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优质课教案

《中国石拱桥》优质课教案
《中国石拱桥》优质课教案

11.《中国石拱桥》优质课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②理清文章说明顺序和结构。

过程与方法:①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②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

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教案重难点

1.重点:理清文章的结构;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2.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案过程

第一课时教案要点

①了解作者与说明文

②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③了解石拱桥的总体特点

④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和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细读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的。

1.分四人小组,找出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预设:(1)、举例子: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赵州桥,一个卢沟桥。举例典型,很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2)、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M,两端宽9.6M,中部略窄,宽9M。”通过精确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突出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在说明卢沟桥的特点时也运用了这种说明方法)

(3)、打比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4)、摹状貌:“有的……有的……有的……”形象地描绘了狮子的生动姿态,显示了卢沟桥的艺术特色。

(5)、引资料:唐朝张嘉贞说它“创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突出了赵州桥构造的奇特。张赞其“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

(6)、作比较:“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河堤冲毁桥无恙两者相较,表明其结构坚固。

2.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语言很具有逻辑性,例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写赵州桥时,先介绍了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再分成四点用数字分别说明,层次性很强。

3.作者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请同学们找出来。

明确:共同点是都介绍了地点,修建年代及它们的结构特点。不同点是在介绍赵州桥时顺便说明了桥的设计者,介绍卢沟桥时用马可?波罗的话来赞扬其高度的技术成就和艺术价值,还介绍了卢沟桥的特殊历史价值。这不但使行文有所变化,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分组合作讨论,品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1.说明文语言要求科学而准确,可老师在读课文时却发现本文有许多地方语言很不准确。例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一句中的“大约、可能”,这些词,明明都不确切,怎能说准确呢,应该都删掉,这样语言就准确了,你们同意老师的意见吗?

学生可能回答:不同意。

教师追问:为什么?谁能讲讲理由。

讨论使学生明确:“大约、可能”在这里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这是作者根据已有资料记载进行的推测。删去后变成确切的时间和准确的记载,反而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说明不准确,不科学了。所以不能删掉。

教师追问:在这里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来分析语言的准确性?

明确:“删除法”。

2.本文还有类似的语言情况吗?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在文中画出这样的句子,用“删除法”试着分析它的准确性。

四人小组合作,互相帮助画出句子,在小组内部交流各自的分析。

四人小组代表在班级发言。

①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中的“各”字使用严密、准确。“各”表示在大拱的两肩上分别有两个小拱共四个,去掉“各”后,意思变为

只有两个小拱,数量少了。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语言表达不准确。

②“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几乎”一词使用准确、严密。“几乎”表示程度,指桥面的平坦程度,将几乎去掉后,变成桥与水面平行

不符事实,语言表达不准确。

学生小组继续发言。

③“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中“拼成”一词使用准确。意思是拼合而成,表示28道拱圈并列砌筑的特点,正因如此,其中一道坏了其他各道才不会受到影响。

教师追问:将“拼成”换成“组成”行不行?

学生思考回答。不行。因为“组成”意思是组合而成,不是并列砌筑,

因而一道坏了其他各道都会受到影响,不符合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因而

不行。(替换法)

教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

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

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

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品味说明文语言,最

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四、拓展巩固,强化提升

1.教师分发文字材料,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思考题目。

竹子

竹子这个家族非常庞大。在我国就有250个成员,常见的有毛竹、苦竹、方竹、凤尾竹等十多种。正像菱角不都是两个角的,还有三个角、四个角、无角的一样,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竹。它的躯干又圆又粗,魁梧而高大,可谓这个家族中的“大丈夫”,它生性喜酸,专爱生长在肥沃酸性土壤中。毛竹具有坚韧、富有弹性等优点。因而对人类的贡献也最大,现在家庭中的许多竹制家具都是用它做成的。它还可以供建筑之用,甚至可用来代替钢筋,用于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构件中。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菱角,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简要分析文中加粗字“在我国”三个字的表达作用。

明确:(1)说明对象是竹子。

(2)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圆、粗、魁梧、高大。

(3)提到菱角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而说明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4)“在我国”三个字准确地指出“竹子有250个成员”的范围,使句意更明确;去掉后,会使人误认为全世界只有250个品种,与客观事实不符。

