

对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充分理解的过程做出规定,争取对顾客的需求和希望进行导向,并加以实施和保持。 2.0 范围 适用于对顾客要求的识别、对产品要求的评审及与顾客的沟通。 3.0 职责 3.1 经营处负责识别顾客的需求与期望,组织合同评审并制订供货计划。 3.2 技质处负责评审对新产品质量要求的检测能力。 3.3 总工负责评审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能力。 3.4 生产副厂长负责评审产品的生产能力及交货期。 3.5 经营处负责评审所需物料采购的能力。 3.6 厂长/经营副厂长负责审批有特殊要求的合同。 4.0 程序 4.1 顾客需求的识别 经营处负责识别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与期望,根据顾客规定的订货要求,如合同草案、技术协议草案及口头订单等填写在“产品要求评审表”中: a)顾客明示的产品要求,包括产品质量要求及涉及可用性、交付、支持服务(如 运输、培训等)、价格等方面的要求; b)顾客没有明示的产品要求,但预期或规定的用途所必要的产品要求。这是一 类习惯上隐含的潜在要求,公司为满足顾客要求应作出承诺; c)顾客没有规定,但国家强制性标准及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 4.2 对产品要求的评审 4.2.1在投标、接受合同或定单之前,经营处应对已识别的顾客要求及本公司确 定的附加要求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4.2.2评审 4.2.2.1产品要求的评审应在合同签定之前进行,应确保: a)产品要求(包括顾客的要求和公司自行确定的附加要求)得到规定; b)顾客没有以文件形式提供要求时(如口头定单),顾客要求在接受前得到确认;

d)公司有能力满足规定要求。 4.2.2.2合同的分类: a)常规合同:公司定型产品所签定的合同。 b)特殊合同:常规合同以外的所有销售合同,如新产品开发或有定型产品改进 要求的合同。 4.2.2.3经营处组织相关部门将“产品要求评审表”进行评审。 4.2.2.4评审流程图(见附图) 4.2.2.5对于有现货的常规合同,由经营处销售员将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 等填写“产品要求评审表”经部门主管签名确认,即完成产品要求的评审。 4.2.2.6对于无现货的常规合同,生产副厂长、经营处分别对生产能力、交货日 期及物料采购能力进行评审,由相应负责人签名确认;然后经营处综合各部门意见,并对合同条款的适用性、完整性、明确性等进行评审,经营处处长签名确认后即完成评审。 4.2.2.7对于特殊合同,除生产副厂长、经营处进行评审外,总工程师应评审产 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包括对顾客潜在要求及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评审),技质处对确保产品质量要求的检测能力进行评审,并在“产品要 求评审表”中签名确认,“产品要求评审表”报厂长/经营副厂长批准。4.2.2.8对于口头定单(如电话定货),销售员负责将相关内容填入“产品要求评 审表”中,经双方确认(可用传真件、电话记录等方式确认),并执行 4.2.2.5~4.2.2.7相应条款的规定。 4.2.2.9在评审过程中,评审人员对产品要求中有关内容提出问题或修改建议时, 由经营处负责与顾客联系,征求其书面意见。 4.2.2.10经营处负责保存“产品要求评审表”、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包括对于 评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的解决及评审结果的实现等跟踪措施的记录。 4.3 合同的签定和实施 4.3.1产品要求得到评审后,由经营处组织经厂长授权的相关人员代表公司与顾

客户服务控制程序

客户服务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协助顾客正确使用本公司产品,及时解决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通过服务信 息反馈,保证公司有效地处理顾客的意见和产品不合格报告,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持续 满足顾客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销售活动中的服务。 3 职责 3.1 市场部为本程序归口综合管理部门,负责销售服务活动的全过程控制实施。3.2 生产部、工程部、品管部负责协助服务工作的实施。 4 工作流程和控制要点 4.1 收集顾客信息 4.1.l 市场部应与顾客保持密切联系,保证信息传递畅通。 4.1.2 由市场部负责通过函件、电话、传真、来访等方式收集顾客信息。其他部门也可收集、反馈顾客信息,收到顾客信息的部门应及时通知工程部,由市场部负责登记“顾客信息登记表”,内容包括: 一—对现行产品的期望和要求; ——对潜在产品的期望和要求; ——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意见,包括顾客使用中出现不合格的意见; ——对公司质量承诺执行情况的意见; ——对公司管理、服务和发展方面的建议和希望。 4.1.3 对重要的信息要及时向总工汇报。 4.1.4 售后服务人员在OEM现场服务每工作日耍认真做好工作记录,记录装车 情况及发生的问题,具体情况记录于“现场服务工作记录表”中。 4.1.5 建立顾客档案并保持经常联系,对公司产品及服务每年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征求顾客的意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改进服务态度。见“客户满意度调查作业程序”。 4.2 服务信息的处理 4.2.1 对顾客的来电、来函必须在8小时内给予回复,确保顾客提出的问题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4.2.2 对于电话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或产品质量问题,必须组织相关人员8小时内 到达现场进行诊断,给出解决方案,并做好相应记录。 4.2.3 顾客因使用不当引起的质量问题,原则上由顾客自己负责,如顾客有要求时,可委派技术人员到顾客处协助解决,并向顾客讲解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4.3 退回产品的处置 4.3.1 在批次发出的产品中,如顾客在使用时发现有少数产品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和不合格时,可由市场部同顾客协商,更换少数不合格产品。 4.3.2 对顾客要求退货的产品,按以下程序办理: 4.3.2.1 如顾客要求整批次退货,由市场部将联络品管部对客户退货问题进行 确认; 4.3.2.2 当品管部确认客户退货品质量异常确实,市场部使用内部联络方式通 知仓务部对退货品进行接收。 4.3.2.3 仓务部接收客户退货品后,通知品管部现场确认客户退货品质量状 况,并挑选不合格样品准备用于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