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阳离子改性及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教材

棉阳离子改性及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教材
棉阳离子改性及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教材

1绪论

1.1引言

纺织印染行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同时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印染行业由于加工与生产工艺环节上的落后,逐渐成为重点关注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行业之一。2013年,全国印染行业的总耗水量达到了100亿吨,污水排放则占到了国内工业总排放量的12%。特别是印染废水,其因为有着有机物含量高,色度深,电解质含量高等特点,成为了一种难以清理的工业废水。因此,以新型节能环保的印染工艺取代落后、高污染的旧工艺的行动刻不容缓。

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纺织纤维即是纤维素纤维,其可纺性强,吸湿性好,在穿着时同时又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在生活生产中被广泛应用[1]。近年来由于纤维素纤维的飞速发展,同时像直接染料、还原染料等染料在染色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所以活性染料取而代之成为了纤维素纤维纺织品(特别是棉织物)染色最重要的一类染料。

活性染料的色彩鲜艳、色谱广泛、色牢度好、适用性强,其各类性能较好。然而在染色过程中,棉纤维大分子侧链上的羟基会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使得棉纤维整体呈负电性,染料阴离子会与棉纤维上的轻微负电荷发生排斥,从而导致其对于阴离子染料(如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等)的吸附性较弱。

在传统的活性染料棉织物染色工艺中,为了提高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需要加入大量无机盐,如硫酸钠、食盐等,以削弱染料阴离子与棉纤维上的轻微负电荷之间的排斥力,一般我们将这种过程叫做“促染”。根据染料颜色以及染料结构不同,通常的用盐量范围为30~150g/L。然而由于在染色过程中使用的大量的无机盐无法进行回收和降解处理,染色后排放的带有颜色、同时又有较高含盐量的染色污水常会造成环境问题,如土壤盐碱化,水质改变等。

为了解决以上污水中含盐量过高的问题,近年来对于棉织物无盐染色工艺的需求日益提升。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对纤维素纤维阳离子改性的方法,其特点是

比较直接、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纤维直接性[2]。其原理是引入阳离子基团与纤维素纤维分子上的官能团进行反应,降低染料阴离子基团与纤维负电性基团之间的库伦斥力[3],对于阴离子染料的上染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1.2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染色的基本概念

1.2.1纤维素纤维的结构特征[4,5]

纤维素纤维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可纺纤维,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羟基,能与阳离子改性剂作用,从而对纤维本身进行改性处理。纤维素纤维的化学式为(C6H10O5)n。它是由许多的β-D-葡萄糖剩基互相以β-1,4-苷键连接而形成的大分子。其结构式如下:

1.2.2活性染料的基本特征[6]

活性染料自从1956年第一次在英国面世以来,至今已有将近60年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其染料分子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化学性质活泼的活性基团、染料母体和连接基。其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其通常以共价键的形式与纤维素纤维分子结合。

活性染料的色彩鲜艳、色谱广泛、色牢度好、适用性强,其各类性能较好。尤其是近年来纤维素纤维的飞速发展,使得活性染料已成为纤维素纤维纺织品(特别是棉织物)染色最重要的一类染料。

按活性基的不同,活性染料主要可分三类。

(1)K型

K型即是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这是一种高温型活性染料,其通式为:

(2) X 型 X 型即是二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这是一种低温型活性染料,其通式为: 其具有2个较为活泼的氯,其遇到纤维素分子中的羟基或水时,能发生亲和取代反应,所以X 型活性染料能够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染色。 (3) KN 型

KN

型即是乙烯砜型活性染料,这是一种中温型活性染料,其通常结构式为:

D-SO 2C 2H 4O 4OSO 3Na 或 D-SO 2CH=CH 2

1.2.3 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机理

活性染料是一种亲水性染料,其通常以共价键的形式与纤维素纤维分子结合。 染色反应过程分别有亲核取代反应与亲核加成反应两种[6]。

亲核取代反应:

N C

N

C

N C HN

D Cl R + Cell OH OH N C N C N C HN D OCell R + HCl

亲核加成反应:

D S CH2CH2SO3OH

O

O S C

H

O

O

CH Cell

Cell

D S CH2CH2O

O

1.2.4活性染料染色的不足之处[7]

活性染料的分子结构小,同时亲水性较好,固色后的浮色易于洗去,这是染料分子设计中的重要创新。但由此也引起了以下这些问题的产生:如染料利用率较低,通常不大于70%;污水排放量较大(色度较高,通常超过标准几万倍,COD 值也过高);对于深色系列染料品种的成品色牢度较差;使用电解质的量过大,导致污水难以处理等。

所以如何解决活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扩大其应用范围,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1.3纤维素纤维阳离子改性的研究现状

由于环保与清洁生产的要求,无盐染色技术已引起广泛的关注,通过纤维素纤维的改性预处理,是实现无盐或低盐染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增加染料上染时对纤维素纤维的吸附能力,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于纤维素纤维的阳离子改性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如于小江[8]等研究使用了阳离子改性剂M,其结构是Gemini型双烷基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经改性后棉织物带上季铵盐正离子,使染色的表面深度、上染率和固色率较常规染色相似,而盐用量大幅下降。

孟春丽[9]等研究表明: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PECH-A)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处理后,使用无盐无碱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使其能够达到90%以上的固色率,同时在相同的颜色深度条件下,经过改性处理的棉织物可大幅节约染料的用量。

1.3.1阳离子改性剂的改性机理

阳离子改性化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的提升纤维直接性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引入阳离子基团与纤维素纤维分子上的官能团进行反应,降低染料阴离子基团与纤

维负电性基团之间的库伦斥力,对于阴离子染料的上染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提高棉纤维对阴离子染料的亲和力。

1.3.2阳离子改性剂的种类

阳离子改性剂具有固定的结构模型,如B-C-A。其中B表示活性基团,可以是环氧基,均三嗪,氮杂环等,其能与纤维上的羟基反应;另一部分是疏水链C,其能与阴离子染料分子互相结合;A为阳离子基团,其能帮助阳离子改性剂更利于吸附阴离子染料[10,11]。

按照阳离子改性剂与棉纤维分子间的结合方式,大致可以将阳离子改性剂分为两类:即反应型和吸附型(非反应型)。使用较多的通常是反应型的阳离子改性剂,其分子结构中具有其主要的类型如下表1-1所示[12-17]:

表1-1 阳离子改性剂的主要类型

类型结构类别

反应型

阳离子改性剂环氧型化合物

环氧三甲胺季铵盐

聚环氧化合物

均三嗪季铵盐

单活性单季铵盐

单活性双季铵盐

双活性多季铵盐

氮杂环化合物

N-二甲基氮杂环丁烷氯化物

N-羟甲基丙烯酰胺

羟烷基铵盐类

吸附型

阳离子改性剂

聚合物

聚胺系聚合物

聚季铵盐聚合物生物改性剂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改性淀粉

阳离子改性剂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进行分类,若按照阳离子改性剂的结构以及分子大小,又可以分为高分子类和低分子类化合物,其中低分子化合物通常类型为反应型。

几种主要的反应型阳离子改性剂种类如下:

1.3.

