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年-2020年]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年-2020年]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年-2020年]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一、规划期限和层次

1.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2. 规划层次

规划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为沈阳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市区、1个县级市和3个县,面积12881平方公里。划定市区范围为城市规划区,面积3471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实行城乡规划建设的统一管理。

中心城区以四环路为基础,面积1545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目标

推进东北金融中心、综合性枢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实力,把沈阳建设成为立足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的国家中心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之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约发展、合理布局,把沈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强历史文脉保护和特色风貌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加快向经济开放、文化包容的东北亚国际大都市迈进。

三、城市性质和职能

1. 城市性质

辽宁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 城市职能

(1)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与科技创新产业基地;

(2)国家重要的国际交流中心和文化产业基地;

(3)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枢纽;

(4)东北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5)东北地区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6)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

3. 城市规模

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1130万,城镇人口99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87.5%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73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73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9.3平方米。

四、区域协调发展

(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位于全国城镇体系顶端,对内引领、带动区域发展,对外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城市。

1.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义

随着国家更加注重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板块”格局中,东北地区需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带动东北地区的振兴和发展。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具有东北亚中心区位、工业经济发达、金融辐射力强、综合交通网络便捷、文化影响力大等优势,最具条件成为东北板块上的国家中心城市。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培育新增长极的必然选择;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推动新型城镇化,实现机制体制创新的内在要求;是面向东北亚、引领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需要。

2.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路径

一是拓展国家中心城市核心职能。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全面提升并加强先进装备制造职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发挥金融中心作用,强化商务会展、区域物流等服务功能;提升区域商贸中心职能;增强高端知识要素资源配置能力,提升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新能力,发挥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聚集、辐射作用;提高国际综合门户地位,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多边经贸合作和国际交流,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优势。深化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充分发挥沈阳的核心带动作用,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构建统筹兼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的大都市区发展格局,推动沈阳经济区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增长极与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实现区域共同繁荣,合力众推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二)沈阳经济区建设

充分发挥沈阳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深化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构建大沈阳都市区,推动沈阳经济区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增长极与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1. 大沈阳都市区规划

在沈阳经济区范围内,以沈阳为核心,依托沈抚、沈本、沈辽鞍营、沈铁、沈阜五条城际连接带,采取同城式、珠链式和区域组团式的布局模式建设新城、新市镇,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沈阳都市区新格局。

2. 交通一体化建设

加强机场、高铁车站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强化沈阳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带动区域交通的一体化发展。加强以沈阳为中心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省干道的建设,形成七条复合交通走廊,实现沈阳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打通沈阳至主要海港的出海通道,强化出海物流运输体系。

3. 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

从流域治理和生态安全的角度统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实施污染源头治理、河流综合整治及生态恢复、农村环境治理三大工程,对辽河流域、大浑太流域进行集中治理,从根本上改善区域河流水质;推进三北防护林带等生态敏感区的共同治理,构筑区域大型绿色生态屏障。

五、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立足于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引导人口、土地、产业等资源的合理布局,优化市域发展空间,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从“二元”到“一体”的统筹发展新格局。

(二)城镇空间布局与结构

辽河以北以生态保护为主,辽河以南以城镇发展为主。强化中心城区、新城及复合交通走廊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形成“一城、六轴”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一城”指中心城区。“六轴”指沈山、沈大、沈抚、沈本、沈阜和沈铁(康法)六条城镇发展轴。规划形成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一般镇四个等级的城镇体系结构。

1. 中心城区

重点强化国家中心城市核心职能,全面提升先进装备制造、金融中心、商务会展、区域物流、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新等功能,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多边经贸合作和国际交流,形成辐射、带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枢纽与中心。规划人口735万人,建设用地730平方公里。

2. 新城

加强区域内产业、人口和城市服务功能的集聚发展,成为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性区域中心。规划8个新城,总人口187万。

沈抚新城。是沈阳经济区同城化发展的先导突破区和示范区,是以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商务物流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滨水生态新城。规划用地规模45平方公里,人口40万。

沈北新城。是以新型建材、精细化工、通航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型新城。规划用地规模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

佟沟新城。是城市南部临空产业、会议展览和旅游休闲新城。规划用地规模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

胡台新城。是以包装印刷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型新城。规划用地规模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

辽中(近海)新城。是区域性保税物流中心、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新城。规划用地规模33平方公里,人口30万。

新民新城。是沈阳西部以医药、食品、石化及纸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新城。规划用地规模33平方公里,人口30万。

法库新城。是沈阳北部的新兴产业基地、区域中心市场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用地规模33平方公里,人口30万。

康平新城。是沈阳北部滨湖生态新城,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规划用地规模30平方公里,人口27万。

3. 新市镇

采取规模化发展策略,将新市镇建设成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和规模化产业。依托建制镇和涉农街道,规划建设10个新市镇,平均人口规模3-5万。包括大民屯、兴隆堡、清水台、兴隆台、茨榆坨、姚千户、前当堡、光辉、细河、沙河。

4. 一般镇

重点发展旅游观光、加工制造、农业服务等产业,形成各自产业特色。规划一般镇人口规模达到1万人左右。依托建制镇及涉农街道,规划建设50个左右一般镇,包括红菱堡、陈相、王纲堡、永乐、白清寨、十里河、李相、大沟、马刚、黄家、祝家、望滨、石佛寺、九龙河、于家房、朱家房、冷子堡、刘二堡、满都户、杨士岗、四方台、长滩、肖寨门、养士堡、老大房、罗家房、大红旗、公主屯、兴隆、法哈牛、柳河沟、梁山、大柳屯、依牛堡子、包家屯、孟家、大孤家子、秀水河子、叶茂台、三面船、登仕堡子、柏家沟、丁家房、冯贝堡、北三家子、小城子、二牛所口、张强、方家屯、郝官屯。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村屯布局方面,结合城镇化建设,集聚发展规模大、基础好、潜力强的村庄;逐步撤并受自然生态及安全条件限制、规模小、布局分散的村庄。

产业发展方面,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农业经济区建设步伐,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特色

化和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重新布局。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对城镇与农村地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和服务水平基本均等的要求。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结合中心城区和新城的空间布局,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筹规划村镇市政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共享。改善供水水质,提高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能力,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村镇市政基础设施系统。

(四)规划区统筹规划

1. 城镇建设

规划区内实行城乡规划建设的统一管理。规划区内城镇建设包括中心城区,沈抚、沈北、佟沟3个新城,姚千户、清水台、兴隆台、光辉、沙河5个新市镇,石佛寺、望滨、财落、祝家、李相、白清寨、姚千户、十里河、大沟、红菱、永乐、黄家、马刚、王纲堡、九龙河等14个一般镇,总人口约830万,建设用地总规模820平方公里。

