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电量不平衡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母线电量不平衡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母线电量不平衡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母线电量不平衡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摘要:母线不平衡率是电能计量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可以为线损分析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控制母线不平衡率在标准范围之内是电能计量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引起变电站母线电量不平衡的多种原因;之后针对母线电量不平衡的原因进行举例分析;最后提出了查处方法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母线,电量不平衡,电能计量,集中抄表系统

1

三相不平衡损耗计算

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后低压电网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网结构薄弱环节基本上已经解决,低压电网的供电能力大大增强,电压质量明显提高,大部分配电台区的低压线损率降到了11%以下,但仍有个别配电台区因三相不平衡负载等原因而造成线损率居高不下,给供电管理企业特别是基层供电所电工组造成较大的困难和损失,下面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原因分析 在前几年的农网改造时,对配电台区采取了诸如增添配电变压器数量,新增和改造配电屏,配电变压器放置在负荷中心,缩短供电半径,加大导线直径,建设和改造低压线路,新架下户线等一系列降损技术措施,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个别台区线损率仍然很高,针对其原因,我们做了认真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发现一些台区供电采取单相二线制、二相三线制,即使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由于每相电流相差很大,使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也会引起线路损耗增大。 二、理论分析 低压电网配电变压器面广量多,如果在运行中三相负荷不平衡,会在线路、配电变压器上增加损耗。因此,在运行中要经常测量配电变压器出口侧和部分主干线路的三相负荷电流,做好三相负荷电流的平衡工作,是降低电能损耗的主要途经。 假设某条低压线路的三相不平衡电流为IU、IV、IW,中性线电流为IN,若中性线电阻为相线电阻的2倍,相线电阻为R,则这条线路的有功损耗为ΔP1=(I2UR+I2VR+I2WR+2I2NR)×10-3 (1) 当三相负荷电流平衡时,每相电流为(IU+IV+IW)/3,中性线电流为零,这时线路的有功损耗为 ΔP2=■2R×10-3 (2)

三相不平衡负荷电流增加的损耗电量为 ΔP=ΔP1-ΔP2=■(I2U+I2V+I2W-I2UI2V-I2VI2W+I2WI2U+3I2N)R×10-3 (3)同样,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时变压器本身也增加损耗,可用平衡前后的负荷电流进行计算。由此可见三相不平衡负荷电流愈大,损耗增加愈大。 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率按下式计算 K=■×100 (4)■代表平均电流 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三相负荷电流的不平衡率不大于10%,低压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三相电流不平衡率不大于20%。可见若不平衡,线损可能增加数倍。据了解,目前农村单相负荷已成为电力负荷的主要方面,农村低压线路虽多为三相四线,但很多没有注意到把单相负荷均衡的分配到三相电路上,并且还有一定数量的单相两线、三相三线制供电。按一般情况平均测算估计,单相负荷的线损可能增加2~4倍,由此可知,调整三相负荷平衡用电是降损的主要环节。 三、现场调查分析、试验情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理论需要在实践中验证。2004年我们在庄寨供电所检查分析个别台区线损率高的原因,发现庄寨供电所杨小湖配电台区损耗严重,我们重点进行了解剖分析: 该台区配电变压器容量为100kV·A,供电半径最长550m,由上表得该配变台区267户用电量12591kW·h,没有大的动力用户,只有1户轧面条机,户均月用电46.98kW·h,低压线损一直17%左右,用钳流表测量变压器出口侧24h电流平均值为: IU=9A,IV=15A,IW=35A,IN=21A。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率计算为: K=■×100%=■×100%=35.59%

分析主变纵差动保护不平衡电流原因及解决方法

分析主变纵差动保护不平衡电流原因及解 决方法 摘要:本文从对变压器纵差保护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较详细地分析了纵差保护不平衡电流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变压器纵差保护中不平衡电流的方法。 关键词:主变;纵差保护;不平衡电流;解决方法 前言:纵差动保护是变电站主变压器的主保护,它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在变压器保护上运用较为成功。但是变压器纵差保护一直存在励磁涌流难以鉴定的问题,虽然已经有几种较为有效的闭锁方案,又因为高压输电线路长度的增加、静止无功补偿容量的增大以及变压器硅钢片工艺的改进、磁化特性的改善等因素,使得变压器纵差保护所固有原理性矛盾更加突显。 一、变压器纵差保护原理 纵差保护作为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主保护,将有许多特点和困难。变压器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电压等级,构成纵差保护所用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参数各不相同,由此产生的纵差保护不平衡电流将比发电机的大得多,纵差保护是利用比较被保护元件各端电流的幅值和相位的原理构成的,根据KCL基本定理,当被保护设备无故障时恒有各流入电流之和必等于各流出电流之和。当被保护设备内部本身发生故障时,短路点成为一个新的端子,此时电流大于“0”,但是实际上在外

部发生短路时还存在一个不平衡电流。事实上,外部发生短路故障时,因为外部短路电流大,特别是暂态过程中含有非周期分量电流,使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电流急剧增大,而呈饱和状态使得变压器两侧互感器的传变特性很难保持一致,而出现较大的不平衡电流。因此采用带制动特性的原理,外部短路电流越大,制动电流也越大,继电器能够可靠制动。 另外,由于纵差保护的构成原理是基于比较变压器各侧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受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以及诸多因素影响,变压器在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时,其动差保护回路中有不平衡电流,使纵差保护处于不利的工作条件下。为保证变压器纵差保护的正确灵敏动作,必须对其回路中的不平衡电流进行分析,找出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二、纵差保护不平衡电流分析 1、稳态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 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纵差保护回路中不平衡电流主要是由电流互感器、变压器接线方式及变压器带负荷调压引起。 (1)由电流互感器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同而产生。正常运行时变压器各侧电流的大小是不相等的。为了满足正常运行或外部短路时流入继电器差动回路的电流为零,则应使高、低压两侧流入继电器的电流相等,即高、低侧电流互感器变比的比值应等于变压器的变比。但是,实际上由于电流

