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教案 新生儿

《儿科学》教案 新生儿
《儿科学》教案 新生儿

《儿科学》教案-新生儿

※新生儿

新生儿总论+ARDS

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对象

授课主题新生儿总论+ARDS 学时 3 授课教师职称

内容备注

(包括分配时间、具体举例等)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从胎儿娩出结扎脐带时开始、至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凡胎龄在28周至生后一周的胎儿和新生儿,统称围产儿。

围产医学是六十年代兴起的,研究孕产妇和胎婴儿的生理、病理,促进孕期妇女健康,保障胎儿正常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健康成长的一门多学科的边缘科学。它的建立和发展。使孕产妇和胎婴死亡率和发病率有了明显下降,有利于人民素质提高,对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亦起了积极的作用。

新生儿为适应分娩后生活环境的骤然改变,各系统特别是呼吸及循环系统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于生活和免疫能力薄弱,新生儿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其他各年龄组为高,围产儿又是新生儿中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阶段,为此一般把围产儿死亡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加强和开展围产医学和新生

儿疾病的防治工作,必须由产科和儿科医生合作,建立母子统一管理的围产医学系统进一步发展围产监护工作,作好胎儿和新生儿的卫生保健疾病防治,以期获得优质后代。

由于新生儿的成熟程度与胎龄及出生体重有关,故对新生儿有如下各种命名方法。

一、根据胎龄长短命名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周(196-259天)者。

足月儿胎龄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即259-293天)者。

过期产儿胎龄满42周(293天)以上者。

二、根据出生体重不同命名

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小时内测量,体重不足2500克者。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者。

巨大儿出生体重大于4000克者。

三、根据胎龄及出生体重关系命名

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体重第10百分位者。

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体重第10个至第90个百分位之间者。

大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体重第90个百分位以上者。

第一节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一)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新生儿的脑相对地较大,其重量占体重的10~12%(成人仅占2%)。

脑沟和脑回未完全形成,而脑干及脊髓的发育较完善,所以新生儿有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大脑皮层兴奋性低,易疲劳,觉醒时间一昼夜仅2~3小时,除吃奶、大小便外,都处于睡眠状况。

图2-1 胎儿血循环

新生儿有特殊的神经反射,如觅食、吸吮、拥抱、握持等反射。新生儿期这些反射的消失,常提示严重疾病或颅内病变(如颅脑损伤、出血、水肿等)。此外,新生儿巴彬斯基(Babinski)氏征、克尼格(Kernnig)氏征、踝阵挛、面神经反射为阳性,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在生后头几个月不稳定。

新生儿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

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 触及新生儿的一侧面颊,其头即反射地转向该侧,若轻触其上唇,则出现觅食状噘嘴动作。

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 将手指伸入口中2~3cm或用物轻触婴儿唇部,即可引起口部有节奏的吸吮动作。

拥抱反射Moro’s reflex 婴儿仰卧于检查台上,重击其头端任何一侧的台面,或让婴儿头颈伸在台外,由检查者双手托稳,然后突然放低儿头10~15度,婴儿的两臂突然外展、伸直,继而屈曲、内收呈拥抱状。

握持反射(grasping reflex) 用手指或木棍由尺侧触及婴儿手心时,引起手指屈曲抓握动作,握住不放。

交叉伸腿反射(crossed extension reflex) 新生儿仰卧位,检查者按住婴儿一个膝关节,使该下肢伸直,此时如刺激该侧足底,则对侧

下肢屈曲,然后伸直,内收。

正常情况下,以上反射约在生后3~4个月随着神经系统发育逐渐成熟而消失。

新生儿的感觉器官和行为表现在五个方面:

视觉出生后不久,当运动的物体(如人脸或红球)在新生儿眼前20cm左右处移动时,即能引起眼球和(或)头部的转动,目光追随物体时,眼有共轭功能。

听觉出生后不久的新生儿,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反应,而且对声音有定向能力。

嗅觉、味觉和触觉均较敏感,生后几天就能区别出自己母亲与其他乳母奶垫的气味;对奶、糖水、清水有不同的吸吮力或不同的表情;哭闹的新生儿,如果你握住他的双手,或将他抱起,即可使他平静。

习惯形成当新生儿接受一系列间隔几秒钟的刺激时,他对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以至消失,这也是他对环境过多刺激的防御反应。

和成人相互作用新生儿哭是引起成人反应的主要方式,大多数母亲能在2~3周后理解哭的原因,并给以适当的处理。

这些说明围产新生儿并不是只会吃和睡,在清醒期间他对周围环境刺激,特别是母亲给予的注视、抚爱和哺乳等很敏感,除能看、会听外,并有一定的选择能力的心理活动。了解围产儿神经、行为的发育,对于早期开发智力,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早发现轻微脑损伤所致的神经行为异常,早期干预和防治,对小儿智能的发育均会起重要促进作用。

(二)循环系统

胎儿血循环胎儿在母体内靠胎盘进行气体和营养物质的交换。来自母体氧合血经济静脉进入胎儿体内,到肝脏下缘分成二支:一支入肝与门静脉吻合;另一支经静脉导管入下腔静脉,与来自下半身的静脉混合,其同流入右心房。这部份混合血(以动脉血为主)大部份经卵园孔入左心房,再经左心室流入升主动脉,主要供应心脏、脑及上肢。来自上半身的上腔静脉还原血,入右心房后绝大部份流入右心室,再转向肺动脉。由于胎儿肺脏尚未膨胀,故肺动脉的血只有少量流入肺脏,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大部份血则经动脉导管与来自升主动脉的血汇合,进入降主动脉(以静脉血为主),供应腹腔脏器及下肢,同时经过脐动脉回至胎盘,换取营养物质及氧气(图2-1),可见胎儿期供应脑、心、肝及上肢的血,血氧含量远较下半身为高。

胎儿娩出后,肺部膨胀,脐循环中断,血循环发生了重大变化。肺血管阻力降低,左心房的进血量增多,压力增高,致使卵园孔功能性关闭;同时由于肺动脉血氧含量升高,动脉导管收缩而功能性关闭,促使体循环与肺循环分开。一般脐血管在血流停止后6~8周完全闭合,动脉导管大多于生后3个月左右解剖上闭合。

新生儿的心率较快,一般为120~140次/分,熟睡时可减至70次/分,哭闹时可达180次/分,均属正常范围。新生儿的血压,收缩压约

6.1~10.7kPa 46 ~80 mmHg。

(三)呼吸系统

新生儿鼻腔发育尚未成熟,几乎无下鼻道。鼻粘膜富于血管及淋

巴管,故轻微炎症时便使原已狭窄的鼻腔更狭窄,而引起呼吸困难、拒哺及烦躁。

胎儿娩出时,由于产道的挤压、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环境温度的改变等多种刺激,兴奋了呼吸中枢,引出呼吸动作。娩出后两肺逐渐膨胀,血氧饱和度在3小时内达到90%以上。由于新生儿胸廓几乎呈园桶形,肋间肌较薄弱,呼吸运动主要靠膈肌的升降,所以呈腹膈式呼吸。加以呼吸中枢调节机能不够完善,新生儿的呼吸较表浅,节律不匀,频率较快(40~45次/分)。

早产儿呼吸中枢及呼吸肌发育更不完善,常出现呼吸暂停或吮奶后有暂时性青紫。咳嗽及吞咽反射差,呕吐时胃内容物易及入气管内而引起呼吸道梗阻或肺不张。新生儿肺的顺应性与肺泡的成熟度主要与Ⅱ型肺泡细胞所产生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关,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肺泡壁粘着力大,有促使肺泡萎陷的倾向,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

(四)消化系统

口腔:新生儿的口腔粘膜柔嫩,唾液腺分泌量较少(一般要生后4个月才达成人水平),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甚微。因此生后头3个月婴儿的口腔粘膜相当干燥,容易发生口腔炎与鹅口疮(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齿龈切缘的粘膜上,有时可见到米粒样黄白色突起,这是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潴留肿胀所致,俗称“马牙”。可自行消失,切忌擦拭、挑割,以防糜烂,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

