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

词性知识

一、分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2、种类:

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

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

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

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

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

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

3、名词的语法特征: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

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

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

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

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

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

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

2表示发展变化的:在、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存、死亡、消失、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盖房子、抱孩子、挖洞、听收音机。少数不能带宾语,如,游行、示威、出发、休息。

2动词能与副词组合,但多数不能与程度副词组合。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如“非常喜欢”,“十分讨厌”,’很应该”,“十分愿意”。可以说,“不走、再来”。但不能说:太走,太来。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拿着书,窗户关着,是进行时。看了三次,吃完了饭,是完成时,去过兰州,经历态。

4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看、走走,研究研究”等。

5助动词常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的前面,表示意愿、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在句中作状语。

例如:我们一定(要)实现四化,天气(应该)暖和了,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助动词后面不带名词。要东西,会英文中的要和会是一般动词。

*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在其他动词的后边,如:干下去,干起来。

(三)形容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2、种类:1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2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3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4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5多、少、多少、许多、好些、全等表示不定数量的词也是形容词。

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少数也可做状语、补语。如:红太阳、1(激烈)的战斗开始了2心情格外(舒畅)3你坐下来,(慢慢)说。

4她说得(慢)。5这个(好看)。

2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纯洁队伍是使队伍纯洁的意思。端正、纯洁都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脸,花了眼,都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或变化,也应该看做动词。

3大多数形容词能与程度副词组合,形容词的前边一般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等表示程度的词。如“很大、最明白、多么慌,太死板,非常正确”等。

有一些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雪白,血红。还有加重叠词缀的形容词,如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阴阴,黑油油。以及其他复杂的形式,如:黑不溜秋,黑咕隆咚等。4形容词也可以重叠,有加重语义的作用,可以把事物的性质、状态描绘得生动一些。

重叠形式:

单音节:基本式是AA或AA的、AA儿。如:早早、长长的、慢慢儿

双音节:基本式是AABB或AABB(的)、AABB(儿)如:清清楚楚、高高兴兴(的)、痛痛快快(儿)大大方方,整整齐齐。

少数双音节贬义形容词的工A里AB式:如:马里马虎、小里小气、糊里糊涂

(四)数词

1、含义: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如:一、二、

三、四、五、六等。概数:1在基数后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百把人,十来里,一千左右。2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七八个,三五个。

2、种类

1确数:一、二、千、万

2概数:几、些、多、约

3序数:第一、老二、初五

3、数词的语法特征

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作句子成分。如,一个人,两本书等。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文格式和成语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如:一针一线,三心二意等。

2数量短语常常作定语或补语,状语。如:一片浮云,看了一眼

3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

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

分数既可用数目的增加,又可用数目的减少。

表达数目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

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以说“增加了”或“增加到”,前者不包括底数,后者包括底数。

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或“减少到”,前者指净减的数量,后者指净剩的数量。

数量增减习惯用语

1表示数量增加的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了)提高(了),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2表示数量减少的

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一百减少到十,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

(五)量词1、含义: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2、种类:1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A、表示个体单位的:个、台、条、段、根、艘、辆、幅、段、篇、匹、首、架、枝、只、本、句、片。

B、表示集体单位的:对、双、群、类、批、堆、帮、打、班、套、串、伙。

C、表示度量衡的:米、千克、公里、吨、平方米、立方米、尺、丈、升、斗、斤、镑,吨、分、元、角、顷。

D、不定单位:一点、一些。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专用的——次、回、趟、遍、顿、阵。

借用名词——咬一口、开一抢、打一拳、踢一脚、切一刀。

借用动词——看一看、摸一摸、踢一踢。

表示时间的词也可以借用表示动量——做了三天,住了一年。

3复合量词——架次:计算飞机飞行架数和次数的总和。一架飞机飞行十次叫十架次,五架飞机飞行两次叫十架次,十架飞机飞行一次也叫十架次。

3、量词的语法特征: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

2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组成BB式,表示每一个都在内。如:个个,件件,张张,条条,阵阵,点点等。

3量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4、复合量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词构成,表示复合性单位。

1由两个物量词构成,表示同一事物的不同内容的计量。例如说到运输量中的重量和里程,有“吨千米、吨海里”等,说到水的流量,有“秒立方米”。

2由物量词和动量词组成,表示事物单位和动作单位的加合。例如:“飞机共飞25架次”“接待旅客100万人次”*数量词也可以重叠,组成“一B一B”式,修饰名词时,表示数量多,如“一堆一堆的书”;修饰动词时,表示按次序进行,如“一个一个地说”。