2.1环氧型化合物

相比于其他几种阳离子改性剂来说,环氧型阳离子改性剂是发展时间较长并沿用至今的一种阳离子改性试剂。环氧型阳离子改性剂能在碱性条件下与棉纤维分子上的羟基反应生成醚键,从而使纤维素纤维阳离子化。其反应方程如下[18]:

1.3.

2.2均三嗪季铵盐

其主要化合物的名称和化学结构如下[19]:

单活性单季铵盐

单活性双季铵盐

双活性多季铵盐

其中,单活性双季铵盐与棉纤维的反应方程如下[20]:

1.3.

2.3氮杂环化合物

这种氮杂环化合物改性棉的染色效果与环氧型化合物的效果类似,其色牢度较好,但前处理时试剂用量较大,费用过高。

其中N’-二甲基氮杂环丁烷氧化物(DMAC)是其中典型的氮杂环化合物,其与纤维反应方程如下[21]:

棉织物化学改性及其染色工艺研究 2006-10-17 摘要:本文对棉织物利用纤维素纤维改性剂PECH-amine改善其染色性能进行了探讨。优化了棉织物利用PECH-amine改性的方法和改性工艺。确定了采用浸渍法和浸轧法进行棉织物改性的最佳工艺。 关键词:棉织物;化学改性;染色 前言 随着人们日益注重穿着健康和崇尚自然,棉纤维从众多的化学纤维中又重新确立了其重要地位。然而,棉通常用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染色,由于其上染率不够高而需要应用大量的电解质(1),根据染料结构、颜色的不同,用盐量一般为30~150g/L(2)。但大量电解质的使用会造成含有大量染料和盐的废水而严重污染环境。目前对印染废水中有机化合物的处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染色过程中大量加入或生成的无机盐(如氯化钠、元明粉)还不能通过简单的物理化学及生化方法加以处理(3)。高含盐量的废水的排放将直接改变江湖河水的水质,破坏水的生态环境,其次盐分的高渗透性将导致江湖及印染厂周边的土质盐碱化,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很久以来许多研究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探求纤维的化学改性,以提高其染色性能。本文选用东华大学研制的纤维素改性剂PECH-amine对纤维进行改性,通过改性,能提高棉纤维对染料的上染率,达到实质上的竭染,实现染色废水中基本无盐无染料的清洁染色的目的(4)。 1 实验 1.1 实验材料 1.1.1 织物21×21,108×58丝光棉纱卡半制品(新乡印染厂提供)。

1.1.2 药品PECH-amine改性剂(东华大学提供);烧碱为分析纯;染料(工业品) 1.1.3 仪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S型恒温水浴(巩义市英峪仪器厂);MSC—1多光源分光测色仪(日本须贺试验机株式会社)JA2003电子天平(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和步骤 浸渍法改性工艺过程:将织物浸入含有改性剂、烧碱的工作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浸渍一定时间后取出,然后水洗,自然凉干。 浸轧焙烘法改性工艺过程:织物在含有一定浓度的改性剂和烧碱的工作液中二浸二轧,轧余率为80%,在60~70℃下烘干,然后在规定温度下焙烘,水洗至中性,自然凉干。 室温堆置法:织物在含有一定浓度的改性剂和烧碱的工作液中二浸二轧,室温堆置24小时,取出水洗,自然凉干。 改性后染色:改性后染色工艺为50℃入染,升温至规定温度,染色40分钟取出水洗、(皂洗)、水洗。 1.3 实验测定 上染百分率:使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在所选用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染色前后染液的吸光度,按下式计算: 上染百分率%=(1-×100

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练 §1 一、练漂的目的 1.去除杂质,使染整加工顺利进行。 杂质:①天然杂质:棉上的蜡状物,含氮物,果胶等 ②加工时沾上的二次杂质:整经用浆,合纤纺纱上油,尘埃,锈迹等 2.改善品质,提高服用性能,如丝光,热定形,多在染前进行,也归为练漂。 二、主要工序 因品种而异 (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精练→漂白(深色布可免,漂布须复漂)→开轧烘→丝光→烘干→染色(印花) (涤/棉):准备→烧毛→退浆→精练(亚漂可免)→热定形(兼漂布涤加白)→ 丝光→氧漂(兼漂布棉加白)→烘干 三、加工形式 ①烧毛、丝光、热定形、烘干以平幅进行。 ②棉轻薄品种除①工序外可进行绳状加工,厚重棉、涤/棉应采用平幅加工。 涤/棉织物印染加工工艺原则, T/C应保留纯棉织物的全部染前处理,但传统的纯棉工艺不适用T/C,须重新制订。 ①两种纤维都需要的且可使用同一条件的合并进行; ②只有一方需要,则采取对一方有用而对另一方损伤小的工艺条件; ③都需要又不能用同一条件的则分步进行。 现行工艺只能做到对一方大体无害,个别有严重损伤,或是兼顾一方,又难以满足另一方,尚需进一步研究。 §2 原布准备(gray cloth preparation) 原布:坯布(gray cloth),未经印染加工的布 1.检验(inspecting):保证产品质量,避免损失 规格:长、门幅、重量,经纬纱支数、密度、强力 品质:纺疵(缺经、断纬、稀纬、筘路条)、油污纱、斑渍和破损 2.翻布(Turing):分批、分箱 为了避免混乱,便于管理、运输、须把相同规格,同一加工工艺的坯布划为一类加以分批分箱。 3.打印(marking) 为便于识别管理,每箱布两头约10~20cm左右要打上印子,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翻布人代号等。 4.缝头(sewing): 为适应批量连续加工,把一箱布的布头子缝接起来(下机布长为30—120m). 环缝式:接缝处不厚、平整、坚牢,但费线、易卷边、切口大,稀疏织物不宜。 平缝式:箱与箱之间的缝接,布头重叠,易生横档,但坚牢不易漏缝。 §3 烧毛(singeing) 一、目的 烧去织物表面茸毛,使光洁,并改善风格,减少起球等。 ①茸毛影响光洁,沾染尘污; ②影响色泽均匀度、鲜艳度; ③难印精细花纹 ④涤/棉织物易起毛起球;

