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doc

一、万能材料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钢筋试件法)(一)适用范围

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种类型准确度等级为一级的万能材料试验机。

(二)环境条件

1.核查环境温度10℃~35℃。

2.相对湿度:≤80%RH。

(三)核查范围

1.核查参数:拉力;

2.核查量程:日常检测采用的量程范围。

(四)核查标准

普通热轧带肋钢筋试样。

(五)技术要求

1.核查限:溯源性变动允许范围±1.0%;

2.钢筋试样要求:制样的钢筋应从同炉号同批号钢筋中选取,各项质量指标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要求,抗拉强度的变异系数一般不应大于0.5%,试样不得受潮锈蚀;

3.取样方法按照相关的产品和试验方法标准执行;

4.试样的拉伸试验按现行钢筋拉伸试验方法执行。

(六)核查方法

1.从符合技术要求的钢筋中抽取三根钢筋,按试样截取要求制作试件,每根不少于12个试件作为一批;三根钢筋所制作试件分别为A、

B、C三批;每一批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A1、A2、B1、B2、C1、C2六组存放;

2.检测试件的基准平均值,在设备检定后一周内,抽取A1、B1、C1三组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最大拉力,并分别计算其拉力基准平均值

F jb(计算到1N);

3.两次周期检定之间,根据确认的核查周期,可分次抽取A2、B2、C2组试件进行多次核查拉伸试验,记录最大拉力,并计算拉力核查平均值F hc(计算到1N)。

(七)核查结果计算

计算核查平均值与基准平均值之差P,P=(F hc-F jb)

计算核查限绝对值Δjb,Δjb=F jb×1%

计算E值E=|P|÷Δjb

(八)核查结果评价

当E≤1时,核查结论合格

(九)说明

1.剩余试件B2、C2可用于继续核查;

2.根据确认的核查周期,可以增减钢筋试件的取样批次;

3.核查周期按设备的使用频繁程度、环境条件和核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

JCZX-TX-JL-39-1 万能材料试验机期间核查记录表

编号:仪器名称检定日期

规格型号核查日期

管理编号核查方法

核查周期核查标准

环境条件核查限

核查试件基本平均值的检测与计算

批号组

试件号 1 2 3 4 5 6 7 8

基准平均

值(F jb)

A A1

最大拉力

(kN)

B B1

C C1

核查试件核查平均值的检测与计算

批号组

试件号 1 2 3 4 5 6 7 8

核查平均

值(F hc)最大拉力

(kN)

核查平均值与基本平均值的差值与最大允差限计算

P=F hc-F jbΔjb=F jb×1%

E值计算

E=|P|÷Δjb=

核查结果评价

核查项目判断标准核查结果核查结论示值误差E≤1

期间核查意见:

核查人:复核人:

二、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量程不大于5000N的电子式万能试验机。(二)环境条件

1.环境温度10℃~35℃。

2.相对湿度:≤80%RH。

(三)核查范围

1.核查参数:拉力示值;

2.核查量程:量程下限或量程的10%。

注:量程下限用分辨力的倍数确定,1级为分辨力的200倍。

(四)核查标准

核查标准:重物,其质量不小于量程的10%。

(五)技术条件

1.核查限标准为易在试验机上悬挂的恒重物体,且性能稳定;

2.试验机示值最大允许误差±1%;

3.试验及操作按操作说明书。

(六)核查方法

1.将选好的重物悬挂于钳口中心,待示值稳定后读取试验机示值,按以上步骤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2.试验机检定后一周内,按上述步骤进行测量,并计算示值平均值F0;

3.期间核查时,按1规定的步骤进行测量,并计算示值平均值F1。(七)核查结果计算

试验机示值相对误差Δ0

Δ0=(F1-F0)/F0×100%

Δ0——试验机示值相对误差(%);

F0——检定后一周内测的悬挂重物时试验机示值(N);

F1——核查时测的悬挂重物时试验机示值(N)。

(八)核查结果评价

若试验机示值相对误差-1%≤Δ0≤+1%,则试验机核查合格。

(九)说明

核查周期按设备的使用频繁程度、环境条件和核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

JCZX-TX-JL-39-2 电子式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记录表

编号:仪器名称检定日期

规格型号核查日期

管理编号核查方法

核查周期核查标准

环境条件核查限

检测数据

项目检测数据平均值

检定后一周内检测试验机示值1

F0= 2

3

核查时检测试验机示值1

F1= 2

3

核查结果计算

Δ0=(F1-F0)/F0×100%=

E值计算E=|P|÷Δjb

核查结果评价

核查项目判断标准核查结果核查结论

示值误差Δ0|Δ0|≤1%

期间核查意见:

核查人:复核人:

三、压力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准确度等级为1级的压力试验机期间核查。(二)环境条件

1.环境温度10℃~35℃。

2.相对湿度:≤80%RH。

(三)核查范围

1.核查参数:压力试验机压力示值;

2.核查量程:检测常用量程。

(四)核查标准

核查标准:简易测力仪。

(五)技术条件

1.简易测力仪技术参数:

(1)压力试验筒尺寸为外径150mm,内径120mm,壁厚20mm,高190mm;

(2)外侧两块千分表,量程1mm,最小刻度为0.001mm,在压力试验筒两侧对称布置;

(3)压力试验筒宜作防锈处理,表面粗糙度Ra<0.4um;

(4)材质为45#钢;

2.压力试验机示值最大允许误差±1%;

3.压力试验及操作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六)核查方法

2.简易测力仪使用方法:

(1)测力仪安装:将测力仪置于压力试验机下压板上,安装好左右两千分表,千分表预压(0.1mm~0.2mm),测力仪轴心与压力机上下压板轴心应在一条轴线上;

(2)测力仪对中:在力值为零时,对千分表进行调零,然后加荷至核查量程时读取千分表读数。如果左右两侧千分表读数不超过平均值的20%,则认为测力仪已对中,无需调整;否则,应调整测力仪位置,直至符合要求;

(3)力值测试:对中后开始测试。在力值为零时,将左右两表读书调零,然后以1~3kN/s速率加荷至核查量程,读取左右读数,取两表平均值。

3.压力试验机检定后一周内用简易测力仪,按上述步骤在示值为F的核查量程点处重复测量10次,读取千分表变形数据,取10次的平均值R,得出示值F与测力仪变形R的比例关系式:F=k·R,其中k为比例系数;