新生儿颊部皮下脂肪较面部其它部位发达,在颊肌表面和颊、嚼

肌之间,有一团脂肪块,张大口时在颊粘膜处可见此颊脂垫,俗称“螳螂子”是正常现象。同样切忌挑刺,以免引起面部感染等。

胃肠新生儿胃呈横位,肌层发育差,贲门较松弛,而幽门括约肌相对较发达,加之胃容量小(初生时30~35ml,2周时60~70ml,1个月时为90~105ml),故易发生溢乳或呕吐。新生儿胃解脂酶含量较低,但母乳含有解脂酶;胃酸酸度较低,与酪蛋白宜在低酸度中消化相适应,故新生儿对乳类特别是人乳消化良好。新生儿肠道的蠕动较快,下部尤甚。出生时咽下的空气2小时内就能在回肠见到,3~4小时到达直肠。其肠道相对地较成人长,与身长之比约为1:6成人为1:4,肠系膜相对地也较长,肠壁肌层薄,易有蠕动功能紊乱而引起呕吐、腹胀,甚或发生肠扭转、肠套叠。

粪便新生儿绝大多数在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出粘稠、黑色或墨绿色的胎便,系胎儿肠粘液腺的分泌物、脱落的上皮细胞、胆汁、吞入的羊水或产道的血液等的混合物。生后3~4天转为黄色粪便。若生后24小时未排便,应检查有无消化道先天畸形。

(五)泌尿系统

新生儿肾脏在出生时已具有与成人数量相同的肾单位,但组织学上还未成熟。肾小球立方上皮细胞较多,而血管较少,滤过面积不足,按体表面积计算仅为成人的1/4~1/2。肾小管短而发育不良,回吸收及分泌功能有限,一般仅能维持正常的代谢。由于尿浓缩功能差,排出同样溶质所需水分,新生儿比成人多2~3倍。

正常足月新生儿93%于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生后头数日,因

液体摄入量少,每日排尿仅4~5次,1周以后,进水量增多,而膀胱容量小,每日排尿可达20次之多。

(六)皮肤、粘膜的屏障功能

初生婴儿的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的胎脂覆盖,它是由皮脂腺的分泌物和脱落的表皮所组成,有保护皮肤的作用,生后逐渐自行吸收,不应强行擦洗。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薄,粘膜柔嫩、富于血管,易于擦伤而招致细菌感染。严重者易扩散为败血症。

(七)体温调节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够完善,出生后环境温度低于宫内温度,其体温可因热量的丧失而下降。一般1小时内可下降2~3℃,然后逐渐回升并波动在36~37.2℃之间。

新生儿对寒冷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受冷时不发生颤抖反应,而依赖棕色脂肪产热。棕色脂肪分布在中心动脉(主动脉弓、颈动脉)附近、两肩胛间、眼眶后及周围等。受冷时,通过去甲肾上腺素的调节,棕色脂肪细胞发挥直接产热的功能。

新生儿皮下脂肪薄弱,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新生儿体重为成人的1/20,体表面积为1/6),容易散热;另方面新生儿汗腺发育不完善,体内水分不足时容易发热,因而宜给新生儿一合适的环境温度(即所谓中性温度)。在此环境温度中,机体只需最低的新陈代谢率,耗氧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小,而能维持正常的核心温度。不同出生体重、不同日龄的新生儿,其所需的中性温度是不同的(见表2-1)。

表2-1 不同出生体重健康新生儿的中性温度

出生体重

kg 箱温

35℃ 34℃33℃32℃

1.0

1.5

2.0

2.5 初生10天内 10天以后

初生10天以内

初生2天3周以后

10天以后

2天以后

初生2天5周以后

4周以后

3周以后

2周以后

二、新生儿护理要点

(一)消毒隔离

儿科病房宜专门设立新生儿病室,室内应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清洁整齐、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室必须戴口罩、帽子,护理或检查病儿应穿隔离衣、洗手,如患传染病应暂时调离,待康复后再返回科室。如患一般感冒,需戴双层口罩工作。室内宜用湿揩法进行日常清洁,建立定期大扫除及消毒制度。一旦新生儿室发生流行性腹泻或金黄色

葡萄球菌感染时,必须立即隔离,以免疾病蔓延。

(二)环境温度、湿度与保暖

新生儿室的室温以20~22℃为宜,尚应有适当湿度(55~65%)。早产儿室温应保持24~26℃,相对湿度为60~70%。

新生儿出生后就应注意保暖,应用温暖的消毒巾擦干身上的羊水,并放入暖包。对体温过低者宜用热水袋保暖,有条件时可置于暖箱中。用暖箱时要注意。

1.按婴儿出生体重及日龄大小决定暖箱温度(参见表2-1)。体重愈轻、日龄愈小,箱温愈高。

2.暖箱应事前预热到需要温度,并逐渐调节,不能在短时间内使箱温急剧升降。

3.作用温度才是真正的环境温度。所谓“作用温度”是指暖箱内空气温度和箱壁内表面温度(约为箱内空气温度和室内温度的中间值)两者作用的大小(按40:60估计)所得的平均值。例如箱温为32℃,室温为20℃时,箱壁温度约为26℃,作用温度则为33×40%+26×60%28.4℃若裸体婴儿皮温高于箱壁的温度,婴儿将通过辐射传热而丧失热量。

4.箱内相对湿度应维持在50~55%之间。

5.出箱前宜逐步降低箱温,过度到穿衣,并在身旁加暖瓶。如能保持体温3

6.5℃,则可出箱。

(三)合理喂养

目前国内外均提倡及早喂养,以防止低血糖和低体温。足月新生

儿生后4~6小时内开始喂糖水,不吐即可喂母乳。若母乳分泌不足,不要过分强调定时,按婴儿需要吸吮可以刺激乳汁分泌。如母乳确实不足可于每次喂乳后初授适量牛乳。喂哺后婴儿宜向右侧卧,注意观察有无溢奶或呕吐,防止吸入窒息。

早产一般于生后4~12小时开始喂糖水,试喂2次无呕吐者,即可改喂奶液。吸吮力弱者,可吸出母乳用奶瓶喂养。奶头应柔软,开孔要适宜。不能吸吮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奶量计算公式:最初10日内一昼夜总奶量(出生后实足天数+10)×体重(克)/100。10天后每日喂奶量1/6~1/5体重(克)。喂奶间隔时间见表2-2。

表2-2 早产儿喂奶间隔时间

体重(克) 间隔时间(小时)

1000

1001~1500

1501~2000

2001~2500 1

1?

2

3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A、C、D及钙、铁等矿物质需要量相对地较年长儿及成人多,应及时补充以预防营养缺乏症。

(四)皮肤、粘膜的保护

新生儿头、颈、腋窝、会阴及其他皮肤皱折处应勤洗,保持清洁、干燥以免糜烂。每次换尿布后,特别在大便后应用温水洗臀部,并用软毛巾蘸干。以防尿布疹。脐带脱落后可用盆浴洗澡,宜用刺激性小的肥皂。新生儿的衣服、尿布应柔软而宽适,衣带不宜过紧。

为保持新生儿口腔清洁可于奶间喂水,不必擦洗以免损伤。若发现鹅口疮,可及时涂1%龙胆紫,每日1~2次。一般不必洗眼睛,若有分泌物,可用消毒棉花蘸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轻消除。如有结合膜炎,可滴0.25%氯霉素或0.5%新霉素溶液,每日3~4次。

脐带未脱落前应保持干燥,勿受污染;脱落后(生后4~10天)脐容潮湿,用75%酒精清洗即可。若有分泌物可涂1~2%龙胆紫后撒些消炎粉。若有脓性分泌物可涂四环素或金霉素软膏。若有肉芽形成,可用5~10%硝酸银溶液烧灼,促其愈合。

(五)认真细致的观察病情

每天要及时了解婴儿吃奶、大小便及睡眠情况。注意体温、呼吸、心音、心率、体重等的变化。注意面容、面色、手足颜色和温度,皮肤有无化脓灶或出血点。有无呕吐,囟门及肌张力有无异常等,都应密切观察。