1绪论 1.1引言 纺织印染行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同时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印染行业由于加工与生产工艺环节上的落后,逐渐成为重点关注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行业之一。2013年,全国印染行业的总耗水量达到了100亿吨,污水排放则占到了国内工业总排放量的12%。特别是印染废水,其因为有着有机物含量高,色度深,电解质含量高等特点,成为了一种难以清理的工业废水。因此,以新型节能环保的印染工艺取代落后、高污染的旧工艺的行动刻不容缓。 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纺织纤维即是纤维素纤维,其可纺性强,吸湿性好,在穿着时同时又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在生活生产中被广泛应用[1]。近年来由于纤维素纤维的飞速发展,同时像直接染料、还原染料等染料在染色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所以活性染料取而代之成为了纤维素纤维纺织品(特别是棉织物)染色最重要的一类染料。 活性染料的色彩鲜艳、色谱广泛、色牢度好、适用性强,其各类性能较好。然而在染色过程中,棉纤维大分子侧链上的羟基会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使得棉纤维整体呈负电性,染料阴离子会与棉纤维上的轻微负电荷发生排斥,从而导致其对于阴离子染料(如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等)的吸附性较弱。 在传统的活性染料棉织物染色工艺中,为了提高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需要加入大量无机盐,如硫酸钠、食盐等,以削弱染料阴离子与棉纤维上的轻微负电荷之间的排斥力,一般我们将这种过程叫做“促染”。根据染料颜色以及染料结构不同,通常的用盐量范围为30~150g/L。然而由于在染色过程中使用的大量的无机盐无法进行回收和降解处理,染色后排放的带有颜色、同时又有较高含盐量的染色污水常会造成环境问题,如土壤盐碱化,水质改变等。

关于棉织物抗皱性能的研究 摘要 本文探讨了棉织物抗皱性差的原因以及棉织物折皱形成的原因,发现折皱引起的应力可以使棉织物中纤维素链产生相对位移,应力去除后纤维素分子缺少约束力恢复而产生折皱。具体原因为纤维素分子受较大外力作用后纤维基本结构单元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移,导致原来的氢键断裂,并在新的位置重新建立起难以回复的新的氢键系统,使纤维或织物的形变得不到恢复而造成的,从而得到棉织物织物的抗皱作用主要是依靠纤维素分子上大量的反应性基团与整理剂交联,限制了结构单元之问的相对位移得到的。接下来本文介绍了抗皱整理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抗皱整理剂研究与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棉织物;抗皱性能;相对位移;整理剂;发展趋势

1 前言 天然纤维织物,特别是棉织物具有手感自然、吸湿透气、抗静电、穿着舒适、经济实惠等优点,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织物纤维中,以棉纤维的产量最大、应用最广,不过纯棉织物有弹性差、易起皱、洗后需熨烫,而且易受微生物的侵袭导致纤维霉变和脆损的缺点。为提高织物的抗皱性,在染整加工中,要进行抗皱整理[1]。近年来,人们崇尚自然,棉纤维织物又普遍流行,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服装不仅要求穿着舒适,对保持平整外观、料理简便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抗皱和耐久压烫整理再一次成为研究的热点。 2棉织物抗皱性差的原因探讨 棉纤维属于纤维素纤维,而纤维素纤维是由失水葡萄糖单元组成的高聚物。一个纤维素分子是6000~7000个单元组成的长链。这些纤维素长链分子,在一些区域内相互平行排列,并相互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引力,这样的区域称为晶区。在这些区域内,纤维素链紧密牢固地与相邻分子链结合在一起。可以相信,在晶区内,纤维素分子间是没有空间可让水分子和树脂分子进去的。另外,由于相邻纤维素链问的强力很强,所以纤维素链的相对运动是很困难的,即使产生分子的相对位移,待应力消除,其结合力就立刻使位移分子回复到原来位置。所以可以认为结晶区是用来防皱的。 现代理论认为,在纤维素分子链的结晶区之问,存在着序列较差的无定形区。因为在这个区域内,纤维素分子不是排列的非常有序。在无定型区,纤维链间的问隔较大,相邻链问的引力也低于晶区,所以在无定形区的纤维素链间,水分子、树脂分子和染料分子都可渗入。由于纤维相邻链问引力较低,折皱引起的应力可以使纤维素链产生相对位移,一旦应力去除,也因为没有足够的约束力能使纤维素分子回到其原来的位置,这样就使织物产生折皱,所以折皱可认为是在无定型区产生的。 为了使纤维或织物具有防皱性能,就必须在无定形区紧邻的纤维素分子问增添一些连接。处理时,织物要保持所需要的形状。这样引入的分子,至少应具有两个以上能与纤维素发生反应的基团。在适当的催化剂条件下,这样分子通常被称为纺织树脂,实际上被称为“预缩体”较为合适。 纤维素链的交键必须考虑其它两个因素[2]。第一,引入的交键必须处于拉紧状态。如果要提高纤维和织物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抗皱性或褶裥稳定性,则处理时也要保持这种条件。第二,纤维素吸收水分之后就会溶胀,不管是在标准状态下吸收水分,还是浸入水中或水溶液中,溶胀是因为水分子进入无定型区的纤维素链问,强制将链推开的结果。 如果纤维素纤维交链是在高度溶胀状态下进行的,例如,用无机酸和甲醛水溶液处理纤维素织物。当烘干时,纤维素就瘪缩,这样交键就松弛了。在干瘪条件下,由于折皱而引起纤维素分子的相对运动,这样使松弛的交键仅仅拉直而己。由于交键被部分拉直,所引起的应力将使位移分子复原到原来位置。但是,交键中原子绕价键的转移将抵消上述回复力,使形变保持最小位罱。事实上,松弛的交键没有干态抗皱性。 综上所述,在湿态或其他非水介质中,在高度溶胀状下进行共价键合,其结果具有湿态防皱性和褶裥保持性,但干态防皱性和褶裥保持性很小。如在高湿下