4.期间核查时,按同样方法在示值为F的核查量程点处重复测量10次,求出千分表变形数据的平均值R0,按比例系数k算出F。(七)核查结果计算

1.计算比例系数k,k=F /R

2.计算核查压力值F0,F0=k·R0

3.计算示值误差Δ,Δ=(F0-F)/F×100%

(八)核查结果评价

1.若|Δ|≤1.0%,则仪器核查合格;

2.若|Δ|>1.0%,则仪器核查不合格。

(九)说明

核查周期按设备的使用频繁程度、环境条件和核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

JCZX-TX-JL-39-3 压力试验机期间核查记录表

编号:仪器名称检定日期

规格型号核查日期

管理编号核查方法

核查周期核查标准

环境条件核查限

检定后一周内检测数据

测试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试验量程(kN)

千分表

读数(0.001mm)左表右表均值

平均值R

核查检测数据

测试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试验量程(kN)

千分表

读数(0.001mm)左表右表均值

平均值R0

核查结果计算

1.比例系数k=F/R=

2.核查压力值F0=k·R0=

3.示值误差Δ=(F0-F)/F×100%=

核查结果评价

核查项目判断标准核查结果核查结论示值误差Δ|Δ|≤1%

期间核查意见:

核查人:复核人:

四、电子分析天平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送检砝码法)

(一)适用范围

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子分析天平的期间核查。

(二)环境条件

1.核查环境温度20±5℃。

2.相对湿度:≤85%RH。

(三)核查范围

根据分析天平量程选择最大称量值或最大称量值的50%为核查量值。(四)核查标准

核查标准:检定合格的标准砝码。

(五)技术条件

1.标准砝码选用F1级砝码,经检定或校准合格;

2.选择标准砝码其质量应为被核查电子分析天平最大称量值的50%或最大称量值的单个砝码为宜;

3.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六)核查方法

1.在天平秤盘中心加上质量标准为m的核查标准砝码;

2.待天平稳定后,读取砝码的质量m0。

(七)核查结果计算

示值误差Δ=m0-m

式中:Δ——天平示值误差(mg);

m——标准砝码质量(mg);

m0——核查时分析天平称得标准砝码示值(mg)。

(八)核查结果计算

当核查点为天平最大量程时,分析天平示值误差应满足|Δ|≤1.5e(e为天平检定分度值),核查合格;

当核查点为分析天平最大量程的50%时,析天平示值误差应满足|Δ|≤1.0e(e为天平检定分度值),核查合格。

(九)说明

1.e为天平检定分度值,用于划分天平级别与进行计量检定的,以质量单位表示的值,其值在天平铭牌和天平检定证书中均可查的;

2.核查周期按设备的使用频繁程度、环境条件和核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

JCZX-TX-JL-39-4 电子分析天平期间核查记录表(送检砝码法)

编号:仪器名称检定日期

规格型号核查日期

管理编号核查方法

核查周期核查标准

环境条件核查限

检测数据

标准砝码的质量

m(g)

电子分析天平读

取标准砝码的质

量m0(g)核查结果计算

示值误差Δ=m0-m=

核查结果评价

核查项目判断标准核查结果核查结论示值误差Δ0

期间核查意见:

核查人:复核人:

五、电子分析天平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非送检砝码法)(一)适用范围

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子分析天平的期间核查。

(二)环境条件

1.核查环境温度20±5℃。

2.相对湿度:≤85%RH。

(三)核查范围

根据分析天平量程选择最大称量值或最大称量值的50%为核查量值。(四)核查标准

核查标准:砝码。

(五)技术条件

1.砝码质量应为被核查电子分析天平最大称量值的50%或最大称量值的单个砝码,砝码位检定或校准;

2.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六)核查方法

1.在天平秤盘中心加上被核查天平最大称量50%或最大称量值的单个砝码;

2.待天平稳定后,读取示值,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3.天平检定后一周内,按上述步骤测量砝码质量,并计算平均值m;

4.期间核查时,继续按照上述步骤测量该砝码质量,并计算平均值m0。

(七)核查结果计算

示值误差Δ=m0-m

式中:Δ——天平示值误差(mg);

m——天平检定后一周内称得砝码质量(mg);

m0——核查时分析天平称得标准砝码示值(mg)。

(八)核查结果计算

当核查点为天平最大量程时,分析天平示值误差应满足|Δ|≤1.5e(e为天平检定分度值),核查合格;

当核查点为分析天平最大量程的50%时,分析天平示值误差应满足|Δ|≤1.0e(e为天平检定分度值),核查合格。

(九)说明

1.e为天平检定分度值,用于划分天平级别与进行计量检定的,以质量单位表示的值,其值在天平铭牌和天平检定证书中均可查得;

2.核查周期按设备的使用频繁程度、环境条件和核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

JCZX-TX-JL-39-5 电子分析天平期间核查记录表(非送检砝码法)

编号:仪器名称检定日期

规格型号核查日期

管理编号核查方法

核查周期核查标准

环境条件核查限

核查数据

检定后一周内测量数据核查时测量数据

1 1

2 2

3 3

核查结果计算

示值误差Δ=m0-m=

核查结果评价

核查项目判断标准核查结果核查结论示值误差Δ

期间核查意见:

核查人:复核人:

六、电子天平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使用中的电子天平的期间核查。

(二)环境条件

1.核查环境温度20±5℃。

2.相对湿度:≤85%RH。

(三)核查范围

根据天平量程选择最大称量值或最大称量值的50%为核查点,核查其示值误差。

(四)核查标准

核查标准:恒重物体(以下简称重物)。

(五)技术条件

1.核查限:当核查点为天平最大量程时天平示值误差应满足±1.5e,核查点为天平最大量程的50%时天平示值误差应满足±1.0e;

2.重物质量为被核查电子天平最大称量值的50%或最大称量值;

3.重物材质应选择密度大,易于保存,质量恒重的物质;

4.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六)核查方法

1.在天平秤盘中心加载核查标准重物;

2.待天平稳定后,读取示值,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3.天平检定后一周内,按上述步骤称取重物质量,并计算平均值m;

4.期间核查时,继续按照上述步骤称取该重物质量,并计算平均值

m0。

(七)核查结果计算

示值误差Δ=m0-m

式中:Δ——天平示值误差(mg);

m——天平检定后一周内称得重物质量(mg);

m0——核查时天平称得重物质量(mg)。

(八)核查结果计算

当核查点为天平最大量程时,天平示值误差应满足|Δ|≤1.5e(e为天平检定分度值),核查合格;

