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反应-第三章习题

硝化反应-第三章习题
硝化反应-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 硝化反应

1. 影响硝化反应的主要因素和常见副反应有哪些?

答:主要影响因素:被硝化物的性质、硝化剂、反应介质、温度、搅拌、相比和硝酸比、加料方式和硝化副反应。

常见副反应:硝酸分解、氧化生成硝基酚类、多硝化以及形成黑色络合物。

2. 何谓硫酸脱水值,其值说明什么?

答:硫酸脱水值是指混酸硝化终了时,废酸中硫酸和水的质量比,其值说明混酸的硝化能力。

3. 排出下列各组化合物用混酸硝化时的活性顺序

A .

答:(实际比较的是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强弱),活性依次增强,一方面是因为甲基越多,给电子效应越强,另一方面是因为甲基的超共轭效应。还有空间效应呢?

B .

答:(实际比较的是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强弱,给电子基有利于硝化,吸电子基不利于硝化),3>1>2>4>5

4. 下列硝化剂中,硝化能力最强的是:( D )

A .C 2H 5ONO 2

B .HNO 3

C .HNO 3 + HCl

D .-+?42

BF NO 答:本题实际想比较的是上述几种硝化剂历程成硝基正离子的浓度的大小,硝基正离子的浓度越大,硝化能力越强。

5. 下列化合物用混酸进行单硝化时,需硫酸脱水值最大的是:( C )

A.B.C.D.

答:本题是想问:哪种物质最难硝化?

6. 设1kmol萘在一硝化时,用质量分数98%硝酸和98%浓硫酸,要求混酸的脱水值为1.35,硝酸比ф为1.05,试计算要用98%硝酸和98%浓硫酸各多少千克,所配混酸组成,废酸计算浓度和废酸组成。(计算中不考虑在硝化锅内预先加有适量上一批的废酸)

答:∵1kmol萘一硝化,ф为1.05

∴100%硝酸的用量=1.05kmol=66.15kg

98%的硝酸用量=66.15/0.98=67.50kg

所用硝酸中含水质量=67.50-66.15=1.35kg

理论消耗HNO3=1.00kmol=63.00 kg

剩余HNO3=66.15-63.00l=3.15 kg

反应生成水的量=1kmol=18kg

设所用98%的硫酸质量为x kg,则硫酸中含水0.02x kg

可得:

D.V.S.=0.98X/(1.35+18+0.02X) =1.35

解得:

所用98%的硫酸质量x=27.41kg

混酸中含H2SO4:27.41×98%=26.86 kg

所用硫酸中含水质量=27.41-26.86=0.55kg

混酸中含H2O:1.35+0.55=1.90 kg

混酸的质量=67.50+27.41=94.91kg

混酸组成(质量分数)

H2SO4为:26.86/94.91×100%=28.30%

HNO3为:66.15/94.91×100%=69.70%

H2O为:1.90/94.91×100%=2.00%

废酸质量=26.86+3.15+1.35+0.55+18=49.91 kg

废酸计算浓度F.N.A=26.86/49.91×100%=53.82%

废酸中HNO3含量:3.15/49.91×100%=6.31%

废酸中H2O含量:(18+1.9)×100%=39.87%

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

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硝化反应 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称为生物硝化作用。 硝化反应包括亚硝化和硝化两个步骤: NH4+++H 2 O+2H+ NO 2 -+ 硝化反应总方程式: NH 3 ++若不考虑硝化过程硝化菌的增殖,其反应式可简化为 NH4++2O 2NO 3 -+H 2 O+2H+ 从以上反应可知: 1)1gNH 4+-N氧化为NO 3 -需要消耗2*50/14=碱(以CaCO 3 计) 2)将1gNH 4+-N氧化为NO 2 --N需要,氧化1gNO 2 --N需要,所以氧化1gNH 4 +-N需 要。 硝化细菌所需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a.DO:DO应保持在2-3mg/L。当溶解氧的浓度低于L时,硝化反应过程将受 到限制。 b.PH和碱度:,其中亚硝化菌,硝化菌。最适合PH为。碱度维持在70mg/L 以上。碱度不够时,应补充碱 c.温度:亚硝酸菌最佳生长温度为35℃,硝酸菌的最佳生长温度为35~ 42℃。15℃以下时,硝化反应速度急剧下降;5℃时完全停止。 d.污泥龄:硝化菌的增殖速度很小,其最大比生长速率为~(温度20℃,~。 为了维持池内一定量的硝化菌群,污泥停留时间必须大于硝化菌的最小世代时间。对于实际应用中,活性污泥法脱氮,污泥龄一般11~23d。 e.污泥负荷:负荷不应过高,负荷宜。因为硝化菌是自养菌,有机物浓度 高,将使异养菌成为优势菌种。总氮负荷应≤(m3硝化段·d),当负荷>(m3硝化段·d)时,硝化效率急剧下降。 f.C/N:BOD/TKN应<3,比值越小,硝化菌所占比例越大。 g.抑制物浓度:NH 4+-N≤200mg/L,NO 2 --N10-150mg/L,L。 h.ORP:好氧段ORP值一般在+180mV左右。 二、反硝化反应 在缺氧条件下,由于兼性脱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NO 2--N和NO 3 --N还 原成N 2 的过程,称为反硝化。 反硝化反应方程式为: NO 2-+3H(电子供给体-有机物)+H 2 O+OH- NO 3-+5H(电子供给体-有机物)+2H 2 O+OH- 由以上反应可知: 1)还原1gNO 2--N或NO 3 --N,分别需要有机物(其O/H=16/2=8)3*8/14=和 5*8/14=,同时还产生50/14=碱(以CaCO 3 计) 2)如果废水中含有DO,它会使部分有机物用于好氧分解,则完成反硝化反应 所需要的有机物总量Cm=[NO 3--N]+[NO 3 --N]+DO 反硝化细菌所需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a.DO:DO应保持低于L(活性污泥法)或1mg/L(生物膜法)。