(六)代词1、含义: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

2、种类: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者事物的名称。我、你、他、我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2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这、那、这样、那样、各、每

3疑问代词:用于提问。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多少、几

3、注意事项:

1代词代替某一类词,就具有某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2“他们”的使用范围比较广,除了用于男性,男女兼有的复数,都可以用“他们”。

3“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为了亲近,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4指示代词“这”用于近指,“那”用于远指

5代词一般是实指,有时也可以用来虚指,指称不确定的人或事物。如“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三、虚词

(一)副词

1、含义: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

2、种类

1表示程度:很、最、挺、非常、十分、格外、更、越、几乎、尤其

2表示范围:都、总、共、只、仅仅、单、就

3表示时间、频率:已、已经、曾、刚、才、正、在、立刻、马上、终于4表示语气:难道、简直、岂、果然、居然、只好

5表示肯定、否定:没、不、没有、莫、不用

3、副词的语法特征:

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都能作状语。

(二)连词

1、含义: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用来表示并列、选择、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2、常见的连词: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

(三)介词

1、含义:常用在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短语前面,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方式,目的,比较等。

2、常用介词及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四)助词1、含义:是起辅助作用的词,没有独立性,意义最不实在。

2、种类: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2动态助词:着,了,过3语气助词:了、吗、呢、啊、呀、吧、哪、啦

3、注意事项:1结构助词“的”主要用在名词前头,“地”主要用在动词前头,前后两部分之间是修饰关系或限制关系。“得”主要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补充或说明。

2结构助词“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用来修饰名词(后边在加“的”),或代替名词(后边要加“的”,有的不用加)。

3动态助词“着,了、过”,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4语气助词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

(五)叹词

1、含义: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2、种类:主要有“唉,哎,嗨,喂,哎呀,哎哟”等。

*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

(六)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哈哈,嘭,哗啦,叮,轰隆隆”等。

词性的辨析

一、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辨析:1)名与动、形的区别: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

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时间副词不能。

练习: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明天我在家。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那我开玩笑。他手里那着一本书。

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动词)把书拿来。(介词)拿把菜刀来。(量词)开了一朵花(名词)花了很多钱。(动词)8)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买了一把锁。(名词)把门锁上。(动词)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这里人太多。(形容词)我们要立个规矩。(名词)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形容词)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你怎么老哭?(副词)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词)短语(一).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类型:1)名+名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名词短语)2)动+动调查研究愿意并实行(动词短语)3)形+形光辉灿烂庄严肃穆(形容词短语)4)代+代我和他这样那样(名词短语)5)数量+数量四面八方千秋万代三斤五两(名词短语)

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如:工厂、农村,我、你、他。

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时间顺序:春、夏、秋、冬大小顺序:省、市、县年龄顺序:老、中、青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语言习惯: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烟酱醋

1.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

如:姐姐和我(名词+代词)勤劳、勇敢、不怕苦(形+形+代)(二)、偏正短语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

1)定+中(名、代),如:(祖国)大地(一朵)茶花(前进)的步伐2)状+中(动、形),如:[很]好看[独立]思考[慢慢]地走旧语法:“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

新语法:统一为“的”。

(三)、动宾短语: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动词+宾语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

如:消灭敌人、放下包袱、丢下它、发展生产、进行斗争、骗取信任、恢复平静、爱热闹、1.名词+的这本书是哥哥的。

2.代词+的这本书是我的。

3.动词+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吃的、穿的、用的好多了。

在冰场上滑冰的是一位姑娘。

4.形容词+的红的是花、绿的是草(十二)、“所”字短语:“所”加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

下决心、有幽默感、像珍珠

(四)、动补短语:动+补。动补短语中的补语不能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

如:看清楚、去一趟、拿起来、引在脑子里

(五)、形补短语:形+补,以形容词为中心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跑得快、走的急、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

(六)、主谓短语: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主语可以回答谓语“谁”、“什么”;谓语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样”

如:觉悟提高、思想解放、阳光灿烂、心情舒畅

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如:今天星期三、明天国庆节、他中等身材

(七)、复指短语:两部分组成,语法地位一样,所指内容相同,意义上有复指关系,结构上是同位关系,在句中做同一成分。

如:首都北京、厂长老王、华罗庚教授、他自己、咱们学生、母子二人、鲁迅先生、“美丽这个词”、春秋两季、封建统治阶级棗地主、我们每一个人。

复指短语都是名词性的,中间一般不能加入虚词;加后意义有变化。如:我们渔民,我们的渔民。一些复制短语中间可以加入指量短语,如:我们渔民,我们这些渔民。

(八)、方位短语:由名词或动词加上方位词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时间。

如:井冈山上、月光下、(名词)吃饭以前、改革中、(动词)