当核查点为分析天平最大量程的50%时,天平示值误差应满足|Δ|≤1.0e(e为天平检定分度值),核查合格。

(九)说明

1.e为天平检定分度值,用于划分天平级别与进行计量检定的,以质量单位表示的值,其值在天平铭牌和天平检定证书中均可查得;

2.核查周期按设备的使用频繁程度、环境条件和核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

JCZX-TX-JL-39-6 电子天平期间核查记录表

编号:仪器名称检定日期

规格型号核查日期

管理编号核查方法

核查周期核查标准

环境条件核查限

核查数据

检定后一周内测量数据核查时测量数据

1 1

2 2

3 3

核查结果计算

示值误差Δ=m0-m=

核查结果评价

核查项目判断标准核查结果核查结论示值误差Δ

期间核查意见:

核查人:复核人:

七、电子秤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子秤期间核查。

(二)环境条件

1.核查环境温度20±5℃。

2.相对湿度:≤85%RH。

(三)核查范围

根据电子秤量程选择最大称量值的50%为核查点,核查其示值误差。(四)核查标准

核查标准:恒重物体(以下简称重物)。

(五)技术条件

1.核查限:核查点为电子秤最大量程的50%时,电子秤示值允许示值误差应满足±1.0e;

2.重物质量为被核查电子秤最大称量值的50%;

3.重物材质应选择密度大,易于保存,质量恒重的物质;

4.电子秤的使用方法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六)核查方法

1.在电子秤秤盘中心加载核查标准重物;

2.待电子秤稳定后,读取示值,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3.电子秤检定后一周内,按上述步骤称取重物质量,并计算平均值m;

4.期间核查时,继续按照上述步骤称取该重物质量,并计算平均值m0。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版本:第2016年版(第0次修订) 文件编号:QZ/KC-171-2016 控制状态:?受控?非受控 使用人: 发放编号: 编制:检测室 审核:唐亮 批准:袁绪文 批准日期:2016年月日实施日期:2016年月日湖南坤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颁发

核查方法目录序号文件名称 1 总则 2 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方法 3 烘箱设备核查方法 4 电子天平核查方法 5 恒温恒湿设备核查方法

总则 1、目的 为了有效了解仪器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使用状态,确保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内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 3、核查内容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进行期间核查: 1).稳定性不高,漂移较大的; 2).使用频繁,时间较长的; 3).电子类设备较长时间未启用的; 4).参考标准、标准物质的保管环境及使用有效期。 4、核查方式 A.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 B.以留样的再检测对比进行期间核查; C.以同样功能的设备比对来进行期间核查; D.实验室间比对进行期间核查; E.用具自校功能设备的自校程序进行期间核查; F.其他有效的期间核查方式。 5、核查周期 1).对使用频率较低,使用时间较短,稳定性较高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可一年进行1-2次。 2).对其他,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核查次数,但不得少于6个月一次。 六、期间核查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 见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方法。 七、期间核查方法 具体的期间核查方法见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方法。 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方法

1、概述(目的):为了解万能试验机状态,维护设备在两次校准期间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减少由于仪器稳定性变化造成的结果偏差,除了在开机前和关机后检查仪器外,特对该设备在两次周期检定/校准之间需进行期间核查。 2、依据:GB/T 228.1-2010及相应作业指导书。 3、技术要求:计算力值的相对误差?=│存档值-实测值│/存档值×100%,力值的示值相对误差?≤5%。 4、核查所用样品和数量: 选用适合本试验机量程的抗拉强度的钢材,且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若干段(长度满足相关要求,数量能应付突发事件)。 5、核查方法:采用实物比对法 5.1由检测员和设备管理员在本试验机检定合格后一周内进行测力试验,并有设备管理员记录实验数据,存入设备档案中,期间核查时备用。 5.2第一次测力后期间核查时,由检测员和设备管理员进行测力试验,将测得数据与存档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力值的相对误差?。 6、结果评定: 对以上核查结果,应填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统一归档。在期间核查过程中若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或评定指标未能达到规定要求,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组织有关人员确定,并组织维修或送检,维修后的仪器经检查或检定达到技术性能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烘箱设备核查方法 1、核查目的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钢筋原材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和意义: 本次比对试验活动依据 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对钢筋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最大力总伸长率)进行测试。本次比对试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各试验室试验人员测试水平,检验万能压力机经期间核查后精度要求,促进各试验室人员试验检测业务能力提高,以适应渭武高速公路全面施工检测的需要;同时对各试验室试验来说,本次比对试验是一种有效的外部质量活动,也是对内部质量控制技术的补充。 二、样品描述及结果评价 1、本次比对试验选用了HRBE400、直径 16mm 的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样品。根据参加人员领取试样先后顺序,随机分发样品。 2、试验时,力学室温度应符合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的要求。 3、结果评价设计与能力评价 本次钢筋比对试验统计方法采用《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GB/T 28043-2011),以所有参加工地试验室试验结果的计算中位值、标准四分位数间距(IQR)测试值,计算各参加工地试验室测试结果的 Z 比分数,按下式计算 Z 值: Z= (A-中位值)/标准(IQR) 式中 A –参加人员测试结果;

标准(IQR)=IQR*; 本次比对试验涉及的统计量有:结果数、中位值、标准(IQR)、最大值、最小值和极差。本次比对试验以 Z 比分数的评价各工地试验的能力。 │Z│≤2 满意),2<│Z│<3 基本满意,│Z│≥3 不满意。 4、在本次比对试验实施过程中,严禁参加试验室相互串通结果,如发现结果直接定为不满意。 三、时间安排 样品领取时间:2016年**月**日至**月**日,结果提交时间2016年**月至至**月**日。 四、试验报告、记录格式及其他注意事项 1、本次试验报告、记录格式按照东方星软件报告及记录格式填写。检测人员应在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单中签字,并在检测报告上加盖试验室公章,试验报告结论不作评价。 2、各单位试验时由中心试验室旁站,中心试验室试验时由项目办旁站,旁站人员应在记录备注栏及报告取样见证人栏签字。 2016年**月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了本检测站主要仪器设备保持正常状态,确保提供给检测结果的质量,本站对所有主要仪器设备实行运行中检查(期间核查),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侧滑检验台、车速表检验台、轴(轮)重仪、制动检验台、滤纸式烟度计、HO/CO 气体测试仪、前照灯检测仪、摩托车轮偏检测仪和声级计等主要仪器设备的运行中检查。规定了每一台仪器核查的技术依据、项目及要求、标准仪器设备、方法、周期。当仪器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或修理、调整后,必须依照本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核查。 3 操作规定 3.1 侧滑检验台 (1) 技术依据: 页脚内容1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08-1996滑板式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 示值误差不超过±0.2m/km。 (3) 核查用仪器设备: 百分表0~10mm,2级 (4)核查方法: 安装好百分表和挡板,用微动工具缓缓推动滑板,当侧滑台示值为3m/km、5m/km、7m/km时,分别读取百分表示值。向左、向右各重复3次,按下式计算示值误差: △i=x i-S i/L 式中:△i——第i测量点的示值误差(m/km); x i——第i测量点的侧滑台示值(m/km); S i——第i测量点百分表3次示值的平均值(mm); L——滑板沿机动车辆行进方向的纵向长度(m)。 页脚内容2