2. 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东部山区及河流水域等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重点保护好棋盘山风景名胜区、怪坡风景区、白清寨及陨石山自然保护区等自然生态资源。

棋盘山风景名胜区是以山林、湖泊等自然景观和地域人文资源为特色,兼有游览、休闲度假、健康科技、文化娱乐多种功能的低山丘陵风景名胜区。规划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线,充分利用景区的自然和地域人文资源,提升服务功能品质,建设成为沈阳的绿肺和面向全国的休闲旅游胜地。

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要求,划定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区。景区内结合村屯改造以风情小镇开发建设为主,严格控制风景名胜区的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

六、中心城区规划

(一)空间结构

以“金廊、银带”为骨架,构建“一主、四副”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主”指城市主城,包括三环内用地及浑南新城。

“四副”是主城综合服务职能拓展和城市核心生产职能发展的主要区域,包括铁西产业新城、蒲河新城、浑河新城和永安新城。

加强主城及各副城间城市功能与交通组织的紧密联系和生态空间的隔离,实现城市空间的优化布局和可持续发展。三环内相对集中发展,三环外采取分散组团式发展,构建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主城。是以东北金融中心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展示区,以金廊、银带为骨架,构筑大十字发展格局。

铁西产业新城。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是主城西部以装备制造、现代建筑为主导的综合性新城。

蒲河新城。是主城北部功能完善的综合性新城,是以高新农业、光电信息产业等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现代生态新区。

浑河新城。是主城西南部以商贸、会展、物流功能为主导的综合性新城。

永安新城。是主城西北部重要的现代服务业示范新城,是区域性物流商贸基地和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

(二)公共中心

以金廊、银带为骨架,建立“市级中心、市级次中心、地区中心、片区中心”四级公共中心体系,形成梯度覆盖、便捷可达的“多中心”服务网络。

市级中心。是面向区域的综合性服务中心。主要包括金廊、太原街地区、中街-小东路地区等区域。金廊重点发展金融、商贸、商务、文化、体育等功能。太原街及中街-小东路地区重点发展现代商业,提升文化、旅游等服务功能。

市级次中心。是市级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补充。结合副城和浑河沿线建设,规划道义、永安、张士、会展中心、新南站、曹仲、东塔、南塔、西塔9个市级次中心。

地区中心。结合地区发展,规划长江街、兴华街、长白、沙岭、丁香、望花、虎石台、苏家屯等多个地区中心。

片区中心。按照服务10-20万人口规模,设置片区生活服务中心。

(三)住房建设

调整居住用地布局,引导居住人口向副城转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居住质量与环境品质,形成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体系。规划人均居住建筑面积35平方米。

控制一环以内居住用地规模,加快二、三环间及副城的大型居住区建设。按照相对均衡的原则,围绕地铁沿线等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的区域,优先布局保障性住房用地。

(四)公共设施用地

1. 行政办公用地

在浑南主城建设市级行政中心,老城区行政办公用地以局部调整和优化为主,原则上不再增加行政办公用地。

2. 商业金融用地

结合公共中心体系,浑北主城继续建设太原街、中街、金廊沿线、和平金融街、曹仲次中心、东塔次中心、南塔次中心、西塔次中心等重要城市商业中心区。副城重点规划建设南站商务区、会展中心次中心、道义次中心、张士次中心、永安次中心等商业中心区。合理控制预留地区及社区级商业设施用地。

3. 文化娱乐用地

结合浑河沿线、浑南新城中心等地区及方城、中山路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加快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影剧院、科技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综合服务能力。

4. 体育用地

结合十二届全运会筹备工作,完善奥体中心周边现有的大型体育设施功能。结合地区发展,分散兴建新的体育场馆,具备承办大型国际赛事和国际综合运动会的能力。均衡布局区级体育场、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设施,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

5. 医疗卫生用地

继续完善浑北主城现有各级医疗保健设施,积极引导浑北主城内综合性医院在副城开设新院区,提高新发展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努力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6. 科研教育用地

优化教育资源,积极引导驻沈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浑南新城、蒲河新城设置新校区、新院区,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学研结合的高教和科技园区。大力推动浑南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沈北职教城建设,做好规划控制和空间预留。

(五)工业布局

优化工业用地布局,继续推进主城内传统工业的搬迁改造,工业用地主要向副城集中,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西部地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及配套产业、现代建筑产业;东部地区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南部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北部地区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及光电信息等新兴产业。

(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加强地下公共空间的连通整合,构建交通、市政、防灾、人防、商业等综合功能协调发展的地下空间网络,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向集约化、可持续方向发展。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地铁网络为骨架(线),以市级中心和次中心为重点地区(面),以地铁站、重要交通枢纽和地区中心为节点(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化布局结构。

竖向分为3个层次,0至-15米为浅层,-15至-30米为中层,-30米以下为深层。近期重点开发利用浅层和中层空间,深层空间为远景开发预留。

七、综合交通规划

(一)规划目标

以“枢纽城市、公交城市、畅通城市”为目标,构建设施布局合理,客货运输有序,与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的“立体化、快速化、系统化”城市交通新格局。

枢纽城市。重点建设桃仙空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构筑高速化和网络化的对外交通系统,构建服务沈阳经济区、辐射东北亚的综合型枢纽城市。

公交城市。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其它交通方式为补充的现代化公交城市,2020年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

畅通城市。加快建设快速路,全面改善干路节点,充分发挥支路微循环,逐步加密过河通道,构筑立体化的畅通城市。

(二)对外交通规划

桃仙空港。建设T3航站楼,新增第2条跑道,预留第3、4条跑道用地,将桃仙机场建成服务区域的国内骨干机场,远期构建为辐射东北亚的枢纽航空港。

高速铁路。重点建设哈大客专、京沈客专、沈丹客专,缩短沈阳与国内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

城际铁路及市郊铁路。规划7条城际铁路及市郊铁路连接周边各主要城市,并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无缝衔接,构建沈阳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

铁路枢纽。以“内客外货”为原则,形成“四客、两编、五货”的总体布局,完善沈阳铁路枢纽整体功能。

公路网。形成“一环、两弦、七放射”的高速公路网,辐射全国大中城市。“一环”为绕城高速

公路,“两弦”为辽宁中部环线和铁朝高速公路,“七放射”为沈康、沈哈、沈吉、沈丹、沈大、京沈、

沈彰(沈阜)高速公路。另外,规划建设沈大高速公路和京沈高速公路连接线——辽茨高速公路,完善省内高速公路网络。

通过提升干线公路等级,加大支线密度,串联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一般镇四级节点。