树林东边、操场上(处所)六十分以下、三十岁以上(范围)开会一千、一年以上、解放后(时间)

(九)、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

1、数量短语:一个、二斤、四里、三次、一回、三只、一碗、两包

2、指量短语:这种、那种、这堆、这次、那回。

(十)、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组成。

介加名、介加代、介加名词短语

如:为人民(服务)、对群众(说)、从现在(起)、关于课堂纪律问题、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按规定(办理)、把大门(推开)。

(十一)、“的”字短语:定语用结构助词“的”名词短语,有很多可以省去后面的中心词,进而构成“的”字短语,它的性质和作用与其他名词短语相同。

类型:如:所有、所想、所需要、所认识、所忆、所闻、所作、所图“所”字短语一般不独立使用。

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二、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

A.肃穆肃立B.也许立刻C.聪明智慧D.欣然果然

三、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精兵简政”是条好意见。(动词)

2.队员们精疲力尽。(名词)

3.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形容词)

4.输得精光。(副词)

四、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形容词)

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动词)

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名词)

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形容词)

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动词)

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名词)

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形容词)

8.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动词)

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形容词)

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动词)

五、选出下列加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B)A.电灯突然亮了。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的响起来。六、请将下列虚词归类。

A.副词

B.叹词

C.介词

D.拟声词

越发(副词)除了(介词)始终(副词)依照(介词)沿着(介词)索性(副词)扑通(拟声词)哦(叹词)屡次(副词)何必(副词)自从(介词)砰(拟声词)啊(叹词)偏正:一朵茶花、千斤重担复指:司机老王、母女二人

方位:树林东边、月光下量短:一个、六本却(副词)

七、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即使困难重重,也会百折不挠的去克服它。

练习:

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1.风俗习惯(并列)2、变化规律(偏正)3、历史悠久(主谓)4、整修一新(动补)5、交头接耳(并列)6、思维敏捷(主谓)7、废寝忘食(并列)8、前程远大(主谓)9、全神贯注(主谓)⒑、襟怀坦白(主谓)⒒、挥手之间(偏正)⒓、愚公移山(主谓)⒔、竞选州长(动宾)⒕、销售计划(偏正)⒖、色彩缤纷(主谓)⒗、交通规则(偏正)⒘、风和日丽(并列)⒙、激动不已(动补)⒚、禁止吸烟(动宾)⒛、辛勤耕耘(偏正)21、巍峨挺立(偏正)22、不断发生(偏正)23、气氛热烈(主谓)24、继往开来(并列)

二、下列各组短语分别以哪组类型短语为主,其中不同的短语各是那个,属于什么类型短语。

1.A、祖国万岁B、品质优良C、天气晴和D、思想品质E、成绩好2.A、看了两眼B、打扫教室C、洗得干净D、热了起来E、扔出去3.A、十分伟大B、我的书包C、小声地说D、追歼敌人E、很热闹4.A、讲解语法B、讲述清楚C、种植玉米D、制造火箭E、听故事

5.A、用圆珠笔(写)B、对于我们C、按照习惯D、必然产生E、被大雨(淋)6.A、报纸杂志B、调查研究C、身体健康D、严肃认真E、读和写

三、比较判断短语类型

经济发展(主谓)历史悠久(主谓)描写景物(动宾)市场繁荣(主谓)发展经济(动宾)悠久历史(偏正)景物描写(偏正)市场的繁荣(偏正)表达见解(动宾)我的弟弟(偏正)我国文学(偏正)小说散文(并列)表达的见解(偏正)我和弟弟(并列)我国的文学(偏正)小说和散文(并列)♂短语按功能分类与结构分类比较

1.名词短语:

并列:文化教育、语言文字“的”字短语:学校的、买菜的“所”字短语:所有、所见2.动词短语:并列:调查研究、吃、喝、玩、乐偏正:奋勇前进、一定去动宾:消灭敌人、进行斗争动补:走一趟、吃饱3.形容词短语:并列:好和坏、又细又长偏正:非常漂亮、很高形补:强得多、好得很4.主谓、介宾是单独的两种短语。