以上各测量点示值误差不超过±0.2m/km。 (5)核查周期 侧滑台的核查周期一般为3个月。 3.2车速表检验台 (1) 技术依据: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09-1996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检定规程。(2) 核查项目及要求: 车速台示值误差不超过±3%。 (3) 核查用仪器设备: 测(转)速仪60km/h以上±0.6%(2000r/min以上)。(电子计数)(4) 核查方法: 页脚内容3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 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钢筋原材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和意义: 本次比对试验活动依据 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对钢筋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最大力总伸长率)进行测试。本次比对试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各试验室试验人员测试水平,检验万能压力机经期间核查后精度要求,促进各试验室人员试验检测业务能力提高,以适应渭武高速公路全面施工检测的需要;同时对各试验室试验来说,本次比对试验是一种有效的外部质量活动,也是对内部质量控制技术的补充。 二、样品描述及结果评价 1、本次比对试验选用了HRBE400、直径 16mm 的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样品。根据参加人员领取试样先后顺序,随机分发样品。 2、试验时,力学室温度应符合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的要求。 3、结果评价设计与能力评价 本次钢筋比对试验统计方法采用《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GB/T 28043-2011),以所有参加工地试验室试验结果的计算中位值、标准四分位数间距(IQR)测试值,计算各参加工地试验室测试结果的 Z 比分数,按下式计算 Z 值: Z= (A-中位值)/标准(IQR) 式中 A –参加人员测试结果;

标准(IQR)=IQR*; 本次比对试验涉及的统计量有:结果数、中位值、标准(IQR)、最大值、最小值和极差。本次比对试验以 Z 比分数的评价各工地试验的能力。 │Z│≤2 满意),2<│Z│<3 基本满意,│Z│≥3 不满意。 4、在本次比对试验实施过程中,严禁参加试验室相互串通结果,如发现结果直接定为不满意。 三、时间安排 样品领取时间:2016年**月**日至**月**日,结果提交时间2016年**月至至**月**日。 四、试验报告、记录格式及其他注意事项 1、本次试验报告、记录格式按照东方星软件报告及记录格式填写。检测人员应在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单中签字,并在检测报告上加盖试验室公章,试验报告结论不作评价。 2、各单位试验时由中心试验室旁站,中心试验室试验时由项目办旁站,旁站人员应在记录备注栏及报告取样见证人栏签字。 2016年**月

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模版)

控制编号-ZY-388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作业指导书 的评定 实施日期:2011年1月5日控制状态:受控

期间核查结果的评定 “期间核查”也可被称为“运行检查”或“中间核查”。它通常是指实验室自身对其设备在两次定期检定之间的时间间隔内多次使用适当的技术,校核方法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始终保持着检定时的准确度。 一、对检测仪器的期间核查 根据昆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期间核查程序》规定,本所目前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办法对检测仪器进行期间核查:1.采用高一精度的仪器设备或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查;2.采用同等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3.选用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样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采用统计技术对每次测量结果进行评估;4.百分比差的方法等;5.实验室之间仪器设备比对等。 本作业指导书将给出上述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结果评定的方法,指导相关人员完成期间核查。 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的方法 适用范围:仅限于有标准物质的仪器设备,并已知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En= 式中:X lab—测量值; X ref—标准物质指定值; U lab—本实验室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U ref—参考标准的不确定度。 接受准则:当E n≤1时,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状态得到保持。 拒绝准则:当E n>1时,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校准/检定状态没有得到保持,必须查找原因或重新送检定/校准。 2.对两台同等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较的方法。 适用范围:实验室中两台相同(技术指标相同)的仪器设备。 En= 式中:X1是被核查仪器A的测得的某参数的数值; X2是被核查仪器B的测得的某参数的数值;

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QLJC-JS25-2014A 1目的 规范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的作业规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拉力试验机的期间核查。 3职责 3.1检测组按计划对本组使用的拉力试验机进行期间核查。 3.2检测组配合设备管理员按计划对使用的拉力试验机进行期间核查。 4要点 4.1核查方法选择 Z比分法数 在同一环境同一时间制作6个内部监控样,得到监控样的屈服强度值和抗拉强度值,并求出屈服强度平均值和抗拉强度平均值,计算出检测值标准差,代入公式得出Zi的值。 按Z比分数法进行评价,在剔除了离群值之后,用余下的数据,代入公式 σX X Z i i - = 式中Zi---------某试验室的Z比分数; Xi---------某试验室的比对项目检测值; X------平均检测值; σ-------检测值标准差;σ= () 1 1 2 - -∑ = n X X n i i 4.1.1核查项目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4.1.2试验室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35℃范围内。 4.1.3判定依据 a) 当 Zi≤2时,示为检测值在正常范围; b)当 2< Zi< 3 时,示为检测值有可疑成分; c)当 Zi ≥3时,示为检测值极不正常,应查找原因。

4.2期间核查周期规定 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每6个月进行一次。 4.3检测组按计划和周期完成期间核查后,把《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记录》及相关的其他记录交设备管理员对结果进行审批确认,设备管理员把审核结果反馈给检测组。 4.4设备管理员收集整理期间核查的记录和文件,并归档保存。 5相关文件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6附件 《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记录》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原材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和意义: 本次比对试验活动依据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对钢筋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最大力总伸长率)进行测试。本次比对试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各试验室试验人员测试水平,检验万能压力机经期间核查后精度要求,促进各试验室人员试验检测业务能力提高,以适应渭武高速公路全面施工检测的需要;同时对各试验室试验来说,本次比对试验是一种有效的外部质量活动,也是对内部质量控制技术的补充。 二、样品描述及结果评价 1、本次比对试验选用了HRBE400、直径 16mm 的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样品。根据参加人员领取试样先后顺序,随机分发样品。 2、试验时,力学室温度应符合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的要求。 3、结果评价设计与能力评价 本次钢筋比对试验统计方法采用《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GB/T 28043-2011),以所有参加工地试验室试验结果的计算中位值、标准四分位数间距(IQR)测试值,计算各参加工地试验室测试结果的 Z 比分数,按下式计算 Z 值: Z= (A-中位值)/标准(IQR) 式中 A –参加人员测试结果;