三、几种特殊的生理状态

(一)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生后2~4天,由于进入量少、不显性失水及大小便排出,体重可下降6~9%。属正常范围。多于一周内恢复。体重下降程度及恢复速度,与开始喂奶时间及进入量是否充足有关。若体重下降超过

10%或恢复过晚(超过7~10天),应考虑有母乳不足或其他病理因素。

(二)脱水热

有的新生儿于生后2~3天,由于母乳不足、进入液量又少,或因包裹过暖、用热水袋保暖过度,体温可突然上升达39~40℃。但一般情况尚好,去除热水袋,松解包裹,口服或静脉补液,体温立即下降,即为脱水热。

(三)生理性黄疸见后

(四)乳腺肿大

无论男婴或女婴,有的于生后数日内(多在生后3~5天)出生蚕豆大到鸽蛋大小的乳腺肿大,不红、不痛,按压时可有少量乳汁样分泌物。为生前受母体雌性激素的影响所致,可在2~3周内自行消退,勿需治疗。切忌挤压以免感染。

(五)阴道出血(假月经)

部分女婴于生后第5~7天,阴道有少量血样分泌物流出,无全身症状,持续1~2天可自止。这是妊娠后期母体雌性激素进入胎儿体内所致,一般不必处理。若与新生儿出血症同时存在,出血量可以增多,应按新生儿出血症立即静注或肌注维生素K1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HMD

HMD多发生于早产儿,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

临床特征: 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

病理特征: 肺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 PS , 该物质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产生诱因:

1. 早产, PS在胎龄20~24W初现, 35W达高峰, 37~38W才满足需要, 故胎龄愈小, PS含量愈少.

2. 窒息, 前置胎盘, 胎盘早剥等导致缺氧而影响肺的发育, PS 含量少.

3. 糖尿病母亲的婴儿: 糖代谢障碍, 卵磷脂合成少, 肺成熟延迟, HMD发病率高5-6倍.

4. 剖宫产婴儿HMD发病率增高.

发病机理 PS作用: 降低肺泡壁与肺泡内气体交界处的表面张力, 使肺泡张开.

PS↓→肺泡表面张力↑ , 肺泡半径缩小, 肺泡萎陷→进行性肺不张、通气不良→缺氧, CO2↑酸中毒→肺血管收缩, 肺灌注不足.

肺泡萎陷和肺小动脉痉挛→肺动脉高压→卵园孔和动脉导管开放→右向左分流→肺灌流量↓, 缺O2加重→毛细血管通透性↑→纤维蛋白沉着→形成透明膜→气体交换障碍→缺O2、酸中毒→恶性循环、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

1 多见早产儿, 胎龄愈小, 发病率愈高. 椐报道: <28W占60%,<32~36W占15~20%,>37W占5%.

2 有宫内窘迫、窒息、胎盘异常或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发病率高.

3 特点:出生时或生后不久6小时内进行性呼吸困难, 呼气性呻

吟, 鼻扇和吸气性三凹征, 甚至呼吸衰竭, 发绀、脸色青灰、心音减弱、肝增大、肺部可闻及湿罗音, 重者三天内死亡. 但有自限性, 病程72小时往往能存活.

[实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通气不良?PaO2↓PaCO2↑

代酸?PH↓HCO3ˉ↓BE↓ 2.分娩前羊水检查:①磷脂和鞘磷脂比值2:1 ②磷脂酰甘油阴性;③二棕榈卵磷脂5gm/L.

3胃液振荡实验(泡沫法): 胃液1ml+95%酒精1ml, 振荡15秒, 静置15分钟后沿管壁有一圈泡沫-阳性,可排除HMD,阴性-提示HMD.

[X线特征]

早期: 两肺透亮度普遍性降低, 可见细小均匀颗粒阴影, 支气管充气征.

晚期: 两肺不透光而边白呈毛玻璃状-"白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病史特点、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胃液振荡实验、X 线征象、鉴别诊断、GBS湿肺、吸入性肺炎羊水或胎粪附表[治疗]

重点:1. 纠正缺氧; 2. 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3. 对症和支持治疗;

一? 纠正缺氧: PaO2维持50~70mmHg6.7~9.3kpa SaO2维持87~95%

1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压力5-10cmH2O

049~0.98kpa 2. 机械通气指征: ①CPAP治疗无效PaO250mmg,

PaCO260mmg②频发性呼吸暂停

二? PS疗法: 60~200mg/kg次, 2~4次, 气管内左、右、前、后四个方向滴入.

三? 纠酸和电解质紊乱:

代酸: 5%碳酸氢钠3~5ml/kg或根据血气分析计算, 以5~10%G?S 等量稀释静脉滴入. 高K+、1u胰岛素+4.0葡萄糖液静滴相应处理.

四? 对症处理:1. 关闭动脉导管: 体重1500g 0.1mg/kg次, 日龄7天

0.2mg/kg次 12小时、36小时后各用一次

2. 心衰:洋地黄、多巴酚丁胺强心等

3. 水肿: 利尿剂

4. 支持疗法: 液量60~80ml/kg.d酌情增加热卡50~60卡/kg.d 五? 抗生素: 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预防和治疗.

[预防]

1 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窒息, 控制孕妇糖尿病.

2 早产预兆者、分娩前2-3天应给孕妇注射激素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

5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出生后一分钟只有心跳而无呼吸者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称为新生儿窒息。

一、病因

(一)胎儿窒迫的继续凡是引起胎儿窘迫的原因未经纠正,均可引起新生儿窒息。

(二)呼吸道阻塞在产程延长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粘液和血液引起呼吸道阻塞。

(三)颅内损伤由于缺氧、滞产或产钳术等可使胎头受压而引起颅内出血。

(四)镇静剂、麻醉剂的应用在胎儿娩出前4小时内使用吗啡或巴比妥类药物,或产程中使用乙醚深度麻醉,可抑制新生儿呼吸中枢。

二、临床表现

根据缺氧程度可分为两类。

(一)青紫窒息 Apgar评分4~7分,皮肤及面部发绀,心跳慢而有力,肌张力正常,两手可上举,四肢活动好,对外来刺激有反应,喉反射存在。

(二)苍白窒息 Apgar评分4分以下,皮肤及口唇粘膜苍白,心跳慢而不规则,肌张力松弛,全身瘫软,对外来刺激无反应,喉反射消失,处于频死状态。

为了准确地判断新生儿窒息其程度和恰当地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可重复评分,以估计新生儿是否好转及好转的程度。

三、处理

(一)清理呼吸道首先必须清理呼吸道,使其畅通后才能刺激呼吸。应先用导管吸净口、鼻、咽部的羊水及粘液。如效果不好,则采

取气管内插管吸取。操作时动作要轻柔。

(二)刺激并建立呼吸 1、针刺人中、十宣。2、酒精擦胸部。3、嗅氨水。如仍无呼吸,即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方法很多,如托背法、下肢屈伸压腹法、口对口呼吸法等,Apgar评分4分以下,应作气管插管。有条件者可使用人工呼吸机,给以持续正压呼吸或间隙正压呼吸。

(三)给氧清理呼吸道后,即开始用导管插入鼻腔给氧,如采用气管内插管加压给氧,则要在新生儿建立了正常呼吸后才能拨管。

(四)使用呼吸兴奋剂 1%洛贝林0.3ml肌肉注射,或25%尼可刹米

0.3ml肌肉注射,亦可用50%葡萄糖10ml加维生素C100mg及25%尼可刹米25mg,脐静脉缓慢推注。

(五)纠正酸中毒新生儿窒息常伴有酸中毒,应予纠正,用5%碳酸氢钠每公斤体重5ml,脐静脉缓慢注射。

(六)使用循环兴奋剂心跳停搏时可采用1‰肾上腺素0.2ml或尼可刹米0.2ml心内注射。或采用心外按摩。

(七)其他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温,复苏后仍有再度窒息可能,故要严密观察,同时应加强抗感染,止血等措施,预防新生儿肺炎、颅内出血发生。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正常人血清胆红素含量3.4~13.7μmol /L0.2~0.8mg/dl,若超过25.7~34.2μmol/L1.5~2.0mg/dl即出现黄疸。但新生儿皮肤血管丰富,色泽红润,