汉语实词和虚词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同,在英语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二)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着”、“了”、“过”。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四)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五)叹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如:啊、唉、呀等。 (六)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唧唧、哐等。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

实词虚词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8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教学案)(教师版) 【高频考点解读】 考点1:单个实词语境式考查 【例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女足姑娘昨日到达武汉,游东湖,爬磨山、逛江城闹市,赏江滩夜景,难得在大赛前奢侈地偷得一日闲情。 B.正是凭借坚忍精神,张骞打通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苏东坡吟唱“大江东去”,曹雪芹谱写“红楼”悲歌。 C.我站在畦间的沟里四望,嫩绿的叶子齐整地一顺偃在畦上,好似一幅图案画,心中顿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快感。 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答案】D 【解析】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含贬义。 【专家点评】在语言环境中推敲、甄别单个实词的使用,它没有了近义实词分辨时的比照物,语境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做题时务必结合词语义与语境需要去认真琢磨。 考点2:近义实词比较式考查 【例题】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最后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 A.时间效劳从属 B.瞬间效力从属 C.瞬间效劳归属 D.时间效力归属 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出来。 A.也躬身体现B.更躬行发挥 C.更躬身体现D.也躬行发挥 【答案】B 【解析】“也”表示并列,“更”表示递进;本句中要突出方永刚是“行者”,所以用“更”。“躬身”,①自身,②亲自;“躬行”,亲自实行。本句中显然要用动词,所以用“躬行”。“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发挥”,①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②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本句中“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属于“能力表现出来”,所以选“发挥”。 【专家点评】将实词与虚词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从而使题目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是一种考

必修一实词虚词

虚词整理 一.于 1.向,对,对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贪于财货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在……方面,从……中常痛于骨髓 3.在,从,到,介词燕王拜送于庭。 使毕使于前 得复见将军于此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樊哙覆其盾于地, 4.比长于臣。 5,与是连用,表连接,连词于是项伯复夜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6.复音虚词,“于是”,在这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二.之 1.的,助词,结构助词因人之力而敝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 今日之事何如 未有封侯之赏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与燕督亢之地图 丹不忍以己之私 而伤长者之意 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然则将军之仇报,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为变徵之声 持千金之资币物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比诸侯之列 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 左手把秦王之袖, 北蛮夷之鄙人 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 秦之遇将军 是寡人之过也 2.代词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许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与之同命 立而饮之 天下皆叛之 公为我献之 闻大王有意督 亦去之 故听之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珍宝尽有之 为之奈何 且为之奈何 臣活之 吾得兄事之。 杀之 赐之卮酒 赐之彘肩 拔剑切而啖之 为之奈何 置之坐上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吾属今为之虏矣 唯君图之。 将焉取之? 公从之。 愿得谒之 不如因而善遇之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子犯请击之。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为之奈何? 子犯请击之 愿足下更虑之 太子闻之

文言文实词与虚词总结

专转本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实词虚词用法

顺便介绍15种虚词的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实词和虚词

词性知识 一、分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2、种类: 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 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 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 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 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 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 3、名词的语法特征: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 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 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 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 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 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 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 2表示发展变化的:在、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存、死亡、消失、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 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 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 3、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盖房子、抱孩子、挖洞、听收音机。少数不能带宾语,如,游行、示威、出发、休息。 2动词能与副词组合,但多数不能与程度副词组合。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如“非常喜欢”,“十分讨厌”,’很应该”,“十分愿意”。可以说,“不走、再来”。但不能说:太走,太来。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拿着书,窗户关着,是进行时。看了三次,吃完了饭,是完成时,去过兰州,经历态。 4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看、走走,研究研究”等。 5 助动词常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的前面,表示意愿、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在句中作状语。例如:我们一定(要)实现四化,天气(应该)暖和了,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助动词后面不带名词。要东西,会英文中的要和会是一般动词。 *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在其他动词的后边,如:干下去,干起来。 (三)形容词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2、种类: 1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 2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 3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 4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 5多、少、多少、许多、好些、全等表示不定数量的词也是形容词。 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少数也可做状语、补语。如:红太阳、 1 (激烈)的战斗开始了 2 心情格外(舒畅) 3 你坐下来,(慢慢)说。 4 她说得(慢)。 5 这个(好看)。 2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纯洁队伍是使队伍纯洁的意思。端正、纯洁都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脸,花了眼,都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或变化,也应该看做动词。3大多数形容词能与程度副词组合,形容词的前边一般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等表示程度的词。如“很大、最明白、多么慌,太死板,非常正确”等。 有一些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雪白,血红。还有加重叠词缀的形容词,如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阴阴,黑油油。以及其他复杂的形式,如:黑不溜秋,黑咕隆咚等。