标准(IQR)=IQR*0.7413; 本次比对试验涉及的统计量有:结果数、中位值、标准(IQR)、最大值、最小值和极差。本次比对试验以 Z 比分数的评价各工地试验的能力。 │Z│≤2 满意),2<│Z│<3 基本满意,│Z│≥3 不满意。 4、在本次比对试验实施过程中,严禁参加试验室相互串通结果,如发现结果直接定为不满意。 三、时间安排 样品领取时间:2016年**月**日至**月**日,结果提交时间2016年**月至至**月**日。 四、试验报告、记录格式及其他注意事项 1、本次试验报告、记录格式按照东方星软件报告及记录格式填写。检测人员应在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单中签字,并在检测报告上加盖试验室公章,试验报告结论不作评价。 2、各单位试验时由中心试验室旁站,中心试验室试验时由项目办旁站,旁站人员应在记录备注栏及报告取样见证人栏签字。 2016年**月

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文

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文 1目的 为使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2范围 凡本公司拉力试棒、冲击试样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 3.1抗拉试验 3.1.1试验步骤及标准 3.1.1.1 试样加工(GB/T 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3.1.1.2检查试棒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具体操作如下:测量试样直径应在标距的中部和两端两个垂直的方向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值。 a)用快干墨水均匀涂在试棒上,用画笔刻画出标距,标距尺寸精确到0.5%。 3.1.1.2电液伺服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操作步骤 ●开机顺序: 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工控机→启动试验软件→液压源 ●拉伸试验步骤 a)按软件启动方式进入软件; b)在输入用户参数窗口选择欲做试验方案; c)选择存盘方式; d)测量试样尺寸; e)输入试样尺寸及相关试验参数,可以一次输一根试样的尺寸,也可以一次输入所有试样尺寸;

f)把试样夹持到近力传感器端的夹具上,远端不夹; g)试验力清零; h)通过小键盘调节横梁位置,把远力传感器端也夹好; i)位移清零; j)运行试验。软件自动切换到试验界面; k)观察试验过程; l)试验结束,在试验结果栏中,程序将自动计算出的结果显示在其中。如您想清楚点 观看结果,可双击试验结果区,试验结果区将放大到半屏,方便您观看结果数据,再 次双击,试验结果区大小复原。如您想分析曲线,双击曲线区,曲线区将放大到半屏,方便您分析曲线,再次双击,曲线区大小复原。 m)如还有试样,如已输入试样尺寸,请重复6-13步,如还未输入试样尺寸,请重复5-13步; n)打印试验报告; o)做完试验,关闭软件。 ●压缩试验步骤 a)按软件启动方式进入软件。 b)在输入用户参数窗口选择欲做试验方案。 c)选择存盘方式。 d)测量试样尺寸。 e)输入试样尺寸及相关试验参数,可以一次输一根试样的尺寸,也可以次输入所有试样尺寸。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精选版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版本:第2016年版(第0次修订) 文件编号:QZ/KC-171-2016 控制状态:受控非受控 使用人: 发放编号: 编制:检测室 审核:唐亮 批准:袁绪文 批准日期:2016年月日实施日期:2016年月日湖南坤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颁发

核查方法目录 总则 1、目的 为了有效了解仪器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使用状态,确保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内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 3、核查内容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进行期间核查: 1).稳定性不高,漂移较大的; 2).使用频繁,时间较长的; 3).电子类设备较长时间未启用的; 4).参考标准、标准物质的保管环境及使用有效期。 4、核查方式 A.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 B.以留样的再检测对比进行期间核查; C.以同样功能的设备比对来进行期间核查; D.实验室间比对进行期间核查; E.用具自校功能设备的自校程序进行期间核查; F.其他有效的期间核查方式。 5、核查周期

1).对使用频率较低,使用时间较短,稳定性较高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可一年进行1-2次。 2).对其他,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核查次数,但不得少于6个月一次。 六、期间核查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 见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方法。 七、期间核查方法 具体的期间核查方法见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方法。 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方法 1、概述(目的):为了解万能试验机状态,维护设备在两次校准期间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减少由于仪器稳定性变化造成的结果偏差,除了在开机前和关机后检查仪器外,特对该设备在两次周期检定/校准之间需进行期间核查。 2、依据:GB/T 228.1-2010及相应作业指导书。 3、技术要求:计算力值的相对误差=│存档值-实测值│/存档值×100%,力值的示值相对误差≤5%。 4、核查所用样品和数量: 选用适合本试验机量程的抗拉强度的钢材,且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若干段(长度满足相关要求,数量能应付突发事件)。 5、核查方法:采用实物比对法 5.1由检测员和设备管理员在本试验机检定合格后一周内进行测力试验,并有设备管理员记录实验数据,存入设备档案中,期间核查时备用。 5.2第一次测力后期间核查时,由检测员和设备管理员进行测力试验,将测得数据与存档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力值的相对误差。 6、结果评定: 对以上核查结果,应填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统一归档。在期间核查过程中若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或评定指标未能达到规定要求,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组织有关人员确定,并组织维修或送检,维修后的仪器经检查或检定达到技术性能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检测用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的技术指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中心主要或重要检测仪器设备、现场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年度期间核查计划。 3.2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期间核查,检测室负责人负责对核查结果进行确认。 3.3质量监督员负责督促完成期间核查计划。 4、期间核查时机 仪器的期间核查时间间隔一般在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进行1~2次核查为宜,当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实施期间核查。 4.1因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仪器的准确性; 4.2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可疑数据,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 4.3遇到重要的检测,如发生重大水质污染事故或委托用户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 5、期间核查方法

5.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标准物质包括各种标准样品,如pH计、电导率仪等采用定值溶液进行核查。使用标准物质核查时应注意所用的标准物质的量值能够溯源,并且有效。 5.2使用仪器附带设备核查,仪器带有的自动校准系统可以用来核查。如电子天平自带的标准工作砝码能够自动校准。 5.3仪器设备之间的比对,实验室中有多台相同或类似的仪器设备,可以同另一台相同或更高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 5.4使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如溶解氧仪采用碘量法进行比对。 5.5对保留样品量值重新测量,只要保留的样品性能稳定,可以用来作为期间核查的核查标准。如对无校准源的放射性检测仪器使用特定的样品。 5.6检测标准方法、技术规定中有关要求和方法,可以直接作为期间核查的方法。 5.7期间核查可以参照仪器设备检定规程操作,采用其中需要核查的部分(常用仪器设备检定规程见表1)。如果没有该类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还可以参照类似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 表1