名词解释 B变形纱.合成纤维长丝在热、机械力或在喷射空气的作用下,使其由伸直变成卷曲的长丝.称为变形纱或变形丝。 C差别化纤维;经过化学或物理改性,得到与原纤维有不同性能的纤维 3.公定回潮率为贸易和检验等要求,对纤维材料及其制品所规定的回潮率. 纯纺织物:指织物的经纬纱线是由单一的原料构成.特数:1000m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里的重量克数。 F飞数在组织循环中,同一系统经纱(或纬纱)中相邻两根纱线上对应的经(纬)组织点在纵向(或横向)所间隔的组织点数,称为组织点飞数服装起毛起球;由于摩擦使纤维端伸出织物表面从而形成绒毛,但不能及时脱落,并且会相互纠缠在一起,形成小球状突出 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G公制支数;以公制单位表示的支数。即在公定回潮率时每克纤维、单纱的长度米数 F缝纫线的可缝性;指在服装的缝制过程中,缝纫线是否能够适应各种加工条件晰顺利地缝制出良好的线迹 服装辅料;构成服装时,除了面料以外用于服装上的一切材料都称为服装料。 H混纺纱用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纤维混合纺成的单纱. 混纺织物;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纤维混纺成纱线进而织成的织物。 花式纱线在通过各种加工方法而获得特殊的外观、手感、结构和质地的纱线 黑炭衬;是以棉或棉混纺纱线为经纱,犊牛毛或山羊毛(有时还有头发)与棉或人造棉混纺纱线为经纱,而织成的平纹布。 J经编针织物纱线在经编机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进行成圈而形成的平幅形或圆筒形针织物.经编是在经向上的一组经纱做纵向运动,配合织针运动形成新的针织线圈。 经纬密度;指每平方英寸中排列的经纱和纬纱的根数 极限氧指数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来表示. 机织物的织物组织在机织物中经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 机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的经纬纱按一定规律交织成的织物 交织物:指织物经纱和纬纱原料不同,或者经纬纱中一组为长丝纱、一组为短纤维纱,交织而成的织物 经组织点:在经纬纱相交处,凡经纱浮于纬纱之上称为经组织点。 交织织物;是指经,纬用两种不同纤维的纱线交织成的织物. M面料的可缝性;织物缝纫加工性优劣的一个综合评定指标。包括布料的缝合后平整程度,缝纫的线迹外观形态优劣,线迹在常规外力下的断裂程度。 免烫性织物经过洗涤后,不经熨烫而保持平整的性能 马尾衬;是以羊毛或棉纱为经、马尾为纬交织而成的平纹织物。 毛型织物;指以羊毛、兔毛等各种动物毛及毛型化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织品,包括纯纺、混纺和交织品,俗称呢 绒. N捻度纱线单位长度上的捻回数 P皮革粒面;粒面层的表面有许多小 凸起,形成乳头,在制成革后形成皮 革粒面 Q裘皮:鞣制后的动物毛皮。 R热定型:主要针对合纤及其混纺织 物,将织物经高温加热一定时间,然 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目的是 保持织物尺寸稳定。染色牢度是指染 制品在使用或在染后的加工过程中, 染料、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下,能否保持原来色泽的不褪色、不变 色的能力. 热收缩主要是指热塑性材料(ABS、 石蜡等)因其固有的热膨胀率而产生 的体积变化,它是收缩产生的最主要 原因。 S。缩水指新的织物或衣服等浸水之 后缩短长度 纱线旦数:描述纱线与丝线粗细度指 标纱线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下 一克重纤维有多少米长 色织物:指纱线染色后而织成的各种 条、格及小提花织物。 梭织物:指以经纬两系统的纱线按 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而成的织物。 T涂层整理:在织物表面的单面或双 面均匀的涂上一薄层(或多层)具有 不同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等涂层剂, 从而得到不同色彩的外观或特殊功能 的产品。 透气性;是气体对薄膜、涂层、织物 等高分子材料的渗透性。是聚合物重 要的物理性能之一,与聚合物的结 构、相态及分子运动情况有关。 特数:指1000m长的纱线,在公定 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W纬编针织物用纬编针织机编织, 将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 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 穿套而形成的圆筒形或平幅形针织 物. 完全组织: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 的排列规律在织物中重复出现为一个 组成单元时,该组成单元称为一个组 织循环或一个完全组织。 X线密度:公定回潮率下,1000m长纤 维重多少克,称多少特克斯简称特 (tex) Y异形纤维经一定得几何形状 (非圆型)的喷丝孔纺制的具有特殊 横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 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缎纹 Z中长型织物;即用中等长度的化学 纤维混纺织制的仿毛织物。化纤的中 等长度一般为51~76毫米,纤度为2~3 旦,介于棉纤维和羊毛之间的。 织物成衣加工性能:指面料在服装加 工中形成优良的服装外观的难易程 度。它是织物的多种物理力学性能在 服装加工中的综合表现。 织物单位重量是指纬编针织物一平 方米所具有的重量,以克表示,工厂 里俗称“克重”,单位是克/平方米(g/ ㎡) 织物风格:指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 对织物所作出的综合评价。包括织物 的触觉风格(软与硬、厚与薄、光滑 与粗糙、弹性好坏等)和视觉风格(肌 理、颜色、图案、光泽等 织物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 数,可分为经向密度和纬向密度。 织物热湿舒适性:织物隔热性、透气 性、吸湿性、透湿性、透水性、保水 性、润湿性等统称为热湿舒适性。 织物悬垂性:当支撑物处于静止状态 时,织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在自然悬 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的特性。 针织物:指用一根或一组纱线为原 料,以纬编机或经编机加工形成线圈, 再把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 组织循环;在组织物中每重复一次所 需要的最少纱线数。 简答题 1.何为棉的丝光和碱缩,两者的异同 点是什么? 棉纤维在强碱作用下,会直径膨胀, 长度缩短。丝光:使用18%-25%的氢 氧化钠溶液浸泡棉织物并施加一定的 张力,限制其收缩,这种处理称为丝 光处理。碱缩:使用18%-25%的氢氧 化钠溶液浸泡棉织物但不限制其收 缩,称为碱缩。相同点:均是利用棉 纤维耐碱的特性,在烧碱溶液中处理。 不同点:(1)丝光必须施加张力限制 纤维的收缩;而碱缩不施加外力任其 收缩。(2)产生的效果不同同:尺 寸稳定性,保形性好。异:丝光处理 能使棉织物变得平整光滑,吸附能力, 化学反应能力增强,强力,延伸性等 服用机械性能有所改善,碱缩能使织 物变得紧密,弹性提高,手感丰满, 主要用于对针织物的处理。 2.材料的导热性和保暖性分别指什 么,举例说明静止空气和水对于材料 保暖性能的影响 导热性:在有温差的情况下,热量总 是从高温部位向低温部位传递,这种 性能称为导热性。保暖性:抵抗这种 传递的能力则称为保暖性。 静止空气:静止空气的λ值小,是最 好的热绝缘体。若纺织材料中含静止 空气多,则材料的保暖性能提高,羊 毛,蚕丝,腈纶,氯纶的导热系数小, 织物保暖性就好。 水:水的导热系数很大,因此,随着 纤维的回潮率增加,导热系数增大, 保暖性下降。麻织物回潮率高,导热 性大,冷感性大。 3.说出以下标识的所表示的内容。 T/R/W 60/40/10 320×245 64/2 涤纶60%/人造丝40%/绵羊毛10% , 织物经密度为320根/10cm,纬密度为 245根/10cm,纱线粗细为64织两合 股。 4.简要说明羊毛、麻、涤纶、锦纶各 自特有的优缺点。 羊毛:优点:外观保持性好,可以染 成各种颜色,弹性好,外观保持性优 良,缺点,遇湿外观保持性下降,由 于表面鳞片,有刺扎感。 麻:优点:有优良的洗放湿能力,耐 水洗,具有凉爽感,耐用性高,可熨 烫温度高,缺点:外观性能差,不易 去除原色,弹性差,抗皱性差,手感 粗硬,有时有刺痒感。 涤纶:优,综合强伸性好2.有优良的 洗可穿性,缺,稀释性差,易起静电, 吸灰,起毛起球,不易染色。 锦纶:优:.耐磨性最好2.弹性好, 缺:外观保持性差,织物易变形,吸 湿导热性差。 SHELL ACRYLIC表层是腈纶INING NYLON内层是锦纶FILLER POLYESTER 填充物是涤纶65% WOOL 绵羊毛65% T/C 65/35 涤纶65%,棉35% 35% VISCOSE 35%人造棉 6.从导热系数看,哪种纤维保暖性好, 哪种纤维保暖性差,对于保暖性差的 纤维怎样提高其制品的保暖性? 1.丝纤维,毛纤维,人造纤维的导热 系数小,织物保暖性好。2,麻纤维, 棉纤维保暖性较差。 1.提高织物厚度 2.填充静止空气。 7.分析麻纤维的优缺点,并简述麻的 风格特征。 麻:优点:有优良的洗放湿能力,耐 水洗,具有凉爽感,耐用性高,可熨 烫温度高,缺点:外观性能差,不易 去除原色,弹性差,抗皱性差,手感 粗硬,有时有刺痒感。亚麻由于采用 工艺纤维,纤维粗细不匀,导致织物 表面有粗细节的独特外观特征。 8.比较棉、羊毛、粘胶纤维、涤纶的 服用特性。 舒适性能:接触感上,棉,黏胶,涤 纶都较柔软,羊毛由于表面鳞片,有 时有刺扎感, 湿舒适性上,棉,羊毛,黏胶吸湿性 都好,涤纶吸湿性差。 热舒适上,棉,羊毛,黏胶保暖性都 好,涤纶相对其他三种保暖性微弱一 点。 保养性上:棉,黏胶,涤纶均可水洗 机洗,羊毛只能中性洗涤剂干洗或手 洗, 1.不同种类纤维混纺的目的是什么? 增强韧性,保暖性能,柔软度,抗菌 性,纹理效果等, 2.简述花式纱线的一般结构,以及各 部分的作用和采用的原料特点。花式 纱线一般由芯纱,饰沙和固纱三部分 组成。1.芯纱是花式线的主干,被包 在花式线中间,是饰纱的依附件,与 固纱一起形成花式线的强力,捻制和 织造过程中,芯纱承受着较大的张力, 因此应选择强力较好的材料,如涤棉 纱或中长纱。 2.饰纱以各种花式形态包缠在芯纱外 面而构成起装饰作用的各种花型,是 构成花式纱线外形的主要成分,一般 占花式线重量的50%以上,各类花式 纱线以饰纱在芯纱表面的装饰形态而 命名。花式纱线的色彩,花型,手感, 弹性,舒适度等性能特征,也主要由 饰纱决定,一般用单纱,原料一般为 腈纶,羊毛,马海毛等。3.固纱包缠 在饰纱外面,主要用来固定饰纱的花 型。以防止花型的变形或移位,并与 芯纱一起构成花式纱的强力。固纱一 般采用强力较好的涤纶,锦纶,腈纶 纱活长丝作为原料。 1.说出丝织物中,纺、绉、罗、缎、 绒类的主要特征 1.纺类,质地比较轻薄,外观平整缜 密。品种多样。 2.邹类,手感糯爽,光泽柔和,抗皱, 弹性良好。品种多样。 3.罗类,质地轻薄,丝缕纤细,铰孔 透气,穿着凉快,并耐洗涤。 4.缎类,稠面平滑光亮,质地紧密厚 实,手感柔软,富有弹性, 5.绒类,质地厚实,坚牢耐磨,手感 柔软,富有弹性,种类繁多。 2平纹织物采用哪些手段改变其外观 效果?(举例说明) 根据不同要求采用各种方法,如经纬 纱线粗细的不同,经纬纱排列密度的 改变以及捻度,捻向和颜色等的不同 进行搭配,配置等,织物可获得各种 特殊的外观效应,如横纵凸条,隐条 隐格,邹效应,泡泡纱效果等。 3泡泡纱的风格特征和用途如何? 风格特征:外观新颖别致,立体感强, 质地轻薄,穿着不贴体,凉爽舒适, 洗后不需熨烫。但洗涤后泡泡易变形, 消失,是尺寸变大。用途:主要用作 妇女,儿童的夏令衫,裙,睡衣等。 4简述纯棉灯芯绒的外观及特性,适 宜做什么服装?在穿着、使用及服装 制作过程中,需注意些什么? 外观:布面呈灯芯状绒条,采用纬起 毛组织。特性:灯芯绒的绒条园直, 绒毛丰满,质地厚实。手感柔软,富 有弹性,坚牢耐磨,保暖性好。适宜 做外衣,童装,裤料,鞋帽等。为了 防止其倒毛,脱毛,洗涤时不宜用热