深瑞BP B母线保护装置使用说明

BP-2B 母差及失灵保护装置使用说明 BP-2B 母线差动保护是母线故障时的快速保护,能满足双母线运行灵活的要求。其在双母线并列运行,单母线运行解列运行,固定联结破坏及倒闸操作过程中均能正确动作,不必进行手动切换。在双母线并列运时发生母线短路或接地故障时保护动作无时限跳开母联及故障母线上联结的各元件断路器。在单母线运行时,当母线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时保护动作无时限跳开母线上联结的各元件断路器。 BP-2B 微机母差及失灵保护装置装置面板布置图如下图1: 图1 BP-2B 母差及失灵保护 BP-2B 型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面板指示灯与按钮说明表:见表1 表1 BP-2B 型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面板指示灯与按钮说明表

BP-2B保护装置运行或操作时相应的信号指示灯和界面显示表:见表2

BP-2B微机母线保护装置异常信息含义及菜单操作 BP-2B微机母线保护装置自检信息含义及处理建议:见下表3 表3 BP-2B微机母线保护装置自检信息含义及处理建议 BP-2B保护插件异常信息含义及处理建议:见下表4

BP-2B母线保护装置告警信号灯处理表:见下表5 表5 BP-2B母线保护装置告警信号灯处理表

BP-2B微机母线成套保护液晶显示画面总体结构示意图,如下图2: 图2 BP-2B微机母线成套保护液晶显示画面总体结构示意图 保护插件刀闸辅助接点与一次设备状态不对应时强制对应的步骤: a)由主界面按“确认”键进入一级菜单; b)按“←”键选中“参数”,后按“↓”键选中“运行方式设置”,按“确认”键, 后按“↑”、“↓”键输入密码后进入下一级菜单,按“确认”键,间隔数变成灰色; c)利用“↓”、“↑”,从界面中找到相应线路所对应的间隔,再按“确认”键,此 时间隔数灰色消失; d)按“↓”键选中所要改变的刀闸,再按“确认”键此时又变灰色;

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

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 1励磁涌流的影响 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它的励磁电流只流过变压器的电源测,因此,通过电流互感器反映到差动回路中就不能被平衡。在正常情况下,变压器励磁电流不过为变压器额定电流的 2% ~3%;在外部故障时,由于电压降低,励磁电流也相应减少,其影响就更小。在实际整定时可以不必考虑。 但是,在变压器空载投入和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时,则可能产生数值很大的励磁涌流,其数值可达变压器额定电流的6~8倍。励磁涌流中含有大量的非周期分量和高次谐波分量。励磁涌流的大小与合闸瞬间外加电压的相位,铁芯中剩磁的大小和方向以及铁芯的特性有关。若正好在电压最大值时合闸,则不会出现励磁涌流,而只有正常时的电流。但对于三相变压器而言,由于三相电压相位不同,无论在任何瞬间合闸,至少有两相要出现程度不同的励磁涌流。励磁涌流可分解成各次谐波,以二次谐波为主,同时在励磁涌流波形中还会出现间断角。励磁涌流的波形如图2。 2绕组连接方式不同的影响 变压器各侧绕组的连接方式不同,如双绕组变压器采用Y,d接线,三绕组变压器采用Y,y,d 接线时,各侧电流相位就不同。这时,即使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大小能相互匹配,但不调整,相位差也会在差动回路中产生很大的不平衡电流。 3实际变比与计算变比不同的影响 由于电流互感器选用的是定型产品,其变比都是标准化的,很难与通过计算得出的变比相吻合,这样就会在主变差动回路中产生不平衡电流。 4改变调压档位引起的不平衡电流及克服措施 电力系统中带负荷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是调节系统电压的重要手段。改变调压档位实际上就是改变变压器的变比。而差动保护已按照某一变比调整好,当分接头改换时,就会产生一个新的不平衡电流流入差动回路。此时不可能再用重新选择平衡线圈匝数的方法来消除这个不平衡电流,这是因为变压器的分接头是经常在改变,而差动保护的电流回路在带电时是不可能进行操作的。因此,对由此产生的不平衡电流,通常是根据具体情况提高保护动作的整定值加以克服。 5型号不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由于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的型号不同,它们的饱和特性和励磁电流(归算到同一侧)就不相同,因此,在差动回路中所产生的不平衡电流也就较大。 转子一点接地保护 转子一点接地保护反应发电机转子对大轴绝缘电阻的下降。顾名思义,转子一点接地就是转子上只有一个点与地接触了,发电机转子一点接地后励磁回路对地电压将有所升高。在正常情况下,励磁回路对地电压约为励磁电压的一半。当励磁回路的一端发生金属性接地故障时,另一端对地电压将升高为全部励磁电压值,即比正常电压值高出一倍。在这种情况下运行,当切断励磁回路中的开关或一次回路的主断路器时,将在励磁回路中产生暂态过电压,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常见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467872.html,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常见原因分析 作者:杨磊刘天纵张兆娴张翠 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02期 摘要:随着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对配电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保证供电可靠性,还要保证电能质量。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多种原因,可能造成配电台区发生严重三相不平衡,威胁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因此,对造成三相不平衡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三相不平衡的概念和实际应用中对三相不平衡台区的判定,总结了三相不平衡的四个主要危害,并对遇到的超过100个三相不平衡台区进行重点分析,归纳了产生三相不平衡的四个主要原因,为三相不平衡台区原因查找及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 当前,配电网结构复杂,电力用户的用电类型也多种多样,由于负荷类型不同、用电时间不同等多种原因,可能导致配电变压器台区出现严重的三相不平衡。随着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在配电台区中,理想状态是使负荷平均地分配到A、B、C三相上并运行于三相平衡状态,但实际中很难做到。实际负荷多以单相负荷、单-三相负荷混合形式存在,某些地区单相负荷占比大,所以会产生三相不平衡,严重的三相不平衡状态会对供电质量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对实际中遇到的超过100个三相不平衡台区的产生原因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了四个主要原因。 一、三相不平衡概念 三相不平衡是电能质量的指标之一,分为三相电压不衡和三相电流不平衡。对于三相电压不平衡,国标GB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对电压不平衡的定义为,三相电压在幅值上不同或相位差不是120度,或兼而有之[ 1 ]。且规定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电压不平衡度限值为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不超过2%,短时不超过4%。 在实际中,还常用到三相电流不平衡的概念,三相电流不平衡与三相电压不平衡类似,引入三相电流不平衡度来表示不平衡程度大小,国网公司PMS2.0监测系统中将其定义为: 三相不平衡度=(最大相电流-最小相电流)/最大相电流*100%, 根据上述定义,如果某台区三相不平衡度大于25%且负载率大于60%,持续时间在2小时以上,就认为该台区三相不平衡。图1为某个三相不平衡台区24小时电流波形。 ■ 图1 三相不平衡台区某天电流波形

