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参考书目

艺术史参考书目
艺术史参考书目

《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讲义(附参考书目)

一、课程目的与要求

在西方现代艺术史的学习基础上,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和观念的发展脉络(一方面是艺术家的观念,另一方面是相关的艺术理论),了解各艺术流派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并巩固艺术史的学习。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内容,通过浏览、阅读相关资料,做阅读笔记,整理形成对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理解线索,以此培养学生全面、综合、较有深度地把握西方艺术现象的能力,以及从中发现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1、讲授为主,辅以图像和文字资料。

2、课堂讨论:结合每章节内容的重点进行课堂讨论,讨论主题和大致范围将附在“教学内

容和参考书目”一栏。

3、课程论文辅导。

三、课程考核

1、课程论文:根据课程相关内容及同学们各自的兴趣点,拟定论文内容及思路;收集和阅

读相关资料,形成一篇3000字以上的论文;要求论文思路清晰,逻辑合理,有一定自己的观点,符合论文写作规范。论文应于3月30日前上交。

2、课堂讨论。

四、教学内容和参考书目

注:带*号的为必读资料。

第一章:走向现代主义

*《艺术和思想》,【美】威廉·弗莱明著,吴江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451-453页。

*《西方文明史》,【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

恩斯著,王觉非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月北京第1版,第795-796、973-974页。

《西方现代艺术史》,【美】H·H·阿纳森著,邹德侬等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2月版,第15-16页。

*《现代艺术的意义》,【美】约翰·拉塞尔著,常宁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27-35页。

《现代艺术哲学》,【英】赫伯特·里德著,朱伯雄、曹剑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7-10页。

《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张弘昕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4月版,第412页。讨论问题要点:

“读图时代”,思想于何处栖息?

思潮、观念与艺术发展史实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的哲学、社会学领域里观念思潮的变化(包括科学的发展变化)影响到了艺术家的观念和空间表现方式,还是艺术形式的变化按照它自身的内在发展逻辑,前瞻性地预示出人类整体观念在这一时代的变化?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类似问题的客观性?例:巴洛克风格时期的理性主义(详见《艺术和思想》,【美】威廉·弗莱明著,吴江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423-425页)。

十九世纪艺术领域的分裂是否导致了艺术标准的最终丧失?这种分裂有无必要以及是否可能重新统一?

如何理解现实主义对真实性的追求?艺术的真实和客观有无统一的标准?

第二章形式——结构倾向的现代艺术思潮

《抽象派绘画史》,【法】米歇尔·瑟福著,王昭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一章。

*《二十世纪美学经典文本》第一卷,张德兴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458-478页。或《西方美学名著提要》,朱立元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332-337页。

《西方现代美术思潮》邵大箴著,四川美术出版社,1990年3月版,第138-152页。

*《西方形式美学》赵宪章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版,第十九、二十章,第482-505页。

*《李格尔与艺术科学》,陈平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六章。

《前卫与庸俗》,【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原载《党派评论》,1939年,秋季第五号刊,第34-4?页。

《走向更新的拉奥孔》,【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原载《党派评论》,1940年7-8月,第四号刊,第296-310页。

《20世纪艺术中的抽象与技巧》【英】奥斯本。

*《抽象与移情》,【民主德国】沃林格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译者前言。

《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日】中川作一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四章。

*《论艺术的精神》【俄】瓦·康定斯基著,查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7月版,第二篇。

《新艺术的震撼》,【美】罗伯特·休斯著,刘萍君、汪晴、张禾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6月版,第73-95页。

*《试论“国际当代艺术是一种美国艺术”》,河清著,《美术研究》2004年3期第9-17页。

《中央情报局和文化冷战》

讨论问题要点:

几何形的意义:东西方艺术中对几何形的态度是怎样的?从中可以看出东西方审美精神什么样的差异?

西方现代艺术中形式——结构倾向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纽曼成为了这一艺术倾向的终结者?

康定斯基是如何影响现代设计的?

艺术与科学究竟是互相对立的,还是相互依赖或相辅相成的?究竟是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还是共属于同一种文化?

抽象表现主义“成功”地使纽约代替巴黎,成为了现代艺术中心——试以此个案说明传播在现代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主观—表现倾向的现代艺术思潮

《走进大师——从达·芬奇到杜尚》,刘剑虹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273-295页。

《新艺术的震撼》,【美】罗伯特·休斯著,刘萍君、汪晴、张禾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6月版,第109-113页。

*《新艺术的震撼》,第244-249页。

《20世纪德国艺术》,【德】保尔·福格特著,刘玉民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4月版。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亚力山德安著,李长俊译,大陆书店出版(民国七十一年八月十六日二版),第一章。

萨特:《贾柯梅蒂的绘画》、《追求绝对》,见【美】韦德·巴斯金编《萨特论艺术》,冯黎明、阳友权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45-55、80-91页。

讨论问题要点:

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运动在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体现。

“如何画”重要,还是“画什么”重要?特定时代背景中的艺术倾向与其时代需要之间

的关系是怎样的?

解读贾柯梅蒂的雕塑语言。

弗洛伊德的学说对超现实主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画家采用了那些主要手法表现无意识和梦幻?