纯棉织物吸湿速干整理技术 2016-06-08 07:33中棉行协推荐100次 技术,棉织物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健身、塑形的追求愈高,从事户外活动的运动者愈多,运动爱好者们倾向于天然纤维衣物,尤其是纯棉织物,柔软舒适、天然环保、护理简单、持久耐用,备受亲睐。但喜爱运动的您是否曾因被湿漉漉的服装粘在身上而烦恼? 纤维回潮率约为8%,吸湿性好,当人体排汗量较大时,棉纤维会因吸湿而膨胀,纤维截面增大40-50%,织物变得紧密、气孔阻塞,妨碍皮肤与服装间的微气候与外界环境间的热交换与湿交换,且棉纤维吸水和保水率大,汗液、汗汽很难迅速排出体外,从而产生闷热感。对棉织物进行吸湿速干整理,可以让您的棉制服装保持干爽! 所谓吸湿速干,是将湿气或汗液通过织物从人体表面传输到空气中的过程,纺织品要达到吸湿排汗功能,大致可以通过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结构设计三种方式。对于纯棉织物,通常可进行树脂整理、亲水整理、防水整理等后整理技术,提高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从而使棉织物本身并不长时间保留汗液,减少运动过程中织物与皮肤的粘附。

1、树脂整理可降低棉纤维表面张力,棉织物亲水基被部分封闭后,棉纤维亲水性降低,可降低棉纤维表面和纤维内部吸水性,对织物空隙的阻塞程度下降,蒸发速率提高;织物的毛细管效应、润湿性降低,散湿速率提高。但树脂用量不宜过多,否则水滴的扩散速率、干燥速率有所下降。树脂整理后的织物其吸湿速干性能提高,在大量出汗的环境下穿着更加舒适。 2、单纯的树脂整理因降低棉纤维亲水性,织物表面能增加,不利于棉织物毛芯效应的提高,为此可加入适当的柔软剂、吸湿排汗整理剂、渗透剂等。经树脂整理后的棉织物中加入具有亲水性的柔软剂可使水滴与织物表面的接触角变小,织物的毛细管效应提高,润湿性提升,水在织物中的扩散速率加快,织物干燥速率加快;加入吸湿排汗整理剂可进一步降低水滴与织物表面接触角,但用量超过合适范围,织物的毛细、润湿性、干燥速率指标不再提升。渗透剂可进一步提高织物的毛细管效应和润湿性,对织物的干燥速率影响不大。 3、在传统的纺纱—织造—前处理和染色—施加亲水性柔软剂方法中,加入印花(添加防水剂)和烘焙技术,可减少棉纱线的吸湿容量和总体干燥时间,实现水汽的单向传导,进而显著提升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