A2O水处理工艺详解

A2O水处理工艺详解 污水进入厂区后先后经过粗格栅→细格栅→进水泵房→旋流沉砂池等设备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及沙粒完成一级污水处理(预处理),之后经过A2O 氧化沟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工艺去除污水中的COD、BOD、氮和磷等污染物,氧化沟出水在二沉池,经过絮凝沉淀完成二级污水处理(生化处理),二沉池上清液先后经过连续活性砂滤池过滤和紫外消毒渠消毒完成三级污水处理(深度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处理工艺中二沉池沉积的活性污泥一部分会流至厌氧池配水井与污水混合循环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剩余污泥经过污泥深度脱水车间处理将含水率降低至50%左右后外运处置。 A2O水处理工艺介绍 A2O工艺是Anaerobic-Anoxic-Oxic的英文缩写,它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艺和生物除磷工艺的综合。 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污水厂。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

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 A2O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聚磷菌组成。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除去。 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 A2O 工艺于70年代由美国专家在厌氧一好氧磷工艺(A/O)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该工艺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 该工艺在好氧磷工艺(A/O)中加一缺氧池,将好氧池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前端,该工艺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目的。 工艺特点: (1)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 (2)污泥沉降性能好。 (3)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4)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夹带DO 和硝酸态氧的影响,因而脱氮除磷效率不可能很高。 (5)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 (6)在厌氧一缺氧一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7)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2.5%以上。 影响A2O工艺出水效果的因素 影响A2O工艺出水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污水中生物降解有机物对脱氮除磷的影响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对脱氮除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对A2O工艺中的三种生化过程的影响是复杂的、相互制约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反应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绪论 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 3222CH OH O 2HCHO 2H O +→+ 32222CH OH 3O 2CO 4H O +→+ 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试计算 (1)反应的选择性; (2)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解:(1)由(1.7)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 0.629Y S 0.961196.11% X 0.720==== (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当进入反应器的总原料量为100mol 时,则反应器的进料组成为 2由甲醇的转化率达72%2y x +=72%; 4 .27x =69.2% 解得x=18.96; y=0.77 所以,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为: CH 3OH: %1002 21004.27?+ +--y x y x =6.983%

空气: %1002 210023279.54?+ +-- y x y x =40.19% 水: %10022100281.17?+ +++y x y x =34.87% HCHO: %10022100?+ +y x x =17.26% CO 2: %1002 2100?+ +y x y =0.6983% 1.2工业上采用铜锌铝催化剂由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其主副反应如下: 23CO 2H CH OH +? 23222CO 4H (CH )O H O +?+ 242CO 3H CH H O +?+ 24924CO 8H C H OH 3H O +?+ 222CO H O CO H +?+ 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上采用循环操作,即将反应后的气体冷却,可凝组份变为液体即为粗甲醇,不凝组份如氢气及一氧化碳等部分放空,大部分经循环压缩机后与原料气混合返回合成塔中。下图是生产流程示意图 放空气体 Akmol/h 原料气和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如下: 组分 原料气 冷凝分离后的气体 CO 26.82 15.49 H 2 68.25 69.78 CO 2 1.46 0.82

2020年硝化工艺考试题库及硝化工艺考试答案

1、【判断题】搪玻璃设备可以用碱清洗。(×) 2、【判断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3、【判断题】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 4、【判断题】生化处理系统为厌氧-好氧工艺,使各项指标达到污水排放标准的三级指标。(√) 5、【判断题】为了控制明火,可以用水蒸气、导生油、熔盐等间接加热。(√) 6、【判断题】吸附常用活性炭或煤渣作吸附剂,苯乙烯-二乙烯苯类聚合物不能作为吸附剂。(×) 7、【判断题】硝化产生的废气主要是硝烟。(√) 8、【判断题】硝基苯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9、【判断题】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退回室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缓火势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发出求救信号。(√) 10、【判断题】吸声材料对高频噪声的吸收较有效。(√) 11、【判断题】棉尘病属于尘肺病。(×)