(三)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网。提升老城区路网功能,完善新区路网结构,构建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组成的骨架清晰、密度合理的道路网系统。规划形成“两横、四环、十五射”高快速路系统,横线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环线截流过境交通,射线联系中心区与外围新城。在现状路网基础上,通过打通断

头路、改善瓶颈节点,完善新区棋盘式路网结构,实现干道网的系统化和网络化。通过主城区综合整治,

新城区增加密度,充分发挥支路微循环功能,实现对骨架路网的有效分流。通过逐步增加过河通道,有效实现城市南北缝合。

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由“四横、四纵、两折线、一弦线”共11条线组成,总长400公里。主城与各副城之间有两条以上的线路连接,通过两条折线构成环线。

常规公共交通。公交线网分为“快线、普线、支线”三个级别。快线公交承担大运量和中长距离出行,普线公交承担中短距离出行,支线公交弥补覆盖盲区,为地铁和快线公交接驳客流。以集约用地为原则,加快推进港湾站和公交场站的建设。

交通枢纽。建设四级交通枢纽体系,实现各类交通方式间的一体化换乘,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

静态交通。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停车管理政策,二环内控制供给,二环到三环间适度供给,三环以外宽松供给。鼓励建设停车换乘(P+R)系统,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逐步建立以配建为主、公共为辅、路边为补充的停车供应体系。

步行与自行车交通。保证人行道、自行车道的有效宽度和连续性,增设行人过街安全设施,建设滨水生态绿道,营造良好的慢行交通环境,展现城市品质。

新区交通规划。吸取老城区建设经验,在新区规划合理道路密度,优化道路断面设置,预留交通设施用地,倡导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TOD),促进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发展。

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积极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保护好名城的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风貌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重点内容的保护,彰显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氛围,提升城市功能和文化品质,把沈阳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一)名城价值与特色

1. 历史文化名城价值

沈阳历史悠久,具有2300年的建城史,是清文化的发祥地,清前期都城和中、后期的陪都,是我国近代反封建反殖民统治的前沿城市,是我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代表性城市,是体现东北地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典型城市。沈阳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2.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沈阳具有城、水、山交融的空间格局;以盛京城、满铁附属地为中心的拼贴式城市空间布局(其中,盛京城体现了“皇城居中,廓圆城方”的都城格局特色,满铁附属地体现了“方格网加放射路网”的近代西方城市空间格局);反映不同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

(二)历史城区保护

历史城区由盛京城、满铁附属地、商埠地、张作霖时期扩建区、铁西工业区五个主要地区组成。其中盛京城、满铁附属地为两片重点保护的历史城区。

保护城址和周围的山川形胜,加强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重要视线通廊的控制与保护。

1. 盛京城历史城区保护“皇城居中,廓圆城方”的空间格局特色,保护皇城“井”字形道路格局和视线通廊,保护城墙和边墙遗址等能展示传统格局的文物古迹。严格控制皇城及其周围的建筑高度、体量和色彩,新建、改建的建筑要延续满清、民国建筑文化的特色,禁止大体量建筑的建设。

2. 满铁附属地历史城区保护方格网加放射路网的城市空间格局特色,保护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严格控制中山路地区的建筑高度、体量和色彩,新建、改建的建筑细部设计要与周围中西合璧的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相协调。

3. 商埠地历史城区为盛京城和满铁附属地的过渡地区,是清末至民国期间沈阳对外开放交流的主要窗口,应保护好文物古迹和有民族特色的地区,体现沈阳民国时期东西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风貌。

4. 张作霖时期扩建区主要为东塔兵工工业区,是沈阳民族工业文化的主要承载空间之一。保护工业遗产及相对独立又联系方便的生产、生活空间布局模式。

5. 铁西工业区是日本殖民时期以及建国初期沈阳近现代工业区。规划保护方格网道路格局,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人居住区、工业遗产区加以保护,展示沈阳早期的工业文明。

(三)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风貌区保护

重点保护盛京皇城、中山路、铁西工人村、和睦路工人村等4片历史文化街区及北寺地区等历史风貌区。

(四)文保单位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2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7处,省级33处,市级86处。此外,不可移动文物19处。规划划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及周围环境的整治。

(五)历史建筑

将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按照文物进行保护的建筑物认定为历史建筑。结合第三次文物普查,对200处文物资源线索进行深入研究,分为特殊保护、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三种类型进行分级保护。

(六)工业遗产

沈阳是我国近现代先进重工业发展的重点城市。规划对具有代表性的厂房、机械设备等工业建筑物和辅助构筑物,办公楼、展览馆、文化宫等建筑遗产实施系统性保护,充分展现沈阳悠久独特的工业发展历史和文化。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112项,包括谭振山民间故事等9项国家级项目、沈阳“面人汤”等36项省级项目、初春枝满族民间剪纸等67项市级项目。重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如新民市、法库县、回回营、西塔、北市等传统民族聚居区和民俗活动集中的特色文化街区,实行重点区域保护。

九、生态建设规划与环境保护

(一)生态建设

1. 市域生态建设

整合自然山水等生态资源,完善市域生态建设。规划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从污染防治、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三方面切实做好辽河的保护和治理工作。辽河北部区域重点做好环卧龙湖地区的生态保护,同时加强柳绕地区、三北防护林、北部山区及其他辽河支流的生态建设。辽河南部区域处理好自然生态资源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东部山区及浑河、蒲河、珍珠湖等水域的保护工作,形成“东山西水”的生态格局。

2.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

规划城市结构性绿地为“三环、三带、四楔、南北绿廊”。“三环”是指环城水系、三环高速和四环快速路防护绿带。“三带”是指贯穿城市的浑河、蒲河及沈抚运河三条滨水生态带。“四楔”指从东北、西北、西南及东南四个方向由外延伸到城市内部的生态绿楔。绿楔内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对现有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和组团式、低密度的开发建设。“绿廊”是指依托河流、铁路、道路绿化带等开敞空间形成多个南北向通风廊道。

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和防护绿地布局,加强郊野公园及三环外各副城公园绿地的建设,提高居住区及重点区域的附属绿地水平,形成特色鲜明、系统完整、功能完善的“网络状”城市绿地系统。

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内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绿地率达到4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

(二)环境保护

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市”和“环境建设样板城”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持续改善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

1. 大气环境保护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2. 水环境治理

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中水回用率达到30%;工业用水重复率超过90%。

3. 声环境保护

各类功能区稳定达到功能区环境噪声标准。

4. 固体废弃物控制

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综合利用率达到85%;工业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医疗废物处理率达到100%。

十、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一)土地资源

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严格执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措施。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引导建设用地合理布局。

积极实施“三旧”用地改造,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挖掘供地潜力,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布局。

(二)水资源

坚持“开源、节流与保护水源并重”的原则,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积极开辟新水源;加强污水处理,推广雨水收集和中水利用,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建设先进的节水型城市,保障供水安全。