一、名词解释 1.机织物:用两组纱线(经纱和纬纱)在织机上按照一定规律相互垂直交织成的片状纺织品。 2.针织物:用一组或多组纱线通过线圈相互串套的方法勾连成片的织物。 3.非织造布: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粘合、溶合或其他化学、机械方法加工而成的薄皮或毛毡状制品。 4.毛皮:又称裘皮,是经过鞣制的动物毛皮,由皮板和毛被组成。 5.皮革:经过加工处理的光面或绒面动物皮板。 6.衬料:介于面料与里料之间起支撑作用的服装材料 7.纤维:把长度比直径大千倍以上且具有一定柔韧性和强力的纤细物质统称为纤维。 8.纤维的体积质量:单位体积纤维的质量,影响植物的覆盖性 9.纤维的疲劳:纤维因蠕变也会逐渐损伤,以致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10.热定型:利用纤维的热塑性进行的加工处理 11.抗熔孔性:在穿着过程中,织物某个局部受到或接触到温度超过熔点的火花或热体时候,接触部位会形成熔孔,抵抗熔孔称为抗熔孔性 12.纤维的吸湿性:纤维能吸收空气中气相水分 13.纤维的吸水性:从水溶液中吸收液相水分的能力 14.丝光:棉纤维耐碱性较好,在常温或低温下浸入浓度为18%-25%的烧碱溶液中,纤维的直径膨胀、长度缩短,此时若施加外力,限制收缩,则可提高光泽度,易于印花染色 15.混纺纱线: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合纺成的纱线 16.线密度:指1000m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17.旦数:指9000m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18.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时,1g重的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19.花式纱线:通过各种加工方法而获得的具有特殊外观、手感、结构和质地的纱线 20.织物:由纺织纤维和纱线按照一定方法制成的柔软且有一定的力学性能的片状物,分为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和非织造布四大类 21.印花织物:经印花加工后表面有花纹图案的织物 22.色织物:将纱线全部或部分染色,再织成各种不同色的条、格及小提花织物 23.织物组织:机织物中,经纬纱线相互交错、上下沉浮的规律 24.非织造布:不经过传统纺纱、机织或针织的工艺过程 25.树脂整理:以单体、聚合物或交联剂对纤维素纤维及其混纺织物进行处理,使其具有防皱性能的整理方法 26.毡缩:毛织物在洗涤过程中,除了内应力松弛而产生的缩水现象外,还会因为羊毛纤维的弹性特点尤其是定向摩擦效应而引起纤维之间发生缩绒,即毡缩 27.洗可穿性能:织物洗涤后不经熨烫或稍加熨烫就达到平整的性能 28.织物手感:用手触摸、撰握织物时,织物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作用于人手并通过人脑产生的对织物特性的综合判断 29.织物的成衣加工性能:指面料在服装加工中形成优良的服装外观的难易程度 30.织物悬垂性:在自然悬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的特性称为织物的静态悬垂性 31.天然毛皮是动物毛皮经过加工而制成。天然毛皮是有皮板和毛被组成 32.服装辅料包括里料、絮料、衬料、垫料、线料、扣紧材料、商标标志 33.衬料:是介于服装面料和里料之间的材料,它是服装的骨骼 34.粘合衬:是以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为基布,以一定方式涂热熔胶而制成,因此粘合衬得基本性能主要取决于基布、热熔胶盒涂层方式。 35.纽扣分为:合成材料纽扣、金属材料纽扣、天然材料纽扣、复合纽扣 36.拉链按使用功能分为:开尾型、闭尾型和隐形拉链拉链按材质可分:金属类拉链和非金属拉链 37.编织花边:以棉纱为经纱,以棉纱、粘胶丝或金银丝等为纬纱,编织成各种各样色彩鲜艳的花边 38.机织花边:由提花织机织成,花边质地紧密,立体感强,色彩丰富,图案多样 39.刺绣花边:由手工或电脑绣花机按设计图案直接绣在服装所需的部位,形成花边 40.用于服装的标志有:品质标志、规格标志、产地标志、使用标志、质量标志 41.标志:用于说明服装原料、性能、使用及保养方法、洗涤及熨烫方法等的一种标牌 42.服装的外观和性能是由纤维、纱线、织物结构和后整理四个方面共同决定的

第六章服装用织物的特征及其适用性 第一节棉织物 一、棉织物主要的服用性能特点 ①棉纤维细,手感柔软,吸湿性好,不闷热,贴身穿着舒适性。 ②棉纤维断裂强度低于麻,高与羊毛,故一般棉织物强度较好,且湿水后强度增加。 ③弹性恢复性较差,抗皱性差,服装的保形能力不佳,没有自然免烫性。 经树脂整理可提高其抗皱性和服装的保形性。 ④棉织物耐碱不耐酸。盐酸、硫酸等无机酸对棉有水解作用。 ⑤棉织物容易发霉、变质。 ⑥缩水较大,一般在5%-8%左右。需预缩或进行防缩整理。 ⑦光泽一般,质感自然质朴。 ⑧色牢度不够好。 ⑨保温性较好,有温暖感,冬季贴身感舒适。 ⑩耐热性良好,在100℃沸水中不受影响,熨烫温度比较高。 二、棉织物的主要品种 (一)平布 平布:以棉纱织制的平纹布,经纬纱细度和密度接近或相同。 品种:纯棉、纯化纤或混纺。如涤/棉、粘胶、粘/棉等。 1、组织:平纹。 2、分类 根据所用纱线特数,平布分为三类:粗平布(又称粗布)、中平布(又称市布)、细平布三类(又称细布)。 3、规格范围 线密度:粗平布32tex以上; 中平布21~32tex; 细平布21tex以下。 紧度:经向紧度Ej=45%~55%; 纬向紧度Ew=45%~55%; 总紧度:Ez=60%~80% 4、特点及应用 特点:组织简单、结构紧密、表面平整,但缺乏光泽和弹性。 (1)细平布 特点:布身轻薄,平滑细洁,手感柔软,布面杂质少。 应用:多加工成漂白、染色和印花布,制作衬衣、内衣、夏装、床上用品等。(2)粗平布 特点:质地粗糙、厚实,坚韧耐穿,布面棉结杂质较多。 应用:多用于包装材料。经染色的粗布可做劳动服。 (3)中平布 特点:厚薄中等,布面较匀整光洁。 应用:面粉袋、衬料、被里布、童装、居家服或装饰布等。 (二)府绸 府绸:是一种细特(较细的纱线)、高密度的平纹或平纹地提花棉织物。因略带丝绸