血清胆红素含量达51.3~68.4μmol/L3~4mg/dl时肉眼才能辨出黄疸。年长儿或成人出现黄疸都是病理现象,新生儿则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凡新生儿黄疸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病理性黄疸:①黄疸出现过早: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以内,早产儿在48小时以内出现黄疸;

②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过85.5μmol/L5mg/dl;③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超过2周以上,早产儿超过3周),或黄疸退后复现者;④黄疸伴有其它临床症状,或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5.7μmol/L1.5mg/dl。

一、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一)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中生活,红细胞数相对地较多,若出生时延迟结扎脐带或助产人员有意从脐带向新生儿挤血,则红细胞数量更多。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70~100天),故产生胆红素的量亦多。出生后开始用肺呼吸,血氧分压升高,过多的红细胞迅速破坏,使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更多。成人每日生成胆红素约65.0μmol/L3.8mg/kg,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为145.4μmol/L8.5mg/kg相当于成人的2倍,因此新生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负荷大于成人。

(二)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运送的能力不足新生儿出生后的短暂阶段,有轻重不等的酸中毒,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的数量。早产儿血中白蛋白偏低,更使胆红素的联结运送延缓。

(三)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新生儿肝细胞内缺乏Y

蛋白及Z蛋白(只有成人的5~20%),在生后第5日才逐渐合成。这两种蛋白具有摄取非结合胆红素,亦转运至滑面内质网进行代谢的功能,由于Y、Z蛋白的合成不足,影响了肝细胞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

(四)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新生儿肝脏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尿嘧啶核苷二磷酸糖脱氢酶(UDPG脱氢酶)不足或受抑制,不能将非结合胆红素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以至非结合胆红素潴留血中而发生黄疸。此类酶在生后1周左右才开始增多,早产儿更晚。

(五)肠肝循环增加新生儿生后头几天,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因此随胆汁进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不能被还原为粪胆元;另方面新生儿肠道中有较多β-葡萄糖醛酸苷酶,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为非结合胆红素,后者被肠粘膜吸收,经门静脉返回至肝脏,这是新生儿肠一肝循环的特点。其结果是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负担增加,而致非结合胆红素潴留血中。

二、生理性黄疸

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天皮肤或/和粘膜出现黄染,全身情况良好,无其他病态,持续约一周消退者,称为生理性黄疸。

(一)临床表现

生理性黄疸大多在生后2~3日出生,第4~6日最明显,足月儿多在生后7~10日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消退。

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除黄疸外,小儿全身健康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大小便颜色正常。

外科学授课教案

第一篇外科总论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了解外科学发展简史、外科学范畴及我国在外科方面成就 掌握学习外科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古代外科学和外科学的发展及我国在外科领域成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如何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学习方法 为什么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 外科学的范畴 四、教学内容: 1.讲授内容: ①外科学简史 ②外科学范畴 ③学习外科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2.讲授要点: ①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疾苦 ②贯彻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法 ③狠抓“三基”教育,较好坚实外科基 五、教具:

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 裘法祖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外科学》 六、复习思考题 外科疾病的基本形式大致可分为哪几类? “三基”指什么?如何抓好坚实的外科基础? 我国在外科领域中有哪些成就?如何学习外科? 第二章无菌术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掌握基本概念。 掌握手术人员、手术区的术前准备,术中无菌原则。 了解消毒和灭菌的方法和手术室的管理。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无菌的观念和基本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灌输无菌的观念和基本概念。 2、难点是术前准备和术中无菌原则。 三、教学内容 1、无菌术的发展史。 2、有关无菌、消毒、抗菌的基本概念。 3、术前准备和术中无菌原则。 4、消毒、灭菌的方法和手术室的管理。 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 六、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无菌术,消毒,灭菌法。 试述手术人员、手术区的术前准备。 试述术中无菌原则。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了解机体正常体液容量、渗透压及电解质含量的意义。 2.熟悉酸碱平衡失调的病因、诊断及处理。 3.掌握外科水、电解质失调的病因、诊断及处理。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机体正常体液容量、渗透压及电解质含量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水钠代谢异常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体内钾代谢异常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代谢性酸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 四、教学内容 1.机体正常的体液容量、渗透压及电解质含量的意义。 2.体液代谢失调。 3.酸碱平衡的失调。 4.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 六、复习思考题 1.试述等渗性缺水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试述低钾血症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新生儿窒息紧急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临产后如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宫内窘迫立即向家属交代病情,同时通 知二线值班医生采取适当措施纠正缺氧状态,根据具体情况尽快结束 分娩。二线值班医生接通知后10分钟到场。 2、阴道分娩准备接生时,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接通知 后5分钟内到场并做好窒息复苏准备工作。 3、剖宫产术中估计新生儿会发生窒息者,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新生 儿科医生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到达手术室,做好窒息准备工作。 4、新生儿科医生到产房或手术室后立即组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小组, 以备用。抢救小组成员由包括新生儿科医生在内的至少3人组成,并 做好分工,由新生儿科医生领导。 5、病房发生窒息护士立即抱入产房行初步复苏,同时通知产科值班医生 及新生儿科医生。 6、发生新生儿窒息后,严格按窒息复苏抢救流程实施抢救。新生儿出生 5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者,立即通知新生儿科主任到场指挥抢救。 并再次向家属交代病情。 7、窒息复苏10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是立即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组织 我院抢救小组到场。并再次向家属交待病情。必要时联系转院。 8、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转儿科进一步诊治。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立即通知医师,组成抢救小组进行抢救。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心率<100次/分,给正压人工通气,心率<60次/分,胸外按压30秒,心率<60次/分,遵医嘱给予药物复苏,评价心率<60次/分,应配合麻醉师气管插管药物复苏,心率>60次/分,停止胸外按压,继续正压通气,如心率>100次/分,停止正压人工通气,评价皮肤颜色,四肢青紫或红润,继续观察紫绀、给氧、病情变化。 (三)准备各种抢救药物器械。 (四)复苏后,严密观察生命征及病情变化,加强保暖,做好记录。 【程序】 发现患儿呼吸暂停、心率小于100次/分 ↓ 检查,呼叫医生,摆好体位,垫高头肩部1.5—2cm, 置于鼻吸气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先口后鼻 ↓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 无机物(主要是钙盐)赋予骨骼弹性,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赋予骨骼硬度。() A. 对 B. 错 ( 正确答案 ) 2. 成人骨组织的无机物约占 1/3 ,有机物约占 2/3 ;婴幼儿骨组织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则 分别占 1/2 。() A. 对 B. 错 ( 正确答案 ) 3. 婴幼儿的颅骨骨化尚未完成。() A. 对 ( 正确答案 ) B. 错 4. 婴幼儿期,脊柱生理弯曲已经形成,并完全定型。() A. 对 B. 错 ( 正确答案 ) 5. 在婴儿期,髋骨还不是一个整体,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 A. 对 ( 正确答案 )

B. 错 6. 保育员在组织活动时,不要让婴幼儿从高处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以免使未愈合的胸 骨出现变形。() A. 对 B. 错 ( 正确答案 ) 7. 运动量太大或太小都有可能造成足弓塌陷。() A. 对 ( 正确答案 ) B. 错 8. 婴幼儿的骨骼肌发育特点要求保育员在安排婴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时要动静交替,避免让婴幼儿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姿势,注意让婴幼儿适时休息,以免造成过度疲劳。() A. 对 ( 正确答案 ) B. 错 9. 婴幼儿肺的弹力组织发育较好,血管丰富,但整个肺脏含气少而含血多,肺泡数量 较少,故易于感染且炎症也易蔓延。() A. 对 B. 错 ( 正确答案 ) 10. 婴幼儿喉部淋巴组织丰富,易患扁桃体炎。() A. 对 B. 错 ( 正确答案 )