五、课堂小结

1.总结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结合板书: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作比较)

2. 总结说明文语言特点:为了准确说明事物或事理,说明文非常讲究语言的准确性。本文中,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有些词语则表示一种估计。无论哪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个:符合实际。

(结合板书:说明文语言:简洁、准确、严密)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二”。

2、课外从互联网上搜集古今中外著名的桥资料,然后从不同角度(如结构、功能、建筑材料等)对它们进行分类,并选择一些有特色的桥给它们建立小档案。

板书设计

11.中国石拱桥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作比较

说明语言:简洁、准确、严密

专家评课记录

专家评课记录材料 专家张老师点评范树峰老师的《中国石拱桥》: 1、初中学生首次接触说明文,应把握哪些要点,说明对象、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等,范树峰老师在课堂中都非常好的呈现了说明文的基本常识。 2、范老师课件的设计也非常用心,导课用感性的图片进行铺垫拓展了桥的特点,结尾又用到杨浦大桥等,首尾呼应,说明教师备课用心认真。 3、上课过程中能够关注群体学生的活动情况,从不同层次多个角度来引导关注学生学习。 建议: 1、忽视了将单元提示引入备课中,单元提示明确了本单元教学的特征、顺序、语言、方法等,所选课文是范例,以范例为载体来教学时要有所选择和取舍,不能面面俱到。 2、教学设计的重点要素过多,本节课说明文的哪一点最重要呢?应该是把抓住事物的特征作为一个重点,特征是什么,最难捕捉,要反复品味。教师在备课时要用心解读文本,不要讲太多,精心让学生明白一两个问题,教学思路要简单清晰,主次分清,设计目标要单一准确,教学环节要落实到位。 3、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学到了什么,获得的成长和进步在哪里,要引导学生思维上的进步,让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上一个层次,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

专家张老师点评翟国芳老师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议论文应该怎样上,关注什么,教师的引导体现在什么地方,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分歧是怎样引导处理问题,这个时候就该是教师出手的时机,引导启迪学生进一步研究文本,给思路给方法。学生讨论时,要给出讨论的标准,从而提高讨论效率,体现教师智慧。2、学生研究文本,读课文的方法需要思考,不同的读有不同的目的,朗读侧重于整体感知,默读侧重于关注内容提取信息,要在指导学生读上设计好。 专家张老师点评申爱丽老师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教学设计、备课很好,充分考虑到学生、学情,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应考是亮点。 2、教师仪态亲和,师生关系融洽。 建议: 1、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不高,问题在于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上,要在设计问题上有所突破,要创设学生说的情境,放手让学生尝试,把设计问题让学生去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包办的过多,会让学产生依赖,制约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要多留空白,让学生提问,点燃学生的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迁移能力和思考文本的能力。 3、问题的设计要灵活,要有深度,用好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兴奋点和灵性。 专家常老师总结点评:

河南省武陟县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新人教版

中国石拱桥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课标陈述: 1.阅读说明文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说明方法。 2.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说明顺序。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1、说明文的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空间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 4、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列图表 }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二整体感知 1 给课文题目加上适当的定语:的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在这里可对比一下“令人骄傲”,看看哪个答案更适合这种文体) 2、速读课文解决基训一二题。 三探究内化 再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石拱桥有什莫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不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3、文中例举了我国哪几座有代表性的桥?(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 4、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 因为赵州桥、卢沟桥体现出中国石拱桥具有的共性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5、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看看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些特征: 赵州桥:卢沟桥:

中国石拱桥听课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石拱桥听课心得 篇一: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 1 听课时间:9月26日授课老师:宗克玉 授课学校:机厂学校授课年级:八年级 新闻两则 一、导入 二、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3、精读课文(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三、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四、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评价:将方法的教学融入到具体教学内容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将我们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新的领域。值

得大家借鉴。】 2 听课时间:9月30日授课老师:宗克玉 授课学校:机厂学校授课年级:七年级 《羚羊木雕》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1.题目解说。 2.朗读要求。 (1)、把握好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2)、处理好语速、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文中有哪里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由什么事物引起(幻灯片6) 研读赏析: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分别对“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并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2、读文章最后3段,回答问题。 ①写月亮冷冷的有什么作用?②写万芳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③“我”为什么“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3.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八年级上《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大李中学:李领兵教学目标: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3、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学习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4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