(三)能源

坚持“节约优先、多元发展、保护环境”的原则,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推进建筑节能和集中供热;积极发展公共交通,降低交通能耗;推进地源热泵、风力发电、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应用,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和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十一、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坚持城市发展以基础设施为先导的方针,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至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沈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一)供水工程规划

开源节流,优化水源结构,解决水源不足问题,实现对地下水开采的有效控制。通过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和辽西北供水工程,引入外部优质地表水源,作为城市主要水源;分期关停部分现状水质较差的地下水水源,作为城市应急水源;充分利用中水等非常规水源。规划预留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和辽西北供水工程输水管线廊道。

中心城区规划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560升/日。预测2020年用水量为414万吨/日。中心城区范围内规划新建水厂15座,共形成水厂30座,总供水规模为348万吨/日。另外非常规水源供水量为65万吨/日。

(二)排水工程规划

按雨、污分流制规划和建设排水系统,既有的合流制地区逐步改造为分流制,新区严格按分流制建设排水系统。加快污水系统建设,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布局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率、污水回用率、污泥处理率和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划中心城区和新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水回用率达到30%。加快雨水管网和泵站建设,提高城市排涝能力;合理采用集蓄、渗透等技术进行雨水资源利用,减少雨水径流量。

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污水量为320万吨/日。降雨重现期一般地区采用1-3年,重要地区采用3-5年。中心城区范围内规划形成19个污水分区,新建污水厂18座,共形成污水厂31座,总处理量达到304万吨/日。规划污泥处理厂1座,处理能力2000吨/日。规划新建雨水泵站21座,共形成雨水泵站67座。

(三)电力工程规划

以东北电网系统电源和本地电厂作为全市供电电源。系统电源分别从铁岭、本溪、锦州、辽阳、内蒙古等方向,通过8条高压输电走廊引入沈阳,规划形成辽中、沙岭、蒲河、沈东、盛京、沈南共6

座500千伏变电所,接收系统电源并转供市内。规划建设沈西、浑南、沈北等7座电厂,提高本地电厂供电能力,满足用电需求。严格控制电力设施和高压走廊用地,保障供电安全。

中心城区规划电力负荷密度为9兆瓦/平方公里,2020年用电负荷为6489兆瓦,年用电量354亿千瓦时。

依托市域电网主干网架,完善中心城区供电网络。采用500千伏、220千伏、66千伏、10千伏、380/220伏共5级电压等级供电。三环内新建高压电力线路宜采用地埋敷设方式,现状高压电力架空线逐步改造为地埋电缆。依据用电需求,均衡布局电力设施。中心城区范围内规划形成500千伏变电所2座,220千伏变电所27座。

(四)通信工程规划

充分发挥沈阳市通信枢纽的作用,形成高速互联、汇聚东北、服务全国的通信网络系统。建设城乡全覆盖的通信网络,满足用户需求;规划建设综合电信管网,促进电信资源共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光纤通信,提升通信传输速率,建设数字沈阳;加快邮政局、所建设,保障便民服务。

中心城区规划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65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30部/百人;规划邮政局、所平均服务半径不大于1.2公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规划2020年固定电话478万部。中心城区范围内规划新建电信核心局3座,共形成电信核心局14座;规划新建邮件处理中心3处,共形成邮件处理中心4处。

(五)供热工程规划

逐步淘汰小型燃煤锅炉房,规划建设大型热电厂和热源厂,形成以集中供热为主的供热格局;有条件地区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加大供热节能力度,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减少能源消耗。中心城区形成大型热电厂供热为主,大型热源厂调峰的供热格局;对于新城,形成每个新城由1座大型热源厂供热,中型热源厂调峰的供热格局。

中心城区规划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综合热指标40瓦/平方米,规划2020年热负荷14600兆瓦。中心城区范围内规划新建热电厂5座,扩建热电厂1座,共形成13座热电厂。其中一环路范围内,不再增加新热源,并逐步取消燃煤热源,采取现状热网与外围热源联网方式,保障供热需求;浑南新城,采取外部热源集中供热方式,创建无烟区。

(六)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形成以天然气为主气源,液化石油气为辅助气源的气源格局。分别从秦皇岛方向引入陕京线天然气,大连方向引入大沈线天然气,阜新方向引入大唐国际天然气等主气源,并预留上述3条长输燃气管线廊道;规划新建佟沟、于洪、沈北、法库、康平5座燃气门站,确保气源的接收。规划新建高压外环燃气管网,提高燃气设施调峰储气能力。

中心城区规划人均综合用气指标为0.44立方米/人·日,2020年年用气量11.8亿立方米。中心城区范围内规划新建2座燃气门站,扩建大青、望花、八棵树3座燃气储配站,确保气源的接收和使用;完善燃气管网建设,形成高压管道输气、中压管道配气的燃气输配形式。

(七)环卫工程规划

强化垃圾源头控制、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实现垃圾产量减量化、垃圾再生利用资源化。改进垃圾处理工艺,实现生活垃圾以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向综合处理方式的转变。

全市共形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9座,建筑垃圾处理设施4座,医疗废物处置中心1座,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1座。

十二、综合防灾规划

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以防为主、准确预报、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强化防洪、消防、人防、抗震等防抗系统间的全面协调,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切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城市安全。

1. 避难场所

利用公园绿地、体育场、广场等设置中心、固定和紧急避难疏散场所,完善应急配建设施。规划中心城区人均防灾避难场地面积4平方米。

2. 疏散通道

保证疏散通道畅通,规划对外联系主干道为一级疏散通道,各重要的固定避难场所间主要道路为二级疏散通道。主城与副城间保证2条以上通道联系。

3. 防洪工程

中心城区段,浑河干流堤防按300和100年一遇洪水标准修建,蒲河堤防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修建。

4. 消防工程

采取均衡布局与重点防护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布局一级普通消防站,二级普通消防站和特勤消防站,中心城区消防服务辖区面积不大于7平方公里。

5. 人防工程

沈阳是国家确定的一类人防重点城市。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加强防护工程体系和人口疏散体系建设。规划人均人防工程面积1平方米。

6. 抗震减灾

沈阳是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城市抗震体系按7度设防建设,提高重要部门、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生命线工程等地震紧急处置能力和防灾性能。