电子天平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电子天平期间核查作业指 导书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电子天平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期间核查的目的: 为了检查电子天平的稳定性,确认仪器的可靠性,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保证本实验室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期间核查的条件: 环境条件: 核查温度为20±5℃,相对湿度50%~80% 。 核查设备: 选择一个F 2级砝码,其值大约是仪器自带的校准砝码标称值的1/2,作为核查参考 物质。(例如仪器自带的校准砝码为200g ,则核查砝码大约为100g )此砝码为核查专用砝码,应妥善保存,一般不作为其他用途。 3. 期间核查的频率:仪器频繁使用时,每季度一次,仪器使用不频繁时,可适当减少核查的频次。 4. 核查项目和核查方法: 本仪器的核查主要核查仪器的示值误差,核查采用的方法为“留样比对法”,即选用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样品在不同时期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采用统计技术对每次测量结果进行评估 仪器开机稳定后,用仪器自带的校准砝码校准仪器,然后用本文所述的核查砝码进 行核查,读取核查砝码的示值,即为X 1,在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同样采用上述的方法 测量可得到X 2。 5核查参考技术指标: 根据下式得到E n 值,并根据E n 值对仪器进行评估。 式中U lab 为天平的最大示值误差转换得到的测量不确定度,一般○Ⅱ级电子天平 (1/10000)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得到U lab =3= 6.结果判断方法: 当E n 值为0~时仪器可正常使用,当E n 值为~时,应注意检查仪器,并增加核查的频 次。当E n 值大于1时, 仪器应停止使用,进行检查、修理和送计量检定机构校准。 电子天平期间核查记录 ***JCZ/JY 401 制造厂 型号/规格 出厂编号 准确度等级 核查员 核查日期① 年 月 日 核查日期② 年 月 日 核查数据: 1外观检查: lab n U x x E 21 2-=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作者:————————————————————————————————日期: ?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使仪器设备在相邻两次校准/检定期间,保持设备校准/检定状态的可信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 2.1一般原则 主要的或重要的检测设备;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经常携带到现场的仪器设备;其他被认为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测量设备。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又要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可靠运行。 2.2 本实验室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 电子分析天平,pH(酸度)计,离子活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测油仪,气相色谱仪。2.3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考虑实施期间核查。 2.3.1 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仪器准确性。 2.3.2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数据可疑,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 2.3.3 遇到重要的监测,如发生有关事故、作为仲裁或有争议时。2.3.4 维修或搬迁后等。 3期间核查计划 3.1每年初编制年度期间核查工作计划。 3.2期间核查的时间间隔与核准/检定周期相同,安排在两次校

准/检定中间进行,一般为上次校准/检定后六个月(个别为一年)。4期间检查的类型 4.1使用标准物质核查 电子分析天平用标准砝码核查。 pH(酸度)计、离子活度计使用定值溶液核查; 4.2 仪器设备之间比对 分光光度计采用多台比对核查。 4.3 参照仪器设备校准/检定规程 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测油仪。4.4 委托外单位检定或校准 气相色谱仪。 5 期间核查方法 5.1电子分析天平期间核查方法 5.1.1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内部的(DF110、DF160、LAC214等)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期间核查。 5.1.2核查方法 检查中心点示值误差。保持天平清洁和天平室温湿度,按照操作规程,预热30分钟,去皮,将50g(M)标准砝码(E2级)轻轻放在称盘上,待天平稳定后,读取示值(m)。对e=0.1mg分析天平,C=|m-M|应≤0.0003g。 5.1.3评定依据

新版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样本

电线电缆 1 范围 1.1本细则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本细则适用于电线电缆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GBl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2.2 GB/T2951—《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2.3 GB5013-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2.4 GB502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2.5 GB/T3956—《电缆的导体》 2.6 GB 8170-1987 《数据修约规则》 2.7 GB/T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3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

4接样或抽样 4.1委托检测 4.1.1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1.2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或伴送, 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 4.1.3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 如产品种类、数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等。 4.1.4检查样品状态, 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 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4.2抽样检测 4.2.1同一规格电线抽取2x100m作为被测试样, (从被测电缆或软线试样或电缆的护套试样上切取足够长的样段, 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试验用试件至少5个和供电缆标准对护套材料规定的老化后拉力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注意制备每个试件需要长度约100mm。) 4.2.2抽取样品时需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 并在抽样单上签章: 一旦抽样完毕, 立即对样品贴上加盖本中心公章和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 并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4.2.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 严格按照<苏建质(1998)270号>的规定进行。 4.2.4检查抽样单、登台账是否要求内容逐项填写清楚明确。 5 检测前检查 5.1检查检测任务( 流程) 单与样品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被检样品数量、尺寸、规格等是否符合检测执行标准的要求。检测人员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 有权暂时停止检验, 写明原

实验室比对管理规程

实验室比对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实验室比对管理规程,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所有实验室。 责任人:质量管理部主任、检验员 内容: 1 比对试验应满足的条件 1.1 仪器测定用仪器应经过检定或校准且在有效期内。 1.2 人员参加比对的人员应经过充分的培训,熟悉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程及所使用的仪器。 1.3 材料所用材料包括试剂,试验用器具等均应符合试验要求。 2 检验员的比对 2.1 所有在岗检验员都应进行比对,比对按项目进行,每次比对人数不得少于两人。 2.2 比对人员所用试剂、试液、供试品、对照品溶液、设备等均应一致。 2.3 比对人员按照所比对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独立操作。 2.4 比对试验可接受标准:除另有规定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用于含量测定时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2%;薄层色谱扫描法用于含量测定时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5%;重量法、容量法用于含量测定时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0.3%;含量测定以外的项目,当结果为一数值时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3%,当结果为一现象描述时,其结果应一致。 2.5 比对结果符合要求的,参加比对人员均可从事此项检验工作。比对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应查明原因,再次比对,直至结果符合要求,参加比对人员才可从事此