“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桥梁学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三十年代即主持建造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培养了大批桥梁专家,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就是由他的学生担任总工程师的。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听读课文,找出说明对象和说明对象特征。(播放课文录音)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学生自学找出作者主要以那几座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 明确:赵州桥、卢沟桥 四、再读课文,局部探究。 请学生速读4~8段,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1、找出赵州桥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语句。 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充分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迄今保存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word版本

《中国石拱桥》基于标准的教学方案设计 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内容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主题:《中国石拱桥》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设计者:牛路瑶/郑州市第七十七中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 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3)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 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 《中国石拱桥》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从文体上看, 是说明文单元;从题材上看,是有关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文章。教学本单元,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的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本文先从“久、美、坚”三个方面说明中 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然后列举赵州桥、卢沟桥两个例子来解释石拱桥的共同 特点,并着重说明两座桥各自的特点,以此表现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语 言以说明为主,又穿插记叙,严谨周密又不失生动形象。 3.学情分析 由于八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说明文,对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知之甚少,所以应首先明确什么是说明文。所以学习这篇文章前,进行一节说明文导入课,回忆前面学过的记叙文和抒情意味比较浓的课文,在比较中发现说明文的不同之处,如没有贯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意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等。然后在学完课文后,和学生共同总结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把握石拱桥整体特征。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桥是大地上最真实、最亲切的形象,它总是那样的平凡又像是没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经受千人踩踏,暴洪冲刷,坚贞的挺立是它不变的形象。以上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桥。而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又该是怎样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说明对象的内容和特点;感受作者对中国石拱桥的喜爱与自豪,体会作者对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与歌颂。 2.掌握本文说明方法的特点和效果; 3.阐述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和效果。 教学重点:能说出本文说明对象的内容和特点。 教学难点:能解释本文说明语言运用的特点和效果。 教学方法:探究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2 教学预设:一、激趣导入,开启“拱桥”之幕 我国素有多桥古国之誉,石拱桥作为我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与石拱桥有关的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作者——,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石拱桥的,共同揭开我国石拱桥的神秘面纱。 二、明确说明对象,初识“拱桥” 这篇说明文的主要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一起开口说) 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成就惊人)。 作者为了说明石拱桥的特征,精心选取了两个例子,分别是赵州桥和卢沟桥,在文中是第几到第几自然段。在我们的阅读提示语里也

提到赵州桥和卢沟桥突出体现了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是我国古代石拱桥的典范,它们是如何体现我国石拱桥的这些特点的呢? 任务:自由朗读第4到第8段,划出其中体现中国石拱桥共同特点的句子,并分析体现了哪一特点。要求:快速、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时间:3分钟左右。 三、掌握说明方法,赏析“拱桥”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加以说明。(参考句式:这句话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学生: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打比方,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形状,突出了石拱桥的形式美;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作用是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 教师例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这句话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作用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卢沟桥石狮子的各种姿态,说明了卢沟桥的形式优美。 摹状貌:通过描绘事物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把说明对象描述得形象、具体、生动。 本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课文用赵州桥和卢沟桥了说明石拱桥的特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一起开

课文《中国石拱桥》的优秀教案

课文《中国石拱桥》的优秀教案 课文《中国石拱桥》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掌握“拱、贞、撑、涧、虹、弧”等6字。 2、初步学会从“抓住特点”的角度分析一般说明性文章,圈画关键性语句。 3、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掌握抓住中国石拱桥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初步学会分析一般说明性文字,找出关键性语句。 教学难点: 如何掌握举例的典型性,体会课文用语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要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或阐明某种事理,都要用到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以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得要求解释事物或事理,使人们获得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和道理的文章,就是说明文。

1、你见过哪些说明文( 举例) 2、简介课题及作者。(板题) 二、熟悉课文,理清行文脉络。 1、听录音,划生字词语。 拱、贞、撑、涧、虹、弧 2、理解运用下列词语:巧妙绝伦 3、思考:阅读说明文,首先要理清说明的顺序。本文采用 了怎样的`顺序? 提示:先归纳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a、石拱桥的外型 b、石拱桥的结构 c、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d、赵州桥的历史 e、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f、卢沟桥的特点 g、卢沟桥的艺术价值 h、卢沟桥的历史纪念意义 i、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j、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明确顺序: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由一般到个别)