棉织物阻燃技术进展 摘要:棉织物阻燃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新型的阻燃技术也不断发展。本文通过搜集大量有关棉织物阻燃技术的文献资料,对目前的阻燃方法及阻燃剂的选择进行了简要的总结;通过研读最近的硕博士论文,重点介绍了两种新型的阻燃剂:微胶囊化阻燃剂与膨胀性阻燃剂,详细介绍了三种较新的阻燃方法:自阻燃纤维接枝法、层层自组装阻燃涂层法、电子束辐照接枝法,不仅概括了棉织物阻燃技术,也跟进了最新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棉织物;燃烧;阻燃剂;阻燃方法;新型 1.前言 火灾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美国雅宝公司Harry Patient先生说,全球每年约有16.5万人因火灾而丧生。火灾事故调查表明:50%左右的火灾由纺织品及室内装饰品引起[1]。在所有的纺织品中,棉织物因具有优异的吸湿透气性、良好的染色性和生态相关性而被广泛使用。但是棉纤维属于易燃纤维,而且燃烧速度快,具有很大的助燃性由棉织物引发的火灾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如何提高棉织物的阻燃能力,减少因纺织品引起的火灾,研究纺织阻燃技术,就成了当前的重要课题[2]。 棉织物的燃烧实质是纤维素的燃烧,所谓的燃烧通常是指物质氧化产生热量并引起发光的现象,它是一个封闭的链式循环过程。纤维素纤维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受热时不熔融,遇火后燃烧较快,热烈解部分产物又会再次燃烧,进一步促进燃烧过程[3]。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纺织品阻燃技术的研究,其中以棉织物作为起步,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多种阻燃技术,棉织物阻燃整理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4]。 通过研读大量关于棉织物阻燃的文献,本文对棉织物阻燃技术的概况与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首先对阻燃剂的种类与发展进行简要总结,并重点介绍了新型的微胶囊阻燃剂与膨胀阻燃剂,然后对阻燃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详细介绍了自阻燃纤维接结法、层层自组装阻燃涂层法、电子束辐照接枝法三种较新的阻燃方法。 2.阻燃剂 阻燃剂是一种用来改善材料抗燃性的物质,它是可以阻止材料被引燃及抑制火焰传播的化学助剂。阻燃剂种类繁多,主要是以硼、氮、磷、锑、硫、氟、氯、溴等元素为

棉阳离子改性工艺探讨 李戎,田坤,邹衡 (东华大学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51) 摘要:确定了应用改性剂A阳离子化处理棉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对改性剂的浓度、改性处理的温度、时间和NaOH的用量等因素作了深入研究,确定了改性剂的浓度为10%owf,改性处理的温度80℃,时间60min,NaOH的浓度3g/L的最佳工艺处方。对阳离子改性棉用中性染料染色的染色性能作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阳离子改性后的棉织物可以用中性染料染色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染色效果。 关键词:棉,阳离子改性,染色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Cationic Modified Cotton LI Rong, TIAN Kun, ZOU Heng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Dyeing and Finishing of Textiles,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1) Abstract: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of cationic treatment of cotton fiber were determined. More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in some factors such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modifier, temperature, time and the amount of NaOH. A primary investigation on dyeing of cationic modified cotton with neutral dyes. And it was proved that cationic modified cotton dyed with neutral dyes has enhanced dye up-taking. Key words: cotton; cationic modification; dyeing 纤维素纤维在染浴中带负电荷,而大多数用于染棉的染料均呈阴离子性(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以及还原染料隐色体等),由于静电斥力,染料的上染受到抑制,染浴中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的中性电解质来提高染料上染率[1] [2]。这些电解质随染色废液排出,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负荷。对纤维素纤维进行化

服装材料学试题库 一、填空类 1、用于服装的天然纤维有; 用于服装的人造纤维素纤维有; 用于服装的合成纤维有 。 2、纤维的结构、结构、结构会影响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质和化学性质。 3、化学纤维中吸湿性最好的纤维是纤维;弹性最好的纤维是; 耐日晒性最好的纤维是;耐磨性最好的纤维是;延伸性最好的纤维是;最不耐湿热的纤维是;最不耐干热的纤维是 ;最轻的纤维是;阻燃性最好的纤维是。 4、比较纤维强度大小时常用强度来表示。 5、极限氧指数表示纤维在大气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含氧量的,极限氧指数越高说明该纤维阻燃性。 6、天然纤维素纤维和动物纤维如果保存不当易出现现象。 7、鉴别纤维的方法有 。 8、衡量纤维细度的指标有 。 9、写出5中花饰线。 10、花饰线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即。 11、梭织物的组织参数为。 12、梭织物的基本组织是。

13、写出10种精纺毛织物 。 14、写出10种桑丝织物 。 15、写出5个描述织物舒适性的名词 。 16、写出5个描述织物外观风格的名词 。 17、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是。 18、织物的服用性能包括 ;那麽抗皱性、刚柔性、悬垂性属于上述性能。 19、织物拉伸断裂后能够得到的指标有 。 20、国际上衡量织物耐用性时常使用织物。 21、织物的形态稳定性是评价服装保形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具体衡量织物形态稳定性要测试织物的 。 22、棉织物中斜纹组织植物有。 23、写出10种新型服装材料 。 24、动物毛被由、、三种体毛组成。 25、毛皮的鞣制过程大体经过、、 。

25、动物毛皮按照、及,可以分为、、和等四类。 26、用于衣着的皮革主要是和,服装各有和 。 27、服装皮革的主要品种是 。 28、服装辅料主要有 。 29、写出10种服装用衬 。 30、粘合衬压烫的工艺参数是。 31、衬料的品种多样,性能各异,选用衬料时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 。 32、写出5种用于服装的絮填材料 。 33、测试缝纫线可缝性的方法有。 34、织锦锻和古香缎是经面缎纹提花丝织物,其中织锦锻所提花型特点是以 为主,古香缎则以为主。 35、天然纤维中耐碱性强的纤维是耐酸性强的纤维是 。 36、织物的量度指标有 。