初中常用160实词和虚词

初中常用160实词和虚词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150个实词虚词

上海2010年语文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实词和虚词

按词的语法功能(造句功能)和语法性质(意义性质)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一)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 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楹联了;计算机着;世界金融过) ④时间名词前可加介词“在”,时间副词前不能加介词“在”。 名词类别 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学校、康拜因 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 ③方位名词: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面、中间、下边 ④时间名词:今天、明天、昨天、星期一、七月、刚才 (二)代词 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 代词类别 ①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 ②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 ③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多少 (三)动词 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 动词类别 ①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醒、病、游行、觉悟 ②及物动词(能带宾语)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想 ③能愿动词(助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能、能够、可以、该、当、应当、敢、肯、愿意 ④趋向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

⑤判断动词:是 (四)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修饰(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 形容词类别 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 ②状态形容词(带程度性):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突然 (五)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数词类别 ①基数:一、二、十、百、千、万、亿 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十、千分之二十 ④倍数:一倍、二倍、十倍、百倍 ⑤概数(约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六)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这点那点、这种那种、这个那个)。 ②单音节量词能重迭,重迭之后含有“每”的意思(个个条条,即每个每条的意思) 量词类别 ①名量词(物量词):一个(人)、一把(鐮刀)、一屋子(人)、这匹(马)、那头(猪) ②动量词:去一次、说一遍、看一眼、吃一口 二、虚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①一般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前作状语。 ②一般不能和名词结合。 副词类别 ①程度副词:很、最、极、太、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发、有 点儿、稍、稍微、几乎、略微、过于、尤其 ②范围副词:都、全、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净、光、一齐、一概、一律、 单单、就

实词和虚词练习

实词和虚词练习 1.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现代的人能够用现代字音来读古代的书,这就了语音变化的真相。 ②葬礼没了众多与此无关的热闹,老人的身后却多了一份,老人本来就是寂寞的。 ③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 A.掩盖清静截然 B.掩饰清静截然 C.掩饰清净迥然 D.掩盖清净迥然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台湾当局的下,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致函联大主席,要求将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问题列入联大议程,联大对此无理要求予以拒绝。 ②他不但是个做生意的好手,还是个出色的厨师,自己出了一些创新的菜式,使得这家菜馆的生意更加红火。 ③著名律师朱妙春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他写书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写出来,让律师同仁借鉴,让年轻学生学习,让社会百家。 A.唆使捉摸教正 B.支使琢磨校正C.支使捉摸校正 D.唆使琢磨教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领导干部理应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 ____ 民情。 ③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能够______疾病。 A.曲解体恤祛除 B.曲解体察驱除 C.误解体察祛除 D.误解体恤驱除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经济政策要按照人的全面发展来调整,要用税收的杠杆增进不同利益团体间的________。 (2)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__,为了适合时代的需求,每个人必须持续学习。 (3)针对这个反腐倡廉的报告内容,纪检书记说,鲁迅先生那副著名的对联,请允许我大胆地___ __一下,叫“舒眉傲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和谐中止篡改 C.和睦中止篡改 B.和睦终止窜改 D.和谐终止窜改 5.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李思佳同志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以后一直在湖南师范大学。 ②大学生们学习紧张,经常发生丢三落四的现象,因而遗失随处可见。 ③咱们认真一下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办。 A.就教启示核计 B.执教启事合计 C.就教启事合计 D.执教启示核计 6.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今年一定要利用假期,到国外去阔别已久的爷爷奶奶。 ②我再次:让大家购买这本资料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③长期以来,我们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上自己自己,以为一合资,一实行股份制,国有企业的性质就不姓“公”了。 A.探望申明束缚 B.看望声明束缚 C.看望声明禁锢 D.探望申明禁锢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______记录,但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 ②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_____的结果。 ③日本《朝日新闻》曾以《森喜朗改善日印关系旨在牵制中国》为题分析说,日本改善与印度的关系的背后蕴藏着日本政府和自民党中国的意图。 A.真实完备遏制 B.真实完善遏制 C.如实完备牵制 D.如实完善牵制