2012.06.27

四川省攀枝花市旅游总体提升策划

四川省攀枝花市旅游总体提升策划2008年,在四川省打造攀西阳光生态度假旅游区的战略下,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提出“倾力打造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城市发展战略。 本策划在“倾力打造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战略指导下,着重盘点攀枝花旅游资源,盘活存量资产,聚合内聚能量,努力“迎合――激发――引导”市场需求,构建攀枝花的阳光旅游吸引物体系,以及相关的产业配套支撑;根据攀枝花的品牌诉求,针对不同市场层面,设计攀枝花的旅游形象体系,多维度地营销攀枝花;高标准地设计攀枝花的旅游管治和服务体系,使品味旅游和品质服务达到最佳的结合。 一、战略统筹 (一)战略思路 “阳光与生态”是资源特点,并不是旅游产品。 目前全国主打阳光特质目的地有海口、日照、西昌、攀枝花,国际上较为著名的有加拿大的埃德蒙顿、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布里斯班,其中除埃德蒙顿、攀枝花、西昌外,其他均是滨海城市,阳光与沙滩、海水结合形成滨海度假类产品,埃德蒙顿的阳光旅游依托其区域中心城市的其他条件,并非核心吸引物,西昌目前在和攀枝花同在阳光的照耀下,攀枝花该何去何从? 在这样的情势之下,我们回首攀枝花旅游发展历程,可以隐约看到一根主线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出来,这就是基于阳光生态下的健康生

活。 因为有了阳光,这里农作物茁壮成长,结出健康的果实; 因为有了阳光,这里成为国家级体育运动基地,锻炼健康的体魄; 因为有了阳光,成都的老人们来这里健康过冬; …… 健康,这个比阳光更稀缺的资源才是攀枝花旅游最宝贵的财富。 至此,攀枝花的阳光终于有了落脚点,从产品化的视角去审视健康主题,有着丰富而巨大的想象空间。 (二)战略定位 综合以上分析,对应潜在市场需求与战略导向,将攀枝花现有“中国阳光生态度假旅游区”的概念性定位解读为: 中国阳光健康度假旅游目的地 (三)战略路径 通过综合的比选分析,确定攀枝花旅游在未来的3-5年时间内,明确围绕打造“中国阳光健康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形成:“以休闲度假为主、观光旅游为辅;以冬季旅游为突破,兼顾其他季节;面向全国塑造品牌,立足周边重点营销”的战略发展路径。 (四)战略目标 终极目标: 中国阳光健康度假旅游目的地 近期目标: 中国冬季旅游著名品牌

攀枝花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攀枝花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调整商业结构,优化市场布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城市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特编制此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1、《商务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通知》(商建发〔2004〕18号); 2、《商务部关于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的通知》(商建发〔2004〕180号); 3、《商务部、财政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和实施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5]378号) 4、《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四川省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川办函[2005]176号); 5、《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五”及2010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川办发[2003]15号) ; 6、《攀枝花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7、《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2020〕》 8、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 第三条规划的区域、范围。 规划的区域为攀枝花市中心城区,包括格里坪、河门口(清香坪)、陶家渡、弄弄坪、瓜子坪、炳草岗、金江及渡仁片区。 规划的范围是大型零售商店、批发市场、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基地。在空间上,重点规划城市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和专业特色商业街。 第四条规划期限。近期为2007年-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 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 第五条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和“四个倾力打造”的战略重点,不断改善城市商业服务功能,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加强对商业领域投资的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品味,扩大我市商业在川

昭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昭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昭通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进行城市建设,促进城乡统筹,编制《昭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 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方针,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充分利用昭通市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风景旅游优势,预见到将来的发展可能,从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城乡发展。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城市特色,贯彻城市设计的理念,从昭通城市历史特色、山水特色出发,弘扬民族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整体设计,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立足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树立超前规划意识,同时又要强调近期城市建设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认真研究城市建设的时序,着重近期、远期结合,合理控制城市用地规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并为城市的远景发展留有余地。 第三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令,2006);

《云南省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 《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昭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5)》 《昭通城市总体规划(1997-2020)》 国家、云南省、昭通市相关的其他政策和法律文件。 第四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9-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远景:2030年以后 第五条规划的空间层次 1. 市域规划范围 昭通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23021平方公里。 3. 昭鲁一体化发展规划范围 以昭鲁坝子作为基本单元,包括昭阳区的龙泉、凤凰和太平3个街道,旧圃、北闸、小龙洞、守望、永丰、洒渔、苏家院、布嘎和乐居9个乡镇,鲁甸县的文屏、茨院、桃园和小寨4个乡镇总面积1381平方公里。 2. 规划区范围 昭阳区太平、龙泉、凤凰三个办事处,北闸、旧圃、永丰、小龙洞、守望五个乡镇以及洒渔和苏甲乡的部分地区,规划区总面积约784平方公里。 3. 中心城区范围 北至褐煤工业园区,东至昭通火车站、南至凤凰山、西至旧圃锦屏。规划建设用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修编.pdf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2017年修编版本)公示说明 一、规划期限 近中期2011年—2020年(扣除已实施年份) 远期2021年—2030年 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规划范围 市域规划范围——即攀枝花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现状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总面积约7440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的东区、西区,仁和区的仁和镇、 金江镇、前进镇、总发乡、大龙潭乡、中坝乡、福田乡、太平乡 以及红格镇、益民乡、新九乡、二滩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黑山省 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939.46平方公里。 三、城镇体系规划 (一)人口规模 预测2020年市域人口143万人,城镇人口10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3.43%;2030年市域人口155万人,城镇人口12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1.94%。 (二)城镇规划空间布局 以产业布局为依托,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开发、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成昆铁路沿线为发展轴,

以中心城区、攀莲镇为重点,以桐子林镇、渔门镇、红格、平地 镇为次重点,依托大田、布德、格萨拉、丙谷、普威、白马、永 兴为主要增长极,其他各镇政府所在地为次要增长极,最终形成 “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中心,轴向布局,成群发展”规模等级布局合理的城镇群体。 空间布局上形成四大城镇发展片区:中部以攀枝花中心城区 为核心,包括桐子林、红格两大外围组团和布德、同德、福田、 新九等乡镇;东北部以米易县城为核心,包括白马组团和丙谷、 普威、得石、撒莲、垭口等乡镇;西北部以渔门为核心,包括永 兴、格萨拉、惠民等乡镇;南部以平地为中心,包括大田镇、大 龙潭等乡镇。 四、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一)城市性质 攀枝花的城市性质为:川滇交界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宜居城市;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现代 特色工业城市。 (二)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2020年城市人口9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0.0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9.99平方米/人; 2030年城市人口10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0.1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1.40平方米/人。 (三)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城市主要以仁和沟、金沙江为轴向南延伸。

攀枝花市配建标准及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

攀枝花市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33687.html, 发布时间:2009-10-30 10:51:31 来源:规划编制处选择阅读字体:【大中小】阅读次数: 363