三、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 1、集体朗读1、2段,讨论明确。(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 3、赵州桥的特点( 4、5两段,讨论明确:结构坚固、形式 优美、历史悠久、巧妙奇特)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4。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3、赵州桥有什么特点? 二、讨论: 1、本文介绍了卢沟桥哪些内容它有什么特点 a、引导朗读6、7、8段,明确:所在地点、建造年代、桥身长宽、 路面、桥墩、桥面、石栏、石柱;艺术价值、纪念意义等。 b、特点;历史悠久、设计奇巧、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2、作者为什么先介绍赵州桥,后介绍卢沟桥在万千座石拱桥中,

中国石拱桥教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目的要求: 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二、重点:1理解并说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品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难点: 1、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技巧。 教具准备:U盘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1、说明文的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空间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 4、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 子分类别列图表 }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二、检查预习: 1字词 2、整体感知:给课文题目加上适当的定语:----------的中国石拱桥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在这里可对比一下“令人骄傲”,看看哪个答案更适合这种文体)

三、分析课题——中国石拱桥 桥——??————拱————石————中国 (建筑物)-(形状)-(质料)-(地域) (此题目的是简单介绍中心语和修饰词之间的关系) 四、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石拱桥有什莫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不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3、文中例举了我国哪几座有代表性的桥?(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 4、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 因为赵州桥、卢沟桥体现出中国石拱桥具有的共性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5、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看看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些特征: 赵州 桥:卢沟桥: 外形:“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卢沟晓月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 (形式优美) 是否坚固:一千三百多年,还保持原来的雄姿两岸河堤被冲毁,卢沟桥从未出事 (结构坚固) 修建时间: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历史悠久) 6、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 (1)、独拱石桥:1、只有一个弓型大拱(最长、无坡) (赵州桥)2、拱肩上各有两小拱(省料、防洪、美观) 3、28道拱圈拼成大拱(独立承重) 4、结构匀称环境和谐古朴美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2)、联拱石桥:1、十一个拱联成整体,坚固。 (卢沟桥)2、桥面用石板铺砌成,平坦。 3、石栏上雕刻有狮子,美观。 7、思考: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 第一个特点说明大拱的长度以及形状;第二个特点说明拱上加拱的创造性的设计 第三个特点说明大拱的拱圈的作用;第四个特点说明全桥的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四个特点按从主到次的顺序安排,不能互换。 8、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这些特点的时候,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为什么要举

11、中国石拱桥教案(公开课)

11、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学习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桥梁学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三十年代即主持建造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培养了大批桥梁专家,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就是由他的学生担任总工程师的。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扫清生字词障碍。 弧形(hú)长虹饮涧(jiàn)匀称(chèn) 桥墩(dūn)惟妙惟肖(xiào)河堤(dī) 2、词语解释。 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推崇:十分推重。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的十分精妙逼真。 巧妙绝伦:方法或技巧灵巧高明,独一无二。 3、学生听读课文,找出说明对象和说明对象特征。(播放课文录音)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4、学生自学找出作者主要以那几座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 明确:赵州桥、卢沟桥 四、再读课文,局部探究。 请学生速读4~8段,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1、找出赵州桥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语句。 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表明其历史悠久;“非常雄伟”“形状像一张弓”“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结构匀称”“古朴美观”表明其形式优美;“保持原来的雄姿”“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表明其结构坚固;“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唐朝张嘉贞称赞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鷟赞其“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 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充分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迄今保存完整的大量石桥,是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找出卢沟桥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语句。 明确:“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距今830多年,13世纪就闻名于世表明其历史悠久;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联而成”“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表明其形式优美;河堤冲毁桥无恙表明其结构坚固。 3、教师小结: 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于这个事物的特征。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五、学习说明方法。 文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1、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评课稿文档