从德国表现主义看里格尔的“艺术意志”的内涵。

从表现主义艺术中的主客体关系,看东西方艺术创作中不同的情感表现方式。

第四章行为——功能倾向的现代艺术思潮

*《什么是观念艺术》

《马塞尔·杜尚传》【美】卡文·托姆金斯著,张朝晖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杜尚批判》,王天兵,《世界美术》1998年第一期,第48-59页。

《达达主义》,华天雪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4月版(图书馆J05 S329)。

《图说西方当代艺术》,现代艺术特刊,现代艺术杂志社(图书馆J11 Q390)。

《行为与表演艺术》,现代艺术特刊,现代艺术杂志社,2002年7月版。

《反叛与超越——现代西方绘画艺术》,常宁生著,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10月版,第五章(图书馆J205 C347)。

《艺术狂人——波依斯》【德】海纳尔·施塔赫毫斯著,赵登荣等译,“学说——扩展的艺术概念、社会雕塑——油脂和毛毡”章节,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年6月版。

《缺一块的拼贴画——20世纪美术》,车前子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86页,吉尔伯特和乔治;第202页基弗——保罗·策兰《死神赋格曲》,等等。

讨论问题要点:

杜桑的“现成品”对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的意义何在?

如何看待偶发艺术、激浪派与禅宗思想的关系?

达达与超现实主义之间有何联系?

试以未来主义为例分析艺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后现代艺术思潮

*《后现代理论》【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著,张志斌译,第194-198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2月版。

《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Linda Nochlin1971年发表于Art News),李建群译,《世界美术》2003年第2期。

《概念艺术》,现代艺术特刊,现代艺术杂志社,2002年9月版。

《新具象艺术》,曹小鸥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4月版,第61-107页。

《超越现代主义》【美】吉姆·莱文著,常宁生等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9月版。

《当代艺术》【德】克劳斯?霍内夫著,李宏、滕卫东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9月版。

《西方现代艺术史》【美】H·H·阿纳森著,皱德侬等译,第697-703页,“概念艺术”部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2月版。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德】W·本雅明著,王才勇译,第二稿第二节,54-60页,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6月版。

讨论问题要点:

行为何以成为精神的艺术?在行为艺术中,“身体”是如何成为语言的?

后现代艺术中形象如何成为“类象”?

为什么在超级写实主义艺术中“意义”被放逐?

生态女性主义艺术是如何通过“身体寓言”来表征并实现女性力量的释放的?

附录:

一、* 艺术发展大事年表,见【美】约翰·基西克《理解艺术》(5000年艺术大历

史),水平、朱军译,海南出版社,2004年6月北京第2版,第32、64、107、

164、224、277、313、395、443页。

二、浪漫主义时期政治、文化与科学、美术大事年表(附参考书目),【法】热拉尔·勒

格朗《浪漫主义艺术》,董强、凌敏、姜丹丹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7

月版,第130-142页。

三、十九世纪政治、文化与科学、美术大事年表(附参考书目),【法】尼古拉·第

弗利《19世纪艺术》,怀宇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7月版,第136-142

页。

四、二十世纪政治、文化与科学、美术大事年表(附参考书目),【法】埃蒂娜·贝

尔纳《现代艺术》,黄正平译,董强校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7月版,

第135-140页。

五、当代政治、文化与科学、美术大事年表(附参考书目),【法】让-路易·普拉

岱尔《当代艺术》,董强、姜丹丹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7月版,第137-142

页。

六、现代绘画年表(包括图录,无年代),【德】瓦尔特·赫斯《欧洲现代派画论》,

宗白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286-304页。

七、后印象派图录(无年代),【美】约翰·雷华德《后印象派绘画史》下册,平野、

李家璧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715-725页。

八、印象派图录(无年代),【美】约翰·雷华德《印象派绘画史》下册,平野、殷

鉴、甲丰译,岭南人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715-725

页。

九、抽象派绘画大事记(包括图录,无年代),【法】米歇尔·瑟福《抽象派绘画史》,

王昭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65-185页。

十、安迪·沃霍尔年表,陈建军编著《沃霍尔论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2

月版,第112-146页。

十一、现代艺术图录,【美】约翰·拉塞尔著《现代艺术的意义》下册,常宁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515-546页。

十二、唯美主义大师图典图录,澜工《唯美主义(大师图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297-298页。

十三、新艺术运动大师图典图录,《新艺术运动(大师图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216-217页。

十四、20世纪拉丁美洲美术大事年表(包括人名译名对照表),李建群《20世纪拉丁美洲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143-145、146-150页。

十五、罗丹作品图录,【奥】里尔克《罗丹论》,梁宗岱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160-164页。

新增书目:

1、《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英】T.J.克拉克,沈语冰等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

2、《寻常物的嬗变——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美】阿瑟?丹托,陈岸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3、《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4、《现代艺术,1851-1929》【美】理查德?布雷特尔,诸葛沂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5、《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岛子(王敏),重庆出版社,2001年。

6、《一九四零年以来的艺术——艺术生存的策略》【美】乔纳森·费恩伯格,王春辰,丁亚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二十世纪视觉艺术》【英】爱德华·路希·史密斯,彭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美】罗伯森,【美】迈克丹尼尔著,匡骁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9、《现代艺术:19与20世纪》【美】迈耶·夏皮罗,何海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5。

10、《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德】汉斯·贝尔廷,苏伟译,苏伟、卢迎华评注,金城出版社,2014。

11、《另类准则:直面20世纪艺术》【美】列奥·施坦伯格,沈语冰、刘凡、谷光曙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12、《理解媒介》【加】麦克卢汉,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13、《眼与心》【法】梅洛-庞蒂,杨大春译,商务印书馆,2007。

14、《图像的生与死》【法】雷吉斯·德布雷,黄迅余、黄建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5、《图像的命运》【法】雅克·朗西埃,张新木、陆洵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6、《图像理论》【美】W.T.T.米歇尔,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7、《图像学》【美】W.T.T.米歇尔,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8、《明室》【法】罗兰·巴特,赵克非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19、《论摄影》【美】苏珊·桑塔格,黄灿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