公告 〔2009〕15 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现将《攀枝花市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审批前公示事宜公告如下。 一、公示地点: 攀枝花市公众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33687.html,) 攀枝花市规划和建设局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33687.html,) 攀枝花市规划和建设局办公楼十二楼 二、公示期限:2009年10月29日—2009年11月27日(30天) 三、意见反馈渠道: 在公示期限内通过网上留言或邮寄、送达攀枝花市规划和建设局规划编制处。反馈意见请属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否则不予受理。 联系地址:泰隆商厦东楼十楼1005室邮编:617000 四、联系人:攀枝花市规划和建设局规划编制处 任燕3359379 特此公告 攀枝花市规划和建设局 二○○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攀枝花市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简介 一、规划编制目的: n 促进城市动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提升城市品质,适应城市发展。 n 加强城市机动车辆的停车管理,促进城市停车场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适应机动车辆快速增长的趋势。 n 指导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 二、规划范围、规划年限及规划依据 规划范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攀枝花市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包括如下6个片区:炳草岗、大

渡口片区;仁和、干坝塘片区;金江、瓜子坪片区;高新、钒钛片区;弄弄坪片区和西区,面积共1 01平方公里。 图1-1规划范围示意 规划年限:2009年—2025年。近期:2009—2011年;中远期:2012—2025年。 规划依据: n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 n 《攀枝花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 n 攀枝花市中心城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 n 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三、公共停车场分类 城市公共停车场分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和自行车公共停车场。本次停车场规划主要针对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拟分为如下三类: n 配建公共停车场——面向社会停车的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其停车场用地属于建筑物开发用地的一部分。 n 路外社会公共停车场——设置在路外的、面向社会停车的公共停车设施,其用地性质属于社会公共停车场用地。 n 路内公共停车场——设置在道路红线以内、面向社会停车的公共停车设施,其用地性质属于道路用地。 四、交通小区划分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资料.docx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 ~2030 年)》(2017 年修编版本 )公示说明 一、规划期限 近中期2011 年— 2020 年(扣除已实施年份 ) 远期2021年—2030 年 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规划范围 市域规划范围——即攀枝花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现状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总面积约7440 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的东区、西区,仁和区的仁和镇、 金江镇、前进镇、总发乡、大龙潭乡、中坝乡、福田乡、太平乡以 及红格镇、益民乡、新九乡、二滩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黑山省级森 林公园,总面积 1939.46 平方公里。 三、城镇体系规划 (一)人口规模 预测 2020 年市域人口 143 万人,城镇人口 105 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 73.43%;2030 年市域人口 155 万人,城镇人口 127 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 81.94%。 (二)城镇规划空间布局 以产业布局为依托,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 发、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成昆铁路沿线为发展轴,

以中心城区、攀莲镇为重点,以桐子林镇、渔门镇、红格、平地 镇为次重点,依托大田、布德、格萨拉、丙谷、普威、白马、永 兴为主要增长极,其他各镇政府所在地为次要增长极,最终形成 “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中心,轴向布局,成群发展”规模等级布局合理的城镇群体。 空间布局上形成四大城镇发展片区:中部以攀枝花中心城区 为核心,包括桐子林、红格两大外围组团和布德、同德、福田、 新九等乡镇;东北部以米易县城为核心,包括白马组团和丙谷、 普威、得石、撒莲、垭口等乡镇;西北部以渔门为核心,包括永 兴、格萨拉、惠民等乡镇;南部以平地为中心,包括大田镇、大 龙潭等乡镇。 四、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一)城市性质 攀枝花的城市性质为:川滇交界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宜居城市;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现代 特色工业城市。 (二)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2020 年城市人口91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0.09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9.99 平方米 /人; 2030 年城市人口109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0.19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1.40 平方米 /人。 (三)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城市主要以仁和沟、金沙江为轴向南延伸。

攀枝花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攀枝花《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一、主要指标对比分析 攀枝花与国家、省森林城市指标的对比分析 根据目前攀枝花森林城市建设实际情况,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分为已达指标、易达指标和不可达指标三类,进行攀枝花市森

林城市建设指标的可达性。 (一)已达指标分析 在25项指标中已达指标9项,具体有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郊区森林公园、科普知识教育基地、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生态科普活动次数、创森的支持率和古树名木保护率等指标。 (二)易达指标分析 易达标指标虽然与目标有一定距离,但通过努力容易达到。根据攀枝花的实际情况,易达指标共11项,分别是郊区森林覆盖率、立体绿化、贯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道路绿化率、水岸绿化率、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的森林湿地保护、保护区面积比例、休闲绿地、创森的市民知晓率、乡村绿化、特色生态产业等,通过努力可以在近期或2015年前达到国家级森林城市建设指标要求。 (三)难以达到的指标分析 目前攀枝花难以达到的指标有城市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乡土树种使用率和城市森林的自然度等4项。 攀枝花城市处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薄,砂石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差,生态容量低,造林难度大,形成典型的稀树灌草丛,这是城市森林覆盖率增加的主要制约因素。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近年来攀枝花市公共绿地面积的增加速度与全市人口增长速度基本持平,限制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量,201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2 m2,与2007年相当,离国家森林城市

创建指标存在距离。 攀枝花城市属中亚热带地理位置下南亚热带气候环境。根据攀枝花乡土树种调查和多年荒山造林及城市绿化的实践经验,对乡土和引种成功的木本植物进行了初步筛选,云南松、攀枝花、番石榴等94种本土木本植物和台湾相思、木麻黄、三角梅等72种引种木本植物可作为攀枝花城市森林建设的主要树种使用。攀枝花城市森林建设应考虑所处的气候带和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群落,以南亚热带森林植被类型为主,以当地乡土植物种类为基础,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适应当地环境,保证城市森林群落的成功建设。 (四)不可达指标分析 不可能达到的指标有城市郊区农田林网1项。攀枝花市地形破碎,沟谷纵横,境内土地92%为山地,河谷坝区面积小,以山地农业为主要特征,主要发展特色水果、早春蔬菜、优质烤烟、畜禽四大农业优势产业,粮食常年播种面积小,仅保持在60万亩,不可能按国家标准的农田林网要求建设。建议该指标不作为攀枝花森林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 二、规划定位及理念 (一)规划定位 特色定位:山青、水秀、林茂、花香 功能定位:生态、宜居、康养 主题定位:打造花城特色,建设森林城市,塑造“山川壮丽、林茂花繁,生态、宜居、康养”的现代城市新品质。