12、【判断题】在静电危险场所,避免梳头、穿脱衣服和剧烈活动。(√) 13、【判断题】硝酸与醋酐可以任意比例混溶。(√) 14、【判断题】三不动火的原则之一是没有经批准的动火作业票不动火。(√) 15、【判断题】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小于临界量的单元。(×) 16、【判断题】安全阀的承压件材料,应当适应工作介质、最高操作压力、最高和最低操作温度,以便保证安全阀可靠运行。(√) 17、【判断题】精炼石油产品制造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 18、【判断题】离心泵内无液体时不能启动使之运转。(√) 19、【判断题】凡进入有受限空间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不得盲目施救。(√) 20、【判断题】生化处理系统为厌氧工艺。(×) 21、【判断题】现场演练可以在会议室进行。(×) 22、【判断题】输送含有剧毒物质的正压风管,不得通入其他房间。(√) 23、【判断题】甲苯硝化生产梯恩梯,甲苯与混酸逆向流动。(√) 24、【判断题】以四氯化碳为溶剂时,硝酸产生NO??较快。(×)

硝化与反硝化

3.7 硝化与反硝化 废水中的氮常以合氮有机物、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形式存在。生物处理把大多数有机氮转化为氨,然后可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一、硝化与反硝化 (一) 硝化 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称为生物硝化作用。 反应过程如下: 亚硝酸盐菌 NH4++3/2O2 NO2-+2H++H O-△E △E=278.42KJ 第二步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硝酸盐菌 NO-+1/2O2 NO3--△E △E=278.42KJ 这两个反应式都是释放能量的过程,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并不是去除氮而是减少它的需氧量。上诉两式合起来写成: NH4++2O2 NO3-+2H++H2O-△E △E=351KJ 综合氨氧化和细胞体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NH4+1.83O2+1.98HCO3- 0.02C5H7O2N+0.98 NO3-+1.04 H2O+1.88H2CO3 由上式可知:(1)在硝化过程中,1g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时需氧4.57g;(2)硝化过程中释放出H+,将消耗废水中的碱度,每氧化lg 氨氮,将消耗碱度(以CaCO3计) 7.lg。 影响硝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 (1)pH值当pH值为8.0~8.4时(20℃),硝化作用速度最快。

由于硝化过程中pH将下降,当废水碱度不足时,即需投加石灰,维持pH值在7.5以上; (2)温度温度高时,硝化速度快。亚硝酸盐菌的最适宜水温为35℃,在15℃以下其活性急剧降低,故水温以不低于15℃为宜; (3)污泥停留时间硝化菌的增殖速度很小,其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3~0.5d-1(温度20℃,pH8.0~8.4)。为了维持池内一定量的硝化菌群,污泥停留时间必须大于硝化菌的最小世代时间。在实际运行中,一般应取>2 ; (4)溶解氧氧是生物硝化作用中的电子受体,其浓度太低将不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一般,在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进行硝化,溶解氧应保持在2~3mg/L以上; (5)BOD负荷硝化菌是一类自养型菌,而BOD氧化菌是异养型菌。若BOD5负荷过高,会使生长速率较高的异养型菌迅速繁殖,从而佼白养型的硝化菌得不到优势,结果降低了硝化速率。所以为要充分进行硝化,BOD5负荷应维持在0.3kg(BOD5)/kg(SS).d以下。 (二) 反硝化 在缺氧条件下,由于兼性脱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NO2--N和NO3--N还原成N2的过程,称为反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供体(氢供体)是各种各样的有机底物(碳源)。以甲醇作碳源为例,其反应式为: 6NO3-十2CH3OH→6NO2-十2CO2十4H2O 6NO2-十3CH3OH→3N2十3CO2十3H2O十60H-

污水处理A2O工艺调试详解

污水处理A2O工艺调试详解 1、培养与驯化 由于调试阶段进水量较少,进水变化幅度较大。为确保污泥培养效果,缩短调试周期,一般采用外接碳源方式接种培养活性污泥。外接菌种首选进水质相近,运行较好的同类型工艺污水厂重力浓缩后污泥或脱水污泥。 1、污泥接种驯化时间表 在污泥接种期间,每天间歇进水四次,为污泥增生殖提供营养物质;同时减少排泥甚至不排泥。污泥培养与驯化具体周期安排见下表:说明:以上运行方式均按设计参数确定,在实际操作中,生物池的污泥浓度可根据沉降比实时跟踪监测,不能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2、接种及间歇进水闷曝阶段 一次性投加外接干泥45吨(含水率80%)于生物池好养段,充满污水后(为提高初期营养物浓度,可投加一些浓质粪便或米泔水等)闷曝(即曝气而不进污水)数小时,潜水搅拌机运行保持连续性,确保污泥处于悬浮状态,闷曝数小时之后停止曝气并沉淀换水,每天重复操作,该阶段周期时间初定为7天左右。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产生的污泥也处于离散状态,因而曝气量一定不能太大,控制在设计正常曝气量的1/2,否则污泥絮体不易形成。此时污泥结构虽然松散,但若菌胶团开始形成,镜检开始出现较多游离细菌,例如鞭毛虫和变形虫,则认为初期培养效果满意。期间作SV30量筒沉淀物的观察和DO测定,作报表记录。