2020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评课稿 文档 Document Writing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评课稿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 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 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 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听了刘老师执教的《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可谓受益匪浅。刘老师这节课给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刘老师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教育。 在上课之前,学生自觉朗读生字词,然后是演讲比赛,学生点评。课后我了解到刘老师在七年级的第二节课,也就是这班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的第二天就开始了对学生的综合训练,一开始是讲故事,后来是学生自定主题进行演讲。现在是定了几个主题让学生进行演讲比赛,都是学生自觉操作,如抽签定先后,学生之间的相互修改讲稿等等。演讲的学生虽然在台上有点紧张,但是演讲得非常好,而且是脱稿演讲;点评的学生说得连贯通顺,也很到位。可见这班学生在刘老师的培养之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 上课时,刘老师没有把讲台作为自己表演的舞台,而是把课

堂交到学生手中,紧扣文本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比如他问“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一学生回答“形式优美”,然后他又问“形式优美是不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片刻之后学生就答“是石拱桥的特点”,刘老师又进一步追问“这既然是石拱桥的特点,那为什么又成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呢?”这一追问,学生就会进行深入思考,不仅知道中国石拱桥是石拱桥的杰出代表,也能理解下面所要学习的本文得说明顺序――从一般到特殊。这样步步引导,学生不仅学到了文本知识,更学到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及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这一问一答的思考、交流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反思自己,以前也进行了课前三分钟演讲,但是进行得很随意,后来为了上课没再进行下去,上课也变得越来越来随意,其实是不够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评等综合能力的训练,没能持之以恒地抓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作为语文老师,对着一本语文课本,对着一班学生,我们要教予学生什么?我想不仅仅是学生手头上的课文,更重要的是以课文为载体,教予学生如何学习语文,逐步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才是学生的一生的财富。感谢刘老师!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了解本文作者茅以升的基本情况。 2.了解并概括有关石拱桥的知识,理解怎样去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本课的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和行文结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使用的各种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在了一起。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并排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是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今天,请大家随着我走进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20世纪30年代,他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晚年编写了《中国桥梁史》,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背景资料。 本文原载于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后经作者补充、修改。作者在谈到本文的写

作时说:“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即传播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3.知识链接。 说明文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学体裁。 说明文的特点:知识性(指其内容,使人有所“知”)、通俗性(指其语言,让人易懂)、条理性(指其结构,做到言之有序)。 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分类别、摹状貌。 说明文语言特点:科学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简练明确。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整理全文思路。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3-9):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取得的光辉成就及原因。 第三部分(10):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精:《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基于标准的教学方案设计 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年版 内容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主题:《中国石拱桥》 课时:1 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设计者:牛路瑶/ 郑州市第七十七中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 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3)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 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 教材分析 《中国石拱桥》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从文体上看,是说明文单元;从题材上看,是有关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文章。教学本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的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本文先从“久、美、坚”三个方面说明中 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然后列举赵州桥、卢沟桥两个例子来解释石拱桥的共同 特点,并着重说明两座桥各自的特点,以此表现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语言以说明为主,又穿插记叙,严谨周密又不失生动形象。 3. 学情分析 由于八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说明文,对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知之甚少, 所以应首先明确什么是说明文。所以学习这篇文章前,进行一节说明文导入课, 回忆前面学过的记叙文和抒情意味比较浓的课文,在比较中发现说明文的不同 之处,如没有贯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意细致入微的描写 刻画等。然后在学完课文后,和学生共同总结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学习目标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评课稿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评课稿听了刘老师执教的《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可谓受益匪浅。刘老师这节课给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刘老师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教育。 在上课之前,学生自觉朗读生字词,然后是演讲比赛,学生点评。课后我了解到刘老师在七年级的第二节课,也就是这班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的第二天就开始了对学生的综合训练,一开始是讲故事,后来是学生自定主题进行演讲。现在是定了几个主题让学生进行演讲比赛,都是学生自觉操作,如抽签定先后,学生之间的相互修改讲稿等等。演讲的学生虽然在台上有点紧张,但是演讲得非常好,而且是脱稿演讲;点评的学生说得连贯通顺,也很到位。可见这班学生在刘老师的培养之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 上课时,刘老师没有把讲台作为自己表演的舞台,而是把课堂交到学生手中,紧扣文本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比如他问“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一学生回答“形式优美”,然后他又问“形式优美是不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片刻之后学生就答“是石拱桥的特点”,刘老师又进一步追问“这既然是石拱桥的特点,那为什么又成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呢?”这一追问,学生就会进行深入思考,不仅知道中国石拱桥是石拱桥的杰出代表,也能理解下面所要学习的本文得说明顺序——从一般到特殊。这样步步引导,学生不仅学到了文本知识,更学到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及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同时在这一问一答的思考、交流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反思自己,以前也进行了课前三分钟演讲,但是进行得很随意,后来为了上课没再进行下去,上课也变得越来越来随意,其实是不够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评等综合能力的训练,没能持之以恒地抓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作为语文老师,对着一本语文课本,对着一班学生,我们要教予学生什么?我想不仅仅是学生手头上的课文,更重要的是以课文为载体,教予学生如何学习语文,逐步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才是学生的一生的财富。感谢刘老师!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评课稿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 2、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理解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方式。 4、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2、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3、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桥,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大家介绍的都很生动,但却没有把你举的桥系统的说出来,怎样说呢,那得抓住各个桥的特点,怎样抓住特点去说,《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会给你一个很好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 1、正音:洨河(xiáo)匀称(chan)惟妙惟肖(xiào) 2、解词:匀称古朴惟妙惟肖巧妙绝伦 三、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茅以升,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 明确:(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桥洞拱形、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课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桥。 四、研讨归纳 提名学生朗读有关段落,思考研讨以下问题。 1、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 2、卢沟桥的特点是什么? 3、赵州桥、卢沟桥各是怎样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明确:1、赵州桥:(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2)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桥结构匀称,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 2、卢沟桥:(1)联拱石桥(2)坚固(3)形式美观 3、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洞呈拱形的特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结构坚固的特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全桥结构匀称,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的特点。 卢沟桥:“联拱石桥”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洞呈拱形的特点;“坚固,发水时极少出事”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的结构坚固的特点;“狮子形态各异,卢沟晓月”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形式