一次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分析

一次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分析 摘要:2001年茂名500 kV变电站因雷击引起一次母线故障。此次雷击事故非常罕见,造成线路和母线同时发生故障。通过分析各种装置记录的故障数据和信号,对故障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正确判断故障的性质,并且强调在数字式故障记录装置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更全面地采集故障数据,满足事故调查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线路;母线;差动保护;故障;变电站 1事故情况 2001年8月12日4时26分,500 kV江茂线发生故障跳闸。具体信号如下:江茂线两侧主保护I、主保护II两套装置设备动作;茂名侧距离保护I段动作,选L1, L2相保护装置三相跳闸;线路故障的同时,茂名双套500 kV母线差动保护(简称母差保护)动作出口跳闸。 2现场检查 故障到底在线路还是在母线是否存在保护误动这都是本次故障需要澄清的关键问题。通过雷电定位系统,确认了在2001年8月12日4时21分至4时31分期间,江茂线两侧3 km范围内有2个落雷:第一个落雷时间是在2001年8月12日4时24分7秒,发生在533~540号塔,雷击电流为-,距离线路1. 2 km;第二个落雷时间在4时28分5秒,发生在510~513号塔,雷击电流为-48 kA,距离线路0.58 k m。登塔检查发现542号塔(酒杯塔)L1相绝缘子均压环有放电痕迹,L2相绝缘子与横担连接金具处有灼烧痕迹,可以明确肯定线路确实存在故障,且线路保护装置动作正确。考虑到母线与线路同时故障的可能性极小,基本肯定500 kV母差保护属误动,为此,着重检查母差保护的误动原因。 3线路母差保护配置及其运行情况检查 由于茂名500 kV变电站只有一个完整串,为增加其运行的灵活性,将变电站500 kV部分接线由一个完整串与I母线和II母线之间的一条跨线组成,见图1。 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两条母线之间的跨线相当于单母线,其母差保护配置为上海继电器厂的RADSS /S型中阻母差保护装置。5021,5022,5023断路器各自装有许继四方公司的CSI121断控单元。这次事故

电动机三相电流不平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电动机三相电流不平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l 当三相电源基本对称时,异步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的三相空载电流,其任何一相与平均值的偏差不得大于平均值的10%。因此,只有在三相电压不平衡程度过大,或电动机本身存在故障的情况下,电动机才会出现较大的三相电流不平衡。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出现三相电流不平衡时,其可能原因有: (1)三相电源电压不平衡而引起电动机的三相电流不平衡; (2)电动机绕组匝间短路; (3)绕组断路(或绕组并联支路中一条或几条支路断路); (4)定子绕组内部分线圈接反; (5)电动机三相绕组的匝数不相等。 三相异步电动机如由于上述原因而产生三相电流不平衡故障时,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1)用电压表测量三相电源电压如确系不平衡时,则应找出原因子以排除; (2)对于电动机绕组匝间短路故障,首先可观察绕组端部有无因高温使线圈烧焦、变色的地方,或闻到绝缘烧焦的气味。当目测观察找不出匝间短路位置时,可用短路侦察器进行检查。如果线圈内存在匝间短路,则串接在短路侦察器线圈回路的电流表读数就将明显增大; (3)绕组的断路故障可用万用表或电桥表测量三相电阻进行检查,电动机绕组三相电阻的最大差值不得超过三相电阻平均值的3%;