11. 为了保护婴幼儿的呼吸道,要为其选择适合其音域特点的歌曲和朗读材料,唱歌、体 朗读的场所空气要清新,避免尘土飞扬,温度、湿度要合适,中间适当休息。() A. 对 B. 错 ( 正确答案 ) 12. 让婴幼儿经常锻炼,可以加强婴幼儿心肌的收缩能力,使每次心跳可以搏出更多的 | 成 血液,从而增强心脏的功能。() A. 对 ( 正确答案 ) B. 错 13. 婴幼儿的血管比成人短,血流量大,供氧充足。() A. 对 B. 错 ( 正确答案 ) 14. 婴幼儿的年龄越小,其心率越快,且节律不稳定。() A. 对 ( 正确答案 ) B. 错 15. 婴幼儿的血压较成人高,年龄越小,血压越高。() A. 对 B. 错 ( 正确答案 ) 16. 保育员要让婴幼儿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喝大量开水,以免增加淋巴系统的负担。()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8讲课学时:96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外科学授课教案》word版

《外科学》授课教案 第一部分外科学总论教案 一、授课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二、授课学时:共27学时 三、授课类型理论课 四、标本教具 (一)多媒体课件 (二)挂图 第一章绪论1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外科学发展简史。 2、怎样学习外科学 二、教学重点 1、外科学的来源及发展 2、外科学研究的五大内容: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其他(肠梗阻,门脉高压,甲亢等) 3、外科学发展简史,重点介绍近代突破手术疼痛,感染,抗菌,失血问题 4、我国外科学成就及新进展 三、教学难点 怎样学习外科学 ①一切为病人着想,在为病人服务中学习 ②学习和处理服务与学习、目的与手段、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③培养时间观念,集体观念,无菌观念 ④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⑤加强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 四、教学步骤(40分钟) 1. 外科学发展简史 2. 外科学研究的内容 3.学习外科学的方法 五、课后复习 外科学发展史及外科学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自学内容 第三章无菌术(ASEPSIS)1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树立无菌概念 2、掌握无菌术及灭菌、消毒三概念 3、熟悉外科手术所应包括的无菌术内容 4、掌握手术人员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方法 5、学会对病人手术区域的皮肤(粘膜)消毒和铺无菌巾 6、掌握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7、了解手术室的管理 二、教学重点 1、无菌术概念,无菌术在临床医学,尤其在外科领域中的重要性。 2、无菌术组成:灭菌法、消毒法、无菌操作原则和管理制度。 3、外科手术常涉及的无菌术内容: Ⅰ: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与消毒方法 Ⅱ: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 Ⅲ:病人手术区域的皮肤(粘膜)消毒与铺巾 Ⅳ: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三、教学难点 1、无菌术的组成 2、外科手术常涉及的无菌术内容 四、教学步骤 1、无菌术的概念(2分钟) 2、无菌术的组成及无菌技术(10分钟) 3、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方法(10分钟) 4、手术人员及患者的无菌技术(10分钟) 5、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5分钟) 6、课后小结(3分钟) 外科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外科学教案

武汉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案 科目:外科学班级高职11-1,2,3授课时间:2012年9月5日第 1次课授课老师龚华平章节:第一章绪论参考书: 《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 媒体:多媒体,板书 重点难点: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 1.解剖学的发展 2. 病理学和实验外科学 3. 麻醉与止血 4. 无菌术与抗菌法、抗生素 二、外科学范畴 1. 外科疾病分类 2. 外科专业发展 3. 外科总论与各论 三、如何学习外科学 主要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一学时 一、外科学发展简史(25分钟) 1.解剖学的发展 2. 病理学和实验外科学 3. 麻醉与止血 4. 无菌术与抗菌法、抗生素 5.我国外科的发展 二、外科学范畴(20分钟) 1.外科疾病分类:①损伤②感染③肿瘤④畸形⑤梗塞与缺血 ⑥内分泌功能失调⑦其他 2. 外科专业发展:①工作性质与对象②人体解剖系统

③疾病性质④手术方式⑤年龄⑥专业 3. 外科总论与各论 第二学时 三、外科医生的培养(45分钟) 1. 培养良好的医德 2. 培养浓厚的兴趣和上进心 3. 培养精湛的技术水平 ①掌握全面的知识②重视临床及基础研究③注重临床技能培训 本次课小结要点: 1. 现代外科学的三大成就 2. 如何培养合格的外科医生 复习思考题: 1.外科学的范畴包括哪些内容? 2.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 下次课预习要点: 1. 灭菌和消毒的概念及方法。 2. 手术切口的外源性感染途径。

武汉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案 科目:外科学班级高职11-1,2,3授课时间:2012年9月7日第 2次课授课老师龚华平 章节: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一)参考书: 《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 媒体:多媒体,板书 重点难点: 1.无菌术的概念与方法。 2.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病人手术区域的无菌准备、术中无菌原则。 主要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一学时 第一节无菌术 一、无菌术的概念(5分钟) 二、无菌术的方法及应用(25分钟) 1. 灭菌法⑴高压蒸汽灭菌法⑵煮沸灭菌法⑶火烧法⑷低温等离子灭菌法 2. 消毒法⑴药物浸泡消毒⑵甲醛熏蒸⑶紫外线 第二学时 三、手术人员和患者手术区域的准备及术中无菌原则 ⒈手术人员准备(一般准备、手臂消毒法、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方法)(25 分钟) ⒉患者手术区的准备(20分钟) ⒊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5分钟)

儿科学题库—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

1.足月儿的定义是(C) A.体重>2500g的新生儿 B.出生体重在同胎龄体重第10~90百分位者 C.胎龄>37周至<42周的新生儿 D.胎龄>40周的新生儿 E.胎龄>28周的婴儿 2.早产儿的定义是(A) A.胎龄>28周至<37周的婴儿 B.胎龄>37周至40周的新生儿 C.体重<2500g的婴儿 D.体重<1500g的婴儿 E.胎龄<28周 3.新生儿轻度窒息,评分为(C) A.10分 B.7~10分 C.4~7分 D.2~4分 E.0~3分 4.下列哪项不是新生儿窒息评分的内容(E) A.皮肤颜色B.心率C.呼吸D.肌张力E.拥抱反射 5.早产儿有呼吸暂停,主要是因为(B) A.肺泡数量相对少B.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C.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D.肋间肌肌力弱 E.膈肌位置高 6.光疗的副作用,除了(E)

A.发热B.皮疹C.腹泻D.脱水E.低血糖 7.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中,应首先采取哪一步骤(B)A.建立呼吸,增加通气B.尽量吸净呼吸道粘液,保持气道通畅 C.给肾上腺素D.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输出量 E.以上都不是 8.以下哪项不是新生儿窒息的病因(D) A.母亲因各种疾病所致母血含氧不足 B.子宫、胎盘血流障碍 C.脐带血流受阻 D.颅内出血 E.分娩时用麻醉剂过量 9.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最常见的原因是(B) A.一氧化碳中毒 B.围产期窒息 C.产伤D脑血管栓塞E.贫血 10.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最有帮助的检查是(C)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血培养 D.血气分析 E.腰穿脑脊液检查 11.以下哪项不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方法(C)A.供氧B.笨巴比妥控制惊厥C.青霉素抗感染D.脱水剂E.康复干预 1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控制惊厥首选(C) A.地西泮 B.劳拉西泮 C.苯巴比妥 D.苯妥英钠 E.卡马西平 13.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最主要的特点是(E) A.高热、拒乳B.血白细胞总数增高C.皮肤有感染灶 D.肝脾肿大E.缺乏特异症状 14.病理性黄疽应除外(E)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串讲:新生儿窒息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串讲: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Apgar评分与哪项无关 A.心率 B.体温 C.皮肤颜色 D.呼吸 E.肌张力 『正确答案』B 孕39周。因胎心减慢行剖宫产,羊水黄绿色。出生时患儿无呼吸,四肢青紫。此时应立即采取的首要复苏措施是 A.复苏器加压给氧 B.胸外心脏按压 C.气管插管 D.静滴多巴胺 E. 吸净口、咽及鼻部黏膜异物 『正确答案』E 不属于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内容的是 A.拥抱反射 B.肌张力 C.皮肤颜色 D.呼吸 E.心率 『正确答案』A 小儿结核