微课教学设计—《中国石拱桥》的说明顺序

《中国石拱桥》微课教学设计 南陵县城东实验学校杜宣静 一、教学背景: 在学习说明文中,学生对于说明顺序的问题不容易理解,尤其是逻辑顺序不懂。《中国石拱桥》是一篇标准的说明文典范,说明条理极为清晰,并运用了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两种说明方法。所以,我打算以文中说明赵州桥的部分,尤其是第五段说明赵州桥四个特点的部分为例,教会学生学会说明文的顺序。在此背景下,产生了这份微课作品。 二、教学目标: 以《中国石拱桥》中说明赵州桥的部分为例,学会说明顺序 三、教学方法: 运用图片、视频直观展示说明对象的特征,然后利用分解法,逐层分析。 四、教学重点: 赵州桥四个特点的排列顺序 五、教学难点: 对于赵州桥结构的说明 六、教学过程: (一)、以说明文的三种顺序,导入本知识点的学习。 说明文的三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二)、观看视频,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特点:1、只有一个弓型大拱 2、拱肩上各有两小拱 3、28道拱圈拼成大拱 4、结构匀称环境和谐 (三)、具体分析赵州桥的四个特点以及四个特点的排列顺序。 从主到次——逻辑顺序

(四)、引申说明顺序的种类及要点。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依次进行说明,说清事物的空间状态。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五)、拓展: 布置任务: 思考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写卢沟桥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2、两座桥的排列按哪种顺序说明的? 3、第九段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采用了什么顺序? 4、从整体看,全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七、教学总结: 这节微课,我以一个极小的段落,重点分析本段说明顺序,然后延伸到对三种说明顺序的学习,最后布置思考题延伸拓展,当学生在根据微课所学内容正确解答后,三种说明顺序的知识点也就在举一反三中掌握了! 同时,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真正掌握学习说明文的方法,也就真正做到授之以“渔”了!