(4)检查定子绕组部分线圈接反故障,可对某相绕组施加以低压直流电压,并沿铁心槽面用指南针逐槽检查其极性。如果指南针在每个极相组上的指示方向依次按N、S、N、S改变,则表示绕组的接法正确;反之,即表明某极相组被接反;如果指南针放在同一极相组内邻近的几槽槽面上,其方向变化不定,则说明该极相组内可能有个别线圈嵌反或接错。对接错或嵌反的极相组与线圈,均应按绕组展开图或接线原理图的接法予以更正; (5)对于三相绕组匝数不相等的故障,则可将各相首、尾端串联通电,并用电压表分段测量电压降。先测量每相电压是否相等,再测量不正常一相的各极相组电压是否相等,最后测量不正常极相组内各线圈电压是否相等,这样就可最终找到匝数有错误的线圈。

PCS-915 220KV母线保护说明书

7.4整组试验 7.4.1母线差动保护 投入母差保护压板及投母差保护控制字,以下的电流电压均通过光纤加入。 1)区外故障通过软压板强制使能刀闸位置:短接元件1的I母刀闸位置及元件2的II母刀闸位置接点。将元件2TA与母联TA同极性串联,再与元件1TA反极性串联,模拟母线区外故障。通入大于差流起动高定值的电流,并保证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开放,保护不应动作。 2)区内故障通过软压板强制使能刀闸位置:短接元件1的I母刀闸位置及元件2的II母刀闸位置接点。将元件1TA、母联TA和元件2TA同极性串联,模拟I母故障。通入大于差流起动高定值的电流,并保证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开放,保护动作跳I母。 将元件1TA和元件2TA同极性串联,再与母联TA反极性串联,模拟II母故障。通入大于差流起动高定值的电流,并保证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开放,保护动作跳II母。 投入单母压板及投单母控制字。重复上述区内故障,保护动作切除两母线上所有的连接元件。 3)比率制动特性 通过软压板强制使能刀闸位置:短接元件1及元件2的I母刀闸位置接点。向元件1TA和元件2TA加入方向相反、大小可调的一相电流,则差动电流为 21II&&+,制动电流为() 21IIK&&+?。分别检验差动电流起动定值HcdI和比率制动特性。 4)电压闭锁元件 在满足比率差动元件动作的条件下,分别检验保护的电压闭锁元件中相电压、负序和零序电压定值,误差应在±5%以内。 7.4.2 母联充电保护 投入母联充电保护压板及投母联充电保护控制字。短接母联TWJ开入(TWJ=1),向母联TA通入大于母联充电保护定值的电流,母联充电保护动作跳母联。 7.4.3母联过流保护 投入母联过流保护压板及投母联过流保护控制字。向母联TA通入大于母联过流保护定值的电流,母联过流保护经整定延时动作跳母联。 7.4.4母联失灵保护 按上述试验步骤模拟母线区内故障,保护向母联发跳令后,向母联TA继续通入大于母联失灵电流定值的电流,并保证两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均开放,经母联失灵保护整定延时母联失灵保护动作切除两母线上所有的连接元件。 7.4.5母联死区保护 1)母联开关处于合位时的死区故障 用母联跳闸接点模拟母联跳位开入接点,按上述试验步骤模拟母线区内故障,保护发母线跳令后,继续通入故障电流,经整定延时Tsq母联死区保护动作将另一条母线切除。 2)母联开关处于跳位时的死区故障 短接母联TWJ开入(TWJ=1),按上述试验步骤模拟母线区内故障,保护应只跳死区侧母线。(注意:故障前两母线电压均应正常) 7.4.6断路器失灵保护 投入断路器失灵保护压板及投失灵保护控制字,并保证失灵保护电压闭锁条件开放。 对于分相跳闸接点的起动方式:短接任一分相跳闸接点,并在对应元件的对应相别TA中通

浅谈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原因及危害(新版)

浅谈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原因及 危害(新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23

浅谈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原因及危害(新版) [摘要]低压电网三相负荷可能因多种原因,导致不平衡,甚至不平衡度非常严重。三相负荷不平衡对低压电网、配电变压器、6~10kV高压线路均造成危害,对供电企业安全供电降低线损、用户安全用电影响较大。 [关键词]低压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安全供电、降低线损 1引言 农网改造中采取了诸如配电变压器放置在负荷中心,增添配电变压器数量,缩短供电半径,加大导线直径,增加低压线路,用电户电能表集中安装等措施,极大地改变了农村低压电网状况,给我们建造了一个好的电网“硬件”。但若“软件”配套不好,尤其是三相负荷不平衡,则不能挖掘出这个好“硬件”的内部潜力,致使低压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差,线损率较高。

2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原因 低压电网三相负荷失衡有以下数种原因: (1)低压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要增加损耗,虽然是是早已被提出来了的。但在农网改造前,由于①农村低压电网不在电业部门的必管范围,设备线路状况极差,线损很高,收不够上缴电费就涨电价,即线损水平虽高但降损的压力不大。②农村照明等单相负荷很小,只占总用电负荷的5~20%左右,故虽进行过低压整改,多是把配电变压器移到负荷中心、改造低压线路、整改户内线路等。三相负荷不平衡由于是较次要的因素,没有也不可能引起人们足够注意,故实践很少,亦不可能提出调平三相负荷的具体方法。 (2)农网改造由于规模大、任务重、时间紧,不可能面面俱到(如规划调平三相负荷);加之改造资金有限,为了降低费用,架设了一定数量的单相两线线路,尤其是低压分支线路中,单相两线线路占一定比例;还有在下户线接火施工中,一些施工人员素质低,没有三相负荷平衡的概念,施工中或随意接单相负荷,或为了不接成380V,把单相负荷都接到中间两根线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