§小儿结核

不符合小儿原发综合征的常见临床表现的是 A.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B.胸片示“双极影” C.胸片上肺叶有空 洞形成D.低热、盗汗 E.食欲减退、消瘦 『正确答案』C 6岁男孩。低热、盗汗及干咳2个月入院。体检:T38C,消瘦, 面色苍白,两肺呼吸音清,PP□试验(++),中性粒细胞稍高,血培养(-),胸片示肺门淋巴结肿大,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败血症 B.肺不张 C.急性风湿热 D.大叶性肺炎 E.原发型肺结核 『正确答案』E (1?3题共用题干) 患儿,2岁。低热,盗汗,乏力半个月余,头痛,间断抽搐5天, 体检精神萎靡,颈强。克氏征阳性。胸片正常,0T试验(+++),脑脊液细胞数320X 106/L,中性0.4,淋巴0.6,蛋白(+),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

1. 该患儿强化治疗应选择 A.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强的松 B.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 强的松 C.异烟肼+ 利福平+吡嗪酰胺+强的松 D.异烟肼+链霉素+吡嗪酰胺+强的松 E.异烟肼+ 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强的松 『正确答案』E 2. 该患儿应用强的松的总疗程是 A.4?6周 B.4?8周 C.6?8周 D.8?12周 E.12?16周『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一般使用泼尼松,每日1 ?2mg/kg(<45mg/d) ,1 个月后逐渐减量,疗程8?12周。 3. 应用强的松的目的不是为了 A.抑制炎症渗出 B.减轻脑水肿 C.降低颅内压 D.防止脑室孔道及颅底部纤维粘连 E. 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正确答案』E 女孩,1 岁。无不适,未接种过卡介苗。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其 父患活动性肺结核,并时有咯血。胸部X线片无明显异常。PPD试验 (+) 。宜采取的措施是 A.隔离观察 B.接种卡介苗 C.继续观察,暂不处理 D.预防性抗 结核治疗E. 痰培养 『正确答案』D

儿科学试题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 一、名词解释 1. 足月小样儿 2. 中性温度 3. Apgar 评分 4. 呼吸暂停 二、天空题 1. Apgar评分应在生后进行,不正常者时再评1次。 2.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生后出现,足月儿在消退,早产儿可延 迟至。 3. 新生儿败血症国内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其次是。 4. 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有、和。 5. 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有、、。 6. 新生儿根据胎龄分类,可分为、、。 7. 光疗可有、、、、等副作用。 8. 胎粪吸入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 三、选择题 A1型题 1. 早产儿外观特点下列哪项不符合:

A.头发乱如绒线头 B.耳廓软、耳舟不清楚 C.乳头无结节 D.指甲未达指尖 E.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2. 母体的免疫球蛋白能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的是:A.IgA B.IgM C.IgG D.IgD E.IgE 3. 新生儿特点下述哪项不符合: A.早产儿呼吸不规则,甚至有呼吸暂停 B.第1 次排便多在24小时后 C.新生儿心率波动较大,为120~140次/分 D.肾脏浓缩功能差,易造成水肿或脱水症状 E.腹壁反射、提睾反射不易引出

4. 新生儿轻度窒息Apgar评分为 A.13分 B.2~4分 C.4~5分 D.7~10分 E.4~7分 5. 新生儿窒息复苏最关键的措施是: A.尽量吸尽呼吸道粘液 B.药物治疗 C.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搏量 D.建立呼吸,增加通气 E.评价 6. 下列哪一点不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A.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 B.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加重 C.黄疸伴精神萎靡、反应差 D.血清胆红素大于205umol/L(12mg/dl) E.黄疸持续时间不超过10天

儿科学试题库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 足月儿的定义是( C ) A.体重>2500g的新生儿 B.出生体重在同胎龄体重第10~90百分位者 C.胎龄>37周至<42周的新生儿 D.胎龄>40周的新生儿 E.胎龄>28周的婴儿 2. 早产儿的定义是( A ) A.胎龄>28周至<37周的婴儿 B.胎龄>37周至40周的新生儿 C.体重<2500g的婴儿 D.体重<1500g的婴儿 E.胎龄<28周 3. 新生儿轻度窒息,Apgar评分为( C ) A. 10分 B. 7~10分 C. 4~7分 D. 2~4分 E. 0~3分 4. 下列哪项不是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的内容( E ) A.皮肤颜色 B.心率 C.呼吸 D.肌张力 E.拥抱反射 5. 早产儿有呼吸暂停,主要是因为( B ) A.肺泡数量相对少 B.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 C.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 D.肋间肌肌力弱 E.膈肌位置高 6. 光疗的副作用,除了( E ) A.发热 B.皮疹 C.腹泻 D.脱水 E.低血糖 7. 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中,应首先采取哪一步骤( B ) A.建立呼吸,增加通气 B.尽量吸净呼吸道粘液,保持气道通畅 C.给肾上腺素 D.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输出量 E.以上都不是 8. 以下哪项不是新生儿窒息的病因( D ) A. 母亲因各种疾病所致母血含氧不足 B. 子宫、胎盘血流障碍 C. 脐带血流受阻 D. 颅内出血 E. 分娩时用麻醉剂过量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最常见的原因是( B ) A. 一氧化碳中毒 B. 围产期窒息 C. 产伤 D脑血管栓塞 E. 贫血 10. 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最有帮助的检查是( C ) A. 血常规 B. 尿常规 C. 血培养 D. 血气分析 E. 腰穿脑脊液检查 11. 以下哪项不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方法( C ) A. 供氧 B. 笨巴比妥控制惊厥 C. 青霉素抗感染 D. 脱水剂 E. 康复干预 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控制惊厥首选( C ) A. 地西泮 B. 劳拉西泮 C. 苯巴比妥 D. 苯妥英钠 E. 卡马西平 13.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最主要的特点是( E ) A.高热、拒乳 B.血白细胞总数增高 C. 皮肤有感染灶 D.肝脾肿大 E.缺乏特异症状 14. 病理性黄疽应除外( E )

实验教案--示教

大理学院课程教案 (实验教学) 课程名称:外科学 课程类型:( 1 )1、必修;2、选修;3、其它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本、专科)2004级1~6 班 授课时间:2007 至2008 学年上学期 计划学时:102 学时(其中:理论51 ,实验:28 )任课教师:李绍波冯波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 课程管理部门(教研室):外科学

大理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名称:外科学 教材:《外科学总论及手术学实验指导》杨继武编著2006年第2 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出版社),吴在德编著,2003年第6 版授课人1:李绍波专业技术职务:讲师 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 授课人2:冯波专业技术职务:讲师 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 实验题目:综合动物实验(示教)计划学时:5 实验类型:(3)1、演示性2、验证性3、综合性4、设计性 每组实验的学生人数:25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综合性运用无菌技术,建立并巩固无菌观念。 2.综合性运用并巩固各项手术基本操作技术。 3.掌握各种常用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 实验方法(包括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由教师示教,另外安排2名同学参与动物手术,其余同学参观,实验动物为山羊。动物手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动物的麻醉深度,尽量避免动物在手术过程中死亡,在手术示教过程中严格按无菌术要求操作。

实验重点(主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的): 1.通过动物手术示教培养无菌观念。 2.通过动物手术示教巩固各项手术基本操作技术。 3.通过动物手术示教掌握各种常用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 实验难点(预计实验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外科学实验室为模拟手术室,并不能完全达到手术室的要求,另外,动物在手术前准备不充分。在动物手术前通知动物科严格禁食,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 教学方法(实验前的教学和实验过程中的指导方法): 由教师示教,另外安排2名同学参与动物手术,其余同学参观,实验动物为山羊。 实验仪器和材料: 手术器械,实验动物为山羊, 实验报告要求和思考题:

儿科学模拟题

《儿科学》模拟题1 一、单选题: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出现惊厥时首选 A.安定 B. 水合氯醛灌肠 C.苯巴比妥钠 D.笨妥英钠 E.氯胺酮 2. 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首选的是 A. 复温 B.应用抗生素 C.加强喂养供给热量 D. 补液纠正酸中毒及支持疗法 E.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见于 A .早产儿 B .足月儿C.过期产儿D.晚期新生儿E.以上都不是 4. 关于小儿骨骼发育,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前囟最晚闭合的时间是10 个月B .后囟最晚闭合的年龄在生后 2 周 C .颅缝一般出生后即闭合D.腕骨骨化中心开始出现的年龄为 2 岁 E .上下部量相等的年龄为12 岁 5. 2 岁小儿标准体重、身高、头围是:体重( kg )身长 (cm)头围 (cm) A.96040 B.108046 C. 118542 D.128548 E.149748 6.营养不良儿皮下脂肪消减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A.面部 B. 腹部 C. 躯干 D. 小腿 E. 臀部 7..重度营养不良小儿,突然发生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搏减弱,呼吸暂停等。应首先考虑 A. 心力衰竭 B. 低钠血症 C. 低钙血症 D. 感染性休克 E. 低血糖症 8.下列哪项不是母乳喂养的优点 A .钙磷比例适当( 2: 1),较少发生低钙血症B.含消化酶较多C.乳糖量较多D.维生素 D 含量较高,不易患佝偻病E.蛋白质﹑糖﹑脂肪比例适当 9.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病因是 A .内源性维生素 D 缺乏B.生长发育过快C.肝肾功能不全 D.纯母乳喂养E.单纯牛乳喂养 10.5 个月男婴,平素多汗,易惊,体查发现前囟未闭,枕秃,血清钙稍低,血清磷低。考虑为 A .佝偻病初期 B .佝偻病激期C.软骨营养不良 D .佝偻病恢复期E.佝偻病后遗症期 11.年龄 5 个月大的佝偻病患儿可有下列哪项表现 A .颅骨软化B.鸡胸C.上肢弯曲D.鞍型颅E.以上都不是 12.全脂奶粉加水冲成全奶的比例按奶粉:水是 A .按容量比1:4 B .按容量比 4: 1C.按重量比 1: 4 D.按重量比4:1E.按重量比 8: 1 13.5 个月女婴,平素多汗,易惊,烦躁,纯牛奶喂养,今日突然抽搐两次,表现为面肌及四肢抽动,约数秒钟,抽后神志清醒,不伴发热及呕吐,体查:精神可,前囟平软,心肺无异常,克布氏征阴 性,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 .低血糖 B .低钠血症C.癫痫 D .脑膜炎E.低钙惊厥 14.引起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因是 A .腺病毒B.埃可病毒C.白色念珠毒 D .轮状病毒E.柯萨奇病毒 15.轻度脱水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 .尿量稍减少B.四肢末梢凉C.皮肤弹性尚可 D.失水量约为体重的5%以下E.眼窝及前囟稍凹陷 16.婴儿腹泻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扩容时宜选用 A .等张含钠液 40ml/kg B.高张含钠液 20ml/kg C. 2/3 张含钠液 30ml/kg D. 1/2 张含钠液 20ml/kg E.等张含钠液 20ml/kg 17. 口服补盐液的成分下列哪一种不正确(1000ml 溶液) A .氯化钠 3.5g B .碳酸氢纳 2.5g C.枸橼酸钾(或氯化钾) 1.5g D.蔗糖 20g E.葡萄糖 20g 18.迁延性腹泻的治疗原则是 A .采取长期静脉高营养治疗B.长期使用抗生素C.禁食时间要长,有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 D.应长期应用脱脂奶E.寻找并解除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积极治疗并发症 19.11 个月患儿, 10 月份患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无腥臭,有少量粘液但无脓血,有脱水征,考 虑引起的病因是 A .致病性大肠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白色念珠菌 D.副大肠杆菌E.肠道或呼吸道病毒 20.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为 A .腺病毒 B .鼻病毒C.呼吸道合胞病毒 D .流感病毒E.副流感病毒 二、填空题: 1、 4 岁体重 ___kg,身高 ___cm。 2、羊乳缺乏 ___,婴儿长期食用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典型发作表现为___、 ___、___。 4、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与____和 ___有关。 5、5岁小儿血压是___ mm/Hg 。 6、 6~ 12 岁血红蛋白低于___g/L 为贫血。 三、名词解释: 1、新生儿黄疸 2、新生儿窒息 3、人工喂养 4、贫血 5、骨髓外造血 1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总学时:128 讲课学时:96 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2、熟悉硬膜外、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 3、熟悉脑损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儿科学)循环系统_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真题] (儿科学)循环系统/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A1/A2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2岁,多次患肺炎,胸片示:肺纹理增强。左心房、左心室大,主动脉影增宽,应诊断为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艾森曼格综合征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主动脉影增宽是动脉导管未闭与房缺、室缺的区别。后两者缩小。 第2题: 有关室间隔缺损正确的说法是 A.X线显示右心室、左心室甚至伴左心房的增大 B.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伴有固定性分裂 C.X线显示肺动脉段的突出,主动脉弓增大 D.X线显示肺门影增浓,肺野清晰,无肺门舞蹈 E.胸骨左缘有响亮粗糙的机器样杂音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3题: 患者男性,12岁,肺动脉瓣区听到3/6级收缩期杂音,同时听到不受呼吸影响的明显第二心音分裂。该患者可能是 A.肺动脉瓣狭窄 B.正常人 C.二尖瓣狭窄 D.房间隔缺损 E.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4题: 法洛四联症患者青紫的程度主要取决于 A.右心室肥厚的程度 B.主动脉骑跨的程度 C.室间隔缺损的部位 D.肺动脉狭窄的程度 E.室间隔缺损的大小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5题: 8岁患儿,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应考虑为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肺动脉瓣狭窄 C.动脉导管未闭 D.主动脉瓣狭窄 E.室间隔缺损 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6题: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 A.肺炎 B.心力衰竭 C.脑血栓 D.细菌性心内膜炎 E.脑脓肿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左向右分流,肺循环血流量增多,易并发支气管肺炎。 第7题: 右心室、左心室增大,肺血多,主动脉结缩小的先心病是 A.法洛四联症 B.动脉导管未闭 C.室间隔缺损 D.房间隔缺损 E.肺动脉狭窄

外科学总论大纲

《外科学总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外科学总论 授课专业: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 学分与学时:理论课33学时,见习课21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第16条规定:“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大纲可参照国家教委提出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依据学校制(修)订教学大纲规定,组织有关教师编写,经系(院)、校相继认定,批准执行;教学大纲要努力贯彻正确的指导思想,体现改革精神,符合培养目标要求,服从课程结构及教学安排的整体需要”。原有的“外科学总论教学大纲”主要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使用;为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教研室组织教师在原有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专供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使用的“外科学总论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按①特定的对象,是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②特定的要求是培养从事预防医疗工作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科学总论是临床医学外科学及全科医师的专业基础课。外科学的范畴是在整个医学的发展历史中形成,并且不断更新变化的,它包括许多疾病,并涉及到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的知识。通过对外科学总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外科学总论主要讲述外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即外科疾病的病因、发展规律、病理、临床表现、系统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手术适应症等。同时要学习外科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是培养医学生建立严格的无菌观念、得到规范的无菌操作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训练。 外科学总论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见习和实习,同时,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部分章节安排为自学内容。讲授内容主要以基础理论为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以反映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水平,并强调基础理论和临床的结合。对于要“掌握”的内容,教师应讲深、讲透,学生应深入领会其基本知识或基本理论,以便运用于临床实践;对要“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重点地讲解,学生应在全面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对要“了解”的内容,教师可作概括的讲解,学生则对此有一般的认识。对自学内容,也对学生在自学时作了不同的要求。 教学方法方面,要重视外科学与临床医学其他各科的内在联系,要注意启发式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参观手术、观察大体标本、观看教学资料片和X线片、结合典型病例作示范性讨论以及动物实验等各种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外科学总论必须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重视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精益求精,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课程讲授时数及分配总表