师说的重点实词虚词和语法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师 1. 名词,老师。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圣人无常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修饰“道”) 2. 作动词用,学习。例如: “吾师道也”。 3. 姓。例如: “师襄” 出 1. 动词,产生,发生。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 2.动词,超过。例如: “其出人也远矣。” 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1. 人称代词,代人,他。例如: “吾从而师之”。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例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郯子之徒”。 3. 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的。例如: “古之学者”。 “童子之师”。 4.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如: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傅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 结构助词,宾语提到动词前的标志。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其 副词,表示推测关系的语气,大概,恐怕是。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 乎 1. 语气助词,表示反诘或推测语气,相当于“呢”或“吧”。例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诘,呢。) “其皆出于此乎?”(表推测,吧。) 2. 介词,表示时间或比较,相当于“在”或“比”。例如: “生乎吾前。”(表时间,在。) “固先乎吾。”(表比较,比。) 于 1.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向,从,在。例如: “耻学于师。”(从、向) “其皆出于此乎?”(从、在) 2. 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例如: “于其身也。” 3. 介词,表示比较,比。例如:

词性分类实词和虚词定稿版

词性分类实词和虚词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 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 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 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 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 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 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 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 来、去、上、下、进、出、上去、过去、起,它们往往 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 来、"。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 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 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 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状态形容词通 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 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 一、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 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 上下 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 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 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 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 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 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 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 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 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 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你您他她它 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 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 大家自己)

实词是实词还是虚词

4. 副词是实词还是虚词,为什么? (1)词语的组合能力(2)句法功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3)词形变化 1.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大多数是自由形式,可以单说,可以独立成句。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叹词、拟声词、区别词六类 2.虚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大多数是黏着形式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成句造句时必须同实词组合连用。/ 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六类 3.而副词是一类用以修饰名词以外词语和整个句子的词. 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 (它就只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能神通,不能口达的虚词)起修饰或者说明作用~~~ 2、现代汉语副词到底是虚词还是实词?有哪些学者提出它是实词?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它是实词还是虚词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人们的看法不一,之所以有这些分歧及不 同见解,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用来划分词类的标准不同而已。 1981年,姚麟园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中就讲了副词两边分的情况: 就意义来说,有的副词,如「将要」、「马上」,比较实在;有的副词,如「难道」、 「竟」,就不那么实在。副词虽然能作句子成分,但从来不作基本成分,多数只能 作状语,个别的可以作补语……这样,副词就被归在虚词里 …… 凡是能与别的词发生句法关系(如动宾关系、偏正关系、主谓关系等等)的词都是 实词,不能与别的词发生句法关系的词都是虚词。而所有的副词都可以跟动词或 者形容词构成偏正关系,如「马上出发」、「十分迅速」。因此,副词就被看作实 词。 近年来有些著作,如胡裕树1993年主编的《现代汉语》使用说明中写到: 依照我们上述划分虚实的标准,副词自然该归入实词。这样处理至少有两点好处: 第一,标准简单明确,容易掌握;第二,让代词专代实词,比较合理。 黄伯荣、廖序东1991年主编的《现代汉语》中把副词的语法特征归纳为三点:(一) 都能做状语;程度副词「很、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补语; (二)只有「不、没 有、也许」等少数副词是可以单说的;(三)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有些可以将 复句紧缩成单句。简言之,也是把副词归于实词。 正由于副词内部相当庞大复杂,既有表示性能、程度、情态、方式的,也有表示时 间、范围、关联、语气的,还有肯定与否定的等多种不同情形。因此,副词的归类 问题,有人认为它是虚词,也有人认为它是实词。我觉得,各不相同的观点都是出 于各不相同的分析方法,但都不会影响我们继续高频率的正常使用副词。 我上小学的时候,已跟老师学习将副词归于虚词了。甚至于在目前的普通话教学 中仍然要依材施教,将副词划归在虚词类别里。但是,现在我通过再学习,重新认 识了副词,对以前已变得模糊的旧观念发生动摇了,对副词有了新的认识。如今, 我也认为是应该将副词归纳于实词类,因为这样分是目前所见较为稳妥和最为适 宜的。不仅仅是因为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结论。我认为副词最主要 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是可做句子的状语成分,其实单凭这种特性就已经决定了

词性分类(实词和虚词)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 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去、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 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 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 丑恶、美丽、红色……”。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 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 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一、 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一倍、 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 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 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 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 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 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 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 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 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 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你您他她它 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 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 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 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 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 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 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 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 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 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 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 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 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七.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 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 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 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 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 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九.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 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十.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 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 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十一.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十二.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 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