母线保护小知识

母线保护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系统设备,它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敏性和快速性对保证整个区域电网的安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迄今为止,在电网中广泛应用过的母联电流比相式差动保护、电流相位比较式差动保护、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经各发、供电单位多年电网运行经验总结,普遍认为就适应母线运行方式、故障类型、过渡电阻等方面而言,无疑是按分相电流差动原理构成的比率制动式母差保护效果最佳。 但是随着电网微机保护技术的普及和微机型母差保护的不断完善,以中阻抗比率差动保护为代表的传统型母差保护的局限性逐渐体现出来。从电流回路、出口选择的抗饱和能力等多方面,传统型的母差保护与微机母差保护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各种设备的信息需上传到监控系统中进行远方监控,使传统型的母差保护无法满足现代变电站运行维护的需要。 下面通过对微机母差保护在500 kV及以下系统应用的了解,依据多年现场安装、调试各类保护设备的经验,对微机母差保护与以中阻抗比率差动保护为代表的传统型母差保护的原理和二次回路进行对比分析。 1微机母差保护与比率制动母差保护的比较 1.1微机母差保护特点 a. 数字采样,并用数学模型分析构成自适应阻抗加权抗TA饱和判据。 b. 允许TA变比不同,具备调整系数可以整定,可适应以后扩建时的任何变比情况。 c. 适应不同的母线运行方式。 d. TA回路和跳闸出口回路无触点切换,增加动作的可靠性,避免因触点接触不可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e. 同一装置内用软件逻辑可实现母差保护、充电保护、死区保护、失灵保护等,结构紧凑,回路简单。 f. 可进行不同的配置,满足主接线形式不同的需要。 g. 人机对话友善,后台接口通讯方式灵活,与监控系统通信具备完善的装置状态报文。 h. 支持电力行业标准IEC 608705103规约,兼容COMTRADE输出的故障录波数据格式。 1.2基本原理的比较 传统比率制动式母差保护的原理是采用被保护母线各支路(含母联)电流的矢量和作为动作量,以各分路电流的绝对值之和附以小于1的制动系数作为制动量。在区外故障时可靠不动,区内故障时则具有相当的灵敏度。算法简单但自适应能力差,二次负载大,易受回路的复杂程度的影响。 但微机型母线差动保护由能够反映单相故障和相间故障的分相式比率差动元件构成。双母线接线差动回路包括母线大差回路和各段母线小差回路。大差是除母联开关和分段开关外所有支路电流所构成的差回路,某段母线的小差指该段所连接的包括母联和分段断路器的所有支路电流构成的差动回路。大差用于判别母线区内和区外故障,小差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 这两种原理在使用中最大的不同是微机母差引入大差的概念作为故障判据,反映出系统中母线节点和电流状态,用以判断是否真正发生母线故障,较传统比率制动式母差保护更可靠,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刀闸辅助接点位置不对应而造成的母差保护误动作。 1.3对刀闸切换使用和监测的比较 传统比率制动式母差保护用开关现场的刀闸辅助接点,控制切换继电器的动作与返回,电流回路和出口跳闸回路都依赖于刀闸辅助接点和切换继电器接点的可靠性,刀闸辅助接点和切换继电器的位置监测是保护屏上的位置指示灯,至于继电器接点好坏,在元件轻载的情况下无法知道。 微机保护装置引入刀闸辅助触点只是用于判别母线上各元件的连接位置,母线上各元件的电流回路和出口跳闸回路都是通过电流变换器输入到装置中变成数字量,各回路的电流切换用软件来实现,避免了因接点不可靠引起电流回路开路的可能。 另外,微机母差保护装置可以实时监视和自检刀闸辅助触点,如各支路元件TA中有电流而无刀闸位置;两母线刀闸并列;刀闸位置错位造成大差的差电流小于TA断线定值但小差的差电流大于TA断线定值时,均可以延时发出报警信号。微机母差保护装置是通过电流校验实现实时监视和自检刀闸辅助触点,并自动纠正刀闸辅助触点的错误的。运行人员如果发现刀闸辅助触点不可靠而影响母差保护运行时,可以通过保