项检验工作。 3 检验仪器的比对 3.1 对同一类检验仪器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应进行仪器比对。 3.2 仪器比对由通过此项检验员比对的人员进行操作。 3.3 对供试品溶液直接进样检测的,比对时应用同一供试品溶液进样检测;对薄层色谱扫描法比对时应对同一斑点进行扫描,检测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3%。 3.4 比对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比对仪器在查明原因并再次比对通过之前不可继续使用。 4 对照品溶液与滴定液的比对 4.1 对照品溶液与滴定液在存放过程中,其浓度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测定结果,为确定其使用期限,需对其进行定期测定。 4.2 由于TLC测定影响因素较多,误差较大,暂不对TLC法所用对照品溶液进行比对。只对HPLC、GC等所用的对照品溶液进行比对。 4.3 对照品溶液自配制之日起,每1个月测定一次,测定条件必须一致,每次测定峰面积不得少于2个,结果取其平均值。当测定结果与原始值相比相对偏差超过2%时,此对照品溶液不得继续使用,上一次测定时间作为判断使用期限的截止时间。 4.4 滴定液自配制之日起,每1个月由原标定人员标定一次,标定环境必须与原标定环境一致,平行试验次数不得少于三次,结果取其平均值。当标定结果与原始值相比相对偏差超过0.2%时,此滴定液不得继续使用,上一次标定时间作为判断使用期限的截止时间。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01 前言 1、目的 为保证本检验中心在用检测设备、玻璃量器在两次检定/校准周期之间,保持良好置信度的检定/校准状态;标准物质(包括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溶液、储备液及标准菌株)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检测中心在用检测设备、玻璃器皿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3、期间核查频率 3.1每榨季初编制年度期间核查工作计划,正常情况按计划进行。 3.2核查周期的一般规定 仪器期间核查一般在两次校准/检定中间进行,使用频率高的仪器可适当缩短核查周期; 玻璃量器的期间核查一般在首次使用前或者每榨季开产前进行; 标准物质储存条件每周检查一次;标准溶液量值核查应在标准溶液有效期中间核查一次,内部标准物质量值核查应在每次校准后同时比对一次,使用标准菌株每榨季一次。 4、工作程序 4.1 确定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原则 主要或重要的检测设备、标准物质、玻璃量器;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使用频繁的玻璃量器、标准物质;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测量设备。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又要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可靠运行。 4.2本检测中心需要实施的期间核查设备及物质 电子分析天平、pH计、自动电位滴定仪、阿贝折射仪、浊度仪、培养箱、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常用玻璃量器;标准物质。 4.3需要补充进行核查的情况 4.3.1使用(储存)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准确性。 4.3.2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数据可疑时。 4.3.3遇到重要的检测,如发生有关事故、作为仲裁或有争议时。

作业指导书(设备期间核查)

武汉经海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设备期间核查) 版号:A/0版 编制人员: 审批人: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 受控编号: 持有人: 批准时间:2016年3月1日实施日期:2016年3月1日

关于《作业指导书》批准的通知 各检测室: 武汉经海检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编写新版《作业指导书》(设备期间核查)A/0版。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计划、记录及表格》等四个层次的文件构成。《质量手册》是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是支持性文件,《计划、记录及表格》是证实性文件。 为规范实验室的检测程序和行为,进一步检测水平,保证检测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客观反映建设工程质量,促进检测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组织编制了《作业指导书》(设备期间核查)A/0版。 《作业指导书》(设备期间核查)A/0版为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提供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使每项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以全面地指导工作,控制检测质量。 《作业指导书》(设备期间核查)A/0版现已通过审定,予以批准颁布,并自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实验室全体员工务必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始终保持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以利于进一步修改完善。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内容需要修改或补充时,授权综合部为本《作业指导书》(设备期间核查)A/0版的归口管理部门。 武汉经海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 二○一六年三月一日

修改表 文件编号修改条款修改日期修改人批准人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页码1/8制定日期 版本A执行日期 一、目的 拉伸试验为简单的力学性能试验。试验过程中测定金属材料在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最基本的力学性能指标(如正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等)的适宜方法选取及操作规范,取得准确、正确的试验数据。 二、范围 试验类型包括室温拉伸试验、高温拉伸试验、低温拉伸试验等,测试内容包含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收缩率、断面收缩率等。 三、原理 在规定试验环境条件下,对规定要求的试验进行正确加载,施加拉力,一般拉伸至断裂,测定上述力学性能中的一项或几项。 四、术语定义及符号和说明 术语及定义 本指导书涉及术语较多,此处略,具体参考相关标准(如GB/、GB/T4338-2006、GB13239-2006等)。 符号和说明 符号和说明参加下表(表 1.)。 表 1. 符号和说明 符号单位说明 试样 a0,T a mm矩形横截面试样原始厚度或原始管壁厚度 b0mm矩形横截面试样平行长度的原始宽度或管的纵向剖条宽度或扁丝原始宽度 d0mm圆形横截面试样平行长度的原始直径或圆丝原始直径或管的原始内径 D0mm管原始外径 L0mm原始标距 mm测定Awn的原始标距 L c mm平行长度 L e mm引伸计标距 L t mm试样总长度 d u mm圆形横截面试样断裂后缩颈处最小直径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页码28制定日期 版本A执行日期 符号单位说明 L u mm断后标距 mm测量Awn的断后标距 S0mm2原始横截面积 S u mm2断后最小横截面积 K—比例系数 Z%断面收缩率 伸长率 A%断后伸长率 A wn%无缩颈塑性伸长率 延伸率 A e%屈服点延伸率 A g%最大力Fm塑性延伸率 A gt%最大力Fm总延伸率 A t%断裂总延伸率 △Lm mm最大力总延伸率 △L f mm断裂总延伸 速率 S-1应变速率 S-1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 νc mm·S-1横梁位移速率 MPa·S-1应力速率 力 F m N最大力 屈服强度、规定强度、抗拉强度 E MPa b弹性模量 m MPa应力—延伸率曲线在给定试验时刻的斜率 m E MPa应力—延伸率曲线弹性部分的斜率c R eL MPa b上屈服强度 R m MPa下屈服强度