攀枝花市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

《攀枝花市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简介 一、规划编制目的: n 促进城市动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提升城市品质,适应城市发展。 n 加强城市机动车辆的停车管理,促进城市停车场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适应机动车辆快速增长的趋势。 n 指导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 二、规划范围、规划年限及规划依据 规划范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攀枝花市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包括如下6个片区:炳草岗、大渡口片区;仁和、干坝塘片区;金江、瓜子坪片区;高新、钒钛片区;弄弄坪片区和西区,面积共101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2009年—2025年。近期:2009—2011年;中远期:2012—2025年。 规划依据: n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 n 《攀枝花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 n 攀枝花市中心城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 n 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三、公共停车场分类 城市公共停车场分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和自行车公共停车场。本次停车场规划主要针对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拟分为如下三类: n 配建公共停车场——面向社会停车的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其停车场用地属于建筑物开发用地的一部分。 n 路外社会公共停车场——设置在路外的、面向社会停车的公共停车设施,其用地性质属于社会公共停车场用地。

n 路内公共停车场——设置在道路红线以内、面向社会停车的公共停车设施,其用地性质属于道路用地。 四、交通小区划分 本次规划结合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攀枝花市综合交通规划、攀枝花市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攀枝花市区共划分为14个交通小区:炳草岗、炳四区、五零一电厂至五十四片区、仁和区、干坝塘、瓜子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江、钒钛产业园区、弄弄坪、大水井、清香坪、河石坝和格里坪片区。(见图1-2) 图1-2交通小区划分 五、攀枝花市主城区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 1、规划目标 近期:加强停车管理和扩大停车场建设并重,重点加强公建配建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公共停车场的建设,调整停车收费标准,形成合理的收费级差体系。 中远期:以停车场需求管理为主,停车场建设为辅,建立以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路内停车场为补充的停车系统;形成布局合理、比例适当、使用方便的与动态交通相协调的停车设施和管理体系。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_2020年)完整版

《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完整版 1. 引言 为了适应跨世纪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18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国文物保护法》、《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市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市政府,1995年11月)、“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决定”(成府发[1995]198号)、经国务院1984年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国家建设部有关技术规和标准,特修编1995-2020年市城市总体规划。 2. 总体规划修编指导思想、规划原则: 2.1 规划指导思想: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实现“两个转变”(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方针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根据的实际情况,

量力而行,制定出分阶段发展规划。 2.2 规划原则 ①保持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②合理使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大力保护耕地; ③ 城乡一体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发展。 3.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规划期限: 3.1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确定都市区的发展格局;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优化中心城的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基础设施。 3.2 规划期限:修编的总体规划期限为1995年-202年,其中:近期至2000年,中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4. 规划区围及规划层次划分: 4.1 规划区围:市域行政区围均为本次规划围,共12390平方公里。 4.2 本次规划按三个规划层次划分:第一层次为中心城,包括规划的外环路以所涉及的区、县有关乡镇围,面积为598平方公里;第二层次由中心城周边的2区、4县构成,包括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县、郫县、温江县的行政区围,以及双流县的北部地区,总面积2662平方公里;第三层次包括规划围除一、二层次以外的都江堰市、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新津县、大邑县、蒲江县,以及双流县南部地区,总面积为9130平方公里。本次规划重点是第一层次。

攀枝花城总体规划2030年修编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年)》(2017年修编版本)公示说明 一、规划期限 近中期2011年—2020年(扣除已实施年份) 远期2021年—2030年 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规划范围 市域规划范围——即攀枝花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现状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总面积约7440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的东区、西区,仁和区的仁和镇、金江镇、前进镇、总发乡、大龙潭乡、中坝乡、福田乡、太平乡以及红格镇、益民乡、新九乡、二滩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黑山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939.46平方公里。 三、城镇体系规划 (一)人口规模 预测2020年市域人口143万人,城镇人口10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3.43%;2030年市域人口155万人,城镇人口12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1.94%。 (二)城镇规划空间布局 以产业布局为依托,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成昆铁路沿线为发展轴,

以中心城区、攀莲镇为重点,以桐子林镇、渔门镇、红格、平地镇为次重点,依托大田、布德、格萨拉、丙谷、普威、白马、永兴为主要增长极,其他各镇政府所在地为次要增长极,最终形成“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中心,轴向布局,成群发展”规模等级布局合理的城镇群体。 空间布局上形成四大城镇发展片区:中部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桐子林、红格两大外围组团和布德、同德、福田、新九等乡镇;东北部以米易县城为核心,包括白马组团和丙谷、普威、得石、撒莲、垭口等乡镇;西北部以渔门为核心,包括永兴、格萨拉、惠民等乡镇;南部以平地为中心,包括大田镇、大龙潭等乡镇。 四、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一)城市性质 攀枝花的城市性质为:川滇交界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宜居城市;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现代特色工业城市。 (二)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2020年城市人口9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0.0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9.99平方米/人; 2030年城市人口10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0.1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1.40平方米/人。 (三)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城市主要以仁和沟、金沙江为轴向南延伸。

米易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米易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_2030年)(地图)

米易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米易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地图) 米易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2015-2030)主要内容简介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15年-2020年; 远期:2021年-2030年; 远景:2030年以后。 二、规划范围 县域:米易县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7个镇(攀莲镇、丙谷镇、得石镇、撒莲镇、垭口镇、白马镇、普威镇),5个乡(草场乡、湾丘彝族乡、白坡彝族乡、麻陇彝族乡、新山傈僳族乡),规划面积约2153平方公里。 规划区:包含攀莲镇及草场乡的部分区域,其中包含水塘村17.39平方千米、青皮村20.54平方千米、柳溪村0.72平方千米、贤家村11平方千米、双沟村5.07平方千米、沙坝村6.69平方千米、克朗村13.33平方千米、顶针村1.47平方千米,以规划管理和协调为重点,总面积为76.21平方千米。 中心城区:北至贤家坝,南至秧田湾,西至克朗—鸡罩山

—水塘,东至灵官山—省道214外迁线。包含贤家、青皮、水塘、克朗四村的部分用地,总面积约20平方千米。 三、城镇体系规划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包括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县域城镇等级职能与布局、美丽新村建设、县域综合交通、县域基础设施、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综合防灾、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县域旅游发展、资源节约及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县域空间管制等12个部分内容。其中重点内容主要有6个方面: (一)县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近期(2020年):县域总人口规模为25.7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为45.1%,城镇人口规模为11.6万人左右; 远期(2030年):县域总人口规模为28.7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为56.7%,城镇人口规模为16.3万人左右。(二)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一心、两轴、两区”。 “一心”:是以县城为中心,包括攀莲、草场城市规划区范围,是带动全县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地区。 “两轴”:(1)安宁河城镇发展轴:向北对内连接湾丘、白马城镇组团,对外衔接德昌、西昌、雅安、成都等地;向南对内连接丙谷、撒莲、垭口城镇组团,对外衔接盐边、攀枝花、昆明等地。米易县加强和上述地区的基础设施对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完整版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完整版 1. 引言 为了适应跨世纪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18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成都市政府,1995年11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决定”(成府发[1995]198号)、经国务院1984年批准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国家建设部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特修编1995-2020年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 总体规划修编指导思想、规划原则: 2.1 规划指导思想: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实现“两个转变”(社会经