时间:七天左右。 运行方式:接种、进水、闷曝、间歇进水、沉淀、换水。 注意:当预处理区域设立的24小时水质监视记录数据发现进水水质突然变化(酸水侵袭造成PH偏低、进水水质浓度、毒性及色度等)对活性污泥培养有很大的冲击,此时应该考虑启动应急预案,对污水实施旁通排放,减小对活性污泥的冲击。 3、连续进水培养与驯化阶段 进入连续进水培养阶段后,活性污泥工艺的正常运行模式已初步呈现,此时应根据正常运行工艺参数调整处理流程,水量和空气量的平衡依据DO值的变化作适时调整,开启外回流泵,控制在100%。监测污泥及水质各项指标,包括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沉降性能,BOD,COD,通过显微镜观察污泥活性。至MLSS超过3000mg/L时,当SV30达到30%以上时,活性污泥培养即告成功,此时镜检污泥中原生生物应以鞭毛虫和游动性纤毛虫为主。 培养达到设计浓度后,开始对硝化菌的驯化阶段。硝化菌种的培养和驯化实质既是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环境,配合目标菌种的生长周期对生物群落的发展进行外部干预,使得硝化菌成为活性污泥生物群落中的优势种群。一般来讲,硝化菌种的培养周期为其泥龄的3倍左右。 时间:共60天左右。 运行方式:生物池和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连续运行。 注:按照气水比值来确定投用风机的组合数量,但是就单台的风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解答修正版

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 1. 由A 和B 进行均相二级不可逆反应αA A+α B B = α S S ,速率方程: A γ-= = - dt dC A B A C kC 。 求: (1)当 B A B A C C αα= 00 时的积分式 (2)当 B A AB B A C C ααλ≠ =0 时的积分式 解:(1)C A 与C B 之比保持恒定 B A B A B A C C C C αα= =0 所以 A B A B C C αα= ? = A A C C B A A C C dC kt ? ? = ?= 2 ' 2 A A A A C C C C A A A A B A C dC t k C dC kt αα k k A B αα= ' 积分得 ' 11A A C C t k - = 写成转化率时 ) 1( 10' A A A C t k χχ-= (2) ) 1(0A A A C C χ-= )1()1(100 00A B A B A B A B B C C C C C χαχαα-=- = 式中: AB A B B A A B C C λααααα= = 01 积分得 ? ? ????---= A A B C kt χχαα11ln )1(1 10 1 2.反应A → B 为n 级不可逆反应。已知在300K 时要使A 的转化率达到20%需12.6分钟, 而在340K 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3.20分钟,求该反应的活化能E 。 解: n A A A kC dt dC r =- =- ? ? = - A A C C t n A A t dt C dC 0

硝化-反硝化-碱度-DO与pH值关系

硝化系统与pH值关系(2007-05-19 22:51:41) 分类:七彩水质专题发生硝化反应,那么必须控制污泥龄大于硝化细菌的世代时间方可。按照污水处理的理论,硝化细菌世代周期5~8天,反硝化细菌世代周期15天左右。 碱度是为硝化细菌提供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氧化1mg NH4-N需要碱度7.14 mg。硝化过程只有在污泥负荷<0.15kgBOD/(kgSS·d)时才会发生。在反应过程中氧化1kg氨氮约消耗4.6kg氧,同时消耗约7.14kg碳酸钙碱度。为保证硝化作用的彻底进行,一般来说出水中应有剩余碱度。合适的pH是微生物发挥最佳活性必须的,一般微生物要在pH6-9范围内比较合适。实际上,因为水质的差异,相同pH的水,碱度可以相差很多。对于A/O工艺。其中硝化液回流进行反硝化,这样可以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做为反硝化的电子供体,同时可提供部分碱度,抵消硝化段的部分碱度消耗。该工艺脱氮率的提高要靠增加回流比实现,但回流比不宜太高,否则回流混合液中夹带的DO会影响到反硝化段的缺氧状态,另外回流比增大,运行费用也会增加。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例如氢氧根,碳酸盐,重碳酸盐,磷酸盐,磷酸氢盐,硅酸盐,硅酸氢盐,亚硫酸盐,腐植酸盐和氨等,都是水中常见的碱性物质,它们都能与酸进行反应。因此,选用适宜的指示剂,以酸的标准溶液对它们进行滴定,便可测出水中碱度的含量.。碱度可分为酚酞碱度和全碱度两种。酚酞碱度是以酚