试验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一、万能材料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钢筋试件法)(一)适用范围 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种类型准确度等级为一级的万能材料试验机。 (二)环境条件 1.核查环境温度10℃~35℃。 2.相对湿度:≤80%RH。 (三)核查范围 1.核查参数:拉力; 2.核查量程:日常检测采用的量程范围。 (四)核查标准 普通热轧带肋钢筋试样。 (五)技术要求 1.核查限:溯源性变动允许范围±1.0%; 2.钢筋试样要求:制样的钢筋应从同炉号同批号钢筋中选取,各项质量指标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要求,抗拉强度的变异系数一般不应大于0.5%,试样不得受潮锈蚀; 3.取样方法按照相关的产品和试验方法标准执行; 4.试样的拉伸试验按现行钢筋拉伸试验方法执行。 (六)核查方法 1.从符合技术要求的钢筋中抽取三根钢筋,按试样截取要求制作试件,每根不少于12个试件作为一批;三根钢筋所制作试件分别为A、

B、C三批;每一批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A1、A2、B1、B2、C1、C2六组存放; 2.检测试件的基准平均值,在设备检定后一周内,抽取A1、B1、C1三组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最大拉力,并分别计算其拉力基准平均值 F jb(计算到1N); 3.两次周期检定之间,根据确认的核查周期,可分次抽取A2、B2、C2组试件进行多次核查拉伸试验,记录最大拉力,并计算拉力核查平均值F hc(计算到1N)。 (七)核查结果计算 计算核查平均值与基准平均值之差P,P=(F hc-F jb) 计算核查限绝对值Δjb ,Δjb=F jb×1% 计算E值E=|P|÷Δjb (八)核查结果评价 当E≤1时,核查结论合格 (九)说明 1.剩余试件B2、C2可用于继续核查; 2.根据确认的核查周期,可以增减钢筋试件的取样批次; 3.核查周期按设备的使用频繁程度、环境条件和核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

拉力机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本公司的通用卡尺的内部校准工作提供文件依据。 二.范围 本校准作业指导适用于分度值(游标类和表类)或分辨力(数显类)为﹕0.01mm, 0.02mm,0.05mm和0.10mm﹐测量范围上限至500mm的通用卡尺(包括游标卡尺﹑电子数显卡尺﹑带表卡尺,但不包括深度卡尺)的校准。 三.参照依据: 此校准作业指导是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0-200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編写而成。 四.主要内容: 4.1概述 通用卡尺是用来测量外尺寸和內尺寸﹑盲孔﹑阶梯形孔及凹槽等相关尺寸的量具。其主要结构形式分別为﹕游标卡尺﹑电子数显卡尺﹑带表卡尺。 4.2计量性能要求 4.2.1刀口內量爪的基本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表中单位为﹕mm) 4.2.2圓弧內量爪的基本尺寸 合并兩量爪。圓弧內量爪基本尺寸,新制造的應為10mm或20mm 整數﹐其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表中單位為﹕mm);使用中及修理 后的基本尺寸允許為0.1mm的整倍數,保証使用的情況下可為卡 尺分度值的整數倍。 分度值圓弧內量爪的尺寸偏差 0.01,0.02 ±0.01 0.05 ±0.02 0.10 ±0.03 4.2.3示值誤差 均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帶有深度測量杆的卡尺﹐深度測量杆20mm 點的示值誤差不應超過1個分度值(分辨力)﹕(表中單位為﹕mm) 測量范圍分度值(分辨力) 0.01,0.02 0.05 0.10 允許誤差

0~150 ±0.02±0.05±0.10 >150~200 ±0.03 >200~300 ±0.04±0.08 >300~500 ±0.05 4.3計量器具控制 4.3.1校准條件 環境溫度﹕20℃±5℃ 相對濕度﹕≦80% 校准前,應將被校卡尺及量塊等校准用工具同時置于平板上,其平衡 溫度的時間見下表的規定﹕ 測量范圍(單位為﹕mm) 平衡溫度的時間(單位為﹕h) 置于平板上 ≦300 1 >300~500 1.5 4.3.2校准裝置 4.3.2.1校准裝置名稱 5等或3級卡尺專用量塊﹑1級岩石平板﹑數字千分尺 4.3.3校准方法 4.3.3.1 刀口內量爪基本尺寸校准 先將1塊尺寸為10mm的3級或5等量塊的長邊夾持於兩外 測量爪測量面之間,緊固螺釘后,該量塊應能在量爪測量面 間滑動而不脫落。用外徑千分尺沿刀口內量爪在平行於尺身方 向校准。尺寸偏差以測得值與量塊尺寸之差確定。 4.3.3.2 圓弧內量爪基本尺寸的校准 基本尺寸用外徑千分尺卡尺內量爪在平行於尺身方向校准。 在其它任意方向校准時,測得值與基本尺寸之差應不超過 4.2.2項規定的偏差。 4.3.3.3 示值誤差的校准 4.3.3.3.1 用5等或3級卡尺專用量塊校准。受校點的分布﹐ 對于尺寸范圍在300mm內的卡尺﹐不少于均勻分布 3點﹐;對於測量范圍大於300mm的卡尺,不少於均勻分 布6點(具体分布點情況見下表).根据實際使用情況可以 适當增加受校點位。 測量范圍選擇分布點 0~150 51.20,101.20,142.40, 0~200 51.20,121.50,191.80 0~300 101.20,201.50,291.80 0~500 81.50,162.7,243.3,323,413.6,493.3

(完整版)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作者:来源:时间:2018-10-26 浏览:244人次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检测用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的技术指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中心主要或重要检测仪器设备、现场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年度期间核查计划。 3.2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期间核查,检测室负责人负责对核查结果进行确认。 3.3质量监督员负责督促完成期间核查计划。 4、期间核查时机 仪器的期间核查时间间隔一般在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进行1~2次核查为宜,当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实施期间核查。 4.1因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仪器的准确性; 4.2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可疑数据,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 4.3遇到重要的检测,如发生重大水质污染事故或委托用户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 5、期间核查方法 5.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标准物质包括各种标准样品,如pH计、电导率仪等采用定值溶液进行核查。使用标准物质核查时应注意所用的标准物质的量值能够溯源,并且有效。 5.2使用仪器附带设备核查,仪器带有的自动校准系统可以用来核查。如电子天平自带的标准工作砝码能够自动校准。 5.3仪器设备之间的比对,实验室中有多台相同或类似的仪器设备,可以同另一台相同或更高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 5.4使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如溶解氧仪采用碘量法进行比对。 5.5对保留样品量值重新测量,只要保留的样品性能稳定,可以用来作为期间核查的核查标准。如对无校准源的放射性检测仪器使用特定的样品。 5.6检测标准方法、技术规定中有关要求和方法,可以直接作为期间核查的方法。 5.7期间核查可以参照仪器设备检定规程操作,采用其中需要核查的部分(常用仪器设备检定规程见表1)。如果没有该类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还可以参照类似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 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