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方针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根据成都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制定出分阶段发展规划。 2.2 规划原则 ①保持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②合理使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大力保护耕地; ③ 城乡一体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发展。 3.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规划期限: 3.1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确定都市区的发展格局;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优化中心城的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基础设施。 3.2 规划期限:修编的总体规划期限为1995年-202年,其中:近期至2000年,中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4. 规划区范围及规划层次划分: 4.1 规划区范围:市域行政区范围均为本次规划范围,共12390平方公里。 4.2 本次规划按三个规划层次划分:第一层次为中心城,包括规划的外环路以内所涉及的区、县有关乡镇范围,面积为598平方公里;第二层次由中心城周边的2区、4县构成,包括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县、郫县、温江县的行政区范围,以及双流县的北部地区,总面积2662平方公里;第三层次包括规划范围内除一、二层次以外的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新津县、大邑县、蒲江县,以及双流县南部地区,总面积为9130平方公里。本次规划重点是第一层次。

攀枝花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攀枝花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对攀枝花市城 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 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的理解,洞悉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1) 第二节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攀枝花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攀枝花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攀枝花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攀枝花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攀枝花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年)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年)公示稿规划文本内容摘要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 1、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优化人口、资源、空间布局结构,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2、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资源保护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自然保护区、山林绿地、重要生态功能区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制,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3、坚持公平和谐的原则。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合理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布局。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倡导公众参与,实现区域公平、城乡公平、个体公平和代际公平。 4、坚持资源节约的原则。按照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要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合理确定城乡建设标准。 5、坚持与相关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城市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规模等,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保持衔接并协调一致。 二、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12号)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146号令)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2006年11月) 《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四川省攀西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 《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国家、四川省、攀枝花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三、规划期限 近期 2007年—2010年 中期 2011年—2015年 远期 2016年—2025年 远景展望至2050年 四、规划范围:

(推荐)攀枝花市智慧城市总体规划

攀枝花市智慧城市总体规划 2013年2月

目录 一、前言 (9) (一)规划内容 (10) (二)规划期限 (10) (三)规划依据 (10) 二、发展基础与形势 (11) (一)发展基础 (11) 1.信息设施基础较好 (12) 2.信息应用初具规模 (12) 3.信息产业崭露头角 (13) (二)存在的问题 (14) 1.信息产业不够发达 (14) 2.信息化人才较缺乏 (14) 3.统筹建设力度不够 (14) 4.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14) (三)发展形势 (15) 1.发展的机遇 (15) 2.面临的挑战 (16) 三、总体思路 (16) (一)指导思想 (16)

(二)基本架构 (17) (三)特色导向 (18) (四)推进原则 (19) 1.健全体制,加强统筹,合力推进原则 (19) 2.夯实基础,融铸平台,集约推进原则 (19)

3.以需促用,以用促建,牵引推进原则 (20) 4.统一标准,整体架构,规范推进原则 (20) 5.试点示范,累积经验,典型推进原则 (20) (五)发展目标 (21) 四、主要任务 (22) (一)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强化智慧攀枝花载体 (22) 1.加快建设光纤网络 (22) 2.全域覆盖无线网络 (22) 3.广泛部署传感网络 (22) 4.加快建设通信枢纽 (23) 5.夯实信息安全基础 (23) 6.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24) (二)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建设智慧攀枝花智芯 (24) 1.建设基础信息资源库 (24) 2.健全数据交换共享体系 (24) 3.建设公共服务支撑平台 (25) 4.打造公众集成服务门户 (25) 5.整合基础信息通信能力 (25) (三)推进政务办公智慧化,打造政通攀枝花 (25) 1.加强电子政务外网服务 (26) 2.完善电子政务内网建设 (26)

攀枝花市城市交通现状分析

3 道路规划、交通预测及净现值分析3.1 交通调查 3.1.1 调查意义 ?分析全市交通现状,研究城市交通特征,明确现状交通问题; ?在调查城市交通基础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交通流变化特征,为制定交通 流理论模型、交通预测模型提供基础资料; ?通过各种交通特征参数调查,为标定分配函数各个参数提供依据。 3.1.2 调查内容 ?社会经济、交通基础信息调查(资料收集,本次调查) ?现状道路网基本参数调查(本次现场调查测算) ?机动车出行OD调查(参考2004年攀枝花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数据,进 行调查修正) ?道路断面流量调查(参考历年交通流量调查数据,进行补充调查) ?交叉口流量调查(参考历年交通流量调查数据,进行补充调查) ?现状交通流组织调查(补充调查) ?路段车速-流量调查(补充调查) 3.1.3调查方法(针对补充调查) 本次交通调查所需数据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采用2004年攀枝花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调查数据并进行适当修正,二是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下面就重点对修正的断面流量调查和补充的路段车速-流量调查进行说明。 1)道路断面交通流量调查 ?调查时间 第一时间段:早高峰:7:00~9:00 第二时间段:平峰:14:00~16:00 第三时间段:晚高峰:17:15~19:15 ?使用工具

计时器、记录板(夹)、记录纸和笔。 ?调查方法 路段的每个方向上安排2名调查员在易观测的地点进行观测,记录各类机动车通过该观测断面的交通流量,以10min为记录时段长度。 2)路段车速-流量调查 ?调查时间 分别在高峰、平峰(得到不同流量下的速度)和低峰调查(得到零流速度) ?使用工具 测试小汽车、计时器、记录板(夹)、记录纸和笔。 ?调查方法 在不同时段对选取的不同路幅形式的道路进行调查。 通常将两个主要交叉口间的路段定为一个测试单元(图中A、B两点间),A 为上游交叉口的停车线处,B为下游交叉口的停车线处,C为下游交叉口引道排队的最前端。在调查开始前,应首先将选取的道路分成n个单元。 共需1+n人,一个人坐在小汽车中(跟车员),负责调查车速,其余n个人分布在n个调查单元上(观测员),负责观测路段上的交通流量。 从小汽车通过A处的停车线开始计时,跟车员记下当时的里程表读书和时间读书。同时通知紧挨着下游路口的观测员开始观测通过停车线的机动车流量,直到测试小汽车通过观测停车线为止。在测试小汽车通过引道前端的C点和观测B点时也应记下相应的里程表读书和时间读书,当通过B点时,该单元调查结束,下一个单元的调查随即开始,直到n个单元全部调查完毕。然后测试小汽车掉转车头,进行另一个方向的测试,各观测员只需转到路的另一侧即可。调查方法同上。 观测地点 图3.1 交通流量特性调查点部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