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

西医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 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外科学内容及如何学习外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外科学范畴包括内科与外科的区别,内外科区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外科学内容、外科围术期处理。 外科四大基本功的掌握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设计:多媒体教学方法,结合实例谈内外科的相对统一。强调外科学学习方法、灵活、胆大、心细,耐心。 强调树立良好的医德规范。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外科绪论 一、外科学范畴:外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更新、外科分类 二、外科学发展简史、古代外科学发展、近代中西医外科发展 三、怎样学习外科学 四、外科学基本原则 一、外科学范畴 (一)外科学分类:感染、肿瘤、创伤、畸形、其它 (二)外科学内容:诊断、治疗、手术和辅助治疗 (三)外科与内科的关系和区别:相对的统一、互相联系、转化 二、外科学发展简史 (一)我国古代外科发展:周朝《疡经》、秦汉《内经》汉末(华佗)明朝(外科正宗)清朝《医宗金鉴》正骨疗法 (二)国内外西医外科发展 西方外科:抗菌素、输血、外科器械的产生国内60 年代至今无发展变迁 (三)国内外科水平现状 三、怎样学习外科学(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二)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重视三基训练 四、外科基本原则 (一)外科治疗目的(略) (二)外科治疗程序附:世界卫生组织医学日内瓦宣言教育学生如何做好一名外科医师的嘱托语。 六、小结:通过授课使学生对外科学的范畴、内容基本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外科学有初步了解。 七、课外作业:外科学疾病分类有哪些 八、教学体会:1、学生课堂秩序稳定,兴趣浓厚。 2、本章节无实质性临床疾病的讲述,学生普遍爱听实例。以实例教育学生如何学习好外科学和当好一名医生的资格。 3、可采取教师学生共同听课。 无菌术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讲授无菌术的发展简史,介绍本技术创建的关键人物和时间以及重大贡献,给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患儿,男,3小时。 ●主诉:面色灰暗3小时。 ●现病史:患儿系2胎2产,孕40周因“胎心过缓,足先露”行臀牵引生产,出生体重2600g,羊水Ⅲo污染,无脐绕颈,生后不哭,全身苍白,呼吸浅表,给予清理呼吸道、吸氧、足底刺激等处理5分钟后有哭声,软弱,又保暖后皮肤颜色仍灰暗,生后Apgar评分1、5、10分钟分别为3、6、8分。经Vit-k1 10mg肌肉注射,静脉点滴能量合剂等治疗,效果不佳。生后未解胎便及初尿,未开奶,反应差,面色灰暗。母孕期体健,父母血型不详。 ●体格检查:T35.2℃,P108次/分,Wt2600g,身长50cm,发育良,营养良,嗜睡。反应差、呻吟、哭声低弱(视04-1),无尖叫,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硬肿,头颅无畸形,前囟3.0×3.0cm2, 稍膨隆,面色灰暗,口唇及口周青紫,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音有力,节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软,肝肋下1.5cm,剑下2.0cm,脾肋下未触及,脐带未脱,无渗出,脐轮不红,右上肢活动受限,不能抬起,前臂无弹回,肌张力减弱,围巾征(-),月国角<90度,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吞咽、握持反射减弱,拥抱反射双侧不对称,右上肢无拥抱反射,踏步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WBC 7.2×109/L, L 29%, M 6.3%, N 64.7%, RBC 4.59×1012/L, PLT 14×109/L 2.尿常规:正常 3.血气分析:

4.肝功: 5.NBNA评分:30分 6.头颅CT:HIE伴蛛网膜下腔出血 7.右肘关节X线示:右桡骨小头半脱位,肩关节无异常。 8.胸部正位片: ●诊断: 1.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度)(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3.胎粪吸入性肺炎(meconium aspiration pneumonia) 4.右桡骨小头半脱位(sebluxation of radiux head) (一)病史特点 1.异常分娩史患儿因“胎心过缓,足先露”行臀牵引生产。羊水Ⅲo污染,生后Apgar评分1、5、10分钟分别为3、6、8分,明显低于正常。 2.生后反应差,面色灰暗。 (二)查体特点 1.反应差、呻吟、哭声低弱,面色灰暗,口唇及口周青紫。 2.前囟 3.0×3.0cm2,稍膨隆。 3.右上肢活动受限,不能抬起。

外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 (供临床医学、医学影像专业使用) 二OO四年十一月

前言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它是以某些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某个阶段需要手术或以手术为主要疗法的疾病。因此,外科学课程包括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疾病和外科手术学。外科学的教学应使学生能掌握外科基础如外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常见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熟悉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训练学生外科手术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念。外科学还要着重对学生临床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强调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自觉地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亲自参加实践,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外科学教学包括理论课、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三部分。教学总时数学时,其中课堂讲授学时,临床见习学时,临床实习学时。理论课、见习课、实习课的时数比为 课程目标 外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学科密切相关。《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外科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从事临床外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医学学科,特别是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医学学科的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掌握无菌技术,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失调,输血,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麻醉,复苏,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处理,外科营养,外科感染,创伤,烧伤和冷伤,战伤外科,显微外科,移植。 2. 熟悉外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及诊断、治疗:包括普通外科的颈部、乳房疾病、胃十二指肠、小肠、结直肠、肛管、胆道、胰腺疾病(包括消化道先天性畸形),腹外疝,腹部闭合性损伤,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肝脓肿,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骨外科的运动系统检查法,骨折概论,上、下肢、脊柱及骨盆骨折,手外科,关节损伤及关节脱位,周围神经损伤,断肢(指)再植,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腰腿痛和磺肩痛,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结核,非化脓性关节炎,运动系统畸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骨肿瘤;泌尿外科的泌尿、男生殖系检查和诊断,先天畸形、感染、结核、肿瘤及其他疾病,泌尿系损伤、梗阻、尿石症,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男性节育;脑外科的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颅内和椎管内肿瘤与血管性疾病;胸外科的胸部损伤,胸壁、肺部、食管、心脏疾病,脓胸,原发性纵隔肿瘤。 (二)能力的培养 1.自学能力:大课只讲授重点和难点内容,适当缩减讲课时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教材和有关的参考资料。 2.分析能力:见习教学通过讨论病例,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言,提高学生临床分析的能力。 3.综合能力:书写临床病案如病历、病情记录、手术前总结及术后记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判断的能力。 4.临床独立诊治病人能力:结合临床诊断和治疗病人,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已动手完成各种临床操作,提高学生独立临床工作的能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教案详细版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 上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三年制高 专) 上课年级二年级学分/周学时8/4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dd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 选用教材 龙明/王立义.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外科学(第 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主要参考书[1]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梁勇/胡忠亚.外科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不少于300字) 1.课程性质 《外科学》是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相统一的一门临床医学课程。外科学总论作为外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实践的桥梁,其范畴包括外科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项基本技能操作。学习外科学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本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其中理论104学时,实践26学时,总学时130学时。 2. 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具备以下能力: 1.专业知识:学生能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能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正确诊断;能进行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能进行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健康宣教。

2.实践技能:学生能熟练进行围手术期及各项外科学技术操作;能制定详细的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围手术患者的治疗计划。 3.专业素质:学生热爱临床医学专业,具有爱伤意识;具备较强的无菌观念及临床思维框架;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与服务对象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 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与《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专业课一起构成培养临床综合能力的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能力为基本参照,以农村社区等基层医疗服务为基本方向,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临床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方法、诊断和防治知识,学会诊断并处理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学会外科基本检查操作方法的适应基层、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助理执业医师。 二、教学基本要求(不少于500字) 1. 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建设用于本课程教学的仿真医院外科实训室,配备与相应科室相同或仿真的设备和器械,如模拟人、模拟手术台、手术器械等,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综合训练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教、学、练一体化的要求。 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及教学实训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资源,安排学生见习、实习。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医院一般应是二级以上医院,医院的设施和设备先进齐全。诊疗范围宽,病种较齐全。有健全的医疗组织管理系统,让学生有系统地学习的机会。有一定数量的适应教学需要的临床教师队伍,有临床带教经历和带教经验,能进行教学查房、修改学生书写的病历、医疗专题讲座、组织病案讨论等工作。 2. 教师基本要求 承担临床外科教学的专业技术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具备一定临床实践经验,并定期在附属医院相应科室下临床实践,参加职教项目培训和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等要求,具备双师素质,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工学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