10kV母线速断保护动作的分析与处理

10kV母线速断保护动作的分析与处理 发表时间:2019-05-20T10:12:00.81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作者:冯庆宏[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10kV母线速断保护动作,跳开主变10kV侧501开关,同时闭锁10kV备自投,造成10kV母线失压的事故,然后根据设备的实际现场情况推理出各种可能的故障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523000)摘要:本文通过分析10kV母线速断保护动作,跳开主变10kV侧501开关,同时闭锁10kV备自投,造成10kV母线失压的事故,然后根据设备的实际现场情况推理出各种可能的故障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母线速断 一、事件现象 某110kV变电站10kV1M母线速断保护动作,#1主变10kV侧501开关跳闸,同时闭锁10kV分段500开关备自投,造成10kV1M母线失压,运行人员到达现场检查10kV 1M母线无异常,但10kV F7线路保护装置的动作灯亮,707开关在合闸位置,其它保护装置无异常信号。 二、技术分析 10kV母线快速保护不是单独保护装置,它由动作元件和闭锁元件两部分组成,即嵌入主变变低后备保护装置中的动作元件和嵌入在10kV间隔(包括10kV线路、站用变、接地变、电容器组等)保护装置中的闭锁元件组成。10kV母线快速保护典型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10kV母线快速保护典型逻辑 其中,动作元件反应流经主变变低开关的电流增大,当10kV母线上发生任何相间短路时,都能够反应。闭锁元件反应10kV间隔电流增大,当10kV间隔发生任何相间短路时,闭锁元件瞬时动作发出闭锁信号,该信号被瞬时传送到变低后备保护装置中10kV母线快速保护的逻辑回路中,起到闭锁10kV母线快速保护的作用。 在10kV母线快速保护功能设置为投入、10kV分段开关处于分闸位置、无10kV母线快速保护闭锁信号输入的情况下,当发生10kV母线短路故障时,10kV母线快速保护的动作元件动作,10kV母线快速保护经延时T1跳开主变变低开关,并同时闭锁10kV备自投。 当10kV间隔保护范围内短路故障或10kV分段开关在合闸位置时,闭锁元件瞬时发出闭锁信号并传送至主变变低后备保护装置,闭锁10kV母线快速保护。 110kV某变电站10kV母线快速保护与各10kV间隔单元闭锁元件之间的闭锁信号传送,采用硬接点方式,将所有10kV间隔单元保护装置中的闭锁元件瞬时动作出口接点并联后,接入主变变低后备保护装置的10kV母线快速保护闭锁开入回路,以闭锁变低后备保护装置中的10kV母线快速保护。 1、运行方式: 事故前,某110kV变电站#1、#2、#3主变各带本段10kV母线运行,各10kV母线分列运行,10kV分段500、550开关均在分闸位置,各主变变低501、502甲、502乙、503开关在合闸位置,如图2。 图2 事故前运行方式 事故后,该站#1主变10kV侧501开关跳闸,造成10kV1M母线失压,#2、#3主变各带本段母线运行,10kV分段500、550开关在分闸位置,如图3。 图3 事故后运行方式 2、10kV母线快速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三相电流不平衡

近年来,由于城农网改造及加强供用电管理,使供电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但一些单位在加强管理、降损节能的同时,只看到了许多表面化现象,而对有关技术改进方面缺少足够的重视。 低压电网的三相平衡一直就是困扰供电单位的主要问题之一,低压电网大多是经10/0.4KV变压器降压后,以三相四线制向用户供电,是三相生产用电与单相负载混合用电的供电网络。在装接单相用户时,供电部门应该将单相负载均衡地分接在A、B、C三相上。但在实际工作及运行中,线路的标志、接电人员的疏忽再加上由于单相用户的不可控增容、大功率单相负载的接入以及单相负载用电的不同时性等,都造成了三相负载的不平衡。低压电网若在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较大情况下运行,将会给低压电网与电气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一、低压电网三相平衡的重要性 1.三相负荷平衡是安全供电的基础。三相负荷不平衡,轻则降低线路和配电变压器的供电效率,重则会因重负荷相超载过多,可能造成某相导线烧断、开关烧坏甚至配电变压器单相烧毁等严重后果。 2.三相负荷平衡才能保证用户的电能质量。三相负荷严重不对称,中性点电位就会发生偏移,线路压降和功率损失就会大大增加。接在重负荷相的单相用户易出现电压偏低,电灯不亮、电器效能降低、小水泵易烧毁等问题。而接在轻负荷相的单相用户易出现电压偏高,可能造成电器绝缘击穿、缩短电器使用寿命或损坏电器。对动力用户来说,三相电压不平衡,会引起电机过热现象。 3.三相负荷保持平衡是节约能耗、降损降价的基础。三相负荷不平衡将产生不平衡电压,加大电压偏移,增大中性线电流,从而增大线路损耗。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三相负荷不平衡可引起线损率升高2%-10%,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若超过10%,则线损显著增加。 有关规程规定:配电变压器出口处的负荷电流不平衡度应小于10%,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的25%,低压主干线及主要分支线的首端电流不平衡度应小于20%。通过电网技术改造,要真正使低压电网线损达到12%以下,上述指标只能紧缩,不能放大。 4.只有三相阻抗平衡,才能保证低压漏电总保护良好运行,防止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二、三相负载不平衡的影响 1.增加线路的电能损耗。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网络中,电流通过线路导线时,因存在阻抗必将产生电能损耗,其损耗与通过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当低压电网以三相四线制供电时,由于有单相负载存在,造成三相负载不平衡在所难免。当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时,中性线即有电流通过。这样不但相线有损耗,而且中性线也产生损耗,从而增加了电网线路的损耗。 2.增加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配电变压器是低压电网的供电主设备,当其在三相负载不平衡工况下运行时,将会造成配变损耗的增加。因为配变的功率损耗是随负载的不平衡度而变化的。

三相不平衡电路零线电流计算方法详解

三相不平衡电路零线电流怎么计算 作者:wanggq 有三根加热器,分别为10,20,30KW,星形连接在三相电源中,请问零线电流为多少? 引用楼主的:有三根加热器,分别为10,20,30KW,星形连接在三相电源中,请问零线电流为多少?―――――――――――――――――――――――――――――――――――――――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但是,在解答这个问题时,还是要先限定一些参数(即:先假设条件),以免发生歧义。下面的算法谨供网友们参考。 根据楼主的题意设:三根加热器R1、R2、R3是纯电阻元件,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kw,20kw,30kw。电源是正弦对称三相四线制 (220v / 380v)交流电源、且容量远大于负载总容量(即:可以忽略电源及包括中性线在内的输电线路对负载供电时的压降损失)。 解: R1、R2、R3联成星形电路,由于有中性线的存在,所以R1、R2、R3都工作在额定220v电压下。它们各自的工作电流(有效值)为: I1=10kw / 220V=45.45A I2=20kw / 220V=90.91A I3=30kw / 220V=136.36A