优质课获奖教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11中国石拱桥》【市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判断常见的说明方法类型,并能阐述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2.学生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能体会语言的准确性。2学情分析 学习已经对说明文的基本常识有一定的了解 3重点难点 1.判断说明方法,阐述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 2.归纳答题技巧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中国石拱桥第2课时——说明方法及说明文的语言同学们,结合中考说明文的考点,我们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这也是是每次必考的题型,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说明的方法,主要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能从文中找出这些方法,并能简要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我们还需要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主要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活动2【讲授】 ~一、预习检测——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中国石拱桥 2.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有哪些?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逻辑顺序 (补充:说明顺序有时间顺 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

二、重点研读1——说明方法 (一)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 比较、下定义、引资料、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等 (二)请同学们找出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打比方: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像天上的虹. 2、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 持着原来的雄姿. 引用: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2、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3、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4、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 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列数字: 1、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 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分类别: 1、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

《中国石拱桥》听课学习

把天空还给学生 ——有感于邓老师的《中国石拱桥》 一学期一次的做课竞赛对年轻老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对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是一次展示和提升。邓老师的公开课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中再次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经典,什么是不可复制。 如果把学生比作小鸟,传统课堂就是教室一样的鸟笼,而邓老师营造的课堂就是天空,是任学生自由飞翔,却能茁壮成长的天空。 这是一段美丽的旅程。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并且说明文的学习也是本学期的重点之一。提到说明文,大家都知道学的无非就是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感觉非常程序化。如何让学生对看似枯燥的说明文产生兴趣呢?邓老师给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她把一篇说明文上成了散文的味道,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她进行了一次美丽的旅行——去游览中国石拱桥,特别是赵州桥。 主要得益于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在视觉上给学生美的享受。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展示了很多美丽的中国石拱桥图片,最后还把石拱桥比作放大了的板凳,更是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适时在研讨环节出示图片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第二,在听觉上给学生美的享受。一堂课40分钟,要完成相对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当堂训练,时间确实比较紧。因此,多数老师,包括我在内,都会在语速上压缩时间,最后却发现时间还是不够用。而邓老师从头到尾用不紧不慢的语调跟学生交流,让学生有一个平和的心境来思考问题,课堂时间却不显得紧。而我们则给学生制造了紧张的气氛,问题解决自然没那么顺畅。第三,在心灵上给学生美的享受。邓老师从提出问题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甚至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时,始终是以商量的语气亲切地与学生交流。她还时不时把自己的感受拿来与学生分享,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这是一段轻松的旅程。 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一件苦差事,而邓老师却把它变成了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从学生的反应和表情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闪烁的智慧之光。邓老师就像一只领头的大雁,带领着她的雁群,在天空一会成“人”字形,一会成“一”字形……变换着队形,却井然有序。 这是课堂气氛与课堂纪律的完美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于是课堂气氛的活跃成了一个评判的标准。很多老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同桌交流、小组合作、代表发言、小组竞赛、学生自由提问等方式,整个教室热闹非凡,却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所以讨论浮光掠影草草收场。邓老师在课堂上放得开,收得拢,让课堂轻松但不混乱。她为了引出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大拱”与“小拱”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小拱在大拱的两肩上”、“大拱在小拱之间”、“大拱两旁是小拱”等等,邓老师一一在黑板上进行了现场绘图,无需点评,学生一目了然。最后,学生发现书上的原话能最准确地说明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学生说得很多,也很发散,但是收得也很迅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

中国石拱桥教案

中国石拱桥教案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石拱桥教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特点和几种说明方法。 2、认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性 . 3、初步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学习。 教学设想:(1)、抓好预习,熟悉课文。 (2)、抓住关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3)、领导学生在抓住中国石拱桥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内容。 4、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2、进一步学习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二、教学过程: 模块一:扫清阅读障碍 1、字词注音或写字:弧形拱桥陡坡和谐饮涧桥墩匀称 2、解释:巧妙绝伦惟妙惟肖匀称 3、作者介绍: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模块二:分析课文 一、整体感知,通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石拱桥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它的前景如何? 2、根据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二、分析第一部分: 1、中国石拱桥有哪写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2、石拱桥形式优表现在何初处? 3、 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来说明桥的特点,能否删去或颠倒?为何? 4、第3段在全文结构有何作用? 模块三:抓重点,解难点,学习第二部分。 1、读4―8完成课后第一题 2、读5自然段(1)划分层次 (2)说明顺序是 (3)对“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 (4)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特点的? (5)2、3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哪些方面? 3、读6―9段回答 (1)6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者主要抓住了该桥()()两个方面来写。它是一个()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