酞作指示剂时所测出的量,其终点的pH值为8.3;全碱度是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测出的量,终点的pH值为4.2.若碱度很小时,全碱度宜以甲基红-亚甲基蓝作指示剂,终点的pH值为5.0。碱度以CaCO3(碳酸钙)浓度表示,单位为mg/l。PH的值是H离子浓度的体现,当PH=7是,说明H离子浓度为10的-7次幂,所以OH离子的浓度也是10的-7次幂,为中型,当PH=8时,H离子浓度为10的-8次幂,OH离子浓度是10的-6次幂,这都是H离子的浓度小于1mol/L时的计算方法,当H离子浓度大于1时,就不用了。严格的说来,pH值和碱度没有必然的关系,也就是pH值为某个值时,溶液的组成不同,碱度值会不同的。消化反应会消耗碱度,PH值会下降,反硝化阶段会产生碱度PH会上升,平时检测只用观察PH值的变化就可以了。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在PH为7.0-7.8,7.7-8.1是最活跃,反硝化最适ph值为7.0-7.5。好氧池出水DO一般在2左右啊。校探头拿到空气中是8左右~。看情况,如果不要进行脱氮除磷好氧池出水口溶解氧不小于2mg/L,如果要回水进行反硝化,出水溶解氧小于1.5mg/L 一、前言 水族缸中的「氮循环」会直接影响pH的变化。氮循环是指有机氮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过程,它由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及脱氮作用所构成,惟在水族缸中,通常仅发生氨化作用及硝化作用,所以氮循环并不具完整性,必有中间产物遗留于水中,并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详解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进展 摘要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主要用于处理高氨氮质量浓度和低C/N比的污水。成功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关键是将硝化反应控制并维持在亚硝酸盐阶段,不进行亚硝酸盐至硝酸盐的转化。本文探讨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机理并对氨氧化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A/SBR工艺的应用。 关键词短程硝化反硝化氨氧化菌A/SBR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日益严重,由于常规的活性污泥工艺硝化作用不完全,反硝化作用则几乎不发生,总氮的去除率仅在10%~30%之间,出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氮和磷[1]。因此,只有对常规的活性污泥法进行改进,加强其生物脱氮功能,才能解决日益突出的受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目前,各城市污水处理厂均应用新的运行方法和控制策略进行脱氮除磷。随着新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的介入,污水处理设施的功效得到显著提高。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对于处理这种污水在经济和技术上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已成为脱氮领域研究的热点。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实现氨氧化菌在反应器的优势积累、构造适于氨氧化菌长期稳定生长并抑制亚硝酸氧化菌的最佳环境因素、优化过程控制模式实现持续稳定的短程硝化等。 2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机理 生物脱氮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第一步是由氨氧化菌( ammonium oxidition bacteria,AOB) 将NH4-N氧化NO-2-N的亚硝化过程;第二步是由亚硝酸氧化菌( nitrite oxidition bacteria,NOB) 将NO-2-N氧化为NO-3-N的过程。然后通过反硝化作用将产生的NO-3-N经由NO-2-N、NO或N2O转化为N2,NO-2-N 是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的中间产物。V oets等(1975)在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中,发现了硝化过程NO-2-N积累的现象,首次提出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

反应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1 绪 论 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 3222C H O H O 2H C H O 2H O +→+ 32222C H O H 3O 2C O 4H O +→+ 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试计算 (1) (1) 反应的选择性; (2) (2) 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解:(1)由(1.7)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 0.629Y S 0.961196.11% X 0.720==== (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 A P 口甲醇、甲醛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数n A 、n P 和n c 分别为: n A =n A0(1-X A )=7.672 mol n P =n A0Y P =18.96 mol n C =n A0(X A -Y P )=0.7672 mol 结合上述反应的化学计量式,水(n W )、氧气(n O )和氮气(n N )的摩尔数分别为: n W =n W0+n P +2n C =38.30 mol n O =n O0-1/2n P -3/2n C =0.8788 mol n N =n N0=43.28 mol 1. 1. 2工业上采用铜锌铝催化剂由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其主副反应如下: 23C O 2H C H O H +? 23222C O 4H (C H )O H O +?+ 242C O 3H C H H O +?+

24924C O 8H C H O H 3H O +?+ 222C O H O C O H +?+ 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上采用循环操作,即将反应后的气体冷却,可凝组份变为液体即为粗甲醇,不凝组份如氢气及一氧化碳等部分放空,大部分经循环压缩机后与 Bkg/h 粗甲醇100kmol 放空气体 原料气和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如下:(mol ) 组分 原料气 冷凝分离后的气体 CO 26.82 15.49 H 2 68.25 69.78 CO 2 1.46 0.82 CH 4 0.55 3.62 N 2 2.92 10.29 粗甲醇的组成为CH 3OH 89.15%,(CH 3)2O 3.55%,C 3H 9OH 1.10%,H 2O 6.20%,均为重量百分率。在操作压力及温度下,其余组分均为不凝组分,但在冷凝冷却过程中可部分溶解于粗甲醇中,对1kg 粗甲醇而言,其溶解量为CO 2 9.82g,CO 9.38g,H 2 1.76g,CH 4 2.14g,N 25.38g 。若循环气与原料气之比为7.2(摩尔比),试计算: (1) (1) 一氧化碳的单程转换率和全程转化率; (2) (2) 甲醇的单程收率和全程收率。 解:(1)设新鲜原料气进料流量为100kmol/h ,则根据已知条件,计算进料原料其中x i =y i i i i m i i