酸碱滴定法对棉织物酯化交联结构的研究1 陈思尧,王夏琴*,徐晓红,张彦华 东华大学,上海 (200051) E-mail:xq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e817617158.html, 摘要:OG系以马来酸为主体,添加柔性基团改性的多元羧酸寡聚物,将其应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采用酸碱滴定法评价了其与棉织物的酯化交联情况。对不同反应温度、整理液浓度处理后-COOH的转化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酯化度与折皱回复角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OG与BTCA及CA相比,更容易与织物发生酯化反应,并可达到一定的抗皱效果。 关键词:耐久压烫整理;多元羧酸;棉织物 纯棉织物吸湿透气、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存在弹性较差、容易起皱、服装的保形性欠佳等缺点,给消费者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只有经过抗皱整理的棉织物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传统的抗皱整理剂大多为N-羟酰胺类交联剂。经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DMDHEU)整理的织物具有很好的耐久抗皱效果,是效果较好且工艺成熟的整理剂,但却存在甲醛残留问题[1]。因此,棉织物抗皱整理剂的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不释放甲醛的多元羧酸上,如1,2,3,4-丁烷四羧酸(BTCA)、柠檬酸(CA)等。尽管BTCA整理效果最为显著[2],但其昂贵的价格(约为2D树脂的10倍)阻碍了其工业化的应用。CA价廉安全,但整理效果不及BTCA,且存在泛黄等问题。 含马来酸链节的低分子量聚合电解质作为一种工业化学品,具有较高的螯合能力,常可用作工业冷却水的阻垢剂和分散剂,以及油田开采助剂[3]。OG是一种以马来酸为主体,添加柔性基团改性制备而得的多元羧酸寡聚物,其分子带有多个羧基,且分子链较BTCA、CA 柔顺;采用水相共聚合方法制备的OG不仅分子量比普通聚合物低(600

棉织物阳离子改性及其涂料染色技术探析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快速发展.棉纤维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天然纺织纤维,在对棉织物进行染色的过程中使用天然染料会产生棉织物染率较低且色牢度较差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对天然棉织物进行染色的过程中使用阳离子改性剂来对天然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并在天然棉织物的染色过程中使用涂料染色技术来提高天然棉织物的染率并提高色牢度。文章将在对阳离子改性天然棉织物涂料染色技术进行阐述。 标签:天然棉织物;涂料;染色;阳离子改性 前言 天然棉织物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天然纤维,其用途十分广泛,在对棉织物进行染色的过程中使用天然染料会产生天然棉织物染率较低且色牢度较差的问题,涂料染色具有色谱齐全、色泽鲜艳、拼色方便等特点,相對于天然染料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同时,涂料染色还具有染色工艺简单、流程短、能耗少并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低,是一种较为绿色环保的染色技术。不足之处是涂料染色中所使用的涂料色浆颗粒较大,与天然棉织物的结合性较差,同时涂料中的颜料离子与天然棉织物纤维表面都呈现出阴离子性,从而使得涂料粒子与天然棉织物纤维呈现出排斥,从而使得涂料染色在天然棉织物中的应用效果不佳,通过使用阳离子改性剂对天然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可以使得涂料粒子中的阴离子与阳离子结合,提高了涂料染色的效果与色牢度。 1 涂料染色简介 涂料染色技术能够适用于各种纤维织物及混纺织物的染色,其主要原理是通过使用粘合剂来将各种不同特性的颜料固定附着在各种纤维织物上从而达到染色效果的一种新型技术,涂料染色具有染色色谱齐全、日晒验收固定好等,而且通过使用涂料染色技术在完成布匹的染色后可以经过水洗工序,具有工序短、节水、能耗低、成本低等优点。涂料染色技术在具有以上优点的同时还存着一些不足之处:涂料染色中所使用的颜料颗粒大小,对于涂料染色在棉织物中的浸染效果影响较大,当涂料染色所使用的颜料的颗粒较大时,涂料染色效果不强、牢度差、色光偏差较大,而当所使用的颜料的颗粒较小时,虽然在涂料的着色率以及牢度方面性能不错但是对于涂料染色后的棉织物颜色的艳丽度影响较大。涂料染色相对于普通燃料染色不同之处是涂料染色的颜色离子较小,其分散进入到各种织物中并吸附与织物纤维的表面,总体来说,现今所使用的各种染色涂料颗粒在0.1-0.3微米之间,并呈现出较强的阴离子性。棉织物在应用涂料染色时效果较差,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棉织物纤维离子呈现出阴离子的特性,涂料染色中所使用的涂料中颜色离子也呈现出阴离子性,离子之间呈现排斥现象,从而使得涂料中的颜色离子无法吸附在棉织物纤维的表面,影响涂料染色后的效果。 2 涂料染色在棉织物染色中的应用

服装材料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捻度:纱线单位长度上的捻回数,称捻度。 2. 缩绒:羊毛及其制品在湿热条件(40-50度,肥皂液或碱液),经过机械外力的反复作用(压力,拉伸,揉搓,摩擦等)纤维之间发生相互间的骨移纠缠,咬合,使织物发生毡缩而尺寸缩短,厚度和紧度增加,无法回复的现象。 3, 极限氧指数:纤维点燃后在空气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含氧量的体积百分数。(指数越高越不易燃,越低越易燃)羊毛最易燃, 4, 皮革是指经过加工处理的光面或绒面皮板 5,毛皮又称裘皮,是经过鞣制的动物毛皮,由皮板和毛被组成。 6, 公制支数指在公定回潮率时,1g重的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7, 绢丝是以蚕丝的废丝、废茧、茧衣等为原料,先加工成短纤维,然后再经过纺纱捻合而成。 8,织物的舒适性能主要包括热湿舒适性、触感舒适性和运动舒适性几个方面。 9 ,织物的悬垂性包括静态悬垂性和动态悬垂性。 当支撑物处于静止状态时,织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在自然悬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的特性称为织物的静态悬垂性。 10,织物组织:机织物中,经纬纱相互交错,上下沉浮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11,复合纤维 简答题 1,棉纤维的丝光处理 棉纤维耐碱性较好,在常温或低温下浸入浓度为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纤维的直径膨胀、长度缩短,此时若施加外力,限制其收缩,则可提高棉纤维的光泽度,同时强度增加,吸色能力提高,易于染色印花,这种加工过程称为丝光。 2府绸的特点 府绸组织:平纹、平纹地小提花。府绸是棉布中一个重要的品种,具有布身挺括、布面均匀、织纹清晰、细腻柔软、丝绸感等特性。府绸与细布相比,经向较紧密,经、纬向紧度比为5:3 ,因此,府绸表面呈现由经纱构成的饱满的菱形颗粒纹。 3,服装衬料和里料的作用 (1)衬料,又称衬布,是介于服装面料和里料之间的材料,他是服装的骨髓。 衬料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便于服装的造型、定型、保型。 2、增强服装的挺括行、弹性,改善服装立体造型。 3、改善服装悬垂性和面料手感,改善服用舒适行。 4、增加服装的厚实感、丰满感,提高服装的保暖性。 5给予服装局部部位以加固、补强。 (2)服装面料里服装的里层材料,俗称夹里布。服装配用里料是为了保护面料、方便穿脱、保持造型,使服装更为整洁、美观、舒适,并且可以增加服装的保暖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