给三根加热器的联结星点上的四个电流标定方向,设:I1、I2、I3都是流进“星点”的电流,取正号,设:中性线上的电流In 是流出“星点” 的电流,取负号。 正弦交流电的四种计算方法中有两种比较简单,它们是用复数来计算的解析法和用矢量图来计算的图解法。图解法比较容易理解,解析法比较精确。通常是两种方法配合使用,楼主提供的一组功率数据比较特殊。所以,用图解的方法也能得到很精确的结果:

由于楼主这个题目所给出的这一组功率数据较特殊,我们工人还有更简便的解法:

一次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分析

摘要:2001年茂名500 kV变电站因雷击引起一次母线故障。此次雷击事故非常罕见,造成线路和母线同时发生故障。通过分析各种装置记录的故障数据和信号,对故障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正确判断故障的性质,并且强调在数字式故障记录装置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更全面地采集故障数据,满足事故调查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线路;母线;差动保护;故障;变电站 1事故情况 2001年8月12日4时26分,500 kV江茂线发生故障跳闸。具体信号如下:江茂线两侧主保护I、主保护II两套装置设备动作;茂名侧距离保护I段动作,选L1, L2相保护装置三相跳闸;线路故障的同时,茂名双套500 kV母线差动保护(简称母差保护)动作出口跳闸。 2现场检查 故障到底在线路还是在母线?是否存在保护误动?这都是本次故障需要澄清的关键问题。通过雷电定位系统,确认了在2001年8月12日4时21分至4时31分期间,江茂线两侧3 km范围内有2个落雷:第一个落雷时间是在2001年8月12日4时24分7秒,发生在533~540号塔,雷击电流为-26.7kA,距离线路1.2 km;第二个落雷时间在4时28分5秒,发生在510~513号塔,雷击电流为-48 kA,距离线路0.58 km。登塔检查发现542号塔(酒杯塔)L1相绝缘子均压环有放电痕迹,L2相绝缘子与横担连接金具处有灼烧痕迹,可以明确肯定线路确实存在故障,且线路保护装置动作正确。考虑到母线与线路同时故障的可能性极小,基本肯定500 kV母差保护属误动,为此,着重检查母差保护的误动原因。 3线路母差保护配置及其运行情况检查 由于茂名500 kV变电站只有一个完整串,为增加其运行的灵活性,将变电站500 kV部分接线由一个完整串与I母线和II母线之间的一条跨线组成,见图1。 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两条母线之间的跨线相当于单母线,其母差保护配置为上海继电器厂的RADSS/S 型中阻母差保护装置。5021,5022,5023断路器各自装有许继四方公司的CSI121断控单元。这次事故发生后,获取与故障有关的信息包括:两套母差保护装置的动作信号;5021,5022,5023断路器断控单元的采样报告;江茂线线路保护的动作报告及采样值报告;江茂线及2号主变压器的故障录波显示结果。针对这些检查结果,对两套母差保护装置进行了认真的试验和全面的检查,均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鉴于故障期间两套母差的差动元件同时动作的情况,把怀疑的焦点集中在两套母差保护装置的公共部分上,也就是在5021,5023断路器的TA及其回路上。是否由于TA回路的问题, 比如,是否存在二次回路分流?是否TA多点接地等问题造成母差保护受到不平衡电流冲击,令保护误动呢?根据当时负荷电流较小的情况,我们切开5022断路器,检验了5021,5023断路器的TA电流在正常运行时的平衡性,结果是平衡性良好。

三相不平衡的原因、危害以及解决措施!

三相不平衡是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影响电力系统的因素有很多,但正常性不平衡的情况大多是因为三相元件、线路参数或负荷不对称。由于三相负荷的因素是不一定的,所以供电点的三相电压和电流极易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损耗线路。不仅如此,其对供电点上的电动机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危害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的原因 1、三相负荷的不合理分配。 很多的装表接电的工作人员并没有专业的对于三相负荷平衡的知识概念,因此在接电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要控制三相负荷平衡,只是盲目和随意的进行电路的接电荷装表,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三相负荷的不平衡。 其次,我国的大多数电路都是动力和照明混为一体的,所以在使用单相的用电设备时,用电的效率就会降低,这样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的不平衡状况。 2、用电负荷的不断变化。 造成用电负荷不稳定的原因包括了地II经常出现的拆迁,移表或者用电用户的增加; 临时用电和季节性用电的不稳定性。这样在总量上和时间上的不确定和不集中性使得用电的负荷也不得不跟随实际情况而变化。 3、对于配变负荷的监视力度的削弱。 在配电网的管理上,经常会忽略三相负荷分配中的管理问题。在配电网的检测上,对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也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测和调整。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造成了三相不平衡的现象,例如线路的影响以及三相负荷矩的不相等等。