化学教师面试教案第三章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5

5常见的“五大”有机反应类型 有机物化学反应的类型主要决定于有机物分子里的官能团(如碳碳双键、羟基、羧基等),此外还受反应条件的影响。 1.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主要有: (1)卤代反应:如烷烃的卤代反应、苯的卤代反应。 (2)硝化反应:如苯的硝化反应。 (3)酯化反应:如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4)水解反应:如酯的水解反应,油脂的水解反应,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等。【典例10】下列反应(反应条件略)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NH4)2SO4+BaCl2===BaSO4↓+2NH4Cl B.CH3—OH+HCl―→CH3—Cl+H2O C.CH2===CH2+Br2―→CH2Br—CH2Br D.H—CH2—CH2—OH―→CH2===CH2+H2O 解析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取代反应,一要看是否是有机反应,二要看是否符合取代反应的特点“断一下一上一”。A的反应不是有机反应,故不是取代反应;在B反应中CH3—OH 中的C—O键断裂,下来一个—OH,上去一个Cl原子,下来的—OH与HCl中的H原子结合生成H—OH即H2O,所以符合取代反应的“断一下一上一”的特点,是取代反应;C反应是“只上不下”,D反应是“只下不上”,它们都不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B 2.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以不饱和键相结合的不饱和原子与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物质的反应。 如乙烯与氢气、氯气、氯化氢、水等的加成反应,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等,都属于加成反应。3.加聚反应 不饱和的小分子有机物通过加成反应的形式相互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如乙烯生成聚乙烯、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等,都属于加聚反应。 4.氧化反应

硝化与反硝化

硝化: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称为生物硝化作用。反应过程如下: 亚硝酸盐菌: 向左转|向右转 接着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向左转|向右转 这两个反应式都是释放能量的过程,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并不是去除氮而是减少它的需氧量。上诉两式合起来写成: 向左转|向右转 综合氨氧化和细胞体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向左转|向右转

上式可知:(1)在硝化过程中,1g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时需氧4.57g;(2)硝化过程中释放出H+,将消耗废水中的碱度,每氧化lg氨氮,将消耗碱度(以CaCO3计) 7.lg。 影响硝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 (1)pH值当pH值为8.0~8.4时(20℃),硝化作用速度最快。由于硝化过程中pH将下降,当废水碱度不足时,即需投加石灰,维持pH值在7.5以上; (2)温度温度高时,硝化速度快。亚硝酸盐菌的最适宜水温为35℃,在15℃以下其活性急剧降低,故水温以不低于15℃为宜; (3)污泥停留时间硝化菌的增殖速度很小,其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3~ 0.5d-1(温度20℃,pH8.0~8.4)。为了维持池内一定量的硝化菌群,污泥停留时间必须大于硝化菌的最小世代时间。在实际运行中,一般应取>2 ; (4)溶解氧氧是生物硝化作用中的电子受体,其浓度太低将不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一般,在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进行硝化,溶解氧应保持在2~3mg/L以上; (5)BOD负荷硝化菌是一类自养型菌,而BOD氧化菌是异养型菌。若BOD5负荷过高,会使生长速率较高的异养型菌迅速繁殖,从而佼白养型的硝化菌得不到优势,结果降低了硝化速率。所以为要充分进行硝化,BOD5负荷应维持在0.3kg(BOD5)/kg(SS).d以下。

高考化学乙醇与乙酸的推断题综合复习附答案

高考化学乙醇与乙酸的推断题综合复习附答案 一、乙醇与乙酸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根据如下一系列转化关系,回答问题。已知:H是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I的产量作为 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J为高分子化合物。 (1)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 D、F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I的结构简式 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C→E 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G→H 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 I→J 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 【答案】纤维素葡萄糖 C2H4O、C2H4O2 CH2=CH2 2CH3CH2OH+O22CH3CHO + 2H2O 氧化反应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取代反应 nCH2 = CH2CH2-CH2加聚反应 【解析】 【分析】 甘蔗渣处理后得到纤维素A,A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生成的B为葡萄糖,葡萄糖再在酒化 酶的作用下生成的C为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的E为乙醛,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在加热 条件下氧化生成的G为乙酸,乙醇再与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的H为乙酸乙酯,具有水果香味;I的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则I为乙烯,乙烯在引发剂的作用下生成聚乙烯,乙烯与水催化加成能生成乙醇,再结合酒精存放 过程中最终有酯香味,可知乙醇缓慢氧化能生成CH3CHO和CH3COOH。 【详解】 (1)由分析知:A、B的名称分别是纤维素、葡萄糖;乙醇缓慢氧化能生成CH3CHO和 CH3COOH,则D、F 的化学式分别为C2H4O、C2H4O2;I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2)C→E为乙醇催化氧化,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 + 2H2O,反应类型氧化反应; G→H 为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乙酸乙酯,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I→J为乙烯在引发剂的作用下生成聚乙烯,发生反应方程式为nCH2 = CH2CH2- CH2,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

《化学反应工程原理》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了解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几个常用指标的定义及计算:转化率、选择性、收率。 第二章化学反应动力学 1、化学反应速率的工程表示,气固相催化反应及气液相非均相反应反应区的取法。 2、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及其换算。 3、复杂反应的反应速率表达式(可逆、平行、连串、自催化)。 4、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步骤及基本特征。 5、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特点。 6、理想吸附等温方程的导出及应用(单组分吸附、解离吸附、混合吸附)。 7、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推导步骤。 8、不同控制步骤的理想吸附模型的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9、由已知的动力学方程推测反应机理。 第三章理想间歇反应器与典型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1、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式。 2、理想间歇反应器的特点。 3、理想间歇反应器等温、等容一级、二级反应反应时间的计算及反应器体积的计算。 4、自催化反应的特点及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及最佳反应器形式的选择。 5、理想间歇反应器最优反应时间的计算. 7、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分析其浓度效应及温度效应。 8、平行反应选择率的浓度效应及温度效应分析。 9、平行反应反应器形式和操作方式的选择。 10、串连反应反应物及产物的浓度分布,t opt C p.max的计算。 11、串连反应的温度效应及浓度效应分析。 第四章理想管式反应器

1、理想管式反应器的特点。 2、理想管式反应器内进行一级、二级等容、变容反应的计算。 3、空时、空速、停留时间的概念及计算。 4、膨胀率、膨胀因子的定义,变分子数反应过程反应器的计算。 第五章理想连续流动釜式反应器 1、全混流反应器的特点。 2、全混流反应器的基础方程及应用。 3、全混釜中进行零级、一级、二级等温、等容反应时的解析法计算。 4、全混釜的图解计算原理及图解示意。 5、全混流反应器中的浓度分布与返混,返混对反应的影响。 6、返混产生的原因及限制返混的措施。 7、多釜串联反应器进行一级、二级不可逆反应的解析法计算。 8、多釜串联反应器的图解法计算原理。 第七章化学反应过程的优化 1、简单反应过程平推流反应器与全混流反应器的比较及反应器形式的选择。 2、多釜串连反应器串连段数的选择分析。 3、自催化反应反应器的选型分析。 4、可逆放热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平衡温度和最优温度的概念。 5、平行反应选择率的温度效应及浓度效应分析,反应器的选型,操作方式的确定。 6、串连反应影响选择率和收率的因素分析,反应器的选型及操作方式的确定。 7、平推流与全混釜的组合方式及其计算。 第八章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的传递现象 1、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全过程及特点。 2、等温条件下催化剂颗粒的外部效率因子的定义。 3、外扩散、内扩散对平行反应、连串反应选择性的影响分析。 4、气体流速对外扩散的影响分析。 5、等温条件下催化剂颗粒的内部效率因子的定义。

全考点.硝化工艺模拟考试附答案

硝化工艺模拟考试 1、【判断题】硝化反应结束后采用真空抽吸法卸料,避免物料渗漏。(√) 2、【判断题】氯酸钾加工传动装置,必须保持良好密闭性,定期清洗传动装置,及时更滑润滑剂,防止粉尘进入变速箱,否则于其中的润滑油相混,蜗轮、蜗杆摩擦生热极易引起爆炸。(√) 3、【判断题】黄磷是遇水易燃物。(×) 4、【判断题】置换后的设备管线最终必须用空气置换惰性气体,分析可燃物、有毒物质和氧含量。(√) 5、【判断题】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中毒。(√) 6、【判断题】在运行的装置、管道、储罐、容器等危险场所进行的作业,为特级动火作业。(√) 7、【判断题】化学爆炸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分解爆炸、气体混合物爆炸。(√) 8、【判断题】在静电危险场所,避免梳头、穿脱衣服和剧烈活动。(√) 9、【判断题】硫化氢属于剧毒,不属于高毒物品目录。(×) 10、【判断题】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11、【判断题】一旦触电应尽快脱离电源,移至安全处尽快联系医院救治。(×) 12、【判断题】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应严格控制管道内氧含量,保持稳定正压。(√) 13、【判断题】浮顶油罐可不设防雷装置,并且浮顶与罐体无须可靠电气连接。(×) 14、【判断题】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小于临界量的单元。(×) 15、【判断题】精馏塔焦油采出作业,采用真空抽吸清排,杜绝高温下空气渗入系统。(√) 16、【判断题】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后有效期可以延期3年。(×) 17、【判断题】挥发性有毒溶剂不宜用管道输送。(×) 18、【判断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得出租、出借、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其取得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冒用他人取得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19、【判断题】灭火时首先应判明火灾性质,是何种物质燃烧;应用何种灭火器材灭火。(√) 20、【判断题】盐酸、硝酸、硫酸灭火可以用大水流扑救。(×)

硝化与反硝化

硝化与反硝化 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 1 生物脱氮与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生物脱氮过程中,废水中的氨氮首先被硝化菌在好氧条件下氧化为NO-X,然后NO-X 在缺氧条件下被反硝化菌还原为N2(反硝化)。硝化和反硝化既可在活性污泥反应器中进行,又可在生物膜反应器中进行,目前应用最多的还是活性污泥法。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处在同一活性污泥中,由于硝化菌的好氧和自养特性与反硝化菌的缺氧和异养特性明显不同,脱氮过程通常需在两个反应器中独立进行(如Bardenpho、UCT、双沟式氧化沟工艺等)或在一个反应器中顺次进行(如SBR)。当混合污泥进入缺氧池(或处于缺氧状态)时,反硝化菌工作,硝化菌处于抑制状态;当混合污泥进入好氧池(或处于好氧状态)时情况则相反。显然,如果能在同一反应器中使同一污泥中的两类不同性质的菌群(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同时工作,形成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简称SND),则活性污泥法的脱氮工艺将更加简化而效能却大为提高。此外从工程的角度看,硝化和反硝化在两个反应器中独立进行或在同一个反应器中顺次进行时,硝化过程的产碱会导致OH-积累而引起pH值升高,将影响上述两阶段反应过程的反应速度,这在高氨氮废水脱氮时表现得更为明显。但对SND工艺而言,反硝化产生的OH-可就地中和硝化产生的H+,减少了pH值的波动,从而使两个生物反应过程同时受益,提高了反应效率。 2 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途径 由于硝化菌的好氧特性,有可能在曝气池中实现SND。实际上,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了曝气池中氮的非同化损失(其损失量随控制条件的不同约在10%~20%左右),对SND的研究也主要围绕着氮的损失途径来进行,希望在不影响硝化效果的情况下提高曝气池的脱氮效率。