三相不平衡的危害 1、增加线路的电能损耗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网络中,电流通过线路导线时,因存在阻抗必将产生电能损耗,其损耗与通过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当低压电网以三相四线制供电时,由于有单相负载存在,造成三相负载不平衡在所难免。 当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时,中性线即有电流通过。这样不但相线有损耗,而且中性线也产生损耗,从而增加了电网线路的损耗。 2、增加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 配电变压器是低压电网的供电主设备,当其在三相负载不平衡工况下运行时,将会造成配变损耗的增加。因为配变的功率损耗是随负载的不平衡度而变化的。 3、配变出力减少 配变设计时,其绕组结构是按负载平衡运行工况设计的,其绕组性能基本一致,各相额定容量相等。配变的最大允许出力要受到每相额定容量的限制。 假如当配变处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工况下运行,负载轻的一相就有富余容量,从而使配变的出力减少。其出力减少程度与三相负载的不平衡度有关。 三相负载不平衡越大,配变出力减少越多。 为此,配变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运行,其输出的容量就无法达到额定值,其备用容量亦相应减少,过载能力也降低。假如配变在过载工况下运行,即极易引发配变发热,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配变烧损。 4、配变产生零序电流 配变在三相负载不平衡工况下运行,将产生零序电流,该电流将随三相负载不平衡的程度而变化,不平衡度越大,则零序电流也越大。运行中的配变若存在零序电流,则其铁芯中将产生零序磁通。 (高压侧没有零序电流)这迫使零序磁通只能以油箱壁及钢构件作为通道通过,而钢构件的导磁率较低,零序电流通过钢构件时,即要产生磁滞和涡流损耗,从而使配变的钢构件局部温度升高发热。

母线差动保护原理及说明书。

3.2 原理说明 3.2.1 母线差动保护 母线差动保护由分相式比率差动元件构成,TA 极性要求支路TA 同名端在母线侧,母联TA 同名端在Ⅰ母侧。差动回路包括母线大差回路和各段母线小差回路。母线大差是指除母联开关和分段开关外所有支路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某段母线的小差是指该段母线上所连接的所有支路(包括母联和分段开关)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母线大差比率差动用于判别母线区内和区外故障,小差比率差动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 1)起动元件 a )电压工频变化量元件,当两段母线任一相电压工频变化量大于门坎(由浮动门坎和固定门坎构成)时电压工频变化量元件动作,其判据为: △u >△U T +0.05U N 其中:△u 为相电压工频变化量瞬时值;0.05U N 为固定门坎;△U T 是浮动门坎,随着变化量输出变化而逐步自动调整。 b )差流元件,当任一相差动电流大于差流起动值时差流元件动作,其判据为: Id > I cdzd 其中:Id 为大差动相电流;I cdzd 为差动电流起动定值。 母线差动保护电压工频变化量元件或差流元件起动后展宽500ms 。 2)比率差动元件 a ) 常规比率差动元件 动作判据为: cdzd m j j I I >∑=1 (1) ∑∑==>m j j m j j I K I 1 1 (2) 其中:K 为比率制动系数;I j 为第j 个连接元件的电流;cdzd I 为差动电流起动定值。) 其动作特性曲线如图3.2所示。 ∑j I j I cdzd I 图3.2 比例差动元件动作特性曲线 为防止在母联开关断开的情况下,弱电源侧母线发生故障时大差比率差动元件的灵敏度不够,大差比例差动元件的比率制动系数有高低两个定值。母联开关处于合闸位置以及投单母或刀闸双跨时大差比率差动元件采用比率制动系数高值,而当母线分列运行时自动转用比率制动系数低值。 小差比例差动元件则固定取比率制动系数高值。 b ) 工频变化量比例差动元件 为提高保护抗过渡电阻能力,减少保护性能受故障前系统功角关系的影响,本保护除采用由差流构成的常规比率差动元件外,还采用工频变化量电流构成了工频变化量比率差动元件,与制动系数固定为0.2的常规比率差动元件配合构成快速差动保护。其动作判据为:

变频器三相输出不平衡的故障原因

变频器三相输出不平衡的故障原因在实际维修中变频器u、v、w三相输出不平衡可分为三种情况: (1)变频器显示器显示:(missmgmotophase)输出缺相,如排除检测电路故障,则通过直接检查igbt模块和驱动电路,结论为igbt模块损坏,同时驱动电路也有问题。通过更换igbt模块和驱动电路上元器件如光耦,pnp,npn一对驱动晶体管,电解电容,稳压管等基本能解决问题。 (2)变频器输出u、v、w之间相差100v左右,(输出380v为例)驱动电路中s1~s6中间的某一路驱动电路无驱动电压和驱动信号波形,通过测量输出端子u、v、w—p之间。 (3)u、v、w—n之间直流电压,可找到这一路驱动电压不正常或没有驱动信号波形,它导致u、v、w中的某一相不能正常工作所引起相位差。解决办法为检查驱动电路电压是否正常,光耦是否坏了,电解电容是否漏液等。通过示波器测量6路波形符合技术要求,问题也就可解决了。 还有另一种现象是变频器u、v、w三相输出交流电压之间相差大于3%,虽然能使用,但是不能长期使用和大负载使用。这主要是驱动电路s1~s6之间主要器件不对称所至,如晶体管的技术参数,稳压管的参数,电容的液枯,漏液和漏电等,6路驱动电路上器件的耗损使其参数上有一定的差别,导致变频器输出u、v、w之间产生微小的电位差。上述情况虽然能使用,但是技术上是不能容许的。我公司追求精益求精对各种器件通过筛选老化,如晶体管技术参数和稳压管技术参数一致、配对等,保证驱动电路中驱动信号符合技术要求,确保igbt模块饱和,导通时间上一致是由器件上的质量保证,修理好的变频器在做负载试验时,电动机运转中电动机声音轻盈,在修理前和修理后带相同功率电动机和相同功率负载,后者的电动机三相电流相对要小得多 1过流 过流是变频器报警最为频繁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