(完整版)有机推断题解题方法详解

有机推断题解题过程详解 一、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 1、审清题意(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有什么? 2、用足信息(准确获取信息,并迁移应用)——有什么联系?怎么用? 3、积极思考(判断合理,综合推断) 根据以上的思维判断,从中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 。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并非都有,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提示有机物间的联系,类别条件可给出物质的范围和类别。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不但为解题缩小了推断的物质范围,形成了解题的知识结构,而且几个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的组合就相当于特征条件。然后再从突破口向外发散,通过正推法、逆推法、正逆综合法、假设法、知识迁移法等得出结论。最后作全面的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二、机推断题的突破口 解题的突破口也叫做题眼,题眼可以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反应、性质、用途或反应条件,或在框图推断试题中,有几条线同时经过一种物质,往往这就是题眼。 【课前例题展示】 1.(2013年四川高考真题、17分) 有机化合物G是合成维生素类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 G的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A~F分别代表一种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中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分子式是;G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B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4)第②~⑥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填步骤编号)。 (5)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硝化练习题2

第1题判断题 企业防毒器具的维修、校验、更换、气瓶充装不属于气防站的工作。(B)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2题判断题 氯乙酸具有腐蚀性。()(B)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3题判断题 苯硝化生产硝基苯常用混酸硝化法,有间歇和连续两种工艺。(B)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4题判断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B)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5题判断题 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当服从管理,无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6题判断题 严禁颠倒次序投料、错误投料。()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7题判断题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8题判断题 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得到的抢救的时间无任何关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9题判断题

硝化甘油生产工艺中,一系列副反应能降低酸性硝化甘油的分解。()()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10题判断题 购买某种危险化学品进行分装(包括充装)或者加入非危险化学品的溶剂进行稀释,然后销售或者使用的,不适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11题判断题 醉酒导致伤亡的,也可以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12题判断题 电除尘器的主要原理涉及悬浮粒子荷电、带电粒子在电场内迁移和捕集以及将捕集物从集尘表面上清除三个基本过程。()()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13题判断题 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需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14题判断题 用水将燃烧物温度降至燃点以下,属于冷却灭火法。()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15题判断题 事故调查主要包括现场勘察、搜集物证和人证,采样分析、数据采集等。()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16题判断题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17题判断题 用挥发性大的吸收液采样时,为防挥发太多可进行冷却。()

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

一、硝化反应 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称为生物硝化作用。 硝化反应包括亚硝化和硝化两个步骤: NH4++1.5O 2 NO 2 -+H 2 O+2H+ NO 2-+0.5O 2 NO 3 - 硝化反应总方程式: NH 3+1.86O 2 +1.98HCO 3 - 0.02C 5 H 7 NO 2 +1.04H 2 O+0.98NO 3 --+1.88H 2 CO 3 若不考虑硝化过程硝化菌的增殖,其反应式可简化为 NH4++2O 2 NO 3 -+H 2 O+2H+ 从以上反应可知: 1)1gNH 4+-N氧化为NO 3 - 需要消耗2*50/14=7.14g碱(以CaCO 3 计) 2)将1gNH 4+-N氧化为NO 2 --N需要3.43gO 2 ,氧化1gNO 2 --N需要1.14gO 2 ,所以氧 化1gNH 4+-N需要4.57gO 2 。 硝化细菌所需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a.DO:DO应保持在2-3mg/L。当溶解氧的浓度低于0.5mg/L时,硝化反应过程 将受到限制。 b.PH和碱度:PH7.0-8.0,其中亚硝化菌6.0-7.5,硝化菌7.0-8.5。最适合 PH为8.0-8.4。碱度维持在70mg/L以上。碱度不够时,应补充碱 c.温度:亚硝酸菌最佳生长温度为35℃,硝酸菌的最佳生长温度为35~42℃。 15℃以下时,硝化反应速度急剧下降;5℃时完全停止。 d.污泥龄:硝化菌的增殖速度很小,其最大比生长速率为 0.3~0.5d-1(温度 20℃,pH8.0~8.4)。为了维持池内一定量的硝化菌群,污泥停留时间必须大于硝化菌的最小世代时间。对于实际应用中,活性污泥法脱氮,污泥龄一般11~23d。 e.污泥负荷:负荷不应过高,负荷宜0.05-0.15kgBOD/(kgMLSS·d)。因为硝化 菌是自养菌,有机物浓度高,将使异养菌成为优势菌种。总氮负荷应≤ 0.35kgTN/(m3硝化段·d),当负荷>0.43kg/(m3硝化段·d)时,硝化效率急剧 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